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栽培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3:47

绿色农业栽培技术篇1

关键词:红肉蜜柚;高产绿色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中图分类号S6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6-63-03

红肉蜜柚在3月中下旬盛花,自花结实率高,一般可达50%以上。果实发育期为4月上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成熟。绿色栽培的红肉蜜柚比常规栽培的成熟期早20d,单果重1250~1750g,皮色黄绿色,皮薄,囊皮粉红色,汁胞红色,果实酸甜适中、脆嫩化渣、有淡香,口感尚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生理活性物质柚皮甙及其它营养成分,并含有更丰富的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及抗癌等保健作用;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梅州市原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肉蜜柚产品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红肉蜜柚对低温的忍受能力比柑橙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土壤pH值以5.5~6.5为宜。该公司绿色栽培的红肉蜜柚比常规栽培成本降低两成,单价高达3.0元/kg,每667m2产量增加600kg,667m2产值达17520元,667m2增加收入9100元,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1试验示范探索红肉蜜柚绿色栽培技术

常规栽培蜜柚沿用传统的方式,大多以农户为生产单元,生产规模小且技术落后,产量低,商品率不高,土地产出率低,农民收入增幅不大。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构建起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安全、资源高效利用为主要目标的绿色农业技术生产体系,蕉岭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从2007年开始,开展红肉蜜柚绿色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示范与推广,探索出一套完整的红肉蜜柚绿色栽培技术,并指导梅州市原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红肉蜜柚优良品种,在蕉城镇东山村高岭上进行示范种植,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组织生产。

1.1试验效果2009年在蕉城镇东山村梅州市原源现代有限公司的红肉蜜柚园各选取30株红肉蜜柚树作为常规栽培和绿色栽培对比试验,我们负责生产技术指导,定点定期调查,公司负责生产技术操作。实验结果表明:实施绿色栽培的红肉蜜柚树平均株产量增加11.1kg,商品率增加32%,果品均价每kg提高2.65元,生产投入降低两成,每株可增效益156元。

2010年在蕉城镇东山村各选取667m2红肉蜜柚作为常规栽培和绿色栽培对比试验,对第一组进行常规栽培技术指导,以2009年总结出的绿色栽培技术指导另一组进行红肉蜜柚绿色栽培,并进行定点定期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实施绿色栽培的红肉蜜柚平均667m2增产459kg,商品率增加34%,果品均价每kg提高2.69元,绿色栽培红肉蜜柚生产投入降低两成,每667m2可增效益7096元。

1.2示范效果2011年在蕉城镇东山村分别选0.67hm2和3.33hm2的成年红肉蜜柚作为常规栽培和绿色栽培对比示范。对第一组进行常规栽培技术指导,以前两年总结出的绿色栽培技术指导另一组进行绿色栽培,并定点定期调查。示范结果表明,实施绿色栽培的红肉蜜柚平均667m2增产576kg,商品率增加33%,果品均价每kg提高2.72元,绿色栽培的红肉蜜柚生产投入降低两成,平均每667m2可增加纯收入9159元,效益显著。

1.3绿色栽培技术措施红肉蜜柚按绿色食品标准要求进行栽培管理:一是收果后进行果树整形修剪,合理抹梢,铲除病树、结果不甜的树,为下年生产打好基础;二是收果施重施自制复合农家肥,即用鸡粪、羊粪、猪粪40~50kg;豆菇、光根旺5kg、磷粉1kg、秸秆、腐秆剂、塘泥、水等搅拌堆制腐熟的复合农家肥,增强树体,提高果树抗病虫能力;三是根据对比实验,合理配方,根外喷施高磷高钾的“磷钾动力”肥+沼气水,提高果树产量。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原料来源、生产过程、产品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注重选地环境、修剪和科学管理,科学施用水肥,做到氮、磷、钾等肥料的科学搭配和适宜的使用时间,适量施用叶面肥,采用套袋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1.3.1选地种植地选择在蕉岭县东山村高岭上,靠山,坐西北向东南,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土壤属于红壤(中性偏酸),果园用水是纯净的山溪水,生态环境适宜红肉蜜柚绿色栽培。最好因地制宜地建立鸡场、猪场、鱼塘等养殖场地,为红肉蜜柚栽培提供良好的原生态养分。

1.3.2育苗嫁接一般在1月进行枝接,接穗应选用长约15~25cm的秋梢或春梢;芽接则在8~10月份进行,多用“t”字形嵌芽接。芽接成活后翌年3月上中旬,在离芽上3~5cm处剪断,待春梢生长停止时将接口砧桩全部剪去。

1.3.3建园

1.3.3.1整地挖穴种植前在种植穴四周1~2m处挖4个圆形或方形穴,呈放射状沟,种植穴宽度30~50cm,深60~80cm,下层施自制复合农家肥作基肥,上层施足有机肥,分层施肥并分层填土,土面应高出20~30cm。

1.3.3.2定植定植密度:红肉蜜柚长势旺,树冠大,因此成片栽植密度不宜过密,行距4m,株距3m。定植时间:春季3月、秋季11月均可定植,以3月上中旬定植较好,定植应选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雨天或土壤过湿时不宜定植。

1.4土壤管理第一是深翻扩穴,熟化土壤增施有机肥,分层施肥,下粗上细。第二是间作或种植藿香蓟花草,主要是增加土壤肥力,同时又是红蜘蛛天敌的寄主。第三是用稻草等覆盖起保水作用。第四是中耕:采果后进行全园中耕,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深度为8~15cm,坡地深些,平地浅些。

1.5施肥管理施肥管理与红肉蜜柚高产的关系相当大。小树少施肥,大树多施肥,多用复合农家肥。

1.5.1幼树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幼树根系分布浅、吸肥能力弱,应掌握肥水兼顾、薄施勤施的原则。幼树施肥以农家氮肥为主,如人粪尿、腐熟的农家肥,以加速形成树冠,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增强抗旱防冻能力。

1.5.2成年树施肥成年结果树施肥应以达到优质、高产稳产为主要目标。红肉蜜柚采果后叶片和树体内失去了大量营养,施肥对其恢复树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6疏花疏果、保花保果应用综合管理措施,促使树体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间相对平衡,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措施: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体营养;调控春梢,抹除夏梢,成年结果树叶比1~1.2:1;控制花量,花量适中,花发育好,养分充足有利保果;及时防治病虫,减少落果。

1.7水分管理主要是灌溉和排水。灌溉要求水质无污染,3、8月遇干旱淋水要足,通过管子滴灌或喷灌,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在多雨季节或果园渍水时应及时排水。

1.8整形修剪

1.8.1幼树整形苗木定植后,在嫁接口以上30~40cm处剪截定干。抽梢后,选留3~4个生长强壮、四周均匀、相互间有一定间隔的新梢作为主枝,其余抹除。每个主枝顶端继续延长至40cm左右时,及时摘心打顶。主枝、副主枝间应保持适当的间隔,使分生的侧枝能受到充分的光照。要经常抹除主枝上的徒长枝和位置不当的枝芽。

1.8.2结果树整形修剪结果树一般只抽春梢,内膛枝结果能力强。砍掉病树、结果不良的树,连根拔除,将位置不当的徒长枝、病虫枝,过密纤弱枝等疏去,多留内膛枝。成年树修剪主要是收果后骨干枝上的侧枝及其上所生各类枝梢,目的在于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均衡。修剪的原则是强树重疏剪,疏除密生枝、直立枝和侧枝,保留下垂枝和弱枝,以利开花结果。衰弱树多在强枝上结果,应采取去弱留强、多留有叶果枝,收果后全园修剪在11月下旬~12月下旬完成,为下年生产打好坚实的基础。

1.8.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红肉蜜柚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遵循如下原则:即有限度地使用以改善树体生长状况,提高果实产量,改善品质,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如花果灵等,使用范围限于叶面喷射,防治果皮粗厚,控制新梢生长和促进花芽分化及保花保果,安全间隔期在30d以上。

1.9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根据绿色农产品栽培技术要求,合理利用天敌及其它生物、物理防治方法,把病虫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1.9.1选用抗病品种,严格检疫禁止检疫性病虫从疫区传入种植区,不得从疫区调运种子、接穗和苗木,一经发现立即销毁。

1.9.2减少病虫源实施翻土、修剪、清园、控梢和果园生草法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源。控梢对一些病虫害有防控效果,如一些危害嫩梢的病虫,在抽梢不整齐的情况下应将梢抹去,可以切断害虫的食物链,减少病虫源,待抽梢整齐时再集中用药。也可采用干旱时灌水,灌水前施肥,或施用液肥促使新梢抽发整齐,再集中施药。

1.9.3采用套袋技术7月下旬,对柚果实施套袋,防治病虫效果显著,套袋后果皮色泽均匀,采果时将防水套袋收回再用。

1.9.4主要病害防治病害主要有黑星病、黄龙病、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用绿色环保的杀虫药剂大生m45水剂400~600倍液喷施防治。

