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十篇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十篇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6:40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学生思想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当代大学在思想上指明了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

1.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解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了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同时正确的认识了世界改造了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即理论基础)。法国思想家德里达认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只有将来”[1]。所以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经济的发展,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方向。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决定行动,有理想才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要解决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问题。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所以邓小平指出,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作为新一代的新青年就应该有远大的理想。

1.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地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一方面:民族精神是奋发人们向上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期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大学生需要的是事实求是、大胆学习、借鉴人类的一切人文成果。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丰富自己敏捷的思维能力。另一反面:展现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大学生立身之本和立德之基。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使学生从中自觉地遵守和旅行。

1.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着大学生思想方向的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价值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四方面讲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应该培养出自我创新意识和思想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体现自我创新。

2.1大学生创新思维受哪些因素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国兴旺发达的动力。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的动力所以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有创新的新颖、创新的方向、创新的独特。主要因素是自信心不强、概括能力不足、思维不敏捷、外界事物接触不够、创新成果较少等问题所引起的。一个人存在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有意识有创新,它不受个物体的影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除了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心理素质的影响外等因素。因此我们需要你自我创新合理利用知识,改变创新思维提高思想意识,借助现代化信息网络,勇于创新形成一种崇尚的知识,勇于探索科研和创新气氛。

2.2怎样树立正确的创新思维观念

创新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本,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树立创新思维的观念需要我们去观察去研究新事物有独特的见解做出有吸引力的事情。理想是动力,只有通过培养创新意识、转变思维观念、提升创新能力才能深层面的构思和发展。要以一种新的科学观念及新的创新欲望,在生活中、学习中及管理上不断调整,注重实践更新的技术不喜新厌旧。

3.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上的方向

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新一代的大学生就应该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3.1社会主义荣辱观,升华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荣辱观,脚踏实地办实事,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共同追求、努力奋斗。努力自觉地把自己融入进去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培养有爱心有默默无闻的良好精神。用心去完成每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3.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促进大学生思想及心灵上提高

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能否在中国经久不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直接取决于有没有一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知识分子队伍。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这一切都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空前的影响。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2]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融入到校园课堂中让学生汲取精华,促使大学生思想及心灵的提高。

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正本清源、创建和谐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思想保证。在高校校园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这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保证,明确自己人生方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做贡献,要时刻谨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个爱国的好青年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前提。

参考文献: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新认识

[Doi]10.13939/ki.zgsc.2016.32.283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研究工作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出自身在经济市场中的引导作用,合理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主题的社会交流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研究交流活动中,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问题,勇于发表自身的观点和想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研究人员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始终秉持科学的态度,永不放弃坚守自身的岗位,敢于接受挑战去发现问题,并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1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理论创新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步,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和特征,能够保障马克思主义一直充满新鲜活力和生命力,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价值。要想实现国家的改革创新,取得更加优秀的建设成果,就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问题研究,加强青少年的理论创新教育,树立先进的社会发展观念,推动整个民族的稳定持续发展;[1]②加强理论创新,能够充分掌握了解到理论的真实意义,帮助我国建立健全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面对各种深层次的不同类型问题。例如,当我们在研究探讨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就会涉及国家发展与坚持、创新与继承之间的关系,会进一步研究到思想理论,共同探讨我国当前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体历史进程和规律性的科学研究和掌握;③要想满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发展需求,就必须认真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研究工作,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我国理论创新的主要工作内容,要紧紧围绕实践创新和马克思哲学创新进行展开。理论工作的创新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而要综合考虑到社会的矛盾和实践活动,让理论变得更加具体化和实践化,实现理论创新到实践创新的转化工作。[2]

2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考

2.1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创新

马克思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社会科学创新的前提条件,要想实现社会的创新发展,就必须积极做到生产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利用好客观条件完成科学创新。伟大领袖在《实践论》中也说明无法在封建社会就成功与指导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3]国家科技创新是不分阶级,社会任何一个阶级都能够实现自身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有利于国家建立起先进的阶级领导统一战线,有效解决社会大众共同面临的难题。

不属于工人阶级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主张概念是现实事物的反映,他们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关于外部实际和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科学。即便是社会底层的工人,只要敢于创新和尝试,也能够进行科技创新,科学的对象是不明确,是一种飘渺的物质。列宁曾也说过,要想建设先进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发挥出全社会人民的力量,使科技创新成为人类共同发展努力的事业。

2.2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新

经济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对一定生产关系的抽象。现代马克思创新理论充分体现了经济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经济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生产、交换和分配,生产力直接决定了经济的发展脚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政治条件,国家政府部门要加强与经济市场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要让不同阶级的人组成不同的组织和团体,从而成为新的政治力量,这样也就有效获得了经济创新的政治条件。马克思提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斗争本身是对资本主义客观经济规律作用造成了重大影响的能动因素。

经济理论创新的条件离不开全社会工作者的积极主动性,政府部门必须不断缩小社会经济的差距,只有有效将经济斗争和消灭雇用劳动制度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激发社会劳动阶级的工作积极性。要合理制定颁布激励的政策,提高社会经济创新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科技,运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要综合考虑到科技和政治的创新问题研究。[4]

2.3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创新是变革人与自然关系的科技创新、变革生产关系的经济创新、变革社会关系的社会关系以及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制造革命,大力主张社会按照实际发展规律办事,要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让不同阶级公平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好创新的主体产异性,要合理分配好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的共享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者。根据中俄的成功实践可以得知,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先通过革命手段去获得实行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接着根据社会创新的需求集中分配创新资源,有效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水平。[5]

