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3:33

沟通技巧的含义篇1

关键词 人工气道 非语言交流 沟通技巧

人工气道是指通过鼻或口腔或直接在上呼吸道置管,用以辅助通气及治疗肺部疾病。常用人工气道为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置管术[1]。但是使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限制了患者的发音,无法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感受和需求,给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信息沟通带来了障碍。2005~2010年对36例人工气道患者多种技巧进行沟通。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36例因各种原因建立人工气道而暂时丧失言语沟通能力的患者,均意识清醒,无精神障碍,无聋哑,气管插管22例,气管切开14例。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CopD、肺心病引起的呼吸衰竭20例。

非语言交流的方法:

⑴及时有效的观察:护士与患者交流真正有效的第一步就是去发现情况,最佳的情报来源还是患者本身,他可以在任何情况下用非语言交流方法如眼神、手势、点头、摇头表达出自已的感受。对不能表达或意思不清时,护士不该假设之。尤其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不能用语言表达其需求,更依赖于护士敏锐的观察。因为患者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可能是某种需求的表达,所以要经常巡视并善于观察。

⑵面带微笑,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据研究发现,交往中一个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可见,面部表情在非语言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面部表情一般是较随意和自发的,且反应极为灵敏,能迅速而真实的反映各种复杂的内心活动。护士是患者接触最频繁的人,患者往往从护士的面部表情中寻找自已疾病的信息。而最常用的最有用的面部表情首先是微笑。护士欣然、真诚的微笑对患者极有感染力,使护士很容易得到患者的好感和信任,有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展开。

⑶运用目光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目光接触是非语言交流的主要信息通道,它能产生许多的积极效应。如镇静的目光可以给恐慌的患者带去安全感[2];鼓励的目光可以给沮丧的患者重见自信;专注的目光可以给自卑予鼓励,非语言交流给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中带去尊重等。

⑷训练,指导患者应用肢体语言。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已的需求。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用探讨的方式共同找出解决的方法。手势是肢体语言中标记动作的一种,是肢体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商定手势的表达意义。如竖着大拇指表示需大便,手指指向喉咙表示有痰,手掌展开翻动表示翻身等。

⑸对能读懂文字的患者,进行书面交流:对建立人工气道但能进行书面交流的患者,为其准备一个交流笔记本,放在床边,让患者把自己的不适、想法、要求写下来,以便护士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的需求,心理感受等,多与患者交流并及时为其解决问题[3]。

结 果

配合治疗程度:能熟练应用3种交流方法的患者定为配合良好,能应用1~2种方法交流的患者定为基本配合,不运用交流方法出现不遵医行为的定为不配合。36例患者中,配合良好的23例(63.9%),基本配合11例(31.3%),拒绝配合2例(4.8%)。

讨 论

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特点:建立人工气道是一个痛苦的治疗过程,拍背、吸痰等操作可引起强烈的窒息感,加之噪音、光线干扰等因素刺激又可引起各种不良的心理。而焦虑是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最具代表性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紧张不安,难以入睡,时常伴有血压升高,周围血管收缩和口干等。患者虽然表现冷漠,镇静尚能自控,但内心焦躁不安,也有一些患者表现为愤怒、冲动、恐惧、拒绝合作等。这些消极有害的因素,可直接引起患者的病理决定生理变化,降低治疗效果,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非语言交流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尤为重要。

对人工气道患者进行信息交流指导的意义:①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对人工气道患者进行信息交流指导后,加强了护患交流,使护士全程了解患者的身心需求及主观感受,并及时妥善处理存在的身心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②提高心理治疗的效果: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个体,在实施整体护理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患者学会了信息表达的方法,能及时的与医护人员交流,表达自己的需求,既能及时满足需求,又能减轻或消除焦虑、孤独等负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③非语言交流在与人工气道患者沟通中的应用:非语言交流是以体态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对护士非语言沟通的分类,除了借鉴人类学、心理学的方法,更要结合护士的职业特点。非言语性沟通本身包含四个方面,体态语包括面部表情、姿势、体触等;副语言包含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等;客体语包含衣着、化妆等;环境语包含空间和时间信息。④重视心理护理,促进沟通效果:患者由于丧失讲话能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烦躁。此时,护理人员应尽快使患者安静下来,向患者介绍交流的具体方法,讲话尽可能让患者听懂,尽量减少患者由于语言交流障碍,对于一个问题反复表达而出现的急躁心理,并告之负性情绪和烦躁是徒劳的,因别人不能理解,只有与医护人员配合,才能相互沟通、交流、满足需求。尽快地了解患者的性格、生活背景,向患者说明呼吸改善后,即可拔管,恢复讲话。有许多研究表明沟通的应用是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护患关系的基础,能增强和促进感情能让患者舒适。

护理实践中体会到,正确的使用非语言交流,确实能满足患者的需要,给护理工作带来方便,给患者带来良好的心境,帮助患者战胜自我。但是,护士有关沟通技巧的应用不足,不良的非语言刺激,可使患者猜疑、恐惧和担心,从而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导致护患关系紧张,不利于开展护理活动,故护士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自身修养,能用、善用非语言交流技巧。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注重有关技巧的应用和培训。护士真正应用沟通技巧,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监护室内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性很强,要求在可能条件下,护士赢在患者视野范围内活动,说话时靠近床边,态度和蔼,在护理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过程中。应贯彻整体护理精神,观察细致入微外,还应开动脑筋,采用各种有效的沟通技巧,并尽量予以满足。只有有效的沟通和满足患者的需求,才能减轻和消除这些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疾病的治理和康复。

参考文献

1 朱儒红.护患沟通的技巧[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4):31-32.

沟通技巧的含义篇2

[关键词]沟通的构成因素;护患沟通;沟通技巧

[abstract]Discussionontheconstituentelementsofcommunication,understandingandknowledgeofcommunicationskills,therebyeffectivelyhelpingtogivepatientsnecessarytofacilitatethefullrehabilitationofpatients.

