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盈利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2:30

纺织行业盈利模式篇1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让青岛喜盈门集团自主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高。为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喜盈门还同青岛市科技局合作设立“青岛市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向全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招标并资助科研项目,同青岛大学合作研发的“海藻纤维新材料”,被国家列入“纺织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专项,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青岛科技大学及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建立了以人才培训为重点,以项目合作为载体,以技术交流为内容等多种形式的合作,让集团具备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同时,喜盈门在日本东京同日本曾我株式会社合作设立“家纺产品设计中心”,形成了以新型纺织材料、功能性后整理技术和健康型家纺产品的创新体系,打造了市场急需的高端健康型纺织材料、纺织面料、家纺产品。

喜盈门的创新行为更被中国家纺协会誉为种模式――以印染后整理为核心的龙头在内、龙身和龙尾在外的喜盈门家纺产品经营模式,而奠定这一模式的重要人物,董事长纪玉君更获得了2006年度创新人物的荣誉。

创新永远是主线

中国纺织:喜盈门是家纺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能够将毛巾这一产业做到销售收入16.8亿元,可以说成绩相当惊人,我想,这也是您能够获得年度创新人物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这一荣誉,您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纪玉君:很荣幸能获得年度创新人物的殊荣。以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坚持创新路线。具体说来就是在纺织科技创新方面实行产学研结合攻克技术难关,实现重大突破,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崭新的契机,对行业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品牌创新方面继续坚持“品牌”化道路,增强品牌在市场上公信度和市场价值在企业管理方面借鉴现代化管理理念结合公司实际形成自己特有的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为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和承担社会责任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

中国纺织:我们知道,喜盈门集团有很多部级创新项目,如承担和完成国家发改委“健康型功能家纺、高档服装面料印染后整理项目”等项目,“海藻纤维及纺织面料一体化项目”更是已申报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高感无捻毛巾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科技部“2006年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对于这样的部级创新项目的运作,是企业根基大了水到渠成的事,还是一种理念的开花结果?

纪玉君:企业大了,不创新照样没有竞争力。创新是喜盈、]集团不变的发展理念,事实证明,创新让喜盈门集团获得了巨大市场竞争力。一些数字很能证明创新理念的价值所在.2006年新产品开发数量是75个,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43.9%,新产品利润占总利润的比例是69.82%。

将优势进行到底

中国纺织:除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外,创新究竟给集团还带来了哪些竞争优势?

纪玉君:创新让喜盈门集团今天的产业优势非常明显,以家纺产品为龙头的纺织业,已发展成集纺纱、织布、印染、整理、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的产业链。承担完成的“功能性家纺、高档服装面料印染后整理项目”,把喜盈门的纺织产业提升到同行业领先水平。以“科技、绿色、健康、时尚”为导向的家纺产品涵盖毛巾系列、床上用品、厨卫用品、睡衣浴衣、布艺饰品等多个、_类,形成了以喜盈门品牌为载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印染后整理技术为支撑的区域产业联盟,以订单形式把省内40多家企业联合起来,由我公司提供坯布生产订单和前处理技术,联盟企业生产坯布和半制品,公司进行印染、功能性整理,再由联盟企业根据我公司研发的图案、款式进行制作,最后以喜盈门的品牌,销往国内外市场。已形成生产过程专业化的产业链,正由品牌经营转向经营品牌。

中国纺织:这样的优势,又是如何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

纪玉君:是的,在这样的优势基础上,集团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也取得显著效果国内市场上,喜盈门牌家纺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办事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京西宾馆、中国人民总后勤部等重要场所的专品,是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的首选产品,向赛特、燕莎等高级消费场所和商场、宾馆、学校等1000多家客户供货,是迪斯尼授权生产经营家纺产品的企业。国际市场上,喜盈门家纺产品与美国、欧盟、日本等200多个客户做自营进出口业务.在美国、日本、俄罗斯、波兰、南非设有驻外销售公司。喜盈门牌家纺产品以吸水性好、色牢度高,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受到国际市场的好评,为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雅典等奥运会定做标志性毛巾、浴巾.日本最大的纺织品经销商京都西川要求他的供应商、中高档家纺产品必须进口喜盈门的产品,使喜盈门牌产品大震日本市场,2006年出口创汇6300多万美元。公司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水平,以市场创新提高产品知名度,实现了规模、效益、市场、品牌的稳步发展。

2007创新进行时

中国纺织:2007年,集团的创新预期与目标能简要介绍一下吗?

纪玉君:因为恰值“十一五”时期,公司制定了“十五”期间“做强做大做优的品牌质量型”发展战略,家纺产业要形成从纤维、纺织面料、家纺产品的产业链至2010年集团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其中纺织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6亿元。另外,公司还在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家纺产品创国际知名品牌。同时,加快海藻纤维纺织面料体化项目的实施,2008住新型纤维材料、纱线和部分纺织品投放市场。还要把握时代脉搏,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方向,引进先进的生产装备、研发新的工艺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新产品产值率达到60%以上,万元产值耗能降低10%。

中国纺织:您能谈谈公司在创新体系建设上,将会有什么新的规划吗?

纪玉君简单说就是,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以人才培养为战略,以项目合作为载体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技术支撑,融风险投资、科技中介参与的集自主研发、成果引进转化和人才培训i于一体的开放式、行业性的创新平台。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桥梁,吸纳博士后和前沿技术项目,形成新的产学研合作形式。

中国纺织:为了支撑这样的体系建设,集团有什么具体的举措吗?纪玉君具体想法和做法就是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三年每年有个科研项目和博士后进站,到2010年经常保持三个课题和三名博士后在站,每年增加高级研发人员5名以上(包括在站博士后);建立功能性纺织品性能实验室,纺织品实验室通过认证,成为区域检测平台,每年完成25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

其中产学研合作项目不少于6项:每年申请专利5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8项以上。

近三年内要完成一些重点项目,如.新型纺织材料海藻纤维及纺织面料体化项目,生物酶技术在增白、浅色产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功能性多组分纤维产品研发,超细纤维在家纺产品的开发应用.功能性竹炭纤维纺织面料的开发。

社会责任是立身之本

中国纺织:对前不久毒毛巾风波,对毛巾引发的市场自律和社会责任的现象,您有什么看法?

纪玉君中国的毛巾品类丰富、花色繁多,质量过硬,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声誉,我们绝不能允许劣质产品影响到行业的信誉。中国家纺协会联合喜盈门等11家毛巾知名企业,向全国毛巾行业发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履行社会责任”倡议书。倡议毛巾行业全体生产企业以人为本,加强社会责任,树立为消费者负责的生产理念,坚决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倡议书中,共同承诺严把原料关,绝不使用伪劣棉纱.严把染化料关,绝不使用国家及行业明令禁用的24种有害染化料及助剂,确保产品品质符合相关标准,严把工艺关,确保工艺执行准确到位,使毛巾产品纤维纯洁、无化学剂残留,确保不含游离甲醛,严把水质关,承诺使用经过处理的净水进行生产,杜绝使用劣质水。呼吁消费者科学消费,选择名牌产品,远离劣质毛巾的伤害。

中国纺织:毛巾风波引发出一个话题就是,当前毛巾市场秩序混乱,良莠不齐,您在开拓市场上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纪玉君:的确,毛巾行业的科技含量不高,进入门槛低,使得国内有些毛巾块状经济区域出现了严重的“三多少”现象。不仅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实际上已成为行业恶性价格竞争的催化剂。另外就是,同质化竞争现象明显,产品缺乏明确清晰的市场定位。对毛巾企业而言,不断出现的大量的分众市场才是企业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希望所在,是避免“同室操戈”的良方。如今,市场竞争手段简单粗放,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优势资源的整合运用。企业应当从品牌、资金、人力资源、原材料、团队能力等多方面全方位地整合资源,使企业的竞争成本降至合理水平,让企业的竞争效能得以最大化,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要加快品牌建设,树立世界名牌,强大民族产业。

链接

喜盈门7项家纺成果通过鉴定

就在记者采访当天,青岛喜盈门集团正在召开2007年新产品、技术成果鉴定会,青岛市经贸委、科技局等有关领导和青岛大学等专家对喜盈门集团23个新产品做出鉴定,其中,家纺领域共有7项成果通过了专家组鉴定。

这些项目产品是青岛喜盈门集团2006年度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期望重点自主研发的计划项目。鉴定委员会通过察看样品、审查资料、质询答疑,最终形成鉴定意见。

专家认为,这些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生态纺织品和FZ/t62006-2004标准的要求,迎合了人们追求自然、舒适、高档、美观的消费者需求和心理需求。产品对提高我国家用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产品包括:

超强吸湿中空棉毛巾:所采用纱线具有无捻纱的蓬松,而且脱毛率低,更适合做高档舒适性家用纺织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活性印花无捻毛巾被打破目前无捻产品市场品种单一、档次不高的现象,进行活性印花的高附加值产品。

