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4:57

产业融合概念篇1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虽然被逐渐提高,但是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几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第一,旅游需求的变化。在大众旅游时代,人们的旅游需求更多的停留在“表面经历”的阶段,追求的是“到此一游”的效果。随着旅游者阅历逐渐的丰富,旅游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到旅游景点观光的游客,而是已经进一步泛化涵盖了旅游者、休闲度假者、商务旅行者等各类消费群体。旅游活动也不再局限于观光游览,而是进一步泛化涵盖了景点游览、城市旅行、文化体验、度假休闲等多元复合的各类消费形态。深度体验的旅游需求需要旅游目的地不仅仅只是展示自然人文景观,更加需要挖掘出旅游目的地的丰富文化底蕴,实现从提供单一观光产品到复合型休闲产品的转变。旅游需求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旅游诉求的改变上,同时也体现了旅游方式的改变。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及旅游接待设施的逐步完善,信息、金融、通讯服务更加便利,自助旅行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热衷,传统的以旅行社制定线路的团体旅游显然已经处于被动的地位。第二,旅游资源观的限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禀赋型产业发展模式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传统的旅游资源二元结构论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种类型,催生了一批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名城。直到现在,这种二元结构资源论仍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政府官员、开发商的思维,山水风光和历史名胜仍是开发商投资开发的首选。2003年颁布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主要是针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该标准是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中对资源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开发者对旅游资源的认识。第三、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预订、网上交易、微博及微信等新型营销模式正改变着旅游者的旅游方式、消费模式和获取旅游资源信息的途径。旅游企业应根据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原来的企业经营策略、管理方式及营销模式,实现与客源市场的无缝对接。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

第一,针对目前旅游产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的解决途径。基于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主题。

第二,理论基础及文献述评。首先对产业链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的内涵、发展及与产业融合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为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文献述评上主要对产业融合理论本质进行剖析,同时对旅游产业与农业、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融合的模式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基于理论研究的缺陷,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构建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模型和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基于对旅游产业融合概念的梳理和辨析,从产业融合的本质原因出发构建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基于概念模型提出了三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并对不同融合模式的融合机理进行分别阐述。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是旅游产业融合概念内涵的重要全释方式,能够体现旅游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但是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来源于概念模型,因此需要应用到实践中进行检验。

第四,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检验。为了进一步证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科学性,本文选取相关案例对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融合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践发展。

以旅游产业与农业的融合为例,对旅游产业主动融合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基于产业关联和产业融合的理论关系,对旅游产业与农业间的投入率和融合度进行测量,从而辨识旅游产业对农业的主动融合模式。基于融合模式的确定对旅游产业改变农业产业链的过程和内涵进行阐释,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不同融合阶段下的新业态进行分别解析。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2.1理论基础

2.1.1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产业融合正是产业链优化整合的重要途径。产业链整合体现为产品整合、价值整合和知识整合三个层面。产业融合中新产品的产生体现了产业间不同要素整合成新产品的过程,产业融合中产业链的改变主要体现了主动融合产业通过核心价值要素的应用和推广对被融合产业产业链中各个组成部分价值整合和知识整合的过程。本文主要基于产业链理论对旅游产业不同融合模式下主动融合产业对被融合产业产业链的改变过程进行分析。

2.1.2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是基于产业间投入产出的量化考察国民经济各部分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从而实现了产业技术经济关联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的结合。

魁奈的经济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是产业关联理论形成的基础。列昂惕夫是产业关联理论的最杰出贡献者,于1936年发表文章《美国经济体系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构建了投入产出的分析模型,标志着产业关联理论的初步形成。1941年列昂惧夫的着作《美国的经济结构1919-1929》的出版标志着对产业关联研究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运筹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产业关联理论在二战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逐渐提出了动态的投入产出模型、引入了最优化思想的投入产出分析及扩展了地区间的投入产出分析。

王琪延,徐玲提出产业关联是产业融合的基础,具有一定关联性的产业才能寻求进一步的融合发展。产业关联虽然不是产业融合的充分条件,但是产业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体现了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本文对旅游产业与农业的实证研究中主要是基于产业关联和产业融合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同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对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度进行测算。

2.2研究述评

2.2.1产业融合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扩散,部分信息技术产业间的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并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这种现象早期发生在以媒体、电信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产业之间,后来扩散到其他服务业,并逐渐开始向农业和工业渗透发展。产业融合作为一种革命性的产业创新,使原来基于产业分工的产业

经济理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受到了政府及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已经幵始对数字融合及技术融合的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到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逐渐发展到对产业融合的深入研究。21世纪后我国学术界开始针对产业融合进行研究,并迅速扩展到对不同产业的融合现象进行分析,目前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问题。纵观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产业融合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融合概念、模式、原因、过程及影响效应等方面。产业融合理论是本文的重要理论基础,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构建及融合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对产业融合理论本质内涵的分析。由于产业融合理论目前尚不成熟,并不能作为理论基础进行简单介绍,因此本文对涉及到产业融合理论内涵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述评,对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为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产业融合作为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己经被讨论了三十多年,但是产业融合的概念表述及内涵界定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对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了不同的内涵,甚至有学者将技术融合、三网融合和数字融合等同于产业融合。具体来讲,基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将产业融合的概念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三章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及模式构建.........30

3.1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总结及问题辨析.......30

3.1.1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总结........30

第四章旅游产业主动融合模式研究——旅游业与农业融合...........50

4.1旅游产业对农业主动融合的实证研究........50

第五章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模式研究——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67

第七章三种模式下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应用到具体融合现象的分析证明了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理论的科学性。虽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具体的融合产业,但是研究结论也反映了三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一般特征,这些特征能够更好的指导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产业融合在微观上改变了融合产业的市场结构和产业链构成,为旅游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创新发展,宏观上改变了融合产业的产业结构,提升了地区或国家的竞争力。在旅游产业融合这一新型的产业创新方式之下,我国应该如何制定相关的政策,从而促进旅游产业良性、快速的发展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目前,政府在旅游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制定上,宏观发展上主要是大力提倡旅游产业与一、二和三产业的融合,而不同地区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确切产业对象选择上,一方面主张旅游产业与所有产业进行融合,另一方面主要是依据国内的相关成功经验,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动漫产业和农业进行融合。这种旅游产业融合的政策导向并没有体现旅游产业融合的特征,没有针对旅游产业与不同产业进行融合的不同特征及旅游产业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同现状提出相应的融合发展政策指导。因此,本文基于旅游产业不同融合模式特征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进行研究。本研究的核心内容集中在3-7章,第三章主要是基于定性研究方法构建了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并提出了三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研究内容主要基于实证分析方法将旅游产业的主动、互动和被动融合模式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融合现象进行检验,第七章是基于对不同融合模式特征的总结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主动融合模式研究中,主要基于产业关联与产业融合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并检验了旅游产业对农业的主动融合模式,分析了主动融合过程中旅游产业对农业产业链的改变过程和改变结果;互动融合模式研究中,主要基于产业间锅合与融合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并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模式进行验证,同时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产业间及产业内行业间的融合度进行了测算;被动融合模式研究中,主要是基于产业集聚度与融合度的理论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并验证了信息产业对旅游产业的带动融合作用。本文的前章的研究内容己经解决了本文的研究问题,本章主要是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研究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8.1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是对旅游产业融合概念理论问题及旅游产业在不同融合模式下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的过程和状态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总结主要结论如下:

产业融合概念篇2

对于已经参与三网概念的投资者来说,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投资者报》记者对去年业绩排名靠前的私募基金经理进行了采访,先听听他们的看法。

在采访中,多数私募经理对三网概念的具体内容尚未充分了解,正在进行研究,但他们对于后续的行情相对乐观,被认为三网融合会成为一季度的热点题材,被市场反复挖掘。其中一些私募已经布局了3G概念。

