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学科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6:25

微生物学学科评估篇1

风险评估是发生危害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二者的综合分析,关于食品风险从业者不能只考虑某种食品发生危害后的严重程度。风险评估包括四个部分――危害确认、危害特征表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

食品安全风险

我国卫计委每年均会公布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截至2015年,报告中公布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和中毒人数仍占据首位,分别为33.8%和53.7%。致病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公认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比消费者和媒体关注的假冒伪劣和制假掺假问题更为严峻。

对于食品安全风险,大多数人希望是零风险,即100%安全且没有风险。实际上,没有100%安全的食品,风险没有办法完全消除,只可能被降低,风险评估从业者的目标是将食品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风险评估是发生危害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二者的综合分析,关于食品风险,从业者不能只考虑某种食品发生危害后的严重程度,而不考虑这种食品的摄入量和摄入频率等问题,离开剂量谈风险是没有意义的。

当前,风险评估从业者对食品安全研究的领域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危害控制,包括建立质量体系;二是危害检测和确认,如快速检测手段:三是过程控制,如风险评估。董庆利老师介绍的就是风险评估,他介绍说:“风险评估包括四个部分――危害确认、危害特征表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

预测微生物学的概念和发展

预测微生物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当时由于食品灭菌的需要,学者开始关注微生物的变化,直到20纪初,随着食品罐头业的发展需要一些灭菌方面的检测,预测微生物也随之开始发展。20世纪30年代,罐头灭菌需要检测特定温度下杀菌所需时间,从而诞生了经典的衡量灭菌时间概念,或称其为衡量微生物耐热性指标。

1983年,一支由30位微生物学家组成的食品小组用计算机预测了食品的货架期,建立了腐败菌生长数据库,正式拉开了预测食品微生物的帷幕。预测微生物学创始之初,有学者认为其预测不够精确,但试验证明其模型误差不大于微生物试验所带来的误差,这使预测模型在食品工业和食品检控领域取得了信任。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预测微生物学迅猛发展。预测模型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快速评估环境和食品组分对食品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以及监测产品中微生物生长动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

预测微生物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数学模型对微生物生长行进定量分析,使人们能够在没有进行微生物检测的前提下,预测微生物的生长和死亡,槭称钒踩提供重要保障。食品预测微生物学在食品货架期、食品安全的预测和管理中有重大应用价值,是食品微生物学中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领域。微生物在理想的环境下是按照二分裂式指数型(2n)生长的,具体数据见表1。

虽然预测微生物学的专家们预测了微生物在理想环境下的二分裂式指数型,但是微生物不可能严格按照其生长。一般来说,微生物的生长期分为四个时期――延滞期(适应期)、指数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只有微生物的生长存在规律,才可以建立模型来预测其生长,从而更好的检测和控制微生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预测微生物学也不断地采用一些计算机运算方式进行计算。例如,对微生物的生长、残存、抑制和多种微生物的竞争来进行数学的建模和观测。预测微生物学可以看成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下的响应,也就是模拟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从而用于整个食品质量体系,比如管理、建立特定的食品安全目标、危害控制点的设定进行参考。随着预测微生物学和很多软件包括生物数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预测微生物学的整个数据库就更加的完善。

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就是模拟微生物的变化,所以可以采用一些概率的方式来解释微生物的变化。比如,微生物在特定的食品或介质表面生长/不生长,或存在的概率情况。一般来说,把预测微生物学的模型分成初级、二级和三级,初级是研究特定温度下的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二级是模拟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生物的影响下的变化,比如迟滞期时间和生长率的变化;三级模型就是建立界面友好的模型。

预测模型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以简化等式来模拟微生物的实际动态变化;二是用于预测非检测条件下的可能情况。国内外预测微生物学风险评估的现状

截止至2016年,wHo/Fao(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已连续发表了19部关于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系列报告,内容涉及禽肉、即食食品、水、婴儿配方粉、水产品、蔬菜等不同食品基质中的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阪崎肠杆菌、弧菌、病毒等致病菌,其已经成为指导全球开展相关评估和制定相关标准的权威性技术文件。

我国的微生物风险评估起步较晚,但自2000年以来,已经先后开展了带壳鸡蛋中沙门氏菌、生食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即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及婴儿配方粉中阪崎肠杆菌的风险评估。近年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项,对常见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进行了评估。

微生物学学科评估篇2

关键词:实物期权期权估值;小微企业并购;B-S模型

现代企业价值u估体系主要有市场法、成本法和贴现现金流(DCF)法三种方法构成。在这三种方法中DCF法更为科学,DCF法假定企业将长期存续,以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来衡量企业的价值,与企业并购目的相一致。贴现现金流(DCF)法要求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有确定的估计值,而在现实的小微企业并购过程中,其经营的不确定性十分突出,尤其是在现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更是如此。本文认为,由于传统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局限性,通过引入实物期权估值(RoV)法对DCF法进行完善对于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小微企业兼并收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金融期权定价模型的快速发展与成熟,实物期权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myers(1977)教授正式提出实物期权的概念,为近乎停滞不前的财务管理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moseLuhmann(1998)首次用期权理论来审视战略投资,用金融观点来看,企业投资更似一系列的期权,而不是稳定的现金流。近年来,实物期权估值法逐渐引入我国的企业并购案例中,随着《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实施,实物期权评估在我国的企业并购中逐步开始应用。相关得研究也在快速的展开,本文认为在子安有的小微企业并购中,不应当忽视小微企业的期权附加值,应将小微企业的并购价值划分为目标小微企业本身的价值与期权附加值之和。事实上,现阶段后者小微企业的期权附加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可能是由于小微企业期权附加值的难以进行准确计算造成的)。为增强实物期权估值法在小微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及可操作性,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现有的小微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体系进行完善。

二、小微企业并购价值中的实物期权

1.实物期权的特征及常见种类

实物期权是以期权概念定义的现实选择权,其具有不可交易性与隐含性。实物期权估值方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如何在不确定性环境下进行战略投资决策的思路,实物期权的常见种类包括延迟期权、分阶段建设期权、变更期权、转换期权、增长期权、放弃期权等。

2.识别并购小微企业中的实物期权

现实中,小微并购一般具有战略目的,目标小微企业对自身一些项目具有管理柔性,该项目因而具有期权价值,并购小微企业通过并购承继了这些期权价值。并购小微企业考虑到并购协同性及预采取与目标小微企业原战略不同的战略部署,实质上通过不同的投资管理方案改变了目标小微企业原有的期权价值。

在评估目标小微企业并购价值中将涉及的实物期权可能来源于目标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本身存在的管理柔性,并购小微企业在并购完成后将继续按原定的经营战略继续经营。主要包括:目标小微企业研发项目,计划开发的项目,特许经营权或延迟期权,新产品的推出等。此外,并购价值中将涉及的实物期权还可能来源于因并购产生的管理柔性。

三、小微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体系分析

将实物期权估值法应用于小微企业并购价值的评估体系中,首先要有科学的价值分析框架,即如何将一个小微企业的价值划进行合理的单元化划分,并根据各单元的具体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

在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中,本文发现小微企业并购价值可以划分为tV=V1+V2。其中,tV代表企业整体的价值,V1代表企业静态价值,即使用传统方法得出的评估值,V2代表因并购而生的期权价值,使用RoV法进行估值。其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

本文认为,图1中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总体框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忽视了小微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协同效应,企业自身价值可能因并购而改变期权性质;(2)容易对期权进行重复估值。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给出相应的改进框架。

[V=p+np+ΔV']

其中:v表示目标小微企业并购价值,[p]表示目标小微企业项目价值,[pn]表示目标小微企业非项目价值,[ΔV']表示并购小微企业项目增加值。该分析框架要求对目标小微企业运营管理有较完备的理解,并购小微企业对于并购后接管目标小微企业有初步的规划。

在此假设前提下,首先将目标小微企业分解为功能完善且可独立进行核算的项目单元,其价值表示为[p],例如目标小微企业正在进行的研发项目,目标小微企业某产品的生产线等。以及无法归入项目部分的总部资产、销售或采购渠道、人力资源,以及商誉等非项目部分,其价值表示为[pn]。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并购项目,可能对并购小微企业本身的价值产生重大影响,此时,并购公司因并购而生的价值增加值也应计算到目标小微企业的并购价值中,即为[ΔV']。例如,对上下游企业的并购可节约交易费用;目标小微企业拥有的特殊技术可填补并购小微企业的技术空白,进而推动并购小微企业迅猛增长;“小鱼吃大鱼”式并购可使并购小微企业商誉大幅增值等。其次,识别以上各价值单元中包含的实物期权,并结合Lint和pennings以RoV和DCF方法具有互补性为基础提出的四象限分析法,根据各价值单元的不同性质合理选用DCF法或RoV法,如图2所致。

