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设计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6:26

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篇1

城市设计实践发展至今业已从空间设计扩展为包含编制和实施等在内的整体管理实践。作为一种价值完善的专业管理过程,城市设计实践中更偏重于解决专业领域中设计问题的工具价值;而作为一种“行政过程”、“政策过程”或是“政治过程”而言,城市设计过程将体现其公共性的基本价值特征,从而使其在城市空间的公共管理领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城市设计过程在价值取向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相关争议首先体现在其关注对象是城市空间整体还是其中的公共领域:城市空间具有公私混合的特征,且很多情况下难以泾渭分明,其公共属性并不突出;而公共领域则是城市空间中具有公共价值的部分,其管理实践自然受到公共价值的规范。另一争议反映在管理者的公共属性上:对于公私混合的城市空间而言,在管理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都具有管理者角色;而作为行政过程,公共部门的管理者角色将更为突出,市场则成为管理的目标群体。城市设计相关的公共性价值特征并不明晰。然而,讨论和辨析城市设计的公共性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性之于城市设计而言并不仅仅体现为职业伦理中所应持有的公共精神,也是认识城市设计管理职能的价值规范。在当代多元价值共存的城市设计实践中,将公共性作为价值基础为其管理过程提供了合法性,由此其管理职能将以保障和促进城市空间公共价值为目标。同时,公共性的认识也为具体管理实务提供一种分析工具,帮助管理者理解城市设计的管理范畴以及自身的公共角色,确保各类管理途径符合公共性的价值规范。城市设计领域的价值取向研究并不多。其中公共价值取向的成果较集中在城市空间公共属性的探讨,具有社会学视角(沃尔泽,1986;夏铸久,1994;卡尔莫纳等,2003等)、法学视角(卡尔,1992;阿里·迈达尼普尔,1996等)以及经济学视角(周进,2005;克里斯·韦伯斯特,2007等)等多种认识途径。对城市设计实践中公共性的关注一类体现在职业伦理中的公共价值规范的阐释(董慰、王广鹏,2007;刘代云、金广君,2008;金勇,2008等),另一类则体现在管理实践中与公共性密切相关的命题,例如公众参与(克利夫·芒福汀,1999;刘宛,2006等)和法律法规(理查德·黎,1988;扈万泰,2002;王世福,2003;庄宇,2004;王卡、曹震宇,2009等)等。公共取向的城市设计研究重结果轻过程,而过程导向的相关研究中一则关注哲学伦理层面的倡导,一则关注实务操作层面的方法技术,缺乏对公共性在管理理论层面的解析。本文将基于公共管理领域中有关公共性的理论认识,从关注对象、管理者角色和管理途径等方面辨析城市设计过程中公共性价值特征的具体内涵,从而为理解城市设计的管理职能提供理论基础。

2公共性的内涵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命题,是公共管理获得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基础。公共性的理解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公共”的含义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沃尔多(1955、1997)把“公共”理解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哲学、法学和政治理论层次的理解,即从国家或者政府的角度下定义,涉及、合法性、普遍福利等问题;二是从经验层次界定某种社会中人们有哪些公共职能与公共活动;三是从常识层面理解政府执行活动或者职能。①尼古拉斯·亨利(2002)对公共性提出了制度定义、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三者结合构成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制度定义是按照制度术语来理解公共行政,表现为政府各级机构;规范定义专注于影响公共利益的现象上;组织定义主要是为了实现参与,即公共利益观点若能被共享必须要求相应的组织予以保障②。罗森布鲁姆(2002)认为公共行政强调的公共性体现为:(1)以宪法为基础,提供行政存在的空间并对其进行限制;(2)政府有义务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3)政府较少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即使运用市场机制也是有限的;(4)作为人民的代表,公共行政管理者的行为具有合法地位与强制权力,并应遵循代表性和透明性的要求③。乔治·弗雷德里克森(1997)回顾了公共问题的哲学、经验和理论的观点,并分析了社会科学中有关公共的五类观点,提出公共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能力:作为一种理念,它意味着所有人为了公共的利益,而不是出于个人或者家庭的目的才走到一起;作为一种能力,它意味着为了公共的利益而在一起工作的一种积极的、获取充分信息的能力,通常通过政府而进行,但并不是所有④。国内对“公共性”的定义有三种:一是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利的委托者和委托权利的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孙柏英,2001);二是认为公共性即政府产生、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公共目标、公共服务以及创造具有公益精神的意识形态等(祝灵君、聂进,2002);三是认为公共性指一种公有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王乐夫、陈干全,2002)⑤。综合而言,公共性的理解具有层次性。哲学层面的公共性是一种公共精神或是理念;政治、法学理论层面的公共性从公平和正义出发,涉及、合法性等问题;公共管理理论层面将公共性作为一种价值基础,帮助认识公共组织的公共职能;公共管理实务层面的公共性将成为一种分析工具和价值标准来理解公共组织的具体管理活动。城市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其职业伦理受到哲学、政治和法学层面公共性价值要求的引领,但对于实践而言,公共管理理论和实务层面的公共性探讨将更具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作用。

3城市设计关注公共领域

城市空间及其特征包含了各类物质要素和相应的属性,同时还有这些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外部性特征。随着城市空间管理专业领域的分工和细化,作为其中之一的城市设计在当代所关注的内容已并非涵盖城市空间的所有方面,而是由“城市空间”逐步聚焦于其“公共领域”部分⑥。焦点的转变蕴含了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空间成为公共和私人的混合体。城市空间的市场开发运作越为成熟,市民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甄别越敏感。另一方面,城市设计将焦点转变为公共领域是基于“窗户外看到的所有事物”已经出于各类考虑受到了相应的干预,城市空间的控制已经形成了“看不见的网”。“公共领域”源于西方社会,发展至今已具有相当复杂的含义。现代公共领域理论中,较具影响力的是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认为公共领域包含了物质和非物质的表现形式,承载着公共生活,这种公共生活是从公共利益出发,通过沟通和交往、辩论和批判等活动来展现自我或是达成共识。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突出其政治象征意义,而后者偏重其社会文化意义。城市设计关注的公共领域是具有物质空间表现形式的公共场所,并包含其承载的公共生活之非物质内涵。然而,公共领域的界定却无法统一。社会视角下以公共开放性来界定时会发现并非所有公共空间都会无限制向每个人开放,而准公共空间的开放程度更是因服务规模的不同而模糊不清。法律视角下以公共权属界定时会发现公共领域的各类物质要素在权属细分之后公私属性并不统一。经济视角下运用公共物品来理解公共领域时,以竞争性和排他性为划分标准,然而公共领域中的各类空间要素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上都存在着程度差异。由此可见,各类视角下的公共领域认识都是模糊的,然而这种复杂性并不能掩盖其公共性特征。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差异客观存在,只是差异划分标准并非是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而是一种具有梯度性的“谱系”(卡尔莫纳等,2003)。有关对城市空间进行公共干预的合法性问题已经在城市规划相关研究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面对外部性问题,对公共干预的需要是肯定的,然而对于干预的限度却存在不同的观点。公共领域的实际界定及其干预程度将通过具体的城市设计过程加以辨析并得以实现,其中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对干预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城市空间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来看,对城市设计的公共需要来自对公共领域使用价值的关注,因其规模和品质直接体现了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然而,市场化的城市开发引发私人对空间交换价值的追求而阻碍公共领域的发展。阿里·迈达尼普尔(alimadanipour,1996)阐述了市场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空间私有化和设计标准化等趋势,前者使公共领域的规模逐步减少,后者则对公共领域的品质造成冲击,而这些趋势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张力关系,公共部门将立足于公共领域的空间使用价值,通过城市设计过程加以保障和促进,尽可能提供公共场所并促进公共领域的空间品质。近年来,激烈的城市竞争使得公共领域被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公共资源,通过城市设计提升其交换价值吸引投资,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然而,“引导投资的是市场本身,而不是设计”(Cowan,2000:24)⑦。城市设计虽在提升公共领域的交换价值中具有一定附加作用,但并非其要义所在。本末倒置的价值追求将使城市设计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4城市设计管理者的公共角色

