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6:11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篇1

关键词:湖南省;粮食安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一、粮食安全的内涵

(一)国际性粮食安全概念的表述与界定。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

1、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

2、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世界粮食的新情况,将上述定义进行了修改,确定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够买得到也能够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物”。

3、1996年11月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对粮食安全内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以上三个不同的表述,表达了在不同时代人们对粮食安全由低到高的不同要求,说明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总的来说,我们应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粮食安全的概念:

角度一: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其中,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作为宏观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在粮食安全的三个层面中,“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我国的粮食安全。

角度二: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可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即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上。

从数量上看,要保障粮食的供求平衡,这是粮食安全第一个层次的要求。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粮食供求的平衡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只要有足够的购买能力,各国可以通过世界市场来平衡本国国内的供求余缺。但其基本前提是世界粮食的供求必须达到基本平衡。只有这样,全世界粮食数量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从质量上看,食物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的主要焦点,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开始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和营养的搭配。植物性农产品存在的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及动物性农产品存在的抗生素、激素残留,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等等,这些都是目前食品卫生中非常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质量安全将继续接受挑战。

从生态安全上看,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受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无法避免的,目前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生态环境都在逐步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的流失及水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及沙漠化;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濒危物种的逐年增多。这些变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削弱了食物安全的生物学基础,迫使我们减少了粮食耕地面积,由此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二)国际性粮食安全概念与我国粮食安全概念的区别。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国际性粮食安全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有重大差别。首先,“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本身就是这项工作的追求目标。无论是世界粮农组织的概念还是粮食首脑会议的概念,都是从全世界的角度出发,考虑世界上最落后国家、最落后地区、最落后民族的贫穷与饥饿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个追求目标。这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七大”以后我国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国情不同,也与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目标不符;其次,这一概念的外延是限定于口粮范围内的安全,没有包括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用粮的安全。从“十七大”报告的表述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联系,与“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相联系。进一步讲,就是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相联系,与建立和谐社会相联系,粮食安全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还应包括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的用粮安全,才符合“十七大”的战略精神。

二、影响湖南省粮食安全的因素

(一)人口因素

1、人口持续增长可能导致粮食缺口。目前,湖南省粮食产大于需。湖南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4亩,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湖南又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粮食产量的6%。近年来,湖南积极探索稳定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在粮食播种面积下滑的情况下,全省粮食总产量连年稳定增产,2009年粮食总产量突破600亿斤大关,比上年增长3.5%。但是,持续的人口增长使得全省粮食安全出现了隐患。截至2009年末,湖南省户籍总人口为6,900.20万人,比上年净增55万人,年增长率为0.8%。按照这一速度增长,到2030年全省人口将达到8,055.2万人,以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为标准,2030年全省粮食需求总量是3,222,080万公斤。而粮食单产不会无限增长,以2009年为标准计算,那么到2030年全省粮食需求总量将会出现222.08万吨的缺口,从而威胁到全省粮食安全。

2、粮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全省粮食安全。粮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由于种粮收益低从而不能从中得到足够劳动价值补偿而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粮农的种粮意识不够,大多数粮农都停留在种粮只为满足自己一家人的粮食需求这样一个认识阶段,没有把它当作一项产业来做,也没有把它提升到一个地区、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来重视。

(二)土地因素

1、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据统计,近年来湖南省全省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00年全省有耕地面积5,889.8万亩,2007年下降到仅有5,681.4万亩,8年内耕地面积共减少208.4万亩,全省人均耕地也由2000年的0.90亩下降到0.83亩;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这一趋势还会加剧。这主要是由于城镇规划建设占用地、地方乱占滥用耕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自然灾害,如山洪、泥石流等对稻田的严重损毁以致无法复原等原因造成的。虽然粮食单产可以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但这种增长是有上限的。换句话说,每亩粮食产量提高的速率,远远不能平抑种粮耕地面积不断萎缩这个大趋势,因此全省粮食安全不得不令人担忧。

2、土壤质量逐年下降。除了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之外,耕地质量也在逐年下降。湖南省农业厅土肥站对土壤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土壤有效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旱地下降幅度大。目前,湖南省耕地平均有机质含量只有3.07%,远低于发达国家3.5%~4%的水平。按有机质丰缺指标分类,全省有19.1%的耕地土壤有机质缺乏。高产田比重下降,中、低产田比重上升。1997年高、中、低产田分别占34.37%、36.86%和28.77%,目前全省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量的33.4%,有些市区更严重,如岳阳。据岳阳市初步统计,全市约有26.4%的耕地养分失衡,25.9%的农田灌溉水源受到污染,高产田所占比例从1997年的34.4%下降到目前的27%。

(三)技术因素。据湖南省农业厅调查显示:目前乡镇农技站两大问题尤为突出。一是缺乏年轻的高素质专业农业人才,全省乡镇农技站人员中有中级职称的不到总人数的一半,且年龄老化,50岁以上的人占了1/3之多,不少农技站十多年来都没有调进新的专业人员;二是“空巢”现象严重,服务功能严重弱化。这主要是由于农技人员待遇低,一多半农技人员经费没有保障,有的几年没有发工资,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有1/3离岗外出谋生。有的地方把乡镇农技站全部撤销,种子公司、农科所这些单位改制后都推向了市场,农业事业单位改为社会化经营单位,技术推广得不到保障。由此导致全省粮食生产的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与机械化程度不高,这些势必从根本上影响到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最终将成为粮食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四)生态因素。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的生态因素也是影响湖南省粮食安全的一大因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工业“三废”和农药中有害物质等对耕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再加上长期以来重耕轻养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使得耕地土壤养分分配失调,土壤结构破坏严重,地力大大下降。据统计,全省每年大约有58.6万hm2耕地受到工业“三废”、酸雨和化学品污染;大约1.7亿吨表土被地表径流带走,折合损失有机质高达248万吨,损失n、p、K等养料192万吨。目前,全省大约有59.1%的土壤缺p,22.9%的土壤缺K,78%的土壤缺Zn,70%的土壤生产力水平低于2级。耕地污染的直接后果就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降低,粮食残毒含量升高,这样不仅从量上影响到全省的粮食安全,并且从质上影响到全省的粮食营养安全。

三、确保湖南省粮食安全的对策

(一)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强化国家粮食安全意识。目前,要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要贯彻落实好中央[2004]1号文件精神及相配套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要增加种粮补贴金额,改进补贴方式,将按种植面积补贴、按休耕补贴、环境保护补贴等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确保种粮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加强对农用生产资料的调控,逐步降低农药、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提高粮食的比较效益。三是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实惠;要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对粮食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使农民减产年不减收,丰产年大增收,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要在粮农中展开有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教育,让粮农意识到种粮不仅是为了个人创收,更高级的目标是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若没有国家的粮食安全,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粮食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更无从追求所有社会成员的营养安全。

(二)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目前,全省的农村年轻劳动力80%~90%选择外出打工,务农的基本上是中老年人,劳动力文化程度很低。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我们可以通过在农闲时开办夜校,搞讲座、出板报、看电视、听广播等多种形式,以增加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另外,政府应重视对新一代青年农民的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把政治素质好、有闯劲、有干劲、有创新意识的青年农民送出去培训学习,以提高素质。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三)依靠科技和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和产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从根本上确保粮食安全,还得靠科技与投入。要使农业技术真正的进村入户,对农民的粮食生产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目前湖南省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量的33.4%,因此对中低产田进行改良势在必行,这就需要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结合工程等综合技术,研究应用沼渣还田、机械深施化肥和增施有机肥等技术,增加中低产田粮食产能。

