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十篇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十篇

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2:06

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篇1

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定位孰轻孰重,历来颇具争议。在传统的高校后勤工作模式中,管理是重心,其在学校后勤工作各领域占据核心地位,工作各层面的管制作用较明显。在新形势下主流观点认为,高校后勤应该是个“服务”部门,是为学校教学、科研、生活提供服务保障支持的部门。高校后勤工作应当实现从管理转移到服务。后勤工作的重点要从过去的管理、管制为主实现向为学校整体和师生个体提供各种服务为主的转移。后勤工作与师生的关系要由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等关系转变为服务与享有服务的平等关系。根据高校教育的特性,后勤的职能定位的确应偏向于服务性质,而且这种服务对于整个学校的正常运作具有独特且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基于杠杆原理构建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模式

基于杠杆原理的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模式,可以简单定义为根据学校整体或后勤部门的既定目标,后勤管理功能比重大小对服务功能的实行产生“省力”或“费力”影响,利用管理功能所占比重的变化作为阀门,以影响、调节服务功能的发挥,促进或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一)以“校园和谐”作为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支点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足以说明选好“支点”、确定“支点”合适位置的关键性。就高校后勤工作而言,这个支点应该确定为“校园和谐”。后勤管理和服务关系到学校师生的切身利益,后勤服务作为衡量校园服务质量的一个标志性窗口,其服务水准的高低,客观上影响了师生对学校整体服务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后勤工作应围绕“校园和谐”这一核心,使管理和服务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

(二)正确定位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的作用点

基于杠杆原理,后勤管理与服务通过“管理”和“服务”作用点的调节可以达到充分发挥高校后勤管理功能的“省力”效果,也可以造成阻碍高校后勤服务功能发挥的“费力”后果。高校后勤工作的关键是正确定位“管理”和“服务”功能,正确发挥“管理”和“服务”各自的效用,让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相辅相成,遵循统筹管理的原则、服务第一的原则和校园和谐的原则。

(三)准确把握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的着力点

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杠杆模式,因“管理”作用点的偏移,出现后勤“管理”和“服务”功能发挥的效果不同。高校后勤管理者必须善于调节后勤服务中“管理”的着力点并准确掌握后勤管理中“服务”功能作用的力度,根据公正、合理、民主、服从大局、符合学校发展的原则,巧妙处理好后勤工作中“管理”和“服务”的辩证关系,这也是运用杠杆原理调节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关系的艺术与技巧。

三、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杠杆”作用效果

在物理学,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平衡杠杆。同样道理,杠杆原理作用下的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模式也存在平衡、省力和费力三种不同的效果。

(一)后勤管理与服务的平衡效果

当高校后勤管理者平等实现后勤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后勤的工作既不侧重于管理,也不偏向于服务,后勤管理与服务达到杠杆平衡的效果,后勤工作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后勤管理与服务的“省力”效果

当学校后勤工作职能重点偏向于“服务”功能的发挥,基于杠杆原理,要继续保持校园和谐,学校势必会减少“管理”功能的力度,重服务而轻管理,达到高校后勤管理的“省力”效果。

(三)后勤管理与服务的“费力”效果

当高校后勤工作重点定位为“管理”,即学校后勤职能需要通过“管理”来实现,杠杆原理作用下,学校后勤管理的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变成“费力”的管理效果。由此可见,基于杠杆原理的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模式,在“校园和谐”支点的作用下,将高校后勤工作重点定位为“服务”,改变以往“管理”为重的旧模式,实现从管理型后勤逐步向服务型后勤转变,能充分发挥“省力”的效用,既达到管理和服务的平衡,也发挥高校后勤管理最大效益。

四、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模式“省力”效果的实现

(一)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应通过服务来实现管理

高校后勤工作要本着“服务第一”的宗旨实现管理,而不是在管理中略带服务。服务应围绕着“校园和谐”的工作重点,一切以学校的整体发展为核心,以师生的全面发展为重点,全体后勤工作人员,包括提供外包服务的一线人员,以最大的热情和对师生、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放下架子,摆正姿态,全方位地为师生、为教学做好服务工作。

(二)变管理型后勤为服务型后勤

随着高等教育时代任务的调整和高校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校后勤工作必须从传统的管理型逐渐向服务型转变,由被动的保障管理向积极的创新服务转变。虽然管理向服务推进的内涵丰富,但应始终围绕一根主线,即增强后勤服务工作的自觉性,调动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发挥服务功能的创造性,全面建设服务型后勤。同时,要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务实意识、创新意识,实现由基本保障型后勤进化为高质量服务型后勤,真正朝“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并重的方向发展。

(三)高校后勤应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后勤服务应该坚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提高后勤服务质量过程中,必须提前预测后勤管理与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所需要的服务要求,制定实施计划与步骤以达到预期目的,不应是被动地等发生服务质量问题或服务滞后的后果时才想起要抓管理和采取措施提供补救服务。因此,后勤服务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有形管理人性化,无形服务常态化,实现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更好地促进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高校后勤应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

对于高校后勤管理对象的“人、财、物、事、时、空、信息”七要素而言,“人”是中心,即以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者为中心。对“人”的服务,要以为学校师生提供服务为重点,要以用心服务为根本,要以强化服务提供者的使命感、积极性为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充分调动服务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效益。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勤工作的管理效益。服务质量是后勤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质量的后勤服务工作是高效发展的动力,是保证动力不枯竭的源泉,是高校长期发展的切实保障。

五、结语

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后勤管理;服务育人;重要作用;以生为本

2014年9月9日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而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办大学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为了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高职教育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高职教育如何培养合格大学生?育人需要全员参与,全面展开,既要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还需要通过服务育人,才能更好的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合格的大学生离不开后勤管理工作。那么,如何发挥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的作用?笔者立足发挥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对如何做好后勤服务育人工作作粗浅探讨。

一、学校后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后勤工作在高职学院的工作中不仅起到基础和保障的作用,而且服务育人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是学校全员育人的重要参与者,是直接为学生服务的育人者。

(一)学校的后勤工作同样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1.直接示范作用――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后勤工作人员是服务者,同时又是教育者,他们在服务育人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后勤人员通过与学生的接触,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和热情、优质的服务,对培育学生实干、敬业的精神以及对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这种榜样示范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2.间接感化作用――以优美的环境熏陶学生。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后勤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优美的环境,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尽心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打造环境育人的空间,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学生遵守规矩、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优美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学校的后勤工作为培养人才发挥着重要的物质保障作用

后勤服务是关乎着学校全局的一项基础性的保障工作,因此,服务性是后勤工作的一个特点。学校的后勤服务无处不在,从入学到毕业,没有任何学生可以不与后勤服务发生联系的。后勤工作头绪多、事情杂,包括对校内水、电、教室、宿舍、电梯等的管理,稍有粗心就会影响到教学及其它工作的正常进行。后勤管理是一个与师生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直接体现为教学服务,为员工服务,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的特点。后勤部门通过不同的形式为教学、为学生生活提供保障和服务,从物质上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因此,高校后勤工作具有服务的功能,也能发挥育人的作用。

