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5:21

新高考改革的认识篇1

摘要:2014年9月,浙江省正式新高考改革方案并积极实行。高考“指挥棒”的转向将引导基础教育不再只注重“书面”,而是要从小进行能力培养,把应试性高考变成能力性高考,把知识点的考查变成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察。此项举措也必将对经历这场改革的高中生的自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影响其今后的大学生涯。本文以浙江省内现在校高中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就高考改革后其自主性分析为中心进行了相应的调查、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高考改革;自主性;高中生;应对改革

一、前言

近年来,教育问题愈发引起社会关注,高考的相应改革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本次高考新方案,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固化的文理分化思维中,而更加注重自身兴趣和特点,追求创新式人才。选择增多,意味着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需要提前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显然,这样的新高考模式必将引导现在校高中生的自主性发生相应改变,对其今后成为怎样的大学生产生相应影响。

本文立足于高考改革对学生自主性的影响这一问题,从学生自身自主性的改变和外界客观因素对其自主性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探究此次高考改革所带来的改变与影响,当“自主选择”成为学生基本发展时,分析其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与自我发展,从而探究出高中生应怎样利用此次改革发挥自身自主性优势。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中,共发放问卷373份,有效问卷370份,问卷有效率为99.2%。其中高一学生占11.43%,高二学生占64.29%,高三学生占24.29%,回收问卷后,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最后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数据处理上,我们采取了将待定选项份数除以被调查总份数的方法,得出百分比,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结论。

(二)调查内容

(1)在校高中生对浙江高考改革的关注与认知。

(2)高中生对高考改革的态度。

(3)高考改革对高中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4)高考改革对高中生个人规划的影响的调查。

(5)高考改革对于高中生提出的新要求以及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高中生对于高考改革的认知与关注

大部分的高中生重视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自主关注教育动态的意识。且对高考政策有仔细研究的学生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对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教育政策给予较大关注,从而可以根据政策变化对自身学习做出及时的调整与完善。

高中生对于了解高校招生制度的认识逐渐增强,但缺乏对教育动态的关注的人不在少数。而缺乏获取与了解教育动态,势必造成无法根据变化对自身做出及时的调整并制定相关学习计划,做到与时俱进。

2.高中生对高考改革的态度

2.1高考改革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新高考政策出台不久,尚处于初期状态,学生的呼声褒贬不一。高中生面对新的改革,存在一定的适应和调整过程。本次高考改革与以往历次高考改革所不同,它是一种方向性的变革。这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和中学教育带来方向性的转变,这对于学生以及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2高考改革对与大学衔接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低年级学生的适应情况较之高年级学生,其适应情况更好,自主性更高。高考改革让大多数学生提前对大学与专业有一定认识同时,让学生一定的了解与选择时间,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盲目填从志愿的现象。

3.高考改革下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方面的影响

3.1对选择选考科目的影响

在新高考模式下,大多数高中生在选择选修科目时会优先考虑自身对不同科目的认知程度和喜爱程度,偏向于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科目和相对容易的科目,并且在选课时对自身未来发展抱有一定想法。

3.2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总的看来,高考改革在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上有较明显的成效,且对于此类学生而言,此种高考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自我的发挥。

3.3对学习时间规划及学习效率的影响

高考改革下,绝大部分高中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安排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自主性,或者说相比从前增加。这种学习规划的自主性的提高也将对其将来的大学学习生涯产生良好影响。

3.4高考改革下对高中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现高中生进行了相应的学习侧重的调整,注重基础和运用,发展个性思维和多向性想法。大部分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合理,自主性较高。在接受老师指导的同时,不完全依赖与老师,对学习有一定的自主规划。

4.高考改革对高中生个人规划的影响

新高考模式中的新型“7选3”模式,迫使绝大多数的现高中生对于自己的未来生涯和学习生活的规划和安排有了提前的认识与思考。不同于以往的文理分科,一些高中生直到高考成绩揭晓后才开始确定方向,高考改革下的高中生对自己的未来提前有了一定的自主性想法。但这种改革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开发并不是绝对性的,依旧会有小部分同学因此对未来生涯和将来的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混乱与不知所措。

5.高考改革对高中生提出的新要求

本次本省的高考改革涉及内容较大、改变幅度也很大,在考察内容方面要求高中生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客观影响均对现高中生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夯实所有学科基础,不让任何学科成为“短板”。二是高中知识抢先学习,避免学习落差。三是把握机会,减轻日后的学习负担。四是提前设立目标,对自身的规划要有一定的认识与打算,避免在选课时盲选、错选。

四、分析与建议

1.与时俱进,转换观念

面π赂呖嫉睦戳伲仍有不少高中生没有转换观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类的高中生应当与时俱进,尽快了解新高考的政策内容以及自己心目中的大学的招生标准,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为之努力。

2.培养自主性,明确目标

此次高考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7选3”,这就有助于高中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进行选择,这也与未来的大学与专业挂钩。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选择科目时,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还要做好长远的计划。高中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应当锻炼自己的自主意识,有一个自己明确的长远目标,而非走一步算一步。

3.合理规划,自主学习

从自选科目中不难看出新高考有培养高中生自主性的趋势,除了自己选择科目外,高中生还应该自己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有侧重性学习、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于薄弱的科目或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不必将时间平均分摊给各个学科;结合网络、书籍等,进行多渠道获取知识。

4.发展个人兴趣,挖掘自我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个性化发展。利用广阔的资源,积极开发或发展个人兴趣,为自己的个人能力添砖加瓦,也为未来学业奠定基石。

新高考改革的认识篇2

关键词:高考改革;社会化考试;英语教学

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有重要启示。高考改革就“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如何评价”等问题为高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应正确认识英语社会化考试导向,顺应英语教学变革,积极应对,努力创新,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教养性和人文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考改革视角下高中英语教育的功能

笔者认为,教育部高考改革的总体方案是科学的、公平的、具有人性化的。因为这次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将考试与招生分离,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录取的机制,努力改变“一考定终生”的状况。英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两考的等级考试模式不但给考生提供了更多的考试机会,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客观、公平地选拔人才,还减轻了目前高考过分强调英语语言知识和技巧的局面,这将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并促进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实行英语高考社会化的目的是改变学生英语学习死记硬背、时间长、效率低的现状。同时,英语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学生的成绩较稳定,适合一年多考。所以,对英语考试实行社会化并没有撼动英语教育的重要地位,而是让英语教育回归本然之态。高中英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认识世界的多样性,促进国际理解,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在高考改革背景下,英语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赋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放眼世界,丰富人生经历,吸收多元文化,培养国际视角,发展创新能力。

二、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

1.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实现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应从实际出发,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实施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组织并鼓励高中英语教师参加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和评比活动,如:专业研修、新政解读、观摩课、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制订英语教学计划,改编教材,设计教学,处理作业等。

