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十篇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十篇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6:51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篇1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3(c)-0150-03

作者:葛飞,朱其林,周建军,徐凯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医药人才,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中医药人才的力量。

1中医药文化概念及其建设和传承

何谓中医药文化?首次明确中医药文化的含义是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广义的中医文化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1]。

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国家中医药局陆续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等相关文件。我国在2008年10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010年针灸率先申遗成功。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医药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视的,而中医药也正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可。

2中医药人才储备和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中医药事业投入的不断增长,各级中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人员配备不合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偏低,有些甚至持续减小,部分中医医院领导班子、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中医药基础薄弱,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中医药毕业生的学历越来越高,但优秀中医药人才却是凤毛麟角[2-6]。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许多中医药院校教学内容西化,中医药基础教育薄弱,导致培养出一些“不中不西”的中西医结合学生,中医基础不牢、西医技能不精,有些中医药研究生到医院工作后实践动手能力极差,还不如一些本科生,却又不肯虚心向学历比他们低的上级医师请教学习。中医药院校应当利用中医药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增强中医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发展中医药的信念;要充分运用中医药文化的“仁术”思想,培养中医药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借用中医药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帮助中医药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7]。

3如何以中医药文化吸引中医药人才

在当今中医药工作人员收入不高、又难以享受国家法定假日的形势下,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培养固然要靠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但更离不开中医药文化自身的魅力和影响力。如何切实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关键要靠中医药的疗效和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尽管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中医药的质疑声不断,但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医药,“非典”期间广东省中医院用中医药抗击“非典”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这是对排斥中医者最有力的回击。原卫生部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的国家诊疗方案中加入了中医药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的认可。要深入广泛开展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理念宣传,中医院的所有职工及其亲属应充当中医药文化的第一宣传员,而不是身在中医院却排斥中医药、抵毁中医药。中央、湖南等电视台开辟的中医养生专栏收视率居高不下,一些养生书籍畅销不衰,在群众中掀起一股社会养生热潮,从侧面体现出群众对中医药保健的需求和追捧。“养生热”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社会悄然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长久以来在民间具有深度的群众基础,以及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追求的日益强烈和对绿色保健治疗的无限向往[8]。

作为东方文化瑰宝的中医药文化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近年来华学习中医药的国家和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从最初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华人分布较多的亚洲国家,到现在的欧美等西方国家,目前中医药的影响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接收的留学生国别已扩展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目前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位居第2,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接受自然科学专业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1位[9]。中医药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而且承载着深厚的东方传统文化内涵,是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桥梁,他们如果不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就不会来到中国,更不可能学好中医药知识。换言之,无论是中医药学生还是西医学生,要想学好中医药,也应该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这是学好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4如何以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篇2

1.中医药文化内涵是寝室文化构建的重要基石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的基本精神,是中医药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基石。中医药院校寝室文化建设应该吸取中医药文化的宝贵财富。中医文化整体上包括整个中医学学科体系、与学科发展和医疗行为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人文精神方面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和人文气象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有哲学文化、历史文化、学术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文学艺术等内容。中医文化体系的诸多理论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中医文化的整体观念强调寝室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如人体的“五脏一体观”与“形神一体观”提示寝室文化建设中各要素之间的一致性;病理诊疗的“有诸内,必行其外”与“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着高取之”要求寝室文化建设应处理好该外表与内涵以及各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健康观念强调了寝室文化建设应与学校实际、社会主流以及时代主旋律保持一致。

中医文化的辨证观念强调寝室文化建设的个体性、差异性。如脏腑辩证生理基础中“心者,君主之官,肺者,相傅之官”指出寝室文化中应有一定文化核心和自身特色的价值取向;药物间的配伍关系“君、臣、佐、使”表现寝室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做到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中医文化的人文、医术及医德理论强调了一方面要注重寝室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道德价值及求真务实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自身的人文、医德精神建设。如对医师的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即是要求寝室文化建设应全面整体并体现以生为本思想;医德方面的“医乃仁术”表现了寝室文化建设的道德内涵建设。

2.寝室文化建设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良好载体

寝室文化的核心具有感染性、倾向性、动态性和潜在性的特点。这些对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寝室文化的感染性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寝室文化建设中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引导,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无意识、不自主的接受。中医药文化通过寝室成员特殊的群体感情、情绪的相互交流、相互感染而形成的心理上的认同;二是寝室文化的倾向性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医药文化氛围充斥于寝室环境之中,寝室成员对中医药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了固有认识,并能在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上达成一致性;三是寝室文化的动态性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打开了新的的视角。大学生思维跳跃跨度大、涉及领域广、转换节奏快,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寝室成员不同思想的碰撞能够在中医药文化的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四是寝室文化的潜在性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中医药文化的渗透教育提供了优越条件。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传承是启蒙而非一味的灌输。寝室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物质环境,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中医药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创造了条件。在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同时还要掌握现代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院校更应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传承中医药文化。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现状及富有中医药特色的寝室文化建设构建思路

高等中医院校大多数寝室呈现出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寝室文化建设,在物质方面硬件设施,陈列布置,卫生环境较为改善;制度方面有专门寝室制度和考评方案;行为方面能够对相互交织的学习、网络、恋爱、人际交往、参与活动等行为进行引导;精神方面对寝室成员的着装打扮、生活习惯、娱乐倾向以及理想信念、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审美情绪等因素予以重视。近年来对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和研究也在积极的开展。但是,由于大学生可塑性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稳定等特点,高等中医药教育不够完善以及社会不良思想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仍存在的诸多的问题。就高等中医药院校自身特点来讲,寝室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有:寝室文化认识上片面,重外表轻内涵,重结果轻过程;寝室文化设计上不完整,忽略中医药文化元素;寝室文化研究上单调,不能体现文化的整体性和交融性,缺乏对校本文化研究;寝室文化实施上不和谐,含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校的引导作用,不能做到统筹兼顾。笔者从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中医药院校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基本功能,提出了寝室文化的构建思路。

