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7:12

药理学研究方向篇1

药理学的研究由早期的整体药理学,器官药理学,向着细胞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基因组药理学的方向发展,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现代药理学已经完成了由以药物为中心的传统研究模式,越来越多地向以疾病靶点为中心的现代模式转变。本文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展特点到引入干预分子在新药研究领域中的作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传统研究模式:以药物为中心

在早期,药理学对象均为文献记载或者民间经验等被认为有效的天然物质,研究的主要程序是,通过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分离提纯、鉴定,结合生理、生化效应的观察每一组分的作用,最后提纯有效单体化合物,制备成为药品,这一类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在研究开始阶段,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研究对象足够多的信息,已经对研究对象可能的作用或者活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它有足够的文献记载或者它有足够的临床应用基础,例如:阿司匹林,公元前400年,希伯格拉底推荐使用一种黄色的叶子可以镇痛,在18世纪科学家们发现柳树的叶子可以镇痛和退热,并且从中提取得到有效成分水杨酸,但是水杨酸对胃肠道和口腔有非常严生的刺激作用。后来经过德国科学家felixhoffmann的努力,合成了刺激作用较小的乙酰水杨酸,也就是今天的阿司匹林。

2现代研究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多在某些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调控分子被揭示出来,通过干预或者调解这些关键分子,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治疗手段也应运而生。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药物研究模式已经成为现代药理学研究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方面:

2.1寻找靶点

人类整个基因组的基因数量在3~8万之间,但90%以上的基因功能尚不明确。在这些基因序列中,出现了大约5000个药物作用靶点,科学家们预言,将来会发现超过几千种与疾病有关的有效靶点,通过识别这些靶基因,有可能会发掘出几万个疗效更高,作用更专一的新药,因此,对于现代的药物开发科学家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将这些未知功能的基因功能明确化,并进一步寻找到有治疗前景的药物靶点基因。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千个靶点类蛋白被克隆纯化。其中,细胞膜受体类是主要的一类药物靶点,其中主要为gpcrs。大多数激素、神经多肽,神经递质的受体都是gpcrs,这类受体构成传导细胞生长信号的最主要通路之一,约60%的药物作用于gpcrs。目前有约200种已知的gpcrs,占了所有药品的四分之一,全球每年销售达到900亿美元。

2.2组和化学的运用

组合化学是一门将化学合成、组合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械手结合一体,并在短时间内将不同构建模块用巧妙构思,根据组合原理,系统反复连接,从而产生大批的分子多样性群体,形成化合物库,然后,运用组合原理,以巧妙的手段对库成分进行筛选优化,得到可能的有目标性能的化合物结构的科学。

药物的开发是一个耗时间耗经费的过程。据报道,在美国,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制到上市,需8~10年的时间,研究费用高达2~5亿美元。药物的研制历程之所以这样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速度缓慢。组合化学能够大大加快化合物库的合成及筛选速度,从而大大加快了新药的研制速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组合化学方法已成为新药研制的必由之路,它的出现被誉为近年来药物合成领域的最显著的进步之一。所以,组合化学在有机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对传统药物合成化学的冲击。

2.3高通量筛选成为主要手段

近年来,由于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机器人的应用,在新药研究中出现了高通量筛选技术。该技术将化学,基因组研究,生物信息,以及自动化仪器等先进技术,有机组合成一个高程序,高自动化的新模式,从而创造了发现新药的新程序,由于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因而成为发现、研制新药的主要手段。

高通量筛选技术是将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体系,它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数据,以计算机对数以千计的样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科学准确的实验结果和特色效用,英国学者aland研究提示,一个实验室采用传统的方法,借助20余种药物作用靶位,1年内仅能筛选75000个样品。1997年高通量筛选技术发展初期,采用100余种靶位,每年可筛选100万个样品,1999年高通量筛选技术进一步完善后,每天的筛选量就高达10万种化合物。高通量筛选方法作为新药发现的手段具有选择范围广、筛选成本较低、结果可靠等特点,是新药研究的重要手段。

高通量筛选的实验方法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是实现药物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基础,由于药物高通量筛选要求同时处理大量样品,实验体系必须微量化,而这些微量化的实验方法应根据新的科研成果来建立。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实验方法,根据其生物学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受体结合分析法、酶活性测定法、细胞分子测定法、细胞活性测定法、代谢物质测定法、基因产物测定法等等,这些实验方法,均已广泛用于药物高通量筛选中。

由此可见,药理学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随着人们对生命活动太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入及新技术在制药方面的应用,药理学的研究也会趋于细致、合理。

参考文献

[1]吕圭源.药理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药理学研究方向篇2

刘向明,1951年出生,湖南省石门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2001年4月毕业。现任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他在医学、生物学和数学的交叉处探索医药系统研究工作的新途径,侧重于探讨离子通道门控动力学及药物对其影响,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里的空白。近年来,其在民族药物研发中做出开拓性工作,享誉国际业界。曾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国务院政府津贴。

刘向明教授多年来走过的科研道路,一直遵循这样一点:当确定好的科研思路和目标时,纵有千沟万壑和重重艰辛,也要不管不顾地坚持下去,直到迎来胜利的曙光――就像他推动民族医药与现代技术的“联姻”所创造的最新医学果实。

刘向明是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数学专业出身,后转向生物统计和生物数学研究领域。在开展医学、生物学和数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中,他破解了传统医药研发的新兴领域反向药理学中的关键问题,重塑了民族医药学的价值与地位。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开展具有民族医药理论特点、资源特色和治疗优势的民族药新药的研发和生产,以促进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

说到民族医药,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来自大自然中的丰富传统,给炎黄子孙生命与健康以不可或缺的支撑。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西药“来效快”、“时髦”等观念的冲击,不少人“眼睛向外”,忽视了传统民族医药的巨大价值与作用,当然在科研、资源保护等方面也缺少必要的力度。国家在“十二五”中对民族医药的重视,也正是一种“重塑”与“救赎”。

好在总有一些像刘向明教授这样的科研人员,能够立足“本土化”开掘民族医药的价值与作用,给医药科研和大众健康带来新的惊喜。

刘向明教授是年至半百时“进军”传统医药领域的,正所谓有心人,天不负,他十年磨一剑终有所成。

“民族传统药物虽然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理和靶点却并未在现代科技的水平上得以阐明,另外,传统药物是具有多种药理效应的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究竟哪些成分能产生原药物的哪种效应并未得到确证。仅此两点就使得其在采用现代西方医药标准体系的医学领域里寸步难行。”这是刘向明教授作出的论断。

2000年,本着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宗旨,开拓传统药物发展的新途径,刘向明教授在中南民族大学组建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药物神经药理研究室,确立了以反向药理学的模式(临床―实验室)开展民族传统药物药效物质研究的思路,承担了有关民族药物(傣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工作。

科研过程中,刘向明教授提出:选取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被证实确有疗效的传统药物,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进一步确证其效应,阐明其药理机制和识别相应的有效成分或药效物质,为传统药物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传统药物的安全性评估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为创制新的化学实体药物发现新的先导物。而这一思路与国际上一些学者特别是印度学者在研究印度草医药中所提倡的“反向药理学”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另外,刘向明教授认为:与化学实体药物的情形不同,传统药物的药理研究要求在阐明药物的一种药理作用时要确定药物中哪些成分(组合)产生了这种作用;药理作用要通过确定产生它的药效物质来揭示其本质,而药效物质的确定又依赖于药物作用机理的阐明。这既是从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二者的相关性来阐明传统药物临床疗效的科学根据的关键问题,也是按照反向药理学研究模式,如何从传统药物获得能体现原药物良好性能的先导物的方法学问题。

基于上述两点,刘向明教授指出:传统药物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于传统药物的药理研究既要阐明其产生药理效应的作用机理,又要确定其产生特定药理效应的药效物质基础,必须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这二者的相关性着手来阐明传统药物临床有效的科学根据。至此,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亮相前的帷幕徐徐拉开了。

以傣药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研究为生物学背景,刘向明教授创造性的提出了以传统药物本身的药理效应为参照、将药物的化学成分(组合)的效应与药物本身的效应进行比较,寻求能替代产生原药物效应的化学成分(组合)作为研发新药的先导物这一全新方法学的基本原则,并且根据这一原则建立起定量化的传统药物药效物质的现代概念和评价传统药物药效物质中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类型的数学模型,把对传统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的探求转化为传统药物本身的药理效应与其成分(组合)的药理效应之间关系的检测、表达与分析这样一个能按现代科学的要求进行研究的问题,由此形成了传统药物药理与物质基础研究的框架,并充分证明了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由它的三种成分协同作用产生。

目前,关于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们在龙血竭中找到了对新型镇痛靶点ttX-R钠通道和tRpV1受体具有调制作用的有效成分组合―剑叶龙血素a、剑叶龙血素B和龙血素B,并证实确实是这三种成分协同调制痛觉信息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和脊髓上传导使龙血竭产生了镇痛效应。

这一研究结果对多组分、多靶点新型镇痛药的研发具有启迪意义并提供了天然的范例。刘向明教授的全新成果,说明了以植物为本的各民族传统药物,将是国际药品市场巨大的潜在资源。

“我们实现了民族医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的相互融合,取得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交叉学科研究与边缘学科研究成果。可以说,我们以原始创新,做到了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任”。刘向明自豪地说。

冰心老人有句名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回顾刘向明教授的科研历程,又怎不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与牺牲呢?