二、影响学校后勤发挥服务育人作用的因素

(一)学校后勤工作摊子大,任务重,困难也多。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而服务对象面广量大,且要求高。后勤人员虽然整天辛苦劳累,不断在各个工作点奔忙,但难免众口难调。

(二)学生数量多与学生素质偏低,使后勤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加大。从近几年看,高职教育得到迅猛发展,高职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从高职学生的基本状况来看,随着高校近几年大幅度的扩招,学生人数在不断的增加,但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普遍偏低,部分学生的纪律性、自我管理等综合能力较差,在遵守校规和讲卫生方面的欠缺,增加了维护、维修工作的频次、难度和费用。

(三)工作战线长,加大了后勤部门维护、维修的工作量。学生人数多,校园规模扩大使得宿舍区等较为分散,对各种设施的维护、维修在工作量和工作的难度增大。

(四)看轻后勤工作和后勤工作人员的陈旧观念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勤工作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

三、以学生为本,发挥好后勤服务育人作用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看成学校生存之本。育人的途径是全方位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也育人。学生的培养质量取决于学校每一个员工的努力和参与,这当中,后勤工作人员同样责无旁贷。

(一)树立服务育人的意识。育人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一个品德的培养熏陶的过程。树立育人意识,就是要以学生为本,牢记“服务育人”宗旨,明确育人不只是教师的事,后勤工作人员通过自己言行,用尽职尽责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给学生以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榜样力量。

(二)提升服务育人的本领。干好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扎实的本领,因此,后勤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技能,才能用过硬的技术、出色的工作,用良好的服务教育和影响学生。

(三)更新观念,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新观念即在观念上实现转变,要摒弃看轻后勤工作和后勤工作人员的陈旧观念,要把育人作为思想观念的根本。使后勤工作人员以更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服务育人。激励每一个后勤工作人员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加强服务工作的主动性,以优质的服务态度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职工排忧解难。

(四)注重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加强学习教育和岗位培训。后勤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开展后勤管理工作,以自己的优质服务和模范行为感染学生。

(五)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优美的环境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暗示性,以此熏陶、感染和教育学生,使学生自觉遵守规矩、逐渐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活动,并针对各个时期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惯,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如:“倡导绿色校园生活”、“争做校园文明使者”等活动,共建文明校园。

总之,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全员参与,全面展开。后勤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后勤工作人员是学校全员育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参与者。只有进一步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服务中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才能更好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为高职学院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谭长富,陈力新,陈坤华;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后勤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exploremeetingpointofUniversityLogisticsScientific

managementandQualityServices

CHenweibin

(tongjimedicalCollege,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uatongCorporation,wuhan,Hubei430030)

abstractUniversityLogisticsshoulders"managementeducation,serviceeducation,environmentaleducation,"animportantrole,withthedeepeningofuniversitylogisticsmanagementsystemandoperationmechanismofthereformofChina'slogisticssocializationoflogisticsmanagementandahigherqualityofservicerequirements.Howtoidentifythemeetingpointofscientificmanagementandlogisticsservicesreform,andfurtherimprovethescientificmanagementlevelofuniversitylogisticscapabilitiesandservicesistheproblemcurrentlyuniversitylogisticsworkersneedtothink,exploreandsolve.

Keywordscollege;logisticsmanagement;logisticsservices

高校后勤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学、科研、工作和服务提供保障,确保管理、服务、环境“三育人”完美实现。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在高校后勤深化改革和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能力,让服务上层次、上台阶,使之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师生的需求?如何解决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从而缩小管理科学化与服务优质化之间的差距?这无疑是当前高校后勤工作者需要思考、探寻和解决的问题。

1后勤管理与服务的差异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本身有着属于自己的辩证运动规律,世界万物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同时又是变化发展,既对立又统一的。”①因此,后勤管理与服务两者的关系既存在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1)内涵不同。后勤管理,顾名思义是管理者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完成管理职责,带领全体成员实现后勤工作目标的一个活动过程。后勤服务则是指后勤全体工作人员,以实物和活劳动的双重形式,为实现后勤工作目标和满足他人需要所付诸的全部有益劳动。

(2)性质不同。后勤管理是一种行政行为,具有服务和约束双重功能,主要体现在制度建设、行为规范、宏观调控等方面。②而后勤服务是一种有益性和非赢利性的活动,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师生,服务者用最直接、具体的形式体现服务效果,以群体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是否有利作为评判标准。

(3)形式不同。后勤管理是门科学,除了对内部员工进行管理外,还为某一特定群体活动的目的服务即服务于群体工作目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后勤服务是一个静态的点,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围绕所在群体的工作目标展开具体的服务。

(4)结果不同。后勤管理是通过一系列实施措施和策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协调活动,处理好学校内外部之间关系,保障后勤工作正常运转和科学发展。后勤服务是希望通过员工的工作使被服务者在心理上有一种幸福感,但服务是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的服务存在整体和个别的差异,往往使得被服务者一时间缺乏直接的服务体验。

2后勤管理与服务的共性

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的观点,后勤管理与服务除了有差异性外,还存在一些共性。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与优质服务,履行育人职责。

一方面,后勤管理与后勤服务相互依存。依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的观点,后勤管理与后勤服务作为矛盾双方,各自以其对立面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管理是一种行政手段,如果没有这种制度化、规范化的约束行为,后勤服务只能是设想和期望,不能成为现实。反之亦然,如果没有确立后勤服务这一目标,后勤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存在的源泉和动力。

另一方面,后勤管理与服务相互促进。后勤管理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服务,它通过科学的运行机制,使群体目标得以实现,毫无疑义是群体的一种幸福体验。通过有效、有序的管理活动,使后勤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同理,只有把后勤服务工作做好了,通过多种服务方式和服务途径,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条件,进而升华为群体理解和支持后勤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以此形成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

3后勤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的实现途径

高校后勤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随着高校后勤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如怎样解决后勤部门与高校、科学管理与优质服务、公益性与盈利性等之间的矛盾,成了高校后勤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后勤工作经验,提出以下策略:

3.1创新后勤管理和服务理念

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与其他消费市场不同,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是围绕高校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加强公益,确保高校稳定与发展的多重效应。③要不断创新后勤管理和服务理念,推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科学化。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后勤管理理念。任何管理都是人的管理,无论就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还是参与管理而言,都必然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二是要坚持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高校后勤工作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以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被动式服务变主动服务,把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促进自身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三是要确立形象育人意识。高校后勤员工在一线工作,直接与学生打交道,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后勤工作者要有集体意识,重视群体形象,以高尚的情操和热情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真正达到服务育人的效果。

3.2正确处理后勤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科学的后勤管理,优质的后勤服务就无从谈起;没有优质的后勤服务,就不能促进后勤管理科学化。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能只强调加强后勤管理而忽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后勤服务质量而疏于对后勤内部的管理,要平衡和协调好后勤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始终要把教学科研、师生的生活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必须坚持服务为先、保障和需求至上的工作原则,后勤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教学、科研来组织和实施,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上质量、上水平。

