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十篇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十篇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1:25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篇1

>>云计算时代更需政府智慧智能机器将取代甚至消灭人类?人类智慧vs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学会欺骗人类机器智能技术模仿人类认知创造价值智能机器人时代的来临“放弃”更需要智慧智慧城市进入超智能时代安全更需要智能《机器智能》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时代的来临世界机器人大会2016,开启智能时代机器人开启安全智能时代人类与机器赛跑机器如何“假装人类”机器狗搅乱人类情感围棋手挑战人工智能全职妈妈更需要智慧职场管理更需要智慧管理婚姻更需要智慧融合智慧社区建设智能家居迈入“云”时代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管理>机器智能时代更需人类智慧机器智能时代更需人类智慧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吴丹妮")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1997年5月3日,卡斯帕罗夫在纽约与“深蓝”对弈。

1997年,超级计算机“深蓝”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时,人类对机器智能的不懈追求和恐慌之感同时俱增。今天,当数字技术、机器智能被不断应用于教育、金融、传媒等领域,并创造出丰硕成果时,人们对“机器是否将取代人脑”的追问更加迫切。这场由“机器发起的变革”让亲手创造它们的人类“痛并快乐着”。

面对日益强大的机器智能,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长期关注教育、科技创新以及公共政策的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丹尼尔・阿拉亚(Danielaraya)认为,机器取代人脑尚需时日。他在近期发表的《机器智能时代的教育与失业》一文中提出,我们更应看到:正是因为机器智能的蓬勃发展,人类智慧,特别是创新思维才更显得难能可贵。

机器智能打破“旧秩序”

尽管丹尼尔认为现在机器取代人脑还为时尚早,但他也毫不避讳机器智能给社会带来的冲击与改变,特别是在部分职位被机器取代后带来的失业问题。

《机器智能时代的教育与失业》一文认为,统计显示,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仅有5%,但许多经济学家承认,实际数字恐怕要高出许多。而导致当今美国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只有两个字――科技。

这一说法并不“武断”。丹尼尔指出,农业革命后,人类饲养动物为农业服务;工业革命后,人类制造大型机器为工厂生产服务;计算机革命出现后,人类正想方设法让电脑变得更智能化、高效化,以期取代会疲劳、容易出错的人类,或者干脆将人类从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

总体而言,当下这个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蓬勃发展的社会,正变得越来越“计算化”:新式软件算法,电脑辅助设计,数据挖掘,还有机器学习……凡此种种都已开始扰动现有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实践,后工业社会的新秩序正在逐步形成。文章认为,这种“计算机知识经济”的日趋发展和成熟,必将大大推进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目前美国的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丹尼尔认为现在也应该为未来的劳动人口担忧了。文章研究发现,美国的劳动力参与率从2009年开始就在走下坡路,同时,为了调节通货膨胀,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人工工资就再也没有增长过。

当然,科技不能完全为失业问题“买单”。丹尼尔认为,过去三十年所创造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到了小部分精英的手中,位于财富金字塔顶尖的那1%的人群,实际上掌握着世界一半的家庭财富,这样的不平等显然给劳动人口带来了更多问题。

机器智能需要更多创新人才

对于美国及其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内的贫富差距扩大现象,部分国家在公共政策方面已开始有所回应。丹尼尔认为,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上。

无论是在拥有较高机械自动化程度的美国,还是在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教育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培养技术工人、扩大就业机会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教育领域的许多改革政策仍过于短视,政府未能以长远眼光进行教育改革政策的规划和制定。

《机器智能时代的教育与失业》一文以美国为例,当科技正以指数倍的趋势发展时,现有人力资源策略和教育改革方式,没有考虑到科技对新型劳动力的促进作用,只是把这些新型劳动力按一般劳动人口,简单地纳入全国劳动力资源中。可实际上,教育改革应该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新型劳动力为长期目标。

什么是“新型劳动力”?丹尼尔认为,计算机和数字媒体应用将成为21世纪领军型行业的基础,这为重大的长期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诚然,电脑确实可以在许多逻辑功能方面超越人类,但它还不能像人类一样,高效完成那些要求灵活性和判断力的任务。换言之,电脑能提高许多常规工作的自动化水平,但也放大了社会对有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人才的需求。这部分人才就是当今教育体系应着力培养的新型劳动力。

因此,在机器智能时代,教育改革的价值不言自明。可是,文章认为,现在的问题在于,当前的教育系统,还没有为即将发生的大规模劳动错位问题做好准备,无法承担起培养足够新型劳动力或创造型人才的任务。

改革教育才能适应新时代

长期的研究与观察让丹尼尔相信,如今的学生必须拥有运用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除基本的计算和读写外,一些更高级的职业素质,比如网络协作、数字化应用、创新思维等应成为必备技能。

为此,政府必须推行新政,改变由来已久的教育教学结构和方式。文章提出,当前教育政策制定的核心应当是:满足能适应具有破坏力的“计算机经济”的人才需求,而不是仅满足大规模工业社会的人才需求。

当然,这样的改革还面临诸多挑战,不可能一蹴而就。丹尼尔在其著作《创新经济与教育》一书中也谈到,在一个由创造、创新能力来驱动的社会,转变已经固化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教育体系,着实不易。如果说现有文化系统所肯定的能力,是工业社会的教育目标的话,那么在机器智能时代,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对这个文化系统进行创造性的改革。与为社会再生产而存在的工厂相比,人类如今更需要的是迅速建立在“智能扩张”基础上的各式创新孵化器。

如今,人类处在一个关键拐点,计算机正在把教育从“严格的信息传递系统”变成将机器学习、创业合作和多媒体资源结合起来的交互式学习系统。因此,教育领域的新政策应是在正规教育继续集中传授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搭建起一个能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传递最新知识的有效平台,让学生能运用机器智能和创造性思维,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篇2

【关键词】音乐教育整体观念一体观念

音乐,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因此,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反思与转化。因此,对因乐接受与音乐陶冶的教育批判就是当前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

1.“音乐——智育”观念:“五育”观认为数学、语文、自然等学科是智育,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是德育,音乐美术课是美育,体育课是体育,劳动课是劳动教育。智育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影响和推动;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导致智育内容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和哲学深化与变革导致智力观和智育观的变革。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把智育等同于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之容器的传统智育观。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智力绝不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而是个体全身心都参与的把握世界的活动方式。智力起源于外部动作,头脑中的智力活动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外部实践活动(包括直接和间接经验)在思维中的内化、抽象、再现或预演。人的智力活动不仅包括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存储(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更主要的是在规律和主体需要的统一中选择和确立实践目的、寻找手段、方法、设计实践程序并预测出实践的结果(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正是人的智力活动所具有的超前性和能动性。

因此,音乐艺术领域对直觉、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特殊形式认识中的一系列新突破,由此使人类正在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力观,开拓全方位、多层次智力研究的新天地。在这种崭新智力观的指引下,音乐智育观正面临一系列跨世纪的历史性变革。这必将引起智育王国价值尺度的变革。音乐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如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中国传统文化将音乐与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这与古人的雅俗音乐观念十分相似。

2.“音乐——德育”机制:人类所面临的不仅有高科技和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文化价值观念,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先哲孜孜于探求人如何乐仁乐智、成贤成圣的道理。按照西方伦理学的历史经验,品德不仅指向至善,同时也应兼含责任和权利。在高度组织化的现代世界中,品德必须转化并提升责任、功利和权利,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而按照中国哲学智慧的启示,责任、功利和权利,必须以德性为归。当代西方伦理学由于过分强调权利的利用而忽视其形而上学基础的问题,结果反而丧失了权利,因而萌发了回归品德伦理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而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建设,也亟待从德性的立场接纳责任、功利和权利,进行哲学性的整合,并能施之于用,这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成中英《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

德育范畴的澄清与德育模式的现代化德育在个体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性欲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在许多情况下,感性与理性、利益与道德往往处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怎样才能保证用道德战胜利益和欲望,取得对个体行为的支配权呢?这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则需要坚强的意志力。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个体调节自身行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培养和发展这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正是道德教育的实质所在。

现代化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富足起来。但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却在解决物质生产领域的矛盾时激化了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矛盾冲突,当年席勒深刻批判与揭露了在工业革命开始时便显露出来的严重社会冲突与人格分裂,把美育视为治疗的一剂良药,马克思则从人的本质高度理解技术,从而将各派救世主眼中需要超渡的芸芸众生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引导他们驾起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一体化的命运之舟,开始了向真善美统一之“彼岸”趋近的现实航程。一百多年的文明进程充分肯定了席勒的天才和马克思的明智。如今,情感世界和美育王国的探秘对各门学科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甚至被移植到人以外的生命学科。哺乳动物的“音乐胎教”和绿色植物的“音乐欣赏”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和谐的音乐不仅是人类的特殊需要,而且是一切生命的共同节奏!

