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7:11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篇1

论文摘要:金融市场营销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所必需的管理理念,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和运用。文章从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客户关系、顾客价值和满意度等方面概括了学者们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研究方面的成果,以期能够提高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认识,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推进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深入研究。

市场营销理论在金融业中应用方面的研究,国内最早的成果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胡树鲜(1990)最早提出了市场营销理论在银行经营中的应用问题。范钦建(1991)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李汀(1991)是国内第一个使用“银行营销”概念的。郝子文(1994)是国内最早使用“金融营销”概念的。由此开启了我国金融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研究。

而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成果则出现的相对更晚一些。杨兴东(1998)在对金融市场营销观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信用社运用营销技术开拓业务问题,重点介绍了信用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这是国内最早的关于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成果。此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这些成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研究

营销观念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在处理自身、客户和社会三者利益时的态度、思想和意识。有什么样的营销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就营销意识而言,黄胜(2000)认为金融市场营销是市场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现实选择,继而探讨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提出了制定人才战略、区域战略、服务形象战略的建议。朱清(2007)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认为农村信用社要在开放的新的农村金融领域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全面实施金融营销。魏明、马基民(2007)分析了农业银行市场营销所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建立新的市场营销观念;重新调整市场定位;创新营销手段等构建有效的市场营销机制。邹璐(2007)以银行营销理论、“五种力量”模型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加强营销管理的必然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特色的业务营销管理。

就营销理念而言,周志太(2003)认为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是农民实现小康的必要条件。实施贷款营销要增资减息减债减税,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再造股份制农村信用社,建立农村金融市场,实行客户经理制度,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袁军(2003)提出农村信用社要以小额信贷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贷款营销,找准市场定位,制定战略规划,开展调查研究,树立营销品牌,创新产品营销等问题。赵祺(2006)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营销,认为农村信用社要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取向,树立信贷营销的全新理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信贷营销战略,稳固和扩大优质客户群体,实现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经济效益。张小荣(2007)提出农村金融机构要重视对中小的信贷营销,要通过转变观念,培养营销意识、准确市场定位、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发挥营销合力来获得竞争优势。唐锦虹(2009)认为应将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引入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领域,并针对客户群特点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益,还必须解决贷款产品如何抵达目标客户群、如何评估控制风险以及如何形成规模效益等问题。必须根据成本效益观念,对销售渠道、风险评估和审批操作整个信贷业务流程进行重整优化。湖北经济学院村镇银行调研课题组(2009)以湖北省仙桃北农商村镇银行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职员意识、资金、产品、营销渠道、营销效果等方面了当前营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全员服务意识,拓展融资渠道;加强金融创新,凸显村镇银行特色;拓展营销渠道,更新业务推广方式;坚持市场定位,提升银行良好形象等对策建议。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篇2

关键词:三产融合;国家农业公园;规划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4-0149-03

1三产融合概念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i,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和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及体制创新等方式,实现资本、技术和资源要素的跨界集约配置,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资生产销售和休闲旅游等服务业的有机整合,借此推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1]。

2三产融合的背景意义

2.1国外三产融合的经验

国外很早就已提出产业融合的概念,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实践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日本零售业发展对利润的不断挤占,农村人口老龄化和过疏化严重,加之人们对农产品消费观念由价格向健康、安全和体验等方面的转变,日本农业生产者所获得的利润被大大削减。为了解决日本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与日本国民消费的农产品(食品)之间价值差巨大的问题,日本社团法人Ja综合研究所所长今村奈良臣首次提出了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概念,其核心内容是改变农业生产者的单一生产方式,促进多元化生产和本地利用,打造一条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链条,从而增加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和农业旅游业的收益,借此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发展活力。由于1、2、3之和、之积均等于6,故称之为“六次产业”[2]。

韩国与法国均致力于发展农村观光旅游产业,将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与当地传统工艺、乡土风貌和历史文化相结合,通过加工制造吸引消费者同时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集生产、加工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三产垂直整合”。荷兰则根据本国国情发展创意农业产业链条,将政府全面管理、高新技术投入、企业高效运营、特色品牌打造、合作社培养和拍卖分销等元素融入产业链条,使荷兰的花卉产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服务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色列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实现了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的经营,不但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通了国内、国际市场[3]。

2.2我国三产融合的发展

党中央于2014年和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两次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是成为我国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等相关政策措施中的亮点。因此,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思维[4]。

国内发展形势表明,我国已具备了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和条件。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坚持深化改革开放,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十二五”实现圆满收官。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一二三产业间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5]。国民经济的显著提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尤其是二三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产业基础。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加速应用,也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居民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消费体验成为时尚热点,这些表现既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资源条件的约束以及农业的粗放式生产,依然是摆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面前的困难。在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及经济增长相对放缓的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发达国家在三产融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村三产融合的过程中,应认真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与我国具体国情以及发展现状等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日本的“六次产业”为了保证农业生产者的利益而对工商业的准入进行严格限制。然而,我国在推进农村发展的实践发现,工商资本作为外部植入型新型经营主体,往往具有资金、技术、经营理念甚至资本运作方面的优势。单靠本土化的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往往收效甚微,而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发挥企业带动、示范,新技术推广应用,搭建供需平台,延长产业链,构件信息桥梁等,更有利于我国农业发展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高效、合理、快速的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6]。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篇3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纽带,我国历届政府都将其发展与解决“三农”等战略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许多发达国家也都予以高度重视,并形成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义和基本原则。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其基本原则认识不清,结果导致对其法律地位定位模糊,甚至异化进而背离其本质法律属性。我国2006年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也没有对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组织进行规范。从当前国家有关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政策上看,新一轮金融改革即将拉开序幕。在此背景下,厘清相关农村金融机构主体的法律属性、权利义务及其发展模式,对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金融机构,从组织形式上看,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等。从功能上讲,可以分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限于篇幅,本文着重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省级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村信用社法律问题考察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法律属性