2.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弹性英语教学计划,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高考改革中,英语实行一年两考的社会化考试模式,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考试次数,按最好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这必然影响到高中英语教学计划。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来设置具有弹性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如,英语教学可采取必修与选修的课程设置机制。必修课程更注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切实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选修课程更注重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通过对英语课程的选修避免英语语言学习的中断。

3.遵循社会化考试导向,创新教学方法,推动高中英语教学的良好发展

英语高考社会化的目的是使英语学科更符合其应用性的本质。因此,英语教师需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在社会化考试的引导下,树立“重视英语交际技能,加强英语国家文化理解,培养学生国际视角,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英语教育观念。如,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优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积极搭建运用英语的平台,可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英语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情景小剧表演等学习活动;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在交流中积累知识,在讨论中升华思想,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发展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内省智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英语教育工作者只有了解和掌握高考改革背景下英语教育的功能定位,才能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拓展高中英语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创新和改进英语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新高考改革的认识篇3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物理教学改革教学体会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要求在教学方面做出全新的设计,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中学物理作为中学基础课程之一,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初中物理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一员,肩负着为学生提供继续学习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熟知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兴趣和爱好,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重责和价值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能力,是教学的首要任务,这离不开课堂教学。所以,推行教学改革,革新教法,提高效率,是新课程的当务之急。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的不足,希望通过改革,提高全民素质和科技能力。新的课程标准与时俱进,要求教师不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和学生共同学习的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通过不断改进,将思维模式与教学习惯加以改变,逐渐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创新在教学设计的立意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灵魂,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也是每堂课的导向,决定着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不停地做笔记,机械接受知识。对于物理原理,只知道在作业中运用,不知探其究竟。课上,学生习惯于老师“满堂灌”,被动接受,不主动积极质疑探讨。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遵照畅通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理解记忆、技能的规范操作,通过大量的习题巩固知识。

新课改的推行,对传统教学理念提出挑战。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服务意识,给学生“玩”的权利、“做”的任务、“说”的机会,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对于教学内容的构思,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熟悉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知识与技能”培养方面,不仅注重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还要对物理学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广阔的发展趋势、物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对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都进行适时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认识学好物理的重要性,继而喜欢物理课。对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要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把握适度,不能过深或过浅。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应用实践创新的能力。教会学生掌握问题的方法比只教会知识更重要。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上,我们首先要强调以人为本,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化需要。这就要注意把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质疑探讨的研究方法交给学生,放开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会知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探究过程,感受物理学科的独特魅力。其次,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要根据教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方式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活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以对话、讨论的形式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易获取知识。在“过程与方法”维度,我们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探求知识,让学生快乐学习,并且学有所获。

二、创新在因材施教的方式

每位学生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课堂教学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因材施教”是一个永恒的教育科研问题。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以人的发展为本为宗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各有特点,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性格形成等方面都有所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搞好分层教学,落实新课标有重大的助推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要认识到学生都有学习的权利,都有知识渴求和知识欲望,应重视他们,并采取妥当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对学生有信心,在设计问题、指导方法方面因人而异,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进步。

三、创新教学评价的制度

课堂中真正的学习者是学生,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建构知识,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教学,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在新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作为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某种意义上,考试如何改革,考试改革能否准确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对新课程改革的成效有重大的影响。既然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是考试,那么不能忽视它的导向作用,必须认真研究用考试这一标准评价物理教学时,到底要考什么、怎么考,怎么教才科学合理。以往考试只注重检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过于强化考试的功能,忽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这就使师生不得不实施应试教育。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要用发展性评价改变这种严重阻碍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建立一种发展性评价的观念,让每个学生都在考试中树立信心,实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总之,推进教育改革,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要多给学生创设思考的情境,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物理教师要有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咪.开展探究性学习,强化中学物理教学实效[J].赤子(中旬),2013(11).

新高考改革的认识篇4

关键词:改革;素质教育;地理高考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173-01

一、改革的地理背景

地理高考从“3+x”模式转到文综模式已走过多年,“3+x”地理试题为150分制,选择题占60分,综合题占90分,试题量大,覆盖面广,重在知识面的考查;而文综题100分制,选择题占44分,综合题占56分,重在能力的考查,题型求新求活,突出素质教育能力目标要求;前者重在量,后者突出活。因此,在地理教师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地理高考的要求,必须认真地对地理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二、改革的前提条件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培养学科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首先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在全面准确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质的认识和客观的看法,让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知识,又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出现的地理事物现象。

(二)改革教学内容,既体现素质教育又体现高考要求。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直接载体,是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基础。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但就目前高中地理使用的教材来说,它主要强调知识性、继承性,缺少对学生创造与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注意全面性和系统性,对个性和差异重视不够:引用的事例,资料较陈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不足,没有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三、改革的方法与途径列举

(一)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相一致的。传统的地理教学,只是把具体的知识要素作为重要内容来讲授,忽视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分析方法。这样很难使学生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点分析知识结构体系,并引导学生捕捉知识要素,使其各得其所,实现要素和结构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获得分析、综合、评比、概括等各种能力。

(1)重组法:这里所说的重组,是指变换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去重新编织所学的知识,如按地点的分布、时间的顺序、因果的联系等不同的要求重新组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编织成不同的知识系列。(2)图示法:利用地图或示意图整理知识,称之为图示法。地理事象具有明显的空间性,对地理事象分布知识宜采取形象编码,即在地图上显示出地理事象之间的“形”、“位”关系,建立起地理事象的空间形象,便于学生从图上一目了然地把握地理知识,便于学生整体地认识和分析地理问题。

(二)注意地理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与运用。即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层次的能力可分为下列两个级别:(1)分析判断能力。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利用气压高低判断气温的高低,利用气流的上升下降运动,推知气压的高低等等。(2)综合(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如,通过对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环境、技术等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分析,明白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工业区,就能够对其他任何一个地区(特别是自己家乡)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

(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应富有综合性、针对性及新颖性。各个阶段的复习课都非常重要,它是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巩固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往往有些教师忽视了复习课的这种巩固双基、培养能力的作用;把复习课只看作是“划书活动”,或是一遍遍地‘炒冷饭”。这样,不仅不能得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而且会把复习课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这种复习方法,精心设计、避免雷同,使每节复习课不仅具有综合性、针对性,而且富有新颖性,从而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总之,改革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教学方法、考试内容、能力研究与培养、学科渗透是主要的。素质教育体现的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高考则体现知识的灵活,技巧的应用,两者相辅相承。素质教育也可通过考试体现出来,所以教学的主攻方向也应体现灵活,学生学习更要注重技巧的积累,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渗透。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适应新的地理高考。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温泉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吕凤清.“演示”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黑河教育.2001年.第5期.

