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十篇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十篇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0:04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篇1

“主题”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例如,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用书“学习包”中,尽管围绕课程内容的三条线索四大领域五个方面设置了一些主题,但这些主题仅仅是一种指南和一些范例性问题,不同地区根据师生的实际生活来自行确定适合自己的主题,也就是说,从校内外、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求和提出活动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在主题的引导下并围绕主题展开的实践活动过程,允许师生在实施过程中超越现成主题去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开辟新的活动探究领域。

课程资源只提供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而不提供具体的内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提供了“主题”需要选择的广阔范围,“主题”则是其课程资源的凝练表现。主题的开发、选择与设计对于中小学校师生尤其学生来说,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不知从哪里做起。结合各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设计的经验,笔者以为,首先,必须遵循《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的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学校的特色,反映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和联系显示日常生活等原则。其次,应当反映当今社会发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实践能力、探索创新精神、个性品质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客观要求,当代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及其实施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及历次课程改革特别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发展趋势。再次,应当以当代社会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为客观依据,以当代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特别是当代课程理论为理论指导。再其次,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与生存体验的获得与增进,有助于学生人格、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具体说来,主题的开发、选择与设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及其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按照《学习包》所提供的范例,根据本校所处的教育层次及其特色与现有条件以及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其特征、特长自行选择适当内容范围,确定合适主题;应当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加以整体设计。

第二,,应当尽量就地取材,根据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并与“地方课程”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考虑,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和地方蕴藏的巨大课程资源,如人口、能源、生态、环保、交通、城建、消费、文化、教育等都是主题的不竭源泉。

第三,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程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兴趣爱好、文化教育背景及其实际生活经验等,重视那些来自中小学生现实生活并对他们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的主题,以便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实施;应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力求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形式活泼、情趣盎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展现他们的特长、发展他们的个性。

第四,应切实保证并提供尽可能多的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参与实践,自主活动,动手操作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切忌学科化、课堂化、理论化倾向;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开放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多元自主的实际锻炼、展现才干的机会;应能帮助师生转变传统“授受式”教学活动方式,特别是促进学生改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动手操作探究能力及其完善健全的经验结构。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课程资源;优化整合;共享机制

一、地方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高校课程资源是指高校在课程设置、实施与评价等全过程中一切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因素的总和,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和水平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

地方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颇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地方课程资源内涵没被厘清,因而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时存在窄化的现象,或专注于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或专注与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或专注于显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等,从而影响了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二)教师、学生和社会被置于课程资源开发的边缘地位。教师充当使用课程资源、解释课程资源的传统角色,缺乏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动力,认为只有课程学者和学科专家才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三)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失衡。教材被认定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载体,因而将开发教材看成是开发课程资源的全部。(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社会实践未能接受良好的信息反馈和价值认同,因而使得我国现有的一些高校课程存在诸多缺陷,表现为:①课程结构与设置缺乏应有的科学论证。②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存在失调,特别是科学与人文的失调。③课程形态失调,多学科课程,少活动课程,重视学术性课程,忽视实践性课程。④课程的实施方式单调而呆滞局限,缺乏应有的生动性和师生互动性等等。诸多因素致使我国高校课程质量难以实现根本性的突破与提高。

课程资源的研究成为最近几年课程研究的热点,出版了一批专著,也发表了一定数量的论文。其研究态势表现为:梳理理论内涵,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纵观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虽然呈现良好的态势,但也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资源研究热,高校课程资源研究冷。专门探讨高校课程资源的理论构建的著作,还没有出现,发表的论文涉及高校课程资源的也较少。(二)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在课程资源的理论建构上,既有共性,更有个性。当涉及高校课程资源时,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仅理论架构模糊,且缺乏操作性。本文以地方高校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策略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对地方高校课程体系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二、地方高校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地方高校课程资源的改革目标在于充分开发、利用与整合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完善课程目标定位、完善课程结构与设置、丰富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及其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总之,以构建内容充实、体现时代精神、行之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较为完善的高校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机制,是其主要目标。

地方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体系以及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地方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立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准确定位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体系改革、设计、实施和评价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各环节的重要指导依据。高校课程的核心目标应该立足于以育人为本、培养创新型人才,关注教育的整体性和实效性。同时,体现学科之间的交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理念与方法的融合,并体现自由和秩序、深度和广度、多样化和专门化、灵活化和规范化、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

1.充分组织并利用优质课程资源,实现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目标。制约地方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利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明晰。为了更好地组织并利用优质课程资源,地方高校应该实施多样化的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分段培养、校际之间优质资源共享的合作培养、学分互换等形式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拓展优质课程资源。

2.构建客观而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资源评价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考评大学生的课程整体效应与水平,及时反馈大学生受教育的有关信息以及对于课程资源的评价信息,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优化整合提供正确的参考依据。

(三)集聚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创建共享集成机制

实现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有效共享,必须建立共享机制,构建共享服务平台与共享技术支持体系。这就要求高校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高校与高校之间或高校内部各单位之间要达成思想意识上的高度统一,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优质资源的共享集成才能实现。此外,随着优质课程资源的电子化、网络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与教师角色的势必发生变化,因此应提前做出应对措施。

三、地方高校课程资源优化整合途径与方法

地方高校课程资源优化整合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

(一)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校内课程资源优化结构体系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最终体现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体系。因此,我们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时必须保持与课程结构体系协调一致的动态平衡。在整合或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开发素材性课程资源时,既要充分考虑有利于实现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又要反映社会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既要与学生外部条件相一致,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发展需求与现实水平;既要考虑现实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科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校内课程资源优化结构体系。①在逐步完善学分制、保证大学生基本培养规格的前提下,通过设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弹性课程和模块课程,构建并不断优化“平台+模块”的素质教育综合课程体系;配合实施“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实验项目体系”;并辅以实施专业主辅修制度和跨校选修制度,打破学科壁垒,拓宽专业口径,整合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以培养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以学科建设为航标,发挥强劲学科优势,鼓励教师紧跟时代、追踪学术前缘,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开设符合学生特点、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并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以充实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与爱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③开设能激发学生潜能、与学生就业创业相关的综合素质训练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④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活动、开设讲座与论坛、进行校际交流等活动而精心培育校园文化课程资源,以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激发学生兴趣、展示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诚如美国课程专家泰勒所说,“只有通过利用每一种经验可能会产生的多重结果,才有可能使教学更有效”。

(二)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更好地发挥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作用

我们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时,要发挥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作用,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原则。其一,优先性原则。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而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并使之优先得到运用。比如,学校教育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要帮助学生学会能够建设性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本领,那么学校就必须对于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所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及社会为个人施展才能所提供的种种机会进行综合的了解,做出恰当的判断,筛选出重点内容并优先运用于课程。其二,适应性原则。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一般情况,也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特殊情况。如果要为特定教育对象确定恰当的目标,那么仅仅考虑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除了考虑学生群体的情况外,还要考虑教师群体的情况。只有这样,课程资源才能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三)提高思想认识,建立优化整合高校课程资源的激励机制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全方位的、需要众多人员参与的事业。高校不同于从事基础教育的学校,尤其是一些重点高校,本身就是知识与信息的发源地与集散地。因此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上,高校具有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不可企及的优越性,拥有的潜在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关键是要引导高校教师将更多的精力与热情投入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来。这就需要在思想意识上,让高校教师与管理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高校教师及管理者要具有以下观念: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规划。与此同时,在高校建立开发课程资源的激励机制,以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十分重要的。

(四)建立高校课程资源优化整合的多元模式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是多元化的,比如,教材的二次开发模式,可以是以教师为主的开发模式,或者以学生为主(包括硕士生、博士生)的开发模式、以社会为主的开发模式等。至于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教材的再开发、多次开发,就是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对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材料,经过教师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给学生。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另一方面使教材能紧密地结合学生的经验与生活实际。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促使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服务于教学,提升教学水平,收到“教学相长”的效益。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多元化,可以由校内到校外,分步展开。