1.公法人亦或私法人?农村信用社往往是农民基于自身利益,为改善自身的市场竞争条件、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而自愿联合起来从而产生的经济组织。从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定位、经营方向等指导意见上看,农村信用社既有关心社区的传统,又有关注“三农”的现实责任。但从法律角度看,其宗旨是为内部成员服务,其设立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商法、经济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因此,笔者认为,按照民商法有关划分公私法人的标准及其法理精神,农村信用社应当为私法人。

2.社团法人亦或财团法人?根据法人成立的法律条件和基本性质,社团法人以人为基础,财团法人以财产为基础,但农村信用社的法律特征则具有人合兼资合的双重特性,即具有人合为主、资合为辅的特征。虽然社员在参加农村信用社时需要交纳一定的股金,但这只是其取得成员身份的基本条件。在农村信用社的本质属性中,劳动居于首位,资本处于从属地位。其每年对资本的分红也要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从设立行为上看,农村信用社是由多人共同发起、以设立法人为目的并制定章程的行为,不同于财团法人一般由单方的捐助行为设立;从设立人的地位来看,农村信用社发起人成为组织的成员,且其宗旨就是为成员提供基本的服务。而财团法人的设立人通常与成立后的法人具有多方面联系;从内部管理层面看,农村信用社由社员民主管理,实行“一人一票”制,社员大会是组织的最高权利机关,强调成员对农村信用社的民主控制。而财团法人则无社员大会或意思机关,只有一个管理机关;从变更和解散的条件看,农村信用社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社员可以自主决议变更或解散组织。而财团法人的变更和解散须有特定机关依职权为之。因此,无论从成立基础还是设立方式、设立人地位、组织机构、变更解散等诸多条件和标准分析,农村信用社都应当属于社团法人。

3.公益法人亦或营利性法人?所谓公益,是指社会一般性利益,即不特定人的利益,往往又是非经济利益,例如学校、医院、体育机构等从事科教文卫事业的社会组织。农村信用社从一开始就着眼于维护“具体人”的利益,其主要宗旨是为组织成员服务。如果为组织成员以外的人提供服务就一定要遵循商业原则,积极追求经济效益,谋求更大的利润,往往带有很多的营利属性,而非对社会上不特定的人提供优质服务。因此,从这一方面分析,农村信用社不属于公益法人。当然,从另一方面分析,农村信用社对外服务虽追求盈利目标,但是其盈利的目的不是为了向成员分配,而主要是为了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和资本积累,即使向成员分配一些利润,也不同于其他企业公司的按资本分配,而是以按交易额向社员返还和劳动分红为根本方式。所谓营利,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从事经营获利并将所获得利益分配给组织成员的行为。所以,据此,农村信用社也不属于纯粹的营利法人。但是,农村信用社是建立在自助、平等、公平和团结的价值观基础之上,它不仅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基本目标,而且关爱弱者、关注民主、关心社区,关注“三农”,甚至要从盈余中提取一部分资本作为发展积累,不是将利润全部返还给社员。从该角度看,农村信用社也属于非营利性法人。

4.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亦或机关法人?我国民法学者根据法律规定和基本精神,将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进行分类研究并进行区别对待,后来该观点被立法者采纳。企业法人概念,是由企业概念同法人概念相组合而成。所谓企业,通常是指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其典型代表就是公司制形式。我国民法上企业法人的概念,与传统分类的营利性社团法人基本相同。但是,社会团体法人却不同于传统分类中的社团法人。在我国,除国家机关、企业组织、事业单位外的其他社会组织,统称之社会团体,其外延比传统社团概念广,如基金会这样的财产的集合也属于社会团体。因此,社会团体法人概念,既包括了人的组织的各种协会、学会(社团),也包括财产的集合的各种基金会(财团),即相当于传统分类中的公益社团法人加上财团法人。我国现行民法未规定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的概念,在民法理论上公益法人是不能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而营利法人实际上等同于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企业法人。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及其相关组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农村信用社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的合作社组织,具有典型的合作社互助合作、对内非营利性的特征,其宗旨既不符合营利性企业法人的特征,又不具备公益性社团法人的条件[1]。在现实立法背景下,农村信用社是一种介于企业法人与社会团体法人之间的中间状态的经济组织,是一个复合概念[2]。同时,鉴于合作社的特殊性,我们又无法将其纳入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法人分类和法人登记制度的框架中去,因此,必须修改相应的现行法律法规,以消除现行法人注册登记制度下合作社难以进行法人注册登记的法律障碍。根据主流的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民事主体的本质条件包括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存在及其国家法律的确认。因此,农村信用社的主体资格问题必须通过立法予以解决,从现实和完善我国的民事主体制度的需要出发,修改我国民法关于法人类型的分类已是十分必要。笔者建议采用通行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立法分类。在社团法人中,以设立目的分为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公益法人和其他非营利目的而成立的法人。在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界定的前提下界定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概念。#p#分页标题#e#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民事主体地位之后,应该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具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作为独立法人,农村信用社应该具有我国法律关于独立法人的一系列权利和义务,同时,还应具有特殊法人的特定权利和义务,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信用组织的基本特征,即从事金融业务的特殊权利和义务。

1.农村信用社的权利

(1)作为独立法人的权利。作为独立法人,农村信用社拥有依法登记成立、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财产独立、自主经营的权利。农村信用社的正常活动与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和侵害。如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其依法具备诉讼主体资格,有权提起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并能出庭应诉。根据法人责任的规定,独立财产与独立责任是法人独立人格的两大基本支柱,而独立责任是独立财产的最终体现[3]。一般认为,农村信用社财产既独立于农村其他各种经济组织,即非国家和集体组织财产,又独立于投资入股的农民或其他组织,即不得对其任意抽资或分割,农村信用社对其公积金与社员股金等财产享有完整的所有权。同时,农村信用社以其财产对外独立承担责任,其成员社员以其投入的股金为限对合作社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2)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权利。农村信用社不同于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其价值源于自助、民主、平等、公平的基本理念。2002年6月20日第90届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合作社促进建议书》指出:本建议书适用于一切类型与形式的合作社。一切国家,无论其发展水平如何,都应该采取措施发挥合作社的潜能量,以扶持合作社及其社员。故此,国家应当采用各种手段扶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比如: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村信用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享受国家规定的涉农资金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完善农业保险体系,降低农业投资风险及法律方面的确权等等。

