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8:50

体育产业的特征篇1

内容摘要:美国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与政府实施以反垄断豁免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政策是分不开的。对职业体育运动实施反垄断豁免,给予职业体育联盟限制运动员自由流动权利,以及在电视转播权转让和俱乐部进入与退出上所享受的反垄断豁免优惠,确保了各个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和竞技体育市场的稳定性,既维护了职业体育联盟的整体利益,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体育产业发展的进程。美国对体育产业实施反垄断豁免所表现出动态性、框架性、选择性特征,为其它国家制定体育产业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美国体育产业反垄断豁免

美国反垄断政策与反垄断豁免

进入19世纪末期以后,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的集中化和垄断趋势非常明显,并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中小企业和劳工的利益,引起中小企业和劳工的强烈不满。为了消除垄断对经济生活的不利影响,美国通过制定以反托拉斯法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政策,对垄断趋势加以控制。美国产业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和保护竞争,所以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如何规制垄断行为。反托拉斯法规定,对竞争的不正当限制、垄断、图谋垄断和不正当的竞争方法,均属违法行为。美国所制定的一系列贸易法规的基本目的,也在于保护消费者和竞争者不受竞争过程中的某些违法行为的侵害。美国制定的反垄断法规主要包括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法》、1914年通过的《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36年通过的《鲁滨逊-帕特曼法》。这些法规通过结构的方法、行为的方法和运行的方法来限制垄断行为(马歇尔•C•霍华德,1991)。

结构的方法确信合理的产业内部结构应该是一种确保市场竞争有效进行的结构,只要产业内部结构是适当的,就不需要政府运用政策工具来进行监管和控制。运用结构方法关键是要确定最低限度的企业数量和这些企业集中的比例,也就是要确定某些结构标准。例如,最大的四家企业所允许占有的市场份额,如果达不到这些标准,那么政府的干预将会自动产生,以完成必要的结构调整。美国白宫反托拉斯政策特别工作组在1968年所提议的集中行业法就采用了结构的方法,这个法规规定如果一个行业中有四家或更少的企业集中占有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就必须重新调整结构。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的行业调整法规进一步把四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下调为50%。人们认为这种方法通常有两个缺点:一是有可能影响规模经济从而限制经济发展;二是缩小企业规模的解散法令会对经济生活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行为的方法是针对竞争的行为所建立的一些规则。只要某些企业的市场行为对其它企业的市场行为产生有害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实际的还是潜在的,或者当其它企业和消费者受到虚假或欺骗性做法的有害影响时,政府就能出面干预制止这种行为。行为的方法并不针对企业的规模大小,这是因为企业本身规模经济效益并不能成为政府进行干预的依据,除非人们已经发现其市场行为切实影响到了市场竞争。在所有反托拉斯法的执法领域中,行为的方法居于支配地位,而且在有关欺骗性的行为和做法的案例中,行为的方法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

运行的方法就是政策的制定者可以通过调查市场运行本身来判断政府的干预是否必要。对市场运行的调查范围包括是否存在有效的生产,价格是否能够真实的反映资源的稀缺状况和市场需求情况,适当的价格、利润和销售成本以及改进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稳定性。由于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行为和运行的状况,所以只能期望市场运行产生尽可能好的结果而非最完美的结果。很显然,通过反垄断政策对经济生活实施的干预实际上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所期望的干预效果也只能是经济运行比原来更好。

反垄断豁免是反垄断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反垄断法规具有十分广泛的法律调整范围,但美国国会和最高法院认为在某些领域不应该受到反垄断法规的约束。一是工会,在《克莱顿法》通过后,美国国会关于反托拉斯法律的注意力基本上集中于将不包括在《谢尔曼法》有效约束范围之内的例外写进法规。1935年的《国家劳工关系法》的确保护工会不受反托拉斯立法的约束。二是小企业,美国1953年通过的《小企业法》允许小企业在不触犯反托拉斯法规的限度内从事某些一致性的活动。三是劳工和农业,根据《克莱顿法》第六条的规定,劳工和农业组织免受《谢尔曼法》的约束。农业免受反托拉斯法规约束的范围由1922年通过的《卡珀-沃尔斯特德法》、1926年通过的《协调销售法》和《鲁滨逊-帕特曼法》的某些条款所扩充。四是保险业和银行业,《麦卡伦-弗格森法》使所有保险业务活动免受反托拉斯法规的管辖。银行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是免受反托拉斯法规约束的,但对银行业的兼并问题则依据《克莱顿法》第七条可以进行。五是对外贸易,《韦布-波默林法》使在出口贸易过程中通过生产者的协商而采取的服从出口贸易目的的行动或达成的协议,免受反托拉斯法规的影响。六是公共事业,受到政府管制的公共事业是那些收益被认为只有通过政府的措施才能保持公正的产业,尽管进入完全被禁止,但不能被反托拉斯法规所。七是政府,政府所采取的一些阻止竞争的活动免受反托拉斯法规的管辖。《谢尔曼法》对任何人限制贸易的契约的禁止,被认为只适用于民间企业,而不适用于政府机构。除了上述领域以外,体育运动也享受着比较广泛的反垄断豁免。

美国体育产业反垄断豁免及其效应

对体育产业实施反垄断豁免是美国体育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体育运动职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美国体育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体育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体育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3%,在国民经济各大行业中排到第22位,超过了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业以及航空、初级金属和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分析,1995年美国体育产业的产值达到1519.64亿美元,在全国最大产业中的排名也上升至第11位。事实上要准确统计美国的体育产业产值是非常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对体育产业的内涵界定在不同学者之间有很大差异。但是,据有关学者依据投入产出模型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数据进行测算,美国体育产业直接为整个国家提供了约560万个就业机会,对整个美国经济支持超过了4000亿美元。美国体育产业发展到今天,其产值估计不会低于5000亿美元(鲍明晓,2000;刘江南,2001)。

体育产业高速发展,与政府实施以反垄断豁免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政策是分不开的。对体育运动的反垄断豁免首先是针对棒球运动的。按照《谢尔曼法》的最初看法,棒球运动不是商业活动,所以不能受反托拉斯法规的约束,1922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棒球运动不属于州际之间的商业关系,认定了棒球运动不受反托拉斯法规的限制;直到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柯特•弗勒德法案》,对棒球的反垄断豁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仅仅是允许棒球运动员运用反托拉斯法规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但同时要受到最高法院1996年对布朗诉职业足球公司判决的限制,该判决规定在球员提起反垄断诉讼之前,球员协会必须自行解散,很显然这种限制所规定的程序是非常不利于球员诉讼的。事实上,在各种职业体育联盟成立以后,为了促进职业体育的发展,保证职业运动队的相对稳定性,最高法院做出许多有利于职业体育联盟的判决,许多竞技体育项目都受到反垄断豁免的优惠。

首先,对职业体育运动的反垄断豁免优惠,给予有关职业体育联盟限制运动员自由流动的权利,对保证各个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给予职业体育联盟反垄断豁免的优惠,实际上就是给予职业体育联盟市场独占和各种规则独立制定的权利,从而形成在各种体育竞技项目和市场运作上巨大的权力。在球员转会市场上,各种职业体育联盟为了保证市场的吸引力,完全控制了球员的转会市场,职业运动员事实上成为联盟的巨大资产,任何球员都无法在不同运动队之间自由流动。按照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如果企业要限制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都被认定为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是要受到反垄断指控的。对职业体育联盟反垄断豁免的优惠,在应用过程中造成了职业体育联盟的权力被不断放大,这引起了各方面的不满,特别是来自于球员工会的压力,到1970年最高法院取消了部分职业体育项目的反垄断豁免优惠,这些项目的运动员才享有了自由转会的权利。

其次,在竞技体育比赛与表演活动的电视转播权转让上所享受的反垄断豁免优惠,既保证了美国职业体育联盟的整体利益,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体育产业发展的进程。在职业体育联盟和各个俱乐部的收入结构中,竞技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的电视转播权转让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如果由职业体育联盟下属的各家俱乐部分别与电视转播机构进行交易谈判,不仅会造成总收入的减少,而且会使各家俱乐部在电视转播权转让收入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若由代表各家俱乐部的职业体育联盟出面与电视转播机构进行谈判和交易,就能够使电视转播权转让收入最大化。但是,这种集中谈判的形式实际上是一种在电视转播权定价上的串谋,具有图谋垄断的嫌疑,是要受到反垄断调查和指控的。根据《谢尔曼法》的精神,体育比赛与表演活动的电视转播权定价上的集体谈判行为,属于反垄断法规禁止的行为。1957年的拉多维奇判决,也明确了任何一个没有反垄断豁免的组织与电视机构签订一个涉及整个联盟的同一合同是违法的;为了支持职业体育发展,196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体育反托拉斯转播法案》,这个法案批准职业体育联盟在这一问题上享受反垄断豁免的优惠,这样体育比赛与表演活动的电视转播权定价上的集体谈判行为就避开了反垄断法规的约束,职业体育联盟在电视转播权收益上就能够实现最大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个职业联盟与电视转播机构之间围绕体育比赛电视转播的矛盾日益尖锐,他们之间的争端不得不由法院做出裁决。有线电视网产生以后,这种矛盾涉及范围更广,更为复杂。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版权法》,明确职业联盟体育比赛的电视节目可以享受联邦政府的版权保护,从而为解决公共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和职业体育联盟之间的争端解决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总的来看,美国国会对职业体育联盟电视转播权交易上的反垄断豁免和《版权法》对体育比赛电视节目的版权保护,给予职业体育联盟的优惠是独一无二的,这对之后美国的职业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后,对职业体育联盟在俱乐部进入和退出上的反垄断豁免,确保了竞技体育市场的稳定性。美国商业公共政策的核心精神是促进和维护竞争,并以竞争性经济体制作为最理想的资源分配手段。反托拉斯法规明确规定,对竞争的不正当限制、垄断、图谋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方法,均属违法行为。所有贸易立法也都以保护消费者和竞争者不受竞争过程中的某些违法行为的侵害为根本目的,为市场的进入、扩展和存在提供便利,所以美国高等法院称《谢尔曼法》为自由企业大。按照美国反托拉斯法规的基本精神、要求和一些重要判例,除了特别规定以外,美国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无权限制新厂商的进入和退出。如果把这一原则运用于体育产业特别是竞技体育经营业职业联赛,意味着职业体育联盟就不能对试图加赛的新俱乐部给予任何限制,这种情况一旦成为事实,职业联赛的竞技水平和观赏性将会大大下降,甚至会导致职业体育市场的解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针对美式足球和篮球职业联赛的情况,给予职业体育联盟确定参赛运动队数量和空间分布方面反垄断豁免的优惠,并且职业体育联盟还可以根据反垄断豁免特权,在决定扩充参赛运动队数量时,向申请加赛的俱乐部收取巨额的费用。职业体育联盟对参赛运动队数量和空间分布的严格控制,以及运动队工资总额控制制度、奢侈税征收制度、运动员选秀制度、运动员转会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实施,确保了每一支运动队稳定的竞技水平和球迷队伍,使职业体育市场不断壮大。