(四)加强耕地开发和管理,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现有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是保证湖南省耕地安全的有效措施。这就要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工作,调整土地结构,严格非农用地审批制度,严控耕地流失,特别是要将各地滥设开发区圈而未用的耕地重新利用起来,将乡镇企业浪费的土地、基本建设损毁的土地以及撂荒耕地进行复垦利用,从而达到确保粮食安全所需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据统计,全省约有19万公顷的宜农荒地可供开垦,其中可开垦为水田的约7万公顷。因此,可通过兴修水利设施来改善灌溉条件,如在湘南、湘西及湘中丘陵区,有条件地改荒地、旱土为水田,合理开发后备耕地。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树一.“粮食安全”的内涵[J].垦殖与稻作,2003.2.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篇2

关键词:粮食安全;中低产田;水改旱;产量产值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041-03

收稿日期:2013-08-19

作者简介:郑家文(1956-),男,云南腾冲人,二级研究员,从事啤饲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2012年是保山市第九个粮食持续增产年、粮食平均单产347.99公斤,虽然比全省平均单产262.7公斤高85.2公斤、高32.4%,但还比全国平均单产353.2公斤低5.3公斤、低1.5%,而当年保山市隆阳区平均单产470公斤,居全省首位,高于全市35.1%。本文对将粮食、粮食安全、中低产田等有关问题作以简述。

一、粮食和粮食安全的概念及数量指标

1.中国传统的粮食概念。按照中国传统解释,粮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粱等;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豆类、薯类的集合。由于历史原因,国家统计局从1953年起就采用了广义的粮食概念,为了和国际接轨,自20世纪90年代起,其公布中国粮食总产量时另列了谷物总产量,以示区别。

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粮食概念。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下称粮农组织)的粮食概念是指谷物、即小麦、粗粮、稻谷等三大类,粮农组织所说的“世界谷物总产量”在中国常译成“世界粮食总产量”,中国广义上的粮食总产量中应剔除豆类和薯类的产量(近三年中国谷类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约89%),才能与其保持统计口径一致。

3.粮食安全概念。粮食安全概念是粮农组织1974年11月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来的,当时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要求各国采取政策,以保证世界粮食库存最低安全水平系数,即世界粮食当年库存至少相当于次年消费量的17%~18%,其中:6%为缓冲库存,11%~12%为周转库存,周转库存相当于两个月左右的口粮消费,以便衔接下一季度的谷物收成。凡一个国家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低于17%为粮食不安全,低于14%为粮食紧急状态。

1983年4月,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第二次界定: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概念做出了第三次表述: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这个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有充足的粮食(有效供给);要有充分获得粮食的能力(有效需求);以及这两者的可靠性,这三者中缺少任何一个或两个因素,都将导致粮食不安全。

200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首次正式提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问题,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粮食安全”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之中。

4.粮食安全的数量指标。世界粮食安全指标是每人每年有粮400公斤,中国制定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08—2020)》规定的指标:到2020人均粮食395公斤(如果剔除豆类和薯类后,谷物类只有351.6公斤)。

二、中低产田的概念和划分标准

1.中低产田的概念。中低产田是指因作物布局不合理和土壤中存在一种或多种制约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导致单位面积产量相对低而不稳的耕地。根据障碍因素类型不同,还可进一步再分为缺素培肥型、质地改良型、坡地改梯型、瘠薄增厚型、渍水潜育型、矿毒污染型等。中低产田的改造是通过工程、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对中低产田的障碍因素改造,提高中低产田土基础地力的过程。

2.中低产田划分标准。中低产田划分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以粮食平均单产为基础,上下浮动20%作为划分高产、低产田的标准,上下限之间为中产田,高于上限的为高产田,低于下限的为低产田。

3.保山市粮食播种面积的2/3是中低产田。2012年是保山市粮食生产第九个持续增产年,当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386.09万亩、平均单产347.99公斤、总产133.7万吨。保山市粮食单产2012年虽然比全省262.7公斤高85.2公斤、高32.4%,但比全国353.2公斤少5.3公斤、少1.5%,根据中低产田划分标准,单产278.39公斤以下为低产田(即在347.99公斤基础上下浮20%),单产417.6公斤以上为高产田(即在347.99公斤基础上上浮20%),在278.39~417.6公斤之间的为中产田。根据这个标准划分,高产田大约占年播种面积的1/3左右,大约有127.4万亩、总产量53.2万吨左右、占总产量39.8%,低产田大约占年播种面积的1/3左右,大约有127.4万亩、总产量35.5万吨左右、占总产量26.6%,中产田大约占年播种面积的1/3左右,大约有127.4万亩、总产量45万吨左右、占总产量33.7%。对具体作物而言:小春粮食播种面积85%左右是中低产田,大春粮食播种面积20%左右是低产田、50%左右是中产田。

三、提高中低产田产量的可行性

1.中低产区农民有提高粮食产量的强烈愿望。保山市中低产田地基本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该区域的农民粮食储备少,种粮积极性高,这个区域同时又是农牧混合区,养殖业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因此,中低产区农民有提高粮食单产的主观能动性。

2.提高中低产区粮食产量相对容易。大量生产实践已经证明,之所以出现中低产田地,一般都有一两个主要的障碍因素,我们只要找准了中低产区的原因,抓住生产中的主要矛盾,提高中低产区粮食产量比高产再高产相当容易一些。

3.提高中低产区粮食产量比较效益好。高产粮田一般都要增加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但高投入不一定有高效益,据云南省社科院有关专家调查,过去的二十年,全省粮食单位播种面积每亩化肥施用量翻了一番多,但每公斤化肥生产的粮食却减少了50%以上,化肥的生产效率正在以每年0.43公斤的速度下降,化肥施用的边际生产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递减趋势。

四、提高中低产田地产量和产值的实践

(一)“水改旱”产量和产值都提高

“水改旱”在这里指的是把种植水稻的田改成种植旱作玉米的地,因为玉米是高光效的碳四作物,不仅增产潜力比水稻大,而且耐寒性也比玉米好,不论山区和坝区,只要把缺水的“雷响田”改种玉米,产量都会大幅度提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实例来说明。

1.青岗村“水改旱”单产成倍提高。隆阳区汉庄镇西山片青岗、岩箐、金竹、庄房等四个行政村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冷凉山区,海拔1900米~2040米,年均温13.5℃~14.5℃,年隆雨量1358毫米,有稻田1500亩,属高海拔稻作区,由于温度较低,低温冷害严重,加之有一部分还属于雷响田,常年缺水,种植水稻单产普遍低于150千克。2006—2009年在青岗村实施“水改旱”项目1775.65亩,玉米平均单产670.3公斤,比对照水稻平均单产142.09公斤,亩增产528.21公斤,增幅371.7%。

2.高产坝区“水改旱”一年两熟变三熟大幅度增产增收。隆阳区汉庄镇贾官村是水稻高产区,海拔1652米,年平均气温15.5℃,平均降雨量1000毫升。通过实施“水改旱”,“包谷、大蒜、小麦”一年三熟栽培获得大幅度增产增收,2009—2010年在该村推广三熟制面积210亩,两年三熟制作物累计加权平均:亩生产成本2994元,亩产量2395公斤(其中,粮食1142公斤、大蒜1253公斤),平均亩产值9905.9元,最高亩产值13553.5元,平均亩纯效益6911.9元,最高亩纯效益9601元,相比之下,大面积的“水稻、小麦”二熟制作物亩成本451元,亩产量1056公斤,亩产值2175.9元,亩纯效益1724.7元。三熟制比二熟制亩产量增1339公斤,增产126.8%;亩产值增7730元,增355.3%,亩纯效益增5187.2元,增300.8%。

(二)西山片实施“3+2”战略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

位于隆阳区西北部山区的杨柳白族彝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瓦马彝族白族乡是一个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少数民族地区,这3个乡被人们称为“西山片”,是隆阳区乃至整个保山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西山片”长久以来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区委、区政府2005年在“西山片”实施“3+2”扶贫攻坚战略(3是指“包谷+生猪+核桃”;2是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仅从玉米生产方面看,2005—2009年实施五年累计推广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48.3644万亩、平均单产达到507.6千克,比未实施“3+2”战略前的2004年单产312.9千克增194.7千克,增62.2%。

