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十篇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十篇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6:19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篇1

abstract:

inordertobetterprotectionofarablelandandbasicfarmland,effectivelypromotesocialeconomy,niceandfastdevelopment,thisarticlethroughtothecountyofarablelandandbasicfarmlandofthepresentsituationoftheresearchandanalysis,focusingonhowtoestablishandimproveconstructionlandeconomicalandintensiveutilizationofmechanism,andactivelypromotelandconsolidationandreclamation,theimplementationofthecultivatedlandecologicalmanagementsystem,theperfectofarablelandandbasicfarmlandresponsibility,dependontheprogr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improvethelevelofarablelandandbasicfarmlandprotection,itputsforwardthespecificcountermeasuresandmethods.

Keywords:ofarablelandandbasicfarmland,protect,and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3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基本农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保护基本农田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特别是强调要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基本农田建设做出了明确指示,同时,国家领导人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也作出了重要批示,总书记指出“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积极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建设。

一、建立完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县各项基本建设的规模也大幅度增长,占用耕地的数量也有所增加.针对目前我县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我县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进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根据龙陵县耕地资源构成和特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尽快研究制定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尤其是耕地的各项控制指标体系,应在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指导下,制定地方相关法规实施细则.既有利于各项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二)做好各项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科学地预测未来土地的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的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通过调整各项建设的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三)优化规划模式,协调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各项建设在做规划时,要选择最优的模式,尽量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既能推进各项建设,又能协调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达到两者的完美结合.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存量土地的潜力,坚决制止城市闲置土地的撂荒现象,合理开发和合理利用闲置土地,延缓城市向外延扩展的速度;对尚未建设的项目,在设计和选址,选线时要尽可能避免占用基本农田.二、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促进耕地的集约利用

基本农田是实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的有利保障;基本农田保护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完善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基本农田建设是促进滦县农业生产和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解决全县人多耕地少,人均耕地逐年减少这一县情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建设好基本农田,促进耕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一)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促进耕地的集约利用通过对全县基本农田保护检查,摸清基本农田底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优质耕地实施特殊保护.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域,严格限定基本农田的用途,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制约城镇建设和非农建设项目对优质耕地的占用;加强对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查管理,监督检查,查处违法,有效制止乱占滥用和破坏耕地的行为;遏制一些区域盲目进行外延扩张的势头;有效促进耕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二)制定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主要措施有:――设立保护标志,落实保护人.对保护地块建立保护标志,注明保护片块编号,四至境界,面积,保护责任人和保护规定;――建立保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a,对于保护田块具体制定保护措施;b,运用经济手段制约占用基本农田;c,严格检查制度,实行奖惩并举;d,加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e建立村规民约,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建立地力补偿制度.主要包括:a,制定保养指标.根据地力情况,生产指标和培肥土壤的需求,制定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投入量及其比例,以使土壤养分保持动态平衡,地力经久不衰;b,建立田间投入和产量档案;c,奖惩兑现.对增加投入,提高地力而增产的给予奖励,对掠夺地力,产量下降的给予处罚.

三、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

根据《滦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滦县具有一定的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潜力.全县待开发土地面积310公顷,经开发可新增耕地面积241公顷;全县待整理耕地总面积达4100公顷,经综合整理后可新增耕地面积376公顷.可见,应当努力推进全县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及时补充耕地,提高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达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结合滦县实际情况,在开发整理战略决策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综合开发,统筹兼顾,使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整理更科学,合理,经济,实用,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加强领导,成立由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及相关部门组成的土地开发整理领导小组,结合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及乡镇实际,因地制宜地对土地开发整理进行统一组织,并协调项目的实施,同时建立监督机制,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责权利相统一,各负其责,使项目实施科学化,规范化,法律化.

四、实施耕地生态管护制度,切实加强耕地的生态建设滦县自然环境特殊,农业生产条件复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区域差异显著.人均耕地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土地产出率低,不合理用地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要加大耕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改善耕地利用生态环境条件,完善耕地生态管护制度,从而提高耕地质量,保障耕地可持续利用.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采取的生态建设对策和措施主要有:――在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农业建设,逐步把15~25°的坡耕地梯田化,6~15°的农田实施水土保持耕作,增加农业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5°以上陡坡耕地不具备高生产能力的坚决退耕还林,对已丧失生活,生产条件的村寨实施异地搬迁.――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管理机制,减少不合理开发利用耕地现象.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监督制约体系,提高政府和公众的土地资源危机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用地结构不合理,挤占耕地的现象出现.

――耕地利用上要逐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增施有机肥,保护和培肥地力;积极采用生态防治技术,努力减轻土壤和水的污染.五、发挥市场配置基础作用,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利用经济杠杆保护耕地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受经济利益驱动,农业低效经营最终导致耕地等资源和资本向效益较高的非农化利用流转,即使在国家多次重申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但仍有大量耕地被建设占用.所以,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努力提高耕地利用的比较效益,建立和完善经济运行机制,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具体办法有:――切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利益差别,提高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把政府服务,如科技研究,病虫害控制,基础设施及粮食安全等不刺激生产的直接支付做好,把与生产不挂钩的直接收入支持工作做好.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提高耕地农作物的复种指数,提高耕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占用耕地的成本,降低使用存量土地的成本,引导建设用地向内涵发展.一方面,提高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按土地取得费用从价计征,使税额能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化;另一方面,减免有关税费,降低使用存量土地进行建设的成本,以鼓励使用存量土地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河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2]赵利源,《土地规划修编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征用制度改革及可持续发展实务全书》,轻工业出版社.

[3]张涛,《农村土地保护创新研究与地籍管理及土地承包纠纷处理法律法规实用手册》,土地出版社.

[4]《农田保护治理整顿与违法行为查处处罚及行政执法工作实用手册》,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篇2

作者简介:石岳峰,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田温室气体排放。

基金项目:Climate,FoodandFarmingResearchnetwork(CLiFF)资助;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编号:KYCX2011036)。

摘要

农田是Co2,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活动贡献了约14%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58%的人为非Co2排放,不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强化了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源特征,弱化了农田固碳作用。土壤碳库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碳库之一,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源/汇。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既可起到增加土壤碳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又能提高土壤质量。农田土壤碳库除受温度、降水和植被类型的影响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施肥量、肥料类型、秸秆还田量、耕作措施和灌溉等农田管理措施的影响。本文通过总结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还田,氮肥管理,水分管理,农学及土地利用变化等农田管理措施,探寻增强农田土壤固碳作用,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合理途径。农田碳库的稳定/增加,对于保证全球粮食安全与缓解气候变化趋势具有双重的积极意义。在我国许多有关土壤固碳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尚不系统或仅限于短期研究,这也为正确评价各种固碳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增加了不确定性。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氮素管理;固碳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2)01-0043-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1.008

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大量的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活动贡献了约14%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58%的人为非Co2排放(其中n2o占84%,CH4占47%)[1]。在许多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更成为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同时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粮食需求的大量增加,使得未来20年中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会有所增加[2]。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可能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

农业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土壤中的有机质在不同的气候、植被及管理措施条件下,可分解为无机C和n。无机C在好氧条件下多以Co2的形式释放进入大气,在厌氧条件下则可生成CH4。铵态氮可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变成硝态氮,而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可转化成多种状态的氮氧化合物,n2o可在硝化/反硝化过程中产生。在气候、植被及农田管理措施等各因子的微小变化,都会改变Co2,CH4和n2o的产生及排放。

而通过增加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碳库储量被视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农田土壤碳库除受温度、降水和植被类型的影响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施肥量、肥料类型、秸秆还田量、耕作措施和灌溉等农田管理措施的影响。通过增施有机肥、采用免耕/保护性耕作、增加秸秆还田量等措施,可以减少农田土壤Co2净排放量,同时起到稳定/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用。农田碳库的稳定/增加,对于保证全球粮食安全与缓解气候变化趋势具有双重的积极意义[3]。中国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固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碳的固定、累积与周转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正确评估农田土壤碳固定在温室气体减排中的作用,加强农田碳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农田固碳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与大气以及陆地生物群落共同组成系统中碳的主要贮存库和交换库。土壤碳分为土壤有机碳(soilorganiccarbon,SoC)和土壤无机碳(soilinorganiccarbon,SiC)。SiC相对稳定,而SoC则时刻保持与大气的交换和平衡,因此对SoC的研究是土壤碳研究的主要方面。据估计,全球约有1.4×1012-1.5×1012t的碳是以有机质形式储存于土壤中,土壤贡献给大气的Co2量是化石燃料燃烧贡献量的10倍[4],因此SoC的微小变化都将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土壤碳库与地上部植物之间有密切关系,SoC的固定、累积与分解过程影响着全球碳循环,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强烈的影响着地上部植物的生长与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累积碳的分解。

Lal认为SoC的增加可以起到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生产力,减少土壤流失风险,降低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危害的作用,且全球耕地总固碳潜力为0.75-1.0pg•a-1,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剔除全球农业固碳1600-4300mta-1(以Co2计),其中90%来自土壤固碳[5]。农田生态系统是受人类干扰最重的陆地生态系统,与自然土壤相比,农田土壤在全球碳库中最为活跃,其土壤碳水平直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调控空间大,农田土壤碳含量管理及对温室气体影响机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农田管理措施是影响SoC固定、转化及释放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受土地利用方式、气候变化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对农田碳库的评价及调整措施需全面考虑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2农田固碳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近年来,农田土壤固碳的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大热点。大量研究表明,SoC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采用保护性/免耕措施、推广秸秆还田、平衡施用氮肥、采用轮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上述管理措施的差异导致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显著差别,并影响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2.1保护性耕作/免耕措施