美国体育产业反垄断豁免的主要特征

美国对体育产业实施的反垄断豁免政策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一部分反垄断豁免政策体现在反垄断法规之中,更多的部分则体现在大量的判例之中,而为数众多的判例又因为不同时期高等法院对反垄断法规的理解不同,出现极不相同的结果。但无论如何,美国对体育产业的反垄断豁免政策作为体育产业政策的主要部分,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许多重要的特征,为其它国家制定体育产业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动态性。体育产业与其它任何产业门类一样,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产业政策必须与此相适应,进行不断的调整。体育产业在发展初期是一个非常弱小的产业,如果严格按照反托拉斯法的精神进行约束,就很难培育出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市场,因此在这个阶段反垄断豁免成为具有很大覆盖面和调节范围的体育产业政策,以加速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体育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过多的反垄断豁免势必对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产生实质性影响,因而对体育产业反垄断豁免政策的调节范围进行调整已成为必要,这时美国的体育产业政策开始实行以反垄断为主的政策,适度缩减反垄断豁免的范围,其目的是弥补市场失灵、保护有效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随着体育产业,特别是职业体育的发展,职业体育受到更多的审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反垄断法规对职业体育市场主体行为的约束,对保证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进程和绩效来看,动态性的美国体育产业政策既保证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有效竞争和公共利益。

框架性。美国的体育产业政策从一开始就承担着双重使命,即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和规制体育市场主体的行为。前者主要是在服从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体育产业的特殊性选择恰当的方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后者则是有效约束体育市场主体的行为,防止过度集中和垄断,保护有效竞争,避免消费者的福利损失。基于这种原因,美国对体育产业的反垄断豁免一直保持着一个基本的原则性框架。首先,反垄断豁免是置于反垄断政策之下的。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反垄断豁免是反垄断政策的延伸,是根据体育产业的特殊性而对反垄断政策的深化,是把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和规范体育市场主体的行为更有效的结合。其次,在实施反垄断豁免的条件下,各个职业体育联盟与政府在维护有效竞争上需要进行深度合作。再次,在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产品定价问题上坚持消费者福利至上的原则,最终产品采取完全的竞争性市场定价,以避免了消费者的福利损失,这也是美国对体育产业反垄断豁免政策所坚守的红线。

选择性。选择性突出体现在实施对体育产业的反垄断豁免时,并不是让职业体育联盟和俱乐部的所有市场行为都免受反垄断法规的约束,而是专门针对那些不采取反垄断豁免就不能保证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市场行为或者将会大幅度降低体育市场运行的效率并导致消费者福利的损失的体育市场行为。选择性还体现在伴随着体育产业发展的进程,对反垄断豁免的优惠范围、程度和项目的适时调整。

参考文献:

1.[美]马歇尔•C•霍华德.孙南申译.美国反托拉斯法与贸易法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体育产业的特征篇2

关键词:运动项群理论;营销策略;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一、理论准备

1.体育营销理论

首先要明确的是,体育营销运用了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方法及过程,是企业营销战略下的一种营销方式。在1987年美国的《广告时代》上就有了体育营销这个词汇。通常,我们可以将体育营销作两种不同的定义。其一,体育营销是指对体育产品亦或是体育产业进行市场营销,其营销主体是体育本身。其二,体育营销是指企业借助体育赛事或者体育活动对其产品、服务或是企业品牌开展营销活动,通过体育赛事的强大号召力与影响力来引起消费者对企业或其产品、服务的关注,进而达到提高企业声望、提升品牌价值,促进消费、提高收益的目的。本文研究的是第二种定义下的体育营销。

2.运动项群理论

运动项群是运动训练学中的一个理论。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教授与他的同事把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为“运动项群理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运动项目因为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征或相同的特点而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一个“群体”,而不同的“群体”又具备不同的表现形态。在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中,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各比赛项目可以划分为哪些运动项群,而每个运动项群的设置是基于什么样的条件,他们都具备哪些营销特征。这是我们在选择运动项目进行体育营销时所必需考虑的问题。

二、构建运动项群营销系统思路

建立运动项群营销系统是本文的核心,突出了本文试图运用运动项群理论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研究意图。其整体思路是,让企业在诸如奥运会等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中开展体育营销时运用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弄清各个比赛项目的竞技特征,从而找到企业、企业品牌或产品与竞技项目特征的契合点或相似处,通过识别理论引导品牌价值的提升过程,逐步引导消费者在视觉、行为与理念三个识别层面对企业、企业品牌或产品从认知到联想、再到忠诚的价值提升过程。其目的是,首先让企业在开展体育营销时,除运用通常的一些营销方法外,能够针对具体的运动项目或运动员,结合自身的特征选择体育营销资源,使其营销目的更加明确;选择营销资源更加科学、合理;让消费者更清楚的了解企业及其品牌与产品;最终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其次是希望企业不要一味地专注于对“更快、更高、更强”或者“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追求,而是有的放矢地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品牌价值或产品特征与营销资源有机结合,让体育营销更富于逻辑性与科学性,从而真正体现体育营销相较之其他营销方式的价值所在。

三、系统建立

在系统建立部分笔者的总体思路是,将识别理论引导品牌价值的提升过程引入到体育营销中,试图分析识别理论引导品牌价值提升的过程在体育营销中应该怎样表现。将二者结合运用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如何在体育营销中运用运动项群理论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运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来建立营销系统,更好地指导企业选择体育营销资源开展营销。因此,在将识别理论引导品牌价值的提升过程引入到体育营销的过程中,必须以运动项群理论为基础,以运动训练、竞技比赛以及竞技项目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各运动项群的竞技特征及营销特征,看清在奥运会等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中开展营销活动时营销资源的本质面貌。

具体做法:第一,分析在竞技能力主导因素下各运动项群在体能、技战术以及心理与智能方面的表现特征;第二,按照识别理论引导品牌价值的提升过程逐一分析各个运动项群的营销特征表现;第三,根据对各运动项群营销特征的分析结论逐一提出营销对策。最终形成以运动项群理论为基础、以品牌识别与品牌价值理论为渠道、以体育营销为核心的运动项群营销系统。

四、结论

本文紧紧围绕体育营销这个主题来开展研究。运用管理学、营销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作为理论支撑,试图说明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营销来帮助企业提升其品牌价值,对整体思路进行概述,引入运动项群理论,对各运动项群的分类进行列表说明,构建运动项群营销系统思路图。

参考文献:

[1]李慧.试论我国体育产业的品牌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2010,(09).

[2]庄贵军.国货意识、品牌特性与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J].管理世界,2006(07).

体育产业的特征篇3

关键词:个人特征;行业特征;行业工资差异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3-0021-05

一、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伴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之间、城市内部、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陆铭,陈钊,2004;陈斌开,杨依山,徐伟,2009,薛继亮,李录堂,2010)。其中,行业间工资差异的问题逐步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现有文献主要从个人特征和行业特征两个角度论述行业工资差异的成因。从个人特征的角度,学者们主要拓展了Becker(1962)和mincer(1974)的研究。认为由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工作经验等个人特征造成的差异是造成行业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对中国行业工资差异的现实验证表明,在控制了个体特征变量之后,行业间工资差异依然存在(吕康银,王文静,2008)。以Lucas(1988)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外部性理论对此提出了新的解释,人力资本通过学习而产生的“行业溢出效应”因劳动者所处的行业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sakellarious,1995)。另一方面,学者们多以所有制性质或垄断作为行业特征分析行业工资差异的成因。认为垄断行业依靠独占资源和行政特权限制正常竞争获得超额回报,因此,消除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才能够缩小行业工资差异(岳希明,李实,史泰丽,2010)。可以说,由个人特征引起的行业工资差异是行业运行效率的体现,而由行业特征造成的行业工资差异通常被学者认为是低效率且不公平的表现。

然而,现有研究对垄断特征以外的行业特征关注较少,有些行业的平均工资高于其他行业正是市场效率的体现。例如,高科技产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出现的高工资,就不能完全用垄断经营来解释。同时,现有研究大多应用宏观或中观数据,以省级数据为尺度的微观调查非常有限。对此,本文将采用2007年“吉林省劳动力市场状况调查”微观数据和《吉林省统计年鉴》中的宏观数据,运用两阶段回归方法,综合分析个人特征和行业特征对吉林省行业工资回报的影响,探寻吉林省行业工资差异的独特成因,为缩小吉林省行业工资差异提供理论依据。

二、方法与数据分析

(一)计量模型构建

本文借鉴计量模型中“两阶段回归”的思想(KrugerandSummers,1988;winter-ebmer,1994),在第一步回归中采用微观样本控制个体特征对工资差异的影响,基本模型为:

logwij=C+Zijλ+Xijβ+εij (1)

其中,logwij表示处于第j个行业个体i的工资对数值,Zij为控制了个人特征之后的个体行业收益虚拟变量,Xij为除了行业虚拟变量之外的其他个人特征变量,C为常数项,εij为随机扰动项。

第二步回归在第一步得出行业工资回报系数基础上,引入行业特征变量,基本模型为:

λj=c+ijγ+ej (2)

其中,λj为式(1)中的行业工资回报系数,ij为相应的j行业特征向量,通过检验参数γ的显著性,解释λj变动的成因。由于方程(1)与(2)在整体研究中密切相关,第二步中的因变量λj大小取决于第一步回归中样本容量和行业就业分类的细致程度。因此,本文在利用“吉林省劳动力市场状况调查”微观数据之前,对其进行了聚类处理,以希望在第二步回归中获得更为细致的因变量。利用SpSSl7.0按照吉林省各行业国有企业所占比例和各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将吉林省非农行业进行聚类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①:

从聚类结果可以看出,吉林省的非农行业大体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为代表的行业,从工资水平来说,这类行业得到较高的工资,而笔者认为该类行业的高工资是由高人力资本集聚带来的“学习效应”,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外部.1生这一个人特征在这一行业表现明显;第二类是以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等为代表的行业,这些行业劳动者的工资主要靠政府财政支出或控制资源而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把这类行业看作行政垄断行业;第三类行业是以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等为代表的行业,这类行业在市场中多依靠产品或服务争夺市场,市场进入或退出均不受太多障碍,劳动者工资获得由其劳动生产率的大小决定。因此,可以将这类行业看成是竞争性行业。

同时,为了解决个体样本中行业分类细致程度较低的问题,本文借鉴了SakeUariou(1995)的思想,将聚类后的3个行业再次细分为白领和蓝领,通过对原方法的调整,建立适合中国的两阶段模型。第一步:

lnwage=C+Zijλij+educafionβ1+expβ2+exp2β3+genderβ4+age+e (3)

(i=1,2,3,j=1,2)

其中,lnwage为个体年收入对数值;z。代表行业i职位j个体的特征,i=1,2,3分别代表吉林省的新兴产业、行政垄断行业和竞争性行业;j=1,2分别代表蓝领和白领两类职位,本文将竞争行业的蓝领作为参照组,λij代表控制了个体特征后各行业不同职位的收益参数;education代表个体受教育年限;exp和exp2)分别代表个体工作经验和工作经验的平方;gender为男性虚拟变量(女性为参照组);age代表个体的年龄。第二步:

λ=c+i1γ1+i2γ2+αm+η (4)

其中,回归系数γ1、γ2分别代表行业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一年和平均工作经验提高一年对行业收益的影响,预期符号为正。在考察行业内工资差异

时,为了验证之前对各类行业性质的假设,笔者引入行业特征变量m,用以估计行业垄断对行业工资差异的影响。

(二)数据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吉林省统计年鉴》等宏观数据,本文计算整理出2000--2008年全国和吉林省行业工资的极差值和变异系数对比图(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0-2008年,中国最高行业工资与最低行业工资之间的极差值呈上升趋势,这表明全国行业平均工资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而吉林省行业间工资差距在2004年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从变异系数上看,吉林省从2004开始变化趋势大于全国水平,这说明虽然从极差值来看全国水平高于吉林省,然而,行业中各组值中的变化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如果按照行业特征将吉林省行业平均工资进行分组的话,各组间的行业工资差距将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文采用的微观数据是“2007年吉林省劳动力市场状况”调查数据,调查共收回1018份问卷,根据研究需要,对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1)剔除农业样本,(2)剔除自我雇佣类型的劳动者。有效问卷共计289份,调查中男性134份,占46.37%,女性155份,占53.6%。