(五)建立网络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共亨机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空前提高。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教育部还制定了《网络课程课件评审标准》用于遴选优秀课程教材资源,开发了一批网络教育资源。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启动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建设了300多个基础性网络课程、案例库和试题库。2003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67所网络学院)年报年检的统计数据表明有数量可观的电子图书、录像带、光盘和网上视频点播课件。200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三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联合办学”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探索新型的网络教育联合办学模式。2003年9月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正式启动,教师网联计划是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其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实现全国教师教育网络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①高校应以“三名建设工程”(即“名师建设工程”、“名课建设工程”和“名教材建设工程”)为契机,集聚校内外优质的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和教材资源,形成共享教育资源,创建共享促进机制和共享技术支撑体系,实现优质资源有效共享,以加强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高度融合,改进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将精品课程真正建设成为能进入“课堂”(有整套视频)、直接使学生受益的课程。此外,让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③利用优质师资,按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以专题的形式,突出“专题”的特色,撰写新的《学习指南》,或更新原有的《学习指南》,在校园网站或学校电子图书馆,挂出《学习指南》电子文档,作好专题性的网络链接,并提供信息检索的知识,使学生在知识充斥、鱼目混珠的网络里,迅速获得准确而有益的专业知识。④加强与兄弟院校间学术文化交流,促进课程资源共享。

总之,高校发展的灵魂是国际眼光和改革创新,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地方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应立足于充分优化并整合优质课程资源,突出创新性与国际化,打造传承与创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课程文化生态系统。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挖掘校内外一切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的课程文化资源,在课程教学与改革中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崇尚创新、勇于进取的学术氛围,激发和尊重学生的个人首创精神,培育以人为本、与真理为友、尊重学术、不懈追求的自由探索精神,塑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课程文化;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家长等课程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三是扩大课程资源的国际化视野,着力培养学生的全球性能力。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廷凯、丰力主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2]范兆雄著《课程资源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篇3

关键词:高职数学;精品资源;基本资源;拓展资源;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125-02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使精品资源共享课得到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2012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对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笔者在本校高职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对各项相关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高职数学课程的定位

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要将数学模块与专业案例一体化,实现数学与专业融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的量化能力和数学思维习惯,并通过数学软件提高学生处理复杂计算的能力。高职数学教学任务要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高职数学的教学模式应该首先根据专业课程确定与数学关联的案例或模型,然后将案例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加工整理成若干功能互补的数学模块,再用专业案例来驱动数学模块的内容,最后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专业或实际问题。

二、组建一支多元化的高职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优秀建设团队

精品资源课程建设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组建一个优秀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团队,是保证课程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的关键。课程团队的组建要注意对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及职业资格、专业工作经验、专职教学经验、年龄、研究领域等的综合考虑。

高职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团队,团队负责人要有主持相关领域科研项目、发表相关领域科研论文的经历,同时要具有制定合理的计划、统筹规划安排工作及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团队成员要求专业素质高且组成要多元化,在数学课程所在专业领域有比较丰富的开发经验和教学经验,能正确把握数学课程的脉络;能够熟练地完成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更新和维护;要具备踏实肯干、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取得好的建设成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设计高职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体系

我院《高等数学》课程设计了面向工科类、经管类专业的2个不同的课程体系。工科类以“公共必修模块+不同专业方向的必选模块+选修模块”的课程体系,即“一元微积分+必选模块+数学建模或数学软件”。这里,必修模块是满足规格教育需求,其主要教学目标是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方法;选学模块满足专业需求,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解决专业应用问题的能力。选修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管类则以线性代数、线性规划、概率统计为主线,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吸收、消化、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高等数学基础模块即公共必修模块具有受众面广且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要求不能“一刀切”等特点。

四、深入分析高职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资源建设内涵

1.深入领会高职数学课程的基本资源建设内涵。数学课程资源建设由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部分组成。

基本资源是指能反映课程数学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试卷、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可按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的要求加以组织。课程模块即课程的章和节,教学单元则包括学习指导、演示文稿、教学录像、实验资源等,教学资源相对独立,可以被单独使用。另外,对于数学概念、定理多,运算规律多,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对教学难点、易错点进行专项指导,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混合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模块案例一体化”教学模式等展开教学。几种主要基本资源建设要求如下。

数学课程介绍:要求体现课程特色。包括课程目标、课程性质与定位、教学内容覆盖面、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专业/岗位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对授课对象的要求、教材与参考资料、已经具备的教学条件等。

数学课程大纲:包括课堂数学教学大纲、数学实验大纲等,以纲要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应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块或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等。

数学教学日历:教学日历是数学教师组织教学的实施计划表,包括具体教学进程、授课内容及时间、课外作业、授课方式等。

数学考评方式与标准:即数学课程最终对学生的知识、态度、技能的评价方案与标准,包括考核的形式、内容及所占比重等。

数学学习指南:即课程导学,是教师对学生学好本门课程的建议与指导。

数学教学重点难点:是对课程总的教学要求,通过对学习的调研分析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方案,包括引入导语、确定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解决策略、课堂提问、内容编排等。

教学录像:教学录像按教学单元录制,包括教师授课录像、实验演示录像等原创资源,采取mp4格式(标清或以上)。

教学课件: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讲解和演示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所制作的教学资源,所采用的素材要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如应是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

教学案例:即课程中引入的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掌握所需技能的实际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意义,能说明一定的实际问题,如“一元函数微积分”案例中引入了“商业经营中的利润最大案例”等。

2.深入领会高职数学课程拓展资源建设内涵。在课程建设中,拓展资源应该是既能够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同时又具备多样性、交互性,能辅助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试题库系统等。几种主要数学课程拓展资源建设要求如下。

数学案例库:除基本资源中用于课堂的教学案例以外,提供的用于课外拓展学习的多个案例,可以是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设计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案例。

数学专题讲座库:根据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或知名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每一次讲座要有不同的主题,经长期积累和资料保存,可建立较为完整的专题讲座资源库。也可到网上收集相关资料,但必须注明出处。

数学素材资源库:搜集各种媒体素材,对应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建立资源库。

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通常是提供网络上已有的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检索系统,提供相关网址。

数学演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自主研发仿真实验实训系统,供学生进行仿真练习,或与企业行业合作,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协同开发仿真练习系统。

数学试题库系统:建立试题库,能够随机生成不同的试卷,供学习者进行测试练习。试题库的题量相对要大一点,难度要适中,应尽量涵盖所有的知识点。

五、广泛收集数学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广泛收集是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重要一环,每一个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都需要课程组的成员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完成。为做好此项工作,团队每个成员都应注意以下方面。

分工协作:课程组成员分工承担任务,每一位主讲教师负责所讲章节的基本内容,非主讲教师协助主讲教师完成整理、修改、上传等工作。

收集网上材料:网络上的资源广泛及时,更新也比较快,要注意搜索、整理和归类,并注明出处,及时上传到课程网站上。

收集自主资源:课程组的主讲教师平时的授课资料、实验资料、授课课件以及外出培训学习的相关资料,都要及时地进行积累和整理归档,这些均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收集学生资源:这里主要是指对学生通过实训而完成的作品的收集。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的优秀作品对下一届学生的学习能提供很好的鼓励和帮助。

六、树立精品意识,把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内涵

从对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知文件及指标体系的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共享”和“精品”这两个词上。共享是指资源要通过网络提供给所有有需求的学习者,精品是指资源的质量。要树立精品意识,明确建设精品课程并不是简单地搞好课程的课堂教学就行,提供的优质资源要能够为学习者获取知识能力、提高文化素质提供帮助。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内涵建设。