1.9.5主要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红蜘蛛、锈壁虱、矢尖蚧、褐圆蚧、柑桔潜叶蛾、吉丁虫类等。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用苏云杆菌水剂400~500倍液喷施防治。

1.10适时采摘9月中下旬,待金黄色果实所占比例达80%以上时分期分批采摘,采摘时尽量避免产生伤口。分级包装,轻装轻放。普通蜜柚成熟期比沙田柚早10d以上,绿色栽培红肉蜜柚比常规栽培红肉蜜柚早20d左右。

1.11贮藏运输采摘后用多菌灵800倍液浸泡或冲洗蜜柚30s,晾干或吹干,套上热缩型的塑料薄膜袋,封口后,用传送带送到热风炉里使塑料薄膜收缩袋紧贴蜜柚表面,这样就可以减少蜜柚水分蒸发,延长贮藏时间,并可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碰伤。

2红肉蜜柚绿色栽培技术的推广

蕉岭县红肉蜜柚绿色种植经济效益高,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技术力量较强,发展前景看好。为加快红肉蜜柚绿色栽培技术在全县推广,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多种形式,扎实开展推广工作。

2.1推广形式

2.1.1通过试验、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007年2月指导梅州市原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东山村高岭上开始引种栽培红肉蜜柚3hm2,2009年开始挂果,667m2产量达1000kg多;2010年推广红肉蜜柚20hm2;2011年推广红肉蜜柚53.4hm2;卖价高,效益好,很多农户得到实惠。

2.1.2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梅州市原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实力较强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有经验丰富的种植、销售团队,有较为稳定的销售客户。2012年该公司种植红肉蜜柚挂果面积达10.01hm2,产量超过300t,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实现年利润100多万元。企业带动农户50多户,带动推广种植红肉蜜柚66.7hm2。

2.2效益分析

2.2.1经济效益实施绿色栽培技术栽植的红肉蜜柚,产品色泽均匀,口感脆嫩,品质上乘,各项指标优于传统蜜柚,深受消费者喜爱。东山村高岭基地绿色栽培的红肉蜜柚667m2产量达2400kg,按市场价每kg7.3元计算,实现产值17520元/667m2,比常规栽培增加效益9100多元。经济效益相当显著。

2.2.2社会效益该公司红肉蜜柚产品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绿色栽培红肉蜜柚顺应了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推广绿色种植红肉蜜柚,经济效益显著,将增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和决心,并影响和带动私营资本投入农业领域,同时对农民工再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行集约化生产,形成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发展前景

3.1农户容易掌握技术,生产成本降低红肉蜜柚绿色栽培技术操作方便、简单,农户容易掌握。红肉蜜柚绿色栽培比常规栽培生产成本有明显下降,效益成倍提高。

3.2绿色栽培的红肉蜜柚市场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红肉蜜柚在10月开始陆续上市,色泽金黄,皮薄,囊皮粉红色,汁胞红色,含可溶性固形物达11.4%,并含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果汁丰富,品质较佳,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3.3绿色栽培,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蕉岭县红肉蜜柚生产采用了目前农业生产中最新的“技术部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以基地生产示范、辐射带动农户发展绿色栽培红肉蜜柚,引导农民从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品质,实现产供销一条龙。

绿色农业栽培技术篇2

关键词:农业设施,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发展

abstract:thispaperweresummarizedtheoriginationanddevelopment,theconstructionoffacilitiesSystem,substrategenotypes,andcharactersofeco-organicsoilessculture,andputforwardthedirectionandprospectofeco-organicSoillessCultureSysteminthefuture.

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多个。由于其栽培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应用范围和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经营和技术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逐渐实现了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目前,用营养液灌溉的无土栽培不能生产出合格的aa级绿色食品,全国不少大中城市出现80%以上的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对蔬菜等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兴技术,能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也是实现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因此,了解和认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途径和方向对于设施园艺工作者有很重要的意义。

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定义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这种绿色环保型有机农业生产系统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资源的基础上,其物质的投入与产出,循环与积累均从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对推动我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2有机生态型无上栽培的由来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人为活动对土壤影响之深、强度之大是世界上其它国家不可比拟的。设施栽培是一种人为作用十分强的土地利用方式,由于其特定的环境条件、栽培方式以及偏施重施化肥,造成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设施中土壤盐渍化、连作障碍现象日趋严重,大大限制了设施农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部把无土栽培列为重点攻关课题,组织全国攻关。“七五”(1985~1990)期间我国无土栽培研究主要集中在引进和比较各种无土栽培系统的优劣,至“七五”末期我国基本形成了北方以基质栽培为主,东南沿海地区以薄层营养液膜法(nFt)栽培为主,华南热带地区以深液流水(DFt)栽培为主的无土栽培发展格局。但无论是北方的基质栽培,还是东南沿海的nFt栽培和华南的DFt栽培,均用营养液灌溉作物根系。营养液的配制和管理要求生产者具有较高的水平,而且生产的产品硝酸盐含量过高,不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所有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无土栽培在我国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应用。那么能否找出其它方法来代替这种要求严格的无土栽培方法,同时又能获得相似结果呢?因此研究简单易行有效的基质栽培技术,是加速我国推广应用无土栽培的关键。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至“八五”末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组成功地研究开发出一种以高温消毒鸡粪为主,添加适量无机肥料的配方施肥来代替用化肥配制营养液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用有机固态肥取代了化学营养液,用廉价易得的农作物秸秆、玉米芯、菇渣等农产品废弃物取代价格昂贵的草炭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可连续使用3-5年,操作起来简单,易被广大的农民所接受。所以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便逐步产生、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3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设施系统构造

3.1槽式栽培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多采用基质槽培的形式。在无标准规格的成品槽供应时可选用当地易得的材料建槽,如用木板、木条、竹竿、砖块等,槽框能保持基质不散落到走道上即可。槽框建好后在槽底部铺1层0.1mm厚的聚氯乙烯塑料薄膜防止土壤病虫传染。槽边框高15-20cm,槽宽依不同栽培作物而定,黄瓜、甜瓜等蔓茎作物或植株高大需有支架的番茄等作物的栽培槽标准宽度定为48cm,可供栽培2行作物,栽培槽距0.6-lm。生菜、油菜、草毒等植株较矮小的作物,栽培槽宽度可定为72-96cm,栽培槽距0.5-0.8m。槽长依保护地棚室建筑状况而定,一般为5-30m。在有自来水设施或水位差1m以上储水池的条件下,单个棚室建成独立的供水系统。宽48cm,外径72厘米,高度l8-20厘米的栽培槽,可铺设滴灌管1-2根。

3.2袋式栽培

基质中选一种或几种按不同比例混装入长90-100cm,宽30cm,高15cm的塑料袋,塑料袋宜选用黑色耐老化不透光筒状薄膜袋,厚度0.15-0.2mm,直径30-35cm。制成筒状开口栽培袋,内可装基质10-15L,可栽培一株番茄或黄瓜;也可剪制成70cm长的长方形枕头袋,内装基质20-30L,平置地面,开两个洞栽培两株作物。营养基质袋顺序排列置于温室内,每株苗设一个滴灌喷头,在袋的底部和两侧各开0.5-1cm的孔洞2-3个,排出积存的水分或营养液,防止沤根。

3.3立体垂直栽培

它分为柱状或长袋状栽培,可生产结球生菜,草莓及多种叶菜。柱状有基质无土栽培可用石棉水泥管或硬质塑料管,内充满基质,在其四周开口,作物定植在孔内的基质上;长袋状栽培可用粗15cm,厚0.15-0.2mm,长2m米,内充满基质的塑料薄膜袋,下端结扎,悬吊在温室内,在袋的四周开直径为2.5-5.0cm的定植孔,孔内定植作物。有基质栽培柱或长袋摆放密度,行距可为1.2m,柱(袋)距0.8m,从袋或柱的顶端灌水。

4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特点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具有一般无土栽培的特点,如: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减少农药用量、产品洁净卫生、节水节肥省工、利用非可耕地生产蔬菜等。此外,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4.1大幅度降低无土栽培设施系统的一次性投资,节省生产费用,降低成本

营养液灌溉的无土基质栽培实际上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这种高投入也表现在水和肥料的使用上。目前,国内外的基质栽培大部分尚未实行水分养分的封闭式循环利用,过量灌溉的营养液和灌溉水排入温室外的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低于露地土壤栽培的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由于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不使用营养液,从而可全部取消配制营养液所需的设备、测试系统、定时器、循环泵,各种大量和微量元素等,降低无土栽培设施系统的一次性投资。它主要施用消毒有机肥,而由于基质中有大量的有机肥,故追肥次数和数量很少,与使用营养液相比,其肥料成本降低60%-80%,从而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