不同类型行业劳动者相关变量基本统计如表2所示。其中,笔者将样本中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定义为“白领”劳动者、“普通劳动者”和“其他职业”定义为“蓝领”劳动者。第二步回归中使用的“行业垄断程度”m变量用“行业国有化比重”代替,即行业内从业于国有单位人数占行业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来表示。

三、计量结果分析

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方程(3)进行回归,将竞争行业――蓝领作为参照组回归其他变量,所得的回归结果见表3。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调整后的拟合优度R2都达到了45%以上,多数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从回归结果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见表3)。

1.模型(a)仅对劳动者的个人特征变量进行回归。受教育年限的回归系数为0.151,即在控制性别、工作经验等其他个人因素后,劳动者私人的教育收益率为15.1%;工作经验以及工作经验的平方回归系数为0.216和-0.017,其符号符合预期。男性工资会高于女性,但是回归系数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在控制了其他个体特征后,性别对吉林省工资差异的影响不显著。

2.模型(b)引入了行业特征变量,在控制了行业特征变量后,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的回归系数为0.124,这说明在考虑行业因素后,劳动者的私人教育收益率下降了2.7%,行业特征会掩盖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贡献程度;在控制了行业特征变量后,吉林省男性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回归系数为0.053),在考虑行业特征因素后,吉林省出现了明显的性别工资差异。

3.从模型(b)回归结果看出,相对于竞争行业蓝领参照组,行业归属和身份都能够对劳动者的工资带来显著的影响,即吉林省行业工资差异确实存在。从回归系数来看,各个行业的白领平均收益都要高于蓝领,其中,新兴行业的白领平均收益最高(回归系数为0.663),行政垄断的白领平均收益次之(回归系数为0.465)。令我们感兴趣的是,行政垄断行业中.的蓝领劳动者平均收益显著高于新兴行业的蓝领劳动者(0.219>0.184),同时,这部分群体的平均收益也要高于竞争行业的白领(0.219>0.202)。通常情况下。白领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位重要程度要比蓝领重要得多,而行政垄断行业中的蓝领劳动者的平均收益高于竞争行业的白领劳动者,说明这种收益有可能不是来自其个人特征,而是来自于行业特征。

为了探究吉林省行业工资差异的成因是个人特征还是行业特征带来的,第二阶段回归的因变量采用第一步回归中的行业工资回报系数。在自变量中引入体现“学习效应”个人特征变量――人力资本外部性指标,用行业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数据替代。如果行业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行业平均工作经验的回归系数是正值,说明人力资本外部性对吉林省行业工资回报具有正向作用。同时,为了验证前面对行业特征的假设,本部分引入行业垄断程度变量m衡量行业特征对行业收入差异的影响。表4是对方程(4)回归的结果,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首先,行业平均受教育水平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行业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会提高行业工资回报。从个人特征的角度说,人力资本外部性在吉林省行业尺度上普遍存在,一方面,劳动者在高新技术行业聚集加速了行业工资的提高;另一方面,行政垄断部门也在市场改革过程中重视依据劳动者教育程度而支付工资。

其次,从行业垄断程度的回归系数来看,目前吉林省行业特征对行业工资回报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居于主导地位(回归系数为0.389和0.374)。这说明,吉林省目前的竞争环境还不够开放,劳动力市场分割较为严重,行政垄断因素干扰了个人特征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业收益分配。

第三,从模型(d)的回归结果发现,行业平均工作经验(i2)系数为正但并不显著,这意味着行业工作经验的增加并没有促进行业收益的提高,这似乎与人力资本外部性的部分观点相违背。然而,在考虑到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中不难发现,除了传统工业之外,绝大多数新兴行业和竞争行业的发展时间都比较短,从业者大多都是新人,工作经验非常有限,利用其来衡量行业工资回报不显著也是可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利用2007年“吉林省劳动力市场调查”微观数据和吉林省统计年鉴的宏观数据,综合分析个人特征和行业特征对吉林省行业工资回报的影响,通过对行业工资差异的“两阶段模型”进行回归,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对比全国和吉林省行业工资的极差值和变异系数发现,全国行业间的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的极端值高于吉林省平均水平;然而,若按照行业特征将行业平均工资进行分组的话,吉林省各组间的工资差距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2.劳动者的个人特征对吉林省行业工资差异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在控制了性别、工作经验等其他因素后,劳动者的私人教育收益率为15.1%;在控制了行业特征后,劳动者的私人收益率为12.4%,同时,控制了行业特征后的性另U对工资差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吉林省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其个体特征的差异。

3.劳动者个体特征总体水平,即人力资本外部性对吉林省行业工资差异产生显著影响。(回归系数为0.227)。原因在于,一方面,劳动者在高新技术行业的聚集使行业“学习效应”的增强,容易形成知识外溢等正向影响;另一方面,行政垄断部门也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渐重视劳动者教育程度的提高。可见吉林省行业工资差异能够反映行业劳动生产率,是一种效率提高的体现。

4.行业特征对吉林省行业工资差异产生显著影响且占主导地位。其中,行业垄断程度对行业工资差异产生正向且显著的影响(回归系数为0.389和0.374),这表明行政垄断因素干扰了劳动者个人特征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业收益分配,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缺乏竞争机制,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分割。行业平均工作经验对行业工资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一结果和很多学者的结论并不相同(白彦,吴言林,2010)。因为,除了传统工业外,吉林省绝大多数的行业发展时间都比较短,从业者的工作经验非常有限,利用其来衡量行业工资回报不显著。

体育产业的特征篇4

关键词:动画教育;动画产业;艺术硕士;素质

动画产业的核心力量是高质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才,他们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动画产业的整体水平。研究生教育是动画产业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我国大多数高校动画研究生在培养目标、教育模式、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等方面都与动画产业的讯速发展和需求存在差异。毕业生无法迅速融入动画产业,通常要经过再次培训才能达到动画企业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动画专业研究生教育,须与市场相结合,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体系,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一动画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应用技术匮乏

动画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动画人才。高校动画专业的教育是培养动画人才的主要基地,但是大多数高校动画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还不成熟,高校动画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实践课程、专业技能训练不足等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马上融入动画产业,通常要经过再次培训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导致毕业生与动画公司招聘人才出现对接错位。

目前,动漫前期规划和创作人才紧缺,动漫人才培养以低端制作人员和高端纯研究人员为主,结构严重失衡,成为使我国快速发展的动漫产业遭遇瓶颈。在研究生培养中,大多院校仍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要培养模式,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根据动画专业的学科性质分析,实践运用是学科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如美术设计、剧本写作、后期特效、动画制作、市场营销等设计环节,专业体现出跨学科、多领域的多维特征。

(2)教学与市场脱节

高校动画教学的普遍问题就是教学与市场的脱节。缺乏引进一线动画人才作为师资力量,大部分院校遵循课本的知识进行动画实验,使学生毕业后面对日新月异的动画市场手足无措。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把产业动画的市场运营机制引入课程体系,缺少与企业合作的经历。教学与市场的脱节,除了不利于学生制作技术能力的培养,还不利于新技术的合作开发与相互交流,无法形成产业与教学的良性循环。同时,与制作技术同等重要的创意、创新能力在动画市场中也表现出能力不足的问题。缺乏原创性是目前我国动画产业的主要问题,教学与市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将高校中的实验动画与商业动画相结合,利用教学中对创意思维培养的优势来优化动画产业中的创意环节。

(3)忽视动画教育的多学科性

影视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包括美术、影视、音乐、设计、文学、历史、市场、媒体技术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动画人才的培养应从纯粹的技术培养转化到综合素质培养,从学生的美术创作、艺术感知、人文知识等方面进行塑造。就我国大多高校的研究生来看,艺术综合能力普遍不高,表现出知识专业化的同时也表现出其单一化趋势,严重地阻碍原创动漫的发展。学生设计制作出的作品往往以情节简单、趣味性不强、缺少人文精神为特征,成为我国原创动漫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二动画研究生培养特征

(1)从知识储备型教学向应用型培养的转化

经过本科教育之后,研究生具备了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研究能力逐渐提高,从本科的接受性学习开始向创造性、应用性学习发展。如何利用储备知识进行应用型活动是研究生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行为。从动画专业教学的特征来看,如何利用本科阶段所储备的设计制作知识来完成具有创新行为的动画设计是关键问题。如,中国特色动画原创设计是学术界和市场中的热门话题,以中国传统题材为资源的动画片也逐渐走上荧幕,但整体视觉效果、美术风格均有待提高,距早期《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相差甚远。研究生课题研究中对我国传统水墨、戏剧、年画、剪纸、玩具等在动画角色、场景设计中的探索也成为焦点,相关学术研究广泛展开。但绝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成熟的设计作品仍是研究成果中的空白。如何将理论创新点转化为实际的技术成果是当前动画研究生最应关注的问题,实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针对性的学习,使中国特色动画设计从纸面上走下来。

(2)在培养过程中强化创造型活动

动画情节特征、视觉特征、心理认知特征决定了想象力、创造力成为动画灵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我国动漫原创能力不强,情节过于简单,以儿童为主要消费群体的特征都与创造能力匮乏有密切联系。中国虽具备强大的动画制作能力,但缺少生动的叙事方式和角色形象,使中国动画陷入加工制作的局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故事设计能力、角色设计能力、动作设计能力。如,可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动画表演课,能够根据角色性格和情节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并尝试动画角色的夸张性表演,从行为和语言上直接体会或创造角色。最终使学生学会运用动画语言进行表演,为创造型活动提供更灵活的实现方式。又如,在探索中国传统特色动画设计过程中可进行专题性设计,针对特定艺术样式进行应用研究,通过硬性教学任务强化创造思维的培养。改变过于宽泛的任务要求,将动画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化进行课题设计,在教学中进行解决。

三以“市场模式”带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1)市场项目引入课程体系

把动画市场的项目引入课堂进行实践,模拟市场运作模式,解决产业高端人才培养需求,在实战中提高研究创新能力。在学校成立产业教研室、工作室,让学生直接投入产业适应动画市场。参与最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实践,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技能、创新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对研究结论以实验短片制作的形式进行检验。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论文总结,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动画实践项目中去,形成教育模式的良性循环。在市场项目引入过程中,实现课程教学、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拉近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2)推行“产、学、研”教学模式

完善科学的动漫研究生培养方式对培养优质动漫人才,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推行“产、学、研”教学模式,教学与动漫企业协同发展,实现培养目标明确,与市场结合紧密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缺少独立开发动漫产业的能力,生产力不足,项目资源匮乏,教学往往以传统的实验动画短片为主。在研究生教学中,缺少市场项目,培养出的人才以高理论为特征。“产、学、研”教学模式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完整的产业基地,提供项目资源,建设教学基地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适用的人力资源。将教育密切与市场相结合利于制定灵活适用的培训计划和方案,扩充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专业化科学化发展。以产业带动教学,完善教学体系与管理模式,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高层次动漫人才,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丰富人才结构。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形成适应市场发展的培养机制和生产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科学化、具体化,利用校方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联合教学、生产。