在医学、生物学和数学的交叉处探索医药系统研究工作,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一股子韧劲和狠劲,想有所作为只能是痴人说梦。此外,他在科研中还面临着科研经费、设备等“绊脚石”问题,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真正明白。

然而,在推动民族医药发展的宏伟目标驱动下,刘向明教授带领团队得以一步步“突出重围”。

药理学研究方向篇3

立足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文化和中蒙药材资源优势,依托内蒙古医科大学现代医药学、中医药学、蒙医药学“三位一体”的学科专业支撑,构建适应内蒙古自治区大健康产业发展、中蒙药产业发展需求的中药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及“一体两翼”的办学特色,强化学科优势,提升办学水平,为自治区中蒙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

中药学;蒙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极有优势、最具特色的学科,其历史地位、现实作用和科学价值是客观存在并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明。中药产业作为医药产业中独具特色的优势领域,不但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优势,而且对我国新医改、人民健康、产业调整、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巨大影响[1]。蒙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具有完整而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内容,为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2]。内蒙古自治区在“十五”期间就启动了蒙药现代化研究,并将中蒙药产业作为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高层次中蒙药人才是保证内蒙古中蒙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内蒙古医科大学作为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立最早的高等医药院校,自建校以来,一直肩负着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中蒙药人才的重任。在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中蒙药学科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自身发展的双重需要,在中蒙药学本科培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蒙药学研究生教育。2010年,学校获批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在现有学科目录设置框架内,开展了中药学和蒙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性实践,使该学科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的创新型中蒙药人才培养体系。

1准确定位,突出特色

立足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科优势和蒙药材资源优势,充分考虑自治区中蒙药产业发展需求,学校对中蒙药学科专业结构、办学资源进行梳理,准确定位学校中药学学位点。以培养适应自治区中蒙药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中蒙药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展开,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开创了以中药学为主体,中药和蒙药两个学科方向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特色办学模式。

1.1民族特色

蒙药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及丰富的诊疗手段,对许多常见慢性病及疑难病有很好疗效,具有副作用小、炮制简单、取材广泛、用量少以及便于保存和携带的优点。该学位点以特色蒙药为主要研究对象,本着传承与发扬并举的原则,培养高层次蒙药专业人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2地域特色

内蒙古地域辽阔,中蒙药材资源丰富,是甘草、麻黄、黄芪、黄芩、防风、赤芍等大宗中药材的道地产区,是肉苁蓉、锁阳等特色药材的主要产区,更是细叶铁线莲、悬钩子木等野生特色蒙药材的主要分布区域。本学位点依托内蒙古丰富的中蒙药材资源,通过各类资金项目支持,在解决科学问题的同时,帮助医药生产企业突破技术瓶颈,为自治区相关产业培养和输送紧缺专业人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1.3“一体两翼”的办学特色

学位点以学校蒙、中、西医药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总体办学格局为背景,通过整合人才队伍和研究平台,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了以中药学为主体,中药和蒙药两个学科方向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办学特色。两个学科方向既相互支撑,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蒙药学方向主要依托蒙医药学院的学科队伍和师资条件,培养以蒙语授课为主,偏重蒙药基础理论、本草、方剂、炮制、药效药性等传统研究内容的蒙药学人才;中药学方向主要依托药学院的学科队伍和师资条件,培养以汉语授课为主,偏重蒙药资源、物质基础及品质评价、药理毒理和药物制剂等现代研究内容的中蒙药复合型人才。

2加强条件建设,强化办学优势

内蒙古医科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能够同时培养现代医药学、中医药学、蒙医药学人才的高等医药院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条件等方面在自治区内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通过优化校内资源、加大建设投入力度,中药学硕士学位点学科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

2.1构建良好的学科专业支撑体系

学校自1958年招收蒙医本科生以来,已向社会输送了两千多名蒙医药人才,其中多数已成为全区蒙医药界学术带头人和知名专家。蒙药学专业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9年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中药学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蒙药学作为民族医学专业研究方向之一,从199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中药学专业获批教育部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12年开始招生,迄今已毕业硕士生14名,其中中药学学科方向和蒙药学学科方向各7名。该学位点主要依托药学院和蒙医药学院两个二级学院,支撑学科包括生命科学、基础医学、药学、蒙医学、蒙药学、中医学、中药学等。其中,蒙医学、蒙药学、伤寒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蒙医脾胃病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蒙医学为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和自治区重点学科。

2.2打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支撑平台

教学支撑平台包括1个部级和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研支撑平台包括自治区蒙药研究所、自治区中蒙药重点实验室、自治区新药筛选工程研究中心、自治区蒙医药协同创新培育中心、学校新药临床前安全评价中心等。现有科研场所占地近5000平方米,配有核磁共振仪、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

2.3建设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凝练学科研究方向

学位点现有师资队伍近150人,覆盖中医药学、蒙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等支撑学科。其中专职研究生指导教师15名,均获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导师专业背景、学历、学缘、职称、年龄等结构均较合理。根据中蒙药学科发展特点和自治区中蒙药人才需求情况,结合学校中蒙药师资的专业背景和科研特长,本学科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6个明确的研究方向:中蒙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蒙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品质评价、中蒙药炮制机理及工艺规范化、中蒙药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理、中蒙药给药系统及制剂工艺、中蒙药药效、药性与本草学。

2.4借助国家和地方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宏观战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蒙药作为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建设工程,并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学校更是将蒙医药确定为办学特色专业,突出蒙药研究开发在相关学科中的龙头地位。在学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科研立项、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3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遵循“突出特色、强化优势”的宗旨,学位点加强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内涵建设,确保中蒙药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1构建体现“一体两翼”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中药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4个模块组成。中药学和蒙药学两个学科方向在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两个模块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但在专业课和选修课两个模块分为汉语授课和蒙语授课两个体系,各模块的课程设置亦各具特色。专业课和选修课的知识体系包括中蒙医药基础理论、现代研究新技术及方法学、学科前沿进展三个部分。

3.2搭建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训练平台

通过开展组会、学术讲座、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培养本学科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导师科研课题、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校企产学研攻关项目、学位论文研究构成了多元化的研究生学术训练平台,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3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

学位点质量管理体系由学校、二级培养单位、学位点三级管理机构和相关制度构成,内容涉及导师遴选及指导、招生就业、个性化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学习、教学实践、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审、答辩、学位授予、奖助体系等多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有效保障了中药学学位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改进计划及发展探讨

2015年,学校中药学专业第一届中药学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同时迎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专项评估。通过总结学位点近五年的建设内容和成果,本学位点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特色和优势,同时也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和发展规划。

4.1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医药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

中药学学位点从设立之初就承担着传承蒙医药文化、培养蒙医药高层次人才、建设和稳定边疆地区高等教育人才队伍、发展少数民族地方经济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和自治区少数民族政策扶持,学位点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自治区领先、影响辐射周边省区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为自治区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政府投入和建设水平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国家和自治区在政策和投入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4.2适度扩大招生规模

与国内同类院校相比,学校中药学学位授权点在招生规模上存在较大差距,限制了本授权点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家应对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自治区和学校应通过政策倾斜,适当扩大学位点的招生规模。

4.3进一步突出蒙医药特色,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将通过强化蒙医药、中医药、现代医药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加强蒙医药协同创新,突出蒙医药特色,提升办学水平,促进蒙药现代研究,培养满足自治区和周边省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蒙药学人才。未来5年,是学校中蒙药学科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将借助国家和地方对民族地区和民族医药教育的政策扶持,通过全方位的内涵建设,进一步突出中蒙药学科特色和办学优势,提升高层次中蒙药人才培养质量,适时开始中蒙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争获得中药学(蒙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完善学位授权体系,开创学校中蒙药学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新飞,吴启南,洪骏,等.中药学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4,30(5):29-33.

药理学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引经药引经理论引经成分中药

explorationontheGuidingChemicalConstituentsinthemedicinalGuid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alHerbs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hemicalconstituentsthatplayaguidingroleexistinginthemedicinalguides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alherbs,sothattomakeitmorescientificofthetheory“guidingactions”.methodsByinvestigatingtheliteratures,theauthormadetheanalysis,derivation,inductionanddeductiononthetheoryoftheguidingconstituentsfromtheknownexperimentalresultsandclinicaloutcomes.Resultsthroughalargenumberoftheliteratureinvestigations,inthemedicinalguides,somechemicalconstituentssuchasplatycodosides,3H-ligustrazineandaromatics,etcwerefoundtohavetheirownselectivityandtheabilitytoactivelyenterthetargetablesites,similartotheactivetarget-tropismfunctionsofprimer,promoter,transmitter,mediator,transductorandtransporter,etc.ConclusionUndertheinstructionoftCmguidingtheory,adopting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researcherswouldentirelyenabletoscreenthebioactivecomponentspossessingthebestguidingactionsfromtheknownchemicalcomponentsofthemedicinalguides.perhapstheycoulddiscoversomebioactivecomponentspossessingthepeculiarguidingactions,suchas“affinitin”or“targeter”.itispossibletoprovidetheessentialsubstancesforpreparingthespecial“guidingagents”andalsodothetheoreticalevidenceforexaminingthetCmguidingtheoryandpavingtheplainwayfordevelopingtCmtheory.

Keywords:medicinalguides;medicinalguidetheory;medicinalguidecomponents;tCm

中药引经理论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发展延伸,是金元时期李东垣、王好古等一代名医的理论研究创举。他们在系统归纳、总结了归经理论的基础上,探幽发微,演绎出引经理论,提出了制方用药必须“引经报使”这一具有划时代的突破性进展理论。这一理论对后世遣方用药起到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关键性指导作用。根据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划分,引经理论归属于归经理论的内容,但在药物功能的趋向方面有所不同。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而引经是指改变其他药物的作用方向或部位,或使其作用侧重或集中于特定的方向和部位[1]。中药归经理论长期以来发展缓慢,直至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医学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中医药研究在方法学上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此开始运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对中医药学进行实质性研究,中药归经与引经的研究也因此揭开了新的一页。到20世纪90年代,中药归经与引经的研究已有较为深入的进展,研究人员已从中药的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受体学说、微量元素与归经关系等方面作了系统的研究[2]。为了进一步阐明中药引经理论,并为探寻中药中引经的主要化学成分提供理论向导,以求抛砖引玉,兹就个人的观点浅述如下。

1引经的古论

在中药归经理论的基础上,中药引经理论的形成始于金元时期[3]。李东垣、王好古创立了引经理论,首先提出“引经报使”这一专门术语,明确指出了各经的引经药。如手足太阳经病的引经药为羌活、藁本;手足少阳经病的引经药为柴胡等。古人善于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阐述中药引经的原理,如尤在泾在他的《医学读书》中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这一比喻十分精当。实际上,治病就如同作战,与病魔作斗争就如同与敌人战斗,要打入敌人阵营,必须要有熟悉敌情、精明能干的指挥官和先锋兵。治病同理,要战胜病魔就必须要有性能特殊的药物作为“引经药”引领其他药物长驱直入直捣“病所魔窟”,即病灶部位。吴鞠通也在他的《医医病书》中形象地比喻说:“药之有引经,如人之不识路径者用向导也”。这些重要的理论都是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晶。至今,仍然是我国中医临证遣方用药的指导原则。

2引经的现论

随着世界性现代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纷纷寻求高效速效的给药方法和途径,从而引发了中药研发的革命性变革。尤其是近10年来,中药的研究已跨入了分子生物学的王国。中药的引经作用与现代制药理论的靶向作用十分类似。所不同的是引经作用为自然靶向性质,而现代制药靶向作用是人为性地给药物添加某种载体的人工靶向性质。二者也有共同点,即:主动性和被动性。现代制药学把这种主动性和被动性称为“主动靶向”和“被动靶向”。目前,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drugdeliverysystem,tDDS)的研究已成为药剂学研究热点[4]。什么是tDDS?tDDS是指一类能使药物浓度集中定位于病变部位、组织、器官、靶细胞,甚至细胞内的结构,并要求有一定浓度的药物停留相当长的时间,以便发挥药效。成功的tDDS应具备3个要素:定位蓄积、控制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5]。当前研究的靶向制剂主要分“主动靶向制剂”和“被动靶向制剂”两大类。最常用的主动靶向制剂是受体介导的靶向制剂,它能利用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行药物靶向传递。最常用的被动靶向制剂是微粒载体介导的靶向制剂。微粒主要包括脂质体(LS)、纳米粒(np)或纳米囊(nC)、微球(mS)或微囊(mC)、细胞和乳剂等。微粒能通过具有丰富吞噬细胞的网状内皮系统(ReS)靶向于各器官。