“还没有琢磨透”

从投资的角度讲,“三网融合”依然是个复杂的概念,就连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对此也不是十分了解。

“对这个概念我还需要深入研究,目前不太了解。”北京合聚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李泽刚向《投资者报》记者坦言。

深圳龙腾资产董事长吴险峰初步认为三网融合对有网络的企业是个机会,对增值服务的企业机会更大,但他同时也向记者表示:“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琢磨透。”

“我看到四网融合的概念都出来了。”北京龙赢富泽投资公司总经理童第轶笑着对《投资者报》说。他所说的“四网”增加了智能电网规划中的电力线上网,“其实我也还在理解三网融合,认识还比较浅。”

布局3G机会大

市场近一个多月来始终在3100点到3300点之间做箱体震荡,此前机构预期的“二八”风格转换始终未能实现。在指数难以有效上攻的情况下,市场走势还是主要受消息面影响。基于此,深圳景良投资公司总经理廖黎晖认为,在蓝筹股没有涨起来的情况下,三网融合概念股有阶段性行情。

“建议选择整理时间较长的股票,像东方明珠、中视传媒等。比如东方明珠从2009年4月开始整理,在12元左右一直没怎么涨,近期才刚突破,这类股票机会比较大。”廖黎晖表示。

廖黎晖还向记者透露,他们也有选择地投资了一些和三网融合相关的公司。“主要布局了3G行业,比如选择广电信息、中视传媒等,主要是觉得它们内容方面做得不错,尤其是有线网络方面做得好,我觉得这类产品比较容易和3G结合在一起,相当于把电视放到了手机上。”

童第轶认为三网融合是市场的一个热点,近一段时间这个题材会被反复挖掘,“尤其是今年的一季度,这会是个热点题材。”

同时他认为,后期不同的产业部门会有相应的政策,各个地方也会有相应的政策出台支持,这样就可以有层次地展开投资。“投资上主要选择行业龙头股。”童第轶表示。

“我布局过网络运营商,主要是基于3G的概念。”童第轶也看好3G。

1月18日,在金融界举办的第三届民间高手炒股大赛颁奖典礼间隙,弘酬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孙燕军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短期要和3G紧密相连。”

“三网融合,主要是关注信息技术、信息服务方面的股票,比如赛迪传媒,以及一些大市值股票,比如中国联通。”孙燕军建议道。

不看好设备产业

三网融合所涉及的行业并非都能受益,廖黎晖表示,投资没有实质受益的伪概念股风险较大。

童第轶则不看好设备类行业,他认为,三网融合的初衷就是为了节省成本,并不会额外增加多少投入,所以设备投入只是出现在某个时点,如通讯产业设备商、光电产业设备商大幅受益的可能性较小。

产业融合概念篇3

关键词:金融逻辑;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13)06-0121-09

一、引言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经过6年合作,在改进各自现有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CF)的基础上,于2010年9月分别以“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8号(Statement0f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no.8,SFaC)”和“2010财务报告概念框架(2010ConceptualFrameworkforfinancialreporting)”为名其联合项目“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第一阶段的成果——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和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简称联合概念框架),明确了“决策有用性”是财务报告的唯一目标,用“如实反映”取代“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联合概念框架宣告了主导30余年②的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终结,一个新的会计时代正在到来,一些习惯了的概念和逻辑将被彻底颠覆。为什么要对运行了30余年的概念框架进行改革?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会计的本源性问题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尽管这个命题已被无数的中外会计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服务于资本市场的会计准则,一定会随着资本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无处不在的金融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世界经济也在为之发生改变。本文将从会计的学科定位、经济的增长方式、金融的本质、金融的逻辑来探讨金融与会计的对立和统一,并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主要变化进行剖析,以期从金融逻辑这个视角来认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变化的核心——从“历史成本”走向“公允价值”。

二、以目标为导向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及会计的本质

将企业经济业务转化为会计信息,需要遵循会计原则。会计原则依据什么来制定体现了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问题。会计经历了以“假设”为逻辑起点到以“目标”为逻辑起点制定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转变过程。假设是若干理论的原始命题,是进行演绎推理或科学论证的前提条件(裘宗舜,2009)。会计假设是会计针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事先设定的前提,也是会计思想形成的基础,用以构建一个完整的会计体系。“会计的整个结构是建立在一系列一般假设的基础上的”。在此假设指导下,以佩顿(paton)和利特尔顿(Littleton)为代表的美国会计学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在他们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所倡导的历史成本、实现原则、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为美国随后30年的会计发展奠定了一个思维框架。③随着经济的变化和“会计丑闻”的不断发生,1966年aiCpa理事会改变初衷,不期望从假设出发去构建指导Gaap的理论,而设想从“目标”出发去研究一套会计的概念框架(葛家澍,2011)。

1973年成立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都以目标为出发点,采用“收人费用观”来构建会计的理论体系。FaSB用了近5年的时间于1978年11月发表了第一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在随后的22年间先后了6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iaSC(2001年后改为iaSB)也用了近16年的时间于1989年其概念框架。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改组成功,FaSB于2002年与iaSB展开合作,希望制定一套在美国和全球范围内都适用的高质量的统一会计准则,以满足跨国企业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收购兼并活动和金融市场的需要。两个委员会从目标出发,采用“资产负债观”,在改进各自现有概念框架(cF)的基础上,于2008年5月联合了《改进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并于2010年9月正式定稿为第1章《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和第3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由目标和一系列概念组成的概念框架是会计的理论基础,用以指导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使具体准则与概念框架之间、具体准则与具体准则之间形成一个首尾相贯的逻辑体系,使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做到规范和统一。

“联合概念框架”明确提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采用的是单一目标。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是双重目标(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不管是单一目标还是双重目标,都可以看出会计是为了人们想要达成的会计目标而产生的,是一个人造系统。首先,“会计的目标含有更多的主观成分,是人们或社会期望会计能够完成或者实现的使命。其次,这个系统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换言之,无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对财务报告目标如何采用科学的论证与论述,我们都可以预见一个基本观点和趋势:会计应当成为资本市场信息提供的主体”(葛家澍、刘峰,2012)。

当然,要认清会计及会计的本质,还需要从会计的学科定位来寻找答案。学科(Disciplin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词根Discers,含有“知识的分类”的意思。高等教育一直遵循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对知识的二分法,将所有学科分为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社会科学则以理想中的目标作为研究的方向,进而寻找实现或达到目标的路径与方式(相子国,2008)。会计正是这样一门以目标为导向,按其内在逻辑建立起来的一套程序和方法。

三、经济增长方式与金融相关率

投资、出口和消费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1978年以来,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对我国GDp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7.15%和37.91%,平均每年拉动经济增长5.16和4.13个百分点。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模型中,最终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超过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罗光成、周燕春,2012)。在投资和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消费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11年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4.2%,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是-5.8%,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而最终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6%,比上年增长17.4个百分点,消费贡献率比投资贡献率仅低2.6个百分点”。

拉动消费需要居民的购买力,将未来的钱拿到今天来花是信贷金融产生的基础,如果使用得当,将会平衡人一生的收入增长与消费需求的矛盾。美国深谙其道,“一个居民消费占GDp总额70%~2上的国家,无忧无虑地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最大化利用借贷而更多地消费更是最大的爱国”(李薇等,2009)。于是各种房屋信贷、汽车信贷、教育信贷、信用卡信贷等金融产品应有尽有。美国信用产品总价值从1952年的4524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51.79万亿美元,是2007年GDp的3.75倍(汪建熙、王鲁兵,2009)。

人类的消费欲望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不断的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创新意味着打破常规,勇于冒险,创新也可能意味着巨额资金毫无结果的投入。资金作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要素,不同来源的资金会受到不同的约束。资金主要来自储户存款的传统商业银行出于对风险的控制和资金的安全,难以满足这部分在银行看来风险极高的资金需求。