[Keywords]constituentelementsofcommunication;nurse-patient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skills

护理工作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工作,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由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征及不同的社会地位等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护理人员在为人提供健康服务时熟练运用沟通的技巧,才能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1]。

1沟通的构成因素

1.1沟通发生的背景或情景

指沟通发生时的场所或环境,它包括物理的场所,特定的时间,参与沟通者的个人特征,如情绪情感文化层次等。这些背景对沟通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背景或情景下具有不同的意义,离开特定的背景来理解沟通的内容常会产生误解。

1.2信息发出者

指发出信息的主体,这一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信息发出者对信息的理解、表达和使用受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以及沟通技巧等的影响,同时,信息的发生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可以是自觉的,也可以是不自觉的;可以是有目的的,也可以是无目的的。

1.3信息

指能够传递并能被接受者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观点、思想、情感等,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传递的所有影响,信息可以是语言、文字、图表,或是动作、眼神、表情等,信息是沟通的最基本因素,是沟通的灵魂。

1.4信息传递途径

是指信息传递的手段或媒介,它是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桥梁。信息传递的途径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等。

1.5信息接受者

是信息接收的主体,是沟通的被动方,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判断、接收也受其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沟通技巧及态度的影响,信息接受者所表现出的有意或无意的行动和发出者的意愿保持一致有利于沟通的成功。

1.6反馈过程

是指沟通双方彼此意见的回应,信息经发出者发出后,信息接受者将收到的信息进行整合,经过判断、整理,又通过一定的途径信息传回给信息发出者,这时,当初的信息发出者成了第二轮信息传递中的信息接收者,如此反复,一次沟通实际上要经过双方多次的反馈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2]。

2护患常用的沟通技巧

2.1倾听

在护患沟通中,护理人员必须是一个好的倾听者,沟通应安排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使患者身心得以放松,沟通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谈话,将患者的话听完整,不要急于做出判断,仔细体会患者的“弦外之音”,努力了解并确认沟通过程中护患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同时,护患人员也应采取适当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非语言信息给予反应,表明自己在认真的倾听。

2.2反应

在护患的沟通中,护理人员适时做出恰当的反应可帮助患者控制自己的感情,尤其是患者语句中隐含的意义,使对方明确你已理解他的意思。

2.3提问

在护患沟通中,护理人员适时恰当的提问,可以促进、鼓励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于双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问题时,问题应简单明了,一次只能问一个,根据患者的社会文化知识、年龄、职业等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表达问题,注意语言通俗易懂,一般以开放间接的问题提问,必要时以封闭式问题引导,同时对一些模糊的答案,通过进一步提问来澄清。

2.4重复

在沟通过程当中正确运用重复,可以避免曲解对方的意思,也表明自己在全神贯注地倾听,显示对对方的尊重。

2.5澄清和阐明

澄清是将对方所说的一些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不够完整的陈述弄清,避免误会,有时还可以获得一些意外的收获,澄清有助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有助于增强沟通中的准确性,阐明是对对方所表达的问题解释的过程,目的是为对方提供一个新的观点。

2.6沉默

沉默可以给对方思考的时间,也可以给自己观察对方和调适自己的机会,适当地运用沉默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当一方感到焦虑时,它会让人感觉到对方是在认真地倾听、仔细地体会自己的心情,从而促进有效沟通的顺利进行。

2.7触摸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适当地使用触摸可以起到治疗作用,能表达关心、理解和支持,能使情况不稳定的患者平静下来,同时也是与视觉、听觉障碍的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方法。总之,沟通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防止和减少纠纷的发生,从而更有效地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要求,为患者提供科学、系统的整体的护理。

参考文献:

沟通技巧的含义篇3

思考是永恒的主题。六周实习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细细回味起来,的确有许多值得思考值得总结的地方。下面我将从以下两方面总结我的联想实习生活

店面实习

店面实习拉开了联想实习生活的序幕。两个星期的站店经历将我带入了it业,让我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一线it产品销售中不断了解、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作为实习生活的开端,九鼎百脑汇东店为我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环境。在这里,我不仅了解到了一线销售的流程,掌握了一些灵活有用的销售技巧,更学到了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大概可以从以下四点总结自己在店面实习中的所得

一、实习中,首先要找准正确的自我定位。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开拓视野,了解销售流程,熟悉一线销售环境,并不是单纯的卖机器,更重要的是了解客户反映的问题,了解联想电脑的性能优缺点以及产品运营中的问题。

二、要学会适应环境,营造和谐融洽的实习氛围。每个店面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环境,要学会让自己面对的环境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改善。想要很好的融入一个新环境,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沟通中要做到主动真诚,讲究沟通技巧;其次要放低姿态,注重细节,人和人的相处都是建立在心态地位平等基础上的,只有放低姿态才能与店员融洽相处,只有在细微处表达对店员的关怀,在细节上体现对店面的关心,才能让关系变得融洽;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包容,不要总是抱怨店长对实习生的定位不公,要学会理解店面的难处,要做到虚心询问、认真请教,真诚地和人心对心交流。

三、实习中学到的销售技巧与领悟的销售素质。实习中,我不仅了解了许多产品知识,更切身体验到了销售中的学问与技巧。其中包扩店面陈列、引领顾客、分析顾客、产品讲解等方面的技巧。一线销售一定要能吃苦、有耐性,坚持激情与责任并重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的给顾客带去满意的服务,才能把握住销售机会。

四、通过横向比较店面间的竞争与差异,发表自己对店面发展的一些看法。比较远东、仕德、九鼎三家商各自特点,阐述店面布置、店员水平等因素与销量的关系。如远东一般的全国连锁店无论是店面布置还是店员水平都更专业、更严谨,这与其良好的销量也是息息相关的。正因为如此,公司应加强对店员的产品知识、销售技巧、服务礼仪、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才能进一步加强店员的归属感与工作热情。

公司实习

店面实习结束后,四周的公司实习接踵而来。联想××分区舒适的办公环境让我提前体验到了白领的生活,联想集团深厚的企业文化让我明白了中国it巨人如何站起,联想员工高度的工作激情与责任感让我体会到了工作的意义。

公司实习中包含了日常工作、校园推广策划和各种培训,系统而充实。

关于日常工作

沟通技巧的含义篇4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策略交流策略英语教学

一、关于学习者的研究

众所周知,传统的外语教学不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主要由大纲编写、教材编纂、课程编排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几大环节构成。然而,随着对第二语言认知的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如果想使外语教学更为行之有效,对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参与者,也就是学习者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以下几个原因可以解释这种现象。首先,在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趋势正在增长。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每一位参与者的个性,因为每个人最终都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负责。第二,外语教师经常会为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头痛,尽管他们采用了那些理论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第三个原因则与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有关。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动机和学习风格,而这些特性则会影响到他们在语言学习中的行为。最后,对第一语言认知的研究者们已经证实了学习者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对于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对于学习者的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另一个则是与学习过程有关。