2.4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任何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理论的创新关系到社会大众的前途命运。要想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注重不同阶级人民的文化学习,要大力发展科学与文化事业。马克思主义具备了强烈的批判精神,文化的创新必须通过批判,要利用现实去批判理论,一切以实践出发。曾明确强调批判主观主义的意义在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新,有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文化创新方法。[6]理论创新作为文化创新的核心工作内容,文化创新的重要方法就是要结合社会实际、结合他国优秀文化以及结合先进科学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工作的发展,就必须结合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拓宽学术视界和观察框架,要积极汲取外来的先进文化,合理参考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优秀思想成果,充分发挥出它们指导实践的功能,要加强历史的比较和借鉴工作,努力建立现代化的实践创新机制,创造更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丁祖豪,郭庆堂,唐明贵,等.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5-48.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篇3

改革开放是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和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文明所必需的个体创新性不相适应的情况下,发生的一场集文化变迁和文明进步于一体的经济社会体制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对自然的依存,注重人与自然的整体协调关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并不局限于人的共同体内部,而是包容了天、人、道(客观规律)之间的根本关系。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保持的多子分承的家庭财产分配制度、祠堂族田以及一些赈济与借贷性质双兼的仓、会经济制度,是与这种文化价值观相一致的制度安排。由于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的整体和谐理念对于民族行为意识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发展显著背离整体和谐的发展路径时,就会出现激烈的社会变迁现象。均富、和谐的整体主义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国民意志与社会选择倾向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近代中国革命胜利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必然性。

文化缺陷往往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暴露出来,并成为文明进步的束缚。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个体与整体相互调适,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对个人价值、自主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忽视,并导致个体盲从于整体与传统,滋长了守旧意识与等级制度观念,淹没了个体主动性的发挥。现代工业文明需要人们具有独立自主意识、创新意识,需要个体充分发挥主动性,需要人们独立决策、自主经营、自由竞争,而这些恰是受到传统文化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排斥的。因此,从这样的角度观察,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和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文明所必需的个体创新性不相适应,以至于严重束缚了中国现代文明进步的情况下,发生的一场集文化变迁和文明进步于一体的经济社会体制创新。实行改革开放,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文化价值观与文明进步的要求相适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必然时期。

可见,正是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决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显然,这场制度创新,以彰显个体主体价值观为文化特征,以追求市场竞争主体利益最大化为价值目标,以经济文明进步为社会发展向度,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传承出现了一种趋势,即由强调整体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向更强调个体和物质利益的文化过渡。

个体主义与物质利益中心主义价值观,必然要向将个体置于整体发展之中的和谐价值观发展过渡

个体私营经济的独立自主意识与产权边界意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规则与自由流动的资源配置方式,使得人的个体性、自主性得到了极大开发,个体主体价值观在这种经济制度创新中逐渐显性化,并对工业化、现代化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对个体主体性缺失的传统文化缺陷也具有显著的矫正意义。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值得反思的不和谐现象,其中分配不公与生态环境过度受损是两个典型的不和谐问题。这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个体主义价值观膨胀是密切相关的。一些主体利用其占优的资源配置权,进行有利于自身的资源配置,使得利益天平向自己一边倾斜。当这种倾斜达到一定程度(基尼系数、环境可持续性指数是显示这种倾斜程度的指标),便造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正如在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识下个体性往往容易被磨灭一样,个体主义与物质利益中心主义现象发展得过分突出,不仅会背离传统和谐文化的价值基础,而且同样会束缚社会效率与现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正在成为文明进步本身发展的障碍。这表明,如果个体主义放弃整体和谐是个体发展的前提条件这一长期约束因子,就会表现出对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危害性。因而,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理念创新――构建个体与社会整体协同的和谐文化价值体系――已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可见,放弃整体性前提的过度个体主义与物质利益中心主义价值观,必然要向将个体置于整体发展之中的和谐价值观发展过渡,否则任何个体最终都难以获得长久的幸福生活,任何文明进步都将因社会矛盾加剧而停止。拉美现象在本质上就是由过度个体主义价值观与自由主义制度安排下的贫富差距扩大而引起的。这也就是新世纪初期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建立一种基于“个体―整体”统一性的和谐社会价值理念与制度架构,实现现代文明进步中的文化糅合与制度创新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篇4

1正确理解文化的含义和文化创新的基本内容

(1)文化的含义。现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文化”的定义大概有200多种,但人们普遍认同把文化理解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和领域,一般认为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行为文化等类型,包括一切打上人类活动烙印的事物。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它是社会的有机构成之一,指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生活、精神现象、精神产品。概括而言之,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组织制度、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或蕴含于这些产品之中,或积淀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意识、道德情操、宗教感情、民族心理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创造着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类。

(2)文化创新的基本内容。人类在相互交流中传播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都蕴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对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我们党的认识不断地深化。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江泽民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文化创新的内容:“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号召“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还发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列讲话。综合几代领导人有关文化建设、文化创新的思想,文化创新应包括文化理念革新、文化价值观转变、文化内容创新、文化方式更新、文化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文化理念革新是先导,文化价值观变革是根本,文化内容变革是核心,文化形式创新是关键,文化体制改革是动力。

2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现实背景

(1)全球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及文化安全问题。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了重大改变。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而言,已经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封闭的国内环境,转向了开放活跃的全球化环境,给我国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载体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广泛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也随着经济交流进入我国,国内一些人深切感受到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为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迷惑,这些都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政治立场、民族意识等思想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人的理想信仰正在动摇、民族意识开始淡化、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甚至危及到我国的文化安全。