新高考改革的认识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着手,通过分析改革的背景和前提条件,以改革教学方法、考试内容、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学科渗透几方面改革的方法、途径来探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地理高考的变革。

一、改革的地理背景

地理高考从“3+x”模式转到文综模式已走过多年,“3+x”地理试题为150分制,选择题占60分,综合题占90分,试题量大,覆盖面广,重在知识面的考查;而文综题100分制,选择题占44分,综合题占56分,重在能力的考查,题型求新求活,突出素质教育能力目标要求;前者重在量,后者突出活。因此,在地理教师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地理高考的要求,必须认真地对地理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二、改革的前提条件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培养学科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首先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在全面准确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质的认识和客观的看法,让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知识,又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出现的地理事物现象。

(二)改革教学内容,既体现素质教育又体现高考要求。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直接载体,是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基础。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但就目前高中地理使用的教材来说,它主要强调知识性、继承性,缺少对学生创造与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注意全面性和系统性,对个性和差异重视不够:引用的事例,资料较陈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不足,没有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三、改革的方法与途径列举

(一)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相一致的。传统的地理教学,只是把具体的知识要素作为重要内容来讲授,忽视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分析方法。这样很难使学生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点分析知识结构体系,并引导学生捕捉知识要素,使其各得其所,实现要素和结构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获得分析、综合、评比、概括等各种能力。

(1)重组法:这里所说的重组,是指变换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去重新编织所学的知识,如按地点的分布、时间的顺序、因果的联系等不同的要求重新组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编织成不同的知识系列。(2)图示法:利用地图或示意图整理知识,称之为图示法。地理事象具有明显的空间性,对地理事象分布知识宜采取形象编码,即在地图上显示出地理事象之间的“形”、“位”关系,建立起地理事象的空间形象,便于学生从图上一目了然地把握地理知识,便于学生整体地认识和分析地理问题。转贴于

(二)注意地理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与运用。即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层次的能力可分为下列两个级别:(1)分析判断能力。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利用气压高低判断气温的高低,利用气流的上升下降运动,推知气压的高低等等。(2)综合(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如,通过对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环境、技术等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分析,明白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工业区,就能够对其他任何一个地区(特别是自己家乡)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

(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应富有综合性、针对性及新颖性。各个阶段的复习课都非常重要,它是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巩固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往往有些教师忽视了复习课的这种巩固双基、培养能力的作用;把复习课只看作是“划书活动”,或是一遍遍地‘炒冷饭”。这样,不仅不能得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而且会把复习课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这种复习方法,精心设计、避免雷同,使每节复习课不仅具有综合性、针对性,而且富有新颖性,从而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总之,改革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教学方法、考试内容、能力研究与培养、学科渗透是主要的。素质教育体现的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高考则体现知识的灵活,技巧的应用,两者相辅相承。素质教育也可通过考试体现出来,所以教学的主攻方向也应体现灵活,学生学习更要注重技巧的积累,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渗透。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适应新的地理高考。

参考文献:

[1]吕凤清.“演示”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黑河教育.2001年.第5期.

新高考改革的认识篇6

 

高考作为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衡量普通中学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对基础教育发挥重要导向作用。随着教育普及,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改革原有高考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又一重大任务。

 

关于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的方案已经,这是历年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制度改革。此外,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高考改革配套方案。此轮高考改革从考试到录取一系列方面都有诸多变化和调整。

 

一、新高考改革有关高中政治的变化

 

新一轮高考改革对高考政治学科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录取制度等内容进行了全新调整和部署。具体内容的变化,大体上有如下几点:

 

1、考试科目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规定,高中政治科目被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思想政治与其他高中主要考试科目一样,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此次高考改革,使得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学习后,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结合特长优势再决定选考科目。

 

2、考试内容

 

根据文件要求,地方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及要求,确定高考试题。政治高考试卷的设计会更加要求学生把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情况相结合,除了考查学生政治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外,将更加注重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试成绩

 

政治学科如果被计入高考考核科目之一,其成绩结果不会以分数直接计算,而是以合格与否形式表现。考试成绩的分为五个等级,各省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大致是: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

 

4、招生录取

 

招生录取政策的改变,打破看重高考的分数成绩旧习,扫除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多元录取机制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追求分数的最大化,更应该把知识彻底消化吸收。届时,学业水平考试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评定资料。将学生考试所有科目成绩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具体操作的细则由各地区及高校确定。

 

二、新政策变化对高中政治教师带来的挑战

 

政治教师作为高考改革的最直接对象主体之一,是高考改革中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对教师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对高中政治教师教学理念的挑战

 

传统的政治教学主要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学生的兴趣,教学多数采用满堂灌的形式。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政治课不再是高考必考科目,政治教学必须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调整教师本身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

 

2、对高中政治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由于选择哪门学科参加高考成绩计算,是学生根据报考心仪的高校的系列要求和自身的兴趣优势学科来决定。学生选择哪门学科成绩作为高考考核成绩,直接影响政治学科的在高中阶段的地位和实施状况。为了吸引学生的选择和报考政治,那么我们的政治教师就必须对教学技能有所提升。如:注重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激情和动力;要改变传统古板单一的授课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和贴近生活性的认识。

 

3、对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

 

新高考改革的命题旨意由以前注重知识点积累向能力培养习得的转变,政治课程的高考试题的设计必须充分体现着与时展接轨、注重能力探究、锻炼逻辑思维方式,这些变化特点的出现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国家对教育的整体规划,随之调整对政治学科的整体认识和评估未来专业学科走向,使政治学科的前景发展更上一层楼。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的应对策略

 

为了促进高中学更好地适应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变动,高中政治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完善。

 

1、提升政治教师专业理念

 

作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高中政治教师,必须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贯穿教学实际。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师观念。此次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重点要求教师更新课程意识,灵活改变教学方法。政治教师要做到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促进师生互动、引领教育教学创新。其次,要转变教学观。政治教学从偏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自我领悟,从偏重单个知识点的消化熟记转变为掌握前后知识的逻辑演练,从关注班上优秀学生的成绩起伏转变为注重班级的总体进步大小。最后,要转变学生观。深刻领悟高中生是一群不断发展并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更不要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判定学生的优劣,注重良好性格品性的养成。

 

2、拓展教师专业知识

 

新方案的实施,使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逻辑体系结构以及思想政治观念等方面面临诸多改变。首先,要巩固和拓展专业的知识,了解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理论结合实际,传授与时俱进的知识,让学生与时代接轨。其次,应积累一般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根据学习者及其知识的特点,结合教育情景展开针对性的政治课教学。最后,应提升自己与政治相关的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的宽度和广度。

 

3、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政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高低,对于教学工作的指导和设计、具体授课方法的组织实施、采用教学手段和多媒体的运用都有重大影响。首先,提高教师组织协调能力。采取新闻时政结合书本上的知识点,了解高中学生实际情况,尽力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其次,教师组织课堂须灵活运用一切可能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典型和普遍存在的难题,指导学生去认识和理解书本知识和生活的紧密关系。最后,提高科研能力。教师在碰到的典型棘手的教学事例,应加以研究其现象及其本质,以便掌握教育规律。