有关城市设计实践主体的认识差异很大程度上与城市设计过程的不同诠释相关。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城市设计过程包含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管理过程,政府和市场在城市设计过程中的管理者角色较为突出,管束型和开发型的城市设计分类(赵斌、徐雷,2004)正是基于主体公私属性的差异。当城市设计被理解为行政过程时,公共部门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更为突出,而市场成为了行政管理的目标群体。城市设计过程中管理者公私属性的探讨体现了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城市开发过程直接产生城市空间结果,市场成为了空间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在开发过程中,市场关注空间品质是希望通过创造性的设计提升空间产品的交换价值以获取更多的利益。“设计管理”是开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确保产品按照设计要求生产以实现价值最大化。当开发项目规模较小时,设计管理关注项目自身的内部问题,大多属于私人领域;而当开发项目规模较大时,设计管理所处理的问题往往已经覆盖了城市空间公共领域。虽然管理动机仍以营利为目的,但从结果而言已经属于城市层面的设计问题。因此,市场主导的大规模开发项目其设计管理过程是否是城市设计过程往往具有争议。在当前的城市发展中,公共领域的供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进行大规模地产开发的企业家们在城市开发过程经常扮演了一种半公共角色(乔恩·朗,2005)。这种角色产生于其管理行为结果而并非动机。市场开发的设计管理是为了扩大私人的获利,许多开发都有意识的塑造良好的公共领域来吸引更多的公共使用者,为其带来更大的获益。在这些市场主导的项目管理中,公共部门的角色相对较弱:有些是由于对公共领域的价值认识尚不成熟;有些是社会对此尚未形成公共需要,因而不必要进行城市设计的干预;还有一些是有意识发挥市场优势,依靠私人投资发挥其优势来创造良好的公共领域空间品质。然而,无论是否提出城市设计要求,公共部门对私人开发在其项目的空间效果等方面始终具有监管职能,差别在于干预程度的不同。城市设计过程伴随着开发过程而展开,它并不仅仅是结果管理,同时还包含着过程管理。对开发项目运作过程进行公共监管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之一。出于城市设计考虑的公共监管途径一般包括:一是将城市设计的内容纳入城市规划的管理体系,同时依循规划许可的行政程序对开发项目进行管理;二是单独提出城市设计的控制内容,作为开发控制要求的组成部分,依据规划许可程序进行管理;三是城市设计控制内容采用独立设置的设计评审程序对开发进行行政许可管理。无论哪种途径,公共部门始终承担有关公共领域的设计及其实施的监管者角色。对于城市设计过程而言,权力始终是决定一切的因素(洪亮平,2002)。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而不是建筑”,城市公共领域的塑造和发展属于公共事务范畴,因而其管理实践必定受到公共权力的影响。纵观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最初有意识的城市空间设计由当时代表公共权威的皇权主导,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政府作为公众逐步成为了城市空间设计和管理的主导。之间的差异在于公共性的不同历史诠释,然而城市设计管理者角色的公共性始终存在。当代社会多元价值并存,城市设计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参与程度。然而,市场和社会的参与是有限的,公共管理者仍然为是否需要对公共领域进行城市设计干预、如何干预以及干预程度提供了整体性管理框架。

5城市设计管理途径的公共性保障

法律和政治是公共管理途径体现公共性的保障。城市设计过程关注城市空间公共领域的相关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者的公共角色都决定了其管理途径必然体现公共性特征,且受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治策略的保障。法律为城市设计过程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各个国家对于公共部门的组织、规章制定、许可、仲裁和司法审查等程序具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从而确保了公共部门行为过程的公共性。城市设计过程同一般公共事务的管理一样遵循公共行政程序的法律要求。根据“程序正当”的法律原则,城市设计依据法定行政程序运作而获得合法性,从而保障其公共性。除此之外,城市空间的公共管理尤其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体系也为城市设计的管理过程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基础。由于城市设计在各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体系具有不同定位,因而具体程序要求也会有所不同。美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在各个州有所不同,很难说具有完整的体系。区划被认为是美国城市规划的核心,也是物质空间管制的法律工具之一。而城市设计同样也是城市空间管理的公共政策工具之一,其管理程序将遵循公共行政程序的法律规范(如联邦行政程序法,1946),或依据行政法律要求制定相关的程序要求。英国的城市规划具有整体性的法律体系,对规划管理程序制定了相关的规范。城市设计的运作被明确纳入规划管理体系(英国建筑与建成环境委员会,2000),并在新的规划法中明确纳入其管理事务(英国城市规划法,2008:第183条)⑧。因而,其城市设计的公共干预过程须遵循规划法定程序的相关要求以保障其公共性。我国的城乡规划法中并未明确城市设计的相关内容,它更多是作为地方性城市空间管理的公共政策工具之一。有些地方性的规划法规将其纳入,明确了操作程序的要求⑨;而没有明确管理途径的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参照了规划管理的法定程序。法定程序规范为确保城市设计过程的公共性提供了统一的基本的保障。国家和政府在基础上不断推进行政程序的公开性和参与性等来加强管理过程的公共性。无论是公共行政管理还是具体的城市规划管理,相关的法律机制都不断得到完善,由此受其规范的城市设计过程也将不断加强其公共性特征。对于具体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市场、社会及其自身在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及其价值分配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城市设计一直存在于“平民主义”和“专业主义”的两难困境(克利夫·芒福汀,1999)。在价值的认定上,“公众”和“专家”的观点之间存在着分歧。与此同时,“公众”本身包含着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并持有不同的观点。城市设计师往往将城市设计保持在一个技术过程的安全范围之内,以避免直接面对重新分配权力和财富的问题。然而,城市设计过程中的管理者则无法避免去面对价值分配的政治议题。城市设计中的连续决策都是有关利益分配的政治决策,即便是通过技术分析做出决策其本身仍然代表着政治的选择。特定的城市设计管理过程会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因而其过程的公共性将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偏向于“专业主义”的决策过程以法律为公共性保障的基准,更关注专业价值的实现;偏向于“平民主义”的决策过程则体现为更具公开性和参与性的集体决策。实际过程中,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和平衡利益相关者的观点,采取何种决策方式则受到市场环境、社会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但每一种决策方式都体现了相应程度的公共性特征。政治策略对城市设计过程的公共性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6结语

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篇2

关键词:消极空间、公共交往需求、空间重塑、城市更新、城阳区绿道规划

abstract:urbannegativespaceremodeling,istoourcountryofurbanrenewalwaytobuildpublicspaceofactiveexploration.Basedonthepublicdemandandspacedesign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negativespacecitytheproblemsoftheoryanalysis,withbothchengyanggreenwayplanasanexample,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thesecurityspacefromthetwoaspectsofpubliccommunicationbasedonthedemandofthenegativespacemakeanotherofspecificmeasures.

Keywords:negativespace,publiccommunicationdemand,space,urbanrenewal,theproductionofremodelinggreenway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消极空间”是以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使人的心理产生不愉悦、不舒适感的空间的统称,这类空间呈现出用途不明、使用率低、空间零散而缺乏秩序等特征。在城市中的“消极空间”包括建筑间的中介空间、边角空间、废弃空间、高架桥下空间、零散的生态斑块等等。

本文将借鉴总结基于公共交往需求的国内外消极空间重塑再利用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结合新技术与新理论,以青岛市城阳区绿道规划为例,探讨基于公共交往需求的、符合我国城市发展与更新特点的消极空间再利用途径。

(一)国内外基于公共交往需求的消极空间重塑实践研究

1)国外基于公共交往需求的消极空间重塑实践

国外欧美许多发达国家较早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城市扩张、环境破坏与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交往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

休斯顿BuffaloBayou休闲绿地改变了高速公路下‘迷宫’般的露天空地,改善原本脏乱且影响河流水位控制的消极空间,提供了3000英尺长的城市带状公共开放空间,变消极为积极,连接了休斯顿商业区中心和河西边公园。对于消极空间,通过植树、水质修复等生态修复措施,改善生态坏境;通过连续慢行道将零碎公共空间串联,利用亲水平台使人与河流互动;通过设施的完善与夜间照明设计增加空间体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通过活动策划聚集人气;设计与实施中通过“公众艺术倡议”鼓励艺术家、设计师、公众的共同参与。

2)国内基于公共交往需求的消极空间重塑理论与实践

国内对消极空间转化为公共开放空间的探索目前主要偏向于理论研究,包括对废弃地、高速公路两侧消极空间的再利用研究等等。在实践中许多城市改造更新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如哈尔滨道外历史文化街区在长期缺乏引导的建设下,导致公共交往空间的缺乏,而面对道外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公共空间的营造成为地区活力提升的必要途径。在对整体历史风貌保护前提下,对该地区现存的消极空间和违建建筑进行了详细调研分析评价,提出改造措施,选择性改造为休憩公共空间、特色文化空间等,最终形成街区丰富多样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改造后的道外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环境得到改善,吸引大量人气聚集。

3)经验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实践案例研究总结,消极空间向公共开放空间成功转化途径有以下特征:以生态修复、环境整治为基础;以特色塑造与功能为提升;以政策鼓励、多方参与为保障。

(二)基于公共交往需求的消极空间再塑对策

1、空间与公共交往需求的关系分析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于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逐渐增长。1995年美国的两家公司做的一项调查表明,购房者把自然开放空间、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排在了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因素的前4位(分别占77%和74%),由此可见居民强烈的公共交往需求。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公共交往需求属于社会需要层次,因此在消极空间的改造中应该满足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交需求。本文对使用者需求、空间体验、空间设计应对关系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作为消极空间改造对策的依据。(表1)

表1使用者需求、空间体验、空间设计要求之间的关系

需求层次空间体验相应的空间要求

生理需求舒适感环境干净优美,服务设施完善,交通可达,人性化的空间尺度

安全需求安全感无障碍设计,空间形象的标识性与序列,完善的标识系统、安全设施与夜间照明,适度开敞,安全的空间尺度,具有社会监控的周边社区

社会需求愉悦感、归属感、认同感丰富的活动支持,适宜交往的空间尺度与私密性,适于交流的休闲设施,具有文化特色内涵的景观风貌

2、消极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功能模糊,设施缺乏,不具活力

消极空间作为城市中被忽略的角落,通常环境较差,没有明确的使用功能,各类服务设施和游憩设施缺乏,导致缺少人的参与,失去活力。

零碎分散,可达性差

消极空间多呈现零碎分散在城市中的状态,包括许多零碎生态斑块,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与城市周边重要的社区之间也缺乏良好的交通联系,可达性差。

管理维护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消极空间多被荒置,成为城市维护与管理盲区,长久缺乏维护,荒草丛生、垃圾堆积、设施损坏,缺乏夜间照明,导致这些空间成为城市“藏污纳垢”的角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3、消极空间再塑对策

空间环境品质的重塑,满足使用舒适与安全需求。

从舒适度与安全性出发,通过生态修复、景观设计、完善的服务设施,提升消极空间的环境品质。通过连续慢行交通串联分散斑块,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连续的公共开放空间。

