首页范文大全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十篇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十篇

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5:31

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篇1

自教育部于2014年3月提出“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后,核心素养便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教育界已普遍展开关于实施“核心素养”的探讨。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教育部目前只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还没有制定该学科的课程标准,其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没有界定,导致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无法具体落实,本文试图弥补该领域的空白,着重阐述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一、中小w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指个体的综合素质,包括为人处世的态度、性格、知识和思想达到的境界等,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按照学科分类,分为语文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等;按照需求程度分类,分为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两类。在此两种分类标准基础上,可以得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通过掌握学科关键知识来把握学科本质,学会学科思维和方法,在该门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序列和范围两个维度能得出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纵向链接中小学心理知识和技能

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不是指一些针对中小学生心理特点而具体设计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技能,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是中小学心理知识和技能的上位概念。《纲要》将中小学生应掌握的心理知识归为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这些心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倾听、宣泄、情绪调节、换位思考等心理技能。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以心理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是两者的升华。

(二)横向聚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基本素养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很多心理素养来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发展关键期,其中本学科所固有的且最有价值的素养被称为“心理核心素养”。《纲要》明确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可以视为心理基本素养的构成,即心理保健常识的掌握,但与心理核心素养还有一定区别。某一存在物能称为核心,首先应根植于一个体系中,其次能对事物起到持续帮助作用且地位不可替代。

结合序列和范围两个维度,可以得出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以中小学各阶段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知识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心理能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态并为后续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帮助的动态系统。从心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应包括心理能力、心理品质和思维品质三大方面。

二、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构成

(一)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指学生在认知和适应两个层面所达到的水平。在认知层面,包括感觉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等。适应能力包括适应自我的能力,适应他人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能力的水平制约着学生的行为表现,一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乐观的心境,能有效避免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出现,从而增加积极行为出现的频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学生潜藏的心理能力即心理潜能的培育不容忽视。《纲要》明确指出,开发心理潜能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育目标并不仅仅是实现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还肩负着唤醒学生心理潜能的使命,要把学生潜在的心理能力转化为显性的心理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达到实现自我的个人发展目标,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心理品质

《纲要》提出“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将心理学的关注点从治病转为预防,注重个体的美德,这与《纲要》的精神相契合,并把美德分为智慧、勇气、仁慈、正义、节制与精神卓越这六种,积极心理品质是由这六种美德构成。通过幸福感、满足和希望等积极情绪的体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抵御心理疾病的力量,进而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思维品质

作为心理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思维品质,是本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例如,在聆听他人倾诉时,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感同身受,提升共情思维;将课堂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升迁移思维;进行认知归因时,能够正确找到导致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方式,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根据课堂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篇2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设计;书写形式

崔允漷教授提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即让学科教育“回家”[1]。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通过对每门学科原来的“三维目标”进行重新组合与提升,明确了学科育人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超越了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包含教育目的、学科目标和教学目标三个层次。确定教学目标是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第一要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以课程育人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教学评价为依据。要让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并生根发芽,让教育的“枝条”向四面八方蔓延,最终回归教育的本质,即育人。要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关键。

一、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

2014年3月,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明确规定将研究和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点。2016年9月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具体素养[2]。我国以往的教育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提出了“三维目标”,再后来又提出了“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也是国民教育发展的必然。相辅相成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学什么),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怎么学),即让学生明确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形成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什么),即让学生形成好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备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聚焦和强化,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是紧密联系的[3]。核心素养是要求和归宿,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媒介,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激励机制。“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教学的根本任务,需要通过“教学实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来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任务完成的手段,需要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能量源泉,需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积淀。三维教学目标是达到教育目的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和设计依据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学科教育回归本真的指路明灯。教学目标要体现深度学习、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地”,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规范的教学目标由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个要素组成[4]。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课堂活动起主导作用;行为动词必须是易实施、易检测、易表述、易理解的;行为条件是指会使学生发展成怎样的人的约束条件,是评价的参照物;表现程度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所达到的预期效果。教师设计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教学目标,采用删减、增设、替换、整合等方法,将教材内容重新处理,以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才能达到情由心生、情要动心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依据以下五个方面设计。第一,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设计教学目标。所有学科都有明确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这些维度是设计教学目标的根基,需要认真研读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吃透其精神,为设计教学目标做好保障。第二,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课程章节目标确定某课时的具体目标。第三,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内容以及内容的呈现形式和设置意图,挖掘教学目标。第四,依据学情、教情设计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设计学生可达到、教师可操作且易于评价的教学目标。第五,依据课程资源设计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精挑细选,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对达到教学目标和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形式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能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设计形式都是合理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采用以下三种形式书写教学目标,能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实现育人的目的:形式一: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分开设计;形式二: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整合设计;形式三: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设计[5]。以下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三节《摩擦力》为例,展示三种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形式。《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摩擦力》这一节内容的要求为:认识摩擦力,知道两种摩擦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能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6]。以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情教情和课程资源为依据,《摩擦力》这一节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书写形式一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分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书写教学目标。这种书写形式优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即育人目标,也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优先性,同时为设计科学合理的三维目标提供了方向。再分层设计三维目标,学生和教师都容易接受,而且设计思路清晰,便于书写,易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和解读。以《摩擦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分开设计的书写形式如下。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收集信息并分析论证,让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落地”。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2)理解两种摩擦力的方向并会判断;(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合作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书写形式二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把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整合在一起,每条教学目标中既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又有落实三维目标的要求。这种书写形式能更加清晰地反映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和相辅相成性,每条细化的教学目标中都包含四个维度,分别为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这种形式书写的教学目标简洁明了,便于展示,便于解读。以《摩擦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整合设计的教学目标书写形式展示如下:1.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升华物理观念。2.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演示,理解摩擦力的方向并学会判断,提升科学思维,巩固科学态度与责任。3.通过实验定量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体会科学探究的态度。