3.“音乐——社会”文化和谐:现代社会中人类需求发展最复杂、最丰富的层次莫过于情感。情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又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培养个体情感的手段和途径正是广义的美育。当代美育早已超出艺术教育的狭窄范围,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音乐成为现实生活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从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丰富的艺术细胞中,人们认识到美育对创造性思维的深刻影响;从文明个体道德自律的美妙乐曲中,人们体验到美育对个体品德行为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巨大陶冶作用。现代美育不仅广泛渗透在智育、德育之中,成为沟通真与善的情感桥梁,而且有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与时代使命。

有人认为:“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与美育有关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必将导致美育和教育价值尺度中的一系列深刻变革。用新世纪要求的新美育观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将会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这显然有助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克服个体自我中心化与民族自我中心化,并从外来文化中清除有害的毒素,吸崐取宝贵的营养,有效地防止各种现代化相伴而来的“现代病”,实现美化个体、美化社会、美化自然的高度统一。“(桑新民《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4。“音乐——学校”素质教育: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一个从儿童时期到成为社会的人,对音乐感情的体验会随着社会实践、生活积累的不断丰富,而得到提高,同时也将会从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那么他未来的情感是丰富的,他的心理素质是趋于完善的。所以,对音乐的欣赏不仅能直接体验音乐音响,还可以起到唤起人们的想象联想。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研究者从技术和装置入手,开始解决音乐心理的非实时测量与音乐进行的时间性之间的矛盾,使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的测量技术进入实时反应和记录的时代。研究涉及的音乐情绪反应和音乐认知反应的测量,多采用问卷、形容词核对表、单维度或多维度量表以及操作反应观察的方式。这些测量方式为音乐情绪和音乐认知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类方法的最大缺陷,在于与音乐的时间性质相悖。它们收集的数据,是被测在聆听音乐之后依赖记忆所做的反思。另外,这些方法在音乐情绪和音乐认知反应的研究中,不能与音乐的进行过程实施实时的记录及再现,不能使研究者对音乐进行和被测反应之间的同步关系做出全面、反复、精确和深入的观察。简言之,这些测量及记录方法是非实时的。

结论:音乐与智育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课题。一方面,它折射出教育观的基本理念,是教育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它不仅涉及到音乐本质属性的科学合理诠释,而且也关系着音乐教育功能和价值的正确定位。因此,从古至今这一命题始终为世人所关注。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评价一个教师一个学校教学成绩的主要办法。学校教育决策者们突出抓学生的德育和智育成为理所当然。如果他们认为音乐教育对其还算有用的话也仅仅是音乐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于是造成了中小学音乐课形同虚设、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的教育现状。

我们呼吁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并不否认其具有德育、智育的功能,但德与智决不能涵盖、包容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不是德育与智育的“殖民地”,音乐艺术应以其独特的形式美(节奏、节拍、旋律、和声、复调、调式调性、配器、曲式等)、丰富的内容美、深刻的理性美去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教育者还必须遵循音乐艺术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而又不把获取某些知识、解释某种概念或宣传某种思想视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当艺术被看作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第56页)。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而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把学生引导进一个至美、至善的艺术世界中去!

因此,我们提出的结论是,教育与文化文明构成了内涵一体的体系建设,教育以及一切文化文明形态在教育上必须强调整体的教育,音乐知识在这个整体中具有自己的体系和特征以及社会形式。这个结论是否过于武断,还有必要听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批判。

参考文献

1.邹淑霞,王军,张丽霞,浅谈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王乐英,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大庆社会科学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篇3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学英语教学;后现代课程观

一、引言

人工智能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正在颠覆我们的生活,改变世界的面貌[1]。世界各大经济强国为抢占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制高点,争先研制了各种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行动方案,试图占住未来科技发展先机。我国在继2016年5月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推出《“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后,次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全面部署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2017年9月,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课堂革命”的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新命题,人工智能驱动和赋能的课堂革命序幕从此拉开。2018年4月,教育部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明确了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及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目标和任务。人工智能与教育进入了融合创新阶段,正在迅猛地颠覆人类几千年沉淀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重构教育生态。智能语音技术、英语语言测评系统、语言翻译、智能口语陪练等技术,以及自适应系统、个性化学习中心和智能导师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领域,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破解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几十年来教学资源不足、“因材施教”难以践行、课程评估不科学等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显而易见,传统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以应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我们必须积极求变,寻找人工智能与大学英语教育的契合点,方能在这场革命浪潮中幸存。

二、人工智能2.0和教育

人工智能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具有颠覆性的技术[3],它正在加速落地,深刻地改变世界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1]。人工智能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教育休戚相关,对教育的变革也将是彻底的、全方位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它,方能抓住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机遇,方能乘风破浪应对挑战。(一)人工智能的内涵、发展及核心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这个名词,早在1956年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College)的一群年轻科学家提出,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科学、全面、准确的定义。学界公认的定义是,人工智能这门科学主要研究、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理论及相关方法与应用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最终使之能像人一样思考、学习和认知,并能够有效地处理过去由人才能处理的问题[4]。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的面十分广泛,涵盖多个大学科和技术领域,如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与交流、认知与推理、机器人学、博弈与伦理、机器学习、统计学、脑神经学等[1]。学界认为人工智能经历了三大发展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50至60年代以图灵测试为标志的启蒙期。20世纪80至90年代随着语音识别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发展迎来了第二次发展浪潮。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深度学习算法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开启了第三次发展浪潮。大数据技术、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第三次发展浪潮的标志性技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包括三个层面: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和应用技术[1]。在基础技术层面,机器学习被认为是其最重要的支撑技术,研究计算机如何模拟或实现人类行为,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性能的科学[1]。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领域的深度学习则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加速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的通用技术层面内涵丰富,主要包括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决策和规划、运动与控制等。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现在深入渗透各个行业领域,人类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的一切将出现无限可能。(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人工智能与教育息息相关。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政策驱动、消费者需求升级驱动以及新技术迭代升级突飞猛进驱动下,已经迈入了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阶段,迈入了为变革课堂教学,实现教育创新赋能加力的阶段。自2015年至2019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2015年)、《“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6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年)、《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2018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年)五项政策,加速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进程。目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教育消费需求升级,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及投入大幅增加,对教师的要求、学习环境和条件的要求更高,在线学习需求旺盛,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核心应用技术即计算机视觉技术、智能语音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已经广泛开发应用于在线教育、智慧课堂、为智慧教学和智慧学习赋能加力[5]。目前,从基于语音识别的英语语音测评到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情绪分析,人工智能已经在教育领域已经实现十余种产品类型[6]。国外像Google,alpha,Facebook等走在技术前列的知名公司,研发了各具竞争优势的ai教育软件,进军教育行业;国内的腾讯、科大讯飞、百度等也研发了各类学习软件和教学软件,并拥有海量用户。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教育正朝智慧教育、智慧学步迈进。

三、人工智能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机遇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过,但是不管怎么努力都被冠以“费时低效”的罪名,教学资源不足、“因材施教”教育理念贯彻不到位、评价无法及时科学反哺教学等问题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顽固问题。人工智能时代,随着大数据技术、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所催生的慕课、自适应学习系统、个人学习中心、智能导师等的广泛应用,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一)慕课的蓬勃发展,海量教学资源得以共享。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2013年,中国迎来了慕课元年,从此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慕课建设的热潮。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材出版商、it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到普通教师,都在共同致力于开发慕课平台,共建优质教学资源。短短的六年时间里,中国慕课在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共有12500门慕课上线,超过2亿人次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慕课,65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7]。已经上线的慕课中,大学英语慕课的份额十分可观,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海量教学资源。目前,中国大学mooC,共有468所合作高校共推出了1291门国家精品慕课,其中包括60余门大学英语通识类课程、28门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21门跨文化类课程;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我国首个以外语学科特色为主的国际化慕课平台,自2018年3月23日正式启动以来共上线大学英语类课程40余门;国内外语类三大出版社也创建了特色课程平台: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推出了U校园教学云平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创建了“weLearn课程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了i-Smart外语智能学习平台;清华大学研发的学堂在线上也有将近50门大学英语类课程。这些平台所推出的海量优质外语教学资源,学习者可以像逛超市一般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在平台上挑选课程,这较好地解决了大学英语过去一直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除此以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机器人教师和虚拟教师的广泛应用,他们都将成为最好的老师时时陪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课堂”的愿景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上教学资源不足不公的问题不再是制约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问题。(二)自适应学习广泛应用,“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得以践行。早在孔子时代就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几十年来,也一直致力于“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教学改革,但是劳而无功,究其因,主要是课堂人数多,教师无法每次课前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程度、课中和课后不能即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很难做到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实施“因材施教”。2016年美国自适应学习平台Knewton及我国自主研制的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的投入使用,为教师、学生自己,甚至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和途径提供了便捷。人工智能在自适应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科学而又高效的学习状态诊断;精准学习资源的推送;全过程学习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整合。因此,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应用使得量化自我和定制学习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3],“因材施教”问题也将得以践行。(三)大数据护航,精准多维的课程评价得以实现。课程学习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评估经历了过去的以终结性评估为主到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但是不管怎样,过去评估形式的改变并没有改变评估重结果、轻过程、重整体、轻个体的结局。此外,由于技术的原因,课程考核根本无法顾及学生的情感因素。因此,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始终没法全面科学精准地反哺教学。人工智能通过即时摄录大数据分析使传统评价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有学生的学习记录将被人工智能综合收集起来,互相参照、优化、聚合后分发,从而提高总体水平,彻底升级“教学相长”的含义[8]。尤其是智能导师系统及智能评测系统的开发利用,可以凭借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不仅能全过程精准收集学习的学习数据,还能即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情感感知等多种学习因素作出即时的诊断和评价。大数据保驾护航收集全过程学习数据、智能导师和智能评测提供多维即时诊断和评价,这才是具有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的课程学习评估。

