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相关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7:05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篇1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同心圆模型;金子塔模型

1924年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Sheldon)在其所著《管理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概念,开创了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对其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别,总体而言,分为从动态角度和静态角度两类。其中,动态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认为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应存在差别,王加灿(2006)和刘文彬(2007)对其进行了研究。相对而言,包括古典观和社会经济观的静态角度的研究占据主流地位。

一、古典观(ClassicalView)

古典观以密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他认为企业有而且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在公开、自由的竞争中,充分利用资源、能量去增加利润”。如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有危及经济成绩及其社会的可能,还有一个更大的危险,即如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管理人员就可能在他们并无合法权利的领域中纂夺权力。可见,古典观认为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只有经济责任,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二、社会经济观(Socia-economicView)

社会经济观认为公司不只应该对股东负责,还要对建立和维持它们的更大的社会负责。虽然,持社会经济观的研究机构和学者都认为,企业应该承担除经济责任外更多的责任,但是,这些责任的内容包括什么,以及各个责任间是否有主次差别,不同机构和不同学者对此观点不同。

1.机构的观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使用最广泛的是企业综合责任同心圆模型说。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在1971年的《商事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把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化为“企业对社会负责的一系列行为或任务”。报告共列举了58种旨在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涉及10个领域,用三个同心圈(见图1)、两个大类来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外延加以描述。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提倡的企业社会责任同心圆模型被许多学者所认可。

此外,其他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也给与定义。美国社会责任国际(Socialaccountabilityinternational,简称Sai)认为企业除了对股东负责外,还必须对全体社会承担责任。世界银行认为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英国国际工商领袖论坛(iBLF)指出:“企业运营应该公开透明,符合伦理道德,尊重劳工社群,保护自然环境,既能为股东又能为全社会持续创造价值”。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所认为企业在为股东谋取最大利润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利益关系人的利益。

2.学者的观点。国外学者哈罗德・孔茨与海因茨・韦里克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要对其产生的社会影响负责,并视承担社会责任为企业的能力之一。K.p.安德鲁斯给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社会责任部分地意味着自愿约束自己不去谋求最高利润。国内学者刘俊海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认为:所谓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盈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国内很多学者同意其观点,比如武玉芳(2004)等。总体而言,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定义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并列观。并列观以美国学者布鲁梅尔(Brummer)为代表,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企业责任(CorporateResponsibility)下的子概念,认为企业责任可划分为四种,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所负有的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责任;法律责任则为法律所明定的企业义务。道德责任则是指:一是企业就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二是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三是企业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四是企业行为低于社会要求的标准,或者其行为引起的后果,则应受到惩罚。

(2)层级观。层次观包括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和层次说。阿基・B・卡罗尔(archieB.Caroll)于1979提出了著名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觉责任(后改为慈善责任),由底部的经济责任到顶部慈善责任。国内学者也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这四类责任或其中的几类(刘继峰、吕家毅,2004;周祖城,2005;张霞、蔺玉,2007;颜剩勇,2006)。

层次观主要是指我国也有学者从几个层面来认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著名经济学与管理学家高尚全先生认为:企业对于社会的责任有两类。第一类是立足与于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础责任;第二类责任是在第一类责任基础上所连带产生的外部性的问题,这些外部性的问题将对社会产生好的或坏的作用。邓健,任文举(2005)认为应从三个层面来认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狭义层面的概念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中观层面的概念扩展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广义的社会责任泛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当承担且能够承担的一切责任以及合乎道德的行为。张晓峰,徐向艺(2007)把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主要社会利益相关者、次要社会利益相关者、主要非社会利益相关者和次要非社会利益相关者四个层次。李双龙(2007)认为对于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首先应该满足的和企业的相关程度高同时影响力又大的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其次才是满足那些与相关程度低影响力又小的非关键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层次上,首先是法律责任,其次是道德责任,最后是自愿责任。

三、结语

本文将以往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大多数学者都是从静态角度研究企业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其中和古典观相比,社会经济观更全面,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更要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更应该承担法律、伦理、慈善等责任。按照企业承担的这些具体责任的关系如何,可以将机构和学者的观点分为企业综合责任同心圆模型、并列观和层级观,其中层级观可分为企业社会责任金子塔模型和层次说。在众多观点中,占据主流的地位的是企业综合责任同心圆模型、社会责任金子塔模型和不同类型的层次说。

参考文献

[1]“theSocialResponsibilityofmanagement”[m],inoliverSheldon,thephilosophyofmanagement,London,SirisaacpitmanandSonsLtd.,firstpublished1924,reprinted1965:70~99

[2]密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3]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篇2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讨论企业社会责任以来,不同学科的不同研究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研究者们的角度各不相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框架(mcwilliamsandSiegeletal.,2006)。本文就研究者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演化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演化(pinkstonandCarroll,1996)。比如,Carroll(1979)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业的社会责任包括经济的、法律的、道德的以及当前社会对企业的各种期望”。25年之后,whetten(2002)等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社会所期望的企业的行为,该行为主要表现为社会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或道德要求”。在这个定义中,企业社会责任从比较大范围的社会层面缩小到了利益相关者层面。由于社会的期望转换到了企业层面的利益相关者,经理们可以将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资源分配在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上面。maigan和Ferrell(2004)在归纳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认为文献主要是从社会职责,利益相关者职责,伦理驱动和管理过程四个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讨论。

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职责观

第一个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职责观的是Bowen(1953),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商人们根据人们期望的社会的目标或社会的价值而提出他们的政策,做出他们的决策的行为”。Bowen的观点对今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Davis(1960)提出的责任铁律,认为商人的社会责任应该与商人所具备的权力相匹配,如果商人的社会责任与权力的匹配对等,那么商人对社会责任的规避则会削弱企业的社会权力。Carroll(1979)强调,社会职责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一,经济职责,即生产力和经济可行性;其二,法律和伦理职责,即要遵从法律和社会规则与价值观;其三,慈善职责,即对社会的回报。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职责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注意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职责观过于宽泛,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特别的,Clarkson(1995)认为,社会作为一个分析层面,过于广泛,过于模糊,相对于公司来说,分析起来更加抽象。因此,Clarkson以及同一时期的其他学者提出,企业并不应该对整个社会负责,而应该对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企业的活动或者被企业的活动所影响的对象负责。正是在这一时期,利益相关者理论(Freeman,1984)被引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并影响了后续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例如,Henriques和Sadorsky(1999)提出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四个类型,即组织(包括雇员,顾客,股东,供应商等),社区(包括当地居民及一些相关团体),规则(比如规则系统)和媒体利益相关者。maignan和Rslston以及mcwilliams和Siegel等人的研究都建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驱动观

无论是社会职责观,还是利益相关者职责观,都暗示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我利益动机,从事企业社会责任使得商业在构成要素上获得合法性。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一种社会职责或利益相关者职责的观点难以对商业行为是否属于社会责任的范畴给予规范的标准(Jones,1995)。通过慈善捐助或者实行雇员友好政策,企业可能符合了社会规范,但这些政策也可能是公司权力的家长式表现(Swanson,1995)。基于这些批评,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驱动观,提出了对特定的企业行为独立于社会或利益相关者职责的是正确或错误的判断(Swanson,1995)。比如,基于伦理的判断,公司可以制定系统化的政策,以促进与商业伙伴平等、自由和公平的合作机会(maignanandFerrell,2004)。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过程观

一些研究者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组成组织的过程了进行分析。例如,ackerman(1975)提出有三种主要活动代表了企业社会责任,一是监测和评估环境条件,二是服务于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三是制定计划和政策以增强公司正面形象。类似的,wartick和Cochran(1985)以及随后的wood(1991)提出,问题管理和环境评估构成了管理过程的两个部分,这有利于实现公司的社会责任立场。

三、小结

根据以上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一个单一视角的概念,虽然文献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并未形成统一的框架,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讨论。正如Carroll(1991)所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与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匹配”,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指明了方向,企业可以根据利益相关者群体界定相应的社会责任范围。相应的,Clarkson(1995)也指出,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够为社会责任的分析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在该框架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确定为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也为研究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mcwilliamsa,SiegelDS,wrightpm.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Strategicimplications[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6,43(001):1-18.