(2)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文化建设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正在多维度、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市场经济所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新要求。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思想观念得以解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激发,它们给社会主义文化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同时,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又有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容易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动摇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差距、就业压力等问题,容易造成人们的心理失衡,增加了传统的思想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难度;社会中还出现了严重的权钱交易的腐败问题、短斤少两、假冒伪劣等欺诈现象、肆意毁约的失信行为等。

(3)社会转型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产生,特别是“四个多样化”即经济成分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出现,“四个多样化”对于整合全社会成员的思想、凝聚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社会阶层人员的统一意志带来了新的挑战,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了新的困难。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四个多样化”将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将会产生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将对我国在文化领域整合社会思想、凝聚统一意志带来新的挑战。

(4)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课题。人类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对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有积极作用。网络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网络具有交互性,网络成为一种新颖的社会交往、人际沟通的平台和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网络具有平等性,任何人都可以在虚拟条件下创造出自我实现的广阔空间;网络具有开放性,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超越了地域、国度,人们可以自由对话交流。但是,网络也有负面作用。网络上充满了无数虚假的、不良的信息,容易腐蚀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心灵,影响社会的稳定;网络已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及“和平演变”的新阵地,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严重冲击;互联网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掌控了网络文化领域的优势地位,我国的网络文化宣传面临着严峻形势。

3探索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基本路径

(1)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先进文化的理论创新。先进文化是文化的精华,是体现一个先进政党的重要标志。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与先进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始终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就有“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经过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讲话中所作的进一步理论阐述,历经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先进文化理论进行的丰富和完善,形成并发展了“先进文化”的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理论创新,确立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文化指南。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创新。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文化的内核与灵魂;不同文化的竞争,本质上是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不断继承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借鉴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凝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发展,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创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实践的全过程,我们应注重文化内容创新,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具有思想内容与艺术魅力完美结合的文化精品。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篇5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257-2826(2011)ii-0088-05

2011年9月6日,“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高层论坛”在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主办,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来自教育部社科司、中共中央党校、国家社科规划办、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和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的部分师生近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一主题,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到怎样进行创新,从对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创新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和方法创新,从对马克思主义宏观分析到微观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此次论坛集中体现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理论成果,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现将此次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首要问题。与会专家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创新的重点问题,以及创新主体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1.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界定。教育部社科司原司长杨瑞森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两个基本关系:一是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从根本上说是在实践中创新。把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的观点,是理论创新问题上的唯物论。二是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杨瑞森教授特别强调,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研究和宣传上,存在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的坚持和继承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现象,有的甚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说成是与马克思主义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理论形态,这是不正确的。国家社科规划办原主任张国祚教授认为,判断一个理论是否具有创新意义,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看它是否能够填补某个领域的理论空白;二是理论研究是否有所深化、强化和拓展;三是对过去的理论是否能够实事求是地做出合乎情理、合乎科学的新的分析和判断。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梁树发教授还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三个角度,阐发了判断理论创新的标准。

2.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意义。杨瑞森教授指出,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思想理论界在怎样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这需要通过对理论创新的本质、意义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加以解决。深化对理论创新问题的研究,是澄清思想理论是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张国祚教授指出,一个理论是否具备科学真理性,关键看它是否能以事实为依据。而事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旦事实和实践有了对理论创新的需求和呼唤,如果理论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创新,这种理论就会变为一种“历史的文化”,而不再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根据实践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历史责任。

3.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点。杨瑞森教授认为,应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在这一主题中,重点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意义的研究。有专家指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意义的理解,不仅要从构成这一体系整体的各个具体理论形态的创新意义人手,还要从这个体系整体的创新意义人手,从这一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创新意义等人手。同时,注意总结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经验。

4.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条件。梁树发教授在谈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般社会条件和时间条件的同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体制的角度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社会条件。依据研究部门的设置,他归纳出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的四大类型,即纯粹研究型、编译研究型、政策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四种类型各有所长,但其中在理论创新方面最具优势的当属政策研究型,其原因就在于它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实践有最密切的关系。与会专家还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条件,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问题上,应特别处理好领袖主体与理论家主体的关系,不要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要统一起来。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与会专家就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表现等问题,从不同角度,结合实际进行了研讨。

1.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南开大学哲学系阎孟伟教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视角分析了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科学分析和价值批判的统一、历史分析和现实考察的统一中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性质、客观内容、价值内涵、发展规律和趋势,并探寻这一发展道路的实质内容所能采取的政治形式。

2.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教授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他认为,深入探讨和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进行理论创新的根本问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我党理论创新的首要的基本前提。要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要准确把握时展的脉搏,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原主任许全兴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分析了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坚持以下四点:一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革命的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和世界正处于深刻的大变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亟须进行自我革命。第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一种从内容到体系的革命性变革。第三,从漫长的中国哲学史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应有“马列责我开生面”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二是立足现实,将现实问题上升为哲学问题。关于“如何思考现实问题”,许全兴教授认为,对现实问题要“有所选择”,选择具有普遍性的、在现实生活中突出的、为理论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重要的是要善于从哲学上去思考,从普遍存在的