关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ellis在个人与总体因素之间作了最初的区别。根据他的理论,个人因素是每个个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独特的特征;而总体因素是所有学习者的特性,不是个人的。研究者们从三个方面研究个人因素:集体动力、学习者对老师和教学资料的态度,以及个人的学习技巧。例如:他们发现一个组里的某些外语学习者会与其他人作比较。其结果是,如果这种比较引起不成功的自我形象,就会出现让人沮丧的挫折感。“一种情况是,学习者可能会减少或放弃学习的努力。而另一种情况是,学习者为了让自己更有利地与别人进行比较,他们会更加努力,结果他们的学习因此而加强了。”(ellis,1985)另一方面,如果这种比较引起了成功的自我形象,学习者就会得到积极的奖励,然后继续融入到成功的环境中,从而加强了自身的学习。

总体因素与年龄、智力与天赋、认知风格、动机和个性有关。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年龄虽然无法改变获知的途径,却可以对获知的速度和是否成功产生极大的影响。正如ellis(1985)所说,智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它能强有力地影响第二语言的正规学习,但是不大可能影响到口语技巧的获知。与智力不同,天赋是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所具有的特定的能力。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天赋会对获知的途径产生任何影响,却有可能会影响到发展的速度,尤其是当涉及到正式的课堂学习的时候。所谓认知风格,就是人们理解、构思、组织和回忆信息的方式,它是影响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动机也是一样。最后,研究者们的研究表明个性只是影响获知和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

下面,让我们将重点放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内部过程上。根据Faerch和Kasper的理论,学习者有两种学习第二语言的知识,就是陈述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前者是“知道什么”,这包含内部化的第二语言学习规则;而后者是“知道为什么”,它包含学习者用以获知和应用第二语言学习数据的技巧和步骤。程序性知识由社会和认知两大元素组成。社会元素包括在面对面交流或与第二语言文本接触中运用的行为技巧。认知元素包括不同的“脑力过程……”(ellis,1985)事实上,这些过程都包括学习者技巧。而学习者技巧又可以被分为学习技巧、创造技巧和沟通技巧。作为英语教师,作者将在本文中谈谈英语学习者技巧和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二、学习者策略与学习者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解释了学习者怎样积累新的英语语言规则和它们怎样让现存的规则自动化。为了做出详细的解释,ellis划分出两种语言的产物:公式化语言和创造性语言。

公式化语言与具体的语言含义紧密相连,这在英语学习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学习发展过程的初级阶段,因为它在增强沟通能力的同时减少了学习负担。三种学习技巧帮助获得公式化语言。第一种是句型记忆。通过它,英语句型被储存在右脑半球并被用在创造与接收过程中。它是一种不需要学习者有意识激活和公开展示时出现的心理语言技巧。例如,小学生经常需要记忆这样一些句型,“thisisa_________.”“what’sthis?”“Howareyou?”“ihavea_________.”等等。另一种技巧叫句型模仿。它通常被有意识地激活,并且能在发生时被我们发现。“句型模仿涉及到对整个或部分被使用的言语有意识的和有条理的复制”(ellis,1985)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这对学习者来说非常普遍,尤其是年幼的学习者模仿老师的言语的时候。根据Seliger(1982)的理论,句型模仿同样也包含右半球能力。最后一种技巧是句型分析。通过它,学习者对言语之间的程式作比较,并找出其中的相似性和不同点。

公式化语言很重要,但仅仅在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早期认知过程中起较大的作用。相比较而言,那些创造性言语中的技巧更为关键。我们把它叫做“创造性”是因为学习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全新的句子。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点,ellis划分出了三个过程。第一个是假设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对目的语言规则的性质作出假设并进行测试。这个过程又包含两种技巧:简化和推定。在英语学习或交流过程中,为了减轻学习或使用语言的负担,学习者在每个学习阶段都控制他们试图形成的假设的数量,或是省略创造过程中的语法或陈述性的元素。这就叫简化,在许多技巧,如迁移或总结的使用中都是显而易见的。推论则是学习者形成输入假设时的方式,它被限定为两种类型:语言内推论和语言外推论。在创造性言语体系中的第二种过程叫假定测试,也就是说,一旦学习者形成一种假设,他会以不同的方式测试以求证实或否定它。最后是自动化过程,它可以被正式地和功能性地应用于实践。

创造性技巧指的是语言知识在交流过程中的应用,包括言语计划中的技巧和言语改正中的技巧。

语义简化和语言简化是两种基本的计划性技巧。当学习者试图通过省略将出现在本土语言使用者的讲话中的陈述性因素来简化他们试图创造的言语时,语义简化出现。例如,学习者会说“Homework.(作业)”,其实他的意思是“i’mdoinghomework.(我在做作业。)”相比较而言,语言简化则包括正式词汇和程序的省略。如,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学习者可以省略助动词“am”而说“idoinghomework.”当英语语言学习者和本土语言使用者试图改正他们刚才使用的语言中的错误时,他们则使用监控技巧,它在改正技巧中起主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监控词汇、语法、语言,等等。监控可以出现在语言表达过程的前后,并且可以利用隐含的和明确的语言。

三、交流策略与学习者

当讲话者无法用他预先准备好的方式交流以达到他的既定目标而被迫降低目标要求或改变表达方式时,交流策略开始发挥作用。ellis认为,交流策略是作为语言使用者的沟通能力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心理语言计划。它们存在于认得潜意识,在学习者无法执行创造计划的时候起替代作用。

英语学习者策略与英语教学Faerch和Kasper将交流策略划分为减负策略和成就策略。前者是尝试消除问题。它们帮助学习者放弃他原有的既定沟通目标的一部分,并且分为正式的和功能性的策略。据推测,这些策略常常为那些不喜欢冒险或不喜欢不确定因素的学习者使用。例如,当学习者发现很难以说服的方式阐述自身的观点时,他会尽量避免积极地参与到这类讨论中。