1.融洽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

中华文化是和合文化,中医药文化是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寝室文化中应该充分体现和谐精神。一方面,学校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相结合。学生是寝室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通过学校积极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创建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在硬件设施上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提供最优最安全的住宿环境,并设立后勤保障反馈部门定期处理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利用现有的公共设施引导学生创造修饰,如:利用公寓大厅创办板墙报,寝室环保装饰等;在管理制度上,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与学生代表成立研究小组,共同制定寝室文化建设方案,共同参与实施过程,共同探讨建设成果,对有价值的文化成果进行推广;在行为上,各寝室之间组成联谊寝室,开展联谊活动,联谊中互补学习,互相监督,在学生工作管理教师中举办“室情熟知大赛”邀请学生担当评委;在精神上,学生工作管理教师与学生定期交流,了解思想动态,积极引导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方式,传播先进的文化并对中医药文化的寝室传播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学生的个体性与学校的整体性相结合。寝室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和学校的整体环境。

在性别上,注重生理特征差别的同时要考虑到社会特征的差别,做到优势互补。如女生的学习风气往往会优于男生寝室,但融洽程度上不如男生;在寝室管理上,对不同年级的管理应考虑其特殊性。低年级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以及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中间年级应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实践。高年级应关注职业道德、诚信意识和就业创业教育以及中医药文化成果的提炼;在班级事务中,应考虑到寝室差别对班级中的影响,如在班干设置时应均衡寝室的分布,在奖助学金的评审中应考虑同寝室同学的了解度但也要区分同寝室同学的主观倾向。在特殊情况中,也应考虑的寝室因素的影响。

2.体现中医药元素与中医药专业特质,厚实寝室文化内涵

寝室文化建设应加强文化的内涵建设。中医药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高等中医药院校寝室文化建设应汲取中医药文化的精华。一是在精神面貌与环境格调展现中医药文化气质,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良好寝室风气,如公寓楼楼盘设计思路与中医思想相联系,楼号与中医药专业术语相联系,绿化带为中医药相关符号,寝室长廊悬挂中医名家肖像和中草药图谱,寝室的整体布局大方、得体、清雅、朴素;二是在行为方式与符号载体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如寝室配备中医药典籍,在学习中能及时查阅到相关资料,以寝室为单位经行中医药心得体会交流,在寝室中设立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寝室文化符号,如:寝室格言、寝室徽章、寝室微博、寝室信箱等。三是在整体布局上能够彰显地域特色与校本文化。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成立、发展的过程中与其地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自己特有的校本文化,寝室文化建设中应予以彰显,如安徽中医学院的寝室文化建设中应体现所在地域的徽文化与新安医学相交融的产物。

3.探索有效可行的寝室文化载体,引导健康活泼的寝室文化方向

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效应、大众传媒、各种文化与社会思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变化,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寝室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探索有效可行的寝室文化载体,引导健康活泼的寝室文化方向尤为重要。

一是依托党建工作。中医文化和高等中医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在一致性。整体而言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与中医文化“整体观”、“辩证观”相结合。在寝室中做到基层党组织进寝室,建立党员示范寝室,明确目标和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工作中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中医的和谐理念相结合,如寝室文化建设应在学校与寝室学生的关系、寝室与寝室的关系、寝室文化制度的建立健全、教育公平思想等方面引导学生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党建工作的价值选择与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相结合。如在寝室分配上党员做到带头示范作用,主动协调寝室分配中的问题,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仁爱”精神,在寝室关系处理上引导互帮互助,仁爱真诚思想。

二是引导网络新媒体运用。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寝室文化的一部分,并受到学生的大力追捧,推动和丰富了寝室文化的发展,但网络的负面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凸显,应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大力引导。在网络运用认识上,正确处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通过网络获取必要的信息,不沉迷于网络,运用网络平台相互交流,不让网络成为融洽人际关系的屏障;在网络运用内容、方式上,引导健康向上的上网习惯,创建文明有益的网络内容,开展寝室文明上网讲座和培训活动,开通中医药网络论坛,增强中医药文化兴趣、交流中医药信息,以微博、QQ等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先进的文化;在网络运用安全上,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增强鉴别信息的能力。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篇3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3(c)-0150-03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医药人才,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中医药人才的力量。

1中医药文化概念及其建设和传承

何谓中医药文化?首次明确中医药文化的含义是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广义的中医文化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1]。

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国家中医药局陆续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等相关文件。我国在2008年10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010年针灸率先申遗成功。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医药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视的,而中医药也正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可。

2中医药人才储备和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中医药事业投入的不断增长,各级中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人员配备不合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偏低,有些甚至持续减小,部分中医医院领导班子、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中医药基础薄弱,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中医药毕业生的学历越来越高,但优秀中医药人才却是凤毛麟角[2-6]。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许多中医药院校教学内容西化,中医药基础教育薄弱,导致培养出一些“不中不西”的中西医结合学生,中医基础不牢、西医技能不精,有些中医药研究生到医院工作后实践动手能力极差,还不如一些本科生,却又不肯虚心向学历比他们低的上级医师请教学习。中医药院校应当利用中医药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增强中医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发展中医药的信念;要充分运用中医药文化的“仁术”思想,培养中医药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借用中医药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帮助中医药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7]。

3如何以中医药文化吸引中医药人才

在当今中医药工作人员收入不高、又难以享受国家法定假日的形势下,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培养固然要靠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但更离不开中医药文化自身的魅力和影响力。如何切实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关键要靠中医药的疗效和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尽管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中医药的质疑声不断,但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医药,“非典”期间广东省中医院用中医药抗击“非典”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这是对排斥中医者最有力的回击。原卫生部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的国家诊疗方案中加入了中医药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的认可。要深入广泛开展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理念宣传,中医院的所有职工及其亲属应充当中医药文化的第一宣传员,而不是身在中医院却排斥中医药、抵毁中医药。中央、湖南等电视台开辟的中医养生专栏收视率居高不下,一些养生书籍畅销不衰,在群众中掀起一股社会养生热潮,从侧面体现出群众对中医药保健的需求和追捧。“养生热”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社会悄然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长久以来在民间具有深度的群众基础,以及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追求的日益强烈和对绿色保健治疗的无限向往[8]。

作为东方文化瑰宝的中医药文化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近年来华学习中医药的国家和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从最初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华人分布较多的亚洲国家,到现在的欧美等西方国家,目前中医药的影响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接收的留学生国别已扩展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目前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位居第2,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接受自然科学专业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1位[9]。中医药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而且承载着深厚的东方传统文化内涵,是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桥梁,他们如果不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就不会来到中国,更不可能学好中医药知识。换言之,无论是中医药学生还是西医学生,要想学好中医药,也应该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这是学好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4如何以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