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职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普通教育,强调的是“能力本位”,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教学中要体现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优秀的师资队伍:优秀的师资体现在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优秀的人格魅力、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工作态度等。

实用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精心选择,要体现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综合性和可行性,理论与应用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课程组在与专业课教师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开发实用型的教材,也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非常有利于精品课程的建设。

严格的教学管理:要实施一流的教学管理,学校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工作,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考核与监督,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篇4

[关键词]跨课程教学资源行政管理专业

[作者简介]苑秀芹(1977-),女,内蒙古通辽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陕西西安710119)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4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开放教育事业的推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成为当前提升开放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学习资源是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载体。如何开发符合不同专业要求和课程教学目标,适合远程学习特点的学习资源是远程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一、建构跨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以学科、课程为基础进行学习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这种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一,不同课程间的关系容易被忽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见章节知识点之“树木”,难见课程体系之“森林”。其二,知识的联系性容易被忽视。单一的课程资源难以对在诸多课程中均占据重要地位的知识点有效整合,这样一方面割裂了学生的理解力,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重复劳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难免局限于一门课程展开讲授,对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有限。其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容易被忽视。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往往以帮助学生应考为目的,即便现在有的课程开始关注于实践活动,但仅涉及实践活动的特定方面,使得学生难以形成对实践经验的整体认识,过于专业的教学资源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学资源建设思路,特别是跨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值得深入研究。

1.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呈现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通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某一课程建立对一门专业的整体认识,而对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建立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毕竟不同学科课程共同构成的知识体系才是内在的、本质的,专业教育必然意味着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一个整体,它可以将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进行整合,从而避免课程对知识本身某种程度的“肢解”,全面、整体地展现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容易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明确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与其他知识点的关系。

2.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有利于节省教学投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不同的课程相互独立存在,但是重要知识点往往在不同的课程中均有所体现。此时,以该知识点为线索,整合不同课程的知识内容,有助于使学生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来认识该知识点。同时,由于课程教学往往在时间安排上先后有序,因此,此前课程中出现的知识点在后一课程中如果能被进一步强化,无疑对后面课程的学习也有所裨益。如果将多门课程都涉及的公共知识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资源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学投入,节省教学资源,事半功倍地开展教学活动。

3.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实践,满足学生需求。开放教育学员均为成人,其学习实用性强,自我导向意识明确,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人体验的整合,希望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事务和问题需要运用跨学科、跨课程的知识来帮助解决,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更好地提炼不同学科的理论,并且将之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满足学生需求。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要以提供个性化定制资源服务为目标,帮助学员根据自己需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这样做,一方面使枯燥的理论可以变得更加生动,使理论的实用性得以加强;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生活与所学内容的有机关联,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强调跨课程建构教学资源并非抛开课程而建设独立的教学资源,恰恰相反,跨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要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一方面,按照教学大纲实施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基本教学目标,顺利通过考试;另一方面,课程的学习也是循序渐进地认识整个知识体系中各个知识点的不可缺少的过程。可以说,课程教学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构建开发教学资源的前提准备。强调和突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是为了避免教育活动终止于课程教学现象的出现。跨课程建构教学资源可以作为课程教学的延伸和后续保障,从根本上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改进课程教学效果。

二、跨课程教学资源的着力点: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跨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以课程的有机整合为基本目标,无论是选题还是教学目标的设定,都要首先思考:教学资源设计是否可以避免课程教学平台的重复建设?教学资源设计能否将不同学科内的相同、相似的知识点融为一体?教学资源设计是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开展,有效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在充分考虑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资源的内容和重点的不同,将理论重点、社会热点、工作难点和个人兴趣点作为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着力点。下面以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1.基于理论重点建构课程间关系。行政管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与学科,在形成过程中它以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作为基础,逐步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学好这个专业和学科,无法绕开这些理论知识。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些理论均按照课程的设置被划分开来,为适应学科的需要,不免会人为地对理论进行“修剪”,使得理论的整体性无法充分体现。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例,作为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该理论为当代政府行政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为行政实践尤其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这一理论在越来越多的行政管理课程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中,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城市管理学、西方行政学说、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等课程中,均不同程度地涉及了这一理论,在公共管理学、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等课程中还被作为核心内容来加以介绍(如下表所示)。

注:所用教材分别为齐明山主编的《公共行政学》(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丁煌主编的《西方行政学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张波主编的《现代城市管理学基础教程》,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周晓红主编的《公共管理学概论(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胡宁生主编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不难发现,此时仅仅依靠不同课程进行教学,难以还原该理论以整体面目,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难免会有所偏差,而且不同课程的教学中难免会出现重复讲述,教学效率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将这一理论作为核心构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展现该理论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还可以有效地将不同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发现学科间的内在联系。除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之外,治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知识点也是如此,可以分别进行教学资源建构。

2.基于“社会热点”推动理论运用。作为一门专业和学科,行政管理的重要特征还在于它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接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政府的有效管理下开展活动。因此,将行政管理的知识体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大量的社会热点问题均可以拿来进行教学资源建设,起到整合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学习的作用。

以医疗改革为例,这是切实关系到每个人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的建构上看,这一过程是政府职能改革的必然结果,可以与“行政职能”这一知识点紧密结合加以认识;这一过程是政府决策的过程,可以与“行政决策的程序、原则”相结合;这一过程涉及医院的改革,可以与“非营利组织”课程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这一过程需要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协调、合作,还可以与“公共管理学”课程的内容相结合。

此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拿医疗改革等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例证,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内容,但是学生并未对这些热点问题形成整体认识。而这样的教学资源建构思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不同的课程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对一个问题形成特定认识,它们共同推动实践的发展。这无疑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基于“工作难点”指导现实事件。跨学科教学资源的建构还可以立足于“工作难点”,对工作中的共性问题从多方面加以分析整合。这样学生会感到所学知识并非生硬的理论,而是与他们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因此学习的针对性会更加明确,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无疑会有所提高。

行政管理学科的一些课程涉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实际,通过对基本常识、操作规范、实用技巧的介绍指导实际工作。以“如何形成团队、开展合作”这一日常工作难点为例,可以将“团队管理”作为专题,综合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交礼仪概论等课程的有关内容,分别就什么是团队,团队的管理原则、目标管理,团队成员的沟通、日常礼仪等内容分别加以建构。

4.基于个人兴趣点开展自主设计。在教学互动关系中,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具体到教学资源设计中,以往的资源设计往往由教师根据其教学对象特点的假定展开设计,最终需要经过教学充分互动检验其效果。事实上,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与课程关系、课程内各章节关系有针对性地加以讲授,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地自主设计学习资源,从而有效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转换。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兴趣,围绕有很大兴趣的知识点不断地建构、丰富其内容,使其成为自己的知识专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在个人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视野便不会仅仅局限于特定的课程,终将会打破课程界限,建立对专业、学科的整体认识。

当然,理论重点、社会热点、工作难点和个人兴趣点并非孤立的,在教学资源建构与开发过程中,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从而使得教学资源的适用性更强。

三、跨学科教学资源建构与开发的手段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式与手段加以建构与开发,在此大体概括一些常用的手段。

1.课程学习阶段的针对性。作为教师,在学生学习课程时,可以根据知识点的特征分别对其理论价值、对社会发展及工作推动的指导意义加以强调,使学生明确该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不同学科、课程的相互关系。此前,这样的方式已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加以运用,成了常规性手段。只要在针对性和有效性方面进一步加强,便可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2.专题课件的制作。目前,网络课件和小课件往往将课程内的重要知识点作为专题,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在跨学科教学资源建构的思路指导下,上述做法还可进一步深入、拓展,适当融入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点,或与社会热点问题、工作难点问题紧密结合,便会有效地将不同课程的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

