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网络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9:24

公共网络建设篇1

关键词:智能化 公共设施 

 

Lon(Localoperatingnetworks)网络是美国echelon公司1991年推出的局部操作网络。为支持Lon总线,echelon公司开发了Lonworks技术,它为Lon总线设计和成品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平台。目前采用Lonworks技术的产品广泛应用在工业、家庭、公用能源、交通等自动化领域,Lon总线已成为当前最为流行的现场总线之一。中国计算机协会工程控制委会成立了Lonworks控制网络协作网。国家大型民用业过程控制系统已逐渐推广现场总线系统。 

目前,建设部正在全力推动以“智能控制网络管理”为切入点的整个行业的信息化,使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开发,服务于公共设施的建设,以提高公共设施的质量与功能,并将多学科性、多技术综合运用的智能化公共设施定为民用建设的发展方向。 

但由于智能化公共设施在我国起步较晚,智能化公共设施技术在民用及其社区中的运用正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国外相比,智能化公共设施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不是很高,相关技术产品功能单一,与系统的规划设计尚不适应市场的需求,理论研究与管理滞后的矛盾(如工程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市场行为的规范)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一旦要实现其他公共设施智能功能,必须重新安装新系统。远程抄表系统则分别由各输入量、输出量、计费量、等供应公司进行设计安装,各自独立运行,互不相关。因此造成公共设施管理部门工作难度大,各系统之间的总体协调性能差,系统运行、维护复杂,升级扩容不便,用户对自己费用支出的智能功能选择余地小。 

我们在国内进行智能化公共设施网络建设的系统设计时,应该遵循几个原则:造价低,可靠性高;便于扩充升级,分步实现智能化功能;单一控制网络完成智能化住宅应有的全部控制功能以及该小区的所有控制功能;网络结构简单,性能优异。为此,我们在智能化公共设施网络的建设中采用Lonworks分布式控制网络技术。 

Lonworks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控制领域中最热门的通用控制总线技术之一,得到世界各大著名工控产品生产厂家支持,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目前它在国内已被成功应用于工业控制和公共设施网络自控中。我们选择Lonworks技术开发智能公共设施网络系统,主要基于它的如下特点: 

智能网络拓扑结构灵活多变,可根据公共设施的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布线系统的复杂性和工作量,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Lonworks网络是无主站点对点网络,其任一点的故障不会造成系统瘫痪。一处公共设施节点的损坏或关闭不影响其他公共设施节点正常运行,降低了维护难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度,网络响应得到充分的保障。 

neuron芯片内置现成的i/0对象,Lontalk协议,并使用高级语言编程,大大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质量,能在短时间内开发出稳定可靠的系统。 

Lonworks网络节点之间使用逻辑连接,这使得系统中节点的增加、修改很容易,便于系统调整和扩充升级。

在智能公共设施建设中应用Lonworks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智能化公共设施的所有功能,整个网络结构相对简单,网络布线相当容易。对于使用公共设施用户各种不同的功能要求,只需选用不同的控制节点,编写相应的程序,直接连接到公共设施的控制网络上就完成了,在物理上不必对网络结构作任何修改。而且Lonworks网络可扩充性极好,在扩充子系统,增加功能,连接两个公共设施控制网等都很简便。Lonworks技术提供的高效开发平台让我们在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时,对网络通讯不再需要花费时间,可以把精力集中到具体的系统功能实现上,使得我们能在较短时间内针对具体任务设计出成熟稳定的系统。

随着今后住公共设施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总线网络结构在速度与效率上开始显得不足,因特网则显现其优势。而目前就构筑专用ip网络还存在着成本高及维护难等一些问题。通过Lonworks与因特网的接口装置,可以将己经自成体系的Lonworks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作为子网络,通过因特网接入因特网,充分利用因特网的资源,将控制网络的实现由现场扩展到因特网的广阔空间,从而可以实现公共设施更大范围的控制联网。此种方案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开放和互操作是Lon控制网络的精髓,通过Lonmark国际互操作协会制定的标准来保证。这意味着来自不同厂商的不同装置可以直接集成在单一的控制网络中完成应用功能,奠定了应用系统集成的基石。 

公共网络建设篇2

1.学情的变化要求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成长于社会转型期,很多是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思维独立、自我意识强,他们大都喜欢自主展示思想,不喜欢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他们渴望成熟独立、崇尚自由,积极务实,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观念的传递,而希望能与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学校的好坏不在于它所使用的教材,也不在学生获取了多少信息量,而在于能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知识的主要方法。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各类信息,并进行甄别和深入思考,以应对学生不断提高的求知欲望,并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范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而网络教学平台则成为教学范式改革的重要载体。

2.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必须由传授知识向能力培养转变。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上网为平台的新媒体蓬勃发展,青年学生成为新媒体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上网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方式。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及新鲜的资讯使大学生眼界开阔,与此同时网上信息非常庞杂。作为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时期的年轻学生容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迫切需要引导。同时学生信息量的增大对传统课堂教学,尤其是包括公共管理类课程在内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构成重大压力。新媒体时代,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以往需要记忆的大量知识,以及通过检索书报刊才能获取的信息,如今通过网络唾手可得。此外,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在国内走红也对国内高等教育网络化水平的提高构成巨大压力和动力。教学环境的变化促使高校教学必须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如何学习,如何获取有用信息、筛选信息、使用信息等方式转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即由“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

3.网络课堂建设是优化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需要。

目前,在专业教育方面,教材编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因此会出现课程之间存在着内容重叠或内容之间衔接较差的现象。通过网络课堂建设,教师们可以掌握学生前置课程与后置课程开设和讲授情况,从而避免出现同一知识、理论反复讲授和有的内容哪位老师都不讲的尴尬局面,从而形成完整、鲜活、新鲜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网络课堂建设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校改革的推进,有的高校把学生入学后转专业的比率提高到50%以上,还规定流转后班级人数不低于20人。对连续3年无法组班的专业,学校将予以停办或撤销。学生当然会倾向于选择较好就业、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未来也会受到较大冲击。专业的生死存亡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进行教学范式改革,深入参与、追踪教学的整个过程,为专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学生的未来和职业进行规划。网络课堂为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提供了平台。

二、网络课堂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改革中的难点

1.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中师生主动性、自主性不足。

各高等学校通过购买软件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教学方式。作为新的事物,在倡导应用方面乏力。根据笔者观察和调研,公共管理类课程专业教师中年轻教师的积极性要高于老教师的积极性。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从国家到各省每年都设有网络课堂大赛,获奖在评职称时教学方面可以加分。与此同时,学生在网络课堂参与中呈现了被动的特征。

2.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随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推进,高等学校教师在教学方面主要有课时、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约束,科研在绩效考核中成为重要的指标,科研成果、课题、获奖都有要求。因此,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会努力完成科研任务。学校一般没有开设网络教学平台的硬性要求。尤其是公共管理类课程,国家的政策变化快,教学素材每天更新,因此网络课堂的内容要不断更新。打理网络教学平台不仅需要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来说也会成为一种负担。因此在没有政策激励的现实情况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缺少动力。

3.高校网络设备及运行环境制约着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高校教研室,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教研室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很多学校的教研室只有一间房子。有的教研室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而必须和行政人员,如辅导员等合用办公室,因此实际上等于没有办公室。可能有一台电脑,多数是老得掉牙,吱吱扭扭上网很慢,没法用。学生角度也普遍存在缺乏网络设备,花费时间、金钱等客观因素。所有这些制约着教师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和学生参与。

4.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上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各自为战的局面不可持续,而必须增强凝聚力,并形成合力,以应对更强势、更具有实用性的专业的冲击。当前各类教学改革举措,仅仅依靠一位老师自己的努力远远不够,而是需要一个团队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无论是进行国家或省级本科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范式的改革,还是网络课堂、网络公开课的建设,都需要群体的配合和努力才能实现。但现实是教研室的作用发挥不足,缺少人力、物力、财力,不能在教学改革中发挥应有的统筹、资源整合、社会动员作用,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缺乏有效的载体支撑和制度推进。

三、推进网络课堂教学平台建设的对策

1.要树立教学为本的管理理念。

教学出题,科研求解。在教师教学考核和科研考核方面,学校需要树立教学为本的理念,平衡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高等学校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应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放在首位。要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清华大学流传着一句话“:学生是老虎,教授是神仙,校长是条狗。”这句话明确定位了学生、教师、行政领导之间的关系。因此,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应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增加透明性,增强回应性。要通过制度建设切实去行政化,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以及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2.为专职教师配备助教,帮助打理网络教学平台。

建议学校或学院层面提供一定的政策或资金支持,为教师配备优秀本科生或研究生担任助教,协助教师做好课程辅导、网络课堂建设、学生论文写作督导等工作。课堂教学从来就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单纯的授课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专职教师与学生联系很少,往往上课来,下课走,和学生感情也比较疏离。鉴于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知识的任务,而且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通过建立学生助教制度,可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引导学生情绪,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学生以支持和帮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激发专业教研室的活力。