中药的“引经”主要是“主动靶向”性,它的功能是引导其他药物的有效成分到达所需病灶部位。以桔梗为例,桔梗其气轻清上浮,为肺经和上焦的引经要药,如天王补心丹中用桔梗,其目的是开提诸气,引诸药上行,于是助诸药滋心阴、养心血、增强诸药的安心神作用[6]。《成方便读》一书中就有“引诸药上行而入心”的理论记载。《古今名医方论》更是把桔梗视为“舟楫”[7]。可见,桔梗是一味不可缺少的重要引经药。当然,中药的引经也有其“被动靶向性”的一面,那就是要靠炮制用辅料如酒、醋、盐水等作为介导物质将药物引入所需部位。如牛黄上清丸的大黄本为泻下药,但经酒制后却能引导牛黄等其他药物上行治疗口腔等头面诸窍疾病,当然,桔梗是该方剂中的主要引经药。

3引经药的引经化学成分

引经中药为何具有引经作用?按照中医朴素的哲学理论解释,不外乎是中药固有的性味即“四气五味”及其趋向性即“升降浮沉”与脏腑经络的共同作用。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总的说来离不开药物的化学成分与体内一切微观物质的共同作用,亦即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共同作用。这与药物治疗作用的道理是一样的。引经药之所以可以引经,必定有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存在。那么什么是引经药引经作用的物质基础呢?这就是引经作用谜底的症结,是我们广大中医药研究者力争攻克的难关和焦点。近年来,从大量的文献报道中可以看出,不少致力于中医药研究的专家学者纷纷在积极地进行中药归经、引经作用物质基础探索的尝试。仍以被誉为“舟楫”的引经要药桔梗为例,桔梗的主要成分为桔梗皂苷类(platycodosides),近年来又发现多种桔梗三萜皂苷(triterpenoidsaponins)。目前,已知桔梗中含有8种三萜皂苷[8],这8种成分中有6种对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黑素瘤、结肠及某些神经系统癌瘤等5种离体人培养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桔梗的水提取物(aepR)对人培养呼吸道上皮细胞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呼吸道炎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核因子kB(nF-KappaB)及其抑制性调节因子、抑制性kB(i-KappaB)在LpS诱导的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9]。研究还发现,桔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激活巨噬细胞和B细胞。实验表明,桔梗对小鼠野型C3H/Hen腹膜巨噬细胞和功能性toll样受体4(tLR-4)缺乏小鼠具有一定的影响,提示桔梗介导的no产生的诱导作用及inoSmRna表达,在巨噬细胞中被介导,至少是部分通过tLR4/nF-kB信号路径[10]。桔梗中的水提取物所具有的免疫作用还表现出它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粒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的活性[11]。从上述的说明可以看出,已知桔梗的皂苷类成分所到达的体内部位和所发挥的治疗作用与中医药学理论不谋而合。它能治疗肺部疾病正与归肺经的归经理论相一致;能治疗结肠癌的作用也和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相吻合。至于为何又能治疗卵巢癌、黑素瘤和神经系统的某些癌瘤,是因为桔梗皂苷表面活性物质具有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能,又能对其他药物的难溶性成分起增溶作用[12],况且研究认为肺与整个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有一定关联,桔梗能对这些系统的组织器官具有选择性影响[12]。这与中医的桔梗具有“宣开肺气,肃降水源”这一上通下达的“舟楫”般特性的理论描述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桔梗作为一种重要的引经药是毋庸置疑的。又如被称为“血中之气药”的川芎,其主要有效成分是川芎嗪。实验研究表明[2],川芎嗪的靶器官是消化器官,尤以肝、胆中标记物含量最高,而且其标记物可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这与中医的川芎归肝经、治头痛的理论和临证治验完全相吻合。再如心经最佳的引经药冰片,多项研究证实冰片中的芳香性物质龙脑香(borneol)具有很强的靶向增强作用,能迅速穿过血脑屏障。Ct扫描监测证实,冰片促进其他药物进入脑内的机理在于其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1]。上述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究竟哪一种或哪几种属于引经成分尚不清楚,或许真正的引经成分还没有被发现,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关键所在。究竟什么是引经成分?是否某种主要有效成分的比例占多数就是引经成分还是每种有效成分都具有各自的引经作用,抑或是与其他药物的某种成分起协同作用而产生出引经化学成分,值得深入研究。

转贴于

4引经成分的假设

中药的引经作用是与中药的有效成分分不开的,任何一种药物均不存在不与药物的有效成分相关联的孤立的所谓引经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理论:中药的引经功能是在药物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使归经功能进一步增强并扩展的特殊功能。那么,是什么使这些具有引经作用的中药能发挥出它们的特殊功能呢?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假定某种引经药,将其中已知的有效成分用淘汰法逐一进行引经的实验和临床筛选研究,也许会有所收获。或者采用各种先进的分离提取技术继续寻找引经药中真正的引经成分。根据中药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的特点,笔者推论,中药中均存在“亲水素”(hydrophilin)和“亲脂素”(lipophilin)这两类活性物质,这是中药产生药效的动力基质。而引经药中所含的“亲水素”和“亲脂素”则有可能在分子结构上和粒径上与非引经药有所不同,因而具有引导它药有效成分到达身体所需部位的功能。另一个推论就是,或许引经药中存在类似于“启动子”“引物”“递质”、“介导体”“转运体”等之类的活性物质;抑或是存在各自特殊的“亲和素”[13](affinitin)或“靶向子”(targeter)。这些物质一定具有多向性、多靶点性,并能有选择性地与各种中药的有效成分产生极强的亲和力,也具有主动寻靶特性[14],能将各种有效成分通过生物传感器(biosensor)主动引导到病灶部位。

5结语

中药的归经和引经的存在,已经从大量的研究报道文献中得到了肯定,证实了中医药的理论是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理论,而且它的“引经”理论的创立比西方医药学的“靶向”理论要早800多年,这充分说明中国的国粹中医药学是世界所有传统医学中的佼佼者。中医药学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但又与西方现代医学有诸多共性。我们致力于研究发展中医药学的同仁们,应当像我们的先辈那样,洋为中用,不断地引进舶来品充实中药的品种和扩大中药的疗效范围。今天,我们照样可以吸收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来不断充实和提高中医药的理论内容和实用价值,从而发展中医药学,使之跻身于世界主流医学的地位。

中医药学具有丰富的潜在资源,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来充实和壮大(而不是瓦解和削弱)中医药学,世界主流医学的桂冠就一定属于中医药学。

本文谈中药引经的研究,目的是要为中医的治疗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传统的中药汤剂已经僵化,而现今的各种所谓现代新剂型仍然没有摆脱传统陈旧的“丸、散、膏、丹”剂型的窠臼。攻克了中药引经化学活性成分这一关,中药剂型的改革将产生质的飞跃。因为如果找到了引经物质,就可以将它们提取或合成,制作成纳米微粒或基因芯片[15~17],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有选择性地快速准确地抵达病灶部位,从而将会使药物疗效增加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不仅是中药剂型改革的革命变革,而且必将引发一场制药史上的彻底革命。

【参考文献】

[1]赵瑞芝,刘少军.中药引经理论与靶向给药[J].中医杂志,2005,46(9):643.

[2]贲长恩,郭顺根.中药归经理论研究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2.

[3]刘淑清.中药归经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J].中药通报,1986,11(12):56.

[4]theresama,pieterRC.Drugdeliverysystem:enteringthemainstream[J].Science,2004;303(5665):1818.

[5]张三奇,连佳芳.靶向给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22):2017.

[6]孙洁.也谈引经药[J].中医杂志,1999,40(1):60.

[7]丁元庆.桔梗的功效与应用述要[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5):308.

[8]KimYS,KimJS,ChoiSU,etal.isolationofanewsaponinandcytotoxiceffectofsaponinsfromtherootofplatycodongrandiflorumonhumantumorcelllines[J].plantamed,2005,71(6):566.

[9]LeeJH,ChoiKangHS,etal.anaqueousextractofplatycodiradixinhibitsLpS-inducednF-KappaBnucleartranslocationinhumanculturedairwayepithelialCells[J].intJmolmed,2004,13(6):843.

[10]YoonYD,HanSB,KangJS,etal.toll-likereceptor4-dependentactivationofmacrophagesbypolysaccharideisolatedfromtheradixofplatycodongrandiflorum[J].intimmunopharmacol,2003,3(13-14):1873.

[11]丁元庆.肺经药物对水液代谢异常的作用机理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6):377.

[12]王树荣,翟继伟,盖英臣,等.天麻、桔梗、元胡归经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1):44.

[13]陈强,李静,殷惠军,等.亲和型生物传感器及其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8):746.

[14]侯新朴,王黎,王向涛,等.脂质体肝实质细胞靶向性研究[J].药学学报,2003,38(2):143.

[15]王耀平,刘秀凤.关于纳米药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6):370.

[16]帅少军,李忠芳,曾繁典.载药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4,20(5):395.