3.日志学习法。日志学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记录工作岗位的运作状态和过程,形成实践日志,然后对实践日志进行分析、总结与反思,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效果的方法。开放教育的学生均为在职学习,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是实现“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根据某一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对自身工作的实际进行观察,并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各自实践观察或搜集到的资料分别加以讨论、总结,强化学习效果,力求指导工作。

4.行政管理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亦是帮助学生明确课程间知识体系的有效手段。此前在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这一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专题讲座的安排和设计。如果在教学安排中加入一些专题讲座,穿插于课程教学或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不仅可以有效整合知识体系,而且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完成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集中、综合考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与手段。近几年来,有关本专科学生要不要写论文的讨论日益热烈,之所以会出现此讨论,很大程度上缘于毕业论文已经沦为大学教育的“鸡肋”,其实效性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倘若在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中有针对性地融入跨课程教育资源开发的内容,使师生明确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将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做实,那么“鸡肋”一说也便不攻自破了。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通过跨课程教学资源的建构与开发,整合学科、课程知识体系,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波.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2]寿明鹤.构建电大开放教育下的自主学习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篇5

关键词:物理学主干课程;课程资源;网络平台;网络课程

校园网络的建立,为教学现代化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同时网络教育的软件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包括网络教育资源库和网络教育支撑平台,前者提供教学内容,它包括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网上教学所需的各种材料。后者提供教学环境,它包括网络教学支持、网络教育资源库管理、教学管理与评价、系统管理等。校园网物理学主干课程教学系统平台的资源具有internet上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它的建成能适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以广大师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和科研为目的,为物理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一、平台的设计原则

校园网物理学主干课程教学系统平台以课程学习的网络支持系统为目的,在各种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提供灵活的、适合于多种层面的交互式教学支撑环境。它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一)服务教和学的原则

课程资源与教学管理平台的功能主要是为教师的课程教学和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教学支撑环境,所以要服从服务教和学的原则。

(二)可扩充性原则

系统必须优化体系结构,可扩充性强。因此,软件功能上应有进一步开发的计划,硬件环境的选型要考虑扩充方案的成本。

(三)简洁明了原则

版面结构设计、颜色、字体简洁明了;网站导航清晰明确;指示性图形含义前后保持一致;整体页面风格一致。

(四)易操作的原则

操作要简单,不需要进行系统应用培训;运行快捷:提示信息详尽、准确、恰当。

(五)易维护性原则

当系统上出现小的变动或出现新的需要时,要能够方便快速地进行维护。

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资源与教学管理平台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进行网上课程学习的基础,所以对课程资源的建设和组织也至关重要。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分为两部分:资源内容的建设和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课程资源内容的建设

按照课程的形式组织和呈现资源,课程资源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在课程资源模块中分为:课程简介、任课教师信息、教学大纲、三基方案、教学进度安排、实验安排、ppt课件、教学录像、学习资源、学生作业、试卷试题等。

(二)课程资源内容的组织管理

课程资源具有数量大、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教育性强等诸多特点,必须按标准规范将分散、无序的资源整合起来,使用户能够方便、高效的将其利用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之中。

1.资源组织管理:(1)成立专门的课程开发机构,由教育技术人员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制作质量高、效果佳的网络课程。(2)按课程组织所有资源。组织开课的教师按资源建设规范,提交课程建设的电子稿件,多媒体素材课件等数字材料。根据教学需要,从互联网上收集整理相关的素材、与专业有关的网站或网页录入到资源库中。(3)提供资源的详细资料说明;(4)资源下载。

2.资源上传管理:普通用户上传的资源在入库前,必须进行审核。资源的审核者通常是一些学科专家,学科专家按照网络资源的评价标准对资源数据进行评价,将合格的资源提供给终端用户使用。目前,还没有一套实用或可操作的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恰当评价的量表。资源的审核主要依靠资源审核专家从资源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技术性及规范性几个方面对资源进行审核,以主观评价为主。在本课题中资源的审核授权给创建课程的教师,即课程管理员,以及系统管理员。资源上传管理实现:资源上传功能;对上传资源的审核;对上传资源的信息修改。

(三)课程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本系统是以课程的形式组织和呈现资源,所以资源的组织和建设是以课程为单位的。系统的部分资源是系统创建的时候提供的,但是,建设阶段添加的资源毕竟有限,要使平台不断壮大,资源不断增加,后期平台运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资源的不断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系统中,用户可以使用所有的相关资源,也可以把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上传到服务器中供其他用户浏览和使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和一般用户四类,每类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根据用户权限不同,用户进入系统后,所呈现的课程资源相关页面内容也不一样:(1)系统管理员:浏览课程资源或信息;修改和删除课程简介、任课教师信息、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实验安排;添加和删除ppt课件、学习资源、试卷试题;管理学生作业、课程公告和课程留言。(2)教师:浏览课程资源或信息。课程管理员还可以修改和删除课程简介、任课教师信息、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实验安排;添加和删除ppt课件、学习资源、试卷试题;查看学生作业,对学生作业给出反馈信息;删除学生作业;管理课程公告和课程留言。(3)学生:浏览课程资源或信息;上传学生作业;查看教师对作业的反馈信息;上传自己积累和搜集的与课程相关的资源或自己的作品;签写课程留言。(4)一般用户:浏览课程资源或信息;上传与课程相关的资源或自己的作品;签写课程留言。

(四)系统的技术实施

网络教学资源系统在客户与资源库之间采用B/S结构模式,管理员与资源库之间采用的是B/S和C/S相结合的混合结构模式。B/S结构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界面并尽可能减少用户操作的复杂性,而对系统管理员采用B/S和C/S相结合,增强了系统管理的灵活性、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保证系统高效安全稳定地运行。系统采用的编程语言为XmL,数据库为SQLsever7.0,网页平面设计工具为DreamweavermX,图形、图像平面设计工具photoshop7.0,操作系统为windowsXp,web和Ftp服务器为iiS5.0。

三、物理学主干课程网络的开发

物理学专业主干课程网络的开发是台州学院于2005年立项的校级科研项目,它包括了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实验等基础主干课程的学习内容。系列网络课程由物理与电子电子学院组织力量进行开发工作,由教育技术专业课教师编写脚本,集中了所有专业课的任课教师或专家。

网络课程以面向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为依托,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物理学专业主干课程”网络课程的知识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全面,信息量巨大,带有数量极大的文本、图形、动画等媒体素材及教学模块等,同时在教学内容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知识内容,上传最新学科动态,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和教师辅助教学的功能。课程在功能模块之间、学科之间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跳转,同时能较方便地浏览相应的学科网站和文件检索功能,具有良好交互性及可控性。

四、结语

物理学主干课程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建设,正是适应当前国家大力推广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在网络教学上的优势,为师生之间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交互平台,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进行研究、探索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岳辉麟.关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2).