3.3建立和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和关键环节,要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明确各项职能,使高校后勤工作有条不紊和有章可循。一是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科学规范的后勤管理制度。二是要加强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后勤干部职工的制度约束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地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后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优质服务。三是要勇于创新,敢于改革旧的制度,使后勤管理工作能尽快地从旧的经济体制转变到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来,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四是要按照“人尽所能、物尽其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总体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制度体系,使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3.4加强后勤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高校后勤工作肩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必须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高校后勤管理干部队伍。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干部的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意识、政策水平和政治修养;要培养后勤管理干部实际运用能力,使其用自身言行,引导和启发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分辨是非、处理矛盾,在管理服务上推进学校做好育人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后勤管理职能、权限、目标等要明确,杜绝管理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发生。同时,要加强后勤人员的廉政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纪观念,在思想和行动上牢筑拒腐防变能力,做到清正廉明、作风过硬。

3.5加强后勤员工的教育培训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分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三个层次。④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精细化”已经成为竞争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成为决定未来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员工素质与能力高低决定了后勤发展的快慢,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把培训作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来抓。在后勤员工教育培训过程中,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断推入,努力培养后勤员工严谨扎实的工作风格,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同时,在工作中要结合后勤实际情况和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地围绕着后勤文化的主题开展多形式的活动,来培养精细化管理的氛围,提高培训层次,从而不断把精细化管理服务推向深入。

3.6建立后勤管理服务监督机制

有效的管理必须是严格的,这也是促进后勤科学管理与优质服务的关键。随着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使后勤管理达到目标化、规范化、科学化,必须建立相应的后勤管理服务监督机制。因此,高校要充实后勤监督管理干部的力量,建立可行的考核机制和权责相对机制,做到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高校还可以设立由行政和后勤管理部门以及师生代表共同组成的后勤管理与服务评估监督小组,对后勤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与服务情况等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确保后勤管理科学化和后勤服务优质化。

注释

①王展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

②张庆.对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J].管理科学与经济学,2014(1).

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篇4

(1)社会性。后勤管理的内容具有社会属性。目前阶段社会提供的后勤服务还不能满足各单位的需求,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公司办后勤,工厂办后勤,学校办后勤的状况还无法彻底改变。这是社会性的一个方面。第二,后勤管理与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各单位的后勤服务从物质、设备、能源、交通到人员、技术、空间、信息都要由社会来提供,单位的后勤工作要受社会的制约和影响。同时,社会还是各单位后勤工作的总后勤。再次,后勤管理发展的方向具有社会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单位后勤服务项目在更大数量上,更广泛的范围内将逐步由社会承担,后勤服务正在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后勤服务的社会化迟早要实现。社会性这一特点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充分关注和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为本单位服务,同时又要力所能及地创造条件为社会服务,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向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方向迈进。

(2)服务性。后勤工作是服务工作,后勤工作并不直接体现一个单位的职能,而只是为职能活动服务的,是保证职能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服务是后勤管理的特点,同时也是后勤管理的全部意义所在。这一特点要求后勤管理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解决好利益与服务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后勤管理中,管理是前提,是手段,服务是结果,是目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依靠加强管理来提供优质服务,按照服务提出的要求来改善管理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防止用管理来制约服务,对本来可以办的事情顶着不办,又要防止放弃管理职责,在工作中不担责任,放任自流,各行其事的错误做法。

(3)时间性。首先,表现在后勤工作的特性上,后勤服务的各项工作作为职能活动都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程序,在进行各项服务工作时必须按照这些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这就要求每项工作都有确定的时间,从而决定了后勤服务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其次,表现在后勤工作的工作性质上,常言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单位工作的基础保障,要求事事先行。单位任何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和前提。后勤工作就是要提供这种基础和前提,这是决定后勤管理工作时间性特点的又一重要因素。再次,很多后勤工作受到季节的影响和制约,违背季节的特性,就会出现失误,造成损失。可见,很强的时间性是后勤管理的一个特点,管理人员要重视这一特点,才能搞好后勤工作。

(4)复杂性。后勤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表现在任务繁多、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内外关系复杂等很多方面。后勤管理复杂性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工作繁重、任务众多。比如人事、财务、物资、设备、基建、房屋、伙食、交通、医疗、卫生、园林、环保、计划生育、幼儿教育以及其他各项综合服务工作,都是由后勤部门管理的。后勤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是复杂性的另一个特征。后勤管理工作的依据是党和国家的各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这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原则基础。如财经纪律、基建法规、车辆配置原则、工资调整及发放等等,后勤管理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法是严肃地,有法必依。后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而这所有的工作均要依据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因此,政策性强也是后勤工作的复杂性之一。

后勤管理复杂性的第三个特征是涉及面大,内外关系多。一个单位的后勤工作要满足本单位职能活动的需要,这种满足是从整体上的满足,而不是在某一个侧面上的满足,是对职能活动全过程的满足,而不只是在某一个环节上的满足,是对职能活动全体成员的满足,而不只是对某部分人的满足。目前社会的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不可能完全满足各单位的后勤需求,这就导致各单位不可避免的建立了自己的服务广泛的后勤体系。后勤机构庞大,服务项目齐全,把职工的医、食、住、行、生、老、病、死、退等几乎全部包下来。单位后勤部门要完成这些服务要与社会的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内部,后勤为职工提供服务要和每一个人打交道,不仅仅涉及到人,还有财、物、时间、空间。要处理好内部与外部的关系,要协调好内部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既要做好内外衔接,又要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这充分体现了后勤服务的复杂性。

(5)群众性。后勤管理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其大量工作都与群众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吃饭、住房、乘车、看病、小孩入托、环境保护等等,没有一项不是和广大群众有关的,而且都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的关系。后勤管理工作的群众性,还在于他要像其他工作一样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检验。而后勤工作有比其他工作接受更直接的反馈,觉察更敏感,反映更迅速。如饭没有做熟,菜不干净,停水、停电、电话中断,马上就会有人提意见。为了搞好后勤管理,必须坚持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这是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

(6)知识多科性。后勤管理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很多学科,在社会科学领域不仅涉及到管理学,它还涉及到教育学、会计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在自然科学领域涉及的学科就更为广泛了。由于综合性、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对后勤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后勤工作中的知识多学科性还表现在专业技术种类繁多,后勤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宽泛,这就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必须有广泛的知识和多种专业的常识,有一种或几种特长。总之,后勤管理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进行科学管理,努力使各项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后勤的管理水平。

2设计院后勤服务的特点和现状

设计院的后勤工作主要从保障、服务和经营三个方面来为职工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保障主要是确保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基础条件,例如水、电、暖、电梯和消防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基建、房产管理,电话总机、报刊信件收发、安全保卫等。服务主要涵盖职工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例如职工食堂、单身公寓、车队、医务室、房屋修缮、环卫绿化等。经营主要满足职工生活中的一些需求,例如招待所、幼儿园、房屋租赁、小超市等。

(1)设计院后勤服务的特点。由于传统型后勤管理模式,致使内部管理体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后勤服务单位大多是以行政组织的形式建立、按照其方式运转,因而内部资源配置并非按需配置,导致某些资源过剩、某些资源短缺的不均衡现象。后勤服务的项目繁多,依据需求建立的服务部门,导致后勤服务机构臃肿、队伍庞大,直接的结果就是办事效率低下。同时,大部分人员受教育的程度相对偏低。