保护性耕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尤其是防治土壤风蚀的新型耕作方式,在多个国家已经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中国开展的保护性耕作研究证明了其在北方地区的适用性[6],并且已进行了保护性耕作对温室效应影响的相关研究。统计表明2004年全球范围内免耕耕作的面积约为95mha,占全球耕地面积的7%[7],并且这一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常规耕作措施会对土壤物理性状产生干扰,破坏团聚体对有机质的物理保护,影响土壤温度、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效表面积并使土壤不断处于干湿、冻融交替状态,使得土壤团聚体更易被破坏,加速团聚体有机物的分解[8]。免耕/保护性耕作可以避免以上干扰,减少SoC的分解损失[9]。而频繁的耕作特别是采用犁耕会导致SoC的大量损失,Co2释放量增加,而免耕则能有效的控制SoC的损失,增加SoC的储量,降低Co2的释放量[10]。west和post研究发现从传统耕作转变为免耕可以固定0.57±0.14mgCha-1yr-1[11]。但对于保护性耕作/免耕是否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效应尚不明确,这是由于一方面免耕对减少Co2排放是有利的,表现为免耕可以减少燃油消耗所引起的直接排放;另一方面,秸秆还田以后秸秆碳不会全部固定在土壤中,有一部分碳以气体的形式从农田释放入大气[12]。

免耕会导致表层土壤容重的增加,产生厌氧环境,减少SoC氧化分解的同时增加n2o排放[13];采用免耕后更高的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孔隙含水量(waterfilledporespace,wFpS)能够刺激反硝化作用,增加n2o排放[14];同时免耕导致的n在表层土壤的累积也可能是造成n2o排放增加的原因之一,在欧洲推广免耕措施以后,土壤固碳环境效益将被增排的n2o抵消50%以上[15]。但也有新西兰的研究表明,常规耕作与免耕在n2o排放上无显著性差异[16],还有研究认为凿式犁耕作的农田n2o排放比免耕高,原因可能是免耕时间太短,对土壤物理、生物性状还未产生影响。耕作会破坏土壤原有结构,减少土壤对CH4的氧化程度[17]。也有研究表明,翻耕初期会增加土壤对CH4的排放,但经过一段时间(6-8h)后,CH4排放通量有所降低[18]。

总之,在增加土壤碳固定方面,保护性耕作和免耕的碳增汇潜力大于常规耕作;在净碳释放量方面,常规耕作更多起到Co2源的作用,而保护性耕作和免耕则起到Co2汇的作用;在碳减排方面,免耕和保护性耕作的减排潜力均大于常规耕作;由于n2o和CH4的排放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耕作措施对这两种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秸秆管理措施

作物秸秆作为土壤有机质的底物,且作物秸秆返还量与SoC含量呈线性关系,因此作物秸秆是决定SoC含量的关键因子之一。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碳汇的增加,同时避免秸秆焚烧过程中产生温室气体。因此,秸秆还田是一项重要而又可行的农田碳汇管理措施。秸秆还田以后,一部分残留于土壤中成为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另一部分将会以Co2气体的形式散逸到大气中,因此,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Co2排放也会增加。有研究表明,秸秆经过多年分解后只有3%碳真正残留在土壤中,其他97%都在分解过程中转化为Co2散逸到大气中[19]。秸秆还田会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有机质是产生CH4的重要底物,因此秸秆还田会增加CH4的排放。综合考量,秸秆还田措施会引起CH4排放的增加,但直接减少了对Co2的排放,同时秸秆还田相对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土壤碳的增加,对作物增产具有积极作用。

秸秆还田措施对农业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可表现为:一方面由于供n量的增加,可促进反硝化和n2o排放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高C/n的秸秆进入农田后会进行n的生物固定,降低反硝化n损失;同时在秸秆分解过程中还可能产生化感物质,抑制反硝化[20]。我国采用秸秆还田农田土壤固碳现状为2389tg•a-1,而通过提高秸秆还田量土壤可达的固碳潜力为4223tg•a-1[3],与国外研究结果相比较,Vleeshouwers等研究认为,如果欧洲所有农田均采用秸秆还田措施,欧洲农田土壤的总固碳能力可达34tg•a-1[21]。La1预测采用秸秆还田措施后全球农田土壤的总固碳能力可达200tg•a-1[22]。随着农业的发展及长期以来氮肥的过量投入,氮肥损失也是日益严重,可通过秸秆还田措施与氮肥的配合施用降低氮肥的反硝化作用及n2o的排放。但秸秆还田后秸秆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异常复杂,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秸秆施入土壤后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田间实验研究。

2.3氮肥管理措施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中的无机氮是提高作物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氮肥投入能够影响SoC含量,进而对农田碳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重要影响。长期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可提高作物产量,而使用化学肥料能增加SoC的稳定性[23]。农业中氮肥的投入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氮源,增强了微生物活性,从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但也有研究在长期增施氮肥条件下能够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减少Co2的排放[24]。有研究表明,Co2排放与土壤不同层次的SoC及全n含量呈正相关性,说明在环境因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土壤SoC和全n含量直接或间接地决定Co2排放通量的变化[25]。对农业源温室气体源与汇的研究表明,减少氨肥、增施有机肥能够减少旱田CH4排放,而施用缓/控释氮肥和尿素复合肥能显著减少农田土壤no2的排放[26]。但也有研究表明,无机氮肥施用可减少土壤CH4的排放量,而有机肥施用对原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而言可大幅增加CH4的排放量[27]。长期定位施肥实验的结果表明,氮肥对土壤CH4氧化主要来源于铵态氮而不是硝态氮,因为氨对CH4氧化有竞争性抑制作用。此外,长期施用氮肥还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区系及其活性,降低CH4的氧化速率,导致CH4净排放增加[28]。全球2005年生产的100mtn中仅有17%被作物吸收,而剩余部分则损失到环境中[29]。单位面积条件下,有机农田较常规农田有更少的n2o释放量,单位作物产量条件下,两种农田模式下n2o的释放量无显著性差异[23]。尿素硝化抑制剂的使用可以起到增加小麦产量,与尿素处理相比对全球增温势的影响降低8.9-19.5%,同时还可能起到减少n2o排放的目的[30]。合理的氮素管理措施有助于增加作物产量、作物生物量,同时配合秸秆还田等措施将会起到增加碳汇、减少Co2排放的作用。同时必须注意到施肥对农田碳汇的效应研究应建立在大量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气候区采用不同的氮肥管理措施才能起到增加农田固碳目的。

2.4水分管理措施

土壤水分状况是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或吸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全球18%的耕地属水浇地,通过扩大水浇地面积,采取高效灌溉方法等措施可增加作物产量和秸秆还田量,从而起到增加土壤固碳目的[31]。水分传输过程中机械对燃料的消耗会带来Co2的释放,高的土壤含水量也会增加n2o的释放,从而抵消土壤固碳效益[32]。湿润地区的农田灌溉可以促进土壤碳固定,通过改善土壤通气性可以起到抑制n2o排放的目的[33]。土壤剖面的干湿交替过程已被证实可提高Co2释放的变幅,同时可增加土壤硝化作用和n2o的释放[34]。采用地下滴灌等农田管理措施,可影响土壤水分运移、碳氮循环及土壤Co2和n2o的释放速率,且与沟灌方式相比不能显著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35]。

稻田土壤在耕作条件下是CH4释放的重要源头,但通过采取有效的稻田管理措施可以

减少水稻生长季的CH4释放。如在水稻生长季,通过实施一次或多次的排水烤田措施可有

效减少CH4释放,但这一措施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可能会由于n2o释放的增加而部分抵消,

同时此措施也容易受到水分供应的限制,且CH4和n2o的全球增温势不同,烤田作为CH4

减排措施是否合理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定量实验来验证。在非水稻生长季,通过水分管理尤

其是保持土壤干燥、避免淹田等措施可减少CH4释放。

许多研究表明,n2o与土壤水分之间有存在正相关关系,n2o的释放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36],并且在超过土壤充水孔隙度(wFpS)限值后,wFpS值为60%-75%时n2o释放量达到最高[37]。Bateman和Baggs研究表明,在wFpS为70%时n2o的释放主要通过反硝化作用进行,而在wFpS值为35%-60%时的硝化作用是产生n2o的重要途径[38]。由此可见,wFpS对n2o的产生释放影响机理前人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因此有必要继续对这一过程深入研究。

2.5农学措施

通过选择作物品种,实行作物轮作等农学措施可以起到增加粮食产量和SoC的作用。有机农业生产中常用地表覆盖,种植覆盖作物,豆科作物轮作等措施来增加SoC,但同时又会对Co2,n2o及CH4的释放产生影响,原因在于上述措施有助于增强微生物活性,进而影响温室气体产生与SoC形成/分解[39],从而增加了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不确定性。种植豆科固氮植物可以减少外源n的投入,但其固定的n同样会起到增加n2o排放的作用。在两季作物之间通过种植生长期较短的绿被植物既可起到增加SoC,又可吸收上季作物未利用的氮,从而起到减少n2o排放的目的[40]。