现实问题中提炼出“哲学问题”。三是拓宽知识面,在综合中创新。许全兴教授认为,目前,研究者们知识面狭窄、学识浅陋是我国哲学创新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哲学贵在会通,哲学家要把知识的专与博结合起来,要将古今中外的知识、实践经验和个人的感悟融为一体,凝聚成时代精神的精华。四是确立独立人格,坚持自由精神。许全兴教授指出,对“自由精神”的培养,一方面要根除自身的“奴隶性”,另一方面要向西方学习,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和借鉴西方“对我有用”的东西。张国祚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必须要立足于回答和解决问题,不要为创新而创新,要在回答和解决实践中和时代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中进行创新;二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是要处理好坚持真理与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离开创新发展,任何理论都会僵化,也做不到真正的坚持和继承。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表现。杨瑞森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根据新情况和新经验提出新理论,在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上实现了新的飞跃。二是在国际和国内新的历史条件下,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新的特点和表现。三是从实际出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实践化和方法化。四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并在实践中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和新水平。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特征。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上有所创新,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叶险明教授从历史发展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重点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整体要始终处于一个不断修正和调整的‘流’中,在不断确定各个层次原理适用范围的过程中获得丰富和发展”。叶险明教授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批判反思这一研究方法论。他认为,在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作整体性研究时,应拒斥“为整体而整体”的思维定式,提出“科学性”是“整体性”的基础和目的,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存在和展现于“运用过程”中,整体的主要构成部分蕴含着整体的基本特征。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雷声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角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她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等各个层面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些不同层面的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整体性。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始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二是理论原理、理论运用和理论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层次原理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理论原理、理论运用和理论发展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创新的理论品质。同时,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整体性,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内在表现。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结合、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理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内在表现。张雷声教授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关键在于讲清楚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讲清楚世界观、方法论贯穿其中的运用和发展。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具体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一系列具体理论构成的,具体理论是具体实践的产物,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会专家紧密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不同见解。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新疆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先亮教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疆现实问题相结合,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深入研究,从七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一是提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涉及全局的部分,是重要的部分。民族问题必须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逐步得到解决。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要坚持下去,不可动摇。三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主题。这标志着我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各民族只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动力,才能够打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基础。四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我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四位一体、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其中,平等是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民族关系的主线,互助是民族关系的保障,和谐是民族关系的本质。五是民族团结是生命线。我党将民族团结提高到了“生命线”的高度,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民族团结中要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即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六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实践证明,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七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是分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影响我国稳定和发展的严重祸害。新疆地区同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问题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很大变化。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顾钰民教授通过对西方学者与马克思主义在所有制问题上两种不同分析思路的对比研究,揭示了现代所有制变化的基本特点,并得出了四点结论:一是现实中的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存在的依据和理由。二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一种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化地做出结论。三是公有制和私有制都存在着“缺陷”,但同时它们也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四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更有社会价值目标的因素。当前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原总编辑孟捷教授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他通过对三种有代表性的长波理论(即新熊彼特派的理论、曼德尔的理论和SSa学派/调节学派的理论)的分析和对比研究,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如何恰当地重建技术、经济和制度的相互关系,是构建一个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关键。二是制度变革并不总是为了适应技术的需要,也不总是为了促进积累,它还要为阶级关系的再生产服务。如果在这三个维度之间不能协调,发展的巨潮就难以出现。除非与制度变革相连的这三重维度的变化互不冲突,一次发展的巨潮才是可企及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对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理论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梁树发教授认为,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同时,要解决好思想体系和叙述体系的关系,处理好相关理论阶段划分的标准问题,尤其强调正确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总体性方法的决定性意义。清华大学哲学系韩立新教授在《新meGa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报告中认为,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arx-engelsGesamtausgabe)的出版,我们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掌握上,基本上与国外学者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因为历史考证版的《附属材料》(apparat)卷中包含了关于手稿原始状况的详细说明,而这在其他的版本中是少见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这一代学者可以直接地面对马克思的文本本身,这是幸运的。而马克思的文本永远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某种意义上,能否实现理论创新,取决于我们对马克思文本的吸收和理解能力。

五、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与会专家对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行了探讨。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篇6

摘要: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系统地论述了创新的含义、主体、动力、决定因素、经济条件以及它对经济影响。而对我国目前来讲,尚缺乏真正的企业家精神,现行体制尚不利于新组合的实现,因此,回顾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从中得以启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熊彼特创新理论;经济发展;意义

熊彼特在西方经济学中第一个系统地、完整地描述创新理论,它从创新角度解释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新理论首先是由萨斯坦・维布伦(1904)提出,他指出技术的不是社会发展的外因,而是一个内生变量。

熊彼特(1912)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奠定了经济发展中创新理论的基石。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的背景

自十九世纪以来,欧洲和北美因工业革命带来技术和经济上的巨大进步,而社会主义思潮也逐渐兴起,法国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也进入大众的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下,熊彼特提出了他的创新理论。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的原因

熊彼特认为资本的逐利性导致了创新的发生,创新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2)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形式

熊彼特以其创新理论为理论依据,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多层次经济周期理论。他认为,经济周期所包含的四个部分,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均匀分布,而是以创新活动作为推动力,推进经济进入繁荣期,而这种创新的出现一般是连续不断出现的。

(3)资本主义“自动过渡论”

熊彼特也对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随着经济越来越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随之人的作用越来越低,当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在生产中的意义也许只是按一下机器的开关,剩下的所有工作将自动完成。此时创新活动变为例行事务,社会就自然而然进入社会主义,这就是熊彼特的资本主义自动过渡论。

三、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意义

首先,熊彼特创新理论揭示了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的创造性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腾飞式增长,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很好的例证,说明技术上的创新能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使经济和人们的效用产生跨越式发展。