药理学研究方向篇5

作者:薛培凤王晓琴陈朝军杨喜平单位:内蒙古医学院药学院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

我校中药学学科创办于1994年,通过多年建设,该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从1999年中药学专业本科招生到2007年中药学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立项,从研究生教育经验的积累到2010年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获得,从药物研究所的成立到自治区中蒙药研究所和自治区蒙药重点实验室的立项建设,表明中药学专业已逐步具备了高质量创新型中药学人才培养能力和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随着我校更名为大学以及学校的内涵建设的提升,今后5年,中药学学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以下各项建设内容的完成,是实现中药学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和的重要保证。学科专业结构建设[7](1)根据学科间的关联度以及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建立完善包含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的中药学学科群。(2)为适应自治区中蒙药产业发展战略,展开对中药栽培专业、中药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专业的调研和论证,酝酿筹备新上专业,适当拓展中药学学科的专业覆盖面。(3)凝炼学科研究方向,保持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方向的优势,兼顾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和新制剂研究方向、中药药效毒理研究评价方向的建设,加大对药材种植方向、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向、中药保健食品研发方向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中药学特色专业建设活动,以专业建设活动带动专业的内涵建设,提高中药学专业师生的专业认知度,增强传承和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中药学专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标志性品牌和特色专业,完成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学科梯队建设继续采取对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对校外知名专家“特聘与引进并举”的措施,建设和造就一支学术水平高、数量和结构合理、能适应学科快速发展需要的学科梯队。以优秀中青年人才为主,引进或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学科支撑条件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自治区中蒙药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已有自治区中蒙药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加大建设力度,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完成重点实验室验收工作,为早日申报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奠定基础。研究所建设根据现有自治区蒙药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潜力以及产业背景,进一步强化我校的中药学与其他学科的学科交叉优势与中药学学科的科研实力。本科教学示范中心和专业实验室建设加强自治区药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内涵建设,加强现有校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争取建设成为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加强面向本科教学的专业实验室建设,逐步加大专题生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对有关中药学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调研,就与本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文献配套与收藏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配合图书馆做好有关中药学学科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产学研基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与地方企业合作,争创1~2个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或研发中心,鼓励1-2项产业化前景好的研究成果转化。6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现有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争取再建3~5个实习基地。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我校于2010年获得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12级开始作为一级学科招生。目前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数和在校研究生明显不足,极大地制约着中药学一级学科的发展。因此,在导师遴选和研究生招生过程中,既应重点支持优势专业,也应兼顾学科平衡发展,逐步扩大我校中药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队伍和硕士研究生的比例,扩大中药学一级学科的专业覆盖面和研究方向覆盖面,通过研究生培养,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各项科研工作的开展,争取中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申报成功。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我校中药学现有的科技优势,积极参与自治区中蒙药科技开发与生产,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加大应用技术开发研究的力度,努力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地方经济服务。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使日常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和信息化。及时收集掌握各级各类型科研项目申报信息,组织协调相关学科多渠道申报项目。整合中药学科优势,加大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力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级重点项目有较明显增长或重大突破。重视科技开发、科研成果转化和专利申报,加大力度作好与地方和企业的科技合作及科技服务项目,特别是加强与自治区龙头中蒙药企业的合作。提升科研立项、、科研获奖等方面的数量特别是质量,力争获得标志性科技成果。

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外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中药学学科的优秀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对我校中药学学科的科研特色和重大成果进行宣传,争取合作项目。鼓励和创造条件,使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能力的教师出国进修和继续深造,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加强与已有良好关系的区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力争将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和联合人才培养合作向深层次推进。综上,应以研究方向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基础、以经费投入为保障、以标志性成果为目的,进一步加快我校中药学学科建设,使其成为西部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优势专业,不断向国内一流专业迈进。

药理学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中国台湾;中医药;科研计划;制定

随着全球性的对传统医学的再认识和重视,中国台湾地区科技、经济、卫生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机构也对中医药研究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推动,希冀通过中医药科研的发展与进步进一步提升科学化研究数据、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以促进民众健康。因此,作为科研导向作用的科研计划的制定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详细阐述台湾中医药科研计划的制定。

1中国台湾制定中医药科研计划的政策背景

中国台湾地区推动科技发展的方针与原则,是19990120公布施行的《科学技术基本法》。根据该法,每4年召开一次中国台湾地区科学技术会议,官学研各界针对台湾科技发展的现况、挑战与愿景拟定具体建议,达成科技发展共识,依据会议重点结论订定“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该计划是各部会拟订科技政策与推动科研发展的依据。200501召开的科学技术会议拟订了中国台湾未来4年科技发展的总目标,主要是:强化知识创新体系、创造产业竞争优势、增进民众生活品质、促进中国台湾地区持续发展、提升民众科技水准等[1]。会后研拟的“科学技术发展计划”(2005~2008年)于200506通过,以作为中国台湾推动科技发展的蓝本。

《科学技术基本法》第九条规定每两年提出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策略及现况说明;第十条规定每四年订定“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鉴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再出版“科学技术白皮书”,提出现况说明、勾绘适当新远景及策略,并滚动修正“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执行计划。《科学技术基本法》公布以来,台湾地区已依次于“科学技术发展计划(2001~2004)”、“科学技术白皮书(2003~2006)”及“科学技术发展计划(2005~2008)”、“科学技术白皮书(2007~2010)”提出科技发展现况说明及远景与策略,作为台湾推动科技发展的依据。

除此之外,还辅以“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行政院”产业科技策略会议及“行政院”会报进行中短期的政策修订、检视与调整。另有“经济部”与“国科会”等各科技相关部会每年召开多次会议,视需要制定与执行其权责内的政策与措施。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成长,以及基因研究技术的发展,给中国台湾中医药科研的新拓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迫切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适当的科研发展策略,为此,中国台湾地区相关主管部门逐渐将包含中草药产业在内的生物技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目标之一,予以大力推动与规划。2005年召开的“行政院”生技产业策略咨议委员会会议,主要是为台湾生技产业发展方向作整体的评估与建议,并引导国际联盟布局。200610召开的“行政院”生技产业策略咨议委员会会议重点讨论农业生技、医疗器材和生技制药等三领域。其中,生技制药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以创新价值为目标的崭新育成模式,找出具有临床实验价值的候选药物,辅以商务及技术的育成模式,使其推展至临床实验二期,加速新药的研发速度,提升药物研发的价值创造[2]。

2中国台湾重大涉及中医药科研的计划

近10年来,中国台湾科研主管部门通过设立大型研究计划的形式,组建研究团队,推动与执行相关的研究,来带动台湾地区经济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并培养一批人才。当前,台湾中医药科研主要纳入“生物技术”领域来规划和执行。近年来与中医药科研相关的重大科技计划主要包括:“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详细介绍如下。

2.1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鉴于生技制药产业深具发展潜力,近10年来台湾积极推动发展这一产业。该计划的执行部门是“国科会”“卫生署”与“经济部”。第一期于2000年开始执行,为期3年,总经费为新台币10.6亿元,目标以本土抗癌天然物的研发为主。第二期执行期为4年(2003~2006),总经费为新台币75.9亿元,总目标为:致力于中草药、新药、生技药品的研发,并整合上(“国科会”)、中(“经济部”)、下(“卫生署”)游的资源,以建立新药研究、药理、毒理及临床实验体系,研发治疗中国台湾民众常见疾病的药物,并以本土性癌症与感染症的检验为目标,发展多功能的生物医学芯片[3]。本计划第三期(2007~2010)延续第二期的合作模式,并以癌症、糖尿病、心血管及神经药物为研究主轴,整合各部会的药物研发资源及研究人才,期望促使上游研发成果落实产业界,以期在有限的资源及经费下,能带动中国台湾生技制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小而美并具国际竞争力的知识经济产业[4]。规划架构包括新药探索、临床前实验及临床实验各项研发,结合“国家”卫生研究院、各大专院校与研究机构、“经济部”支持的研发机构、医学中心及药厂或生技公司等学、研、产各界,以推动计划的进行。

本计划与涉及中医药研究内容的研究重点分述如下:

“国科会”部分,从事的中医药研究包括天然药物组的子课题:以中药、民间药及海洋生物为其研究方向,加强本土药材及海洋生物的研发。

“经济部”部分,与中医药研究最为密切的科技专项有:生技中心的“免疫调节与抗老化中草药产品开发四年计划”、生医中心的“肝病及气喘中草药新药开发四年计划”、药技中心的“提升传统中草药产业研发技术四年计划”等。

“卫生署”部分,与中医药研究关系密切的是两个临床实验:1)中草药临床实验:研究方向包括①西药的辅助疗法;②比西药的副作用低或并用可降低其副作用者;③可取代价格昂贵的西药,具有经济价值者;④不易治疗或比西药更具有疗效者;2)中西药并用临床实验:包括中草药与西药并用,有临床疗效或其交互作用研究等。

2.2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类对自身基因图谱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球科学家们都认识到致力于基因体的功能研究已经是大势所趋,基因体的研究不仅可向人们提供窥探自然、了解生命基础奥秘的方法,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所衍生的知识产权、开发的产品等都能产生相当高的经济效益。为此,“国科会”与“卫生署”依据台湾第五次科技会议决议,于1996年开始规划推动“基因医药卫生尖端研究”,并于199808开始执行。2001年,“基因医药卫生尖端研究计划”升格为“国家型”计划,在“国科会”、“卫生署”、“经济部”及相关部会共同参与下,于2002~2005年,执行第一期“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总经费为新台币72.7亿元。此计划的总目标是:以基因体为基础,进行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特别对中国台湾地区常见的疾病,结合基础研究、动物模式测试、临床实验、技术移转及业界发展等研发工作,完成基因医药开发,以促进产业技术生根[5]。研究计划范畴涵盖基因体医学、生物信息学、蛋白体与结构基因体学、基因体科技的伦理、法律与社会影响等。为了集中资源,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于200505起以中国台湾地区重要且有特色的三大疾病——癌症、感染性疾病及高遗传性疾病等特定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继续进行创新与基础基因体的研究[6]。

第二期从2006~2010年为止,规划方式较第一期更具整合性与一致性。透过部会署的直接参与各分组的工作会议,对规划方向与内容提供双向的直接沟通;“国科会”补助上游的基础研究计划,并建置维运核心设施,以提供必需的基础建设与技术支持,依研究领域规划为肝癌组、肺癌组、感染症组、高遗传性疾病组、伦理法律社会影响组、创新研发组、产学合作组及国际合作组。“卫生署”从法规、遗传咨询、与国民健康相关的癌症与感染症以及中医药基因体相关研究着手,“经济部”则从较具有产业发展性的生物信息、遗传资源保存与开发、基因药物技术开发3方面进行规划[7]。

“卫生署”科技组、中医药委员会、“国民健康局”则积极配合推动“肺癌”、“中医药相关基因体研究”、“基因体医学之健康服务应用计划”三大研究项目。“经济部”科专计划则锁定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技术开发与建立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环境建构,并同时以业界科专机制补助生技医药业者投入基因体相关研发与应用,以研发带动产业发展,创造生医产业经济效益。此外,另建置包括基础基因体分析、高速基因型分析、生物影像、临床样品、突变鼠模式、疾病表现型分析、蛋白体分析、生物信息分析及蛋白质结构分析等共19个核心设施的建置及运作,2005年已有18个核心设施开始对外提供高质量服务[8]。

2.3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是由“国科会”“农委会”“中央研究院”“卫生署”及“经济部工业局”等机构共同推动的跨部会的大型计划。其中,计划的共同研拟整合、推动与执行机构是“国科会”、“农委会”及“中央研究院”;“卫生署”协助办理基因转殖农产品在食品应用上必须的安全评估与管制技术;“经济部工业局”协助办理研发成果的厂商辅导及技术推广。该计划第一期从1999年开始执行,已执行3期,其中与中医药最为密切的是第3期的“中草药及保健食品产业化体系之建立及推动”。

3中医药委员会制定的科研策略及计划

“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负责掌管中国台湾地区中医、中药的行政管理、研究发展及典籍信息等业务,一直将中医药科技研究列为重点业务项目之一,持续推动中医药的研究发展。

