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十篇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十篇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8:36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篇1

关键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背景;行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6;C913.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20

一、研究问题的由来及目的

当前,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已成为影响家庭稳定、代际和谐的重大问题。为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相关部门也编制并通过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等文件。这些发展规划的核心议题是如何通过法律规范、政策引导、财政扶持、组织培育、人才培养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供给。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落实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能,更需要相关的职能部门抛弃“政府包办”和“过度市场化”的做法,通过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整合各类资源,提供有效的服务供给。但现行的老龄事业的管理体制存在着机构重迭、资源分散和政出多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养老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

近年来,南京市Y区的民政部门①为缓解养老服务供需日趋紧张的矛盾,积极探索向民间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路径,拨付的财政购买资金已由2003年的15万发展到2011年350万,完全免费服务对象的规模也由2003年的100名发展到2011年的3500名。Y区的实践探索赢得了主管老龄工作的全国老龄办的认可,并获得了诸多荣誉称号。该区的养老服务创新工作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和好评。如在2006年11月,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该区依托民间养老组织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与做法进行了研讨,认为民政部推行社会福利社会化多年,终于在Y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在2000年左右,Y区老龄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紧张的问题比较突出②。从2003年起,Y区开始积极探索政策引导、项目资助、床位补贴、“筑巢引凤”、政府购买等养老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供给。经过几年的努力,Y区不仅在机构养老方面有了跨跃式发展③,而且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方面探索出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的模式。

本研究旨在探寻Y区民政部门在什么样的制度背景下,基于何种动机,采用哪些行动策略来突破老龄事业管理体制的瓶颈制约,赢得基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政策、财政的支持,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以期对民政部门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机制有所启示。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本研究以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为主。文献研究的资料主要涉及有关南京市Y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文件、官员讲话、研究文献,相关部门的工作总结或报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对该项制度探索的回忆录,等等。这些资料既为本研究透视该项制度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时代背景资料,又为理解各参与主体在制度建构和运作过程中的行动与策略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材料。

本研究之所以选择实地研究而不是纯资料研究,是因为本研究不是追求统计学意义上的代表性,而是侧重于质的分析的典型性[1]。在实地研究过程中,本研究试图通过参与观察和半结构访谈方式收集资料,以期达到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地认识参与主体在参与过程中“做了什么”(深度描述),“为什么这样做”等问题,致力于达到深度描述各参与主体行动的动机、策略及背后的逻辑[2]的目标。为了提高本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在资料的收集方法中采用了“三角校正法”[3]。

本研究对民政部门、民间养老组织、服务投递者和服务接受者等四类参与主体展开了访谈,试图通过多方主体的相互印证、纠偏,以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某种特定方法的系统偏向或局限,从而获得对所研究问题的更为广泛和可靠的认知。对访谈对象筛选的主要依据是关键性、类型化两个标准。所谓“关键性”,是指在该项制度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的人物。所谓“类型化”,是指本研究在服务投递者和服务接受者选择的过程中,在民间养老组织负责人的协助下挑选不同类型的访谈对象。根据这些标准与要求,笔者在南京市Y区随机深入访谈了服务接受者21人,服务投递者15人,民间养老组织的管理者6人,民政部门工作人员7人。为了更好地理解南京市Y区个案的价值与意义,本研究还同时考察了杭州市X区政府主导,层级推进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半结构访谈的对象涉及社区主任或书记(5人)、服务投递者(5人)和服务接受者(9人)等。

三、民政部门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制度背景

(一)养老服务是社会建设时代重要政策议题

21世纪初,中国大陆步入到需要加强社会建设才能再造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4],为适应社会建设的需要,中国行政官员的考核体系中逐渐增加了公共服务、民众的满意度、社会稳定等有关民生的量化指标[5]。这些指标的设置旨在引导各级政府重视并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6]。这其中,养老服务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的总和生育率逐年下降[7],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抚养比系数急剧上升的时代背景下[8],伴随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趋势,以及老年人独居化、空巢化倾向,家庭照顾功能呈现出弱化的趋向,也因此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子女照顾老人“有心无力”,“有力无心”,“无力无心”等问题的广泛存在[9]。这些问题同时也突显了各级政府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为此,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舆论引导、政策干预、财政补贴、服务提供等方式,给予必要的回应和补充。各级政府面临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现实压力,必然会将改善养老服务供给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议题纳入议事日程。事实上,已有不少基层政府在积极探索改善养老服务供给的路径。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武汉等众多城市,都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试点探索。

(二)现行老龄事业管理体制制约了养老服务的发展

养老服务供给的增加不仅取决于财政投入的多少,还取决于老龄事业的管理体制是否有效。因为有序、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需要老龄事业的管理者对老龄事业的长远发展作出规划,需要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厘清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权责、隶属关系,需要因地制宜选择科学有效的合作模式,需要谋划养老服务设施与服务网络的建设,需要激励并培育老龄服务组织,需要加强养老服务监督与管理职责等。虽然家庭、不同形式的群体、社会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等构成了老龄事业管理的主体,但只有政府才具有相应的权力、财力、能力去培育、影响、支配其他参与主体履行老龄事业管理的职责。

在中国现行的老龄事业管理体制中,老龄办的行政级别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老龄事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的老龄工作委员会都为非常设机构,并不具备政府法人资格,老龄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都是兼职,这使得各级老龄委员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都极其有限,务虚性色彩较浓。而老龄委员会下属的老龄办,行政级别偏低,在大多数省区只是民政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无法去协调行政级别比自己高的老龄委组成部门的单位,难以履行组织、监督、评估等职能[10]。正如南京市老龄办副主任郑某所言,“现在老龄办基本无相应职权,涉及老龄工作的很多职能都分散在老龄委各成员单位,我们实际上什么也管不了,所以只能暂时做些打基础的工作”[11]。正因如此,各级老龄委和老龄办的工作只停留于检查、协调、服务等一般性事务层面。

(三)中国养老服务有效供给需要机制的创新

中国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不仅需要老龄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还需要供给机制的创新。这种判断是基于中国老年福利服务事业经历“政府包办”和“过度市场化”两个历史阶段积累的经验与教训而得出的。“政府包办”老年服务业使得养老机构缺乏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办得越多,政府背的包袱就越重,同时也使得机构或组织在营运中容易滋生“重硬件、轻软件”,“重投资、轻管理、轻服务”的倾向。而“过度市场化”,一方面使得民间力量不愿涉足这一微利或无利的养老行业,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收费过高,将一些有需求而无购买能力的弱势老年人排斥在外[12]。

可见,中国老年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既需要政府扶持民间养老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以走出“国家养老的怪圈”。又需要政府积极承担起老年服务政策的制定、财政资助、服务资源的整合和服务过程的监管等职责。正因如此,《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就明确提出了在坚持政府为主导,加大对老年福利事业投入的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并激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探索公办民营等委托运作形式等建议。

四、民政部门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动机

在新的形势下,增加养老服务供给,破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这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政策议题。这一议题的破解需要民政部门积极主动地汲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创新养老服务的供给制度。访谈结果显示,民政部门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动机如下。

(一)民政部门需要提高养老服务供给的效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访谈显示,Y区民政部门曾试图通过政府投资兴建养老机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但终因土地成本不断上涨,运营成本较大,致使这一传统应对之策推进缓慢。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的发挥又极其有限,正如Y区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所言,城市社区居委会张榜公布的社区服务内容虽多达十几项,却很少向居民兑现,大部分是“空城计”,成为应付上级检查装点门面的东西[13]。“现在不少地方热衷于‘形象工程’、‘参观工程’,不惜花巨资建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又捧在手中,既‘养人’,又‘养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4]。可见,Y区民政部门之所以需要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与其对传统供给方式弊端的洞察与批判有着密切的联系。

民政部门提高有限养老资源利用效率的动机,也得到了公共财政投入制度与官员晋升制度的激励。在社会建设时代,各级政府对有关就业、养老等事业的财政投入正逐年增加。为此,一些职能部门也纷纷通过政策创新来获取公共财政的支持。正如王思斌[15]所言,在过去的几年里,基层政府的各个部门以解决城市社区的就业问题为由纷纷进入社区,在社区设立公益性岗位,从而向财政争取公共服务设施经费。与此同时,中国行政官员的考核体系有关公共服务、民众的满意度、社会稳定等量化指标也是激励基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有关民生工程上创新的又一动力。

(二)民政部门在危机事件面前需要避免行政问责

访谈结果表明,2003年Y区的突发事件与基层政府和民政部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创新有着密切的关联。据Y区民政局的李先生介绍,2003年的夏天正好赶上连续20多天40多度的高温,光Y区就发生了多起老人死在家中而无人知的事件。时任Y区民政局局长的郑某介绍,事发当天正值周五,他们当时就接到区委主要负责人的电话:“不得让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民政部门必须拿出具体办法,周一上区长办公会讨论。”[16]正是这一危机事件推动着民政部门四处走访、调研,以寻求破解之策。

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启动并于当年下半年在长沙、成都、南京、济南等市全面实施的行政问责制成为推动基层政府创新养老服务供给的压力与动力。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实施的,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17]。根据该项制度规定,行政主要负责人由于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的,必须实施问责,进行责任追究[18]。这其中,对地方突发公共事件不给予及时地回应便是一种失职的行为,将会追究党政主要领导人的行政责任,这是行政问责制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据访谈得知,被伤人孙某曾在危机事件之前就提出购买钟点工服务,给区里的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设想,但因这一方案未经深入论证,加上资金来源不明等原因而未获上级主管领导的批准。这次危机事件之后,在基层政府的压力和授权下,此前被搁置的方案才被重新提出来。可见,民政部门在面临上级问责的压力下,需另辟蹊径尽快化解危机,以避免行政问责。虽然一度搁置的解决方案还存在诸多的不确性,但是能解燃眉之急,它能将一些“高危”的独居老人照顾起来。总之,行政问责制的压力和动力将处于风口浪尖的民政部门推向了创新养老服务供给的前台。

(三)民政部门在考察学习中触发了购买养老服务的构想

作为发展中国家,各级政府不仅在经济领域积极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发挥其“后发效应”,而且在社会建设领域也同样可以积极汲取港澳台和欧美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为破解养老服务短缺的难题,民政部门曾四处考察“游学”,积极探求养老服务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正如孙某所言:政府应承担起老年服务与管理的职责主要缘于学习香港的经验和当地突发事件的刺激和触动。2002-2003年,南京市市委组织部组织民政系统人员到香港考察学习社区建设。到香港养老院发现,香港的民间养老机构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当时就感觉到国内老年服务的发展仅靠原有的居民委员会提供一些志愿者服务,搞一些活动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而且,香港当时的床位数也仅占香港老年人的6%-7%。大量的老年人还是要在社区里生活,而在社区照顾中,政府承担着主要责任。