4.2对环境无污染

在营养液栽培的条件下,灌溉过程中20%左右的水或营养液排到系统外是正常现象,但排出液中盐浓度过高,对地下水有严重污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排出液中硝酸盐的含量只有l-4mg.L-1,由此可见,应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生产蔬菜,不但产品洁净卫生,而且对环境也无污染。

4.3可达“绿色食品”施肥标准

从栽培基质到所施用的肥料,均以有机物质为主,所用有机肥经过高温和厌氧发酵处理后,在其分解逐步释放养分过程中,产品中硝酸盐的含量极低,使产品达到了a级绿色食品标准如果少使用化肥,还可以达到aa级绿色食品标准。例如,有研究表明,施用有机固态肥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增加单果重,还可以明显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的还原糖、降低有机酸和提高糖酸比。因此如何使属于纯无机农业的无土栽培纳入有机农业中,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以多种无机盐,尤其是硝态氮要占施氮总量达90%,所配成营养液的无土栽培,其农产品均够不上“绿色食品”档次,全国不少大中城市出现80%以上的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为了与国际上扩展有机食品的生产方法接轨,应尽快研究有机生态型基质培或采取有机营养液全部代替无机营养液的办法。适宜用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基质很多,如草炭、椰子壳、棉籽壳、树皮、锯末、葵花秆、蔗渣、炉渣、河沙、珍珠岩,锯木屑、菌糠、沼渣、酒糟、各种农作物秸秆及各种畜禽类肥等。这些基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供给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有机生态型基质是一个稳定的、缓冲性较强、具有良好根系生长环境的系统。其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一般不必考虑添加。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证实了有机生态型基质培确实能生产出无污染、产品品质和风味好等优点.通过研究还获得了一些实用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中。

4.4操作简便,简单易学,用工少

传统无土栽培是以各种无机化肥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营养液,且需要定期配制,所用元素和使用浓度要求十分严格.需要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才能完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则是以各种有机肥或无机肥的固体形态直接混施于基质中,可以就地取材,操作方便,人们一学就会。它采用有机基质和有机肥,不仅各种营养元素齐全,其中微量元素丰富。因此,管理上只需要着重考虑氮、磷、钾、三要素的供应量及其平衡状况,无需严格考虑各种元素在施肥时的配制比例,大大简化了操作管理过程,一般的人员就可完成。

4.5原料资源丰富,处理加工简便

有机生态基质的原料在我国广大农村可以就地取材,如玉米,向日葵,秸秆,椰壳,锯末,树皮等。都可以按一定配比混合后作为基质使用。为了调整基质的物理性能,也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物质。如蛭石,珍珠岩,炉渣,沙子等.无土栽培生产者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就地取材,选择适合本地区需要的基质.

4.6避免土壤的连作障碍和土传性病害的蔓延

我国的设施蔬菜的栽培进行周年性生产,大量的矿物质滞留在土壤中,雨水的淋溶作用减少,棚室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使土壤水分的蒸发和作物蒸腾量大,导致土壤表面积累很多的盐分。而产生的化感物质主要是通过植物地上部的淋洗和挥发、根的分泌以及植物残体的分解等途径向农业系统中释放,从而影响周围或后茬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连作还会产生自毒作用抑制植株的生长,王倩已证实了西瓜自毒作用的存在。土传病害也是土培的难点,土壤消毒很难杀菌彻底。有时土壤残留的农药成分危害植株的生长、污染环境、影响人类的健康。

5设施有机生态型基质研制的发展方向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自推广以来"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无土栽培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作为无土栽培整个环节一部分的栽培基质的研制与生产也将受其影响而在中国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应加强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的研制,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生产。

5.1基质栽培是中国近期无土栽培发展的主要方向

要加强对使用效果好成本低的基质进行研究各地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研究与发展长江以南稻壳多可以研究稻壳炭化后的合理使用。华北应加强炉渣并配合草炭、蛭石、锯末等基质混合实用的研究,东北草炭资源多的地方可以加强对草炭、锯末等廉价基质的研究,大西北则应加强对沙培技术的研究。

5.2向经济环保型基质的研究方向发展

近年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除稻壳、砂、珍珠岩、纤维素、岩棉、泥炭、蛭石、泡沫塑料外"各种有机废弃物"如椰子壳等已成为主要的无土栽培基质材料,利用废弃物生产多样化,无害化无土栽培基质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是无土栽培基质选材的方向,利用工业生产的废弃物作基质是今后无土栽培的一个主要方向。目前在这些方面已从事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王利英等在温室中进行有机生态型和无机耗能型两种无土栽培基质的比较实验;李国景等研究也表明椰子壳基质比海棉基质和岩棉基质棉基质根际环境中eC和pH值更稳定。栽培的番茄的每株采果数、平均单果重、果实总重和果实质量无明显差异相对于传统的岩棉基质,海棉基质对番茄产量和质量无不良影响;刘洪凤介绍的新型无土栽培基质---秸杆型非织造布,是利用现代非织造生产技术,将农业废弃物秸秆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农村资源的一种蔬菜无土栽培基质。这方面的工作还应该加强与深化。

5.3向快速、简单、无公害的基质消毒方向发展

对设施无土栽培基质消毒,可减少或杜绝下一茬病虫害的发生,从经济、无害化方面考虑,急需研究应用快速、简单、无公害的基质消毒方法。

6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枝术的发展前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日光温室发展迅猛,目前已超过20万hm2,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农村的支柱产业,一般温室、大棚连续使用3年以后,土壤都会产生次生盐渍化,出现连作障碍,影响作物生长,经济效益下降,而无土栽培在克服土壤泛盐、土传病虫害、连作障碍、减少农药用量、节约用水和提高单产等方面均较土壤栽培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未来农业的理想模式。基质培和水培是无土栽培的两种主要形式。其中基质培具有性能稳定、一次性投资少、管理容易、不易传染根系疾病等优点被普遍接受。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20世纪90年代后各种有机废弃物作为基质的有机基质栽培得到重视,从而使无土栽培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克服温室连作障碍最有效、最经济和最彻底的办法。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自推广以来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无土栽培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作为无土栽培整个环节一部分的栽培基质的研制与生产也将受其影响而在中国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应加强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的研制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对蔬菜无土栽培基质消毒,可减少或杜绝下一茬病虫害的发生,从经济无害化方面考虑,急需研究应用快速、简单、无公害的基质消毒方法。探索出就地取材的无土栽培基质配方及其简易管理方法。有机、无机复混基质是将来基质培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复混基质中有机废弃物的合理使用是关键。。

近年来,我国无土栽培面积只有200hm2,仅占我国温室面积的1%,而日本无土栽培面积则占温室面积的20%,荷兰等国则占温室面积的90%以上,所以无土栽培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总之,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具有运行成本底、节水节肥,一次投资建造,可多年受益;操作管理简单,水肥可以及时控制或补充.基本能达到精细管理目的;节省劳力.尤其节水节肥效果显著;能对栽培基质进行彻底消毒.从根本上解决温室生产中最突出的重茬障碍问题;能充分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显著特点。栽培产品属绿色食品,商品性好,市场价格高,因而增产增收效果更为显著。由于地上病害发生少,非常适合我国现代节能型日光温室栽培得发展。目前已在北京、山西、山东、河南、辽宁、新疆、甘肃、广东、海南等获得了较大面积的应用,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是一项前景非常广阔的高新技术,应用它必将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蔬菜生产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发展持续农业的当务之急。无土栽培是世界设施农业中广泛采用的先进技术,具有避免土传病虫害及连作障碍、肥料利用率高、节约用水以及生产的可控性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的可靠途径。随着我国与世界接轨,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蔬菜业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由于能够生产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绿色食品”必将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成为我国设施作物生产的主要方式。为我国蔬菜产品与环境安全以及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陆东娇,夏董霞,李国锦.室内无土栽培介质简介.园林,1987(5):91.

郑光华,无土栽培的生产成本与发展前景.农业工程学报,1988(1):65-70.

白 瑛,常建松,等,蔬菜硝酸盐的积累与调控.1995年国际无公害蔬菜及绿色食品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蒋卫杰,余宏军,刘伟.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迅猛发展.中国蔬菜,2000,(增刊):35-39.

李海云,孟凡珍,张复君,齐辉,张敏.北方园艺2004(1):7~8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研究

柴晓芹.无土栽培及其发展趋势.甘肃农业科技,1999,(1):4-5.

蒋卫杰.我国无土栽培的现状与展望.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7,(7):2.

蒋卫杰,刘伟,余宏军,郑光华.我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生态农业研究,2000,8(3)17-21.

徐前杰.有机基质与无机基质混合无上栽培法.龙岩师专学报1999,17(3).70-72

田吉林,奚振邦,陈春宏.设施蔬菜无土栽培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效果.上海农业学报,2003,19(3):73-75.