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人,中医药文化的发扬继承当然离不开中医药人才自身的努力。借用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东教授关于中医体系中“中医文献”和“中医学体系”的比喻,如果中医学体系是一棵大树,那么中医文献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而中医药文化,则是这棵大树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是滋润、养育、装扮这棵大树的,中医药文化要靠中医药人才吸收和输送营养,中医药文化的环境、氛围反过来可以影响整个大树的成长和壮大[10]。当前,加强中医医院的建设管理和人员配备,为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奠定人才队伍基础,是振兴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根本保障。各级中医院要在增加中医药人才招聘引进比例的同时,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西学中培训,不断丰富中医药学习内容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要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把中医药知识和理论带向基层医疗机构,让基层医务人员成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的应用者和传播者。

古往今来,名医都是中医药文化的最佳传承人,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师承带教传统,而中医传统师承带教首先是医德文化的传承,中医讲求的是“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做医先做人,行医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老一辈中医人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造福了一方群众,也熏陶了一代代中医人,使得中医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越来越多的西医生参加了西学中培训或报考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心中医药、学习中医药,中医药人才队伍日渐壮大,必将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发挥生力军作用。作者:葛飞,朱其林,周建军,徐凯,本文来自《健康大事件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开始施行。这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第一次落实我国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宗旨的国家法律,为坚持国家有关“中西医并重”的大政方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药法》在按照中医药自身规律和发挥中医药优势的管理方面,制定了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制度,为更好的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维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作用,也为人们更好的接受中医药服务提供了帮助。

那么,《中医药法》的实施将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以及广大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中医师产生何种影响?又会给普通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和方便呢?

1、老百姓看中医、吃中药,更方便、更舒心

中医药作为我国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医药管理体系长期以来并不完善,从全国来看,特别是在基层区县一级地市以下医疗机构卫生管理部门,大部分并没有设立相应的机构,以至于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不能很好的地落到实处,部分地区的患者无法接受到较好的中医药服务,或者中医药服务未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也就是说,患者不仅看中医门诊难,有时吃中药还得自掏腰包。

立法后:根据《中医药法》的要求,在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后,中医药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例如,在上海市,我们不仅要求每个地区应建立中医院,还要求同时,在一些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也应设立相应的中医临床学科,方便患者看中医、吃中药。同时,我们还要求将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的特色技术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国家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患者看中医门诊,或者接受一些特殊中医药服务,不再需要自费,使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方位和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2.更多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中医诊所将为民众服务

中医药门诊、诊所和“坐堂医”服务是中医药服务提供的重要特点。长期以来,中医药门诊、诊所或者一些具有独特和显著疗效的技术服务,其机构的设置均按照常规医��机构的标准管理,因此,在这类机构的准入和为人们提供独具特色的服务方面,一直受到很大的限制。

立法后:《中医药法》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和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开展诊疗服务,以及中药调剂、汤剂煎煮等中医药服务的诊所,由原来机构设置审批登记管理改为备案管理。这一改变,不仅增加了中医药资源的供给,为上述诊所设立除了在原来审批登记基础上,增加了备案管理的便捷程序,为开展中药和针灸、拔罐、推拿等特色诊疗服务扫清了障碍,也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使患者更好地获得一些具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药服务提供了必要条件。

3.有“技”无证的民间中医师有了合法“身份”

中医药人才培养除了经过中医药高等教育,并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医师执业行医资格外,还有一部分是经过“跟师”学习,掌握了一套独特、极具疗效技术的中医人才。长期以来,这类人才在民间为患者提供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服务,并有很好的疗效,受到患者的欢迎。然而,由于现行医师管理制度,这类人才的“身份”未得到体制认可,给管理带来了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一些假中医或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带来了安全隐患。

立法后:《中医药法》对这类人才的职业准入进行了改革,既体现了尊重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又为各类人才的职业准入建立了相关制度,为更好地进行管理奠定了基础。这一创新改革,还为患者有效地甄别“假中医”或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提供了可靠依据,使患者可以放心的地接受民间“中医药秘方”和“绝技”,从而避免受到假冒或打着中医旗号的“神医”“江湖郎中”的伤害。

4.中医经典名方或名老中医经验方将更好地造福百姓

《中医药法》在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的管理方面也做出了管理创新。中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有一大批经过长期临床使用、又有很好疗效的中医经典名方或者名老中医经验方,由于现行药品管理规定,这些中医经典名方或者名老中医经验方不能便捷的作为中药新药或医院院内制剂使用,要么是用汤药的形式提供给患者,要么因为不符合药品管理要求,无法以合法的身份成为院内制剂,提供给更多的患者使用。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篇4

中医与京剧、书法、武术并称“四大国粹”,中医药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作为基层中医医院可根据群众的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推动中医药的业务不断发展,巩固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成果,掀起中医药事业发展热潮,以利提升中医药业务技术水平,开创中医药工作新的局面,同时造福社会。基层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工作的基础和动力,在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底子簿、基础差、起步晚,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一些难点和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保障,政策引领,明确重点,统筹兼顾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医院须成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挂帅,由专人具体负责,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评审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具体计划和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针对继往进展慢、内容少、投入低、特色差、措施弱等情况,强调“三个重点”,做到“四个坚持”。“三个重点是”:培育医院核心、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优化医院环境形象;“四个坚持”是:一是坚持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二是坚持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努力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现状、人员、资金、设备、程序、范围、方式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四是坚持紧紧围绕医院业务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水平的提高。

2多措并举,扩大宣传,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几千年来人民群众在认识生命、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形成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从实践来看,中医药文化建设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关系到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理解与支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更应当从传承发展中医文化的高度,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中医医院可以结合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下,扩大宣传,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力度,以中医药政策、理论、技术、演变、特色、成果等为内容,院内采取图板、视频、讲座、带教、参观、自学、培训等形式,院外采取城乡义诊、电视专题、知识竞赛、对口支援、理论培训、技术推广、发送资料等形式,丰富内容,形式多样,长期宣教,力求实效。

3充分做好三项工作,努力夺取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新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篇5

关键词:民族医药;传统知识;知识产权;特殊制度

一、民族医药及其知识产权界定

民族医药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总称,与汉族中医药学和民间草医草药共同构成我国传统医药学的组成部分…。

民族医药有如下特点:

第一,传统性。民族医药是各民族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积累的独特的医药知识,为各民族或其居住地域所固有,并代代相传,随着环境变迁而不断演进。因此,民族医药是基于传统而非在当今社会现实中产生的,国际社会普遍将民族医药作为传统知识的组成部分。

