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1:06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篇1

一、明确考试方向

1.仔细研读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同学们备考的依据。对考试说明的研读要突出两方面:一是明确知识范围,特别要注意每年微调的部分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常常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二是明确能力要求,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2.深入把握命题趋势。《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虽为选修课,但它实际已经成为各省市的必考内容。同学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做真题,研究命题思路,把握命题趋势。近年来相关命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切口小,挖掘深。高考命题的切入点细小而零散,如江苏省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涉及的考点有“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等;江苏省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政策”;江苏省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涉及“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知识点虽然细小,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第二,考试内容涉及两个改革,对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要求较高。如201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中对“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的比较;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中对“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原因”的比较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既要抓住共性的东西,又要参透每一改革的特性,深挖原因,以不变应万变。第三,命题与现实联系密切,具有时代感,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与借鉴功能。如江苏省2012年高考历史卷考查了“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江苏省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关注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内容,并适当进行延伸。

二、学习与应试策略

1.常规学习的四段论,即背景(为什么改)、内容(怎样改)、影响(改的结果如何)、评价(对改革或改革者的评判)。在学习过程中如能秉承“利益分析法”,就能将一些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习效果会更好。利益分析法,就是从利益关系入手,追溯各个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动,从而推导出基本符合实际发展趋势的结论。将其用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即分析社会存在什么弊端(社会危机、内因或外因、主因或次因等);针对弊端应采取什么措施(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教育、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变革等方面);这一措施有何效果(成功或失败,或解决前一问题的同时又带来新的问题等);改革中各个利益主体有何行动(反对者与支持者、受益者与受害者等)。

2.应试策略。首先,把握相关理论。如改革就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涉及最高领导者的强势主导、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民心向背、改革策略、用人问题、文化传统、外部条件等;至于改革的启示,结合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即可归纳出来;对改革(或改革者)的评价,要注重两个标准,即价值标准(生产力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道德标准(关注民生、统筹各方利益、改革者品质等)。其次,清楚试题的构成。一道试题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立意(考核的目的)、情境(试题的材料)、设问(试题的呈现)。再次,明确答题路径,搞清设问“依据材料回答”与“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不同。最后,在此基础上看分答题,注意书写工整、条理清晰、史论结合,争取获取高分。

三、经典试题分析

例1.(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第45题)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有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痢⒗詈枵隆⑷俾坏热宋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的共同之处。(6分)

(2)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参考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持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分析】本题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两次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其异同之处,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材料中“清末新政”的提法乍一看会让人感到手足无措。因此,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多读一些材料,以备考试之需。第(1)题,可从两次改革的对象、性质、内容等角度入手回答,如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均向西方学习、均为自上而下的改革;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国势”、“人才”、“武备”及百日维新的内容可知,两者均侧重于制度改革。第(2)题,第一小问可从主导者、进程、国内外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应结合时代背景回答。

本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一道题可能涉及多个改革事件,即改革史的比较问题。201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4题将“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相比较,取得了较佳的命题效果。此外,二者的习俗变革也有比较的价值。复习中应重视对古今中外各种改革异同点的归纳,如对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对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对明治维新与的比较等。在比较点的选取上可以关注改革的背景、目的、措施、结果、原因、性质、意义、国情、人文习俗等,既可以是“长时段”的比较,也可以是“短时段”的聚焦。

例2.(2011年高考江苏卷历史卷第24题)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分析】这是一道经典的改革史试题,切入点是明治维新中“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涉及的考点有殖产兴业的方式、原因、变化、启示等。本题的亮点是紧扣当年的热点“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设题,凸显历史的借鉴功能与现代气息。由此题可以看出细化考点、夯实基础的重要性。此外,对于日本的“明治维新”,可将其与中国的“”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

例3.(原创)对失败的原因,后人一直存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帝后两党政权之争,由来已久,戊戌维新,特西后有意纵容之,以作废立之口实耳。

――萧一山《清代通史》

材料二这个运动主要的是代表了当时从地主官僚转化过来的资产阶级的政治倾向,所以只能是一种软弱的改良主义的运动。领导这个运动的人,看不见农民革命的力量,他们所企图的都是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抵制农民的革命。他们和当权的封建势力并不是根本对立的,只是要求封建统治势力让出一点位置来给新起的资产阶级。这样脱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软弱的改良主义运动,注定了只能得到悲惨的失败。

――《》(中国史学会主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失败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指出论者采用了哪种历史观。

(3)依据上述两则材料,任选一种观点,利用所学知识论证其合理性。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参考答案:(1)原因:光绪帝软弱无权;帝后党争。

(2)原因:坚持改良主义,不赞成革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封建势力划不清界限等。史观: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

(3)选择材料一观点:慈禧逼迫光绪帝免去翁同一切职务;重抓朝廷用人大权;甲午战争中帝后的和战之争到变法前夕的维新与守旧之争;光绪帝被囚禁,慈禧太后重新训政。

选择材料二观点:变法旨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康、梁等维新人士和部分具有维新倾向的官员参与变法。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篇2

关键词:“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病理学;考试改革

我国现行的应试型考试形式,偏重于知识的记忆,课程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老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但考试又是课程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考试在高等教育阶段同样有指挥棒的功能。学生和教师的许多行为,其实都是为了适应这一制度安排的要求,或者是通过与其博弈而张扬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利益诉求。”[1]改革“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教学中传统的考试模式,就是为了树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现代考试理念,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把考试内容定位在对学生独立思考、自学能力的考查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作为教学质量鉴定的一种方法,应该是一种融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考试机制。”[2]为此,我们对本课程的考试方法作了如下探索性改革:

一、考试的组成部分

“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课程考试由平时考试、实验考试、单元考试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组成。平时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20%、实验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20%、单元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40%。平时考试包括课堂提问、作业、读书报告、病例讨论等。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角度为出发点,我们对实验教学的考试分值所占比例定为20%,其中实验考试也包括平时实验完成情况。单元考试主要由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定期测验构成,适当体现阶段性考试。

二、考试的方法

1.平时成绩考试的方法

我们利用部分学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师生互动教学。小组教学主要采用病例讨论、撰写论文的形式。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安排了两次讨论课,由教师决定病例讨论题目,学生10人一组进行准备。讨论题主要包括了课程大纲的内容,也涉及部分相关的临床知识,要求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因为学生准备很充足,课堂气氛很活跃。除此之外,平时作业主要是以综述性质的论文形式布置给学生,作业在开课后第1周布置,并要求在学生在7~8周内完成,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

2.实验考试的方法

实验考试以标本考试和平时每次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两部分组成。

(1)标本考试。主要以鉴别标本的方式进行考试,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标本的性质自行识别出病变标本,并注明病变和疾病名称,教师根据其实验结果予以评分。

(2)实验完成情况评分。带教老师根据多年批改实验报告的经验和学生课堂标本观察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对学生每次实验完成情况客观地评出相应的分数,期末结束计算出平均分作为实验完成情况的分数。