其次,熊彼特虽然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同,但也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来到这一真理。他从技术创新层面对两个必然的解释也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侧面参照。

四、熊彼特创新理论对我国发展的指导意义

首先,企业家才能是经济学公认的重要生产要素,由此可见企业家在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性,而在我国,由于人才的选拔机制还不是那么公平公正合理,而许多人民大众也被传统的三教九流思想所影响,无商不奸等错误认知长期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几乎所有人小时候的梦想都是当科学界、医生、航天员、法官等等,至少在我幼年时期没有听说任何人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足以见得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心目中企业家的地位不是很高,远远没有达到其在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的程度。而我国对人才的制度化激励也很薄弱,社会和家庭对于企业家失败和挫折的容忍度很低,也许很多人下一次冒险就能取得成功,但是第一次的失败已经让周围的人磨灭了对他的信任和耐心,如此不知埋没多少企业家人才。如何培养和发掘更多的优秀的企业家,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次,熊彼特指出创新是创造性的毁灭,对比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传统行业必将遭受冲击而进入寒冬,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必将对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路径产生较强的冲击,那么,如何让这种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小,是长痛还是阵痛,如何让受到冲击的传统行业的企业和职工走出一条新路,避免传统行业的崩溃甚至是萧条,解决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遗留问题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极为紧迫的需要考虑的问题。

再次,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巨大,创新是中西部这样处于低梯度产业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契机,也是拉近东中西部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我国追求的长期目标,而现时期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不仅不符合我国共同富裕的长期目标,也容易造成中西部地区市场需求的不足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当地产业也可能进行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锁,甚至于影响地区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以创新为切入点和着手点,推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从创新活动本身来看,创新不仅仅指的是技术上的创新,创新的意义很广泛,技术革新只是狭义上的创新。就我国目前而言,广义上的创新应当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权创新、法律服务创新等等,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可以围绕上述广义上的创新形成创新链条,形成更容易产生创新的土壤,更易于接受创新的观念,更勇于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只有如此,新兴产业才能蓬勃发展,机制体制与创新活动相适应,协调发展。

五、结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在经济学被誉为全要素生产力,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我国已经实现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现在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是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在这种关键时期,熊彼特创新理论对我国的发展存在着重要意义,我们应当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之路。(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篇7

当今时代,创新已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教育是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我国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这是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和新时代的抉择。教育创新的基础源自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说和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最为一般的、普遍的、共性的科学理论基础。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简要论述教育创新的哲学基础。

教育创新的哲学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关于人的本质、人的本性和社会环境改变理论,为教育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依据。

1.人的本质与创新

创新是人类劳动的核心。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所在。在劳动过程中,创新是产生、形成人及其特性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人的不断创新,才使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成为社会关系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人所特有的劳动活动的演化过程来看,劳动由“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到“专属于人的劳动”,其根本动力是创新。如果人类不能创新,那么人只能还是四肢爬行的一种动物。人区别和超越其他动物之处,就在于人不只是生活在一个既定的自然界,而且能够改造自然,创造出人化的世界。创新,使人创造出与其他动物相互区别的新的社会形式,使人逐渐脱离了动物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达到属于人的劳动境界。

在劳动过程中,创新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展开,使人的社会配制得以实现,使人的历史地位得以确证。没有劳动,人类便无法生存。而人在劳动中能够创造历史、发展历史、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正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不断创新,才使人类摆脱原始的劳动生产方式而进入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劳动创新也是社会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人类的形成来看,为了发展,需要以集体的力量和集体行为来弥补个体能力的不足。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关系,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劳动创造新的生产关系。

因此,创新推动着人以及社会关系的发展。也只有创新,才能推动人类进步、民族发展。创新是当代世界每个国家和民族自身发展的主题。事实上,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生命形式和文化类型方面的差别上,而且更加体现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达到的层次和境界的差异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差距,从根本上讲,就是创新水平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社会文明与民族昌盛的坚强基石。

2.人的本性与创新

创新是人作为人的最重要的共性特征。正是由于人的不断创新,才使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唤发出潜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增强其本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的重要特征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之所以区别于自然和社会化的动物,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不是无意识的、被动的和本能的力量。凡是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活动的人,都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就决定了人的活动是创造性的,决定了人在认识活动中具有“对真理追求”的“人的感情”,决定了人在实践活动中具有“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的“激情、热情”。另外,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取决于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这种智力得到改造”。但是,人的“抽象力”和“物化智力”的提高,需要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创新。创新是以对现实的否定评价为先决条件的。当现实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就要对现实进行批判,就有理想世界的追求,就要进行创新。因为,人对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差异的比较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的内在的自觉追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在人类实践和认识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提高。尤其是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的经济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因此,我国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3.环境改变与教育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社会环境是由无数个体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同样也认为,社会环境也会按照人类发展的普遍需要对个体进行改造。“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的确,人们在社会实践不断改变自身的同时,也改变着社会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自身的制约,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的教育活动,既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又是改造社会环境的有力工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为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主体创造了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好的社会环境。随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先导性、全局性重要作用的发挥,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入,全社会进行智力投资热情的进一步提高,教育将迎来更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但是当前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使教育畸形发展的社会环境,异化着教育的本体,制约着教育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作用的片面与狭窄。教育,就其本意来说,应当是通过一种综合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而在现实中,各方面教育和各个学科之间的分离,使教育内容片面和狭窄化。教育成效只重视知识层面,而忽视能力的提高和现代人格的养成,因此不可能有效地提高教育的价值。另外,随着社会生产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的增大以及基础教育的普及化和高层次教育的民主化,使升学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学生素质的提高已蜕变为应试分数的提高,使得教师与学生都在狭窄的范围内,投入极限的精力以达到无限制的教学与学习要求。这样就使得教育偏离了原有的本意,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