一种代表股权文化的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invement,简称VC)和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简称pe),愿意为那些即便只有一个好点子的项目或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在VC、pe出现较早的美国已成功孵化和培育了像谷歌(google)、雅虎(yahoo)、脸谱(facebook)等世界级公司。风险投资在科技领先的以色列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08年以色列的人均风险资本投资是美国的2.5倍,欧洲国家的30余倍,中国的80倍,印度的50倍(丹·塞诺、索尔·辛格,2010)。

另一方面,持续的创新动力需要一个制度安排,需要一个能对创新及创新企业进行定价的证券市场,将创新性企业未来的收入贴现到今天,使其有足够的财富吸引力让更多的人和企业进行创业和创新。一个国家拥有的创新型(科技型)上市公司数量越多,说明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越强,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上市公司及所代表的财富背后是流动的金融资本和技术创新。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股权投资也非常活跃,企业通过收购和兼并活动可以绕过一些壁垒,快速进入需要进入的行业和市场。图1是近五年来全球收购兼并交易额。

图1显示全球收购兼并金额在2007年达到最高值4.64万亿美元以后,2008-2011年也分别达到3.26、2.28、2.70和2.78万亿美元。

以“金融创新”为由,证券化在20世纪80年代大行其道,扩展到了像信用卡应收款和车贷这样的其他资产类型。到2006年末,住宅和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总余额已经从2002年的4.2万亿美元上升到了6.6万亿美元。银行的借款规模也超越了以前任何时候,单是三方回购市场在巅峰时期就达到了近2.75万亿美元规模(亨利·保尔森,2010)。

还有更多的衍生金融产品在场外进行交易。“2011年,场外交易的总额为648万亿美元,仅略小于危机爆发前673万亿美元的峰值。这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克里斯蒂娜·拉加德,2012)。

显然,金融对经济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深,金融相关率也越来越高。金融相关率是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戈德史密斯(Raymondw。Goldsmith)提出的,用于分析金融结构、衡量金融深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以用某一国某一日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来计算。金融资产分广义金融资产和狭义金融资产,根据不同金融资产计算出的金融相关率是不同的。本文中的金融相关率=狭义金融资产/GDp,图2是中国和美国1996-2009年的金融相关率(狭义)。

图2表明不论是金融高度发达的美国,还是处于发展中的中国,金融相关率(狭义)都数倍于两国的GDp,美国要高于中国,但中国在2007年也超过了3倍。

金融对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虚拟经济的支持,金融在高效配置社会资金方面的优势无可替代。

传统金融产品、(货币基金、信贷、股票、债券)对实体经济起作用,并与物质生产领域紧密相连。如果没有金融借贷资本的流动,实体经济就会紧缩和崩溃。但衍生金融产品的过度交易在放大了整个社会财富总量的同时,也逐渐积累了巨大的风险,这次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证券市场迫切需要一个能够随时揭示金融工具价值和风险的会计系统。

四、金融的逻辑与会计的对立和统一

金融的本质实质上是一种交换,通过合约来实现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交换。“到今天,按照我的定义,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陈志武,2009)。在一定程度上,金融的效用可通过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交换为客户带来资金的多少或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来衡量。

这里的金融是一个综合金融的概念,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除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机构以及财务公司等,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接受信用委托、提供保险等形式筹集资金,并将所筹资金运用于长期性投资的金融机构。他们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从事存贷款业务、同业资金拆借、货币汇兑、票据结算、证券交易、共同基金等并承担社会信用责任和金融风险。这些业务与实物交易相隔离,金融资金运动的方式是一种纯资金的流转,从货币—信用(存款单、各种有价证券、信用卡、票据)一货币相互转换的循环运动(魏红钨,2009)。

“多年以来,银行、投资银行、储蓄机构和保险公司等诸多种类的活跃于市场中的金融企业开始彼此渗透,涉足对方的领域。它们设计和出售的产品变得无以复加的复杂,而且大型金融机构之间也形成了盘根错节的联系,被复杂的信用安排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亨利·保尔森,2010)。大型投资银行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带来的结构性产品,如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互换(cDS)等金融衍生品将风险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到2008年早期,次贷损失估计已经达到了2500亿美元”(亨利·保尔森,2010)。

此外,大量实体经济也参与金融资产的交易,对金融资产“如实”计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计量问题受到关注的一个外部因素是公司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的增加,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不能充分反映这类资产的风险属性,因此公允价值会计和概率性披露(probabilisticdisclosure)被重新评价。

对信贷风险、衍生品交易等的管理和监督需要一个“如实反映”其价值变动的计量方法。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在华盛顿召开的2008年七国集团部长级会议上曾表示,他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坚定拥护者,他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要求资产和负债以它们当前市场价格为准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上,而不是沿用历史价值。同时他还认为欧洲银行发现问题的速度慢于美国的银行,部分是因为它们之间在会计准则上的差异。”

传统财务会计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只对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和报告,对一项资产的计价是根据获得这项资产的成本,这与面向未来的金融是不一致的。按金融的逻辑,一项资产的价值主要在于通过其交换能够给你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多少,而不关注你以前投入的是多少。“在华尔街,任何一笔交易,任何一个项目,它的价值永远不是你花了多少钱,投入了多少成本,而是它未来的现金流”(李薇等,2009)。

此外,金融是宏观的,会计是微观的,似乎找不到交集的地方。但会计为证券市场提供的财务信息,证券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作出反应。Ball和Brown(1968)对美国资本市场上会计盈余和市场表现作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每股收益的符号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周丽聪、青爽,2012)。该反应会直接对会计的原则、内容产生影响,从而促进财务会计的变革。

按历史成本(主要按投入多少)来计量的会计即面向过去的会计与面向未来的金融是对立的,但随着公允价值的运用,一个按实时价值和对未来现金流进行估计的会计将与金融的逻辑得到统一。

经济与会计准则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一个更相关和适合的会计准则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市场运行过程中与之出现的各种摩擦反过来又促使准则的反思和完善。为了防止在危机中出现“救火式”的准则,需要构建一个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并作为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使具体的准则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代鹏、范晓曦,2010)。联合概念框架所作的努力正是这一需求使然。

五、联合概念框架的主要变革

联合概念框架相对于FaSB和iaSB各自原有的概念框架,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单一目标”取代“双重目标”

iaSB原有的财务报告目标是双重目标,是“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融合。联合概念框架采纳了FaSB的单一目标,明确“决策有用观”是财务报告的唯一目标。因为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复杂多样的,如公司管理层主要考虑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是否完成了公司的经营目标,在做控制决策时会更加关注公司业绩和委托方的评价;投资者更关注投资的安全性、风险溢价水平和投资回报等信息,因此,在做投资决策时对未来现金流的关注可能要多于其他信息。财务会计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的信息会作出不同的决策,财务信息不可能同时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JohnChris-tensen,2010)。单一目标相对于双重或多重目标而言,目标更明确,提供的信息也将更有针对性,能产生信息聚合效应,以满足特定信息使用者的特定信息需求,也更易于搭建一个首尾相贯的逻辑体系。因此,联合概念框架将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界定为现在的或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这样界定的目的可以更好地契合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使财务报告的目标与使用者的需求联系更加紧密。

(二)“如实反映”取代“可靠性”