(3)在教学中加强团队意识培养

动画生产包括复杂的创作流程与整套生产线,团队合作能力是合格的动画工作人员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研究生教育中团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从研究生课程设计来看,时间支配更为灵活,教学研究具备一定独立性与自主性,研究内容专一,在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上较本科教育更具优势。同时,以项目研究为特征的教学多以分工合作方式展开。在培养过程中以工作室为单位,以市场项目为课题组织学生形成人才优化组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制作能力的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

(4)根据院校自身条件实现特色化教学

由于各大院校的性质与优势不同,动画专业的开展表现出不同特征,实现了动漫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特点。如,中国传媒大学结合传媒技术带动动画专业在动画宣传片、广告片等媒介渠道的发展;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将动画专业在交互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上展开研究,将动画应用于军事模拟、航天虚拟、3D影像技术等方面。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开展动画特色专业实现动画人才多元化,满足动漫市场不同领域的市场需求,避免同类技术人才过于饱和现象。

将动画专业建设与院校自身特色相结合有利于开发特色动画产业,拓展市场范围,同时也更容易引入市场项目,实现教学与市场的良性互动。通过特色动画专业的发展建立校内动画生产工作室,教学成果直接投入生产。另一方面,特色化的发展有利于学科建设的专门化,在高校间的开展合作,整合资源,扩大项目制作整体实力、提高高校动画制作能力。

四教学中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加强职业素质培养,从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除培养学生动画制作能力外还应注重审美素质、道德素质、学习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结合专业特征体现专业针对性。同时,动画产业还担负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如,在动画前期准备中,设定动画作品的主旨精神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向上,正面直观,考虑动画的受众群体认知特征与审美习惯。又如,教学中结合地方特色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宣传,促进建立动漫区域性特色,为民俗文化的传播、本土原创动漫的发展与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培养有专业特色的动画人才,才能弥补对动画人才需求的缺口,动画专业艺术硕士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动画人才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合理的实践与技术学习,正确的思维训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国内动画的质量,振兴动画产业。

参考文献

[1]葛宗男.中国动画教育[D].吉林艺术学院.2007.

[2]于静宜.基于动画产业分析的中国高等动画教育模式探索[D].大连轻工业学院.2007.

体育产业的特征篇5

[关键词]上海市职业女性体育消费现状

在绝大部分体育市场中,体育商家的经营模式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除极少数垄断性的体育企业外,大部分体育企业的生存之道是要平衡股东、员工、消费者,以及社会4个群体的利益。而在平衡兼顾这四个利益群体的过程中,体育企业最终的利润来源于消费者。不言而喻,对任何体育企业而言,核心的经营目标就是不断对终端体育消费者特征实行分类,进而识别能为自身创造出最大机会的服务对象,然后有针对性的建设并扩大使其盈利的体育消费者群体。因此,细研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据此进行目标市场细分对于指导体育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在上海这个庞大的体育消费地理市场领域内,有鉴于上海市职业女性逐年体育消费点数的日益高涨,笔者试图通过对上海市职业女性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探析或解惑其购买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根本驱动因素,以期为“锁定”体育企业最终目标市场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一、上海市职业女性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1.消费层级以“品牌”消费为主要特征

在研究体育消费者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要“认识”和理解谁是最终端体育产品与服务的买者。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往往复杂多变,很难掌握其消费的核心要素。然而,在认真校验各种影响体育消费者的消费因素中,例如,文化、社会、个人,以及心理等影响因素,经过持续的归纳总结,营销者也能慢慢“提炼”出体育消费者一系列的体育消费规律。据调查,在上海体育消费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上海市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女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上海职业女性对体育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决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假如以层级代表职业女性的购买质量,其购买行为逐渐从较低层级转向较高层级之中。在体育有形产品消费上,职业女性更偏爱体育“名牌”的消费,并且往往会为自己所喜爱的体育品牌不惜一掷千金。在体育无形产品的消费上,职业女性更注重消费过程的消费体验和所获得的体育服务的质量。这种体育购买行为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了职业女性已经从传统家庭的购买模式中分化出来,另一方面,对体育营销者而言,要极其重视职业女性这一购买形式的变化,以便及时满足体育消费者的消费动机、需要和偏好。

2.消费主力以中青年体育消费者为主要特征

在体育消费领域,体育商家充其量构成了体育的行业,而各种消费群体的购买行为才能铸就体育消费市场。在行业和市场的关系流程中,体育商家把体育商品、体育服务和体育信息传送到消费者市场。在这个动态的传送过程中,体育商家采用各种营销组合持续扫描多种体育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在集中于建立以顾客份额占有率为导向的营销机制下,体育商家更致力于在某一特定消费者群体内取得领导地位,而不愿意接受所有大众化消费者群体中的第二流位置,这就促使了众多的体育商家聚焦上海职业女性这一消费群体。通过解构和还原的方式解剖、重构、继而了解、服务和满足上海职业女性消费欲望。根据统计资料显示,上海职业女性在付诸体育消费行为时,最大的消费者即能为体育商家带来最大利润的女性消费者往往以中青年体育消费者为主。这部分消费者的体育消费特征一是购买量大,二是很少要求相当多的服务和较大的价格折扣。这不仅增加了体育商家每笔交易所产生的利润,而且由于购买量较大也大大降低了体育商家的交易成本,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盈利率。

3.消费结构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要特征

综合归纳体育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主要分为实物型和娱乐型两种体育消费。通过调查发现,上海市职业女性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要特征。实物型的体育消费主要包括体育服装、运动鞋袜、体育音像产品,以及体育报刊等产品,实物型体育消费支出占据了职业女性日常体育消费的绝大部分,并且这部分女性消费者以中青年体育消费者为主。此外,经过进一步的追踪调查发现,对娱乐型体育消费的支出职业女性消费行为呈现显著分化。年龄偏大尤其是临近退休年龄的职业女性,她们的娱乐型体育消费支出大多偏爱上海市各种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体育健身场所。而中青年的职业女性消费者更偏重于现场观赏各类体育比赛和业余时间参加各种体育项目培训,以及体育沙龙等。这些数据说明,虽然老年职业女性任职期间的体育消费能力偏低,但随着越来越多职业女性的退休,上海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这部分职业女性对体育健身市场带来的商机亦是显而易见的,体育商家在瞄准最佳女性体育消费群体时,理应重视此类职业女性消费行为特征。

二、促进上海市职业女性体育消费发展对策

1.重视品牌效益制定品牌战略决策

品牌是一个体育商家主要的和可以长期拥有的资产,主要分为功能性品牌、形象性品牌或体验性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实际上代表了一组忠诚的顾客。因此,体育商家在经营体育产品和服务时,要特别重视体育品牌效益的巨大推动作用,根据特定的、占据主要顾客份额的体育消费者群体制定合理品牌战略决策。具体针对上海市职业女性大多重复购买品牌体育产品和服务的特点,体育商家在制定体育品牌战略决策并对体育品牌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体育品牌实行恰当的定位。界定体育品牌的最基本属性,所要达到的品牌利益,以及体育品牌的信仰和价值。其次,要建立体育品牌的名称和识别。以便与其他类型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再次,要善于维护体育品牌和提升体育品牌的形象。在这里,体育商家可以通过建立体育品牌资源管理团队来管理其主要的品牌,也可以通过将体育品牌交给那些能够专注于体育品牌管理的公司,来维持和保护体育品牌的形象、联系和质量。

2.深化细分消费者群体吸引和维系盈利型体育消费者

伴随着数字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今的体育公司正面临着在全球范围内空前的商业竞争,经营实力雄厚的体育公司为有效的应对竞争,早已从产品哲学和推销哲学转向了营销哲学,即从生产标准化产品――推销标准化产品――按照顾客需求定制个性化产品转化。也就是说,今天的体育公司已经摒弃了传统的以产品为导向的生产模式,业已转型成以顾客为导向的体育生产模式。然而,由于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大多数国内体育公司仍然未能充分意识到细分体育消费者群体、建立以顾客份额占有率为市场导向的重要性。结果在全球体育市场的竞争中,我国的体育公司的竞争往往处于弱势。因此,对任何一个国内体育商家而言,欲想牢踞上海这个庞大的、利润可观的体育消费市场,必须深入细分体育消费者群体,查寻真正“有利可图”的体育消费者,也就是能给公司造就最大利润的体育消费者群体,进而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营销组合来吸引和维系这部分体育消费者。鉴于上海市职业女性逐年体育消费点数的日益高涨,在细分上海职业女性这一消费者群体时,务必严格区分盈利顾客和非盈利顾客的界限。对非盈利的职业女性,体育营销者可减少体育服务的支持。

3.采用现代化的营销信息系统提高消费者认知价值

众所周知,一个以体育消费者为中心的体育公司需要建设消费者队伍,而不仅仅是建设体育产品和服务。事实上,体育公司在吸引和留住消费者的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调动公司所有部门参与体育营销工作。过去在传统的体育市场营销模式下,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往往仅是体育营销部门的工作范畴。这种营销哲学从短期行为看,也许有助于销售业绩的提高,但从长期角度看,很难培养体育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和“创造体育消费者”,体育消费者的认知价值通俗来说是指体育消费者评估某一体育产品和认知值的所有价值与所有成本之差。体育消费者在购买体育产品过程中,不单单是关注体育产品的质量,而是冲着某个系统而来,这个系统包括质量、服务、清洁和某种体育价值观等等。因此,体育企业在争夺上海市职业女性市场份额时,重点是收集职业女性的体育消费信息和测量她们的体育消费需求前景。为有效获取职业女性体育消费的信息流,体育公司宜采用现代化的体育营销信息系统来完成市场调研。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建设内部报告系统、营销情报系统、营销调研系统和计算机化的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来完成具体的营销调研工作。

三、小结

首先,在绝大部分体育市场中,体育商家的经营模式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对任何体育企业而言,核心的经营目标就是不断对终端体育消费者特征实行分类,进而识别能为自身创造出最大机会的服务对象,然后有针对性的建设并扩大使其盈利的体育消费者群体。

其次,当前上海市职业女性的消费层级以“品牌”消费为主要特征,消费主力主要是中青年体育消费者,消费结构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要特征。

再次,促进上海市职业女性体育消费发展对策有:重视品牌效益制定品牌战略决策,深化细分消费者群体吸引和维系盈利型体育消费者,采用现代化的营销信息系统提高消费者认知价值。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著: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格里.约翰逊等著:战略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体育产业的特征篇6

   [关键词]小康社会休闲体育体育产业

   根据有关资料预测,我国社会消费水平己发生较大变化,如城市居民货币收入总值,有1980年的1235.5亿元上升为2000年的5361亿元,增长4.27倍,平均每年递增7.5%。人均货币收入由1980年的764.13元上升为2000年的1623.84元,增长2.8倍,平均每年递增3.99%。这种收入水平的增长趋势,必然会引起体育消费的需求的增长趋势。体育健身消费的快速发展,己成为我国市场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休闲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动力源,它对快乐、健康和所有个体的生活满足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休闲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和小康社会状态下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背景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休闲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2000年,我国的GDp总量是89403亿人民币,人均7078元人民币,达到了860美元,实现了小平同志设想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笔者认为,作为现代城市文明化重要标志的休闲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拓宽体育产业的经营空间,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寻求新的突破点与增长点间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刺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3)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问题;(4)引导人们的健康消费理念,达到传播先进文化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小康社会状态下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背景分析

   1.国家政策的扶植。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关注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中六次提到体育,并于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要广泛开展全面健身运动,提高竟技体育水平”。