[2]CarrollaB.athree-dimensionalconceptualmodelofcorporateperformance[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79:497-505.

[3]FreemanRe.Strategicmanagement:aStakeholderapproach(Boston,ma:pitman)[J].SteVewaDDeLL,1984.

[4]maignani,FerrelloC.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ndmarketing:anintegrativeframework[J].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2004,32(01):3-19.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篇3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CSR;企业慈善责任CpR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1979年美国著名管理者卡罗尔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它涵盖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各方利益相关者,并将其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经济责任,指企业的赢利,是其他更高层次社会责任实现的基础;第二层次是法律责任,指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守法律的条款,依法经营;第三层次是伦理责任,指企业的各项工作必须符合公平、公正的社会基本伦理道德,不能做违公德的事;第四层次是慈善责任,指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成员,必须为社会的繁荣、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卡罗尔看来,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法律上、伦理上和自行裁量的期望。企业的慈善责任构成金字塔形结构,经济责任是基础并且比例最大,法律的、伦理的,以及自行裁量的责任依次向上递减。笔者认为,虽然慈善责任可以由企业自行裁量,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提升,社会公众会对企业履行慈善责任有一个预设的期望值,一旦企业没有达到这个期望值,就会引起社会公众的质疑,甚至反感。因此,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履行慈善责任已变成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企业必须去做,并且还要达到社会公众的期望值,否则将会给企业形象、品牌、社会影响力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本文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第四个层次――慈善责任,结合当前时事热点提出一个概念――企业慈善责任,并阐述此概念的内涵、意义。希望通过对此概念的介绍使得社会公众对企业慈善责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对企业履行慈善责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企业慈善责任:企业家(含投资人、企业的管理层及职工),以社会人的身份,从同情、怜悯或出发,通过企业这一社会公民整体形式,对公众施以金钱或实物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的社会事业来增加社会福利的行为,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适当运用公关或营销手段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战略的执行。

下面,我们从主体、条件、形式、目的等方面来认识这个概念。

首先,CpR这个概念不同于企业家的慈善责任,前者的行为主体――企业家包含了投资人(主要指股东)、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及职工,它的范围更加宽泛。而后者的企业家仅指企业的创始人或现任的企业最高领导层。

其次,从这个概念的状语来看它强调以下条件:要求企业家以社会人的身份,并从同情、怜悯或出发来从事慈善行为,强调了企业的慈善行为是一种社会帮助或社会救济,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经营或营销手段。

第三,此概念强调在从事慈善行为时,要以企业这一整体的名义来进行,它与企业的所有者或领导人以个人名义从事慈善行为是不同的。但是,当捐赠人与企业有很强的替换性或者捐赠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本企业时,可以将个人捐赠纳入CpR的范畴。举例说明,在此次地震捐赠中,国美董事长黄光裕以个人名义捐赠5,000万元,他的捐赠属于个人捐赠,由于在外界看来,黄光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国美,所以可以列入企业的CpR范畴。但是,与企业没有替代关系的富豪个人捐赠并不在此之列。

最后,此概念并不排斥包含商业目的的企业慈善行为,因为慈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讲,对社会是具有绝对利益的。因此,企业在从事慈善行为时,应尽量与自己的目标用户或目标市场相联系,使捐赠有针对性,还可以运用适当的公关或营销手段来提升企业形象,甚至可以将慈善纳入企业战略,寻求慈善与利润的结合点,直接或间接改善企业绩效,以实现双赢。但是,企业要注意,在实施公关、营销手段时,应注意“度”的把握,不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以致引起社会公众的反感。

那么,提出此概念有什么样的意义或作用呢?

1、CpR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它的范围主要是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的最顶端的部分――企业慈善责任,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不同。CpR是企业完全自愿的行为,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并没有直接相关关系,而后三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来自于法律、国家规章制度、伦理道德的约束力,与企业经济利益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并且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执行。例如,环保责任,企业产品的环保标准必须达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指标。因此,企业必须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范围及各组成部分的属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企业从事慈善行为,通常是针对某些突发或社会公共事件,而上述事件中,社会公众往往是以非理性的“瞬间价值判断”来评定企业的慈善行为。如果企业的慈善行为能顺应社会公众的感性判断,与其实现心理的共鸣,那么将会大幅提升企业形象。相比较而言,企业履行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等社会责任是一个持续、缓慢的过程,他们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远远小于慈善责任。所以,CpR概念的提出有助于促使企业管理层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来应对突发事件,使企业处于一个有利、主动的位置。

2、企业职工与企业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并且企业职工在从事慈善行为时,往往以所在企业为媒介而进行捐赠,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首先必须充分尊重企业职工从事慈善行为的权利,然后建立有效的渠道来保障员工实现这种权利。

在今年的捐款门事件中,万科董事长王石提出,“普通员工限捐10元,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神州电脑董事长吴海军对没有捐款员工的自动离职劝诫。这两事件充分表明企业管理层并不具有尊重企业职工捐赠权利的意识。究其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者的头脑中并没有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慈善捐赠是员工的一项基本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

CpR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企业领导者明确了企业在履行慈善责任时,行为主体是一个综合的范畴,员工也是其中之一,必须对他们的权利予以充分的尊重,这样才不会招来社会对企业的人权方面的负面评论价。

3、企业在履行慈善责任时,应对企业投资人的慈善权利予以充分尊重。例如,在今年的地震捐赠中,我国的国有企业、部分民营企业捐款热情高涨,数额巨大,反应速度极快,我们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是否也应对其行为提出某些质疑?企业的管理层在没有召开股东大会的情况下,任意支配资金,随意追加捐款数额,实质已经违反了公司章程及管理制度。CpR概念的提出,可以使管理层明确:企业在履行慈善责任时,应尊重投资者的权利,要有一种现代产权意识。

4、社会公众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人把企业社会责任简单地等同于慈善捐赠。这种认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思路,导致很多企业一味满足于自己在慈善公益事业中的表现,而忽视了自己的经济、法律和道德伦理责任。

CpR概念明确指出:CpR是CSR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其所占比例较小,企业履行慈善责任的前提是已经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经济、法律和道德伦理责任,避免企业只追求轰动效应、社会公众注意力而只履行慈善责任,忽视其他方面的社会责任。因此,CpR有助于社会公众全方位地、立体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提升社会公众对企业行为的理性判断能力,从而正确地引导企业全面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CpR概念的提出有助于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社会公众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范畴、责任范畴,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同时提升公众的价值判断水平。