[2]赵海兰.高职高专院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1).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化工制图与测绘》

目前,基于web2.0、云计算等技术的“世界大学城”空间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空间教学资源的丰富多样在给学习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制造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有些课程结构不够优化;课程资源不平衡,可做、可训、可测、可思、可辨等职业教育特征凸显不够;资源静态的多、动态的少,可交互不够,无法组织,不适合活学活用[1];课程资源的主要使用者是教师,可学性不强;资源的再利用和可二次开发不够,应用推广不够;课程资源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和有效合理的组织,没有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效结合,缺乏系统性、完备性和可接受性,难以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制约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云计算环境下,高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如何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关联?课程资源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和组织?我们以《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资源建设为例,对高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进行研究。

一、课程资源建设调研

针对课程资源建设进行企业调研,明确课程定位及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是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涉及化工设备及化工工艺流程,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工学结合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岗位工作过程中识读和绘制化工工程图的能力。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探讨,我院化工技术类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群定位为从事化学品生产等领域的生产操作及维修岗位。化工生产岗位职责中任何一项典型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化工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本课程在化工技术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处于主干地位,是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

二、课程资源总体设计

课程资源建设总体设计主要从课程教学系统的整体上对课程资源进行设计,包括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设计等诸多方面。分别从老师、学生及社会学习者角度对课程资源的使用要求进行研讨,组织专业课教师探讨课程资源体系开发框架设计,涉及内容包括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调研与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课程的转化和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从宏观上把握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情况。

1.设计理念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依托周边化工企业实训基地及学院生产实训车间,选择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化工总控工、有机合成工、化工检修钳工等工种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吸收知识、练好技能,培养读图能力与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能力。

2.设计思路

以学生经过训练后获得的能力为目标,以“能力点”和“知识点”构建《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资源体系,将课程划分为两个校内工作项目和一个下厂现场测绘项目,以完成齿轮油泵、氧化锌生产实训车间两个典型工作项目的全套图纸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将两个项目工作过程设置为十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又划分成若干任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基本知识点贯穿始终,使学生学会识图、绘图、测绘技术。

3.课程资源内容及建设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资源及建设要求如表1所示。

表课程资源的内容及建设要求

三、课程资源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要针对总体设计方案,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表现形式、导航方式进行具体设计,是课程内容与网络媒体具体集成的过程。

1.课程内容组织结构设计

图1《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组织结构指网络教学信息的组织与表现方式,它定义了资源建设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及发生联系的方式,反映了整个资源建设的框架结构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风格。《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2]。

2.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

根据课程内容的总体结构,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及课程标准,明确本课程所需“知识、技能、态度”的基本要求(或标准),并以此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依据;开发出课程的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应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原则;满足教师“主导性”及师生交互原则;满足泛在学习原则。

3.课程资源的导航设计

本课程利用“《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结构”图作为总导航,有利于学习者了解整个课程资源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教学资源”导航可查看本课程的各项分类资源,如教学管理与评估文件资料库、课程资源库。

“工作项目”导航可查看本项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的相关知识,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目标等,使学习者对此项目有一个整体认识。

“学习情境”导航可查看本情境的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评价考核、教材内容、知识点说明、技能点说明及本情境下的工作任务,使学习者对此情境有一个整体认识。

“工作任务”导航可查看本任务的教学设计方案及所有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任务工单、媒体素材、虚拟仿真、名词术语、习题、任务指导等教学资源,学习者可在此选择自己所需资源进行学习。

“教学实施”导航可查看各学习情境采用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职业资格”导航可查看相关国家职业标准链接,有利于学习者明确本专业的职业要求。

4.课程资源的优化和完善

应用上述标准对基于云空间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在教学过程中付诸实施;运用制定的标准进行基本资源及拓展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采纳教师和学生的建议予以改进,再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和完善。

四、结论

1.课程资源建设基于工作过程

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从企业调研入手,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和描述为基础,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体系,依据完成“工作项目”的能力要求,使学生在完整工作过程中通过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获得与本专业就业岗位(群)所需的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建构知识体系,同时获得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系统化思考和团队合作等关键能力。

2.基于情境化和精细化理念开发和设计课程资源

情境化:基于高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学情分析,以视觉、操作、实用为导向,使学生在体验情境过程中亲身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职业能力。数字化资源呈现的形态有图片、虚拟模型、视频、动画、课件和仿真。

精细化:精华:主要指采纳的资源是典型的项目、案例及文化精华、技术精华。细分:依据培养目标,细化分解每一个知识点、素质点和技能点,形成原理库、视频库、案例库、习题库、训练库、方法库、标准库等。

3.注重数字化课程资源整体设计,资源层次清晰、相互映射

本课程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整体设计数字化资源,包括教学管理与评估文件资料库、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库中包含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资源整合中分别有与工作项目、工作情境、工作任务相对应的资源,资源层次清晰、相互映射。

参考文献:

[1]平培元.试论开放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策略.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4).

[2]曹咏梅.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设计与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

[3]徐佳,吴刚平.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高等教育研究,2007(9).

[4]唐永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6).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篇7

《纲要》强调,当前应该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内容不断更新的良性机制,建设优质课程体系。为此,必须以课程内容建设为核心,充分优化整合课程内容,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通识性与创新性相结合课程建设既要重常规、又要重创新,要注重课程的通识性与创新性的双重结合。常规性课程内容与特色性课程内容相结合、基础性课程建设与创新性课程探索相结合、共性课程与个性课程相结合,是当前学校开展课程建设活动的基本原则。例如在高中教育阶段,《纲要》强调,应该一方面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另一方面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实现课程创新。同样,在高等教育领域,当前很多学校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正是坚持“厚、宽、精、新”的原则,追求课程内容通识性、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导向性的整合。这里的“厚”,主要是指基本知识要宽广,基本理论要深厚;“宽”指的是专业口径和知识面要宽;“精”指的是精简课时、精选课程、精练内容;“新”则指发挥高校学科比较齐全的优势,鼓励学科交叉,开设新课程,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把科学前沿的知识和创新意识传授给学生。(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如何把握课程建设过程中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当代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世界性课题,对于中国的课程改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这一课题的一般提法,是要在课程建设中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统一起来,避免在任何一个方面走向极端。这样的提法不仅在国际上广为传播,在国内也十分普遍。这样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客观的、公允的、正确的。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恐怕还不是哪一方面过于极端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要完成的任务,也不是这两个方面如何“协调”、“统一”的问题,最现实的任务与其说是二者的“统一”,毋宁说是两个方面都要齐头并进加强建设,也即在加强课程人文建设的同时也加强课程科学建设。正如有研究者所说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真正需要的,是自觉地、明确地提出两个方面基本建设的任务,是从两个方面与各自对立的陈旧落后的课程传统进行抗衡,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课程传统中的优秀成分发扬光大,真正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中扎根和完善。”〔4〕(三)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当前,在高中教育阶段,《纲要》强调,要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坚持课程内容基础性与理论性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张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倡导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纲要》则强调,当前应当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至于高等教育,《纲要》也强调要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主张课程内容的知行统一,倡导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主张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纲要》提出的上述这些指导性意见,着重强调的其实都是一点,那就是课程内容必须理论性实用性相结合。唯其如此,才能保障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掌握牢靠扎实的基础理论,又不游离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外。(四)课程难度与学生可接受性相结合课程难度与学生的可接受性之间的关系探讨,一直是课程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一点,也是要调整课程难度,改变以往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趋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课程难度与学生的可接受性相结合。《纲要》也同样如此,它一方面强调坚持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基础性标准,同时又强调要“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提出课程难度应该与学生的可接受度相结合。

课程建设过程:优化课程管理,不断调整完善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都在不断优化管理,促进课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完善。越来越走向现代化、接近科学化的课程管理,昭示着课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也给当前我国的课程建设以重要的启示。为了优化课程管理,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当前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切实的努力。〔5〕(一)健全课程管理体制,规范课程管理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使课程管理系统有效运转,既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课程其他方面改革与发展的必要保障。我国目前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对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要真正保证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更好地发挥课程的中介作用,必须进一步健全学校内部课程管理体制,协调好学校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师、课程管理人员、学科专家、课程专家、行政人员、学生等各类人员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二)规范制度与完善机构这是健全课程管理体制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应特别重视制定课程评价的管理制度和课程评价标准,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各层次评价制度和标准,研制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课程运行各个阶段的科学评价,控制课程运行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另外,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课程管理机构,对学校的课程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全面提高课程质量。(三)灵活运用管理手段,提高课程管理效益要在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广泛使用各种技术管理手段,加强服务和咨询,构建新的课程管理手段体系。比如,改革和重建行政手段,减少行政命令的随意性,增强其民主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考试和督导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引入并加强技术咨询与服务手段,恰当运用经济和市场手段,进一步强化法规手段,等等。(四)优化课程管理队伍,夯实课程管理人格基础我国的一些课程政策之所以一进入实践领域就走了样,达不到预期效果,正是因为课程管理人格基础有问题,缺乏科学性。因此,目前必须优化课程管理队伍结构,要求课程管理者具备扎实的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熟悉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原理和方法,这样才能把握课程跳动的脉搏,领导课程改革。同时,还应该要求课程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除教育管理的一般技能外,还需要掌握诸如进行课程调查并作统计分析的技能,制定教育管理法规的技能,把握管理时机、促进管理反馈的技能,等等。总之,课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只有不断优化课程管理机制,全面提高课程管理质量和效益,才能确保课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课程资源开发:倡导全资源理念,促进课程资源共享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篇8