第二,教育目标的浅显与限制。教育就其终极目标来讲,应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最高境界。因为,从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看,其根本动力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教育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有效地焕发人的各种潜能,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当前,与世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相比,与实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相比,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重视实用的技术知识教育而忽视科学的人文的素质培养;现行的考试、升学制度使教育成为机械的知识记忆和呆板的智力技术训练,使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在教育过程方面,采用工业化生产模式,以统一的教育目标、统一的教育内容、统一的教育程序、统一的评价标准要求学生,不尊重人的个性,压制了学生创新的愿望和要求。

第三,教育活动对人的轻视和排斥。教育活动本身应重视人的价值,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发展。而在现实中,我们的教育活动对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表现出不应有的轻视和排斥。如,由于教育体系结构不完备,使得各种升学考试不是以能否接受高一级教育为合格标准,使得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基础教育以淘汰大多数、选择少数学生为目标。这样不仅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以上几点说明,若不对制约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行创新,教育就不会创新,因此,面对我国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相对滞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知识基础”。

教育创新的哲学基础之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坚持人的认识论,坚持人的认识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教育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教育创新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教育是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教育结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等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作为认识者的主体只能是人,认识的对象是客体,创新,是主体在诸多现实选择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境界,主要是对现实存在的超越。

创新教育,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完善、发展和超越自身的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在这个认识实践活动中,学生始终是主体。在创新教育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表现为对客观世界能动的认识和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客观世界能动的改造和利用。当前,我国教育在突出的人的主体性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即使智育,也有偏颇,如忽视学生主动性、自主性的学习,忽视研究品质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考试过多过频,而考试内容偏重呆板的机械记忆,忽视灵活创新,等等。因此,在创新教育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要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2.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马克思主义从人的本质和人的本性出发,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分为三种境界,首先是人改造世界的主动性发挥,这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本性。人不仅适应环境,而且改变环境。这种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目的进行选择的。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自主选择性。只有创新的社会实践活动,才使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的自身中体现人的本质。创新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最高境界。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不同社会实践活动的依次发展与递进增强的关系划分,体现人的本质和人的本性的教育活动,也可分为三种境界:一是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是为学生将来能够主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奠定基础。二是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只有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使每个学生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自由发展、充分发展。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将来创造性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奠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因为,创新可以使人同其他动物分离,创新可以使人的活动越来越脱离人的本能需要,使人成为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创造学说,是历史继承与现实实践统一的学说。其中,现实的社会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和保证。“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新,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9〕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不仅是当今世界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人才观对教育的呼唤,而且也是合乎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追求最高教育境界的体现。

3.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遵循人的认识规律

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上升到更高实践的过程。从思维加工过程来看,认识过程经由具体到抽象、再到更高层次的具体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创新境界。在整个认识过程中,人的认识都是以创新为其推动力的。任何一个认识过程都必然表现出认识的创新性,没有创新,认识和实践都不能深入,就不能发展。

认识过程的基本原理启示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使教育教学合乎人的认识的一般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处于不同的阶段的学生,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不同。在基础教育领域,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与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初步创造的能力。在职业教育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和革新能力。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创新的哲学基础之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对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篇8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经历了恢复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南巡讲话”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五个发展阶段,实现了理论、地位、机制、方法和管理五个方面的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吸取的教训。认真总结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创新的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开拓创新

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拓创新历程“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主要经历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南巡讲话”;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六个发展阶段。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主要表现在理论、定位、机制、方法、管理五个方面。

1、理论创新。与过去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碎片化不同,新时期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既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新时期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形成了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完备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等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

2、定位创新。与过去“抓革命,促生产”、意识形态斗争超越一切成为凌驾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党的一切工作的“纲”、“泛意识形态化”不同。新时期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确立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从而明确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经济建设相互关系。一方面。经济建设是中心,其它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针对实际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江泽民反复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好的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又重申:“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新时期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和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要求,明确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和方向。

3、机制创新。与过去主要通过政治运动、阶级斗争进行意识形态传播机制不同,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以及大众传媒新闻舆论引导构成了新时期意识形态教化、灌输的主要渠道和机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反复强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要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四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越是改革开放,经济越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越提高,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我们在工作中始终遵循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等等。不仅如此。新时期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强调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并创造了“整党”、“三讲”教育和“保持先进性”教育等党的思想建设长效机制。当今社会。“大众传播已成为信息流通和各种传播的主要渠道,任何重新思考现代社会意识形态性质与作用的尝试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种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要求,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要“运用日益发展的大众传媒和各种文化设施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形式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受教育。”

4、方法创新。与过去意识形态领域运用“卡、管、压”及“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强制方法不同,新时期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许多适应新形势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坚持“二为”方向,执行“双百”方针;坚决抛弃过去那种简单片面、粗暴过火的所谓批判,以及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处理方法;思想、文化、教育部门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不能搞运动,方法以教育、引导为主。当然,如果有人搞得我们总是不安宁,也不能排除使用某种专政手段,使用纪律、法律手段”;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三贴近”原则等等,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说服力和战斗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管理创新。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手段进行意识形态管理不同,新时期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主要运用法律、教育、激励及必要的专政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一是要学会使用和用好法律武器。“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以法律为准绳和武器进行管理和调节。使党的意识形态管理有法可依,显得坚强有力。二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业务专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必须建设一支宏大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三是建立先进的合乎时代需要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邓小平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方面的问题”。要注重民主管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只有调动社会e各方面的力量和每个人的能动性,才能使意识形态管理取得最佳效能。四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继承过去优良传统。反映新时期社会转型及时代变化地客观要求,深入研究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点、新途径和新方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1、既不丢老祖宗。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不断告诫全党。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老祖宗不能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但“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把它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历来主张世界各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的国家的实际空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我们党正是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两条正确道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大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宝库。