第二,传承性。民族医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不间断的、世代相传的创造过程,不同于现代西医药的间断性和跳跃性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传承特性。民族医药传承的方式主要有口头传承和文字传承两种,除了少数已经文献化的民族医药如藏药等有文字传承之外,民族医药知识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这是由民族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特殊性及其独特传承规律决定的。

第三,民族性。民族医药并非靠某一时期单个成员智慧与灵感完成,其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尽管个人的努力与创造性活动可能对民族医药的形成与保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角色作用逐渐被民族集体主义所替代。

二、现有的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及其困境

(一)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类型

1.专利保护。专利制度的目的在于鼓励和保护创新。发明创造要取得专利权,必须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条件。利用现代技术在民族传统医药基础上创新的新剂型完全符合专利法的要求。但传统的民族医药如传统成药配方,是也同样否能获取专利保护呢?下面我们从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三方面进行分析。

在新颖性方面,如果民族医药尚未文献化,亦未公开使用,即具备新颖性,完全可以申请专利。另外,即使有的民族医药在本民族公开流传和使用,也可能符合新颖性标准。因为一项技术被“发明人以外的他人”知悉或使用才丧失新颖性,而民族医药的创造具有群体性,在本民族公开流传和使用应视为“发明人自身”而非“发明人以外的他人”知悉或使用。因此,若民族医药技术知识没有为本民族之外的人所知悉或使用,就不会丧失新颖性。

在创造性方面,民族医药的渐进式发展并不影响其创造性。因为民族医药在其传承过程中是一个整体,先前流传的技术并非是既有技术而是同一技术。判断民族医药的创造性就不能以先前流传的技术为参照,而是要与申请日前已公开的其它技术相比较。如果民族医药相对其它既有技术具有显著的进步,就可以通过创造性的审查。在实用性方面,民族医药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相关技术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使用,毫无疑问具有实用性。

因此,一些未经文献化、未在本族群外公开的民族医药,如各种秘方、验方、药物用途、炮制技术等,完全有可能符合专利要件,获得专利保护。

2.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是由特定的符号、颜色、字母、形状或名称所组成的标记,用以区别或代表产品的制造来源。商标权是对特定标记及其相关商誉的专有权。医药企业的商标往往蕴涵着企业形象、药品质量、患者对药品的信赖。利用商标保护民族医药,对于民族医药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商业利益。如少数民族医药企业贵州神奇公司的“神奇”商标、奇正藏药公司的“奇正藏药”商标,先后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为本民族医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篇6

关键词:中医教育;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理念

2015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向长期奋战在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在信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每位中医学者不容推卸的责任。积极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有关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大力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建设中医药人力资源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1中医药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医学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造就了中医药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对中医药的继承和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中医药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中医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靠教育。中医药教育继承和发扬了特色鲜明的师承教育,三年制专科、“3+2”专升本,五年制本科、“5+3”一体化本硕培养、三年制硕士研究生以及三年制博士研究生培养等多种教育层次并存,但中医学科不像某一门单纯的技术学科那么容易掌握,因此在短短三两年内便培养出高等技术专门人才无疑是不切合实际的。而且,各层次教育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雷同、界限不清晰,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且限制了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紧缺。

1.2中医药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在相当一个时期内都是以积累经验为基础的。除了课本常规教育,大部分都是通过个人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成为临床医学大家的[1]。且大多数基础课教师多直接来源于学校,缺少临床工作经历,缺乏临床实践,教学中难免固守书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不能适应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

1.3中医药教材有待完善

众所周知,教材是教学的媒介,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提高教学质量,中医药教材一直被修正,但教学一线教师普遍的反应是“教材越编越厚,内容庞杂”,而教学时数却越来越少[2]。且现代高等中医学教育的建立,在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是仿照西医学的教学模式建立的[3],缺少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中医学自身特点的教育模式。

2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思路和目标

所谓“创新创业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创造型人才。“创新驱动,关键在人”,过去的一些思维定势和陈规陋习,已经成为我们新时期培养人才战略的障碍。传统的东西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与时代的脉搏相统一,与现展节奏有所共鸣,不能一成不变,唯有创新才能不断丰富、发展而得以保存和获得新生。作为中国传统的瑰宝,中医药的发展创新是其中之灵魂。然而也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动力,要在继承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丰富并完善其理论和技术体系,探索新方法,争取新突破。创业意识是指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是创业者素质系统中的驱动系统。近年来,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我国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4]。自主创业作为充分就业的一种新形式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在中国当前环境下,传统的创业就业观念根深蒂固,高校创业教育尚未显示显著成效,大学生自主创业之路举步维艰。对于那些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同时又掌握了许多现代科学知识的高学历、高学位的硕士、博士,要鼓励他们创新,培养创业意识,并将创业意识变为实际行动。培养一批中医药创业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瞄准未来中医药发展的趋势,坚持以社会需求和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规律为依据,以“知识、能力、态度”为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在高校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培养,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创造人才辈出的环境,努力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示范效应的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3中医药教育的价值体系

中医药的传播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密切相关。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具有悠久的影响,因此,其认知度、影响力和显示度,不仅仅是中医界的事,而且是关系到国家文化的传承、发扬,甚至涉及国家文化保护的事[5-6]。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有要素的百科全书,其价值也是多种多样,中医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并为其增添了很多有益的内涵。因此,中医药教育的地位不可替代。

4对中医药教育工作的建议

4.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育人与用人”作为教育联系社会的纽带,也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之根本。因此,将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放在社会经济的时代背景中进行考究,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事业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手段,以彰显中医药特色、繁荣中医药事业为目标,打破传统培养模式,创新开放办学新机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将是中医药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路径。

4.2创新培养模式

改善教学质量“师承文化”是中医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所在。因此,中医药教育必须处理好文化传承和现代教育改革创新的关系,做到“守特色重创新”。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以传承中医药文化特色为根本,以“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创新与创业意识相结合”为着力点,以提升中医药人才综合素质为目标,拓展教师教学思路,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集中优势资源,充分利用高校各种资源和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全面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中医药人才的全面发展。

4.3进行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

增加中医药学课程教学比重,重视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如四大医学经典,从更高层次上去领悟中医理论;同时,适度增加临床能力训练课程,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临床沟通技巧训练和不同学期内的考核力度,实行淘汰分流制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拘泥于传统,向现代医学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学习,拓展视野,开展跨学科交叉学习,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药知识深入探索研究,以提高中医药教育教学质量,使其有所突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中医药事业的伟大复兴,繁荣中医药事业,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领中医药事业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必须担负起培养创新创业型中医药人才的重任。创新创业人才应有较强的继承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对探索中医奥秘具有浓厚的兴趣[7];并且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为创业贯穿实践,而创新源于实践,实践对中医药领域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药教育史是一部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创新史。中医药教育工作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秉承中医传统的基础上,要利用知识管理手段不断探索新方法,构建创新高校教学体制的新模式,目标是培养创新创业新型人才,赢得竞争优势,使中医药走向世界,推动祖国中医药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德利.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开拓中医药创新局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7):3-4.