郝金元,张德健,范丰盛.日光温室嫁接茄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6):79—80

王玉江,翟乃军,蒋卫杰,孙东文,田学,耿波.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山东农业科学,2006,(5):89-91

赵晓梅,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致富之友,2000(5):8-91

蒋卫杰,余宏军,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营养生理研究进展,中国蔬菜,2005(增刊):27-31

张治良,栗均平,任军荣,日光温室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陕西农业科学2006(1):143。

郭世荣,李式军,程斐,马娜娜,有机基质培在蔬菜无土栽培上的应用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89-92.

陈丽平,赵方贵,邹志荣,潘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辣椒的研究初报.莱阳农学院学报2003,20(2):122-124

李元文,夏志兰,缪武,张琪,彩色辣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筛选.辣椒杂志2005,(4):35-37

李东林,朱世东,赵国荣,钱慧,大棚甜椒基质栽培生理生态效应.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571-1573.

任志谋,司鹏飞,日光温室厚皮甜瓜一年三茬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北方园艺,2006(5):83—84

杨波有机生态无土栽培.中国花卉园艺,2002,(7):25.

agelopoulos,n.G.,Chamberlain,K.andpickett,J.a.Factorsaffectingvolatileemissionsofintactpotatoplants,Solanumtuberosum:variabilityofquantitiesandstabilityofratios.J.Chem.ecol.,2000,26:297-512.

Yu,J.Q.andKomada,H.Hinoki(Chamaecyparisobtusa)bark,asubstratewithanti-pathogenpropertiesthatsuppresssomerootdiseaseoftomato.ScientiaHort.,1999,81:13-24.

王倩.西瓜连作障碍中自毒作用及酚酸类物质作用机理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2.

袁四清.改进型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长江蔬菜,2000,10(7):23-24

杨家书.无土栽培实用技术.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3-48

顾卫兵,余德琴,徐秀银,张跃群,陈学祥,唐义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二).上海蔬菜,2003,(1):20-21.

王利英,郭雪梅,两种无土栽培基质在韭菜生产上的应用.天津农业科学,2001,7(1):43-45

李国景,徐志豪,环保型可重复利用的海绵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应用..浙江农业学报,2001,13(2):61-66

刘洪凤,新型无土栽培基质-秸杆型非织造布..非织造布,2001,9(2):27-29

李海云,孟凡珍,张复君,齐辉,张敏,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研究.北方园艺2004(1):7-8

徐永艳,我国无土栽培发展的动态研究,云南林业科技.2002,100(3):90-94.

蒋卫杰,刘伟,余宏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71-75

蒋卫杰,刘伟,郑光华,余宏军,充分利用有机肥料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作物杂志,

2001(5):23-25

蒲兴秀,林存峰,温室茄子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筛选,.中国蔬菜,2005(12):32-33

张治良,栗均平,任军荣,日光温室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陕西农业科学,2006(1):143

左士平,小西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中国瓜菜,2006(5):36-37

谢小玉,邹志荣,江雪飞,妙晓莉,中国蔬菜无土栽培基质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

2005,21(6):280-283.

绿色农业栽培技术篇3

 

关键词:绿色蔬菜园区;发展现状;展望;江苏海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蔬菜已成为海安县的一大主导产业。通过加大农资技术投入力度,实施生产基地规模化,栽培品种良种化,栽培技术规范化和生产产品标准化,农产品实现了从数量型到安全型的转变。通过园区的建设,抓科技,创品牌,办市场,促销售,形成显著的产业化效应,使品牌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得到大力的推进,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绿色蔬菜园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园区发展的必然性 

发展高效绿色蔬菜是改原来的单纯生产型为现在的经济、文化、生态型,使绿色蔬菜走向高产、优质、高效,从而实现蔬菜的无公害生产,以促进农民增收且推动园区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蔬菜不仅要销往国内各地还要走向世界,自从加入wto,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就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发挥生态环境优势,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质量提高的高效生态农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仅各种资源消耗日益突出,同时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化肥、农业“三废”污染等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资源不足的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经济质量型的绿色园区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 

2绿色园区发展现状 

海安县的绿色食品蔬菜科技示范园区位于李堡镇,海防公路穿境而过,沟通长江水系的丁堡河和北凌河在此交汇,交通便利。李堡镇有较好的人文环境和经济基础,同时自然环境优越,常年太阳能总辐射为474.9KJ/cm2,年日照总时数为2176.4h,年平均气温为15.4℃,年降水量为1021.9mm。园区的大气、土壤、水等主要环境因素于2002、2003年经扬州市环保监测站检测均符合绿色蔬菜生产要求,为绿色蔬菜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园区建设的规模化、特色化 

历史上我镇蔬菜生产以常规露地栽培为主,这几年园区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快速的发展,常年的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hm2,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333hm2以上,并强有力的带动了周边地区、园区内蔬菜的发展。园区主要生产的蔬菜有冬瓜、韭菜(黄)、大椒、番茄、丝瓜、大白菜、马铃薯等,品种达30多种,其中有85%以上用大、中、小棚反季节栽培,立足春提早,秋延后。目前,园区主要有4大特色:一是以光明、三里村为中心的小方柿立体种植区和“马铃薯—冬瓜—大白菜”高效栽培种植区;二是以红旗村为主体的“菜—青饲料玉米—菜”露地蔬菜种植区;三是以扬庄为主体的反季节高效设施栽培模式;四是以桑周村为中心的“菜—粮—菜”水旱轮作区,建成666.7hm2冬瓜、533.3hm2大白菜、800.0hm2马铃薯、133.3hm2丝瓜、533.3hm2韭菜(黄)的生产基地。 

2.2园区建设的企业化、信息化 

园区迅速发展,带动相应的园区企业的建成,而企业化运作正是园区建成的最终模式,是园区建立的催化剂。海安县以现行承包形式,根据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经济菜、礼品菜和半成品菜的需求日益增长,建立了加工配送和销售网点,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了园区产、供、销一体化进程。如公司生产的麻虾酱、冬瓜酱油、果蔬饮料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还有刚刚起步发展较旺的李堡绿源农产品有限公司,公司主营蔬菜购销及初加工,年购销各类蔬菜约2万吨,购销额1000万元左右,并与农户签订蔬菜购销合同。企业良好的运作,推动了园区的发展,真正使蔬菜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立足长远,选准切入点,打造品牌,摸索了多种运作方式:①“企业(公司)+基地+农户”,也就是农户生产的蔬菜由公司承包销售或加工。②“专业市场+农民经纪人+农户”,由农民经纪人预约种植,订单收购,组织农户生产;③“股份合作制”,由农户或其他社会自由人自主结合各自参股进行蔬菜生产;④“返租倒包”,鼓励有实力的大户及企业通过返租倒包的形式承包土地进行蔬菜生产。企业的建成是园区迅速发展的催化剂,而企业良好的运作要有强大的信息体系的支撑,依托现有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把电脑、电视、电话3种信息载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产地与销售挂钩,农业与商业联合,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站。

3园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3.1李堡镇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力量雄厚 

通过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强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的引进应用,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在江苏省农科院的支持帮助下,组建了新技术试验基地,重点研究绿色食品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立足设施瓜果菜栽培,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马铃薯种植规程》、《绿色食品冬瓜种植规程》、《绿色食品大白菜种植规程》、《绿色食品甜椒种植规程》等企业标准,使产品质量达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

3.2我县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施肥技术能应用到实处 

目前,我县氮肥用量下降,微量元素肥料用量不断上升,同时注重使用有机肥,积极推广腐殖酸类肥料和各种复合肥,做到无机氮与有机氮比不超过1∶1,禁用硝态氮肥。充分利用当地有利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鸡粪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肥料,经3个月以上堆闷腐熟后使用,真正做到了生态、环保、资源再利用。 

3.3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绿色食品的病虫草害防治以农业措施为主:①重点推广抗病抗虫的品种;②采用温汤浸种等非化学药剂的种子处理;③清洁田园,断开寄主桥梁;④及时清除一些被害植株或果实;⑤套袋和防虫网的应用;⑥采用诱剂、灭虫灯诱杀;⑦土壤处理防治成虫,减少越冬虫源;⑧轮茬间接套种。 

化学防治方面严格遵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加强对剧毒、高残留农药的管理。全面禁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对硫磷、磷胺5种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上使用,优先选用矿物资源农药和生物源农药。对选用的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要注意其施药量、施药次数、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最高残留限量以及施药注意事项,积极推广微生物降解残留技术及病虫害治理的平衡科学施肥技术,同时严格根据农业部对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规定,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绿色农业栽培技术篇4

夏赏味2号

(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

由日本引进的杂交一代青梗菜新品种,株形优美,直立性好,中高腰,基部叶片肥大多肉,平滑无刺毛、平展不弯折。叶片椭圆形、浓绿色,长约23cm,宽约12cm。叶柄肥厚,白绿色。产量高,单株质量约0.2kg。适宜亚热带、热带地区