四、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给大学英语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倒逼大学英语教学必然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朝着教学目标高阶化、课程体系后现代化、教学模式智慧化、教师角色精细化方向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和学生的“学以成人”。(一)教学目标高阶化。新时代高要求。近两年,教育部罕见多次发文呼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召开加强高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面向非外语专业的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9]。“推进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也被列入2019年教育部“十大事件”之一。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和中组部又联合召开“推进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大力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专门人才”会议,重点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国家战略培养和储备“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9]。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2019年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提出高等外语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要积极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要全面融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大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10]。新技术新要求。2018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上,大屏幕即时将嘉宾语音转换成中文又即时译成英文;2018年11月的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上,不但有中文,还有英文的首个ai合成新闻主播的出现。翻译软件、智能机器人等日新月异,给人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瞬间可以从智能机器人和资源库平台获取,使得人类靠知识传授的课程即将被淘汰。课程教学的重心不得不从曾经的知识传授转移到通过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适应学习,培养信息获取和分析处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5],以及人工智能所难以拥有的精神能力,包括情感能力、价值追求能力、美感能力和创新能力[3]。在这种高要求、新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不再是简单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了。而是迈向更高阶的利用英语汲取和交流专业信息能力的培养;使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的学科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智能素养,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学习、研究和未来工作中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知识与认知过程两个维度分类[11]。在知识维度,知识被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知识4种类型。在认知过程维度,认知过程维度,认知过程由低级到高级被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6种水平[11]。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高阶性主要体现在:在知识维度,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立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向反省认知知识迈进;在认知过程维度,从记忆、理解、运用向高阶的分析、评介、创造迈进。(二)课程体系后现代化。人工智能时代将迎来学校平台化、传统课堂网络化、课程市场化,人工智能技术随时从云端、海量资源库中为学生提取知识,并经由结构化推送给学生,经过学生深度学习之后进一步提炼加工,再次结构化。此外,人工智能超强的学习能力随时产生大量人类无法理解的暗知识(所谓暗知识,就是指那些人类根本无法感受到无法表达出来的,然而却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知识)。“人类将进入一个知识大航海时代,我们将每天发现新的大陆和无数金银财宝”[12]。正如Schwab,J在thepractical:alanguageforcurriculum中所言:课程领域已步入穷途末日,按照现行的方法和原则已不能继续运行,也无以增进教育的发展[13]。现在需要的是适合于解决问题的新原则.....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因此,大学英语目前线性的、统一的、封闭的现代课程体系必然受到冲击,取而代之的是非线性的、建构的、开放的小威廉.e.多尔所倡导的后现代课程模体[14]。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该朝小威廉.e.多尔所提出的具有四R特点的后现代课程模体建构,即课程具有丰富性(rich)、回归性(recursive)、关联性(relational)和严密性(rigorous)。所谓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14]。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之间是学习伙伴的关系,他们随时都可以能产生新的疑问或知识,因此为了促使学生和教师产生转变和被转变,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14]。课程具有回归性是指课程的片段、组成部分和序列应该是任意组合的,不应该设置为孤立的单元,而应视其为反思的机会。也就是说在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每一个知识,包括作业、测验等都应该提供对话和反思的余地,避免课程的重复性。关联性指建立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联。具有关联性的课程模体将摆脱过去课程体系仅仅由课程内容或教师来决定,课程模体处于一种不断建构的过程,它的内容和体系远远超越原有的课程内容。严密性是四个标准中最重要的[14]。自发组织建立的丰富的具有回归性的课程并非任意、无序的,而是具有学术逻辑和符合课程发展规律的,可以用数学思维准确度量的。只有这种非线性的、开放的、不断建构的课程模体才满足海量资源,优势整合的特点,才能有效解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英语能力提升的需求与优质英语资源分布不平衡直接的矛盾。(三)教学模式智慧化。人工智能赋能的课堂将首先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课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课堂,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是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混合式和翻转课堂,是平等交互、自适应学习、快乐幸福并追求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高效课堂[5]。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当遵循语言学习“输出驱动、输入优化、产出评价”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从英语学科教学方法与移动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视角,引入自适应学习系统、智能导师系统加强过程监控与评估,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等建立具有可视化、可听化、协作化、互动化的大学英语“金课”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互促和互补的优势,构建线上线下教学环节,形成课前预备、课中教学、课后巩固、课外丰富及教学反馈五个教学环节为一体的螺旋上升模式,实现知识从传递到知识提升,如图1。图1智能教学模式模拟图(四)教师角色精细化。智能语音、智能批改、智能翻译、教育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英语教育,过去教学中一切重复性劳动和大部分管理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教师角色将发生重大改变。过去衡量优秀教师的素质体系: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完善的知识理论体系、较强的外语教学能力[15],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师的需求。未来的人工智能智慧课堂不需要教师,教师的角色将转型为课程的咨询师、学习的引导者、数据分析师、情感呵护者等,角色将越来越精细。除此以外,由于角色的精细分工,将来教师不可能再孤军奋战,而是走向团队合作[16]。今天的教育形势下,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学会认知(learntoknow),学会做事(learntodo),学会合作(learntoliveandwork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tobe)。

五、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篇4

关键词:智能制造;新科技革命;复合型技能;人才困境;发展建议

基金项目:2016-2017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课题:“苏州‘智能制造’人才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Jnp2016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2日

一、智能制造技术是新科技革命实现的关键技术

科技革命是16世纪以来的一个历史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人类文明史和现代化研究领域,科技革命大致有三个判断标准:(1)科学范式或技术范式的转变;(2)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或思想观念的显著改变;(3)人口影响覆盖率超过50%。按照这种标准,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两次科学革命分别是16~17世纪的近代物理学诞生、20世纪初的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是18~19世纪初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19~20世纪初的电力和运输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电子和信息革命。

从世界科技的前沿角度看,第三次技术革命即电子和信息革命即将结束,后信息时代即将来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爆发。从人工智能到机器人,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正在重新定义各行各业并重塑社会准则。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指出:“第四次技术革命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触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可植入技术、数字化身份、物联网、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智慧城市等将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重塑全球生产、消费、运输与交付体系,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将随之应运而生”。而这些变化的广度与深度预示着整个生产、管理及治理体系的变革。

制造在科学、技术与产业的转换之间具有桥梁和纽带作用。任何新兴科学或技术,都只有通过制造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制造技术是包括新一轮科技革命在鹊乃有科学技术的实现技术,见图1。而新科技革命中的制造技术则以智能制造为代表,正在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家居、智能手机、智能设备与机器、智能建筑……所有一切都表明,人类智能的秘密正在缓缓拉开帷幕,智能制造技术将成为揭示未来新科技革命面纱的关键技术。(图1)

二、智能制造工作特点与人才技能分析

技术融合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技术将通过与其他新兴技术,如语音、数据、视频、感知计算、生命科学……的交互融合,在经济产业结构、组织生产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通过递进协同效应带来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并最终影响其工作特点与人才技能要求。

(一)智能制造工作特点

1、工作界限模糊化。传统企业将制造过程划分为三个层面,即工程层面、技术层面和技能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工作界线分明,工程层面(设计、规划、决策)的工作是产品的设计、规划与决策工作,技术层面(工艺、执行、中间)的工作是生产第一线的工艺设计或设备维护工作,技能层面(技艺、操作)的工作是生产第一线的设备操作工作。然而,在智能制造过程中,各层面的工作将相互融合,从而使工作结构呈扁平化趋势。这种不同层面间的融合需要大量融技术理论与技能操作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也使智能制造在人才需求层次上整体呈上移趋势。

2、工作方式研究化。智能制造的关键在于使用什么样的方式与技术来达到智能化的效果。如果忽视了工作方式与技术本身的创新,只是一味地实施智能化,必是舍本逐末。制造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创新。《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技术创新与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做了具体规划。但创新是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包括多个层面,既需要在研发设计层面创新,也需要在工艺应用层面创新。智能制造将内在地要求从业者进行创新性研究,研究与创新将成为智能制造工作内容中的应有成分。

3、操作技能高端化。智能制造生产体系所需要的是高端技能操作。高端技能操作主要存在于三大领域:(1)智能化生产系统的操作。由于智能化生产系统非常复杂,设备非常昂贵,因而对这类操作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很高,操作者要能理解整个生产系统,并熟练运用各类工业软件进行柔性化生产;(2)智能化生产线本身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性操作;(3)特种加工所需要的高端操作。这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智能化生产系统无论如何复杂,它也只能生产常规产品,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往往要在此基础上生产特种加工的产品,而这种产品很可能是无法完全用智能化设备进行加工的,必须人工操作,但它的操作会非常复杂,对操作技能的要求也会大大提高。

4、生产服务一体化。尽管服务是企业的根本使命,但在传统制造企业中,就个体员工而言,服务与生产是相互分离的,服务属于销售或售后服务人员的工作范围,车间内的从业人员只是按标准生产产品,往往眼里只有“物”,没有“人”。这是由于在传统制造企业中,缺乏把生产与客户连通起来的技术和理念,智能制造则将完全改变这一状况。智能制造的目标是把生产线与库存、产品和客户全部连通起来,构成一个大系统,包括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和智能服务四大主题。在这种制造系统中,服务与生产融为一体,生产者将直接面向客户进行生产,这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生产者必须具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以及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的理念。

(二)智能制造人才技能分析。智能制造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其需要更多拥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即更多具备通用性、专业性、融合性技能的人才。

1、通用性技能。智能制造将会改变从业人员原有的工作范式,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能动性、灵活性、协作性等通用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1)专业性技能。智能机器人可替代部分“低技能”劳动力,但智能化生产线和大数据系统的指挥、操作和运营需要更具专业能力的从业人员弥补机器的不足。从业人员需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构建真实的工业系统,以应对自动化系统故障。

(2)能动性技能。智能制造工作内容的变化要求从业人员兼具多种工作技能,以能动性地应变复杂性的工作要求。

(3)灵活性技能。智能制造要求能够迅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其生产适应能力。新形式的协作工厂让虚拟工作和移动工作成为现实,多模式、用户友好界面的智能辅助系统将协助从业者的工作。这些都可以帮助从业者实现更灵活的操作方式。

(4)协作性技能。一方面是“人人协作”,不同职业之间的分工运行模式将逐渐被合作模式所取代。智能制造将制造各个环节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不同的职业分工将需要更多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是“人机协作”,在智能工厂里,人、机器和资源如同在一个社交网络里一般沟通协作,相互配合,重塑传统制造模式下人与设备之间的机械关系。

2、专业性技能。当前,制造企业包括很多专家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即企业无法明确需求,对自身的流程、内部业务关系无法理清,“专业性技能”的缺乏影响了智能制造工作推进的进程。