五、多措并举提高中低产田粮食产量的五点建议

1.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保山市粮食生产布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惯是“有地就种粮、有水就栽秧(种稻)”,这种生产方式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小农经济,严重影响区域化、规模化、现代化和商品化的农业生产发展。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优质稻的品种只有在最佳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科学栽培管理,才能获得品质上乘的稻米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这就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我省的“德宏的遮放米、文山的八宝米”,中国的“江苏的太湖米、东北大米、台湾米”,国际上的“日本米、泰国大米”品质好的根本原因是“生态环境”好。又如中国“北方小麦”和“欧、美小麦”品质好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态环境”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就是要把具体粮食作物品种种植最佳的生态适宜区,例如,保山市冷凉山区低产稻田和不同生态区的“雷响田、望天田、干渴田”只要把种“水稻”改种成“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都会大幅度提高、有些地方甚至成倍提高。各种粮食作物都有不同的适宜生态区,我们在生产布局上要认识自然,顺天行事。中国古代有大量农书曾对今天“因地制宜、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观点进行过大量论述,例如战国时期吕不韦《吕氏春秋》讲过“夫稼、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为之者人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指出“顺天时,量地力,用力少而成功多,若任情返道,则劳而无获”,明代马一龙《农说》写道“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力足以胜天矣”,调整种植结构的目的就是把自然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2.找出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会存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例如,影响我市冷凉山区低产稻田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水稻生长阶段“气温低”,由于“气温低”导致水稻生长发育不正常,最终表现为“产量低”和“品质差”;又如,不同生态区的“雷响田、望天田、干渴田”水稻单产低的主要障碍因素是“水”,由于水稻生长过程中需水量比玉米大得多,只要把这类稻田改种成需水少的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就能大幅度提高。简而言之,不同生态区的低产田地都有一些影响产量提高的因素,我们一定要找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3.应用综合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平常讲的“综合技术”也可以把它叫做“集成技术”,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或功能目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项技术通过重新组合而获得具有统一整体功能的新技术的创造方法,它往往可以实现单个技术实现不了的技术需求目的。党中央和在1958年提出的搞好农作物生产必须执行的的八项措施——农业“八字宪法”,也就是“水、肥、土、种、密、保、管、工”,农业“八字宪法”从宏观方面抓住了作物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综合管理的关键技术,曾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从微观方面讲,每一季粮食作物生产都涉及到“良种、栽培、管理、收获”等若干技术环节,就“良种”和“栽培”都还有很多具体内容,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必须应用综合技术,发挥科学技术的集成效应。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篇3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省委、省政府对粮食问题也是高度重视,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省委下发了三号文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有力措施:一是将全省农业税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宿迁五市免征农业税,仅此一项就减轻农民负担17亿多元。二是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40的资金共计5亿多元,对种植水稻的农户实行直补。同时,新增20__万元资金,对农民购买水稻插秧机等农机具给予补贴。三是省里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对苏中、苏北地区23个县500万亩水稻实施优质良种补贴。四是省级新增农资调控资金3000万元,用于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五是根据国家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对杂交籼稻、粳稻分别确定了72元/百斤、75元/百斤的最低收购价格。六是省里安排4000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用于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七是各市县在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划出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支持农业和土地开发。八是扶贫小额贷款担保资金总量由6000万元增至1个亿,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的覆盖受益面。可以这样说,对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政策力度大、发展环境好,这是我们20__年粮食工作和农民增收工作能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粮食工作和农民增收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比如,如何加强耕地保护,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如何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走出粮食“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圈子;如何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加工、消费政策,等等。

江苏的粮食问题和全国以及其他省份相比,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要研究好江苏粮食问题,必须坚持从粮食安全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江苏特殊的省情出发,牢牢把握好这么几条:

第一,要科学理解粮食安全内涵。粮食安全概念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74年的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来的,其基本的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粮农组织将其概念进行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虽然这个概念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但体现粮食安全的几个核心因素即数量、价格、流通、质量没有变。粮食安全不安全,首先,要看总量是否有保证,能否满足市场的需要;其次,要看价格是否合理,生产者能否有利可得,消费者能否买得起;再次,要看流通是否顺畅,能否把粮食及时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第四,要看质量是否有保障,能否满足人们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的需求。因此我们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科学理解粮食安全的内涵,紧紧围绕数量、价格、流通、质量这几个因素,既要研究量的扩大,又要研究质的提高,还要研究合理的配置。

第二,要切实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物资,粮价对整个物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粮食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作为一种商品,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不断增加;随着农民就业渠道的增多,粮农收入来源渐趋多样化,价格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以及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一定难度;随着市场的全面开放,粮食收购主体日益多元化,加强粮食市场监管显得更加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和食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等。这些情况都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运用市场经济眼光来审视问题,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来配置资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研究政策和措施。

第三,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积极性不高,是影响我省粮食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江苏粮食安全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前几年,我省粮食生产出现下降,根本的原因是,粮食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种粮收益很少甚至没有收益。20__年我省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政策、市场、气候及工作等综合因素的作用,较好地处理了促进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因此,必须把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更加紧密地结合,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开展粮食问题研究。

第四,要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而发展粮食生产根本的是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只有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排条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藏粮于地”。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开发优质高效的粮食品种,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才能实现“藏粮于科技”。只有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才能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篇4

关键词粮食安全关键问题对策解析东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

1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及结构现状

1.1东北地区粮食概况

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且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粮食产量高而且稳定,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近八年年东北粮食产量几乎为稳步上升状态。其中松嫩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耕地面积占东北区耕地总面积的半数以上。作物以玉米为主,产量占东北区玉米总产量的64%左右,其次为水稻、小麦和大豆。松嫩平原也是甜菜、奶类的重要生产区。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平原的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豆生产基地,粮食商品率高。

1.2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及结构

东北三省是中国未来30年内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后备基地,该地区的水土资源和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配置是重振东北的一项重要任务。东三省2010年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大豆、小麦、玉米。其中水稻、玉米、大豆产量占全国产量百分比达到了14.67%,32.8%,37.21%,东三省粮食安全对于全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不容小觑。

2新时期粮食安全有关理论

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安全问题是粮食总量安全问题,它主要指一国的粮食总供给能否满足总需求的问题。新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即2001年世界粮1R-安全大会提出的“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富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安全不仅包含了粮食的总量安全,还包含了粮食的可获性、食品质量和营养方面的安全。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是指:“国家满足所有人以合理价格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并具备抵御各种粮食风险的能力。”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粮1R-概念,谷物主要有小麦、粗粮、稻谷。粗粮包括玉米、大麦、高粱等。“谷物”我国习惯上常译成“粮食”。根据东北地区及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结构情况,加入了豆类,以便进行分析研究。

3东北地区粮食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3.1东北地区粮食结构不均衡

东北地区水稻、玉米的产量大,占全国产量比重也大,大豆和小麦的产量较低,这恰好与我国不均衡粮食结构不谋而合。小麦适合干旱地区生长,而东北地区水资源丰富,再加上小麦的主要消费地区是黄淮地区,所以东北地区小麦产量较小。东北平原玉米产量最高。玉米之前一直作为牲畜的饲料,但近些年来由于提倡健康粗粮饮食,玉米需求量增加,玉米的产量不降反增。

东北作为两个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其产量与玉米水稻比很低,中国自1996年以后大豆以净进口为主。其原因是由于收购价格低,种植成本高,再加上进口大豆价格低廉,我国大豆受外国大豆的严重冲击,大豆产量不能满足我国工业生活的消费,使得我国对大豆进口的依赖越来越严重,长此下去,我国大豆价格会被外国所控制,产生粮食结构失衡风险,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这种产量的不均衡,会严重制约我国粮食的发展。