栽培。

沃尔618

(上海沃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杂交一代青梗菜新品种,株型直立,中高脚,株高约22cm,开展度约33cm,叶片绿色,肥嫩,商品性优良。耐热性、耐湿性极强,适应性广。南方夏季栽培收获中小白菜品质最佳。

京冠

[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杂交一代青梗菜新品种,生长期40~45天。株型较直立,束腰。株高18cm左右,开展度约

35cm,叶色绿,叶面平展,叶柄宽、浅绿色。单株质量约0.24kg,商品品质佳,抗病能力强,较耐热,抗抽薹性中等。一般667m2产量约2000kg。

京研快菜6号

[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杂交一代快菜新品种,以幼苗或半成株为主要食用部分。株高35cm,外叶浅绿色,无刺毛,叶帮嫩白且宽大,商品品质佳,生长速度快,播种后28~30天开始收获。抗逆能力强,耐热、耐湿、抗病能力强。适宜于低海拔地区夏秋季露地直播栽培。

青梗68

(河南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杂交一代青梗菜新品种,株形优美,叶片开展性较好,中低腰,基部叶片肥大多肉,叶片绿色、全缘、平滑、无刺毛、平展不弯折,椭圆形,长约23cm,宽约12cm。叶柄肥厚,匙羹形,油绿色,光泽度好,品质优良。产量高,单株质量可达0.2kg左右。该品种耐热能力强,耐湿性好,耐抽薹能力强,在长江流域表现优秀。

骄子耐苔

(昆明九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杂交一代快菜新品种,早熟性好,生长速度快,株高25cm左右,外叶绿、无毛,叶质柔软,叶片厚,宽大且直立。耐寒性很好,抗病性强,适合长江流域陆地越冬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可根据当地栽培习惯相应调整。

新科快菜一号

(河南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杂交一代快菜新品种,极早熟,生长速度快,株型直立,叶片黄绿色,无刺毛,叶柄宽而平。柔韧性好,耐热,耐湿,抗病能力强。播种后20天即可收获,也可延迟40天长成半结球白菜收获。适合南北方作为速生小白菜栽培,春、夏、秋均可播种。

广府好味

(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

杂交一代油菜心新品种,抗病能力强,适采期株高25cm左右,株型紧凑,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柄浅绿色,栽培容易,不易抽薹不易老化,菜味浓、口感好。

Rat-4

(武汉百兴种业发展有限公司)

青梗菜新品种,耐热性强,生长速度快,株型直立,商品性优良,株高21cm左右,株幅36cm左右,叶长约26cm,宽约22cm,叶柄白绿色,叶色深绿色,单株质量约0.36kg。

Rat-9

绿色农业栽培技术篇5

关键词:绿色有机蔬菜;栽培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02.046

在蔬菜栽培过程中,蔬菜遵循生态规律自然生长就被称作绿色有机蔬菜。即蔬菜在种植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化学合成肥料、除草药剂、生长素等物质,同时也没有应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由于化学物质不仅影响农产品的质量,还会造成土壤板结,而化学残留物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障食品安全,栽培绿色有机蔬菜的技术发展尤为重要。

1选择良好的蔬菜品种

在栽培绿色有机蔬菜的开始阶段,应采用有机蔬菜行业认证的蔬菜种子进行蔬菜栽培,选择良好的蔬菜品种。一是要保证蔬菜种子没有经过基因工程、物理或化学加工等技术的加工,以保证有机蔬菜种子的原始性;二是有机蔬菜种子的选择要注重栽培的外部环境条件,如栽培地域的湿度、热量、光照等气候特征,以保证有机蔬菜有适合生长的外部环境;三是要注重有机蔬菜栽培的内部条件,应该选择对虫害和草害抗性强的品种进行栽培,以确保有机蔬菜自身拥有较强的生长力。

2制定有机蔬菜轮作计划

制定有效的轮作计划可以保障有机蔬菜的顺利栽培,轮作计划以换茬和休耕的形式,在一块栽培土地、一定的年限中,栽培不同的作物,从而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使用[1]。轮作计划的制定,在绿色有机蔬菜的栽培中,有利于防止虫害、草害和病害。由于这三种为害的发生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轮作计划可以改变环境,从而有效地抑制这三种为害的发生。同时,轮作计划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例如森林砍伐后,进行土地开垦,虽然前几年的作物收成质量高,数量多,但是随着对地力的使用过盛,作物质量和数量都下降。而轮作计划的制定,可以通过休耕等方式调节地力,从而使土地资源得到可持续使用。

3充分发挥有机肥料的作用

栽培绿色有机蔬菜,应该杜绝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药剂,充分发挥有机肥料的作用。因此在绿色有机蔬菜栽培过程中,一是要选择符合绿色有机蔬菜栽培要求的有机肥,要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严格操作,使用钙镁磷肥、氯化钙等矿物质配料,通过发酵、翻堆等方式降解堆肥中的化学物质的腐熟肥等[2];二是过多的有机肥料会造成蔬菜烧根现象,造成有机蔬菜产量减少,而过少的施加有机肥料会使有机蔬菜缺肥,从而降低有机蔬菜的质量。所以要注意施肥量,保证有机肥料用量充足。同时要施足底肥,把施肥量的80%作为底肥,结合土地栽培地域的实际情况,均匀地将有机肥混合于栽培土壤中,以保证有机蔬菜生长所需要养分;三是要进行合理追肥。当蔬菜长到3~4片叶子时,针对底肥的养分情况,以开沟或者开穴的方式施肥补充肥量,同时及时补充有机蔬菜生长所需的水分。

4有效防治虫、草、病害

防治有机蔬菜的虫害、草害和病害是有机蔬菜培育技术的关键之处。因为有机蔬菜与普通蔬菜培育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机蔬菜栽培不能使用农药来抑制虫、草、病害。

一是控制草害。过多的杂草会阻碍蔬菜的正常生长,而目前对杂草的控制主要是人工锄草,这个方式不仅可以达到锄草的目的,同时对有机蔬菜的生长也没有损害,可以做到真正的无污染。另外,利用秸秆覆盖或者休耕轮作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杂草的生长。

二是控制虫害。严重的虫害容易给有机蔬菜生产带来损失。为此可以利用生物技术控制虫害。由于害虫对光和气味比较敏感,因此杀虫灯的使用可以有效抑制虫害泛滥,或者以物品吸引害虫,把害虫聚集起来后进行人工集中消灭。还可以利用生物链避免虫害泛滥,即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消灭害虫,其中应特别注意天敌引用对有机蔬菜生长是否会造成新的影响。

三是控制病害。有机蔬菜如果发生病害,一般会出现大面积传播的现象,在有机蔬菜栽培过程中,蔬菜栽培人员应密切关注有机蔬菜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记录蔬菜病害状况,从而提早预防病害并及时处理病害。

5定期清洁有机蔬菜栽培地块

在有机蔬菜栽培过程中,要定期清洁栽培地块,以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是及时清除有机蔬菜栽培地块的杂草,并把病叶和病果摘除;二是收获有机蔬菜后,要对病、虫、草及时清理,把地块中腐坏的枝叶运到栽培地块外,并把腐坏枝叶进行集中处理;三是可以采用秸秆覆盖的方法避免土壤。定期清洁栽培地块可以有效抑制有害物种对有机蔬菜的为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土地资源,使其达到可持续使用的目的。

6结语

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趋于健康无污染。而绿色有机蔬菜正好满足人们需求,因此在栽培绿色有机蔬菜时,应该选择良好的蔬菜品种,然后制定有机蔬菜轮作计划,充分发挥有机肥料的作用,有效地防治病害、虫害和草害,定期清洁有机蔬菜栽培地块,从而为人们提供优质安全的蔬菜产品,使农业与生态能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伟.有机蔬菜栽培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2014,15(21):43.