3.单元考试的方法

单元考试分两个阶段进行:形态学和机能学。理论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两次单元考试,要求学生注重平时考试。

4.期末考试的方法

仍然采用传统的笔试方法。试卷的题量较大,覆盖面广,以100分题量组成试题,最后再按实际所占比例折算分值。

三、考试改革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任课教师对本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投入了很多精力,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课堂讨论、课后文献查阅等实践考察,侧重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在新的考试评价模式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体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新型的教学考试方法表示赞同,认为改革后的考试制度增强了自己学习的自信与主动学习的兴趣。从实施结果来看,本课程的考试改革是值得肯定的。

1.引导学生注重日常学习过程

在教学管理第一线的研究人员将高等学校考试的功能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功能;②评价功能;③引导功能[3]。经过改革,平时课堂表现、实验课表现等均纳入考试范围。新的考试形式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师教学过程中,避免学生逃课现象,使学生更注重日常学习。

2.课堂到课率高,气氛活跃

自从课堂提问、病例讨论表现等纳入最终考试范围后,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更加关注,注重采用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出席率和听课效果。

3.提高了实验课教学质量

通过本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将实验完成情况和标本考试纳入考试范围,使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重视起来。从学生实验课课堂表现、观察标本、实验报告书写等方面看出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师教学积极性明显增强

实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关键在教师。教师觉得改革并不仅仅只有学生受益,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学习。改革能使教师不断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并及时发现问题,能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真正体现了“大爱育人”的教学方针。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教师也能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考试改革的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出,高职院校课程考试模式也应强化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检测,顺应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应紧密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运用教学改革的机制和作用,带动和促进考试制度的改革[4]。我们对“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主要通过强调过程考试,把期末的考试压力转化为平时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努力学习和积累,也相应降低了学生作弊动机,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实验考试,促进了学生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在整个实验课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态度[5]。

课程考试方式改革要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考试,通过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符合护理专业特点的考试体系。本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适应了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人为本、能力本位、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完善了考试评价体系,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加快了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使得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用于实际护理工作,有利于全方位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邵守先.大学考试改革的研究视角与方法[J].教育与现代化,2006,20(1):13—17.

[2]赵丹,李新宇.国外高校考试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10):62—64.

[3]邵进,吕浩雪,陈云棠,等.大学课程考试的功能、形式及改革刍议[J].江苏高教,2001,16(6):59—61.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几个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41-2

课程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课程是培养人才的蓝图。我们只有通过课程改革,精心选择和组织课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课程改革是涉及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试评价制度等全方位的改革,课程改革的过程必然是人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确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推进策略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从准备、启动到推进,经过两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但是,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和反映出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诸如关于教学观转变的问题、关于教学方法、方式改革的问题、关于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关于把握和钻研教学内容的问题等等。为了促进改革的深入开展,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我作为一线教师认为新课改要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改革的理念追求,教育实践界存在着闻风而动的盲目追随和形式主义,现在有的课堂活动看起来花样形式较多,但是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处理显得很生硬,有串联活动之嫌,使用的结果可能冲淡主题,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会使课堂管理失控,给一些顽皮学生提供“玩”的机会。

教学内容与活动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动”来达到“学”,是“动”中“学”,而不是为了“动”而“动”,为“学”而“学”,所以,课堂不应是活动串联起来的游戏,而是内容和的有机结合。

2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为了振兴中华,我们必须紧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理想才有方向有信心有力量。但理想毕竟不能代替现实。教育的对象是人,基础教育的改革涉及几亿人,务必循序渐进,求真务实。教育改革要直面国情、直面现实、直面生命、一步一个脚印,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事与愿违。教育改革具有长期性渐进性甚至反复性,不要期望毕其功于一役。轰轰烈烈或操之过急难以真正解决问题,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也难以凑效。夹生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也要引起注意。

3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有很多的精华值得继承,我们要目中有人,更要寻找历史巨人,并看到他的肩膀在哪里,以此作为新的起点,看到更遥远的未来。当然对于我们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也不能够全盘否定,不能把老祖宗的东西都丢掉不要,认为传统的就是旧的坏的。这是完全错误的。现在很多国家也正在研究中国的教育。国外很多国家都认为中国传统的、这种以理解记忆为主和认知为主的教育也是值得他们学习借鉴的,并且认为我们的教法和理念比他们的更加有效,比他们的强调“知识的‘个人主义’”要好。老外尚且认同我们的传统,那我们国人就更应该对其充分利用了。我们要认识到课程改革不是推倒重来,应辩证的看待“新”要守正出新,推陈出新,而不要在“新”的旗帜下,丢掉了传统中优秀的东西。他山之石,不能拿来就用,而要从实际出发,加以选择和改造,才能“攻玉”,才能为我所用。否则只能品尝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苦果了。其次,对别人的好东西,一定要弄清楚来龙去脉,弄清它的适用范围,否则就难免陷入盲人摸象的误区,以偏概全。另外,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教育改革举措和走向有时是相反的。例如有的国家从集中统一走向分散多样,有的国家则是从分散多样走向集中统一,这叫相反相成,殊途同归。

4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它的出台大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它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似乎与中考高考要求的“培养基本技能”有一些矛盾。过去,很多教师尤其是毕业班教师,为了应对学生中考高考的需要,会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词各种例题,通过题海战术的训练,着重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应试技能,以帮助他们应付中考和高考。而现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不能再搞“题海战术”,不少教师和家长都为学生的成绩担忧。

我认为,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近两年来,由于基础教育阶段新课标的试行和课程改革的推动,考试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在进行改革。但是,必须看到,中考和高考的体制和内容还没有能够完全按照新课标所提出的的要求来彻底改革,在这种现状下,教师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在课堂教学和课下作业中布置适量的作业、安排适量的考试帮助学生备考,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有益的。从理想的角度来说,真正掌握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学生,应当是任何类型和内容的考试都不怕,都能考高分。应当看到,“高分低能”的情况已在大大改变,“高分高能”的学生在日益增多。广大教师应当看到,应试能力也是个人素质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坚持新课程提出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必然能得到提高,因此,新课程与考试是不矛盾的,同时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也必将伴随着考试体制的日趋合理科学完善。

5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并充实理论。”这话说了几十年了,但真正身体力行的人不太多。有的教师忽视理论,有的理论脱离实际。专家们坐在研究室里研究理论,教师们站在课堂里教学,‘两者不相见,宛如参与商’。专家要和第一线上的教师通力合作。而教师的经验、甘苦是研究问题的最必要的材料。

身为一线教师,教学实践中会碰在很多问题,会有很多体验。按理说,一线教师搞科研是最有条件,最有权力,最容易出成果的,因为我们有基地,有对象,有实践。但事实上,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些由于忙于搞科研而教学成绩平平,有些则因为忙于教学而无暇顾及科研,而真正能把科研与教学两者兼顾并有机融合的为数却不多。科研脱离了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实践没有了理论的指导,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因此,我呼吁,广大教育同仁们,我们一定要努力,要么做科研型的教学能手,要么做实践性的科研专家。

