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1:32

酒文化培训篇1

【关键词】英语口语酒店服务跨文化

酒店服务是旅游服务中极其重要的服务,优秀的酒店服务人员能让旅客在一天奔波的旅程过后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酒店研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住宿环境,同时需要接待来自各国的旅游者,应该尊重客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游客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各异,因此决定了酒店服务工作的跨文化性。

一、杭州市酒店跨文化接待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批批外国人踏进了这块展露生机、拥有悠久历史、充满神奇的东方大地。据统计,2009年我国接待入境外国人为2193.75万人次,占累计入境旅游总人数的17.35%;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而杭州市尤其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如杭州西湖十景,旖旎风光神秀,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对外国旅客很有吸引力。但由于文化差异,杭州酒店在跨文化接待服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语言语用原则的问题

1.不同的语言习惯

在问候语、称呼和赞扬、敬辞、谦辞和禁忌语等方面,汉英两种语言都显示出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英语与汉语的巨大差异,对于语言障碍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才能予以克服。这个道理似乎是再明显不过,但实际上许多酒店服务人员对此没有正确认识,总以为按照中文惯用的方法把语言翻译出去就完成任务了,如一间接待美国国务院领导人的酒店曾弄出笑话。一位酒店服务人员竟把“美国国务院”(U.S.StateDepartment)错说成“U.S.StateCouncil”。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务院是译作StateCouncil的,这位服务员大概就照搬上去了,殊不知美国的国务院相当于外交部,与中国的国务院完全是两回事。

2.字面意义的差异

由于没有认识到汉英两种文化的差异,而错误地用自己的文化观去理解别人,将字面意义和文化合义随意对等,然而很多词义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这些啼笑皆非的例子常出现在酒店服务中。如现代汉语中的“爱人”在中国大陆是指丈夫或妻子,如果酒店服务员按照字面把客人的妻子或者丈夫称作lover,那对方听了觉得惊奇或好笑,甚至会觉得不尊重,因为lover在英美社会是指恋人或情人。

(二)非言语行为方面的问题

非言语行为包括说话时的语调、语气、身体语言和价值取向等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行为。不同国家和民族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特征,它对酒店服务的模式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如英国的客人忌讳用大象和山羊做商品装潢图案。酒店服务员要根据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客源,运用不同的接待语言,并对宾客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禁忌有所了解,从多方面满足其需求。又如英美的老年人,忌讳别人搀扶他们,觉得这是不体面的行为,因此在服务中看见外国老年人,不能如同对待中国老人那般进行搀扶;而在交谈中英美人士倾向面对面交谈,且不断地进行目光交流,如果服务员低着头回答问题,则会被认为是没礼貌、不尊重的行为。

二、如何建立英语口语培训体系

针对目前杭州市酒店从业人员外语口语能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

1.培养头脑风暴思维,进行创新教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Brainstorming目的在于集思广益,在一定时间内采用积极联想的方法。在教学中,培训师可先提出问题,鼓励学员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该答案的正确性,培训师也无须作评论,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再针对这些想法进行评价以及批判。如作业可有这样的命题:面对醉酒的外国客人,从who,when,where,what,how,why等关键点设计案例,并列出系列相应措施。这是针对学员酒店服务应急能力以及英语运用能力的综合训练,从创新性教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开设模拟培训课,采取奖励措施——将英语培训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可结合激励机制进行小组竞赛,如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阶段考核,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对于阶段考核不合格者立即退回原部门,并要求小组成员设法帮助其限期赶上,可减轻员工学习不认真造成的培训效益回报风险。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酒店需要接待来自各国的旅游者,应该尊重客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文化交流的畅通能让外国游客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作为东道主的热情,也能使客人进入宾馆酒店后能明显感受到灿烂的东方文明,使酒店不但能让客人休息好,而且酒店业本身也能成为客人欣赏的对象。

【参考文献】

酒文化培训篇2

关键词:终身教育思想;酒店;培训体系;员工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60-03

近年来,随着酒店业竞争日益的激烈,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酒店来说,培训工作是提高酒店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员工来说,培训工作则是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为此,员工培训是酒店和员工双重双益的双赢行为,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尝试以终身教育思想为着眼点,深入分析终身教育思想对酒店员工培训工作的影响,详细阐述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构建。

一、终身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一)终身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行和各国学者的积极倡导下,终身教育思想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它是人类教育观念的一大转变,更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1]。

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与现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是分不开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促使社会各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变化,同时新的技术、制造及服务所产生新的变化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人要生存,就必须终身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以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二)终身教育思想的意义

1.终身教育主张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促使人们对教育体系的重新思考,改变人们原有“教育=学校,受教育=入学”的思想,改变人们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观念,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

2.终身教育保障人终身受教育的权利,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了人终身受教育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和保障,人们应当得到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各种与人的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终身教育的意义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

3.终身教育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有机结合。终身教育是动态教育。人们的知识能力和修养,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通过教育学习来调整。终身教育的学习内容不仅有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此,终身教育必将促使人们所受的教育与其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4.终身教育打破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终身教育反对将教育过程仅仅限于学校,主张教育的过程要扩展到整个社会。终身教育打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彼此隔离状态,把人生各个阶段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终身教育打破传统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开放式教育。

二、终身教育思想对酒店培训体系的作用力

企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前中国酒店业已经成为人才流动最快的行业之一,流动率平均达到30%。如何稳定酒店人才,巩固服务质量,提高员工素质?为此,现代酒店的培训体系必须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并加以有效地实施与管理。

(一)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更有利于员工的个性发展

培训工作对保持高效能、高品质的管理,提高酒店竞争力和员工整体素质至关重要。终身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能够根据酒店业发展的新态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考虑到员工的个性发展,全面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培训目标。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能够着眼于改革创新,以高层次和急需人才培养为重点,有效推进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过员工个人价值的提升,促使人力资源的升值。

(二)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更有利于酒店搭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优势和整体竞争能力。由于酒店工作的低知识含量和无专利性,使得酒店产品容易被仿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今后,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要搭建学习型酒店。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能够帮助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酒店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建立起员工自发学习的组织氛围,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地培训。只有员工自我管理、不断学习,并时刻与酒店保持共同的愿景,酒店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三)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更有利于酒店文化建设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被管理者实现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前提就是信念的高度坚定与一致,而这种信念的源泉就来自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被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2]。酒店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服务性文化的代表,是酒店无形价值的体现。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能够传达和强化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使员工对酒店文化产生较强的认同感,促进员工的价值观与酒店文化相适应;通过培训,各层次的员工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企业中形成相互合作、不断进取的高度统一、高度认可的酒店文化。

三、构建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

培训是由组织策划的,系统的、动态的学习过程,是有计划地提高和发展个体、团队与组织效能的一种方法。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在知识、技能和态度(KSas)上获得改变,从而转移到工作情境中使工作绩效得到改进。构建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能够加强酒店竞争能力,促进酒店可持续发展。

(一)健全员工培训的激励机制

终身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一个教育原则,更是一种教育实践。酒店培训工作就是要把这种理念和原则转化为实践。因此,首先要注重建立健全酒店员工培训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酒店战略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客观上的统一。据调查研究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员工只会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其潜力可发挥到80%~90%[3]。随着酒店向规范化管理阶段发展,酒店应从员工的不同需求入手,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常见的有薪酬激励、晋升激励、荣誉激励、培训激励、授权激励、情感激励、工作环境激励等手段。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并与员工培训时效有机挂钩,将极大提高培训效果。