3.1科研策略结合中国台湾地区科研发展的总体方向与策略及重大科技计划,中医药委员会根据中国台湾中医药的特点、面对挑战与机遇,依据“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中草药产业技术发展五年计划”,拟定“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整合型计划”,争取列入“政府”科技预算,积极进行中药质量管理研究、推动中医药科研、临床实验环境及法规的制定等,自此中医药委员会研究经费大幅成长,迄今平均每年约以10%稳定成长。

此外,鉴于中医药基因体研究的重要性,中医药委员会为配合“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邀请学者专家召开了数次座谈会,讨论中医药如何与基因体研究结合的方向,制定了“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中医药基因体相关研究计划”,进行:①中医的基因体研究:建立以基因体学方法研究中医理论的模式及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基因体模式;②中药对癌症患者免疫调控因子基因表现的影响;③建立基因体鉴定为研究平台研发相关中药——以防治肝病为例;④中医药与感染性疾病的基因研究——以中医的辨证论治研究不同感染性疾病的基因体异同及探讨中药抗病毒的效用等项重点。在中医药委员会积极推动下,已在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中医药与基因体相关研究团队,延揽中医、西医、生物科技及统计等人才,建立了研究平台,希望通过此研究计划的开展,了解中医与基因表现的关系及中药对基因表现的效应,建立中医理论的实证基础。

3.2科研计划上述两项计划是近年来中国台湾中医科研发展方向的指导策略,在此架构基础上,中医药委员会每年聘请产、官、学、研界精英召开数次咨询会议广纳意见并配合该会业务需要与工作目标,拟订“中医药研究计划招标公告”,刊登于该会网站公开征求招标。招标公告对每年的中医药研究重点、研究目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是这两项指导性计划的具体化呈现。

中医药委员会还制定了计划的审查程序及管理、考核流程,从计划征求至成果呈现,过程可分为“征求计划”、“计划审查”、“计划管考”及“研究成果”等4个阶段共13个步骤,详细管考流程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林宜信:《台湾中医药现代化及国际化研究思路: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整合型计划成果要览(1986-2006)》,183页,台北,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图1“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研究计划管考作业流程图

历年研究计划的执行机构以大专院校为最多,第二为医疗机构,第三为研究机构,第四为卫生机关。且大专院校和医疗机构承揽的计划总数逐年增高,2005年承揽了全部计划数的91.5%,从中可见这两类执行机构对中医药研究的投入与参与。

依计划类别,可将研究内容分为中医政策研究、中医临床研究、中医药药理研究、针灸研究、中医辅助诊断仪器及诊断基准研究、中药品管研究、中药资源研究、疾病典籍研究、研究成果整理计划、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保育类动物药材研究与中医药基因体研究等12大类。历年研究重点是中药品质管理研究、中医临床、中医药药理研究、基因体研究与中医政策研究,而针灸研究、疾病典籍研究等近年均未获资助。研究成果以供中医和中药继续教育讲座为最多,而在申请专利或技术转移的潜力上,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台湾地区中医药科研未来的方向与重点仍然是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为达成此目标将全力推动中药品质管制、中药新药研发与中医药基因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茂昆.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2004)[m].台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2004:41.

[2]国家实验研究院.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2007)[m].台北: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2007:36.

[3]国家实验研究院.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2008)[m].台北: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2008:348.

[4]国家实验研究院.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2006)[m].台北: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2006:185.

[5]吴茂昆.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2004)[m].台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2004:35.

[6]国家实验研究院.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2007)[m].台北: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2007:222.

药理学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方剂;配伍规律;现代研究;思考展望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006-03

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和精华,但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难点所在。揭示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的联系以及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科技部立项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到973计划“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1方剂配伍规律的现代文献理论研究

方剂配伍规律是指组成方剂的中药及其用量配比与方剂疗效之间的关系,蕴含着组成方剂的有效成分及其相互作用与疗效之间的规律,其主要研究内容有药物配伍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成、制毒纠偏、引经报使等。文献理论研究过去从经典配伍实例中获得中药复方配伍的规律性认识,方中各药既有相须相使等七情关系,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同时又处于君臣佐使的不同地位,发挥不同治疗作用。近年来,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突破了传统研究模式,如宋咏梅[1]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复方配伍,认为方剂是由若干药物组成的典型系统,其功能不是药物的简单集合,而是诸药相互作用的结果,故组方配伍必须突出复方整体性,体现方证一体化,即法随证立、方从法出、以证为本、以方应证。方剂配伍规律的现代文献理论研究已开始转向应用主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类方方证内涵或方剂配伍特征予以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古今方剂进行逻辑处理,以更客观、更深入地认识方剂的配伍结构、方证症群的规律,从中医证法方药内在逻辑上揭示方剂配伍和运用规律[2]。蒋永光等[3]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运用频繁模式、关联规则、贝叶斯网络等方法在不同配伍层次上分析药物配伍,以线性和非线性方式对1000余首脾胃病方按原始数据的预处理要求,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处理,发现了一些特殊的配伍现象和模式,并形成了有关技术规则和处理程序。

2方剂配伍规律的现代实验研究

2.1药对配伍规律研究

研究方剂中所含药对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复方配伍规律,通过对药对配伍规律的实验探讨,有助于论证药对配伍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揭示药对配伍的内在物质基础,为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实验资料。如李晓丽等[4]研究川乌与防己不同比例配伍的镇痛作用,显示川乌、防己配伍镇痛作用优于单味川乌、防己,并提出对不同比例的川乌、防己探讨有重要意义。“汉方不传之秘在量上”,不同剂量配伍可导致复方功效强弱、性质等方面发生变化,因而通过方剂量效关系的研究可为临床用药剂量提供客观的依据。如对当归补血汤的药对配伍研究中,历代医籍记载当归、黄芪之比有除1∶5外,还有多种剂量配比关系。现代研究结果显示,当归、黄芪之比为1∶5时提高camp、cGmp值较强,1∶2时偏于养血益气,抗缺氧作用最为显著,1∶1时偏于益气活血兼养血,显著增强红细胞膜流动性[5]。

2.2拆方研究

方剂是一个以中药饮片经配伍组成的治疗系统,无论从化学还是从药理学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复杂体系。拆方研究法[6]是目前应用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最常用方法,在寻找复方增效减毒作用的最佳组合、确定方中主要药物或活性物质、寻找方中药物的最佳剂量配比关系、精减方剂等方面取得确实的成效。拆方研究包括撤药研究、析因分析、正交研究、聚类分析等方法[7],皆是根据中药配伍关系或运用数学模式指导拆方。近年来,已经完成了桂枝汤、四逆汤、半夏泻心汤、黄芩汤、补中益气汤、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汤及防己黄芪汤等大量经典方剂的拆方研究。但拆方研究方法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拆方研究使原方剂被肢解、打破了方剂的整体性,甚至与原方剂相比已经面目全非,数学设计的拆方分析与中医理论相去较远,拆方研究的最终评价指标未能与方剂所治疾病的病机紧密结合等。

2.3药理效应研究

药理效应研究法从药效学角度对方中各药(或药组)的作用、地位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证明方剂中各药味间具有协同或拮抗的相互作用,各组成药物在方中具有君、臣、佐、使不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方剂组成的合理性及中药配伍应用的优越性,为方剂配伍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实验基础。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要针对发病的多个环节,应用系统思维方法,结合数学优选方法,对组方进行优化研究,兼顾中西医两种理论的长处设计复方。量效关系是方剂配伍研究的关键,药物功效的大小受到药物绝对量的影响,方剂整体功效的发挥受到药物间相对剂量比例的影响,所以,可根据药理实验数据和药物分析数据建立中药定量组效关系辨析方法和模型,较准确地描述中药有效组分配伍变化与药效间的关系。如韩向东[8]等研究发现柴胡、白芍不同配伍对CC14致肝损伤动物模型有不同影响,柴胡、白芍配伍1∶2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aLt、aSt、tp、aL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柴胡、白芍配伍1∶2、1∶1组可明显降低CC14对肝组织的病理损害。又如袁颖[9]通过观察丹皮、丹参及其配伍对热毒血瘀证模型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丹皮、丹参药对清热活血的作用,发现二药合煎组在改善热瘀证病理状态下的血流变有明显作用,能较为理想地改善血瘀情况,对发热亦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清热与活血双重作用,且作用优于单用丹皮或丹参。同期,国外(主要是日本)也进行了大量的方剂药效学研究,但多数都侧重于利用现代技术揭示方剂作用机制及新功效探讨,往往脱离中医理论的指导,对方剂配伍研究较为薄弱。

2.4化学成分研究

从中药配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来探讨方剂配伍作用的实质,从微观层次上探析中药化学成分与中药配伍的相关性,对于阐明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为临床用药与新药研制提供科学依据。中药在配伍后煎煮制备过程中的变化过程是复杂的,会产生物理、化学的变化,由于多种成分的共存,可能产生pH的变化,使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可能产生新的化合物。将中药配伍组成的复方看作一个整体,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方法,将其分离成各个部位的成分,可影响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甚至产生新物质或者沉淀。将单味药的化学成分与中药配伍以后的变化对比发现,中药复方的配伍不是药物数及量上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机械的毒副作用的抵消,而是通过药物之间的配伍作用使之发生质的改变。全世建等[10]通过检测不同配伍方法中关木通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的含量发现龙胆泻肝汤全方中马兜铃酸a含量最低,提示通过合理配伍降低关木通的毒性是可行的。谢跃生等[11]研究六味地黄汤发现,不同配伍对马钱素煎出率有影响,牡丹皮、山茱萸合煎时煎出量增加,全方合煎则下降,三补组(山茱萸、山药、熟地黄)与单味药(山茱萸)相近。可见,仅从体外成分数和量的变化角度来说明配伍药物的相互关系,很难阐明方剂的配伍规律。因此,方剂研究势必朝纵深方向发展,即朝向方剂中各有效成分间内在联系的方向发展,从物质基础角度探讨方剂配伍规律。

2.5中药复方组分配伍研究

随着科学进步及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利用有效成分及有效组分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新近研究的特点。组分配伍是中药方剂的新形式,它必须要建立标准组分的配伍方法,并根据实验设计确定主要成分,删除有毒组分,还要建立组分剂量配比的方法。其模式有从有效方剂的饮片配伍深入到组分配伍、直接组分配伍及单味药的标准组分配伍,其作用方式是多组分、多靶点、整体综合调节[12]。组分配伍模式将有可能使中药配伍从饮片层次上升到组分层次,并使中医方剂因成分清楚,作用靶点明确,作用环节及机制清楚给中医药带来突破进展。复方组分配比优化方法研究,根据药效指标群寻找最优的复方剂量和比例进行中药新药开发,并研究提出试验设计-非线性建模-多目标优化的三联法(eD-nm-mo三联法)作为中药复方组分配比优化的方法,引入了试验设计领域的前沿方法,具有非线性拟合能力和多目标优化能力,适合复方多药物、多药效指标、非线性,适宜处理复方多自变量、多因变量、非线性的量效函数关系等特点,使三联法成为一种适合复方复杂特征的剂量配比优化方法[13]。中药复方组分配伍的新模式有可能成为中医方剂配伍理论新的继承与创新的延伸。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注意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中药复方化学研究须与药理研究、临床疗效紧密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多学科大协作,并注意研究条件的一致性,包括中药的来源、品质和加工制备等各种内在和外部条件的一致性,以保证中药复方研究的重现性和可靠性[14]。