[2]刘燕平,黄岑汉.对中医教材建设的思考[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4):102-103.

[3]韩涛,张成博,杨广杰,等.高等中医药教育长学制结构模式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7,26(2):58-60.

[4]刁衍斌.中医专业医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5]文庠,吴勉华.境外中医药教育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中医教育,2015,34(3):45-48.

[6]王旭东.中医文化价值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目标[J].医学与哲学,2013,34(4):8-10.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篇7

关键词: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振兴

孟河医派发祥于明末清初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主要代表名医为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医家,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的诊疗方法,显著的治疗效果闻名于世,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学术思想为当今中医理论的开拓创新[1]。孟河医派传承脉络清晰,门人弟子众多,学术弘扬,薪火相传。现就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及医案中的一些医理精华,结合对孟河医派名家及传人的采访调研,就孟河医派的传承特色进行探讨。

1孟河医派的起源和发展

孟河医家最早见于文字是在费氏第五代医家费国作(1730-1800)的相关记述。"孟河医派"的首次提出是丁仲英在1927年其父的《喉痧症治概要》跋中提到"吾乡多医家,利济之功,亘大江南北,世称孟河医派",至嘉庆年间(1796-1821)孟河才逐步形成地方性医学学派[2]。

孟河医学繁荣于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1821-1875)。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完善。据历史资料记载,"小小孟河镇,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橹之声连绵数十里"等,费氏、马氏在孟河医界继续占主导地位,费伯雄和马培之是其中的杰出医家。

2孟河医派的传承形式

孟河医派在传承形式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初期以师承教育为主,其后多采用师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形式,另外临证实习班、函授教育、专题讲座、短期讲习班等也是其中主要的传承方式。

师承教育是指师徒传授,一般经过发蒙、侍诊、试诊、行医、再学习五个阶段。发蒙是学习中医基础知识,侍诊是了解中医如何治病,理论与临床初步结合的阶段,试诊指导临床实践的阶段,当老师授医已毕,弟子学有所成时,可独立行医。另外孟河医派还注重对医家的再培养和再学习的过程。在当代社会教育的不断提高,孟河医派走进了高等学府进行传承,通过和一些大专院校想结合,使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最早是由夏应堂、谢观等筹资办学,于1916年筹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为我国第一所由政府批准的民办中医高等教育学校。孟河医派传承形式多样,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分别有临证实习班、短期讲习班以及专题讲座等方式[3]。

3孟河医派的传承特点

孟河医派作为近现代中医较有影响的一大地域性流派,在发展之初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随着孟河名医的大量外迁,孟河的中心地位逐渐下降,非孟河籍传人的数量与影响力不断增加,孟河医派的地域特征也开始淡化。孟河医派的地域性淡化促进了孟河医派与吴中医派等众多医学流派之间的交流,丰富了自身的学术思想,扩大了孟河医派的影响。

孟河医派主张广开门户,收徒没有家族限制,只要自愿拜师者,都会一视同仁,传授医术。但择徒并没有降低标准,品德、悟性、勤奋三个方面是择徒的主要标准。

孟河医派在传承别强调了经典内容对后学者的重要意义,要求弟子熟练背诵经典著作。在当时的传承模式下,醇正的医学理论易于后学者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并为之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在当今,立足经典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与掌握中医专业知识有着重要意义[4]。

4孟河医派的振兴

早在20年前常州市武进区卫生局和孟河医派弟子共同搜集编撰了《孟河四家医集》,并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2005年7月"常州地区孟河医派再传弟子座谈会"在文笔山庄举行,会议共同呼吁设立"孟河医派故居陈列室"[5]。2005年10月《孟河四家医集》再版编辑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孟河四家医集》再版是弘扬孟河医派的有效途径,意义深远为孟河医派精髓的传承和弘扬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琪,曹震,周奇峰.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0,42(12):1-4.

[2]刘遵憨,曹凡华,陶慧娟.孟河医派学术思想探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3):9-10.

[3]张琪,曹震.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特色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7,39(4)16-18.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篇8

论文摘要:传承与教育是一个学科得以延续的生命脉搏。中医药学自创立以来就有其特有的传承教育方式,然而,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中医药学采取何种传承教育方式,是每一个中医药学继承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其存在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起着不可抹杀的功绩。周恩来总理曾经多次说过:“我国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经验。医务人员要树雄心,立壮志,在医学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样一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学科,它一直具有自己独特的传承与教育方式,即“师带徒”的师承传承和诵习经典医学文献的教育方式。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传承与教育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被逐渐打破,所以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新的思考。

1中医药学传承与教育的发展

近一个多世纪来,现代中医药学经历了“五四”前后的全盘否定,解放前中西医学汇通,解放后复苏和改革开放后复兴等几个时期。上个世纪50年代,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地成立了高等中医院校,改变了中医药学师徒授承的师带徒模式,开始了现代课堂教学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与传统的中医药学传承和教育模式相比较,现行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整合了中医药传统理论,中医药教育趋向理论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对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非常大的贡献。然而,新式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医界对其效果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肯定者可以列举若干数据,如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各多少,成长为教授、主任医师、硕导、博导、院士多少等等,成绩蔚为壮观。否定者则认为,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失败的,它没有培养出叶天士那样的一代名医,中医阵地也越来越小

2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的实际来看,目前中医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临床水平较差,很难适应医院的要求,就连很多中医院也不愿接收中医院校毕业生;而对中医研究机构来说,毕业生的科研能力也明显不足。因此,导致许多毕业生就业分配困难,进而又进一步影响招生生源的质量。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进人医院后,大多数都要进行医学基本技能的再培训,并且都要进行院内各科轮转或去西医院进修一年以上,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究其根源,可以说和现行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缺陷有关。现行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有着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其“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给创新能力的塑造带来了障碍。其次,按照前、后期界限分明的阶段划分,学生在校必须学完全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程之后才能进人系统的临床实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理论实践脱节,临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受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第四,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中医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使得同学在学习高年级临床课程时感觉吃力。

