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4:20

学前教育核心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人才培养

一、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

(一)“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概念界定结合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核心能力”进行的研究,均强调“核心能力”在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之间存在着“排他性”。本文中“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即指在了解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能够科学设计、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游戏活动,支持和引导幼儿游戏,合理利用资源进行环境创设,将综合性的知识内容生活化地贯穿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等方面的能力。

(二)与学前教育职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两者均紧扣住“核心能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对各高校而言,“专业核心能力”是每一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主要内涵。“职业核心能力”强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服务于相应职业岗位的“专业性”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与前期准备,职业核心能力是对专业核心能力进行实践巩固与检验。

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及提升策略

作为职前幼儿园教师培养“沃土”的学前教育专业,其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每一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及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还要能科学设计、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等。本文将对照《标准》中学前教育核心能力相关内容,与《丽江师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核心课程选择与设置、核心能力评价标准等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一)确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选择一般都是各种幼儿园、早教机构,以及儿童服务相关的单位。这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掌握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以及卫生与保健知识等,具备相应设计与组织五大领域活动的专业技能,具备处理其他事情的综合素质。在《标准》中强调,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等七项专业能力。但因专业核心能力具有“排他性”,以及学前教育的特殊性———突显幼儿园工作保教结合、游戏活动是教育教学活动展开的基本方式及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所具有重要的隐性教育意义,幼儿园教师的核心能力应该聚焦于幼儿园教师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在《标准》中,与之相应的“核心能力标准”分别是:第一,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即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第二,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即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有效保护幼儿,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危险情况优先救护幼儿。第三,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即提供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游戏条件……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方案》对“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不同维度划分。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包括教学教育能力、幼儿园保育能力、幼儿园服务管理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包括能设计并组织幼儿活动、能创编幼儿舞蹈、能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会朗诵优秀儿歌、会讲优秀儿童故事、会唱优秀的幼儿歌曲、会跳儿童舞蹈、会弹一手好琴、会画一幅好画、会写一笔好字、会制作幼儿玩教具等。对比分析《标准》与《方案》中关于“核心能力标准”的目标及内容,发现核心能力目标与范畴均存在差异。在《标准》中,强调幼儿园教师应突显“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在《方案》中,强调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幼儿园保育能力”、“幼儿园服务管理能力”。第一,“环境的利用与创设”方面,在《标准》中强调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最大限度与幼儿互动完成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中则未将该能力作为专业核心能力,仅强调“能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之一,更多侧重于“职业核心能力”。第二,“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方面,因学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及学前教育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等,学前儿童在幼儿园绝大部分的学习是贯穿其一日活动中,这也是学前教育区别于其他阶段教育的一大重要特点,所以,“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之一。而《方案》中,并未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日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培养作为其专业核心能力其专业核心能力目标。第三,“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方面,《标准》中强调,支持和引导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园教师的核心专业能力之一。《方案》中既没有将“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这一内容作为专业核心能力目标与内容,也未将其作为职业核心能力目标与内容。而是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忽略了游戏作为幼儿园活动的最基本形式这一大特点。可见,《标准》中强调的“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紧扣住“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而确定能力目标及内容范畴,比《方案》中相应内容更加全面,这可为新版《方案》修订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二)选择与设置核心课程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核心能力标准的确定,“课程设置”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核心课程设置,它决定着是否能够为选择相应专业内容提供依据,决定着是否所有的课程内容均能科学围绕着人才培养方案中目标及核心能力标准等开展。围绕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也必须围绕“核心”展开,即所谓核心课程设置。在《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以西安工程技师学院为例》一文中强调,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因素包括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思维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内容。基于此理论研究,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培养准学前教育教师的持续性学习能力,尤其加强以各类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为基础,培养每一位学前教育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能力。同时,因为学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及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即将面对的工作的复杂性,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不仅要设置《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还要设置《幼儿教师心理学》等课程,以培养准学前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承受能力。经对《方案》的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园班级与管理》《幼儿游戏与指导》等。在《方案》中核心课程更多地围绕着每一位准学前教育教师即将面对的幼儿及幼儿教育进行设置,忽略了在《标准》要求下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要秉持“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不仅仅要遵守基本的职业准则与规范,还要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与细心等,这就要求每一位幼儿园教师都是身心健康的。尤其是近年来虐童事件的出现,更应该让我们关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主体———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所以说,在《方案》的制订中可以参考《标准》及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应该设置《幼儿教师心理学》这一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它将很大程度上为每一位幼儿园教师解决心理困惑。

(三)丰富核心能力评价方式基于对“教育评价”内涵的了解,可以将对专业核心能力的评价的理解为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活动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满足社会与学生个体需要的程度所作出的判断活动。根据不同的教育评价分类以及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特点,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可以分为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等多样化评价方式。第一,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方面,根据《方案》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周期,应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三年内每一学期、每一学年是否均达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进行阶段性评价。在毕业前,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毕业综合考试,主要测评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体的技能项目,如舞蹈、钢琴、手工、简笔画等是否能够达到考核标准。第二,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方面,每一门理论课程的考核均属于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考核与评价。通过对实践课程环节———见习、实习、课堂实践以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对学生的反馈等均属于实践评价。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的理论、实践考核都可作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否达到专业核心能力目标的重要评价依据,是检验《方案》中专业核心课程的选择与设置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尺,尤其是各实习实训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是对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将“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很好衔接的重要标准。

学前教育核心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核心能力;质量标准;探讨

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得到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保证学前教育发展。而学前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师资水平的提高。但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有6个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专升本、五年制专科、三年制专科、中专,因此,这就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涉及哪些内容;(2)各层次毕业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是否有差别,差别体现在哪里;(3)各层次毕业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差别体现在学历要求不同上,随着学历的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在螺旋上升;(4)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差别体现在哪里。为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学前教育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关于专业能力的概念

随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教育政策法规的推动,目前对学前师资的关注程度很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而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又开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而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的探讨也逐渐增多。