   2.重大的历史机遇。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休闲体育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我国社会将处在由不发达状态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转变的历史时期。具体到产业结构方面将会出现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渐萎缩,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尽管还会在一定时期内有较快的增长,但增幅逐步回落,惟有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会持续的、快速的增长。

   3.人们价值观的演变。21世纪,人们的文化素质显着提高,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体育已在情理之中,“花钱买健康”“花钱买休闲”的观念己深入人心。对小康社会的人们而言,新价值观正在取代旧价值观,这一时代的人正处在一个典型的世界观转化过程之中。

   4.休闲娱乐需求的变化。为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娱乐和信息将会成为新的消费增长领域。小康社会状态下,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呈现出多元性、时间性、时尚性、个性和层次性特征,这些休闲娱乐需求特征恰与休闲体育本身的特性相吻合。

   (1)多元化特征:小康社会从人们对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看,人的多方面发展自我的欲求越来越强烈,休闲娱乐需求体现在心理、情感、成就感、智力、肢体表达等多个方面,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时间性特征:休闲娱乐需求分布受休闲时间分布影响,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在我国,休闲需求集中体现在节假日,形成消费高峰,出现所谓的“假日经济”现象。实际上,“假日经济”是我国休闲经济的特殊表现形式。

   (3)时尚性特征:从客观上说,时尚是一种经济现象,它反映了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时尚可以为企业带来滚滚财源。

   (4)个性特征:一方面,由于休闲消费是人们满足其自我发展和个性展示等非生存性需求的各种活动总和,受主体自身因素影响大,在休闲消费中不论是消费项目还是消费时间,呈现较强的个性特征,表现为有人喜欢体育旅游,有人喜欢沉溺于电子竞技,有人则喜欢痛快地去健身。

   (5)层次性特征:休闲娱乐需求是有购买力的欲望,对于每个人的休闲需要,在各自经济条件的限制下形成不同层次的休闲娱乐需求;另一方面消费者文化素质、兴趣爱好的不同,在同种经济条件下,也会造成休闲娱乐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休闲娱乐需求一般包括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两个层次,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需要一定经济条件的支持。从结构方面来看,休闲体育需求由活动需求、环境需求、体验需求、收获需求和满意需求五个方面构成,满意是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小康社会状态下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假日和自由时间的增多、现代休闲观的演变、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的变化等特点满足了休闲消费的基本条件,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休闲体育产业要抓住建设小康社会的绝好机遇,尤其是抓住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努力将产业做强、做大,争取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新兴产业部门。

   参考文献:

体育产业的特征篇7

理论界对职业教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亮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这一研究似乎步入了一种困境.期刊投稿喋喋不休的争论之后。我们收获甚微,且近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有偃旗息鼓的迹象.我们亟需寻找对于职业教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突破口。

本文尝试对职业教育知识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从知识论的角度为目前职业教育学论研究打开“缺口”。诚如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所言.“为了把教育学从令人不快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我们需要对教育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检验。竹fi】事实上,对职业教育知识的认识关系到职业教育学科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解决。

一、职业教育知识的内涵(一)职业教育知识是什么从目前情况看.理论界对“职业教育知识”的研究并不多见.即便如此却已出现了语义的歧乱。以“职业教育知识”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相关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仅发现相关学术论文三篇:张成玉的《技术知识——职业教育知识论基础》(载《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李根东的《技工学校职业教育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载《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第8期)和杨艳的《论普通教育知识和职业教育知识的区别与联系》(载《职教通讯》,2005年第2期)。

从这三篇论文的内容看.很明显,相关论者混淆了“教育”与“课程”两个基本概念.他们所论述的实际内容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即职业教育课程知识,而非“职业教育知识”。那么。职业教育知识到底是什么呢?从词义分析看.简单地讲,“职业教育知识”即有关职业教育的知识.在表达方式上近似于“职业教育理论”的说法。职业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实践活动.其知识是一种实践的智慧。它主要是职业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的知识.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人文取向的品性。从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主体看.既有专业的①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又有兼职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前者主要指官方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高校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以及民间职业教育学术团体为主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后者则主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部分管理人员、职业院校以及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教师等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

需要明确的是,在提倡校本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以及大力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职业院校的教师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队伍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从职业教育知识的生产过程看.它首先是专业职业教育生产主体进行严格科学研究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是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也可能是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而言.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过程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以个体为主的行动研究或以群体进行的校本研究等.也可能是纯粹的无意识的“顿悟”。知识成果的呈现可能仅是~种经验的总结。从不同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各自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概括出职业教育知识的基本内涵.这一界定包括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指职业教育教师(包括行政人员)在职业教育实践中获得的有关职业教育的经验和行为能力:第二层涵义指人们在职业教育活动和职业教育研究中.运用科学思维和相关研究方法获得的对职业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此外,从发展的观点看,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将存在一部分以职业教育知识或理论为研究对象的知识.它从逻辑和方法论的角度对职业教育知识进行考察.可以称为元职业教育知识.这町以作为职业教育知识的第三层涵义。以上三层涵义构成了对职业教育知识的完整理解.可以认为这是对职业知识内涵的广义界定。而根据哲学知识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②.以及职业教育知识研究的现状.我们应对职业教育进行狭义的理解.即仅从第二层涵义上对职业教育知识进行理解。(二)职业教育知识与职业教育学科广义上讲.学科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学科知识内部的“规范体系”:二是指学科为构筑内部知识体系,界定研究边界而进行的外部“制度建设”.核心期刊征稿或称为“学科建制”。狭义上的学科。仅指其第一层涵义,即学科是学问、知识的分科。狭义上讲的学科与知识有着天然的联系,如《新牛津英汉词典》中对“Discipline”的解释是“abranchofknowledge.typicallyonestudiedinhighereducation”121f知识的分支,尤其指高等教育中学习的知识分支)。《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对“学科”的解释均是与知识相关的:“1.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2.学校教学的科目:3.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各种知识性的科目(区别于‘术科’)”。

131当然.学科与知识也有着根本的区别。“学科是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认知结构与客观结构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知识范畴的逻辑体系。它具有创造知识、系统管理和全面育人的功能和价值。⋯14t‘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任何一门学科领域形成的初始原因并不是建立学科体系的需要”四.学科的产生是为了满足知识生产和教育的需要。一门学科是在该学科知识足够丰富的基础上.为了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化的结果.狭义的职业教育学科指涉职业教育的知识领域,它是在职业教育知识不断丰富的基础上.为了使人们有序和整体地把握职业教育知识.对其进行系统化、符号化和社会化的结果。或者简单地讲.职业教育学是学科化的职业教育知识。根据职业教育知识的成熟状态.其需要经历无形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形的个人理论和有形的职业教育学科理论三种状态。职业教育学从无到有是一个“自在”到“自LiLUnJinGwei理论经纬为”的过程.一旦职业教育学可以以一门学科的身份进入人类知识总库的殿堂.职业教育知识的生产便逐步进入到了规范化、学科化和自觉化时期。而后.随着学科意识的不断增强.还会出现对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元研究.这种元研究是有关职业教育学科的知识。其不断系统化和逻辑化.最终发展成为元职业教育学,即反思的职业教育学,而元职业教育学的形成.可以认为是职业教育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二、职业教育知识的分类职业教育知识的分类是与职业教育知识的内涵紧密相关的问题。其实质是解决职业教育知识这一概念的外延问题.即通过对职业教育知识的分类回答职业教育知识包括哪些内容。(一)个体职业教育知识与公共职业教育知识根据社会化或公共化的程度.可以把职业教育知识划分为个体职业教育知识和公共职业教育知识。个体职业教育知识是未社会化的,处于个体世界之中的职业教育知识。个体职业教育知识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一方面,不同的职业教育研究者或工作者因其面对的对象及个人的经历不同而使他们所产生的个体职业教育知识具有独特性:但另一方面又因为每个个体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和同一个社会中。生存条件、生存环境的相似性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交往.使个体职业教育知识又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个体职业教育知识的相似性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可以相互交流、协同工作的前提。公共职业教育知识是相对于个体职业教育知识而畜的.从个体知识向公共知识的转化需要经过“社会化之筛”和“科学化之筛”的筛选.嘲个体职业教育知识通过社会化和科学化的层层检验而处于公共状态.这时个体职业教育知识便转化为公共职业教育知识.公共职业教育知识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全体成员智慧的结晶.它的物化形式表现为各种职业教育类教材、专著。以及各种职业教育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处于职业教育教科书及辞书中的公共知识.很大一部分已经作为职业教育“公理”而沉淀下来.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正确的和可接受程度比较高的.它们可以被看作是高级层次的公共知识。

低层次的公共职业教育知识主要是指职业教育学术期刊中的学术论文以及职业教育专著中的知识。各类职业教育研究的学术期刊是职业教育思想交流的平台.其中的学术论文是公共职业教育知识的增长点.职业教育专著是职业教育研究者个人或研究团体职业教育思想或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书面化的表达。之所以把这两者作为较低层次的公共职业教育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的通用性、可接受性、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和解释的有效性有待于职业教育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低层次的公共职业教育知识并不意味着较低的有效性或较低的应用价值。而只是说这种知识的公共化程度相对较低而已。(二)经验的职业教育知识与理论的职业教育知识按照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程度.可以把职业教育知识分为经验的职业教育知识和理论的职业教育知识。(D经验的职业教育知识是指存在于职业教育实践中的非正式的、未经理论建构的职业教育知识。理论的职业教育知识即职业教育理论,是用概念、范畴和原理构成的职业教育知识体系。④根据经验的特征.又可把经验的职业教育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职业教育经验:另一类是职业教育常识。职业教育经验以职业教育工作者个体的经历、体验为前提。是从职业教育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和技术。职业教育经验是初级形态的职业教育知识.由于其不能挖掘职业教育现象背后深层次的本质与规律.缺乏系统性和有力的逻辑论证和说明。

其普适性是较差的。职业教育常识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积淀下来的朴素的共同经验。这些经验是普通的、平常的,但可以持久地、经常地对职业教育工作者起“指导”作用。未被职业教育理论占有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往往生活在职业教育常识之中.他们运用经验水平的职业教育概念和现象层次的职业教育原理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描述、解释和评价.职业教育常识是大多数职业教育工作者“可靠的”认识工具.理论的职业教育知识是经验的职业教育知识科学抽象的结果.或者是一般哲学、科学与技术哲学以及教育哲学等理论思辨、演绎的结果。借鉴布列钦卡的观点@.理论的职业教育知识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职业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职业教育哲学理论知识和职业教育实践理论知识。职业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主要采用描述性的命题体系对职业教育事实进行客观描述和阐释.回答“职业教育是什么”的问题:职业教育哲学理论知识采用规范性命题体系阐述与职业教育活动有关的价值和规范问题,回答“职业教育应该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职业教育实践理论知识采用规范性、描述性和程序性命题相结合的体系指导职业教育实践.回答“职6职教论坛12010.16业教育怎样办”的问题。但是.对于“描述的、批判的和规范的”关于职业教育的“陈述系统”的理论知识,即元职业教育知识,本文认为其应归入理论的职业教育知识。由此,可以构建起职业教育知识的基本分类结构图(见图1)。圈墨哩雯塑囵{篆等嘉翥图1职业教育知识分类结构图三、职业教育知识的性质(一)学科分类与知识性质知识的性质与知识领域的分类(即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不同的学科分类体系,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把知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领域以表征其特征的。因此借助一些科学、合理的学科分类工具.正确定位学科。以澄清不同学科的知识性质特征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职业教育知识的种类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这里仅就职业教育知识的主体.即狭义职业教育知识的性质进行探讨。比格兰(a.Big|an)和科尔布(D.a.Kolb)采用现象学的分析方法。