(1)精益化技能。精益生产本身提出了量化基础,而数字化车间的根基是可量化的被测对象。数学建模的控制过程、可量化的信息模型,都是依赖于精益提供基础数据源,精益缺乏的情况下也就会失去“数字化”的根基。

(2)信息化技能。很多精益生产基础很好的企业,同样困惑如何推动智能制造。因为,在传统的制造业里,也有所谓的“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首席信息官),这些Cio可能是it出身,但是对于如何将底层数据、智能分析进行融合,由于缺乏对工艺对象的了解,使得具备智能制造意义下信息化技能的人才极其缺乏。

(3)自动化技能。自动化衔接了机器控制与数据采集,但是自动化在向更为智能的机器开发时,需要基于pLCopen的标准化编程、opCUa、机器人应用与集成系统的规划与开发等技术人才。随着机器的智能性、集成性的提高,对于自动化本身的人才需求也与以往更加不同,对于软件工程的能力,包括软件开发、软件质量与进度控制这些综合能力的要求较之以往更高。

3、融合性技能。技术的融合,包括oiCt(operational、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的缩写)的融合是一种趋势,但是规划与设计的全局性人才是缺乏的,这类人才需要具有统筹运作与规划的技能。

(1)项目规划技能。这项技能要求懂得精益生产,了解生产过程与工艺,能够将信息通过组织分类来设定企业的制造目标,并能够统筹自动化、信息化与通信规划流程、制定执行路线图,推动项目的进度并持续推进设计的改善。

(2)资源整合技能。整合技能包括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外部力量的协调,类似于一个中央节点来协调各方,对各方设定目标、提出需求,并定义标准接口,设计流程与检查,以及进行阶段性的目标监视。

(3)结构化思维与思维完整性技能。与所有的创新一样,智能制造的创新也不是大脑灵光一现的结果。创新需要系统性的思维,需要在一个问题中能够按照逻辑顺序将可能潜藏的问题进行结构化的规划,包括对问题的结构化思考、策略性思考,而这需要具备标准化、模块化思想,以及完整性思考的能力。

三、智能制造人才困境与发展建议

根据教育部官网2012~2014年统计数据测算,2014年度,我国十大重点制造领域年度人才总缺口粗略估计在50万人左右。其中,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农机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三大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共计25.5万人左右。(图2)

《世界经理人》杂志2015年公布的《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现状报告》显示,有近三成被访企业认为,使用智能设备生产的最大难题是人才,越来越多企业面临“设备易得、人才难求”的尴尬局面。人社部的劳动力市场供需数据亦能说明我国技工的紧缺现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1.5个岗位对应1个求职者)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更是达到2∶1以上的水平。

目前,智能制造人才除了在盗可洗嬖诰薮笕笨冢在技能上亦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以机器人行业为例,2013年我国就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4年我国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6万台,2015年6.42万台,但多以三轴、四轴低端机器人为主,五轴、六轴等高端机器人较少,且关键零部件,如控制器、减速机、伺服电机等主要依靠进口。

人才的缺失极大地制约了智能制造的推进与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缺乏能促进职业能力持续积累的人才培养体系。智能制造所需要的高度复合型人才的供给,需要一种能促进职业能力持续积累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完备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一批本科院校能顺利向技术应用型转换,我们还将拥有规模较大的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同时,专业学位教育随着多元化学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强。但问题是,各个阶段的职业教育相互割裂,其关系更多的只是学制关联,而非课程关联。虽然许多省市推出了中高职衔接甚至是中本衔接项目,但这种衔接也更多地只是为了解决职业院校的招生问题,它们往往只是在现有课程框架下对课程体系做些整合,以提高人才培养效益,并没有系统探索这种框架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

(二)缺乏基于职业能力开发的课程体系与组织方法。任何人才的培养最终都要依托课程设置。当前,既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仍以应用系统的学科知识架构为主,且专业区分过于细化,跨学科的课程体系相对缺乏,造成懂信息化的不懂智能化,懂智能化的又不懂制造技术等,因而跟不上智能制造实践的发展需求。职业能力课程标准体系是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只有设计直接针对基于实际工作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才能保障智能制造意义上的人才供给。这就涉及到基于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开发及课程组织问题,这也是课程体系开发的关键环节,如果缺乏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智能制造职业能力的培养就只能停留在概念或理想阶段。

(三)缺乏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的工艺传承模式。目前,智能制造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德国、日本和美国。美国的制造业主要靠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作支撑,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则主要靠精湛的工艺与工艺创新作支撑。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来看,短期内期望通过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来提升竞争力不太现实,较为可靠的路径是工艺层面的突破。无论德国还是日本,之所以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的工匠,能在工艺领域有重大创新,关键在于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都有着企业的成功介入,而且这种介入不是表层的校企合作,而是有着企业内稳定的师徒关系作保障。正是这种师徒关系,使其技术技能人才能获得大量企业技术专家的支持,并通过师徒传承持续地在某技术领域进行钻研,最终取得突破。目前,我国院校职业教育只能教给学生普通的技术知识,这种技术知识对于维持处于粗放型阶段的企业运行是可行的,但对定位于高技术的企业来说就远远不够了,对于从事智能制造的企业来说更显无力。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一)深化“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兼具的人才培养体系。智能制造对人才的专业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的日趋复杂和精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无扎实的专业知识则无法满足岗位需要。为提高专业能力,需要加大专业训练的强度,增加专业知识的深度,在大学阶段就强化学生在校项目经验以及企业实习经历。除了专业能力,综合能力或通用能力也很重要。通用能力如沟通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等,至为关键。优秀的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也是人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社会软技能培训提供了一个通用能力培养的范例。除了在学士学位课程和硕士学位课程中分别设置有两学期和一学期的软技能模块,该系还成立了社会能力与管理培训中心、关键能力中心等专门的机构,并开设超越工程学科本身的职业技能主题工作坊。社会能力和管理培训中心的目标是增加本系学生除工程学科之外的各种技能。该中心的教学主题覆盖了社交途径、问题方法和管理培训等方面,具体包括团队和项目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肢体语言和领导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关键能力中心通过塑造高水平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以及所需要的其他能力资质,并充分满足以服务和效率为导向的社会需要。

(二)开发“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适应智能制造职业能力开发的课程体系,必须按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原理,找到适合职业能力开发与课程框架的正确方法,否则很容易滑入偏向理论知识的学科课程体系中,从而培养不出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课程开发方法应当朝两个方向进行研究:一是工作系统分析。这种方法不是把个体要执行的局部任务作为分析单元,而是把个体要完成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作为分析单元,从而避免因任务的片段化而无法获得整体能力的问题;二是职业能力研究。智能制造系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是深层多样的,要开发出这种反映个体工作实际的能力标准,有必要在工作系统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辅以职业能力研究。这种职业能力研究还应当建立在工作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等学科挖掘智能制造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三)构建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必须有企业的深度介入,这需要在一贯制培养体系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法。现代学徒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解决社会青年的就业问题;(2)培养技术精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3)通过师徒之间技术的传承与长期积累实现技术创新。学校职业教育尽管存在许多优势,但它也只能让学生获得基础性的技术知识,无法让学生获得精深的技术知识,技术精湛并能实现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离不开现代学徒制。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以智能制造榇表的新科技革命在有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对人才技能的培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智能制造过程中,从业人员将扮演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等多个角色,不仅需要懂得管理、研发与创新,还需要熟悉机械、电子、通信、互联网等领域,不仅需要承担起智能设备的设计、安装、改装、保养工作,还需要对相关信息物理系统、新型网络组件进行维护,并对生产设备模式、框架结构、规章条款、研发设计进行不断优化,这些都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技能性要求。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并采取果断行动。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6.1.

[2]朱剑英.智能制造的意义、技术与实现[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3.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篇5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实质;街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丰富了这一思想理论。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观点带有时代的络印(局限),但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他提出的“人的解放”、“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光辉思想,对于实现和推进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途径等基本内容。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州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它以其独创性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正确地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前提条件:人的解放

人的解放包括人的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思想解放。只有解放和发展“新的革命的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所有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正平等,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的机会。毛泽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思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上都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

(一)政治解放: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要获得解放,必须推翻旧的国家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只有先获得政治解放,才会有最终走向人类解放的现实起点。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首先获得政治解放,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争取政权的思想,领导人民取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第一次获得了独立的政治权利、应有的人格尊严和基本的生存权利,使“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旧的政治的枷锁砸碎了,旧的思想的牢笼冲破了,人民解放了,创造的伟力焕发出来了,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政治环境。

(二)经济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指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只有生产力发展,才能减轻人的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才使人有可能扩大自己的活动领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毛泽东相应做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首先是在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了我国“一穷二白”局面,满足人民的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增强我国国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日益丰富和完善的物质条件。

(三)思想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和最高目标。每个人依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在感兴趣有特长的方面获得突出的发展,并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贯彻这一思想,毛泽东提出了“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的思想,1964年毛泽东对《减轻中学生负担问题的意见》作出批示“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石进一步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德、智、体方面的均衡发展,更是注重个性、因材施教、百花齐放式地发展,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思想解放,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核心内容:德、智、体全面发展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毛泽东对全面发展的人的总体要求。1957年,他首先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科学论断,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把握。

“德”是人全面发展的灵魂。毛泽东突出德育的重要性,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1939年6月,他要求青年“应该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求培养的人应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社会负责任并作出贡献”。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上,毛泽东坚持“又红又专”,1958年毛泽东在撰写《工作方法(草案)》中又提出:“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毛泽东提倡“红”就是要培养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和观点;主张“专”就是要求广大青年具备扎实的为人民服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坚持政治与业务的统一,走“又红又专”的发展道路,是毛泽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针对特定人群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一种特殊表达,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智”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既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又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既强调“知’,又强调“智”,以期达到二者的统一。文化知识是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理论的工具和基础,“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学。他要求:“人人都要努力学习。有条件的要努力学技术,学业务,学理论。”毛泽东重视智力的培养,要求青年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训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满足于书本知识的简单记忆,要多思,并且要自学,以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毛泽东还特别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智育是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主体渠道