(三)教学目标书写形式三

按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书写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价值观等目标。这种书写形式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设计不同维度下的三维目标,更好地体现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提炼与整合,是对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聚焦强化和升级转型。三维目标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途径,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是不可分割的。以《摩擦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为例,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设计的教学目标书写形式如下:1.物理观念:能够在分析摩擦力现象的过程中建立摩擦力的概念,并认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科学思维:从实验现象中,用归纳思维得出摩擦力的方向以及大小的影响因素。3.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并综合分析信息,得出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4.科学态度与责任: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结语

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探究能力

G623.6

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应以培养新时期小学生探究能力为基本教育理念,使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发挥科学的启蒙教育作用。随着“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交点,其体现的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理念与科学课教育宗旨十分契合,可以说,探究是开展科学活动的根本路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小学科学课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科学学科的关系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核心素养被提到了课程改革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生后天习得的能力,不可能通过先天遗传得来,在小学科学学科的不同教育时段,关注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习惯等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构成核心素养的六大基本要素,都可以从科学学科中找到体现,尤其是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三大要素更是反映了科学学科的教学宗旨。其中,科学精神反映了科学学科的基本特征,科学学科就是通过为学生创造充足的探究机会,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乐趣的过程中养成敢于质疑、尊重事实的基本科学态度,以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精神。学会学习则强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和方法,而探究正是学习科学课程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实践创新则是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挑战、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创新意识、技能应用等作为基本要点。可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小学科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基本教学宗旨是非常吻合的。

二、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的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1.巧妙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通过提出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紧张思索的状态得出一些新认识和好方法。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巧妙地穿插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问题答案与学生预先设想正好相反的问题,然后综合运用设问、反问甚至追问等提问形式,不断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帮助学生认识“氧气”时,学生对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很y形成探究的兴趣。为此,教师不要按部就班地做演示实验,而是先抛出一个问题“将在空气中烧红的木炭和铁丝放到氧气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很快就熄灭了。”然而当他们看到演示结果后,肯定会大吃一惊,铁丝不仅不会很快熄灭,反而燃烧的更旺了。这样,通过给学生造成巨大的疑惑从而能很快地将他们带到教师期待的探究氛围中,通过热烈讨论得出氧气支持燃烧的小结论。此时,教师再适当抛出几个发散性的问题,如“酒精泼出来后点燃了,怎么办?”,“油锅起火了,怎么办?”通过这样延续性的问题进一步打开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2.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践性是科学课的重要特征,一些特别制作的教具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往往能发挥重要作用。小学科学课需要大量的实物教具辅助教学,很多学校难以提供足足够的教育支撑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动手制作教具,既满足教学对教具多样性的需求,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达成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目的。小学科学课所需要的各类实物教具并不要求贵重、高端、精细,甚至一些价格低廉和粗糙的材料也能成为教具的原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废弃物中“提炼”原料,将科学课堂打造为“绿色”课堂,也巧妙地贯彻“健康生活”的核心素养理念。例如,很多小学生对降落伞非常感兴趣,教师则可以设计一个教学任务,安排学生亲自制作降落伞,鼓励他们从身边找原材料,对于这个“新鲜事物”,很多学生开动脑筋,有的用垃圾袋制作伞面,金属夹子作为悬吊重物,用缝补线制作伞绳等,有的则干脆用废弃的雨伞制作降落伞。通过这些很容易获得的原材料,教师既巧妙地培养了学生“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理念,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的目的,实现了探究阵地从课堂到课外的巧妙延伸。

3.创新教学方法,深化科学探究教学

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科普影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其综合运用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底蕴,是常规教学方法很难表现出来的。多媒体技术的丰富影像表现效果能够塑造直观的视听冲击,符合大部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教师也要善于利用实地参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出去,带领学生多去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参观学习,感受科学知识背后蕴藏的丰富人文底蕴,既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也能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热爱之情,进而刺激他们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授学生们认识地球时,书本上的插画文字表现力不丰富,为此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描写美丽地球的科普视频或者带领学生去科普馆参观,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带来的直观感受能够潜隐默化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探究欲望,最终实现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基础的科学素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为引领课程改革的重要上位性概念,核心素养在课程的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变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小学科学教学应切实贯彻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阵地。

参考文献:

[1]刘大华.激发小学生科学兴趣,育探究精神-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156.

[2]张红霞.兴趣激发探究探究获取真谛--浅谈小学科学课中探究兴趣的培养[J].山东青年,2014(4):25.

[3]刘伟勤.论科学领域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科学教学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6(2:59).

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篇4

【摘要】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具体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要素,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这一新形式、新观念下,把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六大要素”贯彻实施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是值得探讨、研究、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关注;核心素养

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具体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要素,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这一“核心素养”的成为当前教育界讨论学习的热门话题,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讲座、讨论、观摩等活动按踵而至。由贵州省教育学会,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中心,黔西南州教育局联合举办“贵州省2017年中小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在我市举办,分“高中数学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和“小学数学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小学数学研讨时间为2017年4月29日~30日,研讨地点,向阳路小学(四小)民航校区。这次研讨会的宗旨,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转型和考试命题改革研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加明确中小学教育的具体构建方向,适应国家中小学课程建设,课标修订、高考改革等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如何认识、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如何把“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六大要素”贯彻实施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六个关注。

(1)关注小学数学需要培养的“关键品格”与“必备能力”。“关键品格”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素养,“必备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够独立生活、独立生存的能力。