(二)保障员工培训的经费开支

由于培训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培训结果常常难以立即转化为量化的效益,因此被一些管理者视为花钱不见效,花钱不讨好的事,有的酒店老总甚至提出:为他人作嫁衣,怎么办?其实,在忽视企业培训的环境下,寻求发展的员工会因找不到业务提高和晋升途径而对组织的忠诚度下降,最终导致离职率提高,这反而提高了人力成本。

一个培训未必就能立竿见影,但有效的、持续的培训能够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管理能力。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培训虽不是直接通过营运获得效益,但培训可以减少73%左右的浪费。对此,酒店的培训工作必须视为长期的、长效的战略,必须把酒店培训纳入酒店发展的战略组成部分,确立员工终身学习的思想与理念,并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以鼓励、支持员工进行终身学习。

(三)加强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

很多时候,酒店进行了大量的员工培训,效果却不好,都反映培训员所授内容与学员需求不符,没有指导价值,这就是酒店在培训体系中所忽视的培训需求分析。所谓培训需求分析是指通过周密地调查研究,确认职工现有的知识、能力与从事饭店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之间差距状况的一项活动[4]。它是培训开展的前提条件,否则直接影响到培训实施与培训效果。

终身教育思想强调对个体的关注,酒店培训工作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员工自身的需求与企业发展的一致。因此,酒店开始培训之前要特别做好培训需求分析,以保证培训目标和培训结果相互统一。酒店培训部门需要从组织要求、工作要求、个人要求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保证培训方案制定充分考虑酒店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管理者意图、出现问题所在、工作岗位要求以及参加者的个人基本情况、业务水平和对培训的认知等因素。例如,可以通过对员工的质量检查,掌握问题所在;可以通过与员工的交流沟通,了解学习需求;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捕捉培训要求。通过对各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鉴别与分析,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哪些员工需要培训、怎样进行培训。培训需求分析避免了培训的盲目性,减少了不必要的培训成本消耗。

(四)建立员工培训的系统规划

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对于酒店来说必须要有一个系统规划。其系统性,首先,体现在其培训目标、培训计划必须与酒店战略计划和组织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培训计划实施的过程要有系统性,表现为培训主体与培训对象的目的统一,培训设计与实施符合培训对象的特点、能够激发动机、调动学习兴趣,培训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最后,酒店培训工作需要全员性参与,需要酒店各部门统一认识,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参与培训。

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对于员工来说也必须要有一个系统规划,具体表现为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在就业领域从事各种职业工作或职位工作的经历过程[5]。它包含了个人在职业经历中的工作转换、职业发展等。职业生涯管理就是建立一套能够识别员工发展需要和职业潜力的系统,并借助该系统实现个人职业活动的过程。职业生涯管理无论对酒店还是员工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酒店来说,实施并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能够提高酒店吸收和留住人才的能力,促进酒店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员工来说,通过职业生涯管理,员工可以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价值、优势以及不足,确定并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最终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目标。因此,酒店的培训工作应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使之成为员工管理的系统工程。

(五)创建员工培训的最佳途径

目前,一些酒店的培训内容及方式上依旧采用传统方式。培训内容局限于服务意识、岗位技能、思想道德、语言能力等基础内容,培训方式以课堂教学、知识授课为主。单调的培训模式制约了员工创造力的发挥,管理人员变革的愿望难以实现。

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酒店培训体系,应重视探索和运用新型的培训模式与方式,主张开放式教育、主动式教育、多样化培训。开放式教育,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软件、电脑网络的方式,不受时空限制,灵活实现培训要求,有助于解决由于工作与培训时间冲突所带来的麻烦。主动式教育,即培训者从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参与课堂的互动、案例的讨论、模拟的训练,在情境中员工主动参与教育,主动接受教育。多样化培训,例如让受训人从一个岗位换到另一个岗位,以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情况,接触到不同员工,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目的是能够调动受训人的参与性,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经历。

(六)完善员工培训的评估体系

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为企业创造更为有价值的工作绩效。要了解受训者对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受训者能否将其应用与实际的生产劳动,合理有效地鉴定教育质量,就必须完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要做到教育效果的转化与保持,酒店的培训工作需要强调跟进性以及与管理职能的结合。管理者的支持,培训评估体系的完善与实施,是教育效果转化的根本保证。因此,酒店必须要将培训效果与绩效评估联系起来。通过一些具体的评估方法,如:动态评估法、比较评估法、集体讨论法、个体评估法、个案评估法、问卷评估法等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将培训后的工作绩效与培训目标和培训前状况进行对比,准确测量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宿春礼.星级酒店培训手册[K].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3]喻汇.县域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09,(1).

酒文化培训篇3

一、员工培训概况

(一)基层员工培训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采用五级员工管理制度,从第一级到第五级分别是:总经理及总监、副总监、各部门经理、各部门主管、基层服务人员。一个新员工入职后,酒店首先安排入职培训,后期会根据员工在酒店内的工作状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安排不同阶段的培训课程。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员工培训方面提出独具特色的ShangCareⅠ-Ⅳ四阶段培训,每阶段的培训根据入职时间培训不同的主题和内容。ShangCareⅠ为服务意识和企业理念的培训,ShangCareⅡ仍为服务理念及技能培训,包括关注客人旅途劳顿、客人期望管理等内容。ShangCareⅢ包括如何处理客人投诉,及时作出反应赢得客人忠诚感。ShangCareⅣ包括倾听客人感受、道歉、如何当场处理无法解决的问题等方面。ShangCareⅠ-Ⅳ四阶段培训是员工的基础培训课程,随着员工对自己工作的不断熟悉,将四阶段课程穿行,使员工对客服务更加标准化。新员工进行了以上四个阶段培训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各部门的岗位培训,理论知识与服务技能同时受训,更快的适应岗位要求。

(二)管理人员培训

针对酒店管理人员,集团不仅安排提高管理人员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基础培训,三级经理作为酒店的中坚领导力量,集团还会对他们进行核心管理的培训项目。该管理项目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第一,以提高专业技能为主的课程培训。主要针对一些对技能要求高、实际操作难度大的岗位,如前厅部销售部。第二,拓展管理者的知识面,提高管理者的层次和创新能力,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第三,是加强型的提高培训。推出一些特色项目,例如高级短期班,可以使受训者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三)集团培训生计划

集团培训生计划是大企业选拔适合企业的应届毕业生在企业内部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训和考核,培养出能够担任企业管理人员的,以满足企业对管理人才长远需求的一项人才培养方案。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采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集团内对受训者的培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受训者参加酒店的轮岗培训,通过这一培训使受训者在各个岗位的工作过程中,熟悉酒店各部门职能及运作机制,这一阶段培训期为六个月。第二阶段,在最终就职的部门进轮岗,在实际工作中从基层做起,了解部门内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第三阶段,进阶培训。在这一培训时期,受训者将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将前两阶段的受训内容运用于实际当中。在三个阶段的培训中,集团不仅合理的安排相应课程,并在每一阶段为受训者安排导师,导师将对受训者的工作进行指导,并引导培训生发展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香格里拉大酒店员工培训存在问题