功能与特色的重塑,强化公众心理认同感。

在满足生理与安全的基本需求前提下,通过生态修复、景观设计、完善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提升消极空间的整体环境品质。结合地区发展需求、资源生态与文化特色,为空间注入多元新功能,组织多样活动,打造可识别的标志形象,提升空间内涵与活力,从而强化公众对于改造空间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篇3

一、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概述

 

整体性设计(holisticdesign)概念的提出最早是针对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割裂,为强调空间形态的完整与功能的统一而提出的。这种观念认为城市是由不同的局部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美国城市规划师芒福德研究城市的第一个特色是整体论,他曾在他的著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中说:“通过局部去了解一个事物,那是科学;而从整体上去把握它,则是艺术。”①从设计艺术的角度而论,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联系,这一联系必须将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外部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用整体性设计来体现。整体性设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用整体的方式对构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事物进行观察与研究,如不仅对公共艺术和公共艺术所处的环境,还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从地理、气候等角度研究城市自然系统。二是整体性设计的目的是在城市中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使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背景环境具有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三是整体性设计注重的是设计过程的整体思维,并将这种整体思维用到公共艺术的规划与设计中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1/4在中国。但是,在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下,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作为人类文明精华之所在的城市,原本城市文化、城市空间特色各异的城市,逐渐变得相似,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原本的地域空间特色,这种现象在中国尤其显得突出。我国的城市建设如何从规模走向质量,如何将城市空间特色纳入城市建设的多元目标中,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结合城市设计导入城市整体形象的营造,利用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介入城市环境与空间,并传承城市历史与文化,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概念与现象,它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

 

二、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作为一种观念与方法,是指对公共艺术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复杂的环境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公共艺术与人等综合背景环境的整体性为目标,从系统思维的角度,以整体性设计为核心,把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复杂背景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设计体系进行设计与研究。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如图1)。

 

(一)系统环境观

 

系统思维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把自然界作为系统考察的系统理论。它是一种逻辑抽象能力,也可以称为整体观、全局观。是在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孤立、分割的问题来处理,而是当做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来处理。系统环境观的产生是由于70年代世界工业的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的焦点与中心,并促使人们以系统生态学的观点去衡量城市的功能、结构和动态发展等因素,以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作为生态系统的城市系统各部分之间,以及该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规律,其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始于60年代末,当时人们意识到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于是开始提出并关注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问题,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全球整体环境上的,并从生态的角度寻求其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广泛使用,而实际操作起来概念却依然模糊。这有利于重新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操作目标,对现有发展模式做出理解与扬弃,以保持社会、经济、文化的有效发展。并且,其中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视,城市文化和区域文化的长期稳定,将会很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来讲,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资源共同发展与合理利用,任何环节的脱节与变化都将导致整个系统目标的偏离,这也正是公共艺术必须注重整体性设计的原因。

 

(三)人居环境科学观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一个侧面去研究、处理人类聚居问题。特别是在人类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全面地研究、处理人类聚居问题,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吴良镛在其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明确指出: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②。吴良镛在著作中不仅构筑了一个学科的大系统,而且吸收了我国近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许多经验,并在一些重要的规划设计实践中进行理性分析,运用综合融贯、协同集成的思路与交叉学科密切结合,以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有关学科为基础,探索人与居住环境相关的诸多问题。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它不仅仅单纯是某一城市的某一局部景观中的设计,而应把它纳入整个城市的环境,乃至整个城市所依存的大背景、大环境去进行研究和设计。

 

此外,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还包括技术策略、设计方法、设计运作实施的保障制度、评价体系等共同构成了整体性设计的框架体系。

 

三、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主要层面

 

公共艺术是以社会公共空间和景观环境场所为背景的文化现象,设置在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环境、街道、广场和社区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是构成某一特定景观环境的主体和视觉中心,在城市历史与文化呈现、空间形态、尺寸比例、色彩设计等方面均和周围环境形成协调的关系,构成与建筑及整个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完整。

 

(一)城市文化层面

 

城市文化是由人类长期聚居而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城市由于其自然环境、经济与政治等背景的不同,其城市文化和空间特色也有所不同。一座城市的传统文化能够延续,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地域文化的延续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城市物质环境发生巨大转变时,城市的文化能表现出稳定性和生命力尤其显得重要。那么,城市的文化传统会积淀并保存下来,并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反过来会进一步强化城市地域文化的特性。

 

近30年我国城市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当我们沉浸在科学和城市化进程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引以自豪时,却猛然发现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城市建设所沿用的是西方二战后因急需快速重建而产生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建设大多围绕经济展开,建筑风格也开始国际化,大拆大建使城市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与严重,我们的城市结构、空间形态、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空前高速的城市建设扼杀了城市的独立品格,而这种独立品格恰恰是与城市特有的文化息息相关的。因此,一座城市的空间特色发展,首先从其文化的内部结构和深层次中寻找根脉,发现规律,创造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

 

(二)城市环境层面

 

城市开放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发展取决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世界的需求、政治体制的进步和文化艺术领域的开放,以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协作。公共艺术的设计只有与城市整体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协调一致时,才能营造具有人性化和审美情趣的、城市环境多样又可供公众参入与互动的共享空间。

 

公共艺术设计是介于纯艺术与城市设计之间的艺术形式,它置于城市自然与人文的环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它关系到城市的个性、魅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公共艺术设计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与层面,所以使得公共艺术的设计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一个城市花上千万元对一个小区进行开发建设,可能不会引起市民的关注,可在公共空间安置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可能会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与争议,这是由于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城市空间中某一景观的一个部分,它还是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体现,代表着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所以,从城市大环境和城市系统的角度建立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意识是非常关键的。

 

公共艺术设计的目的不在于创造和再现一件具体的实物,也不在于强调纪念或庆贺一个人及一个历史事件,而重在建立当下人与环境的一种新的关系,以及由此激发出人们不同的情感回应,以促成可供民众自由、轻松交流的公共空间,从多重性的意义上说,当代公共艺术在愉悦大众生活,激发和释放大众的才智与情感方面,的确可以担负起积极的社会职能

 

(三)建筑环境层面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在很大的层面上要考虑艺术作品与建筑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在相互间的比例尺寸、风格样式、文化传承和色彩等关系上。在城市的广场及各种现代综合建筑物围合的城市空间,公共艺术担负着在空间上的组织与连接的作用,并形成以公共艺术为中心的社会与文化意义的城市空间。由于新兴城市在建筑样式上和传统建筑相比发生了较大转变,在使用功能上,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高大建筑、摩天大楼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这些建筑在材料上过多地使用混凝土和玻璃材料而使建筑缺乏生气,过于高大的外部造型和外部色彩在使用上的限制,使人在人为的环境中感受不到在自然环境中的轻松与自在。公共艺术以它独特的造型、色彩以及和建筑间的相互关系,有效地化解了现代建筑的冰冷。人们把这些艺术作品视作新城市中的一个部分,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建筑设施的实用价值,而更多注重审美和各种设施在空间使用上的整体需求。

 

结语

 

我国的城市设计,从概念的提出到发展历程也就30年多年的时间,而公共艺术的设计与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在我国许多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这一文化现象并不鲜见,但从整体性设计的角度把它纳入到城市大的环境、纳入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项目中去进行整体的设计与研究还很欠缺。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论与设计研究,仅仅从公共艺术的角度,仅仅从公共艺术的起源、发展、功能等单一视角远远不能解决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问题。公共艺术的规划与设计必须有宏观的视角,必须从整体性设计的角度,利用系统环境观,从城市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等大的角度出发,设计与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宜人公共活动空间,以缝合被高速城市建设所斩断的城市历史文脉,凝聚散乱的本土文化,真正从人和自然的角度出发,满足城市居民物质与精神上的户外游息与审美诉求的需要,构建人文活动空间体系,建立城市公共空间所独有的艺术品格和魅力。

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篇4

关键词:原型;空间塑造;景观设计

原型(archetypes)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和宗教传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跟设计息息相关的心理学领域,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ustavJung)以此为出发点,提出“集体潜意识”理论,进而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发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

1集体潜意识――历史记忆

“集体潜意识”是人类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基本行为意识,它是经验的累积、是人类自然的反应,反应与选择早就在我们的意识之中。这种意识就是“原型”,而“原型”本身并不是一种设计,而是一种“催化剂”,在某种特定的点呈现出来时,人们的集体记忆接踵而来。

设计过程中不断地挖掘意象的初始,追溯根源的意识,转化成景观设计的元素和手法,最终设计者与观者对空间产生共鸣。

2环境心理学――环境空间

“原型”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旨在从人类与环境中寻找记忆和对事物的共同认知,并加以提炼和转成设计作品。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中,个体改变环境,反过来个体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就如同Canter(1983,1991,1993)则把个人环境推进了一步,称之为“场所”。他认为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们在环境中的目标起主要作用,人们在环境中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场所目标,场所目标既区分了不同的人,又区别不同的环境。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刺激理论、控制理论、行为场合、交互作用理论、操作性取向、场所理论,这些理论在景观空间设计中有所反映。

3景观设计方法――空间塑造

景观空间构成与建筑空间构成有所不同,它涉及到空间、场所、领域3个概念。空间即Space,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出来的,通过生理感受限定。场所即place,也有三维空间数据限定,限定地不如空间那么严密精确,通过心理感受限定。领域即Domain,它的空间界定则更为松散,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动物界,则是基于精神方面的量度。