(2)关注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学科整合”中提升学生综合性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必须注重学科整合,而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而是把学科教学在纵向横向上与其他学科合理整合起来,充分挖掘和拓展学科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3)关注小学数学课程边界的拓展,建构更丰富的“创意课程”,(教学载体)作为提升核心素养的载体。课程设置是国家总体规划,统一制定课程计划,并分门别类按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再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目标、制定教材,教材决定课时目标,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载体。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目标的依据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载体,不能书上写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照本宣科,必须有所拓展,有所创意。

(4)关注师生之间“教”c“学”关系的重建,再造课堂结构,教学流程,为“教”与“学”增值。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他不是单一的活动,即课堂上老师说了算,老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生怕学生不知道,整节课都是老师在讲,不给学生讲话的时间和机会,或者不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没有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要,重新建立“教”与“学”的关系,打破以往固定、呆板的课堂结构、课堂模式,教学流程,重新再造新型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那种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例题讲解、布置作业的课堂结构,课堂模式教学流程、已经跟不上课改的新要求、新理念。目前,我市正在大力开展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型活动,其目的就是要重新建立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重新打造课堂结构、教学流程,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为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封闭转为开放;由机械转为有机;由压抑转为鲜活;由呆板转为灵活;由高结构转为低结构;由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只能起到组织、指导、引领的作用。

(5)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又有价值、有意义。

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乐学”、“厌学”、“我要学”、“要我学”,喜欢学习的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在学中玩,寻找学习的乐趣,在玩中学,学得轻松自如,并且有一定的探究精神,有渴望获得新知的需求,有主动、积极向上“我要学”的学习劲头,这部分学生成绩大多处于优秀,另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不是他们不愿意学习,而是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许是因为家庭、社会等某些原因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长此以往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是老师要他们学习、家长要他们学习,没有“我要学”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愿望,对这部分学生老师要特别关注,要耐心帮助他们,教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决不因为成绩差而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6)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教师建构自己的微课程,把日常工作变成研究性实践,收获职业幸福。

教师的专业成长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成长,教师的成长=学习+实践+反思,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经过不断的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要树立爱岗敬业的好思想,干一行、爱一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寻求乐趣、获得幸福。

以上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关注的6个问题,那么,在当前,教育部的“核心素养”的意义是什么?“核心素养”与以往我们提出的“双基”、“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又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传统的“双基”教学,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与方法的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核心素养”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意味着中国教育改革将迈向一个新台阶,以上对小学数学教师所提出的六个关注的问题,值得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学习,研究和探讨。

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推促;小学;足球教学;有效训练

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其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深深地根植于不同学科的教学中,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气息尤为浓厚,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引起一线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突出亮点。[1]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念,扭转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教学弊端,积极地进行教学探索,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组织有效的足球教学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训练活动,从不同的教学角度、渠道着手,创设生动有趣的足球训练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足球训练中,开发学生的体育思维,增强学生的体质,以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在实际的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如何以核心素养思想为指导,组织有效的训练呢?

一、倡导生本理念,贯彻核心素养思想,推动足球训练的开展

生本理念,是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贯彻核心素养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把握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向,改变课堂相对滞后的教学现象,还原课堂的本色,彰显学生在足球训练中的主体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结合学生的表现,恰当地调整训练的方式,合理地利用好每个教学环节,确保训练时间的巧妙运用,为学生创造自由训练的空间,从而实现学生足球核心素养的发展。[2]比如在进行第一课的足球训练时,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本班学生身体、心理情况进行大概了解,然后组织足球训练常识的教育,关注学生在学习足球训练知识中的表现,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运动基础,多与学生进行商量,耐心地询问学生,提高学生参加足球训练的热情,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足球训练技巧,从而提高足球训练的教学效率。

二、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核心素养思想,组织多元化的足球训练

核心素养思想渗透的主要目的在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水平提高。只有拥有创新思维,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意识才能得到明显提高。为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把创新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合起来,把足球训练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板块,分解动作要领,潜移默化地指引学生,构建多元化的训练体系,发挥创新教学的优势,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学生更详细地观看到足球训练的基本步骤,从而体现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以实现学生足球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射门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动态的形式,播放每个动作的细节,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开展室外演练,鼓励学生进行室内外动作的对比、分析,找出自己训练的漏洞,逐步掌握射门的技巧和规则,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训练素养。

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篇6

一、课程重组:撬动学校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2014年国家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成为指导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纲领,课程改革也成为当下实现上述任务的重要选择。然而反观当下,学校课程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各学校通过开设校本课程,构建国家三级课程体系。“加法”式的课程构建模式不仅存在较为突出的内容交叉和重复现象,而且还出现“加重负担、争抢时间”现象。同时,学科割裂的现状与“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理念相悖,不能实现课程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关键作用。基于上述现状,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亟须从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整合。

2001年实行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如下阶段:以改结构为中心的“1.0版本”,即构建三级课程体系的结构;以改关系为核心的“2.0版本”,即改革课堂的师生关系:现如今,课程改革已走向以改意义为核心的“3.0版本”,即旨在实现教育的意义――“立德树人”。为此,东凯小学确立“建设人文、和谐、典雅的书香校园,培育智慧、健康、友爱的文明少年”的办学理念,提出“言行文明、志趣高雅、基础宽厚、视野高远”的学生发展目标。要落实上述育人理念。课程重组就成为必由之路。东凯小学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学校实际出发,把语文、品德和传统文化等学科重组为人文素养板块;把数学、科学和探究活动等重组为科学素养板块:把音乐与美术重组为艺术素养板块;把体育和心理健康重组为身心素养板块,依此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根本愿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想迎接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因为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国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至高无上的课题。那么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同时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它反映学校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如此看来,知识将不再是教育教学的唯一目的,“人”的素养回到教育教学的中心,教育教学也会相应从“知识核心时代”转向“核心素养时代”。教育的转型必须构建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重组之后的课程体系,就是积极适应教育转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有机整体。