(2)设计院后勤服务的现状。制度建设严重不足。后勤管理没有系统的指导性政策和相关制度。但服务工作需要一套完善的发展规划和规范的业务指导。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公共问题,如职工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工作、医疗及养老等缺乏协调解决机制,未形成一套能被一致认可的有效的解决办法。资源分散,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各单位都有自己的后勤保障,规模虽然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单位的后勤保障体系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在合作交流方面既没有相关的行业指导,也没有职能部门的统一协调。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现代服务业企业规模化的要求。不重视后勤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后勤系统普遍存在人员学历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现有人员多由其他岗位转岗分流而来,少数是依需求招聘而来。而在各类人才计划中,缺乏对后勤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后勤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项目,还没有建成专业化的后勤管理和技术队伍。而外包服务由于不熟悉设计院特点,服务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3设计院所后勤服务的发展方向

后勤管理作为一种服务最终将走向社会化。服务的社会化是指本单位的服务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互相开放,互相利用。后勤服务的部分项目可以利用社会服务资源,由专业服务公司提供专业的服务,例如:电力系统、空调系统、安防系统的维保等;设计院后期服务系统通过资源整合、强化自身优势,在满足本单位服务的同时向社会开放,例如:招待所、写字楼、车队对外提供相应服务等。设计院后勤服务适应社会化的需求需做好三方面的转变:一是在管理体制上,后勤服务主体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型”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服务型”转变;二是在管理理念上,后勤管理主体要从“等、靠、要”的内部运行机制向“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转变;三是从管理方法上必须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的科学管理”转变。为排除一线设计、总包业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后勤各部门要努力弥补由于市场供给紧缺导致的社会公共服务不到位而引发的民生问题。例如,就医、子女问题等。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推进,民生问题将成为人才竞争的利刃,解决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广大职工的迫切需求。

4结束语

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篇5

鉴于高校后勤工作的以上特点,结合长期从事高校后勤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提升高校后勤工作的质量,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提高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客观的说,与高校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比较。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且难于管理。笔者认为提高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是提升高校后勤工作质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那么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第一,政治素养。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对内服务于广大的教职员工,对外与相关的业务部门有直接联系,需要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这就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具备政治素养,以正确的政治理念指导后勤工作的开展。第二,专业技术。高校后勤工作涉及到很多专业,如会计、水电、建筑、烹饪、园林等等,每一项专业都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必须通过专业学习才能掌握。因此,后勤工作人员要具备科学的态度,注重自身的学习进步,不断更新知识系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提高后勤保障水准,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第三,职业道德。各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对于高校后勤工作人员来说,首先要认识到服务育人的重要性。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后勤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后勤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后勤人员要具备热情服务的意识。后勤工作千头万绪,关乎全校师生最基本的学习生活,任何小问题如不及时解决都可能对教育教学造成极大的阻碍。为保证高校秩序的正常运行,后勤人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热情地做好服务工作。

(2)、重视对后勤工作人员的选用和培养目前,很多高校的后勤工作人员学历偏低,业务技术人员偏少,存在大量临时工,流动性很大,年龄结构偏大。后勤工作具有极大的综合性与技术性,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在日常的相处中,高素质的后勤人员会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产生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形成对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因此,高校领导要重视对后勤工作人员的选用和培养。首先,后勤管理部门的领导和职工都要通过竞聘择优上岗,选拔优秀的工作人员成为后勤部门的基层领导,打破干部和工人的界限,促进后勤队伍人员结构的优化。其次,把后勤人员的职称、考级等问题纳入正常的考核范围,提高后勤人员的地位,改善其福利待遇,加大对提高后勤人员素质的投入,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充分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服务工作。

(3)、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高效工作的保障。根据制度规范,高校的各部门能够权责分明,充分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与其他部门更好地沟通配合,相互协作,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高校的各方面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使后勤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高校的发展。对于高校后勤工作来说,一是完善议事制度,对于后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在民主集中制的指导下形成集体的意见,充分吸取大家的智慧,产生工作合力。二是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将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细化,使后勤工作真正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让每一位后勤人员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后勤工作水平。

(4)、形成后勤工作文化第一,加强对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一些后勤工作人员认为后勤工作只是处理一些琐碎的小事,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后勤工作处理的事情虽然小,但是关系到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大局,要有做好小事的耐心和决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为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第二,克服职业倦怠。后勤工作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作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因此,后勤人员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部门领导要运用心理健康讲座、节假日聚会等多种形式增加后勤人员的感情,提高后勤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形成和谐的后勤工作文化。

(5)、建立竞争机制部分高校的后勤队伍过于庞大,不利于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建立竞争机制可以裁汰冗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提高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竞争机制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对后勤人员施以合理、恰当的奖励。总之,后勤工作对高校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培养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提高后勤工作质量的根本在于提升后勤人员的素质。高校领导必须加强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选用优秀的后勤人员,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形成后勤工作文化,建立竞争机制,激发后勤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后勤服务质量,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结语

后勤服务是一项非常繁琐又比较辛苦的工作,既是高校的“门面”和“窗口”,也是高校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是高校后勤工作者的天职,也是高校发展与生俱来的永恒课题。从职能分工看,后勤工作其实是机关工作的一部分,它服务于高校各项工作,以大局为先,以服务为重。没有适时的物质保障和适宜的服务保证,高校的各项工作就会失去基础和动力,一切都将无从谈起。为此如何提高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是每一位后勤人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新的形势对高校后勤工作的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寻新方法,实现“自我突破”,才能使后勤服务工作达到管理到位、保障及时、服务规范。实现“人本服务、精细入微、规范高效、文明和谐”。

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后勤保障方法

医院后勤保障工作是医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医院后勤保障工作难以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需要,影响了医院的服务水平。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工作的重要法宝,在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高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又具有灵活性好、针对性强等特点,是做好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后勤保障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价值。

1.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医院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1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新时期下党的队伍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生命线。特别是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医院后勤保障工作,是当前医院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依靠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工作方法和方式的创新,提高医院后勤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不断开辟新领域,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才能有效促进医院后勤保障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能够帮助医院后勤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通过开展思想政治保障工作,做好广大医院后勤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帮助广大职工主动适应新时期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发展需要。要建立业务精、肯奉献的高素质医院后勤保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保证。通过加强对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为后勤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和思想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探索新方法和新手段,才能不断满足现代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需要,为医院后勤保障工作提供牢固的思想保障,才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中的先进作用。

1.2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推动医院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在医院的全局性工作中具有不可取代性,后勤保障工作涉及到的工作范围广泛,事务繁重,责任重大。通过在后勤保障工作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后勤职工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从而促进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要帮助后勤职工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观念,使后勤保障职工能够主动适应当前医疗服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后勤保障职工的职业道德,帮助职工改进自己的服务作风,改进自己的服务意识,改善自己的服务行为和技能等,提高职工对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责任感,都有利于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开展。