(一)各部门培训协调性较差

在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内,培训工作同其他酒店一样由专门的培训部负责,正因如此致使一些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认为培训就是培训部的事情,在培训活动开始的过程中对培训不闻不问,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首先,培训部培训内容的开展是基于酒店自身运行情况以及所在问题开展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在开展课题调查和培训人员组织的时候,需要酒店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如果培训部的工作没有得到各部门的支持,那么培训就会失去针对性和真实性,培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其次,培训工作是否有效需要较长的时间,未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实际观察得出结论,因此需要管理者的监督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受培训者将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在工作中充分的理解培训中涉及的理念。因此,在培训之后,管理者的及时监督和指导非常必要,因为这可以帮助受培训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与培训中理想的工作模式不断靠近。所以培训之后的部门监督和管理就尤为重要。其次,培训部需要统筹整个酒店的培训工作,有很多培训不能全部参与,也不可能所有培训都能亲力亲为的组织,特别是一些基层服务部门的服务技能培训(例如客房部、餐饮部、前厅等),这些部门的参与培训人员较多,尤其是客房部员工总人数占酒店总人数的1/3以上,一方面培训部没有如此多的人力来组织培训,另一方面,此类培训与各岗位实际工作密切相关,对培训师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各部门的佼佼者参与到培训工作当中,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需要酒店各个部门的鼎力配合和支持。

(二)旅游旺季时,员工培训与工作时间相冲突

酒店行业的经营具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每到旺季,酒店客房入住率往往翻倍提升,因而餐饮部、客房部、管事部等相关部门的需要更多的人手来完成工作。在此期间刚入职不久或者刚刚入职的员工原本应该参加酒店的相应的香格里拉CaRe培训,却因部门人手紧缺而不能参加,使培训一拖再拖,会出现一些员工入职很长时间,却无法按时完成Shangri-LaCaRe的四个阶段培训课程,甚至有的新员工未参加岗前培训便参与到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并且因此错过最佳的培训时机。

(三)培训材料翻译有误,外语培训效果不明显

酒店的培训课程由香格里拉总部指定进行,而酒店内部基层服务部门的培训则由各个部门自行组织,各个部门培训人员负责培训材料的编写。在一些餐厅、房间设施等英文材料的编制中,常会出现翻译不准确等现象。其次,因为各部门特定培训师由部门认定,虽具有较高的服务技能,但外语水平距离标准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往往将错误的发音和知识传授给受训者。其次,酒店基层服务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虽然越来越多的大专、本科毕业生加入酒店行业,但是低学历者人数仍占据了很大比例。酒店在外语培训时要面对不同基础的受训者,难度较大。正因如此,容易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酒店的培训投入因员工难以接受而造成损失。

(四)员工英语水平较低,培训内容难以掌握

香格里拉旗下酒店覆盖范围涉及亚洲、澳大利亚、法国等地,集团总部在制作统一的培训材料时多用英语。酒店内部工作人员仍旧存在素质较低的现象,特别是管事部、客房部等部门,年纪较大的员工英语水平几乎为零。此外,上述部门平日工作强度大,时间安排紧,因此也很少有时间来学习英语。过多英文视频和材料使得这部分人难以进行学习,在培训中需要培训者逐句翻译,影响了授课效果。

(五)培训课程不能完全结合实际情况

培训课程见效慢,发挥作用的周期较长。员工在培训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无法顺畅的衔接,难以将理论化为实践,导致员工对培训效果产生怀疑,使员工的工作和培训积极性受到影响。

(六)部分课程内容枯燥,培训方法单一

在Shangri-LaCare中,涉及酒店食品安全质量与检疫部分的培训内容较为理论化,对受训的内容难以理解并且课堂积极性不高,因此很多员工在接受培训时常感觉枯燥无味。培训者平铺直叙,对照ppt讲解,受训人参与程度较低,课程内容不能引起受训人兴趣,培训氛围非常沉闷,培训效果收效甚微。

三、香格里拉大酒店员工培训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培训部规划并与部门协调合作

培训需要各部门的规划与合作,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使受训者更能胜任工作岗位工作,最终受益者不仅是受训者本身,对所在部门的工作开展也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培训工作的开展应得到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培训如果没有部门的配合,就会变成培训部光杆司令喊口号。在旺季时需要参加培训的员工,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实在无法抽调人员参加培训,可暂时聘请帮工,以便使正式员工在最佳的时机接受相应的培训。

(二)规范培训材料,加大英语培训与考核力度

各部门的英文培训资料诗整个部门外语学习的教材,因此必须准确无误。部门培训人员应提高自身外语水平,不断学习,并且在编写资料时注意材料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作为国际化酒店集团,酒店员工的服务对象来自不同国家,为保证客人的满意度,需与客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这就突出了外语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良好的沟通可以赢得客人信赖,为酒店赢得忠诚顾客。而不好的沟通则会影响服务质量,造成不必要的困扰。酒店可以设立最低英语水平考核制度,在通过最低一等的测试之后,设立更高级的考核,通过者予以奖励以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外语水平。

(三)编制合适的培训资料,英文视频配以字幕

宣传材料是向酒店内部及外部顾客展示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重要桥梁,良好的宣传材料会为酒店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因此也是赢得良好合作伙伴的有效手段。针对内部员工的宣传材料,应尽量中英文相对照,让员工都能看懂,看懂才能向自己的顾客更加自信的推荐自己的酒店,为酒店创造经济效益,使酒店更具竞争实力。

(四)培训内容深入浅出,更贴合实际

传统的理论培训往往使员工难以接受,在培训材料中多列举案列,最好是酒店经营中真实发生的案例,使受训员工更易理解和接受,使其参与其中、感同身受,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五)定期培训培训者,应用多种授课方法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选用酒店内部员工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培训者来自各个岗位,因而有的培训者虽在自己的岗位服务技能较高,但在培训授课中技能有待提高。培训人员授课技能低,不能充分调动受训者积极性,授课方法单一枯燥,受训者对培训内容排斥甚至反感,从而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加大了酒店的培训成本。因此,酒店培训部应采用一带多的方式,通过对各部门培训者的培训来提高培训者的授课技能,培训中综合运用多种授课方法,使培训者感同身受,在培训者培训其他员工时也能将好的授课方法贯穿其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总结

酒店业作为服务业,优质的服务可以为酒店创造良好的口碑和形象,而优质服务的创造者在员工。作为酒店服务的主体,员工的优质服务源于自身的素质和高超的技能,酒店通过员工的培训使员工不断得到发展。希望通过本文介绍,为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培训体系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米雨.简析酒店培训后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旅游纵览,2012,(2):142-143.

[2]陈斯胄.现代酒店培训的误区及其出路[J].商场现代化,2010年,(10):101-102.

[3]徐利民,仇海南.浅谈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J].苏盐科技,2010(6):31-33.

酒文化培训篇4

截至2013年底,江苏省星级旅游饭店已发展到914家,其中五星级饭店84家,四星级饭店194家,三星级饭店427家,二星级饭店209家。酒店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且最终将聚焦到人才的竞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来提升酒店核心竞争力、增强酒店内部凝聚力已成为酒店可持续发展不可小视的重要因素。

一、银城皇冠假日酒店员工培训体系

和其他品牌酒店一样,南京银城皇冠假日酒店非常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酒店有着较为周密的培训计划和丰富的培训内容,入职时新员工都会接收到一份酒店员工培训计划简表。从培训简表的内容看,银城皇冠假日酒店员工培训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岗位认知培训

员工入职后的第一个培训项目为岗位认知培训,即为了帮助员工尽快适应酒店环境并进入角色。岗前培训,首先由培训部门统一培训与企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如品牌文化、经营理念、规章制度、组织架构、服务礼仪知识等,再由各部门主管根据部门特点和要求培训相关内容。

(二)岗位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指的是针对本岗位服务要求而进行的相应的技能培训,如本岗位常见服务流程及问题处理、服务语言及突况处理等,一般是由各部门的管理者承担培训工作。岗位技能培训也是在该酒店培训中最常见和最重视的培训,贯穿于酒店的日常工作中。