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能力特指专家所拥有的,区别于新手或经验不足的人所拥有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专家只有在某个专门领域拥有比别人更强的知识和技艺,才能称为合格的专家。个人是通过学习、体验、实践和相应培训获得专家能力的。其实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需具备的与此职业相关的能力。也有人将专业能力定义为:“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时能利用教育理性和教育经验,灵活地应对教育情境,做出敏捷的教育行为反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教育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与其他的教育专业能力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不同。它既要有普通教师的专业能力,又要有依据教育目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特殊从教能力的要求。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能力既要具备一般教师的专业能力,又要具备幼儿教师的特殊专业能力。

2010年《国家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从幼儿故事讲述、钢笔与粉笔字、边弹边唱、绘画、舞蹈、手工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健康操与口令、教学设计以及特长展示十个方面具体设置了水平标准。2012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的专业能力部分是按照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和基本工作内容来架构的,包括7个方面27条具体要求,体现了“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综合上述两项政策以及实践工作经验,将学前教育的专业能力归纳为:基本的才艺能力、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

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质量标准”

面对综合多样的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如何确定哪些是学前教育本科的专业核心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指在学前教育专业工作领域中,所需要的关键的、具有排他性的能力。这是由学前教育的工作任务和对象所决定的。

曾有学者对中专、专科和本科三种模式作了比较,得出:“中师侧重艺体技能训练,本专科侧重专业理论的学习;本科比专科更重专业理论的学习研究,专科比本科较重视艺体技能的学习训练。”为什么本科要比专科更重专业理论的学习研究,是否意味着学历越高专业理论掌握就要越深入?这是否也代表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理论的学习有密切关系?

笔者通过参观幼儿园、早教机构,就专业背景、工作年限、选择幼教的原因等方面对多位老师进行访谈,发现不管是何专业毕业,以本科学历做幼儿教师几乎都能够带领幼儿做一些活动,给人感觉学不学这个专业都能做这份工作;但是通过对个别老师进行深入访谈,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活动等等问题时,专业与非专业的差距就非常大。因此,我们认为专业性的区别主要存在于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的设计当中,这具有排他性。

据此,我们认为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上。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质量标准”制定并非易事,受综合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考虑学前教育专业本身的特点,结合国家大的发展方向以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具体去制定。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当前学前教育迅猛发展的趋势,结合国家相应的教育政策法规,制定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质量标准”。

参照《标准》,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中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第一,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第二,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第三,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学方式;第四,提供更多的操作探索、交流合作、表达表现的机会,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三、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专业核心能力的获得需要在高校就着手培养。那么高校就需要建立健全的、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知识是专业核心能力发展的基石,培养方案中要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教育;实践与反思是专业核心能力发展的途径,学前教育的学生要形成这些专业核心能力,仅依靠“学科专业知识”的课程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为学生创设“能力为中心”的综合实践课程,这种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活动的能力。

1.全面、系统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我们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便于我们形成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等等,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

2.理论联系实践,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1)教学法的技能训练课

虽然学科专业知识是基础,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实践能力。在开设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开设教学法课。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技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通常教法课可以采用模拟真实教学情境进行相应的实训,让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对情境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现场处理,获得真实感的实践经验。这种集实践性、动态性、交互性、协作性于一身的教学法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2)学校可以提供更多教育实践的机会

教育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升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是最主要的实践课。教育见习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每学期一周的观察深入了解幼儿园情况,然后再与理论课相结合,推动我们思考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实习不是简单的教学实践练习,而是综合教育能力的全面提升。

为确保实践课的有效开展,同样需要制定教育见习、实习的教学大纲,在见习和实习期间,需要指定学校指导教师和幼儿园班级指导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教育能力。指导教师可以和幼儿园教师合作培养和指导学生的各种能力。

当然,学前教育本科院校必须认清现实,不能要求所有院校学前教育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一样,也可能仅仅发展了专业核心能力的一个方面。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单一的追求专业核心能力的发展而忽视其他,需要注意结合社会发展、幼儿园等方面需要,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的重点。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核心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4年科学研究计划《陕南山区学前教育普及模式研究》(14JK1008)、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和谐社会视阈下陕西省学前教育发展研究》(SGH12451)部分研究成果。

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培养院校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及思想体系,以学前教育专业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为基础,结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管理制度、评估方式等要素,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教育活动及过程的总和。该模式涵盖了以下内容: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培养院校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而设定的管理制度及评估制度;三是与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方法及手段;四是为实现既定培养目标和规格而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活动。

目前,国内在培养高层次学前教育师资方面,以地方高校学前专科和学前本科两类为主。从现有的专业培养课程来看,大专层次的学前课程体系偏重“技能型”,其中,艺术类技能课三年不间断地进行学习,专科培养院校非常重视未来学前人才艺术技能的培养,但学生的文化水平、综合人文素养相对薄弱,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多流于表面,理论教授时多照本宣科,学生对接纳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能力表现不足,常常走向了培养教书匠的教学模式;地方大学中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多属于“知识型”或“理论型”,这些本科层次高校培养的具有一定学术性的学前教师,却不能满足当下时代学前教育领域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并提出“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地方高校要“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要以《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基准,分层次、分目标地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性地细化到具体的操作环节,即学前专科层次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学前本科层次则重视扎实的基础文化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能力

学前教育R涤τ眯腿瞬庞具备的通用知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内容如下:

1.专业通用知识教育: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经管法律、艺术及科学、政策法规等基础知识。

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通识类基础知识,包括大学本科学生都要学习的思想品德、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文学、职业规划等内容。

2.专业核心能力:掌握学前教育理论主干知识与体系,具备基本的教育研究及反思能力;掌握学前专业艺术技能及实施操作能力;了解学前专业最新发展动态的能力;具备早幼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方法;早幼领域教学组织能力;学前领域创新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