topicmaps相关概念

topicmaps最初的思想是希望建立起智能化电子索引,并能支持这些索引间的相互融合。近年来,topicmaps已经不再局限于索引领域,而成为一套用来组织信息的方法,使用这套方法可以描述知识结构和关联,及其相关的信息资源。topicmaps于2003年成为iSo标准,并了其基于XmL的描述方式Xtm。目前Xtm最新的版本于2007年。topicmaps中的基本概念包括:

1)主题(topic):广义上讲,任何事物都可以是一个主题。严格地讲,“主题”表示topicmaps中指代事物的对象或节点。在一个topicmap中,主题可以是零或多个主题类型的实例。主题通常具有显式的名称,但没有也可以。一个主题可以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名称。

2)关联(association):一个主题关联用于指定2个或多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关联类型可自定义。参与关联的每个主题在该关联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称为关联角色。

3)资源(occurrence):一个主题可以用某种方式去链接一至多个信息资源。这些资源称为该主题的occurrence。资源可以分类。主题可以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关联特定的资源。topicmaps将知识划分为2层:上层是概念层,描述各种概念及关系;下层是资源层,描述概念层中各个topic所关联的具体资源。

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模型

通过topicmaps对课程体系进行建模,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科知识管理和分析工作。在此,建立一个简化的课程体系模型,用以说明topicmaps建立模型的方法。

1基本概念

为了不产生混淆,本文给出如下定义。定义1“教学实体”:指教学中涉及的各种对象类型和具体对象所对应的概念,不涉及具体内容。例如,“必修课”是一种课程类型,“C语言”是一门必修课。两者在模型中都是一个教学实体。课程体系模型中涉及的基本教学实体包括:①抽象类实体:teacher(教师)、Course(课程)、Resource(资源,如书籍、音频和视频等教学辅助资源)和Group(课程组)等,用于表示实体的类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教学体系中,经常会划分课程组,课程组包含一系列相关课程,这样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发展。②具体实体:表示一个具体的实体对象,一般是某个抽象类实体的实例。例如,表示各个具体课程的实体。定义2“教学资源”:指教学实体对应的具体信息和关联的各种资源。例如,“C语言”课程关联的“教学大纲”文件和课程网站等都属于具体的教学资源。

2模型结构

课程体系中涉及的教学实体非常多,实体除了有自己的基本描述外,实体间还会存在各种关联关系,并且每个实体还可能会有一系列的相关参考资源。理清和描述各种教学实体之间的关联,是高效地分析专业方向和教学规划、相关课程依赖关系,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和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因此,如何将各种教学实体和资源做有效的描述和关联,是建模的重点。

topicmaps在建模时,采用分层的形式将资源层和概念层分离。分层的结构有助于清晰地描述教学体系。

1)概念层:在概念层中,主要描述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课程体系中,即各种教学实体和实体间的关系。这是模型中相对稳定的部分。2)资源层:在资源层中,描述各种教学资源,是各个教学实体的具体信息描述。例如,教师的个人主页、教学大纲文档、具体的视频、音频对象等。由于教学内容需要紧跟科技的发展,因此教学资源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这部分在模型中的动态变化性较高。由于topicmaps模型中的概念之间可以存在很多的关系类型,所以概念和关系会构成一个复杂的图结构。为了简要说明模型的结构,给出了一个简化的课程体系模型的双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省略了很多主题、关系和资源。在课程体系模型中,需要定义一些主题用于描述类别,属于抽象概念,如Course(课程)、teacher(教师)、Video(视频)等。在此基础上,定义各个表示具体教学实体的主题,如概念层中表示具体课程的主题“C++”、“软件工程”等,表示具体教师的主题“t1”和“tn”等。在课程体系模型中必备的关联类型包括:1)“Class-instance”关系。用于描述一个具体的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实例。定义RC-i(a,b)。对任意主题a和b,如果RC-i(a,b)成立,则表示a和b之间是“Class-instance”关系。在该关系中a扮演“Class”的角色,b是实例“instance”的角色。图1中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RC-i(a,b),起点为a,终点为b。每个具体的课程都是“Course”的一个实例,如RC-i(Course,C++)。

2)“teach-taughtBy”关系。用于描述具体的教师与其所授课程之间的关系。定义Rt-tB(a,b),对任意主题a和b,如果Rt-tB(a,b)成立,则表示a和b之间是“teach-taughtBy”关系,即教师a教授课程b,而课程b由教师a教授。图1中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Rt-tB(a,b),起点为a,终点为b,如Rt-tB(tn,C++)。利用主题图中概念和资源分层的机制,在对课程体系进行建模时,将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信息置于模型的概念层,将各种教学资源置于模型的资源层,可使经常动态变化的教学资源不会对课程体系的稳定性产生过多的影响,能满足对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分析和动态调整的需求。2.3以实践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在Se-CDio培养方案中,特别重视和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其课程体系中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将各种专业核心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课程体系中设置了项目实践、综合项目实践和企业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不同层次的实践类课程,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能力、协同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为了清晰地说明如何利用topicmaps来描述软件工程专业的工程化教育理念,图2仅给出课程体系模型概念层的一部分,其中重点描述了专业实践体系的主体结构。想要突出这种以实践课程为主线的工程化教育理念,还需要定义更多的主题类型和关系类型。在topicmaps模型中定义的部分主要概念如下:

1)抽象概念Group(课程组)和project(项目)。

2)具体课程组的主题:为每个具体的课程组建立一个主题,在图2中用虚线椭圆节点表示。某个具体的课程组g是Group的实例,即满足3)课程主题:为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建立一个主题,在图2中用实线椭圆节点表示。每个具体的课程a是Course的实例,即满足4)实践类课程主题:为每门实践性课程建立一个主题,在图2中用实线矩形节点表示。某个项目课程b是project的实例,该关系描述在图2中省略,即满足在模型中还需要至少定义如下关联类型:1)“pre-next”关系。用于描述课程之间的先后关系。定义Rp-n(a,b)表示主题a和b之间是“pre-next”关系,即表示a是b的前驱课程,而b是a的后继课程。图2中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Rp-n(a,b),起点为a,终点为b。2)“whole-part”关系。用于描述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课程组由若干具体课程组成。

定义Rw-p(a,b)表示主题a和b之间是“whole-part”关系,即表示a包含b,而b是a的一部分。图2中用图形的“包含”表示整体和部分。例如,课程组“Groupa”中包含课程“a1”、“a2”、“a3”和实践性课程“pa”,即满足在一个合理的培养方案中,各种知识的教授是存在前后顺序和关联的。因此,“pre-next”关系在课程体系建模中是必需的一种关联。图2所示的模型可以说明每个实践类课程需要一系列先驱课程为其进行知识储备,而该实践类课程的设置目的则是其所属课程组中前驱课程知识的综合培养和训练。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设计和实现信息系统的能力,学生首先需要学习编程语言、数据库和软件建模知识。