1.3思想政治工作为医院后勤工作提供了思想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觉悟,从而树立起为病人全心全意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质量。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为后勤保障工作提供了思想保证,它帮助职工认识到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意义,认识到后勤保障工作中的弱点和不足,认识到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等。特别是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一系列先进的医疗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后勤服务设施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新形势对于后勤职工的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挑战下,只有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后勤保障工作的教育,提高后勤职工的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后勤职工的刻苦钻研意识,才能真正地满足现代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需要,才能真正为病人全心全意服务。

2.做好医院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医院后勤保障工作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要想实现医院后勤工作的跨越发展,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需要,必须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思想保障。同时面对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来完善。做好医院后勤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开展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因此后勤工作也应当围绕病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保障。后勤工作不仅直接影响了医院临床工作,同时也会影响到病人对医院的看法,从而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在新时期下,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已经难以满足病人的服务需要,这和后勤服务工作水平的高低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当借助思想政治手段,提高后勤保障职工的服务意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下,后勤保障工作人员要主动地改变自己的服务观念,主动询问临床科室的服务要求,想方设法满足病人的服务需求。医院后勤保障工作和病人密切相关,例如日常的水电气暖供应等,都影响到医院的稳定和发展,影响到病人的切实利益。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后勤保障工作,就是要仔细聆听病人的心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要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作用,自觉接受病人和家属的监督,虚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及时地改进后勤保障工作。要在以病人服务为中心的前提下,提高医院后勤保障职工的责任意识,这样才能促使后勤保障职工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保障责任。

2.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医院后勤保障工作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当结合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特点,坚持理论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坚持将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和后勤工作相结合,通过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发现后勤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弱点,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推动后勤工作的开展,提高后勤保障工作质量。

要坚持发挥党员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后勤保障工作的具体要求,领导干部要带领一般干部,党员要带领群众,广泛听取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的意见,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加强了和基层群众的联系,同时也提高了医院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政治思想理论引进到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对于后勤保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进行分析,加强职工的自我反省,从而不断提高医院后勤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后勤保障工作的效率。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研究,结合后勤保障工作的实际,找到问题的着力点,从而形成后勤思想保障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

2.3做好后勤评价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医院后勤职工的思想觉悟,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育人的效果。但是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万能的,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评价,从评价中发现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的针对性。要结合后勤保障部门的特点和职工的思想状况,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建立和工作岗位相适应的工作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评价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并且达到相互促进和强化的效果。要在科学、合理评价的基础上提高后勤保障职工的合法利益,自觉维护后勤职工的切身利益,这是调动后勤职工积极性的基础,也是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关键。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后勤职工在待遇方面和医院其它职工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例如对于后勤工作没有客观认识等,都影响了后勤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应当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按照责任大小、贡献大小、能力高低等进行针对性的待遇分配,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平均分配。通过合理的激励措施,促进职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医院后勤保障工作质量。

3.结束语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性和针对性,医院后勤保障工作应当联系工作的实际,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的积极意义。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医院后勤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政治觉悟。在新时期下,要借助思想政治工作,使医院后勤保障职工坚持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医院后勤保障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的发展。医院后勤管理人员要正确地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后勤保障工作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提高职工的服务技能和素质,提高后勤保障的工作效率,从而推动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不断进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震球.思想政治工作对做好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7):49-49.

[2]王燕.提升医院后勤保障综合服务能力的几点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1):94-95.

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检察财务技术装备创新机制

检察机关的后勤管理是近些年才被认可的,有些检察机关设置了后勤服务中心,其实就是行使后勤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检察后勤管理以前统称为检察行政管理。随着市场的,检察事务发展的日益成熟和检察机制建制的不断完善,源于军队的“后勤”学便引入检察机关并逐渐形成一种机制。从整体上看,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是为检察业务服务,有些本身就有检察业务性质,如检察统计管理、档案管理等。笔者针对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机制提出几点个人认识。

一、检察后勤管理机制,就必须认识后勤管理的深刻内涵

“后勤”,是后方勤务的简称。它源于军队,是一个军事概念和军事术语。汉语词典中述:“是指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作。也指机关、团体中的行政事务性工作”。①鉴于后勤的、现状和深入发展的需要,本着逻辑原则和人们的习惯给后勤下一个定义:后勤是通过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从物质和技术方面保障军事需要的工作和组织。纵观世界军事后勤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后勤的理解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人员、物资、设施,构成后勤工作的本体;二是补给、运输、维修、其它勤务,构成后勤工作的职能表现;三是组织、计划、协调、执行、监督,构成后勤工作的过程。

随着不断的发展,“后勤”一词的使用已从军队扩展到机关、学校、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社会组织。此时的检察机关也不例外。为了实现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完成检察机关的工作任务,就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生活保障。这样,就产生了检察机关后勤工作。

管理(management)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里,过程的含义表示管理者发挥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职能可以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结合后勤和管理我们可以得出,后勤管理与后勤工作是不同的。后勤管理是用科学的、手段,通过有目标的组织协调工作,搞好后勤的各项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一个运作过程。后勤工作是为保证生产、经营、科研和职工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所做的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本体和职能的表现。因此,加强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应该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有益检察事业发展的运作过程。

二、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是集行政事务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是为了保证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对检察机关行政事务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指挥、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保障平台,其与检察机关内部其他部门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检察后勤管理是一种综合性工作。检察后勤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内容繁杂,归纳起来主要有:统计管理、文秘管理、财务管理、物资装备管理,生活服务管理等涉及达20余项管理及服务职责。②

2、检察后勤管理的服务性。后勤保障服务既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归宿。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保障。财务保障又包括检察干警工资福利保障和正常业务装备、办公用品经费保障。检察机关通过编制及其他方式取得政府财政支持,再通过合理发放和报销制度来保障经费正常开支。二是生活服务管理保障。检察机关后勤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检察人员及各单位的生活。三是统计、文秘信息等管理。检察统计是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工作的各种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汇总和综合分析,反映检察工作的真实情况。检察文秘信息是检察工作的社会宣传,是让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可以说后勤管理是检察机关大厦的基石。是检察机关正常运行的保障和服务机构。

3、检察后勤管理复杂而琐碎。检察后勤工作复杂表现在事无头绪,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琐碎表现在其系统性不强,关系到工作生活中点点滴滴,小到倒茶端杯,大到大件物资采购等。往往会因这些具体工作影响检察形象、检察业务甚至同事关系。

三、我国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现状

我国目前上级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分工较细,系统性较强,管理部门比较明确,而基层检察机关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后勤部门设置不合理。2001年基层检察院机构改革后,办公室要对口接受上级检察院计划财务装备处、政策研究室、办公室的目标任务考评,这种“倒金字塔式”的机构配置,使基层院办公室任务重,压力过大,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办公室行政管理职能的高效发挥,还影响到了检务后勤保障的优质服务。二是后勤部门人员分配不合理。有些基层检察机关后勤人员大多兼职,业务工作综合工作一起抓,起不到服务的实质效果,也有些检察机关后勤人员轻松的太轻松,累的太累,不利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领导对后勤管理不重视。有些基层检察院后勤部门编制严重缺额,人员稀少。领导只重业务,不抓后勤等。而后勤工作涉及达20余项单项工作,这不免使很多后勤人员身兼数职,办事效率不高。四是后勤工作管理、服务机制不科学,制度不完备。后勤工作存在着管理方法不科学,制度落实不到位,服务机制不健全,凭经验办事,靠习惯动作,失范、无序,随意性大,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漏洞,对检察业务服务就会难上加难。四、强化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几点认识