3诵习经典医学文献的意义

虽然高等中医药教育面临一定的困难,但挑战与机遇同在。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是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临床需要,只有培养出适应临床需要的能中会西的专业人才,中医才能发展闭。而提高临床能力的捷径之一,就是继承前人宝贵的诊疗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古今大凡著名医家,无不是在熟读古籍,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而成为一代宗师的。厚积薄发,由博返约,是读书成才的必然过程。步人21世纪,中医的发展与创新仍然离不开继承,而继承的第一步必须是熟读中医古籍,奠定基础。这好比万丈高楼,筑基必坚;参天大树,扎根必深。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而继承是发扬的基础,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做到中医传统不能丢,进而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实施。“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治学的真实写照,而其关键在“读”和“做”上苦下功夫。厚积薄发、厚今薄古为治学常理。所谓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即是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以显著的疗效、诊释、求证前贤的理论。寓继承之中求创新发展,从理论层面阐发古人前贤之未备,以推进中医药学科的进步。综观古往今来贤哲名医均是熟谙经典,勤于临证,发逞古义,创立新说者。如金元大家刘完素所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其中自述“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于刻苦钻研运气学说之后,倡导“六气皆从火化”,阐发火热病证脉治,创立脏腑六气病机、玄府气液理论。其学术思想至今仍能指导温热、瘟疫的防治。如在SaRS流行时,运用玄府气液理论分析证候病机,确立治则治法,遣药组方获取疗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造福群众。可见经典医籍所提供的科学原理至今仍是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准则,至今仍可葆其青春,因此“读经典做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篇9

[关键词]药品检验;医院药剂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b)-138-02

目前医院以经济收入为主导的管理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正逐步深入,医院制剂的规范化管理,导致较多医院药剂科制剂室经济投入与产出出现不同程度倒置现象,这令越来越多的医院选择了放弃药剂科制剂室编制,在这越来越多放弃药剂科制剂室编制的医院中,药剂科药品检验室也随之在这些医院中消失了,与此同时,社会及医院因药品质量引发的严重问题却层出不穷。按国家颁布的《医院药剂管理办法》:医疗单位应设立药品检验室负责本单位药品质量的监督、检验工作之规定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抽检购入、贮存和调配的药品的质量的相关规定,不难理解医院药品检验室不能因制剂室的关停而取消其编制。经探访调查多家医院,发现导致医院药品检验室取消或存在的关键是其定位问题。

1传统药剂科药品检验室的定位

传统药品检验室的定位是由其承担的工作重点所决定的。传统药品检验室肩负着医院自制制剂质量控制的任务,药品检验室的设立就是基于对医院自制制剂样品的检验,其后工作的范畴也主要局限于对医院自制药品的检验。虽然在药剂科编制中,药检室与制剂部门是平行部门,但是,药检室长期服务于药剂科制剂部门的状态,使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药检室附属于药剂科制剂部门的传统定位模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更替,这种传统的定位模式,逐步根深蒂固,以至于社会进步及医院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力量,在较多医院中也很难撼动这痼疾,进而在医院制剂规范化管理的政策影响下,许多医院放弃制剂部门的同时也放弃了药检室。

2《医院药剂管理办法》药剂科药品检验室的定位

《医院药剂管理办法》对医院药剂科药品检验室的定位非常明确:医疗单位应设立药品质量检验室(科)负责本单位药品质量的监督、检验工作[1]。按《医院药剂管理办法》规定,药剂科药品检验室承担医院药品质量的监督和检验工作,而医院药品应包括医院购进药品及医院自制制剂。因此,从《医院药剂管理办法》对医院药剂科药品检室的定位规定出发,药品检验室承担了医院诊疗服务全部用药的质量监督和检验的工作,医院不能因为药剂科药品检验室未开展除自制制剂以外药品的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就以国家制剂规范政策影响放弃制剂部门而随之放弃药品检验室。

3《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对医院药学部门的规定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三章药学部门第十四条中文字虽然没有提及药品检验室[2],但是医院药学部门须承担自制制剂的质量检验和抽检购入、贮存和调配的药品的质量的规定,因此,医院药学部门承担着医院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责任,而该责任自然而然地由医院药剂科药品检验室承担。

4医院药品检验室定位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按人类需要五级理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生活水平进入小康的数量迅速增加,“安全需要”已是目前民众生活的基本需求,关注健康、重视健康成为了生活非常重要的元素,进而对医院诊疗服务的安全的重视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药品质量是药品使用安全和有效的根本,众所周知,医院药品质量有效的监督和检验,可以大大提高医院诊疗服务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药检室确实履行《医院药剂管理办法》对医院药剂科药品检室的定位规定医院药品质量的监督和检验责任,因药品质量影响医院诊疗服务安全性和有效性几率将随之降低。因此,承担医院药品的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任务的药品检验室不能因为某些不足因素逆社会进步而被撤消。

5药品检验室对医院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重要性

影响医院诊疗服务药物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最主要因素是药品质量及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随着国家职能管理部门的重视、《处方管理办法》的施行[3]、我国大中型医院临床药理室的设立、医师用药水平的提高等,医院诊疗服务中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可是,在因药品质量导致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齐二药”、“欣弗”、“红河刺五加注射液”等事件不断出现及发生的情况下,药品获得及使用源头的众多医院却不断撤消药品检验室――放弃医院对药品质量的监督和检验责任和义务,在“齐二药”事件终审中山医院为假药销售者并承担赔偿责任的判决结果的警示作用下,药品检验室对医院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重要性应引起医院管理者高度重视,生产企业、监管部门、流通企业等对药品质量层层把关的“漏网之鱼”,最后从不设防的医院,掀起了造成对社会、医院、患者的巨大伤害风浪。因此,对医院药品检验室不仅不能随制剂部门撤销,反而应明确并更加强调其在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而使其成为医院药品质量把关的最坚守的防线。

6结论

因医院药剂科药品检验室传统定位模式的影响,导致部分医院在撤消制剂部门的同时撤消药品检验室的这一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有违国家《医院药剂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相关管理规定的现象,应引起职能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加以处理与解决。在目前因药品质量造成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的时候,医院更应该加强药剂科药检室的建设,不能因局部利益放弃应该承担的职业领域和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药剂管理办法[eB/o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eB/oL].省略.2006-06-25.