公共管理类专业教研室目前仍然在延续传统教研室的功能,教研室承担着制定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专业教育等基础性的功能。但是随着国外名校以及国内名校的大规模招生,很多地方性院校的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慕课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传统教学面临严峻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原来以教学正常运行为主要功能定位的教研室,从专业发展、实践教学、学生职业规划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等层面来看,已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的办学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教研室需要充分发挥和整合教研室全体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网络课堂这一教学平台的作用,同时需要以网络为载体加强对本专业的宣传,增强影响力,以应对网络时代、网络公开课以及慕课时代的冲击与挑战。良好的办公环境是教研室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从学校和学院两个层次,应加大对教研室的资金投入和设备更新。同时应该为教研室及教师提供单独的办公经费,为教师探索网络课堂在教学、科研活动的运用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

4.整合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络课堂功能的拓展。

公共网络建设篇3

一、网络公共事件及特征

所谓网络公共事件,是指围绕现实中的某个社会事件产生,在网络空间引起网民讨论并进而形成强大网络舆论,影响党和政府决策或造成重大现实影响的公共事件。200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诸如云南“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我爸是李刚”事件、“郭美美事件”和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微笑门”事件,这些事件刚发生时只是一般的、局部的现象,但由于在互联网络上的快速传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继而迅速发展成为网络公共事件,不仅给社会心理投下了阴影,还带来了不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公共安全危机。政府相关部门如果应对不及时、不主动、不科学,小事就可能变成大事,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给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带来危害。所以,网络公共事件已经成为对各级政府社会的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的重大挑战,也成为对政府官员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媒介水平的重要考验。因此,深入研究网络公共事件的机理和规律,对地方政府高效处置、有效应对网络公共事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公共事件具有传统公共事件的一般特性,如:突发性,即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都难以预料;紧迫性,即稍有拖延就可能进一步升级恶化;公共性,即需要公共权力介入,调动和整合公共资源等等。但是,为区别于传统公共事件,对于网络公共事件的一些重要特点更需准确把握。

⒈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传播的快捷性。互联网对网民的完全开放,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表达情感的机会。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微博客网站,所有网民都有条件在网上发声,社会各阶层都习惯于在网络上“喊话”。截止2011年底,我国网民总数已达5.13亿,仅新浪微博网友每天微博就已超过8600万条。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使网络舆论热点传播速度呈几何级增长,一些社会事件一旦上网曝光,网络舆论就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一般来讲,热点事件发生后,2至3小时后就会出现有关网帖,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会达到高峰。随着3G时代的到来,使手机上网更加便捷。

⒉网络公共事件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近几年来,网络公共事件复杂多样,基本上都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2008-2010年在国内发生的148起重大网络公共事件中,涉及官员腐败与政府管理、警民对抗以及医患纠纷、城市拆迁、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的事件占47%。“躲猫猫”反映的是牢头狱霸的胡作非为和司法部门的不作为;邓玉娇案反映的是官员腐败问题;河南灵宝跨省抓捕反映的是政府部门的乱作为;杭州飙车案反映的是贫富差距;“执法钓鱼”讨论的是对执法合法性问题的关注;郭美美炫富事件引爆了慈善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最终引发了公众对社会的信任危机。总之,网络公共事件已经从虚拟走向了现实,且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

⒊网络公共事件容易出现群体极端化倾向。互联网上普遍存在的电子邮件服务、电子广告栏、在线聊天和网络博客等都支持用户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其中,借助这种传播主体的隐蔽性,网民可以毫无顾忌地宣泄极端化的观点和情绪,形成负面情绪“溢出”效应。任何一个独立的事件都有可能被网民或网络媒体进行“有罪推定”,进而激化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对立情绪,如仇官、仇富等。匿名状态容易降低人们对群体规范的遵从性,进而发生大规模的网络集群的集合行为。

⒋在网络公共事件产生、演变的过程中,往往真相裹挟着谣言。这些谣言的扩散传播增加了政府处置这类公共事件的难度。网络谣言及虚假信息有极强的诱惑性。有的抓住网民的猎奇心理,利用网民的仇官、仇富心态,编造一些千奇百怪的离奇“真实故事”、“花边新闻”、“干部丑闻”;更有一些别有用心之徒,打着关心民众的幌子,编造和传播一些让人恐惧和不安的消息,以此达到挑起事端、扰乱社会的目的。可以说,每一次谣言的出现都会伴随着网上不同程度的炒作,因而应对和治理网络谣言已经成为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的重中之重。

⒌微博发展迅猛,加剧了网络公共事件的生成、演变和规模效应。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应用已成为网络社交的新平台。它以独有的技术优势、足够的社会实践和推动民主前进的潜质,对公共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微博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微博的海量信息和字数局限性,造成微博只有现场没有真相,只有片段没有整体,网民对突发事件的传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是一种猎奇。因此,如何对潮水一般汹涌澎湃的“微舆情”进行应对和管理是互联网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二、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面临的挑战

目前,地方政府互联网建设和发展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面对国际、国内网上舆论形势的新变化,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产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方式,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和管理将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新要求。

⒈网络舆情研判面临新课题。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直接催生了网络舆情,而且使网络舆情更加复杂和多变,其原因既有基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平台因素,又有当下的网络管理尚未提供给网民传播信息尺度规范的因素。在层出不穷的网络公共事件和某些看似“躺着也中枪”的偶然遭遇中,触及到了现阶段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廉政、城乡融合、公众参与等社会深层次问题。网络舆情已经成为考察民意焦点指向、确定政府工作重点的一个风向标,网络诱致突发事件成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实践当中的一个难题。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研判的重要性,在“风起于青萍之末之时”,无动于衷,最终使小事变成大事,有限责任变成无限责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视。因此,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重视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监测研判、回应沟通和危机管理,提升地方政府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已经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课题。

⒉网络公共事件应对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同时也是问题凸显期和矛盾多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联合在京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对中国210起重大舆论事件的研究表明,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互联网的强大分众聚合功能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动员和组织方式,也为各种政治、社会势力在网上勾联、聚集、组织、动员提供了便利,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给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变数和挑战。同时,互联网已经成为网络谣言产生的密集区。近年来,随着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多以及微博、社区网站、手机短信等新兴传播工具的大量使用,网络谣言渐呈多发态势,由网络谣言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从2011年网上热点分布情况看,网上关注点从过去关注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明显转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因此,如何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回应网民关注的问题,及时进行权威信息,有效应对网上突发事件和网络谣言,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⒊依法管理互联网亟待加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化的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其中日益突出的是网络安全问题。如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严重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严重威胁了网络运行安全,网络窃密等严重威胁了国家安全和利益。然而,我国在依法管理互联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技术手段跟不上互联网发展步伐,三是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以吉林省为例:全省9市(州)和长白山开发区管委会,仅有5个地区成立了专门的互联网管理机构,全省网宣部门的专门管理人员不超过50人。因此,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地方性法规建设,完善互联网管理专门机构建设,建立起运转高效、体制机制健全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⒋驾驭新兴媒体能力急需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信息形态方面,网络信息传播正从以文字形式为主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延伸;在应用领域方面,互联网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互联网开始逐步进入国民经济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在服务模式方面,互联网正在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在传播手段方面,传统互联网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同时,互联网媒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网上舆情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特征日益明显,网上舆论形势复杂。因此,如何推动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提高网民素养,理性表达意见和利益诉求,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切实提高驾驭新兴媒体的能力,有效应对各种互联网新技术管理提出的挑战,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三、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能力的对策

网络公共事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表明中国社会的公民参与的自觉性、自主性与积极性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对政府和社会来说,它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它不仅会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引发强烈的社会动荡,甚至会动摇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公共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的能力。

1.提高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能力。首先,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以增加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手段建设,网宣、公安、电信、新闻出版、广电等互联网管理部门要整合资源,规划、建设覆盖论坛、博客、微博、新闻栏目等新兴媒体的互联网信息内容监测指挥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监测效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严谨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网络舆情的搜集——筛选机制,从网络的信息海洋中提取出所预设的目标舆情或热点舆情,用于进一步的分析和干预,再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做出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使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从即时处置型向事先预警型转变。舆情监测系统由舆情站、舆情监测点、舆情信息员三个层次构成。舆情信息员可以运用短信、电子邮箱、在线输入等方式上报舆情信息,舆情监测点对这些上报的舆情要加以整理,分析手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再以舆情专报的形式向舆情站反馈,舆情站可以利用舆情智能分析技术对网络舆情做整体分析,及时掌握有关舆情动态并提出预警。同时,还要建立舆情即时通报制度。舆情监测部门要将网上舆情动态以专报的形式每天收集整理,及时报送。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非法聚集活动、重大灾难等信息,网上突发事件信息以及网上出现的特别重大敏感的信息更是要一事一报。通过建立舆情即时通报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及时掌握国际、国内的舆情动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处置随时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