如意沙滩组合巾:花色、款式新颖,既可做浴巾使用,又可充分利用设计在浴巾上的特殊附件――动物型小枕头,躺在沙滩上休息,给人一种在床上休息的舒适感。

色织活性印花毛巾被先进行色纱织造,再根据图案设计进行活性印花,丰富了产品的图案色彩,提高了产品档次,必将成为不同消费群的追求热点。

蜂巢双层毛巾:正面纹路清晰,反面毛圈丰满,对比鲜明、别有情调。

纺织行业盈利模式篇2

关键词:新企业所得税资本结构国有纺织

一、引言

纺织工业作为陕西省工业支柱产业之一,在陕西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国有纺织企业又是纺织行业中的主力军。2008年1月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其充分考虑内外资企业的税收负担能力,彰显公平。2009年国务院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新形势下陕西省纺织行业必须抓住国家税制改革与振兴规划出台这样难得的发展机遇,合理以实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最终实现产业的重新振兴。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企业所得税是直接税,税收负担不可转嫁,完全由企业自身承担,企业不可能通过抬高产品的价格将税负转移给消费者,也不可能通过降低投资品的价格,将税负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所得税是直接影响企业净收益的税种。企业通过调节资本结构中的带息负债比例而对企业价值所产生的影响,称为税盾效应或节税效应。本文运用陕西国有纺织企业财务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企业所得税对陕西国有纺织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资本结构与企业的税收地位、财务状况等内容直接相关,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资本成本,并且还影响直接到企业的总体价值。所以,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素质和投资价值的提升,同时还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内外已经有许多资本结构理论用来解释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问题。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现了以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折衷理论为代表的传统融资结构理论的研究,1958年出现了以mm理论、权衡理论为代表的现代融资结构理论,从1976至今进入到新融资结构理论的研究阶段,出现的主要研究理论有: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现阶段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影响企业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形成的现实因素,国内外融资结构理论对融资结构微观影响因素的研究与讨论主要集中在:盈利能力、企业规模、破产可能性、非债务税盾及资产类型等方面。本文鉴于研究的对象为国有企业,所以选择的控制变量有:政府对国有企业干预程度、盈利能力、企业规模、破产可能性、非债务税盾和资产的抵押价值。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运用probit或Logit模型(离散选择分析)研究相关因素对权益融资或负债融资可能性的影响;第二种研究方法是采用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与负债比率进行回归分析。

(二)研究假设本文的研究假设为:

假设1:假设企业所得税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与企业资产负债比率正相关

假设2:政府对国有企业干预程度,即企业性质对陕西国有纺织企业的资本结构有显著影响

(三)变量定义(1)因变量的选择。本文是研究所得税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因此选用资产负债率作为研究的因变量。(2)解释变量的选择。本文采用边际税率(mtR)作为解释变量。边际税率指每增加一元的应税收入,所增加的当期和未来支付的所得税值。包括直接支付给税务当局的税收,即显性税负;还包括享有税收优惠的投资者以取得较低税前收益率的形式间接支付给税收当局的税收,即隐性税负。显性税负较容易得到,但隐性税负往往很难获得,所以有效的“边际税率”通常很难取得,因此在研究中,使用的都是边际税率的替代指标,即法定税率、应税所得虚变量、税耗尽变量、模拟税率等。综观过去的实证研究结合我们所取得的数据资料,在边际税率的替代指标中,我们选择替代效果较好的三分法变量。三分法变量认为:如果企业的应税所得为正且没有亏损弥补,边际税率为其法定税率;如果企业的应税所得为负,或有亏损弥补,边际税率为法定税率的二分之一;如果公司的应税所得为负且有亏损弥补,边际税率为0。(3)控制变量的选择。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以下几个控制变量。政府对国有企业干预程度=企业收到的财政新资金/企业全部费用支出。研究对象是陕西国有纺织企业,其产权具有特殊性。由于历史、制度的原因,政府一直保持着和国有企业极难割断的各种联系。陕西国有纺织企业遇到了较大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反应是通过大量的扶助政策维持企业的生存,主要包括财政补贴、说服银行继续贷款等。所以政府对陕西纺织企业的直接财政性补助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形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中企业收到的财政新资金包括基本建设性资金、生产发展性资金、社会保障性资金以及其他政府直接投入企业的补贴。盈利能力: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盈利能力应该是企业现有资本结构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往往是其负债能力的保证与标志,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享有高的信誉,因此容易从债权人处筹措到款项,而盈利能力较低的企业则信誉不可能过高,负债规模受到限制。企业规模=总资产的自然对数。直观上来说,大企业的经营更为多元化,抗风险能力强,破产可能性小,具有较高的负债能力。破产可能性用z变量表示,ZpRoB=总资产/(3.3×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1.4×留存收益+1.2×净营运资本),破产可能性衡量一个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该指标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也会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必须考虑到破产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非债务税盾=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率。企业中存在折旧抵税和投资减税等,相对于负债利息抵税的债务税盾效应,我们把这些称之为非债务税盾,其风险性更小,也是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资产的抵押价值:(固定资产+存货)/总资产。如果企业有较多的固定资产及存货等可抵押的资产,则企业的信用程度较好,能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到资金,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负债。

(四)模型建立本文选取2007年至2009年三年存续的陕西国有纺织企业为研究对象,剔除进行了合并重组,以及在破产清算期的企业,最终确定了30家国有纺织企业。对面板数据(包括30家企业三年八个指标在内)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本研究中,根据因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选取,建立因变量Y与一系列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α0+?茁1X+■?渍iKi+?着i

资产负债率作为公式中因变量Y;解释变量X表示的是边际税率,即mRt;Ki(i=1,2,…,6)代表控制变量,分别为盈利能力、企业规模、破产的可能性、非债务税盾、资产的抵押价值、政府对国有企业干预程度。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变量之间的数值特征和各年差异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从表(1)发现:(1)资产负债率Y,2007年至2009年三年的最大值达到599%、690%、540%,遵循理论,这些高负债企业早已资不抵债停业破产。但是在法律还不健全,相关制度还完善的情况下,陕西国有纺织企业又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在这这种高负债情况下,并没有破产或是停业,而是在正常的运营。(2)边际有效税率X,从均值可以看出,2007年至2009年边际有效税率是逐年递减的,企业税负显著减轻,与国家税改的目的相一致,减轻了内资企业的税负,但是否影响到企业的融资结构,还没有结论。(3)盈利能力K1,2007-2009年盈利能力的标准差分别为:11.33851、74.02786、40.80251,说明每个年份企业每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差异性较大,但各年其峰度值和偏度值,与广义正态分布要求峰度、偏度数值为10基本相符,可以判定盈利能力符合正态分布。(4)企业规模K2,从表(1)可以看出,企业规模是三年中最稳定的指标,均值都在17左右,标准差都在1.5左右,最大值为20.68517,最少值15.212334,这跟陕西国有纺织企业的现状相符合,没有大型企业,多集中在中小型企业的范围,企业规模在近几年也没有显著的变化。(5)破产可能性K3,从表(1)可知,2007年至2009年破产可能性的均值为-1.372623、-1.372623、-1.447574,很好的印证了对资产负债率描述性统计的解释,虽然资不抵债,但企业的破产可能性并不大。(6)非债务税盾K4,2007年至2009年的均值,标准差相差都不大,所选取的各个研究对象的非债务税盾相差不大,且成正态分布。适合用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但是从数值上,三年中非债务税盾的最大值仅仅达到0.202900,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足,内源融资的途径没有很好的得到利用。(7)资产类型K5,2007年至2009年三年间,资产类型的峰度和偏度数值最接近与零,则该变量的值严格符合正态分布,对回归模型的适用度最高。但从数值上看,资产类型的最小值为0.022002,最大值为0.983393,说明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总价值占企业总资产的份额,最少的只有0.02%,最多的也只有0.98%,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价值过少。(8)企业性质K6,可以看到,政府对企业的财政补贴占企业费用的支出比例,是逐年上升趋势。但由偏度和峰度的数值,这一变量不是严格的符合正态分布,但是这一指标对研究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又非常的重要,则我们在剔除一些非常值之后使用了较为宽泛的标准,使之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