这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门实践类课程,而其他相关课程是该课程的前驱课程。图2还描述了不同实践类课程之间也存在“pre-next”关系,这样可以体现实践类课程的不同层次。即每个项目实践类课程是重点对某几门课程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综合项目实践和企业社会实践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在工程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协同能力和职业素质,而毕业设计是用于检查学生最终对本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培养方案中各种基础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实现最终的培养目标。为了清晰地刻画各个核心专业课程对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所做的贡献,便于分析各个专业课对学生某种实践能力培养(体现在实践类课程中)所做的贡献,模型中定义了Group(课程组)的概念和“whole-part”关系。每个课程组中的课程都是为了重点教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某种实践能力。每门实践性课程与其前驱课程即为一个课程组。需要说明的是,每门实践性课程是为了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在该实践课的前驱课程中所学知识,但仍然可能会运用到其他知识。例如,在Groupa中学生学习了某种编程语言,而在GroupB中的实践性课程pB中仍然可能会用到。

课程体系模型的应用

topicmaps技术便于知识的导航和检索,基于topicmaps创建课程体系模型可以为培养方案的设置和分析、教学资源的配置等工作提供一种便捷的分析手段。下面以查找课程组Groupa中所有课程的任课教师为例,说明如何基于topicmaps模型方便地进行信息检索。查找过程如下:最终得到的集合t即Groupa中所有课程的任课教师。topicmaps的概念层是一个图结构,在进行信息检索时可利用各种图的算法以提高搜索速度。因此,信息检索效率的实用性可以保证。

结束语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篇9

关键词项目课程;关键链技术;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9-0154-03

1背景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专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尤其强调岗位的适应性。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正是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设计、组织课程内容,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更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更提倡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内涵建设,更突出实践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更强调专业岗位的适应性。因此,项目课程模式是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当前,项目课程开发在高职教育中仍存在较多困难,除了部分教师不认同外,还认为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将会形成对教学资源和学生可支配时间资源的争夺。由于这两者既并行又交错,从时间安排、逻辑内容与认知结构角度又会造成错位和失调,在教学进度安排中需考虑课程与实践教学安排的契合维度问题,还需解决教学资源有限性问题等。在采用将实践教学放到突出位置的高职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时,这种资源争夺现象尤为严重,安排实践教学的项目“做”还是“不做”,“重要”还是“不重要”,项目之间的“先后”和“多少”问题,依然困扰着无数教育工作者。为此,以关键链技术为例,探寻一些科学方法,更好地进行教学资源配给,更好地进行教学安排,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有效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

2高职项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识不统一,开发范围模糊不清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必然存在以知识体系为主的课程教学和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的项目课程教学。以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例,专业计划中公共基础课和部分选修课似乎更适合于以知识体系逻辑关系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而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则更适合采用突出实践教学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往往根据自身课程出发,不能较好地统一思想认识,使得课程开发与建设不能齐心协力。

另外,还存在项目课程开发范围模糊不清问题。目前大多学校实施的项目课程是在专业计划安排时特指其中的一些以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通过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学习的科目,真正广义的项目课程至少要求把项目课程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

项目课程与模块课程混淆不清项目课程的基本思想指向的是工作任务的完成,即突出如何综合运用所获得的操作知识、理论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而模块课程指向的是获得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是先把工作体系分解成一个个具体任务,再通过分析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来获得课程内容。显然,项目课程模式更适合学生学习,模块课程更适合教师分析。在学习手段、学习平台、学习途径多样化的今天,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作为学习最重要主体的思想。通常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项目课程不仅可以应用于问题解决中,而且可以应用于任何执行意义上的任务中。相比以讲授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分析知识技能为主的模块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更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教学资源分配问题,还需进一步理顺知识逻辑顺序问题、学生可支配时间资源的争夺问题不论项目是企业实际工作任务,还是校园模拟情境训练,都需占用一定的教学资源和时间资源。而目前高校扩招后,大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资源短缺与重复低效配置的矛盾、生师比偏高与无法满足规模庞大的在校生需求的矛盾,现有课程资源是否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共享已成为解决这些矛盾的瓶颈问题。同时,高校实验室资源的有限性,实验资源强势和弱势分布的差异性,已是高校资源利益分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教师设计项目、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不一,教师师资力量对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影响较大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区别,教师需参加岗位实践、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掌控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实践教学业务水平是发挥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作用的关键因素。如教师在开发项目课程时通常需有引导性问题的设计,只有设计好引导性问题,才能达到项目课程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功能,而产生于工作实践并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思考的实践性问题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逻辑纽带,故项目课程开发中也必须重视实践性问题的设计。

3关键链技术在优化项目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关键链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较为先进的管理思想,在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和企业多项目管理中应用广泛。将关键链技术应用于专业项目课程的实践教学进度安排的方案优化是一种较新的研究尝试,更难得的是关键链技术是求解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研究利用关键链技术更好解决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的契合维度问题,达到优化实践教学的目的。因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进度安排如同是一项复杂的多项目管理工作,一些任务过早开始提前占用资源,一些任务过量计算时间余量,导致整体上时间浪费、任务衔接不紧凑等问题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组织方法导致人为效应过分放大。

关键链法强调对这些人为效应作出规范和限定,使这些弊端得到有效的改进。一方面,关键链法可以统筹安排缓冲时间,压缩项目的时间进度,防止拖延现象;另一方面,关键链法可以统筹安排资源分配,减少每个任务对资源的占用周期。在考虑资源约束的前提下,根据工序间的逻辑关系及估计工期得出的关键路径,即为该项目的关键链。关键链技术在优化项目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步骤为:

1)估计工期,确定关键链;

2)识别项目的约束条件,建立资源协调模型,获取模型可行解,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3)协调安排项目进度,对需求资源、需求时间和逻辑关系三项项目属性进行协调安排;

4)分析研究对象的时间维度、逻辑维度、认知维度的契合性,分析教学安排的合理程度,存在问题和优化方法及途径;

5)针对分析出来的矛盾问题进行教学计划优化设计;

6)条件许可时可进行优化方案效果检验;

7)总结评价与展望。

4应用关键链技术优化教学资源配给过程

简要说明关键链技术的应用过程。

其中,Sij表示项目i中的任务j对第一种资源的需求量,Ri为资源i的可用总量,tij表示项目i任务j的开始时问,tik表示项目i任务k的开始时间,k为项目i任务j的紧前任务,tik表示项目i任务k的持续时间。

由于变量过多,上述模型无法通过确定性算法求得最优解,但是可以依靠各种算法求出较优解或可行解,它也可用于比较不同方案的合理程度,可以通过比较目标函数值,在几个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2)协调安排项目进度。一门项目课程由若干个项目组成,一个项目由若干个任务构成,明确每个项目(任务)的属性:需求资源、需求时间和逻辑关系。以高职建管专业项目课程安排为例,先用甘特图罗列出由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项目(任务),教师罗列出初始安排,先汇总后示例,如图1所示;再根据安排查看各项目(任务)属性的冲突情况,根据课程特点和资源冲突情况协调各项目进度安排。如从图中发现同为建管1班,在工程放样项目和制图识图项目中存在时间安排矛盾、资源冲突等问题,需协调解决。协调时注意兼顾各项课程的重要性及课程特点等问题,经分析的关键链上的课程内容须先予以确保资源提供。

课程特点决定了项目课程开发的项目间的逻辑关系,有些逻辑关系是不能调整的。如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结合工作岗位需求,将课程分解为若干个递进式的项目,每个项目既有时间要求也有资源需求要求,包括教学场地、实训场地、仪器设备、师资及学生数和分组情况等。由于递进式的项目设置要求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同时又需考虑场地、设备、学生数、教师协同等条件,在教学安排初期就需科学计划,才能确保该项目课程的顺利实施。