 

教育事业的兴衰不仅关系国家民族的存亡,也关系到每个人的前途发展,高考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影响广泛意义深远。作为政治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通过教学互动,不断地促进教学提升。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理性分析新课改的要求和授课目的,推进政治学科的蜕变和进步。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变化浪潮中,为政治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以便促进国家整体教育的进步。

新高考改革的认识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已随着一系列课程标准的颁定和教材的编写走进课堂,正在越来越多地规范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但在推进新课程当中,教师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才能符合新课程需要呢?笔者在文章中将进行详细分析。

一、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滞后,传统教育观念难以更新

新课程意味着传统课堂教学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到教师角色行为、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交往方式等都要彻底地变革。而不少领导和教师对新课程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所以在一些已经课改的课堂上几乎没有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他们仍然对教育教学的功能理解狭隘,只知道教育是教人读书,不懂得教育是在开启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对这场改革的创新性认识不足,认为别人怎么改,我就怎么改;别人改什么,我就做什么,仍在等待别人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

2.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更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工作程序和教学策略。对于教师来说,经过长期的实践,各自都有一套自己运用自如的方法,但启发式教学仍然是诸多方法中的精髓。而新课程要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在于致力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正是现代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固守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的教师,必须进行改革。

3.保守的地方行政干预影响了教学的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尝试,不是靠行政命令可以实现目标的。而目前在一些学校中,有的从外地学习了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就要求学校教学一律改为这种模式;上级要求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少学校就要求一律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实际上有好多都是形式主义的。所以课堂教学改革要有实际性的突破,就必须从这种保守的行政干预中解放出来,人胆地、创造性地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索。

4.英语考试改革难以突破

教育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目前,考试改革力度不够,对课堂教学改革仍是很大的阻碍。所以考试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以淘汰大多数的考试不改革,单纯考测知识而不考能力的考试不改革,高考制度不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就难以走出困境。

二、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对策

1.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

新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不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尽可能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尽可能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研究学习内容与研究学科课程标准结合起来,全面理解教学内容、编写目的,理解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2.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角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学生间的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4)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3.学生必须建构新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过程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才有实际的意义。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教学实践中重结果轻过程,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凸显学生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研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走进课堂,并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流。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教师要把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作为自己认识的对象,由注重“教法”转为注重“学法”,不仅看重学生的“学会”,更要看重学生的“会学”。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确定课题,主动地探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树立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再次,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创设合作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短剧、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有些活动可以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但大多数活动应由多个同学合作进行。他们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条件,有效地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使他们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善于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新高考改革的认识篇8

从1978年起,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恢复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以来,至今已有18年了。与此相应,高考历史命题工作也进行了18年。由于这一工作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命题过程是一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18年的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878年—1988年的第一阶段,是改革的初步探索时期。这一时期历史试题的主要特点一是以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二是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这两个特点在70年代末尤为突出。进入80年代后,情况开始变化。主要表现是,在要求考生牢固熟练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始强调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历史——具体之中有灵活”[1]。1980年,历史命题组以这句话概括该年历史试题的特点即如实地反映了这种要求。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在题型设计、筛选上作了一系列试验。如1981年出现了名为“判断”实为选择的新题型。次年,选择题名正言顺地在历史试卷中占据一席之地。1982年,出现了列举题。一些过于呆滞的题型,如年表题、古今地名对照题等则相继被淘汰。不过,主观性特强的名词解释题时有时无,选择题与选择搭配题并存,1984年选择题一度消失和填空题陡升到40分之多等现象的存在,又说明这一时期的改革不仅步履蹒跚,而且尚未触及深层次的问题。

1989年—1993年为第二阶段,是稳步改革时期。1988年冬的一次重要会议全面总结了11年历史命题工作的经验与教训,作出了推进历史命题改革的重大决策[2]。于是,1989年7月,当高考历史试题又一次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便有耳目一新之感:试卷分为两卷,第一卷为选择题,50分,机改;第二卷为非选择题,50分,人工改。首次推出多项选择题,共4个小题8分。首次推出史料分析题,共两个小题4分。问答题得到改造,三个问答题都具有大跨度、高概括的特点。这些事实表明,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进入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查并重的新阶段。此后几年,改革年年有动作,较重要的几个动作是:史料分析题更名为材料解析题,地位稳固,所占分值几次增长,1993年已占14%。材料解析题向选择题迁移,出现了材料型选择题(以1991年第9题为先兆,1993年第15题为正式出现的标志)。问答题改造工作继续进行。1991年的世界史问答题(第49题)首次引入材料。1992年的“贵妃题”,1993年的“榷场题”与“顾炎武题”,不仅都是典型的材料型问答题,而且都具有小切口——深分析的特点。为适应从老科目组高考向新科目组高考过渡的需要,从1991年起,每年都有百分制和一百五十分制两种试卷。在这一时期,还出台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举措,那就是在1992年的《历史科说明》(即《考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历史科的十项能力要求。

从1994年起,历史命题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即加速改革的时期。这一年,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实行会考基础上的新科目组考试,历史命题组提出了新的改革目标。命题改革力度加大,步伐加快,登上了新的台阶。

二、近年改革的走向和特点

1994年—1995年的新科目组试题可视为历史命题改革的试验田。从这两份试卷上,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命题改革的基本走向和显著特点。

1994年的历史命题改革以非选择题为重点。

在材料解析题方面,所引材料进一步丰富。这年新科目组的三道材料解析题共引10条材料,总字数超过1100字,而1993年老科目组的两道材料解析题共引8条材料,总字数不足500字,新科目组的三道材料解析题仅引7条材料,总字数不到800字。材料解析题设问度加大。以中国古代史的材料解析题为例,1993年新科目组第48题针对《机匠叫歇碑》,提出该材料反映的现象、实质以及官府的歪曲三个问题,较显较浅。1993年老科目组第40题则是针对淝水之战的三条材料分别设问,不需综合或比较。1994年新科目组第38题则不同,题目针对三条文字很长的材料提出4个问题。第1问要求综合一、二两条材料作答,第2问需要在第1问的基础上深入一步,第3问要求对材料一、三进行比较,第4问要求揭露贞观之治的阶级实质,分析其进步性和局限性,难度更提高一步。这一题具有根据材料综合提问和交叉提问的特点,要求高于以往的材料解析题。1994年的材料解析题,对答案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如上述第38题,除第2小问关于唐太宗的措施及实施结果可按教材文字作答外,其他3个问题都需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后作答,尤其是第4问,教材根本未从此角度讲,更需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阶级分析法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对贞观之治作出分析、评价。