预计将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选用DCF法进行估值,使用DCF法时应注意考虑并购的协同效应。并购小微企业的价值增加值多数情况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因而首选RoV法。但在并购小微企业价值增加值预期稳定并可测算时,应选用DCF法。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从并购小微企业角度对目标小微企业并购价值进行评估的理论框架:图3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总体框架

四、实物期权估值方法

期权估值方法主要有二叉树法和B-S模型,其中B-S模型实质上是二叉树模型的极限形式。基本的B-S模型可表示为:

[C0=S0[n(d1)]-Xe-rct[n(d2)]]

或[C0=S0[n(d1)]-pV(X)[n(d2)]]

[d1=inS0X+[re+σ22]tσt]

或[d1=inS0pV(X)σt+σt2]

其中:[d2=d1-σt]

其中:[C0]表示看q期权的当前价值;[S0]表示标的股票的当前价格;[n(d)]表示标准正太分布中离差小于d的概率;X表示期权的执行价格;[rc]表示连续复利的年度无风险利率;[t]表示期权持续时间(年);[σ2]表示连续复利的以年计的股票回报率的方差。

对于B-S模型,学者通过不断放松其假设条件,发展出来了一些新的估值模型。例如,通过放松衍生品存续期间不发放红利这一假设条件,出现了发放红利的B-S模型,其具体形式可表示为:[C0=S0e-δt[n(d1)]-Χe-rct[n(d2)]]

其中:δ表示年股利支付率;[C0]表示看涨期权的当前价值;[S0]表示标的股票的当前价格;[n(d)]表示标准正太分布中离差小于[d]的概率;[Χ]表示期权的执行价格;[rc]表示连续复利的年度无风险利率;[t]表示期权持续时间(年);[σ2]表示连续复利的以年计的股票回报率的方差。

五、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应用基本的B-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如下:假设m公司拟购买n公司百分之百股份。n公司新开发一项电子产品,管理层估计该产品未来可能有巨大发展,需引进新的生产技术。考虑到市场的成长需要一段时间,m公司在并购时对该项目的规划为分两期开发。第一期项目的规模较小,目的是迅速占领市场并减少风险,大约需要投资1000万元;20X1年建成并投产,预期税后营业现金流量如表1所示。第二期20X4年建成并投产,生产能力为第一期的2倍,需要投资2300万元,预期税后营业现金流量如表2所示。考虑到项目风险较大,结合该行业新项目风险,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定为18%。使用传统的DCF法计算结果为第一期净现值为9.56万元,第二期净现值为-55.16万元。

]

这两期项目均采用传统的DCF法进行分析,没有考虑期权的价值。但在使用DCF法时,税后营业现金流量的估计值为平均的期望值,实际上可能比期望值高或者低。公司可以在第一期项目投产后,根据市场发展的状况再决定是否上马第二期的项目,这实际上是扩张期权的存在。

使用B-S模型进行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d1=0.244][d2=0.3618]

[C0=S0n(d1)-pV(Χ)n(d2)=1522.57・0.5965-1557.73・0.3587=342.28万元]

此两期项目不考虑期权的价值总和为-45.6万元。第一期项目不考虑期权的价值是9.56万元,投资第一期项目使得公司有了是否开发第二期的扩张期权,该扩张期权的价值为342.28万元。因此用期权思维考虑的该项目的价值为351.84万元。

总结

研究结论表明,传统估值方法遇到的困难是估计公司未来的增长率和折现率。实物期权估值法应用于小微企业并购价值评估,弥补了贴现现金流法无法对不确定性和管理柔性进行估值的缺陷。小微企业并购是一家公司发展过程中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地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是并购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并购中经常使用的估值方法有市场比较法、现金流折现法忽视了并购中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低估了目标公司价值。实物期权方法虽然能够较好的应对并购估值中的不确定性,但仍然无法解决趋势发展的主观预测问题,两者应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myers,S.C.DeterminmntsofCorpormteBorrowing[J].JournmlofFinmncimleconomics,1977.

[2]timothym.Luehrmmn.investmentopportunitiesmsRemloptions:GettingStmrtedonthenumbers[J].HmrvmrdBusinessReview,1998.

[3]齐安甜,张维.实物期权框架下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J].系统工程学报,2004.

[4]齐海涛.从实物期权的角度谈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J].财会月刊,2006.

[5]李琳.实物期权方法在公司并购中的估值应用研究:雪津案例[D].厦门大学,2007.

[6]唐寅,闵凉宇.实物期权理论研究[J].时代金融,2016.

[7]周盟农,黄校徽.基于实物期权的无形资产价值评估[J].中国资产评估,2016.

微生物学学科评估篇3

第一条为加强对新资源食品的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的新资源食品包括:

(一)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二)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

(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

(四)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

第三条新资源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卫生法》及有关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对人体不得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其他潜在性健康危害。

第四条国家鼓励对新资源食品的科学研究和开发。

第五条卫生部主管全国新资源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资源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新资源食品的申请

第六条生产经营或者使用新资源食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在产品首次上市前应当报卫生部审核批准。

第七条申请新资源食品的,应当向卫生部提交下列材料:

(一)新资源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申请表;

(二)研制报告和安全性研究报告;

(三)生产工艺简述和流程图;

(四)产品质量标准;

(五)国内外的研究利用情况和相关的安全性资料;

(六)产品标签及说明书;

(七)有助于评审的其它资料。

另附未启封的产品样品1件或者原料30克。

申请进口新资源食品,还应当提交生产国(地区)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出具的允许在本国(地区)生产(或者销售)的证明或者该食品在生产国(地区)的传统食用历史证明资料。

第三章安全性评价和审批

第八条卫生部建立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制度。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采用危险性评估、实质等同等原则。

卫生部制定和颁布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规程、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九条卫生部新资源食品专家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委员会)负责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工作。评估委员会由食品卫生、毒理、营养、微生物、工艺和化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十条评估委员会根据以下资料和数据进行安全性评价:新资源食品来源、传统食用历史、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主要成分及含量、估计摄入量、用途和使用范围、毒理学;微生物产品的菌株生物学特征、遗传稳定性、致病性或者毒力等资料及其它科学数据。

第十一条卫生部受理新资源食品申请后,在技术审查中需要补正有关资料的,申请人应当予以配合。

对需要进行验证试验的,评估委员会确定新资源食品安全性验证的检验项目、检验批次、检验方法和检验机构,以及是否进行现场审查和采样封样,并告知申请人。安全性验证检验一般在卫生部认定的检验机构进行。

需要进行现场审查和采样封样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卫生部根据评估委员会的技术审查结论、现场审查结果等进行行政审查,做出是否批准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决定。

在评审过程中,如审核确定申报产品为普通食品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做出终止审批的决定。

第十三条新资源食品审批的具体程序按照《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和《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等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四条卫生部对批准的新资源食品以名单形式公告。根据不同新资源食品的特点,公告内容一般包括名称(包括拉丁名)、种属、来源、生物学特征、采用工艺、主要成分、食用部位、使用量、使用范围、食用人群、食用量和质量标准等内容;对微生物类,同时公告其菌株号。

第十五条根据新资源食品使用情况,卫生部适时公布新资源食品转为普通食品的名单。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部可以组织评估委员会对已经批准的新资源食品进行再评价:

(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已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在食用安全性和营养学认识上发生改变的;

(二)对新资源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学质量产生质疑的;

(三)新资源食品监督和监测工作需要。

经再评价审核不合格的,卫生部可以公告禁止其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四章生产经营管理

第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保证所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性。

符合本法第二条规定的,未经卫生部批准并公布作为新资源食品的,不得作为食品或者食品原料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十八条生产新资源食品的企业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新资源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生产。

第十九条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或者使用新资源食品前,应当与卫生部公告的内容进行核实,保证该产品为卫生部公告的新资源食品或者与卫生部公告的新资源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

第二十条生产新资源食品的企业或者使用新资源食品生产其它食品的企业,应当建立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信息收集报告制度,每年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信息。发现新资源食品存在食用安全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一条新资源食品以及食品产品中含有新资源食品的,其产品标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签标示的新资源食品名称应当与卫生部公告的内容一致。

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新资源食品,不得宣称或者暗示其具有疗效及特定保健功能。

第五章卫生监督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卫生法》及有关规定,对新资源食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和日常卫生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信息收集报告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辖区内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信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报告的食用安全信息进行调查、确认和处理后及时向卫生部报告。卫生部及时研究分析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信息,并向社会公布。

生产经营或者使用新资源食品的企业应当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食用安全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对食用安全信息隐瞒不报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未经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或者将未经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危险性评估,是指对人体摄入含有危害物质的食品所产生的健康不良作用可能性的科学评价,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的描述、暴露评估、危险性特征的描述四个步骤。