景观原型主要源于观者日常熟知的事与物,组成原型的内容将其称之为“元”。它能全面反映城市中某特定的最基本特征。设计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

(1)资源利用,设计者对于项目勘查,首先找到城市的“集体潜意识”,根据现状收集当地的民俗、传说、诗词歌赋、神话故事等,对其进行梳理、调研、分析及整合,分析出观众对哪些历史空间产生共鸣,共鸣点往往是景观空间营造的核心概念。(2)地形处理,景观空间对于原始地形利用尤为重要,不同的空间、功能,需要运用不同的地形处理方式。(3)场景营造,是环境心理学的模拟,对原型的还原或转译,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

4台州乌龟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台州市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称,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中国黄金海岸线上经济发达的港口城市。乌龟山公园位于椒江区,作为城市景观轴的端点,地理位置优越,背靠乌龟山风景区,北临椒江区体校,东侧椒江区体育馆,南边规划大型社区住宅。

4.1景观原型的梳理

乌龟山公园位于乌龟山东面山脚,以农田为主,较为平整的地形、山石破坏严重、公园被道路分割等。(图1)

分析原型,公园需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交通问题、空间塑造问题,分析国内外案例能够发现“原型”对于景观空间营造具有重大影响。乌龟山公园景观原型的空间设计分别通过资源利用、地形设计、场景营造设计手法结合相关理论进行。

4.2资源利用

以水资源、历史记忆、交通资源作为乌龟山公园主要设计资源,根据资源进行设计:

(1)水资源,基地内有多个水塘、田埂、冲沟等,可以利用现有水资源和少量的人工介入,保留水塘、农田,对其进行历史还原,并加强雨水管理系统让它成为具有自净功能的湿地。

(2)台州对于“海”的记忆尤为深刻,运用设计元素还原或转译“海”历史记忆。在道路、铺装形式、小型构筑物、室外家具设计等进行叠加、重复等手法,激发集体潜意识让设计者与观者产生共鸣。(3)交通资源,公园被隧道分割为两部分,对于公园完整性来说是一个问题。设计天桥式的慢行系统既能解决交通安全问题,又能利用天桥的高差设计实现覆土建筑作为园区公共设施之用。天桥的形式可以根据“海”的元素进行三维空间设计。强化原型能产生观者的集体记忆,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4.3地形处理

利用地形处理景观空间设计,以大地艺术、原始肌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

(1)大地艺术,一种原型的抽象性表达,抽象的过程就像是一个裁剪的过程,展现大地的空旷与密集的肌理,如草坪、土坡、森林相结合的方式设计空间,转译大地记忆。(2)原型的载体反映自然景观的朴实,园内以保留部分农田基底作为原型的载体,开心农场成为都市农耕文化的缩影,让田园色彩注入于公园之中。

4.4场景营造

场景营造、情感空间的塑造对公园设计尤为重要,以再现海边风情、农耕文化为例:

(1)海边风情儿童乐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划分出不同的游乐空间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海”作为主题,记忆中的白帆、浅滩不断浮现出来,设计者根据主题营造出记忆中的海滩场景,触动参与者的内心感受。

(2)农耕文化―彩虹农田,反映场地的历史文化和当地人民的生活耕作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原型的阐述。设计中将场地稍加修饰,保留原有农田肌理、农作物,在田地里放置巨大的谷堆,营造出记忆中的田生活。

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篇5

本文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采用实地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纵向和横向探讨北京公共室内空间设计状况,并延伸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并且通过以上研究,总结了中国在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功能空间的单一性和不合理性、人性化设计的缺失、缺乏地域性和艺术氛围、趣味性的缺失、一体化设计的同一性缺失、对于地域性特色彰显的不足。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多元化的建议和设想。通过该课题研究,本文旨在理论和实践中,全面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中公共室内空间艺术设计的缩影,为公共艺术介入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

公共室内空间公共艺术室内空间设计一体化设计

1.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现状研究

1.1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优秀案例研究

(1)给空间最大让步的莫斯科地铁空间设计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轨道系统之一,线路总长约400公里,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华丽的地铁,因其内部装饰典雅华贵,也被称作是“地下的艺术殿堂”。莫斯科地铁室内空间公共艺术介入的位置包括出入口、楼梯、通道、扶梯、站台、站厅、顶棚、墙面、地面、柱体等,艺术品题材涵盖广泛,主要以政治事件、民族特色、历史事迹、名人典故等,受其政治和历史的影响,最突出的就是爱国主义题材。由于莫斯科的地铁在建造初期处在前苏联时期虽然内部设计与政治挂钩,但也正是这种难过政治性为后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莫斯科地铁有些过于华丽,但是其在空间上的设计是相当巧妙。北京的1号线还有2号线受到当时莫斯科地铁的影响非常大。

应该说,莫斯科地铁从空间到对于地铁内部的装饰都带有其浓重的独特特色。就如同俄罗斯套娃一样,成为一种象征。

(2)德国地铁严谨而充满创新的室内设计

德国的轨道交通分为轻轨和地铁。德国是欧洲最早利用铁路路权开发轻轨客运交通的国家。

德国的地铁为了照顾残疾人上下车,新投入运营的列车换成低重心车厢式列车,这种列车车厢入口高度几乎与站台平行,大大方便了乘客上下车。而且每个地铁站都设有滚动电梯及升降梯,这对行走不便的人、带小孩出行或携带重物者,真算是体贴入微了。

德国的多数地铁站都设有问讯处,这儿的工作人员有的会讲好几国外语。同时,问讯处还免费向顾客提供交通图、列车时刻表。同时为了那些没办法快速找到问讯处的乘客设置了红色按钮的呼叫装置。这是一个旅客咨询对讲机,乘客可以通过它随时与地铁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咨询及请求提供紧急救助等。

德国作为工业发展在世界前端的国家,高端的技术为他们带来了比其他国家更加成熟的地铁建设系统。但是技术的发展并不是作为社会服务的重点,而是让技术在为人们提供基础服务的最直接作用时候能够让技术服务于人最人性化的需求。无论是低重心车厢还是贴心的问讯服务以及随处可见的行李寄放处,德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无处不展现德国人严谨的做事态度和对人的尊重。

(3)一切以人为本的日本地铁站内设计

日本轨道交通站内空间的设计思路:简约、高效、环保、节能。作为设计与建筑的发达强国,日本的地铁建筑站内空间多年来一直以简约、高效、环保、节能为主体设计思路。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态势的回暖,很多地铁站内空间重新进行了设计与规划。在主旨不变的前提下,部分重点区域的站点加入y--定数量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随着技术的发展,体现出多方向的表达形式。

概括日本地铁站内空间的几个特点:在设计手法上,空间以简约、环保为主,手法简单、系统,但施工节点精致、准确。在材料上,以B级(或以上)防火建筑材料为主,防火等级虽不及北京,但可使用范围大大提高;具体空间界面的材料和艺术品紧密结合,很多区域的功能和艺术品浑然一体。照明系统以强调区域照明和功能性为主,对部分非功能区照明以弱化处理;大面积的导引装置,为复杂的地铁系统提供了高效的导引人流的作用。

艺术品是日本地铁建筑站内空间的重要内容,很多站点,尤其是文物古迹、重点旅游景点周边,艺术品均得到强化。与我国最为不同的是,除传统的艺术形式(浮雕、壁画)外,艺术品和艺术墙的形式多样,包括纯照明装置、数码装置、平面图形,而且其中很多艺术品与功能性形态(如照明、导视系统、座椅、电话等)紧密结合,这种形式大大提高了民众的参与意识。

(4)将民族工艺美学带入地铁站的里斯本地铁站设计

葡萄牙里斯本地铁于1959年12月开通,是葡萄牙第一个地铁系统。截至2012年,里斯本地铁共有四条线,包括52个车站。里斯本地铁设计初期,为了达到地面与地下空间的缓和过渡,利用了简单的装饰。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地铁网络新的扩展,里斯本地铁站内空间设计开始关注乘客在地铁站空间中的文化感知,把葡萄牙当代艺术作品引入到地铁的空间营造中。

近年来,随着对老地铁站内空间的更新改造,里斯本地铁建设更加重视乘客在换乘与等候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对城市文化与艺术气质的展现。通过各种空间艺术手法,丰富地铁站内空间的装饰,展示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在等候的片刻中美育大众,形成具有美的哲学的新时期里斯本地铁站,成就了当代欧洲城市中颇有特色的地铁站空间艺术。里斯本地铁站内空间设计个性鲜明,表现手法大胆前卫,不拘一格,从宏观到细节都兼顾了城市文化的展现与大众的美育教育。

1.2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现状

(1)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地铁站内站台换乘空间设计的研究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建设的地铁线路就是1号线和2号线以及新千年之前的13号线和地铁八通线。这4条线应该说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地铁线路。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技术、政治等多种元素的影响这4条线尤其是1号线和2号线带有浓重的历史气息。不论是从地铁内部的空间分布还是墙面立面装饰都带着新中国初期浓浓的历史韵味。像2号线的很多站的立面装饰瓷砖都是由当时非常著名的艺术家设计烧制而成,其艺术价值非常高但是却也非常的耗费人力。

相对比之下,无论是内部空间的装饰还是照明系统以及导视系统以及日益被时代所淘汰。所呈现的各种弊端在现如今发展迅速的今天已经显得格格不入,但是作为新中国初期的历史感却是以后所建造的所有地铁线路所不能比拟的。