可见,民政部门在考察学习中,拓展了视野,明确了政府的职责与任务,进而产生了“在工作实践中借鉴香港等地的做法,有意识地作培育民间养老组织的尝试”的想法[14]。王浦劬等人[19]在上海的实证研究也表明,相关负责人对境外服务组织的考察与学习,对他们回国后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民间养老组织服务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总之,在平时有关问题内容所形成的问题源流,涉及解决问题方案的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等的相互独立运作,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政策之窗”被打开了。这就为三种源流结合到一起提供了可能,并大大提高了政策倡导与创新成功的概率[20]。如民政部门在面对家庭照顾的弱化,机构养老的不足时,也曾四处考察学习和适时向基层政府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以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但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政策之窗”被打开,这为民政部门将问题与解决办法结合起来,并在政治上被接受提供了可能,从而大大提高了民政部门创新成功的概率。

五、民政部门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行动策略

“政策之窗”被打开,虽然为民政部门创新提供了机会,但这种创新还将面临老龄管理体制的制约。如民政部门对该项服务能否获得政府的认可与民众的认同,能否得到财政部门的持续支持等尚存疑虑和担心。民政部门为了降低探索的风险和成本,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采取了以下行动策略。

(一)“摸着石头过河”的行动策略

将政策的理念、原则转变为政策的行动与实践,需要民政部门研究当地居民的需求,培育相关的组织,制定必要的规范,推进相关主体的合作,积极构建政策支撑系统和执行环境。民政部门在实践探索的初期,政策的临时性、应急性色彩较浓。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民政部门还面临着来自部门内部的质疑,社区居委会的抵触,老年人的怀疑,资金无着落,政策不完善等等问题。正如孙某所言:当时,我们做这种事情,在全国也比较早,所以,也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当时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费用是每小时5元,但老人却认为,天下哪里有掉下来的馅饼,都不相信有这种免费的服务。所以,出现了服务人员上门服务不能被老人接纳的现象。当时我们只做了100多个老年人的服务,做了半年,中间也曾出现了没有钱,工作不知如何开展下去的情形。我们当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希望出现一些老年人死后都无人知的问题。

正因为政策的目标、参与主体、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使得民政部门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行动策略。“摸着石头过河”亦被称之为“试错法”、“试点法”,是指导中国改革和实践探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改革的探索者与实践者解决信息与知识不对称性问题,降低纠偏成本,审时度势地予以推进的一种策略。

在该项实践探索逐渐被政府所认可及民众所接受之后,民政部门也在居家养老服务的资格标准、服务的监管和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正如民政局的祝先生所言,在2003年时,他们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资格标准并没有制定什么文件,只是要求一些社区将一些最困难的老年人报上来。后来,这项服务经媒体报道之后,得到了老百姓和区政府领导的认可,这时财政资助的力度才逐年增加。这个《居家养老服务网免费服务对象》的文件是在2005年前后制定出来的,其资格标准的文件也是在不断地修改和变化之中,现在他们正考虑与第三方开展合作,对居家养老服务网开展评估,要求将心贴心的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到为老年人服务中来。

(二)“低调”探索与“高调”推广的行动策略

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行动策略相对应,民政部门在实践探索的初期,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时,采取了“不报道,不声张,不宣传”的“三不”行动策略。而在这项探索赢得了基层政府的认可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实现了多方共赢之后,民政部门一改“三不”策略,加强了对外宣传工作。因为,作为一项创新性实践,民政部门在推进该项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了解、宣传、认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争取该项服务得以存在的“合法性”,才能保证该项服务的可持续运作。正如彼得·伯格与托马斯·卢克曼[21]所言,一项创新性的制度在合法化的过程中,也需要证明并回答“何以如此”的问题。

据孙某回忆,经过媒体的报道和社会上的宣传,老百姓才觉得政府是在为他们做好事。在媒体报道之后,召开了区长办公会议,就在2004年5月份,财政就决定支出30多万元用于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到现在,只要预算出来之后,财政就会给钱,财政局的领导认为,财政局的钱如果像养老服务这样用那就用得值。

正是由于地方及中央媒体的正面报道④,国内外学者的积极肯定,全国老龄办的认可,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考察团络绎不绝,这些都使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基层政府逐渐意识到该项实践探索在当地乃至全国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更加积极地支持民政部门的这一探索。在此背景下,Y区的民政部门转向了“高调宣传”。2006年11月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与南京市民政局、Y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依托民间养老组织,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20个省市民政、老龄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该区依托民间养老组织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进行研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积极培育民间养老组织成长的行动策略

扶持并培育民间养老组织是该项探索得以有效实施的组织保障和必要前提条件,从访谈的情况来看,Y区的民政部门主要采取了或购买服务,或替民间养老组织租赁场地免费供其使用的扶持策略。民政部门以每年40万元的租金,租下了1000平方米的房屋,租期为10年,无偿供民间养老组织使用。这种扶持方式不仅为民间养老组织提供了固定的办公场所,而且为其开展更多的公益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还为其创收以弥补公益资金的不足和不断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提供了可能。如Y区的民间养老组织充分利用民政部门提供的社区服务站,开设“心理茶吧”,通过“饮茶聊天”方式,对一些独居、空巢老年人开展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服务,积极探索社区老年精神关爱服务新模式。

民政部门培育民间养老组织的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财政投入的多少,而且取决于民政部门对待民间养老组织的态度及合作过程中的沟通方式。从Y区的个案经验来看,该区的民政部门注重吸纳民间养老组织的合理建议,并适时地将它转化为政策,以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内涵。譬如,冬天老人洗澡的服务项目,最初就是由民间养老组织提出的。又如,民间养老组织在服务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年人还照顾着残疾的子女,就建议民政部门将“老养残”家庭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

(四)积极构建政策支持联盟的行动策略

政策实践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仅需要采用适当的推进策略,还需要相关参与主体的配合与支持。Y区的民政部门在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过程中,采取了积极构建政策支持联盟的行动策略。这一支持联盟的参与主体包括了专家学者、基层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社区居委会、民间养老组织、服务投递者、服务接受者、大众传媒等。

从访谈的情况来看,民政部门为了辨清老年服务的发展方向,明晰政府的责任,提升决策的科学性,积极主动地与当地专家学者合作。为了赢得基层政府的认可、劳动保障部门的资助、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以及老人的认同,民政部门积极建议民间养老组织招聘城市下岗失业的“4050”人员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投递者。这一策略不仅解决了Y区部分“上有老下有小”的“4050”人员的“养家糊口”问题,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基层政府、劳动与保障部门和社区的再就业工作。而这些“4050”人员与老人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较多的相似性,这为服务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彼此接纳的时间成本[22]。而服务双方在居住空间上的接近性,更使老人在急需人帮助时,服务投递者能够及时地赶到现场提供服务。正如研究者范明林、张钟汝所言,“邻里之间知根知底很方便,再加上住得很近,叫起来也方便”[23]。这些做法都赢得了服务对象的认可与支持。

六、结论与讨论

从南京市Y区的个案经验来看,在中国现行的老龄工作体制下,民政部门虽然拥有的权力与资源有限,但面对老年服务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的客观事实,也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机遇。民政部门能否抓住发展机遇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各级政府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态度,而且取决于民政部门在养老服务供给机制上能否有所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服务供给,才能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赢得更多的财政资助,从而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对Y区的民政部门而言,增加养老服务供给的方案是多元的,他们之所以抛弃了传统的做法而选择创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包括Y区的区域位置、财政状况、人口老龄化程度、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发事件、民间养老组织状况等,这其中也离不开民政部门积极主动的探索与实践。这种探索表现在民政部门积极适应政府执政理念及执政方式的转型,对既有供给方式的缺陷与不足的洞察和批判,对养老服务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也体现在民政部门四处考察学习,积极思考并借鉴港澳台和日本在养老服务方面的经验的举动上。民政部门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与调整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提供了思想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的方向。在新的养老服务供给机制运行的过程中,一方面,民政部门积极争取并整合尽可能多的参与主体,如专家学者、劳动保障部门、大众传媒、民间养老组织、社区居委会等,为实践探索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社会支持系统,科学决策机制和高效的服务供给组织;另一方面,运用一些行动策略来降低探索、改革的风险和成本,并在探索与改革中不断完善相关的规则与服务内容,在宣传推广和完善中不断扩大该项服务的规模,以推动该项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民政部门积极构建政策的支持联盟,为民政部门克服老龄管理体制的瓶颈制约,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实践,提供了人力、资源及组织保证。而民政部门采取的稳步推进的策略,是提高该项创新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尽管民政部门在探索中赢得了多方主体的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参与主体间没有矛盾与冲突。如民政部门将有限的养老资源用于与民间养老组织合作,这也引发了街道、社区居委会的不满和抵制。即便在民政部门内部,一些人对其与民间养老组织的合作也心存诸多疑虑和担忧,诸如民间养老组织对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是否规范等问题就是他们的忧虑所在。与此同时,民政部门在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机制的初始阶段受经费、政策、经验等多方面制约,未能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服务投递者的待遇等问题上给予民间养老组织对等的谈判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间养老组织激励机制的有效发挥,也直接导致服务投递者的待遇偏低和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作为服务供给终端的服务投递者存在因用工方未与其签定劳动合同,未交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而对民政部门不满,继而出现多次试图通过上访以维护权益的情况。可见,民政部门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机制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各参与主体在探索、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弥合彼此观念上的差异,调整彼此的合作方式,构建彼此的利益关联,化解彼此的利益矛盾,增进彼此的互信,在不断地探索、调整、磨合的过程中,调适彼此的关系,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探讨的个案经验是以特定的条件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如南京市Y区基层政府和财政部门强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这是民政部门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前提选择;基层政府、民政部门和民间养老组织的负责人开阔的视野和积极创新的意识,是民政部门创新的必要条件;选择一个公信度较强,服务输送能力较强的民间养老组织,是决定该项制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突发性事件为民政部门的创新提供了契机;基层政府、民政部门与民间养老组织等多方主体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化解合作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推进该项制度不断完善的必要保证。

注释:

①本研究所指的民政部门特指南京市Y区民政局及下属的老龄办等。

②2000年该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11.43%,2005年增长到14.57%,五年增长了3.14个百分点,老年人口的增长幅度比总人口增长快32.98个百分点。2004年,该区养老床位只有170张,每千名老人的养老床位只有2.2张,全市倒数第一。

③据2008年底统计,全区养老床位总数已从2003年的不到200张增至1500余张,2010年,该区的养老床位已增至2368张,民营养老机构的数量以及床位数均占该区90%以上,已撑起Y区养老福利事业的大半壁江山。

④《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2日a5版),《人民政协报》(2007年7月30日a3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2007年11月19日晚),财经频道《中国国情报告》“人口篇”(2008年10月)等,对Y区的做法都给予了报道。

[参考文献]

[1]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J].社会学研究,2002(5):124125.

[2]诺曼K邓金.解释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m].周勇,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Josepha.maxwell.质性研究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孙立平.以重建社会来再造经济[J].社会学研究,2009(2):1726,243.

[5]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104127,207.

[6]陈振明,薛澜.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7(3):140152,206.

[7]原新.对低生育率水平与人口安全的思考[J].学海,2005(6):1014.

[8]陶立群.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J].科学决策,2006(4):89.

[9]张旭升.谁来养活他们[J].人大建设,2005(5):1315.

[10]张恺悌,潘金洪.政府养老定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1]程红根,张乐,王力.现行老龄工作体制需要改革[J].瞭望新闻周刊,2006(47):27.