(二)相关性分析由于本文采用财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所以需要对这些变量进行统计检验,用以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消除多重共线性。首先运用SpSS软件中容忍度(tolerance)与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inflationfactor,ViF)指标对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得到,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0,所有变量的容忍度均大于0.1,判断出各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即所选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三)回归分析本文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得到,其F值为0.00,显著小于0.05,说明本文所选择的六个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效果在总体上是显著的,能够解释总体数据所代表的信息,其中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破产可能性、资产的抵押价值三个控制变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对应的三个控制变量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即这三个变量对企业资本结构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度。在以上回归的基础上,加入解释变量,即以三分法变量得到的有效税率,用包括所有控制变量及解释变量的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4)。同样发现该模型的F值(总体的显著性)显著性概率小于0.05,说明回归方程有意义。其中有效税率系数为-0.1205,其显著概率0.0001也远远小于0.05,说明企业所得税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十分显著。此时,调整的R2为0.9988,说明本文所选取的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对因变量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度。如上所示:解释变量X在回归结果2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是回归(2)调整的拟合优度R2等于模型(1)的调整的拟合优度R2,说明回归(2)在整体上对企业资本结构的解释程度没有改善,并且回归(1)和回归(2)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控制变量也发生变化,在回归(1)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在回归(2)中通过检验。在正常情况,回归(2)的拟合优度应该大于回归(1)的拟合优度,但实证结果并非如此。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本文变量选取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本文样本筛选存在局限性,只选取了三年存续企业,不能代表总体反映企业所得税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还有可能是所得税税收优惠的原因。本文所提假设1没有通过验证,理论上认为:由于债务利息具有税收抵减功能,高税率会降低债务资本成本,从而使得公司大量举债。即企业所得税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与企业资产负债比率正相关。但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显示:有效税率的系数显著,但其值为负。其原因可能是与所选取数据的时期有关,本文所选取的是2007年至2009年度的数据,陕西纺织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入行业低谷期,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借贷信用等级限制趋紧,使企业的主要借贷渠道中断,导致税制改革所带来的契机并没有被大多数企业所利用。本文所提假设2也没有通过验证,即政府对陕西国有纺织企业的干预力度,资金扶持并没有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其原因可能是近些年陕西国有纺织企业在进行大范围的并购重组,政府对纺织企业的现金支持力度有限所致。

四、结论

从理论上讲,税收对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具有促进作用。但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并没有得到企业所得税与企业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的结论,而是得到了显著负相关的结论,其原因是复杂的。鉴于上述结果,本文建议:(1)重塑银行等金融机构与纺织企业的关系。应当结合陕西省所拥有的优秀的智力资源及科研保障能力,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对新产品开发的投入,使陕西的纺织产品也成为适销对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从根源上保障融资渠道的畅通,以期实现较优的资本结构。(2)加大政府对国有纺织企业的资本扶持力度。整合国有纺织业资源,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以优秀的产品和先进的管理为基础,以资产投资和利益为纽带,先资产重组,重组整合我省国有纺织业资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打造陕西纺织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魔咒,以大型企业的面貌出现拓宽现有的融资渠道,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3)企业加大融资方式和融资产品的创新。可以借鉴杭州西湖区与浙江中新力合担保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了全国首款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平湖秋月”的成功模式,通过政府小份额出资引导、社会大份额资金参与的方式,为小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新路,实现优化资本结构的目的。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资助项目“新税制改革对我省纺织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9JK110)及陕西省科技厅项目“新税制改革对陕西纺织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09KRm0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贾颖:《我国企业所得税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王素荣、张新民:《资本结构和所得税税负关系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2期。

[3]waldJK.HowFirmCharacteristicsaffectCapitalStructure:aninternationalComparison,JournalofFinancialRe-search.1999.

[4]RajanRL.Zingales.whatDoweKnowaboutoptimaCapitalStructure,SomeevidencefrominternationalData,JournalofFinance.2002.

[5]titman,Sheridan,Robertowessels.theDeterminantsofCapitalStructureChoice,JournalofFinance.1988.

纺织行业盈利模式篇3

博览会将使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15个展馆,展出面积达175020平方米。来自约34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600家参展商携带最新产品参展,其中国内参展商超过2584家,海外参展商超过1100家。

新品出击:研发设计紧贴市场

对于苏州志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说,今年的intertextile秋冬面辅料展,就可以说是一次崭新的旅程,志向将跨出以往以化纤面料产品为主的圈子,进行棉、毛、麻、丝等面料整体形象的展示。除此之外,志向还将带来一些最新的原料替代产品。

“今年上半年家禽业所出现的疫情,导致羽毛价位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这对于纺织企业的生产来说,非常不利。为了把国内羽绒服的生产成本降下来,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我们研发出了羽毛的替代品。这种替代品,现在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今年我们还将把它带到上海的展会上去,进行展示,相信这种不受外界力量左右的替代品,会获得市场的认可、大家的好评。而且在设计方面,我们现在有自己的男装、女装设计工作室各两个,在设计方面有了自己的平台,这也是一种品质上的保证。”志向成品事业部副总经理这样介绍道。

同样在今年展会上推陈出新的还有江苏鹿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销售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鹿港参展展品的类别与往年相比更加丰富。“以前就是羊毛精纺类面料为主,今年精纺、半精纺、粗纺等正装面料都会有所展示。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做,也是在市场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不断调整生产类型,以满足客户千变万化的需求。同时,现在客户订单偏向时尚化,我们的展品也做得更为时尚,你甚至能在我们展位看到可以应用于单薄外套的针织面料。”

作为参加了多年展会的老展商,浙江松井纺织有限公司也已经做好了参展的准备。公司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今年松井的特色展品是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这种由松井自主研发设计的产品,从原料到后整理工艺,整个流程都是生态环保的,这也是让他们公司员工引以为豪的地方。“我可以很有底气地告诉我的客户,松井一直在有目的地进行各种创新。”她说。

拓展渠道:打造企业立体形象

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上至董事长,下至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抱着打拼的精神,面对每一次的挑战。“我们董事长在上海面辅料展上就没有空闲的时候,他会从展会开始完整地跟到展会结束。我们重视每一次同客户的接触,因为这代表着商机。康平纳现在有重点客户二三十家,并为他们建立了档案,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开发产品,同时还方便了彼此之间的长期合作。”康平纳市场策划部设计助理介绍起企业内的一些细节来。

同样睿智的,还有浙江喜盈盈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走同国内大多数面料企业不一样的路子,成为喜盈盈在激烈市场竞争下,仍能做出令别人羡慕的市场业绩的秘诀。喜盈盈董事长表示,其实秘诀很简单,差不多的一款面料,意大利的面料企业售30欧元,喜盈盈售30美金,对方交货期为3个月,喜盈盈为半个月,这样比较下来,优势就已经非常明显。而在国内层面,喜盈盈在走高端路线,在做差别化的面料产品。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策略,对于喜盈盈来说,市场竞争力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与市场推广相配套的,往往是企业知名度的拓展和品牌形象的构建。对于志向来说,走的正是这样的路子。据志向成品事业部副总经理介绍,志向已经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作为市场重点推广年,今年对于志向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已经不是单纯地在卖产品,我们还要大力地推广志向的品牌。今年的展会上,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我们四大面料品牌‘古德家族’、‘衣维新’、‘酷夫’、‘XinGmaX’的产品都会有展出,这是整合市场、整合资源的过程,也是体现。”

在市场渠道建设的过程中,面料企业也常有各种尝试。松井的销售经理说到一个很实在的情况。4年前,松井开始在网上平台尝试面料的销售,但是作为一个摸不到实物、以低廉价格取胜的平台,网上平台并不适合走中高端路线的松井,所以松井也就从网上销售的模式中退了出来,继续专注于传统营销模式的缔造。

坚持参展:期待实现合作共赢

在即将到来的intertextile上海秋冬面辅料展上,e1、e2馆大大小小的正装展商,很多都是参加了好多届展会的老面孔。对于这些展商来说,参展纵然有目的,但是从他们口中冒出的更多的是“已成习惯”几个字。

“这是一场面料行业的年度盛会,不参加肯定是不行的,是要同行业、同潮流趋势脱轨的,所以我们鹿港今年又来了,并且在e1馆申请了156平方米的展出面积,希望可以展示我们企业的面貌与精神。”鹿港销售经理如是说。

喜盈盈作为上海秋冬季面辅料展的常年座上宾,其董事长也对此展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行了分析。他表示,上海面辅料展有三大优势,一是专业,参展的企业专业,有各种具有核心技术和代表潮流趋势的面料在展会上出现;二是成规模,面积大,展商多,亮点多;三是形成良性海内外互动,近几年国外展商和专业观众越来越多,这种良性循环的感觉很好,很热闹。

纺织行业盈利模式篇4

政策“钦点”

在2009年2月份出台的《中国纺织工业振兴规划中》(以下简称

《规划》提到“重点发展以宽幅高强工艺技术为主的土工格栅、土工布、防水卷材等多功能复合材料,高端土工布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由20%提高到50%”,“支持多功能篷盖材料、膜结构材料等轻量化特殊装饰用纺织材料的开发应用”,这部分主要受益的公司有申达股份,主要是膜结构系列材料和土工材料。

《规划》提到“加快推进针刺、水刺、纺粘等先进工艺和高性能纤维在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生产上的应用,新材料比重由20%提高到50%”、“推广纺粘、熔喷、水刺及其复合非织造工艺技术,突破“三抗”(抗微生物、抗血液、抗酒精)手术衣、隔离服等科技攻关项目的产业化难题”,主要涉及公司有欣龙控股、福建南纺。