(2)北京奥运期间新修线路站台换乘系统以及屏蔽门装饰系统设计的研究

在北京奥运会申办成果以后,北京市政府便开始加大力度修建地铁,从5号线到10号线还有就是奥运专线的8号线以及机场线。

这一时期的地铁在一定程度上拉快了我国城市轨道建设的进程,由于这次的地铁建设不同以往的一点是它需要面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不一样的北京。正是因为如此重要的使命应该说奥运时期的地铁室内设计呈现了一种不一样的设计高度。应该说这一时期的的地铁公共室内空间设计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是相较之下其设计模式和设计方法已经有了一种质的飞跃,也越来越与发达国家看齐。在满足地铁最基本的功能需求之上,合理的把人的因素、艺术的因素加入其中,从而为之后的地铁公共室内空间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奥运后至今北京地铁站内公共艺术和照明系统设计的研究

奥运以后,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并没有放慢它前进的脚步,相反顺应时代的脚步和日益发展的城市步伐,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变得越来越快。而对比以前和奥运时期的地铁线路这一时期的地铁建设也有了它独特的一面。

由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技术的进步,地铁公共室内空间设计的能力开始走上相对模式化的发展套路。公共艺术和照明系统的统一化,各个部分一体化成型的设计变为一种趋势。这种设计理念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全国范围城市轨道建设的步伐。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功能空间的单一性和不合理性

国内一些城市早期修建的地铁空间内公共艺术品数量较少且形式较单一,仅限于浮雕、壁画等艺术形式,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比较匮乏,例如,北京地铁东直门站内的瓷板画、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内的不锈钢浮雕、南京地铁三山街站的搪瓷钢板壁画,虽然使用的材料不同,但是在表现形式上都采用了壁画和浮雕的形式。由于表现形式的单一性,公共艺术品的放置位置也大都选取了站厅或站台墙面,乘客视线较为集中的地方,但乘客对于它们的关注度并不高。目前修建的地铁站内公共艺术品的形式和位置较早期有了一定的扩展。

2.2开放性和包容性不够

公共艺术所具备的开放性为公众的参与性提供了保障,因此其自身在形态上和视觉上应具备开放性的特征。目前,国内地铁空间内的公共艺术品绝大部分是由地铁建设部门委托专业的艺术家或设计师团队进行设计和制作的,公众参与创作的机会很少。地铁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创作者们“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意识还不足,这些公共艺术品绝大部分是代表了政府或艺术家、设计师们自身的思想和世界观,对于公众在社会生活、公共权益、文化精神上的需求,反映的还不够深刻。很多艺术家和设计师“个性化”创作的作品难以得到公众的认可,与公众产生共鸣。

2.3对于地域性特色彰显的不足

我国大多数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地理环境和多彩的民俗文化,地铁空间内公共艺术的介入对其展现和传播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公众要与城市文化与历史进行对话,一般会选择定时定点的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地铁空间中公共艺术的介入为他们创造了一个非常便捷和丰富多彩的环境。例如,南京地铁宣武门站站厅墙面就采用了传统的漆画工艺来表现玄武湖明月当空的自然景象,营造出静溢的环境氛围;莫斯科的革命广场站,运用了不同材料的壁画,表现了抗战胜利、革命人物的主题内容,彰显了其站点的纪念意义。但是,我国目前还有很多城市的地铁采用了模式化设计,使用的材料和设计手法都很雷同,如出一辙,对于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表现不够准确,缺少鲜明的特征。

3.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的理想化探讨

3.1突出人的基本需求

不论社会进步到何种境界设计的发展走到哪一步,设计最本质的东西都是为人服务。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首先的是要突出人的基本需求。作为地铁空间的使用者其最基本需求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方面是对于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快捷便利、舒适、安全: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的心理需求,首先就是能够从设计的角度减低人们等待和乘坐地铁的焦虑感,其次就是对于乘客和地铁工作人员视觉的满足。无论是心理还是身理需求设计,所要首先突出和考虑的都是人最基本的需求。设计如果连最基本的需求都无法达到又何来优秀的设计这一说。

3.2多元化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供室内空间设计最大的特征是它的多元化,这包括表现形式、使用材料、创作题材和参与的人群等方面。公众对于地铁空间内设计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简单的站厅、过道、换乘空间等基础空间。而室内公共艺术的设置也不在仅仅局限于壁画、雕塑、绘画等传统的公共艺术形式上,很多乘客表示,希望能够在地铁空间中看到更丰富的艺术品,例如:摄影、书法、国画、装置和新媒体艺术等。而创作和设计的内涵也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希望他们所生活的城市中的景色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同时也是在讲述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现。随着人们对审美设计的日益了解,审美的眼光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提升。就像斯德哥尔摩地铁空间内的公共艺术作品的题材就非常多元化,涉及到社会生活、历史事件、民俗风情、人文精神、科学技术、国家政治、等主题内容。

目前我国对于地铁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相对都是固定化的或者永久性的。但是对于像地铁这种使用周期长时间跨度的的公共交通系统这种固定化的设计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远远无法满足时代文化发展的需求。我们完全可以在设计公共艺术品设置还有广告牌和立面装饰是可以选择一些机动性更强的设计。

3.3可持续发展的延续

“可持续性”的发展观在中国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的运用上可理解为两种层次:一种是物质层面的;另一种是精神层面上的。在设计时不应一味地贪图“鸿篇巨制”和用材的奢侈,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厉行节约、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在用材上,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或者新型环保材料,尽量避免使用不能再生的珍稀材料和价格昂贵的奢侈材料。宗白华认为:“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应;化实境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是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的设计良莠不齐,多数创作在观念上受到了两方“功利主义”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仅仅停留在“中国元素”这一浅显的面上。“中国文化”代表的足一种精神,只有深入到国人的思维中,才能建立地铁公共室内空间的正确方向。

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设计;公共艺术

前言

城市空间规划的设计发展已近百年,在这段时间中,城市景观已经完成了规模性的发展模式。虽然现阶段还不能准确地评述这种城市空间规划模式的好与坏,但其每个阶段的设计手法思路都是值得思考与借鉴的。组成城市空间规划的要素基本从以上方面阐述地比较详尽。城市空间规划既是艺术思维的表达过程,更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凭证。

一、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研究

从历史上看,城市设计的概念是从城市建设艺术这个概念发展而来的直到19世纪末,在卡米诺・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原理》以及约瑟夫・施塔本的《城市建设》这两本书的书名中才第一次出现“城市设计”这个概念。近年来,人们在此领域也开始运用“城市发展”这一概念,通常是指城镇的发展规划用来协调建设规划、城镇投资方案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因素,并以此来调控城市的空间发展。从内容上看,城市空间规划还需要将不同方面的设计汇总成一种完整的设计手段如城市交通体系(交通组织、园路、步道设施、铺装等)、功能区域的空间划分(城市标志建筑、特色景观等)、绿化种植设计、景观建筑小品规划及意向设计等。总体来说,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包括了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细节设计不同层面的概念,也是从抽象到具体规划的描述。

二、城市空间设计的文化价值分析研究

城市的空间理论发展除了从形式的多样化解析之外,还要分析其文化的传承所谓溯源历史也就是对文化的追溯。《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中提到,城市开放空间发展的演变史,折射着人类文化的演进历程。城市开放空间所具备的形貌、比例、感觉品质及象征意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其所包含的实质生活一一城市公共生活是始终未变的。中外城市空间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时期。当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城市的空间格局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原始聚落中心在阶级社会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宫殿、宫府,它们不允许寻常百姓停留,是不具有公共性的。而纵观西方城市空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人不仅是城市的创造者、使用者,也是城市空间的主宰。

三、城市空间中的道路景观设计分析研究

在城市规划的历程中,道路的规划系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布局影响着城市民众的基本生活方式

1、《城市景观设计》中对城市道路设计的研究中提到,城市景观系统由景观节点、景观轴线、景观区三个部分组成作为城市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属于城市景观中的“线”要素,是城市空间的组织框架与基本线索,承担着景观轴线的重要作用。

2、在《对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思考》中,作者认为当前城市街道空间在设计上存在了诸多问题如建筑形式上的迷茫破坏了街道的连续性、对城市肌理的不尊重破坏了城市空间、城市中诸多的封闭小区割裂了城市的街道空间、对人的不尊重导致城市局部尺度失调等。

3、在《城市步行空间的质量与改善》中,作者提到了城市步行空间的质量可以从安全性、空间尺度、洁净程度、便捷工程、景观质量、环境氛围等方面进行评析。

四、城市空间形态下的公共空间艺术分析研究

城市空间下的公共艺术通常是公共空间中的小品景观艺术、行道植被艺术管理、城市公园景观以及雕塑艺术等。公共艺术往往体现了城市的发展风格与走向。

1、在《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中,作者提炼出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存在物,既隐含着城市公共领域复杂的历史性和矛盾性,同时也用历史性和文化性构建和丰富着城市的文化。本书对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和解释

2、在《公共艺术景观包围的城市》中,城市品格也在不断提升,规划者和设计者自身理念性的思维也在不断地变革当中,人们的欣赏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城市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的多样性也在逐步地发展当中。

五、城市空间规划的照明运用分析研究

在城市空间的发展中,城市照明以一种虚空间的形态存在于现实生活空间,给人们带来了不同色彩情感的空间体验。

在《光改变城市―照明规划设计的探究与实践》中,提到了功能与景观照明设施的布局共同构成了城市照明空间的布局结构。功能照明为城市提供了夜间景观背景,景观照明则凸显了城市夜间景观的形象。