在新西兰通过8年的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农场较常规农场有更高的SoC[41],在荷兰通过70年的管理得到了相一致的结论[42]。Lal通过对亚洲中部和非洲北部有机农场的研究表明,粪肥投入及豆科作物轮作等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起到增加SoC的目的[31]。种植越冬豆科覆盖作物可使相当数量的有机碳进入土壤,减少农田土壤Co2释放的比例[39],但是这部分环境效益会由于n2o的大量释放而部分抵消。氮含量丰富的豆科覆盖作物,可增加土壤中可利用的碳、氮含量,因此由微生物活动造成的Co2和n2o释放就不会因缺少反应底物而受限[43]。种植具有较高C:n比的非固氮覆盖作物燕麦或深根作物黑麦,会因为深根系统更有利于带走土壤中的残留氮,从而减弱覆盖作物对n2o产生的影响[44]。综上,通过合理选择作物品种,实施作物轮作可以起到增加土壤碳固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2.6土地利用变化措施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管理措施均能影响土壤Co2,CH4和n2o的释放。将农田转变成典型的自然植被,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31]。这一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会导致土壤碳固定的增加,如将耕地转变为草地后会由于减少了对土壤的扰动及土壤有机碳的损失,使得土壤碳固定的自然增加。同时由于草地仅需较低的n投入,从而减少了n2o的排放,提高对CH4的氧化。将旱田转变为水田会导致土壤碳的快速累积,由于水田的厌氧条件使得这一转变增加了CH4的释放[45]。由于通过土地利用类型方式的转变来减少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以牺牲粮食产量为代价。因此,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如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只有在充分保障粮食安全等前提条件下这一措施才是可考虑的选择。

3结语与展望

农田管理中存在显著增加土壤固碳和温室气体减排的机遇,但现实中却存在很多障碍性因素需要克服。研究表明,目前农田温室气体的实际减排水平远低于对应管理方式下的技术潜力,而两者间的差异是由于气候-非气候政策、体制、社会、教育及经济等方面执行上的限制造成。作为技术措施的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还田,氮肥投入,水分管理,农学措施和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是影响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方面。常规耕作增加了燃料消耗引起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及土壤闭蓄的Co2释放,而免耕、保护性耕作稳定/增加了SoC,表现为Co2的汇;传统秸秆处理是将秸秆移出/就地焚烧处理,焚烧产生的Co2占中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3.8%,而秸秆还田直接减少了Co2排放增加了碳汇;氮肥投入会通过对作物产量、微生物活性的作用来影响土壤固碳机制,过量施氮直接增加no2的排放,针对特定气候区和种植模式采取适当的氮素管理措施可以起到增加土壤碳固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旱田采用高效灌溉措施,控制合理wFpS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还可增加土壤碳固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间套作农学措施、种植豆科固氮作物以及深根作物可以起到增加SoC的目的,减少农田土壤Co2释放的比例;将农田转变为自然植被覆盖,可增加土壤碳的固定,但此措施的实施应充分考虑由于农田面积减少而造成粮食产量下降、粮食涨价等一系列问题。

在我国许多有关土壤固碳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尚不系统或仅限于短期研究,因此为正确评价各种管理措施下的农田固碳作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增加了不确定性。本文结果认为,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还田,合理的水、氮、农学等管理措施均有利于增加土壤碳汇,减少农田Co2排放,但对各因素协同条件下的碳汇及温室气体排放效应尚需进一步研究。在未来农田管理中,应合理利用管理者对农田环境影响的权利,避免由于过度干扰/管理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结合农田碳库特点,集成各种农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保护性方案;努力发展替代性能源遏制农田管理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从而充分发掘农田所具有的增加固碳和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

[1]prenticeiC,FarquharGD,FashammJR,etal.theCarbonCycleandatmosphericCarbonDioxide[a].HoughtonJt.ClimateChange2001:theScientificBasis,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C].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183-237.

[2]RobertHB,BenjaminJD,etal.mitigationpotentialandCostsforGlobalagriculturalGreenhouseGasemissions[J].agriculturaleconomics,2008,38(2):109-115.

[3]韩冰,王效科,逯非,等.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J].生态学报,2008,28(2):612-619.[HanBing,wangXiaoke,LuFei,etal.SoilCarbonSequestrationanditspotentialbyCroplandecosystemsinChina[J].actaecologicaSinica,2008,28(2):612-619.]

[4]李正才,傅懋毅,杨校生.经营干扰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概述[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4):469-474.[LiZhengcai,Fumaoyi,YangXiaosheng.ReviewoneffectsofmanagementDisturbanceonForestSoilorganicCarbon[J].JournalofZhejiangForestryCollege,2005,22(4):469-474.]

[5]LalR.CarbonmanagementinagriculturalSoils[J].mitigationandadaptationStrategiesforGlobalChange,2007,12:303-322.

[6]高焕文,李洪文,李问盈.保护性耕作的发展[J].农业机械学报,2008,39(9):43-48.[GaoHuanwen,LiHongwen,Liwenying.DevelopmentofConservationtillage[J].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foragriculturalmachinery,2008,39(9):43-48.]

[7]DerpschR.theextentofConservationagricultureadoptionworldwide:implicationsandimpact[m].nairobi,Kenya,2005.3-7.

[8]paustianK,andreno,JanzenHH,etal.agriculturalSoilsasaSinktomitigateCo2emissions[J].SoilUseandmanagement,1997,13(4):230-244.

[9]FollettRF.SoilmanagementConceptsandCarbonSequestrationinCroplandSoils[J].SoiltillageResearch,2001,61(1-2):77-92.

[10]金峰,杨浩,赵其国.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土壤,2000,(1):11-17.[JinFeng,YangHao,ZhaoQiguo.advanceinevaluationtheeffectofSoilorganicCarbonSequestrationandtheeffectFactors[J].Soil,2000,(1):11-17.]

[11]westto,postwm.SoilorganicCarbonSequestrationRatesbytillageandCropRotation:aGlobalDataanalysis[J].SoilSci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2002,66:1930-1946.

[12]胡立峰,李洪文,高焕文.保护性耕作对温室效应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5):308-312.[HuLifeng,LiHongwen,GaoHuanwen.influenceofConservationtillageonGreenhouseeffect[J].transactionsoftheCSae,2009,25(5):308-312.]

[13]SteinbachHS,alvarezR.ChangesinSoilorganicCarbonContentsandnitrousoxideemissionsafterintroductionofnotillinpampeanagroecosystems[J].JournalofenvironmentalQuality,2006,35(1):3-13.

[14]SixJ,ogleSm,BreidtFJ,etal.thepotentialtomitigateGlobalwarmingwithnotillagemanagementisonlyRealizedwhenpracticedintheLongterm[J].GlobalChangeBiology,2004,10:155-160.

[15]Smithp,GouldingKw,SmithKa,etal.enhancingtheCarbonSinkineuropeanagriculturalSoils:includingtraceGasFluxesinestimatesofCarbonmitigationpotential[J].nutrientCyclinginagroecosystems,2001,60(1-3):237-252.

[16]Choudharyma,akramkhanova,SaggarS.nitrousoxideemissionsFromanewZealandCroppedSoil:tillageeffects,SpatialandSeasonalVariability[J].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2002,93(1):33-43.

[17]priemea,ChristensenS.SeasonalandVariationofmethaneoxidationinaDanishSpurceForest[J].SoilBiologyBiochemistry,1997,29(8):1165-1172.

[18]万运帆,林而达.翻耕对冬闲农田CH4和Co2排放通量的影响初探[J].中国农业气象,2004,25(3):8-10.[wanYunfan,Linerda.theinfluenceoftillageonCH4andCo2emissionFluxinwinterFallowCropland[J].ChineseJournalofagrometeorology,2004,25(3):8-10.]

[19]王爱玲.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两熟秸秆还田效应及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0.[wangailing.effectsandtechniquesofStrawReturntoSoilinwheatmaizeRotationofHuanghuaihaiplain[D].Beijing: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2000.]

[20]王改玲,郝明德,陈德立.秸秆还田对灌溉玉米田土壤反硝化及n2o排放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6):840-844.[wangGailing,Haomingde,ChenDeli.effectofStubbleincorporationandnitrogenFertilizationonDenitrificationandnitrousoxideemissioninanirrigatedmaizeSoil[J].plantnutritionandFertilizerScience.2006,12(6):840-844.]

[21]VleeshouwersLm,Verhagena.CarbonemissionandSequestrationbyagriculturalLandUse:amodelStudyforeurope[J].GlobalChangeBiology,2002.(8):519-530.

[22]LalR,BruceJp.thepotentialofworldGropLandSoilstoSequesterCandmitigatetheGreenhouseeffect[J].enviornmentalScience&policy,1999.(2):177-185.

[23]王绍强,刘纪远.土壤碳蓄积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4):528-534.[wangShaoqiang,LiuJiyuan.ResearchStatusQuoofimpactFactorsofSoilCarbonStorage[J].advanceinearthSciences,2002,17(4):528-534.]