有的教师,迫于学校压力或只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不得不应付几篇“论文”。自己在论文中写的什么,有什么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更谈不上运用。而有些认真搞科研的教师,科研成果累累,讲起理论滔滔不绝,但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却不多。作为一线教师教科研应有机结合起来,只搞研究不上课,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只上课不研究教学规律不总结教学得失永远都是教书匠。尤其是面对新课程改革这个大环境,教师更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的潮流。

6处理好传统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

从"传统"到"现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之间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应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两者个各有优缺,传统的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对基楚的积累。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更注重对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培养。对于方法,不要绝对化,某种方法一定好,某种方法一定不行。所以,我们要善于把传统的和现代的相结合。

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课改确实能够而且已经带动和促进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深化课程改革,必须切实落实好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切实处理好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课程改革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摘要: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现在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课改的前景十分光明,但老师们也遇到很多困难,也存在一些困惑。本文从教师在课改实施中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方面作了初浅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几个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41-2

课程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课程是培养人才的蓝图。我们只有通过课程改革,精心选择和组织课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课程改革是涉及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试评价制度等全方位的改革,课程改革的过程必然是人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确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推进策略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从准备、启动到推进,经过两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但是,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和反映出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诸如关于教学观转变的问题、关于教学方法、方式改革的问题、关于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关于把握和钻研教学内容的问题等等。为了促进改革的深入开展,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我作为一线教师认为新课改要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改革的理念追求,教育实践界存在着闻风而动的盲目追随和形式主义,现在有的课堂活动看起来花样形式较多,但是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处理显得很生硬,有串联活动之嫌,使用的结果可能冲淡主题,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会使课堂管理失控,给一些顽皮学生提供“玩”的机会。

教学内容与活动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动”来达到“学”,是“动”中“学”,而不是为了“动”而“动”,为“学”而“学”,所以,课堂不应是活动串联起来的游戏,而是内容和的有机结合。

2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为了振兴中华,我们必须紧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理想才有方向有信心有力量。但理想毕竟不能代替现实。教育的对象是人,基础教育的改革涉及几亿人,务必循序渐进,求真务实。教育改革要直面国情、直面现实、直面生命、一步一个脚印,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事与愿违。教育改革具有长期性渐进性甚至反复性,不要期望毕其功于一役。轰轰烈烈或操之过急难以真正解决问题,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也难以凑效。夹生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也要引起注意。

3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有很多的精华值得继承,我们要目中有人,更要寻找历史巨人,并看到他的肩膀在哪里,以此作为新的起点,看到更遥远的未来。当然对于我们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也不能够全盘否定,不能把老祖宗的东西都丢掉不要,认为传统的就是旧的坏的。这是完全错误的。现在很多国家也正在研究中国的教育。国外很多国家都认为中国传统的、这种以理解记忆为主和认知为主的教育也是值得他们学习借鉴的,并且认为我们的教法和理念比他们的更加有效,比他们的强调“知识的‘个人主义’”要好。老外尚且认同我们的传统,那我们国人就更应该对其充分利用了。我们要认识到课程改革不是推倒重来,应辩证的看待“新”要守正出新,推陈出新,而不要在“新”的旗帜下,丢掉了传统中优秀的东西。他山之石,不能拿来就用,而要从实际出发,加以选择和改造,才能“攻玉”,才能为我所用。否则只能品尝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苦果了。其次,对别人的好东西,一定要弄清楚来龙去脉,弄清它的适用范围,否则就难免陷入盲人摸象的误区,以偏概全。另外,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教育改革举措和走向有时是相反的。例如有的国家从集中统一走向分散多样,有的国家则是从分散多样走向集中统一,这叫相反相成,殊途同归。

4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它的出台大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它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似乎与中考高考要求的“培养基本技能”有一些矛盾。过去,很多教师尤其是毕业班教师,为了应对学生中考高考的需要,会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词各种例题,通过题海战术的训练,着重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应试技能,以帮助他们应付中考和高考。而现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不能再搞“题海战术”,不少教师和家长都为学生的成绩担忧。

我认为,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近两年来,由于基础教育阶段新课标的试行和课程改革的推动,考试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在进行改革。但是,必须看到,中考和高考的体制和内容还没有能够完全按照新课标所提出的的要求来彻底改革,在这种现状下,教师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在课堂教学和课下作业中布置适量的作业、安排适量的考试帮助学生备考,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有益的。从理想的角度来说,真正掌握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学生,应当是任何类型和内容的考试都不怕,都能考高分。应当看到,“高分低能”的情况已在大大改变,“高分高能”的学生在日益增多。广大教师应当看到,应试能力也是个人素质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坚持新课程提出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必然能得到提高,因此,新课程与考试是不矛盾的,同时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也必将伴随着考试体制的日趋合理科学完善。

5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并充实理论。”这话说了几十年了,但真正身体力行的人不太多。有的教师忽视理论,有的理论脱离实际。专家们坐在研究室里研究理论,教师们站在课堂里教学,‘两者不相见,宛如参与商’。专家要和第一线上的教师通力合作。而教师的经验、甘苦是研究问题的最必要的材料。

身为一线教师,教学实践中会碰在很多问题,会有很多体验。按理说,一线教师搞科研是最有条件,最有权力,最容易出成果的,因为我们有基地,有对象,有实践。但事实上,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些由于忙于搞科研而教学成绩平平,有些则因为忙于教学而无暇顾及科研,而真正能把科研与教学两者兼顾并有机融合的为数却不多。科研脱离了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实践没有了理论的指导,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因此,我呼吁,广大教育同仁们,我们一定要努力,要么做科研型的教学能手,要么做实践性的科研专家。

有的教师,迫于学校压力或只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不得不应付几篇“论文”。自己在论文中写的什么,有什么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更谈不上运用。而有些认真搞科研的教师,科研成果累累,讲起理论滔滔不绝,但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却不多。作为一线教师教科研应有机结合起来,只搞研究不上课,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只上课不研究教学规律不总结教学得失永远都是教书匠。尤其是面对新课程改革这个大环境,教师更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的潮流。

6处理好传统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

从"传统"到"现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之间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应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两者个各有优缺,传统的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对基楚的积累。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更注重对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培养。对于方法,不要绝对化,某种方法一定好,某种方法一定不行。所以,我们要善于把传统的和现代的相结合。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篇4

关键词:电子信息;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方法

【中图分类号】tn710

一、前言

从目前电子信息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设置来看,模拟电子线路是专业课程里面的主要科目,对整个电子信息工程系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电子信息工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电子信息工程教育的完整性,对学生电子基础知识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在电子信息工程教育体系中,要对模拟电子线路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教学改革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保证教学改革取得积极效果。