把学科种类分为硬科学/软科学、纯科学/应用科学。硬科学与软科学的区分表明了严密知识领域和非严密知识领域的对立.其分类的依据是“范式存在的程度”。而纯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分类标准则是依“对应用的关注程度”确立的。这种学科分类所对应的知识特征详见表1。④托尼.比彻(t.Beeher)认为。这种划分比较细致,而且简单易行.并且能够把关注点引向学术领域的认识特征以及学术领域和研究群体的社会特征。比彻结合这丽个范畴。提出了包含四个领域的知识(学科)分类框架:i纯硬科学、Ⅱ应用硬科学、Ⅲ应用软科学、Ⅳ纯软科学r如图2所示)。在此基础上.比彻总结出了每个学科类别的基本知识特征(见表2)。厂,,‘、\网引幽网引幽万方数据表1科尔布、比格兰的学科种类与知识特征比较表学科种类知识特征属干严密知识,知识范围比较清晰,研究问题比较确定和狭窄:注重定量研究;知识逐硬科学步积累,呈线性发展:在提出新见解时一般不需要大量解释性导言;在方法论上.往往(按范武存在所选择的方法决定问题的选择的程度分)研究范围比较宽泛,界限不清,f,--j题的定义不是特别严格,理论结构相对不确定;注重软科学定性和特殊性分析:在提出论点时往往需要大量辅助性督科:在方法论上。往往是研究问题决定方法(按对应用的纯科学受知识本身发展逻辑影响大.易于受到方法论漂移的影响.基本是自我调节的关注程度分)应用受外部实践驱动.偶尔会有学术漂移,本质科学上更易受到外部影响应用科学胖ⅡiLlrlⅣ纯科学图2比彻的学科(知识)分类框架表2比彻的学科群体与知识特征比较表学科群体知识特征纯硬科学:知识发展具有累积性和线性特征.知识结构类似晶体或埘型:注重普遍睦.用量化方法。注重印纯科学.如物理简洁:强调客观性、价值无涉.有清晰的正误标学准;对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达成共识:成果表现为某种发现或解释。纯软科学:知识发展具有重复性.知识结构呈现有机与整指人文学科f如历体的结构.

可以比作连续流淌的河流:注重特史学)和纯社会科殊性、质量和复杂性;具有个人色彩.价值观影响明显:知识的正误标准存在争议:对所要解学(如人类学)决的f,3题缺乏共识.成果表现为理解或阐释。知识发展目的性强,注重实用性.一般通过硬应用硬科学:性知识获得实际技能:注重对物质环境的把指技术学科.如机握;采用启发式探究法;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械工程合;判断知识的标准具有目的性和功能性;成果以产品或技术形式呈现。应用软科学:知识强调功能性、功利性,通过软性知识获得指应用社会学.以技能.关注专业(或半专业的)实践,大量使用法学、教育学、行政案例研究和案例法则:成果形式为条约草案或管理学为代表程序步骤。(二)职业教育知识的四种属性比格兰等人的学科分类方法为认-ip,职业教育知识的性质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工具。从表2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其明显应归属于应用软科学(即应用社会科学)的队列。那么根据比格兰和比彻等人的理论.职业教育知识应该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1.本质属性的实践应用性。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职业教育知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甚至是功利性。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职业院校以及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实践活动。LiLUnJinGwei理论经纬应用导向性是职业教育知识的主要特征。检验职业教育知识有效性的标准是看其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指导力和解释力。“为知识而知识”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职业教育研究.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其最终日的都应该是为了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为了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有效发展。从职业教育知识的不同种类看.在许多人看来.职业教育哲学理论知识可能是离职业教育实践最远的职业教育知识类型.

职业教育哲学理论知识好像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文字游戏”.职业教育哲学理论知识的生产者最爱坐而论道.做不切实际的思考。不可否认.目前的职业教育哲学理论知识生产的确存在由空泛文字拼装而成的成果.但我们不能拿“实然”的知识生产状况否定职业教育哲学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性的“应然”特征。职业教育哲学理论知识是“超验”的.是对职业教育实践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同时.也是对相关哲学知识的演绎和推理.具有思辨性的性质.但职业教育哲学理论知识提供根本观点和方法.对职业教育实践具有最宏观的指导价值.是职业教育实践者思维和行动的基本前提。之所以会出现以上人们对职业教育哲学理论知识的误解.一方面源自于职业教育哲学知识生产的现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职业教育实践工作者过于功利的目的造成的。他们的思维模式是“经验”的,现实中他们存在着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功能理解的狭隘化.从而导致了“经验”与“超验”的“断裂”.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不可脱离职业教育实践.但也不可陷入到实践中不能自拔,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一种“张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构建”.才能既发挥职业教育哲学理论知识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指导功能。又发挥对职业教育现实的反思与批判功能。总之.职业教育知识归根到底是为职业教育实践服务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不能仅满足予“步”职业教育实践的“后尘”.而忘却了其审视和批判的使命.实践应用性是职业教育知识的本质属性。2.知识结构的不确定性。作为一门软科学,职业教育知识具有非严密性的特征.有关职业教育的所有新观点、新知识不能像严密知识领域的学科那样.可以毫厘不爽地嵌入整个知识框架的某个固定位置。那么职业教育知识的结构必然是松散的。此外.由于职业教育知识的实践导向性.

这种松散的知识框架的发展是非线性的.它随着社会变迁、实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必然造成职业教育知识理论框架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各国不同的职业教育研究传统就是明证。因此,职业教育知识的理论体职教论坛/20lo.167万方数据理论经纬LiLUnJinGwei系不是唯一的、万能真理性体系。而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释框架。构建学科体系只是为了规范和约束学科自身的研究.使人们清晰地认知当前的研究活动.发现未研究的领域。对学科的划分不存在对与不对的问题。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人们的出发点不同或视角不同,对职业教育知识(学科)体系的划分也不同.3.研究范式的多样性。对统一研究范式的追求对于社会科学而言始终是一个美丽的梦。“规范科学”这样的说法对于职业教育学而言也始终是过于牵强的。“范式”自身的局限在上文中已有所论述。作为一门软科学.职业教育需要研究的问题决定了研究方法的选择.需要研究的问题不同。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同.这样就有可能形成不同的研究范式和研究传统。所以,职业教育可能存在着不止一种的替代或者潜在研究范式.或者会出现多种范式共存的状况。职业教育研究范式的更迭或者范式的共存主要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职业教育研究共同体内部的结构特征。当社会结构变迁或出现社会转型,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发生改变时.职称论文投稿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当职业教育学术共同体存在多个独立而成熟的学派时.范式共存是必然的;否则,学术上的霸权,必然导致“范式”的霸权。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情况。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而畜,不是范式更迭和共存的问题.而是如何培育起成熟范式的问题.当然这种范式可以是多元的。4.知识生产的社会性。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社会性是职业教育知识本质的应用性和理论体系的不确定性特征的延伸。作为一门软科学,职业教育知识理论结构的松散性和不确定性决定其更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来自于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职业教育的知识生产者(即职业教育学术共同体)所形成的权力关系。知识生产者的学科背景,以及他们进行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目的和动机等。这一点使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呈现出明显的临摹性(普通教育学的翻版)、经验性(即经验体系的职业教育学)和片面性(即学校职业教育学.存在着x,-J-企业培训以及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形式的忽视)。这与大多数职业教育研究者的人文社会学科背景出身、研究态度的急功近利是直接相关的。四、职业教育知识研究视角的选择就研究的视角看。总体而言.对知识论的探讨主要有哲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视角。

而历史学视角的研究又往往蕴含在其他视角中.所以对知识论8职教论坛/2010.16的研究主要有哲学和社会学两大传统.前者集中在对知识内部逻辑结构的纯理论研究.后者则是针对知识存在因素的社会学分析。结合职业教育知识的性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哲学知识论视角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而社会学视角则与职业教育知识有着内在的契合.(一)哲学知识论视角的局限性从哲学知识论发展的脉络看.其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划界问题,即知识论研究与其他研究的区分;2.方法问题,即知识产生时应遵循哪些方法;3.知识构成的条件;4.知识确证的性质、结构和标准;5.知识与实在的关系。相对于古德曼、奎宁、女性主义等“非正统的知识论”,“正统知识论”表现出如下特征:一是静态地、非历史(a-historicallv)地研究知识。传统哲学知识论站在知识之上运用超历史的元知识概念揭示知识的程序、结构,解释知识的逻辑,其基本前提是知识存在着超历史的结构和方法论规则。

二是对知识仅进行纯粹的理性重建.主张排除非理性因素.将知识高度逻辑化、形式化。将逻辑理性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三是对知识的研究仅局限在认识论范围中。完全忽略了社会因素,仅把求知理解为人类的本性.未深入反恩人类求知的真正动因。嘲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写道:“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向神秘主义方向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一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唧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知识与人类生存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归根到底。传统知识论的缺陷,是把知识与人类生存实践的基础割裂开来.忽视了知识的实践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特征。从传统哲学知识论的主要问题领域及特征进行分析.这一视角对于职业教育知识研究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首先,职业教育知识的应用性要求,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不能脱离社会对其运用效果的要求。而社会是发展的、是实践的。职业教育知识必须进行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情况.这与哲学知识论静态的、非历史的观点存在明显的冲突;第二。传统的知识论哲学纯粹用逻辑和理性将知识论建构成类似物理学那样的精密知识.完全排除了社会、历史和心理等因素.

【lq这显然与职业教育知识理论结构的松散性和不确定性相违背:第三。随着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社会性要求必须考虑职业教育学术共同体的结构、学术背景及生产动机等因素。但在传统哲学知识论下。知识生产被简化为“主体——客体”的二元结构。忽略了认万方数据识主体的差异性以及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回避了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忽视了知识的产生与确证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共同体的事业、个人的行为要受社会目标以及丰十会规范影响的事实。i“】(二)知识研究的社会学视角的契合性随着传统哲学认识论研究视角局限性的凸显.20世纪中叶之后.哲学认识论的研究视角出现了新的变化.对知识的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方兴未艾。知识研究的社会学视角的近代源头应归于19世纪德国思想上的三大发展.即马克思主义、尼采哲学与历史主义。其自身经历了由知识社会学向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历程。知识研究的社会学视角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普遍性的认识规范及知识的真理性。而是主要探讨知识、思想或观念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分析思想、观念的社会联系。知识研究的社会学视角。采取一种自然主义的立场,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知识的外部.研究什么样的社会条件导致什么样的知识生产.从而使知识成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任fq视角都只能从一个侧面对知识论进行相对有限的阐释,对知识社会学视角的应用。有观点认为,其局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社会条件对知识生产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它们之间不一定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其次,社会条件对知识生产的影响往往是从宏观七讲的:第三.知识社会学比较适合于经验性很强的知识。高度数学化、理论化和逻辑化的.远离社会现实的知识则不大适合。[121就以上局限性而畜.第一点和第三点有着内在的统一性:社会条件对知识生产的影响未必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往往取决于一门学科知识的性质.对于经验性较强的知识.如职业教育知识,其因果关系必然比较明显。此外.对于社会条件对知识生产影响的宏观性我们要了然于心.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科学共同体与知识生产的更为直接的联系。

体育产业的特征篇8

关键词:体育全球化;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4-0054-03

abstract:Bytheresearchmethodofliterature,thepaperhasanalyzedtheresearchstatusofsportglobalizationathomeandabroad,gottenaconclusionthattheresearchfocusesweretheconcept,therelationshipofsportglobalizationandnationaltraditionalsports,thedevelopmentofsportindustry,andmeanwhileithaspointedoutthatthereexistthefollowingfourproblemsintheresearchofsportglobalizationinourcountry.oneisthatquestionsforstudyordiscussionoriginatedsingle.anotheristhatithasn’tformedrelativelyidenticalconceptandtheoreticalsystem.thethirdisthattheresearchrangewasnarrow.atlastisthattheclassifydegreeofresearchsportindustrywasnotenough.