(三)持续发展潜力培训

持续发展潜力培训指的是对员工管理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酒店不断发展和竞争的需要。由于该酒店是新开业酒店,这类培训开展相对较少,主要依附于假日集团的培训平台,多以同品牌酒店间的相互交流为主,培训对象也多局限在中、高层管理人员。

除上述内容外,酒店还不断开发培训项目,逐步扩大培训范围。总体来讲,南京银城皇冠假日酒店员工培训取得的成果还是喜人的,员工岗位技能娴熟,整体服务质量稳定,在区域同级酒店中表现出一定的竞争力,但确实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二、银城皇冠假日酒店员工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酒店员工培训中的问题,了解员工对酒店培训的最真实的需求,本研究以皇冠假日酒店的280名员工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问卷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发出,共计发放问卷220份,回收180份,其中无效问卷40份,有效率为81.1%。具体分析如下。

(一)员工对酒店培训认知态度分析

因个体学历、年龄、性别等差异,不同员工对酒店培训的态度也不尽相同的。31.11%的受访者认为培训对于他们而言是必要的,28.89%的受访者认为培训是有需要的,但不迫切。令人惊讶的是,仅17.78%的受访者认为培训非常有必要,认为培训是一种个人进步的最佳机会,同时高达22.22%的受访者认为培训可有可无。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员工对培训的意义认知不深刻,尽管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期待酒店的各类培训,也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但整体而言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意愿。

(二)员工对酒店培训内容的认知分析

对于酒店现有的三个部分的培训内容,员工所持有的态度也是有差异的。从统计数据不难发现,55%的受访者感兴趣的持续发展潜力培训恰恰是目前酒店培训工作的一个短板。就酒店工作认知和岗位技能培训而言,更多的员工倾向于希望通过培训直接提升岗位技能,增强对客服务能力,而对酒店企业文化、服务礼仪、服务语言等基础性的入门类认知培训兴趣较小。实际上,酒店认知培训是基础性培训,是其他两类培训顺利开展的基石。尤其是当中的酒店文化的培训是应该常抓不懈的,这对于培养员工的忠诚度至关重要。

(三)员工对酒店培训方式的认知分析

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符合在职性、成人性的特点,能够调动培训对象的参与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培训强调通过多种方式刺激人的视听说等各种感觉器官和心脑活动,提高培训者信息接受的敏感度。

员工普遍倾向于体验式的培训方式,如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游戏法等,而对于传统授课式培训方式则不太喜欢,仅15%的受访者可以接受传统授课式的培训。调查发现,员工对于案例教学、竞赛法及经验交流等方式的培训兴趣浓厚,希望通过真实案例学习问题处理的方法,在与老员工的交流中获取最直接的经验,甚至希望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展开对新业务和新知识的学习。

(四)员工对酒店培训课程的建议分析

银城皇冠假日酒店的培训课程还是比较丰富的,如新员工入职培训、服务礼仪培训、消防培训、卫生知识培训等。为使培训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员工,问卷别设计问卷项――员工对酒店培训课程的亟待改进的部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员工认为酒店培训师的业务素养要不断提升,提高培训师资的专业程度。就银城皇冠酒店而言,专业培训讲师仅为4人,师资严重不足,培训讲师疲于各项培训,创新动力不足,培训效果一般。此外,调查中发现,有的培训讲师并非科班出身,专业知识不足,培训工作也缺乏规范,严重影响培训效果。其次,培训要少而精,不要多而杂,否则不便于员工接受,容易造成混乱。37.78%的受访者认为培训内容应更加实用,希望多一些化妆、服饰搭配等仪容仪表上的培训课程,也有员工希望多一些岗位推销技巧方面的课程等。35%的受访者认为培训时间应安排合理,充分考虑培训效果。

三、结论和建议

酒文化培训篇5

1.员工文化底蕴差,没有深入理解礼仪文化内涵

对于酒店企业来讲,企业人员的敬业精神、职业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内资酒店竞争力不强,人员素质问题是影响竞争力的主要问题,由于酒店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线员工多数来自周边农村,许多酒店员工学历层次都比较低,一半以上的员工都是初中以下学历,大专学历的员工比较少,本科以上学历的更是少之又少。学历低,文化底蕴较差,直接导致酒店员工礼仪知识的匮乏,由于礼仪知识匮乏,导致的宾客不满意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礼仪知识的匮乏又直接影响着酒店服务水平的普遍提升。从礼仪文化的角度分析,酒店员工在为顾客服务过程中,需要注重服务态度和服务仪表,站、走、坐等基本素质不到位,就会影响到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一些酒店给员工做培养,只是注重形式上的“仪”,而没有“礼”,只有外在表现形式,没有深入理解礼仪文化内涵。学习和运用礼仪,不仅仅是酒店服务人员自身素质修养的需要,同时,也是树立酒店形象,提升酒店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2.酒店礼仪文化培训流于形式,服务不能有效结合消费需求

对于一般酒店来说,员工每年都需要进行培训,培训员工必要的礼仪知识和形态礼仪等知识,但是,由于一些酒店礼仪培训只注重形式,不注重结果,礼仪文化的渗透性不强,对酒店的历史、酒店的特色讲解都很短浅,同时,很多酒店的培训没有计划性,再加上酒店员工流动性较大,员工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性,反反复复的培训,导致酒店企业文化仅限于能模仿、会做,礼仪文化只局限于动作到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导致无法真正体现礼仪文化的价值。还有,一些酒店对于礼仪文化定位不清晰,没有仔细去研究礼仪文化,只注重推行相同的礼仪文化模式,酒店推出的礼仪文化产品,还是停留在“头脑风暴法”的构想之中,长期持续下去,不利于礼仪文化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大部分酒店礼仪文化都没有自己的特色,不进行市场调研,不了解消费需求,就制定自己的礼仪文化,导致礼仪文化没有特色,不能有效结合消费需求,礼仪文化在酒店管理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酒店管理中礼仪理念文化建设

在酒店管理过程中,酒店的管理者首先要自己接受礼仪理念,在酒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融入礼仪理念,用礼仪理念指导酒店的经营活动,才有利于酒店礼仪理念文化建设的开展。在酒店的管理中,管理者首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以人为本,培养员工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采取有效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员工不断提升自我价值。酒店每一位员工都是酒店重要的一员,所以,我们在管理上,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矛盾,管理者要采取有效手段合理解决,秉公办事,就事论事,遵循平等的原则,切忌在解决问题时掺杂个人情感。在酒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礼仪意识的培训。只有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员工,促进员工礼仪意识的提升。酒店礼仪制度文化,礼仪理念文化建设,是礼仪观念向礼仪行为转化的动力,对于塑造礼仪精神理念,保障酒店礼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三、酒店管理中礼仪制度文化建设