二、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要从课堂教学方法做起

从目前模拟电子线路教学现状来看,要想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就要从课堂教学方法做起,主要应做好以下内容:

1、积极优化课程内容的引导方法

教师对于新知识点的引导做的好,能唤起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采取温故知新加提问法,学生更易于接受后续课程内容的讲解,更易唤起学生的自觉思维。例如,在讲到信号运算与处理章节,作者会结合一个简单的加法电路,让学生去运用上一节反馈放大电路中深度负反馈的方法去求解。给学生的问题是:"深度负反馈有何好处(温故)?""这个电路的作用是什么(知新)""根据这一思路,是否可以构成减法电路?"这样,就把本章节的重点问题引出,节约课时,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课后复习。

2、根据课堂实际,正确使用问题教学法

教师施教过程,应以问题为主线,有意识、有计划的提出一些有启发性、趣味性、灵活性及预见性的问题,以打开学生思想源泉,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科研思维。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创新间接,以形成教与学良好的"互动",产生教学共振,提高学生参与兴趣。例如,讲解完二极管知识后,可让学生设计单相电路、单/双限幅电路,并问学生运用了二极管的什么特性,也可以让其发挥。

三、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要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

除了要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改革以外,在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中,我们还要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将教学理念作为教学改革的侧重点。目前来看,在模拟电子线路的教学改革中,在教学理念的转变上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教学理念的创新工作,使教学理念能够符合教学发展要求

为了保证教学改革取得积极效果,我们要做好教学理念的创新工作,要根据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实际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理念,使教学理念能够符合教学发展的要求,使教学理念能够成为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纲领,提高教学理念的指导效果。

2、在教学活动中努力贯彻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理念的指导作用

在对教学理念更新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做好教学理念的贯彻工作,使教学理念成为指导教学实践工作的重要依托,实现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使教学理念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保证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取得积极效果。所以,我们要努力贯彻教学理念。

3、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保持教学理念的有效性

考虑到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特殊性,我们在转变教学理念的时候,要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对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保证创新与保留的统一,使教学理念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教学理念的整体指导效果。目前来看,在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中,教学练的转变很有必要。

四、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

从专业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学模式的选择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能否取得积极的效果,因此,在模拟电子线路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教学模式的创新要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最终目的

在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过程中,无论教学模式怎样变化,教学模式创新的目的是不变的,我们要在教学模式创新中将提高教学实效性作为最终目的,不断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工作,提高教学改革的整体性和实际效果,使教学模式创新满足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2、教学模式的创新要考虑老师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接受程度

在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我们要明确两项原则,首先,教学模式创新要使老师具有可操作性,不能单纯为了求新求变而置老师于不顾。其次,教学模式的创新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只有学生接受了、消化了,才能起到教学模式创新的积极作用。所以,教学模式的创新要考虑可操作性和接受程度这两种因素。

3、教学模式的创新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

为了保证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在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要在教学模式选择前,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具体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学模式的作用,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电子信息类高职高专教育中,模拟电子线路是重要课程之一,在电子信息工程学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模拟电子线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对该学科的教学过程进行积极改革。其中主要应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使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改革满足专业课程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浅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过程性学习评价方式[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2]李惠钦;电子线路实验课改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4期

[3]周云艳;孙剑;宁仁霞;基于项目学习法的低频电路教学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21期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篇5

1.职能定位不够科学合理。从目前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来看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够给新农村建设提供各种支持以及服务,具体来说就是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种公共服务乡镇政府都不能够供给,存在职能缺位的典型问题,这突出反映了乡镇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举例而言,新农村建设不仅仅要求经济发展,同时还要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但是很多乡镇管理重心就是经济,忽视文化建设。除了职能缺位之外,乡镇管理中还存在越位的问题,没有处理好政府调控以及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全能政府特点明显。

2.乡镇管理条块分割问题突出。乡镇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突出,县级政府以及乡镇政府双重管理部门较多,这导致各个组织部门各自为政,各项工作开展的立足点不是为了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而是追逐自身的利益,结果就导致乡镇管理协调难度大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经济、文化、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工商、税务、农推、文化等机构之间通力合作,这样才能够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反之则会拖累新农村建设。

3.乡镇政绩考核模式比较落后。政绩考核模式存在误区也是乡镇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政绩考核的目的在于发现乡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改进,但是反观目前乡镇绩效考核基本上陷入了一个为了考核而考核的误区,数字出干部、数字出优秀成为了绩效考核的直接表现。在具体的绩效考核内容层面,新农村建设相关指标没有被纳入到乡镇管理范畴之内,乡镇考核基本上就是以经济考核为主,考核内容单一,考核方法落后,考核结构使用不足,对于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二、乡镇管理改革中的困难分析

1.改革遭遇巨大阻力。面对新农村建设给乡镇管理提出的更多要求,乡镇政府改革势在必行,但是也必然会遭遇到预料之内的巨大阻力,这些阻力处理利益阻力之外,还包括文化、理念等方面的阻力。利益阻碍是指在乡镇管理改革中可能受到利益损害的工作人员对于改革会进行的阻挠,文化以及理念层面的阻碍是指乡镇行政文化非常落后,带有严重的官本位、人治色彩,乡镇政府官员都是高高在上,没有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政府服务理念,而新农村建设要求行政文化的重塑,这意味着对文化阻碍必然乡镇管理改革。

2.改革遭遇动力不足困难。从改革动力来看,乡镇管理改革缺少足够的动力,首先就是乡镇上级政府动力不够,在乡镇管理改革动力方面,基本上从中央政府到基层政府存在动力层层递减的问题,出于种种考虑乡镇管理改革总是踯躅不前。其次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滞后,其对于乡镇政府改革的推动力比较弱,经济发展是推动乡镇管理改革的重要动力,经济落后自然就会影响到改革动力。最后是农村公民社会尚不成熟,广大农村居民在公民意识、法制意识等方面都比较落后,村民自治水平比较低,这也影响到了乡镇管理改革的推进。

3.改革基础条件不够充分。从乡镇管理改革基础条件来看,相关配套制度、措施的不具备同样给乡镇管理改革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乡镇政府改革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的孤立的工作,需要全面的做好的配套制度的改革,这样才能够为乡镇政府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反之在配套制度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乡镇政府改革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很难达到预期改革效果。乡镇管理改革基础条件不够主要表现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社保制度等方面的不健全或者缺失,从而成为了乡镇管理改革的拖累。

三、乡镇管理改革的具体路径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既是乡镇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乡镇管理改革的路径,乡镇政府在具体职能定位方面,要加快转变步伐,利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具体要求与内涵,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前提下,针对职能定位方面存在的越位以及缺位问题,有计划的制定职能转变路径。

2.完善管理考核模式。在管理模式方面,需要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打破各个职能部门的割据情况,统一到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之下。在考核模式方面,则要将新农村建设内容纳入到乡镇管理考核中去,完善考核方法,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篇6