如在《城市景观与光环境设计》中所提到的拉伊西奥灯网的设计,它既是一个单独的城市灯具,同时又是一个较大的系统。总之,优美的城市照明规划在城市空间的艺术设计中体现着城市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它将城市空间性质演绎出来,从一个侧面实现了服务于民的城市建设理念。

六、城市空间设计中的标志建筑设计分析研究

这里所提到的是从城市发展来看的风格标志,像《城视:城市视觉笔记》中所说,新旧交融,土洋交汇对一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应恢复其本来面目对现在社会发展的回报则是令新的城市设计形成城市中的新旧交融,继而从各方面展现城市空间的形象。

城市的单独体态是凭借标志性建筑来完成的建筑是城市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建筑形象是城市的体态和容貌,是城市的性格和真实。它反映在与城市空间的交融之中,是城市空间思想的表达,包涵了城市规划中所固有白5i己忆与追求。

七、城市空间规划的尺度要素分析研究

规划有度讲的就是尺度的概念在对城市空间的整体把握上要注重尺度与空间,以便能打造城市的舒适性,服务为民。

1、在《景观都市主义》中作者提到,通过在多个尺度上介入环境,坡道,可以在相应的建筑、景观和城市不同层次上对环境产生影响。

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同样提到了规划尺度的问题景观中的尺度,无论是水平的还是垂直的都已增大,这也是受现代社会发展所客观影响的设计体验。

八、结语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一座具有活力的城市是历史轨迹的美好延续。而城市空间设计是城市改善自身形象、提升空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生活与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城市空间设计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及文化水平,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及趣味性。在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上,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城市文化的灵魂要素。

参考文献

[1]单霓,郭嵘,卢军.开放空间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张建海,卫红.城市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吴晓松,吴虑.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李农.光改变城市―照明规划设计的探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篇7

关键词:场所理论联系理论城市设计天津市西站副中心

1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项目背景

新的西站地区将以新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催化作用,实现由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的转化,打造成为天津市的城市副中心,Sub-CBD,地区功能与形象将得到全面提升。西站地区的发展定位为:以交通枢纽为发展引擎,凸显水岸特色、天津风情,打造现代、高效、生态型城市副中心。

2场所理论建构人性化、趣味性城市空间

2.1场所空间的性质

(一)城市功能的载体

场所不仅仅是空间,但它首先必须成为一个空间。场所空间首先要承担起城市的基本功能,也就是为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工作、游憩等提供一个适宜的空间环境。

(二)交流情感的空间

消极空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增加隔阂,而场所空间必须是一个方便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与联系的积极空间。当人群聚集于此发生交流活动,而不是使人隔离成单独的个体时,这个场所才具有它的意义。

(三)独具特色的含义

每一个场所应该努力拥有属于自己的特性,这样它才能增添使用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场所充满活力。场所的特性来源于它所处的区位条件,来源于其文化历史的传承,也来源于使用者的使用意图。

(四)诱发事件的地点

场所须具备较强的事件诱发能力,能把人吸引进来,并提供参与的机会。只有拥有一定的诱发事件,并且能够使参与者滞留其中进行一些列的行为活动,才会发生人与人的交流行为。

(五)动态发展的场所

场所的形式和状态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必须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来自于时间季节的变迁、年代时期的变化,也来自于其使用者――不断变化的人流。

2.2场所空间的营造

(一)场所空间建构

场所的建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空间,二是特性。空间是基础,是场所诞生的前提条件;特性是场所存在的灵魂,是场所区别于普通空间的关键。

场所空间的建构在城市设计中通常通过“点、线、面”的元素来表达。在城市整体空间中可以概括为“中心、轴线、节点、廊道和片区”等。在综合分析天津市西站地区现状条件的基础之上,结合地区优势资源和发展方向了,提出了“一轴线、双核心、三节点、四廊道、五片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的“一轴线”是指,以西站交通枢纽为起点,以西沽公园为终点的,贯穿核心区的公共开放空间带。西站交通枢纽和西沽公园是区域的两个核心,一个是区域的发展核心,另一个是景观核心。在核心区、商务区和商业区三个不同的片区,设计了三个节点空间,塑造了该场所空间的标志性节点。利用天然的河流作为不同场所空间的划分界限,并着力打造河岸景观,使之独立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河岸景观场所空间。西站地区总体划分为五大片区,分别是核心商务区、休闲商务区、西站枢纽商业区、创意生活区和科教生活区。

(二)场所空间塑造

在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中,城市广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西站地区的主要广场,是西站地区的核心之一,在这里指的是西站交通枢纽前广场;二是通过建筑围合或半围合的特色场所空间,在这里指的是商业商务区内的特色广场。

公共绿地提升城市的形象,塑造城市的市容景观。西站副中心的公共绿地空间主要分为三类:西沽公园中心绿地、街头公园绿地和滨河景观绿地。西沽公园是西站地区的又一核心,也是地区的一个地标,渲染着优雅、宁静、祥和的场所特征。在副中心地区,分散布局了许多街头绿地,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同时也塑造了独特的场所空间。

街道空间是城市最活跃的因素,是城市的骨架,也是交通与生活功能的结合。交通干道的重点是规律性和有序性,人行道和步行街的重点是亲切、安全、舒适和美观。在保证街道的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创造独特的场所精神也是塑造城市街道场所空间的重中之重。

3联系理论建构功能化、秩序性城市空间

(一)城市空间中的交通流线联系

西站副中心的城市设计中,运用联系理论,交通流线是多样化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形成空间骨架,划分城市大的功能分区,次干道和支路再连接串联各个功能分区,使整个西站副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商务核心区的空间轴线两侧,规划设计了新型轻型小轨道,不仅联系了两个核心,串联了核心商务区,也给城市增添了崭新的色彩。人行道和步行街的设计,不仅为行人的行为活动提供方便和安全,也联系了商务区、商业区以及生活区。

西站副中心的交通流线联系,不仅体现在地上,也同时存在与地下空间,地铁和地下商业步行街也在地下串联着城市的各个空间。

(二)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空间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也可以起到联系各个分区空间,串联各个地块的作用。在西站副中心当中,最主要的公共空间联系就是核心商务区中的主轴线。这条轴线由城市广场和绿地组成,风格相对统一,划分着商务核心区的功能分区,串联了西站交通枢纽和西沽公园这两个核心,也将整个西站副中心地区联系成一个整体。

(三)城市空间中的建筑实体联系

建筑的联系,主要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建筑风格、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及建筑界面等的联系。天津市西站城市副中心划分了五个片区,每个功能片区之中,运用联系理论,都力求做到建筑实体在空间上的统一联系。虽然空间串联主要还是依靠公共开放空间的联系,但是建筑实体的联系,也能增加城市整体空间的秩序感,使城市空间结构清晰、功能明确。

(四)城市空间中的视廊轴线联系

城市设计中,运用联系理论,塑造通视走廊和空间轴线,也可以达到空间联系和串联场所的作用。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中,由核心区公共空间组成的中央轴线是主要的联系轴线,其他各个分区有各自的轴线串联各分区,使空间有序。利用开放空间、建筑底层架空、设置骑楼等方式,在设计中构成了空间上的通视走廊,以此也串联了西站城市副中心地区。

4场所理论与联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有机结合

场所理论与联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营造场所与空间联系可以相互结合,共同指导城市设计。联系理论注重塑造空间的整体形象,场所理论则注重塑造出城市的人性化、富有趣味与活力的空间。

天津市西站副中心的城市设计,就是由这两种理论方法相结合,共同指导完成的。在基础现状、总体定位与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利用联系理论确定了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路网体系和地块形态,再在场所理论的指导下,划分功能分区、确定发展核心和空间轴线。进入到方案深化阶段,联系理论塑造了副中心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相互关联,并且设计出的独特的、人性化的场所空间。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吴明伟等.城市中心区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唐子来,付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设计控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2,(6):1-8.

[5]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04(5):15-16.

[8]张中华等.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10(4):29-39.

作者简介:

张驰(1985-),男,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谢水木(1979-),男,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土地规划设计研究所,所总规划师

作者姓名:张驰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09级研究生

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篇8

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由广西艺术学院主办,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与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集教学成果展览、学术理论研究、艺术案例探讨和行业跨界互动为一体,成为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发轫之举。活动本身旨在通过“我们的城市”作为研究课题,为各位艺术家提供一个学术研讨平台,就当下我国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的相关议题进行具有高端性质的对话与交流,为促进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提升公共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学术性的指导作用。

此次艺术活动的重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主题指向鲜明

10月24日上午,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在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黄月新的主持下,召开了“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开幕式。来自于社会文化艺术界的名家、学者出息了开幕仪式,开幕式正式拉开了论坛系列活动的序幕。会上,广西艺术学院p思副院长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向出席本次论坛活动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提出,广西艺术学院是省部共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学院正在以博士点申报为新起点,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并力求突破学科界限,实现跨越式的艺术发展模式。p思副院长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加快公共艺术学科的建设,促进该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本次活动的学术主持人、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冯原,作了关于论坛主题的宣讲,针对什么是“公共艺术”的问题,他形象性地阐述道:我们刚刚走进会议厅大门的时候,每个人脖子上都挂着由主办方赠送的绣球,这是一种表达情意的礼物,如果把绣球放大150倍,它就是一件雕塑作品。当“绣球”成为一个放置在城市空间里的雕塑形象时,其文化内涵表达的就是这个地区及这个地区的人他们对待事物的感情方式,这实际上就是公共艺术。现代性的创造思维,让绣球成为了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因此它同时还具有了双重性;在座的每一位专家、学者的本身,也孕育了双重性,因为本次论坛无论讨论的是公共艺术还是教育,实际上都与外面的世界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所以,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轨迹将会随着公共艺术和教育模式的进步而得到充分的发挥。他所阐述的观点,引起了参加活动的专家及广大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本次论坛以“我们的城市”作为主题,定位鲜明而准确。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办者以“我们的城市”作为本次论坛主题,就是想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空间即代表公共艺术所处的宏观空间给予讨论。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空间中予以讨论,代表了公共艺术所处的宏观空间,而“我们”这一表达将嘉宾、师生、听众、艺术家、媒体等不同身份的个体置身于讨论之中,多元地建构起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解读,集中展示具有实验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公共艺术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探索与发展。