学前教育人才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该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同于一般能力的培养,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实践性、综合性与系统性。因此,有必要对培养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所对应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对应的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对应的课程体系,既要有利于现有教师资源和硬件资源为学生提供最优化服务,还要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应用型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保证。

1.课程体系的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以将学生培养成为优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这也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向。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自身特殊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要求,因此,建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在师范性与职业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2.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

(1)理论取向与实践取向的平衡

学前教育专业应重视实践性内容的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研究学前领域的实践教育活动,使他们立足于真实的教育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建构专业知识体系,发展自我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全面发展和专业定向的平衡

学前教育专业各门课程的开设,是以培养早幼专业人才为根本依据的。因此,课程设置既要选择早幼领域工作中频繁用到的内容,又要选择一些能锻炼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内容,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文化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平衡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多门通识类、基础类文化课程,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理论与素质基础;开设各门专业技能课程,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奠定基础。对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自身具备的师范和职业教育的双重性,决定了这二者不可偏废,不能顾此失彼。

(4)课程设置模块化、微型化

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知识、素质、能力、技能方面的要求设置四大课程模块,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设置转向时间短、授课及考核灵活的微型课程,增强课程方案的灵活性,更好地促进学前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成长。

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十二年教学实践中,对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作出了积极探索,主要内容如下:

1.依托专业核心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院校应以全面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学前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本着理论“够用、管用、实用”的原则,结合教学实际,紧密围绕教学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大纲和教材反复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增加核心知识的学习比重,删减课本中陈旧、与核心知识无关或相关性较弱的课程及知识内容。同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将其引人课堂教学中,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专业能力的培养唯有通过系列的、逻辑完整的课程体系或课程群才能实现。安康学院在建构最新的学前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非常重视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现行的最新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实验、实训、集中性实践)、课外素质拓展课程四大模块构成,将本专业所需核心能力相对应的核心课程编制成矩阵图(如表1所示)。专业核心课程总计开设15门,其中的12门课程与学前应用型人才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对应,4门课程为未来的专业发展服务。

2.依据专业核心能力建立专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高校的专业而言,无论什么专业,其知识体系都是由专业领域知识、知识单元、知识点三个层次内容有机组合成。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实践体系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各项专业技能训练的科学组合,包括综合能力实践和专业技能能力实践。其中,综合能力实践包括人文社科实践能力、自然科学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能力实践包括五大领域教学实践、保育实践以及教研科研实践活动。

安康学院围绕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设计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专业核心能力学习及训练方面。各实践课程对应的实践能力点如表2所示。在该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程类别,加大实践教学的总量。课内实践、实训占总课时的41%,集中性实践环节为40个周(课程设计、集中实训、社会实践、见习与实习等),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3.建立“课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自开设以来,就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在当前建构的最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更加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强调在课内见习和校外实训中将第一、二课堂衔接。

(1)继续建设校外教学基地

以校外见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继续加强校外教学基地建设,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以拓展学生实习、实践的广度。幼教机构给学生提供辅导,使其在实践方面有较快的成长。

(2)推进“n内外一体化”教学

科学调整学前专业技能教学时间,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互联系;制订“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技能课程教学、技能选修课程教学为主要渠道,以课外竞赛、社团活动为辅助教学,统一规划和设置课内专业技能课,形成融会贯通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系,强化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的相互补充和延伸。

(3)重视校内培训、校外实践两大平台有效衔接

面向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校内成立了各类专业社团,定期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加强课内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际操作能力,重视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重视课外实训,强调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之间的互动,打破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不足的局限;通过课堂培养+社团活动+校外实践突破教学时空限制,强调在校园文化、社会服务、顶岗实习等多个领域内强化学生全方位的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

4.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衔接,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制

(1)坚持前后相继的实践教学机制

在安排实践教学活动时,科学安排各个环节,使实践教学活动循序渐进、有效衔接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第一学期,学生入学后,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应重视学生职业信念的培养,强调树立专业思想、强化专业意识,体验早幼教学氛围,并结合教学活动寻找自身不足;第二学期,集中两周时间用来安排保育见习活动,要求学生着重观察儿童的活动情况;第三、四学期,各安排一次教育见习,为时一周,此次见习强调的重点为紧密结合所学课程,如要求每位学生选择一名儿童,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并与“学前儿童心理学”紧密结合,完成该儿童的个性分析报告及幼儿园教育教学观察分析报告;第五、六学期,以全面进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见习和实习为核心内容,适时增加学生到园实践的时间,要求学生以幼儿教师的基本能力为基准,强调幼儿园实习、支教等环节;第四年,安排学生进入早幼机构实习12周,学生可在幼儿园实习的同时获取第一手资料,以完成毕业论文的材料收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转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继续推进校内外双导师制

基于“校内外一体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继续推行校内教师和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并行的双导师制,充分发挥校外专业学前资源或教师的优势来培养学生,既有利于拓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又有利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完善应用型人才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5.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基于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在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还应坚持人才培养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多元考核与试卷考核并重的原则。

(1)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或评价方式

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的学习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或评价方式,并贯彻到学生四年的学习计划中。如采用教师职业技能达标考核、课内专业理论评价考核、技能实践考核、社团管理考核、社会应用能力、活动竞赛考核等形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2)建立学前梯级技能考核标准与制度

课堂教学中,可将学生需掌握的各种技能训练融合到相关课程和教学之中。如,将声乐、舞蹈、课件制作、美术、手工、讲故事、教育活动设计等学前教师基本技能,按目标划分为若干级别、毕业达标等级及达标形式,具体化到每个学期、每个月,以“月目标学期目标年度目标毕业目标”的梯级形式出现。同时,将教师技能融于常规教学之中,融于课堂和课外训练之中。

(3)强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实际能力和技能为中心,培养“国家学历+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双保险”学前专业。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努力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心理咨询师、育婴师等资格证书。