“体”是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方面毛泽东十分重视体育,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他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进修勇而收效远”,随后,先后提出了“健康第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希望青年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等一系列指示,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毛泽东正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实质,结合社会主义初创时期的实际,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育是方向和灵魂,智育是主体和中心.体育是德育、智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三者互相促进,不可分割。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毛泽东关于德、智、体三者辩证统一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

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途径:教劳结合

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看作“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充分说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条根本途径。毛泽东继承、丰富了这一理论成果,并使之闪烁了独特的思想光芒。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途径问题,毛泽东坚持了马克思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并且创造性地使之变成实践的活动。毛泽东认为,必须打破旧式分工的束缚,适应新社会工作的需要量,培养以实践、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多面手”。早在1934年毛泽东在论述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时就提出:“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建国后他更加重视这个问题。1958年他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在视察天津大学时又强调应“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具体地说,毛泽东突出强调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突出强调了实践活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毛泽东所创立的独特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形式,正是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篇6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科学指引。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对照重要讲话精神,全力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进一步接受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更好地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奋进的力量,满怀信心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

当前,不少党员干部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中比较注重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学习,而未意识到学习党史对于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的重大意义;现阶段学党史还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而未深入对党的历史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理解和认识,没有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机关内普遍缺乏党史学习教育讲师人才,真正有党史研究和教育工作经验的人员不多,愿意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的人员也不多,造成师资力量缺乏、教材不系统不全面,影响到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成果。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全面系统性工作,各机关要提高政治站位,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上来,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推进,发挥领率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机关党建和日常工作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以学好党史为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一是要组织全面的学,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史志践行初心为民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可歌可泣奋勇拼搏的一百年。。二是要组织系统的学,机关要培养和聘请党史学习教育专家,系统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对党的历史要系统性普及。三是要组织关键的学,一百年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敢于拼搏的英雄任务,一大批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形成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数不胜数的党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和英雄的人物,要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这股革命加拼命的共产党人精神代代相传。

以学有所悟为要。回望这一百年,都不曾是一番风顺,而百年党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潮流有深刻洞察,勇于自我革命。了解历史才能看得更远,而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这就要求我们机关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坚持引导党员干部学有所悟,一是要认识历史规律把握前进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在170年前就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途径,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就要立足现实,准备把握好本阶段的历史大势,做好本阶段该做好的事,完成本阶段的任务,要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准确把握前进方向顺势而为、奋发有为;二是要总结历史经验应对风险挑战,党的历史中,我们面临无数艰难险阻,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历经井冈山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伟大过程,成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创造性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此等等,这都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如今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黑天鹅”“灰犀牛”不断涌现,要想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就必须从党史中悟出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三是要把握历史主动建设社会主义,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回顾走过的路的同时,准确认识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肩负起继续走好前行的路的使命,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以党的建设为重。政府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担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党的建设上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挥政治建设统领作用,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始终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一是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思想就是力量,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是我们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力量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是要学习党的奋斗历程坚定信念,百年辉煌,我们党能够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9100万党员,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丰功伟绩,充分彰显了党领导中国这艘巨轮稳步前进的显著优势。这就要我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教育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领导一切,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永葆政治本色;三是学习党的光荣传统鼓舞斗志,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辈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用血与汗奋斗出了一个新世界,他们对党忠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新货代代相传,鼓舞激励机关党员干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篇7

[关键词]恽代英教育思想川南师范学校

“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恽代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他在以毕生精力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同时,还倾其心力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他青年时代就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育事业的出发点与目标指向,先后教过中学、师范、大学乃至革命军事政治学校,有着比较系统全面的教育主张和教育理念。他的教育思想与当时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紧密相联。

1921年10月,在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友、川南师范学校校长王德熙的热情邀请之下,恽代英抱着改造教育、改造社会的宏伟理想,满怀革命激情来到了位于四川泸州的川南师范学校,担任教务主任一职并负责全校的外语教学工作。学校是川南25县的最高学府,是培养川南新教师的摇篮,共有200多名学生。

恽代英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到川南师范学校以后,我发现这里出乎意料地具备了好些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我之所指‘有利’,并非校舍、设备而言,此方面,可谓极差。校舍乃一庙宇,操场也无,图书、仪器十分缺乏。我高兴的是学校有一种蓬勃的景象。”他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整顿学务,进行教育革新,培育了大批革命人才,带领无数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全面贯彻爱国主义教育

川南师范学校的学生,受后各种新思潮的影响,思想呈现出一派活跃的景象。但有的学生受无政府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也很深。恽代英深信,青年是革命和建设不可缺少的生力军,祖国振兴的希望在于青年。因此,他特别重视对青年进行正确人生观的教育。

为了教育学生,恽代英经常深入到学生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他结合自己的思想转变,循循善诱,指导学生认识无政府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危害性,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积极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他把自己翻译和保存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秘密地在进步学生中传阅,并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经常在学生中举行人生观的讨论会。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他总是详细地予以解答。还经常写一些文章,油印发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走革命的道路。

恽代英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他极力反对学生闭门读书,不关心国家大事,认为有“在学生时代养奋斗能力之必要”。他特别强调学校应使学生“看清他们社会的责务,做一个为责务预备一切的人”。作为政治活动家,恽代英始终坚持教育为社会服务,为革命斗争服务的宗旨。他提倡青年多读书,以此来提高辨识能力,认清反动阶级的丑陋面目与本质;要求青年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改造自己、改造家庭、改造社会,改造国家。

二、改革教材

旧中国的教育制度有许多谬误和弊病,教育体系有许多漏洞,教科书亦有许多劣点及错误之处。针对这些情况,恽代英提出了教科书的改革要求:第一,遵循自学辅导的指导思想,叙述详明,附参考书目和思考题,以便自学;第二,以归纳法编撰,通过提供事实,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第三,强调各学科的联系;第四,讲究实际效用,利于培养学生实际生活能力;第五,教材组“打破论理的次序,建设心理的次序”。

恽代英认为中学教科书应适合被教育者的心理,顺应他们的身体发展,培养学生应有的品格、知识和技能。教科书应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便于学生自学。因此,编写教材要注意“文字要浅俗”、“叙述要详明”。恽代英特别强调中学教科书应该有爱国主义、改造社会的内容,他首先改革教材,选“”以来的进步文章作教材,向广大青年学生推荐了很多中外革命领袖的著作,并专门编写了许多讲义以辅助教学工作。

恽代英到学校后不久便感到学校图书数量严重不足,缺乏代表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图书、报纸与杂志。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给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养料,恽代英利用暑假的时间亲赴上海,购置了许多图书、仪器、体育器材等,当时采购的革命读物有《新青年》、《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

三、改进教学方法

恽代英认为,传统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其弊端在于“上课时教师太劳,学生太逸;学生倚赖教师,脑筋退化,无自己求学之心;教师讲授全班,无法注意个性”。这种方法“注则有之,入则未也”,“只能教学生成一个无意识承受知识的器皿,脑筋中不能有一点创造能力”。恽代英提倡以自学辅导法取而代之。

恽代英说“关于教学方法,我主张用生动活泼的讨论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人叫启发式,就是我提倡的人的教育的一种教学法。我不太同意讲演式,或叫填鸭式。”对教学方法改革,他提出了许多精辟独特的见解,如提倡学生自学,采用讨论式教学,由学生提问,教师解答,集中讨论,然后教师总结。他认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内容和教授规律,因此教法要“因时因地而各求其适宜”,而且教育应“如时雨之化春风”,消极制裁的方法“非必要时,不愿轻用,以妨害学生自然地成长”。

对于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恽代英主张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时适当删减,由每周40课时减到35课时。将内容空洞的课程改为自习课,课本内容脱离实际内容的伦理学改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谈话交流,使师生有面对面交流、增进感情的机会。

四、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恽代英受聘后,首先提出了整顿校务的三条措施:选择有教育学识之教师;教师须有真品格;教师须与学生有极密关系。他特别强调教师要平等待生,爱护学生,视“同学如弟兄”。他从教伊始,便主张破除师道尊严,建立民主的教学新秩序,这在当时是需要非凡的勇气和胆识的。

在师生平等方面,他更是身体力行,以作表率。他认为破除师道尊严并不是不要尊师,教师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生品格与学问,学生不能不尊师。但是,教师又不能勉强他人尊师,以养成高于人的观念。有的教师担心师道尊严破除了,学校秩序不易维持,他认为教师只要“把真品行真学问教学生敬、爱、信、化”,学生自然会尊师,“秩序不维持而维持了”。

他坚持一个信条:“凡事应由学生严格监督教职员,教职员严格监督学生”。他要求教师放下架子和“尊严”,与学生打成一片。他说:“我主张教师要全然与学生平等,甚至起居、饮食、自修、游戏都在一块,改变教师远在天上的状况,更好地诱导学生改过迁善。教师决不能用体罚来威胁和压服学生,否则就杀死了他们的生长天机”。

他还主张教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注重人格感化,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应“以己真人格示之,以赤心血诚之语感化之,以大公无我恒久不懈之精神灌注之”。他认为,教师要“一言一行,无愧人师”,凭借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操守,以切实的爱心、耐心、诚心和恒心来规正青年,这样“学生对教师,爱便易信,信便易从”。此外,他还提倡写日记,并把日记作为师生之间交换思想、联络感情的工具。