相比较而言,已发生交易的信息才是可靠的、客观的;未发生交易的信息是不确定的,不可靠的。

“可靠性”需要判断,带有主观色彩。联合概念框架以“如实反映”取代“可靠性”,主要是顺应了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特点,原原本本反映企业现时的资产、负债价值,而不必强调交易是否已经发生,只要信息是完整的、中立的、无重要差错即可。当然如实的“实”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即“实际”和“真实”,只有“真实”的“实际”才称得上“如实反映”。“如实反映”取代“可靠性”的目的是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寻找合理的解释,或者说是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扫除一切观念上的障碍,为监管当局提供实时的信息进行风险甄别;方便使用者可靠地预测一个主体未来现金净流人的金额、时间安排和不确定性,以及该主体产生未来现金净流入的能力,更好地达到决策有用的目标(葛家澍、陈朝琳,2011)。

(三)以“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

“资产负债观”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确认收益的方法,注重交易和事项对资产负债的最终影响,通过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包括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如持有资产价格的变化)。将“资产负债观”作为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概念基础,也是顺应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针对会计准则改革的报告中呼吁,F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以资产负债观全面取代收入费用观,指出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念描述,是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SeC,2003)。不久,FaSB在对SeC的答复中,明确表示在其准则制定项目上坚持资产负债观(盖地、杨华,2008)。

“收入费用观”是历史成本计价模式下确认收益的方法,强调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只包括已实现收益。收入是一个虚构的概念,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完全是为了配合会计的复式记账和平衡要求而设计的,与之相匹配的费用也是人为的结果。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利润似乎就是一个纯粹的数字游戏。所有的收入都是从资产这个大缸中舀出来,舀多舀少全凭管理层对会计方法的选择。如对存货计价方法是采用“先进先出”还是“后进先出”、折旧是采用“直线法”还是“加速折旧法”等等,所以该方法受到很多诟病也是隋理之中。

“资产负债观”强调资产计价先予损益计价,当资产价值增加的时候尽管不符合收入确认的标准,但是必须确认损益,即主张根据交易的实质采用全面收益的观点计量损益。而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原则对于非交易因素导致的资产增值无能为力,因此在计量属性上必然是允许公允价值属性的采用。而“收入费用观”秉承历史成本原则按照收入与费用配比计量损益(谢志华、曾心,2008)。

从表面上看“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是两种不同的确认收益的方法,但其实质是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制定的概念基础,采用“资产负债观”是为“公允价值”的全面引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以“估计、判断和模型”取代“确切的描绘”

联合概念框架明确指出:在很大程度上,财务报告是以估计、判断和模型,而不是按确切的描绘为基础。毫无疑问,该解释是对“如实反映”和按公允价值进行评估的第三类资产(指不存在足够流通性的公开市场中,无直接或者间接观察到报价的资产)的最好诠释,主要是为解决像《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及大量无公开交易市场的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资产组合)的初始账面金额,应该减去未来信用损失后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基础进行确认。信用损失和衍生金融工具需要根据复杂的信用损失模型和定价模型进行测算,如果模型所需要的参数及假设不能从市场得到,需要公司“合理的主观判断”,以及企业在计量时可获取的最佳信息(李薇等,2009)。

此外,联合概念框架取消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更加倚重法律形式,为后续会计准则的出台如“来自顾客合同的收入”等奠定基础。

可见,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变革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公允价值”,包括“决策有用”的目标、“如实反映”的质量特征等都是为了一个能及时、充分揭示金融工具风险的公允价值的顺利运用而建立的概念基础。

六、结论及建议

联合概念框架的,进一步印证了会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会计的主观性和反应性的特点,必然促使会计要服务于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30多年前制定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是基于当时的已有实务和价值判断。在消费需求带动的技术创新经济增长方式下,金融在个人消费领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尤其是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金融本身也加快了创新的步伐,各种金融工具又将大型金融机构联系在一起,实体经济也广泛参与各种基础金融产品和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金融资产总量急剧增长。

在金融相关率数倍于GDp的今天,无论是出于监管机构对风险管控的压力还是投资者的决策需要,财务会计做出历史性的变革是势在必然,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必然会采用能够揭示更多风险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英文为FairValue,意指会计计量必须反映交易和事项内含的公平、允当的价格,并且同时兼具可靠、相关的信息质量特征”(项文彪,2006)。“公允价值能够真实反映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或企业在清偿债务时需要转移的价值,财务会计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标志着会计从‘成本计量’走向‘价值计量’”(张春华,2009)。

虽然两大准则机构制定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是基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现实,但是对于广大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而言,只要经济在发展,金融就会发挥高效配置社会资金的作用,金融资产的占比就会不断增加。对于经济已高速发展了近30年的中国,各种金融体系已基本建成,实体经济对金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公允价值的运用经过“提倡一回避一再提倡”的曲折过程(项文彪,2006)将更加成熟。但是,公允价值毕竟不是真实的价值,只能近似反映真实的价值,这就需要较高的专业判断能力。

产业融合概念篇4

信息消费概念股是继房地产、汽车之后的又一消费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4G、三网融合、金融iC卡等项目有望成为今后政策扶持重点领域。笔者上周重点推荐的信息消费概念股表现最为靓丽,初灵信息周最大涨幅30%,成为信息消费概念股的龙头品种;超图软件、周内最大涨幅也达到了20%;御银股份、数字政通等信息消费概念股也有10%以上的涨幅。智能自动化概念股整体表现中性偏好,御银股份等相关品种表现为冲高后的震荡格局。

新兴产业概念股百花齐放。环保概念股异军突起,香梨股份25亿收购水务公司,复牌后连续3涨停;传统环保概念股中电环保、龙净环保、首创股份三剑客涨升一片。智能自动化主题投资中,以安居宝、捷顺科技、鹏博士为三剑客的智慧安防概念股;以智云股份、瑞凌股份、蓝英装备为代表的机器人概念股;以中航电测、汉威电子为代表的传感器概念股等热点板块纷纷涨停。

文化娱乐板块继续高歌猛进。大传媒概念股以华录百纳、华谊兄弟为代表的影视概念股涨幅居前。手机游戏概念股出现分化现象,市场开始挖掘低价未涨的潜力股,以鸿博股份、高乐股份、华润锦华为代表的三低游戏概念股连续涨停;而对高位股票持观望态度,中青宝等龙头股出现滞涨现象,佐证了上半年红极一时的手机游戏概念股炒作或已经进入尾声。

产业融合概念篇5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作为这一概念的直接解读者,先后于2月17日和3月7日在央行网站上发表《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社会融资规模是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的中间目标》两篇文章。

争议随之而来,焦点集中在社会融资规模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与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关性、可控性,以及行政规模调控等问题上。

这一新统计概念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货币政策新思维?4月1日,盛松成在央行办公室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

他认为,不能用旧的思维模式去理解新的概念。“当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时,人们往往会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它、阐述它,由此对新概念产生误解。”

面对各界对行政调控的担忧,盛松成多次强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是今年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绝不意味着把社会融资规模分解为信贷、债券、股票等具体调控指标,而是通过数量与价格调控手段相结合,保持今年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合理。

理论和实践创新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对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怎样的意义?

盛松成:迄今为止,社会融资规模概念有三种提法,即社会融资总量、社会融资规模和社会融资总规模。它们是同一概念的三种不同的提法。

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出是我国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将对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是促进直接融资发展,改善企业融资结构。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政府工作报告》)。

二是使金融宏观调控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体社会融资状况,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即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绕开贷款规模。

三是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社会融资规模将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结合起来,将进一步促进金融宏观调控向市场化方向转变,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有无类似的国际经验?

盛松成:首先,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受到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的启示。

这些理论认为:对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不仅仅是狭义的货币,而且是包括狭义货币在内的所有短期流动性资产;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行为,而且是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的活动和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货币当局不仅应该控制商业银行及其负债,而且应该控制其他金融机构及其负债;货币供给并不是取决于货币当局的外生变量,而是取决于经济过程本身的内生变量。

同时,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也是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入思考的产物。

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联系密切,贷款的提供者扩大到整个金融体系;信用过程不仅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内,而且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已不能完全反映货币信贷创造过程;资产负债期限转化职能不仅局限于传统商业银行,而且发生在“影子银行”的其他多种形式中;宏观审慎管理范围过于狭窄,大量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产品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

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不能满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中央银行需要监测更广义的信贷。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的广义信用的概念囊括了实体经济部门债务资金的所有来源。

详解中间变量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新概念,蕴含着怎样的货币政策调控思路?