又如建设法规课程,它由于内容不具备一定的连续性,可采用并列式的项目设置,若其在资源需求上与递进式项目课程发生冲突时,就可以适当让步。总的原则应是确保项目课程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尽量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当一个学期中多个项目课程同时上课时,这些矛盾将会立即呈现出来,只有在教学计划安排时统筹考虑,协调安排项目进度来解决。针对初始解的主要优化方案,一是对时间上可调的实践活动做出重新安排;二是在不违反课程设计逻辑关系的前提下调整课程时间,以压缩上课周期为主,尽可能发挥实践活动的最大功效。

3)分析研究对象的时间维度、逻辑维度、认知维度的契合性,分析教学安排的合理程度,优化项目教学计划安排。为了更清晰地把握各教学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还要对专业每个实践教学活动的相关性质进行汇总,将实践教学的重要程度分为“必须型”“应当型”“可选型”;结合项目实践的场地、设备需求、师资调配、相关课程的紧前紧后关系等情况,将实践教学时间设置为“可调型”和“不可调型”,组织方为校内的一般为“可调型”多,为校外的一般为“不可调型”多。以建管专业项目课程实践教学为例,如图2所示。

4)优化方案效果检验。教学体系优化的目标之一是学生每周学习时间趋于平均,因此,方差可以很好地反映教学改革效果,方差越小,教学时间安排分布越服从均匀。若i为周数,ti表示第i周的教学时间(包括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n为总周数,那么,教学时间方差为:

将每周的教学时间计算后可计算总的教学时间方差,比较方案优化前和优化后的教学时间方差值,可以发现经过优化的教学计划安排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体系。

5)总结后将优化后的项目课程实践教学安排付诸实施。

5总结

影响实践教学的因素很多,关键链技术应用后对实践教学中协调教学资源配给和教学进度安排有显著积极的影响,但优化方法应用上还不够成熟。

参考文献

[1]邹巍.大众化背景下高校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有效利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62-64.

[2]王林芳.基于关键链技术的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2.

[3]程业.基于多项目管理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契合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2.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篇10

关键词:云空间;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逐步普及,各院校逐渐开始了云空间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的一个重点就是推进云平台优质资源建设。因此必须加快教育云平台建设步伐,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从2011年开始,高职院校已经投身于这样一场空前的空间教学建设革命中去。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云空间教学方式是基于世界大学城的云空间平台。“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是一个教育资源共享和学习沟通交流的实名制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注册的院校都是它的一个亚传播圈,而所有院校整合在一起又是一个庞大的校园网络平台,在这里资源高度共享,交流无限制互动。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推出的人力资源相关从业资格证,并规定今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为了提高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求加强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适应各行各业对实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所谓课证融合,就是要求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证)项目贯穿于课程培养方案中,根据岗位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将日常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融合,使毕业生能轻松拿到“双证”(即毕业证和相关职业资格证),甚至取得“多证”,从而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最终提高本专业的就业率。

建立适应岗位需求的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并通过云空间展示出来,用空间进行师生交流、授课,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为互动式教育,学生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从云空间搜寻所需要的全部课程资源。

一、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做好课程体系的云空间展示,首要任务是根据社会各岗位需求,建立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过企业、高校师生调查表明,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岗位实际情况相脱节,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因此,建设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要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目前的岗位要求;另一方面要进行职业资格证的分解,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挂钩。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岗位需求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各模块的专员,对口岗位主要包括人事专员、人事助理、招聘专员、培训专员、拓展教练、薪酬福利专员、劳动关系专员。通过对企业的访谈调查,我们了解到企业对人力资源岗位的学生要求包括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专业技能有:(1)人力资源招聘、配置、培训开发能力,主要包括人员招聘与甄选、人员培训与开发的能力。(2)人力资源绩效与薪酬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的能力。(3)基本的人力资源规划与劳动关系协调能力,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预测、人力资源规划、劳动争议的处理等能力。综合素质包括:(1)计算机操作能力,包括基本办公软件的操作,如word、excel、ppt的操作等。(2)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包括基本的人际沟通、上下级沟通、职业道德等。(3)信息收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方法收集高质量的信息。

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技能要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可在全国范围通用。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求持有的从业资格证为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主要负责或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培训开发、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需要掌握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辅助能力两大方面的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对口岗位需求相一致。

3.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的框架

通过对岗位的调查和职业资格证的分解,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表:

二、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在云空间的呈现

建立好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后,需要将各门课程按照统一的标准上传至云空间,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课程资源的规划

课程资源的规划包括以下内容:(1)按照社会岗位需求和人力资源职业资格证的要求,确定需要建立云空间资源的具体课程,形成课程体系;(2)确定建立空间课程的教师,并根据各教师的研究方向分配各门课程的建设任务;(3)建立空间资源课程的统一标准,包括内容标准、格式标准、实训标准、互动要求等;(4)确定每门课程的建设评价机制,对教师进行空间资源课程评比,并配套相应的奖励措施;(5)进行经费预算,规划好每门课程的建设、运行费用。

2.课程资源的建设

课程规划出台后,每个有任务的教师根据规划的统一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建设与上传空间资源,包括:(1)要求每门课程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证的要求进行任务分解,每个任务构成一个学习模块;(2)将每个学习模块制作表格化教案,即一张囊括本模块所有知识框架的表格,内容包括模块名称、课时、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理论知识、操作知识等,每个知识框架下设若干知识点,如概念、原理、方法、案例、操作等,每个知识点就是一个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链接。

3.课程资源的整合

各门课程资源上传完毕后,需要通过空间导航进行统一的整合,空间导航页面分布着带有链接的各种引导性的文字或图片,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定位到自己所需要的项目,而不用从左侧栏目去一个一个搜寻。导航的设计要简洁、美观,并且要求分类明确,逻辑清晰。除了每门课程要设置导航外,需要将建设的所有课程制作一个总导航,总导航将所有的课程联系在了一起,学生不仅能从总导航轻松进入各门课程的学习,还能够找到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包括职业资格认证、专业岗位信息、专业标准、实训资源等内容。

三、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在云空间的运行

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不仅仅要在云空间上传相应的课程资源,最重要的是课程体系的运行。因此,必须设置合理的空间运行机制,包括课空间授课、空间互动、资源下载、课程考核等方面。

1.空间授课

每个教师要求利用大学城空间的表格化教案授课,表格化教案思路清晰,能够直观地向学生说明授课章节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头脑中具有整体的知识框架,从而比较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授课时首先展示本模块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然后让学生了解整个表格化教案的框架,再点开每个知识点的链接进行讲述,形成空间授课常态化。

2.空间互动

在课堂面对面互动的基础上增加空间互动的次数,学生有疑问能够很方便地提问、完成任务,并获得所需要的问题答案或者反馈。空间互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1)跟帖、留言与私信。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学习内容后面跟帖提问讨论,也可以通过空间留言与私信提问讨论。(2)空间作业。教师通过空间作业栏目布置作业,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收到的作业,超过时间不能提交,教师可以评分和写评语,并统计学生分数。(3)空间考试自测。通过空间考试自测栏目,教师可以设置题库,布置试卷,通过随机组合试卷或者固定试卷的方式考试内容,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教师可以阅卷评分和统分。

3.资源下载

作为教师,必须把自己所教课程的资源毫无保留地上传到空间,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大量学生的学习需求。空间教学不仅在课堂上能够提供海量的文本、图片、视频等信息,学生在课后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阅读和下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不仅包括对教师的考核,还包括对学生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包括所建课程的使用率、学生满意率、学生成绩、资源个数、回复率等指标;对学生的考核包括学生空间的跟帖数、任务完成的质量、资源下载率、学生成绩等。其中学生成绩是共同的考核指标,必须设置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陈磊,吕辉.基于“云计算”的体育教学――“云空间”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3):88-89.

[2]张世红,秦浩.基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高职教学模式浅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3(3):26-27.

[3]欧湘庆.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和实践[J].时代教育,2011(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