五、培养身心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为摆脱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束缚与禁锢,恽代英明确提出,学校要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身(体育)、心(智育)、性(德育)各方面均完全发达”的人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应包括两方面,其一“在利导人类可教育的功能,以达到增进人类幸福、个人身心壮健的目的”;其二在“利导人类可陶冶的本能,使各种本能合当发达,社会由之改进”。他还提出了“立品救国”的主张,认为教育家的任务就是要养成“诚信朴质之风”,促进社会发达进步。

他到学校后不久,便在全校教职员会议上提出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诚心、勇毅、勤俭、敬慎、博爱、进取、急公、负责。他认为师范学生要培养自己做事的品性、做教师的品性和做社会运动家的品性,并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随后,他又主持制定了全校教育标准,规定“本校教育以养成品性才能学识完满合用之小学教师,能为社会负责,予儿童以合理的教育,且同时能从事于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为宗旨”。

恽代英认为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品性教育,德育是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保证。道德的动力是智、爱、信,其中“智”对道德的进化或退化影响极大,在抓好德育的同时,必须重视智育。智育主要包括两方面:学生应有广博的知识,不仅要有普通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掌握一些生产知识技能。

恽代英十分重视“砥砺行为,敦进学业”,并认识到体育对人性完善的重要性。他指出,“活动为教育之重要条件,而身体之活动尤要。”他先后写作和翻译了《学校体育之研究》、《运动之训育方法谈》、《普通体操之改良》等文章,介绍体育运动的意义、方法,提倡人们包括女子开展体育活动。

在恽代英的倡议下,川南师范学校成立了足球、乒乓球、体操等运动队。1922年4月,恽代英发起组织的川南联合运动大会在泸县召开,学校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然,这也是恽代英在学校大力提倡和推广新思想、新文化、新风气的成果。

六、鼓励并带领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恽代英认为,要在学校施行新教育就必须让学生从孔教和封建儒家教育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要打破以前的那种循规蹈矩的一池死水,必须要活泼精神、强身健体、恢复人的本性。他强调实践出真知,并组织了各种启迪学生智慧、锻炼学生工作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成立各种研究会,建立课外学习小组,加强贫民夜校工作,举办演讲、演出活动,编辑出版刊物。为团结更多的有志青年,他先后组织成立了“学行励进会”、“泸县青年团”,带领广大青年开展植树运动,宣传妇女解放,宣传新文化、新道德,并同当地的封建顽固势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青年学生应与工农相结合的领导人之一。他非常注意引导青年学生走向社会,深入民间,到工农群众中去从事宣传、组织工作,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他认为改变中国农村的面貌应该是广大有志青年的责任。他要求青年学生立志到农村去,到田间去,了解农民的痛苦与艰辛,寻找摆脱痛苦的方法,教育他们为解除自己的痛苦而奋斗。他说:“真正了解农民生活的人,才会同情于农民,这种人说的话做的事才能打中农民的心坎,才能为农民所信任;能得到群众信任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要求青年“要加紧研究近代的社会科学,彻底了解近代社会的实际情形”,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把握时代的总旋律。

1921年寒假,恽代英带领川南师范的师生30余人,不畏严寒下乡巡回演讲。这次演讲团涉足隆昌、内江、宜宾等十几个县,往返一月,行程近二千里,恽代英演讲20多次。每到一地,他们向广大农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爱国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讲解翻身求解放的道理。师生们通过和农民群众接触,亲眼看到了广大农民的悲惨生活,加深了同劳动人民的阶级感情。广大青年学生从投身工农群众的实践中,受到了锻炼,提高了认识,逐步认清了工农大众的历史地位和革命作用,深切地感受到了工农大众的力量乃是知识分子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和引导青年走革命道路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兴盛。恽代英在川南播下了许多革命种子,川南师范学校开始声誉鹊起,影响进一步扩大,大批有志青年纷纷奔赴川南师范学校求学。在他的影响下,许多青年如阳翰笙、李硕勋、李元杰、张霁帆、谢啸仙等纷纷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郭沫若在回忆恽代英时,有一段深情的话:“代英在四川泸州做过师范教育工作,四川青年受他影响特别多。假使我们从事调查,那时从四川那边的山坳里,远远跑到广东去投考黄埔军校的青年,恐怕十个有九个是受了代英鼓舞的吧!”

参考文献:

[1]田子渝主编.恽代英传记[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张羽,铁凤.恽代英传[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

[3]张羽主编.恽代英来鸿去燕录[m].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篇8

信息技术日益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必然要求教育发生革命性的裂变和系统性的重构

《今日教育》: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对很多行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是否也会对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呢?

余胜泉:我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早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首次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表明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然而,从文件起草、颁布甚至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对此很不理解,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只不过是解决教育问题的一个工具,只是起到工具性的作用,怎么可能对教育产生革命的影响?我觉得应该从“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及其对教育的要求来理解。

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开始了以互联网、分布式新能源以及3D打印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特征是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制造、柔性化制造和智能制造。这就需要大量适应知识经济的创新性和创造性人才。工业时代以班级授课为主体的整齐划一的教育体系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形成灵活多样、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体系,实施适应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越来越多地跟我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理环境,而是一个被数字技术所改造的人工环境,是一个虚拟和现实交合融合的空间。当技术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教育生态的一部分的时候,技术与教育是什么关系?技术还仅仅是单纯地解决教育某一方面问题的工具吗?不是的!技术将对教育产生意义深远的“反作用”,将改变整个教育生态,将对教育产生全面的革命性的影响。

“90后”“00后”的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技术对他们来说绝不仅仅是游戏、聊天的工具,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所面对的是信息爆炸、日益复杂的时代,要应对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具备人―机结合的思维。人与电脑、智能设备、互联网的结合将成为现代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当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发生改变的时候,在此基础上建构的教育大厦,必然要发生革命性的裂变和系统性的重构,只有这种改变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具有现代思维方式的人。所以我们不要故步自封,而要用心倾听技术时代的变化和变革。如果我们像昨天一样教今天的儿童,将会剥夺儿童的未来。

“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地把教育搬到网上,而是要创造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生态

《今日教育》:有研究者指出,在20世纪,教育技术曾经几度引进学校教育,但并没有给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带来巨大突破。甚至还有人指出,互联网技术不过是将传统教育的内容搬到了网上,将强化应试教育。在您看来,“互联网+教育”与以往教育技术的应用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

余胜泉:技术对教育的异化现象,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当一个新技术出来的时候,人的习惯性的思维就是用技术来完成我们传统的流程。比如,现在学校基本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课堂上使用ppt非常普遍,有一些学校还开始尝试把知识点录制成微视频,实行微课教学。多媒体给课堂带来很多好处,但也出现了从“人灌”到“电灌”的问题。课堂的容量、直观度增加了,但是学生的思维弱化了。教师变成了课件、视频放映员,技术变成主导的东西,人变得无足轻重了,这就是教育领域内典型的技术对人的异化。

解决技术对人的异化的根本途径在于技术与人和精神的融合,创造新的秩序、范式与文化。在教育领域,技术绝不是仅仅用于完成现有的模式和方法,而是要推动技术时代的教育革新,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组织体系等方面对教育进行全面重构,这样才能够促进教育全面的发展,更好地实现育人的根本目的。技术工具观会严重制约技术变革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严重制约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过去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是“教育+互联网”,那么,现在及未来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则是“互联网+教育”,即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教育的系统生态。“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地把教育搬到网上,而是要创造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生态。它跟以往单向度传输信息的技术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倡导一种技术的生态观,即从技术和人的融合共生关系的视角来考察教育,促进了教育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提升了群体互动的深度与广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和发展,信息技术将融入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空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圈。学习者在这种生态圈中,他们彼此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家长之间以及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存在着不同于现在形态的互动关系。学习内容的来源、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教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室、学校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场景。每个人既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技术从作为支持个体的工具更多地转变为一种支持泛在学习、自由探究、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空间。学校和教育机构不再是封闭的社会单元,而是通过网络汇聚作用,形成集体智慧聚变的节点;不再是静态知识的仓储,而是开放的、流动的、社会性的、分布的、连接的智慧认知网络与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互联网+教育”为重新设计学校提供新的可能,同时兼顾大规模和个性化,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今日教育》:“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您认为未来学校变革的趋势是什么?

余胜泉:现代学校组织建立有两个经典假设,一个是教育必须将孩子集中到固定的地点,进行固定时间的学习;第二就是采用基于年龄、学科的学生组织方式,对同一学习内容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两个假设已经不成立了。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跨界融合为我们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提供云、网、端一体化的智能化技术设施,可以使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时时可学、处处能学。教育云平台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智能终端、设备,汇聚海量教育大数据,可以精确地了解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互联网+”提供的即时通讯和网络协同,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知识和反馈,实现跨学科、跨班级、跨学校甚至跨区域的协同。“互联网+”提供的虚实融合的生成空间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业态可以提供双重教育服务的供给。“互联网+”既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大规模教学,又能够实现服务的个性化,提供与每个学生兴趣、爱好、能力相匹配的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兼顾大规模和个性化,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21世纪中后期将会出现一些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设计的学校,它们将呈现一系列重组教学的可能性,这其中包括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学习时间或者是其他因素来组织学习。学校将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课程安排,更适合学生的个体需求,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者固定的课程结构来组织。学校将会把互联网教育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更多的适应性以及更精准的教育。

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和教师,但会改变教育的基因,重塑教师的角色和价值

《今日教育》:正是因为看到了互联网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有些学校体制外的在线教育机构人士,提出互联网教育将颠覆学校、取代教师。这一方面造成了学校教育界人士的“互联网恐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抵触心态。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余胜泉: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肯定地说,互联网永远不可能替代学校和教师。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知识,一是育人,教知识的功能有可能被互联网所替代,但是育人,人的社会性成长永远不可能被电脑替代。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此应有足够的信心,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教师与学生社会性的互动和价值观上的引导依然至关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因为随着知识信息的复杂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可能陷入盲目,走入误区。不过,这不意味着学校可以按照传统的模式运转下去。互联网时代,学校的基本功能、基本运作规则、基本运作模式和基本办学形态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将会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学校的围墙正在被打破,灵活、开放、个性化、适应性、精准将是未来学校变革的关键词,弹性的学制、弹性的学习组织以及融合的育人空间,将是未来学校的重要特征。

互联网时代,教师的角色将得以重塑。例如,如果学校要推行翻转课堂,就会要求教师制作微课视频,这对老师来说就是一件要求更高且耗费精力的事情。当然,老师也可以利用慕课等形式把全国乃至全世界优质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不一定是讲课了,而主要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开展合作学习,对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辅导等等。互联网技术将帮助教师从盲目的备课、枯燥的讲课和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帮助教师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未来的教师更像一个导师,从以教为主,变成以导为主,更加回归育人的根本。优秀教师的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将得到充分放大。

“互联网+教育”将从学习环境、教育内容供给、教与学方式和管理评价等方面重构学校生态系统

《今日教育》:既然“互联网+教育”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那么它将如何重构学校生态?校长和教师又该如何应对呢?