管理,就是要、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检察后勤管理与管理有着类似之处的。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用企业管理的眼光来进行检察后勤机制管理改革,加强检察后勤管理的科学统领。

1、争取地方政府和上级领导支持,确保后勤保障经费来源。企业内部管理,大都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结构层,上层直接把握着下层的命脉,但高明的高层Ceo们往往把权利下放,尤其是经济支配权下放,这不仅是一种业务经费保障,更是让下层发挥能动性的有利途径。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应该从实际出发,逐步解决制约检察机关工作及的深层次。要争取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在编制、经费、装备等方面大力对检察院的支持力度。按照中发[2005]15号文件的要求,积极向党委和政府反映,把检务保障、提高检察机关的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纳入发展规划。在基础建设同时,要勤俭办事。要积极贯彻落实高检院会同财政部门下发的《关于制定县级人民检察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做好经费保障③,不能让缺乏经费成为制约业务的“瓶颈”。

2、以人为本,完善检察后勤人事制度。多年来的人事制度告诉我们,检察后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具有宏观思维和司法理念、过硬、思想敏锐、办事干练、作风优良、廉洁勤政、甘于奉献”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很多基层院的做法是把不会办案的干警调入后勤,这种做法较为偏见。以人为本我们首先在选拔用人上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使后勤人员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合理搭配,分工负责。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后勤保障人才。其次要加强后勤人员素质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手段,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参谋助手、服务能力,打造一支“懂经济,会管理,能协调,肯吃苦,洁自身”的复合型后勤管理队伍。复次我们要注重培养稳重、踏实、仔细的工作作风。确保检察干警认真、仔细、耐心地做好每件事情,在细中求精,精中务实,实中求细,取得领导满意、大家满意的好效果。最后,我们要加强感情交流,使干警心理无负担,无跳槽思想而工作。

3、加强检察后勤机构科学设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检察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指出“地级检察院和有条件的县级检察院也要设立即划财务装备工作专门机构”。这对检察院设置后勤管理专门机构提供了依据。④因此,笔者认为,检察院应该设立科学、独立性的后勤管理部门。如设立财务装备科或后勤管理部或服务中心等用于后勤服务专项职能机构,同时要列入财政预算,最好是能把办公室文秘、档案、统计等管理进行分离。从而减轻“倒金字塔式”(一人兼有多项工作)的机构设置中一对多的工作压力。附随与检察业务同等的绩效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综合工作职业标准,这样能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优化检察后勤服务职能。

4、检察后勤干警行使管理职责,要正确处理“管”与“理”。一是要有大胆管的意识。后勤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续,大至钱财管理、安全保卫,小至一张纸、一个信封的使用等等。因此,后勤部门领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管理,狠抓规章制度落实,使每位后勤人员每天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有超前意识,做到自我管理,自觉管理,养成好习惯、好作风、好传统。二是科室人员要有认真理的意识。全科人员以最小的投入、最低的物质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为目标,克服资产管理中“重购置轻处置、重使用轻保养,重占有轻管理”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检察机关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需要⑤。

5、跟新服务理念,注重创新管理模式。现在的检察院后勤管理体制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格局,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检察业务工作的需要,应改革服务体制,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做到从管理上,由单位的行政管理向科学的经济管理转变;从服务方式上,由行政型后勤向经营型后勤转变;从服务范围上,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服务转变;从经费来源上,由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强化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要有为的岗位意识;强化人人肩上有担子的责任意识;强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意识。后勤管理工作要紧跟法治理念服从、服务于检察工作大局,使管理更加科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使服务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化和人性化。

6、加强后勤保障,注重检察后勤管理制度建设。一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后勤工作。领导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后勤保障工作的开展,并加强管理,结合单位检察工作实际做出一定的规划。二是要完善和健全部门职责、规章制度、工作规程、考核标准、惩罚机制等一系列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长效性的检务保障工作制度。三是要尽量做到财务公开,征求干警意见,尽量满足检察业务要求。

注释与

①克劳塞维茨:(1780-1830,普鲁士军事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战争论》(译)社会科学会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②周其华:《中国检察学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6年第一次印刷第409页第四章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编写49页载贾春旺2006年1月5日《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篇8

目前,高校后勤工作中普遍存在与时俱进意识不强、管理体制不畅、队伍结构不合理、员工素质偏低、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更显得意义重大。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加强高校后勤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高校要高度重视后勤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高校领导要重视后勤工作。首先,学校领导应重视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选择爱岗敬业、后勤管理经验丰富的同志充实到领导岗位。其次,学校领导应将后勤人员职称分级考核纳入学校评价的工作范围,解决他们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要注重提高后勤人员的凝聚力。一方面,要在学校要形成尊重后勤管理人员劳动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同时,要妥善处理后勤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教师、学生的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2)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健全后勤管理体制。后勤虽然在服务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的关系只是间接的辅助,但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一些问题可能直接影响教学科研。相反,高质量的后勤管理服务,可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因此,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重视后勤工作,加强后勤管理。

面对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按照教育法律和经济规律,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与此同时,还必须从学校管理改革的大局,认真探索建立符合校情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

完善后勤管理机制要从激励机制、引导机制、制约机制、监督和反馈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引导机制为高校后勤管理指引正确的方向,使自身的发展符合法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不偏离轨道;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并发挥后勤管理组织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机制确保后勤管理活动有序,按照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监督反馈机制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后勤应该设置监督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纪律检查、监察、审计部门相关人员和大学生代表组成,整体监督后勤服务活动的操作,并提供定期的反馈信息。

(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后勤工作实行的是学校办后勤,形成了封闭的、庞大的后勤结构,目前已无法满足高校扩大招生,实现突飞猛进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可以参考其他管理,实行责任制,实现责任的划分,以此提高后勤工作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2后勤部门要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对后勤人员的管理

(1)建立奖罚机制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是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有效地发挥财力和物质设备条件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学校各项工作服务。①推行责任制务必要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②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测算,确定比较合理的定额、指标,在承包单位的内部,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实行职、权、利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纵横协调,制度配套,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多劳多得;③要相应地改革工资、奖励制度。

(2)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后勤部门的本职工作就是为教学、科研提供物质保障,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因此,后勤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工作职责,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自身的优质服务取得师生的信赖、支持和赞誉,促进后勤部门工作更好地开展。在对后勤工作人员考核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多为后勤工作人员考虑,关心和解决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使他们工作起来更有激情,更有动力。