其次,要建立起科学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在网络舆情监测的基础上,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中的各类舆情事件的波及范围、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形成一种价值和趋向判断,最后形成相应的舆情报告的过程。舆情研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重视网络舆情的定性与定量研判。网络舆情定性分析的特点是以个案为研究对象,强调对舆情的基本面的概括和对舆情走势的预测,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时空研判、民意研判和社会研判三项指数,这三项指标紧密联系,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舆情事件进行综合考察。网络舆情的定量研究是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进行汇集分析,建立相关指标体系,比如“手机舆情热点话题发现”技术、网络信息处理领域的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政务舆情研判与应对的指标体系,包括政府响应、信息透明、政府公信力、动态反映、行政问责、网络技巧和善后处理等分项指标,据此,一方面,可以对政府舆情进行及时研判,制定预案防止应对失误;另一方面,可以对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

二是要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网络舆情的形成依赖于三个基本条件:作为意见表达平台的互联网、作为舆论主体的网民、作为舆论对象的中介性的社会事件,通过对这些网络舆情构成要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网络舆情研判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最终为政府的危机治理提供支持。同时,针对公共危机的生命周期,将舆情研判的工作方式固化、细化为预警机制、响应机制、机制、反馈机制等。

三是要加强网络舆情研判体制建设。任何危机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发展周期,在不同的危机事件中,在不同的危机发展阶段,网络舆情的内容和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其体制建设要以情报学的信息检测、汇集作为技术、数据支撑,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为主导,结合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加强网络舆情体制建设。

最后,要加强网络舆情预警研究。面对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重点监测、认真分析、慎重处置网络舆情,力争将网络舆情带来的风险化解在潜伏阶段,不使其演变成为重大危机。在这方面,吉林省从2011年开始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尝试,基本建立起了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的舆情预警机制。概括称之为“五个一工作体系”,即建立一套舆情信息收集报送工作系统,一个舆情分析研判机制,一组舆情引导信息平台,一个舆情引导应急工作机制,一支舆情引导专门工作队伍。

2.重点抓好网络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工作。首先,要抓小、抓早、抓苗头,防止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事件。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维护稳定大局、创新社会管理高度,重视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应对工作,及时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上舆论,防止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事件。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工作常态化。应对网络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谣言传播所造成的危害。

最后,要制订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传播的应急预案。各级政府要邀请相关专家、抽调职能部门专业人员,集思广益,制定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修订公共事件谣言传播的应急预案,使其更加科学、完善、切实和有效。

3.妥善处理网络公共事件,明确网络公共事件处置流程。首先,要密切关注涉及地方政府的重大敏感信息。包括:涉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大时政、经济信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食品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重大敏感信息;涉及企业产品质量、企业形象等重要信息;涉及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信息。

其次,建立网络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分级制度。在出现网络公共事件或发现网络谣言后,根据预警级别和相应级别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将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制止网络谣言工作常态化。

再次,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在网上及时进行权威信息;负责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大决策和部署主动征求网民意见;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事件及处理结果的网上通报;澄清虚假信息和不完整信息,驳斥网络谣言,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听取网民意见与建议,并就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网上答复等。

最后,要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在政府的省级层面,协调联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推进合署办公,比照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作模式,分别由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省通信管理局负责同志兼任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二是由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集省直互联网管理和应急各相关部门,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三是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建设RtX网上工作交流平台,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日常联系沟通和信息传输,形成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的合力。

4.加强互联网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依法管理互联网。首先,要加强互联网管理机构建设。设置专职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针、政策,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牵头处置互联网信息内容引发的突发事件等。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按照上述两个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机构建设,明确专门机构、确定专门人员、落实工作责任。

其次,要加强应对网络谣言专门队伍建设。各级宣传、网管、公安、通信等互联网管理相关部门要注重吸纳和培养高水平的网络理论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一线网络评论人才、掌握尖端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建设一支应对网络谣言的专门队伍。同时,进一步加强由核心网评员、重点网评员和普通网评员组成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加强网络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组建由各领域专家构成的专家库,为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提供人才支撑。

最后,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治谣、止谣。公安司法机关要建立完善的查实、惩治网络谣言传播者和造谣者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立法、执法部门在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依照我国现有的与互联网管理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或发表诽谤、传播其他有害信息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者,要依法惩处,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5.提高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驾驭新媒体的能力。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公共事件中的表现不佳,为此,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培训,使各级领导干部适应网络虚拟社会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应对网络媒体及处理网上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建立一个常态化、全覆盖的培训体系。通过培训和学习,全面提高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和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提高领导干部驾驭新媒体的能力,使其在网络的常态宣传和应急处置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未柠,窦含章.微时代危处理[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2]杜俊飞.政府网络危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3]谢耘耕.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公共网络建设篇4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057-01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物质方面,人们的大多数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在追求物质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精神方面的需求有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精神需求满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构建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满足人们对读书的欲望,在此基础上也可以促进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社会进步。

一、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的意义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社会文化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构建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不仅仅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公民文化素质提升的客观要求,在服务网络体系的作用下,可以使基层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得到有效共享,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同时也可以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顺应时展趋势。

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下,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为公民的书籍借阅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借阅方式也逐渐多元化,而且它和网络发展的相融合,可以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还可以促使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得到提升,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借阅服务[1]。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讲,基层公共图书馆在现阶段我国的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通过自身功能发挥可以增强人们的书籍阅读兴趣,为基层群众提供读书服务,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的渴望,从而扫除文化建设的盲区,也可以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全面读书的氛围,构建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

二、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的特点

1.公共性

基层公共图书馆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公共性,它的整个服务对象是社会群体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馆藏资源也是社会中全体人员共有。具体来讲就是,公共图书馆不属于是一种私人机构,而属于是公共部门范畴,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的阅读需求,向社会公众进行无偿开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很多人对这种公共性并没有完全了解,很难实现社会的共同监督监管[2]。

2.公益性

公益性和公共性是紧密相关的关系,基于公共性的特点,它所具有的公共性使得它所面对的服务对象十分广泛,而且这种服务也是无偿免费的。从文化角度来讲,它可以为社会大众提供系统的文化服务,以最大化满足文化需求,而文化建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按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团体对于文化需求的特点来提供服务,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可以保证城乡居民都可以获得这种服务待遇,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的共同发展。

3.均等性

所谓的均等性特点就是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的服务对象是所有公民,不存在有明显的限制性,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均等的享受服务的权利,这属于是一种公共的文化服务形式,在现代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构建中是十分突出的一个特点[3]。

三、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的构建对策

对于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各方面入手,下面我们以秦皇岛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为例进行了分析。

1.引进电子书借阅机,拓宽服务内容

引入歌德电子书借阅机,开通手机阅读平台,针对手机用户提供阅读服务。电子书借阅机只需简单3步,扫描一下客户端、点击选择想要的图书、扫描一下“二维码”,即可把图书下载到手机里带回家阅读,进一步丰富了图书馆新媒体服务手段,提升了数字化服务能力,给读者借阅图书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开通仅3个月,读者借阅下载图书就达4456册。一楼大厅的读报屏读者点击阅览150万次。

采购摄像机、视频编辑系统等一系列设备,建立图书馆自己的视频制作中心;为图书馆流动图书车采购投影仪等一批电子设备,丰富了其服务手段;加入秦皇岛市精神文明电视联播网,在一楼大厅设专用电子触摸屏。同时与秦皇岛旅游局合作在一楼大厅设立“智慧秦皇岛”电子触摸屏系统。

2.采用新媒体方式,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绑定读者证即可在线查询个人借阅信息,了解更多新书推荐资讯,获取最新活动通知,查询馆藏文献资源,聆听名师讲座,参与读者活动,并实现一键续借、在线阅读等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建立了各种微信群,向读者提供主动服务,如秦图少儿阅读交流群,馆员可少儿图书推荐及相关活动信息,读者可参加读书活动、交流阅读心得。秦图少儿读者活动群、2016年少儿经典诵读比赛微信群等,更新了读者活动的参与方式,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2015年10月底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仅半年时间,秦皇岛图书馆的公众号关注量已达8000多人次,居全省地市馆首位。

3.加强人才建设,锤炼队伍素质

对现有的图书馆管理人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如邀请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进行“阅读,与经典同行”高端专家讲座。邀请北京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新莉、国内目前唯一具有播音主持从业资格的视障人士、助盲培训师董丽娜,到秦皇岛为秦皇岛图书馆职工及文化志愿者做助盲基础培训。借承办“河北省图书馆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契机,特邀清华大学图书馆王媛博士做“未来的图书馆和未来的图书馆员”主题报告。尤其是与由国家图书馆和河北省图书馆合作举办参考咨询业务培训班,特邀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王磊率专家团队来秦授课,职工受益匪浅。从实际来看,培训班有三方面突出特点:一是历届培训参加人数最多,反映了基层图书馆馆长、馆员对参考咨询业务知识学习的渴望;二是授课时间长、形式灵活[5]。历时一周的授课与讨论,时间安排合理高效,确保了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三是内容贴近工作实际,实用性强。老师结合具体工作实践讲授文献检索方法与技巧,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让基层馆员就如何利用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和网络平台开展咨询服务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对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抓住少儿阅读群体,满足不同需求

为了更好的普及科普知识,提高中小学生课外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12岁的小朋友可以参加每两周举办一次科普小讲堂[6]、“名著经典与电影同行”儿童公益电影展播。每期都有不同的活动主题,其中在开发区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的户外亲子活动、在秦皇岛口腔医院举办的户外亲子活动“我是小牙医”、在金海粮油举办的户外亲子活动“食用油的故事”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时安排符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游戏、动漫、视频、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贯穿活动,其中3D打印科普体验之旅尤为火热,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小朋友参加,对现代科技和新奇创意感到兴奋不已。通过科普小讲堂等活动不但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世界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总结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愈加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公共图书馆由于其自身性质的特殊性,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极大的方便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在其具体服务网络体系构建上,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健全完善,从而促进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钟代兴.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5):94-95.