(4)建立学生学业自评体系

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建立学生学业自评体系,即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反思的基础上建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及时地给学生的学习或学习规划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帮助其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最终有利于实现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总之,安康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根据社会行业或职业岗位对核心能力的具体要求,通过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依托“课内外一体化”“校内外一体化”教学实践,建立了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非常重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全程的评价与反思,强调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性,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但菲、徐桂娟、索长清、赵琳、孙倩倩:《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年第1期。

[2]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3]陈小燕:《对w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4]李兰芳、张海钟:《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渗透式实践教学方案简介》,《幼儿教育》2011年第15期。

[5]刘占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学前教育核心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作者简介]朱惠娟(1978-),女,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公共理论教学研究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周口 466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项目“地方高校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心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18935)和河南省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项目编号:2010-0n-1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5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祖国繁荣和发展的重大使命,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大学生确立科学价值观理应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任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也是高校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要求。我们应当认识到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中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

1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迫切需要。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深远。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全球化和互联网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开放,国外许多价值理念在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这些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全球化也使得许多西方落后的、腐朽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一并涌入,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今时代,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健康文化、腐朽文化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些原本十分明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遭到质疑,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上感到困惑和迷茫,以至于形成错误的政治思想和价值理念。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和引领大学校园里的多元价值观,就成为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迫切需要。

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更为科学的内容。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问题的敏感地带,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在高校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可以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思想基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中得以创新和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准则。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魂、主题和精髓。

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武器。如何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为大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社会思潮,有助于高校校园文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助于用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的、繁荣的、先进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

1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个人或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所发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特征、功能及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认同,把外在的理论内容内化为信仰,最终再落实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活动中去。当前,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脱颖而出,并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思想,关键在于增强其凝聚力。这种力量具有无穷的吸引力,指引着大学生不断修正错误思想,确立科学的价值取向。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仅要加强理论研究,更要重视理论实践相结合。近几年来,虽然理论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应该看到现有研究成果的重复现象较多,宣传性研究成果占相当比例,研究视野比较狭隘,缺乏与相关学科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涉及社会学科的方方面面,例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等学科中都可以研究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如何引导人们树立共同理想、如何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何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问题。因此在“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加强整合现有学术界的研究力量,联合攻关”。只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才能使大学生更深刻

地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普遍存在一种抵触情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果停留在宣传和理论阶段,势必会演变成空洞的形势教育,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还必须注重理论实际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现实生活、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学校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设情景,也可以结合时事,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真心接受这种思想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信念。

2 以人为本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理念。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在培养有进步思想、有理想信念、有创新思维、有爱国主义情感、有基本道德认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健康全面发展,因此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理念。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高校中,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正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了解他们思想、心理状况和需求,并根据学校学生实际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其次要重视学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学校应关心困难大学生的物质生活,积极开展勤工俭学、社会兼职服务和减免学费等工作,使学生在获取精神财富的同时免受物质匮乏的困扰;学校更要关心大学生的精神利益,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再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讲座、社团活动、心理健康咨询等,对学生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塑造自信、自强、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3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环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去。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课堂讨论、主题演讲、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自己的科学价值观。

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宗旨相吻合,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完全可行的。鉴于当前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有限,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设计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研题目,也可以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质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对大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败。在近年来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中发现,大学生基础课逃课率在40%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10%左右,而逃课学生较多的基础课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才能真正打动学生,这就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称。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对于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情感、言行举止,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重要的熏陶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包括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生活资料等,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要善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校园环境中,在一些标志性建筑、道路或景点中要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板报、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才能营造和谐高品位的大学人文氛围,彰显大学精神。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办学,要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

学前教育核心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针对过去教育中所存在的各种局限性在进行不断的探究与改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等相关理念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过去只看重学生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已经得到全面的舍弃,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我们越来越注重教学的本质作用和实质效果。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完善的道德价值观,并具备个人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能和核心能力。总而言之,对于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正处于青春躁动的年纪,也慢慢与社会、世界开始有了初步深入的接触。这一年纪的学生,一方面对自尊、自我实现有了新认识和要求,一方面初步接触纷繁复杂社会,对人生和未来有着深深的迷茫与无措。因此这种矛盾的状态下的初中生是亟需人生和个人价值观的指引的。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最为核心的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上好这一课,促进学生的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建立。

2.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2.1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真正学好一门学科后形成和掌握的关于此学科的核心收获,是这门学科真正的价值所在。而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其教学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其核心素养包括的内容主要有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健康生活等方面。道德品质方面,学生应该具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爱国、传承中华文明,要遵守公共秩序、助人为乐、与人向善,要严于律己、诚实守信。健康生活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具备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能正确对待自我和群体。法治观念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尊法、守法、善于用法。

2.2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意义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这一学科是以学生生活为本,引导学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品质。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英语、数学的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相比于智育,此课程更重视德育。而注重学生此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是有效践行道德与品质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完善的个人品质体系和道德价值观,为其后续人生的发展奠定最为关键的核心。此外,培育学生此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助于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因此,注重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价值导向,意义重大。

3.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导向下有效教学的问题现状

3.1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效果不佳

由于过去受到长久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落后,无法有效实现学科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教学理念落后。部分教师无法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作用,对课程及其教学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佳,多数仍采用老师单方面讲,学生被动听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这种单方向的教学模式,过分的强度教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是起到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有很好的参与感,接受难度大,也就慢慢产生畏难心理,渐渐排斥、抵触道德与法治课程。

3.2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空洞

除了教学模式的问题,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还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空洞的问题。多数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上,教师都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一味的强制性说教,内容空洞枯燥,学生无法引起共鸣和共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建立完善的价值观,培育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等教学核心目标来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超出了初中生的认知范围。