[24]RichardD.ChronicnitrogenadditionsReducetotalSoilRespirationandmicrobialRespirationintemperateForestSoilsattheHarvardForestBowden[J].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2004,196:43-56.

[25]李明峰,董云社,耿元波,等.草原土壤的碳氮分布与Co2排放通量的相关性分析[J].环境科学,2004,25(2):7-11.[Limingfeng,DongYunshe,GengYuanbo,etal.analysesoftheCorrelationBetweentheFluxesofCo2andtheDistributionofC&ninGrasslandSoils[J].environmentalScience,2004,25(2):7-11.]

[26]张秀君.温室气体及其排放的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1(2):103-108.[ZhangXiujun.StudiesonGreenhouseGasanditsemission[J].JournalofShenyangCollegeofeducation,1999,1(2):103-108.]

[27]齐玉春,董云社,章申.华北平原典型农业区土壤甲烷通量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3):56-58.[QiYuchun,DongYunshe,ZhangShen.methaneFluxesoftypicalagriculturalSoilinthenorthChinaplain[J].Ruralecoenvironment,2002,18(3):56-58.]

[28]胡荣桂.氮肥对旱地土壤甲烷氧化能力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4,13(1):74-77.[HuRonggui.effectsofFertilizationonthepotentialofmethaneoxidationinUplandSoil[J].ecologyandenvironment,2004,13(1):74-77.]

[29]erismanJw,Suttonma,GallowayJ,etal.HowaCenturyofammoniaSynthesisChangedtheworld[J].natureGeoscience,2008,1:636-639.

[30]Bhatiaa,SasmalS,Jainn,etal.mitigatingnitrousoxideemissionFromSoilUnderConventionalandnotillageinwheatUsingnitrificationinhibitors[J].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2010,136:247-253.

[31]LalR.SoilCarbonSequestrationimpactsonGlobalClimateChangeandFoodSecurity[J].Science,2004a,304:1623-1627.

[32]Liebigma,morganJa,ReederJD,etal.GreenhouseGasContributionsandmitigationpotentialofagriculturalpracticesinnorthwesternUSaandwesternCanada[J].SoiltillageResearch,2005,83:25-52.

[33]montenyGJ,Banninka,ChadwickD.GreenhouseGasabatementStrategiesforanimalhusbandry[J].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2006,112:163-170.

[34]Fierern,SchimelJp.effectsofDryingwettingFrequencyonSoilCarbonandnitrogentransformations[J].SoilBiologyBiochemistry,2002,34:777-787.

[35]CynthiamK,DenniseR,williamRH.CoverCroppingaffectsSoiln2oandCo2emissionsDifferentlyDependingontypeofirrigation[J].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2010,137:251-260.

[36]akiyamaH,mctaggartip,BallBC,etal.n2o,no,andnH3emissionsfromSoilaftertheapplicationoforganicFertilizers,Urea,andwater[J].waterairSoilpollution,2004,156:113-129.

[37]LinnDm,DoranJw.effectofwaterfilledporeSpaceonCarbonDioxideandnitrousoxideproductionintilledandnontilledSoils[J].SoilSci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1984,48:1267-1272.

[38]BatemaneJ,Baggsem.ContributionsofnitrificationandDenitrificationtonitrousoxideemissionsfromSoilsatDifferentwaterfilledporeSpace[J].BiologyFertilityofSoils,2005,41:379-388.

[39]Jareckim,LalR.CropmanagementforSoilCarbonSequestrationCriticalReviewsinplantSciences[J]plantSciences,2003,22:471-502.

[40]Freibauera,Rounsevellm,Smithp,etal.CarbonSequestrationintheagriculturalSoilsofeurope[J].Geoderma,2004,122:1-23.

[41]ReganoldJp,palmeraS,LockhartJC,etal.SoilQualityandfinancialperformanceofBiodynamicandConventionalFarmsinnewZealand[J].Science,1993,260:344-349.

[42]pullemanm,Jongmansa,marinissenJ,etal.effectsoforganicVersusConventionalarableFarmingonSoilStructureandorganicmatterDynamicsinamarineLoaminthenetherlands[J].SoilUseandmanagement,2003,19:157-165.

[43]SainjuUm,SchombergHH,SinghBp,etal.CoverCropeffectonSoilCarbonFractionsunderConservationtillageCotton[J].SoiltillageResearch,2007,96:205-218.

[44]mcCrackenDV,SmithmS,GroveJH,etal.nitrateLeachingasinfluencedbyCoverCroppingandnitrogenSource[J].SoilSci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1994,58:1476-1483.

[45]paustian,K.etal.agriculturalmitigationofGreenhouseGases:Scienceandpolicyoptions[R].Councilo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Report,2004.120.

advanceinevaluationtheeffectofCarbonSequestrationStrategieson

GreenhouseGasesmitigationinagriculture

SHiYuefeng1wUwenliang1menGFanqiao1wanGDapeng1ZHanGZhihua2

(1.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s,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193,China;

2.CollegeofResourcesScience&technology,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fieldisanimportantsourceforthreeprimarygreenhousegases(GHGs),includingCo2,CH4andn2o.UnreasonableagriculturalmanagementsincreaseGHGsanddecreasetheeffectofsoilcarbonsequestration.agriculturalactivitiesgeneratethelargestshare,58%oftheworld’santhropogenicnoncarbondioxide(nonCo2)emission,andmakeuproughly14%ofallanthropogenicGHGemissions.andsoilcarbonpoolisthemostactivecarbonpoolsinecosystems.inaddition,soilcarbonpoolcouldbeasourceorsinkofGHGs.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篇3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山丘区;模式;探索;思考

一、指导思想

山丘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为目标,以开发支柱产业为重点,从建立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入手,立足开发利用小流域内的水、土、光、热、植物资源,将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

二、治理原则

1.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环境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布设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改土耕作措施,合理地确定各项措施的比例,对位配置,形成一个各项措施优化组合的农业生态工程体系。

2.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农业生态系统建设与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相结合,实行开发性治理。选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优的治理开发措施,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有机农业,把蔬菜产业和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开发高价值的名特优产品和绿色产品,把当地资源优势变为比较优势,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的主导产业,使项目区成为特色商品生产基地,真正做到靠山、养山、吃山。

3.规模化治理、开发的原则

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基本农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做到规模治理、规模开发,形成项目区“建成一片,富裕一方”的经济新格局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

4.防治结合的原则

正确处理治理与预防保护的关系,在治理的同时,高度重视无明显水土流失区和轻微水土流失区的预防保护工作;在开发利用水土、植物资源和进行修路等基础设施时,切实防止人为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5.治理与管护并重的原则

在治理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管理养护,长久发挥治理效益。

三、治理模式

山丘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应倡导“等高治理、保水保土、长藤结瓜、片林线林”这种模式。“等高治理”,即沿着等高线治理,这是土地治理尊重自然规律的本质要求,山丘区和平原区不同,不宜片面强调格田成方和土地大面积平整,田块划分应成反比,对每个田块范围内的土地尽可能做到平整。“保水保土”是山丘区土地治理的中心任务之一,土地治理中的许多水利、农业和林业措施都要围绕“保水保土”这一个中心任务来安排。“长藤结瓜则为水利术语,比较形象化地描述了山丘区农田灌溉排水系统,“藤”则代表(沟)系,“瓜”则代表水库塘坝。“片林线林”则要求山丘区土地治理要突出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对一些不适应作为耕地的地方,如一些较陡的坡地和库坝上游,则要成片地植树造林,对项目区机耕路旁则要沿线植树造林。

四、立项条件

山丘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的选定要坚持统筹规划,先易后难,规模开发,注重效益。项目要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按小流域统一规划;项目区水源有保证,防洪有保障,排水有出路,非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项目区自然资源丰富,农林牧业综合协调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项目区干部和群众有较高的开发积极性,用于项目建设的投劳有保证,项目乡镇有自筹资金能力。

五、建设标准

1.项目区内水土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土地利用率达80%以上,项目区经济初具规模,形成了主导产业,土地产业率增长50%,商品率50%以上。

2.按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树种,配置合理,项目区造林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80%以上,经济林草面积占林草总面积20-50%,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林,林木的保存率85%以上;

3.建设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对项目区25度以下坡耕地,根据实际情况,修建梯田,达到人均半亩较高标准农田,亩均年产量600kg以上;

4.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的蓄水、保土、缓洪综合效果显著,减沙率70%以上;

5.项目区工程设施蓄排标准,应按国家水利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定执行,做到汛期安全使用。

六、治理措施

山丘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以整个小流域为治理对象,以小流域的四周分水岭为界,从分水岭到坡脚,从上游到下游,从沟头到沟口,进行全面整治,形成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要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在不同的土地类型上分别配置相应的治理措施;在宜农的坡耕地上配置梯田与保土耕作措施;根据需要在坡耕地配置各类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在相对平整的耕地上,按照园田化的标准整治土地,配置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林业工程措施;在沟道中配置各种治沟措施,做到治坡与治沟、工程与林草紧密结合,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措施的目标力求既要解决群众的粮食问题,又要解决当地的燃料、饲料和肥料问题,并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如下10类:

1.梯田:按照不同坡度地块的地质条件,确定修梯田的地段和类型。

2.改土耕作:包括平整土地、秸秆还田、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与养地作物等改土增肥措施,等高耕作、沟垄种植、间作套种、深耕等保土耕作措施。

3.道路:主要指田间机耕路。

4.水土保持林:水土保持林包括水保林、用材林、薪炭林等。

5.经果林:包括经济林、果木林和中药材。主要在土层厚的荒坡或退耕地上种植。要求有规模,能形成商品生产基地。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篇4

基本农田是我国18.5亿亩耕地中的精华,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红色警戒线,是我们的保命田,我们必须采用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来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人民生活的生命线。

一、新时期基本农田保护的意义

我国拥有13亿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我国的人均耕地在未来相当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减少。

1.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耕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是对新农村建设最大的支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为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2.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随着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随着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和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凸现,“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现阶段,耕地仍然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推进需要一个历史过程,因此,对大多数农民来讲,目前还离不开农业生产,离不开农村生活,离不开耕地。故此,加大基本农田保护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耕地对农村的稳定作用,农村的稳定来自于农民的稳定,农民的稳定又来源于农业的稳定。土地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性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大问题,保护好耕地,等于为农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农田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1.基本农田的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生产水平低下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自然条件所影响,耕地质量表现以中等为主,中低产田所占比例超占60%近年来,耕地质量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国有5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序存在环境恶化和地力下降问题,

2.耕地后备资源严重缺乏,基本农田增加缺乏后续保障

据统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仅为5403公顷即使全部开发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亩,而且建国以来,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后备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干旱缺水,交通不便的新疆、内蒙古、宁夏和低洼易涝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以及沿海滩涂

三、对策建议

加强新时期的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可以从制度、经济、法律、生态和技术等多角度、多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总体来说,要把治标和治本有机结合起来,要在科学发展关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有效协调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法律法规制度

立法是有效划定、监测和管理基本农田的法律保障,国外基本农田保护的成功经验都是把立法做为基本农田保护的基础,从基本农田保护技术规范到管理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加拿大的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通过立法,健立农业保护区,保护耕地,该省早在1973年就成立了农业用地委员会,制订了《农业用地委员会法》、《农业用地法》并建立了农业保护区,将占全省土地总面积5%的470平方公里农用地及可耕地纳入了农业保护区,并对保护区内土地的使用和保护以法律的形式作了明确规定。农业用地委员会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执法与管理机构。《农业用地法》规定,保护区内的土地应优先用于农业,如果要划出保护区或改为非农用途,必须经农业委员会批准;各级政府在制定当地规划及法规时必须考虑土地保护的重要性,支持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避开良田,如无法避开,也要在设计和建造时将其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强化制度的执政与监督

进一步完善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任期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要建立健全省、地市、县、乡、村五级主要领导任期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实行基本农田保护的“一票否决制”,通过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权利与义务,将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的责任落实到位,并列入考核指标体系中。

进一步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各乡镇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显要位置将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图,保护制度责任单位等内容在标志牌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占用基本农田审批制度,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制度,杜绝“占优补劣”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在进行“基本农田异地补充,异地有偿代保”时,必须保证新补充耕地与被占用的基本农田在数量、质量、区位和生态上都达到大致相当的程度。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常动态管理,要应用已有的基本农田信息数据库,建立基本农田统计台帐、完善基本农田登记和日常管理制度,要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相结合,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网,并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如航空、卫星遥感测绘)进行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的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特别是要加强土地变更调查和卫星遥感监测,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监测系统,准确把握基本农田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

3.全方位,多渠道等筹措资金,建立全国范围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开发基金,加大保护基本农田

制定基本农田保护的优先优惠政策,形成基本逐田保护的经济激励机制,基本逐田保护是对优质耕地的特殊保护基本逐田保护区的农民因此而丧失一些发展机会,因此国家应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实施一系列的优先优惠经济政策,弥补当地农民的机会成本,调动地方农民保护基本逐田的内在经济动力。一是国家可以将政府贷款、资源保护工程、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等有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先安排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二是各级政府将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优先安排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三是各级政府每年给予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一定的经济补偿;四是国家给予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依法征收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三项费用的力度,并在全国范围内统筹使用。可鼓励和指引各级政府、单位和农户对其管理和经营的基本农田增加资金、劳力投入,改善基本农田的生产条件,提高基本农田产出率,政府可整合现有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中低产田改造资金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等多渠道的资金,进行集中使用,重点投入,以扩大资金投入的规模效益,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4.加强非农建设用地审查,严禁违法占用基本农田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和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以外,其他非农业建设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符合法律规定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非农建设项目,必须按法定程序报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加强对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用地的审查。法律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以及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用基本农田的各类非农业建设不得报批用地。不得批准对基本农田耕作层造成永久性破坏的工程临时用地。严格执行占用基本农田听证和公告制度,加强基本农田的社会监督。依法批准或经法定程序通过调整规划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按法定的最高标准执行,对以缴纳耕地开垦费方式补充耕地的,缴纳标准按当地最高标准执行。

规范基本农田补划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非农建设项目,要先补划后报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对补划的基本农田进行验收,保证补划的基本农田落到地块,确保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的平衡,防止占优补劣。占用前要将耕作层进行剥离,用于新开垦耕地或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并要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篇5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水土流失及水源污染已经成为城镇一体化、农村环境改善、乡村经济振兴的关键阻滞因素。据人民网2020年8月16日消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71.0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8.73%。虽然相对于上一年度而言我国重点生态保护及修复区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但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呈现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特征,水土流失治理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此,需要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目标,遵循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农村水环境承载力,从而为新农村建设、乡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生态环境基础。

1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概念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升水环境承载力、恢复自然水环境为核心,同时兼顾人工修复及自然恢复的现代化、综合性水问题治理理念与技术方法。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截至202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944m3/人,略高于中度缺水线(2000m3/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82位,是联合国认定的缺水国家[1]。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会导致农业生产力不足,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愈发严峻的水污染问题也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威胁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为构建“生态防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念应运而生,对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恢复水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

2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要点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环境为核心目标,按照农村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新农村建设需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业现展基本内容等对小流域农、林、水、草、田等水土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统筹规划,紧抓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地构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其实施要点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防线

生态修复防线建立在农村地区坡度超过25°,或土层厚度低于25cm的区域。通过在林草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区域周边设置禁止出入警示牌、防护栏等,对该区域目的树种进行补种等方式避免该区域受到人为干扰,以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为核心保持水土、减少污染。

2.2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防线

生态治理防线建立在农业种植区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人类活动对周边生态及水环境造成干扰,导致此类区域生活垃圾堆放多,加之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水环境十分脆弱。此类区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建立水土保持林及经果林,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土质特征种植栽培适应性强、附加价值高的果树,既可以作为生态屏障防线,又能扩大经济效益;修建水利工程,以综合治理理念为导向,保证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水资源调配及利用、农业生产与生活等相协调,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水源调度、农田灌溉等综合功能,解决用水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建设,采用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以科学灌溉、田间管理强化农作物长势及病虫害防御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修复被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2]。

2.3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保护防线

在水库周边、河道两岸、主要沟道等区域进行护岸护坡、河道清理并建设绿色景观,形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保护防线,可以解决湿地萎缩问题、减少水体污染。

3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农村宜居空间

打造宜居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保目标之一。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价值导向,从生态环保角度审视农村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致力于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饮水质量偏低、生活垃圾难处理等问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发展是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作用之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采取多元化及有效性措施恢复遭到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在推行相关政策方针时注重调动农业生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认识到农业与水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通过完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水资源调蓄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林等保护农业现代化发展所依存的水土资源、水土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乡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大有裨益[3]。

3.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对农村水土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合理利用的统筹规划与细致安排,其治理范围包括农村的林、田、湖、草及相关产业,坚持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主,因地制宜采取造地适树、植树种草、因害设防等治理措施,实行“山顶戴帽,果树缠山腰,山下养殖,护坡种草”等政策方针,在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治用并举的基本原则,对水资源及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其利用结构,将宝贵的水土资源应用于高附加值、低成本高回报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之中,通过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及工程措施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显著提升农民收入,践行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增收”基本要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若想发挥积极作用需率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整理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新农村规划建设宏观战略、小流域综合治理需求、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协调好生态保护与水土治理之间的关系、小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治理效益与村民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利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资源,实现统一治理、综合规划、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小流域水土保持实况科学确定新农村生产发展方向,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出发点合理安排牧用、林用、农用土地的比例与位置,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优产高产目标,加大陡坡退耕力度,为林草种植提供有力条件。为了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助推新农村经济建设需将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商品生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联在一起,同治沟措施、治坡措施、农耕等措施相结合。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开展前需考虑人畜饮水、粮食高产等实际问题,以提高新农村建设实效性为导向合理规设治理方案,保障小流域综合治理能事半功倍。

4.2从实际出发推行技术措施,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主要有3个:一是农业耕作措施;二是林草措施;三是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指的是通过修建梯田、涝池、水窖、山坡截沟、拦沙坝、泥石流排导等工程达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实践证明,山丘区水土保持需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为了使技术措施可以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作用,需专职部门立足农村当地深入调查分析,了解小流域组成要素及经济系统,将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要素视为时空分布探究的着力点,同时调查分析农村当地的生产资料、人口、技术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明确小流域的人口承载力。以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为主合理规划治理方案,从宏观上讲,科学规划农村生产用地,使小流域生态能在农村经济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从微观上讲,根据农村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技术措施,规设详尽的实施计划,使小流域治理能高效展开。不同地区所采取的规划治理手段存在差异,以黄土高原为例,在治理初期采用了多目标规划法、线性规划法、经验规划法、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使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得以贯彻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基本单元为小流域,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建成具有综合性的防治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上述技术措施的同时需明确治理目标,以农业措施为例,需加强土壤抗蚀力、追加植被覆盖率,达到改良土壤、保肥、保土、保水的目的,继而充分发挥多种技术措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势。

4.3注重监督反馈,持续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

相关部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治理问题,注重监督反馈,定期归纳总结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立足实际,不断调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新时代数字技术成为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的条件之一,利用数字技术亦可提高治理效果监督反馈质量。例如,在推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时可引用Bim技术,立足坡面蓄水、泥石流排导等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规设5D模型,增强相关工程监督反馈的可视性,同时各部门要基于Bim系统进行高效协调联动,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形成合力,有效落实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再如,利用大数据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大数据具有持续膨胀的特点,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数据搜集等作用,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5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能够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邢梦雅,刘娅莉,杨小妹,等.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小流域生态保护开发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7):120-123+140.