(3)作为从事金融业务组织的权利。金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所有国家重要管控的行业。农村信用社从事的是特殊的金融业务,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应当予以鼓励,在准入政策、业务运行规则、监督管理方面制定不同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法规规章。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农村信用社经营各种“三农”需要的金融业务,允许其进行业务服务创新,以推动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信用社的义务

(1)作为独立法人的义务。作为依照法定程序成立、依法合规经营的组织,农村信用社必须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照章纳税。

(2)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义务。作为特殊“身份”的社会组织,农村信用社要满足其成员的需求,为成员提供服务,这是所有合作社的最高宗旨,农村信用社必须遵守这一合作制的基本原则,不能发生变异成为商业性营利性组织。当然,农村信用社也可以按照商业原则为非成员提供服务,其盈利的目的仍然是为成员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是为了向成员分配利润。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壮大,农村信用社有权将获得的政府财政资金和补贴以及其经营收益提取一部分作为公积金保留下来,以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转为成员出资,但提取的公积金应当按照其章程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

(3)作为从事金融业务组织的义务。众所周知,金融业是特殊的行业,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机构必须遵守国家金融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开展金融业务,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宗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流动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自觉接受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促进自身业务长足、稳健发展。

二、农村商业银行法律问题考察

(一)法律主体地位的缺失

1.所存问题:随着国务院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举措的落实,我国部分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制成了农村商业银行。从法律和一般逻辑来说,改制的过程包括改制后的一切经营管理,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其法律地位应该是明确的。也就是说,如果法律上认可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法律赋予其可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是与其他商业银行相一致的,其行为规范应受一般法律特别是与商业银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但是,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首先,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法》并没有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界定。根据该法规定,“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依据该条规定,农村商业银行本是该法所指的企业法人之一,但是,《商业银行法》通篇列举了“商业银行”、“城市合作商业银行”、“农村合作商业银行”,却未规定“农村商业银行”这一金融组织形式,其他正式法律也都没有提及。其次,依据法律规定,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应适用我国《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但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正式文件中,有关农村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立条件之一,即关于发起人的数量要求(不少于1000人)、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的任期(最长不超过9年)等规定,在《公司法》中都是找不到相应法律依据的。显而易见,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律主体地位尚没有得到明确。最后,既然没有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那么,目前我国进行的农村信用社的新一轮改革,即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法理何在?最直接的法律规范可能就是《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3]10号)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这里可能就涉及到法律与政策的效力问题了,因篇幅有限,本文不予赘述。可见,在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改制的过程中,其法律依据和操作过程中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些混乱。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都没有对农村商业银行作出特别规定。事实上,既然操作上与其他商业银行别无他样,那么,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就应当适用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然而,无论是在江浙地区的改革试点中,还是在中部地区的改制中,有关部门所依据的法律法规都缺乏统一性。很多省份为规范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当地的人民银行及银监局制定了一些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办法,这些办法有关风险控制要求等基本规定的依据仍然是《商业银行法》。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有关机构设立、股权设置、管理架构等又脱离了《商业银行法》的规定,随意性较强。我国《商业银行法》第17条规定,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但在一些省份的银监部门和人民银行的政策性文件中,有关农村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立条件等规定,在《公司法》中都是找不到依据的。这实际上表明,农村商业银行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尚没有明确的主体地位。#p#分页标题#e#

2.解决建议:在此背景下,应该如何解决农村商业银行被法律边缘化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应该是赋予其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生活中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法律上身份模糊的商事主体,怎么获得应有的权利保障!基于此,可以通过对现行的《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进行修订,在其中确立农村商业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法律主体地位,并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其设立、组织机构等事项作出一般性规定。然后,在遵循《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基本规定的前提下,制定专门的《农村商业银行法》。如能这样,就可以适当避免政策调整的随意性问题。

(二)支农政策性与企业效益性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

1.自身矛盾: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3]10号)的规定,农村商业银行是指由辖区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从该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二,作为企业法人,农村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第三,作为农村商业银行主体,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所持股份为限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债务承担责任;第四,在性质和任务上,农村商业银行不是标准的股份制金融企业,特别是其服务的目的和对象主要是针对所谓的“三农”,即农业、农民和农村。按照《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农村商业银行需将一定比例的贷款用于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具体比例由股东大会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状况确定,并报当地省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第五,从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脱胎于农村信用联社,是对农村信用联社一次比较彻底的“洗牌”,在改革理念上它应该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完全的市场竞争主体。但是,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又要面临两难的选择,即面临支农的政策性与企业效益性的尴尬境地。

2.解决对策:应如何正确解决当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问题?从逻辑性和矛盾论看,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展,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农村正逐步趋于消失,真正意义上的支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其企业所追求的效益性很难得到统一。但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脱胎于农村信用联社,加上我国的政策导向作用,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时必然要思考这个问题。首先,既然要体现政府支农惠农的政策性,那么,作为金融企业的农村商业银行就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的财力、政策支持。综观我国自从上世纪对农村信用联社的改革到2005年提出的“花钱买机制”的新一轮改革,历次改革都没有走出倡导“合作”机制的范围,而历次改革的结果都事与愿违,没有实现真正的合作。所以,本次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是对以往改革的总结,是在新形势下改革农村信用联社新模式的探索。如果能够争取到国家相关政策和财力的支持,将更加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脱掉历史包袱,进而轻装上阵,迎接市场和同业的竞争。其次,应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定位,真正实现经营主体、利益主体、竞争主体和金融主体的价值选择。农村商业银行只有树立了真正的主体理念,才会尽快找准位置,积极参与到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中。

三、省农村信用联社法律问题考察

根据2003年9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布的《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省级联社是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市(地)联合社、县(市、区)联合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自愿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履行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职能,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省农村信用联社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金融市场主体。但是,具有更高位阶的国务院却将这一省级联社定位为省政府领导下的管理机构。笔者认为,国务院对省农村信用联社的法律地位这样定性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讨:

首先,该定性体现了对农村信用联社的一种改革模式,这一改革模式违背了我国经济法关于政府正当干预的原则。就政府而言,通过行政权力取得所辖县级行社的控制权缺乏合法性基础,明显违背了法人制度的基本原理。从原理上看,县级行社法人为解决各法人之间资金清算、资金融通以及其他跨区合作问题,共同出资设立了联合社,并且共同拥有对联社的控制权。换言之,农村信用联社是为各个基层信用联社服务、受其支配的法人。这种自下而上控制、自上而下服务的体制符合信用社的运转规律。但事实并非如此,所有者的民主管理权力没有得到法律保护,行政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成为常态。它不仅没有消除原有的信用社管理中的不当行政干预现象,反而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将控制权明确地集中到省级政府手中,进而有政企不分的趋势。从现实操作上看,省级行政权力与农村信用联社的结合,必将使农村信用联社发展成为披着企业外衣的准政府机构,成为又一个政企不分的怪胎。在这种状况下,省级信用联社及县级行社不可能建立起符合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模式,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内部制衡机制、作为所有人的社员的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制度必将流于形式,作为社员的股权性的投资必将异化成为债权性的存款。在这一方面,多年来的国有企业的曲折经历已经给我们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

其次,管理模式改革也没有遵循经济法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这必然会使农村的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一些地方政府一旦控制了县级行社,出于本能考虑,必然会将包括财政支农行为在内的行政行为与对县级行社的控制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其结果是,第一,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未来既不是合作化,也不会是商业化,只能是一种行政化或者官商化。可以说,农村信用社在当前的种种改制,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向正规金融部门的再一次扩张,导致农村金融的行政垄断性加强,公平竞争的原则遭到背离;第二,各种金融自治与互助团体更加缺乏生存空间,农村生产发展获得资金更加困难;第三,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违背必然使改革的走向与目标南辕北辙,现有省农村信用联社体制的设计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继续改革的对象。#p#分页标题#e#

总之,既没有资本出资关系,又没有专门法律授权,省级政府以服务“三农”的口号取得对县级行社的资产控制权的行为是违背基本的法治理念的。在今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也提出了省级信用联社去行政化的工作目标。因此,对现行省级农村信用联社的模式进行规范,恢复法律对其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规定的本来面目,应该成为省级农村信用联社改革的必然选择。

四、完善与创新:我国农村金融立法之展望

(一)域外风情:国外对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法律规定从合作社的发展历史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合作社的立法,合作社的发展史也清晰地显示了合作社的法制史。但是,不同国家由于经济文化和法制传统存在差异,与之对应的合作社法律也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综合立法模式。例如,德国的合作社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合作社,包括农业合作社、信贷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等[4]。二是个别立法模式。如日本的合作社的法律由农业协同组合法、水产业协同组合法、信用金库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三是没有统一的合作社法,主要由全国性的反垄断、农业信贷法等相关法律和各州的公司、合作社立法来规范合作社。美国是其典型的代表[5]。可以看出,世界上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立法都比较完善,法律地位一般也比较明确,几乎都明确规定了信用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但是,关于法人的具体性质和类型,各国却不尽一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大陆法系国家,以德国为例,认为合作社(包括信用合作社)是一种互助经济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其主要是为一定范围内的成员服务的,是一种特殊的法人,所以在立法中设有专门的合作社法人。而另一种是英美法系国家,它们把合作社视为公司法人的一种。两大法系的这种区别,不仅是对合作社的认识差异,跟两大法系的法律传统和立法模式也有关系。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司法中,不但公司有营利和非营利之分,而且还包括按特别法成立的合作社法人。合作社既可以按照公司法之中的特别法登记合作社法人,也可以按照民法或州合作社法注册取得合作社的法人资格。

(二)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我国农村金融立法设计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已严重阻碍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行,难以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可以说,目前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相关金融法律制度的缺失。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相关法律效力层次低、法律法规自身缺陷多、配套法律制度欠缺、法律性质模糊,法律地位不清。为了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合法运营,我们需要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全方位地、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立法设计。

1.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部完善的农村金融立法,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农村金融法的指导思想应是: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金融需求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新型合作经济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遵循国际金融合作原则而构建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法。农村金融立法,应坚持如下原则:第一,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坚持以扎根农村、服务社员、关注社区为宗旨[6]。第二,遵循现代合作制的基本原则。不遵循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就不是真正的合作组织,最终可能就会蜕变,背离互助合作、服务成员的宗旨。第三,明确扶持政策。农村金融是弱势金融,具有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益的特点,因此,国家必须制定优惠于商业银行的资金信贷、财政税收、设立和监管条件等政策。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政府扶持是为了帮助和支持新合作金融的发展,而不应在具体经营方面对农村金融组织进行干预。

2.立法模式和体系

根据法律属性,立法分为促进型立法和管理型立法两种类型。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预在法律领域表现为大量管理型立法的存在,这些立法是我国金融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显带有很浓的管理色彩,我们称之为管理型立法。促进型立法是一种新的立法模式,它通常针对需要鼓励发展的领域和社会关系,主要解决供给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导向作用。促进型立法更多强调政府的服务功能。农村金融作为为“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有效组织方式,需要国家给予扶持和鼓励发展。因此,农村金融立法应主要体现促进性立法的特点。根据现阶段情况,我国应制定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7]。首先,应在宪法中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明确其地位,国家还应对其引导、鼓励和支持。其次,鉴于我国民商事立法基本确定不采用民商分立模式,我国应在民法典中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民事主体地位,强调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强调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之间的中间法人的性质。再次,制定农村金融机构的部门法,这应是目前立法的重点,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我国《立法法》规定,牵涉基本经济制度及财政、税收、金融、海关和外贸基本制度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在具体内容上,基于农村金融机构属于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应在其概念界定、组织原则、机构设置、社员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监督与管理等方面作出一般性的规定。最后,根据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进行个别分类立法,既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制定法律,也可以制定法规和规章,并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

3.立法内容

(1)法律性质和地位。明确合作制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组织制度,合作金融机构同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机构一样,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体,具有独立的非营利性的法人地位,享有社员股金、公共积累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财产等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并以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经营目标和原则。农村金融机构以互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自愿入股、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自担风险。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营利性不是其经营目标,但要保持可持续服务和发展,对外按商业规则开展业务。其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涉。鉴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特殊性,我国新型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也应是双重的,即“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并重”。对内的非盈利性由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决定,对外的盈利性可以使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不断充裕,增强抵御外部风险,提升市场竞争能力。#p#分页标题#e#