2、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稳定主题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是邓小平意识形态理论的一个刨举。过去过分强调“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导致唯心主义和贫穷社会主义泛滥。吸取过去的教训,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最后导致社会动乱。

3、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抓繁荣和抓管理两个辩证统一。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宣传事业。“意识形态的提供者依赖于文化,因为只有思想观点以巨大的影响力和重复性在社会上流传时。意识形态才有效。这是一个展现在日常生活的常规互动中的过程。”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宣传事业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根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思想、文化和宣传领域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切实贯彻百花卉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双百”方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使它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践证明,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篇9

关键词:区域文化;特征;社会效应;义乌

在全球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本身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历史的延续性和地域的差异性[1]。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人力资源、社会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形成区别于其它地区的鲜明的区域文化,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近年来,浙江义乌的社会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快步向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有政策引导、历史机遇等方面的影响,但区域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笔者将初步结合义乌区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探讨义乌区域文化的社会经济效应。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文化是指一个特定地域内的文化体系,是特定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从事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2]。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二者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3]。文化以一定的区域地理、经济基础为前提,而形成一定的区域文化后又反作用于区域的发展,其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决定并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择模式、政策措施、运行方式以及发展速度和质量[4]。首先,区域文化影响区域发展特色。区域文化的特色直接作用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特定区域的人文历史境遇,给区域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最终使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的发展道路。其次,区域文化影响区域发展软环境。人才的观念因素是区域发展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区域文化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不同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直接影响区域创新。

二、义乌区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义乌区域文化是江浙文化的有力代表,是典型的工商皆本、义利并重的商业文化。义乌最早的商业文化传统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义乌土壤贫瘠、人多地少,在生存压力下,当地农民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去江西福建等地走巷串户,用自家产的生姜糖换取鸡毛,再把鸡毛做成鸡毛掸子换取微薄利润,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鸡毛换糖”和敢闯敢创的“拨浪鼓文化”。改革开放初期,货郎担与时俱进,将鸡毛换糖演变为小百货买卖,由此产生了街边小摊贩,并形成小商品市场的雏形。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义乌市政府总结归纳出“勤耕好学、刚正勇为”的八字“义乌精神”。随着小商品贸易的日益红火,小商品城五易其址,八次扩建,享誉全球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屹立于江浙大地。在此期间,义乌人以包容之心,诚实守信与全世界宾朋从事贸易活动,形成多国家聚集、多民族交融、多元文化融合的欣欣向荣态势。2008年,义乌市政府根据小商品贸易体现出来的文化观念的融合与发展,在八字义乌精神的基础上又提炼出十二字“新义乌精神”: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

从“拨浪鼓文化”到“义乌精神”再到“新义乌精神”,是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义乌人开拓进取的集体意识逐步积淀为特定价值观念的文化个性和审美创造。在这种群体性文化氛围中,勇于创新、讲求实效、追逐利益、没有官本位意识等市场理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开放的文化意识环境,形成了一种群体性的思维和行为定式,人们思想开放,敢冒险、敢创新,潜移默化地塑造出具有特定文化禀赋的人群,推动了义乌商业的进步[5]。

三、义乌区域文化特征分析

义乌千百年来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是持久而深刻的,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敢闯敢干、开拓创新的上进思想。义乌区域文化究其根本,是具有鲜明群体意识的创业文化价值体系。义乌地区较差的自然地理条件淡化了民众依赖自然环境、安贫乐道的惰性心理,孕育出冒险、开拓、进取的创业意识,催生出“敲糖帮”的创业行为,走出一条以商养农、以商求生存求发展的创业之路。“鸡毛换糖”的创业之路,其背后是义乌人对财富的强烈述求,而正是这种“鸡毛变金”的致富欲望,使得“鸡毛换糖”的商业内涵不断升级,逐渐跳出其原本意义的商业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闭、保守、中庸成为鲜明对比,成为代表义乌人敢为人先,创业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6]。

重商商利、义利并举的市场观念。义乌区域文化的突出表现是“尚利进取”的商业文化。与注重农耕文明、重义轻利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取向相比,义乌人“不以物小而不为”的商业行为更具理性思考,更具主体意识、独立意识,与发展市场经济追逐利润和重视物质利益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义乌“蚂蚁商人”用毫厘利润筑起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国际化商贸城市,这是义乌人的经营之道,更是义乌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成就的文化精髓[7]。

兼容并蓄、多元包容的吸纳精神。义乌区域文化经历千百年的传承创新,其涵化力和适应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容与吸纳。义乌人手摇拨浪鼓走南闯北辛劳奔波时,最能体会的是出门的不易与艰辛,但他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时,一种朴素的好客情感会自然而生。可以认为,义乌本土文化中所孕育的包容因子、开放因子为义乌的对外开放和商贸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8]。如今,130多万外来建设者、2万多外国人与义乌本地人一道和谐相处,多元、包容的文化观念加强了多民族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也促进了义乌区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四、义乌区域文化的社会效应分析