3后勤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强化服务

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文化建设后勤社会化医院管理

后勤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水平的对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劣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进行了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要使后勤部门切实为医院诊疗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发挥后勤改革对医院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这就要求必须克服后勤社会化管理中的文化冲突,建立具有特色的、良好的后勤文化来支撑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1.医院文化在后勤社会化管理中的新内涵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医院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1]。医院后勤社会化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将医院后勤服务体系从医院行政建制中剥离,通过改革将医院原来而面俱全而不精、自我封闭的后勤部门,逐步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与医院脱钩,纳入社会的综合服务体系[2]。后勤服务工作在经过一系列社会化改革后,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

医院后勤文化的新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基本上贯穿了医院后勤管理的全部领域。

1.1从被动到主动的新内涵

第一层面是医院后勤文化的核心层。是指后勤服务的所有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包括文化精神、最高目标、经营服务哲学、职业道德和服务宗旨等五个方面。通过不断完善构建文化建设,引导服务人员从过去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为临床一线服务的良好风气。

1.2从监督到自觉的新内涵

第二层面是医院后勤文化的制度层。主要是指后勤服务的职工在经营服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动准则及制度规章,实际上是对后勤服务职工本身产生规范性和约束性影响的部分。通过对医院后勤文化的强化和培育,达到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为主,监督为辅的管理规范。

1.3从规范到形象的新内涵

第三层面是医院后勤文化的形象层,即医院后勤文化的表层部分,也是精神的载体,往往能折射出“以病人为中心”、“临床一线为中心”、“以医疗服务为中心”等后勤服务思想。通过从可感观的行为文化建设人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与临床一线同步、一致的专业服务形象。

2.文化建设在后勤社会化管理中的意义

2.1有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

医院文化的精髓就是医院精神。一个医院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是医院文化系统中的中心要素,医院文化的根基就是让员工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为医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医院独有的价值观念同所拥有的各项资源整合下表现出的整体行为竞争力。

医院的发展更依赖于先进的医院文化及其整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现代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医院文化越来越成为竞争的利器。只有建立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并将其作为导向,医院才能实现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超越的总体目标。随着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开医院后勤服务市场,另一方面,如果逐步将后勤服务推向社会市场,参与社会服务市场竞争,就将面临优胜劣汰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依赖性、竞争意识不强以及狭隘的自我保护意识,正是后勤社会化的三个致命弱点。如果在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市场的调查研究,不构建具有特色的医院文化,提高竞争力,就会逐渐丧失医院服务市场的立足之地,所以,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必须建立具有后勤特色的医院文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赢得广大患者的认同和支持,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2有助于规范后勤管理

服务重在细节,能将服务理念分解成一件件具体的工作,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细节工作,其整合能量将十分强大[3]。后勤工作不仅具有为医疗活动提供条件和保障的一面,而且还有为病人和医院职工提供生活服务的一面。按照医院的工作规律和现状,后勤工作运作及人员结构有如下特点:一是工作复杂,涉及面广,部门散,技术工种分类多,有纯简单劳动的(如清洁),有相对高技术要求的(如设备),对整体的运作要求高,需多个部门维修人员或辅助人员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二是医院后勤每天24小时的连续运行,全天候配合医疗工作,由于医疗工作是救死扶伤,使后勤机电设备和供给等支持系统不仅运作强度大,而且不能断裂,对后勤保障工作造成强大压力和提出了高要求。三是后勤的一切工作是以医疗为中心,服务于第一线,要为就医者、医务工作者营造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和优美、健康的就医及工作环境。四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体现出人员管理的难度,要求我们要加强管理,建立企业文化,谋求统一的价值观。医院文化所构成的文化氛围,在经过医院悉心培育后,会使后勤员工自觉地意识到,应顺应医院文化导向的要求,去扮演恰当的角色,从而使后勤员工把医院的文化理念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和精神支柱。因此,一个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一旦形成,完备的规章制度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后勤实体及其员工的行为起到限制和约束的作用,从而规范医院后勤管理。

2.3有助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医院文化的构建能帮助员工特别是后勤员工克服自卑感,激发爱岗敬业精神。在医院后勤部门,长期以来都有部分员工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原因是心理上存在自卑感。不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队伍无法稳定,而且后勤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也难以提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既要提高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后勤工作在整个医院工作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明确后勤工作在医院各项工作及员工生活中所处位置和作用及后勤职工的定位和作用。明确后勤工作也是一门科学,虽然谁都可以干,但并不等于谁都干得好。后勤工作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而且还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其中也有很深的学问,只有从心理上克服自卑感,增强责任感和自豪感,才能把自身的发展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以干好本职工作为荣,从思想上真正爱岗敬业。

3.在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加强文化建设的策略

3.1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医院后勤员工整体素质为基准

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中,人的因素往往起到最后的决定性作用。后勤工作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竞争,而服务和管理的主体是人,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最终取决于人的因素。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对人的需求的满足,是现代医院的立身之本。在医院文化的建设中,无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把人放在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医院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了医院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医院后勤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把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其基本方针,重视员工参与决策,培育和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利用职工业余时间组织文化培训,开展各类文娱、体育活动,使职工通过各种活动,增进彼此了解,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使医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后勤服务队伍,为医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3.2以塑造独具特色的医院后勤服务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核心价值观在整个医院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文化建设能否对医院经营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落实也是医院文化塑造的核心内容,它决定医院文化建设的个性和走向,关系到医院文化塑造的成败,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矛盾,无论是服务质量与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还是人的传统思想观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究其根本,都是医院后勤发展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后勤文化与之不匹配而导致核心价值观体系失衡的必然结果。因此,医院后勤文化建设必须以核心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为核心,把重塑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医院后勤文化竞争力最根本、最基础的内容。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中,一定要以其自身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自身所处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因素,即考虑到自己的价值观能否满足患者及社会的需要,与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念能否协调,与行业环境、区域环境及人文环境能否共生,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属性,引领后勤职工培养和重塑正确的价值观,为其确立有医院后勤的特色并能促进医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3.3抓住时代特点,以树立良好的医院后勤企业形象为重点

医院的后勤服务形象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后勤综合认识后形成的最终印象和总体评价。良好的形象与信誉,是医院最珍贵的资产与财富。随着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后勤的福利型管理体系被逐渐打破,后勤原有的服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无法满足患者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对整体形象和员工个人形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后勤员工有信誉、讲效率、责任感强、服务行为规范;服务态度好、服务水平高、服务内容全面等等。可以说,良好的形象是后勤管理工作生存与发展的无形资本,是重要而有效的竞争手段和发展的“助力器”,后勤形象的优劣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促使患者主动地接受后勤服务;让患者了解后勤、理解后勤、支持后勤,得到他们的认同和赞赏,可以激励员工士气,增强后勤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宋炜,许苹,张鹭鹭,等.构建医院文化培育医院核心竞争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8-9.

[2]刘勇.我国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讨[J].学理论,2011,14:79-80.

[3]李顺丽,梁万年.以人为本建设医院文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375-377.