[2]焦爱玲.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6):8+11.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篇6

关键词:高标准基本农田;工程质量;丘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158-04

1引言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012年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提出“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13年颁布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由此可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已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农田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提升,促进了耕地保护,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建设标准模糊,各部门尚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不够,建设资金分散,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管理机制落后,专业人才缺失,前期工作滞后,规划设计方案缺乏实用性,后期管护力度欠缺,综合效益低等。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败,在现有文献中,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质量的探讨尚不多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是保证后期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但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工程质量问题不容乐观。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形地貌复杂,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相对较大,本文以重庆市丘陵山区开展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探析,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2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进展

重庆市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开发程度高,土地资源稀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因此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促进耕地保护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是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地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和要求也相对较高。自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重庆市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重庆市主要结合粮油基地、蔬菜基地、优势农业产业基地、城乡统筹示范村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02~2011年,重庆市入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2709个,实施规模974.77万亩,总投资128.52亿元。2009~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南川、大足、合川、涪陵、梁平等5各区县实施高标准农田23.31万亩,总投资3.06亿元。目前,重庆市基本完成“3、8、110”工程,即长寿、丰都、荣昌三个部级和万州、开县、梁平、铜梁、石柱、酉阳、永川、合川8个市级,共7.33万hm2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工程总投资34.98亿元。到2020年,规划新建24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将农田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物能出、土肥沃、高产出”的适宜现代化农业的标准农田。

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工程质量问题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及其他工程。依据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投资结构(表1),田间道路工程通常在总的工程施工费中投资占比最大,其次为灌溉与排水工程,土地平整工程投资占比较少,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及其他工程在各个项目中投资都是最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各项工程之间应合理规划、协调配合,工程布局和建设模式应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3.1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指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溉的需要,以及一定的肥力条件而进行的田块修筑和地力保持工程。田块归并可以使地块平整规则,满足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节水节能等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降坡和梯田化建设能够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但土地平整工程有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引起土壤的面蚀和风蚀。重庆市坡耕地比重较大,分布在6°以上的坡地基本农田占总量的84.71%,因此土地平整工程是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但重庆市土地平整工程难度大,工程质量问题比较严重,已建设的农田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首先,在田块归并中,普遍存在田块平整程度差,田面相对高差较大,导致农田灌水不均、排水不畅,进而影响作物长势,粮食产量反而下降。大型机械的使用造成土壤板结,表土剥离、回填过程中不合理的工程措施,导致土壤耕作层、犁底层的破坏,土壤厚度达不到耕作要求,新一轮耕作时甚至出现漏水漏肥的现象。在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乡镇,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田块归并意义不大。因此,田块归并一是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二要充分尊重当地农民意愿。其次,在水土流失并不强烈的区域实施旱坡改梯、修筑条石坎,不但浪费投资,且对增产增收的意义不大,因此在坡体较大且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修筑石坎,坡体较小的浅丘坡耕地区域少进行坡改梯,实施降坡平整。另外,土地平整之后,提高农作物效益的根本问题(如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等)仍没有解决,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明显改善。

3.2灌溉与排水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指为防治农田旱、涝、渍等灾害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灌溉与排水工程直接关系着项目整体效益的发挥。灌溉与排水工程应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配套水利设施,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灌排体系。水利设施的建设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微地形、建材特色以及土地利用方向等确定,以利于节约成本,改善基本农田示范区的自然人文景观。

重庆市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多。部分项目水源工程的建设较少,蓄水池无蓄水,池壁、池底出现渗漏。提灌站不合理的设计使得使用寿命变短。排水沟无水排,但排水沟附近旱地被水冲刷;排水沟出水口设计在堡坎上,对耕地造成大面积冲刷。灌溉渠出水口的设计不合理,导致灌溉渠的利用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此外,由于沉沙凼、拦山堰及沟渠的管护严重不到位,有部分项目区的水利工程已被淤泥和杂物堵塞,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有人使用、无人管理、损坏严重的现象,工程效益大打折扣。过度硬化的沟渠孤立和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阻碍了农田物种的扩散,从而导致整理区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工程设计与实施中应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更多地考虑农民的建议,切实造福农民。

3.3田间道路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指为满足农作物物资运输、农业耕作和其他农业生产活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田间道路的布设应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在田、水、路、林、村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地块连片单元的大小和走向等统筹兼顾,本着投资省、占地少、利用率高、路线合理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重庆市大部分属丘陵山区,土地整治前田间道路普遍较差,耕作和出行十分不便,田间道路也成为农民最为关心的工程。

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中,部分田间道路的规划设计不符合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造成生产路无人行走,断头路较多。田间道路的布局也存在不合理现象,有的地方田间道路通达度过小,农产品运输仍然不太方便;有的地方通达度达到要求,但道路宽度不够,只适合小型农业机械。1.2m的生产路过窄,在平坝区或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增加道路的宽度。部分地区田间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但由于重庆市降雨量较多,泥结碎石路面的实用性不强,常被冲刷,损坏严重。有些项目区混凝土路面的硬度和厚度达不到要求,承受荷载大于设计荷载,路面损毁严重,且缺乏维护和修复。田间道路全部采用硬化路面也会加剧斑块破碎度,破坏生物的生境条件,影响生物的迁移,生态效应降低,所以田间道路的路面应注重生态化设计,增加生态涵洞和生态廊道的设计。

4主要原因分析

4.1规划设计注重理论,实用性欠缺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规划设计是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础和依据,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目前重庆市部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思路不明确,综合性和科学性欠缺。首先,基础工作不扎实,实地踏勘不够细致,对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条件分析不详细,设计以书本理论为基础,或一味追求图件美观,单纯为了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渠相连”,导致规划设计脱离实际情况,急需解决的问题未得到解决。其次,规划设计图纸达不到施工要求,地形图测绘的比例尺限定了测量精度,对工程设计造成阻碍,工程量误差较大,直接影响工程预算投资。部分项目规划设计图件生搬硬套,制作不规范,制图尺寸不切实际,部分参数未能提供,不能有效指导施工。

4.2建设标准缺失,施工技术落后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是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相应的建设要求也不同。在技术规范方面,重庆市仅出台了《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和《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要求》,对实践工作的指导远远不够。随着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也随之提高,整村推进、蔬菜基地建设、粮油基地建设等都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在前期测绘、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等环节缺乏具体标准规范进行指导,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益。在施工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体系和工艺流程,技术基础薄弱,使得工程质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项目施工单位未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欠缺,一些项目的工程建设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此外,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在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环节,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减少、景观破碎等问题,不利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4.3项目监管不严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成立专门机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才能达到效益最优。但目前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限,部分管理人员追求政绩,质量意识薄弱,对工程质量特别是隐蔽工程管理不到位,一味追求建设速度,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监管力度不够,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中监理费用较少,且监理市场不规范,对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不够严格。监理人员配置较少,且技术结构单一,专业知识欠缺,部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监管不到位,导致工程监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4.4工程后期管护缺乏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除了“事前规划设计”、“事中实施和监督外”、还有不可或缺的环节,即“事后评价和管理”。后期管护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长久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只建设不维护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类型多,后期管护尤为重要,但目前重庆市的建设项目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工程损坏严重,部分设施缺乏有效利用甚至丢失等。首先,丘陵山区后期管护资金需求相对较大,但项目预算中没有对后期管护列出专项资金,致使缺少工程管护资金保障,使得管护工作难以落实。其次,管护责任难以落实。项目竣工后移交村委会管护,但村委会不是真正的实施主体,也没有指定专门的单位或部门开展管护工作,导致管护主体虚化、权责不明,缺少可以执行的管护方案。忽视后期管护严重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效益大打折扣。