通过对义乌区域文化的内涵分析可以发现,区域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道德规范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有着重大的影响。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是一种素质,一种品格,是活泼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9]。区域文化作为区域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以独特的机制渗透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1、区域文化的价值创造效应。义乌区域文化的价值创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经济价值创造。在传统的重农抑商意识中,开放精明的义乌人以义利并存、工商皆本的观念将鸡毛纳入到商品领域并实现其经济价值;随着“拨浪鼓文化”的发展,这一无形精神产品物化为小商品市场,直接创造价值,实现了区域个体经济的富足和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二是经济群体的创造。人力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鸡毛换糖的拨浪鼓文化中,诸多义乌商人勇于创新、讲求实效、追逐利益,产生出一大批开放创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家。浪莎袜业、新光饰品、双童吸管、华鸿相框的掌门人都是这类群体的代表,他们出身农民、知识缺乏,但长久的走街串巷、摆摊批发实现了商业的原始积累,成功转型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行业领域中的佼佼者。

2、区域文化的激励动力效应。文化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观念,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能够形成一个区域特有的价值观和凝聚力,这种精神激励虽然不能够准确地度量,但通过整合和塑造文化资源,能够使整个激励机制更加有效,从而作为一种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的进步[10]。首先是创业个体的激励。义乌区域文化的市场意识、工商意识激励个体实现创业,这种创业物微利薄,但薄利多销的心态以及个体带群体、以点带面的星火燎原之势造就了“小商品、大世界”的市场格局。待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追求更大成功的持续动力激励创业者们不断创新,促使义乌商人大举挺进全国甚至海外市场,构成了蔚为壮观的“义乌军团”。其次是义乌政府的推动激励。适时出台鼓励措施,“兴商建市”的战略和有效的配置资源,让创业个体活力迸发,激励创业者们进一步开拓创新,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增长。

3、区域文化的集聚整合效应。文化具有向心力,它是区域社会共同认可和打造的核心价值观念,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配置有重要的影响。义乌诚信包容的文化传统提供了劳动者集聚的良好氛围,引导人力资源这一重要生产要素不断流入,为义乌的持续发展提供无限活力和生机。义乌200万常住人口中,本地户籍人口只有70万,外来建设者多达130万。外来人才的流动和配置,促进了义乌市场的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样,区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形象和投资环境,推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流入,从而通过集聚效应推动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和集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关键的促进作用[11]。目前,义乌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其中饰品、拉链行业占全国份额的20%,无缝内衣行业占全国的80%、世界的20%,形成了“小商品、大集群”的格局。

4、区域文化的创新推动效应。创新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义乌人“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文化品格推动社会的持续变革。首先是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化对资本、劳动力的有效配置,使义乌商人从走巷串户的敲糖帮到固定经营区域的商贩转变;而先进区域文化提供的适宜创新的制度性资源和创新环境,则促进小商品贸易从劳动力和资本密集型的粗放型增长不断向效率更高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增长转变。其次是管理体制的创新。鸡毛换糖这种商业行为是自下而上地传递到政府,在农业贫瘠、民众生存艰难及改革开放的双重特定历史条件下,倒逼政府改变管理模式,从而开启义乌市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为政府管理模式之路。

参考文献:[1][4]殷晓峰,李城固,王颖.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41-44.

[2]殷晓峰.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效用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1:29.

[3]李艳艳.区域文化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初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8:87.

[5]周博,郑国墨.浙江义乌商业发展中的文化渗透研究[J].求是,2007.06:87-90.

[6]蒋芝英.区域创业文化特征及发展方向研究——以义乌为个案[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7]高燕,义乌市场的文化精神及价值体系[J].商业文化,2010.04:214-215.

[8]中国社会科学院《义乌发展之文化探源》课题组.义乌发展之文化探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72.

[9]张敏杰,义乌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04:31.

[10][11]张晖明、张亮亮,“软实力”的社会效应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88.

作者简介: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篇10

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光辉历史和宝贵经验,我们看到,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坚持理论创新,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其执政的核心理念,高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学风,带领中国人民励精图治,将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奋斗的根本追求。

一、党的理论创新以勇于探索为基本价值取向。建党以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党始终以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在理论创新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果并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新胜利。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思想。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创立了既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又适应时代要求的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探索。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继续进行理论创新。党明确提出,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改革开放事业能够成功的根本保证。

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探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实践,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总纲中。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回顾波澜壮阔的90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推进并呼唤着理论创新,而党的理论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中国事业的不断前进。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勇于探索、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

二、党的理论创新以责任意识为核心价值取向。责任是一种义务、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品格、一种美德,也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所在。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责任意识是党的理论创新形成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需要全党的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即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不愿研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那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背离了理论工作者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责任意识是党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的原动力。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党以对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不畏风险,拨乱反正,勇于探索,总结实践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

理论创新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事业,它要求共产党人必须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理论创新者的责任意识,直接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成果和实际效果。理论创新者一定是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不辜负党和人民托付的重大责任为理论创新的前提。

三、党的理论创新以与时俱进为根本价值取向。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9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开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新道路。与时俱进贯穿于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进程之中,是党90年理论创新之魂。“时”是时代特征和不断变化的实际;“进”是发展和创新。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不断变化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决定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与时俱进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魅力所在。回顾90年党的历史,我们看到,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是贯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既有因发展创新而辉煌的经验,也有因僵化教条而导致的惨痛教训。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但给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从党90年的发展史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实践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事业的每一个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因此,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根本所在。

四、党的理论创新以人民的幸福为目标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的幸福为根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