绿色农业栽培技术篇6

关键词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措施;成效;陕西大荔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6-0074-02

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属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385.2h,年平均太阳辐射量526.4kJ/cm2,平均气温13.4℃,年降水量514mm,无霜期212d[1]。境内黄、洛、渭3条河流穿过,光热资源丰富,水利条件优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大荔县粮食种植历史悠久,栽培经验丰富,具有“陕西粮仓”之称,是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县。

1大荔县粮食生产现状

小麦、玉米是大荔县的传统优势作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6.67万hm2以上,总产量45万t左右(表1)。其中,小麦面积4万hm2左右,总产量20万t以上;玉米面积4.33万hm2左右,总产量22万t以上。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滩、渭河滩区。

十二五期间,大荔县连续5年实施农业部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创建小麦万亩示范片13个、面积9266.67hm2,平均产量7959kg/hm2,较非项目区平均产量6783kg/hm2增产1176kg/hm2,增幅17.3%;创建玉米万亩示范片14个、面积9866.67hm2,平均产量9520.5kg/hm2,较非项目区平均产量8169kg/hm2增产1351.5kg/hm2,增幅16.5%。累计增产粮食22500.8t。粮食单产水平和总产大幅度提升,通过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的辐射示范带动,对大荔县粮食均衡增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十三五开局年也是农业部进一步提升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优化升级的第1年。促进粮食产业稳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提升小麦、玉米生a能力为目的,组装成熟绿色的高产高效技术,构建攻关体系,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不同播期播量、种植模式等试验示范研究,深化机制创新,推广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模式,突出节本增效、高产稳产。2016年共建立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核心示范区2000hm2,其中小麦万亩核心示范片2个,实施面积为1523.87hm2,辐射带动6666.67hm2;玉米万亩示范片1个,实施面积为768.47hm2,辐射带动3333.33hm2。实施地点在粮食面积集中的韦林镇、赵渡镇、兰空农场、沙苑农场。

3主推关键技术

3.1在播种质量上下功夫

推广土壤深松深翻技术,提高小麦玉米播种质量。小麦种植时深翻深耕与旋耕结合,播前整地深松、旋耕、施肥、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每隔2~3年小麦播种前土壤深翻1次。通过深松深翻(翻深25~33cm)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厚度,有效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玉米推广免耕硬茬直播技术,提倡大型机具耕作,播种深度4~5cm,开沟深度6cm,达到标准化作业。

3.2在种子选用上下功夫

推广优质高产稳产品种,建立合理群体结构[2]。稳定提升小麦单产,主攻玉米高产,保证小麦、玉米整体增产。玉米品种推广增产潜力大、耐密紧凑型的优质高产品种,如隆平285、联创808等,种植密度6.75万~7.50万株/hm2;小麦品种推广稳产、抗逆性强的陕垦224、中育12等品种。小麦高产的群体动态指标:基本苗225万~270万株/hm2,冬前总茎数1200万~1500万个/hm2,春季最高总茎数不超过1800万个/hm2,成穗数570万~630万穗/hm2。

3.3在水肥管理上下功夫

推广水肥一体化,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小麦、玉米的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产量指标而定,根据测定的土壤基础肥力确定施肥量,并把玉米需要补充的磷钾肥在小麦播种整地时一次性施入,隔年利用。小麦田推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小麦氮肥后移技术;确保冬灌和拔节水[3]。夏玉米保障“四水”,即保证出苗水、巧灌拔节水、饱灌抽雄水、灌好升浆水。根据夏玉米需水规律和各生育期降水情况,推广节水补灌及节水灌溉技术。

3.4在病虫害防治上下功夫

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一体化技术,防治“四虫四病”最关键。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报,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4]。小麦主要防治对象有白粉病、赤霉病、蚜虫、吸浆虫;玉米主要防治对象有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粘虫、玉米螟。做好物理和化学综合防控,从而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品质。

3.5在推进标准化管理上下功夫

推广小麦、玉米一体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提升粮食综合效益。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为载体,促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统一规范化作业[5],推进标准化生产方式。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实现七分种三分管,达到一播全苗,为丰产打下基础;针对小麦、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栽培、育种、植保、土肥等多学科协作,科学制定实施标准,集成并推广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工作措施

4.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责任

一是成立了以主管农业县长为组长,农业局局长、农技中心主任和示范镇韦林镇镇长为副组长的行政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督促项目实施、组织协调等工作。二是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农技中心农技站站长为组长,技术小组成员由农技、土肥、植保等方面的技术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方案的制定、示范点面积的落实、资料编印、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病虫害综合防治、物资发放等工作,做到了行政推动有力,技术服务到位。

4.2抓好宣传培训,推广小麦、玉米一体化集成技术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围绕品种选用、田间管理、科学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抗冻防灾等关键技术,通过现场指导、举办专题培训会、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方式,一层一层搞好服务,一环一环抓管理,开展培训。建立了小麦、玉米苗情、墒情和病情监测点,全面做好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研究制定管理意见,指导农民抓好落实高效生产。在小麦、玉米整个生育期编发宣传材料,举办培训会,通过宣传培训、交流指导等宣传模式,实现了方式上、内容上、形式上、方向上的创新,确保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物化补贴、信息和机械化到位。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为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4.3强化技物结合服务,实行物化补贴

在项目建设中,精心制定补贴方案,按照补贴标准提早筹划、提早安排、提早准备,抓好每一个关键技术环节现场培训,结合每项关键技术在种子、化肥、农药等方面给农户实行物化补贴。项目资金80%以上用于关键技术推广补助,以此充分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确保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扩大技术措施的覆盖率。

4.4集成粮食基地试验示范研究

在韦林镇庆沣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7.2hm2,对试验地实施灌溉暗管铺设,路面硬化和绿化,设立试验示范基地展示牌,全力打造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基地。2016年承担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小麦试验6个,包括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农大1108不同播期播量试验、农大399不同播期播量试验、小麦宽幅播效果对比试验、小麦超高产试验示范等;承担玉米试验2个:不同玉米品种密度试验、玉米密度高产宜机收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对不同种植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播量等系统攻关技术开展研究,认真调查、分析、总结,为绿色高产创建提供第一手资料,储备技术力量。

4.5整合资源,强化辐射带动效应

以高产攻关田为载体,针对小麦、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积极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作攻关,加强栽培、育种、植保、土肥、农机等多学科协作,强化技术支撑,研究集成了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品种+深松深耕+规范化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的增产模式,以及玉米增产潜力大、耐密品种+免耕硬茬直播+合理密植+综合运筹水肥+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增产模式。整合r业系统农技、种子、土肥、植保各专业的技术力量,促进了技术的有效集成。拓展粮食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队功能,做好技术服务工作。扶持培育种粮大户,发展规模化种植,实现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5工作成效

5.1示范辐射成效突出

围绕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推广应用“主导品种合理搭配、土壤深松深翻耕作、高质量播种、配方施肥、病虫防控”等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集成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达到节本增效、提高单产的目的。小麦2个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为7797kg/hm2,较非项目区增产778.5kg/hm2,增幅10.9%;分别辐射带动韦林镇3333.3hm2、赵渡镇3333.3hm2辐射带动田,平均产量分别为7444.5、7008.0kg/hm2,较前3年平均产量(6750、6300kg/hm2)分别增产10.3%、11.2%。玉米1个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9532.5kg/hm2,较非项目区增产14.2%;辐射带动韦林镇3333.3hm2辐射带动田,平均产量为8634.0kg/hm2,较前3年平均产量(7800kg/hm2)增产10.7%。通过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推广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模式,辐射带动渭河滩区、黄河滩区粮食均衡增产,提高了大荔县粮食生产水平。

5.2项目区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的实施,在种子、肥料、灌水、农药、机耕、人工等方面约节省675元/hm2,2种作物需要成本约1.2万元/hm2,节本增效5.6%;小麦增产778.5kg/hm2,2个万亩片共增产1186t,增值213.5万元(小麦按1.8元/kg计算);玉米增产834kg/hm2,1个万亩片共增产611t,增值85.5万元(玉米按1.4元/kg计算)。项目区共增产粮食1797t,增值299万元。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项目区基本达到了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带动,实现了区域性绿色高产高效。

5.3培养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立足粮食技术集成基地,以科技示范户为主体,做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定期宣传培训、下田技术指导,推广栽培技术;以规模化种植带动集约化经营,实施统一机耕,培肥地力、平衡施肥,指导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进全程标准化管理。培养了一批懂技术、重实践、热心为农民传授新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区种植小麦66.7hm2以上农户2户,33.3hm2以上农户6户,6.7hm2以上农户40户。

5.4验证修正了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以实施高产创建与增产模式攻关为载体,集成了成熟可操作的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主要是在原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了农药、化肥零增长相关技术的运用,重视了不良天气应对技术的应用,完成了小麦、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修正。

6启示

粮食绿色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加快了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提高了耕地产出能力,加快了机械化推广步伐,形成了一系列现代农业生产种植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产典型等。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如何拓宽合作社服务领域,发挥合作社的职能效应;如何依靠科技培养健康土壤,提高作物的单产水平;如何加强农艺农机相结合等问题,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上继续研究和深挖[5]。

7参考文献

[1]康聪丽,王娟玲,李晓红,等.大荔县小麦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农技推广,2013(10):18-19.

[2]成红梅.大荔县2010年玉米产量形势分析报告[J].现代农村科技,2010(24):13.

[3]赵广才,朱新开,王法宏,等.黄淮冬麦区水地小麦高产高效技术模式[J].作物杂志,2015(1):163-164.