[2]宋冬梅.公众需求视角下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5,(9):14-17.

[3]蒲德超.加快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对策之我见[J].活力,2013,(2):109-109.

[4]李光惠.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探析[J].科技视界,2013,(1):109-109.

公共网络建设篇5

[关键词]总分馆制;两层四级;类总分馆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9.2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6-0067-04

1引言

对于从事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公共图书馆来说,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信息技术特征和信息技术基础,并以此驱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技术提升与发展理念创新。国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已经历时多年,并立足于本地自身特点衍生出多种模式。南京地区为打造遍布全市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框架,首创了 “类总分馆模式”。该模式通过整合市、区、街镇、社区四级图书馆(室)资源,形成中心馆—骨干馆区域联盟模式,实现凭借任何一张成员馆的借书卡,就可以借阅任何一家成员馆的图书。

2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概述

2.1 总分馆制的定义

总分馆通常是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中设一个总馆或中心馆,其他馆作为这个总馆的分馆,总馆对分馆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分馆是总馆派出的一个机构,专门从事读者服务工作。总分馆之间有高度统一的协调管理、严格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事业发展统筹规划,且严格按照服务人口的数量设立图书馆服务网点。[1]

总分馆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来模式。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总分馆制以其在资源共享、服务拓展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在国外得到成功的应用和推广。与国外相比,我国部分图书馆已开始探索实施总分馆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发展模式很不成熟,总分馆制的优势也未得到充分体现。

2.2 国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简介

公共图书馆设置总分馆的体制,不仅在美国普遍存在,在欧洲和澳大利亚、日本也都普遍存在。在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差不多与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创建同步产生,如具有美国史上最早的总分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一市多馆的纽约模式,独立建制的洛杉矶图书馆,等等。

以洛杉矶公共图书馆(Los angeles public Library,简称LapL)为例。它始建于1872年,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之一,目前包括1个中心图书馆(Central Library)和72个分馆(Branches),拥有600多万册馆藏,为美国最多的用户群(近400万)提供服务,服务的地理范围覆盖470平方英里。从建制上看,LapL具有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洛杉矶公共图书馆是洛杉矶市政的一个独立部门,由图书馆管理委员会(Board of Library Commissioners)负责管理。图书馆管理委员会经过市的认定,委员由市长亲自征选并获得市议会同意后委任,委员会由5人组成,任期5年。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整个图书馆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首席执行官是整个图书馆的馆长(City Librarian),由市长任命、理事会确认,负责图书馆日常工作的管理。[2]

纵观国外的公共图书馆,所有采用总分馆制的美国公共图书馆,其馆本部(即图书馆总馆)和分馆都同属一个法人单位。其馆舍、经费、人力资源、藏书、入藏书刊和多媒体的整理加工、网络数字资源的利用、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流通服务,都在总馆的统一领导和调配下进行。简而言之,人、财、物的高度一致以及总馆的统一分配与管理是国外的总分馆模式的显著特征。

2.3 国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现状

鉴于总分馆制在国外公共图书馆的成功表现,国内的公共图书馆同仁早就开始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构想、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是,由于国内体制问题,完全实现国外公共馆的总分馆模式有着极大的难度。正如李国新所说,“总分馆建设是制度问题而不是职业问题”。[3]由于总分馆制的核心是人、财、物的高度统一,而我们面对的现状却是“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下的经费来源,“分级管理”行政体制下的人员调遣,从中央到乡镇,每一级政府都有本级财政,都有本级的人事管理权,形成了一级政府建设和管理一个图书馆的现状。这种多元建设主体和多级管理单元,导致各级公共图书馆就像一个个“套杯”,[3]看似一体,实则独立。

这种体制障碍的存在,在短期内是无法消除的,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要求公共图书馆不断拓展服务,使每一位市民都可以平等、便利地享用图书馆,总分馆制模式无疑又是最好的选择。经过对总分馆制多年的本地化探索和发展,在我国部分城市已出现不少具有各自特色的总分馆模式。从管理模式上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政府主导型。分馆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立,相关政策由政府统一颁布,经费由政府统一下拨,由总馆对分馆进行统一管理。例如嘉兴模式,即三级政府投入、一级管理。又如上海大流通模式,即在上海政府的主导下,将上海市、区、县图书馆进行整合,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继而实现全城通借通还,形成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各区、县馆为分馆的总分馆模式。

(2)行业主导型。由总馆投入分馆所需的设备、经费,并由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对外服务。例如,苏州市图书馆与社区分馆模式,就是由行业主导模式。又如金陵图书馆的总分馆模式,通过与街道、社区的合作成立社区分馆,总馆负责分馆的图书调配、更新,设备维护。由于此种模式没有政策的扶持,因此总馆需要在人、财、物的保障方面有长远考虑和规划。

3南京模式与总分馆制

3.1 “两层四级”简介

南京模式旨在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设备的基础上,基于“两层四级”的总体目标,通过市、县(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共同努力,更新计算机业务管理系统和网络连通方式,最终实现市、县(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框架。

“两层四级”,即第一层(两级):市、县(区)图书馆之间实现区域流通;第二层(两级):县(区)图书馆与镇、村(街道、社区)图书室之间通借通还。

第一层的目标就是市馆和各区(县)公共图书馆,通过建立一个区域流通平台,在各馆的系统和网络上互联互通,实现读者资源和书目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从而使读者可以凭借平台内的任何一个成员馆的读者证,在各成员馆都能实现图书的借阅;第二层的目标,就是以各区(县)公共图书馆为主体,将区内的各个街道、社区图书室进行整合,和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图书室合作,设立区(县)图书馆的分馆,扩展图书馆的服务半径。

可见,南京模式就是在“两层四级”的指导思想上,以市图书馆(金陵图书馆)为中心馆、区(县)图书馆为骨干馆、遍布全市的镇(街道、社区)村、分馆为服务网点,实现通借通还和一卡通服务的四级图书馆服务系统。

3.2 南京模式与总分馆制的区别

从以上的阐述不难看出,南京模式打破了图书馆条块分割的局面,将南京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作为一个整体来规范和管理。南京模式与国内常见的总分馆模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南京模式不像哈尔滨总分馆模式那样,将各个区馆与市馆整合,直接成为市馆的分馆,也不像佛山禅城区、深圳福田区那样的区、县级层面总分馆模式。而是以市馆牵头,联合各区(县)图书馆形成联盟,鼓励各区(县)图书馆在各自管辖范围内让有条件的街道、社区设立自己的分馆,形成从市、区(县)图书馆辐射到街道、社区图书室,有效地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半径。

正如李超平教授在《构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体系——规划与模式》一文中指出,总分馆制模式可以设计为省、市、区(县)三个地域层级。其中省级因级别太高,不适合选择实体延伸,市级宜在市本级设立分馆,而最适宜的是在区(县)级,以区(县)图书馆为总馆,街道、社区、乡镇图书室为分馆的设置模式。[4]

3.3 南京模式的政策支持

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各级政府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方案,积极地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2012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就提升南京的文化实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12年南京市委1号文件《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大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宁委发〔2012〕1号)中,“关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实施意见”里第二项第一点强调“推进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总分馆制建设,实行市、区(县)、街(镇)、村(社区)四级图书馆(室)通借通还的“一卡通”服务,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5]这无疑在指导方针上肯定了南京总分馆制的发展方向,就是要通过“两层四级”模式来推进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同年3月份,南京市文广新局了《关于推进南京市市、区(县)、街(镇)、社区(村)图书馆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的实施意见》(宁文广新字〔2012〕91号),并就深入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推进南京模式的落实,与各区(县)的分管区长,签署“责任状”,将“四级图书馆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建设列入年度考核指标中。这标志着南京模式在贯彻执行、落实推进层面上得到了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4南京模式的建设方案与成果