此外,笔者希望建立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体系(CSReS)。这样,一方面便于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评估,以及公众的公正监督和评价;另一方面也可促使企业全面、合理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Carroll;a.B.thepyramid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towardthemoralmanagementoforganizationalStakeholders[J].BusinessHorizons;1991;34(4).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篇4

【关键词】法律责任;本质;构成;认定与归结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关于法律责任的概念,中外学者们所持的观点不尽相同,这里列举几种主要的观点:

1.处罚说。法律责任定义为处罚、惩罚或制裁。凯尔森认为,“法律责任的概念是法律义务相关的概念,一个人在法律上对一定行为负责,意思就是,如果做了相反的行为,他应受制裁。”

2.后果说。法律责任是法律上的后果,尤其是不利后果。林仁栋认为,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因其违法行为,必须对受到危害者承担相应的后果。苏联学者萨莫先科认为,责任是一个人须承受的,因其行为给自己造成的不利后果……是外界根据其行为做出的对行为人和行为人的生活不利的反映。

3.责任说。认为法律责任是一种特殊的责任。孙国华认为,法律责任有广、狭二义……从狭义上讲,法律责任专指违法者实施违法行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沈宗灵认为,法律责任是行为人对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那种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

4.义务说。把义务作为法律责任的指示范畴,将法律责任视为某种义务。如,苏联巴格坐・沙赫马托夫认为法律责任,是通过国家强制或与之等同的社会强制而履行的义务。

5.新义务说。张文显教授认为,法律责任是侵犯法定权利或违反法定义务引起的,专门国家机关认定并归结于法律关系中有责主体的、附有强制性的义务,是因为违反第一性法定义务而招致的第二性义务。舒国滢教授认为,在广义上,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在狭义上,法律责任是因特定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者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

6.责任能力说、心理状态说。法律责任是主观的责任,是应受谴责的心理状态。拉扎列夫认为,责任是一种对于自己行为负责、辨认自身行为、认识自身行为的意义、把它看作是自身的义务的能力。

7.手段说。赵振江和付子堂主张,法律责任是“对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或侵犯法定权利的违法行为所作的否定性评价和谴责,是依法强制违法者承担的不利后果,做出一定行为或禁止其做出一定行为,从而补救受到侵害的合法权益,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手段。”

8.负担说。刘作祥、龚向和认为,法律责任是有责主体因违反法律义务的事实而应承受的由专门国家机关依法确认并强制或承受的合理负担。

二、法律责任的本质

长久以来,西方法学家对于法律责任的本质问题,形成了三种较为主流的观点(道义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规范责任论)的同时,我国学者也相应表达了自己的主张。

1.道义责任论起源自于古典自然法学派,被古典哲理法学派所推崇。责任是同过错紧密连结,而过错是应受到非难或责难的。承担法律责任的正当理由是道德上的不正当,如果没有道德上应受惩罚的责任,就不会有正当理由来确立法律责任。道义责任论的前提是人的意志和行为是绝对自由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由,没有行为选择的可能,或者行为是无法避免的,就不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责任以道义责任为前提,违法者的道义责任是法律责任的本质所在。

2.社会责任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包括各种内的利益互动系统。各种利益的法律表现就是权利设定和保障。法律责任是因发生侵害权利的行为而出现的纠错机制,故法律责任本质是否定侵权行为,来对社会利益进行维护。社会责任论强调用“公平责任”、无过错责任“来补充过错责任。

3.规范责任论被新实证分析主义法学派所倡导,指出法律所体现社会的价值观念,是引导和评价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律责任是对行为评价的结果,否定性的评价就是法律责任的本质。凯尔森、哈特等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代表人物,都是规范责任论者。“法律责任是与法律义务相关的概念。一个人在法律上要对一定行为负责,或者他为此来承担法律责任,意思就是,他做相反行为时候,应受到制裁。”

三、法律责任的构成

现代社会对于责任构成要素观点不一,在主流法律学教科书及文献中可见以下几种表述:

1.责任主体、责任客体、责任行为、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2.违法行为、心理状态(即主观过错)、损害事实、因果关系。

3.违法的客体、违法的客观方面、违法的主体、违法的主观方面。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篇5

【abstract】themodernenterpriseisnolongerhavinganeyeontheprofitonly,thesocialresponsibilityhasbecomeanewtopicforenterprises.thisarticlethroughtheliteratureresearch,summarizesthewholeprocessabouttheconcept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developingintotheprocessofstrategicmarketing,findsoutthecause-relatedmarketingandsharevaluetwomarkingnewconcepts,whichcaneffectivelyenhancethebrandvalue,enhancethecor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营销;共享价值;善因营销

【Keywords】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marketing;sharedvalue;cause-relatedmarketing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28-02

1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金融危机和奶制品三聚氰胺事件使得中国社会开始关注企业责任问题,此后又经历三星、苹果等品牌手机爆炸伤人、饿了么网站黑作坊食品安全隐患、毒疫苗等事件,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对“责任”理解的偏差或主观忽视。在过去,利润最大化是主流经济学强调的重点,米尔顿・弗里德曼就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逐利润,这个过程会自然带来产品和服务、消费和税收”。但长期的实践和争论之后我们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一种常B,而不是高不可攀或者可攀可不攀的。一个卓越的企业领导必须对企业存在的经济性、合法性和合义性进行思考[1]。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社会责任的理念逐渐得到完善。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塑造表面形象,到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长期战略;从认为造福社会就要牺牲企业利益,到以共享价值构建和谐社会。论文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转变过程分为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社会责任营销理念、善因营销理念、战略型社会责任模式和共享价值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又可归纳为战术性和战略性两种层面。

2早期战术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

2.1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的概念早已存在,比如春秋时期有关“义与利”的争论。1924年oliverSheldon首次对CSR下了定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实际上,仅仅把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对利益相关者负责是一种狭隘的理解,1997年Carroll提出的层次责任理论更好地诠释了CSR,即CSR是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行裁量(如慈善)组成的金字塔形(后来的学者将其完善为交互圆模式和同心轴模式)。[2]

2.2社会责任营销理念

这一阶段把社会责任的概念融入企业使命中,是前一阶段的进步,在实施方式和动因上也有很大不同。实践表明,仅仅以义务和高尚来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不合理的,并且效果甚微,要让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必须转变经营观念。社会责任营销不是新的营销手段,而是新的营销观念。它不是短期的营销工具,也不仅是单纯的慈善捐款,而是一种商业模式和长期品牌战略[3]。菲利普・科特勒(2010)指出市场营销理论已经从产品为中心、顾客为中心,转变为以“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人文精神导向[4]。中国学者李炳毅更是早在1998年就完整探讨了企业该如何有效地把社会责任融入公司战略中。

2.3善因营销理念

1981年,美国运通公司与艾丽斯岛基金合作开创善因营销(CauseRelatedmarketing),通过将信用卡的使用与公司捐赠结合起来筹集款项用于修复自由女神像。善因营销也称社会营销、慈善营销、公益事业相关联营销,包括了社会责任中伦理和慈善两个层次[5]。狭义的善因营销是指企业承诺将产品销售额与某项特定公益事业捐款相联系;广义的善因营销包括一切与公益事业相关的促销、公共关系和赞助活动,是营利与非营利领域的合作,达到企业、慈善团体和消费者三赢的局面。研究表明,大部分消费者受“移情”影响对善的企业有高度认同感,因此通常来说,善因营销能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增加品牌联想度、形成品牌忠诚、提高销售量。但是,善因营销常常会失效,总结起原因如下:

①善因只是掩盖企业真实动机的工具;

②善因行为与消费者道德偏好错位;

③合作伙伴选择错误或与品牌匹配度较低;

④慈善并不能替代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如保证质量。

3现代战略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

实践表明,早期战术性、一次性的慈善活动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长期收益,于是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应运而生。

3.1战略型社会责任模式

战略型CSR是从长远的角度思考,从创造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企业的社会责任。该模式由“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2000)提出,波特认为泛泛的谈论社会问题意义不大,没有一个企业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它们必须解决与主营业务有关系的社会问题,选取的标准也不是看某项事业是否崇高,而是既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企业。

3.2共享价值的概念

在战略型CSR提出之后,波特给出了共享价值(SharedValue)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市场营销和企业战略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波特在2006年和2011年两次探讨这一概念,并给出明确定义和实现方式。波特认为,共享价值并不等同于企业社会责任,甚至也不是可持续发展,它是一条创造经济辉煌的全新之路。它并不是分享企业已有的价值,而是从价值链出发,做大整个经济的蛋糕。而企业解决社会问题,未必就会增加成本,因为它还是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来提高生产率[6]。科特勒也指出,未来的营销概念应该包括产品管理上的协同创新、顾客管理上的社区化和品牌管理上的特性塑造。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营销、善因营销、战略性社会责任模式和共享价值五个阶段是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演变和完善的过程,在定义和内涵上各有不同,却又互相渗透、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是商业伦理和市场营销观念可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炳毅,李东红.企业社会责任论[J].经济问题,1998(8):34-36.

【2】王伟芳.论企业领导的基本道德品性[J].兰州学刊,2007(4):71-73.

【3】赵曙明.企业社会责任的要素、模式与战略最新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2-8+49.

【4】菲利普・科特勒,何麻温・卡塔加雅,伊万・塞蒂亚万.毕崇毅(译).营销革命3.0: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篇6

 

关键词:诉讼 宪法诉讼 司法审查 违充审查 第三人效力 违宪主体 违宪责任

人类实践宪法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宪法进入诉讼。宪法进入诉讼的前提是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理论的完善需要经过漫长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将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将对宪法诉讼、违宪主体、违宪责任这三个概念稍作分析和梳理,以期对这几个概念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

一、宪法诉讼的概念及其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诉讼,作为一种解决社会系统中利益冲突的机制和一种专门法律活动,诉讼是一种有效的”公力救济”方式。

在宪法诉讼形成的早期,宪法诉讼与司法审查是指同一概念。这大概是因为宪法诉讼起步阶段是与法院的司法审查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关系。但是,从学理上分析,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司法审查侧重对规范或行为审查的主体的司法属性,它包括诉讼和非诉讼方式的审查。而宪法诉讼时是一种通过诉讼的手段来救济被侵害的公民基本权力。宪法诉讼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受损,而司法审查没有这一要求。而且,在不同的法治传统和文化背景下,司法审查的概念不同。在我国,司法审查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国家司法活动。可见,司法审查概念与宪法诉讼概念已相去甚远。

另一个与宪法诉讼相似的概念是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是法院或专门机关对其他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或其他机构的行为加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审查该法律法规或行为是否违反宪法。若违反,该法律法规或行为将会被宣布无效。在许多场合,二者在同一的意义上被加以使用。例如户波江二在对日本宪法诉讼实施50年做了回顾后写道:”对日本违宪审查制所期待的,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宪法判例的质量,在充实议论的同时作出有利于保障人权的判决。为此,应扩大宪法诉讼的入口,必须研究和扩大对宪法案件提起诉讼的可能性”①。

此外,一些致力于宪法诉讼制度研究的学者,在其著述中也常常将这二者加以混同使用。当然,从宪法保障权利的广义角度看,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从学理上分析,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宪法诉讼一般是以对宪法所规定的权利主体的基本权利受到实在损害为前提,而违宪审查则不一定要求有既定违宪损害事实的存在

第二,违宪审查制是一种包括非诉讼程序审查和诉讼程序审查的方式,它既可以是事先的,也可以是事后的;宪法诉讼则仅是一种通过诉讼程序审查法律

第三,违宪审查或者是在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或者只需要一个单方的违宪审查机关按特定程序来进行;而宪法诉讼则必须是在宪法诉讼当事人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第四,宪法诉讼必然涉及到违宪审查,但进行违宪审查并不必然地要进行宪法诉讼。宪法诉讼是一种消极的违宪审查。

在我国宪法学界,违宪审查和宪法监督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概念但对违宪审查制和宪法监督之间的关系却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有的学者认为两者是同一涵义的不同说法。有些学者则否认违宪审查制属宪法监督范畴,认为违宪审查制度与宪法监督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不是平行的替代关系,不能划等号。”笔者认为,但是宪法监督则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是指为保证宪法实施、使宪法得到完全执行而采取的各种监督制度。也就是说,宪法监督的概念大于违宪审查的概念,前者涵盖后者。

二、违宪主体概念

宪法诉讼概念理清后,首先面临的一个概念是违宪主体。违宪主体是宪法诉讼针对的对象。违宪主体的确定对宪法诉讼至关重要。从理论而言,不能界定‘个清晰、明确的违宪主体范围是难以回答”何谓违宪”这个问题的,进而阻滞对违宪进行的规范宪法学意义e的研究和实践,渐次影响到我国宪法诉讼查制度的完善。从实践来讲,宪法规范可以在多大范围适用、宪法的效力范围及于何处,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违宪主体的认定。

众所周知,宪法的产生与控制权力密不可分。宪法的核心就是控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宪法最初的控制对象是国家权力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日趋复杂化,一些私人团体或个人凭借其实力掌握庞大的社会资源,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并通过进入政治领域或者与政治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这些私人团体拥有了巨大的权力,这些权力达到足以侵犯私人的基本权力,面对这一现实,德国的理论界率先提出宪法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理论,简称”第三人效力”理论(德语中称之为Drittwirkung,英译为thirdpartyeffect),也有学者将之称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在私法上的适用理论。即在工业社会,私人性个体也可能在私法领域压制或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力,成为违宪主体。迄今为止,德国与日本的宪法判例均采纳了该学说,这也使该学说居于通说的地位。③再来看我国宪法的规定。宪法第36条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第4o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第48条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这些规定表明了公民宪法权利不仅是针对国家机关的,而且也是针对”社会”、”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的。可见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也都受宪法的基本权利条款的直接约束。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主体可能有国家机关、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因此,从对我国宪法条文分析可知,将来我国宪法诉讼的违宪主体不仅仅是是国家机关,还有可能包括了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

二、违宪责任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篇7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法律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1、理论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学界的学者提出。早期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比较明确的,即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之外所应承担的义务。这一理念的倡导者认为,企业除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外,还需以维护和创造公益为目标,在这二元目标中寻求一个平衡。在这二元的目标中,前者体现的是企业对其股东的义务,后者体现的是企业对其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义务,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所以用“企业社会责任”一语来概括企业对其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由此确立。[1]