实质等同,是指如某个新资源食品与传统食品或食品原料或已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在种属、来源、生物学特征、主要成分、食用部位、使用量、使用范围和应用人群等方面比较大体相同,所采用工艺和质量标准基本一致,可视为它们是同等安全的,具有实质等同性。

微生物学学科评估篇4

【摘要】目前,微课及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微课是一种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形式,是为教育服务的。从学科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微课的应用,得出结论:微课应有助于三维课程目标的达成;微课的制作和选用应置于教学设计整体中考虑。最后通过具体的案例,深入分析微课的应用和价值。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10-0058-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也受到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微课”、“翻转课堂”迅速成为教育工作者研讨的热门话题。很多学校、教师开始着手制作微课,并尝试利用微课进行教学。

微课以短视频为主要载体,内容短小精悍(一般不超过10分钟),在学生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个问题。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设备,微课能为学习者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资源。利用微课,学生可以随时学习——既可提前学习,也可在课后再次观看加深理解,还可在一段时间后复习使用;学生可以在任何场所通过观看微课学习,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更是扩大了微课学习的空间。

微课特有的优势,引起人们研究它在教育中应用的浓厚兴趣。目前,对微课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方面:微课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的研究;怎样开发优质微课的研究。

关于微课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研究最多的是“翻转课堂”,即把“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晚上提前在家通过微课学习新知识,第二天在教室进行师生、生生的深度互动、交流,完成知识的掌握和内化过程”的教学结构。一些实践证明,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课堂上集中通过互动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效率,教学效果较好[1]。

关于怎样开发优质的微课,研究者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提出一系列建议:时间要短,但要完整地讲清楚一个知识点;进行微课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任务驱动、问题导引,重视学生兴趣;通过减少画面中与学习目标无关的因素,添加提示性信息和字幕,进行概括、小结等方式,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为学生的思维搭建支架等[2]。

微课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冲击,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受到极大关注。然而,冷静下来思考,微课应当为教育服务。对学科教育工作者而言,应当围绕着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微课这种新的形式有什么优势,能如何促进学科教育的目标更好、更高效地达成。而不是以微课为中心,去想怎么改变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它能够得以应用。下面将从学科课程与教学的角度,探讨微课的应用,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从学科课程与教学的角度思考微课的应用

1.微课应有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在翻转课堂中,常常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新知识,课上进行交流、练习、讨论,对知识进行难点突破和巩固深化。这种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知识目标的达成。

然而,在国家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中,从三个维度对课程目标提出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知识与技能”目标同样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得出的过程,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在此过程中获得学科方法、情感态度上的体验和提升。上述过程是作业和习题无法替代的,学生自主思考解决书面问题通常只能较好地达成知识目标。

这提醒我们在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时,应避免将课堂上的时间都用在“知识的交流、难点的答疑和讨论、练习题的教学”上,不应挤压学生体验知识得出的过程、动手和动脑探究的过程、在交流互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的过程。

单从知识与技能目标看,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还要重视技能目标的达成。例如,对一些有实验的学科,课前学生观看的微课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无法代替通过实物展示的真实实验演示,更无法代替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必须通过实物观察和动手练习熟悉实验操作规范,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

总之,在学科课程中应用微课,要努力实现三维目标,而不只侧重于知识目标的落实。由于微课特有的优势,它可以在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要求教师在设计、使用微课时能有意识地从三维目标出发。

例如,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增强微课和学生的互动性,培养动手能力,增强学生体验。遇到实验时,不仅要给学生播放实验录像,还要设法通过微课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常见器材,亲自动手实验。

又如,微课适合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不仅可以开发有助于知识目标达成的难点辅导,还可有目的地开发一系列有助于达成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拓展性微课程,供感兴趣的学生选择学习。这样既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又具有选择性,能够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

在翻转课堂中,只要精心设计,微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2.微课的制作和选用应置于教学设计整体中考虑近两年,微课的制作越来越流行,各地的微课比赛也不断展开。评价微课时一般将其视为解决一个小问题的独立的教学短视频,对其本身的质量进行评价。

然而,当把微课运用到翻转课堂中时,短视频就应成为教学设计整体中的一部分,不应把它独立起来处理。例如,针对一节课的教学,在制作或选用微课时要处理下面的问题: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时,教材、微课、导学案各发挥什么作用;微课一般不能解决一节课的所有问题,应该针对重点问题制作微课,微课的内容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怎样相辅相成,怎样避免微课内容和课堂上的内容简单重复等等。

只有处理好上述问题,微课才能真正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教材、微课、导学案都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资源,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如果微课的内容和课堂上的内容简单重复,不仅降低了学习效率,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事先考虑好微课和课堂教学的关系:通过微课让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给课堂教学留出哪些空间、课堂教学怎样和微课内容衔接、课堂中设计哪些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

教学案例中的微课应用分析

下面以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一课的教学为例,分析其中微课的应用。这是一节探究课。探究教学是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方式,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然而,在探究教学中常常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在短短一节课内,学生面对新现象,要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并开展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实际上学生匆匆忙忙,探究的思维并没有真正展开。“评估”是物理课程标准中的探究“七要素”之一,在真实的科学探究中非常重要,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也很有价值,而在探究教学中往往没有时间展开;另外,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常常假设学生没有预习,按照教材设计的探究思路一步步展开教学,而实际上部分学生提前阅读过教材并自认为掌握了探究的思路和结论,使探究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

微课的应用和翻转课堂给困难的解决提供了启示。通过学生课前的预习和思考,为课堂上探究活动的充分展开赢得时间。在课前预习时,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教材,通过教师制作的微课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在教材的探究思路基础上,学生展开批判性思维,设计新的探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在课前,先通过第一段微课介绍摩擦力的基本知识;在微课末尾提出研究的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并布置任务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是如何探究该问题的。然后学生观看第二段微课,获得科学探究方法、思路上的指导(主要针对科学猜想、设计实验时猜想对控制变量的影响),第二段微课末尾布置任务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学生在评估时,由于来自生活经验的影响,一般会在教材中的猜想基础上,提出更多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物体运动速度’有关”,并基于新的猜想改进教材的实验探究过程。

在课上,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快速地对学生自学知识的成果进行检查、反馈、提高。然后开始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交流对教材的探究过程的学习和评估,并讨论增加新的猜想后实验设计应如何修改。全班师生讨论并确定方案后,学生开展探究、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总结在知识方面的收获和在科学探究方法方面的收获。

在此案例中,为提高探究教学的效果,借鉴了翻转课堂的思路,应用了两段微课。第一段用微课介绍知识,比起教材的文字介绍,微课具有传递信息形式丰富、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第二段微课为学生评估和设计新的探究方案搭建支架,直接指向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同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估,既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课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探究活动,经历知识得出的过程。微课被置于教学设计的整体中,课前、课上的学习探究活动融为一体。

在信息化时代,必须认真思考信息技术对教育方式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技术是工具,教育是目的。以育人为中心,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研究微课的应用,可以促使微课在教育中发挥最大效用,也有助于微课的推广普及。

注:本文为北京物理学会课题《初中物理课程中科学方法教育的设计与实践(批准号wLXH1429)》和《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微课模式研究(批准号wLXH1442)》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微生物学学科评估篇5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腌酵食品;风险评估

《舌尖上的中国》一片中大量的天然食物和传统制作工艺,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生态农业,制作良心食品,让身处工业化时代、深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的我们向往,但天然传统的是否就是安全的,却值得讨论。这部系列纪录片中涉及了大量的手工腌渍食品、熏制食品和发酵食品,其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另外,一些不合理的烹调和饮食,也给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工业化时代从传统食物中得到的启示,挖掘传统腌酵食物暗含的风险,形成二者的有机结合。

一、《舌尖上的中国》概述

《舌尖上的中国》包括三季,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主要是第一季中的《自然的馈赠》和《我们的田野》,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寻找松茸、土藏冬笋,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发展稻鱼鸭共作的生态农业,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转化的灵感》和《时间的味道》中,通过腌渍、发酵和食材形态的转化,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泡菜腊肉、米酒大酱、豆腐乳扇等美食应运而生;第二季的《脚步》和《时节》中,人们追着时间的脚步,赶花期、采花菇、做鱼酱、卷饼的脚步突破了地域限制,春之蒿粑、香椿鱼,夏之青蛳、葡萄,秋之桂花香、雁来蕈酱,辛苦劳作的同时也享受着当季的美味,静候四季轮回;《心传》中的土法榨油、手工空心挂面、苏式糕点等口味与手艺都在保留与创新中传承。