《规划》提到“支持采用高性能纤维开发风力发电机叶片、航空和航天器预制件等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年产量达到5000万平方米”,这部分主要涉及的公司是中材科技,主要生产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持有中材叶片54.12%股权,08年风电叶片销售收入2.1亿元,约占总销售收入20%,市场份额约为12%左右。此外,规划中“开发节水灌溉、储水材料和缓释包装材料等农用纺织材料;加快手术衣、隔离服、仿生器官等医用纺织材料及制品的开发和应用”,目前还没有内地上市公司从事相关业务。深圳稳健集团主要生产纱布类、无纺布类的一次性医用卫生产品,以及各种手术包和消毒包装产品,产品100%直接出口世界各地,原辅材料95%在国内采购,于2009年正式在美国主板上市。

受益几何

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市场需求状态,产业用纺织品都处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而能够和国家规划一一对应的上市公司应该更是如虎添翼。但是我们发现,2009年,这些公司似乎都没有借势上扬,即使年中有公司借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产品实行调价而出现暴涨,但是也没有维持强势,整体板块成为火红股市的没落群体。

原本主营业务为产业用纺织品的公司却有的因为纺织主业利润低而转投它向,不再坚持主业,代表人物申达股份;有的多年业绩不佳继续疲弱,比如说被*St的欣龙控股;有的因为重组或者收购事宜得不到确认而拖累股市表现,代表公司宏达经编,有的投资失败造成巨亏,比如说神马实业。而一些和产业用纺织品渐行渐近的相关类型公司,虽然在产业用纺织品方面急行猛进并且利润前景引人期待,但是却遭遇其主业亏损造成公司整体表现不佳,比如说烟台氨纶。在此等情形之下,预想之中的政策利好并没有化为现实。

目前上市公司中主营产业用纺织品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欣龙控股、福建南纺和神马实业。1月22日,欣龙控股发表公告称,2009年公司已经扭亏为盈,但是扭亏得益于债务重组所盈利的2370万元,在其主营业务方面,自2009年11月中旬开始公司熔喷布价格急剧回落,主要原材料粘胶纤维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公司第四季度产品盈利减少。

福建南纺虽然号称“抗疫大王”,但是甲型H1n1带来的巨大商机似乎并没有体现在其业绩中,股价一直在滞涨之中,从其披露公告来看,2009年盈利来自资产重组而非主营业务。

神马集团主导产品尼龙66帘子布及工业丝年生产能力10万吨,尼龙66帘子布(工业丝)生产规模并列世界第一。但是但正如其在2005年年报中所称,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传统尼龙(尼龙66和尼龙6)帘子布已进入成熟期,发展缓慢”,且“目前我国帘子布的生产企业较多,市场供应大于市场需求,竞争十分激烈。”基于此,神马进军氯碱行业,结果是造成巨亏,到2009年这一项目一直在“烧钱”之中。1月21日,神马实业公告称2009年公司实现扭亏,原因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回暖、主导产品价格逐步上升、投资收益同比增加。但是这一公告对其2009年股市表现来说于事无补。

后继踊跃

不管现有上市公司表现如何,产业和企业发展的蓬勃态势无法阻止产业用纺织品企业踏入资本市场的脚步。

1月26日,禾欣股份在深圳中小板挂牌上市。公司是国内pU合成革行业产能规模最大、产业链配套最完整的企业,具备2350万米/年的pU合成革生产能力,近三年来累计销售收入在pU合成革行业排名第一。本次募集资金将投资于福建禾欣合成革项目、禾欣可乐丽超纤皮(嘉兴)有限公司增资项目和技术中心技改项目,合计投资金额为2.51亿元。

随着创业板的推出,以中小企业为绝对主力的产业用行业和资本市场联姻的可能又变得更加现实了。一大批以非织造产业为主营题材的制造型企业,颇具实力,并且部分企业准备已久,进军资本市场时机也日益成熟。

精彩仍可期

产业用的前景广阔毋庸质疑,更多产业用纺织企业走上资本市场也只是时间问题。

2008年之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近五年的增长率都保持在18%以上,即使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也依然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发达国家的产业用纺织品在其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一般占到40%左右,而中国仅占15%左右。现有占比的弱小正揭示着发展空间的巨大。事实上,产业用纺织品在防止三大类型的占比正在逐年上升。按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预计,2009年~2011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量将每年增长80万至100万吨,在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将增加到19%左右。

纺织行业盈利模式篇5

关键词:纺织企业融资问题融资策略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纺织企业的盈利水平持续下滑,纺织业的风险与回报率之间的比例大大提高,让投资者忧心忡忡。各家金融机构纷纷将纺织行业划分为限制性行业。一方面对纺织行业实行贷款投放总额限制,并实施纺织行业有计划的逐年压缩规模,迫使纺织企业对融资额度展开激烈竞争;同时,纺织企业的融资利率上浮比例不断攀升。纺织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过高,无疑进一步限制了行业盈利水平。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融资决策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融资决策中融资方式、融资条件可能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将公司融资过程中融资策略总结如下:

一、企业融资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

占有市场是企业融资的根本目的,企业要根据企业市场的历史、现状进行详实的调研,对市场前景进行全面预测,必须考虑如何将资金运用于提高产品产量、质量、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市场、占有市场方面,测算投资能为企业创造多少整体利益。同时,我们坚持将通俗易懂的市场调查报告及时提报给投资者、金融机构,并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取得金融机构的认可与支持。企业坚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合理有效部署市场计划,并严格执行市场计划,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二、合理控制融资规模

企业的融资规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量力而行,否则,将增加负债,加重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投资风险。尤其是纺织行业面对国际、国内严峻的市场形势,投资方向、规模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发挥企业整体优势为目标,慎重选择投资项目,并做好对项目的整体预算、成本控制、资金配置。企业融资时坚持运用多种资金和资源,对比融资效益与融资成本,两个市场统盘决策,达到互补效应,以控制融资规模,避免加重企业负担。

三、与金融机构进行良性互动

“再好的行业也有困难企业,再难的行业也有好的企业”,让金融机构看到企业的优势与前景至关重要。

(一)换位思考,视企业信用为生命

在与金融机构互动过程中,企业高管注重换位思考,切实把按期还本付息放在第一位,做到“视信用为企业生命”。想尽千方百计归还到期本金利息,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取得金融机构的信任是融资的根本基础。

(二)细致分析,把握风险与回报

欲寻求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必须在资金流向上下功夫,细致分析投资项目对企业优势的彰显力度、对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水平、对企业现金创造能力的影响。深刻、全面地认知项目的风险与回报,博得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项目或企业的认可。

(三)深入互动,寻求认可与支持

注重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取得的进步与发展及时传递给金融机构;企业遇到融资瓶颈,与金融机构互动,寻求最佳解决途径;及时了解新的融资产品,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四、把握融资时机,优化融资渠道

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经济与金融环境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是改善企业融资结构的良好机会。企业在与金融机构良好互动的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全力跟进,享受政策性融资优惠。例如:2011年中国银行推出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即中行国内机构与中行海外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国内进口商申请,对其在进口项下的对外应付款需求提供人民币融资。公司对到期信用证申请3个月的海外融资,达到了延长融资期限、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公司还抓住金融机构推出新型保理的有利时机,享受融资条件、融资成本的优惠条件。公司坚持敢做“第一笔”业务,走在同行的前面。

五有效使用资金,优化融资环境

(一)战略清晰、目标明确

公司在融资以后必须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做到生产经营战略清晰、目标明确。企业全员根据既定的战略目标,抓住发展的有力时机,快速投放、快速发展、快速成长,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二)科学管理,加强控制

企业在融资后要避免无计划快速膨胀,资金的过度消耗导致现金流出现问题。在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企业实施科学管理。严格控制企业的扩张速度与节奏;加强企业团队建设,保持团队的创业精神、执行力;组建企业智囊团,引领企业高效运营。

(三)识别风险,积极应对

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如利率、汇率、价格等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声誉风险等。公司注重加强风险管理,设立专门机构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应对措施。

通过融通资金的有效使用,切实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让金融机构等投资者增强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优化了企业的融资环境,促使企业的投资活动及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六、结束语

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不断总结融资过程的经验,制定综合有效的融资策略,确保企业“血流”畅通,促进生产经营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管伟琪,胡瑜杰.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0

[2]宋晓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J].山西科技,2010

[3]许立新.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以秦皇岛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0

纺织行业盈利模式篇6

[摘要]对城市产业衰退因子进行分析,将产业转型划分为产业升级、产业区域转移、产业创新三种模式,并结合徐州衰退产业实际情况给出相应转型方案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衰退产业产业转型转型模式聚类分析

一、引言

产业衰退现象是经济发展中产业有序更替的产物,它是由产业的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基本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当前,由于竞争全球化、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的不连续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产业转型难以避免。推进衰退产业转型的前提是准确识别城市衰退产业,依此为基础探索城市产业衰退的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转型方案。本文根据周敏、卫丽娟的研究,把影响城市产业衰退的因素分为创新能力、产出能力、盈利能力三类。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徐州实际,确定各类衰退产业的转型方案和措施,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二、衰退因子分析