3.2粮食产量的波动

我国的粮食生产波动幅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稳定性也远高于世界。作为主要的粮食产业基地,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波动基本与全国一致。虽然近五年来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总体成上升趋势,但2009年比2008年下降了521.3万吨,产量的波动较大。产量的波动影响到了价格的波动,2009年东北地区粮食价格指数明显高于全国,影响了地区粮食安全。

3.3科技对土地的的开发利用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对于农业的贡献逐渐加大,近四年来东北地区有效灌溉面积增长17.4%,拥有的农业机械数量增长26.93%,农业机械化程度发展迅速,科技贡献率逐步增大。再加上近些年来对旱涝及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虽然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是粮食产量依旧成总体增长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4东北地区粮食安全问题解决路径

(1)促进粮食的多元化发展。东北地区玉米、稻谷产量高,大豆等产量较低,这些有历史原因,也有市场因素。粮食结构的不均衡危害着我国粮食安全,容易造成某种粮食的供应过剩而另一种的需求紧张。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进行宏观调控,出台政策优惠,如对大豆进行补贴,输出大豆种植技术,降低成本等措施,保护东北地区以豆为主的农民的利益,以保护我国大豆的自主生产,使东北地区粮食结构呈现均衡发展。(2)加大技术投入,稳定粮食生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近些年粮食机械化呈上升趋势,但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机械化程度较低,单位产量也不高。因此我国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可以对农业机械等进行补贴,鼓励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民进行技术传播教育等,提高农民的作业水平。东北地区容易发生严寒灾害等,利用科学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灾害的威胁,实现粮食产量的平稳发展。(3)对粮食价格进行宏观调控,稳定粮食价格波动。根据上述分析,当粮食产量不稳定时,粮食价格波动较大,可能会影响居民和企业的粮食消费,从而影响粮食安全。对此国家应该加大粮食储备量,当出现粮食供需不平衡时,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稳定粮食供给,满足消费需求和粮食价格,从而保证粮食安全。(4)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增强地区间合作。东北地区虽然土壤肥沃,但是不是所有的农作物产量都那么高。加强地区间合作,各地区间相互联系,实现技术的交流共享。加快东北地区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加大对外国农业的投资,实现多领域投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张全红.我国粮食总量安全现状分析与政策启示.农村经济,2011(8):14-16.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篇5

《粮食安全:世纪挑战与应对》指出,要实现“健康的民族和健全的生态”的发展愿景,必须实现粮食安全概念与国际的接轨。

国际社会早在1996年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已达成共识,粮食安全需要从供给、获取、稳定性与使用等四个方面综合衡量。目前,中国部分人士对粮食安全的理解不甚全面,满足于“保证口粮供给即实现粮食安全”的现状。一些现行的粮食安全政策、法规和监督机制也主要基于这一观念,而对质量和营养问题重视不足。

此外,在粮食消费层面上,则有相当一部分人铺张奢靡,导致营养的过量摄入和资源浪费。综而观之,作为一个雄心勃勃地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观念需要在充分考虑本国实际的前提下尽量与国际接轨,并对有关的指标体系、政策措施和监督评价方法做出相应调整。以国际标准衡量,中国刚刚达到粮食安全领域的“温饱”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当前粮食安全理念与经济发展进程中单纯追求GDp总量一脉相承,存在不可持续性。如何跨越单纯追求粮食总量阶段,真正实现国家、地区和家庭各个层面的粮食安全,包括粮食质量、营养安全和食品安全,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不但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科学,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食品安全与营养问题迫切需要纳入国家粮食安全的议事日程。未来中国粮食安全的总体目标,应在保持总量供给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加强粮食品质改善,提高食品安全,确保营养健康。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则要争取尽早取消国内与国际、普通和特供市场的双重质量标准,实现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制定的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对接,缩小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距离;同时需要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心,摆脱诸如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牛奶、残留农药等污染食品的困扰。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与各利益相关者充分合作,在政策与措施方面有新重点、新方向,实现综合治理。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篇6

关键字:粮价上涨粮食安全

引言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近年来全球粮价飙升,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世界银行相关报告显示截止今年二月底,过去三年里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181%,食品价格上涨83%。仅2007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目前新的粮食危机正在形成已达成共识,面对粮食危机针对粮食安全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粮食的生产和分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996年11月,《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中重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事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包括:(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

二、世界粮食问题的现状

世界粮食计划署于2008年4月22日发表声明说,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世界粮食计划署正面临着成立45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自2008年3月27日,作为国际米价标杆的泰国,其B级大米出口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每吨760美元,,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让米价暴涨了30%,随后4月17日,泰国大米再次爆出1000美元/吨的天价。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国际粮价上涨将使贫穷国家的1亿人口更加贫困,而就在粮价节节上升的同时,全球粮食储备降低到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满足全球70天的需求,而如今的全球粮食最多还能维持53天。

三、粮食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引发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可以从需求供给角度来分析,这一轮全球粮价上涨的实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条:

一是全球粮食总产量因严重自然灾害而降低。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灾害严重。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给世界粮食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近年来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减产量更多。

二是全球粮食消费量因经济复苏而增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世界人口增加,各国GDp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民众有能力消费更多的粮食和食用植物油。对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快速增长,从而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

三是燃料乙醇异军突起消耗大批粮食资源。出于应对“石油价格暴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目标,替代性生物清洁能源备受青睐。燃料乙醇是生物清洁能源的一大品种,一些国家利用大量玉米等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导致粮食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促使世界市场粮食价格上涨。

四是生物柴油迅猛发展消耗了大量植物油资源。生物柴油是生物清洁能源的另一大品种。欧盟是利用菜子油、大豆油等作原料生产和消费生物柴油的主要地区。由于欧盟各成员国对生物柴油生产的投资迅速增加,因而生产能力迅猛扩大。这自然会导致植物油料供应紧张。

五是全球粮食储备量猛降。一方面,全球粮食总产量下降;另一方面,粮食消费量增长。两种相反的作用必然导致全球粮食储备量下降。迄今,全球粮食储备量已减少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给世界粮食安全笼罩上阴影。

四、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面对世界性质的粮食危机,中国在开放市场条件下,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一)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优势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根据我国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各地比较优势,加大对粮食优势产区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这些地区良种引育、农技、农机、信息等服务体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增产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二)主攻单产,稳定增加粮食总产。在稳定基本粮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努大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大力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积极推进粮食向优质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粮食质量。

(三)加大优良品种和种粮技术的推广,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是今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把科技因素作为增产粮食的重中之重,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

(四)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关键要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五)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粮食生产,关键是建立起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把耕地减少控制在最低限度,协调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矛盾,不断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提高粮食产出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六)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粮食生产面临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的机制,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健全粮食期货市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J),财会研究,2008(3)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篇7