二、《舌尖上的中国》中传统腌酵及发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一)概述

1.腌酵及发酵食品概述。腌酵食品主要是因过去缺乏冷藏设备,为延长食物保存期发展而来的以新鲜食物为原料,用盐或酒及其他辅料进行腌制,或继续经过风干、熏烤以及微生物作用,形成得以长期储藏且具有独特风味的食物。片中涉及的糟货、泡菜、虾膏虾酱、火腿、腊肉、腌鱼等都属于腌酵食品。腌酵食品可以根据制作工艺分为干湿两类,如糟货、酱菜、泡菜等需在腌制液中浸泡的属于湿腌,火腿、腊肉等需要在调味之后进行干燥、熏烤并在通风处保存的则属于干腌。发酵食品则是经过简单调味或未经调味直接主要依靠微生物的作用,产酸或其他风味物质,提高食物酸度,改善食品风味。发酵食品则包括馒头、发糕等纯发酵面食,腐乳、臭豆腐、乳扇、奶豆腐等富含蛋白质的发酵制品,酱、醋、酒等完全改变食物形态的发酵制品。两者大体一致但又各具特点,前者侧重于腌制,发酵是作为腌制过程的副反应,后者侧重于发酵,腌制或调味只是非必须的预处理。2.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概述。风险评估是食品风险分析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风险因素的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危害特征描述和风险特征描述。危害识别主要是识别可能给人体及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危害物质,并对其带来的后果进行定性描述。暴露评估主要是评价危害物质的摄入量。危害特征描述是对危害物质的性质进行描述。风险特征描述则是对某一特定人群中发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估计。

(二)传统腌酵及发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1.危害识别。无论什么食材,两类腌制方法中均存在微生物总数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风险。除此之外,不同的食材在制作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特定的风险。在腌制肉类食品中还可能存在具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片中提到的宣威火腿、诺邓火腿、各地的腊肉等腌酵肉类,以肉和盐为主要材料,在腌制后,经风干晾晒、熏制或发酵保管制成。大量的盐在繁复的制作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微生物作用被还原成亚硝酸钠,长时间储存会使肉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生胺类物质,在合适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胺类发生亚硝基化作用生成具有强致癌性的n-亚硝胺物质。部分需要熏制的腌肉食品还很容易含有苯并芘等多环芳烃类物质。腌制蔬菜中易出现亚硝酸盐超量。蔬菜,尤其是叶类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较高,腌制后微生物作用使得亚硝酸盐含量急剧上升,片中的各种泡菜存在亚硝酸盐超标的风险。腌制水产品易被重金属和致病菌污染。片中还提到了腌鱼、醉蟹等盐酒生腌水产品,除存在亚硝胺风险外,还有水污染造成的水产品铅、砷、汞等重金属超标风险,极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污染,很多地区会生腌生食,放大了安全风险,存在较大隐患。发酵豆制品和酱类食物中多含有毛霉和曲霉等霉菌和酵母菌,其中腐乳中多含有蜡样芽孢杆菌。片中的建水豆腐、安徽毛豆腐、东北的大酱等发酵豆制品和酱类食物,在生产制作时会接种毛霉或曲霉等菌种,在后期发酵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不当,非工业化制作时无法做到人为干预,食用前又很少经过加热处理,霉菌超标的风险较大。在腐乳中的蜡样芽孢杆菌主要来自加工过程中的空气和水体,尤其是凝乳、排豆腐、发酵和腌制四个过程中,不洁的加工环境和操作工具很容易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发酵乳制品中容易存在原奶的微生物总数、抗生素含量不达标等问题,如果盛放器具和操作人员卫生清洁度不够,发酵及后续存放环境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不当等,很容易被毛霉、曲霉等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2.危害特征描述。超量摄入亚硝酸盐会使人类机体异常,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在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会与各种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化合物反应,产生致癌的n-亚硝基化合物,具有急性毒性和三致性(致畸、致癌、致突变),易诱发消化系统癌变,潜藏健康风险。多环芳烃化合物对脂肪组织有迁移能力,能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潜伏期长,具有三致性和生物难降解性,其中苯并芘致癌作用最强,多与胃癌、肺癌、白血病等的发生有关,主要变现为神经毒、肺毒、血液毒、肝毒和心肌损伤及致敏等。汞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有色金属,有机汞的毒性大于无机汞。水产品中最常见的为甲基汞,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会引起精神和行为障碍。铅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对人体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的慢性损害较大。砷的化合物有毒,无机砷的毒性大于有机砷,具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中毒后表现出肠胃炎症状,以及皮肤异常等,严重时因中枢神经系统麻痹而死亡。很多致病菌、寄生虫和霉菌都会导致消化系统问题,引起急性肠胃炎,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常见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盐、耐热性强,普通烹饪无法将其杀死,会引起人体局部化脓感染和全身性感染等。水产品中常见的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不耐热,可通过加热杀灭,降低中毒风险。3.暴露评估及风险特征描述。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和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每日耐受摄取量(tDi)和参考剂量(RfD),参考已有研究对亚硝酸盐及重金属铅和砷进行人体暴露风险评估。亚硝酸盐的毒性较强,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为220mg/kg体重,人中毒量为0.3~0.5g,致死量为3g,儿童自身解毒能力差,只需成人1/5~1/3的量就可以导致中毒或死亡。在GB2760标准中规定了肉制品类食品亚硝酸盐的最大使用量及残留量,最大残留量为70mg/kg。在GB2762标准中对粮食、蔬菜、鱼类、肉类、蛋类、酱腌菜、乳粉、食盐八大类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规定,限量值最高的为腌渍蔬菜20mg/kg。根据Fao和wHo规定,亚硝酸盐每日容许摄入量为0~0.07mg/kg体重,成年人体重以60kg计,则每人每日亚硝酸盐的摄入量不应超过4.2mg。依据我国膳食构成估算出每人每日从八大类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摄入量为3.32mg,小于最大限值,正常食用基本无风险。以梭子蟹为例,铅和砷的含量分别为0.68、21.11,重金属铅的tDi为3.57,砷的tDi和RfD分别为2.14、0.3μg/(kgd),以海产品每日摄取量最大约为25g/d,摄入重金属铅和砷的人体日暴露量0.06、1.61,均小于参考剂量,基本无风险。

三、传统腌酵及发酵食品安全建议

(一)保留传统与工业化相结合

传统制作的腌酵及发酵食品传承着手工技艺和饮食文化,且具有特殊风味,应该积极保护,但并非鼓励外部环境不确定、无法调节自然条件使其适合食物发酵、单纯依靠经验的手工制作。将这类食品作为一种饮食技艺和文化进行传承,通过老字号、特定厂家生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在保留技艺和文化的同时,让人们享受到地道的老味道,还能避免因不稳定性导致的风险。工业化的优势在于严格的参数控制。能够通过人为管理,控制并调整时间、温度参数及过程中的操作和用量,确保发酵过程中优势菌种的数量符合规定,生产出合格安全的食物,但标准化制作的食物风味较差,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保留传统与工业化相结合,工业化实现大批量供应市场,传统手艺作为文化符号一代代传递,留住、传承并享受安全放心的美味。

(二)与时俱进,调整工艺

工业化和传统手工制作,都应该与时俱进,调整工艺。工业化制作在保证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学习传统手艺的精髓,努力提高产品的感官品质;手工制作者应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在过程中实现科学化管理。二者共同行动,积极思考和谋划科学的现代化操作,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感需求。

(三)科学烹调,安全饮食

家庭要在确保原辅料和操作过程安全的前提下制作和食用腌酵及发酵食物。从经过检测的正规厂家购买原辅料,充分清洗原辅料和腌制容器,防止腌制和发酵过程引入杂质,时刻观察腌酵物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丢弃。工业化制作的各个环节制定并执行详细的标准参数,加强原辅料验收和成品检测,确保食品安全。为确保安全,腌酵食品在充分加热杀菌后再食用。

参考文献:

[1]李佳.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的构建[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2]范琳琳,陈启和.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作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4):995-1001.

[3]王秀元,蒋玲波,王萍亚,等.腌制水产品中n-亚硝胺物质的危害分析及预防控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71-1272.

[4]廖文生.腐乳生产过程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J].检验检疫学刊,2015(5):46-48.