(3)成立条件。农村金融机构的注册资本数额不宜过高,应放宽设立的条件,合理设定入股人数和入股金额的上下限度。充分发挥合作制以合作为本、信息传递快、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具体的数额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设置,给予其充分的自主和弹性空间,从而建立适合多层次经济发展需求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

(4)产权和分配制度。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必须兼具人合和资合两种情况。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要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实行不同的产权制度。农村合作金融可以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区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多元化的产权制度。股份合作制能够实现追求一定盈利和为社员服务并举的目标,顺应了合作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而言是一种可行的金融制度安排。合作制农村金融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主要任务是为农村社员服务,是适合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农村合作组织的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分配制度与产权制度相适应,农村金融机构的分配制度是多重的:既有按劳动分配,又有按交易量或者股金分配。采用股份合作制的,以按投资份额分红为主;采用合作制的,以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为主。为了保持合作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展,盈利分配前应留存公共积累,公共积累(亏损)的大部分应量化到股东,以明晰合作金融机构的产权主体。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一、农村金融的概念

农村金融要想发展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受农村金融发展的反作用限制,所以农村金融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性地位。我国对货币流通、信用活动与资金运动这三种密不可分行为,用农村金融活动来统称。它是农村经济发展下出现的一种产物,是一个金融部门,为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直接影响农村金融活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农村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宏观体现,而农村金融则属于微观行为,他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二、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

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现的重要组成,是金融体系在农村的运行和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又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理论上它包含内容多样的金融组织形式和服务品种,如银行信贷、保险、证、结算、信托投资理财等。

在我国农村经济基本是由县域的城镇工商业和乡村经济组成,城镇工商业主要是围绕农副产品加工、运销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展开,乡村经济基本是从事农林牧副渔第一产业生产。由此可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地域上市指县以下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或是金融活动农村金融体系泛指,在县及县以下由若干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或活动组成的为农村经济发展融通资金的金融组织体系。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自七十年代末,我国就致力于农村金融体制进行革新,也略有成效,但在很多方面还显现出有待改进。

1.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

(1)整个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目前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致使许多依政策性建成的信用社、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能发挥其应有效应,加上一些担保租赁、商业性保险机构、证券等金融机构在农村还未设立分支机构,加剧了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健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点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2)现有机构组织的功能缺陷。农村信用社不能全面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单一,对政策性金融重任难以担当;邮政储蓄资金另作它用,减少了对农业的支持;农村金融里商业性金融的主宰地位面临挑战。

(3)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不健全。拒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农业有5亿亩农作物受到灾害,占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这些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却只能靠传统的方式进行弥补,即农业风险保障由民政部门主管的灾害救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广的农业保险,仅这两种救济渠道解决农村保险业需要面对的问题,显然是力所不能及。

(4)民间金融缺乏约束手段。农村民间的融资活动和金融组织,在政策压制和地方性自发抵制的情形下仍然屡禁不绝,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为禁止和取缔民间金融组织,各地方政府出台不少制度措施,这一现象在很多地方农村里虽有减弱趋势,但至今还是在不少地方存在。

2.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缺陷

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制度有待完善;供给不足明显存在,有形成局部寡头垄断现象出现;资金优化配置受到影响,由未形成统一的资金供求市场价格机制造成;适应不了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金融产品供给短缺。

3.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

监管的方法单一;严密的分业监管;监管的涉及面狭窄。

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存问题的探讨,作为政府主宰产物的农村金融体系,并不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使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及农村金融业本身的壮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束缚。所以建立一个全新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框架,让农村金融活动中占主体地位的金融部门发挥出应有职能,这一符合我国农村经济特性的金融新体系构建势在必行。

1.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

(1)处理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保持农村经济发展、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时相互关系的良好处理,是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经济发展中产生了金融,经济制约金融,金融支持了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一样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2)从实际出发,按市场需求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在我国经济发达区域,仍以农户分散占有土地的小农经济为主,零散农户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应予以自办金融权,逐步构建与小农经济的合作金融,降低资本从农业流出,为分散的农户和农业发展服务。经济落后区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性金融条款协助,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建设基础设施,丰富产业结构,合作金融为农户供应融资需要,使农业不再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

2.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

(1)拓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领域,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职能。扩展农业银行业务,改善农业发展银行单一负责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局面。现在我国农业发展银行不能很好发挥其功能,是由于业务面狭窄造成,远未实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发挥商业性金融的支农作用,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向农业投放贷款时,国家可在最低限额或比例上做出相关规定,或建议商业银行存款增长到一定比例时,多出部分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农业建设。考虑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分流大量农村资金的现状,不妨借鉴国外的方法,例如在某一地方获得的存款,要有不低于多少比例的贷款使用在该地方的经济发展上,规定了各行分支机构的资金使用比例。

五、结论

论文通过对现在农村金融体系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探讨农村金融相关理论概念和实践操作基础上,结合前人有关研究资料,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提出以上浅见。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7(2):13~21.