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价格的频繁波动对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以及宏观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1]。一方面,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往往导致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势必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不利于保障粮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必然会带动相关商品价格同时上涨,进而会牵动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增加了低收入群体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再者,粮食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我国几次通货膨胀的发生都与粮食价格上涨如影随形,粮食价格的不稳定,常常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管理和规避粮食市场风险,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开展市场风险管理,不仅要认识风险、识别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要度量风险、评估风险。客观、准确地度量和评估粮食市场风险发生的大小与程度是实施市场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能为管理者进行科学的粮食市场风险管理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粮食等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研究非常广泛和深入,但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市场风险的产生、特点、影响、发生规律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而在市场风险度量与评估方面的研究,一些学者主要考察的是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例如,Giot[2]利用期货市场的连续数据度量了咖啡、可可和糖的收益率波动,并运用风险价值(ValueatRisk,简称为VaR)法度量了交易者的市场风险。韩德宗[3]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硬麦期货为例,通过构造硬麦期货合约收益率的时间序列,计算了序列的VaR值,并提出将VaR曲线和保证金水平相结合的方法,对商品期货市场风险进行单指标预警。王川[4]在GaRCH模型的基础上,采用VaR法分别对中国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的基差风险进行了定量测度。在农产品现货市场风险度量方面,相关研究较少,主要查到笔者所在研究团队于近年利用风险价值法开展的相关研究。如张峭、王川等[5]利用VaR法对畜产品的市场风险开展了度量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利用VaR法度量畜产品市场风险切实可行,可以准确测算出畜产品市场的风险值。wangChuanetal.[6]利用VaR法度量了不同水果品种的市场风险,并按风险大小将其划分为3个风险等级。王川等[7]利用VaR法对北京市蔬菜市场风险进行了度量与评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蔬菜市场风险发生频繁,其价格上涨风险与下跌风险程度相当。徐磊、张峭[8]利用VaR法度量了国际粮食市场风险,模拟出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概率分布模型,并计算出国际粮价波动的风险值。上述研究对于分析我国粮食市场风险问题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我国小麦、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的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利用VaR法度量我国粮食市场风险大小,评估风险发生程度,为政府部门更好地管理粮食市场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的市场宏观调控措施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风险度量的概念来源于对证券以及金融资产投资进行管理的需要。是指对市场风险产生的影响及后果进行评价,度量市场风险发生的概率、规模和严重程度,其主要作用是为市场管理部门制定市场风险管理应对措施以及控制市场风险提供量化依据。真正意义上的定量化风险度量方法当以马柯维兹提出的均值—方差理论为基石。1952年,马柯维兹将统计学中“期望”与“方差”的概念引入对资产组合问题的研究,提出“用资产收益率的期望来度量预期收益,用资产收益的标准差来度量风险”的思想,实现了将风险定量化[9]。此后,风险度量的方法得到不断延伸,相继出现了“安全第一法则”、半方差法、随机主导法则、贝塔(β)值、资本资产定价模型、Lpm模型以及RLpm模型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都将分析对象的分布形式假设为成正态分布,对风险的度量过于抽象、不直观,并且反映的只是市场的波动幅度,而并非真正的风险状态。1993年,G30集团在研究衍生品的基础上,提出了度量市场风险的风险价值法(VaR)。1994年,morgan又推出了用于计算VaR的Riskmetrics风险控制模型,从而使得VaR法逐渐成为金融界度量市场风险的主要方法[9]。后经Jorion、Duffie、pan、Danielsson、Berkowi、Simons等人的发展,VaR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方法[10]。VaR法之所以具有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把全部风险概括为一个数字,可以简单明了地反映市场风险的大小,并且可以在事前计算风险,便于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11]。VaR的原始定义是,在正常的金融市场条件下和一定的置信水平α上,测算出在给定的时间段内预期发生最坏情况的损失大小[3]。简言之,VaR实际上要回答在概率给定情况下,资产组合在持有期内最多可能损失多少,即可能遭受到的风险程度。数学表达的严格定义为:设X是描述资产组合损失的随机变量,F(X)是其概率分布函数,置信水平为α,则:VaR(α)=-min{x|F(X)≥α},即p(ΔX>VaR)=1-α(1)(1)式中,ΔX为资产组合在持有期内的损失,VaR为置信水平α下处于风险状态下的价值损失。具体讲,VaR的计算过程为:对于某一资产组合损失的随机变量X,首先,要模拟出该变量的概率分布形式,确定其概率分布函数F(X);其次,要利用参数估计法估算出该函数中的各项参数值;最后,在给定的置信水平α下,计算出可能的最大值,即上分位数。同理,在给定置信水平1-α下,可以计算出可能的最小值,即下分位数。一般来说,运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社会经济现象,都必须遵循某些假设条件。VaR法通常包括以下两点假设:一是市场有效性假设;二是市场价格随机波动假设。从该文的研究对象来看,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能够满足弱式有效,这一点在以往的多项研究中都已得到验证(例如黄季焜等[12],武拉平[13])。并且,我国粮食市场现已发展成一个开放的大市场,开放程度较高,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的波动具有随机性。因此,我国粮食市场完全能够满足应用VaR法所需的假设条件,利用VaR法度量我国粮食市场风险在理论上可行。

2我国粮食市场风险的度量

2.1数据来源与处理

为全面反应我国粮食市场风险状况,该文选择小麦、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等6种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农业部信息中心,价格数据类型为各粮食品种国际中等质量标准的国内批发市场价格,数据时间跨度为2001年11月至2011年6月的月度价格数据。研究市场风险,有必要将价格的历史数据进行剔除趋势处理,以减少货币币值变动、利率变动以及通胀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仅研究价格波动的一面。在此,该文采用环比统计法,将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时间序列构建成一个月度间环比增长率序列。其构建方法如下:Rm=pj-pj-1pj-1(2)(2)式中,Rm为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的月度环比增长率,pj为第j月的粮食市场价格,pj-1为第j-1月的粮食市场价格。以此方法,分别构建出我国小麦、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的市场价格月度环比增长率时间序列,分别记为{Rmw}、{Rmc}、{Rmjr}、{Rmzr}、{Rmwr}和{Rms},每组序列的数据量均为115个。

2.2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要求所用的时间序列数据必须稳定,否则会产生单位根,出现“伪回归”问题。在此,该文利用单位根的aDF检验和pp检验分别对构建的我国6种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增长率时间序列{Rmw}、{Rmc}、{Rmjr}、{Rmzr}、{Rmwr}和{Rms}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6组时间序列均在1%显著水平下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这6种粮食的市场价格月度环比增长率时间序列均为平稳序列。

2.3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表1给出了我国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6种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增长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反映了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月度间存在明显波动,市场价格相对随机波动幅度均达到10%左右,我国粮食市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价格波动风险。具体特征表现为:第一,从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3项指标来看,大豆的这3项指标绝对值均大于其他粮食品种。这表明,大豆的市场风险要高于其他粮食品种。第二,从偏态系数来看,除大豆的偏态系数为负以外,其他粮食品种的偏态系数均为正。这表明,大豆市场价格增长率低于其平均价格增长率的时候相对多一些,而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市场价格增长率高于其平均价格增长率的时候较多。第三,从JB统计量及其相伴概率来看,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市场价格增长率的JB统计量均超过了5%显著水平下卡方分布的临界值(5.99),并且他们的相伴概率也均为0,因此,可以初步判断这6种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增长率的概率分布在5%显著水平下拒绝了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也就是说,我国粮食市场风险的发生概率表现出某种特有的分布模式,需要通过优度拟合来确定每个粮食品种的具体概率分布模式。

2.4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概率分布拟合

根据VaR市场风险度量思想,要度量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其前提条件是要明确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概率分布。从我国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6种粮食的市场价格月度环比增长率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分析结果已知,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概率分布并不服从正态分布的传统假设,但其具体分布模式需要通过优度拟合才可得知。为了尽可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不同粮食品种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概率分布,该文选取了当前国内外在市场风险度量中常用的7种概率分布模型作为候选模型,即Beta分布、Gamma分布、weibull分布、normal分布、Lognormal分布、Logistic分布和Log-Logistic分布,并利用安德森—达林统计量(aD统计量)、科尔莫戈罗夫—斯米尔诺夫统计量(KS统计量)、卡方统计量对每种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概率分布进行检验并选择出最优概率分布模型。选择最优概率分布模型的标准为:若aD统计量、KS统计量和卡方统计量三者的检验结果一致,则以该结果为准;若这3种统计量的检验结果有差别,则以aD统计量的检验结果作为最终结果,这是由于aD统计量在这3种统计量中是最为稳健的一种。运用easyfit5.5概率分布拟合软件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概率分布进行了优化拟合,从aD统计量、KS统计量和卡方统计量的检验结果(表2)可以看出,正态分布并不是拟合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最优模型,这与表1的分析结果相一致。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概率分布服从了Log-Logistic分布,而大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概率分布则服从了Logistic分布。这一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大豆市场风险的产生原因与其他粮食品种有所不同。当前,我国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的市场价格波动主要缘于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而我国大豆由于进口量逐年剧增,对外依存度过高,其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受到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在确定了不同粮食品种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最优概率分布之后,需对相应的概率分布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以得到概率分布密度函数。该文利用参数估计法中的极大似然估计法(oLS)分别估算出我国6种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概率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并写出具体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表3)。利用这些密度函数,便可以计算出一定置信水平α下概率分布函数的上下分位数。计算得出的上分位数对应的就是市场价格上涨的最大风险值,将其称为上行VaR值;计算得出的下分位数则对应市场价格下跌的最大风险值,称为下行VaR值。