[12]张旭升,牟来娣.中国老年服务政策的演进历史与完善路径[J].江汉论坛,2011(8):140144.

[13]丁安祥.制度化——社区服务的当务之急[J].民政论坛,2001(4):59.

[14]张小强.香港与内地社区服务之比较[eB/oL].(20080616)[20120810]http:∥.

[15]王思斌.我国城市社区福利服务的弱可获得性及其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133139,160.

[16]王正海,郝苏明,丁安祥,帅勇.“空巢”如何变“暖巢”?鼓楼实践居家养老台前幕后[eB/oL].(20080414)[20120810]http:∥.

[17]高小平.深入研究行政问责制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J].中国行政管理,2007(8):68.

[18]杨中林.论“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动因及其完善[J].前沿,2005(8):208210.

[19]王浦劬.萨拉蒙.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0]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m].彭宗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1]伯格,卢克曼.现实的社会构建[m].汪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篇2

2017社区社会实践报告一:

十月初我们10福祉系全体同学在x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走进了长春市进化社区,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出教室在社区中参与这种活动,意义非凡,并且收获颇丰。

一、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一)调查社区老年人口

(二)调查如今的养老状况如何

(三)调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四)调查老年人的生活条件。

二、活动流程

(一)首先社区主任为我们介绍了社区的基本状况,等一些列的自然情况,其中提到进化社区老年人数量与其他社区相比人数较多,并且两劳释放人员也居多,老年人口数量每年呈一定数量增加,这是关键所在。

(二)我们由陈老师带队首先走入当地一普通居民家中做实地调查,并发现一些问题,老人通常都跟子女生活在一起,我们调查的这位老人就是跟女儿生活在一起,为了照顾老人,女儿没有任何工作,无收入来源,老人常年吃药,家庭负担较重,且居住条件并不是良好,面临的养老问题十分严峻。

(三)在经过我们一番详细调查与沟通后,发现诸多问题,这位老人83岁,有心脏病史等,视力也有问题,但思维相当清醒,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大病小病总会有些,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老人的精神状况十分不好,对生活没有充满希望,郁郁寡欢,并且不愿意与人沟通,我试着用我在课堂上学的学的知识与老人进行谈心,努力与老人寻找相同的话题,并手握着老人的手,给与其亲切感,老人在我的带动下与我渐渐的愿意与我交流了,并且难得的是在老人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可见之前老师教给我们的福祉知识是多么的有用,遗憾的是自己学到的专业技能不够多,以至于不能更进一步的为老人服务。

(四)老年人的生活条件不容乐观,老人居住的是一幢老居民楼,可谓历史悠久,残破不全,在进入楼里之前我甚至以为这栋楼已经被废弃很久了,然后进入房间后的第一感觉是阴暗,房间窄小,墙上斑驳不堪,家具破旧,且一张床就已经把房间的一半地方占据了,由于是一楼,而且地势较低,潮气重,居住环境根本不利于老人的健康,进入老人家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且没有取暖设备,老人穿的较多,总说冷不爱走动,与老人谈心唠嗑时问起是否参加社区活动,老人根本不知道社区为何物,更别说参加社区活动了。

三、总结与体会

总结:整个社区之行发现了许多优点,社区主任非常热情,态度很好,耐心为我们讲解,社区也有意识的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也有一定的场地与硬件设施,能够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这是值得我们赞赏的,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社区活动的宣传不是很到位以致于许多老人都不知道有社区活动,不能更好的发动全体老人参加,而我觉得更重要的问题则是在于老人当今的自身状况与养老状况令我较为担忧,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心理精神状态也不是令人乐观,再就是由于老人自身需要照顾则家庭中必须有一人给与照顾,劳动力减少,家庭的开销增大,收入减少,使家庭生活困难,加重家庭负担,何谈幸福,何谈福祉,根据以上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

(一)社区方面:

1.社区应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让所有老人参与所有的集体活动中去,做到老有所乐,从而改变老人的精神状态。

2.针对老人自身的情况,应当找专门机构给与其照顾帮助,好让家庭成员解放出来,投入到社会生产之中,才能减轻家庭负担,才有资格谈幸福,才有本钱谈福祉,还需要的是懂得心理的社工入户走访谈心,解决老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得让老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

3.逐步帮助老人改善身体健康,充分组织动员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各项活动。

(二)家庭方面:让家庭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须注意对待老人的言辞,与态度,对待老人这种特殊人群有时需要另一种思维,尽量满足老人要求有时善意的欺骗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老人能做到的事情尽量让老人自己去做,多与家中的老人进行沟通,缓解老人的孤单感等。以上便是这次社会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与建议。

经过这次社会调查我获益匪浅,亲身踏入社会才得以让老师们在课堂上教授给我们的只知识得以发挥,但也深深地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深深的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加倍努力。

2017社区社会实践报告二:

在基础医学院团委梁老师的带领以及指导下,xx年7月10日我们在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社区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7月16日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实践服务队共有九人组成。活动期间我们受到了南昌路社区领导及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在他们的支持和协助下我们顺利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是我大学生涯的第一次,对于成天生活在象牙塔内的我像这样直接接触社会的机会很是难得。在此次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大学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在这次实践中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对南昌路社区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做了深入思考。

详细情况如下:

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内容

实践活动前期,我们就提早进入社区与南昌路社区主任进行了沟通。通过对社区基本情况的初步了解,为南昌路社区量身定做了一系列的服务活动。

这次实践服务活动的主题为预防进社区,健康进万家,活动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进行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的宣传。7月10、11日,我们在社区主任的带领下进入南昌路社区各楼院,初步了解了住户的生活及健康状况,随后根据实际情况在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科学院住宅区进行了实践的第一项活动,具体以出海报、宣传板、发宣传单的形式向居民介绍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共发宣传资料600多份。我们充分应用自身所学知识向中老年人重点进行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交通事故、煤气中毒)等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以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合理营养、体育活动、心理咨询,以及控制吸烟、酗酒,控制高血压、肥胖症等疾病为主要内容,开展生动活泼的健康宣传活动。对于中小学校学生重点进行近视、龋齿、沙眼、肠道寄生虫病、贫血等常见病防治知识及控制吸烟宣传。许多居民主动上前询问糖尿病疾病患者应如何饮食,患胃病应禁忌何种食物,如何治疗皮肤过敏等问题,大家都热情详尽的为他们做了解答。虽然天气炎热,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活动的进行。

第二,利用有限的时间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7月12、13日,我们应用体重计、血压仪、听诊器等一些常用测量仪器为社区居民进行了体检。许多社区居民都积极参与了这一项活动中,他们排着长队等着这次难得的免费体检。根据在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有目的性的向社区居民介绍了高血压及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及饮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准确可靠医学研究资料向居民们讲述了过度胖肥易及过度减肥会引发的疾病,身体的不良影响.

第三,举行了两场健康专题讲座。7月14日,我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协助配合下,在南昌路社区活动室举行了健康知识讲座。早晨讲座围绕糖尿病的预防与前期治疗展开,讲座尚未开始活动室已座无虚席。我们通过与在座社区居民们的沟通,了解了部分糖尿病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及饮食搭配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后以建议的方式从七个大的方面向社区居民们介绍了糖尿病患者正确合理的饮食及综合治疗方法,比如应该多食多糖类食物,患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讲座的参与者老人居多,他们还询问了糖尿病发展到何种程度需要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是否会引起眼部疾病等问题,实践服务队队员们为他们做了一一详尽的回答。下午进行的是关于冠心病如何早防早治的专题讲座,我们就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及居民如何在饮食、运动、用药等生活方式方面防治冠心病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经过总共近5个小时的沟通和交流,讲座圆满结束。

第四,关于社区居民对各种常见疾病的了解认识程度及预防意识强弱做了问卷调查。在活动早期,指导老师便和队员们一起,通过网络、相关书籍以及学院专家、学者的建议,编辑整理精心准备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你是否知道目前自己的体重,当你感觉自己身体有所不适时是否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你是否知道那些因素容易导致胃部疾病,你是否了解中暑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等等。一开始社区居民有抵触情绪,觉得调研是搞形式主义,经过我们的耐心开导,和居民们坦诚交流,他们才逐渐不再拘束不安,而且还向我们诉说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比较准确的信息,真实的反映了社区居民对于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的认识。

实践活动受到了社区领导及居民的极大关注,他们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开展下去,使他们能够了解更多的健康方面的知识。

存在问题

①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我发现他们在疾病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存在许多盲点,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有些居民会问到喝水过多是不是会导致糖尿病。一些人会因为听说喝水过多会导致水肿而不敢喝水。

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人们往往都是在疾病发展到中后期时才进行治疗,在早期对于身体的不适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吃一两片抗生素或去痛片。按社区居民的话就是能忍就忍了。而大多数居民并不清楚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待到中晚期治疗时效果会不太好,很难完全恢复正常。这样,不仅会造成家庭过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会对家人的思想、情绪及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③社区一些地方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部分居民反映社区附近网吧没有厕所,常有网民随处大小便,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苍蝇蚊子成堆,垃圾乱扔乱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们应该清楚一些传染性疾病往往都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如此下去,社区居民的健康如何保障?

实践中思考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与社区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我受到真切的感染,并产生许多想法。联系上学期我在《社会医学》课程中所学到的关于社区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我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这个机构,能够系统的进行一系列健康保健宣传教育活动。争取让大家能够在家门口就可以学到疾病预防治疗知识,获得健康。我认为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基本的服务内容有:

①向社区居民和家庭免费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内容的咨询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口头交谈、健康咨询及专题讲座等方式大力宣传健康知识,并针对不同人群,普及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包括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以及增进健康的保健知识和技能。帮助社区居民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等),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②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及诊断明确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

③每年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体检一次(包括体格检查听诊心肺、测量血压、测血糖等内容),这对于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很有帮助。使社区居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篇3

党的十七大为老龄事业发展营造了大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同时明确提出:“加强老龄工作”。应该说党的十七大把老龄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更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对老龄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彰显了党政主导老龄工作的主旋律,这不仅是对老龄工作者的鼓舞,也对我们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了新领域。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理所当然地包含了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年人,要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不能忽视比例越来越大的老年群体。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必然要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相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发展方略时,要有前瞻性。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时,对老龄化这样的重大问题更要未雨绸缪。这些都为老龄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机遇。

执政为民、共建和谐的执政理念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行动纲领。老年群体是和谐社会的共建和共享者,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年,省委、省政府继续将老龄工作目标纳入“进一步深化惠民行动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之中,各级党委政府也将老龄工作目标纳入了“民生工程”之中,老龄工作部门在“民生工程”中是大有可为的。一方来源于面,搞好综合协调,站在大老龄的工作全局谋划工作。从所履行职能、强化责任入手,发挥好成员单位的作用,督促成员单位做好老龄工作。另一方面,发挥老龄部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造就一支尊老敬老、爱岗敬业,有知识、有技能的老龄工作队伍和专业化的为老服务队伍;加强调查研究,为党和政府加快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提供决策依据和重要参考;努力探索,在建立健全老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中,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