【关键词】新教改;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考试

1引言

伴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革新,国家注重于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全面培养,对于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英语教学,侧重于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听力、对话。目前来看,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是英语改革的关键环节。一般而言学生都是在教室进行英语学习的,很多人都不适应这种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所以在教学改革中要学生要适应这种环境,综合提高学生英语对话水平和使用水平。

2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教学制度的不断革新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新时期的教学是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灵活的,专业性的教学模式将会取而代之传统教学并迅速崛起,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渐渐被社会所淘汰。在教学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找寻正确的方向,制定一个远大的目标,跟紧教学改革的步伐,将自己培育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复合性人才,具备专业技能,面向国际舞台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教育制度改革过程中,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思想比较刻板、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训练,致使学生实践能力落后;第二、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式比较传统,不够灵活,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第三、大学英语老师所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在大学扩招背景下所承担的责任重大;第四、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刻板复杂,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范围极小,不满足多元化教学理念;第四、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模式不平衡,学生数量与老师比例失调,严重影响学生英语知识的吸收,难以展开针对性的教学。

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法

3.1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在英语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英语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如果灵活多变、内容丰富,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但是遗憾的是,大多数英语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都是照搬课本中的知识,在讲解时只是按它所写的内容进行原版叙述,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完成教学方案。在教学中多使用一些日常生活可用到的词汇语句,对于理科的学生要设计与文科教学不一样的教学方案,多一些人文知识的内容在里面,增添时代气息在英语课堂。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有选择有顺序,增加一些基础内容、交叉讲解一些语法知识,对于有寓意和内涵的英语知识要鼓励学生记录在本,互动解读并交流心得,它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谨记英语是英国的母语,关注学生的英国文化教学。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英语获取到所需信息,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学生在服务行业的充分就业,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主要侧重于服务业英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注重实际生活的教学。

3.2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刻板的、单一的、无趣的,不能够满足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以下是笔者所总结的英语教学方式:

3.2.1情景教学,主要指老师利用不同的辅助工具设计出一种有利于将听说读写作为一体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创新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识。目前来看,这种模式能够激励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任务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2.2交互式教学,主要指老师与学生彼此之间互动互学的教学方式。咋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模式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够促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2.3反馈式教学,它是指老师在每个单元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写下对这节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见和看法,将这些进行整理作为教学方式的改革,便于老师实际更好的教学方案。这种模式较之其他模式,教学内容都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老师的教学方案得到改进,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得到贯彻实施,最大程度的优化了教学资源。

3.3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板块,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大一入学之时就要对学生进行英语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进行分班教学,测试结果可以分为两级或三级,分别选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考核,进行因材施教。

4大学英语考试改革方法

丰富考查内容,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摒弃过去只看期末成绩的考试方法,综合考评学生的期中成绩、平时成绩以及学习态度,合理安排各考评内容的比例。一般情况下,期末考试成绩占70%或60%,对于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可以适当调高比例。平时成绩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出勤率与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成绩中,作业的安排要全面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考查听,可以听一些四六级听力,也可以老师说学生翻译;考查说,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概括、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根据主体进行对话等;考查读,可以让学生对一些经典的课文片段进行翻译;考查写,可以根据每单元的写作板块布置写作任务,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写日记的形式进行锻炼。考试内容分为两个板块:一块是书面考试,一块是口语考试。口语考试以班为单位进行,由老师出题,可以出十题左右,给学生两到三天的准备时间,考核时从所出的题目中抽取一到两题现场作一个小演说。书面考试则以传统的形式对听力、阅读、作文进行考查。通过这样的考试形式可以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进行全面的考核,不仅督促他们在期末考试中要下功夫,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不仅对教学有一个检测作用,同时也具有一个较强的反拨作用。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与方法,也找出了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思路。

5结语

大学英语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后续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应该不断对大学英语教学与考试进行改革,适应时展的需求。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全面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教学实践,丰富英语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不仅在期末进行考核,也要加强平时的检测,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多守明.新教改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J].才智,2013,34:95.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篇7

一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二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三是“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四是深化科研体制改革部分提到,“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这四个方面的改革针对的都是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义务教育不均衡、择校热高烧不退、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基础教育应试教育、教育行政化趋向严重、学术行政化与功利化。客观而言,这些问题早在2009年国家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就曾引起社会关注,此后,2010年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针对这些“老大难”问题,均提到明确的改革思路。但遗憾的是,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纲要》提到的这些改革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

《决定》提到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基本上都是对三年前颁布的《纲要》所提到的相关改革的重申。比如,对于高考改革,《纲要》提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包括“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略微不同的是,《决定》提到了“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明确“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很显然,这体现了国家坚定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可眼下的问题是如何贯彻《决定》,切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笔者看来,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其一,应把握改革的核心实质,抓住教改的“牛鼻子”

《决定》提到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这些设想的出发点是不错的,即希望通过减少科目减轻学生负担,不分文理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一年多考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但笔者看来,如果这成为未来高考改革的重点,恐难起到多大效果。高考改革必须以考试招生分离为核心,如果不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只是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做改革调整,将很难打破当前的应试教育体系,切实缓解社会的考试焦虑。高考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牛鼻子”,而考试招生分离又是高考改革的“牛鼻子”。

推进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把目前已经尝试的90所高校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脱钩,将自主招生移到统一高考之后,并把统一高考的功能从目前的选拔转为评价即可。在统一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大学可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申请成绩要求的考生可自主申请若干所高校,大学独立进行录取,一个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样的考试、招生方式,就做到了考试招生相对分离,落实学校的招生自,同时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如果操作成熟,就可以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改革考试。实行一年多考,最终形成多次考试、多次选择、多次录取,建立全新的多元评价体系。这种考试、招生方式就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招生的方式,已经运作多年,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在技术上并不存在任何难题。

从目前的高考改革思路来看,虽然再次提到了考试招生相对分离,但是改革的落脚点可能还在考试改革,包括统一考试、减少科目、一年多考,这都是在不改变集中录取制度前提下进行的。这样的改革效果尚需观察。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过去20年的高考改革,一直在高考科目上做文章,从7门到6门,再到3+X,可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没有大的改观,原因在于高校在录取时还是按单一的分数从高低结合志愿投档录取。再就是,推进一年多考,须对应多次录取才有成效;否则,多次考选择最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进行排序录取,还是为一次集中录取服务,非但不能减轻学生考试焦虑,反而可能增加学生的考试焦虑。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院士管理制度改革中,《决定》提出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被认为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亮点”之一。客观而言,相对于此前院士没有退出机制来说,这一改革确有进步意义,会让当选院士感受到“淘汰”的压力,也防止院士一直掌握最高学术权力。但是,这却不是触及根本的院士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院士制度的核心问题是院士利益化――院士本来是最高学术荣誉,现在却与具体的经济利益和学术利益挂钩。某人当选院士之后,这不但是单位的荣耀,个人也可获得各种好处,包括津贴、社会福利,更重要的是学术话语权。从当选起,院士就一直处在学术顶端,是重大课题的当然负责人和各种评审的牵头人,这导致院士评审、院士管理都存在严重问题,如“跑要”公关现象、院士四处兼职、学术腐败等。有的院士非但没有起到学术表率作用,反而败坏学术风气,改革院士制度势在必行。“光案”曝出行贿2000万用于“跑要”院士,就折射出了当选院士极为可观的“双重”利益。