然而,当学习者决定坚持自己的既定目标而试图弥补方式的不足,或努力找回一些必需的事项时,他就会启动后者,也就是成就策略。它分为弥补策略和挽回策略,而这两种策略又被细分为若干种不同的策略。意译是其中一种典型的弥补策略。为了达到表达的目的,英语学习者会使用意译,也就是学习者会以描述或举例说明的方式来代替某一个应用词汇、短语或句子。例如,不懂“斑马”这个词的学习者会说“一种全身布满黑白条纹的像马一样的动物”;一时无法回忆起“吞咽”这个词的学习者会以“让嘴里的食物通过喉咙下去”这样的方式来代替。很明显,意译是一种保证语言准确性的恰当的方式。学习者为了表达意思而创造出新的词汇或短语的方式叫造词策略。例如,不知道“bucket(桶)”这个词的学习者会创造出一个新词“water-holder(装水的器具)”;或以“picturehouse(展示画的房子)”代替“gallery(画廊)”。当然,一方面,这种策略很有可能会导致这样一种结果,那就是这个词汇碰巧的确存在于目标语言中;而另一方面,有时也会导致迁移错误或概述失误。为了更加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非语言策略,如模仿、手势等常常被学习者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例如,学习者会指着椅子说“请坐”或边打手势边说“他又高又胖”。事实上,英语学习者会从那些填补语言资源的非语言策略中获益不少。另外,英语学习者也会使用合作策略,即直接恳求和间接恳求来达到他的沟通目的。例如,当不知道“kettle(水壶)”这个英语单词的时候,他会以问“这个单词在英语里怎么说?”来寻求帮助。同时,他也可能会使用另一种策略,即打手势。还有,也许他会在谈话时稍做停顿,目的则是在无法回忆起某个词汇或短语时表达出寻求帮助的需要。

Hatch(1978c:434)说:“……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交流策略是让谈话继续的主要的方式之一,所以,“几乎毫无疑问的是,恰当地运用交流策略可以被当作是一种技巧。对这个领域熟悉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能会比那些仅仅精通纯语言术语的学习者更为有效地进行沟通。”(Littlewood,1984)

接下来,我们必须考虑到以上所提的交流策略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根据直觉,我们意识到其中的一些策略,如模仿表演,除了在间接意义上可以让交流继续下去外,不可能产生学习效果。另一些策略,如意译,虽然无法帮助学习者扩充谈话内容,却可以帮助他们利用已有技巧使谈话更顺利。还有一些策略,如造词,则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得关于在第二语言中什么是恰当或被允许使用的新的信息。结合让沟通继续进行的重要性和沟通与学习之间的联系,我们承认交流策略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交流策略的成功使用可能会阻碍第二语言的获知,因为学习者在通过使用大量的交流策略而技巧性地弥补了语言知识的不足的同时,则可能会忽略对于假设信息或测试的需要。

四、学习者策略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对外语学习的研究是以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为主,因此,从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事实上,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由学习者不同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所引起的外语学习的效果的研究上。对于学习者策略的研究者们深入研究了我们对语言的认识及它的活动。语言学习是非常复杂的社会和心理的活动。它是一种社会活动,因为学习者们必须通过一些沟通能力的获得来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它又是心理活动,因为为了达到消化和吸收语言材料,确保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学习者必须利用多种认知技巧去解决问题、存储信息和转移原有的知识。

那么,对于学习者策略的研究究竟对英语课堂教学起了怎样的作用呢?首先,我们知道自然的语言获知并非是一瞬间的完全掌握,而是一个准确度慢慢增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从学生学习过程的最初阶段,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体系中保持自信,并且充分利用它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其次,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交流策略的使用来填补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空缺。语言学习是对于交流需求的自然反应,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室里创造交流语境或是帮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尽力确保我们的学生理解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的交流价值,方法有多种,如在教室里创造交流语境或是帮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如果可能,我们可以安排他们与英语语言使用者直接面对面交流。再次,我们应该意识到语言过程中的焦虑会阻碍学习的进程,使学习者不愿用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所以我们必须让交流的有效性优先于语言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我们不要过分苛求他们的表现方式,并且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表达的空间,还要创造一种宽松的带有良好合作关系的课堂氛围。最后,由于学习者策略与语言学习能力有关,我们应该有效地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多种策略去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且提醒他们,虽然交流策略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很重要,过多地使用这些策略则会影响到交流在某些场合中的正常进行。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在全方位地研究学习者策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恰当地运用交流策略。同时,对学习者的研究对于外语教师了解学生,然后找到真正有效的适合于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利的。

参考文献

[1]ellis,R.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沟通技巧的含义篇5

【护理管理者护理沟通

在系统化整体护理广泛开展的今天,护理管理已走上强调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护理管理者若能巧妙的运用沟通技巧,则不仅能顺利地开展工作,获得下属的支持,上级的信任,患者的赞誉,达到预定的目标,更是提高良好的护理品质的保证。因此,建设性的沟通技巧是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必要沟通条件

1管理者应有良好的倾听技巧

1.1尝试了解上级、下属的谈话内容,必须听完谈话内容,切勿草率下论断,并深入了解谈话背景及隐藏之实,了解对方真正谈话的意图,以对方的立场来探索谈话的内容。如管理者在和下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解对方的工作能力、技术专长、理想追求、思想情绪、性格特征、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苦衷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下属的意图,处处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看待新问题。

1.2面对面正视谈话的对方,表示乐意倾听,并辅以面部表情,以点头、微笑、嗯、哼声等表示赞同、支持、激励,不可任意中断或显示出不耐烦,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这也体现出对上级、下属的尊重

2应学会适时回应的技巧

2.1适时回应是指对谈话内容的反应、感觉。管理者以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谈话内容做出适时的回应,这既让对方感受到真正被了解、被接纳,更能体现出对对方的关心、体贴。尤其是管理者在和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恰当运用这一技巧,定能使身心痛苦迫切需要平安、爱和归属需要的患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除了口头回应外,从举止行动更能显示关爱、重视。如身体向前倾斜,态度暖和,微笑的面容,会意的眼神,恰当的手势等非语言沟通方式将起到语言沟通所达不到的功能,使沟通更易进行、有效

3应具备将新问题迅速理清的技巧

3.1管理者要综合谈话内容,澄清疑难新问题,印证彼此看法。可用重复、意译等方法将一些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不够完整的陈述澄清。同时,要善于从许多复杂新问题中理出头绪,抓住新问题的症结印证彼此的看法,从而保证沟通的一致性、有效性。

3.2在双方意见或看法不一致的情况下,不可争辩,切忌质问对方,教训部署,如发生不快时,应冷静,不可激怒,否则将使沟通成为上级权威式的传送信息,下属沉默式的回应信息,使沟通变为单向传递,失去沟通的意义。但对于超出原则的不合理的要求,管理者要做到态度明朗,不可模棱两可