二、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时指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李学举部长也指出:“强势的事业需要强势的声音,一流的工作需要一流的宣传”。今年,全国的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第三届“孝亲敬老楷模”、“孝亲敬老之星”和“优秀组织者”的评选,全国老龄办将召开第二次老龄宣传工作会议。这一系列的要求和有影响的工作,正是推动我省老龄宣传工作上新台阶的有利时机。

首先,老龄宣传是老龄工作的助推器。老龄工作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宣传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提高各级对老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需要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大老龄的工作格局,需要动员宣传;解决老龄工作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重点宣传;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典型宣传;弘扬新型孝道文化,需要持续宣传。

其次,老龄宣传工作要继续发挥好现有平台的作用。上午我们表彰了老龄宣传工作的先进个人,希望你们保持荣誉。老龄部门要通过报刊、网络主动宣传各级党委、政府贯彻党的老龄工作方针政策的好做法、取得的新成效和有益的新经验;宣传以新型孝道文化为内容的和谐文化,倡导尊老敬老的文明风尚;要借助主流媒体、重大节日加大宣传攻势,形成宣传高潮,提高宣传效果。

第三,宣传涉老法律法规,唤起更多老年人的主动维权意识。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在向老年人普及法律法规的同时,引导老年人转变观念、主动维权。既要宣传敬老的典型、爱老的事迹、助老的楷模,也要通过舆论工具鞭挞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人和事。以舆论的力量,为净化社会空气、营造和谐新风助威呐喊。

三、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事业

**年全国老龄办、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明确指出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年初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座谈会;*年1月29日全国老龄办、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了操作性较强、较具体的安排。

我省的居家养老工作相对于东部发达省份起步晚、推进慢。昨天,召开了我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座谈会”,这同时也是全面启动我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动员会。随着我省老龄化程度的逐年加重,养老服务需求也会随之增加,机构养老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居家养老又是老年人普遍能够并且易于接受的养老服务模式。因此,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

一是要把座谈会上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在各地加以实践和推广。今年主要是在各地试点,通过工作试点,调研情况、探索实践、积累经验、总结成果,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开。

二是要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与建立健全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结合起来,以实现养老服务社会化功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应该通过社区这一服务平台加以开展,充分利用社区的组织机构、人才资源、现有市场和服务功能,为居家养老服务。发挥“星光计划”项目有社区的作用和“星光老年之家”的服务功能,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

三是老龄工作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目前,省老龄办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转发全国老龄办、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各地收到后,老龄工作部门应该主动向领导汇报,通过协调会或现场办公等形式,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落实部门责任,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

四是互相学习、结合实际、总结经验。每项工作在起步阶段都有一定难度,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同样如此。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把居家养老服务放在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其次,要落实责任,部门要有明确分工,否则工(公文有约)作难以开展;再次,要搞好配合,要发挥部门的职能优势;第四,要利用好社区的现有资源,共同立足社区、立足实际,着眼工作全局;最后,要总结提高,通过观摩学习、交流取经,使得居家养老服务实现规范化、多样化。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篇4

[关键词]“候鸟型”老人;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唐咏,深圳大学法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广东深圳518060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105-03

一、引言:社会支持网络对“候鸟型”老人的支持作用

学者对于社会支持概念的兴趣始于20世纪70年代。不同学科尤其是精神健康领域的研究者对此概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社区心理学者定义社会支持为与身体健康有关的社会关系,将社会支持视作网络资源,此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应付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增进个人健康和幸福。研究表明,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与个人自身和社会支持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支持作为维系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系统,不仅取决于社会支持的数量更取决于其质量。西方许多国家对于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与社会支持非常重视,甚至将社会支持网络的大小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指标之一。许多学者提出了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分析,其中包括家庭成员、亲友和近邻,与此相对的正式支持体系是指由受雇于机构的助人者或专业人员。社会支持还可在功能上划分为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及信息性支持。国内的学者将社会网络的研究与社会支持以及弱势群体相结合进行研究,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探讨个人的社会支持。阮曾嫒琪认为社会支持概念的内涵之一是帮助接受者满足他们的需要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张友琴将社会学有关社会网络的研究成果引入社会工作,并提出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的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工作模式。

二、研究地的老年人背景资料

本研究所称的“候鸟型”老人是指在外地有子女的老人,他们定期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5个月以上,基本熟悉当地的生活,甚至隔一年才在家乡和异地之间做一些调换。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其养老服务面临着改革,深圳户籍人口以中青年居多的特点将使深圳在未来数年中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深圳的老年人口主要由户籍和非户籍老人两部分组成,且大部分是来与子女居住的内地“候鸟型”老人,他们或在特定的季节短住一段时间,或帮助子女料理家务。深圳的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4年底,60岁以上老人有97206人,约占户籍人口的9%,其暂住老年人口超过6万人,并预计到2010年,全市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20万人以上。在“候鸟型”老人居多的背景下,深圳应大力发展个性化的社区照顾服务,而养老机构应以收住年长、自理能力差和家中无人照顾的老人为主。

三、为“候鸟型”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养老服务由社会提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也指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构建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

居家养老最早是英国政府为使老人留在社区、留在家庭、鼓励家庭照顾有需要的人士而采取的一种政策措施。老人经常会从家庭那里获得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帮助。从经济逻辑角度看,居家养老是一种最经济的公共消费和一种善用社会有限资源的办法。西方推行居家养老有所前提,是要配以“社区照顾”这种补充方式的。大部分老人在人生的最后一程中都需要家人的帮助。为解决家庭核心化与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矛盾,学界主张大力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从而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老人的非正式照顾网络中,子女是老人照顾的重要基础。在老年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涉及了父母与子女的互惠和子女对父母的责任等传统文化因素。在家庭照顾的背景下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日常互动和支持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较明显的影响。费孝通先生曾指出,在中国的家庭结构关系中,子女赡养父母的方式与西方有所不同。中国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反哺模式”,即下一代对上一代的赡养。在传统的伦理文化中子女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它体现了养儿防老的均衡互惠原则,成为维系家庭经济共同体的纽带。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抚养关系,比如“逆反哺模式”,车茂娟将其总结为年老父母在经济上支持子女的一种反向抚育关系。在中国,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它成为传统价值中的重要内容,被世代推崇。因此,中国目前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以子女为核心的非正式照顾网络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老年人家庭照顾主要是指来自家庭成员对老人的照顾,家庭成员包括了老伴、子女、子女的配偶、孙子女和老年人的兄弟姐妹等亲属,照顾内容包括了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日常生活照料、精神疏导和患病情况下的护理等。家庭照顾依旧是目前中国城乡老年人照顾的主体,特别是当老年人因疾病或年迈而需要照顾的时候。这一现象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不断沉积并产生影响的结果。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一直支持着这种代代相传的血缘联系、地缘联系、经济联系和其他联系的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社会关系。

四、质性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特别是叙说分析方法的观点来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质性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探索人们的生活、故事、行为或互动的关系。研究者采用立意取样法来寻找受访者,样本来源将以深圳市居民社区为主,主要考虑因素有两点:第一,因为研究者在深圳工作生活,以深圳为主要的研究地,在资料取得方面比较容易,且经费方面可比较节省;第二,“冬南飞,夏北飞”,大中型社区中居住的老人数量较多,研究者在深圳的居民社区中选择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大中型社区作为研究点。研究的访问对象原则上以非深户籍、65岁以上的老人为主,共访问了15位老人。在具体操作上,主要通过深圳市社区服务中心(街道或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转介。

研究者运用“议题中心叙说”,让受访对象以叙述“生活故事”的方式来叙说他们的经验和感受,并透过深度访谈收集资料。在实施深度访谈之前,研究者设计了半结构性访谈大纲,该访谈大纲的内容除包括被访老人的背景资料外,亦包括老人本身具备的社会网络、老人如何拓展社会网络、老人异地生活的心理感受等方面的看法。

五、特殊的“候鸟型”老人群体分析

“候鸟型”老人是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老人一段时间住在自己的家,一段时间住在儿女的家。这种候鸟式的生活给老人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做个快乐的“候鸟型”老人

老人们必须进行身心调适才能做一个快乐的

“候鸟型”老人:老人要多想想自己与子女在一起时快乐的感受和经历,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要积极适应新的生活,走出家庭的小圈子,尝试与其他老人交往;要有一颗年轻的心,对新事物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儿女要重视“候鸟老人”心理和生理变化情况,多花时间陪陪老人。此外,当地社区的居委会要注意掌握本区候鸟老人的人数、到来和离开时间等基本情况,要为这些老人提供集体活动的场所和条件,并主动了解老人们的需求,经常性地为他们举办各种文娱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

(二)老年人有特殊的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是人类深层次的需求,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由基本需要上升到高级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互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老年人最愿意与老朋友、老同事谈心,说明人到老年需要有人际交往,有好朋友可以谈心。与家人谈心,尤其在代际关系中与晚辈谈心,互相尊重、信赖,关系亲密,这是最好的感情交流,可缓解老年人由于角色变化引起的心理反应,如抑郁、孤独和产生失落感等,对心理健康十分有益。

我国传统的孝道在老年人中影响极深,他们对晚辈的孝顺与否十分重视。晚辈孝顺一方面使老年人尤其对经济不能自立的老年人感到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晚辈有耐心、喜欢听老年人讲过去,能使老年人心情愉快,尽享天伦之乐。

老年人的心情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心情差的,生活质量也相对较差;而心情愉悦的其生活质量也相对较高。本研究发现,与子女关系越密切的老年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对个人的生活评价也有所提高,尤其对于丧偶和有偶分居的老人而言,其心理状态更好。心情与婚姻正相关,有偶老人的心理状态好于离婚与丧偶老人。当今社会,老年人不单纯满足于物质生活,除了生理需求和生存需求满足外,他们还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使自己心情愉快。心情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以重视。当老人遇到烦心事无人可聊时就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心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差,尤其对女性老年人,需要给予更多关怀,能使她们有更多的安全感,生活安宁,心情愉快。

(三)老人的支持网络

支持网络或社会支持指的是能提供友谊、生活协助、建议或个人照顾的人,通常是一个人的父母、子女、配偶、好友、邻居和其他亲属等。对老年失偶的妇女而言,则其子女、好友、邻居和其他亲属是支持网络的重要组成。支持的类型可区分为经济的(如金钱)、日常事物性的(如交通、打扫、洗衣和病痛照顾等)、社会的或精神上的支持(如闲聊慰藉)。这些支持网络对一个老人的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有研究进一步指出,支持网络的客观评量,如接触的次数、频率与协助的数量与老人的心理安适感无关,主观评量如对接触觉得足够或满意才与安适感有相关。

六、“候鸟型”老人未来的生活选择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篇5

关键词:老旧小区;环境;文明养宠;流浪猫狗

南京的老旧小区大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旧城改造开发建设,而如今散落在城市中心区域的房屋。当时现代的城市规划设计以及物业管理概念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老旧小区从建成伊始便伴有规划不合理、生活配套设施不齐全、工程质量没有保证等问题。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这些问题已进一步激化,同时伴随更多新的问题相继出现。

作为居住在市中心老旧小区的一名公民,笔者对老小区的种种不便深有感触。不论是出行还是在家休息,楼底下嘈杂的环境、拥挤的交通、乱扔的垃圾,各种乱象令笔者难以对这片小区产生留恋之感。住在城西老小区的朋友也时常抱怨,常有不守规矩的人影响他人的日常生活。由此导致的小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与冷漠,令他对楼底下这群熟悉而陌生的人感觉遥不可及。