重组后的课程主要目标在于改变知识的分割状态,让零碎的教育信息与鲜活的生活现象、学生的认知经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只有以核心素养指导、引领和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才能升华为“教育”。

实践指向: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当下的课程改革重在改革的意义,既包含教育的意义,还应有学习的意义。过去教育教学的改革,过多地研究教师“教”的方式,而当下的课程改革,更注重研究学生深度学习的方式,这是课程改革的飞跃。要想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地发生,深度学习得以在课堂上实现,就必须有相适应的课程。

课程改革倡导的“深度学习”指向的是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是以整合的知识为经验,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倒逼课程的改革,需要建立与深度学习相适应的课程。课程重组撬动整个课程结构的变化,就是指向深度的课改,构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在课程整合教学研讨中,东凯小学数学许老师执教一堂整合课《营养午餐》。许老师利用相关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计算出科学的午餐所需要的热量。让学生根据给出的菜单,进行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指导学生利用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列出菜单。然后根据学生所喜欢的午餐食用情况。在利用数学知识进行统计后,为餐厅工作人员提供建议。最后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利用科学知识,为不同学生的合理膳食提出参考建议。这是基于生活中切实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效解决生活中所存在现实问题的整合课。学生经历这样学习过程。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通过学习来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才是学生的深度学习。

有效保障:教材整合与开发。究竟以什么样的形态,把重组之后的课程呈现给学生和老师?构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材体系。无疑是关键环节。东凯小学《人文素养课程》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的“一体两翼”课程。具体架构:《语文与修身》课程为“一体”;适合晨诵使用的诵读教材《清音》,以及学校的系列主题活动课程,分别是“两翼”。《语文与修身》是《人文素养课程》的主体,即“一体”。教材以人教版现行版本教材为主线,沿用教材的主题单元排列体系,融合在相应学段《品德与社会》和《传统文化》课程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有更加完整而丰满的学习载体,创编人教版的主题单元。人教版原有的单元主题不变。选编北师大版、苏教版、S版等教材与该单元相同主题的经典篇目,以及重构《品德与社会》和《传统文化》课程的知识点,适当整合内容,适量拓展篇目,适时迁移和外延实践活动。《语文与修身》教材的每个主题单元选编七篇课文,分四个版块,各自承担相应的任务:第一版块为精读课文,主要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第二版块为略读课文,是学生在习得学习方法后进行迁移、巩固,形成学习能力的平台:第三版块为自读课文,是学生习得方法、形成能力之后尝试运用的练习场所:第四版块为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板块,主要落实学生“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的目标。教材整合既保障教材的政治性、认知的科学性和学科的语文素养功能,又构建出适合学生学、练、用的开放型文本学习载体。

在“两翼”中,《清音》教材的内容包括诗歌、散文、诗词、小古文等文体,融合原有的《传统文化》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能让学生从诵读传统文化中感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主题系列活动》是根据学生学习需要,为学生设计的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是学生能力迁移、运用的平台,同时由此也践行《品德课程》“真正让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的教学策略。从某种意识上来讲,学校主题活动承载了育人的实践。“一体两翼”的《人文素养课程》结构,不仅符合学生整体认知规律,还有效减轻因内容重复给学生所带来较重的课业负担。

实践载体:项目课程研发。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最难以突破的瓶颈是跨学科的整合。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研发了“项目课程”。所谓项目课程,就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为完成某一项目的学习,而研发的与学习相关的综合性课程资源。“21世纪技能”、“核心素养”成为关注的课题。研究表明,这种跨学科学习对学生的各种技能和核心素养能起到较好的培养价值。比如,芬兰教育的“混科教学”、美国政府认可的“Stem项目课程”,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都能起到显著作用。鉴于现有的师资条件和实际发展需要,东凯小学在课程重组过程中切块进行。从重组课程中挖掘整合点,以服务学生的学习需要为核心,研发“项目课程”,较好解决学科之间的壁垒,学生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方式,以研究项目问题、解决项目问题为主线,变任务导向为问题导向,从而引发深度学习。

项目课程是实施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良好载体,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课程。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八单元中,《电脑住宅》创造性地阐述了电脑的神奇和未来将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由此受到启发,结合《机器人踢足球》《儿童的奇想与发明》《明天的太阳城》等,研发《我们的奇思妙想》项目课程。在这一项目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系列文本,提取相关科技信息,以小组合作方式,结合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比如门禁系统、烹饪系统、空调模式等,展开奇思妙想,用文字方式写下未来住宅、公园和餐厅等空间的设想。紧接着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的不同,可以求助美术等学科教师,完成奇思妙想后的空间格局构图;可以在计算机教师的帮助下,在电脑上完成三维立体构图;可以在科学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制作奇思妙想的手工作品等。一个项目课程,学生可能要持续几天,甚至几周,这是持续学习的过程,也是深度学习的过程。在这一项目课程接近尾声时,交流、展示同学奇思妙想后的所有成果。在介绍成果详细信息的同时,可以在其他同学作品中扩充视野。由此培养文学、美术和科学等方面的能力。总之,项目课程的开设是学生综合学习最好的载体,也是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分科与整合的课堂样态并行,是课程重组有效实施的途径。课程重组之后,整合的课程如何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有些学校探索了“全科教学”、“教师包办教学”,但都因地域与教师结构水平的差异,存在不可复制性。就现有教师队伍来说,教师接受的师范教育。专业性太强,知识面过于狭窄,存在许多学科短板,难以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课程整合的形式,更要注重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实质。实践发现,全程分科教学的学生,缺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探究能力,完全依靠综合性学习的学生,一定会缺少精细化知识的支撑。因此,课堂教学应实行分科与综合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不可以偏概全。