盛松成:当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时,人们往往会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它、阐述它,由此对新概念产生误解。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一个新概念,其创新不仅体现在其内涵上,而且体现在它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监测指标和中间变量的市场化方向上。

从历史上看,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曾有一个发展过程。1994年10月起,央行开始正式按季度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分层次监测指标。1995年央行尝试将货币供应量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1996年起,货币供应量正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由此可见,社会融资规模的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也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拟从2011年一季度起试公布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未来条件成熟,可按月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及各组成部分。

《财经》:央行一直在强调价格和数量工具的综合运用,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出将带来哪些新的转变?

盛松成:近年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逐步确立,Shibor在金融产品定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影响社会流动性水平和市场利率水平,会对包括股票、债券在内的资产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股票和债券价格及其融资规模。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在实际操作中,将如何发挥其作为中间变量的作用?目前社会舆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理解存在一些分歧。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在实际操作中会被分解为信贷、债券、信托等具体规模调控指标。

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是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这绝不意味着把社会融资规模分解为信贷、债券、股票等具体调控指标,而是要“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采用基于2002年至2010年的月度和季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相比,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Cpi的关系更紧密,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

尤其要指出的是,社会融资规模与物价关系较为紧密,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意义重大。

同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基础货币、利率关系更紧密,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基础货币与社会融资规模的正相关系数为0.15,高于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正相关系数(0.06)。利率与社会融资规模的负相关系数为0.57,高于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负相关系数(0.53)。

探路逆周期监管

《财经》:今年1月的国务院工作会议和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出现了“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的表述,如何理解“合理”的含义?

盛松成:应从总量和结构上来理解“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首先,社会融资规模应在总量上保持合理。一是社会融资规模应与宏观调控目标相一致。可以根据GDp和Cpi等指标测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应社会融资规模。二是社会融资规模应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吻合,与宏观调控导向相吻合。三是社会融资规模应有助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其次,社会融资规模应在结构上保持合理。一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结构要合理。二是要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三是要重视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

社会融资规模涉及金融市场等诸多方面,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需要各相关部门更紧密的沟通和合作。

《财经》:社会融资总量的提出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行三会”的协调问题,目前有什么新进展?

盛松成:我行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已达成共识,在原有数据共享基础上加强协作,保证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财经》:“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社会融资规模在其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盛松成: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的总体要求是:操作上,逆周期调控社会总体流动性水平;目标上,加强金融体系稳健性分析监测和评估,避免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上,要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的监管制度。

产业融合概念篇6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投资者

金融业崛起之后,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也日渐兴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之后金融危机的发生,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热潮也此起彼伏。我国在2006年首次在法律中运用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该法律规定了利益保护的原则,尤其是对客户进行保护,并且指出金融业的创新首先应该满足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需求,要充分的维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益,但是尤其不足的是,在这一法律中却没有对金融消费者概念进行区分和界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11年,保监会依次建立了保险消费者保护局,2012年,建立了投资者保护局。这些保护机构的建立,让金融业陷入了法律的保护中。但是,在法律日益完善的前提下,由于我国在金融消费者的界定认识不易,因此严重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

一、域外法中的“金融消费者”

英国在2000年中首次在市场法案中运用了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这样概念的出台,使得人们对金融行业中的差异有所减少。这种概念的出台和英国所使用的金融统治体制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这一法案中,其注重于将消费者分为专业和非专业,在此基础上,强调要为非专业的消费者提供特殊的保护,但是我们发现在消费者分类中明显的对专业的消费者的保护比较大。从2010年英国政府实行金融体制改革以来,消费者的权益就受到了金融业的保障。但是,我们能够看到,无论监管的对象和现状如何,在监管中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首先我们必须放在第一位置上。

美国也在1999年针对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提出了法律上的概述,他们将消费者认为是因为家庭、个人或者家庭某种目的所进行金融产品交易的人。为了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美国出出台的法案严格保障人民在进行金融买卖中首先要对产品信息进行确认,禁止人们在进行银行卡消费中出现欺诈,在此基础上对金融业产品的一些不诚信的行为进行打压和抵制。在美国法案中,更清晰的是,将消费者个体看作是受托人的代表,而金融服务产品则是在金融机构中为家庭所需要的物品进行选择和买卖的过程。在这一法案中,它主要强调了金融行业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的储蓄和信用卡交易,在其他投资者个人投资方面没有更大的说明。

2000年日本出台了《金融商品销售法》。这一法律在传统的基础上,将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它定义金融消费者是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在金融中被动接受金融服务的主体。在这一说明中,金融消费者所涵盖了所有金融业,并且消费者不具有金融知识,而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其在进行金融服务推荐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对金融消费者服务做出保证。日本法将一些分业进行监管的项目统一变为综合监管,使得金融产品中的一些价格出现了大的变动。在日本法案出台的情况下,虽然受到了一些法律的限制,但是在形式上有很多的个人投资的色彩在里面。

二、目前我国对金融消费者的认识

很多年来,有不少的学者对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在我国只有投资者和消费者这一分别,而这两个概念并不能够运用到金融领域中。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对于金融产品,没有所谓的消费,只有一些产品才有所谓的内涵。但是绝大部分的人们还是赞成金融消费者本身这一概念的,但是在具体的概念界定中却是存在着分歧。例如,有人认为金融消费者是指金融机构中通过建立金融关系,从而进行金融服务的客户。这种关系只是以客户的投资领域来进行区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原先所要表达的意义;此外,很多人认为在金融领域中客户所进行的正是投资者所进行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不能够否认其作为消费者的身份和真实意义。此外,还有人认为金融消费者是在生活的基础上,接受金融服务,从而进行生活维护的事项,这种划分主要依赖于金融服务的行为目的性。通过将金融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属性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法律所规定的消费者的共有属性。

三、金融消费者及其与金融投资者的关系界定应考虑的要素

据我国所有的研究来看,金融消费者应该考虑到的要素主要有金融消费的涵盖项目,金融消费者分范围,金融产品的风险性。从第一个要素来看,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某些传统的投资金融类别能否统一归咎于金融消费。在其它意义上来看,投资额消费之间具有排斥性的成分,投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为是通过放弃自己现在的消费而进行的投资,而消费这一行为主要是满足人们个人现实的需要。更深层次进行了解就是,由于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它只是作为获取经济价值来说的,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遭遇到减值。单看消费这一问题却不存在减值的问题,对产品的消耗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另一方面的说法。在传统的观念中,一般从事证券类的活动我们通常将其称作是投资,而对于个人家庭中存在的从事存款、保险活动的被称作消费。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银监会与保监会都已明确的承认金融消费者的这一概念,但是证券行业中仍旧使用投资者的概念。其他要素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对其进行确认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区分,导致目前在对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投资者的这一概念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争端。但是我们能够确定的一点是,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作为投资者,在涉及到金融领域中一定要慎之又慎,以保证自身的权益。

四、结语

目前,我国对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投资者的关系界定不一,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辨别。通过对其二者关系进行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人们对其的分辨,在实际的金融操作中更加灵活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杜晶.“金融消费者”的界定及其与金融投资者的关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4:100-104.