4.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教学的建议

4.1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加强教学模式的改进

首先,教师、学生乃至家长要充分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要认真对待,共同努力,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其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应该全面建立起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应该正确认识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各自的角色与职责。教师应该是主要的教学引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加利用当前各种先进高效的教学工具,比如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4.2教学要联系实际,注重对于学生的实际困惑的引导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教材为基础,积极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拓展,将教学理论和学生的实际体验联系起来。这样一来,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联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来多方位的理解所学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共鸣,更容易接受。此外,由于现代社会获取信息渠道很多,也十分便捷。学生难免会接收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情绪的影响,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和压抑。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及课后的生活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回应和引导学生的负面情绪和思想。如此,通过正面的学科知识和内容的教授,负面情绪和感受的引导,能够立体的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学前教育核心篇6

1核心力量训练的含义及重要性

1.1核心力量训练的含义

体育课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力量,达到强身健体效果,但又与专业的运动员存在明显区别。核心力量训练,主要针对人体某部分核心区域,如某部分肌肉进行针对式训练,这部分的确定,在不同学生中也存在相应差别,但主要为身体承受中立的中心区域,而这对肌肉的针对性,在高职学生群体中,则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全面满足高职体育教学需要。

1.2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作为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重要基础,学生的身体肌肉协调性及稳定性能够在核心力量训练中得到较为全面的锻炼。随着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更乐于待在室内玩电脑游戏,相应的运动量也逐渐变少,这使得学生在体育运动时的受伤率也有所上升。利用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审题技能,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从而有效强化学生体质,该教学方法具有宝贵价值。

2高职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的运用

2.1高职体育教学应用核心力量训练现存问题

根据教育部最新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应当以“健康第一”为宗旨,设立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随着核心力量训练教学法的逐渐推广使用,部分高职院校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问题。

2.1.1教学资源缺乏

核心力量训练教学不仅仅只停留在理论表面,实践也占据了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核心力量训练教学,离不开教师、器材和场地三个基础条件的支持,但这三部分条件在目前高职院校当中还存在一定缺陷。缺少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体育器材不足、体育教学场地缺乏等均使得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1.2传统教学的约束

就以往高职体育教学传统方法来看,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将核心力量的训练同传统式教学混为一谈,传统教学的约束,使得学生对核心力量训练教学方法缺乏足够兴趣。而目前高职教学不断改革形势下,想要确保学生全面掌握基本体育知识与技能,兼顾学生身心健康,满足国家高校学生健康标准,还存在一定困难。如何打破传统教学的约束,在日常体育课教学中融入核心力量训练相关内容,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2.1.3学生的抵触情绪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个性鲜明,具有各自特点,故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点也会存在相应差别。笼统式的核心力量训练式教学,往往缺乏对全部学生的综合考虑,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部分学生可能还会出现较严重的抵触情绪,使得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2高职体育教学应用核心力量训练具体措施

2.2.1基础能力的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基础运动能力。以短跑这一教学知识点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即可适当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状况进行适当锻炼。锻炼内容包括自主仰卧挺髋运动等等,均可以作为核心力量训练的初期教学内容。在进程初期教学的同时,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也能够对自身肌群能力的不足产生认识,对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度进行深入认识,从而方便之后的系统化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2.2.2运动器械的选用

体育教学必须要依赖部分运动器械才能达到良好效果,目前部分院校虽然还缺少较为先进的器材,但已有的部分器械也能够为核心力量训练提供支持,常用的包括平衡板、悬吊绳等等。以平衡板为例,在实际教学时即可让学生利用平衡板在锻炼自身平衡能力的同时,学会调整呼吸与身体运动节奏,从而有效提高核心力量训练的教学效果。

2.2.3考虑学生自身特点

上文中已经说到过不同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也存在差别,考虑到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时间限制,故应当考虑到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应充分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如男生对核心力量训练拥有较浓厚兴趣,可选用球类运动对其进行锻炼,而针对女生不宜进行强烈运动,则可选用趣味性较强的项目对其进行训练。通过调整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逐渐接受核心力量训练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2.4学生主体式教学

应打破以往将教师作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与创造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知识与能力,为其提供较宽广的自由发挥空间。以健美操课程教学当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可通过引导学生对着镜子进行练习,从而提高自身动作的规范性,并进行自主优化创新,达到教学互动效果。

学前教育核心篇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最新概括。笔者所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即着眼于大学生个体层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围绕爱国主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其独有的特性:首先,教育本身并不局限于对学生某方面技能的培养,而在于通过精神方面的沟通以及言传身教,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不再是不对称的教育关系,而是建立在平等互信及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实践式交往关系。再次,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漫长的养成过程,旨在让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发挥个体优势,逐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大学生作为社会价值观的代表先锋,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社会价值观的走向,对于这类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怠慢。就我国的教育模式来看,无论是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甚至是艺术教育,依然以“塑造”被教育者作为主要途径,即从源头上将被教育者置入一个标准中,缺乏对个体的探究,影响独立人格的形成。这显然不符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性和要求。多年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伴随着高校思政教育,有了长足进展,但是该项工作仍不容乐观,传统的培育方式并不能与当代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征相吻合。

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同样要借助这一平台。但从目前课堂教育以课本静态说教,ppt展示讲解,课堂提问、回答、讨论,视频短片教育,网络远程名师讲授等方式来看,虽然培育方式相比传统的有所改进和创新,但仍没有发挥出其特有的功效。从目前的整体效果来看,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思政工作的专业性不够,价值观教育工作尚待进一步深入。同时,高校思政工作人员的专业性限制,对于学生的专业和职业指导不够,造成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这个环节的效果不甚理想。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动的第二课堂。但该方式不同于课堂教学与日常思政教育工作,其局限性在于:无论是校园文化活动还是社会实践活动,都会涉及到活动成本、活动频率、参与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使活动不能随时随地进行,而且该方式只能作为其他教育方式的辅助手段。

根据对以上教育模式的分析,造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局限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培育方式过于固定、陈旧,力度不够。前者主要表现在坚持传统的说教培养模式,培育方法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后者主要表现在高校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课程设置上。