礼仪理念文化建设,礼仪培训是基础,所以,酒店要不断完善礼仪培训教材,补充和修订礼仪规范制度,建立礼仪培训教材体系。在这方面,基层培训一定要注重礼仪服务技能培训,中层培训,主要以基础管理知识为主,注重现场督导礼仪服务技巧培训,高层员工培训,要以战略管理为主,注重礼仪文化系统性思维培训。另外,礼仪培训,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所以,酒店礼仪培养,一定要严格的把关,聘请培训专家进行指导,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与员工的交流和互动。对于员工的礼仪培训,一定要有计划性,不仅要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对老员工也要定期进行培训,尤其是那些涉外酒店,更应该加强礼仪常识的培训,要让所有员工都了解涉外礼仪习俗,避免由于不懂涉外礼仪导致宾客不满意现象的发生。在酒店礼仪理念文化建设中,礼仪监督制度必不可少。礼仪监督制度可以有效的巩固礼仪文化。帮助员工将所学到的礼仪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在这方面,酒店可以发放顾客满意调查表,客人在离店之前填写满意调查表,给其服务人员进行打分评价,这样,即可以有效地了解顾客需求,也可以检测礼仪服务质量。以便于根据顾客需求,找出工作中的差距,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礼仪服务质量。相对而言,发放宾客满意表,只是检测礼仪服务质量的一种手段,我们既要重视宾客满意表,也不要过度依赖宾客满意表。因为宾客满意表可能会带有客人的主观色彩。所以,酒店还要不断完善礼仪服务监督管理体系。礼仪服务监督管理体系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酒店副总经理牵头落实礼仪服务监督,具体实施监督礼仪服务的是人力资源部,各一线部门配合实施监督。从心理学角度说,惩罚和激励都可以有效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惩罚和激励对于每一个酒店来说都非常重要,他直接影响着酒店管理能力的提升。所以,每一家酒店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管理制度和礼仪制度,只有这样,员工在服务过程中才能够表现出最好的状态。对员工的奖励有很多种手段,既可以公开口头表扬,也可以物质鼓励,同时,表现特别好的还可以升职,对员工的惩罚也有很多种,如果错误情节较轻可以批评教育,如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以给与扣工资、降职等处分。通过建立奖惩制度,不仅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员工加强礼仪学习,提升服务意识,使服务水平获得整体提升。

四、酒店企业管理中礼仪行为文化建设

酒文化培训篇6

[关键词]酒店;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酒店这一行业在我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且也有着较多的国际连锁酒店在中国开设了分支机构,就比如说重庆的艾美酒店、希尔顿酒店等。也正是因为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酒店教育这一专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酒店专业国际化发展这一需求,酒店教育过程中也需要设计出国际化的人才培训模式。

1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1.1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就酒店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其对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以及范围都是概略性地进行说明,很少会对教学培养目标进行详细的定义,还有些则是在培养过程中将培养目标定得过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今后毕业之后就很难适应从酒店基层做起。而上述所提到的问题都表现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起到国际化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最终学生就业效率也就较低。[1]

1.2没有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就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没有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也是其中较为关键的内容,而其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国际型酒店岗位标准不相符,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是片面地对学生进行双语授课,或者是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对学生进行培训以及教学,认为这种教学课程体系就是国际化,没有真正将国际化实质内容渗透到人才培养以及课程体系构建中,也就很难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1.3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就目前酒店教育国际化人才培育情况来看,课程设置过程中,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也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职业素质偏低等现象,而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理想等方面还是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最终也就和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

1.4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存在问题

就目前酒店教育国际化人才培育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中文教学为主,就算是开设了双语教学的课程,教师英文教学以及学生英语回答的比例较低,不足课堂教学时间的50%,这样,不利于所引进的先进教学内容和理念的传达以及课后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此外,很多老师还是采用之前较为被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课堂讲解为主,重理论、轻技能这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只能单纯地学会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但是,和国际型酒店实际工作过程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也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以及进步。[2]

2酒店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构建

2.1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在酒店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定,在目标确定过程中,可以借鉴他国实践经验来确定培养目标,比如,美国的“康奈尔模式”、瑞士的“洛桑模式”,就是真正地将产教结合在了一起,并且还要求学生对国际化要求进行全面的掌握,以此来培养学生酒店岗位服务技能,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此,在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可以将国际化理念和跨文化体验、掌握现代酒店管理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具备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内容作为培养目标,以此来确保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国际性。

2.2构建国际化课程培养体系

在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还需要积极构建出国际化课程培养体系,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推行“课证融合”的双证制度,让学生在学习完酒店服务管理相关内容的过程中,还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融入教学实践当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能掌握职业证书考试的相关内容。其次,在课程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还可以增加跨文化交际以及人类文化课程,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酒店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增设人文与社会科学、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体系,比如说跨文化交流、世界品牌酒店管理、中外民俗等内容,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3加强校企联动,积极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

在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该模式应用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改变之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校企联动,通过这一方式来为学生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针对这一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国际化模块教学基础上开展工学交替,将之前传统的初中后五年一贯制“4+1”教学模式,变成“3.5+0.5+0.5+0.5”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当中,3.5年主要是在学校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其中的一个0.5年则是到国际品牌酒店来进行认知性实践,还有一个0.5年则是回到学校学习,最后一个0.5年则可以深入到国际品牌酒店来进行实习,通过这一工学交替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全面化的培养,这样就能更好地保障学生具备较为良好的酒店国际化能力。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主题化、情境化教学,为学生构建一个虚拟的“国际化酒店”,这样学生就能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体验式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应的营销能力以及国际型酒店管理的知识。[3]

2.4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

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在其中占据着较为关键的作用,所以在酒店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构建过程中,学校还需要加强对酒店专业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通过这一方式来打造出一支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国际事业以及国际沟通能力的酒店师资队伍,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真正培养出酒店国际型人才。针对这一点,学校如果具备较为良好的资金条件,可以让教师直接到一些较为优秀的国外酒店进行学习以及培训,也可以从国外聘请一些专家来对学生进行酒店教育,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国际化酒店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促进学校酒店专业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

3结论

酒店专业在时展过程中也有着越来越高的作用,而目前时展环境下,酒店国际化人才才是这一领域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院校在对学生进行酒店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构建出酒店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以此来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从而才能让学生成为市场所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锡军.酒店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探索[J].科学咨询,2013,14(26):93-94.

酒文化培训篇7

在酒店中,培训需求分析是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它是人力资源六大模块之一:员工培训与开发当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在进行酒店培训规划设计中通常要经过以下五个步骤:(1)酒店员工培训需求分析;(2)明确酒店员工培训目标;(3)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4)培训预算确定;(5)培训实施;(6)培训效果评估。所谓培训需求分析就是在规划与设计培训之前确定是否需要培训、谁需要培训及需要什么培训的一种活动。在实际的工作中,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既取决于酒店客观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又与人力资源部培训经理的主观意愿与决策水平息息相关。

2传统高星级酒店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2.1根据酒店近期和中期的发展战略确定培训需求。酒店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其自身有着产品更新换代快和受市场其他因素影响显著的特点。因此,酒店培训经理在确定培训需求时,必须将酒店短期和中期的发展战略考虑其中。例如:我国某海岛城市中a酒店的中期发展战略是利用现有营销资源,积极开拓俄罗斯和韩国的团体游客市场,在这样的战略发展背景下,培训需求也相应围绕这一大的战略发展背景进行展开。于是将酒店员工的培训需求确定为“酒店韩语和俄语服务技能”。2.2根据酒店的人才储备计划确定培训需求。酒店年度的人才储备计划是与培训需求分析联系最为紧密的因素之一。一家运营良好的酒店应该有能力处理好外部人才招聘与内部人才储备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酒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正常运转,人力资源部会提前在酒店内部保持一定数量与质量的人才储备,这些人才储备是年度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人才储备计划中的员工往往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培训需求。例如:从事基层技能岗位的员工,一旦被纳入酒店管理岗位的人才储备计划中,就会产生管理技能的培训需求。2.3根据酒店所在地政府和协会要求确定培训需求。无论酒店管理公司是跨国的还是本地的,只要是酒店建在当地市场,每一家酒店都会受到当地政府和协会的制约与管理。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和协会要求酒店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取得特定资格证以后持证上岗。2.4根据运营部门实际运营情况确定培训需求。培训是改善酒店各部门服务质量,提高客人满意度的有效方法。酒店的各个部门在运营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常常会出现服务操作流程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发生,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不仅会伤害到酒店的品牌标准,还会而影响客人的满意度,最终导致酒店无法完成运营指标。针对这一类型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往往能够帮助培训经理发现潜在的关键培训点。