4.5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建设好高标准基本农田,达到强农惠农的目标。但现阶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整个过程都表现为政府行为、政府意志,公众参与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机制可操作差。一方面,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对公众参与重视度不够,公众参与的方式主要为咨询、走访等,或是“走过场”式地与乡镇、村干部交流,公众参与的渠道单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地听取农民的意见与建议、反映农民的利益诉求,导致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降低。另一方面,农民缺乏参与意识,对参与过程及概念认识不够,且长期以来公众参与仅限于个人参与,没有形成组织机构,使得公众参与力量薄弱,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导致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篇7

问:请介绍一下《规划》出台的背景。

答: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田基本建设。近年来,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我国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受人口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今后我国增加粮食产量主要靠提高单产,对耕地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我国中低产田约占三分之二,农田灌排设施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备,建设资金渠道分散且投入不足,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夯实粮食和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部署,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编制了《规划》,并广泛征求、充分吸收了有关地方和专家的意见。最近,国务院批复了《规划》,并要求我委印发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度重视。我相信,《规划》的实施,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产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问:如何理解《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答:《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有7层含义:一是从各地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基础出发,强调要统筹规划,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在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上以粮食主产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以及其他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县为重点,同时兼顾棉花、油料、糖料等重要农产品优势产区。二是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出发,强调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实现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农艺农机技术先进适用,使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相适应。三是从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出发,强调要合理确定农田连片规模,统一规划设计,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建设方式,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四是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出发,强调要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挥农田在生产、生态、景观方面的综合功能,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五是从明确政府职责、扩大投入来源出发,强调要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在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的投入责任。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六是从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出发,强调要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促进信息共享。以县为单元,编制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技术标准,规范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七是从加强项目管护、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出发,强调要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主体,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长效机制。

综合考虑我国中低产田现况、水资源条件以及粮食供求形势,《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的总体目标,即: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明显提高,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程度提升,土地污染得到进一步遏制,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规划》还从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进一步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指出农田田块是农产品生产的重要载体,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条件,田间道路是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的基本前提,农田林网是防灾减灾的生态屏障,输配电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建后管护是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效能效益的关键。

问:《规划》在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答:统一建设标准,对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至关重要。在综合现有相关行业标准、部门标准的基础上,《规划》提出,要重点围绕农田土地生产能力、灌排能力、田间道路通行运输能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能力、机械化水平、科技应用水平、综合生产能力、建后管护能力等建设内容,结合农作物区域规划、水利工程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的基础性、通用性技术要求制定国家标准: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要求,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针对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的利用和评价,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对需要在行业内规范和细化的技术要求,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制定行业标准。同时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地方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充分考虑行业和地区的差异,做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上下结合、相互衔接。

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目标,《规划》主要提出了8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整治田块,提高农田平整度,促进田块集中,优化农田结构布局;二是改良土壤,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改善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三是建设灌排设施,改善农田灌排和集蓄水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旱涝保收能力;四是整修田间道路,提高田间交通配套水平,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覆盖率;五是完善农田防护林网,提高农田水土保持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田生态条件;六是配套农田输配电设施,提高用电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电力保障能力;七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健全农田监测网络,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八是强化后续管护,明确管护责任、完善管护机制、健全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资金,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问:《规划》对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如何布局的?

答:首先,统筹考虑区域气候、地形地貌、水源、地质、土地利用条件等因素,《规划》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平原区、华北平原区、北方山地丘陵区、黄土高原区、内陆干旱半干旱区、南方平原河网区、南方山地丘陵区、西南高原山地丘陵区8个类型区,提出要分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对每个类型区的建设内容、建设重点和建成要求提出了明确要求。其次,根据各地耕地利用现状及农业增产潜力,并综合考虑农产品供需形势、水土资源条件和资金可能等因素,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相对平衡、注重实效的原则,提出了“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分省建设规模。

在分配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时,我们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与粮食生产布局的衔接。在分配建设任务时对粮食生产贡献大和增产潜力大的省份给予必要倾斜,同时兼顾棉花、油料、糖料等重要农产品优势产区。二是借鉴已有工作成果。参考《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等的分区方案,同时考虑省级上报数据,综合平衡各省提出的建设需求。在统筹兼顾多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任务分解。

问:在加强项目管理方面,《规划》提出了哪些措施?

答:《规划》从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考核评价、强化群众监督3个方面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工作进行了规范;从明确验收程序、做好建档工作、评定质量等级、加强权属管理4个方面对项目竣工验收工作进行了规范。同时,考虑到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问题,《规划》就加强高标准农田后续管护工作提出了3方面要求:一是明确管护责任。落实高标准农田管护主体和责任,健全管护制度,确保长久发挥效益。引导和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和村集体等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的日常管护。国土、农业(农机)、水利、林业等基层服务组织要加强对管护主体的技术指导、服务和监管。二是落实管护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晰高标准农田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努力落实运行管护经费。对公益性较强的灌溉渠系、喷滴灌设备、机耕路、生产桥、农田林网等,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运行管护经费补助。三是加强动态监测。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并结合各部门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录入监测监管系统,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及时上图入库,落实到“一张图”上,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面动态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建后管护和土地利用及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等情况。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实时查询、对比、统计、分析,做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科学利用,以满足管理需要。

问:如何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需求?

答:综合考虑工程设施建设与耕地质量提升同步推进的要求、不同地区投入状况差异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初步估算,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所需投资为1000—2000元。为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需求,《规划》提出,要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不断拓宽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发挥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作用,按照自愿原则,筹资投劳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各级政府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规划》全面梳理了目前中央和地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资金渠道,中央和地方共有10多项。为防止资金渠道多可能导致重复投资或分散投资的问题,提出按照“规划标准统一、资金渠道不变、相互协调配合、信息互通共享、积极推进整合、共同完成目标”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尤其是县级努力推进资金的协调整合工作。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篇8

论文摘要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部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350~3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4]汪涛,庞蓉,刘远芝.浅谈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6(2):39.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篇9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水土保持

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愈发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造成水土流失的一大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从而针对水土流失问题提出几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1水土流失保持工作的特点及意义

1.1水土流失工作主要特点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具有复杂、不均衡以及多样性的特点。水土流失工作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防护治理的结合、水土流失问题的加剧以及突发性特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地表土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差异较为显著,不同地区的不同地貌和地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均衡的特征。

1.2农田水利建设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意义

一方面,在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够促进可持续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需要着重考虑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和效益,对于施工区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需要遵循防治结合的原则,提高施工区域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从而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土保持工作质量,促进地区生态系统平衡运行,工程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善,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能够降到最低。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系统平衡运行能力的提升能够明显改善自然环境灾害对人们正常生活带来的危害影响,不断提升水土保持高质量工作水平,提高地表土层的抗侵蚀性和蓄水能力、山洪抵御能力,对于提升水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同时还能促进农业生产领域可持续健康发展。

1.3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原则

首先需要遵循综合治理与防治治理结合的有效原则,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需要从系统全面的治理方向出发,坚持综合治理、防治结合的治理原则,在开展治理工作过程中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做好防护工作,例如截水渠、挡土墙的设置,采取各种环境修复措施对植被环境进行保护,构建科学完善的防护治理体系,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护也需要做好植被的保护与水源涵养工作,仍然注重推进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措施的执行,尽可能增加绿色植被覆盖范围,以此达到巩固土壤、增强土壤地域能力的目的,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现象。

2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分析

土壤层作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更是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前提。水土流失现象的加剧对农业基础资源的合理开发构成较大的威胁。同时因为水土流失而导致外流土壤层日渐贫瘠,土壤的吸水力一度降低,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我国的耕地每年因土壤侵蚀而不断减少。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行角度来看,水土流失的危害性更甚。一方面由于土壤流失而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严重枯竭、河道断流,土壤的蓄水量明显减少。同时对梯田、水库以及河道的蓄水容积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在水力侵蚀下导致大量泥沙流向塘库、湖泊,不仅降低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利工程的运行寿命,而且导致洪水宣泄不畅、水位河床上涨,直接制约着水利工程行洪能力,致使水库出现泥沙淤积等现象。

3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困境

3.1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严重

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逐渐加深,水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平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全面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同时重点强调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由于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加剧,农田污水灌溉、农药过度施肥等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部分农民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土保持意识相对薄弱,另外部分农民对水土保持缺乏全面的了解与认知,无法正确认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价值,因而不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1]。

3.2水土保持监管力度不够

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监督管理力度,整体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同时需要相关执法部门与监管单位、施工单位的紧密配合,由于部分单位部门缺乏足够的重视,无法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全面的基础保障,如完善的监管制度、专业监管人员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等,从而导致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所降低。

3.3建设资金的匮乏

建设资金的不足其影响水土保持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缺乏充足的建设资金会严重影响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具体落实,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到一半后由于资金的不足就会停止施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而且也无法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作用。目前随着农村地区税费的改革和取消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政府财政支持,政府层面财政建设资金投入减少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包括施工设备、技术的引进等。