4应把握沟通过程的技巧

4.1应学会有条不紊的说话技巧,做到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语言生动易懂。参和讲话内容时要集中注重力思索沟通主题,并善于抓住主题讲话,不可讲和主题无关的话。

4.2在沟通过程中,善用沉默,多听、多观察,会更轻易把握过程。

4.3接受对方,减少抗拒心理,要了解人之长,不能只见其短。平等待人,平易近人,尊重下属人格,是管理者应具有的起码修养。同时接受对方,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也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5应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形式达到良好的沟通

5.1护理管理者由于其特定的角色模式决定了她所接触的人较多,尤其在和其他部门、患者、家属等接触时完全依靠沟通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故护理管理者要学会针对沟通对象,尽量利用各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形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5.2沟通的方式护理管理者常以两种方式进行组织中的沟通,即口语沟通和文字沟通。口语沟通应用较广泛,如面对面、电话沟通、晨会交班、口头报告等。管理者要正确应用口语沟通,不可忽视其他各种影响因素,也就是要学会运用语言沟通的巧妙结合方式达到有效沟通。书面沟通,要言词顺畅达意,字体工整,尽量减少沟通障碍。

5.3沟通的形式分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较具约束力,效果较好,但其多半是上对下沟通,下属是被动接受。如全体护士会,护理部决策公布等。非正式沟通较没有压力而又直接,有助于正式沟通更顺畅的完成,如护士联欢会、座谈会等。

沟通技巧的含义篇6

跟人沟通说话技巧01跟人沟通说话技巧之要把话说明白

说话要注意前提:尽量避免语意含糊和易生歧义的词汇;要表达出足够的信息量让对方理解;语言要有逻辑顺序

巧妙掌握说话的时机:如在商务讨论会上发言时,经研究,中间阶段及时插入适当的话题,效果最好,显得从容、自然,即可充分的发表意见,又能显示出对先发言者的尊重。如开口求人办事时,最好察言观色,发言要看对方是否心情愉快的情况而定。如果你知道对方的关注点所在,可以先投其所好,引起对方的兴趣后,再张口求人,一般这种情况下,对方也不好意思再拒绝,当然最好还是在对方春风满面,身心愉悦的情况下开口,效果更佳。

把话说明白的学问:说话必须吐字清晰,紧扣主题,才能达到表达思想的目的;不能不分讲话的目的而面面俱到,那样只能给人一种絮叨的感觉;讲究逻辑上的合理,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在一番较长的讲话后,最好做总结,强调一下重点内容。

学会适时插话:当对方对自己的话题,表现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担心你没有心思听,渐渐失去谈话的兴趣时,你可伺机说上一两句鼓励安慰性质的话;当对方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愤怒、烦恼而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时,你可以适当拿几句话来疏导他;当对方在叙述时急切地想知道你的意见或想了解你是否明白他所说内容时,你可以用简短的话加以复述,也可以点头表示理解。

从容应答的技巧:几种技巧:答非所问;以退为进;避而不答;间接回答;无效回答。

告辞的艺术:留心对方的暗示;当发觉所谈的话题都已谈完,内容已渐趋枯竭时,不要试图把话题拖长;合理把握时间;切忌在双方谈兴正浓时,突然结束话题;一次好的交谈,可以达到余音绕梁的结果,在交谈结束时,可以说一些名人格言、富有哲理的话,或说些美好祝福的话语;微笑并礼貌地告辞。

跟人沟通说话技巧021、多赞美对方的行为而非个人;

2、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和感激,要适可而止;

3、如果对方是经由他人间接听到你的称赞,比你直接告诉本人更多了一份惊喜;

4、如果是批评对方,千万不要透过第三者告诉当事人,避免加油添醋;

5、面对别人的称赞,说声谢谢就好;

6、有欣赏竞争对手的雅量,就算不认同,也要学会尊重;

7、除非你们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出批评;

8、避免交浅言深;

9、批评也可以悦耳,如关于你的,我有些想法,或许你可以听听看

10、避免打着对你好的名义,说伤害对方的话;

11、提意见的时间点很重要;

12、注意场合,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朋友或同事;

13、提出批评之外,最好提供正面的改进建议;

14、不要总是否定别人的话,比如不对吧,应该是不是这样

15、别人自嘲的时候不要附和,比如女生说自己胖,你说是啊哈哈哈

16、多以你开头,少用我开头的句子,不要一直大谈特谈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沟通技巧的含义篇7

1.1教学方法

两组护生入科后均由教学组长统一带领介绍儿科病房的的环境、规章制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种及护理流程。然后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入科后跟带教老师上班参与临床学习,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主动传授,护生被动接受的方法完成实纲规定内容。试验组:带教老师根据护生已有的儿科知识,以儿科病房中的常见病及常见急症为基础,以教学大纲要求完成实习的内容为目标,设置有代表性的问题案例。具体内容如下:(1)案例一般资料。如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及在这些病例中涉及到的护患沟通技巧、护理核心制度、健康教育、常见的技术操作流程,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吸氧、婴幼儿灌肠、肌肉注射、头皮静脉注射、留置针单手送管法等。(2)根据各病例特征设立“问题”情境。如:晨间护理发现热水瓶放置在床边桌上,桌面上有牙签、水果刀,患儿床边熟睡却未拉上床档;肺炎合并心衰的处理、坠床、高热惊厥、婴幼儿窒息的急救等。护生入科用1d的时间,由带教老师集中进行儿科相关知识宣教,提出相关要求,告知护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运用模具进行模拟教学,边讲解、边指导儿科常见的技术操作项目如肌肉注射、头皮静脉注射、留置针单手送管法、高热惊厥的急救、新生儿、婴幼儿心肺复苏等。第2~3天由带教老师将所设立的问题情境介绍给护生,对模拟演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估计,并组织护生学习。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护生小组讨论,并通过看书、看录像、网络等形式查阅相关资料,对情景模拟活动做充分的准备。然后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模拟演练,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观察护生是否能察觉到患儿的病情已发生变化,是否能关注到患儿所处的环境不够舒适和安全,如何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护生观察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模拟演练后,将学生分给临床实习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出科时进行操作和理论考核以及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生的带教效果。