对“企业社会责任”一语的歧义主要产生于日后围绕企业社会责任所展开的争论之中。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者中,大多数人从根本上拒绝“企业社会责任”一说。主要理由是:一、企业社会责任之含义模糊的概念无法起到行为规范的作用,若将其落实到立法中,则有可能成为立法本应回避的“空洞规定”;二、在司法实践中,企业社会责任的权利、义务对象不明确。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如果不顾企业的本质执意引入社会责任,很容易使企业成为公益性的工具。[2]但是,笔者认为,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虽然界定起来有困难,但这种模糊性却反而使这一概念有较大的包容性,能够囊括多种企业行为。司法实践中,企业社会责任的权利、义务对象也是明确的,即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也就是企业生存、发展所依赖的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群体。另外,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并非否定企业的营利本质,也并非要求企业承担本该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而是要求企业不能将营利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在营利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公共利益。

在赞成企业社会责任的学者当中,观点也并不一致,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当社会上多数人希望某一企业为一定行为时,该营利性企业就应当放弃营利的目的以符合多数人对该企业的期望。有的学者认为,企业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为股东们营利作为自己存在的唯一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以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第三类观点认为,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还应当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3]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实际上是要求企业放弃营利而实现社会公益,这与企业营利性的本质是不相符的;第二种观点将营利和实现社会公益作为企业并列的目标,但将社会责任界定为增进股东利益以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似乎过于宽泛;第三种观点是把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作为企业营利目标的补充。

2、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为股东谋取利益之外,对其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义务。营利始终是企业的本质。企业追求营利无可厚非,但企业不能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来获取经济利益,而应在营利的同时兼顾社会公益,在二者当中寻求平衡。法律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企业对各类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是所有类型的企业,既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公司实体,也包括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这样的非公司实体。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是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生存所依赖的其他利益群体,如雇员、顾客、债权人和环境资源受益人等。[4]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则包括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和资源的受益人的责任等等。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企业对员工的责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保障员工实现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意义上的就业和选择权、劳动报酬获取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职业技能培训权、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取得权等权利,这是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消费者是企业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费者。消费者也是企业的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表现为依法保障和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企业必须向消费者提供安全、高质量、价格合理、服务完善的产品。具体而言主要有:1、保证产品质量的责任;2、保障安全的责任;3、提品和服务真实信息的责任;4、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责任;5、对消费者进行产品知识宣传和教育的责任;6、保障消费者求偿权的责任等。企业的债权人也是企业的一类重要利益相关者,企业是否切实履行对债权人的责任,涉及到企业的债权人所预期的经济利益能否得以实现。企业应切实履行其债务责任。同时,企业还对作为整体的债权人群体负有确保交易安全的责任,这一责任要求企业在任何情况下对一切债权人都合法、善意、无过失地为交易行为,切实履行依法订立的合同。企业总是与其他群体共同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以自然资源为自己的劳动对象。而环境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企业必须对环境和资源的受益人负责,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不仅要依法执行好国家的强制标准,而且要尽量提高生产及环保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5]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历来有不同看法。有部分学者主张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独立的社会责任。如:“美国学者布鲁梅尔把企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四种平等责任。国内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除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之外的‘第三种责任’。”[6]但大部分学者都赞同企业社会责任并非是一种单一的责任形式,而是一种综合责任。但就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包括哪些责任,学者们之间有较大的分歧。

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划分为四种,即企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伦理责任和企业慈善责任。[7]

也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经济责任是指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企业只有在法律允许、不损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道德责任是指企业基于对社会的关怀而履行但不构成法律义务的责任。”[8]

还有的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既不是单纯的法律责任,也不是单纯的道德责任,而是既包括法定的社会责任,也包括道德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是基础,道德责任是法律责任的必要补充,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整个的企业社会责任。”[9]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因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其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责任,而经济责任是指企业着力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对其股东的责任,不应包括在社会责任中。而道德责任与慈善责任之间的区别十分模糊,慈善责任包含在道德责任中,是道德责任的一种具体形式。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包括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

1、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对传统企业理念的修正,也在经营实践中得到体现

“传统的企业理论和企业法以个人为出发点,认为最大限度地营利从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最高甚至唯一的目标。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则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认为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二元的,除实现股东利润最大化外,还应尽可能地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显然,企业社会责任是对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传统原则的补充和修正。”[10]不仅是理念上的补充和修正,实践中,许多企业也不再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其唯一目标,以牺牲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相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我国,中国电网公司、中国石化公司等著名企业,近来也纷纷发表社会责任的白皮书,并以此作为企业的文化资源。”[11]

2、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道德上的责任,也是法律上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传统理念的突破,往往被认为是对企业道义上的要求,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但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道德上的责任,也是法律上的责任。法律明确规定了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法定义务。法律责任是对企业的“硬约束”,是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低要求,道德责任是对企业的“软约束”,是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较高要求,二者共同构成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是道德责任的基础。可见,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道德上的责任,也是法律上的责任。

3、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消极不作为的义务,更是一种积极作为的义务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负有不侵犯、不威胁社会公共利益的消极不作为义务。这也是法律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低要求,但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不仅于此。企业在履行消极不作为义务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地作为,主动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这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真谛。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消极不作为的义务,更是一种积极作为的义务。

参考文献:

[1]参见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评述》,《现代法学》2001年6月第3期第137页。

[2]参见[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56页,转引自刘继峰、吕家毅:《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扩展与协调》,《法学评论》2004年第5期第143页。

[3]韩艳英、张胜魁:《论公司的社会责任》,《河北法学》2005年12月第12期第140-141页。

[4]参见叶林:《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法学分析》,《河北学刊》2006年7月第4期第165页。

[5]参见王玲:《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性质、特征和内容》,《法学家》2006年第1期第141-142页。

[6]李立清、李凌燕著:《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转引自王玲:《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性质、特征和内容》,《法学家》2006年第1期第138页。

[7]参见[美]阿奇•B.卡罗尔:《公司责任金字塔:有关公司股东的道德管理》,《商业地平线》1991年第7-8页,转引自李玫:《从科学发展观看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学刊》2006年第11期第74页。

[8]张国平:《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意蕴》,《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14页。

[9]王玲:《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性质、特征和内容》,《法学家》2006年第1期第139页。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篇8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内涵不断深入发展,却越走越近了。

一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由当初的尽责任、避风险,到后来尽责任、创造价值,再到尽责任、实现可持续经营,这就表明,一个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不仅仅只是诚信守法,规避法律法规或道德方面的风险,也不仅仅只是为其各利益相关方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而更进一步丰富扩展到了“如何与其各利益相关方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因素方面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进而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进而还出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现象。

另一方面,当初属于环境资源领域名词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在进一步演化,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只是环境资源问题,也有社会问题,甚至还有经济问题关系其中,因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涉及人类社会各相关者方方面面的问题。因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单单涉及到环境保护,还涉及到诸如消灭贫困,缩小贫富差距等社会经济问题。

到这里,我们就能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在遵循着同样的思维逻辑了。具体而言,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同时还要考虑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方,综合考虑环境、社会等其他因素。与此相对照,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仅只考虑环境资源问题,还必须考虑社会和经济问题。因而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考虑更多的相关方主体,综合权衡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而在某种程度上讲,只有每个企业都实现了可持续经营,也才可能同时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篇9