与老小区种种乱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法规白纸黑字对不少问题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物业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禁止下列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二)违法搭建建筑物、构筑物;(四)私自改建、占用物业共用部分;(八)发出超过规定标准的噪声。”然而,严苛的规定在松垮的执行面前,似乎显得异常苍白。

南京主流媒体屡次曝光、讨论南京城区的老小区的种种难题,旨在引起社会关注,号召社会行动。《南京日报》曾聚焦过板仓街老小区物业管理疏松,小区地面混乱的问题,然而此后并没有其他声音或行动。更多报纸关注城区老小区出新,然而环境是否真正有所改观却不得而知。在收集以上信息之后,笔者决定实地探查,摸清老小区的问题根源所在。

一、研究主题确定

(一)前期准备

根据笔者长期以来在各大网站上的观察,居住在南京市区老小区的网民对居住环境大多抱怨较多:停车位不够、居住环境拥挤、宠物随地大小便、垃圾处理不及时、环境噪音等各种问题。各大网站的信息表明,如今居民购买老小区多是为了方便孩子上学或者生活便利,而非令人满意的居住氛围和环境。以上种种都指向了老小区基础设施和人文生态环境的落后。笔者身为南京老小区众多居民的一员,自然对以上问题感同身受。

同时,笔者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论文和新闻资料。多数论文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问题所在,着重分析了老小区居民心态的不团结以及当年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导致的环境问题。而新闻资料往往着重报道南京市内小部分小区的一些变化,并没有深入群众探究问题。总的来讲,笔者认为这些资料过于笼统或偏离主题,决定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更加直观地反映居民意见和建议。笔者了解到南京市有5个“示范小区”(秦淮区西石坝街小区,鼓楼区沈举人巷小区,玄武区锁金五村南苑小区,白下区御道街小区,建邺区莺歌苑小区),在近年接受过一定的整改,具有环境改造的代表性,决定选择这些小区为调查对象。调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问卷确定研究主题,第二阶段就研究主题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

(二)实践调查

第一阶段:笔者根据前期搜集的资料、亲朋好友的意见反馈以及自身经历设计问卷,尽可能全面地包含了一系列可能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具体问题。笔者在5个示范小区内,各随机采访15到20位居民或社区工作人员,总计92人。

问卷表明,停车位缺乏与小区内外猫狗问题是小区居民反映最多的两大问题,停车位缺乏问题在5个小区分别占42%、75%、85%、56%、88%,而猫狗问题则分别为50%、69%、62%、56%、63%。据笔者观察,以上小区大多在白天便停车位爆满。也时常遇到家养犬只,只是由于调查多在白天,流浪猫狗并未时常目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笔者原推测老小区的垃圾处理和老年人活动场所匮乏这两大问题比较严重,可问卷结果了该预测。接受采访的居民大多认为垃圾有清洁工定期清扫,足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不少居民虽然认为活动场所较少,但是由于自己所需的活动区域并不大,因此也不认为这是严重的问题。此外部分居民也反映了垃圾处理不及时,小区周边小店铺油烟问题,居民活动空间狭小等矛盾。

停车位缺乏问题与停车位不足等短期难以甚至不可能改变的客观条件关系密切,因此,笔者选定猫狗问题为5个示范小区的研究主题。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二阶段的问卷调查,笔者更为细致地列出了小区内可能存在的猫狗问题,例如大型犬的困扰,猫狗随地排便、宠物噪音扰民等问题。笔者在每个小区随机收集了20份的问卷,其中共95份有效问卷。以下为统计结果及相关分析(问卷详见文末附件):

第一题:超过半数的居民表示家养宠物犬对他们造成困扰最大,流浪猫狗相比之下只有其一半不到的关注度。只有14%的居民认为猫狗问题并不严重。由此可见,小区内及周边猫狗问题,尤其是家养宠物狗问题,确实应当得到关注与解决。此后的二到七题,则针对认同小区存在猫狗问题的居民进行更细致地调查。

第二题:结果清晰表明,大多数居民认为流浪猫狗的数量并不多,与第一题结果相互呼应。居民仅仅有14.1%认为流浪猫狗数量过多,笔者认为,流浪猫狗造成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四处活动造成的噪音。

第三题:80%的居民认为小区内的大型狗不多,可见这类宠物对小区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不大。

第四题(多选):约七成的居民认为猫狗的大小便对他们造成最大困扰,猫狗的叫声也占有一定重视程度,而大型犬吓人以及猫狗身体污秽只有极少居民提出。非常明显,猫狗随地大小便最令居民感到困扰。

第五题到第十三题仅针对养过或正在养猫狗的居民调查。非常令人费解的是,所有养猫狗的居民都表示会主动收拾它们的粪便,注意制止自己宠物的乱鸣,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出行时不会伤及他人等。这与问卷之前几题的调查结果大相径庭。这种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确实只有极少数养宠居民会放任宠物做出对他人造成烦扰的行为,而笔者碰巧没有碰到这类居民;另一种是不少居民偶尔都会犯下这些问题,但当被面对面询问时,故意把这些错误回避了。此外,超过一半养宠居民认为文明养宠的宣传比较少,同时部分居民对文明养宠的宣传完全没有印象。总的来说,社区缺乏相关知识的宣传。

三、访谈分析

笔者在第二轮问卷调查的时候辅以访谈,访谈对象分别为社区居民、社区养宠居民、居委会或物业工作人员以及清洁工人。

在小区内住宅楼周围,笔者采访了5位居民,他们普遍对小区内外猫狗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普遍反映很多小狗在小区内到处乱转,又吵又烦,平时在家根本无法好好休息,令人无法忍受。还有居民反映不管是家养宠物,还是流浪猫狗,都对社区环境造成不小影响。在锁金五村小区门口的一条小路上,随处可见猫狗粪便,居民李女士告诉笔者,附近居民形象称其为“狗屎路”。李女士说:“就小区门口那一块,整天,都是狗屎!哎!跟居委会反映,他们也不肯管,整天不知道精力花在哪边了。”可见居民与居委会多次投诉和反映并无成效。一名养宠居民还提到了宠物主人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主人素质差影响其他居民对大部分主人的印象:“我是每次出门遛狗都带报纸(收拾)的,可有些主人哦,不自觉,也不训练,就让自己家的狗在小区随地大小便。”

就居民先前提到的居委会并不理会投诉的猫狗问题,笔者在结束问卷后采访了5个小区的7名居委会成员。在与居委会工作人员陈先生的对话中了解到,确实有居民前来反映猫狗问题,也在小区居民会议中多次提到。但因经费不足以及可能出现的业主矛盾等问题,迟迟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最后不了了之。5个小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最近打算在小区告示栏投放一些宣传内容,并已向上级汇报问题,等待指示。

此外,笔者随机采访了3位正在工作的小区清洁工,他们一致认为处理猫狗粪便是主人的责任:“每天都有猫啊狗啊的大小便在路上,我们看到就扫掉了,总不能跟在它们(猫狗)后面扫吧,有的人会自己处理,有的人啊就不管了。”从调查问卷中也可以看出,没有居民觉得小区内猫狗的环境问题为清洁工不尽职导致。

四、结论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篇6

为认真落实“对基层干部要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要求,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落实“三真”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05]4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落实“三真”要求、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基层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干部是推动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奋战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重视基层工作,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迫切要求。特别是当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基本结束后,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关爱基层干部、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二、认真解决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问题

村级办公场所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重要场所。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问题,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的迫切愿望。

1、总体要求。从今年7月开始到年底,集中半年时间,重点解决村级组织无办公场所问题;对办公场所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其他村级组织,各乡镇也要想方设法,努力达到100平方米的标准。确保到2006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村的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面积都在100平方米以上。

2、经费来源。根据浙委办发[2005]33号文件精神,解决办公场所问题要坚持因村制宜、统筹规划,量力而行、节俭实用。经费以乡镇(街道)财政为主,采取市里补一点、结对部门帮一点、村自筹一点的办法统筹安排解决,市财政补助主要面向欠发达乡镇的经济薄弱村,乡镇、村不得向农民筹资和摊派。

3、解决方式。可采取新建、购买、改建等多种办法,充分利用村集体的闲置房屋、学校布局调整的闲置校舍、乡镇(街道)及有关站所等单位的弃用公房等,也可以通过相互调剂、赠送等办法加以解决。土地由所在村负责解决。需新建办公场所的,要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

4、责任落实。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是解决所辖区域内村级组织办公场所的责任单位,全面负责这项工作的实施。市委组织部要加强协调,农办、财税、国土、建设、规划、民政、农业、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在国家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在立项、审批、税费、产权置换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相关费用,减轻基层负担,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把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办成“廉政工程”。

三、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养锻炼

1、加强培训工作。按照基层干部每届任期内轮训一遍的要求,分级负责,有计划地组织培训。按照浙委办[2005]40号文件的要求,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参加杭州市组织的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他班子成员由杭州市和我市共同负责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一般干部和村(居)“两委”负责人由市级和乡镇(街道)负责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村(居)“两委”班子成员由乡镇(街道)负责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在确保上述集中培训的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应及时组织基层干部参加省、杭州市和我市以及相关业务部门举办的其他培训活动。

2、加强学历教育。凡40周岁以下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未达到大学文化程度的,要求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在2008年底前取得大学学历。大力鼓励和支持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教育。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未达到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要求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加强对村(居)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并把他们纳入统一的培训教育计划。通过远程教育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适用技术培训,市财政要加大对村(居)干部学历培训的支持力度。

3、加强岗位锻炼。继续加强后备干部实践锻炼基地建设并坚持完善后备干部上挂下派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后备干部在乡镇(街道)、部门间的双向挂职,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到重点工程、综合部门以及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等岗位挂职锻炼。继续抽调部分后备干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继续抽调部分新提拔领导干部到市局担任督查员,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4、加强干部交流。加大乡镇(街道)干部的交流力度,尤其要注重经济发达乡镇(街道)与欠发达乡镇(街道)之间、乡镇(街道)与市级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

四、加大对优秀基层干部的选拔使用

1、选拔优秀基层干部担任领导职务。要树立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的用人导向,加大对安心基层工作、经过基层工作锻炼的优秀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对长期在基层工作尤其在艰苦环境下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特别优秀的,可经上级组织部门批准破格提拔。对工作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可以按照《浙江省乡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规定,选拔为乡镇领导干部。

2、选拔优秀村干部担任乡镇机关工作人员。要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定期选拔录用部分优秀村干部到乡镇机关工作。对长期在村干部岗位上工作、实绩突出并受到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奖励表彰的优秀村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录用。事业单位在招录(聘用)人员时,对优秀村(居)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也要优先予以录用(聘用)。

五、切实解决村干部的误工补贴和养老保险问题

1、解决村干部的误工补贴问题。在继续实施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各乡镇(街道)要根据本地实际,研究提出解决村干部误工补贴的指导意见,经村两委会讨论提出方案、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同意,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村干部的补贴,并通过建立村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实行误工补贴与考核实绩捆绑兑现,确保村干部的年收入不低于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