在《艺术素养课程》整合中,首先需要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按照课程标准,重新梳理学科素养的教学点,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重组。在重组之后的艺术素养课程中,原有学科内独立成体系的教学内容,要按照课程标准实施分科教学。两门学科可以整合的内容。坚持以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为核心,实施整合教学。在学校课程整合教学展示中,美术学科的杨教师展示艺术素养课《和你一起聊春晚》,以《春节序曲》音乐为主线,在第一环节中,采用听听画画的方式给乐曲分部分,然后再让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将乐曲不同部分的情绪表达出来:在第二环节中,引用老舍先生《老北京的春节》,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春节的习俗;在第三环节中,伴随背景音乐《春节序曲》,引出和春节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比如剪窗花、写春联、画京戏脸谱、制作年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表达方式,展现自己心目中的春节。虽然用近三节课的时间,但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全方位地感受了春节的艺术魅力。“艺术是相通的,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提升,不仅仅是美术这一门学科的任务,而是需要一个整合的艺术课程来实现”。杨老师在课后深有感悟地说道。

由上可见。在课程的分科和整合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分科教学赋予学生精细化的知识储备,用来作为综合化学习的基本支撑;整合后的综合学习给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施展的舞台。因此。分科与整合应是课堂教学的两种样态,既要保留分科教学的基本样态,又要依托重组之后的整合点,积极开发项目课程。上述两种样态并存,既能有效地解决课程整合实施的难题,同时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课程重组:让学校教育生态呈现新的样貌

发展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育人要靠课程。课程建设则要靠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的直接链接,教师、课程和学生作为主体,互为因果、彼此互动、相互改变,是学校教育的“共生体”。通过课程建设,改变了教师的专业“行走”方式,为学生智慧成长提供了动力支持,促使东凯小学的课程建设取得了“三赢”结果。这就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定义,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不再单纯地把完成教材教学内容当成终极目标。如今,东凯小学的教师逐渐具备了课程意识,以及对课程进行甄选与构建的能力。课程重组不仅提升了教师整合教材、驾驭课程标准的能力,更提升了教师的教育境界,开始拥有了批判性的教育思考。教师在参与课程建设的同时,促进了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培育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东凯小学实施课程重组之后,每周四天实行“半日课程”,上午安排重组整合之后的国家课程,下午全部安排音乐素养、美术素养、体育素养和综合素养的校本课程。在师资方面,学校聘请社会上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资质的老师任教,课堂采用校外教师主教、校内老师助教的管理方式: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课程菜单选择所喜欢的课程,以走班形式找到自己喜欢的伙伴、教师和课堂,自由进行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不仅搭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童年梦想舞台,而且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童年味道十足的体验活动中快乐成长。东凯小学的课程建设不仅仅是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价值是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成就学生的生命精彩。让学生主体站在课堂的中央,一切的创新、重组都围绕学生的发展。每一门课程都散发着浓浓的童真童趣、酽酽的文智味道、智慧的情思元素,流淌着快乐的因子,放大着幸福的光华。

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高品质的学校教育离不开高品质的课程体系。学校利用课程重组,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造就未来优秀公民,让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课程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以实现。学校的文化品位不再停留在口头和墙壁上,而是真正地通过课程融入师生的身心,这才是真正有品位的学校文化。课程重组撬动的不仅是学校的课程结构,还撬动了学校的变革力,让学生学得更好、成长得更好。

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篇7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理念在体育学科中的贯彻落实,本文就针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学生了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要注意积极探索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框架、注意积极构建有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注意提高学校的体育师资水平等三项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内涵特征发展策略

近些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践行,各科教师纷纷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就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化进行了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理念在体育学科中的贯彻落实,本文就针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

要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有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策略,首先必须要明确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一)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活动或者是实践活动所获得的能力或者是技巧,是训练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果,是经由后天培养而获得的有助于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和技巧的总称。而与此相对应的,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对于学生而言,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某一学段教育的过程中,经由后天的教育活动所逐步形成的有助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根据2016年9月我国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知,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涉及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主要的方面,其从本质上解读和阐释的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一教育基本问题,是针对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指的就是经由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学生所获得的有助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的具体化,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来说,其解读和阐释的是“在体育学科,或者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什么样学生”的问题。因此,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必须要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体育学科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界定。通常来说,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了解并掌握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素养;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和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素养;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特征

概括来说,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主要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具备差异性的特征。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差异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核心素养相较于国外青少年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要注意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教育实际,在学习国际先进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体系;二是,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一定要从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多维健康观着眼,结合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来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

其次,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具备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贯穿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育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之间不但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是纵向联系的。与此相对应的,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也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的,即:一方面不同阶段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和教育目标等有所不同,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另一方面,不同阶段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应是层层递进、相互衔接的一个完整体系,要能够体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和发展之间的连续性,要能够确保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具备综合性的特征。根据上文所阐述的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可知,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指的并不仅仅是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体育运动能力或者是体育态度等相关内容的某一方面,而是多项内容的整合,既包括了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体育运动能力,又包括了学生的体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情意表现等多个方面,是学生个人发展各方面要求与体育学科之间的全面整合,因此,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针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各个方面所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策略

结合上文所分析的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为了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特结合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如下椎愎赜谘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策略:

首先,要注意积极探索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框架。基于不同学段的体育教育实际,积极探索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之上,将该阶段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具体化、明确化,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的基本前提,也是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切实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相关领导和体育任课教师应认真分析本学段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和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将两者结合起来,积极构架适合本学段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以促进核心素养理念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践行,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其次,要注意积极构建有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l展要通过日常的体育教学实践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要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与发展,仅仅只具备了一个抽象的、理论性的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框架是不够的,还应注意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框架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有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而在构建有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时,为了确保所构建的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一定要注意如下两个问题:一是,在构建有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时,应从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以及教学建议和质量标准等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的考虑,以确保将核心素养的理念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二是,在构建有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和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两种评价标准并驾齐驱的问题,这样不但不利于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与发展,甚至还会对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消极的影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全面考虑学校体育教学实际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标准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与学业质量评价有机的融合起来,构建一个科学的、综合的评价体系,以免给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尤其是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最后,要注意提高学校的体育师资水平。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依靠学校体育任课教师来得以实施和推进的,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依靠学校体育任课教师才能够得以贯彻和落实的。因此,学校体育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与发展,学校应注意通过鼓励教师进行在职教育、积极开展教学研讨、组织开展与核心素养相关的交流学习等方式,来促进学校体育师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尽可能的为核心素养理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兵,谢军,龙建新,等.核心素养―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青少年体育.2016(12).

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篇8

【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苏式课堂;区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2-0019-03

【作者简介】1.惠兰,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215005)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2.包迎艳,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215005)研训员,一级教师,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面对未来的基础教育,“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1]。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以素养为核心,推进未来课程建设,便是很好的理论重构的范例。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广邀学者自1997年开始至2005年进行了为期近九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广泛关注”[2]之后,相继有美国的“21世纪技能”芬兰的“7种综合能力”等面世,美国全国州长协会和州首席教育官理事会共同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CoreStateStandards,简称CCSS)。显然,核心素养的模型已逐渐渗透到了各国教育改革的诸多领域之中。虽然由于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不同国家或组织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内涵有所不同,但对于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再认识和再实践无疑颇有启示。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以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同时,《意见》中提出:“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所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因为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国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至高无上的课题,核心素养指导、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3]

一、对“学生核心素养”含义的认识及其内涵结构的理解

什么是“核心素养”?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这样的素养应该“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5]。这就可将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体化、细化到学校教育可实施操作的层面上了。

应以怎样的结构体系呈现中国国情的“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呢?2016年9月13日,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三年完成的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在北京。在这一“框架”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这一结构模型让我们认识到“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了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这一要求,它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但并不是以往德智体美意义上的同义反复,它可以与现行课程内容相结合,且是可以由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形成和发展的。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苏式课堂教学新内涵

近年来,苏州市教育局提出了将“苏式教学”作为促进苏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作为实现“学有优教”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指针。而打造“苏式课堂”是着力培育“苏式”教育品牌的浓墨重彩一笔。

苏式课堂教学是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符合苏州地域文化特征和教学传统的一种风格化课堂的特色追求,其最终的归宿还是在培养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上。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近年来集中研究、努力探索苏式课堂教学的定位、内涵、目标和途径,以此带动学科教学和区域教育质量的再提升。姑苏区提出:从教学论的角度看,苏式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本位”;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苏式课堂教学要体现“能力本位”;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苏式课堂教学要体现“过程本位”。三种角度、三个本位均致力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框架的概念内涵,这也坚定了苏州教育人对“苏式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度推进。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也引领苏州教育从人的终身发展角度出发,赋予苏式课堂教学新的内涵:苏式课堂教学必须体现“立德树人”的“素养本位”。

三、苏式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抓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建立就是要架起宏观教育目标与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桥梁。笔者认为有效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苏式课堂教学的必要抓手应该有以下几点:

1.着力课程资源开发,铺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沃土。

学生核心素养并不是先天秉承的,需要通过接受教育和勤奋学习才能逐步获得发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不仅为学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使学生能朝着国家与社会的期望去不断努力,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明确了目标,并提供了“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样的能力”的依据。笔者认为,在苏式课堂教学理念与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充分地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以铺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沃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备前提。课程的品质和结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养质量和结构,而要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则必须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依托。所以,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最需要区,这也是对国家基础课程的一种补充和延伸。苏州是一座有着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湖山毓秀,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蜚声中外,历史人文资源十分丰厚。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利用的苏式课堂课程资源。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变更,更是一场课程的育人观和前瞻性视野的变革,处于课程改革前沿的就是课程的构建以及所需课程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整个学校课程的灵魂,也是统整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的结构性要素。w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内涵深广,而目前的课程设置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课程结构配比不尽合理,且内容偏难、偏深,教学要求偏高;重认知轻实践;学科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横向渗透。站在区域教育层面的宏观把控,契合地域的文化传承,就应立足本土教育的现状,寻求更多样、更“合身”的拓展性课程资源,为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的发展奠定基础。

2.倡导课堂文化表达,进行学生核心素养悉心涵育。

既然核心素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6],那么课程实施就应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涵育的根本途径,而学科教学就成了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载体。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笔者认为,教学应该凸显一种文化的自觉和倡导,或者说它本身就应该成为一种文化,显示出文化的特质,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课堂文化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亚文化,更能体现课程的文化特征和品质。苏式课堂教学就应根植于苏州传统的文化根基,追根溯源、传承发展,从不同的学科提出彰显苏州特色的学科表达。正如“从容、大气、清简、厚实”的苏式语文课堂,“循思维之序、适教学之度、探情智之意”的苏式数学课堂,“促进多元文化融合”的苏式英语课堂……苏式课堂不断深入探索学科教与学的规律,根据学科课程的特点、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探究准确设定教学目标,研制合宜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科教学的专业性、趣味性与实效性,促使学生能够在达到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和发展要求的同时,切实提升学习和思维的品质。因此,苏式课堂已不是单纯地教授知识技能的课堂,也不是单纯地培养兴趣、态度的课堂,而更是重视培育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达力的课堂,这应该就是苏式课堂的不同学科亚文化的共同文化诉求。