关键词:企业公民生成流变

企业公民(corporatecitizenshipcc,也译为公司公民)概念自20世纪末在西方企业实践中提出后,逐步衍生出自有的理论空间,如企业公民的伦理要求,企业公民的经济表现与道德标准之间的关系,好企业公民的行为表现与衡量标准等,基本形成了其特定的问题域和范畴。进入21世纪,我国大、中、小、微型企业蓬勃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公众对企业社会化表现的期待也日益增强。然而部分企业无意承担社会责任,无视公众安全,行贿受贿、失职、销售回扣、不安全产品、员工跳楼、破坏环境等事件时有发生,一次次刺激公众神经,挑战社会道德底线,进而造成舆论事件。人们开始思考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和价值何在?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企业及企业家是否应该流淌道德的血液?企业公民理论的传入恰逢此时,它打破了“企业非道德性神话”的困局,各界对此积极关注,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纷纷展开活动,力图推动企业公民理论中国化。企业界也认识到一个好企业不能没有好伦理,成为好企业公民渐渐成为社会共识。企业公民理论从传入到吸收再创造,由于时间短、跨学科研究难度大,现有成果尚不完善。本文旨在追溯企业公民理论形成的实践根源和思想基础,理清发展脉络和流变趋势,进一步探索企业公民理论研究中国化进程的方向和需要突破的理论瓶颈,加快构建适应中国企业、社会发展的企业公民理论,这对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联通企业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布局的要求及经济伦理学的完善意义重大。

企业公民诞生源自对企业管理伦理实践与理论的提升

最早在企业层面上较为完整的提出企业应该成为一个公民,把成为好公民作为价值追求和伦理驱动管理目标实现的代表性企业是美国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1979年,该公司在“我们的信条”中说:“我们应做个好公民——支持好的事情和慈善事业,并且依法纳税。我们应促进社会进步和医疗与教育的改良。我们应爱护我们有权使用的财产,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这一信条反映了企业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定位,企业从一个单纯的经济体向一个具有“公民”特征的主体参与社会发展,显示出企业浓烈的人本色彩和公民社会意识。随后一些先锋企业也提出了企业公民的理念,这些理念突出的提到了企业与社区的良好关系,如麦道公司提出公司的“各项事务应遵守公正和道德原则……,努力成为好的公司公民,鼓励员工为所在社区服务”。沃尔玛公司则将企业公民社会责任计划重点放在妇女经济自立、回馈社区、营养与健康、环境可持续发展、支持教育及救助灾区六个方面。概括起来讲,企业公民是指按照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享有经营谋利的权利,同时履行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责任的企业。企业公民理论的兴起还与政府的积极推动密不可分,如1996年在美国乔治敦大学召开的“企业公民会议”和随后设立的“企业公民总统奖”就是很好的例子,政府对企业公民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重视可见一斑。1989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爱泼斯坦在《企业伦理学刊》上发表《企业伦理、企业好公民和企业社会政策过程:美国的观点》的理论文章,预示着企业公民成为企业管理与伦理学领域一个新型研究方向。2001年,《企业公民》杂志创刊,成为一本专门致力于企业公民研究的期刊,专门从事企业公民研究的机构也从美国遍及全球。企业公民的出现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主要在于企业公民理论更进一步地密切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使企业能够在社会中准确的定位,积极融入社会整体进步,使企业应当具有的权利与理所承当的义务明晰化,避免企业与社会发展和公众期待对立。正如范﹒卢杰克认为,企业界之所以会启用企业公民这个新名词,是因为企业界从来就不是很喜欢企业管理伦理的一

用语,无论是“企业道德”还是“企业社会责任”,都暗含着企业缺乏“道德”或是反对“责任”。这些词常常被用来提醒企业应该甚至必须去做一些额外的事情。相反“企业公民”对企业来说却有不同的含义。它让企业看到或是重新意识到企业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它们在社会中与其它公民相邻,企业与这些公民一起组成了社区。企业公民概念借助公民语境清晰的含义,对企业与社会关系重新定位,使之参照个人公民的表现符合社会要求。

企业公民理论的生成克服了企业的职责就是经营(thebusinessofbusinessisbusiness)而无关伦理道德的偏见,填补了企业及其企业人员并不直接关注伦理道德的缺陷,是对伦理与企业经营截然分开所产生的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产生不良后果的深刻反思。它试图以公民社会成员身份的角度把企业经营权利与伦理义务结合起来,应该说是企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企业管理伦理现代转向的重要标志。

企业公民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是基于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在谋利的同时所承担的必要社会补偿而提出的。1960年戴维斯在理论上较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至少是部分地超出了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利益,为了某些理由而做出的决定和采取的行动”。企业社会责任概括的说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克服了长期以来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社会责任的不足,但是这种责任承担是被动的,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很少有企业真正主动担负社会责任,层出不穷的产品质量问题,缺乏诚信经营行为等都是企业缺乏自主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企业社会责任思想虽然弥补了企业只作为经营者的弊端,但并未从主体上、从伦理道德上提出企业应该主动承担的社会道德义务,也就是说未能将企业的社会道德义务内化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伦理要求。这种情况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显然是缺乏内生动力的,也不可能将企业应当承担的道德义务内化为管理机制。 企业公民以一种“拟公民”的身份更强调“公民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了合法性,内在调动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主动性。企业公民的拟人化特征赋予企业以公民人格,这就活化了企业,使企业因获得生命而与社会中的其它公民一样具有平等的地位。关于企业公民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西方学界有分说、等同说、超越说三种观点,分别以epstein,carroll,vanlujik,waddell,valor,waddock等人为代表。从企业公民理论的形成与演进来看,应该说企业公民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扬弃和再吸收,它源于企业社会责任,而又有所超越,促使着新的道德性企业经营观念在企业核心伦理价值观中得到体现,并通过管理机制实现。道德是整个社会,自然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润滑油与粘合剂,企业公民理论突出了企业的伦理道德责任感,“公民”思想的运用使企业和社会由原来的对立关系转变为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企业不仅是一个盈利组织,同时也是社会的一个公民。企业只有遵守商业伦理或价值观,才能维持企业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企业公民较之于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更强调企业的主体性,突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强化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促使企业把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伦理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管理目标。

企业公民的本质与理论意蕴

试图以一种观点解开企业公民的本质并不现实,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各种观点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共通点,构画企业公民本质的一般特征。在西方,对企业公民本质有不同的理解,如美国波士顿大学企业公民研究中心认为企业公民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动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为方式。英国企业公民公司认为企业公民的本质在于企业是社会的一个主要部分,是国家的公民之一,企业有权利,也有责任,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2003年全球ceo世界经济论坛则认为企业公民的本质有四个关键导向:一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二是对人的责任,三是对环境的责任,四是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相应的形成了“企业是公民”、“企业像公民”、“企业管理公民权”三个不同的流派,分别以marsden,vidaver-cohen,moon,matten和crane等学者为代表。我国学者姜丽群博士(2011)指出企业公民的