在问答题方面,1994年新科目组试题中材料型问答题增多,第41题和第43题都属此类,而1993年新老科目组均只有一题。而且,1993年老科目组引的是“榷场诗”,新科目组引的是顾炎武的一句话,文字都短,便于把握,而1994年新科目组的“墨子题”,不仅文字长,且较艰深,不易理解。“恩格斯题”夹叙夹议,理论性极强,与学生的思维习惯相距较远,这就提高了难度。此其一。1994年的3个问答题,每题均设问3个小问,各小问都有一定难度,小问之间又有一定梯度,学生答题如爬坡。如“墨子题”,一问思想核心,二问社会根源,三问积极意义,要爬上这三个台阶,并不容易。此其二。1994年问答题答案要求有所提高。3个题的答案,除墨子思想的核心和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两个小问的答案较现成外,其余各问的答案均需考生组织。解答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的积极意义,高层次答案不仅要求结合战国时代的社会历史情况,指出其进步性,还要求指出它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这实际涉及对整个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评价问题了,考生若不站在总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高度上,是不可能想到这方面去的。此其三。

1995年历史命题改革的着力点在选择题上。

选择题的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32个选择题中,侧重考查知识记忆的约为20%,其余约80%的题目是考查思维能力的,如分析因果关系、比较历史现象的共同点、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判断表述的正确与否等。第二,材料解析题大举渗入选择题,第1、22、24、30、32题都是材料型选择题。第三,各题的备选项(含参考答案)直接引述高中历史教材的大为减少,个别题目的答案的观点与教材不尽相同。如第15题对日本武士在明治维新中的作用的评价就高于现行中学教材。由于有这些改进选择题的难度已大为提高。

上面所述是1994—1995年历史试题明显的不同于往年之处。不过这还仅仅是就现象而言,是现象的描述。那么,实质性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说近年历史命题改革的突出特点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以强化学科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

的考查为核心,全面改革试题,是近年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我国历史高考已进入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着重能力考查的新阶段了。对于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认识:

首先,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大大提高了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题目在全卷中所占的比例。据比较权威的统计,1991—1992年,此类题目约占30%,1993年约占50%[3]。1994年进一步提高,所占比重已超过全卷的2/3,其中着重考历史概念和历史材料理解水平的约占20%,着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的约占20%,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判断能力的约占15%,着重考查概括、评价能力的约占15%[4]。1995年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在80%的试题分数里[5]。

其次,深入发掘各种题型的测试功能,全面提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力度。早期选择题,注意的覆盖面,大多是关于年代、人名、地名、文献名以及其他具体史实的“四选一”,考生只要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即可得分,比填空题还容易,被称为“送分题”,考查的仅仅是识记和再现能力,功能未得到发挥。1994年,尤其是1995年的选择题,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考生需经分析、联想或比较,才能就因果关系、历史现象的异同、概念的含义以及表述是否正确等作出判断,选择题的功能被发掘出来。材料解析题由于朝着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方向发展,就能有效地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迁移知识和综合分析等能力。问答题开发出“大跨度”与“小切口”两种基本模式,并交相配合,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表述能力的功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正如1995年《历史科说明》能力示例中所分析的,1994年新科目组的“中国维新运动与法国启蒙思想”一题,实际是考查了九条能力中的1、2、6、7、8、9等六条能力,考查之全面,可见一斑。而且,自材料解析题渗入问答题后,问答题又增加了考查处理材料方面的能力。于是有的问答题可以考查九条能力中的七、八个方面。填空题一般只是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上述示例中三道填空题的能力要求仅涉及九条中的1、2两条,说明其考查功能较差,发掘余地极为有限。于是近年命题时,便以降低地位,减少分值的办法处理。1994年新科目组填空题15分,占全卷的10%,1995年调至10分,仅占全卷的6.6%,比之1984年填空题占全卷的40%来说,下降幅度之大着实惊人。

再次,高度重视材料的价值,通过多种类型的历史材料题(包括材料解析题、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问答题等),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历史认识的突出特点是,历史认识者必须通过史料(包括文献资料和文物古迹等)这一中介去能动地认识客观存在却已逝去的历史对象。因此依据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经分析思考,形成对历史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这是历史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的根本之处。近年,命题者把握住历史思维的这一基本特征,发展材料解析题,并使之渗入选择题和问答题,从而使试题的学科特点鲜明,学科能力考查的强度加大。

此外,注意科际结合,从“大文科”的角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无所不包,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不仅需要历史知识,还需要语文、政治、地理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还需要运用在其他学科中培养起来的能力。如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实际上主要靠语文课培养。近年的历史试题注意了历史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大文科”味道颇浓,这就大大加强了对考生能力考查的广度。

最后,开始着手改进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以适应能力考查的需要。题活,考生自然要活答,但如果评分时给予死判,则必然违背命题改革的初衷。所以,1994年的“墨子题”推出了层次评分法,1995年的陈启沅题推出了多角度评分标准。这种办法实际上是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导向性质,意义不可低估。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编制改革的方向。

注重以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是近年历史试题的特点,也是今后历史命题改革的发展趋势。可以断言,历史命题改革将沿着此方向继续推进下去。

三、对改革的评价与建议

对于18年、尤其是近年的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各方面都有评价。

命题者及主管部门或相关组织有“自我”评价。如国家教委考试命题中心在《1993年高考历史试卷评价报告》中写道:“1993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题,努力体现《考试说明》所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在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方面,开始趋于成熟和完美的境地;在发掘试题的考查功能和加强学科能力考查方面,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基本完成这一古老学科的考试由知识考查为主到知识能力并重的转变。”[6]对于1994年的试题,高考历史科试卷评价组的看法是:“199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历史科的命题,依据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坚持“两个有利”原则,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进一步发掘试题的测试功能,适当地调整试题的结构和考查内容,加大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从而顺应了在高中毕业会考基础之上的高考的需求,较好地体现选拔性考试的特点。”[7]从上引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及主管部门或相关组织对历史命题改革评价颇高。

从公开发表的文章看,试题研究者对近年的命题改革也持肯定态度。如叶尚志、方宝璋认为:“199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包括参考答案及评分办法)加强了学科专业能力的考查,其方向是对的。”[8]李军、黄牧航认为:“今年(1994年)全国普通高考的历史试题,进一步体现《考试说明》所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结合臻于完美和成熟,尤其是在学科能力考查方面,显然作了显著的增强。这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亦将大大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9]对于1995年的试题,有的研究者评价说:“与前几年试题相比较,1995年历史试题的稳中求变的“变”更具新意,更符合中学历史教学正逐渐提高的学科能力要求的实际”。[10]与此同时,试题研究者们也对试题的诸多方面提出了批评和改进的建议。

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是如何评价的呢?总的说来,意见尚未统一。一部分教师基本上同意试题研究者上述意见,但认为国家教委考试命题中心对1993年历史试题的评价偏高。一部分教师对近年历史试题意见较大,他们认为1994—1995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偏深偏难,改革超前于其他学科,使高考历史平均成绩连续几年低于其他学科,使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师处境困难。这些看法感彩较浓,一般难于公开发表,但流布面却相当广,也值得注意。