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影响篇10

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传统一直在以自身的方式延续着。当传统被边缘化甚至异化后,延续传统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受到冷落而难以为继。当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时,传统又受到重视。传承,是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主旋律。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实践经验是其奠基石。学术造诣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继承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学术传承方法的研究,在方法上有所创新,提高学术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医学术传承方式

1.1师承授受

中医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传统科学,在其漫长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师承。一直以来,中医学就是以师承方式为主,通过师传徒、父传子的形式,将前论及经验延续至今。虽然唐代政府便设立“太医署”,担任医疗单位和医学教育机构的角色,有的州还建立了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一直到清朝“太医院”,中央政府的医学教育不断发展扩大。但这些教育机构并没有成为中医教育的主流模式,主要的中医教育还是在民间以家传和师带徒的师承形式或自学等方式进行。

所谓“古之学者必有师”,我国历史上的名医绝大多是通过这一途径造就的。如张仲景师从张伯祖、李东垣师从张元素、金代名医刘完素的私淑弟子有张从正、葛雍等。清朝有资料记载的有拜师或授徒经历的名医更是数不胜数。仅拿一县来讲,《孝义县志》记载:“全县中医师承方式有二,一是祖辈相传,一是师徒相授,间有自学成医者。祖辈相传,在境内著名者有沈士廉(梧桐人),从清道光三十年(1850)其高祖沈作极始,至其子沈鸿仪,六代相传;张正元(下堡人)五代相传;冯芝馥(石像村人)四代相传,田春龙(田家庄人)、刘天栋(岭北村人)三代相传。这些中医世家代代在前辈的指导下,饱览家藏医学经籍,悟领医中妙绝,在中医医术方面各树一帜。师徒相授:清末至民国初,境内有10多位名老中医收带徒弟,如李映官(司马村人)儒士出身,自学成医,慕名求学者甚多。他精选医学典籍,制定教规,依他所编医学入门三十六字歌诀(先读汤头药性,继学脉诀针灸,余读内经注释,再学诸医细究,着意修行斯道,潜心细下功夫)而施教。名中医赵明瑞是其高徒之一,并著有《金匮发挥》一书。”[1]一个县中有记载的祖传或授徒医家就如此之多,可见师承教育的确非常兴盛。

1.2学校教育

我国医学教育的端倪见于战国至秦汉时期。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脉法》开篇即称“以脉法明教下”。《脉法》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由于当时尚无医学官学教育的记载,而且在春秋时期,官学教育由于王权衰落而逐渐趋于衰落,文教官员流于四方,形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2]的现象。这部《脉法》当为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私学教材,或可以推论当时已有学校性质的医学教育。

公元443年,南北朝刘宋王朝皇帝刘义隆采纳名医秦承祖“置医学,以广教授”的建议,创办医学教育机构,这是我国最早由国家创办中医学教育的开始。唐朝在公元624年正式设立“太医署”,包括行政、教育、医疗、药学四科,明确规定组织编制、医学分科、课程设置、学生成绩考核等制度,这种由国家创办、太常寺领导、太医署管理的中医教育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教育机构,比欧洲意大利于公元872年创立的萨勒诺医学校早200多年。

我国医学教育在宋朝逐渐成熟。北宋继承唐朝医学教育制度,设置专门的医药教育机构“太医局”,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并开展实验教学。据《元丰备对》记载:“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大方脉一百二十人,风科八十人,小方脉二十人,眼科二十人,疮肿兼折疡二十人,产科十人,口齿兼咽喉科十人,针灸科十人,金镞兼书禁科十人。”明清时代,由太医院兼管国家医学教育,主要是为太医院培养医药专门人才。地方医学教育机构在明清时代设置较为普遍,各府州县均设“医学”,主管地方各级医药行政及医学教育。纵观古代官方医学教育,因其办学规模小、医学生数量少,始终未能在医学教育传承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规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的发展。

近代中医学校的创办开始于1885年陈虬在浙江温州创办的利济堂学校,该校的组织管理和课程设置都已初具近代学校规模。进入20世纪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发生,前后创办的中医学校多达80余所,比较著名的有丁甘仁1917年创立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了丁济万、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黄文东等一大批名医。建国以来,1956年国家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建立4所中医学院,并将南京中医学校改为南京中医学院。以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省、市成立,中医药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

1.3家传

《礼记·曲礼》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可见,中国的世家医学由来已久。在“官守其学”的时代,医学知识可能就是由一些世袭家族来世代掌握并传承的。

当然,世家医学的鼎盛还是在六朝时期,即所谓“门阀的医家”。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东海徐氏。徐氏医学始自徐熙,传至八代,亦医亦仕,史传皆有载,至元、明时犹有余绪,唯不及先世之显。六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极重,几乎垄断了大部分的政治权力与社会资源。而世医在这一时期达到最盛,也正是当时的社会形势在医学史中的一个反映。

1.4文仕通医

范仲淹有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句名言折射出古代读书人选择生活道路的两个不同取向。历代士大夫阶层本来就有留心医药的传统,正统儒家思想也将医药知识视作“养生奉亲”之术,对这一风气也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认为其符合“孝道”,所谓“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北史·许智藏传》)。因此,古代士人大多对医药知识有所接触和了解,有些人还会因兴趣所致,深入研读医书,并取得相当的造诣。

自唐代实行科举取士以后,门阀士族对仕途的垄断被打破,随着官员的构成发生变化,门阀士族的势力被不断削弱,大批出身寒门庶族的士子们踏上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与此同时,那些科场失意或无意仕进的读书人往往因迫于生计或兴趣所在,选择混迹于医卜之流,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和文化发展,书籍也变得越来越普及,也为这些人能够通过读书来自学医学提供了便利。读书士子习医业医的风气在宋代以后变得更为普遍,从而形成了新的“儒医”传统。医学史上,此类“儒医”不胜枚举,远如晋代皇甫谧,金代刘完素、张元素树文仕通医之典范,近如近代章太炎鸿儒而通医、岳美中大医亦大儒等。文仕通医一方面提高了医学领域的整体文化水平,有利于医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儒家“尊经法古”研究思想被移用于对中医学的研究,在注疏发挥经典著作的同时,束缚了中医学的创新,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消极作用。