[2]刘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重述与裁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

产业融合概念篇7

财务会计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其中,会计计量在会计确认和报告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上,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是以历史成本会计计量为特征的,所以,会计计量问题多年来并没有被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引起足够重视,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各国会计准则体系中也鲜有对会计计量提供专门的框架或者指南的。然而,随着会计界越来越多地试图把纷繁复杂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纳入表内核算和资产减值会计等的广泛应用,历史成本以外的计量基础(如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会计实务中。这种情况一方面凸现了会计计量问题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因计量而生的新型问题,比如允许选用的计量基础究竟应当包括哪些,在何种情况下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等。我国在会计改革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与国际会计界同样的会计计量问题。因此,关注国际上会计计量理论与准则研究及制定的最新发展对于我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将主要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现行规定(包括概念框架和各项准则等)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会计计量问题研究上的最新进展,探讨当前财务会计计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可能的改革方向,并提出我们的对策。

一、会计计量:从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转向多重计量基础并存的会计模式

从早期的国际会计准则来看,大多是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制定的,比如存货、固定资产准则等。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兼具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质量特征,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坚持的财务报告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目标要求。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大大加快,、创新业务层出不穷,从而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提出了挑战。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减值问题在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始终以其初始实际成本(或者摊余成本)计量和反映的,在资产持有期间不确认减值损失。在严格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减值损失只有在相关资产发生转让、出售等时,才予以确认。其结果是,当资产的市价、可收回金额等低于资产实际成本时,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净利润等均将被高估,从而导致财务报告难以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就需要引入资产减值会计和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为此,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8年制定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引入了可收回金额等计量基础来反映企业资产减值损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4号——长期资产减值和处置会计》,要求长期资产(或者资产组合)的账面价值如果超过了其公允价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我国于1998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对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自2000年起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又扩大到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同时,要求计提这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司范围也由上市公司逐步扩大到其他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施行和除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的引入,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

(二)创新金融业务和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问题近年来,大量创新金融业务和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不断涌现,不少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是从事这些业务的主角,这些业务对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影响日益增大。因创新金融业务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衍生出的许多金融工具,它们通常属于履行中合约,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企业一般无需付出初始净投资或者初始净投资很小,与金融工具有关的标的资产和负债的转移也通常要到合约到期或者履行时才能实现。因此,如果严格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这些金融工具有关的资产和负债在合约取得乃至履约过程中都将难以得到确认,资产负债表将无法反映这些交易信息(包括相关的风险信息),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企业将这些交易称之为“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重要原因。

但是,近些年来大量的理论研究和金融工具实务的发展(尤其是不断发生的因金融工具交易及其管理不当而产生的财务丑闻)表明,金融工具会产生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者权益工具,如果将它们(主要是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处理,不纳入表内核算,则会导致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资产负债信息不全面,无法如实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然而如果要将这些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等纳入表内核算的话,除了那些具有实际成本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如购人的准备持有到期的投资、银行贷款、应收账款等)可以按照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外,对于那些在取得时没有发生实际成本(或者几乎没有发生实际成本)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而言,如果符合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就需要应用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比如公允价值等),才能将其纳入资产负债表内核算,而且这些金融工具的价值经营会变动,要求揭示这些价值变动的风险,也需要引入除历史成本以外的其他计量基础。在这种情况下,2003年12月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已经规定,对于所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原则上均应当以其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在后续计量中,对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的变动额应当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对于贷款、应收款项、持有准备到期的投资则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三)将在未来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但其发生时间或者金额不确定的负债问题在实务中,企业通常面临着大量不确定事项或者或有事项,这些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可能已经导致企业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但是实际履行义务的时间将在以后会计期间,而且履约的时间或者需要偿付的金额并不确定,它们会随着未来有关事件的发生或者不发生而发生改变。比如,企业为所售产品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企业所承担需要在未来支付的养老金义务等。显然,如果严格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这些将在未来履约而且支付时间或者金额不确定的负债将难以入账,并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如果要反映这些负债,企业必须在充分考虑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按照恰当的方法采用估计的应付金额或者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方法来确认和计量这些负债。《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要求企业必须对于时间或者金额不确定的负债(即准备),在符合规定的负债确认条件的情况下,予以确认,其金额应当按照以资产负债表日履行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计量,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统计上的“期望值法”(在涉及的现时义务为多项的情况下)或者最可能结果法(在涉及的现时义务为单项的情况下)予以确定。

毫无疑问,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使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要完整地反映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资产、负债状况,要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有关的信息,就必须引入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会计计量基础(比如公允价值等)。近年来的会计准则制定实践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正在逐步地被改造成为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基础并存的多重计量基础并用的会计计量模式。

二、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于会计计量的基本规范及其存在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其概念框架中指出,会计计量是指“确定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中确认和列报的财务报表要素的货币金额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特定计量基础的选择问题”。为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其概念框架中列示并界定了四种计量基础,它们分别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结算价值)和现值。概念框架并没有规定要求企业必须选用其中的一种计量基础,或者在何种情况下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但强调历史成本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最为常用的计量基础。所以概念框架的实质含义是财务报表可以以历史成本结合其他计量基础的方式予以列报①。然而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实践来看,可以发现准则与概念框架、准则与准则之间在会计计量方面存在着诸多不一致,一些重大的会计计量基本概念问题没有解决,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应用的一些会计计量基础无法在概念框架中找到理论依据从已经的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看,各项准则中除了引入概念框架规范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以及现值等四种计量基础外,还引入了许多其他计量基础,比如使用价值、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重估价、市场价值等。这其中,尤其是公允价值已经成为计量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其他有关资产或者负债的重要计量基础。但是,由于这些计量基础(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没有被明确包括在概念框架中,使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计量原则与概念框架之间出现了不一致。从制定概念框架的初衷以及概念框架在准则制定中作用来讲,概念框架扮演着为具体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的作用,各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当在概念框架的指导下制定,但不得突破概念框架。毫无疑问,现行的一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采用的计量基础已经突破了概念框架所界定的范畴,因此在概念框架中明确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原则便显得十分迫切。

(二)概念框架没有明确其规范的四种计量基础的应用前提概念框架尽管规范了可供选择的四种计量基础,并且允许采用多重计量基础相结合的会计计量模式,但是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每一种计量基础的应用前提,即应当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采用其中的哪一种计量基础。同样的问题实际上也存在于除上述四种计量基础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上。这种对计量基础应用前提规范的缺乏,导致在有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对于计量基础的选用出现一定的随意性,或者在引入某一会计计量基础或者某几种会计计量基础处理一项经济交易时没有内在一致的概念基础作支持。同时,这也会导致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在遇到一些新型交易或者事项时,在选择究竟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进行计量时,要么无所适从,要么随意选用计量基础,从而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三)不利于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未能在概念框架中对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作出规范,所以,各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在对于会计计量的处理上实际上存在较多的不一致(即使大家遵循的是相同或者相类的概念框架)。比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以可收回金额为基础,而美国会计准则则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允许采用公允价值或者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而美国会计准则只规定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等。显然,这种会计计量实务上的差异,导致相同的项目在不同的会计准则体系下会得到不同的会计处理(即不同的计量结果),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不利于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

毫无疑问,无论是从提高概念框架的权威性和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角度,还是从保持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之间一致性的角度,都有必要从根本上系统地解决上述会计计量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于2002年启动了“会计计量”研究项目,试图从重建会计计量的概念基础(理论基础)和提供公允价值的应用指南等方面入手,解决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出现的会计计量问题。

三、解决会计计量问题的国际努力与未来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向

(一)为会计计量提供概念基础:明确计量目标,提供评价标准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都在致力于解决财务会计中的计量问题。美国曾经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会计计量的基本概念问题,但是该概念公告形成于20多年前,目前看来已经显得过时,无法适应会计计量实务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当时没有在概念公告中提出公允价值计量基础问题。2000年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7号——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部分地解决了相关问题,但是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基础、计价技术等仍然缺乏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规范。为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3年6月增加了一个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项目,拟在短期内,按照现行的、需要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提供一个公允价值计量的框架。其长期目标则是修改概念公告,发展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基础。目前第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4年6月23日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统一了所有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原则与方法问题,对公允价值进行了严格定义,对如何确定公允价值提供了相应的层次结构,对利用公允价值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量所应披露的信息等作了具体规范。