1.2评价指标

出科前对两组实习护生的操作和理论考试成绩、患儿家属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方法:护生出科时由其一对一的带教老师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内容,共发放70份,回收70份,回收率100%;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方法:护生出科时随机选择10名患儿家属对护生做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操作熟练度等内容,12组学生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回收120份,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操作与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试验组操作与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患儿家属及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儿家属及带教老师对护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问题情景教学法激发了护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临床带教一般都是护生被动的接受带教老师的传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自觉性、独立性、个性均被淹没,缺乏独立性思维,学习积极性不高[3]。儿科患儿是相对特殊的群体,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儿、小皇帝、小公主,家属对实习护生基本都有抗拒心理,不喜欢护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做治疗性操作,护生动手的机会受到限制,心理受打击,使其学习主动性更加不高。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设置各种情境,引入入胜,提出问题诱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查阅资料,策划情景。角色扮演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护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和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潜能[4],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缩短了课堂与临床之间的距离,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表1显示,试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时,操作与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3.2加强了与患儿及家属沟通的技巧

沟通能力是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医院对本科护生沟通能力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高[5],而她们在学校多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沟通技巧的培养,进入临床实习前接触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不善于与人们交流,尤其儿科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来组织沟通内容,而儿科患儿家长经常对实习护生不予理睬,使护生产生恐惧心理,更不愿意与其交流。问题情境教学法演练过程中,护生经常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提高了语言沟通的能力和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同时通过模拟情境中不同角色的扮演,能够揣摩患儿家属的心理,体验家属的感受,能够大胆地跟患儿及家属去交流;熟悉疾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护理要点,能够更好地为患儿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在与患儿及家属交流时有了自信心,减轻了恐惧心理,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3.3问题情境教学提高了护生的临床实践综合能力

问题情景教学以带教老师作为主导、护生为主体,带教老师利用护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结构,以教学大纲所要求完成实习的内容及儿科临床常见病为框架,设置不同的场景,护生在形象、直观的教学环境中对老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推断,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练习临床技术操作技巧。由于提前模拟了临床的工作环境,熟悉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懂得了沟通技巧,熟练了技术操作,对临床实习产生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及陌生感有所减少。同时通过开展创设问题的情境教学实践使护生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得到锻炼,在跟随带教老师前已进入角色,增强了自信心,进入临床后不再缩手缩脚[6],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症案例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得到提高。

3.4问题情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沟通技巧的含义篇8

关键词:人际沟通倾听技巧

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人才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因此只有良好地沟通,才能为他人所理解;只有良好地沟通,才能得到必要的信息;只有良好地沟通,才能获得他人的鼎力相助,正所谓“能此者大道坦然,不能此者孤帆片舟”。在日常的言语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占54%,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说明听在交际活动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关键是要学会积极倾听。

美国汽车推销之王乔・吉拉德就曾有过一次深刻的体验。一次,某位名人来向他买车,他推荐了一种最好的车型给他。那人对车很满意,并掏出10000美元现钞,眼看就要成交了,对方却突然变卦而去。

乔为此事懊恼了一下午,百思不得其解。到了晚上11点他终于忍不住打电话给那人想知道原因。

对方告诉他:“今天下午你根本没有用心听我说话。就在签字之前,我提到我的吉米即将进入密执安大学念医科,我还提到他的学科成绩、运动能力,以及他将来的抱负,我以他为荣,但是你毫无反应。”

乔不记得对方曾说过这些事,因为他当时根本没有注意。乔认为已经谈妥那笔生意了,他不但无心听对方说什么,反而在听办公室内另一位推销员讲笑话。这就是乔失败的原因:那人除了买车外,更需要得到对于一个优秀儿子的称赞。可见学会倾听是多么重要。

倾听与听是有根本区别的,听只是一个生理过程,它是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单纯感受,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而倾听也是以听到声音为前提的,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声音必须有所反馈。也就是说倾听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听,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有意识的听觉与心理活动。在倾听的过程中,必须思考、接收、理解说话者传递的信息,并作出必要的反馈。倾听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声音,还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如语言、声音、非语言等。可见,倾听不仅要接收、理解别人所说的话,而且要接收、理解别人的手势、体态和面部表情;不仅要从中得到信息,而且要抓住人的思想和感情。

一、倾听的五个阶段

倾听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含了下列五个阶段:

接收理解记忆

反应评估

1.接收讯息是倾听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由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刺激,倾听不仅包含接收对方传达的口语内容,而且包含注意对方的非语言讯息。

2.理解讯息是倾听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了解对方传达讯息的意义。除了必须注意对方所表达的意见和想法外,也必须了解对方言谈时的情绪状态。

3.记忆讯息是倾听的第三个阶段,即将我们所接收与理解的讯息,停留在脑海中一段时间。人们的记忆,并不是讯息的完全复制品,而是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建构所接收到的讯息。

4.评估讯息是倾听的第四个阶段,即判断说话者内心的意图。人们除了必须理解、记忆说者所传达讯息的表面意义外,还必须进一步推测这些讯息的潜藏意义。

5.反应是倾听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说话者会根据倾听者的反应来检查自己行为的结果,从而知道自己所说的是否被准确接受和正确理解,然后作出适当的调整,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倾听者的倾听。

二、倾听的特征

1.受制性。倾听是在接收表达者的话语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方说什么,就接收什么,然后才能加以理解,这个行动本身就体现出受制性。具体地说,倾听的受制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受制于表达者的说话特点。口语接受者面对的表达者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身份、职业、经历、文化素养、性格爱好、思想感情和表达意图等自身或主观因素不同,便呈现出不同的言语表达特点。这不同的言语表达特点对信息的接收与理解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第二,口语交际是一种说与听双方参与的言语活动,这种活动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特定语境中的时间、地点和场合等主要因素,会对言语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受制于表达者与接受者的交际地位。在言语交往中双方的交际地位不同,所显示的人际关系也有区别,居于劣势的口语接受者往往比较紧张,常常用尽全力去捕捉每一个话语信息,以便正确地理解它;处于优势的一方可能要随便一些,没听清或没听懂会要求再讲一遍。

2.选择性。倾听虽然具有受制性,但在口语交际中,它并非单纯是一种消极被动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积极能动地认知和合作的活动,这主要表现为倾听者对话语信息的接收具有选择性。具体地说,倾听者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选择性接受。乐意接受那些与自己已有观念一致的,或自己需要和关心的信息,回避甚至抵制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龃龉或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第二,选择性理解。对同一个信息,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为接受者已有的观念、态度和信仰所制约,常常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第三,选择性记忆,接受者往往选择那些希望得到的或愿意记住的信息来强化记忆,容易忘记自己不关心的或不喜欢的事情。