3.着眼学习品质锤炼,夯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根基。

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有效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苏式课堂教学的必要抓手之一必须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强调“必备品格”,由此笔者认为,苏式课堂教学必须注重锤炼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有效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习品质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因素,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成效。从苏州小学讲台走出去的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7]叶老的话指出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终身受益的重要意义。而倡导“缜密细致、深邃严谨”教学风格的苏式课堂中,教师在注重夯实基础和抓点滴积累的同时,就必须注重帮助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勤奋态度和认真习惯,倡导勤勉,静学,审思;平和,持久,深远,使学生在清简中步入安静,于安静中迈向厚实。叶圣陶先生在《立志自学》中曾写道:“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学习,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够自学,都能够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8]叶老的教育观与当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关于“学会学习”的素养要求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在倡导“易简以注重感悟”教学风格的苏式课堂中,教学有智,预设与生成圆融,教师有匠心而少匠气,教学智慧自然而不着痕迹;课堂有容,兴趣与个性共生,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有自由的思维延展空间;以使学生能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生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不断发展,逐步朝向“具有个性化学习能力的成熟的学习个体”行进。这一切都离不开锤炼学生良好学习品质这一根基。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苏式课堂研究虽任重而道远,但确是探寻教育真谛、追寻教育本源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4]林崇德.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家,2015(9):14-18.

[2][5][6]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3]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n].中国教育报,2015-04-01(7).

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篇9

一、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校长的职责与使命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适应21世纪育人目标的具化和细化,也是校长办学的目标参照与战略指导。校长首先要当好“学生”,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框架内容等进行深入的学习、思考、研究,这是让“核心素养”落地的前提与基础。

1.“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世界经合组织项目团队认为:首先,核心素养是对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素养,并且这些素养是能够发展与维持的。其次,核心素养是帮助个人满足各个生活领域包括家庭生活、工作、政治领域、卫生领域等等的重要需求并带来益处的素养。最后,核心素养是有益于实现预期结果的素养。核心素养必须有价值且能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即实现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良性运行。为此,世界经合组织项目团队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

2.“核心素养”与过去育人目标的区别

(1)“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区别。“素养”要比“素质”更易被人认同,因为“素质”还包括先天、非教育的因素,“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等影响、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

(2)“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区别。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其变迁基本上体现了从学科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双基”是外在的,主要是从学科的视角来刻画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素养”是内在的,是从人的视角来界定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三维目标”是由外在走向内在的中间环节,其既有外在又有内在的东西,相对于“双基”,“三维目标”的理论比较全面和深入。但“三维目标”依然有不足之处,其一是缺乏对教育内在性、人本性、整体性和终极性的关注;其二是缺乏对人的发展内涵特别是关键的素质要求进行清晰的描述和科学的界定。现有的课程标准虽然在总目标中提及类似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但没有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没有将学科核心素养一以贯之地落实到课程标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各个学段或年级或水平的表现标准。

(3)“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中的“必选项”。“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是各种素养中的“优先选项”,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的“聚焦版”。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生才能在未来成功地适应社会,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

“核心素养”的提出,其概念和理论研究始于国家层面,需要中小学通过实践来实现,最终落实在学生身上。如果把学生掌握的知识、获取的能力这些显性的东西比作漂浮在水面之上的冰山尖顶,那“核心素养”就是包括水面下的八分之七的冰山全部。校长不仅要关注水上的部分,更要关注水下部分。这是中小学校长的教育追求与担当,也是中小学校长的教育良知与教育智慧。

二、将“核心素养”与学校文化融合是校长的应然智慧

学校作为共同体,是一个结构宽松且联接紧密的组织,必须注重组织成员在目的、愿景、价值观等方面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的首要任务是致力于提升广大教师员工的动机和价值观,建设共同的愿景和组织文化。将“核心素养”与学校文化、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有机融合是校长领导智慧的体现。

1.创新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大目的在于文化的创新,即价值、精神的创新。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张“月映千川”、“一花一世界”式的多元创造。每个地域、每所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历史和现状,创造风格独特的学校文化,体现学校文化的“多样统一”。二是主张不断推陈出新、自我超越。校园文化本身绝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它应该以开放的胸襟悦纳所有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先进理念、模式和方法,进行整合创新,不断开拓未知的疆域,获得新的发现、新的领悟、新的建树。只有这样,一所学校的文化才能保持它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活力。校长理应成为学校文化与时俱进“更新”的重要贡献者。

2.理性转为感性

学校文化建设与“更新”反对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校长要考虑它的过程性、渐进性和历史性。正如荷兰文化学家皮尔森所说的那样:“‘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文化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建设是一个从氤氲化生(建立与凝聚)、积淀流转(内化与传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漫长历练,文化影响(濡染、濡化)更是一个潜移默化、由外而内的恒久过程,它最终表现为经典的、核心的东西活化在日常中,理性的东西凝结在感性中,团队的东西内蕴于个体中。

三、引领教师转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校长领导的着力点

好的学校不外乎就是能够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生活。与知识、技能、方法相比较,学生更需要的是在精神和心灵层面得到学校与老师的关注。当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心灵和精神时,学生学业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素养就会得到全面提升。这也正所谓“有好的老师,才有好的教育”。校长只有带动、依靠、发展教师,让教师始终葆有对教育的热忱、保持对教育敏锐的方向感,“核心素养”才会在校园、在课堂着陆,才会在学生的成长中积淀下来,并最终成为他们生命的“Dna”。

1.校长要当“布道者”