三、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研究

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路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这为高校寻求培育方式创新,提供了发展方向。围绕中央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总体要求,以当代大学性的特点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国内外时政热点为施教素材,构建集强制性、自愿性、趣味性一体的网络平台,通过课堂自主学习、开放讨论、课后亲身实践、报告总结等的方式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

首先、高校整合思政、网络技术的教师队伍,建立平台运行团队,同时通过校园局域网,设计、开发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网络在线教育系统,利用学校的软、硬件资源,共同推进基于网络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其次、网络平台的内容更要注重新颖性、时效性。第三、网络教育同时要具有强制性,以确保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效性。建议将该教育设置为思政课程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网上通过自己的学号和学生卡密码登陆主页,完成教师事先的课堂学习内容,系统可运用组态软件等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时记录。课程结束后,平台后台完成学习记录,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督查和指导。

学前教育核心篇8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机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110―0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其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不断涌现,开启了一个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分析和把握历史机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前沿阵地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一个崭新的概念――“虚拟空间”横空出世。“虚拟空间是网络操作者利用计算机等工具,通过输入输出设备交互模拟产生的场景或经验。”新媒体构筑的虚拟空间的出现,延伸了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场景,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前沿阵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媒体成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前沿阵地。要促进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离不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即时高效、资源的开放共享,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原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信息等相关资料便于大学生自主获取和学习。当前,“马克思主义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网”等马克思主义专题网站,不仅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也包含了许多图片、影音资料,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立体形象化,突破了传统的“一间教室、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条件限制,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前沿阵地。

第二,新媒体成为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感的前沿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在推进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只有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得到保证和满足,才能不断增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新媒体为中国社会各阶层表达利益、宣泄情感提供了重要渠道,网络舆情集中折射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具有反映实际问题的即时性和大众性,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借助新媒体表达的利益和要求,积极化解各种事关国计民生、民族振兴的社会矛盾,满足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打牢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感。

第三,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前沿阵地。首先,新媒体成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前沿阵地。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表达爱国情感、发表爱国言论、发起爱国行动,唱响新媒体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强音。如2008年,因为不满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不实报道,23岁的清华大学毕业生饶瑾创立了旨在揭露西方主流媒体对华不实报道的反对Cnn网站,受到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网站的日点击率达到500万,注册会员达到10万人。此外,丰富多彩的网上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网上签名祝福祖国,撰写博客抒发爱国热情,创建“国庆文化广场”普及爱国知识,网上翻唱红歌歌颂祖国等,都证明虚拟空间已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的新阵地。其次,新媒体成为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前沿阵地。新媒体技术本身蕴含着强烈的开放、创新理念,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受到用户的青睐。这是互联网技术本身与时代精神的历史耦合点,有利于大学生在广泛接触互联网的过程中,形成改革创新意识。同时,虚拟空间中也储存着大量有关时代精神的教育内容,进一步弘扬了时代精神。

第四,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前沿阵地。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知荣明耻。首先,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前沿阵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2006年“两会”中首次明确提出时,就通过新媒体传遍大江南北,传到大学生的身边,对大学生学习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前沿阵地。当社会生活中涌现出发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大学生就会借助新媒体表达崇敬之情和钦佩之意;当出现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丑陋现象时,大学生就会在虚拟空间中“群起而攻之”,对丑陋现象提出严厉指责。这种褒荣贬耻的氛围,能使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确立分明的荣辱观念,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

二、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多向互动

新媒体的平等交互性,吻合了大学生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促进了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变革。在这样一个由0和1组成的数字化虚拟世界里,大学生切实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他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是以一个积极建构者的身份存在,自身拥有了影响他人乃至改变世界的力量,主体性得到大大增强。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借助新媒体可以突破受时空限制的传统交往方式,积极参与网络社会的建设,在表达自我、展现自我中体现自我价值。新媒体的平等交互性带给大学生交往实践的变革,不会局限在虚拟空间中,其效能会溯及现实生活。

在影响大学生的同时,新媒体的平等交互性也在深刻地影响教育者。教育者在新媒体前,和大学生一样,是“网”中的一个平等的节点。面对大学生平等意识、交往观念的增强,教育者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正在不断地调整单纯地将大学生看作“教育客体”的固有观念,力求改变“学生是‘知识袋“美德袋’,想怎么装就怎么装”的认识和做法,比以往更加注重大学生的主体认同和价值选择。在与大学生的平等交往中,把握大学生的实际状况,了解大学生的真正需求。

这种情况增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多向互动,教育者、大学生与其他网民通过无限的时空交互,利用形式多样的网络即时交流工具、信息平台等,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息交流,形成多向互动的关系。教育者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入剖析各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错误价值观

念与社会现象,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大学生大胆表达对社会万象的真实看法、对现实社会中各种问题的困惑与不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甚至质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态度和想法,期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影响并改变客观环境,实现自我价值;其他网民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制造、、传播各种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信息。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教育者与大学生直接交流,教育者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向教育者反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相关信息,进而促进教育者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拉近了二者的距离,增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其次,大学生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价值观强烈的主体性,使得每一个大学生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都会有所不同,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见解也各有不同。大学生在纷纷表达个人意愿时,呈现出的不同价值观念会对其产生影响,势必形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压力场。最后,教育者、大学生和其他网民三者之间的互动。其他网民的能量是潜在而巨大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无法避免受由其他网民共同构成的新媒体环境的影响。这种多向互动的关系,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创设了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多向互动中更加社会化。

三、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式手段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要达到预期的目的都必须采用适当的方式手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亦是如此,为了传授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也要采取各种教育方式手段。互联网及移动相关通讯技术的发展更趋成熟,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趋势加剧,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手段,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式手段走上了多样化、现代化发展之路。

第一,即时通讯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截止2010年12月,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交流沟通,在我国上网用户网络应用行为中位列第四,使用率为77.1%。大学生使用QQ、mSn、SKYpe、Fetion等即时通讯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更是大学生上网最主要的活动之一。通过先进的即时通讯技术,大学生既能向千里之外的专家学者咨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问题,又能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讨论群;当然,教育者也可以即时解答大学生的疑惑,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沟通渠道急速拓宽。