周敏、卫丽娟等把影响城市产业衰退的因素归结为创新能力、产出能力、盈利能力、教育水平四类。本文认为职工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将促进员工的创造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因。因此,本文把教育水平归入创新能力。

1.创新能力包含了科技活动人员比重、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R&D活动人员比重、职工教育水平这五个指标。Freeman把技术创新区分为增量创新、基本创新、新技术体系和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四种类型。本文所指的技术创新为增量创新和基本创新。

2.产出能力包括每百万元固定资产实现产值和每百万元流动资产实现产值两个指标,主要反映资产有没有合理流动的渠道、合理的结构。在衰退产业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存量资产利用效率不高,企业开工率低,设备利用率低;二是企业普遍存在产品品种陈旧,能耗大、效益低。

3.盈利能力包括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产业利润占GDp的比重和盈利企业比重三个指标,主要反应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展趋势以及作为产业载体的企业的现状。衰退产业主要表现为产业利润占GDp比重低,盈利企业比例小。

三、衰退产业调整方式

根据国内外衰退产业调整的理论与实践,衰退产业调整方式可以归结为产业升级、产业创新、产业区域转移三类。

1.产业升级方式

产业升级即把某一产业不断由低使用价值、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转变的过程。可分为生产定制化、流程再造和产品升级三种方式。

(1)生产定制化。大规模定制就是厂商按客户要求设计产品,根据订单规模定制,大规模定制的优势在于:①解决了传统生产多样化、个性化与低成本的矛盾,能够增加有效供给,创造需求;②有效地克服产业零散性,实现集中,降低产业成本,提高产业利润率。

(2)产业流程再造。迈克尔.哈默哈默在他的著作《企业行动纲领》中写到:“业务流程”是一个技术术语,它具有准确的定义:有组织活动,相互联系,为用户创造能够带来价值的效用。流程再造是产业适应技术进步的调节机制,只有通过流程变革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并固化在产品中。产业内分工的合理化分工是产业演进的基本动力之一。

(3)衰退产业产品的高新技术改造。高科技改造衰退产业产品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由高能耗、高物耗向低能耗、低物耗发展。这是衰退产业升级的重要方面。二是产品由“重厚大”向“轻薄小”转变。产品的“轻薄小”型化是科技进步的反映。

2.产业区域转移

国际经验表明,产业地理集中能延长产业生命周期,延缓产业衰老。某一产业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自然聚集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一个漫长过程。一旦产业地理集中开始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理论和现实都说明产业聚集在传统产业中更普遍,效益更好。因而可通过产业区位调整来着手进行衰退产业调整。其大致思路是:

(1)产业区位重构。在工业化过程中,通过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对集中配置产业,来获取产业地理集中的集聚效益。产业区位的重构是发达地区的衰退产业向欠发达地区传递的过程。因为这些衰退产业在欠发达地区则可能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比较优势。

(2)促进衰退产业的聚集。衰退产业的集中是一种通过外力的作用加速产业聚集的过程。政府应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优势产业区位创造外部经济,克服产业区位移动壁垒。二是通过资源重组加速产业聚集。

3.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即企业突破已经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运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等行为来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并进入一个新的产业,为顾客提供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产业创新是最彻底的产业转型,是产业序列不断更新的过程。创造全新产业的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三步,即构想未来产业、创建核心能力和开拓市场。

四、徐州市各衰退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针对不同衰退产业类型选择合适的调整方式,减少产业调整所引起的社会资源再配置和转移的效率,是衰退产业研究中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根据各产业因子得分,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类,用SpSS10.0进行处理,并结合徐州衰退产业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转型方案。

根据上图把衰退产业分为三类,第一类: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等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第二类:塑料制品业、金属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第三类:食品制造业、化工制造业。各分类中的产业衰退原因相似。因此可以分类给出相应的方案。

第一类衰退产业的特点是创新能力和产出能力都小于0,同时盈利能力大于0。这类产业可以采用产业升级与区位调整方式。例如纺织业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行业技术创新停滞的缘故,是供给结构不能满足需求结构的原固所致。我国纺织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是全部产业最为突出的。目前我国高档面料的自给率不到50%,国内一些技术较先进的纺织企业如江苏阳光等企业的产品历年供不应求。可见,纺织品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现时的产品结构不能满足需求结构造成需求下降。同时徐州纺织企业规模偏小,可以考虑采取区位调整,鼓励企业兼并促进产业集聚,提高整体竞争力。

第二类衰退产业属于全面衰退型,适宜采取区域转移。因为该类产业各方面都处于全面衰退,转型成功难度大。可以考虑区域转移,比如塑料制品业在我国一些落后地区还具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同时可以创造全新产业转型方案,但是难度非常大。因为创建新产业的核心能力实非易事。

第三类衰退产业的特点是盈利能力小于0,同时另外各有一个因子得分小于0。其中食品系人民生活必需品,考虑其特殊性,建议采用产业升级这一方案,可以采取生产定制化,扩大有效需求,减少库存,提高盈利水平。化工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因子得分小于0,同样可以采用产业升级的方案,提高其产品附加值。

产业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诸如替代产业选择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产业转型的时机选择等内容是本文的下一个研究目标,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领域。

参考文献:

[1]FreemanChrisandLucSoete.1997.theeconomicofindustrialinnovation.London:pinter.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247.

纺织行业盈利模式篇7

从行业运行基本情况看,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出口及贸易顺差增幅大幅度回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投资增速明显回落;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在行业经济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的同时,行业在发展过程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关注。

一是出口退税下调,缩减行业利润空间。2007年起,纺织品出口退税正式开始执行11%的退税率标准。纺织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不考虑企业议价能力,1—6月,出口退税率下调约影响行业利润20.68亿元。6月18日,国家决定将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下调6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服装和粘胶纤维行业将减少盈利49.9亿元。

二是要素价格上涨较快,增加企业经营成本。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的生产原料、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逐渐上升。1—5月,我国煤电油价格同比增长3.3%,工人工资同比增长10%以上。棉花新滑准税率的实施使中国棉花每吨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2000元以上。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通过产品价格转嫁成本的难度加大,盈利能力被削弱。目前,行业销售成本增速高于销售收入增速,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保持高位。1—5月,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89.16%。

三是相关货币政策使得企业货币使用成本增加,出口风险加大。2006年,国家先后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政策,累计加息0.54个百分点。2007年3月,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再次上调0.27个百分点。贷款利率提高增加了企业贷款的难度,同时增加了贷款资金使用的成本。静态测算,今年1—5月,2006年上调利率累计影响行业利润4.8亿元。

200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呈现加速态势,增加了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不考虑企业议价能力,1—6月,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2.46%,同比升值4.75%,约影响行业利润199.79亿元。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出口企业报价难度加大,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越来越多地面临资源的限制和环境的约束,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越加重视。纺织行业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将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在2005年基础上进一步下降20%和30%。节水、节能、降耗、减排成为行业任重道远的发展任务。

目前,地方政府和企业缺乏节能减排的政策动力,国家能耗、水耗标准体系不健全,国家对计量统计及数据处理缺乏引导,企业在节能减排研发方面投入不足,行业协会节能减排推进工作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比较突出,亟待解决。

五是中欧协议即将到期,对欧贸易关系前景是现阶段行业关注焦点。2005年签署的《中欧纺织品贸易谅解备忘录》年底即将到期。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输欧纺织企业都高度关注协议到期后中欧纺织品贸易关系的走向问题。尽管政府和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多种途径呼吁企业保持克制的态度,严格自律,但据调研,国内一些企业已经有意向在2008年初扩大对欧出口规模,并在明知出口增长过快将引起贸易摩擦的情况下,准备利用海关统计数据滞后的空档抢出口。这一倾向严重加大了引发新一轮贸易摩擦的概率。

纺织行业盈利模式篇8

[关键词]纺织增值税所得税改革

一、引言

自2007年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与其配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和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新增值税)。这些旨在扩大内需、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税制改革政策与措施的出台,必将对我省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税收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调整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工具,那么在我国当前新一轮税制改革中探索陕西省纺织工业发展的新思路对于推动我省纺织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陕西省纺织行业现状

早在2008年底,陕西省政府就计划陆续拿出1亿元资金用于贴息;2009年制定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20个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中就包括纺织产业发展集群的规划;2009年省政府正式批准《陕西省纺织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确定了以发展求生存、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做精做专做特做强的发展思路,出台了扶持政策和引导措施。此外,西安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改造项目自2009年4月全面启动,2010年11月22号,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这是西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对于推进陕西纺织产业集群建设有着深远意义。

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陕西省纺织行业发展迎来了新的生机,201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盈利1.36亿元,扭转了截止2009年连续18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1]