2中医学术传承的特点

2.1包容性

中医学在其创始形成的过程中就吸收、融合了天下四方的治疗实践,从而充实、完善了自己的学术体系,也使中医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在与外来医学的交流中,中医学也表现出积极吸纳、充分包容的态势。如南朝梁代陶弘景增补葛洪《肘后百一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邀《千金要方》等著作中都引用了随佛教传入的“四大”致病之说,《千金方》中也载有印度传入的药方(如曹婆万病丸、阿迎陀丸之类)。印度的眼科学对于中医眼科学更是影响甚巨,“五轮学说”与“金针拔障术”皆传自印度[3]。五代李殉《海药本草》、元代《回回药方》等均记载有大量的波斯、阿拉伯医药学知识。许多由域外传入的药物,如乳香、没药、苏合香、诃子、胡椒、胡芦巴、藏红花、马钱子等,也在中医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

2.2累积性

中医历史上有很多的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也在争鸣中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如东汉时出现的《难经》,就表现出对医经家中扁鹊、黄帝两派理论的调和。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方面撰用医经家的《素问》、《九卷》等,一方面增广经方家的《汤液经法》,呈现出医经与经方的融合。元代朱丹溪的学术本身就有调和金元以来河间、易水两派的倾向。至其后学明代的王纶更明确提出了“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医杂著·仲景东垣河间丹溪诸书孰优》)的会通立场。清代伤寒、温病两派的学术争鸣,最终结出的却是“寒温融合”、“寒温统一”的果实。正因为中医学这种包容性和累积性特征,才使得中医学的知识能够日积月累,随时代推移不断丰富,成为一个蕴藏无尽智慧的伟大宝库。

2.3变通性

《易传·系辞》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医学的发展正是遵循了自然而然、又不得不然的脉络轨迹。无论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汉书·艺文志》),分别医经与经方,还是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融合医经与经方;无论是皇甫谧合《素问》、《针经》、《明堂经》为一,还是杨上善分《太素》、《明堂》为二;无论是金元四家各立门户,还是寒温两派分庭抗礼;无论是时时感叹“古方今病不相能”的时方派,还是死死抱定“仲景方为万世之规矩法度”的经方派,其产生和发展都经历了一个自然变通的过程。由此可见,中医学的变通,其根本就在于合乎自然之道,纵有万变,亦不离其宗。

3中医学术传承的新趋势

3.1由争鸣走向融合

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中医学术不断由争鸣走向融合,理论(“学”)与技术(“术”)在交互影响中相互促进并结合。

从传说时代开始,中医学术就有东方伏羲(针灸、脉学)与西方神农(药学)的分立,以及其后黄帝岐伯“拟于二皇”的融合。春秋战国时期,则有东方齐派医学(卢医)与西方秦派医学(秦医)的分立和对抗,以及后来在《汉志》“医经七家”中的融合。两汉时期,有“医经”与“经方”的分立,以及汉末张仲景对两者的融合。宋金元时期,又有河间、易水两派的分立与争鸣,以及后来朱丹溪吸收河间“火热论”和东垣“内伤论”而对两家的融合。在明代,滋阴学派与温补学派的争鸣继续推动着中医学术的发展,两家大致各承丹溪与东垣之遗绪,既彼此交锋,又相互吸收。如温补学派的“命门”学说就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丹溪学派的“相火”理论。至清代,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争鸣进一步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创新,叶天士的“养胃阴”理论既是对仲景“存津液”与丹溪“滋阴降火”学说的发挥,也是对东垣“补脾升阳”学说的补充,两家最终也走向了新的融合。晚清以来直到今日,整个中医学面临着与西方医学的竞争。“中西汇通”与“中西结合”又成为几代中医学者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

无论未来中医学在“中西结合”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多远,这一思路与构想都充分体现出中医学术传承发展不断由争鸣走向融合的基本规律,而这一规律也是“和”这一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的彰显。

3.2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传承研究主要集中在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数学相结合被用来研究专家系统,如电子计算机模拟路志正老中医治疗眩晕经验专家系统、电子计算机模拟赵金铎老中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验专家系统等,这些系统主要研究知识的获取、知识的表示、推理和解释。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门新兴技术——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技术。数据挖掘是KDD的一个处理过程,但却是KDD最重要的环节。数据挖掘是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藏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挖掘的知识表现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数据挖掘以融合多个学科、汇总多种方法、处理海量数据、挖掘重要信息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用之整理和挖掘老中医临床经验,采用统一标准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采集平台,实时、客观、全面采集老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信息,形成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库,用数据挖掘方法提炼老中医临床思维模式、诊疗规则,并通过老中医的反馈、验证,从而将专家经验转化成了可供年轻医师随时参考的有价值的知识,加速人才成长。

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挖掘平台,利用在线分析处理(oLap)技术,对名老中临床经验中病-证、病-药、病-方、方-证、症-药等规律实时在线分析与展示。借助建立的通用分析工具,通过老中医名、首诊、复诊、年龄、性别,或症-证-病-方-药的任何方面或他们之间的关联等维度的选择,可以方便地对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和展示[4]。平台的建成使海量数据全部在临床医生的掌控之下,便于临床科研人员随时分析挖掘,使名老中医经验得以展示,年轻医生方便地学习与继承,进而促进中医总体疗效的提高。

4问题与展望

师授和家传一直是古代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这种方式还有以下几个优点:师承既有利于发挥师徒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学习继承老师独特的经验和学术思想,使中医丰富的学术流派代有传人,延绵发展,形成人才链,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书本上所无法学到的知识;家传教育的优势主要是习医者从小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父教子毫无保留,使其尽得家传秘术。

当然,师承教育也有不足之处,即这种教育方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且缺乏开拓性与竞争性;另外,师傅的个人言行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由于师傅知识和思想的局限性,对学生视野仍会有负面影响。不过,作为经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师承教育对中医学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建国以来,中医院校大量出现,成为中医教育的主要方式,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方面作用巨大,但学校教育以系统化和标准化为特点,医学生缺乏名家的口传心授,成才速度慢。笔者认为,把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纳入到中医研究生培养体系是培养合格中医人才、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的有效方法,对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和研究生培养都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把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纳入到中医研究生培养体系,通过中医研究生参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既有利于中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的有效开展。

总之,理想的中医学术传承方式应当在规模教育基础上满足特色教育。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如决策树、神经网络技术等研究老中医学术经验,揭示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模式、诊疗规律和经验,建立中医临床经验的新模式和切实可行的新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全面继承,而且可以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使中医药学在优良的传承方式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孝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孝义县志·卫生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2.705.

2吴树平.十三经(标点本)[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