[2]高帆.中国农杖中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及其解除[J].中国农村经济,2008(12):69~73.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篇5

一个事物总有历史和未来。城市演进到今天,人们的生活、工作需求日益智慧化,所以大家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在这里,我对未来智慧城市的一些功能定位做一点思考性的介绍。

融合信息化和城市化

当人类文明还处在农业社会的时候,城市就出现了路网。当时的路需要承担两种职能:交通和通信,也就是说通信网和路网是合在一起的。所谓五百里加急快报,就是当时一种典型的通信方式。后来通信网才从路网中分离出来。

到了工业社会,城市基础设施的网络越来越多,增加了水网、电网、热电网等,城市功能越来越完整,对人们生活的支撑力度也越来越强。

目前,我们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渡期。从城市的各种网络来看,信息通信网异军突起,正显现出越来越大的威力。因为信息通信网可以整合并加强其他网络的作用,所以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通信网可以分成通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物联网等,自产生以来,这几个网络分分合合,但发展趋势是会走向融合。目前这几个网络还在各自起作用,这是一个过渡期。

负责向人们提供信息服务的网络,将对其他所有网络实施智能化,之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将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即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中的城市,就是智慧城市。

那么什么叫智慧城市呢?智慧城市就是用信息化手段,对现代城市的功能、形态、布局、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重新整合和改造,使它变成一个智能化的新型城市,这种城市更有利于人们在信息时代生活和工作。简单地说,智慧城市就是信息化和城市化融合的结果。

整合城市和农村优势

基于几千年来城市的演进情况,我们可以预判一下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当信息化手段或智能化工具将城市真正完全改造时,人们将进入信息社会。我们可以构想一下:现在我们生活的工业社会城市,可能要经历一次全新的回归过程,这个回归过程当然是更高层次的,而不是回到原来的农业社会的模式。

这样一种回归,我们可以称之为生态化回归。为了实现这种回归,人们提出一些新的城市概念和理念,比如田园城市。田园城市这个概念是我两年前在成都听到的,当时,这个概念引起我非常多的联想。既然有田园城市,是不是也可以有森林城市、草原城市、湿地城市等呢?

智慧城市是信息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城市做出的贡献。目前这种城市演进过程还在快速推进中,所以我们可以从城市的空间布局、城市生态化、城市与乡村的融合等方面,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展望。

未来的城市到底有多大?是大城市好,还是中小城市好?这些问题可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从一个例子中,或许我们能找到答案。今年5月8号,我国第一个村级市挂牌了,这个村是河南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可以谈谈农村信息化和城镇化后的智慧城市概念。

这个村支部书记是一名人大代表,他说他们之所以将农村改为城市,是为了能让农民当市民,他认为在九亿农民中,八亿人都想当市民。农民想当市民这种想法很正当。从城市化未来的实现模式来看,从智慧城市的角度去看,工业化可以让农业实现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以后,必然要求农村实现城镇化或城市化。因此,大量农民在客观上需要农村城市化,这种城市不需要是很大的城市,一个中小城市、小型城市也是可以的。农村城市化就是信息化追求的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助力农村城市化,还可以让它智能化。

目前不少城市存在严重的污染、拥堵等问题。套用上述村支部书记的话,我认为在五亿的市民中,有四亿人向往着农村蓝天白云、绿树青草的田园生活。

未来,在建设智慧城市、新型城市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把城市和农村的优点整合在一起,逐步解决目前在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工业社会的问题。

突破物流和信息流

田园和城市看似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如何实现建设田园城市的梦想呢?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要突破两个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个是物流,一个是信息流。

目前来看,物流主要靠汽车、火车高速化以及现代航空业的发展来逐步完善。这些交通工具的发展可以缩小空间距离。而信息化可以把空间距离降至零,因为信息具有流动性,可以即时获取。信息网络的普及可以把城市的信息鸿沟填平,使得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没有障碍地获取信息。信息网络具有智能化的能力,可以使得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比如水网、电网、汽网、路网等,都实现智能化。

基础设施智能化加上科学的城市管理方法,可以使城市和农村其他方面的生活设备实现智能化。当农村的基础设施全部实现智能化后,农民跟市民在生活设施的使用上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我们坚信这个愿景是能实现的,关键是我们要努力。

目前,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的发展时代,没有必要走老的城市化道路——先实现一个工业化城市,然后再将其改造成信息化城市。我们可以走城市化跟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等发展和成熟,能够加速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快速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我认为建设智慧城市,可以从两个途径来实现。

一是针对现有城市。建设一座城市的成本很高,对已经建成的城市,我们不可能将其大楼拆掉,使之变成田园。因为现有的城市在整体格局上不可能进行大调整,因此我们只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创新管理理念对其进行改造,逐步解决城市存在的问题,使其在生态环境接近田园。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篇6

之后多年,社会所理解的“农民工”大致上是指那些户口仍在农村但已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以在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经商以及从事其他服务行业为主的一类人群。

一、“农民工"称谓存在的问题

“农民工”的出现源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是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的产物,其本质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并从事工业、服务业生产的过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以先进的工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依托,“农民工”会逐步稳定到城镇和农村,但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当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解体,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区域差距逐步消失,我国农民工问题将逐步得以解决,“农民工”也终将融入城乡,在现代化进程中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出现了关于“农民工”称谓欠妥的看法,并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第一,“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存在局限性。“农民工”的概念是一种通俗的称谓,但这一概念在表述上具有不确切性,在分类上具有不准确性,在范围上具有模糊性。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农民工”已经由农民转变为现代产业工人,并逐步融入城市生活。显然,这一称谓已不适合于他们。对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他们虽然生在农村,但从大中专学校毕业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远离农业生产。有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父母是“农民工”,户籍在农村,但他们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工作在城市,与“农村”、“农业”的关系更加疏远,“新生代农民工”的称谓更是名不副实。

第二,“农民工”概念在特定背景和条件下的表述有“歧视性”。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农民工一直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工作和生活着,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许多农民工的生存境况堪忧。另外,由于历史时代的原因,“农民工”一词还与“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弱势群体”等固有印象紧密相连。

鉴于“农民工”称谓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用“新兴产业工人”的提法代替“农民工”。第一,从历史角度来看,不同的时代,均有大量的农民走向城市从事工业生产,从而演变成为产业工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工人大多数都是从农民转变而来的。改革开放更加速了这一转变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了农业生产,融入了城市,跳出了“三农”圈子。因此,“新兴产业工人”的名称比较符合他们的实际身份。

第二,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劳动大军,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建设者,从事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新兴产业工人”的名称既能体现“现状”,也能体现行业特征和职业特点,比较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第三,“农民工”是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的特殊群体,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推进,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将逐步融合为“一元社会经济结构”,“农民工”将彻底成为历史名词。