近年,针对院士当选年龄过大、终身制等问题,舆论提出过年轻化、建立退出机制的建议。但其实,如果院士只是学术头衔、学术荣誉,不与学术利益挂钩,年龄和终身制其实都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学者符合当选的条件,什么时候当选都可以,因为当选之后,他还是和其他学者一样平等进行学术研究,没有学术特权。同时,终身荣誉也没有问题,因为只是荣誉而已。

之所以年龄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当选者拥有学术特权,如果年龄大,没有科研创造活力,这令大家忧虑;而一直不退休,更让早就度过学术黄金期的老学者一直占据学术舞台。在欧美等国,院士就是学术荣誉,与利益毫无关系,甚至有的国家还要求院士缴纳会费,于是不存在院士的年龄和终身制等问题,科学院等机构因其学术声誉而获得尊重。

所以,院士管理改革的关键是应该实行院士去利益化,即取消院士的经济待遇和学术待遇,将院士回归学术头衔和学术荣誉。这才能让科学院、工程院成为真正的学术共同体,而不是异化为利益共同体。

只有把握改革的实质推进改革,才能让改革得以“深化”;否则,改革就会因没有触及实质问题,而难以对现实教育局面有所触动。

其二,应针对推进改革的难点,创新教改机制,明确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节点

深化教育改革的每一项内容,都需要政府部门转变发展教育的思维,而怎样推进教育行政部门放权,将是改革的攻坚战。

如前所述,新一轮高考改革能否真正深入取决于是否切实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这也考验教育行政部门是否真正放权,因为实行考试招生分离,要求政府部门把考试组织权交给社会机构,把招生自交给大学,把考试选择权交给学生,要建立全新的考试招生格局。这也是《纲要》颁布三年之后,高考改革迟迟不见具体方案、没有实质性改革举措的根源所在。

另外,《决定》还提到“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这需要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与此同时,学校内部也要最终实现行政向教育和学术放权,行政权、教育权和学术权分离。

在笔者看来,上述这些改革不能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这会陷入“放权”的悖论,而应该建立新的改革机制――由全国人大、地方人大讨论和审议教育改革的具体方案,一方面广泛听取民意,另一方面则监督政府部门依法放权推进改革,否则,改革就可能一直悬在空中难以落地。

包括院士管理制度改革,也该寻求新的改革路径。从利益角度分析,由科学院、工程院自身进行改革是十分困难的。可以说,其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只有发动全体教授、学者的力量,按照学术共同体的属性,重新制定科学院、工程院章程,才是对院士管理制度进行根本改革,这样才能重树院士的学术声誉。

更重要的是,虽然《决定》总体提出要到2020年见到改革的成效,但对于具体的改革,需要有明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节点。就拿“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来说,如果不明确时间节点,“逐步”就可能变得遥遥无期。

事实上,在《纲要》颁布之后的过去三年,我国是有很多机会尝试取消大学校长行政级别的。比如,新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明确提到“去官化、去行政化”,宣布学校内部行政人员将没有行政级别,可随后深圳市委组织部出面为南科大公选局级副校长,这也宣告“去官化、去行政化”遭遇重挫。对于一所全新举办的大学来说,上级管理部门为何硬要套上级别,耐人寻味。据说,有级别才能吸引优秀人才,按照这种逻辑,大学将永远无法去行政化。

再比如,我国从2011年年底就开始探索校长公选,教育部选择了2所部属院校公开选拔校长。本来,对于新选校长,教育部是完全可以尝试不再设立级别的――对于“老人”来说,已有级别再取消面临的阻力势必很大――可在所有“985”高校新任校长、党委书记的任命函和新闻宣传稿中,都会特别强调指出副部级。试问,这是在淡化行政级别,还是在强化行政级别?

有一种说法是,学校如果取消行政级别,将降低教育的地位,这完全是歪理。教育的地位显然不能通过级别来体现,行政级别的存在恰恰是矮化了教育,既严重影响学校的独立性、自主性,也使学校官场气氛浓郁。这种说法盛行,暴露出管理者、办学者并不愿意真正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而是想守住既得利益。即学校有行政级别,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可为一些官员提供升迁的台阶(正厅或副部,当前不少高校的校长、书记就空降而来);对于学校的领导来说,则可一边是学者、一边是官员,行政权、教育权和学术权通吃。

为此,有必要明确取消学校行政级别的具体时间节点。既然已经意识到行政级别、官本位对学校办学的严重侵蚀,既然已经做出决定,要取消行政级别,那还等什么呢?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取消行政级别这类改革就会一拖再拖,最后拖到不了了之。而且,对于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的行政级别,适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然,就会给学校、科研院所、医院以拒绝取消的理由。

进一步说,所有的教育改革都应该有清晰的路线图,这样才能让教改落地,而不是一遇到阻力就打退堂鼓。

其三,应健全教育问责机制,加大教育问责力度

早在三年前国家颁布《纲要》时,舆论就曾评论“亮点”多多,与此同时,舆论也很担心规划会成为“墙上规划”。而今担心差不多变成了现实,三年时间已经过去,实质性的教改却了了。现在《决定》再次重申改革的内容,但愿这次能动真格,真正深化推进,以啃硬骨头的勇气去兑现改革的承诺。

如何兑现?除建立新的改革机制、明确改革路线图之外,有必要加大教育问责力度。拿《决定》提到的“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来说,其中义务教育不设重点校、重点班,是2006年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早就明确规定的内容,也就是说,这已经不再是改革的内容,而属于依法治校的问题了。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按照这一规定,如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还存在重点校、重点班,就应该对当地政府和学校实施问责。可遗憾的是,从这一法律颁布至今,各地都还存在各种形式的重点班、重点校。有的地方虽称取消了重点班、重点校,却出现了示范校、试验校、创新班,只是换了一个“马甲”而已。对于这类现象,却没有人被问责。

原因在于,虽然该法也明确了问责,可是却是上级政府部门问责下级政府,同级政府部门问责教育部门,问责结果可想而知。对于法律明文规定的条文尚且如此,《纲要》《决定》有关这部分内容的意见能得到怎样的执行,自然会令公众心有疑虑。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篇8