[5]侯红漫.食品安全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微生物学学科评估篇6

1精准外科理念与精准肝脏外科的内涵

精准外科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现代科技与传统外科融合及集成以及优化形成的低耗、高效、优质的新型外科模式和技术体系。精准外科以对病情的精确定性、定量分析和预后的准确判断为基础,兼顾病家心理、精神及社会状况的综合考量对治疗方案做出个体化循证决策;继而高精度和高效率地规划与实施以定量化、微创化、可视化、可控化、标准化为特征的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旨在实现以最小创伤侵袭、最大脏器保护、最低医疗耗费、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理想目标(简称4m目标)。这一全新的外科理念涵盖以手术为核心内容的外科治疗全过程。与传统外科模式比较,精准外科一系列特征包括遵从以恢复人体结构功能完整性为核心的全维健康理念,强化循证外科决策与基于循证评价的外科技法优化、实施精确量化的标准诊断和治疗流程、重视手术损伤控制和微创化外科处理、推行针对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医疗实践、倡导现代科技与传统外科经验的融合并追求效益/耗费比最大化等mJ。精准外科理念在肝脏外科的演绎即精准肝脏外科。精准肝脏外科旨在追求彻底清除目标病灶的同时,确保剩余肝脏解剖结构完整和功能性肝脏体积最大化,并最大限度控制出血、减少肝脏组织损伤和全身性创伤侵袭,最终使患者获取最佳康复效果。精准肝脏外科作为一种全新的外科理念和技术体系,是21世纪进一步提高肝胆外科疾病手术治疗效果的必由之路。

2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技术支撑

精准肝脏外科模式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必须依托现代科学技术的平台才能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体系。随着解剖影像技术、功能影像技术、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高效能外科手术器械以及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现代外科技术呈现出定量化、微创化、可视化、可控化、个体化和标准化的发展特征。在肝胆外科相关技术领域,解剖影像和功能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外科医生能够在术前精确评估肝脏病变范围、预测剩余肝脏体积及代偿功能,从而确定充分、必要和安全的肝切除范围。现代影像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催生了基于肝脏影像学检查的集三维重建、几何测量以及虚拟手术为一体的数字外科平台,藉此可以准确分析肝内复杂管道系统的分布、走行、变异及其与病灶的毗邻关系,为制订精准的肝脏手术规划提供了高效率、智能化辅助工具‘5|。控制出血、肝实质离断和术中信息导航等外科技术的成熟、精密手术器械的发明和专科麻醉技术的进步,为实施精准肝脏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3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临床应用

精准肝脏外科普遍适用于所有需要手术治疗的肝脏良、恶性疾病,有助于在治疗有效性、手术安全性和干预微创化3个维度上同步实现外科治疗水平质的跃升。肝脏手术的有效性在于彻底祛除目标病灶,安全性在于剩余肝脏功能充分代偿,微创化要求以最小的创伤代价完成安全而有效的手术,3者之间密切联系又彼此制约。切除足够大范围肝脏以彻底祛除目标病灶的病理学要求与最大化保留足够剩余功能性肝脏的生理学原则之间存在冲突。肝脏手术本身是一把通过造成创伤而治愈肝脏疾病的双刃剑,安全有效治愈肝脏疾病的要求与手术创伤侵袭的风险之间也存在矛盾。因此,精准肝脏外科的关键是在彻底祛除病灶、最大肝脏保护和最小创伤侵袭3者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其理念则贯穿术前评估、手术规划、手术作业和围手术期管理的全过程¨J。

3.1精确术前评估

精确术前评估是精准肝脏外科的基础。即全面、准确评估肝脏病变的侵袭部位和范围、肝内重要管道结构受累情况、肝实质损害程度及肝储备功能、患者体能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为手术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精确的术前评估是设计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常规的超声、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可以获得对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的肝脏病变形态和解剖结构信息。多排螺旋Ct、动脉造影Ct、经动脉门静脉造影ct、高场强mRi、超声造影等高分辨影像手段能检出直径<10mm的肝内微小肿瘤,从而显著提高了对肝脏病变评估的精确性。基于断层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而生成的肝胆系统数字三维视图,可全景式真实再现患者的肝脏病变形态和解剖结构,有助于外科医生从整体上、多方位观察评估病灶与重要脉管结构的关系”】。肝切除安全限量主要受制于肝脏功能的代偿极限,以保证剩余肝脏功能充分代偿为前提。不同个体或不同疾病性质的肝病患者之间功能性肝脏体积存在极大差异。因此,肝切除安全限量不应以肝切除量的多少和肝切除术式来衡量,而应以所必需的剩余功能性肝脏体积来度量。我国肝胆外科学界的学者在2011年提出了“肝切除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专家共识(2011版)”,对预测肝切除安全限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mJ。正常肝脏的肝切除安全限量是预留肝脏体积≥20%标准肝脏体积。联合Child分级和iCG排泄试验可对伴有慢性肝病患者的安全肝切除限量做出预测。ChildC级是任何肝切除的禁忌证;ChildB级或伴iCGR15清除率>40%的Chlida级患者只能行肿瘤切除术;对于Childa级患者,若iCGR15<10%,肝切除后预留肝脏体积应i>40%标准肝脏体积;如果iCGR15为10%~20%,预留肝脏应i>60%标准肝脏体积;如果iCGR15为21%~30%,预留肝脏应≥80%标准肝脏体积。

3.2精密手术规划

精密手术规划是精准肝脏外科的关键。精准肝脏外科手术规划是基于现代外科的4m目标,对具体患者未来外科治疗及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刻地考量而量身定制的整套医疗方案。这一医疗方案以手术作业为核心内容,也包括对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长远医疗处理和健康管理。精准肝脏外科手术规划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并高度个体化,一方面通过对患者的精确评估,从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各个方面获得病情实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评价各种肝脏手术方法的最佳证据并结合传统肝脏外科经验,制订针对个体患者的最佳手术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不同于传统外科模式下的粗略手术计划,精准肝脏外科的手术规划具有高度系统性、精确性、预见性和可控性。精准肝脏外科手术规划的核心要素包括:确定彻底祛除目标病灶的必要切除范围;确定保证剩余肝脏功能代偿的必需保留范围;拟定适当肝切除范围和合理手术方式;预留肝脏体积、结构和功能的评估与保护;设定最佳的肝实质分割平面;预见需要切除或重建的脉管结构;评估手术风险并制订相应的处理对策;确定手术流程、关键技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要点[1,7J。

3.3精工手术作业

精工外科手术作业是精准肝脏外科的核心,其要点在于:(1)简约高效流程、准确定位引导、精细解剖处理;(2)微创化手术操作,最大限度减少出血和减免剩余肝脏的组织损伤;(3)可视化解剖处理肝内外重要脉管;(4)掌控手术安全底线,回避或化解手术风险。实现高精度和高效度的精工肝脏手术作业有赖于:(1)手术医师对肝脏解剖生理病理的深刻认识;(2)通过影像学手段熟知手术患者肝脏病灶及其与肝内管道结构的立体关系;(3)预见术中难题并有应对风险的充分准备;(4)依照手术预案有条不紊地操作并灵活处理术中意外事件;(5)善用各种外科手术器械的娴熟技法和丰富经验。

3.4精良术后管理

精良术后管理是精准肝脏外秫钧重要保障。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采用一系列旨在加速创伤愈合和减轻创伤反应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加快患者的康复。对于存在肝功能衰竭危险因素的手术患者,包括肝实质严重病变、肝储备功能低下、剩余肝脏功能性体积不足、肝脏长时程血流阻断和术中大出血等,制订和实施维护和促进肝脏功能恢复的处理方案则更为重要。

微生物学学科评估篇7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完全不同,以腹腔镜手术为例:①器械以及切割、分离、结扎、止血等基本操作方面发生根本改变。穿刺套管在腹壁固定无法像传统开放手术那样操作自由,相当多的器械动作变为反方向操作等。②空间和感知的改变。术者视野从三维变为二维带来深度认知变化,要求有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和三维空间的感知能力;术中手眼分离,无法对操作组织和器官直接接触,导致触觉减低或消失(如机器人手术)。③学习曲线延长。大多数手术主要由术者独立完成,助手的作用较开放手术有所下降,多从事相对简单辅助操作,由此带来训练机会明显减少、学习曲线延长。

④传统手术中专家指导作用减弱。腹腔镜手术中只有操作者自身才能感悟二维显示器上的三维感知能力和手眼运动协调能力,传统的“手把手”及时纠错的教学方式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减弱。⑤技能培训的医学模式发生改变。目前的医学模式已从单一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化为以人为本,尊重病人、保护病人成为医学实践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活体病人身体上练习操作的方式与新的理念产生了矛盾。因此,传统的手术技能培训对于微创外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手术室外的外科技能训练越发得到重视。在微创外科技能训练过程中,许多医生希望通过在活体动物或尸体上进行手术技能训练,虽然它们在组织质地、出血、解剖结构等方面与真实手术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伦理、准入、来源、设备、麻醉、处理、经济性和解剖区别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而且训练的重复性有限,无法满足规模化培训的需要。因此,微创外科技能训练亟待新的培训模式。

2虚拟现实模拟技术在微创外科技能训练中的作用和优势

模拟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医学模拟教育是指利用模拟技术创设出模拟病人或模拟临床场景,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模拟器材具有不同的作用与使用范围,医学模拟技术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类型:基础解剖模型、局部功能性训练模型、计算机辅助模型、虚拟现实模拟系统、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或全方位模拟系统。目前虚拟现实模拟系统在微创外科技能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表明:经过虚拟现实模拟系统训练的外科医师手术时间减少29%,手术失误率下降70%,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医师通过训练均能提高手术技能。虚拟现实模拟系统在微创外科技能训练中的主要作用有:①空间技能培训。通过模拟训练,可以掌握在现实内镜手术中所需的空间技能;②手眼协调能力。