笔者认为,18年来,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运行轨迹是正常的,近年改革的方向是对头的,加快改革步伐和加大改革力度是必要的可行的。这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论证,而且,初步的实践也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

从理论上看,在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及其体系教学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命题改革以加强学科能力、尤其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为发力点,显然顺应了这一大趋势。又如,历史认识、历史研究、历史教学与历史考试虽然各有其规律,但在以材料为依据,能动地重构和反省历史,以获得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因此,近年的历史命题改革把发展材料解析题并使之向其他题型渗透、迁移,以加强思维能力考查的力度作为重要的思路,也是正确的可行的。

从实践上看,历史命题改革的积极作用已在许多方面显示出来了。首先,它改变了高考历史试卷的面貌,使之显示出鲜明的学科特点,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为素质好、潜能大的考生提供显示才能的舞台,使他人取得优良的考试成绩,获得深造的机会。而对于那些靠记忆背诵获得一些、甚至是数量可观的历史知识的考生来说,面对试题却是愁眉苦脸,难以下笔。这就表明,经过改革的高考历史试题更加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其次,通过命题改革,相当充分地暴露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以及错误,促使教材编写者和研究者深入考虑教材内容更新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中历史教材改革。最后,命题改革还暴露了我国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宏观上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促进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从方法看,我国历史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以“注入式”、“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点点滴滴的历史知识和教材上的现成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历史,应付层出不穷的考试。而这是与愈来愈注重学科能力考查的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背道而驰的。随着命题改革的深入,历史教师陈旧的教学方法和学生陈旧的历史学习方法的弊端就暴露无遗了。严峻的事实使人惊醒,中学历史教学界的一批有识之士奋起呼唤历史教学改革。新一轮的历史教学改革正在酝酿之中。由于新一轮的历史教学改革是在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推动下发端起动的,因而有不同于上一轮改革的特点。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历史教学改革是初中动高中不动,新一轮改革的走向则不然,高中也会动起来,而且高三会成为龙头,高三文科班历史教学改革将促进整个高中并带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在看到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多方面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必讳言近期改革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负影响。比如,试题是活了,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除少数地方外,总的来说还是死的,于是活的题目与死的参考答案之间的矛盾显得很突出,这就使高中文科班历史教学进退两难。试题活了,考生的答法自然“花样百出”,参考答案又不能适应这种多样性,评卷者只得“灵活掌握”,评分误差增多,评卷者的信度逞下降趋势就在所难免了。无论怎么说,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实际上是提高了,学科平均成绩是下降了,在文科各科中居于末位,使历史教师成为“众矢之的”,所受压力加大,积极性受到影响,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此外,由于历史高考愈来愈重理论,时间一长,历史教学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出现重理论轻史实,以“论”代“史”,把中外历史讲成社会发展史,把历史课变成政治理论课呢?一些历史教师有这样的担心,也不是毫无道理的。

基于上述看法,笔者认为今后应按照已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按已形成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把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推进下去。在这一点上,绝不能动摇,更不应回头。与此同时对改革中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并设法妥善地加以处理和解决。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采取渐进的改革策略。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方向正确,路子对头。但改革的目标与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中学历史教师的现状和中学历史教材的现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这也是不必讳言的事实。要缩短这个距离需要时间,广大历史教师(尤其是农村历史教师)要适应新的要求需要时间。我国各条战线的改革总的来说都采取的是渐进的策略,这是我国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高考历史命题改革也应采取渐进的策略。比如改革的过渡适应期可稍长一些,考查基础知识和考查能力的题目之间有一个动态比例,各种题型的内部要适当调剂,主观性题目设问要有梯度,起点降低一点,顶点提高一点,落差大一点,使不同水平的考生都能得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成绩。这些都能体现渐进策略。

第二,作更加细致的工作。虽然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改革的方向与路子,但如果方向路子对头,操作上屡屡失误,也会影响改革的进程和威望。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要加强科学性,作过细的工作,克服随意性,防止出现偏差和失误。每一个措施和步骤的采取事前都应论证。1995年新科目组试题中选择题共66分,占全卷的40.4%。为什么确定这样一个比例?看来有随意性。命题和表述要精雕细琢,要经得起成千上万的考生和历史教师挑剔的眼光的反复审视。过去个别题目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如1995年第36题“1777年美军由于取得__大捷赢得了法国、__等国的军事援助。”此题给人的印象是,命题者似乎把萨拉托加大捷作为法、荷等国对美国进行军事援助的根本原因甚至唯一原因了。这是一个“由于……,因此……”的因果复句,在遣词造句上应多推敲。又如第41题在引用了司马光的话之后,要求考生“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个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说秦始皇的一系列措施导致“秦亡”,这是很准确的,但如果说汉武帝的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的措施导致“汉兴”的结果,就值得商榷了。我们知道西汉兴于从汉高祖到文帝时期的这几十年间。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一方面国家强盛,一方面各种矛盾加深,危机开始显现,这与“汉兴”有质的不同。其实,如果此题改问“为什么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似乎科学合理。又如1993年材料解析第3题(第50题)一开始即说明“以下材料摘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西哀耶斯的《第三等级是什么?》”可该题没有“作者代表哪一个阶级?”这样一问,答案已在题目之中,犯了命题之大忌,使这问失去检测价值(此题收入1995年《历史科说明》附录中时,“资产阶级革命家”已改为“政治家”)。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某些观点陈旧,甚至有错误,这是事实。但笔者认为,对于这些地方,命题时不妨回避,用不着针锋相对地以命题的方式去纠正。对于史学界有争论而一时未得出统一结论的问题,命题时也应尽可能回避或设法通融。1995年第43题参考答案的第一句是:“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表明命题者主张中国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但中学历史教材多年来一直是以1937年7月7日为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活动中,无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讲话,还是报刊上的发表的文章,都是以“七七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的。在这种情况下,如参考答案的这句话改为“中国从1931年开始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两种观点都照顾到了,不是更好吗?有的题目,单独看没有什么问题,但与参考答案联系起来,漏洞就出来了。如1995年第38题(材料解析题第1小题)第4问:“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按题意,“当时”当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参考答案却说鲁迅“揭露了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推动社会生活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鲁迅写此文章的“当时”,怎么又把“古代”包括进去了?可见,如把题目中的“当时”二字删去更恰当一些。此外,个别题目超出历史科《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几乎年年都有。究其原因,仍是工作不细之所致。

新高考改革的认识篇9

【关键词】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实践

【基金项目】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2015-28).

高等数学,不仅仅是一门数学基础学科,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探索与求知精神,尤其是在新教育改革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必须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业评价考核方法进行改进与发展,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促进深度分析,接下来将主要从开展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的意义、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陈述,促进高等数学教育的发展.