2、解决村干部的养老保险问题。在继续实施村“两委”会主要干部养老保险办法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可通过多种办法,为其他在职村干部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扩大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3、解决农村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老干部的生活补助问题。健全和完善农村困难党员老党员帮扶机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充实帮扶基金,加大帮扶力度。根据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成果共享的要求,各乡镇(街道)要逐年提高对从村主要干部岗位上退下来的无养老保险的老同志的生活补助标准;同时,市财政要给予适当补助。

六、关心基层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1、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市级部门在制定涉及基层工作的政策前,要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性深入基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常与基层干部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建立健全市委领导谈心谈话制度,市委领导按分工每年至少与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谈心一次;坚持并完善部长访谈制度,市委组织部领导每两年至少与乡镇(街道)班子成员谈心一次;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要按照分工每年至少与一般干部和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谈心一次,并逐步形成制度。

2、完善乡镇机关非领导职务设置。乡镇机关科级非领导职数按乡镇行政编制的10%确定。根据非领导职务设置的有关规定,对《关于县(市、区)和乡(镇)机关非领导职务设置问题的补充通知》(浙人奖[1996]105号)中规定的五种情况下被确定为副主任科员和主任科员非领导职务的,不受规定的比例限制。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在职级待遇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凡参加工作满30年(或满25年并在乡镇工作时间累计满10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985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学历可放宽到高中、中专文化程度)、近五年来年度考核均在称职以上等次且未受党纪、政纪处分的在编在职乡镇副主任科员,经民主测评,组织考核,可确定为主任科员,并不受规定的比例限制。

3、关心基层干部的生活。要深入了解关心乡镇(街道)干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基层干部家庭,要给予具体帮扶。要关心基层干部的健康,每两年安排乡镇(街道)干部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各乡镇(街道)要积极创造条件每两年安排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4、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具体指导。要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开展工作,及时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注意总结推广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减轻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各市级部门要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针对基层的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大力精减会议文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实实在在为基层干部减负,让他们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实事。

5、弘扬正气,形成全社会关爱基层干部的良好氛围。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采访写作,创作出更多弘扬主旋律,讴歌基层干部的好作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组织宣讲团、事迹巡回报告团等多种方式,弘扬基层干部先进典型的时代精神和高尚情操,大力宣传基层干部艰苦创业、一心为民、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营造关爱基层干部的舆论氛围。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老干部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更好地推动我市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我们采取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上门征求意见、网上留言等方式,向各单位老干部工作者、局机关干部群众、市委和苏州市老干部局以及部分离退休干部就我局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统计摸底和专题调研。最后,坚持点面结合,对调研和统计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当前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们有一支思想端正、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素质比较过硬的老干部工作人员队伍,很多同志长期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工作着,各项任务完成得比较出色,但随着老干部群体已进入“双高期”,其养老、医疗、生活以及参加活动、党建、学习等都面临许多新问题,使得当前许多地方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与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呈现不相适应的状况。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与与时俱进的要求不相适应。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岗位光荣、责任重大。而作为老干部工作人员,为老干部服务就意味着奉献,往往是艰辛的付出与个人所得不能成正比。但少数同志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老化,习惯沿袭老一套,一提“要实现老干部工作与时俱时”,就说“还是老做法,落实‘两个待遇”;有的受当前社会敬权敬钱不敬老的思潮影响,认为从事老干部工作一无权、二无钱,求人费力不讨好,觉得政治前途渺茫,职位受限难提拔,“船到码头车到站”,没有岗位自豪感;有的认为老干部工作是侍候老的、照顾病的、送走死的,没有多大的出息,满足于“没有闹事上访的就行”。凡此种种,思想波动大,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心理消极沉闷,工作标准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使得精心谋事、潜心干事、用心成事成为空话。

二是能力素质与业务精通的要求不相适应。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积极为老干部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和谐环境,确保他们安享晚年、健康长寿,是老干部工作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作为老干部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政策、业务技能和相关知识,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但多数人因未受过专业学习,有的甚至连短期业务培训也未参加过,政策不懂、业务不熟,导致对老干部提出的问题解释不清楚、答复不明确、解决不彻底,甚至好心做错事。有的只热衷于担负传达文件、走访慰问、开展基本活动等一般事务性任务,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积累业务知识、掌握相关政策、探索工作方法。

三是工作作风与深入细致的要求不相适应。琐碎、繁杂、紧迫是老干部工作的突出特点。要做好服务性很强的老干部工作,作为老干部工作人员既要有听得进闲话的耐心,又要有把事情做下去的恒心,始终保持务实的作风,但有的工作缺乏主动性,凡事等待领导的指示,遇到棘手问题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很少深入基层调研老干部工作,养成了守摊子、看门子的习气。有的工作缺乏创造性,只喜欢做常规性事务,在逆境中工作畏难情绪大,对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思考不深,对社会变革中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缺乏预见性和超前防范性,遇到难题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寻找对策,对诸如写调查报告、总结经验、报送信息等工作避之唯恐不及。

四是服务方式与以人为本的要求不相适应。当前,在老干部群体中,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差距较大,我市老干部年龄最大的98岁、最小的75岁,一半以上已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1/3的老干部年龄相对较轻、文化程度较高、身体素质较好,有27名老干部居住在外地,有50多名居住在乡下。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居住地的分散,使他们追求物质文化的需求不尽相同,要因人而异、分别对待。其中进入“双高”期的老同志,平时突发急病多、特殊需求多、不可预测情况多,随时需要提供特殊照顾;处于低龄化的老干部,有的从健康状况出发,既要享受充裕的物质生活,更要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这就要求老干部工作人员必须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做到生活服务与精神服务并举。但实际工作中,有的只热衷于送钱送物等生活服务,不擅长提供文体娱乐、健康保养、政治学习等精神服务,服务层面窄,难以满足老干部多元化需求的愿望。

二、应对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问题的主要措施和对策

没有一流的工作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工作。近年来,我们针对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老干部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实际,按照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紧紧扣住“政治上坚定、业务上精通、作风上过硬、老干部信得过”的标准,积极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抓思想,固宗旨。加强思想建设,是把老干部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推上新水平的前提。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行动的力度,要使老干部工作人员把“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要筑牢思想根基,确保大家对工作的热心。一方面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月一次中心组专题学习,每周一次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日,为每个干部配发专用学习笔记本,定期进行检查。特别是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等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都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带头思考、带头分析、带头整改、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除此之外,还适时组织大家观看反腐教育片进行警示教育、赴茅山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强化了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了服务理念,培养了爱岗敬业精神,为干部职工注入了思想活力。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我们采取组织安排、领导约谈、职工找谈相给合的办法开展谈心活动,并坚持做到“五个必谈”,即工作人员工作和思想波动时必谈,家庭生活遇到困难时必谈,群众反映较多或民主测评较差时必谈,工作中取得成绩或出现失误时必谈,职位和岗位变动时必谈。通过解扣化瘀,从而有效地调动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家把心思凝聚到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专心致志钻研业务,全力以赴干好工作。

(二)抓学习,强素质。提升能力素质,是把老干部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推上新水平的关键。实践表明,光有良好的愿望和热情而没有执行的能力,无异于海市蜃楼。着眼于解决当前老干部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结合个人实践,我感到,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提高能力素质。一是重视业务培训。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的形式,对全市老干部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把20xx年以来部分中央、省、市以及太仓市有关老干部工作方面的相关政策,汇编成《老干部工作文件选编》,老干部工作人员人手一册。利用每季召开的工作例会,宣传解释老干部工作新政策,当场解答疑难问题;对新任老干部工作者以开办培训班形式进行业务政策的培训;所有老干部工作者每两年进行一次集中培训,确保所有老干部工作者都能熟悉政策,积极工作。二是强化岗位锻炼。岗位是最好的锻炼平台,平时不定期对老干部基本情况、老干部工作政策规定、管理服务中可能发生问题的应对措施等主要内容进行抽查,结合大项工作和重大活动,交任务、压担子,有意识地让他们独挡一面,在历练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政策运用、具体业务、调查研究、管理服务等能力。三是抓好随机帮带。我局现有16名老干部工作人员,既有工作经验较丰富,在老干部中有一定威信的年龄偏大一点的老同志,也有政治上趋于成熟,工作积极向上的中年同志,还有学历和工作热情较高、思维敏捷的年轻同志,形成了较好的配置。在实际工作中,经验丰富的、政治上成熟的给年轻的一点一滴传经验,一招一式教方法,使新同志迅速地进入角色,能力明显提高。四是搞好学习交流。为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取长补短,近年来,我们“三区(青浦、嘉定、奉贤)、两市(昆山、太仓)、一院(杭州新疆疗养院)”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老干部工作研讨会,着眼于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居家养老、丰富老干部晚年生活、加强老干部队伍建设等主题开展讨论,通过研讨,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抓作风,树形象。加强作风建设,是把老干部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推上新水平的基本要求。老干部工作人员,其实就是“高级服务员”,扎实的作风是超脱于学识和能力之上的一种可贵品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深化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在机关组织开展“三问三看”活动,就是要求每一个干部职工问一问自已究竟为老干部工作作了多少奉献,看一看工作作风是否务实;问一问自己究竟为离退休老干部办了多少事,看一看工作成效是否明显;问一问自己究竟为克难解困想了多少办法,看一看工作本领是否增强。通过“三问三看”,从而在机关干部中大力倡导知实情、谈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二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把那些身患重病、空巢独居、行走不便、享受等级护理和日常生活困难等40名离休干部登记造册,机关按办公室、服务科、活动科分为3个组,定期上门服务。三是推行“一线工作法”。干部党员要深入街道、社区、深入各个单位、部门、深入老干部家中、邻里调查了解情况,并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感情在一线联络、工作在一线落实,解决不了的重大事情在第一时间汇报。四是落实“五必访”制度,即节假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困难必访、老干部去世必访、发生纠纷必访。

(四)抓制度,促规范。加强制度建设,是把老干部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推上新水平的重要保障。制度是管根本的,我们坚持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做到单项业务有标准,日常管理有尺度,落实工作有要求。一是建立老干部工作例会制度和联系老干部制度。通过每季召开各单位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例会,分析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工作对策和解决办法,通报全市老干部反映的热点问题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强横向联系、工作交流和督促指导,不断推进老干部工作整体水平;把所有老干部按居住地划分成组,局领导和相关科室分组包干,做到每季联系一次,社区干部每月联系一次。志愿者每星期联系1-2次。二是全面推行工作日志和月报季评制度。把全年工作任务,包括常规工作、重点工作等内容分解到每个月,落实到具体人,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及时、具体、真实、完整地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每个月底报分管局长审核,办公室汇总,并召开月小结会议,总结当月工作,部署下月工作;每季度末召开全局工作人员考核会议,对在职工作人员按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廉洁自律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和民主综合评议,季评结果作为年终目标管理考核重要依据,从而进一步提升机关各科室工作效能,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超前性和责任性,更好地服务老干部。三是健全办理制度。为方便老干部,在活动中心底楼专门设立了老干部接待室,有专人接访,并确定每月10号为局长接待日,为老干部解决问题。四是落实ab岗制度。将本局3名驾驶员分配在办公室、服务科、活动中心三个部门从事一些具体工作,使他们在出车之余有事可做,既缓解了科室的工作压力,又能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篇8