4.1 “四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方案

南京模式是以市馆(金陵图书馆)为中心馆,各区(县)馆为骨干馆,遍布全市的街、镇、村社区分馆为服务网点,打造覆盖全市的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与网络平台。因此,“四级”公共图书馆建设主要从网络建设和系统建设两方面入手。

4.1.1 网络建设。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技术已经作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段,并广为推广和应用。Vpn是一种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封包和加密,在公网如因特网上传输私有数据,同时保证私有网络安全性的技术。Vpn虽然不是物理上真正的专用网络,但却能够实现物理专用网络的功能[6]。为了实现总馆与分馆以及各级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互联互通,采用Vpn方式进行网络平台的建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由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南京市的各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共享工程各级支中心,早已具备了市级100m、区(县)级10m以上的宽带接入,并于2008年利用Vpn方式,实现了各区(县)馆与市馆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因此,共享工程支中心建设为“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平台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南京市区(县)级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的并不多,为了实现区(县)馆在街道、社区开设分馆,建立自己的总分馆Vpn网络平台,区(县)级图书馆需要进行适当的网络接入改造和网络设备升级。即通过申请固定ip地址和升级网络接入设备,对分馆提供Vpn接入服务,从而实现“两层四级”中第二层的互联互通。

4.1.2 系统建设。在网络平台构建完成的基础上,需要对中心馆与骨干馆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以实现各馆读者数据、书目数据的互联互通。从理论上说,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两种技术手段:一是将各馆的所有数据合并到一台服务器上;二是在各馆系统之上建立一个区域流通平台,用于数据交互。由于南京模式的定位是基于图书馆联盟的行业主导模式,在管理机制和政策上,就无法做到像上海图书馆那样,将各个区图书馆的读者和书目数据完全合并到自己的中心数据库,因此,只能采用第二种技术手段。

中心馆——金陵图书馆的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采用的是江苏汇文软件公司开发的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该系统功能强大,除了具有图书馆管理系统必备的功能和总分馆模式外,还支持基于区域流通平台上的馆际之间读者数据及书目数据的互联互通。因此,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说是南京模式的系统建设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具体来说,各骨干馆通过升级本馆的业务管理系统,通过汇文系统的区域流通平台连入中心馆,实现了与中心馆和其他成员馆之间的数据交互(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各区(县)馆在使用汇文系统作为本馆的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的前提下,将本馆的区域流通服务器通过Vpn网络平台与中心馆的区域流通中心服务器连接,中心馆与骨干馆之间均通过身份与其他馆之间进行数据的交互,实现读者数据与书目数据的共享。图1南京模式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4.2 南京模式的初步成果

金陵图书馆为了进一步推进南京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于2011年就开展了基于“两层四级”的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对汇文系统区域流通平台的前期测试以及对南京市各区(县)图书馆的调研,最终选定了两家区图书馆(六合区第二图书馆、江宁区图书馆)进行试点,并于2012年1月正式启动了“南京市、区、街、社区四级图书馆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系统。

目前,以金陵图书馆为中心馆、六合区第二图书馆和江宁区图书馆为骨干馆的南京模式运行良好。为了进一步拓展服务半径、充分发挥通借通还的效能,金陵图书馆还在两个区馆内设立了金陵图书馆分馆,使六合区和江宁区的读者,仅凭六合区第二图书馆或江宁区图书馆的借书证,就能借阅金陵图书馆的图书。以金陵图书馆的江宁分馆为例,开通“一卡通通借通还服务”以来,利用区域流通平台对江宁馆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其工作量统计如图2所示。同时,两个区(县)馆也积极拓展服务半径,在街道和社区设立自己的分馆,例如,六合区第二图书馆在山潘街道和西厂门街道新华七村社区设立了自己的分馆,江宁区图书馆设立了东山街道、秣陵街道、汤山街道、麒麟街道锁石社区等四家分馆。

区(县)图书馆在街道、社区开设分馆有其独有的优势。据调研,南京市绝大部分街道以及部分条件较好的社区均有自己的图书室,但由于规模较小且没有专业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等原因,不少图书室都无法对公众开放。街道、社区图书室通过与所属区(县)图书馆的合作,区(县)图书馆对街道图书室图书的进行加工,将书目数据录入至本馆的管理系统,街道、社区图书室只要提供互联网接入以及一台电脑,就可建成一个分馆或服务点,无疑解决了街道、社区图书室利用率过低的问题,做到真正的为群众开放。

5总结与展望

基于“两层四级”的覆盖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启动,标志着南京市图书馆通借通还、资源共享的新时期已经到来。按照南京市文广新局的要求,将于2012年在南京市各区(县)全面推广“市、区(县)图书馆一卡通联网建设”,2013年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让全市市民不但坐拥金陵图书馆、全市15家区县图书馆和100余个遍布城乡的街镇村社区分馆500多万册件的丰富藏书,还能轻松方便地就近借、还书。

此外,随着全市公共图书馆Vpn网络平台的建成,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自身的资源优势,提供更多、更好、更丰富的服务。例如,结合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这三大部级的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节点作用,利用网络和资源优势,为街道、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这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肖焕忠.总分馆制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7(5):41—43.

[2] administrative Staff[eB/oL].[2010-06-15]..

[3] 李国新.“总分馆”建设的最大障碍是体制障碍——《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读后[J].图书馆建设,2008(9):2.

[4] 李超平.构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体系——规划与模式[C].第十七届浙江省地市级公共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2008(8).

公共网络建设篇6

1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前景看好

建立各具特色的馆藏体系,是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的首项目具体工作内容。地方文献又是公共图书馆最具特色的重要基础建设之一。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据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全国有90%的公共图书馆在自己的网站上推出地方文献信息,且绝大部分站点都是将地方文献作为重头内容推出。上虞市政府将“政府上网工程”,构建上虞市城域网的重任交给了上虞市图书馆。在美国,为更好地保存和更方便地使用政府出版的大量文献,专门设有联邦政府一级托管图书馆和地方一级托管图书馆。地方文献在网络环境下的地方政府信息资源利用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从美国因特网的出现,信息产业的崛起,到一系列有关信息资源共享法规。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已经使公共信息在拥有和利用方面的公共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加坡寻根网公司,利用ie网将家谱资料辐射世界,公众访问率非常之高,一天网上点击率达几十万次。家谱是一笔不可估量的亟待开发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上海图书馆已出版了《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现正着手编纂《中国家谱大辞典》,《中国家谱系列丛书》,《一百位名人家谱简介》等等。正是由于家谱这种地方文献是重要史料,其利用的社会效益好,才决定编撰一部收录、发行并上网于世界范围的《中国家谱总目》。家谱联系着全世界的华人,参加《中国家谱总目》编撰的中国上海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新加坡、荷兰。台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中文图书馆和中文资料收藏单位;它是中文文献资源世界范围共建共享规划正式启动的一个重要合作项目;它关联千家万户,能引起广大的重要地方义献资源。如温州电视台,《温州日报》发播成立浙南谱牒收藏研究中心消息后,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除本地市民纷纷来电、来人送来家谱外,福建、台湾、美国、泰国等地华人都通过各种方式与中心联系。笔者所在的乐清市图书馆,将《中国家谱总目》收录、编撰消息,通过召开地方文献工作会议和地方党报、电视台宣传后。立刻引起社会响应,平时征集工作较难涉及到的边远山区,纷纷来电来人联系,有的还马上复制好家谱送过来。在主动联系者几乎是一个相似的心愿:就是想利用图书馆的信息桥梁,继续寻查始祖、始迁祖,上溯寻根。图书馆借此机会收到一批古今名人资料,大大推动了地方文献收集、利用成果的宣传。实践证明,此次地方征集宣传效果明显好于以往类似宣传。