第四,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生安逸、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状态,保持稳定、促进和谐的关键是要减少贫困和不公,使公民依法享有公平的待遇和权利。农民工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城市已离不开农民工的劳动。但是,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比,同样职业的相同劳动,但待遇偏低;同样为中国公民,社会保障却缺失;同样为人父母,子女却享受不到同等教育资源,还要忍受种种歧视和偏见。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对待农民工的问题上,我们必须举全社会之力,对农民工在政治上尊重,使他们在待遇上平等,文化上融合,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觉悟的先锋战士”;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看,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用“新兴产业工人”的概念来表述更加彰显公平、正义以及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准确把握。

此外,笔者在研究和撰写此文过程中也注意到:“农民工”输人大省广东和输出大省河南的省委书记都明确表示,“农民工”称谓本身带有歧视色彩,呼吁社会慎用这一称谓;《党建》杂志社等联合举办的“农民工——新时期产业工人的生力军”青岛港经验高层研讨会上,把农民工称为“新时期产业工人”;河南中牟县称呼“农民工”为“新型合同工人”;社会上对“农民工”也有一些其他的称谓等。这说明党和国家以及地方、企业、专家学者、相关机构和组织从关爱农民工、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等角度,都在满怀热情、想方设法地寻找“农民工”的替代性称谓。

二、以“新兴产业工人”替代“农民工”称谓的意义

“新兴产业工人”概念的提出具有历史意义。第一,“新兴产业工人”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农民工群体自身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民工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同步发展、进步,农民工群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工群体自身也在成长、壮大、分化,大部分转向“工业”和“服务业”。“新兴产业工人”概念的提出,是时展变化和农民工群体发展变化的体现,标志着这一群体由“农”向“工”、由“农村”向“城镇”,由“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变。

第二,“新兴产业工人”概念的提出客观体现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特征和贡献。“新兴产业工人”这一概念,客观地体现了该群体主要从事工业生产的实际,以及为我国工业化作出和正在作出的贡献,体现了新时代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化既是该群体产生的基本历史背景,也是该群体为时代和社会作出的主要贡献。

第三,“新兴产业工人”概念的提出为该群体提供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称谓。一方面,肯定了农民工作为“工人”的基本属性,同时体现了该群体的成长性,说明该群体是还处于“成长发展”中的“新兴”群体;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该群体的很多新特点、新情况和面临的新问题。

第四,“新兴产业工人”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凝聚力量。从历史的经验看,农民的人心向背是决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新兴产业工人”来自农民,转化为工人,是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走向“一元”,建设我国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引擎,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宏伟大业的中坚力量。发展好、维护好、凝聚好这支生力军是“三个代表”的真实写照,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新兴产业工人”是当之无愧的称谓。

“农民工”概念的扬弃具有现实意义。第一,“新兴产业工人”概念的提出,让这一群体具有符合自己实际的称谓,体现了该群体的历史作用、时代贡献和光荣使命,对于激励这一群体进取向上、创造价值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民工”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兴产业工人”的概念准确地揭示了这一转变趋势,具有本质性、趋势性和导向性的特点,对于全社会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培养造就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新兴产业工人队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农民工”的概念,是改革开放初期这一群体作为新生事物登上历史舞台后,能够反映其时主要特征的通俗化概念。“新兴产业工人”概念的提出,对于深化研究这一特定群体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具有积极意义,对于研究该群体对工业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最后,马克思在科学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时,先后提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自由有意识活动的类本质”、“人的社会关系的现实本质”,这三重思考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仍然具有颇多启示和激励。同为中国公民,“新兴产业工人”的称谓、培育及其发展更有望让我们这个社会缝补差距、营造和谐、体现尊严、促进发展。

三、对“新兴产业工人”的培育

对“新兴产业工人”的培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必然选择。

“新兴产业工人”的培育,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协调联动大力推进。第一,从政府层面来说,正确的政策导向很重要。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11号)对农民工培训工作做了具体指导,提出了具体目标。“意见”指出,按照培养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统筹管理体制,使培训总量、培训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适应。“意见”是今后做好“新兴产业工人”培育工作的重要指南。

第二,“新兴产业工人”的培育,离不开各级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列入地方年度工作计划,安排专项资金、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监督。“新兴产业工人”的培育,需要政府对职业教育、对企业的培训培育工作提供具体的政策支持。如:企业开展“新兴产业工人”培训培育工作,政府可以按照企业规模和用工数量确定指标,对能够较好完成任务的企业进行奖励或税收减免等。另外,党和政府及相关组织应在就业、工资、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户籍、荣誉评选、各界代表产生等方面给予“新兴产业工人”更多的关怀和支持,统筹兼顾逐步解决相关问题。

另外,建议针对各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全国统一的技能分级管理制度,进行技能培训鉴定,并建立相应的薪酬管理制度。鼓励“新兴产业工人”参加培训和考试。简化考试程序,突出实用性,为“新兴产业工人”在专业技能方面的不断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政府对于培育“新兴产业工人”所起到的是政策导向和制度建设作用,而企业是培育“新兴产业工人”的主要阵地,要以人为本,创新机制,着眼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着眼于加快自主创新、提速增效,在员工考核管理机制、薪酬管理制度等方面创造机会,完善制度,鼓励新兴产业工人提高技能水平,成长成才。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篇7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汇集城乡群众的共同增长,而不是只有某一方面、某一区域群众的增长。金融服务要包容性增长,就是要让贫困人群获得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是相对立的。

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摒弃了非均衡发展模式,吸收了平衡发展的新思想,逐步缩小贫富、区域和城乡等一系列现实差距,把平衡增长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主题。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与20世纪80年代、90年展起来的权利贫困理论以及关于社会排斥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包容性”反映了这种理念对公民权利的强调和对社会排斥问题的重视,强调贫困人口不应因其个人背景的差异而受到歧视,不应被排除在经济增长进程之外。而包容性增长所倡导的机会平等则强调贫困人口应享有与他人一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在参与经济增长、为增长做出贡献、并在合理分享增长的成果方面不会面临能力的缺失、体制的障碍以及社会的歧视。