2.5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值的度量

该文运用Decisiontools中的@Risk5.7数理分析软件分别对90%和95%置信水平下的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值进行计算。(1)计算上行VaR值。首先对表3中概率密度函数中的f(x)赋值90%或95%,计算出概率密度函数中的x值。(2)下行VaR值。再对表3概率密度函数中的f(x)赋值(1-90%)或(1-95%),计算出在10%或5%的置信水平下的x值(表4)。该文将置信水平分别选取为90%和95%,主要是根据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多年行情变化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经验判断。对于表4的计算结果,可以作出以下分析:(1)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可以认为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波动率在上行VaR值与下行VaR值之间的范围内为相对安全区间,若在上行VaR值与下行VaR值的范围之外则认为市场处于风险发生区域。如果简单地将我国粮食市场风险划分低风险和高风险两个级别,即风险发生概率为10%的为低风险,风险发生概率为5%的为高风险。那么,当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波动率数值处于90%置信水平下的相对安全区间之外,就可以认为粮食市场出现了低风险;当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波动率数值处于95%置信水平下的相对安全区间之外,则可以认为我国粮食市场风险已经达到高风险级别。由此可见,利用VaR法所计算得出的市场风险值完全可以构建一套市场风险预警所需的警界限,为科学开展市场风险预警提供了一种客观测算警界限的计算方法。(2)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的风险要大于价格下跌的风险,即在90%和95%的置信水平下,上行VaR值的绝对值均大于下行VaR值的绝对值。粮食价格的上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种粮农民的收益,但粮价上涨幅度超过一定界限后,一方面会给社会消费者带来某种程度的经济与心理压力,导致需求水平下降,造成供需失衡;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粮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引起整体国民经济的波动,其直接结果是助推了通货膨胀的发生,进而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反而会产生更大的风险。(3)比较6种粮食的市场风险值,可以看出,我国各种粮食市场风险的发生大小有所不同,其中大豆的市场风险值最大,其次为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小麦的市场风险值最小。这说明,我国大豆市场价格的波动频率及波动幅度相对要高,其所承受的市场风险明显大于其他粮食品种,这一结果与表1的分析结果一致。

3我国粮食市场风险的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风险评估的目的主要是对某一段时期内市场风险的发生频率及发生强度进行评定,以判断在该时期内市场风险的发生状况。该文利用比值法对我国粮食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其具体做法为:以前文计算得出的粮食市场风险值(VaR值)为基本参照值,将2001年11月至2011年6月间我国6种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波动率与其对比,如果某个月某种粮食价格的月度环比波动率数值处于安全区间内,则判定这个月该品种粮食的市场没有风险发生;相反,则认为有风险发生。这里,将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波动率与VaR值的比值称为市场风险评估系数,以n表示,其基本表达式为:nj=RmjVaR(3)(3)式中,nj代表第j月的市场风险评估系数,Rmj代表第j月的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波动率,VaR为计算所得的风险值,包括上行VaR值和下行VaR值。判定是否发生风险的标准为:若nj≥1,则断定第j月发生了市场风险,记录为发生1次风险;若nj≤1,则认为第j月没有发生市场风险。经过逐月的对比分析,将记录的风险发生次数进行汇总,则得出2001年11月至2011年6月间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发生频率(表5)。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粮食月度间市场风险发生较为频繁,从所分析的6种粮食来看,在90%的置信水平下,我国6种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发生频率平均为21.3次,市场风险发生率平均为18.52%(在2001年11月至2011年6月的115个月里,发生市场风险的月份所占比例)。同时,从表5的结果中还可看出,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发生强度也较高。在95%置信水平下高风险的发生频率平均为14次,市场高风险发生率平均为12.17%,占发生风险次数(平均21.3次)的65.73%。可见,我国粮食市场不仅是一个风险发生频率较高的市场,还是一个高风险市场,是一个值得各级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市场。此外,从计算结果中还可明显地看到,粮食市场价格的上涨风险与下跌风险同等重要。分析结果表明,发生价格上涨风险的频率与发生价格下跌风险的频率基本相当:在90%置信水平下,我国6种粮食发生价格上涨风险的平均次数为10.8次,发生价格下跌风险的平均次数为10.5次;在95%置信水平下,6种粮食发生价格上涨风险和价格下跌风险的平均次数分别为7.5次和6.5次。通常情况下,人们关心较多的是粮食价格的上涨风险,而对粮食价格下跌风险的关注不足。事实上,粮食价格下跌所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卖粮难”、“增产不增收”等情况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种粮农民的收益,进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遭到打击而出现扩大再生产受阻的现象,这会导致下一期粮食由于生产不足而产生新一轮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致使市场风险循环发生,难以保持稳定。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篇8

1.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问题。没有一个国家不对本国的经济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发生经济安全问题。经济越是开放,就越要加强经济安全监督管理。从宏观经济管理的条件和能力看,我国经受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考验;从短期看,粮食经济安全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从长期看,我国粮食经济安全存在不少隐患,消除这些隐患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2.农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动力。结构优化和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包括农村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规模经济和集中化等,核心是结构优化和升级。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协调农产品的供需关系,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使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在总量上力争基本平衡,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在变化上保持协调。

3.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国家粮食安全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据我国国情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粮食安全。

4.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上。

5.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主要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不低于95%的粮食自给率;不低18%的粮食储备率;年人均占有量不低于400公斤;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5亿亩;满足和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食物需求。满足这些条件,我国才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二、稳定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农业发展的目标、条件与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过去的资源约束为主转向以需求和资源双重约束为主。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从供给总量不足的数量问题转变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宜而形成的结构问题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1.有效配置农业资源。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农业资源,使之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合同定购制度,使合同定购数量与价格的确定能切实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开辟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加快农业资本积累的步伐,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增长。国家统一制定农产品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

2.调整产品品种结构。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通过产品差异占据市场,避开通过激烈的价格竞争争夺市场。从过去的追求数量为主的“增产”战略转向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增收”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3.调整产业层次的结构。根据自然资源、市场情况和相关产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的产业构成,扩大市场需求大的产业的生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产规模,缩小市场需求萎缩的产业的生产,使各产业间相互协调、联动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提高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4.调整产品层次的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要考虑资源、市场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单一因素造成市场风险。在产品品质多样化、优质化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专用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跳出“三农”抓“三农”,农业结构调整才会有质的突破。农业产业化就是产品、加工、销售、商品一条龙。实现分户经营的小生产向社会化的大生产并轨,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进入市场的经营机制,连接生产与市场、市场与消费,在吃饱吃好吃出健康中,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将剪刀差尽量减小。一是横向联合,二是纵向联合。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6.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抓龙头、建基地的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强化服务功能,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扶持壮大农产品企业,走“公司+农户+市场”的模式,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7.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帮助广大会员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市场销售上,做到统一安排、统一价格、统一销售,促使规范运转。