学校是播种幸福的地方,是产生思想的地方,是精神升华的地方。学校的环境要宽松,氛围要和谐,文化要积极,心灵要舒展。要实现这些,校长就不能把自己当“官”,我们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而是做“人中人”,与老师、学生同心、同行、同成长。同时,校长是平等中的首席,是组织者、引导者。校长要做校园文化和“核心素养”的布道者,对“核心素养”的话题念念不忘,无论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在和老师们交流、讨论、研究,校长如此情怀,老师们自然会受到感染和影响,“核心素养”的培育就能成为全校教师的共同愿景。

2.校长要当好“向导”

在美国,人们更愿意把校长称为“学习领导者”,把校长的领导看作是学习旨向的领导。美国小学校长协会尝试按照“领导学习共同体”来架构教学领导,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创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模式。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教育,校长要引导教师树立“以人为本”“以育人为己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课堂应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探索,能够激发学生的原有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相关素养的培养。

3.校长、教师一定是“行者”

(1)不断与“高人”对话。学校里要不断地举办“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活动和大型的教研活动,邀请专家、名师来校与校长、老师们对话,让团队在与“高人”的对话中突破地域、学科、学段等的限制,深化理解,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升境界,思想得到滋养与丰富。只有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升了才可能把这些传递给学生。

(2)促进阅读与实践。读书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形式。学校要通过各种“读书沙龙”“微信群读书会”等形式促进教师的广泛阅读。而要让教师喜欢读书,首要的一点是校长喜欢读书、潜心读书,把阅读中汲取的精髓转化为自己教育的力量与行动。

理念的落地还体现在老师们的实践中,而这种实践一定是带有研究味的实践。学校要有教育研究的共同体,可以组建一些小组,进行分工,定期开展活动,集中相关教育问题进行攻关研究。人,是活在群体中、活在氛围中的,只有大家相互影响与促进,才能不断产生动力。要积极地把老师引导到教育研究的道路上来,而如何促进教师的教育研究,这是校长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积极参与了太原市《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引领提升课堂质量行动研究》的课题实验,老师们在专家指引下,着力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科教学目标设计与落实的策略,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精准度和落实的有效性,在行动研究中引领教师确立育人观念,强化目标意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进行案例研究。校长一定要多听课,多参与师生活动,多记录,然后多组织讨论、交流分享。同时,鼓励教师勤于写作,原始地记录一些在学生课堂与活动中发生的真实案例,通过录像、微格分析或情境再现的方式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与分析,只有在真实的案例面前,通过对一些现象作分析与引导,教师的素养才会得到提高。要发挥教师博客的平台作用,鼓励教师写博文,鼓励教师开辟个人网站,鼓励教师把自己的教改体会、课堂心得放到网上,和同事进行交流,在学校中形成一个互相学习的氛围,从而促进教师的观察、思考、探索、实践。

四、开发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是校长领导力的价值所在

人的生命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灵魂指精神、思想、感情等,这些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被称为心理力量,也叫生命内力。人的肉体力量是弱小的,即使是最有劲的大力士,他所能举起的重量也是有限的。而人的心理力量则是巨大无限的,一旦被唤醒,就能改天换地,无坚不摧,势不可挡。心理内力是上帝公平地安插在每个人身体里的一股无比巨大的力量,它就像一块核电池一样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中。人所受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指向激活和唤醒人体内的这个巨大电池。如果最终没有唤醒心理力量,一切教育活动就都是失败的。而只要能唤醒这个心理力量,则上什么学校、学什么课程、受什么教育都可以。

1.核心素养呼唤“全人”课程

近年来,不仅是教育学家,包括经济学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等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对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素养的广泛研究也证实,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都将影响其一生。这种认识不仅是理论界的声音,而且已成了美国许多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作为学校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各种显性和隐形的课程中修习养成的。校长要有觉察力,看到本校课程中存在的不足,瞄准育“全人”的办学目标,着力于建设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与核心素养相配套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他们喜欢并全情投入的学习平台。

2.“核心素养”融入校本课程

我们期待真正有实力有情怀的教育专家将“核心素养”内容完整、细致、精准地融入到国家或地区中小学课程设计中,形成一套体现核心素养理念的课程实施体系,如澳大利亚将其七项通用能力融入国家学科课程。有能力的中小学也可以自主建设基于本校实际的“学生核心素养”课程。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全课程已被全球普遍认可,新兴的创新与创业教育也正在蓬勃发展,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资源是研究开发的重点。

3.重视隐性课程建设

校园里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行为方式、审美情趣、学习风气、价值观念甚至大家普遍喜欢看的书籍类型、关注的事件等等都是隐形课程,具有熏陶、感染、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和作用。“隐性课程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内取得成功的关键”,这是最早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美国学者杰克逊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论断之一。隐性课程仿佛空气,无时无刻不弥漫在校园的所有空间,中小学校长一定要有能量制造“新鲜空气”,让师生自由畅快地呼吸,如此,当师生处于自由、积极与幸福的状态时,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定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中小学管理,2016(2).

[2]侯怀银.核心素养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G].太原市“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引领提升课堂质量行动”研究资料汇编,2016.

[3]现代与经典.世界都在关心哪些核心素养?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出炉了[J].人民教育,2016(2).

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篇10

>>建构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内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二问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关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向中国学生学习中国学生的通病“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六大素养树立学生成长“标杆”中国学生何时才能告别“中国式结伴体系”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人文底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演进与发展研究中国学生美国交流记(五)中国学生你是准备出国吗?中国学生留美一百五十年史蒂夫:“淘金”中国学生老板中国学生“留新”之路机遇多澳大利亚增设中国学生奖学金中国学生入境签证澳教育参赞:没想限制中国学生荷兰RSm重奖中国学生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6]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7-06-10].http:///health/

2016-10/25/c_1119786029.htm.

[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7-06-10].http:///jrzg/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