关键词:学生;聆听;尊重;教师;素质等;

在教育教学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路是我们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聆听,懂得尊重他人。在教育实践中,笔者是这样引导与教育学生学习“聆听教育”的。

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抓起,让学生感受聆听

笔者从教几十年来,对于接手的学生我都有个共同的标准,那就是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做到认真聆听别人的讲话。起初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自己教学中发现有许多孩子在与长辈讲话时,缺少礼节礼貌上的一些规矩。当与老师谈话时,许多同学也表现出一种似听非听、心不在焉的情景,结果是讲话者苦口婆心讲了许多,听者什么也没有听到,该做什么都不知道。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我便开始了认真培养学生聆听他人讲话的好习惯。记得一开始,我不十分注重结果,而更多的是在于对学生认真聆听习惯的培养,我注意让学生每天都尽可能收看新闻联播,收看领导人与外国友人会见时的表现,特别是请学生认真关注这些人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讲话的,他们在听别人讲话时的动作、神态是怎样的等。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晨会时间,找来《礼仪常规》等礼仪方面的书籍给学生讲待人接物的姿势、动作,与别人交谈时与对方的间隔和距离,说话时如何打手势等;还特别请做得好的学生现场示范,轮流现身表演。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把看到的表现自己认真体会、认识和提高,从而明白什么样的是好的,什么样的是不好的,也就是说让学生首先做到在认识上的提高。

二、从点点滴滴表现抓起,让学生体验聆听

1.以身作则,让学生看得见怎样聆听。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平时的表现,因为很多时候学生会模仿老师。因此,平时我在与学生谈话聊天时,我很注意自己的站姿、神态,我要求自己身子正,说话时自己要看着学生,不东张西望,说话时不做其他事情,如有事情要做,必须和学生讲清楚,说明中断说话的原因,一定要向学生说:“对不起、请稍等片刻”等抱歉用语。影响的结果是:我的学生平时也开始注意自己聆听别人讲话时的表现,不少家长也反馈信息说,“自家的孩子比以前懂规矩多了,会很好地听家长的话了”。就这样,经过一次次的反复表现和示范,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2.抓细节,从小见大。日常教学生活中,经过一次次老师与学生谈话的行为表现培养,学生开始尝试聆听别人的谈话,但这只是限于老师与同学的个别接触时,于是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课堂上不做小动作,认真听别人的意见、观点,并且在别人讲完后提出意见和建议,别人谈话时,不要随意打乱别人的讲话,这样很不礼貌。又如,在收听学校红领巾广播时,我同样注意检查学生收听广播的情况,抓住了这些细节之处,学生不仅能做到每次都能认真收听广播,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还能认真参加小组讨论,还对少数不认真听他人讲话的同学表现出不满并告之。教学中,由于平时自己注意了对学生这些细节上的表现,使得班上绝大多数学生在认真聆听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学生很自觉地做到认真收听广播,上课不做小动作,认真听别的同学发言,很好地做的眼睛尽力去看发言人。

3.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认真聆听。课堂上,教师要把授课内容传授给学生,其目的是要让学生接受和吸收,传统的教学老师总喜欢“居高临下”,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造成了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非常紧张的关系,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聆听。所以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亲密的益友,使得学生自觉“聆听”教师教诲。所以,我们每天面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要认真思考,找出我们教师本身存在的缺点,然后对症下药,注意从点滴之处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耐心培养。

总之,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快速增长,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都直接影响到他今后的成长,培养学生认真聆听就是一个良好的行为表现。因此,对小学生的培养我们不但现在要做,而且我们要一直做下去,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从点点滴滴做好学生的“聆听”培养,相信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一个知书达理的礼仪之士。

参考文献: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篇9

在江苏宜兴,九如城投资38亿占地300余亩的养老地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养老地产已经成为地产行业全新的资本角逐之地,九如城的探索是“大势所趋”,还是谨慎筹谋?

源于梦想的养老

九如城的养老之路始于其掌舵人谈义良的公益梦想。2009年,谈义良成立专门基金,致力于帮助贫困的学生和长者,在一些缺乏养老活动设施的社区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这本完全是公益性质的举措,却让谈义良切实触摸到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脉搏,并在脑中生根发芽。

谈义良用三年的时间走遍国内外知名养老项目后,开始让自己来自公益活动的“梦想”落地宜兴――这就是以养老综合体概念著称的九如城的由来。以做“工业地产”起家的谈义良也由此全面“进军”养老产业。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夕阳”群体成为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但随着各路资金的进入,养老行业良莠不齐,利用养老的噱头跑马圈地的企业亦不在少数。但真正成功并在业内享有盛誉的项目并不多见。

九如城副总经理王学东接受《中国地产总裁》杂志采访时表示,“作为新生事物,从事养老地产这个行业是存在风险的。首先,当前的政策并不明朗,政府层面可以实际操作的扶持及优惠政策并没有落地。其次,养老地产只是养老产业链条中的一环,而养老产业在中国也并非成熟的产业。养老地产在整合资源时,面临的是并不完善的上下游体系。”

虽然前路艰险,九如城在宜兴的项目还是如期动工。或许这正是源自理想的力量。

养老地产的核心是养老

社会老龄化的加快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导致部分房企离开住宅市场,转战养老地产。而以此为噱头利用政府优惠政策拿地的企业也为数不少。王学东认为,房企进入养老产业确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中国来说,地产商是民间力量率先进入养老产业的一股重要力量。”王学东解释说,住宅地产商的资本优势,对硬件设施开发的成熟经验以及其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都是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养老地产在各地的“火热”也正源于此。但是,以快速销售实现投资回笼的住宅开发模式,在养老地产市场难以为继。“做养老地产,不仅要面对较长的资金回笼周期,而且要面对与整个养老产业的全面融合,这绝非易事。”

“养老地产的本质和核心是养老,养老的本质和核心是服务。养老地产是先有‘养老’后有‘地产’。”王学东这样解释养老地产中“养老”和“地产”的关系,这同时成为九如城的建设理念。

地产是载体,养老才是核心,对于将做养老地产作为调控政策“避风港”的企业恐怕要大失所望,“在没有想明白之前,在没有通过长期经营和服务来创造价值之前,在没有完善的盈利模式之前,不要贸然进入养老地产。”王学东建议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本市场蠢蠢欲动。虽然专家不断提醒要“慎入”养老地产,但商人逐利的本性使其对这块蛋糕难以无动于衷。

“做好‘硬件准备’,发挥‘软件’优势,‘软硬兼施’,在养老地产市场中分一杯羹也并非不可能。”王学东介绍说,做养老地产,开发商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养老地产与传统的住宅地产差异很大,要避免将住宅地产的规划思想带入到养老地产中,不能只看到养老地产背后的巨大利益,更要以一颗养老、侍老的心来做地产,要围绕对老年人的服务来做地产。其次,选择做养老地产,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在中国产业配套设施并不健全、养老观念并未转型的情况下,建立长期运营意识。第三,养老地产对开发商的资金链要求很高,长期的运营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整合优秀的养老服务设施团队资源,将管理和服务的理念融入其中,才可能提供好的产品。

而除去心态方面的准备,“技术层面”的准备也很重要。对于养老地产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医疗环节,王学东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真正适合中国养老市场需求的并不是普通的综合性医院,而是“小全科,大康复”的医疗机构,“这样的医院才更符合老年人的需求,特别是更能满足老年疾病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实现真正的医护结合。”

软件和硬件同时具备,仍然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模式将软件和硬件融入其中,进而形成可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养老地产模式。九如城的模式是:打造养老综合体。

打造养老综合体

“养老产业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养老地产只解决了其中‘老有所居’的部分。”很明显,仅仅解决了居住的问题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需求,九如城养老综合体的魅力正在于此。

按照谈义良的规划,九如城要打造的是一个包括养老院、医院、购物中心、绿色食品基地、酒店、学校、公园、公寓等形态,同时高度集合养老养生需求,覆盖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老年痴呆照顾区和临终关怀区等功能区,满足养老全生命周期的综合体。

“在我们看来,养老并非被动的养老,而应该是主动的。所以,养老就应该和养生结合起来。”在老年人“老”而未“老”的阶段开始“养老”的进程,不失为上策。而为了照顾中国传统长者希望子女承欢膝下的念想,“我们鼓励多名家庭成员的混居,但前提是,所有的配套设施都要按照老年人的诉求来完成。”在王学东看来,养老不仅仅是经济供养,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养,是包含敬仰之情的体贴与感情的双重付出,且精神方面比生理层面对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

正因如此,九如城养老综合体包含了深刻的内涵。建筑的养老功能设计,如全区无障碍设计,产品功能老年化,老年活动空间多元化等等,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长者,提供不同的养老服务,以强大硬件设施如医疗设计、服务设计以及科学的管理设计来完善建筑“适老性”的需求,同时,打造CSa农场,以满足老年人的营养需求。而在技术层面,利用物联网和云中心技术将所有体系联接,最终实现长者生活数据化以及管理的一体化。

盈利模式的创新与坚持

无论是九如城还是其他养老项目,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都是开发商不得不考虑的“难题”之一。

王学东指出,在我国,养老地产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国家产业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养老服务并没有进入医保体系和社保体系。“这使养老地产难以形成完整的赢利模式,也使当前的养老地产只能将目标客户对准有支付能力和品味追求的中高端人群,所谓的赢利也只能依靠这一人群。”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篇10

关键词:老龄化;女性寡居老人;养老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135-04

中国早在2000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伴随着老龄化问题而来的就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一、研究女性寡居老人养老问题的现实意义

在老龄化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性别差异问题。在几乎所有的地方,女性的平均寿命要长于男性。但是老年妇女一般比男性老人更贫困,患慢性病和因病致残的比例更高,也更容易受到歧视和忽略。因此,笔者选择女性寡居老人为研究对象,了解她们的生活状况,关注她们的养老保障问题,有助于政府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政策。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范围包括广东、江西、山东、内蒙古、安徽、河南、河北、黑龙江、广西、贵州等十个省份,建立调查结果数据库;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城市女性寡居老人和农村女性寡居老人的供养及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辅以个案访谈法,并结合观察法和文献法,从而更加透彻地了解这个群体的生活状况。

三、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2份,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受访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352位女性寡居老人,其中低龄老人(60~69岁)有66人,占18.8%;中龄老人(70~79岁)有182人,占51.7%;高龄老人(80岁及以上)有104人,占29.5%。这可看出,这不仅符合人口学规律,也说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条件改善,人的寿命得到显著延长。

调查得知:城市女性寡居老人未接受正式教育的占32.6%,上过小学的达14.6%,上过初中的达13.1%,上过中专和大专及其以上的分别为29.3%和10.4%;农村女性寡居老人未受过教育的达71.9%,上过小学的达19.6%,上过初中的达2.7%,上过中专的达3.4%,上过大专及其以上的达2.4%。从总调查对象的原职业情况来看,无职业的达到了61.1%,专业人员占15.8%,农林牧渔业者占14.3%,办事人员占3.1%,服务人员占5.7%。总体来看,这个群体受教育的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女性寡居老人为文盲或半文盲,这也是老人生活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受教育程度对职业分层的影响明显,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层次越高,收入就越高。调查访谈了解到,有些老人受过教育但没参加过工作,其生活状态与未受过教育的老人相比要好,生活更充实、幸福,这在城乡对比中表现为城市女性寡居老人生活状态较好。由此可见,文化教育对人一生影响深远,其意义重大。教育改变生活,因此,我们政府要重视教育。