8.专业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按照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制定布局规划,整村整乡推进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一乡一业、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形成集中连片、联合发展的专业化生产格局,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9.标准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示范一批、带动一批,帮扶几户、带动多数”的局面,使新品种、新技术走向田间。10.科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托。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重视农产品的名牌战略,搞好品牌效应。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网络化建设,促成名优产品+龙头企业+农户以及标准化+协会+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优势和协会的技术优势和指导带头作用。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搭建农民受教育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

三、建立起有效的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1.粮食安全风险防范监测指标和实施手段。风险防范机制以最小限度的效率损失为前提。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追求的是一定安全水平下的最小效率损失或一定效率损失下的最大安全水平。风险防范机制采用经济或法律手段,尽量减少行政干预。粮食贸易中的风险防范是粮食安全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其作用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安全体系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风险防范机制应尽可能与国际多边协议相一致。注重控制影响粮食供给和进口能力的因素。将贸易依存度作为监测和控制指标,将使风险防范机制滑向单纯对粮食进出口规模的行政干预。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篇9

一、对优势商品粮基地的几点认识

由于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增地减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我国中长期粮食供需平衡形势不容乐观,现有粮食生产能力与巨大的需求潜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优势商品粮基地的概念是针对我国粮食安全长远发展战略提出的。

1、优势商品粮基地的概念与内涵

“商品粮基地”是在农业区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是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以提供商品粮为基本功能的农业专业化区域。“优势商品粮基地”则指条件好、面积大、商品率高,其专业化及产业化生产水平高、增产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能长期稳定提供优质食用安全商品粮的大型商品粮基地。优势商品粮基地选建的标准一般条件包括以下5条:(1)资源禀赋好,(2)生产规模大,(3)商品率较高,(4)基础设施强,(5)发展后劲足。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度是衡量其稳定提供商品粮能力大小的综合指标,主要涉及商品粮基地的生产与调出规模、商品率及主导品种产量等因素。

2、优势商品粮基地的布局原则

要确保实现粮食生产的优质化、健康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大型优势商品粮基地的区域布局需要依据以下原则。

――区位优势原则。粮食生产不仅要受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与地理区位的制约,而且粮食生产还受到社会经济实力、科技发展水平、市场发育情况、物流设施基础与生产者组织化程度及经营管理机制的影响。要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物流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优势地区商品粮基地布局建设,以形成商品粮生产带的综合比较优势。政府要推动资源、人力、财力向优势与相对优势商品粮产区集中,优先建设竞争优势显著、并具有一定基础的大中型优势粮食商品基地。

――地区协同原则。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保护和提高其粮食生产能力,是实现全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优势商品基地建设的核心主体是中部粮食主产区,但如果只要求中部地区抓商品粮生产,中部粮食安全的担子太过沉重。要确保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等非常时期国家的粮食安全,商品粮基地的发展必须坚持地区协同的原则,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粮食主产区,也要分担部分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或责任,保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

――产业开发原则。建设优势商品粮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商品粮基地产业升级,提高粮食产业的比较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特别是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增值。粮食主产区要立足粮食优势,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并按照市场需求,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

――质量安全原则。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在优势商品粮基地全面推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以确保优势商品粮基地商品粮的质量安全。加强粮食产品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工作,开展优势区商品粮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健全与完善商品粮食的质量认证体系,推行商品粮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加强粮食品质检验检测、质量安全监督监测,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田危害关键控制点监控体系。

――持续发展原则。当前粮食生产技术增产边际效应趋减,粮食产量增长趋缓。2003年全球谷物产量低于消费量高达9300万吨,全球谷物储备已降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我国粮食生产所依赖的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与农作物病虫害频繁发生。处理好粮食生产、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生物灾害防治与优质、高产、高效、安全、营养的粮食生产目标的统一,切实加强优势商品粮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优势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度分析

粮食产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确保我国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依据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度合理布局粮食生产,可以更好地发挥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优势,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城乡居民商品粮的安全供应。

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度是衡量其提供商品粮能力大小的综合指标。主要涉及商品粮基地的生产与调出规模、商品率及主导品种产量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对商品粮基地优势度的分析,可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长远建设与规划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决策参考作用。

二、商品粮基地优势度的单因素分析

优势商品粮基地布局要在充分考虑国家粮食安全要求的基础上,在保障满足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总量需求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指导优势商品粮基地建设,保证提供优质化、安全化、多样化的生活用粮与加工原料用粮。

1、单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本次调查的较大流域或灌区的商品粮基地县2003年―2004两年的粮食平均调出率(调出率即商品粮调出量占粮食产量的比例)作为其优势度评价的主要指标,同时参照2003年―2004两年的粮食面积、总产、单产情况,对我国99片1550个商品粮基地县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比较分析与排序后发现:其中,商品粮调出率是正值的有89片,黑龙江垦区的调出率最高为0.88;商品粮调出率是0的只有甘肃徽成盆地一个地区;商品粮调出率是负值的有青海的西柴达木盆地、浙江的杭嘉湖平原、福建的闽东南“三江一溪”中下游等9个片区,浙江宁绍平原的调出率为-0.39(即本地区调入率最高为0.39)。

2、单因素分析法梯级分区

基于单因素的商品粮基地优势度分析,考虑到梯级分区:调出率在0.66以上的为超强优势区,0.65-0.46之间的为强优势区,0.45-0.36之间为次强优势区,0.35-0.16之间为一般优势区,0.15以下为相对优势区。全国99片大型优势商品粮基地优势度的梯级层次性明显(见图1)。

超强优势区包含东北、内蒙古及宁夏、新疆等16片基地。2004年调出粮食777.3亿公斤,占当年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调出总量的31.64%。

强优势区包括黄河、长江和西南诸河流域或灌区等27片基地。2004年调出粮食846.5亿公斤,占当年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调出总量的34.45%。

次强优势区包含辽西、山东、江南、两广、西南等丘陵山地25片基地。2004年调出粮食387.6亿公斤,占当年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调出总量的15.78%。

一般优势区包含辽东、辽南、河北坝上、鄂东南、

图1基于优势度单因素分析的商品粮基地区域布局图四川等丘陵、平原16片基地。2004年调出粮食578.5亿公斤,占当年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调出总量的23.54%。

相对优势区包含浙闽琼沿海与甘、青等内陆灌区等16片基地。2004年调入粮食133.0亿公斤,与1998年同项指标比较下降了2.5亿公斤,占当年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调出总量的-5.41%。

三、商品粮基地优势度的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方法侧重突出商品粮调出率,评价法简便,但对规模考虑不足。为了弥补单因素方法的不足,下面采用多因素分析――黄金分割法,在充分考虑商品粮基地建设发展中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主要因子并计算出优势度值,最后引入黄金分割点的思想对优势度进行分级。

1、因子分析――黄金分割法

因子分析中,选取各优势商品粮基地县2002年―2004年的三年平均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粮食调出量,以及区内第一、第二大作物的面积、单产等7个指标来综合评价其优势度,由于面积、产量和单产指标之间的计量单位不一致,首先进行无量纲处理,用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将标准化后的数据输入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前三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92.3%,所以用前三个公共因子基本能代表整个样本的相关变量。

表1

因子载荷矩阵表

表1中:公共因子1为生产规模因子,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调出量在其中承担较大的载荷;公共因子2为主要作物生产效率因子,区域内第一大作物的单产水平承担的载荷最大;公共因子3为次要作物生产效率因子,区域内第二大作物的单产水平承担的载荷最大。前三个公共因子基本反映了商品粮基地的生产规模和效率,也就能比较全面地代表商品粮基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表2