本质是建立在公民身份认同基础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观。龚天平教授的观点较好的揭示了企业公民本质的一般特征,更具可取性,他指出:“企业公民就是指按照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享有经营谋利的权利,同时履行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责任的企业。它应当遵守法律和企业管理伦理并认真、忠实的承担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公民理论的意蕴,可以从公民及企业公民的联系与区别、企业公民维度、企业公民成长阶段方面做进一步理解。公民的实质是公民身份,那么什么是公民身份呢?托马斯·亚诺斯基说“公民身份是个人在一个民族国家中,在特定平等水平上,具有一定普遍性权利与义务的被动及主动的成员身份”。在我国,公民身份一般是指具有国籍,并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企业公民与自然人意义上的公民不能划等号,但彼此联系密切。“作为企业公民的公民虽然与作为自然人的公民在内涵上不尽相同。但企业公民既然沿用了公民这一概念,它就在某些方面具有了公民所指称的内涵、理念及品德”。这种关联也折射在对企业公民要素和核心原则与价值规范中,如美国波士顿学院“企业公民中心”提出了企业公民要素的三个核心原则即危害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关心利益相关者和对利益相关者负责,三个价值命题即理解、整合和强化企业价值观,将这些平衡的、整合的价值观融汇到企业的核心策略中,形成支持体系以强化这些价值观,并付诸行动。龚天平教授认为二者不同之处在于企业是群体性的概念,企业公民是一种组织性、群体性的公民,而不是个体性的公民。其联系之处在于作为企业公民的公民与作为自然人的公民,虽然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的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是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企业公民的实质就是企业要把谋利与社会责任有机统一起来,求得两者的和谐一致。企业公民的维度和成长阶段进一步反映了企业公民的理论模型,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和动态的。mirvis和googins(2006)基于格雷纳的企业成长模型,将企业公民分为七大维度,即公民概念、战略意图、领导、结构、问题管理、利益相关者关系和透明度。同时提出了企业公民发展的五阶段模型:即初始阶段,企业公民活动是短暂的,且公民项目未被关注和开发;参与阶段,高层管理者开始觉醒,对其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采用一种新的观点,即认为公司不光是守法,而需要赢得公众的信任;创新阶段,通过对公民概念更加深刻的理解来扩大公司的议事日程,高层管理者采用更多服务者角色来深化企业公民思想的渗透;整合阶段,对企业公民理论在整个企业加以制度化,在董事会辖公民委员会,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推进公民项目;转型阶段,企业的战略意图是通过公民理念与经营的整合而创造新的市场。

完整的企业公民理论还包括在全球化已经成为基本事实的情况下,对全球企业公民的关注,国外学者jamese.post(2002)认为,“全球企业公民是一个识别、分析和对公司的社会、政治、经济责任做出响应的过程,可以从法规、国家政策、相关利益者期望、企业价值和经营战略等方面来加以定义”。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主席k.schwab(2008)指出了公司作为全球企业公民的五个领域:公司治理、公司慈善活动、公司社会责任、公司社会企业家精神和全球企业公司。企业公民理论还涉及企业公民发挥作用的环境因素、企业公民与经营绩效、企业公民实践与文化背景、企业公民与组织规范等,这些内容与企业公民的本质与内涵共同构成企业公民理论体系,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完善。

企业公民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企业公民理论引入中国后迅速引起关注,从2005年周祖城教授出版的《企业伦理学》一书对企业公民做了初步讨论,到200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企业公民蓝皮书——《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国内企业开始广泛接受企业公民概念,学术界对此研究进入新阶段。在企业公民理论研究中国化过程中,沈洪涛、沈艺峰、李萍、龚天平等学者的研究较为细致,产生了一些代表性成果。如沈洪涛博士《21世纪的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主流——公司公民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8期)一文从学理上全面介绍了企业公民(该文称公司公民)概念的提出,企业公民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之间的流变、企业公民概念的本质、全球化时代的企业公民、企业公民行为的衡量等。龚天平教授的著作《伦理驱动

理》(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终成果)一书以成为好企业公民是当代企业管理伦理发展的新吁求为视角,从企业公民概念的出现、企业公民概念的含义与实质、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公民概念的思想基础、企业管理伦理是企业公民概念的道德内涵、我国的企业公民行动等方面做了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正如王泽应教授在该书序二中所说,“该书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昭示了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企业管理伦理研究新阶段的开启”。相关学术论坛的召开也推动了企业公民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如2009年8月在襄阳召开的中国企业公民道德建设论坛上通过了《中国企业公民道德宣言》,同时中国企业公民委员会还提出了企业公民应该以地球环境和人类幸福为出发点,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倡议。当前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公民概念的辨析以及与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关系等问题上,从与西方学界的研究相比和实际需要来看,下一步应加强对企业公民理论总体建构的把握,突出对企业公民行为及其衡量标准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着力架构系统性和科学性兼具、适合中国企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企业公民理论体系,为中国经济升级版和凸显生态文明重要性的“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媒体对企业公民也给予了广泛关注,如2003年8月,21世纪报系在上海召开了国内首次以“企业公民”为主题的会议,2005年21世纪报系与波士顿咨询公司、长江商学院等合作,制订了国内首部企业公民评价体系,并逐年评选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这对倒逼学术界加快研究进程,促使企业界在管理实践中渗透企业公民理念,向好企业公民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企业公民理论的生成是企业管理伦理和经营活动进一步社会化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公民观视野下企业对社会的义务,凸显了企业作为整个社会生态大环境的成员与社会其它成员共同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家园的追求,这既是企业融入社会系统的必然选择,更是对企业本质与内涵的充实与完满。公业公民理论的内涵和生命力将随着企业社会化要求的提高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不断发展。对企业公民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普及,将有效克服当前我国社会突出存在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与公众期待差距较大的被动局面,弘扬企业公民的主体意识,引导企业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伦理目标。从学理意义上讲,企业公民理论是经济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和内容,准确理解企业公民理论的意蕴特征、发展脉络等有利于突破我国企业公民理论研究的瓶颈,拓展研究空间,完善学科体系,丰富经济伦理学知识宝库。

在企业公民实践中,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特别是一些在全球范围内经营的跨国公司,大多设有“企业道德官”或是与此类似的的高级管理职务,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咨询,负责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的长远规划,评估和及时处理企业面临的道德风险或指控,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定期与利益相关者保护良好沟通和互动,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对相关各方造成影响而引起的误判,现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支撑企业稳定发展的企业公民理念。比较而言,在这方面中国企业的状况显得不容乐观。《中国企业公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90%以上的国内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缺乏自觉的行动,在履行企业公民义务的过程中处于被动、随意的地位。国内99%的企业没有设置类似于发达国家企业公民己普遍采用的设置“企业道德官”或是相关职能部门的做法,企业公民应当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在企业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也很少占有重要位置。引起企业公民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自身和社会特别是政府都应该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公民理念和实践缺位的原因,尽快缩小与世界优秀企业公民之间的差距,这样才有可能让中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消费者的赞赏。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公民形势令人担忧的客观原因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发展历史过短、企业文化沉淀不足、企业发育不成熟、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和认识存在偏差等。主观原因则来自企业内部,特别是企业高管缺少追求世界一流企业品质的谋略,缺少在知识经济为趋势的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应当扮演企业公民角色的意识。中国企业应该认识到,未来一流的企业不仅仅表现在经

济效益较高,还应该体现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优秀企业公民中把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在一起,追求二者的统一和卓越等方面。由于中国经济结构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鲜明特征,企业公民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应该具有制度优势,在中国推进企业公民建设应该尊重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加强政府宏观引导,本着积极稳妥、分类推进、相互带动的原则进行。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应首先担当起企业公民的角色,这不仅因为它们在经济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享有比一般企业更多的权利,更重要的是,设立它们的初衷就是追求全民的根本利益,这与企业公民的要求有内在的一致性。依据企业公民讲究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要求,国有企业就更应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像公民一样去关注共通的、恒久的社会利益和公共价值,以此来带动更多的企业转变发展观念,自觉扮演好企业公民角色。