(二)受访者的物质生活状况分析

表1调查显示,这个群体生活来源较单一,大多数老人的月收入来源于子女的经济赡养,而其月收入主要用来支付食物、医疗和人情。从生活主要来源来看,老人们的生活来源网络规模较小,和子女的孝顺程度成高度相关,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养老模式的遗留,可见中国养儿防老传统思想有一定根据,适应社会保障制度尚不成熟的现实。尤其在农村,养老保险尚未普及,她们认为有儿子生活才有保障的思想更为牢固,重男轻女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从表1可看出,老人生活来源来于女儿孝敬的有51.7%,可见女儿在赡养老人方面也承担重要的义务。访谈了解到,孝顺的女儿把老人照顾得更好,而有不孝顺儿子的老人晚景凄凉。因此,我们要继续倡导男女平等的思想,生儿生女都一样,关键是要培养孝顺的孩子。

从表1可知,来源于孙子女孝敬或亲戚朋友支持分别达13.6%和3.1%,这部分老人主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没有子女,第二种是子女不孝顺或子女的经济条件比较差,需要依靠孙子女或亲戚朋友的支持才能维持生活。有9.9%的老人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生活来源,主要为中低龄老人,她们有的喂养家畜换取零用钱;有的种菜卖,有的做手工,这部分老人身体比较好,不需要支付太多的医疗费用,所以他们靠简单的劳动所得也可支付日常开支。通过进一步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力逐渐丧失,靠自己劳动来维持生活的比例逐渐减少。依靠政府救济大多是80岁以上的老人,由于政府资助的标准较低,资金短缺,且这部分老人大多身体状况较差,需要支付较多的医疗费用,因此她们的生活状况仍然不好。尤其是农村子女务农的老人,子女的经济条件较差,难以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而社会医疗保险未真正普及落实,因此在依靠政府救济的同时,还得依靠亲戚朋友的帮助才能维持生活。有25.6%的老人选择“其他”,这包括退休金、积蓄、遗属补助费等,她们大多都接受过教育,目前生活状况比较好。

由于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家庭、政府等多方主体的努力,女性寡居老人在物质供养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其精神需求及精神文化生活则相对被忽视。大部分农村女性寡居老人的日常生活较为单调,由于年龄、经历和价值观的差异,她们接触的大多都是和自己年龄接近的女性老年人,在精神世界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圈群体”,看电视和串门是她们主要的休闲消遣方式,选择“经常”分别达到62.2%和50%。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城乡物质条件的差异外,也存在生活习惯和观念上的问题。虽然选择“经常”和“偶尔”做农活的老人只有10%和16.7%,但是她们即使不能做农活,也会通过喂养家畜或做手工等来获得收入;即使老了,她们也不愿放弃劳动。调查显示,老人旅游的比例较低,经常旅游的只有6.7%,偶尔和从不旅游的分别达到40%和53.3%;访谈得知,有的村子也会组织老人出去旅游,很多老人愿意去,这说明她们有到外面看世界的美好愿望,只是缺乏有组织的引导和带领。笔者认为,政府和社会应高度重视女性寡居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将精神保障纳入老年保障的范畴,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老年精神保障机制,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基层组织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帮助老年人转变生活观念,使她们有一个“夕阳红”的晚年。

(三)受访者的医疗保障状况分析

老人在生病期间的照料状况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照料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是代际“反哺”的重要体现。老人生病时,儿子和女儿是主要的照料者,分别占62.4%和57.8%,孙子女是主要的照料者占8.3%。有些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或没有子女,就只能求助邻居或亲戚朋友。访谈了解到,有些老人患有高血压、风湿病、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病,由于经常生病,就会遇到“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情况,这群老人最需要人照顾,但由于经济不允许请不起看护,老人生病时得自我照顾,有些得求助邻居或亲戚朋友。有些农村女性寡居老人境况更艰难,子女外出打工,老人不但日常生活要自我照料,生病时要自我照顾,还要帮子女带小孩,这反映出“空巢老人”急需重视的问题。

由于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老化,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从调查显示的女性寡居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来看,身体状况不好或非常不好的大多数是中高龄老人,身体状况能达到好或者非常好的一般都是低龄老人。总体来看,这个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籍老人,由于长年劳累,多胎生育,操守家务的传统角色使得她们的健康状况更加令人担忧。调查了解到,有52.4%的老人半年以上才看一次医生,有些老人身体状况并不好,但由于经济原因,生病了也不舍得花钱看医生。每周至少一次和每月至少一次分别占8.1%和23.9%,这大部分是身体较差的中高龄老人。访谈了解到大多数老年人除大病才上医院,小病一般都是上当地的一些小诊所就诊。大多数老人有病就拖,实在扛不住才去医院,他们的健康保障令人担忧。医疗费用高是制约老人上医院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老人的医疗保健费用主要来源于儿子(58.1%)和女儿(53.5%),如果老人患大病需要手术,其费用主要由儿子平摊,女儿视经济状况和意愿来支出。没有子女的女性寡居老人一般就由孙子女或亲戚朋友资助,分别占了4.7%和7.0%。有31.6%的老人表示他们的医疗保健费主要来源于医疗保险,访谈中了解到不少女性寡居老人、尤其是农村籍的老人对这项制度不了解,也就无法信任它,同时,老人们也表示常见病多数不在保险范围内、手续繁杂,成本高以及政策透明度低,因此到最后也没有享受到这种保障,这对于常年生病的老人来说,医药费是个沉重的负担。由此可见,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在落实和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要高度重视。

老年人的健康、尤其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在家庭中是弱势个体,在社会中也是一类被忽视人群。尽管有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和家庭护理,但不少农村由于条件限制,可利用性很低,不过这不意味着这些地区现有的医疗服务没有改进的余地,也不意味着这些地区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改进可能会是一笔巨大的投入从而不可能实现。实际调查中,笔者认为,只要当地政府提高认识,小额投入,给予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加上对现有组织和人员的一些必要的管理和重组,即可以很好的让这些现成的卫生服务组织和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疾病诊治和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就能为当地老人健康带来巨大保障。

(四)受访者的精神生活状况分析

大多数女性寡居老人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对大多数老人来说,家庭是她们唯一的精神寄托,西方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式的东方养老制度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神赡养功能,老人可以从家庭中得到很大的精神支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才不会孤单、寂寞,所以子女应该多关心寡居老人。子女、孙子女等应在物质孝敬之外,注意多和老人进行情感交流,平日里要经常向老人问寒问暖,每逢老人身体不适,更需悉心照料,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此外,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老人发生紧急情况时,邻居能起重要作用。据调查得知,农村邻里往来频率比城镇高,老人们与邻居、亲戚朋友的联系也较城镇密切。

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并列为老年人赡养的三个重要方面,与希望获得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相比,老人平日里更希望获得精神慰藉和情感关怀。访谈了解到,经济富裕与精神赡养水平不成正比,越“衣食无忧”的老人对精神需求越高,对精神贫乏的感受越多。现实生活中,在赡养父母的观念上,很多人还停留在让父母吃好、住好的阶段,普遍忽视与父母的精神交流,很多子女虽然知道老年人需要精神慰藉和情感关怀,但过于专注于自己的成功与幸福而忽略老年人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以“孝”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的滑坡,也反映了传统的“孝”的老化与缺失的问题日益严重。

四、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显示,女性寡居老人从年龄、性别、教育和职业来看都是相对弱势群体,总体而言她们在经济供养上存在不足,在生活中缺乏照料,其精神生活也相对贫乏。女性寡居老人的养老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女性寡居老人的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2)病无所医成为女性寡居老人尤其农村女性寡居老人面临的突出问题;(3)情感空虚、孤寂、无助等问题也是女性寡居老人生活的一大困境;(4)女性寡居老人尤其农村女性寡居老人的养老风险意识淡薄,这种状况也在困扰着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

以上这些问题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个人角度来说,女性寡居老人首先应自我调节孤独感,可多与子女、亲戚、邻居、朋友接触,扩大生活圈,充实生活的内容,“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让晚年的生活绚烂多姿;改变观念,勇于追求幸福,选择再婚,而无须顾忌世俗眼光和年龄的限制。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子女不但要承担经济赡养的责任和义务,而且要承担精神赡养的责任和义务;为改变老人的生活现状,子女自身需改变观念,如积极支持单亲再次寻求配偶,建立婚姻,毕竟伴侣的感情、相互扶持是子女无法替代的。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推进性别平等,将男女平等的国策落到实处,如在就业与退休年龄等方面,逐步推进男女一致,消除女性歧视,从根本上提高妇女的地位,有助于提高女性竞争力,以保障晚年生活。第二,大力发展女性基础教育,加强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让女性有一技之长,扩大就业面,增强竞争力,对下岗女性和家庭妇女进行就业再培训,鼓励她们积极进入职场,既保障了经济来源,也改善了精神生活,为提高晚年生活质量作准备。第三,完善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不同年龄层老人相应的生活保障制度和照料机制,同时要继续健全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使老年人能够就地、就近、及时得到优质的法律援助和服务。建议政府和社区要重视加大对养老社会化事业的投入,建立设施完备的养老机构。第四,加强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建设,整合社会力量,做好老年社会工作。首先,要协助老人进行自我探索,协调好与子女、朋友、邻里的关系,扩展社会支持网络。其次,在建议加强社区建设,为提高老年人精神生活,通过建立老年文体娱乐部、图书阅览室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老年婚介所,建立小规模的老年人才市场,从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修建基础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社工人员可以在社区积极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如组织一些互动参与的简单小游戏,丰富老人的生活;开展“心理辅导小组”、“疾病护理”、“临终关怀”等,对老人给予身心关怀和精神上的慰藉。另外,可以开展相关的募捐活动,筹措资金用于修建农村养老院等福利机构,改善老人生活。第五,建立老年义工制度,引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在大部分老年人及其家庭难以独自承受老年生活护理给其带来的经济压力面前,有相当一部分是刚离开工作岗位,身体依然健康,本身也有强烈地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的意识的老年同志。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特别是开展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服务是开发老年人资源的有效途径,如在街道社区里开展的“一助一结对子”活动是一种容易被老年人接受的照顾形式,因为他们之间容易沟通,相互间的帮助也细心周到。同时通过这种互助的形式不但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对这个群体的养老,不仅是人子的赡养问题,还有社会保障问题;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还有法制问题,因此,关于“老有所养”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要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缓解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解决老年群体乃至未来家庭功能缺失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女性寡居老年人,以实际行动来帮助这个群体,让每一个老年人都能幸福、安康、快乐、温馨地享受晚年。

参考文献:

[1]雷雪原,沙吉才,杨子慧.中国老年人口(人口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

[2]邬沧萍,姜向群.老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