三、税改对我省纺织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好坏和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和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而我省纺织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老化、设备更新速度慢的问题。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企业对老设备的淘汰。以我省国有纺织企业为例,2007年到2009年我省国有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陕西国有纺织企业投资明细表单位:万元

分类200720082009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472.108,200.406,176.60

数据来源:2009年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处理软件数据库

由表1可知,三年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年下降,其中2008年下降幅度达到34%,2009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更是不足2007年年投资额的一半。但我们还可以看到,2009年固定资产下降的幅度较2008年明显下降。这其中,增值税转型改革不无影响。

(二)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新的企业所得税将企业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33%降到25%,这项改革措施必将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进而增加留存收益,从而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仍以我省国有纺织企业为例,2007年-2009年我省国有纺织企业留存收益情况如表2所示。

表2留存收益明细表单位:万元

分类200720082009

盈余公积7,892.407,520.808,148.70

未分配利润-421,196.70-122,288.30-202,442.10

数据来源:2009年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处理软件数据库

由表2可知,企业的盈余公积有正的积累,而且在2009年还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较2007年增加了3.2%,较2008年增加了8.3%,这对于我省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纺织企业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说明我省纺织企业已进入逐步恢复期。2010年我省纺织行业首次打破长达18年的亏损局面,仅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盈利1.36亿元,说明我省纺织经济正处于复苏与发展期。此外,从表2可以看出,未分配利润连续三年为负值,这主要是我省纺企长期亏损的递延影响,但整体上看负值金额下降了,说明税负降低对我省纺织企业增加内部积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现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企业经营情况的好坏,不仅要看其净利润的多少,更要看其现金流量的多少,特别是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坏的直接标志。根据2007年-2009年度陕西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得到表3陕西国有纺织企业现金流量明细表。

表3陕西国有纺织现金流量明细表单位:万元

分类20072008200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07.26,266.28,365.9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6,648.626,286.350,136.6

数据来源:2009年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处理软件数据库

从表3可以看出:(1)从现金净流量变动来看,我省国有纺织企业的净现金流量在2009年有了极大提升,较2008年上升了90.7%,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及投资活动所需现金流;(2)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来看,2009年较2007年增加了30.6%,较2008年增加了33.5%,表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转、营利质量提高,另外也说明2010年我省纺织行业的扭亏为盈是我省纺织经济发展的趋势。

导致我省纺织经济好转的原因众多,但以下两方面最为重要:(1)我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我省纺织企业摆脱历史旧账、重新轻装上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税收制度的改革为我省纺织企业形势的好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对员工就业率的影响

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提供较大的就业空间,因此历来是政府促进就业的重点行业,陕西省纺织行业也不例外。新的企业所得税对企业聘用残疾人员或下岗人员给予较大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就业问题。我省国有纺织企业2007-2009年就业人数如表4所示。

表4陕西国有纺织全年平均职工人数明细表单位:人

分类200720082009

全年平均职工人数54,87138,20240,203

数据来源:2009年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处理软件数据库

由表4可知:(1)2008年我省国有纺织企业就业人数下降比率为43.6%,这可能于当时的金融危机以及我省在2008年对国有纺织企业的大面积重组改革有关;(2)2009年的就业率较2008年上升了5.2%,这可能是由于税收优惠政策的促进和企业经营情况改善所致。

(五)对企业科研投入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业一直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自主创新水平处于较低水平,这是导致我国纺织产品附加值低的根本原因。我国成为国际纺织品市场初级产品的加工地,也使我国纺织品的利润空间极低,极易受到国际、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为了增加我国纺织产品的附加值,要求企业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新所得税中增加50%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的规定,将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积极作用。我省国有纺企2007-2009年研发费用如表5所示:

表5陕西国有纺织企业研发投入明细表单位:万元

分类200720082009

研究开发费用合计1,051.60410.10484.30

数据来源:2009年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处理软件数据库

由表5可知,我省纺企的科研投入整体下降,2008、2009年的研发投入较2007年分别下降61%和54%。可见我省纺织企业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很不够。一方面,需要我省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加大对纺织企业研发的宣传和支持工作,使我省的纺织企业能够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以实现我省纺织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纺织企业应当利用所得税制度中的优惠措施加大科研投入,在增强创新的同时减少企业税负。

四、新税制下我省纺织行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省纺织行业目前存在良好的发展势头,新税制改革也给我省纺织行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在加大投资和增加科研投入以求发展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一些问题。

(一)改善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方面

当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的降低、增值税转型都将促进我省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热情。但同时应考虑到,税改的另一个目标是提升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因此,投资方向应确定在能够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等领域。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应从制度上不断创新,加大对纺织企业生产用固定资产投资的扶持力度,以鼓励企业跟上经济与技术发展的脚步。

(二)改善科研投入严重不足方面

新税制改革在制度方面为鼓励企业不断创新提供了激励机制,下一步就是企业在实践中的实施问题。具体来说,要求企业在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关注长期发展的机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培养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这方面政策的宣传工作,并辅以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比如向企业提供研发辅助基金;在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搭好桥梁,以使有关研发成果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

我们相信,以国家税收政策为发展契机,借着优厚的政府制度激励,凭着自身的不断创新,随着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的快速推进,我省纺织行业必将在不久的将来跨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我省扭转纺织工业18年连续亏损局面》,通讯员:严家民,记者:苏辉,陕西日报,2010.9.5.

纺织行业盈利模式篇9

今年以来,纺织行业按照中央提出的“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建设纺织强国为主线,努力促进行业健康平稳发展。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当前行业运行面临着一系列的突出问题,有些是因政策时局和外部环境变化等短期因素影响而愈显突出,有些则是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无法回避且将长期存在,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对策去寻找解决的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业外部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市场需求不足。今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由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日趋恶化,美国及欧盟实体经济缺乏有力支撑,失业率居高不下,进一步制约其国内消费和市场需求增长。国内方面,宏观经济不断下行,市场需求不旺,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下行,终端产品价格提升困难,导致当前企业普遍订单不足,企业效益明显下降,消费受到明显制约。1~7月,我国衣着类商品零售额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不足14%,为近年来少见的低增速水平。

2.国内外棉花差价持续拉大。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及下年度丰产预期影响,近期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继续呈现较快下跌走势,与国内棉花的价差继续拉大,严重削弱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据相关市场数据,2012年1月4日,国内328棉价格为19183元/吨;国际市场棉价为100.35美分/磅,计征1%关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6169元/吨,计征滑准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6657元/吨,与国内棉花的价差分别为3014元/吨和2526元/吨。而到2012年8月12日,国内328级棉价格18393元/吨;国际市场棉价84.95美分/磅,计征1%关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3695元/吨,计征滑准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4611元/吨,与国内棉花的价差分别为4698元/吨和3782元/吨,国内外棉花价格差较年初明显拉大。目前,我国棉制产品出口全面负增长的态势仍在延续,1~6月棉纱出口额同比下降18.57%,棉织物出口额下降4.99%,棉制床上用品出口额下降9.63%,棉制服装出口额下降0.69%。

3.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国内外棉花差价持续拉大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加之我国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带动出口价格提升,造成了部分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份额转移至其他国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6月,我国在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中所占份额为37.75%,较2011年同期仅提升0.85个百分点;在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72.8%,较2011年同期下降了1.93个百分点,而同期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国在美、日市场所占的份额均有所上升。

(二)行业自身存在的突出矛盾

1、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压力不断加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劳动力、土地租金、能源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呈现刚性、持续上涨态势,有效化解不断增加的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压力,已经成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长期任务。根据联合会最新的企业经营者调查报告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各项要素价格继续上涨,其中用工成本增加最为突出,81.7%的样本调查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49.9%的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较上年同期同比涨幅达到10%~20%之间,12.4%的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较上年同期同比涨幅达到20%以上。在此次抽样调查样本企业中,有63.9%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影响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中中部地区的抽样调查样本企业中,有76.5%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棉纺行业抽样调查样本企业中,有60.5%的企业认为“国内外棉价差拉大,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是企业效益下滑仅次于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同时,纺织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存在等因素与之叠加,虽然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多数企业仍然难以完全消化多重成本上涨因素,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提价空间有限,企业面临的成本上涨压力不断加大。

2、企业经营效益分化明显。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需求增速放缓、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情形下,纺织企业经营效益分化趋势明显。例如中国家纺行业协会抽样调查的200家企业,2011年利润率高于行业均值的81家企业,实现利润占200家企业利润总额的76.72%,平均利润率达到10.08%,其中44家企业实现利润占总利润的47.50%,而低于利润率平均值的119家企业利润仅增长0.51%,平均利润率为2.46%,其中亏损的7家企业平均利润率为-2.41%,利润降低了16.55%。同样这200家企业,今年以来利润率高于均值的68家企业,实现利润占利润总额的78.40%,平均利润率达到10.36%,其中35家企业的利润占全部企业利润的49%,而利润率低于均值的132家企业利润降低了21.93%,平均利润率为2.12%,其中亏损的29家企业平均利润率为-2.78%,利润更是降低了265.70%。