绿色农业栽培技术篇7

论文摘要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利用固态肥料代替传统无土栽培营养液,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优质、不受地域限制和产品洁净卫生等特点。特介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设施构造、无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研究组郑光华等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区农科所有关科技人员加入研究,经多次试验总结制定出完整的技术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该技术利用农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营养源及栽培基质,是我国首创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

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特点

(1)栽培的植物营养源大部分或全部来自农业副产品及废弃有机物质,资源丰富,能再生,为传统无土栽培从无机化走向有机化开辟了道路,不仅可解决土壤障碍问题及非农耕地开发农业生产,更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市场需要。

(2)有机基质是重要营养源,需加添的营养元素,可施用固态肥料,可省去营养液的配制及供应系统,故设备大为简化,较无机营养液无土栽培投资节省70%以上,在经济上为大量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3)营养供应可根据所需生产的农产品等级,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如生产绿色aa级农产品可全部施用有机肥,生产绿色a级农产品可施用有机肥加部分无机化肥。

(4)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的商品化,可加速推广该项技术,可使得该栽培技术更简明,施肥配方化,管理规格化。宜发展成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增加规模效益。

(5)该项技术应用于设施园艺栽培,可有效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生产特种、珍贵的花、果、菜,产品质优、高产,可达绿色食品标准,在瓜、果、叶菜类上均表现味浓纯正,外观形正色亮,仅用眼、鼻感官就可鉴别,产量一般比土壤栽培高50%左右,有些超过1倍以上。

2黄瓜无土栽培技术

2.1无土栽培的设施构造

利用日光温室,室内安装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槽、灌水设施、栽培基质。

(1)栽培槽。温室内北面留70~90cm作为走道,南面余30cm,用砖砌成南北走向的栽培槽,槽内内径50cm,槽连框高24cm(平放4块砖),槽间作业道40~60cm。也可直接在地上挖半地下式栽培槽,深12cm,两边再用2层砖垒起,在槽的基部铺一层厚0.1mm的塑料膜,膜上铺一层持水层,多用河沙,约3cm,河沙上再铺一层编织袋,上面填栽培基质。

(2)灌水设施。用自来水或建水位差的蓄水池,也可以用水泵加压的灌水系统,棚内主管道和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用塑料管,槽内的滴灌带2根。

(3)栽培基质。栽培基质在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有机质可根据当地易得的有机材料,如玉米秸、锯末、菇渣等;无机质可用河沙、煤碴等。有机和无机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如河沙∶锯末∶玉米蕊粉∶豆秸粉为1∶2∶1∶1,基质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药剂消毒或蒸汽消毒,每立方米加入3kg有机无土栽培专用肥、12kg腐熟的鸡粪,混合均匀后可填入栽培槽内,每茬作物收获后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

2.2栽培管理

(1)无土育苗。根据栽培计划与当地条件选择适当的播种期,采用优良的品种。无土育苗可采用育苗盘,也可采用营养钵育苗,按草碳∶蛭石为3∶1的比例配好基质,每立方米混入5.0kg的腐熟鸡粪和0.5kg的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穴盘或装入营养钵内,用穴盘的每穴1粒种子,用营养钵的可根据营养钵的大小多放几粒种子,盘或钵下面要铺一层塑料与地面隔开。播种到出苗期,白天应保持28~30℃,夜间保持18~20℃。子叶出土后应降低温度,以白天24~26℃、夜间保持15~16℃为宜。定植前应进行低温炼苗,以白天20~24℃、夜间10~12℃为宜,整个育苗过程中地温应保持在15~20℃为宜,苗盘应保持湿润。

绿色农业栽培技术篇8

关键词绿色甜瓜;日光温室大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52.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5-0115-01

绿色甜瓜日光温室大棚栽培应选择环境状况符合nY/t393规定的地块建设日光温室大棚;并采用无污染的地下水灌溉;且所使用的肥料、农药严格按照nY/t394标准供应[1]。现将绿色甜瓜日光温室大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栽培季节

日光温室大棚栽培甜瓜一般于12月上旬育苗,1月上旬定植;7月下旬育苗,8月下旬定植;9月下旬育苗,10月下旬定植。播种提前30d左右。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甜瓜日光温室大棚栽培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适合市场需求、成熟早、品质优、高产、抗病的品种。播种前将种子放入55~60℃水中,搅拌使水温降至约30℃浸种3~5h。然后消毒,可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min;清水洗净,在28~30℃条件下,用湿布包好催芽[2]。

3播种育苗

冬季栽培一般在日光温室育苗。用腐熟圈肥40%和肥沃田土60%过筛混合,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g/m3、磷酸二铵2kg/m3、尿素0.5kg/m3、硫酸钾0.5kg/m3,制成营养土。播种前4~5d,营养钵浇透水,然后覆盖地膜,加盖小拱棚。当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播后覆土厚1.0~1.5cm[3]。第1片真叶展开后,喷洒1遍72.2%霜霉威水剂1000倍液等杀菌剂。定植前,苗床喷1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出苗前,苗床气温白天保持28~32℃,夜间17~20℃;出苗后白天降到22~25℃,夜间15~17℃。苗期地温保持20~25℃。

4整地定植

深翻细耙整地,浇水造墒,结合整地施用腐熟畜禽粪便30t/hm2、腐熟的圈肥37.5~45.0t/hm2、过磷酸钙750kg/hm2、氮磷钾复合肥900kg/hm2。按大行距80~90cm、小行距60~70cm做成马鞍形垄,垄高15~25cm。于垄底施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2.5kg/hm2,进行土壤消毒[4]。温室内10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定植。在垄上开沟浇水,按株距定植,小果型品种栽植3万株/hm2左右,大果型品种栽植2.55万~2.70万株/hm2,定植后覆土,然后覆盖地膜。同时,定植后保持13℃以上的昼夜温差[5]。

5肥水管理

定植后至伸蔓前,控制浇水。到伸蔓期,追施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75kg/hm2、尿素225kg/hm2,随即浇水。定瓜后,可追施磷酸二铵300~450kg/hm2、硫酸钾150kg/hm2,随水冲施。多层留瓜时在上层瓜膨大期再追施1次肥料,施硫酸钾225~300kg/hm2、磷酸二铵150~225kg/hm2。生长期内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2~3次[6]。

6植株管理

单蔓整枝,当瓜秧长到30cm时用绳牵引瓜秧。同时在顶部可留1~2个侧枝,主蔓在27节左右打顶,选择晴天进行打杈。打杈后,为预防蔓枯病等病害,可喷1次27.65%恶唑菌酮·硅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

7花果管理

进行人工授粉,一般在主蔓第12~17节开始留子蔓结瓜。在预留节位的雌花开放时,用当天开放的雄花于9:00—11:00给雌花授粉。适时定瓜,一般留瓜1~2个/株。及时吊瓜,一般在幼瓜约250g时进行[8]。

8病虫害防治

生物防治上,防治立枯病用5%井冈霉素1000倍液浇灌苗床;防治白粉病、灰霉病可用1%农抗武夷菌素150~200倍液;防治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可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化学防治上,防治白粉病用45%百菌清烟剂3.75kg/hm2熏烟;防治灰霉病可选用6.5%乙霉威·硫菌灵粉尘剂15kg/hm2喷粉;防治细菌性叶枯病选用50%琥胶肥酸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蔓枯病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防治疫病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于初期用1.5%植病灵600倍液喷雾。物理防治上,可设置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可悬挂450~600片/hm2;通风口处增设防虫网,以40目防虫网为宜。

9适时采收

绿色甜瓜宜在清晨进行采收,采后存放在阴凉场所。

10参考文献

[1]胡玉珍,邵红梅,张海燕,等.早春大棚甜瓜接茬秋延后番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114,121.

[2]袁培祥,陈强建,王志红,等.厚皮网纹甜瓜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6(7):97-98.

[3]霍恒志,糜林,李金凤,等.大棚草莓套种海蜜甜瓜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0):55-56,64.

[4]梁莉,李荣富,张来生,等.内蒙古中、西部日光温室厚皮甜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华北农学报,2006,21(S3):126-128.

[5]张宝山,李茂军.日本安路丝网纹甜瓜大棚秋冬茬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7):45.

[6]林多,黄丹枫,杨延杰,等.钾素水平对网纹甜瓜矿质元素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6):1-4.