3.补正性。在口语表达时,无论是交流思想、抒发感情,还是传递信息,都带有不尽其言的省略或者潜藏性质,即任何说都只是部分地展述内容。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接受者必须利用自己的理解、经验和知识来加以补正,填充这省略的“缺口”或发掘那潜藏的信息,领悟内容。较强的倾听能力建立在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接受者才能对表达者的疏漏、失误乃至谬误予以敏锐的觉察,并且在经过机敏的辨析之后,进行适当的反馈。在这个意义上,聆听还具有匡误正误的作用。

三、倾听的技巧

1.注意的技巧。我们在倾听别人说话时,必须保持放松而灵敏的身体姿态,并伴以适当的肢体动作,对对方的讲话作出积极的反应。比如身体适当前倾,与说话者交流目光,适当点头或做一些手势。一位良好的倾听者还必须尽量排除周围环境的干扰,这个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障碍。客观环境来自于噪音和嘈杂的环境,说话者使用方言或夹杂外语表达和说话者表达时的音调和态度,听话者身体状态不佳和对说话内容缺乏基本了解,等等。主观障碍来自于听话者先入为主或固执己见和没有参与感。最重要的还是倾听者的内心注意,也就是听话者用心思考,感受对方传达的讯息,这更能显示倾听者的专注程度。

2.追随的技巧。追随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说话者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想法感受,使得听者能够更加了解说话者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情境。

(1)基本鼓励。在倾听过程中,使用深感兴趣的、真诚的、高昂的声调会使人自信十足;恰当的肢体语言,如用手托着下巴等,也会显示出倾听者的态度诚恳,这些都能让说话者感受到倾听者的支持和信任;用一些简单的反应,如恰当的微笑、赞许的表情、积极的目光或伴以“嗯”“对”等的词语,促使说话者说下去,向说话人表明你在认真倾听;也可以用皱眉、不惑等表情给讲话人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利于说话者及时调整。

(2)偶尔插嘴。除了基本鼓励外,倾听者以开放的方式询问所听到的事,成为谈话的主动参与者,就会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和理解。可以说,提问既可以是对说话者的鼓励,即表明你在认真倾听,又可以是控制和引导谈话论话题的重要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提问必须适时和适度,不要询问过多的问题,一次最好问一个,否则会造成对方思考的困扰或中断。而且问题必须是开放性的,如“有什么”“怎么样”,而不是“是什么”“是不是”。

(3)适当沉默。沉默是倾听者必须学习的技巧。在倾听的过程中,忘掉自己的立场、见解,保持沉默,让对方把话说完。

3.反应的技巧。复述指用自己的话来重新表达说话者所说的内容。有效的倾听者常常使用这样的语言:“我听你说的是”“你是不是这个意思”“就像你刚才所说”。复述对方说过的话既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又能够用对方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倾听者不仅能够赢得说话者的信任,而且能够找到沟通语言,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1)简述语义。听者将自己听到的问题,对方说话的内容,以自己的方式,简洁地重复说话者主要的意思,以确定自己接收和理解的意义,正是对方所欲传达的意思。当我们复述他人的意思时,用字必须尽量精简,避免使用冗长的陈述,阻碍说话者的思路,不过必须注意简述语义时保持客观的描述,避免引导对方谈话的主题与方向。

(2)情感反应。反应对方已经传达或隐含的情绪状态。除了简要地重复对方的内容外,我们也必须表达对于说话者感情的理解。正如简述语义能够让我们检验说话者谈话内容的知觉一样,反映对方的情感,也可以检视我们对于他人情绪的知觉,以及提供说话者更深入观察他们自己内在的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的机会。

(3)意义反应。当我们同时反应内容与情感时,就是在意义反应。意义反应一般是最有效的反应方式。初学时用“你觉得(感觉的字眼)”“因为(与此感觉有关的事件或内容)”的句子;等到运用纯熟,就可以自由变化,只要意思一致即可。

参考文献:

[1]麻友平.人际交流与沟通实务.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沟通技巧的含义篇9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不仅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也是护士与同事之间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因此,对于护士来说学习沟通交流的知识和技巧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改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一定的沟通技巧。

1沟通的概念及分类

沟通也称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交流意见观点和情感的过程,以取得彼此的信任。为适应目前护理工作的需要,沟通技巧的应用极为重要。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沟通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使用不仅是患儿健康的需要,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护患之间与陪护之间的矛盾,确保我们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更好的为患儿服务,使患儿早日康复。儿科患者的年龄小,情感表露单纯,如果我们在护理技术操作中对其使用生硬、粗暴、强制手段,患儿可能就会产生恐惧、愤怒、悲伤等消极情绪。从而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难度,同时对患儿的健康也是很不利的,对其身心产生了一定的伤害。另外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生病可能来一群家长,孩子是他们的“掌上明珠”,生病后他们十分心疼孩子并且自责、烦躁、焦虑、紧张,甚至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的要求,语言沟通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工具。良好的沟通能抚平患儿及家长心理上的创伤,带给患儿及家长幸福、温暖、信心和力量,不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恰当的沟通,就容易引起护患、陪护之间的矛盾,可见沟通对于我们工作中的重要性。它保证了我们护理质量的提高,确保我们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只要我们善于使用沟通技巧,就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护理水平。

大家都知道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种。语言沟通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我们对小患儿要多使用安慰、解释、鼓励、表扬、礼貌性的语言,同时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使用简洁的含义明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要使患儿听得懂,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非语言沟通在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不使用词语而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表达思想感情观点、目的、用意的沟通。非语言沟通对儿科护士来说是需要特别掌握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护理对像,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

2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技巧

由于儿科的患者年纪都较小,需要家长的照顾,孩子患病后家长焦急万分,心情十分不好,再加上现在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觉得孩子有病还不如自己生病。对儿科护理工作是否适当的警惕性和敏感性提高,如果忽视与家长的沟通就特别容易激化矛盾,因此为保证护理质量,儿科护理中的护陪沟通也是很重要的。