余胜泉:“互联网+教育”会重构学校的生态系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环境的重构。学校将从数字校园转型为智慧校园,通过大数据支持的学习系统、无缝获取学习服务的移动终端、丰富的知识建构工具等构建起系统互通互联、信息无缝流转的智慧学习空间。有人担心,信息化会加剧城乡学校的“数字鸿沟”,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未来,技术设备和数据流量的价格只会越来越低,操作会越来越简单,教育信息化让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当然,要求每一所学校都把基于云平台的设备建齐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对农村学校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必须善于利用政府或其他社会机构提供的公共网络云平台,善于利用各种服务。目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和教育资源库建设,并积极引导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进来。这就为学校打造智慧学习空间,提供了条件。对校长来说,除了要建设实体校园文化之外,学校的云端空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办学空间,应该加强云端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物联网技术把虚实空间交织在一起,给师生带来全新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和感受,这是未来校园文化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

二是教育内容供给的重构。教师和教材将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在线课程将成为学校的常规配置,社会性的学习指导和服务将融入学校常态教学中,校外真实环境下的学习体验、实践活动将会越来越重要。教育服务不一定只由本学校提供,还可以由其他同类学校、高校、社会专业机构、学生家长等来提供。社会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可能比学校的质量还好。在云平台、移动互联网以及终端的支持下,今后将产生校内校外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服务体系。学生既可以获取校内的学习服务,也可以获取校外的学习服务,如作文批改、名师在线答疑等,并且线上线下的无缝切换将成为常态。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就是利用云平台,把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在一起,并根据本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的改造转化,为我所用,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是教与学方式的重构。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远未达到深度融合的水平,层出不穷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眼花缭乱、操作烦琐的数字设备让很多教师望而却步。教师缺乏理念上的提升,课堂教学结构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享受到了技术的乐趣,但并未掌握技术促进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互联网+教育”就是要通过网络的开放性,打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的教学结构,使教学从关注数字设备与技术的应用过渡到更加关注学习任务本身,实现“以人为中心,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的学习。对于学生,会更加强调自主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社会性学习、游戏化学习、仿真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远程实时协作学习、社会交互学习。在教师的教学上,则会更加强调从知识传递到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能力提升,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精心准备资源与工具、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目前一些学校实践的翻转课堂,就是用“先学后教”的理念对教学流程的重构,也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个具体体现。今后,将所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富有挑战性的主动学习将成为教学新的重点。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篇9

【摘要】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是19世纪末“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先进中国人”的杰出代表。严复所处的时代,中国社会经历着急剧深刻的变革,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严复身体力行,努力寻求救国之路,提出了教育救国观念,主张向西方学习,强调“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提出“开瀹心灵”的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方法。严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当时思想界和教育界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但是他强调教育救国,看不到旧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落后、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和外国列强的侵略,过于强调“人”的作用,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关键词】严复;教育救国;“三育论”;“开瀹心灵”

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是19世纪末“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先进中国人”的杰出代表。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强邻环视,刀俎鱼肉”岌岌可危的民族背景下,严复从解救民族危机,寻求国家富强的目的出发,系统提出了教育救国的方案,力主从教育入手培养国民,并提出新式教育方法。本文旨从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三民观及新式教育方法入手,探讨严复的教育观点及其对近现代教育的影响。

一、严复教育思想的内涵“教育救国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处于内忧外患的险恶局势中,甲午战争的惨败,掀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强邻环视,刀俎鱼肉,任其取携”①中国人民陷入了“五洲公共之奴”②的悲惨处境,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严复认为中国教育落后是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挽救危亡,走向富强。他竭力强调“教育是强国根本”“根本救济,端在教育”,③由此提出了教育救国的思想。

严复竭力倡导教育救国,指出教育对国家的贫弱有决定作用。当务之急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培植人才,他说“夫人才者,民力,民智,民德三德之征验也”。④人才的多少是一个民族的力、智、德的反映和标志。然而如何培养人才呢?严复大声疾呼,要“大讲西学”“学西学是救亡图存之第一要务。西洋今日,无论兵、农、工、商,还是家、国、天下,蔑一事焉不资于学”。⑤西洋之所以有今日,莫不在于教育,他深刻认识到中西方的差异,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多夸识,而西人尊新知。”⑥因此可以说,严复主张的教育救国实际上是西学救国,中国要适应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日趋激烈的时代竞争,必须抛弃陈腐落后的“旧学”,推行新兴先进的“西学”。而“西学”并非仅是洋务派所倡导学习外国的汽机兵械,这些只不过是“形下之粗迹”,并非国家的命脉之所在,真正的命脉是:“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⑦前者指西方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后者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政策,这些是西方国家得以富强的根本。

二、严复的“三育论”及新教育方法:启发诱导式

1.“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德,智,体全面发展

严复的“三育论”在近代中国颇具影响,这种学说来自于英国斯宾塞的思想。严复曾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一文中,指出“凡国种之灭绝,抑为他种所羁縻者,不出三事,必其种之寡弱,而不能强立者也,必其种之暗昧,不明物理者也;终之比其种之恶劣,而四维不张者也”。鉴于此“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严复进而将这种思想概括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即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

(1)鼓民力

所谓鼓民力,就是要提高国民的体力,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而要使国民有强健的体魄,必须加强体育锻炼,以保民强种而增国力。严复强调为了增强人民体质,一是要改变中国一向重文轻武的传统价值观念,学校更应该注重“尚武”教育。二是通过教育普及卫生知识,革除礼俗积弊,严禁吸食鸦片和女子缠足,同时他认为饮食养生之事不仅男子要重视,妇女也一样,“盖母健而后儿肥,培其先天而种乃进也”,把妇女看成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三是通过运动达到强生健体的目的。

(2)开民智

所谓开民智,即“聪明智虑之强”就是将传统的封建科举八股,宋学汉学,训诂注疏一律废除。即引进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设学堂,讲西学,另立选举法,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改变愚昧无知的状况,用资产阶级新文化代替封建主义旧文化,促进旧学向新学的转化。严复深信,开发国民智慧,提高国民素质,学运昌明,国家就会富强。

(3)新民德

所谓新民德,就是废除封建纲常伦理,向西方学习,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建立新的政治制度,树立新的道德标准。严复深为钦佩西方国家的民主平等,他指出西洋各国平等对待民众,中国把民众当奴隶看待。因此中国要新民德,就必须用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教育国民,培养国民深厚的爱国情感,使其形成国家观念,法制观念和主人翁精神,树立新的道德风尚,革除旧有的狭隘思想。

2.“三育”间的关系

严复的“三育论”中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内容,“三育论”认为体育智育德育这三个环节不是孤立地拼合,而是有机的联系,三者之间存在着依存、制约、调节、促进的关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地点、条件,而作出先后、轻重、缓急的抉择。⑧严复把三育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指出“徒力不足以为强且盛也,则以智,徒力与智,犹未足以为强且盛也,则以德,是三者备,而后可以为真国民……。”三育全面推进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国民。三育目标各有侧重“德育当主于尚公,体育当主于尚武,而尚实则惟智育当之。”德育培养国民的公德及献身精神,体育锻炼国民强壮的体魄,捍卫祖国,智育培养国民信奉真理热爱科学。严复主张“三育并重”,但“必审所当之时势而为之重轻”,⑨就当前而讲“智育重于体育,而德育犹重于智育”,⑩严复认为“天理亡,人伦堕,则社会将散”,恰恰在民德方向,中国最为欠缺,因此严复竭力提倡“新民德”。

3.新教育方法的提出:启发诱导式

严复的教育思想,源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洛克,斯宾塞,赫胥黎等人,同时也继承了古代儒家的教育理论。他曾说:“教育者,所以牖本有之明,扩充之,使知去其谬悠,存之真实者耳。”严复写道:“赫胥黎谓教育有二大事……是二者,约而言之,则开瀹心灵,增广知识是已。然教育得法,其开瀹心灵一事,乃即在增广知识之中。”{11}严复所提出的“开瀹心灵”就是一种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方法,严复在其多年的教育经验中认为此种方法最富科学性,而“开瀹心灵”的最重要阶段就是早期的启蒙教育,他认为儿童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关乎这个民族的在物竞天择的铁律面前所面临的命运:生存或是淘汰。严复指陈传统教育强调三纲五常,以圣经贤传,古书成训为基本,只问其然不问其所以然,忽视向大自然向社会实践求知识等等弊端,鉴于此他强调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为国家培植官吏,替统治阶级充当工具,而是让每一个人明白对社会群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作一个合格的公民,这种“开瀹心灵”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封建士大夫来说具有启蒙意义,它冲击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开创了一代风气,对近现代教育也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