参考文献:

1.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davis,k.canbusinessaffordtoignoreitssocialresponsibilities?.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60,2(3)

3.龚天平.伦理驱动管理[m].人民出版社,2011

4.姜丽群.“企业公民”社会责任观的发展及内涵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1(10)

5.[美]托马斯·亚诺斯基著.柯雄译.公民与文明社会[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6.宗晓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公民的伦理维度[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1)

7.thevaluepropositionforcorporatecitizenship.thecenterforcorporatecitizenshipatbostoncollege,2005,http://bcccc.net

8.龚天平.企业公民、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伦理[j].河南社会科学,2010(7)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篇10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1-0120-03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为广义的伦理道德规范,强调对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经历了从强调企业内在价值追求到强调企业外在约束的转化过程,这种变化源于社会文化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的改变。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与实践有助于平衡企业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属性,推动企业自我价值的完整实现。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针对一定的社会问题而提出,一出现就包含着强烈的伦理关怀。20世纪20年代美国企业快速发展,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利润激增,但工业的高涨并没有带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反而伴随着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加重・社会贫富悬殊现象凸显。在这一背景下,1916年克拉克在《改变中的经济责任的基础》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指出:“大家对于社会责任的概念已经相当熟悉……但是迄今,大家并没有认识到社会责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责任。”1953年霍华德・鲍恩在《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第一次正式将企业与社会连接起来,提出企业除了赚取利润之外,还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提出之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被广泛讨论,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仅指经济责任还是包含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内容展开了持续的争论。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1962~1972年间,多次集中论述企业仅有的社会责任就是通过合法途径去增加利润,而同一时期许多学者则认为,企业在经济法律之外还应该承担某些社会义务。1979年卡罗尔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说,把企业社会责任分解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成为最被广泛接受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伦理是指处理人们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如果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理解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方面就是企业针对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依照伦理原则对他们之间经济交往关系的分别处理。具体到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负有盈利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责任,即企业要做到对股东和消费者的合道德性;法律责任指企业应在法律范围内履行其经济责任,实质是要求企业应以符合道德价值的方式对待员工、合作伙伴和竞争者;伦理责任指企业应符合社会准则和价值观,要求企业对待社会和环境应做到符合道德性;自愿责任也称为慈善责任,指企业自身应具有慈爱的胸怀。

如果从所承担社会责任的性质分析,无论经济责任还是法律责任,本质上都仍然是伦理责任。

正如弗里德曼认为只有经济责任才是企业社会责任一样,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赚取合法利润本身确是一种对社会负责任的伦理行为。科斯在《企业的本质》中提出:企业之所以存在,就在于通过自身的经济行为节省了一定的社会交易成本,科斯把企业看作一种解决问题的制度,阐述了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社会性角色,为企业作为一种社会性组织,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企业追求利润不仅是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市场目标,同时也是一种伦理行为。

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法律责任虽然属于强制性社会责任,但本质上仍然是对社会规范和社会共同价值观的遵从。虽然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但它调整社会的力量根本上是因为它符合一定的道德要求。正是因为体现了一定的伦理价值取向和要求,法律才具有自身的合理性,并被社会普遍认同,进而变成社会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实际规范,法律如果与社会伦理价值相悖离,就会受到道德力量的抵制而成为空壳。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伦理道德责任,它既强调企业的经济责任和功能,又强调对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强调企业获取利润的“最优化”状态而不是强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实践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伦理理念,而且是一种伦理实践。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性要求,既体现在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演进的过程中,又体现在企业的具体经营和运行实践中。

20世纪70年代的“企业社会回应”和“企业社会表现”等衍生概念,是为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性而提出的。“企业社会回应”概念弥补了企业社会责任只强调动机而忽视实施的不足,要求关注企业回应社会要求的方式、手段、计划和政策。“企业社会表现”在社会回应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全过程,包括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相关的社会责任政策、实施的社会责任项目,以及这些项目可观察到的结果的综合反映”。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影响的逐步扩大,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主体和内容也日渐丰富。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方式在早期主要表现为各种慈善活动,慈善的实施也主要是企业家的个人行为。企业社会责任实施主体由个体转向企业整体,实践内容也由慈善转向制定、推行企业社会责任规则等多元方式。“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便是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通过制定企业社会责任规则体系、进行验厂和认证的方式,约束企业行为的一种实践活动。

企业社会责任规则体系是由国际机构、政府、行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中一些被普遍接受的全球概念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化而形成的。有学者依据这些概念对企业约束力大小和约束方式的不同,把企业社会责任规则体系划分为原则与倡导、企业行为守则、行业社会责任标准和一般社会责任标准四种类型。原则和倡导是由相关国际组织制定的、仅仅通过呼吁和倡导以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社会责任原则;企业行为守则是由企业自身制定的、具有自我约束性质的、针对生产经营过程的规范,其中劳动标准在大多数企业行为守则中居于重要地位;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则是以“社会监督”为特征的外部生产守则,它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消费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批判跨国公司劳工问题的过程中制定的全球统一的责任标准,标准依其覆盖范围不同又分为行业标准和一般标准,其中Sa8000标准是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一般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作为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设定了禁止强迫性劳动、保障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利等要素的责任规范,推动了企业有道德地采购和全球工人工作条件的改善,维护了人权和推动了社会公正。

验厂和产业链认证活动则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通过每年对其供应商工厂进行劳工标准检查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活动,它进一步营造了企业负责任的社会氛围,推动了社会道德环境的变化。因此,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就是秉承“赋予市场

经济以人道主义”这一宗旨,通过倡导和施予外在压力,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道德约束的实践,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伦理内涵的实施。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制约因素与伦理表述

企业社会责任伦理内涵的呈现和伦理性实践,往往受到社会文化状况、企业影响力大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并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特点。

1 社会文化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表述。认同企业的社会性质的社会文化,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是一种社会组织,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是它存在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既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道德主体,其道德主体身份决定了其行为既有伦理道德行为的动机,也需接受伦理道德价值观的评价。企业的道德主体身份作为客观事实内化在社会文化之中,并以潜在的、不自觉的方式渗透在人们的理念之中,成为企业经营者和社会大众对企业的一般要求。

因此,文化一般通过影响大众心理和企业家精神的方式影响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但社会文化中企业社会责任伦理内涵的彰显方式和大小,往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企业经营方式密切相关。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推动社会文化所蕴含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由隐性走向显性,由单一内涵走向多元内涵。

2 企业经营方式和规模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表述。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规模决定企业影响力的大小,也影响社会大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社会由众多利益联合体组成,企业是其中主体之一。

享有社会资源是企业的发展要求和社会权利,但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使各社会主体在行使各自权利时难免发生冲突,而企业与其他社会主体的冲突常常随企业规模和经营方式的改变而发生。企业规模较小和少量占有资源时,对社会的影响很有限,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往往以企业家道德自律的方式展现出来。随着大公司的出现。资本扩张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企业管理也由所有者经营转化为管理者资本主义,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才在20世纪初期于美国兴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强调“经济责任是企业的唯一责任”的观点,仍然是与影响有限的企业规模相关。而后“企业不但负责创造财富,而且负责社会和谐和环境保护”的共识,则是由于世界范围内大公司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石油危机对社会大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