网络环境下家谱的收录已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地方文献征集氛围,它是各公共图书馆借此宣传收集。利用地方文献的大好时机,它可使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宣传,顺着家谱这一特殊地方文献资料的脉络关系延伸至山乡村落、天涯海角,并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2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要选准切入点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目的在于公共服务,地方文献工作应从收集环节开始,就注入公共服务的因素。即要通过选准收集、利用直接挂钩的切入点展开工作,以增强收集、利用服务成果宣传的即时社会效应。因为大量的地方文献非正式出版物,无法通过正规渠道流通、传递,而且有些地方文献信息隐含或散见在各类公开或内部发行资料中,使收集、整理、利用工作具有相应的难度。如果馆员有目的地选准切入点进行收集、整理以致利用,就会产生双向双倍的公共服务效益。如民间家谱的收集,完全可以在普查的基础上,选出几位名人家谱为切入点,有方向、有目的地深入民间宣传动员,向民众讲明收集、整理、修复、保存家谱,并进行目录著录。编撰、发行、上网的计划,以及其作用和意义,取得乡亲、族长的信任与协助、支持。一般他们都会乐意将本族杰出人物的功绩和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图书馆可配合征集工作开辟杰出人物专题宣传栏,使收集、利用直接挂钩,问时通过媒体扩大宣传,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选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切入点时,贵在知已知彼。地方文献工作者在收资料时,经常与文献作者直接接触,甚至交成朋友,因此更了解当地民众需要什么信息。乐清市图书馆2000年曾选定编辑、推出“中国之最在乐清”系列展览为切入点。在编辑过程中,边利用边收集补充馆藏,这样缩短了收集、开发、利用的周期,提供资料点也能及时、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果,通过图书馆的信息桥梁发挥作用,就很主动积极的配合和协作,有的还自愿提出给予展览经费的资助。比如:仅“中国之最在乐清”系列二“海洋环境与资源”一期,就收集了几十处的资料。与此同时,还在编辑制作系列展览时陆续将数据录入光盘保存,为地方文献资源上的上传ie网做好了基础的工作;另一方面,将地方海洋局的“海洋区划功能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的宣传,以再现图文并茂的文献史料形式展出,告诉人们地方文献资料收集都有哪些范围,内容和载体形态,乐清海洋资源有哪些“中国之最”,启发人们爱我家乡,保护环境、善待海洋。取得了地方文献收集、利用双向公共服务的明显社会效益。通过一个点的开发利用,带到了面上的收集,使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形成了良性循环。

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料建设,除了知自己的馆藏与兄弟馆馆藏特色外,还可借世界范围的《中国家谱总目》收录共建共享的氛围,同相邻相关的文献收藏单位取得相互了解、友好协作。通过选定编制联合目录,举办联合展览等切入点,展开互通有无,互为补充的文献信息交流。网络环境,将使文献资源建设,从公共关系运行中由协调发展为合作,由咨询服务发展为战略管理。协调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交叉问题,制订科学的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合理分工布局,共同寻求解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料指数式增长,收藏单位人、财力投入顾此失彼,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的良策非常重要。特别是市县级公共图书馆,从地方的资源、人力、财力各方面看,采取强强合作尤为必要。事实已证明,以《中国家谱总目》收录为契机,召开地方文献工作会议,相关单位之间较容易达成共识。2000年6月国家图书馆在京主办,世界范围的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决定由各机构分头编纂,上海图书馆汇总总校主持编纂《中国家谱总目》。它就是从时局发展、馆藏特色、公众需求等出发,选准切入点的。因为目前,ie网已提供了信息传递的桥梁,海内外华人有一股寻根热,而且,上海图书馆收藏家谱居中国第一,还拥有像王鹤鸣先生这样一批专家人才。它是网络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文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切入点。

3结语

总之,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前景看好。各公共图书馆要抓住机遇,及时选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切入点。要知已知彼,从公众需求、馆藏特色、时局发展和地方实际等出发,寻找收集、利用直接挂钩的切入点,以达到收集促利用,利用促收集的效果。并鼓励馆员在收集、利用资料时与公众直接接

触掌握信息、建立友谊,共同选定地方文献开发专题,以更好地促进收集、整理工作。同时要借编撰《中国家谱总目》创造的共建共享氛围,进一步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宣传力度与横向交流、协作,共拟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和切入点,从而使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在竞争激烈的网络环境下,有序发展,充满生机。[参考文献]

(1)张怡,慎忱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美国托管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00,(7)

公共网络建设篇7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平台;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41.4;C916[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00

传统的公共就业服务是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训练等内容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其服务提供主要是通过招聘会、招聘网站等形式来进行操作的。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企业与求职者需付出大量的交通成本和工作成本去参加招聘会,而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就业途径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网络化作为加强和创新公共就业服务的有效途径,应运而生。

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建立,可实现服务向下的延伸和数据向上的集中、政企间数据的相互对接,通过网络可以使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在覆盖城乡的服务平台上实时更新,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提供便捷的服务,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本文拟通过对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市民满意度进行调查和评价,提出完善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就业。

一、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常住人口862.65万人,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郑州正在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前来就业。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郑州市不断探索和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加强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目前,郑州市已经建成了包括郑州人才网、郑州市人力资源网、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等30多个信息网站在内的就业网络服务平台,该平台涵盖了郑州市就业基础信息和业务数据,覆盖了郑州市各区(县),并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实现了信息共享利用,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已初步形成。郑州市12个县(市、区)的政府综合门户网站均设有就业服务专栏,通过就业服务专栏招聘信息,提供就业政策、就业培训、就业岗位等信息。另外,郑州市各高校都在创新就业服务,设立了互联网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求职,促进了整个社会就业模式的转变。

但据调查得知,目前大多数农民工、城市失地农民的就业仍是选择直接到劳动力市场找工作。可见,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并不是农民工寻找工作时的首要选择,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网络技术掌握得很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郑州市缺少针对农民工的就业网络服务平台。

二、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满意度调查设计

1.满意度评价指标的设计

本文所构建的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满意度评价体系有五个一级指标:(1)认知度,主要用于评价居民对网络服务平台的了解和认识;(2)基础设施,用于评价与就业服务网络化有关的软硬件开发和配置;(3)普及应用水平,用于评价网络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程度;(4)信息化功能,用于评价网络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对居民的有效性;(5)服务水平,用于评价居民对网络平台就业服务的满意度。

2.调查方法和过程

针对以上所设计的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市民满意度的指标体系,我们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郑州市的从业人员,按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惠济区、管城区、上街区等区划单位内不同行业就业者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回收率100%。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男性占49.5%,女性占505%。其中,18岁以下的占2.5%,18~30岁的占34%,31~40岁的占28.5%,41~50岁的占17%,51~60岁的占11.5%,60岁以上的占6.5%,几乎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就业者且性别比例均衡;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0%,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2%,大专及本科文化程度的占54.5%,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学生占15.5%,商业、服务业人员占10%,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占28.5%,农民工占115%,党政企事业单位人员占3%,其他占315%,涉及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人员,涵盖面广泛且具有代表性。

三、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满意度分析

1.建设数量满意度分析

关于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数量满意度的评价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中“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数量是否足够”获得的。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数量足够,有35%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数量不太够,有245%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数量严重不足。这说明大部分人对目前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数量不满意,原因在于郑州市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员越来越多,就业需求量大,而原有的就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就业服务需求。既要增加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数量,又要保证平台建设质量。

2.推广应用满意度分析

关于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满意度的评价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中“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程度如何”获得的。由调查结果可知,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程度总体上属于中等偏上,其中,认为推广应用程度很高的占11.5%,认为推广应用程度中等的占56.5%,认为推广应用程度低的占21.0%,认为没有推广应用的占11.0%。尽管政府正在大力推广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应用,认识到网络服务平台在改变就业模式、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与被访者的交谈我们了解到,有些地方网络服务平台覆盖面不广,网络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程度低,甚至没有推广应用,这些地方主要是基层地区,包括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

3.硬件设备质量满意度分析

关于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硬件设备质量满意度的评价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中“您对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硬件设备质量是否满意”获得的。15%的被调查者对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硬件设备质量感到满意,27.5%的被调查者感到比较满意,51.5%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硬件设备质量还可以,只有6%的被调查者对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硬件设备质量感到不满意。这说明郑州市的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硬件设备质量良好,居民满意度较高。

4.提供信息及时性满意度分析

关于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及时性的满意度评价,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中“您所在区域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如何”获得的。72%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及时,信息的及时更新使得求职者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就业方面的信息,根据获得的就业岗位信息进行个人职业测评,再根据测评结果和自身实际,选择就业岗位和就业培训。

5.提供信息全面性满意度分析

关于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全面性的满意度评价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中“您所在区域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是否全面”获得的。只有18.5%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全面,可见网络服务平台提供信息的全面性、系统性有待提高。

四、完善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对策建议

1.借鉴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的成功案例――天津模式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发展,天津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1993年,天津市在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网络(外网),2005年建立了全市劳动就业服务网络(内网),实现了市、区县、街(乡镇)和部分社区联网,及时登录用人信息、求职信息、劳动就业政策,职业介绍服务实现了网上报名、视频面试、远程招用及网上人才测评。2008年,天津市的网络招聘工作得到加强,通过整合网站资源、升级网站数据库和后台自动匹配等功能,网络信息传输得更加及时、准确、有效了。特别是开启了网上人才评估频道,采用调研、问卷跟踪等方式,提高了测评技术,为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鉴别和甄选提供了较科学的依据。

目前,天津市有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66家,其中,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22家,街道开办的有15家,行业开办的有18家,事业单位开办的有17家,社会团体开办的有22家,民营及其他部门开办的有72家,已经形成了以市职业介绍中心为龙头,以区、县、行业为主体,以街道、乡镇和民间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覆盖全市、联结城乡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全市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机构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办公系统、网络视频招聘及培训系统、人才能力素质测评系统,按照人本化、广覆盖、重特色的服务理念,在不同区域建立了分中心,是目前国内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现代人力资源专业化服务机构。