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后勤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11—0126—02

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为教学科研、培养学生、干部职工的生活服务,是办好学校的必要条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和校容校貌的改变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后勤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后勤,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育起来的、以高校后勤价值观为实质、以高校后勤精神为核心、以高校后勤的精神现象、规章制度现象为载体在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经营文化,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当中高校后勤逐步归纳总结浓缩出来的,具有教育导向和经营理念双重功能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管理经营及行为方式。高校后勤文化的典型特征和特殊功能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是高校后勤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的基础;是提升后勤服务水平、推进后勤管理创新、践行“三服务、两育人”宗旨的需要;所以“后勤服务人员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事实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以贯彻“以人为本”为原则,以培育服务精神为己任,更多还原全面提升后勤员工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高校后勤形象,塑造独具特色的服务师生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后勤文化的功效,助力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后勤实力的增强,容易滋生满足于现状、自以为是的情绪,放松了精神追求,满足于物质享受,危机感、责任感逐步退化。建校以来积累和沉淀的后勤文化,已充分体现在后勤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后勤职工的激励、影响和感召力有所下降,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后勤文化、管理思想的提出,不能仅局限于对当前后勤工作产生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后勤实践总结、提升、固化,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被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后勤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促进后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当前而言,从事后勤工作的干部、职工与育人要求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为例,后勤部门的干部、职工学历偏低,对新事物、新观点接受能力较弱,90%的后勤职工是临时工,大多自于农村或小城镇,工作5年及以上的职工很少,工作时间在1年以下的约占后勤临时工人总数的60.5%,工作时间在1年到2年人员的比例约占临时工总人数的31.5%,而工作3年以上的约占总人数的7.9%,大多数职工会干不会说,无法在后勤文化的构建中发挥作用。对于临时工而言,“谋生”是其工作的第一要义,因此后勤工作也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职工不会对这个岗位拥有多大的热情。反之,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属性决定了其无法获得高额的工资,学校所支付的工资只能维持其基本生存,要求后勤职工以一颗博爱的热心、一份真挚的情感投入到后勤文化建设中去是不现实的,即使花大量的人力、财力对他们进行有关服务育人方面的培训,到头来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浪费人力和物力。

高校后勤服务涉及的面较广、行业性比较强,由于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建校时间不长,尚没有一套成熟的后勤服务规范,对于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成文,在理论研究方面仍然是空白,需要后勤管理部门进行有组织的深入研究。

三、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自身建设,创建优质服务

高校办什么样的后勤、怎样办好后勤一直是高校在办学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为代表的独立学院自2008年秋季开学开始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后,学校管理层对如何建设后勤文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基于现有的办学条件,要在办学发展过程中系统地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后勤、怎样办好后勤”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一支好的队伍,就必须着力加强后勤干部、职工的自身建设。因此,对后勤干部、职工要加强服务思想教育。通过组织后勤人员学习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家懂得“服务”“被服务”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后勤工作同学校其它工作一样,担负着培育人才的光荣任务。从而树立起忠于后勤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一心一意做好服务工作的思想。在高校后勤文化构建中,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把学生的满意度当作服务追求的目标,发挥后勤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以尊重学生、关怀学生为宗旨,与学生沟通合作,建立一种亲切、平等、相容的关系,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服务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后勤是温馨的家”,是他们每日离不开的学习、生活场所,提高学生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后勤的发展。因此,后勤为学生服务时,应当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对他们提供充满人情味和创造性的帮助,具有人情味的后勤,无论是从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质量和效率,还是具体到每一个细节,都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同时感受到后勤价值理念和文化底蕴。

在管理实践中,围绕后勤优质服务规范化这一主题,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实施了后勤优质服务规范创建活动。在活动中,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净月校区管理办公室在所辖校区广泛宣传规范服务理念,对净月校区多年来有价值的后勤管理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提炼,力求规范后勤服务行为,增强后勤服务意识,提升后勤服务质量。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后勤处对涉及后勤的各个服务项目,从服务理念到服务标准、服务程序、服务监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设计和总结,制定了《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后勤服务规范》。为进一步深化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后勤组织文化建设的内涵,2013年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举办争创后勤优质服务规范“双十佳”(“后勤优质服务规范十佳窗口”和“后勤优质服务规范十佳标兵”)评选活动。通过窗口和标兵的榜样作用,促进了整个后勤系统优质服务规范的全面展开,使优质服务的理念得以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实现了教学楼、办公楼、宿舍管理服务的规范化,保洁员岗位职责、教学楼门卫文明用语、报修一站式服务程序、检修员“三好”、“二勤”、“四会”上岗标准等都建有严格规范。通过规范化优质服务,使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成为吉林省高校后勤优质服务中的新亮点。

(二)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校园环境文化

高校后勤服务和育人是密不可分的,在要实现后勤工作服务育人,就是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后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育人和为学生成才服务做到“想教学之所想,急教学之所需,忙师生之所求”,在服务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从而提高服务水平。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净月校区后勤管理办公室以形成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应为目标,在其所管辖的节能、公寓、安全等范畴组建的“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净月校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综合测评的作用,将党员责任制、综合测评扩展到校区所属公寓、校园卫生、打水、洗澡等学生生活中易发生不和谐现象的地方,真正地优化了校园环境文化。

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宿舍里,因此必须对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和规范。在后勤管理中,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净月校区后勤管理办公室从学生搬入校区的第一天抓起,做到管理与教育常抓不懈。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起,通过制度学习和宣讲,对宿舍室长进行培训,组织学生观摩上下水管网,开展节能意识教育,有效地变单方管理为双向沟通。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净月校区后勤管理办公室通过制定“宿舍管理员下宿舍制度”、“辅导员联系制度”、“辅导员进宿舍制度”,“学生晚归处罚制度”,将这些工作效果纳入年度考核的内容,从而保证了制度的落实。在加强宿舍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优化宿舍软环境,抓好中间地带的思想教育。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净月校区后勤管理办公室在校区宿舍楼道建立“文化走廊”,展出校区学生书法、绘画、手工制作作品,杜绝了个别学生在墙壁上乱贴乱画的现象;通过设置警示牌,如“节约用水”、“保持楼道卫生”、“爱护公共设施”、“请勿大声喧哗”、“请勿吸烟”等,用一个个带有警示的语言,帮助校区学生增强自律意识。通过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结合大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特点,倡导学生爱护花草、装扮校园、美化教室、文明办好橱窗等,使学生在一种和谐舒畅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净月校区后勤管理办公室坚持正确的导向,注重活动的教育性、广泛性和连续性。如:为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开展以宣传节水为主要内容的卫生间宣传板,发动学生自创节水标志、制作宣传广告、编辑宣传报纸。在楼道教室电灯开关处张贴“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的提示语。在绿地边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漫画教育学生“青青小草,何忍践踏?”在消防栓边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提示。同时还可以通过坚持开展文明宿舍评比展示活动、宿舍管理工作研讨、典型的树立和宣传等手段,推进后勤管理工作上水平。

三、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对营造优质育人环境的意义

高校后勤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和基础,它不仅是服务部门,更是育人的窗口,对于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因此,高校后勤不仅要发挥好保障功能,更要积极地发挥好育人功能。建设“改革型、节约型、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后勤”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任务,高校后勤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不断探索新途径,寻求新方法,破解新问题,才能跟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才能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发挥作用。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后勤系统将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倡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作风,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努力实现改革、发展、稳定协调推进,为夺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成绩,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