2.6复方药代动力学与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运用药代动力学研究,定性、定量的分析复方配伍后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代谢、排泄等变化,能够反映其在体内的作用过程,真正阐明中药配伍后发挥药效的实质基础。任平等[15]研究发现健康志愿者第一次口服川芎汤、川芎芍药汤后血清中阿魏酸的药动学情况,结果表明川芎配伍芍药明显影响血清中的阿魏酸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这些研究为从物质基础角度阐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理及其科学内涵,揭示组成药物在方剂中的作用及地位奠定了技术基础,使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大为简化。但未经药效学检验的入血成分也可能是无效成分,仅以个别成分的药动学特征代表复方的药动学规律,无法反映复方整体的药动学特征,更难以用来解释方剂的配伍变化规律。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是在全面分析复方人血成分、确定复方药效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主要药效成分的体内动态、成分间相互作用及消长规律的研究,来科学的诠解复方的配伍规律。含药血清研究方法的出现,使中药复方药理研究不再局限于整体的功能性研究,而可以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上对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加以研究,该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茵陈蒿汤、六味地黄丸、甘草附子汤等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如王喜军等[16]对茵陈蒿汤不同配伍的体外体内样品进行分析比较,检测并鉴定了茵陈蒿汤大鼠血中移行成分21个,其中有8个成分只有在茵陈蒿汤全方配伍的情况下才能被机体吸收,而这8个成分大都具有较强的保肝利胆活性。说明以湿热黄疸为主治证候的茵陈蒿汤口服后,由于配伍的作用,机体选择性吸收具有保肝利胆活性的成分入血发挥药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思考与展望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是一项可持续的永恒课题,其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国家973计划项目“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实施与进展,对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目标、原则、思路、方法进行了规范与创新,体现出现代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系统性、复杂性、创新性与独特性,强调“高于传统中医药研究,有别于国外天然药和植物药研究(张伯礼院士语)”,“并强调处理好成分、组分、药物以及与方剂、药效的关系,突出组分配伍的优越性和实用性(李连达院士语)”。但目前对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尚未成熟,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以下思路:①坚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方剂配伍规律现代研究,以传统方剂配伍理论为指导,全面综合文献研究、实验结果和临床疗效,充分利用数理化诸学科的交融渗透优势;②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必须走出单一具体方剂研究的局限,如主方加上类方则是一个方剂系列,不同方剂之间在药物组成上有机相联,在主治病证方面同异相关,这才能显示出方剂配伍的规律性;③“整体综合调节”是方剂作用的主要方式,要坚持“方证关联、理法方药统一”的整体研究思路,要用动态整体的思想来指导方剂的配伍和研究;④本着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研究;⑤以临床疗效为核心,采用合理的统计学设计,结合对多指标结果综合分析手段,综合分析方剂配伍、化学成分变化与药理效应改变三者间的内在联系,阐明方剂的配伍内涵。

[参考文献]

[1]宋咏梅.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认识方剂配伍的本质特点[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5):302-304.

[2]范颖.试论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现状与基本思路[J].江苏中医药,2003,24(4):9.

[3]蒋永光,李力,李认书,等.中医脾胃方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试验[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3,5(2):33.

[4]李晓丽,张少华,秦林,等.川乌与防己配伍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202-204.

[5]滕佳林.黄芪与当归药对配伍理论的实验研究[J].山东医学院学报,1992,16(1):14.

[6]张镖.中药复方研究现状与思路探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2):104-106.

[7]徐乃玉,顾振纶,谢梅林.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5):11-13.

[8]韩向东,陈少丽,陈德兴,等.柴胡、白芍抗CC14致实验性肝损伤的配伍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8):593-594.

[9]袁颖.丹皮、丹参药对清热活血作用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53-55.

[10]全世建,丁洁,王红丹.不同中药配伍对关木通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6):502-505.

[11]谢跃生,张振清,乔善义,等.六味地黄汤不同配伍对马钱素煎出率的影响[J].中成药,2004,26(7):590-591.

[12]王阶,郭丽丽,王永炎.中药方剂有效成(组)分配伍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5-8.

[13]王睿.实现复方剂量配比优化的eD-nm―mo三联法[C]//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集,2004:4-5.

[14]季宇彬.中药复方化学与药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7-48.

[15]任平,黄熙,张莉,等.方剂配伍的临床药动学研究i:川芎与川芎芍药汤的比较[J].中草药,2000,31(12):915-916.

药理学研究方向篇8

【关键词】中药化学 ;研究思路

        中药是我国传统防治疾病的武器,中医中药在临床应用了几千年,其疗效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成为世界文化的一朵奇葩。但是由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质量监控亟待改进,特别是中医独特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人难以理解,成为中医药在全世界进一步推广发展的严重障碍。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们对生活与健康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以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为主体的21世纪,要使我国的传统中药以治疗药物的身份堂堂正正地进入国际医药的主流市场,加强中药的基础性研究,加速中药的现代化迫在眉睫。由此国家科技部倡导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而中药化学正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如何研究中药化学,是我们每个中药工作者都认真思考的问题。

        1中药化学研究现状

         近几十年来,中药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对500余种常用中药进行过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了近万余种化合物[1],其中活性成分600余个,大多数为生物碱、黄酮、萜类等低极性的化学成分。从中开发出了40多种一类新药[2],如青蒿素、人参皂苷rg3、川楝素等。近年来对极性较大的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如皂甙、鞣质、多糖等也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缺乏合适的药理筛选模型,加上未能按生物活性导向进行分离,致使绝大多数中药和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尚未阐明,因此对单味中药和复方有效成分的研究还未取得真正突破性的进展。

        2目前在中药化学的研究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选题太偏:一部分科研工作者为了避免与他人重复,选择一些极不常见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但大多数毫无价值,至少在医药学上没有价值。中医药是经过几千年实践检验的成果,有疗效的药材才会流传下来,疗效不确切的、无用的药材必然会被淘汰,想从不常用植物中寻找新药,笔者认为是走弯路。

        2.2研究目的不明确:中药化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中医药服务的,而很大一部分中药化学工作者,一味的为研究化学而研究中药化学,以发现新化合物为荣,以发现新化合物的多少来判断科研水平的高低,而不管其是否具有药理活性。

        2.3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较少:大多数中药在民间常用水煎方式进行口服,然而中药化学工作者较少注意进行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水溶性成分大多是一些高分子成分,难以分离和鉴定结构所造成的。

        2.4不注重复方的研究:中药很少以单味药来运用,多以复方形式在临床配伍应用,但是由于科研难度的较大,目前复方药物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少见的。

        2.5与药理研究相脱节:这一方面有实验经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自身的思想问题,部分中药化学工作者认为找得到找不到化学物质是自己的事,有没有药理活性是药理的事,与己无关。

        3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要充分注意利用我国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以及临床积累的丰富经验。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我们筛选新药要比西方盲目的筛选有针对性。我们参考中医药理论不只是看中药的功能主治,还要看它的煎煮服用方法、配伍应用、采收加工炮制等,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如青蒿素的发现就是得益于传统中医药学的典型例子。我国自1967年起筛选治疗疟疾的中草药三千二百多种(包括青蒿,但未成功),均未获满意结果。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接受抗疟新药研究的任务,命屠呦呦任课题组长,她以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整理出一册以640余种为主的方药集。在此基础上,以鼠疟、猴疟为动物模型,筛选200多个方药,屡经失败,经用现代方法结合古代用药经验,特别结合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青蒿一把绞汁服,可以治疟”记载,考虑可能有温度、酶解等影响因素问题,反复改进提取方法,终于1971年10月发现青蒿的中性提取物对鼠疟、猴疟有100%的疟原虫抑制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3]。

        3.2研究重点要放在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上,不要只认准新化合物这条路。对一些中药原理方面的阐述,意义重大。如乌头炮制解毒,何首乌炮制后降低泻下作用等。重视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就是要运用传统理论和现代中药化学研究方法,开展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七情配伍及禁忌等中药理论研究,提示其内在规律和科学基础,从而达到对中药基础理论的科学阐述,最终构建现代中药理论体系。这也是防止中药现代化向中药西药化方向转化的保证。

        3.3要与药理研究工作紧密联系。

在现代中药化学的研究过程中,从药材的提取、粗分、细分、纯化到得到单体一直与药理工作相联系,始终对有药理活性的部分,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得到活性成分的机率才会增大。否则那些含量甚微又难于分离的活性成分在分离途中极可能丢失,且丢失也难于察觉。与药理工作紧密联系还可以在药材、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等不同化学层次进行综合评价,阐明中药的作用机理。

       3.4重视民族民间药的研究。研究民族民间药用资源是我国中药的宝库之一,各少数民族积累了不少天然药物用药经验。有些民族在其长期的使用中已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如藏药、蒙药等。民间药物靠代代口述相传,经过了历史的考验。一般来说,民族民间药物,疗效确切,且处方较小,从中发现活性成分或活性部位的机率很高。3.5注重药材中微量成分的研究。随着提取分离及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一些过去未知的药材中所含的微量成分被发现,其中不乏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成分,如人参和三七中的环肽,可能是一类新型活性成分。

        3.6体内活性成分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当作为口服药物应用时,只有那些能被吸收的成分才是活性成分研究的目标。将药材的水或醇提取物给大鼠服用后,收集血清、尿及胆汁样品,比较投药前后的化学物质差别。随后分离纯化投药之后在血清、尿及胆汁样品中出现的新成分,鉴定它们的结构,探讨它们的活性,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该方法应用于中药复方的研究,用以明确中药复方以何种形式进入体内,进入体内后如何变化,药物配伍对血中成分的影响,把握中药复方的内在实质。

        3.7构效关系的研究  构效关系的研究是以活性成分为先导物,合成一系列同类化合物,用适当的药理模型筛选,分析比较活性与无活性分子的构象差异,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在本学科中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很少,基础相对薄弱。近5年来仅有3项相关研究,即对14种新人参皂苷抗吗啡成瘾的构效关系研究、对黄芩的抗焦虑活性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研究和对广西5种抗癌中草药有效化学成分及构效关系的研究[4]。一些中医药工作者认为,将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进行结构修饰,已经不再是中药。笔者认为,做为一项基础研究,探讨中药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构效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如何研究,如何保持中医药的特色而不备西药化,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3.8加强对复方药物的研究。中药复方研究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阐明中药方剂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原理,对阐明中医药理论、将中药方剂推向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药复方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原理依然所知甚少,中药复方研究尚未走出一条中医药独特的道路。