二、多领域跨行业互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德国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SebastianKuhn)、澳大利亚注册建筑师、规划师约瑟夫-米洛斯拉夫(ZLYJosephmiloslav)、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北京大学翁教授剑青、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孙璐、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景育民、深圳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邹鸣、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季鹏、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周阿成等数十名国内外城市文化学者、建筑师、雕塑家、公共艺术研究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出席。

本活动在学术成果凝聚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精力,邀请了多家专业媒体,如《雕塑》杂志副主编徐永涛、《美术观察》编辑部主任陆军、《设计之都》编辑部主任张晓飞,以及《中国艺术时空》《榜样》《艺术探索》等杂志的编辑、记者等,共同捕捉、整理会议活动过程中的理论宣传与学术亮点,并形成文案纪要。同时,主办方把论坛活动整理并推出记录专辑,系统全面地将活动会议纪要与研讨成果汇总起来。

与会专家学者们借助活动主办方提供的“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研讨平台,从历史、文化、建筑、园林、雕塑、媒介、科技、哲学等多个领域,结合南宁的城市地域特征、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属性、现代城市的未来发展需求,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进行了高端对话与研讨,以期引发社会和公众各界的关注,形成与之相关的学术理论成果展示,为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推动院校间学科建设与交流

为配合本次论坛活动,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美术馆举办了“六院校公共艺术院系教学及作品交流展”。参展院校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及东道主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在广西艺术学院邓军书记、p思副院长、赵焕春副书记、韦俊平副院长等人陪同下,与会专家、学者们参观了展览。邓军书记在致辞中,对此次交流展在该校与五大院校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幕表示祝贺,希望作为校内外公共艺术文化交流重要项目之一的此次交流展,能让更多人了解公共艺术的教学历程与成果,并欢迎各界朋友多到广西艺术学院访问和交流。

这6所艺术院校都是近些年我国较早开辟公共艺术专业,并在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培养了大批公共艺术专业人才,承担了公共艺术与工程项目,建设了一批具有知名度的公共雕塑作品,获得了不少奖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利用此次国际论坛的机会,这几所在公共艺术领域开展教学与实践颇有成效的艺术院校,得以集中展示各自在公共艺术领域总结出的丰硕成果。展出作品主要的内容包含公共艺术方面优秀的教学案例、课程设置、师生方案设计及作品。在这个展示公共艺术发展成果的平台上,各大院校之间借此良机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增进友谊。

四、理论研讨严谨切实

论坛研讨会分别由中山大学冯原教授与广西艺术学院刘新教授作为学术主持人。国内外的艺术家、建筑师、规划师、文化学者、媒体人士广泛参与,围绕“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结合对公共艺术的建设、个人的感受以及公共艺术教育建设等方面,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与研讨,会上还特别提到,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要注意保护当地历史文脉,注重与生态环境发展相调和。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冯原教授,在论坛主旨演讲中,由“现代性的二元结构”展开,从阐述被称为“二元结构”的自我与他人的相关性开始,回顾了公共艺术发展的起源,并从公共艺术的古典性到现代性、后现代的三元结构以及文化与政治的二元对立关系等方面讨论了公共艺术与城市的“二元结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以“公共空间与艺术再生产”为主题,从城市的一种符号功能代表的文化异域问题开始,由一个logou微缩空间到一个雕塑的空间,再到一个政治空间,谈到了城市空间与文化起源意义上公共艺术的拓展理由。他认为城市空间是人对自己社会关系的界定,外观上最早的文化意义的起源跟宗教、崇拜和神话的关系,最终把对公共艺术的讨论归入了思想史的范畴,将西方的思想家对于“公共性”概念的判断,做出了清晰的划分和判断。

北京大学公共艺术研究专家翁剑青认为,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从经济、技术、文化、城市空间建构上,仍处于从量的时代走向质的时代及从权力文化向公民文化迈进的过程中。文化的生产、艺术的生产都同属于一种话语权的生产。公共艺术publicart的概念是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一种对话和交流,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他提出了3个很重要的关系:第一是公共性和个人,每一个人都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水准;第二是公共艺术的责任,公共艺术家必须肩负着创新的使命;第三是学科、专业的融合,公共艺术不是仅属于雕塑家来完成的任务,它应该属于多种不同的学科共同参与、融合,以至达到联合完成的一项工作。

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授景育民,以自己创作的艺术个案,就项目实施中的各个环节作了陈述,就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做了阶段性回顾,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尤其是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环节,公共艺术学科的发展问题,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做出了策略性的开拓与实施的解决方案。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宇从城市空间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等24个关键词。就建筑学领域的功能属性、学科属性、形式属性、社会属性等4个属性,提出它们与公共艺术之间共通互补的理论依据。他认为建筑是公共艺术的一种,但建筑又有自身的特殊属性。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张宇作为一个设计师与艺术家的身份,把公共艺术放在一个社会生活方式里面进行考察。认为公共艺术存在的空间就是一个生活空间,因此导致了公共艺术之所以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他给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即公共艺术家必须要有责任感,在当前的社会、政治环境影响下,艺术家的创作或创意要富有使命感。

深圳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邹明以北京地铁4号线公共艺术项目为例,介绍了相关对接、运作与实施情况,提出了“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艺术理念,同时结合《希望升腾》《五彩生活》等具体作品,就材质、空间、造型等阐述了自己的独到体会。进而提出公共艺术需要跨界来实现,艺术家要寻找到自我与社会之间的连接点。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樊林以有关20世纪德国法西斯纳粹屠杀罗姆人、莫斯科苏联二战纪念广场上反映战争灾难的具体案例,就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公共艺术的内在联系,结合“奥斯维辛集中营”“9.11国家纪念馆”的有关情况,强调公共艺术教育的当代感受和体验,探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去叙事化手段”,从而为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教育上的参照点。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孙璐结合近些年在金属铸造方面的研究,以最近在山西完成的公共艺术项目为案例进行了介绍。谈到了艺术家在与政府就艺术项目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项目执行者、环境负责人以及批评家的关系,以及作品完成后观众的不同反应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就当前的艺术项目操作与实施细则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雕塑》杂志社副主编徐永涛以“创新”“标杆”“示范平台”对本次活动予以较高评价;对公共艺术的定义、范围与功能意义做了一定探讨;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中教学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提出了对高校公共艺术发展思考的建议;结合当前国家对公共艺术学科划拨、文艺发展导向、南宁打造国际都市、东盟十国中心定位而发展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解读了公共艺术发展的特别机遇;并对关于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未来活动方向,提出了可持续性、品牌性发展的建议。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黄月新认为,公共艺术离我们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公共艺术是指公众的艺术,而非私人的艺术;换言之,这种艺术需要包含公共的目的而非私人庭院或宅院,而是作为一个公共环境的存在,它为公众提供的是一个文化空间形态或艺术生成作品。过去的雕塑,壁画、景观艺术在公共艺术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现在公共艺术全面进入公共生活,公共艺术的话题就不再局限于雕塑和壁画,人们更强调了对公共空间、公共权力、公共文化等多种层面的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代表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季鹏以“实验性的公共艺术”为题,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公共艺术教学与实践方面的成绩、计划,涉及南艺设计学院在实验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公共艺术探索与发展,同时汇报了一些经研究得出的相关实验性实践理念,同时展示了部分带有试验性质的优秀作品。

此外,广州美术学院陈克、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周阿成、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宋益民、《美术观察》杂志陆军等与会嘉宾均作了发言。与会专家们在介绍了各自的公共艺术教学成绩与研究情况后,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对话与研讨。讨论过程中,大家集思广议,气氛活跃,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为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促进公共艺术研究领域在研究深度方面的拓展,对当下我国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等相关议题,开展深入、细致、有效的研讨。此举将会引发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对公共艺术学科领域的改革发挥影响力,促进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艺术讲座指向性强

本次活动中,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德国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和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冯原,推出了系列讲座活动,以互动与交流的方式,为本次论坛活动增添了活泼的元素。该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及公共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有助于推动中国公共艺术实践与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领域的接轨,进而在合作与互动中共同进步。

其中,来自德国的知名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举办了名为《parallax视差》的艺术讲座。他以丰富的案例与独到的思维理念,结合理论探讨与实际作品案例分析,为观众们带来了新颖的视觉效应与创作感受,他的报告受到该校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中山大学教授冯原的《山货与海味:世界性与地方性的当代变奏,以上海世博会的空间编码为例》讲座,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空间编码为对象,演示了不同地域与文化形态下人们的艺术观照与审美。冯原提出:如果从国家意识出发,人们会很自然地把自我的认知等同于国家或国家形象,并把国家之外的舞台等同于世界。而这种把某个国家的内部性等同于某个地方、并把一种外部的总体性等同于世界的想象性关系,有一个历史性的演进过程。上海世博会既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也展示了这个世界的最新面貌。而这一展示性的结果,其实就蕴藏在上海世博会的空间格局之中。透过对上海世博会的空间格局的分析,对世博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和上海世博会空间编码的对照式分析,将会为我们理解当代的国家形象定位具有启示性,揭开地方与世界、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历史性关系,中国是如何在他者的影响和对照下定位自我,以及清楚地找到了支配这一历史定位的脉络。