因子得分系统数矩阵

通过表2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的值计算出各商品粮基地的因子得分总值,先对总值降序排列,并按照黄金分割(0.618)法,对总值进行第一次分割,商品粮基地因子得分累计值占到全部商品粮基地因子得分总值61.8%的位置为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点以上的商品粮基地进入一层优势区,其余的划入二层优势区;同理,然后在上述基础上对一层优势区进行第二次分割,黄金分割点以上的基地进入超强优势区,其余的进入强优势区;随后再对二层优势区进行第二次分割,黄金分割点以上的基地进人次强优势区,余下的划为一般优势区;等等。依据研究需要,还可以利用黄金分割法对因子分析总值进行更多层次的划分,直到满足工作需要为止。

2、多因素分析法梯级分区结果

基于多因素分析的商品粮基地优势度梯级分区:因子分析的总值为87880.47,按照黄金分割(0.618)法,对因子分析的总值进行第一次分割,分割点的值是54310.13,有45片商品粮基地进入一层优势区,其余54片划入二层优势区;进而对一层优势区的因子分析值进行第二次分割,分割点的值是34193.20,有23片基地进入超强优势区,其余22片进入强优势区;再对二层商品粮优势区的因子分析值(33570.34)进行第二次分割,分割点的值是20939.80,有28片基地进入次强优势区,余下的26片商品粮划为一般优势区(见表3、图2)。

图2 基于多因素分析的两品粮基地区域布局图

四、优势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梯级发展战略

“十五”前期粮食连年大幅度减产,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后才得以恢复性增长,为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实现长久的粮食安全,国家必须加强大型优势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东中西地区要发挥区域协同作用,我国今后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应实施梯级发展战略,要依据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度,对现有粮食商品基地按照梯级发展格局进行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与区域布局调整。

我国商品粮基地建设需要采取梯级发展战略,不同区域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与作用(下转第63页)

表3商品粮基地优势度的计算结果不同。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将承担不同的责任,中部粮食主产省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布局的主体,提供全国大部分商品粮的供应量;东部与西部地区优势度较强的商品粮基地县也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正常年景要提供省内的部分商品粮供应量。

同时,国家各级政府都要重视商品粮基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变储粮于库为藏粮于地。如果遭遇灾害或国际粮食市场紧张的特殊年份可及时提高优势商品粮基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全国商品粮产量与市场供应量,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分析获得的商品粮基地优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粮基地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与重要性,而且优势度还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科学布局与宏观管理决策实现部分定量化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①王道龙、屈宝香等主编:《中国粮食总量平衡与区域布局调整研究》,气象出版社2005年版。

②候景新等:《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③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④唐华俊等主编:《食物供求・农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气象出版社2003年版。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篇10

关键字: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粮食安全”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与其生存与健康相适应的足够食品,而对粮食产生、消费与流通过程中进行动态的、有效平衡的政治经济活动。“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充足的粮食”是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然而,如果粮食的获得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那么粮食能否被视为已经安全?如果粮食的数量安全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让食品安全存在风险,那么粮食能否被视为已经安全?近些年这些问题始终是人们不断探讨的焦点。显然,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看,早些年在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解决数量供给难题是解决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那么被迫牺牲生态环境以及承担一定的质量风险也都是我们无奈的选择。然而,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食品质量问题,也开始反思之前只关注粮食数量供给的方式是否可持续,进而,对粮食安全的概念逐渐延伸到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方面

二、粮食安全背后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

(一)粮食安全背后出现的问题。随着石油农业的推进,大量化学试剂频繁的使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虽然化肥、农药、除草剂及其衍生物的残留物在农产品表面可以清洗,但是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水、大气中,通过生态循环系统进入到食物链上一层的动物体内。研究显示,随着食物链延续,大量有害残留物会逐级堆加到食物链的上一级,这样逐级堆积,处于食物链顶层的人类难免不受其害。再加上动植物激素的广泛运用在农业。为了种植大量反季节蔬菜,以及让蔬果提早上市,就需要依靠大量使用植物生长剂、催熟剂、保鲜剂等等,这些属于动物激素的内化,是难以察觉,且不易检测和清洗的。根据研究显示,近年来直肠癌、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快速增长与食品生产过程中曾大量使用动植物用激素有直接关系,同时,这些激素类物质还会导致青少年早熟以及男性浓度大幅度下降。按照研发者的说法,如果合理使用动植物激素,其风险是可控的。而然,动植物激素的化学及生物作用原理是复杂的、缓慢的,可是现有的利益主体并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动力来验证其安全性,只是从旁匆忙的鼓吹。让人们无奈的是,如果完全放弃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各类动植物激素,粮食以及农产品的供给总量将会大大下降,粮食供给的紧张平衡也会被大破。(二)产生的原因。1.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压力。首先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加强对粮食供应需求的紧张形势,同时工业用地、建设用地也再不断增多,使得边际土地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的低生态、高耗能的粗放型路线也一直再加剧挑战土地、水、大气等生态资源的承载力。同时,为了提高生产率,满足国家、地区对粮食总量的需求,大量科技与石油农业被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其次,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都会对粮食总量有一定的要求。于是持续稳定粮食总产量与需求间的平衡关系,保障粮食自给率以及确保库存数量等,这些都是必然选择的道路。2.水土流失、石油农业的推进和土壤肥力的下降。为了达到基本的粮食自给率,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对气候、地理条件不适宜耕种的山坡和草原地区也持续进行大规模耕作,这样作会加剧该区域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速度。相关研究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增加了4488万亩,其中南方、黄淮海平原等传统耕作区耕地却在不断减少,而东北、西北和华北的农牧交错区以及沙漠绿洲区的耕地面积在增加,直接导致草地面积减少了5155万亩,这其中60%都是用于开垦耕地。截止到200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67万平方公里,我国开始出台防砂治沙规划,采取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等措。

图表1化肥使用的循环陷阱

肥沃的土地是粮食产量能否达到供给数量的基础。在原始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以及根部吸收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赖以生存,而植物死后可以作为有机物进入风化的细砂岩中,再历经几万年的演化,形成肥沃的土壤。可是,肥沃的土壤使用不是无限的,在整个生态循环中需要不断的调节耕种的农作物才能达到良好的土地循环使用,而人类为了自己的目的,常年单一的种植一种作物,必然会导致土壤边际成本降低,此时要达到原有的粮食产量,就需要考量其它的外来因素。石油农业的大力发展,用化肥取代传统有机肥,以农业技术进步形势出现的农药、除草剂及各类动植物激素成为支撑粮食数量供给的重要因素,通过添加生长激素将目标作物催熟催大。有关研究表明,我国1kg化肥能增产粮食5~10kg;化肥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平均约为46.43%,通过科学的使用每吨化肥可增产粮食8.84吨。另有报道,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每投入1元的农药可挽回8~10元的经济损失[4].如图所示,从建国以来我国使用化肥、农药的计量增加是巨大的。其中,农药在使用后会有60%~70%残留在土壤中,各种残留物及废弃物最终成为水、土壤、大气的污染源。

表1我国农田实施化肥、农药量的变化

年份每公顷土地化肥施用量农药总施用量每亩农药施用量地膜施用量

1950年4公斤0吨0吨0吨

1990年280公斤73.3万吨0.41吨—

2010年434公斤170万吨0.96吨113万吨

这种循环模式即节省人力又能提高产量,对我国这种粮食需求量大的国家地区来说,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然而,它是不可持续地,大量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不单单是造成农业面源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它会导致土壤酸化、重金属化等都是不利于土壤再次使用的。土壤的有机成分是不可再生,终有一天会面临枯竭,这种循环打破了亿万年演化形成的水体、土壤、大气的自然生态的循环系统,土壤,水体、大气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协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终有一天会自食恶果。

参考文献:

[1]朱泽.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7.05.

[2]金继运等.化肥与粮食安全.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09.

[3]曾希柏,陈同斌,胡清秀,等.中国粮食生产潜力和化肥增产效率的区域分异[J].地理学报,2002,57(5):539-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