第二,BBS论坛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网络交流平台。BBS即电子公告版,是最悠久也最常见的网络参与形式,把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到一起谈论各种各样的事情。中国最初的网络论坛,最知名的是成立于1995年的“水木清华”,是中国大陆第一个高校BBS。之后,BBS迅速在高校网络中涌现,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有统计显示,高校中95%的学生会上校园BBS,学校里平均每位同学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是泡在BBS上的,足可见BBS正成为大学生的重要生活空间。”国内外的热点问题、社会变革中的矛盾现象、学校变革中的现实问题、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常常成为高校BBS中讨论的热点。由于BBS的隐蔽性和开放性,大学生在这个“虚拟校园”中畅所欲言,袒露心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以借助这个虚拟“生活空间”,创建具有吸引力的讨论区,聚集广大大学生“坛友”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深入交流、学习,从而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

第三,博客、微博既能直接生动地展现大学生个人的学习生活状况和价值观现状,又能及时陕速地更新教育者的生活、工作及相关教育信息。截至2010年12月,拥有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的中国网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95亿人,使用率占总体网民的64.4%。综合了博客、即时通信、手机传播优势的微博应用正在成为一股新兴的发展力量,获得越来越多网民的青睐。大学生是使用博客和微博最活跃的群体,广泛利用博客和微博记录生活、展示自我。个人博客、微博为教育者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全景式的窗口,教育者可以透过这个窗口分析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发表在教育博客上,吸引大学生的点击和关注,与“大学生博客”相联系,达到课堂教学难以企及的教育效果。

第四,移动通讯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遍布校园创造条件。移动通讯主要指的是手机媒体,以其贴身便携性、兼容整合性迅速赢得了用户的青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截至2010年2月,国内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7.66亿。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3G时代的到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效,手机上网、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新的手机应用形式层出不穷。编写、传播“红色短信”就为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新的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以85.8%的占有率虏获了大多数大学生,‘人手一机’基本实现。”这种移动的手机终端满足了大学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当出现忘记携带手机、手机电源耗光等情况,大学生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这种“机随人动”的状况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扩大教育面、精确教育点提供了帮助。

此外,还有许多新媒体技术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式手段,如播客、对等传播等。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手段,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形式更加立体形象、生动活泼,增强了吸引力。

四、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信息资源

强调信息在全球自由高速流动,实现资源共享共建,是互联网创始者的初衷。新媒体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以其强大的技术力量,海纳各种信息,“网”尽全球文化,实现信息光速传递,构筑了一个信息海量的信息资源库,满足个性化需求。基于新媒体的这些特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更加高效地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

第一,海量信息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在新媒体尚未兴起前,教育素材一般来自于各种传统媒介和教育者自身的社会阅历,信息量小且更新速度慢,导致了教育素材相对匮乏。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互联网将全球不同社会、不同种族的文化信息“一网打尽”,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在网络“高速公路”上传播,承载着大量的、可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选择的素材。教育者既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沿理论研究,又可以从中获取许多自觉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事例,将严谨的理论体系与生动形象的事迹相结合,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素材。

第二,搜索引擎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渠道。互联网创造了一个广阔的信息天地,倘若没有搜索引擎,要获取所需信息是十分不易的,人们极有可能淹没在信息浪潮中。搜索引擎技术就如GpS一样,帮助人们准确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截至2010年12月,有81.9%的网民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人口。人们只要把所需信息的关键词输入到搜索引擎,就能迅速获取相关内容。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际需要,借助以Google、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快速地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精选教育素材及时补充、更新教育内容。

第三,共享共建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了资源的价值认同。网络文化是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文化,实现了教育者与大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平等占有,使大学生可以和教育者同时获取相同的信息,有时候甚至比教育者更早获取相关教育信息,拥有了接触教育信息资源的主动权。当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讲授和传递的知识、信息与大学生在这之前已经获得的知识、信息相一致时,会引起大学生更深的共鸣和认同;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教育者就能利用这种时机与大学生深入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大学生客观分析正误,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对教育资源的价值认同感。

著名传媒大师麦克卢汉曾说,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新媒体的发展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环境,这个新环境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在这种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清新形势,把握、运用好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李炳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44.

[2][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

计报告[eB/oL].[2011-01―19].http://www.cnnic.net.en/dtygg/

dtgg/201101/t2011011820250.htrrd.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

中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个如何”研究[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7:184.

[5]工信部.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7.66亿户[eB/oL].[2010-04―

02].http://te.people.com.ergGB/11282181.html.

学前教育核心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些年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国民的意识形态教育,把道德品质的提高摆在了首要任务的位置之上。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庞大内容凝练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来。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担负着未来祖国建设的重任,必须对其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力度。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普遍特征

十八、九岁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着突出的年龄特点。加之我国正处于各个领域的转型期,社会和时代的特点也势必在大学生身上有着深深的印记。总体来看,大学生价值观有着以下三个特征。

1.自我意识强烈。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性组织,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价值观念还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很多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有所淡化,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其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渴望得到尊重与认同,重视个人在社会与集体中的作用,其个人的主体意识逐步增强。可见,当代的大学生更多考虑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而忽视集体利益的获得。

2.功利主义明显。

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他们从小在学校、家庭中接受到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崇高的信念。家长和老师也要求他们为自身的发展设立长期目标、做好规划,继而为之努力奋斗。但是,从目前大学生普遍的价值观念状况来看,他们往往片面地追求眼前利益,只看重当前的蝇头小利,舍“远”取“近”,放“大”抓“小”。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追求理想”向“注重现实”发生转变,甚至存有功利主义的倾向。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有所降低,追求远大理想、实现个人抱负的价值观念正逐步退出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则是片面注重个人的、当前的利益。可以说,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占据了主要位置。