Keywords:sportglobalization;researchstatus;researchprospects

全球化的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领域。在科技革命和信息经济的推动下,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全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从商品交换发展到资本流通,从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发展到政府间的目标经济合作,这一切都表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其触角也正逐步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由于其特有的社会功能,也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体育全球化,成为全球组织、全球活动、全球营销、全球传播的文化现象,其发展进程也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了解国内外有关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加深我们对体育全球化问题的认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体育全球化的研究意义

1.1体育全球化的研究影响体育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体育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体育发展的行动准则,它规定和指导着体育的发展方向[1]。长期以来,由于体育全球化及国内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我们的体育价值取向渐渐偏离了体育的教育和文化本质。在当今的中国体育中,不论是管理体制方面还是运行机制方面,不论是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还是运动员退役制度方面,不论是经费来源方面还是资源配置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隐患:群众体育的流于形式、后备人才的青黄不接、运动员保障的不完善、经费来源单一而造成的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具有绝对强势地位的行政部门把持着绝对的体育资源等等,这些都是前期体育公共政策制定并实施的结果。进入21世纪后,中国体育应如何进行政策选择,发展体育是为了国家荣誉,还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教育?是为了取得商业价值,还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在面临这些选择的时候,我们就要面对体育全球化的局面,以全球化的视角去探讨可行的发展道路,从而制定出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体育公共政策。

1.2体育全球化的研究为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体育实践需要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指导,而体育人文社会学则需要在体育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丰富。不断扩大的体育全球化加剧了全球不同国家、社会群体间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程度,由此,引起社区性、国家性体育的界限正在不断的消退和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事业的不断扩张,这些都对传统的各国体育实践和体育价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各国的体育发展道路都处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指引下。因此,体育全球化的研究已被各国体育社会学家所关注,对各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国外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

2.1对体育全球化概念的认识

什么是体育全球化?体育全球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进行体育全球化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人们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各领域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对它的理解。

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对体育全球化的定义最开始也是来源于经济领域,有学者认为体育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体育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经济学家罗伯特举了一个体育用品的例子来说明这种联系和依赖:在瑞典设计的冰球器材,是在加拿大融资,克利夫兰和丹麦组装的,所需要的合金是在日本炼制的,而最后却是在北美和欧洲销售。

有的学者对体育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却不认同,认为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侵略和经济剥削。凯德(Kidd)就使用了“美国化”这一概念描述了美国特有的商业体育活动向加拿大社会的“入侵”。韩国学者林繁藏(Lim,Burn-Jang)也认为这一定义忽视了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布不均,并举了nBa(美国职业篮球联盟)和KBL(韩国职业篮球联盟)招募外籍球员的例子。前者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后者却导致巨大的失败。

2.2体育全球化对本国体育的影响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系的马卡先生(mckay)在“GlobalizationandaustralianSport”一文中认为全球化与各国体育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并且讨论了澳大利亚体育在全球化影响下结构上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水平运动员的严重流失,政府的投入更倾向于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到体育运动的行列,期间,一些穆斯林国家的妇女也出现在国际赛场上,但相对来说,其发展速度和发展状况也不很令人乐观。在2006年举办的主题为“Globalization&sportinDevelopingCountries”的国际研讨会,珀非斯特(Gertrudpfister)教授作了题为“physicalactivitiesaschancesandchallenges――muslimwomenandsport”的报告,论述了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穆斯林妇女体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指出,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穆斯林文化的价值观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强烈抵制,是影响穆斯林妇女参与体育的主要因素。

2.3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的关系

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的关系一直是很多国家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体育全球化将对本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产业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大多数学者都持以下观点:本国体育企业遭受巨大的竞争压力;建立体育产业新规则,结束无序状态;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学者认为,本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多数已经倒闭;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来推动体育商业化的发展;体育已经被当成一种经济类别和产业。此外,新西兰的学者斯蒂文•杰克逊则认为体育全球化是展示本国文化、政治、经济和价值观的机会,并列举了阿迪达斯和耐克两家公司在新西兰的遭遇,指出国外体育企业进程海外市场的阻力并不小于国内体育企业面对全球化的压力。

2.4体育全球化的特征

全球化的标志是什么?具有那些特征?最开始的论述也来源于经济领域,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标志主要有“三化”,即“信息化”、“市场化”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跨国化”[2]。还有学者持五维社会变迁观点,即全球化导致“民族流动、技术流动、金钱流动、媒体流动和意识形态流动”,随后欧美学者以此为基点,认为现如今体育方面存在的变化也包含这些方面,显著的具有这些特征。

3国内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

以“体育全球化”和“运动全球化”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查询了有关的科研论文,共有53篇,其中包括2篇硕士论文,5篇会议论文。从数量上来说,总量偏少;从类别上来说,主要分为以下4个方面:

3.1体育全球化的综述

3.1.1体育全球化的概念

研究体育全球化的问题,首先应当弄清楚体育全球化的含义。对这个概念国内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的理解来源于经济领域的移植,大体上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全球化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它在整合奥林匹克主流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在整合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12]。有学者进一步解释说“体育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之间通过体育交流、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补充,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地域及内容限制而走向世界,实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融合过程”[7]。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体育西方化或美国化,其它国家和民族要想在奥运舞台上展示自己,只能是以抛弃其长期以来沉淀而成的传统文化为代价,在运动会上享受西方创造的文明[7]。

3.1.2体育全球化的进程及特征

我国的学者认为,体育全球化的进程分为起始、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3个阶段,各个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在起始阶段以体育的物质文化(体育项目)的传播为主要特征;在快速发展阶段以体育制度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在全面深化阶段以体育观念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5]。邓星华在“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对体育全球化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即过程性、层次性、互动性、多样性[6]。

3.1.3体育全球化的动力因素

体育全球化是在什么环境下形成的?其驱动力是什么?有关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论述。刘成海在他的硕士论文“体育运动全球化对现代人存在方式的影响”中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因素的推动和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是体育运动全球化形成的主要因素[3];另外,还有学者认为三股力量(推力、拉力和活力)是构成体育全球化的动力,即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国家政治和体育文化流动、国际体育组织的外部压力与奥林匹克创始人的理想[4]。

3.1.4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例王岗在《体育的文化真实》一书中提到“体育国际组织几乎被少数西方国家所垄断,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国际体育比赛也呈现出典型的西方化特征,西方社会掌握着当代体育活动的话语权”、“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体育文化的输出,以西方体育为中心。西方体育的全球化不仅仅是运动项目的全球化,也是西方体育理念和动作模式的全球化”[7]。也有学者对种倾向的危害进行了论述,认为它“导致了西方体育在国际体育中的霸权地位,其霸权地位的确立阻滞了其他国家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8]。

3.2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此方面的研究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占论文总数的很大一部分。大部分学者都持“民族传统体育在积极融入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应保持民族体育的特性,维护民族体育的自[11]”的观点。正如王岗学者所说“应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出发正确定位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两重性应建立正确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应坚持变与不变统一原则、坚持民族传统体育发过程中的多元一体化”[10]。李荣芝学者更是在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处境与尴尬的基础上,列举了几个国内外民族体育传统项目在传承方面的成功范例,最后再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学校教育、竞技化、社会教育、生活教育[9]。

3.3体育文化全球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研究

应充分认识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二者本质上是一种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冲突为主、冲突和融合并存、融合中有冲突和进一步融合”4个过程[13]。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中国本土体育文化产生了文化本体的变迁,面临着整合创新,既要进一步完善中国体育的本土化,又要逐步实现体育的国际化,正确处理好体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探讨中国体育国际化的思路和方法,发展新时期中国体育文化[14]。

3.4体育全球化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

这方面研究不仅是体育学者关注的重点,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增加,也引起了很多经济学者的研究兴趣。体育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体育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我们应如何维持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呢?胡斌学者在“论中国体育产业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出路”一文中指出“体育企业应发挥自己的优势,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之路”[15],还有的学者提出“在面对体育产业全球的浪潮中,只有加快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效率、扩大规模,才能把握全球化及加入世贸组织为我们带来的机遇,使中国体育市场体育产业加速发展”[1]。

4结论

4.1体育全球化现象已越来越引起广大体育与经济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一点从逐年上升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但纵观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课题来源单一,绝大多数是自选项目的状况,这种状况不利于重要研究成果的产生。应积极获取课题项目,形成重要的、权威的理论研究成果。

4.2对体育全球化的概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还没有构建出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不利于我们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我们应对体育全球化概念的认识持辩证的观点,即要承认体育全球化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体育的主流,又要积极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向全世界充分表达和展示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

4.3研究范围较窄。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多数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问题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对群众体育领域以及体育公共政策制定影响的涉及几乎没有。

4.4体育产业方面研究的细分度不够。在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研究方面,大部分都是笼统的提“体育产业”,并没有区分哪类别的体育产业,所提出的对策与措施针对性不够,难以运用于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守顺.体育全球化不对等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影响及后奥运时代体育改革的路径选择[D].四川大学,2007.

[2]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

[3]刘成海.体育运动全球化对现代人存在方式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

[4]舒盛芳.体育全球化的动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

[5]舒盛芳.体育全球化进程及其特征[J].体育学刊,2007,(1).

[6]邓星华.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J].体育学刊,2007,(8).

[7]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

[8]邓星华,黄彦军.体育全球化西方化倾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4).

[9]李荣芝,虞重干.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

[10]王岗.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4,(1).

[11]徐晓良.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7).

[12]宋亨国,周爱光.论体育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J].体育文化导刊,2006,(2).

[13]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J].体育科学,1995,(4).