一、开展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的意义

开展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研究,对于高等数学教育的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高等数学考核与评价方式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科学的改革策略,从而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其次,通过对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的分析,可以对高等数学教育进行一个全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更好地贯彻教学目标;最后,在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必然会加强对教学管理制度的革新,这样就可以为高等数学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的科学化.

二、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内容不全面

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对学生基本数学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和认知能力,使学生具备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高等数学的知识和内容更加深化,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思考方法,这样才可以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正是由于内容的深化和广泛性,高等数学学业考核必须从全面的角度出发,考查学生多方面的数学能力.但是从目前的高校高等数学的学业评价考核来说,并没有贯彻一个全面的考查理念,仅仅是考查一些基本的数学理论和数学知识,这样就限制了学生进行实际问题探索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对于高等数学学业评价内容不全面的问题,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

(二)考核方式单一

在对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部分学校忽视了对考核方式的改进,仍然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的方式,这样单一化的评价考核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试卷的评价考核方式,仅仅是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分析能力,但是却不能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而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达到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运用,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在.所以,对于单一的考核方式对高等数学学业评价造成的严重影响,必须进行有效的解决,促进高等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缺乏先进的考核评价理念

理念是改革的先导,没有改革理念的支持,任何改革都只是一纸空谈.对于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的改革来说,同样需要科学的变革理念来进行指导,通过科学的改革理念来指导改革过程,减少问题的出现.但是从目前调查的69所高等学校来看,仅仅有45%的学校在进行学业评价模式的改革中,具备科学化的指导理念,并且设立了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而其余高校根本就没有重视革新理念的重要作用,从而使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先进的评价考核理念对于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实践过程中,缺乏先进的考核评价理念的问题现状,必须进行科学解决.

(四)学业考核过程缺乏教学监督

对于任何考核来说,都必须结合监督的作用,才可以更好地提高评价机制的准确性.教学监督的实行,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推进数学学业评价的科学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一个准确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方法的调整,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重视学业评价过程的监督,部分学校并没有在评价过程中设置监督环节;甚至还有一些学校的学业评价监督仅仅是流于形式,根本就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对于这些学校的数学学业的评价监督模式不科学和不完善的问题,高等学校如果继续放任下去,将会给高等数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不利于促进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五)学生缺乏对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的认知

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的改革离不开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学校在进行任何教学模式改革的时候,必然要通过学生来实现,只有得到了学生的支持和认可,学校的改革措施才可以得到更加深入的贯彻,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的改革来说,同样需要学生对其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并且支持学校的决定,帮助学校认真地去执行这项改革措施.在一些学校中,全校参加数学学业测评的学生总数为1500人,但是有35%的学生对学业评价方式根本就不关心,有28%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去进行学业评价模式的改革,仅仅有37%的学生支持学校的重大改革决定.由此就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对学校的改革措施有一个科学的认知.正是由于部分学生缺少科学认知,这就导致了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的问题层出不穷.

三、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发展策略

(一)完善高等数学学业评价考核内容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发展,就必须完善高等数学学业评价考核内容.首先,学校要完善理论知识的考查.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测评的时候,必须对高等数学的理论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保证评价考核范围要广、考查知识内涵要深入,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的成绩得到一个全面的体现,对学生进行一个有效的分层对比,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其次,除了要考核理论知识之外,教师还要对w生的实际分析能力进行考核,考查学生对一些实际数学问题的处理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通过高等数学学业评价考核内容的进一步完善,高等数学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二)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

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完善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具体来说,第一,采用阶段性的试卷考核模式.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期末制的试卷考核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定期地进行学业测评,将周测、月测与期末测试相结合,建立一套完善的周期性的试卷测评模式,这样可以更加规律性地反映出w生的学习效果,便于对学生做出一个科学的学业评价.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实践性的学业评价方式,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观看学生在实践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可以更加合理地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多元化的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可以更好地推进高等数学教育的发展.

(三)强化先进的考核评价理念

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还需要科学的考核评价理念的指导,并发挥重要的实际作用.首先,学校要根据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制定出科学的改革方向,并且贯彻科学的评价理念,号召师生共同推进考核理念的指导作用;其次,教师要积极地贯彻学校的考核评价理念,并且要渗入到自己的实践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一个科学的指导和教学;最后,对于学生来说,要积极配合教师推进先进的教学评价理念,共同完成高等数学学业评价理念的发展与传播工作.这样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三方主体的共同作用,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先进的考核评价理念的推行与发展效果.

(四)加强对学业考核过程的有效监督

高等数学学业评价必须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为此,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设置完善清晰的监督制度,并且规定教师和学生要严格执行;其次,教师要严格按照学校的学业评价监督制度进行考核,保证学生考核的科学化、透明化,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发展,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必然会得到更加科学的改进,使其更好地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的认知

在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的进程中,学生必须做到积极配合,并且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首先,学生必须改革自己的认知观念,做到与时俱进,接受新的评价模式的实行,配合教师完成学校的考核任务;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对学业测评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且善于利用学业测评来检测自身的不足之处,做到进一步的改善,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更好地完成高等数学的学习,发展实践能力.

四、结语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使教育改革与教学实际相一致,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解决现实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高等数学学业评价模式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对一些改革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高等数学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艳滨,赵军生,肖相武.高等数学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9):34-49.

[2]陈海杰,张丽蕊.高等数学的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45-50.

[3]汪天飞.“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及成效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2):23-39.

新高考改革的认识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问题;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与认识问题”“目标与条件问题”“考试与升学问题”“形式与内容问题”等方面。

(一)观念与认识问题

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就遇到了这方面的观念与态度转变过程中的误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对立起来,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

──将评价和应试教育等同起来。将闭卷考试和课改对立起来。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对立起来。结果把素质教育庸俗化,贴上各种形式主义的标签。

──将高分和低能等同起来。殊不知,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好的基础知识哪来的能力。

──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对立起来。认为课改就是教师靠边站,学生唱主角,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走向对学生放任的另一个极端。

──把因材施教和整体发展对立起来。整体发展是全体学生的发展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但教育不可能使每一个孩子发展到同样水平,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性。课改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搞形式化课改,新瓶装旧酒,把历史继承与理论发展对立起来。

以上认识与观念上的问题导致我们在课改过程中,要么不讲科学、全盘否定过去,要么在课改过程中无所作为,甚至把课改庸俗化,对学生放任自流不负教育责任。

(二)课改的矛盾

最近,笔者在珠海市某中学参加了一次新课程语文教学研讨会,来自一线工作的某位中学教师指出:新课程实施以来珠海市某中学遭遇了以下六大课改矛盾。(1)教学的矛盾。教材的广度、深度与考试不一致,教材浅而广,导致学生不求甚解。(2)新课程的高要求与目前师生状况的矛盾。新课程向教师提出的是大学的要求,中学教师花费大量精力也难以应付。(3)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宽松灵活的学习活动的矛盾。在大自然中或室外学语文,不切实际。(4)教师工作负荷与新课程要求的矛盾。(5)评价体系操作性的缺失与理想化理念的矛盾。评价体系滞后于课程理念,教学过程的评价存在盲目性。(6)有限的教学资源与无限的教学需求的矛盾。学生在学校看不到报纸,收看不到电视新闻,与社会隔绝,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拓展式学习难以开展。