三、对严复教育思想的评价

(一)严复教育思想的积极性

综观严复的教育思想,其积极性在于:首先,严复以教育救国为主旨,从提高国民素质,解救民族危机,寻求国家富强的目的出发,第一次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在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改造国民性,使我国教育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研究,逐步建立在一种崭新的相对进步的世界观基础之上,引导人们以进化发展的世界眼光来看待教育问题,而不再是封建科举制下的“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其次,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严复借鉴西方教育理论和自身实践经验并结合近代中国教育的实际,探索出一条颇为先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之路,即“开瀹心灵”这种启发诱导式新式教育方法。同志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数十年经验时曾高度评价严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12}把严复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三人视为并列的先进代表人物,这是对严复历史作用最确切的评价,也是我们剖析严复这个历史人物的指导思想。

(二)严复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1.严复“教育救国思想”的局限性

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家,严复的教育思想对近现代教育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认识和阶级的局限性,其教育思想中也表现出消极落后的一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处在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历史背景中,亡国灭种危机迫在眉睫,然而他所强调的“教育救国”,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唯心史观: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侵略者之间你死我活的敌我关系,次要矛盾是封建统治者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对立关系,而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阻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贫困落后的总根源,而不是“民力苶、民智卑、民德薄”。{13}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中国贫弱的局面就难以改变,中华民族素质低下的状况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对于这一问题,严复虽有一些认识,然而未能深入发展下去,而是舍本逐末,强调“三育观”,强调改革,反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救国方案。对于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大众来说,救死唯恐不赡,把教育作为当务之急提上议事日程,显然不合时宜,事与愿违。这是严复从意识形态入手的唯心史观。“这就好比一个医生的诊断无误,明确了病情病状,而开的处方却药不对症,缓不济急,根源在于他始终把目光停留在意识形态领域,而忽视从物质生产,经济基础方面寻求国富民强的途径。”{14}

另外,严复教育思想的局限性,表现在他对旧学采取的妥协态度,他晚年积极提倡尊孔读经,充分说明他在中西新旧文化之争中的思想倾向性,这种妥协的教育主张可以说是为其政治主张服务的。戊戌维新以后,改革变法思想深入人心,资产阶级革命也日益高涨,在改革与革命之间,他曾说,“新旧两党,皆其所不可无,而其论亦不可偏废……惟新旧各无得以相强,则自由精义之所存也。”{15}这充分暴露出他反对革命,改良主义的阶级特征,严复教育思想方面的局限性,正是他阶级性的反映。而严复早年所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儒家的孔孟之道,他在意识形态上不可能与传统彻底决裂,这是严复教育思想局限性。

四、结论

在民族危亡之际,严复的教育思想对国人的振聋发聩及对维新变法的积极促进,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他对近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及教育实践的变革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基本上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框架,成为近代中国教育救国论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尤其是他创立的中国教育的目标模式——三育论,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及新式教育方法——启发诱导式的教育观,对于我国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毋庸讳言,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严复的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我们不能完全用今天的观点苛求古人,无论他后期的教育思想还是政治思想的演变,都是可以谅解的,关键的是,后人在研究借鉴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育兴邦,在21世纪的今天,为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我们更应该发扬严复的教育创新精神,借鉴其思想中的精华,以便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

注释:

①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82页.

②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80页.

③杨正典.《严复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82页.

④杨正典.《严复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82页.

⑤董宝良.《中国教育史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29页.

⑥董宝良.《中国教育史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25页.

⑦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

⑧杨正典.《严复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83页。

⑧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3页.

⑨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3页.

{11}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85页.

{12}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0页.

{13}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4页.

{14}杨正典.《严复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85页.

{15}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9页.

【参考文献】

[1]严复.天演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严复.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陈庆坤.中国近代启蒙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4]许华茨(美)滕复译.严复与西方[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

[5]杨正典.严复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一版;

[7]周德昌.严复教育思想述评[J].现代教育论丛,1983,(01)

[8]陈明,孟海龙.简论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1993,(03)

[9]张红.试评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10]李自辉.严复教育思想浅论[J].职大学报.1997,(03).

[11]高中理.严复:会通中西与教育维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2)

[12]程笑梅.论严复的教育思想[J].攀枝花大学学报,1999,(04)

[13]李建求.严复教育思想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08).

[14]廖承琳,师保国.严复的科学教育思想探析——从《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说起[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15]苗连顺.论严复的教育思想[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篇10

   一、20世纪前期,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语言分科教学的确立(略)

   二、20世纪后期,从语言教学转向言语教学——语文学科中心本位的形成

   (一)语言教学转向言语教学的兴起——“双基”目标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语言学界开展了关于语言与言语问题的激烈论争,并逐步转向言语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言语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言语交际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众多新兴学科。

   随着言语研究的转向,有学者提出语文教学不属于语言教学,而是言语教学。1961年12月3日,《文汇报》发表社论《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社论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应当是: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1963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集中体现了这种观念。当时,语文教育界出现了狠抓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热潮。从一定意义上说,“双基”教学观念的盛行,即意味着语文能力核心地位的逐渐形成,这标志着语文教学的重心开始从语言教学转向言语教学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语文教育界开始对言语教育进行理论阐发。李维鼎说:“在文章中④我指出了‘语文’不是‘语言’,而是‘言语’……定位于‘言语’,在语文教育界似乎还是第一次。从‘言语’出发,我归纳不出‘性质’,却概括了语文学科的三条功能,即‘广泛的社会应用功能、深刻的个体移情功能和突出的全面性基础功能’……语文学科设置目的就在于发挥这些功能。”⑤1995年,李维鼎进一步提出语文本性即“言意互转”的观点⑥。20世纪90年代,洪镇涛从区分“学习语言”与“研究语言”两种教学取向出发,认为“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即以“研究语言”的教学取向取代“学习语言”的取向,他提出要加强语感教学⑦,建立一个新的语文教学体系。⑧21世纪初,李海林出版了《言语教学论》,从学理上建构了言语教学论体系,这是迄今为止对这个问题最有深度的研究着作。总之,无论是“言意互转”,还是语感教学,都围绕着言语教学来展开。

   (二)语言教学转向言语教学的确立——言语技能训练体系的建构

   改革开放以后,言语教学获得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以言语知识体系、言语技能训练体系及语文思维训练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逐渐达到高潮。

   1.动态言语知识体系的建构

   张志公晚年意识到静态语言知识的局限性,提出建立一门沟通语言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语言应用之间的过渡性桥梁学科的构想,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首都师范大学讲授“汉语辞章学”,这是语文学科探索动态言语知识体系的先声。20世纪90年代,庄文中建构了中学言语教学体系,即初中、高中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体系,初中、高中语言基本能力教学体系,“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和语言运用的基本方法。⑨2000年,雷良启、余应源先生从言语交往教育的角度,吸收当代语言学的适用理论,建构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言语知识体系,提出一套以言语知识为纲、为纵的线索,以语言知识为目、为横的楔入的言语知识体系的设想,列出了包括语用原则知识、言语行为知识、语用结构知识、语用含义知识、语篇知识和语体知识等六个部分的言语知识体系。⑩这是“第一次在系统的理论指导下,完整地列出了一个适合语文教学需要的知识清单,有着重要的意义”(11)。

   2.言语技能训练体系的建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言语技能训练的高潮期,不少语文教学改革家都在积极探索、建构言语技能训练体系,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训练体系,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刘胐胐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等。(12)有人将阅读能力分解为如下训练项目,即语言解码能力、组织连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筛选储存能力、概括能力、评价能力、语感能力和阅读迁移能力。(13)后来发展到从言语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角度来建构教学序列。1992年和199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集中体现了这个时期的语文教学思想,即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彰显语文教学的工具理性。

   (三)言语中心本位教学的意义与隐忧

   英国的皮特·科德在《应用语言学导论》一书中,将语言教学的基本取向划分为“教人们一种语言”和“教给他们关于语言的知识”(或者说“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和培养“语言学家”,“能用语言讲话的人”和“谈论这种语言的人”)这样两种取向。(14)语文教学的重心从“语言教学”转向“言语教学”,强调语文教学从“教给他们关于语言的知识”转向“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由此将高校语言学专业的教育目标与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严格区分。这对明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及目的有重要意义,即意味着现代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前进了一大步。

   然而,对于言语技能训练体系的教育价值,语文教学界也有不同看法。正如陈钟梁所说:“这种科学化思想并没有被全体语文教师所接受。在我们一些富有经验和修养的高层次教师中,大多持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学生总是伴随着他特有的经历、思想、情趣、意志和爱好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能不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而这些因素恰好是教学目标很难概括进去的。他们从自己长期以来学语文和教语文的切身经历中证实了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不是去寻找某个模式,而是去研究如何摆脱束缚学生自由发展的那个部分”(15)。

   总之,以言语为本位的学科教学,无论是语感中心说还是语文技能训练主体论,都是以追求科学、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根本旨趣,以探索一条最有效的教学程序为努力方向,落脚点在言语实践的对外功能。这种语文教学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特征,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培育,容易忽视非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的培育,容易牺牲学生的自由精神和创造潜力。从根本上说,以言语功能教学为重心的语文教学,属于语文学科中心取向。由于过于强化语文教育的功利化倾向,言语技能训练容易滑入技术化甚至机械化的泥淖。片面追求语言的工具性价值,必然导致语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从而致使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被严重弱化,甚至缺席。陈钟梁曾预计:“现代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很可能是科学主义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指导改革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以实现语文教学科学的艺术化与语文教学艺术的科学化。”(16)

   三、21世纪初,从语文学科中心本位迈向言语生命智慧教育——指向人生命的自由发展

   言语生命智慧教育,落脚点在“言语人”的培养,需要超越学科中心本位,从母语教育的角度指向人生命活动的自由和谐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对言语生命智慧教育的初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