3传统培训需求分析方法的利与弊

传统培训需求分析方法的优势在于以下两点:(1)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让培训产生很明显的效果。培训的目的在于使组织的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满足酒店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维持酒店能持续为客人提供始终如一的优质服务。同时减少酒店对于外部人力资源的依赖,降低酒店的外部招聘压力。(2)根据劳动分工的不同来确定各工种的培训需求,使得每个岗位的员工的职责和责任都非常明晰。即:员工只需要为自己所处岗位的工作内容负责,相应的也只需要参加与自身所应具备的岗位技能相关的培训。同时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这种根植于传统组织理论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忽略了员工的个人需求,将员工的需求与酒店的需求割裂开来。例如:如果按照传统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来确定酒店培训需求,一名餐饮部的普通员工将只会被安排参加一系列的餐饮技能型培训,如果这名员工产生了想参加领班级别的管理类型培训的需求,这种需求极有可能不被考虑,因为这与该员工目前的岗位分工无关。

4酒店培训效果评估的四层次模型

1959年,由威斯康辛大学教授柯克帕特里克提出了四层次培训效果评估模型。成为培训评估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他提出了从反应、学习、行为与结果四个层面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反应评估是第一级评估,即在课程刚结束时,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第一级评估目标往往包括对培训项目的肯定式意见反馈和既定计划的完成情况;学习评估是第二级评估,着眼于对学习效果的度量,即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方式方面的收获;行为评估是第三级评估。主要评估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结果评估是第四级评估,通过对质量、数量、安全、销售额、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率等指标进行考察,并与培训前进行对照,判断培训成果的转化情况。

5基于培训效果评估的培训需求分析

所谓基于培训效果评估的培训需求分析就是要充分利用上文所提到的这四级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和评估数据,将他应用于培训需求分析技术,从而实现将员工的需求与酒店的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全面分析的目的。从而使高星级酒店的培训需求分析更加准确、有效和全面。5.1利用反应评估结果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将自上而下的需求分析与自下而上的需求分析相结合。传统的需求分析多为自上而下的,即根据酒店管理集团的战略发展,组织架构发展来考虑下一年度的整个培训计划和需求。但是这中间忽略了酒店中最小单元———员工的基本诉求。不同的员工对于培训的需求不同。通过反应层培训效果评估,我们就可以了解不同员工的不同诉求。反应层评估的目的是在课程刚结束的时候,用来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反应层评估集中体现了员工对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者,培训场地的观点与看法。例如:如果反应层培训效果评估显示员工对于某项培训内容的培训师普遍反应培训方式不够活泼和生动,那么在接下来的培训需求分析中,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出发,从被培训员工出发,自下而上的确定培训需求。5.2利用学习评估结果进行培训需求分析。针对企业文化的培训效果应该定期进行学习型评估。在确定这类培训的培训需求时,现在一些酒店的做法是人力资源部按照每月一次的频率安排企业文化培训,人力资源部仅仅需要确定出每个部门需要指派多少人参加,但并不具体指定由具体哪位员工参加。这种方式虽然较容易协调好部门运营与参加培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却极其有可能造成下面这种情况:对企业文化已经掌握得很好的员工,由于时间刚好吻合或者仅仅是因为领导安排,而被安排来参加培训。而真正对企业文化一无所知的员工,由于培训时间和运营时间的冲突,造成这类型员工成为培训的漏网之鱼。5.3利用行为评估结果进行培训需求分析。行为层培训效果评估的意义在于能够在通过对于员工工作操作标准化的度量与打分,并逐一对每位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培训前后的操作比对中,反映出哪些工作行为的缺失是由于培训的欠缺造成的,而哪些是由于态度或员工心态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果对于员工来说,行为的缺失是由于态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在进行培训需求决策的时候,就不应该单纯的定为多增加几场培训这么简单,因为如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再多的培训也是无效的,反而会助长员工的抵触心理,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利用对行为评估结果的分析,我们能对看似相同的行为结果做出不同的需求预测、分析与处理。5.4利用结果评估结果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结果评估能够通过对质量、数量、安全、销售额、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率等指标进行考察,并与培训前进行对照,显现出培训成果的转化情况。结果评估是最能说明培训效果的评估方式,从而减少因为培训经理按照自己的感性认知来确定培训需求而给酒店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6总结

培训需求分析是高星级酒店培训工作开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将基于培训效果评估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与高星级酒店常规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相结合,能够使培训需求的分析更加精准、有效。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文章的分析仍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这项工作留待日后完成。

参考文献

[1]赵德成.培训需求分析:内涵、模式与推进[J].教师教育研究,2010(6):9-14.

[2]陈小华.组织理论的发展及其比较研究[J].甘肃农业,2009(9):22.

[3]初娜.高星级酒店管理类培训效果评估的模型构建[学位论文]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酒文化培训篇8

(一)管理层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或重视但培训投入相对较少

目前酒店基层员工的流动性非常大,作为酒店管理层一般会有这样一种顾虑:如果把酒店基层员工都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些人有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离职,再加上酒店基层员工所做的工作只要稍加培训基本上人人都能上手,因此,有个别酒店不太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放在基层人员的培养上。或者由于培训预算有限,基层员工的培训更多的是放在酒店内部进行,很少有机会到外面去见识和学习其他酒店品牌文化,势必造成信息的闭塞或知识技能更新速度的缓慢。这样就会进一步造成恶性循环:基层员工由于得不到很好的培训,更谈不上待遇的提高,就会对企业失望进而产生离职的想法,员工流失现象进一步加剧,酒店又需招聘新员工,培训工作量就会越来越大。此外,酒店培训部一般的人员编制也就是1个培训经理、1个培训主管、1个培训专员,甚至有个别酒店,酒店培训工作就由1人担任,这就会造成培训工作因人手不够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使酒店基层人员的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二)不同员工对培训认识不统一,对于培训的看法和态度不一致

不同职务的员工处在不同的位置,对培训的认识和看法各有千秋。如人力资源部认为培训是员工的福利,酒店花费时间、精力、金钱为其组织培训,员工应该珍惜且参加;各部门一般情况下,会支持和配合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培训工作,但存在平时部门接待任务繁重,人手不够,且与培训时间相冲突,于是培训无法安排甚至要取消培训;员工则认为好不容易的休息时间,却要来参加培训,且培训对于自身并无多大益处,对此事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正是这些情况的存在,致使员工的培训停留在一种较为尴尬的地步,其培训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三)培训流于形式

从培训组织到培训成效的凸显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验证,有时,人力资源部为了年终有内容总结,会比较看重数据,如培训的次数和人次,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培训效果。部门即使支持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抽调人手去配合参加培训也是草草了事;基层员工为了不受惩罚,参加培训也是敷衍了事。特别是岗位和交叉培训,虽然在时间安排上相对较为灵活,但培训实施者也是局限于一些例行公事信息的上传下达,即使有指定的师傅,也因为一些主客观情况,如被迫接受任务、现场对客时不便指导,事后未继续跟进指导、员工流失等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培训流于形式。

(四)培训效果差强人意

培训工作确实是做了,但培训效果却差强人意,经常会听到客人有投诉餐饮客房卫生、员工服务态度、酒店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现象也从某一层面上反映酒店培训工作不到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不重视,培训场地、经费、师资等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直接影响培训的有效实施;二是存在受训者对于培训内容或形式安排的不认同,老是觉得培训后对自己的作用不大,不能产生积极作用;三是培训体系欠科学合理,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培训监督、培训奖惩等环节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或因素,都将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二.酒店基层员工培训对策分析