该能力是从事微创外科医师最为重要的手术技能;③解剖结构学习。模拟器能够清楚显示解剖结构细节,确认病理学改变;④并发症处理。手术并发症不是经常出现,在传统技能训练中无法复制手术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其带来的压力。复制手术并发症及其所带来的压力只有通过模拟器实现,通过模拟场景对学习进程进行校正并完成学习曲线。⑤外科技能训练课程评估和反馈。手术模拟培训过程通常包括观摩模拟任务,执行模拟任务,最后在监督下执行实际操作,整个过程依次反复进行并通过录像对学员进行评估和反馈。这种通过模拟器学习临床实际技能的过程对微创外科手术技能培训很有帮助。虚拟现实模拟系统在微创外科技能训练中可以根据教师和学员的时间进行安排,具有时间的方便性,避免了病人和学习者的危险,其技术优势主要有:①客观的训练评估和反馈。模拟器能够随时对学员成绩进行评估并进行定量考核,使技能训练标准化,进一步可能成为技术准入制度的考核标准。②减少了干扰,增加了技能的保持性和准确性,训练具有重复性。学员可以在模拟系统上进行反复的练习,直到掌握为止。③技能训练具有可调节性。模拟系统可按要求创设任务或情景,可以为个体量身定做训练项目,促进技能从课堂到真实情景的迁移。④有利于缩短手术技能掌握时间和降低培训费用。

微生物学学科评估篇8

“渔权即海权”,这一办校主旨也是1912年上海海洋大学创办之初时对我国近代“海权”战略思想的积极体现与实践。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养殖、消费、出口国家。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消费水平快速增长的大国。新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海洋,开发“蓝色耕地”,建设“蓝色粮仓”,在“耕海”中获取食物。然而,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中的种质资源退化、食品安全隐患等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水产养殖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如果能借助先进技术,对水产食品的原生物本身的病害情况作出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那或许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水产动物病害对养殖业的冲击,并减少不安全的水产食品对人体健康的造成威胁。”出于这样的设想,张炜佳所带领的科研团队,依托上海海洋大学教育部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正在借助质谱分析方法、微流控分析芯片等生物化学分析技术,逐步开展对水产动物弧菌、寄生虫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及相关的水产食品安全的研究。

病害肆虐关注水产养殖安全

2009年,张炜佳在上海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到美国的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卫理公会医院研究院、哈佛-麻省理工联合卫生科学技术部接受博士后研究训练,并在此期间了解、学习到了最先进的微流控芯片技术等生物工程分析技术,这是一项将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监测等基础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能够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的高科技技术。

之后的几年,张炜佳跟随导师参与了大量实验项目,系统研究了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生物分析、生物信息、纳米生物功能材料、医药健康等几方面的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成效,并在《pnaS》上发表了关于用于癌细胞分析的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科技成果,被《naturemethods》撰写题为“enrichingmetastaticcells”研究亮点特别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每日科学称:“该项研究为细胞分离提供了一种新的高通量的方法,为研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累累硕果的取得,离不开艰辛的努力和对科研事业的执着。在与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和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教授等专家的接洽中,张炜佳了解到我国水产养殖和食品安全领域急需更多的科技力量投入,下定了回国的决心。回归祖国之后的他,成为了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的一名教师,并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而他们研究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将质谱分析方法与微流控芯片技术应用于水产动物的的孤菌病害的研究。

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统计显示,近年来,副溶血性弧菌已经跃居我国食源性疾病微生物治病因子榜首。而天然副溶血性弧菌大量存在于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中,它们的耐热性较强,80℃以上高温才能将其杀死。如果人们食用了未经烧熟煮透的海产品,则极易造成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并引发急性肠胃炎,并出现呕吐、头痛、腹泻和低热等症状,病程2?3天,而很多免疫力低下者会因抢救不及时而丧命。

副溶血性弧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隐患,而由弧菌引起的弧菌病更是世界各地养殖水产动物中普遍流行且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具有易流行、发病率高、危害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因其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因此,发展面向水产动物弧菌病害的早期诊断和预警的高新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一步。

中国人讲求的是学以致用。在确立了研究课题后,张炜佳和他的科研合作者赵勇教授的团队一起日以继夜、逐步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以鱼类和甲壳类水产动物为研究对象、以水产动物的微量血液样品为检测对象,建立检测指标,借助微流控分析芯片对取样血液进行血细胞全自动计数、分选和检测、基因测序、免疫分析、细胞分析、蛋白质分析等,根据分析结果来判断水产动物是否感染致病弧菌,以及副溶血弧菌抗药性等研究。

据张炜佳介绍,开展此类研究,将会显著促进水产动物病害诊断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防治和控制弧菌病害的爆发和流行,提高预防和应对重大水产动物弧菌的能力,进而切实保证水产品的食用安全,防止食源性病原菌的传播,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方共赢。

勇攀高峰守护水产食品安全

张炜佳和他的团队的科研热情不仅仅限于水产动物的病害问题,水产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过敏原悬浮颗粒物会危害加工人员的健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又成为他们新的研究方向与动力。

“我从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看到过一项研究报道,讲述了科研人员对英国50名虾类水产品加工从业者进行检查后发现,18人因暴露在含有虾粉悬浮颗粒的环境中诱发了哮喘等过敏症状,另有10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免疫过敏反应。”张炜佳对这则报道印象深刻,他自己本身以及一些周围在水产食品科研实验室同事,时常受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过敏症状的困扰。

中国作为水产品丰富的大国,水产品科研和加工从业者的职业性过敏现象更是十分普遍,这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实现对水产食品加工厂的空气质量评价和对有害过敏原的监测、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微生物悬浮颗粒物的分析法,在空气中含量较低且无法培养扩增的过敏原悬浮颗粒物面前,则无能为力。

因此,张炜佳想到了运用生物化学分析原理,利用微流控与重组酶等温扩增相结合的采样与分析方法,对虾类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原肌球蛋白悬浮颗粒物进行现场快速分析和空气质量监测,从而能有效预防水产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对加工人员的健康造成的威胁。循着这一主线,张炜佳和他的科研团队又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目前这项科研工作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微生物学学科评估篇9

关键词:外科手术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26-01

疼痛是外科手术病人困扰的突出心理问题,据有关调查,外科病人择期手术75.5%的病人担心手术疼痛[1]。疼痛是每个手术病人都能体验到的一种主观感觉,剧烈或长期慢性疼痛会使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发生紊乱而影响人的生命质量。所以,疼痛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在浏览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的概念、疼痛评估的方法以及疼痛的护理进行了综述。

1疼痛的概述

1.1术后疼痛的概述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觉和情绪体验,疼痛是一种生物生存功能,甚至认为是生命的第五体征[2]。疼痛在外科术后很常见,对于病人来说也是极其不舒服的一种感觉,术后疼痛是否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其原因诸多。首先,取决于医务人员对病人疼痛的重视度;其次,基于病人对疼痛程度的准确表达和医护人员对疼痛的准确评估。有研究表明,护士经常低估病人的疼痛,对疼痛的强度的评估护士和病人主诉不一致的几率占77%,有54%的护士低估了疼痛的强度[3]。

1.2疼痛的评估方法

目前评估疼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根据wHo标准及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将术后疼痛程度分为4级:无痛,患者咳嗽时,切口无痛;轻度疼痛,轻度可忍受的疼痛,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咳嗽时感到切口轻度疼痛,但仍能有效的咳嗽;中度疼痛,中度持续疼痛,睡眠受干扰,需用镇痛药、不敢咳嗽,怕轻微振动,切口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持续剧烈疼痛,睡眠受到严重干扰,需用镇痛药治疗[4]。(2)文字描述评分法:具体做法:把一条直线分成五等分,0=无痛,1=微痛,2=中度疼痛,3=种重度疼痛,4=剧痛,患者按照自身的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描述。(3)数字评分法:具体做法:用数字代替文字表示疼痛的程度。在一条直线上分段,按0~10分次序评估疼痛的程度,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让患者自己评分[5]。(4)视觉模拟评分法:画一条10cm长的直线让病人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线段上划出相应的点[6]。(5)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它由6个卡通脸谱组成,从微笑(代表不痛)到最后痛苦地哭泣(代表无法忍受的疼痛)[5]。其他还有一些疼痛的评估方法,基本上是在上述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的改良或简化如五指法,即用于无法用语言沟通的患者用大拇指代表剧痛、小指为无痛、食指为重度痛、中指为中度痛、无名指为轻度痛[7]。

2疼痛的护理

2.1基础护理

(1)与环境:取舒适的,可取患侧卧位及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减轻疼痛[8]。另外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床单位、保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调节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等都是通过促进患者舒适,满足患者对舒适的需要来减轻或解除疼痛[5]。(2)饮食:应选清淡、高蛋白、低脂、无刺激的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少量多餐。