与美国所作努力相对应的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2年和加拿大会计准则理事会合作,共同启动了“会计计量”研究项目,着手研究会计计量的基本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基本理念是,为会计计量提供概念基础首先要解决会计计量的目标问题,即会计计量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什么样的信息需要,只有会计计量目标解决了,才能从基本概念上厘清为了达致目的应当采用的计量基础,或者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的问题。

基于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明确决策有用性是会计计量的目标,即会计计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即与概念框架中的财务报告目标相一致)。也就是说,如果使用某一计量基础(如历史成本)无法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如某些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那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可引入其他计量基础,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但是,在引入某一计量基础时,究竟应当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其允当性?这是会计计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首先应当以概念框架中的以下标准来加以衡量:(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即会计计量的结果是否符合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的要求;(2)资产和负债的概念。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都强调了未来经济利益预期将流入或者流出企业,所以,会计计量基础应当有助于计量“未来经济利益”;(3)有助于资本保全;(4)考虑成本——效益。

毫无疑问,从概念层次建立会计计量目标及其评价标准,将有助于为会计计量建立一个统一的概念基础,避免准则与准则之间、交易与交易之间出现不一致。但是上述会计计量目标及其评价标准毕竟比较笼统,在遇到一些具体的计量实务问题时,仍然显得指导作用有限。比如在应用上述评价标准时,如何权衡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考虑不同的会计环境(尤其是市场环境)对会计计量的影响②?如何避免将上述评价标准应用到会计实务中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与解释问题等?在基本的概念和原则层次,会计计量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二)区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自从会计准则中引入资产减值会计、重估价会计③、部分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会计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因为会计报表不仅需要反映资产或者负债的初始取得成本,而且还需要反映一些资产或者负债在会计期间的价值变动情况,所以,当代会计计量问题实际涉及到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方面的问题。

从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看,初始计量基础主要有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最佳估计金额等,而后续计量基础则主要有摊余成本、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重估价、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由此可见,在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无论是初始计量基础还是后续计量基础,种类都较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针对这种情况,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决定系统梳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基础与方法问题。

其中,对于初始计量,已经初步决定了五个可供选择的计量基础: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使用价值和公允价值。至于后续计量,则需要深入考察各国的法律法规规定、各国的计量实务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在进行的其他项目(如收入和负债概念项目、报告综合收益项目、金融工具项目)后方能作出原则上的判断。可以预料,现行概念框架中的四个计量基础,除了历史成本将被保留外,其他计量基础(包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和现值)可能都将被修改或者替代。

(三)为公允价值提供应用指南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等国会计准则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而且可以肯定,公允价值将成为未来财务会计发展的重要计量基础。所以,如何界定公允价值,如何在实务中确定公允价值,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会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在现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文献中,除了对公允价值给出定义外,对在实务中应当如何确定公允价值较少给出具体的应用指南。其中,尤其是对于公允价值究竟应当是投入价值(inputValue)、还是脱手价值(exitValue),应当是实体特定价值(entity-specificValue)、还是市场价值(marketValue)上,并不明确。而在实务中,投入价值与脱手价值之间,实体特定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则往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导致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公司对于相同的资产或者负债会得出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换句话说,在上述问题不明确的情况下,所谓的“公允价值”可能并不是唯一的。这种状况已经使得会计实务有时无所适从,或者公允价值的计量五花八门,从而影响到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司之间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拟首先从概念上进一步界定公允价值的内涵,并为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应用指南④。具体包括:明确公允价值究竟应当是投入价值、还是脱手价值,应当是实体特定价值、还是市场价值;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用投入价值或者脱手价值,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用实体特定价值或者市场价值;在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在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又应当如何采用一些计价技术等来确定公允价值等。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来看,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初步意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对我国会计计量发展的思考

产业融合概念篇8

关键词:三网融合;有线电视产业;创新发展

三网融合的概念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以及互联网的融合,源自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产业进步和交互,产生的影响已经超越技术范畴,涉及到了文化、经济、政治甚至是国家的安全性和竞争力的加强,成为了全球信息文化以及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开始执行了关于三网结合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为国家的信息技术及综合领域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三网融合及有线电视的发展情况

1.1三网融合的概念和实质

三网融合是由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发的革命,20世纪末期美国麻省理工信息实验室出版的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描述过对该课题探讨过的结果,书中形象的以三个圆圈代表着出版业、计算机业、广播电视业三个领域,并以重叠的方式描述了三者结合后的发展前景将会超越每个领域单独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这也是对三网融合比较早期的概述。之后对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三网融合发展的不断落实,三网融合的概念和价值也逐渐完善凸显出来。

三网融合也被成为三网合一,是指由独立运营的传统有线电视网、电信网以及计算机网之间互相渗透和交融的一种现象,具有的特征是物理层面的网络互相交流,仅需要简单的物理网络就可以实现众多用户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同时还能和其他网络层面中的用户进行通讯和交流;三者在网络的应用层面上既能互相渗透和交互,也能在自身的领域互相独立;三者还可以根据业务和资源的需要调整网络间的交互和兼容的协议等。我国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还是在二十世纪末期的电信体制改革辩论,之后该概念被写入了十五、十一五以及十二五规划中,而且下新时期下不论是概念还是价值都逐渐清晰。

当前业内对三网融合的概念设定为一个在业务层、网络层互相渗透和ip进行交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主要的内涵是根据ip的分组情况进行技术交换的运用;橛没提供数据、视频以及语音等多媒体业务的服务能力;能够使用多种形式的宽带和服务对质量作出保障;对底层的传输业务进行合理分离和优化等等。

1.2三网融合对有线电视产业的冲击

三网融合的进程中对广电产业的冲击非常大,尤其是有线电视产业,不论是从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都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引发了发展模式上的深刻转变。三网融合概念对有线电视产业的益处主要体现在数据的传输能力和网络功能的应用上,信息技术的优化为有线电视产业的网络具有了传统广播电视没有的全媒体、全功能和全业务的技术前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相关部门开始对有线电视的网络双向化进行改造,能让有线网络的业务范围和信息承载能力在不同技术的改造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包括光纤混合网中的双向化技术电缆调节器技术、以太网电缆传输技术、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等技术的解决方案。其中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技术是为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双向调节的专业技术,对有线电视网络实施该方案之后对一条电缆上的数字电视、计算机以及交互电视的网络应用服务,而且在难度和费用上也相对较低,技术实现之后的网络业务性能也较为稳定,因此被称为有线电视产业双向改造的关键实现方式。

2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有线电视产业创新过程

2.1政府主导的转型探索

有线电视的产业转型是我国发展三网融合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广电产业向三网融合方向进发的基础步骤,而这一过程必须要由政府作为主导作用,既为广电有线电视产业制定向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也起到了综合性质上的监督和推动作用。我国国务院从2004年开始将广播行业的数字化作为了政府工作的要点,同时提出了在2015年时实现全国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转换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先后召开了五次全国性质的现场会议,部署和推进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转变的工作落实。新一代的广播电视网是由有线电视信息化和移动多媒体电视取得的成果为基础,用我国自主创新的高性能信息网作为核心技术,建设出符合我国具体国情三网融合为基础的有线电视产业。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新时期下广播电视建设的规划,也是引发三网融合和有线电视产业碰撞变革的基础,也是我国广电系统为三网融合发展做出的回应。