(一)加强酒店精神文化建设,统一认识,重视并用行动支持培训工作

首先,管理层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有人文关怀气息的精神文化和氛围,让员工有企业归属感和职业精神。笔者曾经入职一家五星级酒店,入职第一天,部门经理亲自带领全体新员工参观酒店,介绍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并陪同一起用餐,小小的一件事让笔者深有感触,工作起来特别踏实。其次,要为员工营造心绪稳定的工作环境,人心稳,就会愿意把酒店当成是自己的事业来做,就绝不会以打工者的心态去面对岗位工作,就能从内心深处认同酒店的理念,认同培训对于自身及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笔者曾到过某家星级酒店,其员工培训的地方除具备有普通酒店的培训室外,还特意开辟了形体房和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培训室,酒店还为员工专门配备了一个约60多平米的图书室,里面约有2500多册书籍、杂志,这些充分地体现了酒店对员工生活工作的关心,一方面员工的工作态度、综合素质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酒店也深得人心,利于长远发展。当然,酒店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远不止这些。只有员工认同了企业的文化,对于培训的认识也就会有一定的提高,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就会和企业文化要求的相对一致。

(二)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如实施、监督、评估等制度,保证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例如,为了更好地帮助新员工融入新环境,可以根据酒店实际情况,制订新员工传帮带制度。此制度对于师傅人员的选拔、具体工作职责、考评和奖惩要有具体的内容。一般来说,师傅人员,应由相应的部门选出忠诚度高、业务能力强、心态好的员工,做员工的师傅,进行一带一的对教(工作和生活);其工作职责包括师傅提前了解新员工的基本情况,并必须熟悉其姓名,以便让新到的员工能感受到师傅的亲切感;师傅负责帮新员工打扫好床位,铺好床,带领办理入职手续,师徒同寝或就近住宿,以便在新员工工作前期师徒同吃同住,由师傅帮助和照顾其生活起居;带徒弟熟悉环境,并带其上下班,指导和帮助新员工熟悉工作,掌握工作标准,履行工作职责;及时将新员工的思想动态报告上级,以便引导新员工建立目标,树立在企业长期发展的思想等。传帮带期一般为1个月时间,如徒弟表现优秀,心态稳定,且工作满3个月,则应该给予师傅一定奖励;如传帮带期间,所带的徒弟出现重大的违纪情况,师傅应负有连带责任。通过评比,对于连续表现优秀的师徒,酒店可给予嘉奖、通报表扬、工资提升及职务提升等奖励,这样就会在酒店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氛围,也会进一步促使员工对酒店的认同。在培训和实际岗位工作中,对于基层员工的积极参与和进步表现,酒店一定要给予肯定和奖励,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同时,为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确保经费、场地等的有效提供,避免因为这些方面导致培训工作开展受限。

(三)建立科学完善高效的培训体系,提升培训效果

酒文化培训篇9

酒店服务礼仪的培训是酒店在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保证酒店培训礼仪质量对于提升酒店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中有利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阶段,酒店管理者忽视培训礼仪的重要性,对这一方面认识程度不高,因此培训效果与实际的需要形成较大差异。由此可见,在礼仪的培训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酒店服务礼仪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现状

第一,酒店服务培训观念缺乏创新。站在企业经济礼仪的角度上而言,服务培训工作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进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部分的酒店经营管理者过于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对服务培训工作不够重视,一味的停留在较为落后的培训观念上,缺乏培训工作的创新性,与时展脱节。

第二,酒店员工对参与到服务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酒店员工缺少参与到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对服务培训的意识程度不高。酒店管理人员未能够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参与到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就使得员工对待培训工作不认真,学习效果不佳,对酒店的服务工作质量与水平直接造成不利影响,阻碍酒店的发展。

第三,酒店企业对员工服务培训投入的资金不充足。三分之一以上的酒店存在对服务培训投入资金不到位现象,而相对于酒店服务而言,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是酒店人员必备的工作,服务培训投入的资金直接会影响到服务培训质量,员工培训的效果不佳,就会使得酒店服务水平与质量难以保证。

第四,培训方式不够严谨。现阶段,酒店服务培训的形式多数都以老员工带新员工,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各项工作的操作技能,这种培训方式不能规避老员工在进行服务工作时的不足,又使得新员工过分依赖老员工,导致培训缺少严谨性、计划性、合理性。

二、改善酒店服务礼仪培训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酒店管理人员要做好服务礼仪的榜样作用

服务礼仪是酒店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酒店企业若想实现高质量的礼仪服务,就应该建立起一批具有高级服务意识,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榜样工作人员,能够充分的起到带头作用。除此之外,酒店的工作性质也为酒店的服务工作增大了一定程度上的难度性,也提高了对酒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酒店企业要求酒店管理者在严格管理酒店服务礼仪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酒店管理者应该起到为管理的下层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因此,酒店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相反,若酒店管理人员的实际行为与管理要求工作不相符,必然会使基层员工不信服,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以及逆反心理,影响酒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酒店管理人员若想做好管理工作,就要做好自身的榜样作用,提升自身服务礼仪质量与水平,用自身的仪容仪表等外在方面、周到的服务礼仪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带动员工的管理服务工作。

(二)将酒店服务培训礼仪理论与实际的服务工作有效结合

若想从实际方面提升酒店员工的服务质量,就要将强员工系统理论化的服务知识,用理论知识来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并且引导员工在实际的服务工作中总结服务经验技巧,不断积累服务经验,增强自身的服务礼仪知识以及提升自身的服务礼仪综合素养。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实践融汇贯通。

(三)营造文明酒店服务礼仪氛围

酒店内部环境会对员工的服务情绪造成直接影响,进而决定着员工的服务质量与水平。酒店由多个部门组成,各个不同的部门在工作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工作中,每位员工都以礼相待,促进酒店内部结构的融洽、和谐,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为酒店创造更大程度上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例如:酒店可以通过会议的形式,对表现良好的员工进行鼓励与表扬,促进酒店文明礼仪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

(四)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酒店员工奖惩机制在极大程度上能够促进酒店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以优质到位的服务受到客人表扬的,或者服务明显进步的,解决客人在酒店中遇到问题且达到客人满意的,酒店企业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以及物质上的认同。在酒店举行的会议上以季度或者以年为期限,评选出精英员工、最佳技术员工、优秀员工以及进步员工等,依据实际情况给予晋升。以此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升酒店服务质量与水平,增强酒店在同行业领域的竞争地位。

三、结语

酒文化培训篇10

[关键词]培训迁移酒店业培训内容培训方法

一、概述

酒店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有计划的、系统的员工培训对提高员工素质尤为重要。但有调查显示,即便是在美国,每年的培训支出中,也只有不足10%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大部分培训只是使员工接受了新知识,却没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这就涉及到一个培训迁移问题。

培训迁移即培训转移或培训成果转化,它是指:

受训员工在工作场所中利用已获得的技能,改善自己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绩效。

受训员工持续并且有效的将培训中所获得的技术,知识和能力等成果应用于自己的实际中。

也就是说,员工将在培训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加以转化,并合理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实现一个从培训投入――学习――应用――产生效益的良性过程。

二、酒店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的得出源于对青岛、南京和天津三个城市的10家星级宾馆的问卷调查,之所以选择这三个城市,是因为这其中既包括旅游热点城市,又包括旅游温冷城市;既有沿海城市,又有内地城市,其酒店业的发展状况在我国酒店业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另外这10家酒店的选择也基本覆盖了我国现有的酒店形式:既有单体国有饭店,又有国际连锁酒店;既有由中国人管理的酒店,又有国外知名酒店品牌管理的中国酒店;既有高星级酒店,又有二三星级的酒店。