3、产业链上下游行业效益状况不平衡。由于产业链上游行业去年效益较好基数较高以及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下游行业对终端产品消费市场变动反应较上游行业企业更为灵敏和直接,导致终端行业企业的经营效益要好过上游行业。今年,在宏观经济景气度下行情况下,各分行业经营效益按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化较为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规模以上企业中,棉纺、化纤行业利润呈现负增长态势,1~6月化纤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2.27%,105家棉纺织骨干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8.11%。而同期,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终端行业利润呈现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9.66%、18.43%、13.50%。

4、按所有制和区域分企业效益差异明显。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按区域划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表现较差,利润下滑较为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6月,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增速按区域划分,中部地区表现最优,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4.21%;其次为东北三省,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0.07%;再次为西部地区,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0.19%;东部地区表现较差,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4.75%。据联合会最新的企业经营者调查报告统计显示,东部地区45.3%的企业盈利出现减少,中部地区24.1%的企业盈利出现减少。同时,按所有制性质规模以上企业盈利情况表现为,民营企业的亏损面较小,而国企和外企的亏损面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6月,规模以上的私人控股企业有2.79万户,亏损面为15.36%;而同期国有控股企业有486户,亏损面为34.57%;集体控股企业有638户,亏损面为24.61%;港澳台控股企业有3961户,亏损面为28.35%;外商控股企业有2579户,亏损面为28.16%。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在行业整体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状态中,行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不少,既有宏观外部环境影响而显现的问题,也有纺织行业受自身情况特点约束而形成的问题。对此,需要我们冷静观察、认真思考、沉着应对。

稳增长、调结构,努力促进纺织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从国际、国内的形势判断来看,要对外部形势的艰巨性、复杂性作长期的足够的考虑和准备,关键是要在把握好大的经济形势下,确定好自身定位,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真正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根据行业情况,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特点,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把调整产品结构与拓展新兴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从今年上半年来看,东盟和非洲两个市场有新的亮点,上半年出口到东盟的纺织品服装增长22.35%,出口非洲增长18.23%。中国服装协会提供数字,今年6月份出口均价在5美元到11美元的产品单月出口金额增长13.65个百分点。因此,必须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寻找市场机会。

围绕终端市场需求,加大化纤产品开发力度。这对行业自身稳定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对整个纺织产业链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化纤产品开发中,大企业要发挥更多作用,建立大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上下游贯通的开发机制。化纤行业的发展要更多注重上下游贯通来控制风险,规模数量发展要谨慎,要进一步加强自律,避免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二)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加大成本费用控制,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6%,其中三项费用提高了0.35个百分点,反映了成本费用提高而产品价格难以消化的情况。加强企业管理必须持之以恒,总会有潜力可挖。这次理事会上有些企业提到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家纺企业富安娜的管理以及企业的经营理念在行业中领先,但今年依然把管理的目标集中到终端销售点上,通过改善门店,提升形象,提高销售量和价格,富安娜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24.83%,利润增长27.61%。无锡一棉打破传统的运转管理和作业方式,探索精细化劳动管理,万锭用工在25人以下。今年纺织联合会环资委开展百万节能义诊活动,许多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包括愉悦家纺、山东亚光、无锡一棉、安徽华茂等。在节能这一环节依然有巨大潜力,也充分说明管理无止境。因此,在困难情况下,加强行业管理始终是最为重要的手段。

(三)积极探索和推进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资源配置,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同时处于高技术和知名品牌垄断以及调整产业政策、寻求实体经济回归的阶段,而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周边东南亚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与我国纺织业的竞争势必激烈。因此,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跨国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的实施。当前,我国纺织工业人工成本进入持续高增长期,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加大,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没有根本解决。中国纺织工业在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以及价值链高端竞争优势远未到位的情况下,积极稳妥地推进跨国资源配置应该是一种趋势。在推进跨国资源配置中,要充分研究和用好国家“走出去”的政策,要充分研究和了解所在国的政治、法律以及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劳工等相关政策,使跨国资源配置能真正做到既积极,又稳妥。

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区域结构调整。近几年,纺织行业的产业转移、区域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进展,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推动纺织产业转移有序发展的政策和支持环境。2011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9.7%,比2009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中部五省提高了3.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中部五省继续提高1.1个百分点。产业转移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包括龙头企业带动以及区域对接等好的模式。下一步在产业转移中始终要把握好三个基本点,一是把资源环境协调作为根本保障;二是把统筹产业链协调发展作为基本着力点;三是产业转移与东部地区优化提升要同步推进。

要积极推进跨行业的联合和资源优化配置。纺织工业的原料涉及农业和石油化工行业,装备涉及机电行业,营销涉及现代服务业,以及纺织行业的环保和节能、产业用纺织品的终端涉及二十多个产业。纺织工业的供应链管理、产业链建设以及最终纺织产业的由大变强,必须更加广泛的进行跨行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资源优化配置。要充分积极利用好跨行业的人才、技术、资本市场,做到充分有效合作,加快行业提升。

(四)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前提,立足长远创新经营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自身长远发展的生产经营模式

当前企业在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自身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新的经营模式应时而起,包括电子商务、快时尚、高级和大众定制等,应该说这是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所采取的一些积极的措施。一些企业在取得积极效果的同时,对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要充分关注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变,国内尽管政治经济稳定,但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也会呈现阶段性特征。国际和国内竞争加剧,竞争对手如林,对此,都要有足够的估计和准备。

从根本上来说,经营模式变化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既然是战略问题,就要把战略的目的、步骤,尤其是出了问题如何应对,都要想清楚,尤其要把自己凭什么去竞争要思考得更加周到。要真正掌握市场形势变化和竞争对手情况,要有效地营造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参与市场竞争,以己之长,补己之短,趋利避害,有效规避竞争风险,在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市场空间中健康发展。

(五)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建立企业间公平竞争格局,建立必要的和谐共荣的竞争关系

纺织行业盈利模式篇10

【关键词】环境规制;离差最大化;财务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5;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11-0013-06

自从20世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跃性提高,如今已位于经济强国之列。但是我国的产品以“污染重、耗能高、资源密集型”为主,环境被污染,资源面临枯竭,由我国工业引发的环境问题已非常严重,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刻不容缓。在众多工业中,纺织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很早就已兴起,占据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亦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2013年纺织业共排放工业废水20.3亿吨,在工业废水总量中位列第四[1]。显而易见,纺织业是名副其实的重污染产业,其环保任务很艰巨。

一、文献述评

美国在20世纪60―70年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此后社会人士开始广泛关注环境与企业间的关系,学术界也展开了多样研究。相比于国外而言,我国对环境和企业关系的学习开始得比较晚,随着近年来我国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法律的逐渐完善和环境与生产矛盾的加剧,我国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对其进行探讨。

一些学者觉得环境规制对企业所起到的影响是消极的,将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例如,Sancho,tadeo&martinez(2000)以西班牙家具制造业与木制品的效率指数为基础作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为环境规制对该产业的生产效率存在负面作用[2]。Shadbegian&Gray(2005)运用实证分析了在1979―1990年间美国的钢铁、石油和造纸三产业的样本数据,发现环境规制强度与产业生产率负相关,说明环境规制对产业存在负面消极的影响[3]。姚蕾和宁俊(2013)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论,纺织服装的出口贸易量会随着环境规制严格力度的加强而萎缩[4]。

一些学者认为环境规制对企业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企业的发展并使其得到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例如,mitsutsugu(2006)以污染控制支出、研发投入分别代替环境规制成本、技术创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高污染产业的污染控制支出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呈正相关[5]。赵玉焕(2009)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我国的纺织品出口额与纺织业环境成本变化呈显著性正相关,对环境规制的加强有助于提高我国纺织品出口量[6]。李小平、卢现祥等(2012)通过对我国30个工业行业在1998―2008年间的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得出了工业行业环境规制强度能够提升产业贸易比较优势的结论[7]。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影响,但其影响形式比较复杂。例如,Lanoie,patry&Lajeunesse(2001)在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时将企业分为面临竞争强与面临竞争弱两类,结果显示企业面临的竞争愈强,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影响就愈显著[8]。张倩(2011)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到的结论为环境保护强度与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mi指数呈负相关的同时与该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以及贸易竞争指数呈正相关,说明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既有消极影响也有正面影响[9]。张成、陆D等(2011)采用面板数据,对我国30个省份的工业部门在1998―2007年间的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之间构建的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东中部地区,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率在起初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下被削弱了,但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却逐步提高,即该两者之间呈现出“U”型关系,而在西部地区这两者之间还尚未形成在统计意义上显著的“U”型关系[10]。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两者之间的影响至今无法明确。例如,Busse(2004)在HoV模型上以参与国际协调的努力程度和环境管理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替代变量,在对2001年119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除钢铁业之外,比较高的环境规制标准并没有导致高污染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降低,纺织行业亦是如此[11]。傅京燕(2006)仔细分析了影响环境和竞争力关系的各个因素,并且比较了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一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幅度,发现无法判断出环境规制将会对产业竞争力产生何种影响[12]。郭红燕、刘民权等(2011)经过研究认为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无法确定,环境规制将会通过多种要素以及多个途径影响经济,综合这些效应才能显示出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最终影响[13]。