2.完善郑州市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议措施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良好的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硬件设备是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加大平台财政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强平台硬件建设。应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根据郑州市自身的特点,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投入增加信息化投入渠道,合理调整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结构,将仪器设备购置更新、设备日常维护费用和软件开发纳入财政预算,既要增加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数量,又要保证平台建设质量。在信息化投入整体增长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形成制度性安排,在长远的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整体规划中给予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足够重要的地位。

二是在整合现有系统资源的基础上建设统一的网络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必须有统一的标准,网站规范标准建设需要制定统一的网站称谓和域名使用规范,同时尝试对就业服务内容进行整合,各地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统一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中心,并注重区域间信息数据的交互、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分析等工作,以建成系统统一、数据全面集成的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与外界信息系统交换的需求分析,保证既能满足基本功能的需要,又具有与外界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与处理的能力。注意加强对基层地区的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宣传、推广和应用,因为在基层地区有更多的、相对弱势的待就业人群,包括农民工、城市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等。

三是提升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中第三方的参与力度。公共就业服务涉及领域比较宽,服务对象比较多,所以形式也要求多种多样。如果仅仅依靠政府,难以形成服务面宽的就业服务中心,所以应加强对民间非盈利组织的引导,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依靠民间组织公益性、志愿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其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和行业自律的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公共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政府和市场提供不了或提供不好的公共就业网络服务,以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公共就业服务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志更,唐志敏.国外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实践与启示[J].电子政务,2010(5):3.

[2]周庆华,雄伟,杨艳,等.论我国省市公共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创新和发展――以陕西省为例[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9):14.

[3]本刊编辑部.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观点摘录[J].创新科技,2010(10):12.

[4]朱永庚.人力资源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5]陈建刚.完善我国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5(5):108.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2005―2006)[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

公共网络建设篇8

【关键词】公共治理;网络参与;互联网

公共治理及其在网络化时代的转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理论成为西方学界最流行的理论之一,公共治理理论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全球治理委员会提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①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实现治理的基本过程需要各种公共机构、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公共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治理的主体如政府、公共组织、非政府组织、私人团体、个人等;公共治理的对象或客体包括政治事务、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治理的目的是进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最终达到社会利益的调和。

公共治理理念在网络化时代的体现。公共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权力的去中心化、公共服务的目标导向以及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平衡。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治理理念体现在政府管理中,即网络民主与公共领域的构建、网络舆论与公共决策的互动,以及公众网络参与对公民社会的推进。

过去的数字化治理是围绕信息技术变革和信息系统变化而实现的一种治理模式,网络化治理则是面对网络时代和信息技术革命而提出的一种政府治理模式。网络时代的公共治理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将各种治理主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公共服务中进行整体性运作。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互动型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表达思想的平台,也为他们赢得了政治生活中的话语权。网络化治理旨在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和传播影响力,通过民主体制的完善,形成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渠道,将公众纳入政治决策过程中来,使政府能够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公共治理进入网络政治时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迅速渗透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技术在政治生活中的运用形成了一个新的现象——网络政治。

公共治理发展到网络时代,与互联网的关系便不可分割。公共治理在本质上就是政府运用公共权力与公共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公众个人进行协调,处理公共事务和维护社会利益。网络这种新兴技术给人类所营造的网络环境、政府与公众对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政府面临的危机,迫使政府必须重新审视公共治理的环境,并积极应对新形势下政府治理的创新。

网络媒体在公共治理中的政治考量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引发了人类交往方式、组织方式、思维方式的全面变革,也给全球的政治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政治生活全面进入了网络政治时代。

网络媒体的公共价值目标取向。网络具有快速聚合性,能够服务于一定范围的临时目的,在短时间内汇集利益关注者并在他们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新媒体的这种特性可以为政府进行公共治理所用,政府为了实现公共目标,可以利用新媒体信息流动的结构特征分配职责和任务,其终极目标是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共价值。因此,网络媒体可以作为政府主动分配服务与任务的特别渠道,公共部门通过网络与其他部门、组织以及个人实现合作,建立实现公共价值的交流场所。

网络媒体技术引发公共治理的数字化革命。伴随着网络论坛、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等沟通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为政府治理提供了更为便捷、直接的传播沟通方式。如今,政府实行政务公开,主要采取电子政务的形式,通过政府网站信息,实行网络问政等策略,同时为公众提供行政办事渠道,实现电子化治理。公共治理的数字化能够强化政府资源的整合利用,同时也使政府和组织之间用以往不可能实现的方式进行合作,这些都是在新媒体环境中才能完成的任务。

网络媒体对公民政治选择的影响力。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社会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新媒体传播技术的进步,新媒体为公众的言论自由提供了场所,使公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得以真正和广泛地实现。公众从未像今天这样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并为公共政策献计献策。政府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望和实际参与的可能性进行回应,就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政府模式,而这种模式必然与新媒体传播相关,只有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政府才能建立将信息、服务聚合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将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众连接到一起,并在公共服务中给予公民更多的选择权利。

公共治理创新中推进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探寻

互联网在为公共治理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互联网使政府实现了更加公开、透明的决策过程,公民的参与热情提高,公共决策也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网络参与性的加强也使公共治理面临强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及时引导网络舆论,不仅可能使负面舆论得势,而且会阻碍公民网络参与的健康发展,影响治理。

培育成熟的网络参与主体。网络是一个众生喧哗的场所,是民意生成的公共领域。网络的言论门槛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这种自由的舆论空间在保证公民参与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负面情绪、不实言论通过网络可以迅速蔓延,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公民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才能在公共治理过程中发挥正面和有效的作用。

网络参与主体的培育包括参与意识的培育和参与行为的培育,这在政府治理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熟的网络参与主体必须具备理性的思想、规范的行为和积极的心态,这是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切入点。只有对公民的参与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政府才能在公共治理过程中获得有效的参与支持。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对网络参与主体的教育和监督,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习惯,向公民提供参与的机会和信息;另一方面,公民自身也应当自觉提高自己的参与意识,加强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遵守网络文明公约,规范自身的言行,增强责任感,不传递不明来源的负面信息。

政府应当关注对网络参与主体的培育,提高网络参与主体的素质。首先,政府要加强对网络参与主体进行教育和监督,培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兴趣和习惯,并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其次,政府要通过媒体不断宣传公民公共参与的知识,提高公民积极参与的意识;再次,建立网络监督队伍,时刻警惕那些负面、不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公民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

同时,网络参与主体也应当提升参与意识和文化素养,自觉遵守网络文明,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对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不传递危害社会安全的信息,增强网络识别、辨析能力,共同创造健康、积极的网络政治氛围。

建立防止网络参与“数字鸿沟”的机制。目前,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均衡,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网络使用状况分布不均,经济发达地区、中青年、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网络使用范围广,使用方式多样化,反之,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人、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的群体对网络的使用明显不足。“数字鸿沟”是制约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障碍。

从公民网络参与的实践过程来看,要提高公民网络参与,必须首先保证公民的网络使用权利和使用方式。从政府的角度来讲,缩小数字鸿沟,应当从网络技术入手,提高网络普及率,提高公共参与中的网络使用频率,降低网络使用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种群体通过网络利用信息资源和实现政治参与的能力,这不仅是扩大公民网络参与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环节。

网络参与主体的扩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应当制订合理的规划,在普及网络教育的同时,加大对落后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网络,努力消除“数字鸿沟”,推动网络政治参与,使公民享有平等的信息化公共服务。首先,政府应当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利用竞争机制改变信息产业的垄断格局,降低信息产品和服务费用的价格,为公民降低上网门槛;其次,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建设,增强地区之间的合作协调,支持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再次,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建立公正、透明、可操作性强的网络信息服务机制,加强网络服务的多样化、便捷化,扩大普遍服务的业务范围。

加强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化建设。公民网络参与必须有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障,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不仅有助于保证网络参与的理,规范网络秩序,避免网络的虚拟和自由开放所导致的公民过度参与或无效参与、无序参与的状况。加快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化建设,推动网络参与有序进行,一方面要提升立法层次,建立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对网络技术在民主政治中的角色和行为进行规范,将网络安全技术、信息资源建设等问题纳入网络立法研究与制定的过程中,通过多方努力共同建设一部完整、灵活、有针对性的网络法律规范;另一方面要尽量维持网络秩序和公民自由之间的平衡状态,网络参与的法律体系应当以保证公民的自由权利为前提,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治理,同时要对公民的网络言行进行规范,提升网络文明规范程度,保证公民网络参与的质量,增强公民网络参与的价值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管理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法律,多为条例和规定,因此,政府急需制定一部网络方面的法律,凸显网络技术和民主政治合二为一的特征,将网络技术、信息资源建设等纳入其中,建立一部完整、全面的网络法律规范,对公民网络参与行为进行规范和保障。同时,还要重视网络秩序和公民自由之间的平衡关系,在维护公民自由权利的基础上约束公民的网络参与行为,使其明确权利与责任,保障网络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

结语

在网络政治时代,全面控制的管制型政府已经无法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和公民参与网络政治的热情,政府的传统职能必须向网络时代的新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将实现向社会的让渡。在公共治理中,公众的参与热情不仅体现在作为公共事务的主体参与管理,而且,对政府的公共行为和公共政策具有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而这种参与形式要求政府的公共治理必须实现双向互动的模式,以网络媒体的发展为契机,为公众提供双向沟通的平台,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与政府进行接触,对政府的治理政策提出批评和建议,将意见反馈给政府,引导民众借助新闻媒体表达意愿,让民意真正成为政府决策的基础。

(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0C057)

注释:

①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261.