2.2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术后疼痛的患者是很重要的。护理人员加强对病人的心理疏导,陪伴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病人对疾病、对疼痛的压力与恐惧。良好的语言能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有助于缓解疼痛。医护人员则应态度诚恳、耐心细致、表情和蔼、语气温和、及时向病人讲清疾病的性质、规律及预后,帮助病人解除顾虑。

2.3对症护理

2.3.1药物止痛

是最常用的止痛方法之一[5]。现认为对于疼痛性质明显、原因清楚的术后疼痛应采取预防性用药,定时给药,而不是待到疼痛难忍时再给药。而且,给药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动态变化[9]。对于癌痛术后的药物治疗,目前临床普遍推行wHo所推荐的三阶梯疗法。其方法是:第一阶段:主要对轻度疼痛的患者,选用非阿片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炎药,如消炎痛等,易引起消化道出血;第二阶段主要应用于中度疼痛的患者,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等,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胃肠及神经反应;第三阶段:主要用于重度和剧烈癌痛的患者,选用强阿片类药,如吗啡等[5],主要不良反应为呼吸抑制。这一给药方法同样适用于术后疼痛的患者。

2.3.2非药物止痛

针灸止痛:根据疼痛的部位,采用不同的穴位行针法或灸法,使人体经脉疏通、气血调和来达到止痛目的。其他:(1)松弛术:松弛是身心解除紧张或应激的一种状态。如冥想、瑜伽、念禅和渐进性放松运动等。(2)引导想象:是利用对某一令人愉快的情景或经历的想象的正向效果来逐渐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意识。(3)分散注意力:这种方法最适用于持续几分钟的短促剧烈的疼痛。如唱歌、大声描述照片或图片、听音乐、愉快的交谈等。(4)音乐疗法:研究显示音乐对于减轻患者疼痛效果很好。

2.4病情观察

2.4.1疼痛时的体征

术后疼痛的患者,多出现痛苦面容,脸色不好,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及不安等体征。若加重必须考虑到体内是否有出血、感染、粘连、梗阻等并发症[10]。

2.4.2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应掌握各种镇痛药的不良反应,注意观察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5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一般应包括:疼痛的机制、疼痛的原因、如何面对疼痛、减轻或解除疼痛的自理技巧[5]。

参考文献

[1]耿莉华,李加宁,宋雁宾,等.外科住院病人心理反应相关因素调查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8):433.

[2]钟泰迪.疼痛治疗[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2(1):7-10.

[3]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2):123.

[4]李冬.外科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的思考[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2(4):130.

[5]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4-257.

[6]梁志,霍青平.疼痛的评估与管理[J].护理研究,2006,20(18):1608-1609.

[7]张菊英,邹瑞芳,叶家薇.五指法在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09-411.

[8]胡苏.外科患者疼痛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60-61.

微生物学学科评估篇10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强,人们对国家科技发展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1]。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把握机遇,制定和调整发展科技的新战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争在科技的竞争中取得先机,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大,科技经费的使用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怎样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不仅科学界关注科技投入的力度和方向,同时,公众科学素养和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使得他们希望了解科技经费的使用状况。因此,政府必须向科学界和公众说明科技经费投入的效率以及未来科技经费资助的优先领域等相关问题[2]。作为政府管理科技经费的科研资助机构近年来力图通过分析与评价其资助状况,以显示其资源分配和管理工作是有效的。科研资助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为单元进行资助活动,以学科为单元开展评估工作。通过关注所资助学科的研究产出和综合影响力,可以把握各学科的整体状况,确定学科未来的发展战略,这也是开展学科评估工作的内部需求;而随着现代网络、通讯、数据库和资料管理等技术的日趋完善,开展学科评估工作的外部条件也逐渐成熟。

   在1990年至1997年期间,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ustralianresearchcouncil,简称arc)对其在数学科学、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物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8大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24个学科的5年资助工作开展了绩效评估,评价其“分配资源的管理工作”是否有效[3]。与此类似,在1999年至2002年,英国研究理事会(researchcouncilsuk,简称rcuk)下属的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iotechnologyandbiologicalsciencesresearchcouncil,简称bbsrc)也对其资助的一些学科开展评估工作,如生物化学工程,结构生物学,可持续农业等,评估侧重在如何保持英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确定该学科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并且为bbsrc在学科的发展作用中定位,确定政府将来的重点投资方向。以科技实力著称于全球的美国一直非常重视科研的评估工作,美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机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简称nsf)也开展了类似的学科评估工作。他们对其支持的一些重大研究计划,如海洋研究计划,地震减灾计划等多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溯性的评估。通过评估帮助国家科学基金会下属的一些机构,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工具和信息,以使得这些机构最大限度地减少资助决定对科学界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之能继续保持像过去那样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能力,并且分析nsf在支持该计划中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支持重点。

   本研究在上述三个国家科研资助机构开展的学科评估工作基础上,对学科评估的目的与范围,组织与结果以及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学科评估对我国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

   

2 学科评估的目的与范围

   

2.1 目的

   学科评估的目的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是指科研资助机构通过对学科的评估活动最终希望获得学科状况的整体结果,属于宏观层面。从目前已开展的学科评估活动来看,可以区分两种类型的学科评估:一类是诊断性的学科评估,主要通过学科评估来了解学科目前的现状和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开展的学科评估,其目的就是对arc大额类型项目支持下的项目开展研究结果独立评估,考察在这一特定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个人和研究小组的成果及其影响力,既评估arc大额资助项目的产出状况,同时还对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具体的科研管理过程包括同行评议、项目申请等细节问题进行评估,以便进一步加以改进[4];另一类是战略性的学科评估,即以学科评估为手段,了解学科目前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本国所处的地位,为学科在未来若干年内的发展确定战略计划。如英国研究理事会开展的学科评估,在对英国“结构生物学”的需求评估中,委员会要求评估工作侧重在如何保持英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5];而在对“生物化学工程”的学科评估中,其评估目的是建议bbsrc理事会必须适合生物化学工程新的使命,并且建议理事会制定该学科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6]。应当注意,学科评估的这两个目的并不是绝对分开的,通常这两个目的在每个学科评估中都有体现,只是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有一个目的占主导地位而已。相对于学科评估的目的,其评估目标则比较具体,主要是指在评估单个学科时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属于微观层面。由于学科之间的差异,同一科研资助机构在开展评估活动时可以有一个统一的目的,但对每个具体学科的评估目标则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学科评估的目标应注重其引导性与概括性,既要包含学科的当前研究和培训概况;也要重视与其它学科的合作关系以及学科的资助模式变化等。

   

2.2 范围

   学科评估的内容直接指向学科本身,即学科的整体产出和综合影响力,以科学分类中的学科作为一个评估单元,通常指的是一类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它并不关注具体的机构和人员,但在学科评估中又离不开机构和人员,它是在相关机构和项目负责人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只是最后将这些结果综合起来分析和考虑。学科评估的范围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评估的时间范围,二是指评估的学科研究领域范围。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对“天文和天体物理学”评估的时间范围是选择在1988—1992年之间,涉及到arc资助的21个科研项目。学科研究领域范围包括地球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7]。而美国科学基金会对“地震减灾计划”的评估范围确定为以下研究领域:结构工程、地理技术工程、建筑和机械系统和与地震有关的社会科学;其评估时间跨越很长,从第一个资助计划(1958年)一直到最近的研究计划,评估小组将其分为四个阶段逐一考察[8]。学科评估的范围界定是开展学科评估的前提条件,一般由评估小组和科学共同体一起协商确定。只有将评估的范围界定清楚了,其后的评估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3 学科评估的组织与结果

3.1 组织

   学科评估是科研资助机构为达到了解所资助学科的发展状况和科研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确定学科今后的发展战略等目的而提出来的,因此学科评估的组织一般由科研资助机构主导。科研资助机构邀请一批该学科领域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利用已有的数据积累,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若干年来在其资助下的某个学科所取得的研究产出和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估,并进而对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战略提出政策性建议。学科评估的组织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总体上包括三个阶段:1、基础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科评估的目标确定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2、数据(资料)收集阶段:根据已确定的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收集准确的相关资料,开展预定的评估活动;3、数据(资料)分析整理阶段: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形成整体的学科评估报告。

   

3.2 结果

   学科评估工作结束后,评估小组要将结果整理成一份报告递交给科研资助机构,有关部门选取合适的内容向科学界和公众公开学科评估的内容。并及时收集评估对象、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反馈意见,根据评估小组所提的建议及时调整科研资助机构的政策和具体的管理工作,提高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效率。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学科评估报告分为公开文件和保密文件两个部分,公开文件中省略涉及个人或具体项目的陈述;保密文件则有相关的详细信息,只提供给arc的少数相关人员。公开的评估报告也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评估专家组提供的可公开的评估报告,第二部分是arc对评估报告的回应,尤其是针对评估小组提出的政策建议予以逐项答复。因此,评估的过程既是arc了解其资助绩效的过程,也是改进其政策和管理工作的过程。英国bbsrc对学科的评估工作完成后整理成文向公众展示学科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资助的优先领域。如bbsrc在对可持续农业的评估完成后立即确定了该学科三个重点资助的优先领域:创新农业实践、新型玉米体系和环境管理生态学[9]。