2.2有线电视产业链模块化设计

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有线电视产业和其他的广电行业一样承受着纵向产业链的分解过程,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也是制定了有线电视产业链的模块化设计过程,只有将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根据规则进行分解,才能实现每一部分的单独设计和自律子系统的行为,从有线电视产业角度来讲则是需要使用形成产业链中的连接点,通过耦合成网的形式将拆分后的模块进行整合和集中,再将建立好的子系统进行统一实现更加复杂的系统。有线电视产业的模块拆分再集中的过程,也是将有线电视和三网融合中涉及到的技术和产业进行分工整合的过程,一般会涉及到三种形式的规则。首先是结构,每一个模块的结构决定了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也是确定每一个系统部分地位的基础;其次是界面,用来描述模块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细节,也是模块直接互相交流和沟通的信息归属;最后是标准,用于对每一个模块进行检测和设计规则,对模块的性能进行衡量和比较。

2.3有线电视产业的创新策略

为了应对目前市场环境的竞争情态,企业的创新和改革是提高其竞争能力的最佳利器,但是由于有线电视产业长期处于垄断和区域化经营的状态,导致很多的广电企业处于市场意识薄弱的状态,在创新和改革的力度上也达不到行业的平均标准。我国政府的行政力量对改造有线电视产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开放以及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线电视产业的创新改革也住进步入正轨。根据网络产业链的结构可知,有线电视产业的创新过程可以通过对模块进行分解再整合,例如可以将有线电视中最核心的技术和业务进行分解,形成内容存储、集成、分发和传输等环节,这些环节可以和对应的企业相互对接,实现了每一个环节的价值最大化,同时也因为拆分后集中的行为模式让有线电视产业变得更加灵活和增加社会适应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线电视产业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从治理企业的手段开始调整,加大资金投入到创新技术的研发中,提高企业运营资本的增长速率和运作能力,同时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全面的专业素质培训,实现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有限电视产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超.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J].企业导报,2016,19:70.

[2]沈向军.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战略选择[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3]孙雯.基于三网融合形势下传统电视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产业融合概念篇9

【关键字】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措施

一、实现经济管理观念的更新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概念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需要不断更新观念,保障企业在稳健发展模式下,提升市场经济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员工工作概念有待更新,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管理概念影响企业发展。高层管理人员拥有创新经济管理概念,在进行管理时,能够营造出一种全新的工作环境。在进行概念更新时,应该体现出战略意识、经济意识、战略意识,才能保障企业高程管理人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领一席之位,而且还能形成鲜明的经济管理战略,为企业未来指明正确方向。领导人员的科学管理方针,体现在理念更新上。当前企业管理中时常出现经济管理工作量大,管理效果明显等特点。在该发展背景下,企业要不断更新发展观念,注重创新方法和技术,在现实发展中避免金融危机影响,提高企业社会经济效益。

二、创新企业的经营策略

企业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在经营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企业发展迎来全球金融危机,企业应该创新管理形式,改变落后组织模式,摒弃封闭的经营理念,使得经营管理趋向虚拟化以及柔性化。重组一种全新的应经结构,不断延伸企业管理弹性,这能够保障企业的宽度以及幅度。进行企业创新管理时,这些经营战略应该包含企业品牌效应以及企业联盟方式。这里所指的经营联盟,是企业同企业企业相互合作,在生产技术、品牌销售以及终端服务中实现联盟经营。创新企业品牌比较容易理解,指的是产品进行生产时,革新落后生产方式,将那些低水平的生产方式革新,在高技术生产技术下,创造出属于企业自身的品牌。这两种经营方式能够提升企业社会竞争力,能够保障企业发展势态。产品附加值在该发展模式下,会逐渐得到提升,不断提高企业市场利润。这是提升企业生产效益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有效营造出生产环境有效途径之一。

(一)建立有效的财务支出约束机制

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机制完善势在必行,例如财务职责制度需要得到完善,而且该完善形式是一种综合性完善方式。企业车辆使用。人员接待以及相关管理费用支出,这些需要得到科学的管理形式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起有效的制约制度,在执行该管理形式时,能够保障事项有章可循。而且,该做法能够起到节约资源,防止腐败现象出现。同时,还需注意的是,每个部门资金支出应该得到细化,在科学编制制度下,详细记录资金细化情况。该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企业经济计划能力,能够保障企业编制能力提升。每个企业在金融经济后期发展阶段,应该基于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制度。另外,还需建立企业财产物资登记盘存制度,该制度主要针对企业不同时间段内发生的实地存盘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再次解析最终的核算结果,该制度能够对企业内部的材料、物资进行管理,保障企业物资管理得当,提升企业运行效率。

(二)提升企业掌控能力

传统企业进行管理时,发展战略模式不符合当前发展需求,很多子系统无法得到社会关注。社会关注焦点集合在整体战略中,对于后金融危机时展下,显得越来越弱。当前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发展已经不能基于封闭发展状态,不能在保持孤军奋战模式。企业发展呈现出一种融合状态,更多的企业逐渐向产业群发展,逐渐实现价值链生产模式。很多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市场利益诱惑下,企业市场以及利益因素牵涉企业发展目的,企业一同合作,开展激烈市场竞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显得至关重要,管理战略在其中得到展现。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和外部联系,将上游业务延伸到下游中,可以开展业务协同合作。上游企业和供应企业紧密联系,提升企业价值利益。企业还需同内部机构加强合作,不断提升企业外务资源量,实现利益发展最大利益化。内部管理应该协同内部机构和外部市场,实现产品供应富足。

结束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才保障企业在平稳的平台上快速发展。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立足下来,提升市场竞争力,企业发展最大效益是实现利益最大化,保障企业稳健发展,促进企业社会形象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星榕,谢赤.金融危机背景下基金家族绩效与风险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2期

产业融合概念篇10

中报概念股独领。随着“2013年中报预约披露时间表”的出台,华平股份将打响中报战役第一枪,中报概念股炒作行情如期展开。智云股份,上半年利润净增9倍和10转10高送转预案,成为两市第一家中报高送转预案公司;向日葵10转12高送转预案,其超低的价格和超高的送转方案,更是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本周市场的中报概念股龙头,无疑就是智云股份和向日葵。笔者上期推荐的联创节能、江山股份、麦捷科技、银邦股份等表现也十分出色。

笔者认为,中报概念股的重点应着眼于高送转题材上,投资者应从以下思路选择标的:第一,选择已明确送转方案的股票逢低布局、中线持有,博取更大的收益,建议关注智云股份、向日葵等龙头品种。第二,从公司基本面分析出发,从各项财务指标中挖掘可能高送转股票,建议关注沃森生物、闰土股份、老板电器、焦点科技、海格通信、科远股份等股票。

手机游戏概念股依然倍受市场资金青睐,众多上市公司更是掀起了向网游进军的风潮,无疑都是看重手机游戏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本周市场以浙报传媒、掌趣科技、天音控股为龙头的正宗游戏概念股、以华润锦华、深圳华强为首的泛手游概念股都有不错的上涨。

互联网金融是继温州金改后掀起的金融改革新浪潮,这是来自草根的金融革命,必将引发中国金融格局的惊天变化。内蒙君正、金证股份、东方财富、大智慧等龙头股连续涨停,内蒙君正等龙头股随受特停影响,相关概念股出现短期震荡,但不改互联网金融概念股中期上升趋势。

特斯拉概念股接过手机游戏概念股的领涨大旗。据媒体报道,由厦门大学和中航锂电联合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的“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用功能隔膜的技术开发”项目,已建成一条年产300万平方米陶瓷功能隔膜试验线。中航锂电隔膜技术取得新突破,锂电蓝海引爆成长炒作,锂电技术革命概念股风起云涌,本周市场以成飞集成、大东南为龙头的锂电隔膜概念股连续涨停,彰显王者风范;欣旺达、亿纬锂能、江苏国泰等锂电概念股更是涨势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