        3.8.1中药复方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①目前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还过多地集中在寻找与单一药效作用相关的单体成分,对复方多成分共存状态下的化学——药效相关性的系统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中药质量标准的控制上也多采用测定其中某一单一成分。②中药复方的实验药理学研究虽然逐年增加,但绝大多数也仅限于药效学的观察,而且由于没有中药化学工作者的有效配合,方剂组成多不稳定,药效重现性较差,难以准确反映复方的药理学作用。

        3.8.2对中药复方研究的总体思路是:①将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中药复方配伍后的化学成分并非是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加和,复方在煎煮过程中有化学成分含量及种类的变化,如:柴胡和赤芍配伍后,既有成分的增溶现象,又有成分的减弱现象,同时还有新峰产生[5]。显然,将单味化学成分提纯,在配伍的方法,不能反应中药复方的特色。②采用多指标活性评价体系。中药复方采用多途径、多靶点、整合调节机制发挥药效作用。中药作用的多样性给活性成分研究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困难。因此在追踪分离活性成分过程中,像西方那样只用单一活性筛选体系追踪分离得到的活性物质很难合理说明中药的真正作用物质基础。应采用多指标活性评价体系,以便尽快追踪分离得到目标活性成分。③在目标活性成分为等剂量条件下进行目标活性成分、单一药材及复方的药效学对比,探讨复方的组方依据及作用原理。④标准处方和标准汤剂的研究,用现代药理学手段确认标准汤剂的药效。中药复方多水煎服用,按照制定的标准工艺做成标准汤剂,采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正确表达与确认标准汤剂或其冻干粉的临床疗效。此项工作是整个中药研究的前提。⑤采用全成分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不能脱离中医药理论,中药用药讲究整体,是多组分协同作用。对复方的研究中药复方由多味药材组成,每种药材均含有很多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尽管其中一些已被提取、分离和鉴定,但仍有很多是未知的化合物。因而对中药复方除了进行“有效成分”的研究外,还应从全成分综合分析的方法去认识其作用的化学物质基础。该法也同样适用于单味药的研究。

        综上所述,中药化学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还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位药学工作者共同的努力,进行多学科合作,结合中医药理论,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长期深入持续性研究,根深叶茂,厚积薄发,为中药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果德安.浅谈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草药,2003,34:9~11

[2]刘建利.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结构修饰与新药研发[j].中草药,2003,34:73~77

[3]杨光华,饶淑华.青蒿素发明发现的方法学研究[j].医学与哲学,1997,18(12);641~644

药理学研究方向篇9

[关键词]中药制剂;抗肿瘤;物质基础;多靶点;制剂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a)-009-03

multidimensionalprogressinanti-tumorprepa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YanLu,HUanGShengwu

(pharmacyCollege,Zhejia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Hangzhou310053,China)

[abstract]Summarizetheresearchofanti-tumorprepa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oncomponents,multi-targeteffectsandpreparationprocessandpointoutthecontentswhichareneededtopaymoreattentionon.identifythatthemainresearchdirectionsarecomponentsandmulti-targeteffects.

[Keywords]prepa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ti-tumor;Components;multi-target;preparationprocess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对肿瘤采取综合治疗的措施,即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化疗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伴随着免疫抑制、骨髓抑制等严重毒副反应,未必能确实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中药抗肿瘤制剂具有毒副作用小和多靶点抗肿瘤的优势,在物质基础及多靶点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有很大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1中药抗肿瘤制剂物质基础研究

由于中药作用的整体性、中药成分和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使中药抗肿瘤制剂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进展缓慢,成为制约共发展的瓶颈。寻找合理的研究方法,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的本质,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是研究的关键问题。

物质基础的研究主要运用“分离解析”研究思路及植物化学逐步分离、药理活性示踪模式。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3个化学层次(整体-部位-成分)、4个药理水平(整体动物-组织器官-细胞-分子基因)进行筛选,确定药效物质。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存在活性成分≠药效物质≠中药,制剂整体临床有效而“活性成分”效果较差甚至无效等诸多问题[1]。由此,提出了许多新的、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主要有:

1.1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分析技术

在计算机上建立三维化学分子结构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探讨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分子层面上阐释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郑春松等[2]研究槲皮素抑瘤物质基础使用计算机模拟方法,通过分子对接,得到与靶酶最佳相互作用模式。槲皮素中色原酮结构可与CoX-2多个部位作用,发挥抑瘤作用,验证了其是药效的物质基础。

1.2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分析方法

结合体外血清药理活性测定方法,对血清中有效成分分离鉴定,将中药入血成分进行体外活性筛选,最终确定有效成分和代谢产物。王喜军等[3]对复方安替威胶囊物质基础的研究运用血清药物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其入血成分,认为绿原酸、黄芩苷既是入血的主要成分,又是众多代谢产物的前体化合物,最有可能成为药效的物质基础,以其为指标进行工艺及其相关研究,能体现药物的内在质量。

1.3谱效关系分析

通过建立各色谱峰表征的化学物质和以药理指标为表征的药效之间的关系,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找出和药效正相关的色谱峰,归属其代表的化学成分,确定中药或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

卢红梅等[4]对鱼腥草注射液进行谱效分析,发现色谱图中17~21min中的色谱峰是药效的主要相关峰,包含的主要化合物有甲基正壬酮、癸酰乙醛、月桂醛、β-蒎烯、β-芳樟醇、1-壬醇、4-松油醇、α-松油醇,其中3种有效物质的活性与文献报道相符。

1.4生物色谱技术

以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材料作为固定相,将活性大分子、活性细胞膜、甚至活细胞固着在色谱载体上,作为生物活性填料用于现代色谱技术,形成一种能模仿药物与生物大分子、靶体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色谱系统。色谱中的各种技术参数可定量表征药物与生物大分子、靶体间相互作用,研究药物与各种生物活性材料间的特异性结合情况,模拟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药物在体内生物活性表达的一些关键步骤,筛选活性成分,揭示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代谢等机理,探讨药物间的竞争、协同、拮抗等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药理学或生理学意义[5]。

H.L.wang等[6]用人血清白蛋白生物色谱技术研究茵陈蒿甲醇提取物在色谱柱上的结合状态,发现5个主要的保留峰并鉴定了其中两个化合物滨蒿内酯和茵陈新酯,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具有生理活性。

1.5系统生物学

将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整合起来,使用高通量的筛选技术通过本质和表征的变化揭示体内物质的变化[7]。如利用代谢组学评价中药对病理机体的回调能力及其影响机体的多种途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蛋白质组相关分析技术,将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特点与基因、蛋白表达关联起来,比较各自不同的表达差异,确定不同有效成分对基因及蛋白表达靶点。对于复方,根据表达量的多少与复方的君、臣、佐、使理论和用药剂量,分析不同有效成分对应基因及蛋白靶点的相互作用、复方各组成单药之间的密切关系,阐明复方的组成原理[8]。

王喜军等[9]将代谢组学用于茵陈蒿汤的研究发现茵陈蒿汤对造模后的标记物回调作用明显,说明其对肝脏疾病有预防作用,从药物代谢组学角度对经典方剂防治肝损伤给出了全新解释。

近期提出了基于热力学观和还原整合的研究方法[1]及体内外物质组关联网络分析[10-11]。前者通过测定中药的药效活性物质对生物体生长代谢的干预作用引起的能量转移和产热变化,推断药物的生物活性,具有准确、灵敏、高通量、普适性好、实时、动态、在线等优点;后者在全面分析中药组分及其在生物体内形成的代谢物组的基础上,确定在生物体内具有适宜药代动力学特征的成分组作为潜在药效物质组,并通过化学信息学手段,阐明中药成分组与其在生物体内的潜在药效物质组之间的网络对应关系,针对体内潜在药效物质组进行多重药效筛选与确证,在体外、体内两个层次揭示中药的复杂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

2中药抗肿瘤制剂多靶点作用研究

以往对肿瘤的治疗主要应用单靶点的高选择性配体化学药物分子,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或毒性很大,难以治愈肿瘤这种涉及多基因,影响多个组织或细胞的疾病。因此提出了多靶点药物治疗以克服单靶点药物的局限性,中药抗肿瘤制剂是一种天然的多靶点制剂,具有多角度攻击和调节疾病网络系统中的多个环节、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12]。目前,对其多靶点作用的研究主要有:

2.1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陈刚等[13]用C57BL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造模,用川芎嗪注射液50、100、200mg/(kg・d)腹腔注射21d后,检测肿瘤体积、重量、肺转移灶数及微血管密度,并用western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细胞VeGF表达,结果显示川芎嗪能减少小鼠Lewis肺癌肿瘤体积、重量和肺转移灶数,并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抑制肿瘤细胞VeGF表达。

2.2诱导细胞凋亡

赵益等[14]研究肿节风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发现其可促使早期凋亡和中晚期凋亡的细胞出现凋亡小体,诱导细胞凋亡,对肿瘤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2.3抑制端粒酶活性

Kim等[15]实验发现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呈阳性,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呈阴性。肿瘤细胞由于缺乏调节端粒酶的机制,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因此抑制端粒酶活性成为治疗肿瘤的一个靶点。苦参碱是中药苦参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将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加入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发现苦参碱在750μg/ml浓度可抑制端粒酶活性,明显下调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的表达[16]。彭彦辉等[17]研究苦参碱对肠癌Ht-29细胞株作用表明苦参碱通过抑制Dna合成和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端粒酶活性是苦参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途径。

3中药抗肿瘤制剂新工艺研究

3.1中药抗肿瘤靶向制剂

中药抗肿瘤靶向制剂可分为被动靶向制剂和主动靶向制剂。被动靶向制剂的研究主要有:脂质体、纳米粒和乳剂等。el-SamaligymS等[18]创造性地把水飞蓟素包裹在由卵磷脂、胆固醇、环己胺、吐温-80组成的脂质体中,并通过颊黏膜给药提高水飞蓟素的生物利用度。吴旭锦[19]等以小麦胚芽油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紫苏子油纳米乳,提高紫苏子油的溶解度和稳定性,重现性好,有一定的靶向效应。

主动靶向制剂多由被动靶向制剂经修饰而来,可增加对特定组织或器官的靶向性,主要的研究有经修饰的脂质体、微球和微囊、纳米粒等。时军等[20]用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乙醇胺修饰足叶乙苷脂质体膜制得足叶乙苷长循环脂质体,提高了脂质体的靶向性、稳定性和包封率。张方宇等[21]采用逆向蒸发-短时超声法制备苦参碱脂质体,用乳糖酰磷脂酰乙醇胺修饰苦参碱脂质体得到乳糖脂苦参碱脂质体,对肝区有特异性亲合力,强化靶向作用,在肝脏中相对于其他脏器的靶向效率有显著性差异。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率也大大增加,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靶向抗肝癌药物。