由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经过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后,通过对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有8个因素与酒店业培训迁移效果显著相关。他们分别是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目标设计、员工的自我动力、组织氛围、管理者的支持、培训师素质和培训的后继跟踪活动。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表示在α=0.01水平下显著相关*表示在α=0.05水平下显著相关

三、提高酒店培训迁移效果的对策

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显示,有7个因素显著影响酒店培训迁移效度,即对于这些因素的改变将显著改变培训迁移效果。

1.设计合理、有效的培训内容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酒店培训中影响培训迁移效果的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培训内容与迁移效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合理、有效的培训内容应同时满足:第一,饭店和员工的要求,即培训需求分析问题;第二,与员工的工作相关,即培训环境设计问题。

培训需求是员工的实际表现与酒店对员工的期望表现之间的差距。要得到合理的分析结果,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法。通过对日常经营管理和服务操作情况的实地考察,发现问题,寻找不足,确定培训需求。

(2)问卷调查法。问卷的内容涉及酒店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及对培训部开设培训课程建议的征询。

(3)面谈法。事先准备一些问题,在各部门主管的协助下组织一些员工,针对酒店培训的实际需要进行讨论,归纳出酒店现存及潜在的问题。另外,还可约见一些离职员工,从员工流失的原因下手,确定培训方式。

(4)会议调查法。由培训部组织各部门分管培训的主管和培训员定期召开会议,通过讨论,集中有关员工培训的要求和反映,从而分析和判断酒店的培训需求。

(5)工作表现评价法。培训部可以就员工在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工作态度三方面的表现进行考评,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不足表现进行分析来确定培训需求。

培训环境的设计应该最大限度的营造培训过程中任务、材料、设备及其他学习环境特点与实际工作环境特点的相似性。根据培训迁移的同因素理论,培训的迁移效果取决于这种相似性。因此,培训部门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应采取一切方法,使得培训项目所设计出的环境不仅与实际工作环境保持物理上的相似(能代表实际工作岗位的物理结构),而且与实际工作环境保持心理上的相似(即能够代表实际工作中的一切基本行为过程),确保项目的环境设计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培训迁移。

2.确定恰当的培训目标

在培训需求分析结束之后应该明确设定各培训课程的目标,为受训员工的培训提供一个方向。实践证明,当面对单目标时,学员表现出来的动力和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要远远高于当他们面对多个目标时。因为在单目标的情况下,学员的压力更小,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新技能、吸收新知识和自我激励,自我的积极暗示也比多目标时更强。

在培训课程一开始就应该向学员明确阐述本次培训的目标,并使他们了解到目标的达成能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变化,如绩效提高、加薪、升职等。同时,在说明过程中应尽量采取具体、详细的字眼,从而使学员对培训目标更加明晰。

3.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方法

不同的培训方法尽管形式各不相同,但基本原理却是相同的,都要经过四个作用阶段:(1)利用培训课题引起学员注意;(2)运用适当的方法使学员了解培训内容;(3)运用技巧使学员对培训内容产生反应,进而接受并转化为潜在的行为意向;(4)让学员在实践中检验新行为,并加以巩固,以达到改善行为或态度的目的。这四个阶段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步都无法实现员工行为的改变,任何一步的效果不佳都会影响最终的迁移效果。因此,选择恰当的培训方法对培训效果极其重要。

在酒店这个环境下,可采取的培训方法很多,比如:讲授法有助于受训者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理论知识,这是培训迁移的基础;角色扮演法可以为受训者提供类似实践的机会;案例分析法有利于提高受训者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法则为受训者提供了“干中学,学中干”的机会;视听法可借助先进的电化设备使培训过程更生动、形象。在培训过程中可将多种方法配合使用,发挥其综合优势,更快更好的提高培训迁移效果。

4.选择优秀的培训师

对于培训效果的好坏,培训师水平的高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培训师可以大大提高受训者的学习速度和效率,相反,不合格的培训师不但不能帮助受训者,还会引起学员的厌倦或消极情绪,甚至会影响他们参加下次培训的积极性。因此,酒店在选择培训师时应慎重考虑。

通常情况下酒店培训师的来源有三种:

(1)聘请专职培训师。他们能带来全新的理念,提升培训档次,但应要求他们根据酒店,特别是本酒店的特点对其培训项目作适当调整,确保其有效性。

(2)从高校聘请来的兼职教师。他们一般具有较深的学科理论知识,且对本领域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非常关注。但由于他们很少有机会进入酒店工作现场,所以缺乏实践经验。

(3)来自本酒店的管理者。他们的优势是,对本酒店内部情况非常熟悉,教学易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性强。而且内部员工作培训师还可起到激励作用,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但这类培训师一般很忙,疏于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因此在选择培训师时,要根据本酒店的实际情况及培训课程的特征,优化教师比例,取长补短,以获得好的迁移效果。

5.提高受训员工的自我动力

培训员工的自身动力也是影响迁移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培训结束后,员工没有把学到的新东西用到相关工作中,此次培训就没有起到任何效果。要使员工自发产生培训迁移动机,按照动机理论,首先他必须具备迁移需要,其次是存在培训外在诱因。要让员工明确学习与满足个人需求密切相关。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强化措施,如对员工在培训迁移过程中的进步和成功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且奖励力度应与绩效挂钩。

6.建立学习型组织,培育良好的组织氛围

这里涉及影响酒店员工培训迁移效果的若干因素中的组织氛围和管理者支持这两个因素。

为员工营造一个学习的“场”,即一个持续性学习的氛围。在具有这样的学习氛围的酒店中,学习被视为工作的一部分,学习知识在酒店中是受到鼓励的,酒店为个人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环境和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员工会自然而然的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影响,参与到学习中去。

另外,培育良好的转化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如管理者和同事的支持、技术的支持、运用技能的机会、及运用所学技能后产生的后果等。各级管理者的支持是提高管理效果必不可少的,他们的支持度越高,迁移效果越好。这里的管理者包括最高主管、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者。要获得管理者的支持,可考虑先对管理者培训,然后赋予他们培训下属的责任。现在很多外资酒店常采用这样的培训方式,且效果很好。同事支持主要指同样参加过培训的同事的支持,要让他们多沟通,互相借鉴迁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处理困难的办法。技术支持需要酒店为受训员工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所需的设备及相关服务。员工能有机会运用所学技能也是一个很好的转化氛围。因为一般情况下,所学知识如不及时应用,就会退化甚至完全丧失。主管可以有意识的分配给受训员工需要应用新技能的工作,以帮助他们巩固并转化所学知识。

7.加强培训后继跟踪活动

培训课程结束,受训员工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培训工作的终结。要想达到好的培训效果,还应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并实施一系列后继活动。

对培训成果的评估主要是考察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可通过对受训员工的跟踪考核来实现。可以以电话、书面表格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其主管领导或同事进行调查,并参考其绩效的提高程度来判别培训效果。另外,持续不断的提醒、考核、监督和促进受训员工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这一系列后继活动也将对提高培训迁移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针对目前酒店行业中并不理想的培训迁移效果,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酒店业培训迁移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并最终从培训内容设计、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方法选择、培训师的选择、提高员工自我动力、营造良好组织氛围(包括管理者支持)及加强后继跟踪等方面探讨了提高酒店业员工培训迁移效果的对策,通过这些对策,我们可以有效的提高酒店业的培训迁移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丽芬:企业提高迁移效率的策略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