像珠海市第一中学,作为部级示范中学,拥有全国一流的教学硬件和师资队伍,在珠海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够与其相提并论,可是他们在课改中也遇到了如此大的困难,这还是在受实验条件限制少的文科上遇到的困难。理科课改上所需要的高标准的装备,对市一中来说,都很难达到,可以想象我们广大的农村学校如何满足课改所需要的客观要求,进行正常课改,这是一个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考试与升学问题

课改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与当前升学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的局限性之间存在矛盾。现行升学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局限于考学生某一方面,不能很好涵盖三个发展维度,还不能体现对人多方面能力的测试。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克服此矛盾,使考试内容贴近新课程。要解决复杂的人与薄弱的评价理论之间的矛盾就要明确两个问题。现阶段,考试仍是选拔人才的较好方法,不能简单地给以否定。我国教育资源严重短缺,要解决教育资源问题,竞争在所难免。竞争要求找到一个全社会都能普遍认同,而且具有可操作性以及客观、公正、公平的刚性判定标准和方式。现阶段,这个标准和方式还只能是现行闭卷考试。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客观规律,那就是课改也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需要找到它们的结合点,课改不能脱离实际。如果说课改后,学生反而考不上大学,失去深造机会,成为高中毕业的待业青年,广大学生家长不会答应,课改也将推行不下去。

可以预见,课改后的一段时间内,升学考试的形式仍要保留,但要在可能范围内改革内容。考试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测试,更注重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更注重检测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去思考,使考试内容与新课程理念更加对应。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四)课程实施的形式与内容问题

一是课堂上把“启发式教学”庸俗化成问答式教学。经常有把“问答”当做“对话”。“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老生常谈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所问问题学生通常能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不能不对我们部分教师的创造性表示怀疑。现在的教育是鼓励鼓励再鼓励,鼓励与夸奖的滥用,结果许多孩子都被鼓励坏了,成不了大器。而我们的一些教师自己却缺乏创意,这些教师是否学会了启发?

二是把自主变成自流,不尽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把作业还给学生。这一切都还给了学生,那我们教师干什么?难怪部分对新课程改革理解不透、责任心不强的教师私下说:“新课程改革太好了,我们真正解放了。”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三是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四是新瓶子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仍不能从旧的习惯中解脱出来,被旧的课程体系严格束缚住,教师根据大纲教,学生根据大纲学,考试根据大纲考,教与学被统得很死。在此大纲下,尽管课本难、繁、偏、旧,仍然是教师教课本,学生学课本,考试考课本,考完扔课本。面对新课程教师无所作为。

五是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一些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

六是探究的泛化。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在实验区的一些课堂上,探究性学习被泛化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七是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有机地体现三者,所以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八是课改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是死的,用教材是活的。然而,我们少数教师却走向了做课件不读书,教教材不研究的浮躁工作状态。

二、认识与对策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人们讲不破不立,课改如果走向另一极端,则破了也未必能立。课改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育的优势应该继承。如果回避考试和定量评价,忽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忽略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评价,势必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课改真正的目标和任务就得不到很好的完成。

这种结果是可怕的,是我们力图避免的。对孩子,我们永远都不能喊: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对他们每个阶段的教育过程和终身发展负责。我们的每一步都要力图成功。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改革工作,端正课改的态度,总结前段工作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一个阶段的课改实践,我们初步得出以下认识:

在不发达地区进行新课程改革要遵循特殊的规律,要客观地估计新课程改革的复杂性;

新课程改革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雄厚的物质基础;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控,发挥专家队伍和各级教研机构的指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要有创造性,要控制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承受的程度;

新课程改革要把握好改革出台的时机、政策出台的力度、社会各级教育承受的能力以及政策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新课程改革应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学校间的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

新课程改革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传统教育理论与引进国外课程理论的关系,正确对待国外课程理论;

新课程改革应尊重客观实际,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推进,要充分认识到观念和传统的转变是需要过程的,要及时纠正课改工作中的偏差;

新课程改革要加强行政领导,各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科学决策;

新课程改革应慎重推进,理论上还没有很好研究的改革不要贸然实施,现实工作准备不充分的不要草率实施,改革局面控制不住的不要盲目实施;

新课程改革要加强改革工作的监督和评价反馈;

新课程改革要倡导民主管理作风,课改专家要更多地深入教学一线,与一线教育工作者交流互动,对他们提供帮助;

新课程改革关键是教师,要大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应放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中去看,进行准确定位。

(二)课程改革的对策

为了防止课改流于形式,教育部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新课程工作的领导,稳步推进新课程实验;(2)认真做好任课教师岗前全员培训;(3)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转变;(4)认真做好教材选用和供应工作;(5)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6)积极建立课改实验工作机制,落实保障措施;(7)重视舆论宣传。具体对策如下。

首先,加强教师培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培训分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识性理论培训,给教师“充电”,促其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是各学科教学方式和方法培训,即学科培训。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把新课程、新教法与课改前的教法优势进行整合、互补。

第二,加强课改总体规划,建立有效的课改质量监督体系。同时创新教科研管理机制。课程改革质量监督体系是从以下几方面架构的。一是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上,我们建立了《珠海市教育教学八项管理制度》,以保障课改和教育质量。八项制度分别是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制度,教学信息公告制度,学科竞赛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教学效果监测评价制度,中小学考试命题管理制度,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制度以及教学质量奖励制度。同时,建立新课程教学服务体系。二是建立一系列的教研、科研、课改领导机构和具体实施组织机构。三是改革教研、科研、课改管理的运行机制,落实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和师资培训工作。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推广前景。所谓“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就是专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等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所实施的培训。这种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不能把眼光总盯在外出学习,应当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第三,加强新课程改革的教科研指导工作。我们正在加快这方面的探索,力图建立高效的新课程教学服务体系。珠海于2004年9月3日已正式发文,在全市有条件的中学建立“珠海市级学科教科研工作基地”。教研中心业务将落实到各学科教科研基地,从学校选聘学科优秀教师担任基地兼职教研员,指导相关学科教研工作和课程改革的展开。首批一二十个学科教科研工作基地将陆续在珠海建立,这样一来,教育指导专业人员到教学一线靠前指导,及时发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逐步建立起来的各基地能发挥新课改试点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落实新课改所要求的“以校为本”的要求。把理想放在心中,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将各项课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