绿色农业栽培技术篇9

关键词水稻产业;制约因素;对策;吉林桦甸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9-0061-01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龙岗山脉北侧,第二松花江上游。年平均≥10℃积温2731℃,无霜期125~127d,平均日照时数2379h,日照率为54%,年平均降水量为748.4mm。境内有5km以上河流87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使桦甸市成为吉林省东南部山区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但是,从2008年开始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并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2013年底统计结果: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由2008年以前的9342hm2下降到8103hm2,减少13.3%。

1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1农田水利设施毁坏严重,限制了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2010年7月28日特大洪水冲毁了桦甸市水稻主产区内的大河水库、常山水库,木其河流域的3道拦河坝和多处塘坝、渠道等农田水利设施。这些水毁工程和水利设施至今没有完全修复,灌溉区域内的一部水田不得不改成旱田。

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有限的灌溉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1]。近年来由于水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跑、冒、漏现象严重,有的已经不能使用,迫使一部分水田改成旱田。

1.2投入大、费工、费时,经济效益低

一是种植水稻投入大。种植玉米投入的直接生产资料成本4500元/hm2左右,种植水稻投入的直接生产资料成本6000元/hm2左右,比种植玉米多投入1500元/hm2左右。二是种植水稻费工费时。种植水稻生产环节多,技术复杂,包括种子处理、育苗、苗床管理、本田整地、插秧、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需要人工75个/hm2,比种植玉米多45个/hm2。三是投入产出比低。玉米平均产量10t/hm2左右,2013年市场售价2.2元/kg,产值22000元/hm2,纯收入17500元/hm2。水稻平均产量7500kg/hm2,2013年市场售价2.7元/kg,产值20250元/hm2,纯收入14250元/hm2,比种植玉米少3250元/hm2。

1.3分散经营,缺乏竞争力

一是缺少龙头企业。桦甸市域内现有水稻加工企业21户,在这21户企业中,只有韵龙米业建立了自己的水稻种植基地,和农户签订了有效的产销合同,其他企业都是靠对外加工水稻挣取加工费生存。二是缺乏组织。截至2013年底,桦甸市还没有1个真正能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生产经营的水稻种植合作组织,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品种多、乱、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优质米品种、绿色水稻栽培面积少。三是没有自主品牌。截至2013年底,桦甸市尚无水稻加工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多数加工企业包装简易,有的企业靠借牌上市。

1.4科学种田水平低

一部分农户对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还没完全掌握,技术应用不到位,还是凭经验进行生产管理,投入成本高,水稻产量低,经济效益差[2-3]。

2发展对策

2.1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修复水利设施

发展水稻种植业,必须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修复水毁工程,修缮排灌体系,确保水库、拦河坝、塘坝安全蓄水、储水,从根本上解决水源和灌溉系统存在的跑、渗、漏问题,保证灌溉用水。在资金投入上要做到深入挖潜、多方筹措,利用好国家农田基本建设扶持资金,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2.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农业开发、扶贫、小型农田机械、优质粮种植补贴及其他涉农资金,向种植水稻农户倾斜,按种植面积适当加大补贴额度,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

2.3进一步发挥企业带动作用

从政策、资金、技术上扶持和帮助有条件的水稻加工企业建立水稻种植基地,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引领农户种植优质米品种,努力打造自己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发挥企业应有的带动作用。

2.4成立水稻种植合作社

鼓励经纪人成立水稻种植合作社,把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统一种植、规模种植。在合作社内部通过推行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机械耕作、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收购产品的“六统一”管理模式,提高水稻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4]。

2.5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水稻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加大对种植水稻农户、水稻加工企业员工、农业合作社成员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指导力度。向广大农户、企业员工和合作社成员传授水稻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从备耕、育苗、插秧、本田管理等各个生产环节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教,一对一帮,切实为农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二是大力推广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提高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2013年桦甸市绿色水稻收购价是3.6元/kg,比普通水稻多0.9元/kg。因此,推广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是提高种植水稻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在推广绿色水稻栽培技术项目中,要采取政府引导、科技人员指导、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科技示范户辐射的推广模式。政府要出台政策进行引导和鼓励,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为企业和合作社办理营业执照,申请绿色标识开设绿色通道;水利、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对绿色水稻栽培区域和基地内的水利设施和水资源及环境的建设、保护力度,保证水源,防止污染[4];农业部门要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土壤化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使水稻产区内的每户家庭都有1名主要劳动力掌握绿色水稻栽培技术。

3参考文献

[1]谭顺会.安县地震灾后优质水稻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379-380.

[2]李经勇,唐永群,李贤勇,等.重庆市水稻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稻麦科技,2012(1):72-77.

绿色农业栽培技术篇10

关键词绿色水稻;产地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移栽;肥水管理

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1)21-0080-01

绥化市北林区水稻种植面积66666.7hm2左右,其中33333.3hm2是草甸黑土,土质肥沃,境内有呼兰河、诺敏河通过,水资源充足洁净,没有工业污染,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天然基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北林区水稻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食品的需求,笔者从2002年开始对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由多项技术优化组装而成的配套技术。此项技术科技含量高、增收幅度大、效益显著。截至目前,北林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认证面积已经达到41333.3hm2。

1产地与品种选择

产地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的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稻区[1]。远离市区、工矿企业和交通要道,并要求周边5km内没有污染源。产地环境质量达到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标准。根据当地积温等生态条件和绿色食品水稻对品种的要求,选用熟期适宜的优质、高产、综合抗逆性强的中、早熟品种,种子质量要求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适合北林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有绥粳4、垦稻12等。

2培育壮苗

2.1播前准备

育苗田要求选在地势平坦、无污染、土质肥沃、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土壤偏酸、无病虫杂草的田块[2]。秋做床,建高于地面50cm的苗床,统一大棚管理。施入过筛无害化优质农肥10~15kg/m2、沃必达壮秧剂125g/m2,与备好的过筛旱田土混合拌均匀后,撒施在苗床上,厚度为10cm左右,pH值达到4.5~5.5,浇足底水,使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状态。

2.2温湿度管理

播后至出苗前密封保温管理。出苗后,无风晴天9:00—15:00开始通风,棚温控制在25℃。2.5叶以后,温度控制在20℃,做到昼揭夜盖。移栽前全揭膜,炼苗3d以上。遇到低温时增加覆盖物。秧苗2.5叶前基本不浇水,有利根系生长;以后苗床缺水在早、晚及时浇透水,利于植株生长。床面有积水要及时晾床。

2.3施肥用药管理

根据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稗草出土后,在水稻1.5叶时,可用20%敌稗乳油10~15mL/hm2对水250kg喷雾,喷后立即盖膜。预防立枯病,可在秧苗一叶一心期时,用35%清枯灵10g对水,喷雾30m2苗床。秧苗2.5叶时发现脱肥,根据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可用硫酸铵1.5~2.0g/m2、硫酸锌0.25g/m2,稀释100倍液叶面喷肥,喷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以防肥害。起秧前6d撒施磷酸二铵150g/m2,可促水稻移栽后成活快、分蘖早,有利于高产。追肥后喷清水洗苗。

3适时移栽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时,在5月15—25日即可插秧。插秧规格:30cm×13cm,每穴插3~4株。插深不超过2cm,否则影响分蘖。

4肥水管理

4.1本田无害化施肥

根据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增施有机肥,限量、限品种使用化肥,农肥要腐熟无害化使用,禁止使用硝态氮肥,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能超过1∶1。可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0t/hm2,结合旱耙施入;结合水整地,施磷酸二铵75kg/hm2。插秧返青后每公顷追施尿素75kg/hm2,7月上旬水稻倒三叶露尖期追尿素15.0~22.5kg/hm2,一般不施粒肥,防止贪青晚熟,影响产量和品质[3]。

4.2洁水灌溉,浅灌为主

本田地要求有单排单灌设施。用符合引用标准的河水和地下水灌溉,禁止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灌溉,保证灌溉水洁净无污染[4]。浅水增温,提高米质。返青保持水层3cm,增温促蘖;茎数达到450~500个/m2时,晒田2~3d,控制无效分蘖,然后保持寸水;灌浆期浅水灌溉;乳熟期采用干干湿湿的灌溉方法;黄熟期自然落干。井水灌溉区要设晒水池,延长渠道,提高灌溉水温。早、晚灌水,减少温差。

5病虫草害防治

化学药剂的使用必须符合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生长期内只许使用1次[5]。

5.1防病灭虫

及时清除带病植株及杂草,控制温湿度,也可用稻田养鸭来除虫[6]。化学防治:优先选用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用生物农药2%春雷霉素粉剂30~50g/hm2对水1000倍液叶喷。防治负泥虫,清晨人工用扫帚或树枝扫叶片将虫扫落水中淹死。防治水稻潜叶蝇,发生时采取浅水灌溉,避免叶片与水面接触,同时除掉潜叶蝇寄生的池边草。

5.2除草

以人工除草为主,插前耙地灭草,池埂封闭灭草,插后以水层深浅交替来控制杂草,7月10日前人工除草1~2遍。化学药剂除草:在水稻返青后,草荒地块用60%丁草胺1.0~1.2L/hm2加10%草克星100~150g/hm2,毒土法施入。保持水层3~5cm持续5~7d。

6适时收获

完熟达到90%收获。做到单收、单贮,使绿色水稻产品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7参考文献

[1]张栩,薛应征,王书玉,等.河南省沿黄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9):15-16.

[2]苏美霞,李晓雨.肇东市aa级绿色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9):68.

[3]杨前进,龚平.绿色食品稻米生产技术研究初报——水稻无公害栽培稻米卫生品质表现[J].安徽农业科学,2000,28(5):598-599.

[4]冯淑杰,刘佳东,韩冰.a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