关键词:新课改教研员职能

在这浩瀚如烟而五彩缤纷的信息时代,教研工作的重要与价值更加凸现出来。教研员已被推到风口浪头,教研员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应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教研员不仅应该善于收集信息,还应善于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全面提高自己能“研”善“研”能力,认真探索、研究和实践,真正使教研工作取得实效。应提倡“教研员可以是教师,教师也可以是教研员”的工作方式,并应挖掘各种积极因素全员动员,形成万马齐腾、千帆竞发的态势,才能促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行和积极推进。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新课程改革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这种理念必须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才有意义和价值。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优秀教学效果的获得,主要靠教学实践来落实和实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研员应该是探究者、实践者、指导者和引导者。故,教研员应该熟练掌握新课程教学的理论、策略、原则和方法,并能进一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理出方案、实施操作等。教研员既是“技术员”、“施工员”,又是“监工员”,其担当的角色有多重性,而几“员”间命脉相关,生死共存。教研员应该是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和“复合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研员应该是“万精油”。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以研促教”。

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通过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真正实现“变教为导”、“教是为了不教”,实现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展,最终成为有用之人的目标。而教研工作就是要以此为目的,优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最终成为完整的、有用的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教研员也是教师,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和引路人。

3.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和支配下,加强理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教研员提高业务能力的必经之路和“加油站”。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这种实践也很难获得成功。教研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把握新课改理念,反复研读新课改理论和有关的教育文献的方式,并不断将之用于实践。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实践的过程。其过程特点主要是学习理论――把握导向――探寻规律――研究教材――理出目标――了解学生――注重教法――实施操作以及命题评价这样几个环节。教研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故,教研员要不断提升自我,并不定期、不间断地与一线教师交朋友,共同探究,寻求径路。教师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者,在与之交流时,教研员要有亲和力,应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使教师愿与之接近。同时,还应具有审视力、观察力和洞察力,适时与教师交流,为教师垂范。既能为人之师、做人之“范”,又能拜人为师、以人为“范”。从新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教研员应该扮演“学用型”和“开放型”角色,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具有全能意识,担当全程引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职能。

2.过去的教研员往往只“研”不“教”,教研员深入一线调研,与教师了解得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认定主要看一份试卷上的勾叉,看表册上排名的位置。教研员的工作程序是进校――听课――指导――命题――考试,然后,又是看最后的结果――成绩,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而又最重要的环节――交流。而教研员从未认真反思过这样的恰当性、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是否合符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评价观,合符新课程改革理念,致使学生大多成为高分低能而只能盛水的“容器”,这样,学生的能力从何而谈?学生怎能成为完整的人,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学法创新、教师的教法创新,但教研员的“研”法更应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施行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

总之,新课程改革迫使教研员必须转变角色,应重新审视自我的职能,给自己恰当地定位。并应认真细致地审视自己的教研行为,将自己宏观的研究与微观的思考相整合,既要有更多、更高、更实的理论思考与提升,又要有更多、更具体、更细致的操作与实践。并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研究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教研成果,并积极实践和推广,才能有效和高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篇9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1-0034-04

一、材料选取依据的差异

为了说明全国卷与地方卷的选做题在材料选取依据上的差异,现列表1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新课标卷选做题材料选取的主题不再限定于《考试说明》的“知识清单”和教科书中的内容,那么其选取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笔者经认真研究发现,其源自《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如2015新课标全国ll卷第45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该题属“改革”模块。《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指出:“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因此,学习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由此可见,学习“改革”模块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全国新课标卷就是本着此意选取“改革”模块的试题材料。只要是能承载这一目的素材,都可进入到命题人的视野中。上例试题,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官员薪金低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而实际上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失误导致的,面对失误,国家就要不断调整政策以协调社会关系,也就是上层建筑要不断地调整政策以适应社会关系的变化,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之一,也是本题材料选取的出发点。其他模块选做题材料选取的依据与“改革”模块基本一致,也就是全国卷并不刻意考查课标上的某一特定知识,而是本模块的学习目的,这就是全国卷选做题材料选取的一大特色。下面通过表2看地方卷材料选取的依据是什么。

由表2可以看出,福建卷、山东卷的选做题的材料选取完全依据《考试说明》的“知识清单”和教科书上的特定知识,这就是地方卷与全国卷选作题材料选取依据的差异。

二、考查功能的差异

为了说明选做题全国卷与地方卷在考查功能上的差异,现列表3、表4:

从表3和表4看,设问的方式基本一致。或者是“根据材料”回答,或者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回答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表3、表4从表面上并看不出全国卷与地方卷选做题在考查功能上的差异。但若结合其材料选取的差异,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区别所在。地方卷材料选取的依据是《考试说明》中的“知识清单”和教科书上的特定知识,因此其考查的功能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分析、迁移等能力,也就是考纲上所说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2015年山东卷“改革”题的后一问“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其答案几乎完全出自所学知识,答案如下:

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全国卷材料选取的依据不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特定知识,而是随机选取不确定的知识。试题设问中的“所学知识”在教科书上根本找不到,因此它不可能考查对特定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这里的“所学知识”就是从以往特定知识学习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和方法性知识。比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ll卷第48题(“人物”题)的答案几乎完全来自在学习特定知识中形成的规律性认识。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评价中光绪帝的作用”。但据其答案可以看出,“光绪帝为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光绪“在中的作用”是改革主导者基本都会采取的措施和在改革中所起的作用。不仅光绪帝,日本的天皇明治、沙俄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北宋的宰相王安石等所有改革主导者都会“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重用维新派人士抵制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作为国家君主的又会“颁布变法诏书”或签署改革法令。同样,改革的主导者基本都会“推动变法实施”,无实权的改革者都会“争取当权者的支持”,都“无力保证变法持续进行”。这类知识不是改革模块学习的特定知识,但却是通过对特定知识的对比、分析、归纳、概括,最终总结出的规律性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考查学生对这一类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是全国卷选做题的一大特征。

全国卷考查的“所学知识”还有另一层含义。比如2015新课标全国ll卷第45题的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要想知道“养廉银制度的作用”,就必须清楚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从试题材料知道其原因是“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洛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相对这样的原因,“养廉银制度的作用”自然就是“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抵制贪腐减轻了民众负担,缓解了社会矛盾”。也就是说,“改革”的“作用”是与其“原因”相对应的。针对“原因”采取的措施如果有效,其“作用”就是缓解或解决了“原因”如果无效,其“作用”就是延缓或加重了“原因”。根据“原因”(或背景)分析“作用”(或意义,或影响),是历史学科梳理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思路”和“方法”,也就是历史学科的“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是历史学科本身所固有的学科规律。再如,2013年全国ll卷第48题(“人物”题)的第二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该题表面上是考查“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实际上是考查后人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和方法。因为目的是主观的,所以后人主观上想做什么往往就是其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梁启超是的积极推动者,因此其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就是“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如果是一个史学工作者重新评价,那他的目的就是考证前人的评价是否符合史实。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因此任何人评价历史人物都会研究史料,用史料说话。因为“重新评价”是对前人的评价进行评价,所以后人重新评价时都要“考订”前人所用“历史材料的真伪”,都要“重视”前人也就是“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这不仅是梁启超,而是所有后人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也是历史学科的“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是历史学科本身所固有的学科规律。运用这一“思维”和“方法”解答问题,其实就是《考试大纲》要求“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全国卷考查的是非特定案例中一般性的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以及“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全国卷有别于地方卷的又一特征。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方卷是引导学生关注特定知识的学习和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全国卷则引导学生对特定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探究隐含在特定知识中的规律,以及对特定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行分析,探寻、推演出隐含在特定知识中的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