3.2中药抗肿瘤缓控释制剂

研究主要集中在:渗透泵片、微球和微丸、纳米粒等。刘占军等[22]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钾为引发剂,在壳聚糖上接枝醋酸乙烯酯,后者水溶液中生成壳聚糖纳米粒,再利用超声震荡技术将0.5~5.0mg的紫杉醇与上述纳米粒混合制备负载紫杉醇的壳聚糖纳米粒。制剂粒径均匀,稳定性好,包封率高,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朱陵君等[23]以mpeG-pCL为原料,采用乳化-挥发法,制备负载汉防己甲素的高分子纳米微球,制剂具有明显缓释特征。何燕等[24]比较了灯盏花素凝胶骨架片和渗透泵片的释放行为,得出以L-peo为辅料制备的灯盏花素双层渗透泵片具有良好的控释释放行为,稳定性高,体内外顺应性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4结语

我国中药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和临床经验。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中药抗肿瘤制剂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需在以下方面深入研究:物质基础方面,加强对中药抗肿瘤制剂物质基础和整体作用的研究等;制剂工艺方面,加强对主动靶向制剂、控释制剂及二者相结合制剂的研究。同时,注意结合中药药理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和多种技术手段,推动中药完善发展。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俊岭,李寒冰,肖小河.基于热力学观和还原整合的中药物质基础筛选模式和方法的设想[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7):863-864.

[2]郑春松,陈立武,黄钦,等.中药抗肿瘤多靶点作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的建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3):37-40.

[3]王喜军,张宁,曹洪欣,等.复方安替威胶囊大鼠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8):1538-1540.

[4]卢红梅,梁逸曾,钱频.鱼腥草注射液质量控制中的谱效关系初步探讨[J].药学学报,2005,40(12):1147-1150.

[5]吴茜,毕志明,李萍,等.基于整体观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4):289-293.

[6]wangHL,ZouHF,niJY,etal.Fractionationandanalysisofartemisiacapillariesthunbbyaffinitychromatographywithhumanalbuminasstationaryphase[J].JChromatogra,2000,870(1-2):501-510.

[7]刘昌孝.系统生物学与中药现代化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3):115-118.

[8]路晓钦,高月.中药复方现代化药理研究方法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1):59-61.

[9]王喜军,孙文军,孙晖,等.CCL4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的代谢组学及茵陈蒿汤的干预作用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6):101-106.

[10]郝海平,郑超,王广基.多组分、多靶点中药整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思考与探索[J].药学学报,2009,44(3):270-275.

[11]HaoHp,Cuin,wangGJ,etal.Global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nontargetcomponentsfromherbalpreparationsbyliquidchromatographyhybridiontrap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andastrategy[J].analChem,2008,80:8187-8194.

[12]李学军.多靶点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药理通讯,2009,26(2):8-9.

[13]陈刚,徐晓玉,严鹏科,等.川芎嗪和丹参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与抑制血管生成的关系[J].中草药,2004,35(3):296-299.

[14]赵益,孙有智,陈奇.肿节风注射液对裸鼠人胃癌SGC-7901移植瘤的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09,20(6):412-414.

[15]Kimnw,piatyszckma,prowseKR,etal.Specificassociationofhumantelomeraseactivitywithimmortalcellsandcancer[J].Science,1994,266(5264):2011-2015.

[16]陈伟忠,曾欣,林勇,等.苦参碱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及端粒酶活性调控的体外研究[J].肿瘤学杂志,2002,8(3):168-170.

[17]彭彦辉,郝玉宾,史迎钦,等.苦参碱对肠癌Ht-29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1353-1354.

[18]el-SamaligymS,afifinn,mahmoudea.evaluationofhybridliposomes-encapsulatedsilymarinregardingphysicalstabilityandinvivoperformance[J].intJpharm,2006,319(2):121.

[19]吴旭锦,欧阳五庆,朱小甫,等.紫苏子油纳米乳的研制[J].中草药,2007,38(11):1629-1632.

[20]时军,程怡,陈伟鸿,等.足叶乙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血浆中稳定性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3):270-273.

[21]张方宇,何松.乳糖脂修饰苦参碱脂质体的肝靶向性和体外抑瘤作用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6):747-751.

[22]刘占军,张卫国,于九皋,等.负载紫杉醇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和释药性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493-495.

[23]朱陵君,李茹恬,禹立霞,等.新型汉防己甲素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5):798-801.

药理学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医药物流;医药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医药供应链的研究主要在医药供应链重建、药品流通信息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而医药物流主要关注医药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的管理与建设、医药物流的冷链研究、医药物流的信息化等方面。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的研究较为成熟,大部分已经是实施和运作阶段。现将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综述如下:

1医药供应链研究现状

1.1国内医药供应链研究现状

刘力,李铁成(2004)提出在医药流通领域构建一个新型的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在技术层面上要推动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医药电子商务在全行业的应用,推动现有批发企业向商和配送商转变,但是没有具体解决如何构建供应链和如何建立绩效评价指标。

田亚明,张建珍等(2005)结合其开发医药企业信息化软件的经验,针对医药相关企业特点,提出医药企业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的三个阶段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彭向辉(2006)、丁勇(2008)、高翔,王宏起,王雪原(2011)指出了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构成形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分析我国医药企业实施医药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并且对医药制药企业在不同阶段联盟伙伴选择对象、选择标准等做了研究,旨在提高其伙伴选择的科学性,促进企业的有效运行。

陈培正,周怡,张浩明(2008)针对目前医药供应链信息系统中各企业信息和业务难以共享的现状,提出了以Soa体系架构来实施医药供应链共享平台的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共享问题。并且分析了医药供应链信息系统中的服务功能模块,并据此讨论了信息系统实现模型与实现方法。

王艳,寇长华(2009)指出当前我国医药分销体系较为冗长,导致药品在流通中成本过高。提出了在医药供应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改进模式,即通过各级医药分销企业与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合作,降低流通成本。

吕红,刘伟(2010)从政府管理角度分析了合作模式的发展演变,认为我国经济体制导致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变化,从而影响了与供应链合作模式的发展,且指出管制影响已经超出了市场的承受范围。

杨昌,郑尊信(2011)从医药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医药供应链的基本组成结构。以过程为视角,将医药供应链过程分解为循环、订货循环、生产循环和采购循环,并对每个循环的具体运作过程进行了解析。

1.2国外医药供应链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应用在医药领域相对来说不是很多。

papageorgiou(2001)和Shah(2003)侧重于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医药供应链的模拟和建模。

m.Grunow(2003)指出所有药品的销售包装上建立条形码,这为物流中心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拣选奠定了基础,使得散件采用播种式拣选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分拣速度、准确定,出货差错率低等。

2医药物流研究现状

2.1国内医药供应链研究现状

宋远方,宋华(2005)、谢明,梁旭(2007)结合中国医药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医药物流现状,系统地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物流体系和结构,增强我国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杨舒杰,陈晶(2007)、原晓娉(2011)介绍了国外医药物流的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状况,并与我国的医药物流发展情况进行对比,指出可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的医药物流体系。且针对医药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李志锋、谢如鹤、邱祝强(2008)发表的文章中首先分析了我国医药物流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通过总结现代医药物流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我国医药物流模式选择的思路。通过普洛斯、南京医药和美国,麦卡森公司的实践案例,总结了三种先进的现代医药物流模式,并提出了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时应该注意避免的误区。

崔艳(2009)、雷芳(2010)提到医药行业缺乏先进的物流理念,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建设亟待加强,以及缺乏运作经验丰富的大型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挥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专业的管理团队、设施和发达的网络与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加快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

2.2国外医药物流研究现状

关于医药物流的研究,国外学者已经将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的思想进行结合,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applequist(2000)从医药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医药存储和生产计划进行了研究和建模。

Lerwent(2000)研究了医药品在流通渠道中如何保持低库存和订单处理机制的问题。

Grabowski(2002)对医药品的分销中心以及配送节点的选址进行了建模和研究。

3总结

经过国内外的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的文献回顾,发现基本上是从管理与技术的层面上研究医药物流与供应链,针对供应链和集成环境下的医药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另外几乎鲜有国内学者研究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的实证研究。所以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基于供应链环境的物流绩效方向进行研究;并且可以尝试从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的不同角度着手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力,李铁成.重构我国医药行业的供应链[J].信息与电脑,2004(3).

[2]宋远方.中国医药行业物流运营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2).

[3]田亚明,张建珍.浅论医药商业企业供应链信息化管理[J].当代经济管理,2005,27(3).

[4]谢明,梁旭.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07(32).

[5]彭向辉.我国医药供应链现状及成因分析[J].物流技术,2007,26(6).

[6]李志锋,谢如鹤,邱祝强.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及其模式选择[J].物流技术,2008(06).

[7]陈培正,周怡,张浩明.基于Soa架构的医药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08,3(11).

[8]王艳,寇长华.依托第三方物流优化医药供应链[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0).

[9]雷芳.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对策思考[J].管理学家,2010(6).

[10]吕红.刘伟医药供应链合作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7).

[11]杨昌,郑尊信.我国医药供应链及其运作流程分析[J].物流科技,2011,34(3).

[12]安祥林,迟桂华.我国医药物流问题及对策分析[J].物流科技,2011(6).

[13]高翔,王宏起,王雪原.基于供应链的医药制造企业联盟伙伴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1(21).

[14]applequist,G.e.,pekny,J.F.,&Reklaitis,G.V.RiskandUncertaintyinmanagingChemicalmanufacturingSupplyChains[J].ComputersofChemicalengineering,2000,(24):2211-2222.

[15]LerwentJ.thenewpharmaceuticalparadigm:Scientificmanagementatmerck[J].HarvardBusinessReview,2000,Jan-Feb:88-89.

[16]papageorgiou,G.e.,Rotstein,G.e.&Shah,n.StrategicSupplyChainoptimizationforthepharmaceuticalindustries[J].industrialengineeringofChemicalResearch.2001,(40):275-286.

[17]GrabowskiH.theeffectofpharmacoeconomicsonCompanyResearchandDevelopmentDecisions[J].pharmacoeconomics,2002,(11):389-397.

[18]Shah,n.,Samsatli,n.J.,Sharif,m.,Borland,J.n.,&papageorgiou,L.G..modellingandoptimisationforpharmaceuticalandFineChemicalprocessDevelopment[J].aiCheSymposiumSeries.2003,323(96):31-45.

[19]m.Grunow.,H.o.Gyang.plantCo-ordinationinpharmaceuticssupplynetworks[J].Springer-verlag,200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