参考文献:

[1]曾维和.整体政府改革时代政府治理模式创新解析及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

[2]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3]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刘月.中国政府治理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斯蒂芬·戈德史密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黄婷.刍议政府治理创新中的公民网络参与[J].桂海论丛,2010(1).

公共网络建设篇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求各企业在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中能够加强对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视,切实提高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对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足,导致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长远发展[1]。因此要求有关人员能够对此进行具体的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以下本文就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1公共服务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探析

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要求政府能够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以省级服务为领导,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进行服务凭条网络项目建设,并加强服务设施、服务信息以及服务资源等的全面建设,以便获得良好服务效果[2]。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包含了多种技术信息和文件数据资料,其形成的档案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整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的内容,做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作可以实现全省范围内以及全国范围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政府的各项决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必须要求能够加强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的档案规范化管理,为其他各项活动奠定有效的资源和信息基础。

2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

2.1重视程度不足

要做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必须要求相关领导人员能够加强对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认识,了解明白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各项数据、资料、文件等进行搜集,只有将资料收集完全,才能算是做好了档案管理工作[3]。但是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对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重视性认识不足,因此经常出现项目档案信息收集不全面、时效性等的问题,导致项目档案的服务功能和利用效率大大降低。

2.2基础投入不足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不仅要求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如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这就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但是就目前来看,这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均较为不足,导致虽然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进行了档案管理,但是网络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无法保证档案管理的规范性,软件系统的可操作性和水平也不强,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发展。

2.3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包括精通的业务能力以及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等。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人员大部分均在学校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平时接受的培训并不多,导致与时代脱轨现象严重,对于目前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了解不够清晰,计算机操作能力更加有待提高,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需要引起重视。

3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对策探析

3.1转变思想观念

目前大部分人员对于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认识仍然不够清晰,因此导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效率不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严重不足。因此,要提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必须要求能够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使相关人员认识到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首先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将项目档案进行合理的分裂,然后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规范[4]。归档环节是加强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档案收集人员不仅要在项目前初步罗列档案归档内容,在项目完成后还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并且要保证档案收集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够保证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收集完项目档案后,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将收集的资料全部输入电脑,以便实现项目档案的网络共享。

3.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有关单位能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从硬件上来说,要求单位能够配置相应的计算机和电脑设备,并配置好相关的安全辅助设备如消防设备、防水设备等;其次,从软件上来说,要求单位能够开发更加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提高项目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3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时代在不断发展,要实现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必须要求管理人员能够跟随时展的步伐,学习更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新的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因此,要求加强对单位内部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便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水平和效率[5]。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业务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在业务能力的培训时,培训人员需要重视管理人员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管理人员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不断进行管理方法和形式方面的创新。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则要求能够加强管理人员的实践上机操作,保证管理人员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公共网络建设篇10

一、公共危机管理:动态危机传播过程

从古巴导弹危机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露事故,从“9•11”恐怖袭击到“非典”、大肠杆菌疫情蔓延,从全球金融危机到印度洋海啸、佛罗里达飓风、汶川地震,从埃克森公司(exxonValdez)石油泄漏事故到强生公司泰勒诺(tylenol)胶囊中毒事件、各种食品安全事件……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各种问题和矛盾也随之而来,越来越多潜在的或是正在发生的公共危机日益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样一个“风险社会”①的时代,“没有一个组织可以免疫于危机”,[1]如何应对公共危机,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已日益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大众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学者认为公共危机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危机传播过程”(aprocessofongoingcrisiscommunication),公共危机传播的效果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舆情则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2]公共危机是引发舆情的重要的中介性社会事件。公共危机传播贯穿于公共危机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是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信息沟通行为,在此过程中,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疏导等是危机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反映了党和国家对舆情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4.57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其中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达3.03亿。[3]以即时、互动、开放为特点的网络传播为公众表达意见,参与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由此,舆论打破了时空限制,出现了聚合化、实时化等趋势,大规模、全国性的舆论可以在短时间迅速形成,这一点在公共危机传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能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准确分析和研判,进而通过有效的危机传播预防和化解危机,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在理论方面也极具价值:一方面,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这一特殊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分析研判,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新趋势;另一方面,在定量与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机制进行探讨,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演变的一系列过程,是对舆情基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

二、公共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

在危机传播方面,目前探讨的重点集中在危机引发的信息流动和系统互动过程,在研究方法上,结构分析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个案研究,形成了管理学、传播学和公共关系学三大主要理论视角。国外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并不局限在社会科学领域,一些自然科学家侧重于对于舆情的产生、发展进行定量分析,网络信息处理领域重视应用技术开发,如话题检测与跟踪(DtD)相应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从传统对于事件的识别跨越到包含突发事件及其后续相关报道的话题检测与跟踪。国内对网络舆情的关注最近几年有很大提升,据CnKi(2005-2010)统计,相关论文呈爆发性增长,成为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机制是一种在稳定和多数情况下存在的工作方式,因此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研判时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的建立上,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机制。在动态监测与全面汇集的基础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研究危机传播生命周期中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策略和机制,以期更准确地描述、推论、预测和预控。

2.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舆情形成所依赖的三个基本条件———作为意见表达空间的互联网、作为舆论主体的广大网民、作为舆论对象的中介性社会事件(公共危机)进行综合研究,建构网络舆情研判的指标体系与模型。同时,针对公共危机的生命周期,将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细化为:预警机制、响应机制、疏导机制、机制、反馈机制等。

3.预案平台建设与反馈评价机制。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最终要为政府的危机治理提供支持,因此,设计基于危机事件的舆情分析研判系统、信息库、预案库、专家库,并在实践检验和反馈的基础上对相关指标、模型、方案进行修正亦是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4.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体制建设。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需要以科学、规范、长效化的体制作为保障,因此进行体制建设是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的基本前提。整体而言,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主要着重于两个方面:第一,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进行汇集分析,建立相关指标体系;第二,在分析基础上建立包括提前预警、紧急响应、迅速联动、科学疏导、及时反馈等诸多环节的网络舆情研判、应用机制,研究其模型框架和管理机制。舆情本质上始终贯穿了公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不断变动的相互利益关系,[4]围绕着不同的危机事件,舆情的主客体之间不断进行利益的博弈和政治态度的变动,普遍性与群体性、综合性与纷杂性、相对性与可变性等等交杂在一起,加之民众心理、历史性和民族性方面等特点,舆情信息本身很难把握。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即时性和互动性决定了网络舆情的自由性、多元性、突发性、分散性、偏差性等特点,这些更为网络舆情的分析带来了困难。一方面,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指标体系的确立,指标所对应的网络舆情信息经过分析要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发出预警、提供支持,对于指标的可测性、可靠性、导向性和延续性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需要将危机事件进行分类,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分析影响网络舆情的各种因素,选择那些对网络舆情影响较大、便于测度的要素作为分析研判指标;另一方面,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设计,要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p#分页标题#e#

三、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体系

从历时态角度分析,任何危机都有特定的生命发展周期———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在不同种类的危机事件中,在不同的危机发展阶段,其网络舆情的内容、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其体制建设要以情报学的信息监测、汇集作为技术、数据支撑,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与范式为主导,结合社会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研究视角,其基本体系如下图所示。危机前:做好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规划和建模工作,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有效的分析方法进行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采集、处理、分析和预警,提出针对不同种类危机事件的切实可行的分析研判机制和模式框架,进而实证检验和反馈修正。危机中:结合当下的危机事件,对其进行分类,及时预测和发现网络舆情的发展动态,予以全面挖掘和汇总。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置分析(包括数量、内容、倾向性、时间、用户信息、网站类别、ip地址等方面的分析)和专门化、系统化的研判(包括网络舆情本身,及其与外部微观、中观、宏观因素的互动),同时结合社会调查,考察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之间的关系。进而,汇集并建构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的响应、疏导、、反馈机制,通过实践检验,建立指标考察其正负效应。危机后:通过反思,对相关模型框架和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同时探讨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长效机制建设。

四、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