3.价值取向多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众所周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利益主体所出现的多元化倾向,势必导致人们在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上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由原来单一的价值取向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由于他们有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这种转变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则更为明显。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群体追求的目标愈加实际,“对自身是否有利”成为了大学生是否付诸行动与付出的首要标准,其中更不乏有“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的错误观念。可见,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1.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担负着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价值观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传播作用,他们对于其理论内核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进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便于学生深入的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价值观教育逐步转变为一项常态性工作,进而形成一套较为科学、成熟的教育体系。

2.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方法,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多个层次的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能够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也相应的具有层次性和包容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其二,开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教育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努力做到与当下的主流思潮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新时期、新形势的背景下,针对当前社会所出现的主要矛盾而凝练出来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念,对于指引高校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和理想、坚定爱国主义立场、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融入其教育全过程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在思想和精神境界存在一定的问题,势必影响其个人的健康成长,甚至对于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不断创新工作对策,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1.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核。

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对于意识形态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程度有时不太深入,或者有所偏差,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要做好教育工作,带领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引导大学生们认识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命运和人民意愿统一到了一起,其精神实质体现出了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利益的思想,从而教育大学生要树立爱国主义崇高品质,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目标方面,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精神层面的道德追求,而且还是为了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实际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宗旨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祖国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作为高校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引导大学生们深入领会到这一目标是全体国民的共同目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旨在提高整个国民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从而激发起高校大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进一步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为最终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

2.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不仅要求人们理解其理论内容、领会其理论精髓,而且还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首先,倡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在高校层面,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不断完善高校现有的规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集体成人礼仪式、入党宣誓仪式,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历史纪念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逐步在校园内部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既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其次,以社会活动为载体激发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当前,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不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认识,继而运用相关的价值观念处理问题。这样,大学生不仅能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还能获得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进而激发起自身为社会做贡献的动力。

3.重点把握横向要素与纵向进程的有机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把握好教育的横向要素和纵向进程,努力做到使两者有效契合,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横向要素涉及教育主体、客体、媒介等要素,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调动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主渠道与主阵地的作用,进而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和工作机制;而且还要考虑教育客体的差异性,制定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做到因材施教。在教育媒介上,按照“全过程”的要求,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努力做到快捷、全面的传递信息。纵向进程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始终,并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侧重点,调整相关的教育内容。例如,在大学一年级时,可以开展“明理知礼”教育,传播正确的行为规范;大学二年级阶段,可以结合所学专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奋斗方向;到了大学三年级,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认知价值观念对于现实的指导作用;大学四年级阶段,则可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得大学生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心。

四、结语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优秀的文化宝库资源影响并培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教化着人们的“德性”,始终追寻着至善的德育理念。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一定要常抓德育工作,努力实现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落实具体工作中,高校层面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创新工作模式,采用大学生们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进程中,逐步完善培育机制,促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树立起优秀的道德品格,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使得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欧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程化研究[J].前沿,2014,(3):38-39.

[2]陈月婷.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4,(10):42-44.

[3]金敏,沈建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构建路径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4.

学前教育核心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德育教育探讨

小学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承担着引领素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使命。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其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开展义务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的大环境背景下,负责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主题,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中心,深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认真分析的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管理面临的大形势,把握机会,革新理念,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地位的弱化和德育目标的错位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普遍存在,班主任在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过于形式化,活动形式多样但是内容空洞,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随意应对,这就使得德育教育处于一种“战略上重视、战术上忽视”的尴尬局面,德育地位日益弱化,得不到基本保障。再加上,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目标过于笼统化,缺乏一定的梯度,小学阶段普遍都是在对学生进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德育教育目标过于单一化,逐渐出现错位发展现象,这就使得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显得空洞,德育教育成效也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德育主体的缺失和德育内容的刻板

学生是接受学校教育的主体,为此学校应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融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贯彻到学生教育体系中去,力求把学生的德育发展放在教育管理的第一位。班主任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往往会站在自身的角度进行思考,所拟定出来德育教育制度也是以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为主导,极少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落实到位。这样一来,学生基本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能被教育,长期下去,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逐渐变成道德知识的接受器,学生开始变得没有情感诉求,也没有自主建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薄弱环节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德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育,通过对小学生强化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习惯,并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入手,循循善诱,以一颗充满爱的心,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在班级内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德育教育氛围。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举办时事主题教育活动,用鲜活的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这样一来,班主任就可以引领学生们积极向上,形成时代的潮流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最美的精神之花在小学校园绽放。

(二)准确把握规律性,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关键载体

2.1努力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

作为一所教书育人的学校,始终无法脱离以学科教学为主导的班级授课制,要想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就必须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各科教学中去。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理念的学科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各个学科教研组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出发,有计划的对教材内容中的核心价值观元素开展谈论活动,对教师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遇到的难点进行重点研讨和有效指导。最后,还要构建多元化的学科教育体系,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并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加以锻炼和培养。

2.2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有效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

文化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校应从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入手,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一方面,学校可以加强图书馆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一些具有时代性、教育性的德育书籍,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各班级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对时代性的德育教育理念进行熟练背诵,在背诵中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利用每周一的升国旗时间、学生入团仪式以及重大民族纪念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地域文化以及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进一步深化德育教育。

(三)大力增强实效性,夯实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保障

第一,改进方式方法。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应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入手,立足实际,注重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把德育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做到润物无声,同时,还要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注意观察学校的行为表现,引导学生把学习中学到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第二,完善督导评价。只有从评价体系入手,完善各项评价制度,才能使德育教育有章可循,从而达到提升德育教育质量的目的。故此,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和作用,把学生的过错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同时,还要建立德育素质评价制度,从教育部学生德育素质评价标准、测评标准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测评,并把测评数据纳入学生成长档案归档。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推进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要脱离传统管理理念的禁锢,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举措,深入钻研科学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强化教育工作,优化德育教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乐观、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