显然,各国的学者都相当关注环境规制与企业贸易之间的关系,通过认真严谨的研究,大致分为四种观点:一是前者对后者存在消极影响,对企业环境要求的提高会增加生产成本同时降低利润;二是前者对后者存在积极影响,环境规制措施能够推动企业贸易的成长繁荣;三是两者之间有联系,但其影响方式并不一致;四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尚不确定。众多学者在关于环境规制对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出口贸易的影响上分析得比较普遍深入,但是专门分析纺织业的环境规制对企业影响的研究却比较稀少。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纺织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研究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企业所产生的财务影响。

二、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概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外贸压力不断加大,纺织行业在经历了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和美欧国家反倾销制裁的冲击后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态势,虽因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国内外棉价差拉大等原因造成了纺织业的产值有所下降,但是纺织业的净资产和利润总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鉴于目前国际市场发生剧烈动荡的风险较低、我国内需增速稳中有升的情况,我国纺织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纺织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由国家统计局调查统计的41个工业行业中,2013年我国共有20776个纺织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占重点调查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1.2%,废水排放量长期紧随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两者之后,成为水污染的重要排放行业。纺织业是一个用水和排水都比较多的产业,废水是其引发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对于我国的纺织业来说,一大半的所需水量皆用于高污染且处理难度大的印染环节,废水的回收再使用率较低;该行业的废气主要产生于行业内使用的锅炉,约有15%的锅炉排放不达标;固体废弃物主要是下脚料与锅炉废渣;噪声污染绝大多数来自于设备与机器的运作[14]。

三、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企业财务影响的分析

文章结合专家调查法,在产业eR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5]的思路和计算方法基础上运用离差最大化[16]模型,构建了一个环境规制强度综合评价体系,对环境规制进行测量,从整体上对纺织产业进行评价。

(二)环境规制强度指标

对1997―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的同时加以处理,并运用离差最大化决策方法计算权重λ,λ值归一化之后的结果分别为0.50514、0.49486、0.32637、0.32847、0.34516、0.41222、0.58778。在此作用下,纺织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值如表1所示。

从表1的结果中可发现,总体上1996―2013年这18年间我国纺织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值呈现出一个不断上升的态势,说明我国的环境规制强度逐步加大,保护环境的意识愈来愈强,对环境愈加重视。

(三)我国纺织业财务绩效相关指标

表2参考“四种能力”分析[17]财务评价体系,采用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九项具体指标对纺织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进行分析。

依据1997―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经计算得到表3结果。

表3中财务指标总体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流动比率呈上升趋势,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纺织业的偿债能力不断得到改善,该能力比较强;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工业成本费用利用率、总资产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间虽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并不太影响纺织业的总体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而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呈波动变化,近几年的比值相较于2003年而言下降幅度较大,但净资产、总资产并不是负增长,其总额呈上升趋势,只是近期的成长速度没有以往那么迅速而已,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2012年为-0.15%,主营业务收入相比上一年而言有所下降,但其下降份额较小,基本上和2011年持平,从整体上来说纺织业的成长情况比较好。

(四)环境规制和我国纺织业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分别分析环境规制强度(e)与流动比率(F1)、资产负债率(F2)、流动资产周转率(F3)、固定资产周转率(F4)、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F5)、总资产贡献率(F6)、净资产增长率(F7)、总资产增长率(F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F9)的相关性。

利用软件eViews6.0对上述六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即可得到各个指标间的关系。研究两个变量线性关系程度与方向的相关系数r,当r值是正数时表明两变量间正相关,否则即为负相关关系。当r≥0.95时,表示显著性相关;当0.95>r≥0.8时,表示高度相关;当0.5≤r

由表4数据可以发现,环境保护强度与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1、-0.8932、0.9650、0.9794、0.8676、

0.9697、-0.1250、0.2474、0.1936。这些数据说明了环境规制强度与前六个指标之间高度正相关甚至有些是显著性正相关,而与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相关,即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企业的财务在发展能力方面无显著影响,但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方面具有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力。

环境规制强度在与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呈正相关时,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性。但是资产负债率越低,体现了该行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说明环境规制强度对纺织业的偿债能力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即环境保护强度对纺织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均呈正相关作用。至于环境规制强度与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增长率不相关,主要是因为整个行业参差不齐,中小企业偏多,整体竞争力较弱,再加上经费及技术不足,需要进行管理改良的时间比较长,短期内成本增加,效益上升速度减慢;另外因为许多衡量环境规制强度和财务能力的因素不能全部被量化反映到模型中去,例如国家的各种政策、产业地位、垄断程度、贸易限制措施等,这些无法量化的因素在模型当中难以体现。

作为重污染行业,我国纺织企业应该注重环境保护这一长期的发展要求,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增强环保意识,加大对设备、生产技艺的改进,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启示与建议

总体而言,纺织业的环境规制对我国的纺织企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均有积极影响,强化环境规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应坚持贯彻实施各项保护环境的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并帮助其进行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进而提升整个纺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政府层面: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

1.制定并完善环保政策

我国应该坚持实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体系。在法律法规上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避免发生模棱两可的情况,让我国的纺织品企业实现真正的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为后面的执法打好基础。政府在制定环保政策时,可以采用可买卖的排污收费等有激励性的政策,这样可以间接地起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作用,促使企业运用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技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使企业获取经济利益,实现长久的发展。同时,我国也要形成统一的环境监管机制,分配清楚每个部门的职责,避免出现环境问题互相推诿的情况。

2.积极参与国家间的合作

近年我国作为一个积极的建设者,参与了众多全球性活动,例如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球环境基金成员国大会,并已连续举办六届世界环保大会(weC),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的模式发展,和其他国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合作次数明显增多,合作程度也明显加深。但是随着纺织行业传统出口市场中日益增多的绿色壁垒,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形势愈加严峻,我国政府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多边条约、国际法规等的制定和完善,这样可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国际标准。另外,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与国际标准制度相接轨,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我国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机率,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企业层面:微观落实,加快技术创新

1.树立绿色生产观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纺织企业应顺应世界环境保护的潮流,实施以质量取胜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树立绿色生产观念,这样能够更加适应人们对绿色消费的需求,让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但是有一些纺织企业尤其是小型的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急功近利,采取竭泽而渔的方法发展企业,缺乏环保意识,污染了周围的环境;而大中型纺织企业虽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缺乏资金的投入以及技术的引进,环保设备不能及时更新,也就未能有效地保护好周边的环境。如果各大中小企业能够重视环保问题,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主动地寻求技术、制度和管理的创新,则能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实现高效生产和长远发展。

2.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实施品牌战略

创新是所有产业生命力的所在,要想拥有美好的前景就需要把创新坚持到底。若想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我国纺织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大力研发环保产品,把生态服装、绿色纺织品作为该行业出口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绿色化生产与消费,与国际新型的需求相接轨。近年全球纺织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也逐渐上升,已无法仅靠过去常用的低成本战略获得胜利。如今的企业只有生产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足,而毫无疑问品牌能给高品质的产品锦上添花,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品牌产品,例如波司登(Bosideng)、佐丹奴(Giordano)、罗莱家纺(Luolai)、安踏(anta)、恒源祥等。我国纺织企业应该努力创建更多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广泛实施国际上普遍用于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iSo14000标准体系,提高自身以及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7―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SanCHoFH,taDeoap,maRtineZe.efficiencyand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applicationtospanishwoodengoodsandfurnishingsindustry[J].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es,2000,15(4):365-378.

[3]SHaDBeGianR,GRaYw.pollutionabatementexpenditureandplant-levelproductivity:productionfunctionapproach[J].ecologicaleconomics,2005,54(2):196-208.

[4]姚蕾,宁俊.国内环境规制对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纺织学报,2013(6):107-112.

[5]mitSUtSUGUH.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dtheproductivityofJapanesemanufacturingindustries[J].Resourceandenergyeconomies,2006,28(4):299-312.

[6]赵玉焕.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J].经济管理,2009(7):147-150.

[7]李小平,卢现祥,陶小琴.环境规制强度是否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贸易比较优势[J].世界经济,2012(4):67-77.

[8]Lanoiep,patRYm,LaJeUneSSeR.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dproductivity:newfindingsontheporteranalysis[Z].Ciranoworkingpapers,2001.

[9]张倩.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1.

[10]张成,陆D,郭路,等.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11(2):113-122.

[11]BUSSem.trade,environmentalregulationsand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newempiricalevidence[Z].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2004:3361.

[12]傅京燕.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3]郭红燕,刘民权,李行舟.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8-33.

[14]林艳真.我国纺织品贸易与环境冲突及协调路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15]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