体育产业的特征篇9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需根据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来确定。而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的研究应符合教育问题研究的范式。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突出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可以明确教育构成要素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的相互作用的情况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进而明确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影响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同时教育又被社会系统的本质特征所决定。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源并适用传统社会,可称之为传统教育;而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适应现实社会。并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较大适应性,则称之为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划分是根源于社会特征本身的,研讨现代教育离不开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研究基础上。

归纳各阶段的社会本质特征,而要以一种符合教育问题研究逻辑的方法分析社会各阶段本质。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研究构建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而归纳总结社会本质。关于社会构成要素有很多研究。实际上多种划分方式的共存是必然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要求,应该对社会构成要素做不同维度的划分。本文借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社会过程》一书中对社会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将社会构成要素分为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两部分。这种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因此可以明确教育、人、现代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情况。

库利认为,个人是一种个体的生活形式;制度或群体是非个体的生活形式。由于许多生活形式不以个人为特点,它们根本无法被那些只对个人感兴趣的人理解和发现,因此对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区分具有实际的意义。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体现为:非个体形式是由个体形式构成的,但非个体的形式的历史不能等同于特定个人的生活历史;无论何时只要两个个体形式联合起米,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非个体形式,但新的非个体形式不能等同于原有两个个体形式的简单相加;个体形式的发展往往是很难被自我觉察的,并且这种发展无时无刻的受到非个体形式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形式,包括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都在探索着另外的生活形式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并做出最适宜的反应: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的发展既依赖于人们的远见卓识,也离不开无法预见的偶然性因素。

当然,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之处,因为二者都包含共同的生活。由于它们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如果你从中抽走所有的个人,二者都将一无所剩,其他系统也会消失殆尽。

1、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社会特定的生活形式主要有——个人、政党、国家、教义、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其中个体形式主要是个人,非个体形式主要包括政党、国家、教义、体制、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等。不同的社会都存在着个体形式和非个体的形式,不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存在这两种形式及两种形式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社会,它们的内容不同,本质内涵也不一致。以此来判断现代社会的特征,就可以在不同社会的共性基础上寻找到现代社会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预测出将来社会的基本走向。

农业社会是以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而工业社会则是以自然资源和资产的不断投入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社会则是以知识和信息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的起始时期基本可以判断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从全世界的整体趋势来看,社会发展的动力基本来源于知识的增长。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出被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冲突。被动的合作是由于社会生产的要求,要求个体之间的共同劳作,互为协助,来完成生产的需要,个体的力量往往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成果与个人利益的直接关系很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则是由于社会生产需要的资源是具有排它性的、消耗性和稀缺性,因此也在生产的成果的占有上往往体现为潜在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主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主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中,生产的产品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共同合作能够创造出对个体有利的产品,知识也与有形物质资源不同,具有共享性,不具有排他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为个体形式受制于非个体形式,个体形式的力量被彰显的程度很小,非个体形式的发展状态往往是与人性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个体形式被最大程度的张扬,其作用和力量受到非个体形式的认同和肯定,而非个体形式也因个体形式的发展而有更良性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具体体现为:

个体与制度的关系。关系体现为民主与专制的不断制衡。而主体是强调民主。个体形式的发展要求必然强调民主平等的制度,以保证个体形式的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个体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更加依从于个体的智慧力量,而非个体的数量。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个体充分占有文化资源,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世俗文化,也促进文化资源的最大程度的灵活、生动的发展。

因此,现代社会的特征可以被概括为:社会的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寻求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为个体形式的作用被最大程度的突显。

2、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教育做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变革。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既具有群性的适应性,同时又具有强烈个性的人:并且需要培养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生存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以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组织教育内容,要求与社会的真实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并给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在教育媒介上,在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要求符合受教育者真实学习需求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媒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在教育性关系的基础上则增加了社会关系的要素,关系趋于平等,要求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相互学习补充。

因此,现代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从个体形式发展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提高个体形式的适应、合作、共享、自主发展的能力为终极目标。从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符合个体形式的发展需要,实现受教育者作为个体形式对非个体形式的适应。并尽可能的凸现个体形式的作用和价值为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4.

[2]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17-20、245.

体育产业的特征篇10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行为与意愿;实证分析

建立和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是提高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已有的研究主要是规范分析,实证研究较少,以农民为合作社发展的微观基础来揭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发展内在机理的实证研究就更是少见。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根本价值就在于能够满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商品生产者谋取或维护自身利益、增强竞争能力的社会经济需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第一行为主体和最终实施主体应该是农民,我国新形势下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应该以尊重农民的行为与意愿为前提,以满足农民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农民的积极参与为根本手段。因此,了解农民的合作行为与意愿,对于把握未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方向,揭示现阶段我国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制定政策支持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对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等部分行政村的200个农民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本文对现阶段影响农民合作行为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探索现阶段影响农民合作行为与意愿的决定因素。

一、影响农民合作行为与意愿的因素

影响农民合作行为与意愿的因素众多,本文这里主要是从农民的个人情况、家庭特征入手寻找影响农民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因素。从研究结果来看,农民个人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水平、是否参加过农民职业培训以及是否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民参与合作的行为与意愿均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其中男性有76.3%的人愿意参加合作社,比女性(65.6%)高出了约11个百分点;受教育年限与农民参加合作社的行为与意愿呈正比关系,受教育年限越长,农民愿意参加合作的人越多(受教育年限9年以上的农民愿意参加合作社的比例分别比受教育年限6-9年和低于6年的农民的比例高1.7个百分点和12.1个百分点);参加过农民职业培训的农民愿意参加合作社的比例(81.2%)比未参加过的农民的比例(70.6%)高出10.6个百分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比较了解的农民愿意参加合作社的比例比不了解的农民(60.3%)高12.4个百分点。比较特殊的是农民愿意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例随年龄增长呈抛物线的形式,年龄小于30岁的农民愿意参加合作社的比例为71.7%,年龄处于30-45岁的农民的比例增加到77.2%,而年龄大于45岁的农民的比例又下降到70.5%,基本与30岁以下的农民处于同一水平。

农民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行为与意愿也受到农户家庭特征的影响。从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来看,家庭劳动力人数少于2人的农民愿意参加合作社的比例(75.1%)分别比家庭劳动力人数为3-4人(70.7%)和4人以上(70.5%)的农民的比例高出4.4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这可能是因为农户的家庭劳动力数越少,越想依赖于合作社的帮助;从农户产业结构来看,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愿意参加合作社的比例明显高于以非农产业为主的农民,其中从事养殖业农民愿意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例最高(76.6%),分别比从事种植业农民(72.3%)和以非农产业为主农民(69.8%)的比例高出4.3个百分点和6.8个百分点;农户年农业生产成本超过3000元的农民(80.2%)愿意参加合作社的比例分别比年生产成本为1500-3000元的农民(72.1%)和低于1500元的农民(67.2%)的比例分别高8.1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年生产收入超过5000元的农民愿意参加合作社的比收入低于5000元的农民的比例高3.8个百分点。除此之外,相信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带来受益(有预期心理?①)的农民愿意参加合作社的比例(84.7%)比持怀疑态度的农民的比例(68.1%)高达16.6个百分点。

二、影响因素的经济计量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及其估计

在未控制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农民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以及农民预期心理等均对农民参与合作的行为与意愿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确定出影响农民参与合作行为与意愿的决定因素,本研究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建立如下的经济计量模型:

农民参与合作行为与意愿=f(农民个人特征,农户特征,预期心理,其他)(1)

(1)式中,农民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是否参加过农民职业培训以及是否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共5个因变量。其中,将性别是否参加过农民职业培训和是否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设为虚拟变量,具体讲就是如果男性设为1,是女性设为0;参加过职业培训的设为1,未参加过的设为0;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为1,不了解的设为0。农户家庭的特征包括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数、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年生产成本、年生产收入共4个变量,其中通过农户农业年生产成本反映出农户农业生产规模大小对参与合作行为与意愿的影响;通过农户年生产收入反映出农户富裕程度对农民参与合作行为与意愿的影响,年收入5000元以上的为较富裕农户(变量值为1),低于5000元的为不富裕农户(变量值为0)。预期心理指的是农民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获取利益的预期心理,相信能够受益的变量值为1,持怀疑态度的为0。

本研究中农民是否愿意合作为[0,1]变量,所以采用probit回归方法估计农民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以及农民预期心理等因素对农民合作行为与意愿的影响。具体建立的实证方程如下:

?y=φ(x1,x2,x3,x4,x5,x6,x7,x8,x9,x10,x11)+ε(2)

(2)式中,y代表农民参与合作的行为与意愿;ε代表随机扰动项;x1代表农民参与合作的预期心理;x2、x3、x4、x5、x6、x7分别代表了农民个人特征中的性别、年龄(线性项)、年龄(二次项)、受教育水平、是否参加过农民职业培训和是否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共6个变量;x8、x9、x10、x11分别代表农户特征中的家庭劳动力数、农户产业结构、农户年农业生产成本、年收入共4个变量。?为了估计农民预期心理、农民个人特征和农户特征对其参与合作行为与意愿的影响,我们同时估计出非标准化模型(probit)和标准化模型(dprobit),通过标准化模型估计(dprobit)确保预测值介于0-1之间(见表1)。表1中显示出多数变量的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且符号和预期结果一致,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估计结果。

(二)计量结果的评价

从表1的计量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预期心理对农民参与合作的行为与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影响,其系数值达到0.16,表明了认为参与合作可以受益的农民比持怀疑态度的农民愿意参与合作的比例高16%,从而证明了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农民做出的贡献在影响农民是否选择参与合作中的决定性。

在农民个人特征的影响因素中,男性比女性愿意参与合作的比例高11%,表明男性更愿意选择合作;受教育年限的系数为0.02,表明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愿意参与合作的农民人数将增加2%,说明了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参与合作的行为与意愿越强;参加过农民职业培训的农民要比未参加过的农民愿意合作的比例高4%,表明通过农民职业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合作意识,愿意合作的人数将提高4个百分点;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比不了解的农民愿意合作的比例高13%,调查中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多数农民不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民办、民管、民收益”的本质属性,都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官办”组织,显示出了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常识宣传的重要性。

在农户家庭特征的影响因素中,家庭劳动力数、农户年收入的变量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家庭劳动力数和农户年收入对农民合作的行为与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农户产业结构的系数为0.03,说明了从“养殖业-种植业-非农业为主”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低,农民愿意参与合作的比例越小;农户农业年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农户家庭生产规模的大小,其变量系数为0.07,表明了农户家庭农业生产规模越大,农民合作的行为与意愿越强烈。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这200个随机样本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农民的预期心理是农民合作行为与意愿的重要决定因素。一直以来,全国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呈现出“小、散、弱”的“通病”,数量上庞大,但真正做大、做强、能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的是少之又少。这不仅使得合作社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微薄,而且具有区域性、阶段性的特征,从而使农民对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持怀疑或观望态度,未能产生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带来稳定收益的预期心理,反而产生要受合作社约束、交纳会费等的思想负担。因此,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上,应该保证合作社的组建要建立一个,成功一个,由少到多,有点及面。发挥出典型合作社的辐射效应,让农民看见参加合作社的好处,从而调动农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第二,农民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了解,对其参与合作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调查中发现,一方面绝大多数的农民不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民办、民管、民收益”的本质,误认为合作社是服务于政府,受制于农村基层干部的“官办”组织,没有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部分农民担心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又走上了20世纪60-70年代“搞合作社”、“大锅饭”、“归大堆”的回头路,害怕合作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加强合作思想的宣传工作,切实使农民明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和作用,唤起或增强农民群众的合作意识。

第三,农民个人特征和农户家庭特征影响着农民参与合作的行为。农民的性别、受教育水平、是否参加过农民职业培训以及农户产业结构、生产规模等均对农民参与合作的行为与意愿有着影响。农民个体中,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参与合作,受教育水平高的比受教育水平低的更愿意参与合作,参加过农民职业培训的比没有参加过的更愿意参与合作;农户家庭中,从事养殖业的比从事种植业、非农业生产的愿意参与合作,从事种植业的又比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更愿意参与合作;农业生产规模大的比生产规模小的农户更愿意参与合作等。

注释:

①这里的预期心理是指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带来收益的预期心理,其中包括农民生产产品产量的增加、农业新科技的应用、生产成本的降低、产品价格的提高等。

参考文献:

[1]munker,hans,reviewoftheroleofcoopertativeinthe21st,reviewofinternationalcooperation,1995(88).

[2]曹建民,胡瑞法.农民参与科学研究的意愿及其决定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28-35.

[3]傅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问题[j].经济学家,2004(5):101-108.

[4]王征兵.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