2.1面部表情是非语言沟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面部表情是沟通交流中最丰富的源泉,其他的身体语言可能无法与之相比。一位美国心理学艾伯特•赫拉别恩经实验也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传递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以表现一个人真正的情绪,也可以与真实的情绪相矛盾,有时还可以掩饰某种真正的情绪。微笑服务可以缩短护陪之间的距离,减少摩擦,增加家长对我们的信任感,但应该注意的是护士的表情应与所处的环境所相一致,否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护士对患儿的表情是以职业道德为基础的,亲切自然的表情和蔼可亲的笑容可使陪护产生平静、友善、愉快、安全之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我们。

2.2目光接触是非语言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当家长对我们的穿刺技术表示怀疑时,从容镇静的目光可以使他们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我们,使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

2.3护士仪表。人的仪表和行为举止,反应其内在心理。据报道,84%的人对另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基于他的外表。护士的仪容应是自然、大方、整洁、雅静、健康。美的仪表常给人以亲切、端庄、纯洁文明的印象。对护士而言,应给病人带来信任、安慰、温暖、希望和生命的寄托。

2.4娴熟轻巧的操作。头皮针穿刺要一针见血,这是增加信任的重要方式。护士的技术操作娴熟是否,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应使自己的各项技术操作娴熟、准确,操作中镇定自若,有条不紊才会使家长在心理上接受。

2.5注意倾听。对于家长的倾诉,我们要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们的话,做一个忠实的听众。

2.6注意语言修养。恰当的语言,温和语气可以增进我们的沟通,生硬的语言,刺激性的话语很容易激发矛盾,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难度。要让患儿家长感受到我们的愿望和他们的愿望一样都是为了使患儿早日康复,得到他们的理解及配合,取得他们的信任。

3与患儿的沟通技巧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取得患儿的认可,是我们顺利进行工作的前提,一句鼓励、安慰、表扬的语言可大大增进护患的关系,一个动作可以给患儿极大的温暖,减少他们的恐惧心理,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有不同的特点。

3.1与婴幼儿期患儿的沟通。对此期患儿应用非语言沟通辅助语言沟通。婴幼儿各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照顾,患病后需要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心理学家认为人体的接触和抚摸是婴儿的需求,被成为“皮肤饥饿”,婴幼儿生病后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时我们要通过抚摸、轻拍、搂抱使患儿产生信任感,使他们配合我们的治疗。

沟通技巧的含义篇10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价值及文化保护;影响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港口的不断开发,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商务英语行业也逐渐兴起和壮大,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动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发展各有风采,并且都有足够的历史和文化奠基,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风韵,因此,在不同文化的滋润之下,中国人与西方人难免会有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面对与外国人的沟通和交往上,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也会发现一定的棘手之处,我们也将发现这些难题,不断解决问题,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更好交融发展。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人类长期发展的结晶,它饱含着人类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众多心血,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化。[1]而西方文化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会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比如,在沟通交往的观念上,在传统习俗的建设上,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上,在語言行为的表达上,都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2]

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的中国人在处理问题上,都会以一种概括性的感觉去表达对于事物感官的一种判断,从而去判断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具体化的思维倾向性,也善于用非常感性的词语去表达自身的思想,表现自身的行为[3]。

与之相反的是,通常西方人在进行语言的表达上,更加重视逻辑的意义,他们会根据推理的作用去进行语言的表达,更加看重理性的、科学的、公正地去评价一件事情,而不是带有很多的主管倾向色彩,从而在论证和辨别中,发现事物的真理,探寻社会发展的本质意义和基本规律。中国人的语言注重词汇和段落意义的表达,而西方人更倾向于语法概念的运用。这种跨文化交际带来的不同影响,会对英语的翻译带来一定的差异。

二、商务英语翻译技巧分析

2.1克服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应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中华传统文化的过多影响因素,并且,在对外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当中,就要力所能及地以西方人的翻译标准为准则,根据他们的习惯进行思维上的判断,同时,要使自身的翻译能够得到西方人的任课,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与西方人交流,多留意西方人的语言表述风格,在了解西方背景文化的情况下进行翻译,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情况出现。[4]

2.2合理地对词语进行翻译

在进行商务工作之时,许多的从业人员由于本土并非在西方,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遇到自身难以辨别的词汇,这个时候,我们就一定要去积极地动手翻字典进行查看,当我们看到有许多难以理解的词汇之时,我们也当及时查阅字典和规范,联系上下文的含义,在合适的语境里面进行翻译,保证词语的连贯性,而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生拉硬套。[5]

2.3掌握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如果想要在商务英语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有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积极地去阅读与西方文化有关的书籍,及时地去了解西方的文化,更好地掌握中西方文化之中的差异之处,并且通过不同语言方式的运用,进行更加合情合理的翻译,遵循“跨文化交际”之中的有效内容,使翻译的结果符合中西方文化的表达特点,促进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够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地不断前进。

2.4培养商务英语人才

在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英语翻译人才的翻译程度,对于商务英语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提高翻译人员的英语素质,不断丰富商务英语翻译人员的文化储备,以此,促进翻译水平的提升。[6]

2.5翻译之中运用技巧

对于翻译人才而言,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需要在传递原话,表达原本句子含义的基础上,去还原句子的意境和场景,保留句子的表达风格和表达技巧。在许多时候,可能中文的直接翻译会导致含义的偏差,那么,我们就应当使用一些翻译的技巧,通过意译的方式去使人们懂得表意的形式。在面临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更要看到直译和意译的协调和转换,不断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巧妙融合。[7]

三、粤语文化在当下的困境与开发保护

汉语言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巧妙融合,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其本身的文化特征形式也是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的重要瑰宝,因此我们要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不断寻求更好的方法,去进行英语的翻译,这不仅是商务英语人才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我们需要努力学习与掌握的一项宝典和技能。

英语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和推广,能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也能够真正意义上地便利于商业贸易的工作人员,从而为他们寻找到更广泛的商业机遇。另外,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问题和影响,也是当今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搜集各方面资料,看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在,在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的同时,不忘推广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因为,这不仅是亘古不变的文化血脉,其本身也是一种语言技能。

四、结语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也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8]汉语言文化穿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它已经在我们身处的时代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无论是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中文的学习和掌握都不应减少,而对于商务英语的学生们而言,在与国外的商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时,若是能更深入地掌握英语文化的使用技能,则能够更加适应我们的工作需要,成为一名更加全方位、高水平的人才。因此,我们在英汉互译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进行适当方法的情况下进行翻译,架起中西方文化之间沟通和交往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0.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读者的文化态度[J].中国翻译,2000(4).

[4]陈成文.文化差异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