  

4 学科评估方法   科技评估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性方法(同行评议)、半定量方法(回溯法或案例研究)和定量方法(文献计量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10]。其中同行评议使用最多,然后是非定量的案例研究,而纯定量方法相对使用较少。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还可以是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通常对基础研究的评估经常用到同行评议,对一些大型的、有多种评估对象和目标的计划则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估工具和手段。本文所论述的学科评估就需要运用多种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方法中较常用的一种就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其特点是简单明了。通过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的经费投入分析,可以了解该学科获得的资助力度。当然,对某个学科的投入是多元的,学科评估主要关心的是政府经费的投入状况。同时,学科的产出比较复杂,它既包括显性的结果如出版物,也有隐性的结果如对科学文化、社会经济进步的贡献等。一般来说,对学科评估简单的产出分析就是用正式发表的论文作为一个指标,在学科评估小组指定的数据库或刊物中,检索出一定时期内在科研资助机构的资助下发表的论文数量有多少。再进行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该学科在若干年来的发展概况,在全球的总产出中占多大的比例,其国际影响力是增加还是减弱。如bbsrc在对“结构生物学”的评估中,首先分析了英国对“结构生物学”的投入情况,然后对“结构生物学”的产出作了文献计量分析,由城市大学的信息行为和评估研究中心利用研究产出数据库rod和isi,再加上评估小组协商后增加的三种刊物,对英国在1990至1999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过去的10年中,英国的结构生物学产出有明显增长,该领域英国对全球的贡献比例从8%上升到12%;其中剑桥、牛津和伦敦大学是该时期内结构生物学研究产出的主力,它们三者的论文在1990年至1999年占了英国总论文产出的40%[5]。

   

4.2 会议研讨

   由于学科评估涉及的科学研究领域一般都比较广泛,对于学科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家最有发言权,因此召开科学家之间的会议就成为必要。让科学家畅所欲言,发表他们对学科发展的看法,对改进管理机制提出建议,明确学科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如果是与技术联系紧密的学科,还可以邀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专家一起共同研讨,讨论学科的研究成果如何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明确市场的需求,为下一步的研究确定方向。bbsrc在对“生物化学工程”的评估过程中,1998年9月8日由化学工业协会组织,在英国伦敦召开生物化学工程科学家会议,大约有50人参加,都是英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生物化学科学家。讨论诸如:生物化学工程研究的目前状态如何?未来发展方向怎样?未来生物化学工程的培训需求怎样?新出现的技术是什么等问题[6]。

   

4.3 实地走访

   通常每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的重点实验室或者重大仪器设施基地,这些部门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资助机构支持的重点,它们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因此在学科评估过程中评估小组都会到重点实验室或重大设施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对它们的支持力度是否合适,研究产出是否达到要求,接下来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资助。除了走访本国的重点实验室或相关部门,学科评估中往往还需要走访其他国家的类似实验室或相关部门,以此做一个比较,了解自身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同时拓宽本国科学家的研究视野,为今后的国际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对“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评估活动中,评估小组走访了帕斯、阿德雷德、霍巴特、墨尔本和悉尼等地的相关实验室,对涉及21个不同项目的17位受资助者进行了访谈[7]。bbsrc在评估“生物化学工程”过程中,bath大学的johnhowell教授组织了一批年轻的英国化学/生物化学科学家走访了美国相关的部门,以此比较两国的研究状况和拓宽年轻科学家的视野[6]。

   

4.4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是学科评估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方法,几乎每个学科评估都曾采用过。调查问卷一般是面向大型项目的主持人或相关人员及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发放,通过他们了解本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何,科学研究资助机构的资助程序是否合理,经费是否充足,能否及时地开展研究工作,学科发展对于社会的贡献如何,今后的学科发展战略目标是什么等问题。arc在对“大气和海洋地理学”进行评估时,向arc大型项目负责人发放了一份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普通信息)包括个人和职业信息,如姓名、所在单位、最高学术资格、获得最高学历的时间、开始科研的时间、目前的职位等,也要求列出研究职业中的出版物数目、同时要向他们了解申请不成功的项目并且说明是否从其他什么地方得到资助,以及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今后是否继续申请arc的项目等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申请到的项目的一些具体信息等内容[4]。

   

4.5 信息收集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工作的有力工具。在学科评估中,通过网络可以收集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可以汇集除了本学科领域内的专家以外的一些社会人士对该学科的看法以及发展意见,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科的状况。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对“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评估活动中,为了从更广泛的渠道得到的信息,在《校园评论》上广告,类似的信息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澳大利亚天文学会会员,希望通过这两种方式有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和评估[7]。nsf在对“重大海洋研究计划”的评估中,也在互联网上发放问卷,了解诸如以下的一些问题: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已经带来对海洋认识的显著增加吗?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已经为你提供了研究中使用的其他研究设备和设施吗?并且还通过问卷收集各界人士对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的建议措施。

 

4.6 国际比较

   对学科的评估不能只是在纵向进行比较,横向的国际比较往往更加重要。学科评估中不仅要了解本学科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要清楚该学科在世界上的整体概况,从中了解学科今后发展的趋势,明确本国在该学科今后的发展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进而确定一些优先发展领域,保持本学科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如bbsrc在对“结构生物学”的评估中评估小组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在当前的世界上“结构生物学”有三种不同的发展路线,分别是:基于整体基因的方法(结构基因)、基于系统和加工的方法、个体目标(individualtargets)。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的研究集中在“结构基因”方面,其它的研究方向散见于其他的一些国家[5]。

   

5 启示

   我国目前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经费的使用效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2]。如何有效的利用科技经费,使之达到最大的效益产出,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基础科学进行绩效评估,是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以上介绍的国外科研资助机构的学科评估,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5.1 学科评估是提高我国科学基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研资助机构通过开展学科评估工作,可以了解学科发展和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有利于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得资助方法和模式更加科学有效,也使得有限的科学基金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我国的科研管理部门开展过许多类似项目评估和人员评估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科评估针对的是学科整体的发展及基金管理机制等问题,是在整体上把握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绩效和管理工作概况,具有项目和人员评估等方式无法触及的角度和深度,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通过学科评估工作可以了解我国科学基金对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明确目前的基金项目评审和管理过程是否科学有效等问题,从而提高我国科学基金的使用效率。

   

5.2 学科评估是制定我国学科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基础

   科学研究必须体现国家的目标和需求[13]。在学科评估中可以了解该学科目前的国际趋势和本国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需求,为制定学科规划的发展战略打下基础,从而引导学科的发展为国家目标服务。目前我国开展的科学研究绩效评估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过于强调微观的、针对研究人员个人的评价,而宏观的评价不足[14]。学科评估本质上是一种宏观评价,并不过多考虑细节,而是分析学科的综合影响力,注重学科的发展战略等问题。因此,在我国开展学科评估可以拓宽我国科研人员的视野,明确国家的需求和目标,同时也为国家制定学科规划的发展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5.3 学科评估可以增加公众对科学和科学基金工作的了解

   当今社会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也逐渐浓厚。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科学,了解科学基金工作,开展学科评估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学科评估的工作,向公众展示科学基金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科研资助机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这也是我国政府管理机制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目前不尽如人意,除了其他的因素,与我国的科学宣传和科普工作不力有很大关系。公众对于科学及科学研究一知半解,这也使得目前各种伪科学大行其道,损害了科学的正面形象。通过向公众展示学科评估的结果,一方面让公众掌握当今科学发展的最近进展,另一方面,让公众明确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向及取得的成果,提升公众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基金工作的支持力度。

   

5.4 学科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相关数据资料信息的积累

   学科评估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有学科内部的纵向比较,也有横向的国际学科发展比较。而这些比较需要相关的数据和资料等信息,大部分基金项目相关结果的数据和资料是开展学科评估的必要基础。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等之所以能够开展大型的学科评估活动,正是由于长期积累的、可开展横向与纵向比较的大量基础数据,而且这些数据能够通过电子系统快速获取。目前我国在科研成果基础数据的积累、获取和共享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从客观条件上制约了包括学科评估在内的一些绩效评估工作的有效进行[2]。因此,科研资助机构应该加强基金项目申请、评审、结题等相关信息的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工作,促进数据共享,推动网络化建设,为将来开展包括学科评估在内的各种科技评估工作奠定基础。换言之,开展学科评估也是推动基础数据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