六、艺术个案别致新颖

10月25日,在相思潮校区老宅开幕的“张宇――公共艺术作品暨文献展”,以“莲说”为主题,将鲜艳盛开的莲花植根于陶瓷大缸中,与周遭灰暗、陈旧而具有历史沧桑感的老宅形成鲜明的对比,展览形式极为新颖,可谓别开生面。这是张宇继中山市小榄镇永宁北村大街中山市177号民居场景展、在香港完成沙田“城市艺坊”项目之后的又一次现场展。他的一系列展示计划均以民居作为展览空间,打破了一贯在美术馆观看作品的传统规则。展览以府第、老宅为历史文脉遗存的标记,以古代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审美观念和科举入仕等理想追求,与现代城市生活时尚作对比,展示岁月之沧桑变化。观众穿过具有后现代风格的“时间隧道”,亲身步入老宅,进而领略和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意蕴。本次文献展展示了张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公共艺术作品,展出内容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一致好评,成为本次论坛活动的亮点之一。

在相思湖校区美术馆举行的“视界造境――张燕根公共艺术研究生教学10周年汇报展”,展示了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燕根十年来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的文献资料,包括教学示范创作及研究生作品。张燕根在公共艺术创作、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对造型、空间、材质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和成熟的教学体系。运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公共艺术创作方面与理念,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他所展出的作品中,每个学生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展览以展板、实物、影像结合的方式,综合反映了张燕根的教学成果及水平,还原了他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教学面貌以及个人对艺术的追求、感悟,展览内容丰富感人。

七、活动意义重要,发展无限

本次论坛活动是南宁市拓展国际影响、加强国内艺术院校学科建设的举措之一,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学领域在传统教学体系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个突破。活动融文献展览、作品展示、专家座谈、专题演讲于一体,理论结合实践,对加强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及提升质量与水平的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方面,起到学术带头作用,从而推动广西艺术学院与综合艺术院校间在很多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此论坛活动的成果将对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同时也将为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起到一个标杆性的示范作用。

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篇9

1.低碳元素对ktv装修设计的影响

2.主题酒吧的室内研究——以成都某著名酒吧设计为例

3.浅谈娱乐场所中空间艺术光应用

4.论酒吧室内空间的设计思路与常见应用

5.禅宗美学设计方案在瑜伽室装修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6.迷幻灯光效果设计在Spa空间中的应用

 

(二)广场、公园规划设计

7.植物配置与公园的景观设计

8.大学校园景观小品设计

9.城市家具与景观设计

10.城市公共交通空间中的环境标识语言

11.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和案例分析——以某某为例

 

(三)办公空间设计

12.“人性化”在办公设计中的应用

13.办公设计元素——室内绿化研究

14.现在办公空间装饰材料的应用

15.浅谈交互设计在办公空间设计领域的发展

16.造型元素对办公空间设计的影响

17.中国文化元素在传统设计工作室空间设计中的体现

18.浅谈极少主义在办公空间设计中如何运用

 

(四)商业展示空间设计

19.展示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

20.浅谈射灯在护肤品展示空间中的应用——借光的学问

21.几何造型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22.色彩在服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23.简约欧式风格在家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五)餐饮空间设计

24.照明设计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25.色彩设计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26.传统装饰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27.“新古典”主义在餐饮设计中的应用

 

(六)宾馆、酒店空间设计

28.论酒店大堂的“光色”设计

29.中国民间美术在现代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0.陈设艺术在酒店空间中的地位和作用

31.中国传统琉璃在酒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七)公共空间艺术设计

32.色彩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33.高校体育馆环境艺术设计

34.高校图书馆的空间美感设计

35.中学体育馆环境艺术设计

36.都市步行街区域空间设计

37.空间艺术对公共环境设计的影响

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篇10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可识别性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城市商业综合体概念

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综合体的重要分支,也是现在最普遍的综合体实践形式,由于能够很好的解决发展商单项目资金与现金流的平衡,释放了持有大型商用物业所背负的巨大财务压力而逐渐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它不仅是体现城市活力的重要场所和重要的城市节点,也是展现城市魅力与形象的重要标志。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公共空间”一般被定义为由公共权力创建并保持的、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它包括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博物馆、交通枢纽、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和体育场地等。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灵魂,缺乏公共空间的城市是不具备持续发展力的。

城市的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者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同时,又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

(1)以存在方式划分

可以分为街道,广场,公共绿地,附属公共空间四大类。附属公共空间分别与街道,广场,公共绿地共同形成完整的城市公共空间。

以使用方式划分

根据是否使用以汽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分为车行公共空间和步行公共空间两大类。车行公共空间主要以道路空间为主,步行公共空间包括城市道路中的人行道,广场,公共绿地,以及附属各类功能用地。

(3)以功能特征划分

根据空间的功能特征,可以将城市公共空间分为:城市街道空间,城市广场空间,城市公共绿地,大型市政设施等类型。这些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为城市公共活动提供了不同的使用活动内容。

(4)其他分类

根据所属地区用地性质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中心区公共空间,商业区公共空间,行政区公共空间,住宅区公共空间等。

可识别性概念的引入

可识别性的定义及外延

可识别性就是某个事物或物质给人一种认识和辨别的性质。这种性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本身客观存在的、固有的性质,再人为的给予定义的一种识别性,称之为物质流;另一种则是完全不存在的,为了给人带来生活、工作上的方便,则人为的创造一种识别性,称之为意识流。一个完美的识别性设计必须具有独特的风貌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是最具有视觉认知识别等信息传达功能的设计要素。

可识别性在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的等级制,现代建筑由于功能、性质的不同,在建筑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可识别性。例如政府办公、写字楼、宾馆酒店、住宅等在建筑形式、造型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强烈的识别性让人能一目了然的就能辨别出这是什么性质的建筑。

(1)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仪使中国的等级观念非常的严谨,封建体制中权力的象征在建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建筑的色彩运用、开间大小、屋顶形式来体现区别各级的身份和权力。

(2)现代建筑形式的识别性则是根据其功能、性质的不同来设计。政府办公由于其庄重、肃穆、严谨的性质决定了其建筑形式,基本采用中国传统的中心轴对称建筑布局。而高级写字楼是时代的象征和发达经济的代表,由于功能和性质的定位决定了其建筑形式相对自由、活泼,更具有时代感。

(3)酒店宾馆、民用住宅在功能、性质上有着特殊性因而在建筑形式的处理上也与其他类型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总而言之,可识别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非常的广泛,同时也有着非常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可识别性设计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中的体现

公共接口空间的可识别性

一个具有明确识别性的空间必然具有明确的结构,并且元素具有特色,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这对于空间环境塑造有着极大的意义。公共空间的可识别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一个商业区区别与其他商业区的特征;二是在同一个商业设施内部的各种功能空间可以被消费者很容易的识别和辨认。

建立可识别性的方法

(1)建立中心

舒尔茨认为:人都具有对中心最基本的存在要求,都具有向心感,存在着一种心理归属。没有中心,社会内部是混乱的,有了中心,才能使人在心理上建立秩序的终点,通过人们的活动,使本身的秩序建立起来。

(2)确定方向

定向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有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和知觉。定向是人进行各种行为活动的基本需要。在商业空间中,利用建筑空间的处理进行室内定向,可以使消费者留有较深刻的印象,对识别内部环境产生较好的作用。

(3)加强建筑元件的表现力

在进行内部空间的营造时,商品经营者有意识的发挥各种构成元件在环境中的潜在表现力,通过材质,色彩的对比,衬托出整体优美的空间环境。成功的有标志性的商业建筑不仅需要突出的建筑形象和内部空间,还需要将建筑物与建筑构件,视觉主题和设计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内部空间性格和外部建筑形象相互联系,达成统一。

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可识别的设计原则

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充当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归结到具体的设计上来,必须符合基本的设计原则,在具体原则的指导下合理的设计其公共空间,可以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整体性原则

通过有整体意义的空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表现完整的空间意义。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尤其是当其处于城市中心区域内的重要位置时,其公共空间的设计除了要注意公共空间与建筑母体的统一,还应贯彻城市设计的理念,把公共空间设计置于城市设计中去,把建筑甚至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成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多样性原则

统一与变化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注意空间统一的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建筑空间的多样性,没有多样性,任何有机的整体都会成为乏味的东西。公共空间的空间多样性原则就是要求根据整体的要求,在整体统一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公共空间功能多样的要求,表现出空间划分丰富,联系灵活紧凑的空间形态。

城市背景下的商业综合体的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研究意义

城市商业建筑综合体作为与都市人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建筑类型之一,其城市公共接口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日趋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化,可识别性设计对于其公共接口空间来讲,不仅能够改变城市空间的形态,同时也是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下的人们对公共空间环境的心理需求。

结语

社会发展下的城市建筑综合体体现了人类多元化文化的共存。21世纪的中国是文化统一与多元共存的时代,作为城市综合体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城市商业综合体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这种共存形式。无论是在旧城改造还是新区开发中,商业综合体建筑都是主要建筑类型之一。它能有效的整合多种城市功能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完善城市空间结构等。而对于其公共空间可识别性设计也不再仅仅是个建筑设计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城市设计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韩冬青、冯金龙著.《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建国著.《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牛力.建筑综合体的空间认知与寻路研究.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