鉴于选做题全国卷与地方卷的两大差异,建议使用全国卷的老师在选修模块的学习中要弄清两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学习特定知识?有人想,既然高考不考特定知识,学了也没用,干脆就不学课标和教科书中罗列的具体知识了。其实这种想法是对全国卷选做题的误读。从以上分析可知,尽管全国卷不考特定知识,但其所考查的规律性的知识及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都是从特定知识中探究和推演出来的。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了知识,能力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所以,特定知识还是要学的,也免于教师们另行开发学习资源的艰辛。关键在于,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单一地学习这些具体知识,而是利用这些具体知识形成分析同类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第二,怎样学习特定知识?首先,要弄清特定知识的前因后果。因全国卷不考特定知识,也就是全国卷不考查对特定知识的再认和再现,因此在学习特定知识过程中,是否记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在理解上下功夫,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实际上这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比如,梭伦改革中为什么要组建“四百人会议”,其有什么作用,在教学中要深挖,要真正弄明白,切不可完全依赖教科书,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下面是某个版本的教科书的表述:

为了进一步打破贵族专权,梭伦推行了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梭伦还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一个“四百人会议”,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当选。“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掌握最高统治权。

从这段表述中,只能看出梭伦为了打破贵族专权而组建了“四百人会议”。但贵族是怎样专权的,“四百人会议”是怎样打破的,教科书没有提及。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只知道梭伦改革有一项措施是组建“四百人会议”,这几乎一点都不涉及“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因此学习这一内容时,或者补充材料,或者讲解说明,弄清组建“四百人会议”的前因后果――梭伦改革前,元老院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其成员全是贵族,实际上公民大会就是由贵族控制着。但因四百人会议是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而这100人不可能都是贵族,因此由四百人会议代替元老院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就客观上削弱了贵族对公民大会的控制,也就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这种由“前因”到“后果”的推演,就是历史学科的“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而对学生进行这一思维和方法的培养不是由专门的课堂教学进行的,而是要在落实在每一节学习特定知识的课堂中,只有这种脚踏实地的培养才会有实效。还因为不考特定知识,所以也不是每一个特定知识都要学习,而是由老师挑选几个典型的特定知识教给学生如何分析,之后老师再精选一些具体知识(既可以是教科书上的特定知识,也可以是教科书以外的)由学生自主分析,接着由学生互评,老师对学生的互评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分析中优点和不足。这样的过程要多次反复,成为教学常态,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自然就养成了。

第三,要弄清每一专题的“魂”,并以此统领特定知识的学习。商鞅变法,按传统说法,是一次社会转型的改革,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改革,因此商鞅变法的每一措施,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县制”“废世卿世禄制,行军功爵制”等,都旨在削弱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加强新兴封建地主的权力,这就是商鞅变法的“魂”。如果将这个“魂”推演成“削弱(废除)封建地主贵族的特权,加强新兴资产阶级的权力”,其可以作为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魂”。如果再将其进一步推演成“削弱(废除)旧的统治阶级的特权,加强新兴阶级的权力”,其又可以作为所有社会转型改革的“魂”。而这个“魂”就是在学习特定知识过程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知识,是专题学习的主线。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篇10

读完约翰科特教授的新作《变革之心》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本人并不是想通过刻意批判权威而达到标新立异之目的,只是从一名参与中国企业改革的管理咨询工作者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此书中,作者强调的无非是变革的最根本问题在于改变人的行为,而改变人的行为关键是要靠人的感受,也就是书上所说的“目睹—感受—变革”,而不是“分析—思考—变革”。在我看来,这两者其实是一个因和果的关系,或者说是一个战略和策略的关系。“分析—思考—变革”是给出变革的原因,“目睹—感受—变革”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变革的方式或方法,他们之间并没有矛盾。相反,从变革的流程而言,我更看重地是“分析—思考—变革”这个过程,因为它是属于战略的问题,没有经过科学的定位和分析就贸然进行变革行动是不理性的,这好比一个老师还没不知道学生的毛病在那里就采用了所谓的以理服人的方式去劝说学生要改变他的习惯一样没有针对性。就中国目前大部分企业现状来说,首先要确定变革的主题,然后才是进行变革的行动,在确定变革主题一定要通过“分析—思考—变革”的过程,就是要告诉人们为什么要变革的理由,之后才是“目睹—感受—变革”的过程,因为这是策略的层面,它是帮助企业采用各种技巧(策略)从而提高变革成效的方法。这里我借用《变革管理》上的一段话来说明另一个问题:“我拿着一把枪对准你的脑袋,强迫你改变行为,但我把枪拿开时,你就可能会故态复萌,对此我不会感到丝毫惊讶。如果我真的想要你彻底改变,我就必须从你的价值观、成见和信念着手,因为控制和操纵你行为的根源是它们。”我非常赞同这种说法,影响人的行为根源是人的价值观,变革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人的行为,那最关键的方法就是改变人的价值观。管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理论的高级形式,从价值观的复杂角度讲,要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进行共同价值观管理,这需要科学地分析和数据的支持,就是要进行“分析—思考—变革”的过程。从书上约翰科特教授最喜欢的代表案例“会议桌上的手套”来分析,这个案例本身就充分体现了“分析—思考—变革”这个流程。如先做研究报告,从中知道采购手套有424种,价格差异大约在5美元到17美元(分析);然后再叫部门总裁来现场观看,解释手套价格的差异(思考);最后形成变革(变革)。因此说这两个过程并不能节然分开,从书上所强调的流程来说,我认为变革的关键还是要创建一种变革文化,塑造一种支持变革的价值观,而不是什么所谓的情感!情感是基于价值观的一种外显,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变革关键在变心,没有一颗变革之心,就不会有成效,要先创建变革之心,然后才能进行变革的行动,因此战略(分析—思考—变革)比策略(目睹—感受—变革)重要。

中国正处在变革时期,入世首先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不是市场竞争的激烈性,而是市场竞争的危机感,因此大部分的企业患上了严重的知识饥渴症,期望通过学习新的管理理论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企业创新理论层出不穷,令企业应接不暇,我们将这种现状称为“知识恐谎”。在这种“知识恐谎”中,企业一定要做到“以我为主,博众所长”,根据企业现状、中国现状进行变革,不要轻意相信权威,合适才是最好的,只有将先进的管理理论融入到中国文化当中,才有可能是属于中中国企业变革的致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