4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水土保持工作质量的策略

4.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综合治理

落实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前提在于具有完善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需要工作人员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施工情况来制定完善合理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和工作规划。相关制度的完善需要相关部门组织的共同配合,通常由当地县级组织水土保持工作落实的主要责任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定和相关政策,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迹可循,最大程度保证水土保持工作落实的规范性和可控性,将水土保持工作当做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同时为保证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可考虑将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纳入到日常考核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约束和监管,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端正施工人员工作态度,从而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地位[2]。除此之外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职能,由上级部门给予水土保持单位更多制度政策以及方法、资金方面的支持,正确引导水土保持单位有序落实水土保持工作。相关部门作为领导者和监管者比工作实施者有着更多的优势,通过思想意识的引导来促使农民对水土保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引导农民积极配合水土保持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另外相关部门需要承担起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指导相关单位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附近村民以及水土保持单位工作人员广泛参与,同时,针对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地域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水土保持工作方案,明确当地水土流失的问题及原因制定针对性水土保持方案。对于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水土流失实际情况和普遍规律来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案,包括对水利工程建设要求、地域土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制定出切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在落实具体方案计划的过程中仍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对于水土流失问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地质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无法对某一单向内容进行独立治理,需要遵循系统化、规范化的综合治理原则落实水土保持工作,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对植被区造成的影响可考虑设置排水沟、截水渠,或者设置挡土墙来避免出现山体滑坡的现象,通过加强对水土流失现象的综合治理来增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性。

4.2加强水土保持监管防控力度

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和解决水土流失问题,落实好水土保持工作往往会通过水利工程建设手段来解决,因此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需要着重考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占地面积、水利设施设备的占地面积、水库容积以及建设物资占用面积等。同时由于水土保持作用重点在于水土流失,考虑到不同地区土壤的差异性,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采用相适应的防治措施,并加大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重视土地整体规划以及水土流失的管理控制,尽可能将水土流失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水土保持工作落实效果。另外需要建立完善合理的监管机制,由水土保持单位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进行不定期监管巡视,对于发现的不足之处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4.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行资金专款专用

农田水利工程的全过程施工都需要充足的建设资金予以物质上的支持,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资金预算情况进行全面规划和统计,通过以多元化渠道来筹措资金,鼓励社会主体加大投资参与力度。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予以财政政策上的更多资金支持,重视农业现代化生产,对于以往运行受损的水利工程分拨建设资金进行翻新维护,实行专款专用,同时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水土保持措施、要求,引导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发展。另一方面,为合理控制水土保持治理成本需要加强治理成本与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依据水利工程项目实际建设需要制定完善合理的工作规划,从而分析判断所需建设资金,达到合理控制治理成本的目的,并注重对建设项目预算核算内容进行审查和合理规划,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费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与核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由监管小组进行全程监管,避免资金浪费或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发生。另外需要争取政府金融政策的支持,明确国家金融体系对农业发展领域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了解农业贷款程序要求、贷款利息以及信贷额度,确保农业贷款能够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筹措充足的建设资金,提高建设项目资金周转率和资金流动性。同时需要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利用金融工具将建设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为农业水利发展提供更高的金融资本,保证水土流失方面的科研项目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4.4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尤其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节能发展的背景下,施工单位要善于发现并引进节能环保新技术,在保证不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还能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有必要针对农田水利建设这样长期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加大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力度,针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加强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例如农田灌溉时可充分利用喷灌或者滴灌技术来完成灌溉工作,有效弥补传统农田灌溉对水土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此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监测系统,依据科学完善的水土保持设计方案来确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特定指标,将水土保持检验的内容作为检测的主要目标,为此设定特定的检测指标尤为关键,以特定的指标确定水土保持工作的每一个节点,从而加强对每一环节的治理和检测,全面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在工作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监测系统对具体过程进行监测,并依据各项指标对工作内容进行检测分析,依据具体的分析结果俩优化调整水土保持方案和作业方法。

5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需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重点分析阐述,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强化水土保持工作效果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立.浅谈如何做好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1):41-42.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篇10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规划

abstract:inthispaper,theauthorwithmanyyearsofpracticalworkingconditions,thelandconsolidationisbrieflydiscussed,andthenonthebasisofintroducingtheconceptoflandconsolidation,andthebasictaskoflandplanning,planningprinciplesandobjectives,thekeytechnicalproblemsoflandconsolidation,wereallaspects,finallyforlandplanningandtheoveralllayoutplanningbenefitundertookbriefanalysis,reference.

Keywords:land;landuse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土地整理

1.1土地整理含义

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另外,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活动。

1.2土地整理内容

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指出,“土地开发整理”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内容。

其中: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成宜农地的活动,本文中指开发成农用地,如旱土、水田等。

二、土地规划整理

2.1土地规划整理含义。

土地规划整理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对田、水、路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并对用地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从而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活动。

2.2土地规划整理意义。

土地规划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统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重要手段。它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做好土地规划整理的前提是制定好土地规划。

三、土地规划

3.1土地规划的基本任务

土地规划的基本任务包括:分析土地利用基本状况,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等;制定项目区土地整理的目标、任务和方针;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布局;确定灌排方式和主要工程的布局;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规划方案;拟定规划实施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3.2土地规划的原则

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和布置各项工程,改善土地利用条件和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各项工程的规模及其配置,提高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调动广大力量充分论证规划方案,使规划更加有效合理。

3.3土地规划的目标

通过土地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土地平整和完善田间道路系统,为合理布局各种农作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合理配置灌排系统,增强农田水利设施排灌功能,提高灌溉保证率,提高耕地的潜在生产能力;通过改良项目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四、土地规划关键技术

4.1土地适宜性分析

对规划区内待整理的土地,在分析评价过程中,把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理化性状、气候、植被、地貌、海拔、排灌条件、开发改造条件、位置等作为参评因子,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其开发改造方向。评价一般采用实地调查法、主导因子法和相关因子参考法进行。例如:以坡度、灌溉、土壤厚度为主导因子,坡度小于25°的、能灌溉的以开发改造为水田为主;其中一种或数种因子达不到要求,以开发改造为旱地为主。土地复垦的,以土壤类型为主导因子,灌溉条件、周围耕地类型为相关因子进行评价。

4.2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1)水平梯田修筑

水平梯田的修筑完全改变了地表的坡度,农民在田面内部耕作时通过人工修筑土垄,改变了坡面径流的流向。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扰动表土层可能造成一定水土流失,但建成后,不但不会引起新的水土流失,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更不会出现土地沙化、盐渍化的不良状态。

(2)种植农田防护林

对于项目区存在水土流失及风害影响的要规划种植防护林,选用经济树种,一般可沿田间道两旁种植白杨等形成基本农田防护体系,起到一定程度上防治水土流失及风害影响的作用。

五、土地规划的总体工程布局以及其技术要求

5.1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将现有荒草地及滩涂整理开发成耕地,对所有耕地进行局部平整,形成便于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山区和丘陵地区则形成梯田,梯田田面走向基本沿等高线方向布局,小弯取直,大弯就势。水平梯田局部平整根据坎高和地形坡度确定田面宽,采用挖高填低的方式,平整成层层梯地。水平梯田原则上要求田块标准100m×17.5m,梯地田坎层差在1.5m。格田内部相对高差不超过±10cm。规划旱地为坡式梯田,每2m等高距布设一埂坎,埂坎顶宽30cm,高30-50cm,田块长150-200m,宽度依地形坡度而定等高沟埂采取挖沟筑埂,埂在上、沟在下形式。

5.2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必须结合规划区作物需水量以及地势、降雨等综合考虑水利设施布局及分布。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规定,结合实际状况,规划设计灌溉保证率采用p=80%,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h暴雨(124.3mm),水旱田1日排干。根据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特征,确定项目区整体灌排设计方案,结合梯田工程完善蓄排设施,以达到提高灌溉保证率,涵养水源,保水保土,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排灌渠系总体布局采用“沟2路2渠”模式依地势布设,排灌分家。灌溉输水工程实行自流灌溉,通过各级渠道将水引自田间。排水工程有截洪沟、排水沟及交叉建筑物。以天然沟道为承接系统,结合田面平整工程布局排水沟,实行自流排水。

5.3道路工程

一般考虑田间道和生产路两个级别,其中田间道主要为农产品及货物运输服务,路面为厚碎石,路面宽4m,对原有田间道加以修复,部分盲段新修田间道,使所有田间道相贯通。田间道多沿等高线进行布线,田间道路纵向坡度一般不大于8%。生产路主要满足人工田间作业和管理的需要,沿原始地面设计路宽110m,碎石路面,沿着渠道铺设,每隔200-300m布设一条。

5.4农田防护工程

主要是兴建防护林带,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包括改造现有的疏林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护路林、田埂植草等。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地进行生态林建设,并对田间道路和沟边进行防护林建设,在田坎基部用石砌,其上采用水泥圈护坡,以保持水土。

5.5防护林工程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合理规划建设防护林。一般可选用白杨、泡桐防护林带,间距4m。

六、规划效益分析

6.1社会与经济效益

土地规划有利于促进劳力、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可以充分吸引农村闲散劳力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带动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道路及灌排经改造以后,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方便居民的出行、生产和生活取水;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进一步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满足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需要,实现耕地保护的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的统一;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也有利于农作物布局的调整,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6.2生态效益

土地规划实施后,可以有效增加植被覆盖面积,防止旱涝灾害影响,减少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荒坡开发以后,耕地质量得到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改良,可以相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化学污染,也有利于改善土壤生化环境。配套完善的渠路防护林带不仅可以有效固结土壤,而且长年落叶成肥,还可以相应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实施开发整理,可以形成树成荫、田成梯、路通达的良好的生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