进入21世纪,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包容性增长可以界定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这一界定将产生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背景的不同,另一类是个人努力与勤奋程度的不同。这一分类使人们得以区分“机会的不平等”与“结果的不平等”这两个相关而又不相同的概念。机会不平等通常是由个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而结果不平等则既反映机会不平等外,也包含了个人努力和勤奋程度的差异。倡导机会平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强调机会平等就是要通过消除由个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从而缩小结果的不平等。包容性增长理念强调要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制度,提供广泛的机会,而不是将增长政策和具体旨在实现公平的政策割裂开来;强调通过维持长期及包容性的增长,确保增长效益为大众所广泛共享。在政策层面,以包容性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包括三个相辅相成的支柱:一个是通过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二是确保人们能够平等地获得机会,提倡公平参与;三是确保人们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经济福利。

包容性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主导的战略思想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于启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助推中国经济起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连续增长30多年,平均每年增速在9%以上。然而,非均衡发展机制也使得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在贫富差距上,中国的基尼系数在过去30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在1981为0.31,1990年为0.35,2001年上升到0.411。到2008年,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6,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在区域差距上,2006年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相对于东部地区的比分别为0.66、0.45和0.40,形成了“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在城乡差距上,2006年与1984年相比,农村和城市之间消费水平的泰尔指数从0.06增长到0.196,增加了2.2倍,而同期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从0.025增长到0.178,增加了6.1倍。

包容性增长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市场化取向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背景下,农民作为弱势和低收入群体,农村金融的发展也面临着这一问题。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收缩撤并县及县以下的网点,农村地区面临着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资金净流出等问题,金融排斥程度严重。“二元结构”下的市场分割,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并没有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更多是以净流出的方式扮演着储蓄动员的角色。

据统计,截至2009年6月,全国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有2945个,其中西部地区2367个,占80%,加上8000多个仅有一个金融服务网点的乡镇,两者加总已超过全国乡镇总数的1/4。这些农村地区连最基本的“存、放、汇”的金融服务都难以获得。信贷投放的非农化倾向日趋严重,同时,由于农业属典型的弱质产业,而且产业利润率极低,同时生产周期长、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抗御灾力弱,依靠正规金融机构向其贷款势必会出现脱农现象。农户即使能够接近金融资源,但真要获得一定的金融服务如贷款,也要满足农村金融机构的一些条件,而缺乏抵押担保物的农户往往难以获得金融服务,从而形成条件排斥。

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植入农村金融的体系构建中,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明确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突破点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着力于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金融改革的思路主要着眼于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这些机构的分分合合,形成框架体系。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就是沿着这种思路进行的。这种思路在现有的金融框架下,遵循的是“结构――功能――行为绩效”的思路和路径。虽然出台的举措不少,但效果不佳。因此,未来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应从单纯地注重机构变革的思路向注重功能转变。将改革的重心从微观层次的金融“改革”转向宏观层次的金融“发展”,即从健全国有金融机构的微观体制、创新金融产品等转移到健全国家整体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功能等方面来。从而实践“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走活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一步棋。

包容性增长下的普惠制金融发展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而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能够满足或者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监管有效、竞争适度、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以惠及易被传统金融所忽视的弱势地区、产业和群体,从而促进农村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国内提出“普惠制金融”概念的杜晓山根据赫尔姆斯(Helms,2006)关于普惠制金融“覆盖所有人”的原始定义出发,提出了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只有将包括以穷人和低收入阶层为对象的金融服务有机地融于微观(金融机构)、中观(金融基础设施)和宏观(法律和政策框架)三个层面的金融体系,才能使过去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大规模客户群体获益。且这种包容性的金融体系能够对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包括过去难以到达的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客户开放金融市场。在此基础上,焦瑾璞和杨骏(2005)从三方面界定了普惠制金融的含义:一是服务对象的特定性。普惠制金融体系以价格相对合理的产品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农户等低收入群体对象提供服务。二是金融服务产品和功能的全面性。普惠制金融不仅为客户提供贷款服务,还为其提供存款和保险、汇款、养老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三是金融机构的多样性,体系的多层次性和保持适度竞争。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农村金融政策,如降低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等,这对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缓解金融排斥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增量改革背景下的普惠制金融体系的建立,对于增加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消除金融服务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区域性社区银行

一直以来,我国的支农金融机构都面临着“全国一盘棋”的布局,而中国资源的多样性、地区发展的差异化和不平衡性,使得总行制定的很多相关政策都在本地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信贷的审批权上移,导致了很多贷款发放的交易成本过高,而且效率低下。

为解决这种情况,一方面,应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无分支银行金融服务。利用社区型合作金融组织、基于专业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甚至非金融的组织,作为中介或桥梁,让正规金融机构向那些缺少网点的偏远地区延伸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应发展区域性的农村社区银行。这一类微型金融主体在整个的体制考量和制度政策的设计上更符合当地实际,且利用人缘,地缘等社区规范,其经营就具备了灵活性,其进入和推出的机制比较容易实现。如印度的区域农业银行,其经营范围在一个县或几个县区,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享有印度储备银行给予的特许权,包括提取现金和动用准备金的便利。它向生产急需的农民提供与农业直接有关的贷款以及维持生活的消费贷款,且贷款利率不高于当地信用社的贷款利率。目前,地区农业银行已日益成为印度不发达地区农民直接得到信贷资金的主要渠道。

加强金融与财政的协同

由于农业产业是相对弱势产业,金融风险比较高,单凭金融机构承担风险是不够的,可以尝试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运用财政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在普惠制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把风险补偿基金及贴息列为各级财政的固定支出科目。同时,要加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国债建设项目的引导作用,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要与之配套,紧紧围绕农田水利、水电开发以及农村公路、桥梁、电网、沼气、通信、良种培育、技术推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金融供给,同时也扩大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目前保险业在农村仍处于发展的初创阶段,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发展项目受自然条件、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多层次的农业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体系,以对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适当补偿。

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县域担保、评估、公证等中介机构,切实解决县域担保难问题;要完善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抵押、质押机制,建立农村担保组织,分散农业经营中的风险;要鼓励金融机构与相关机构加强合作,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积极探索发展联合信用贷款;要探索发展符合农村特点和实际的金融工具,提高农村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分散农业信贷风险。

完善农村金融的竞争机制,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篇8

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无论采取何种模式进行改革,都要扎根于所在地区,融入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与所在地区经济共进退。正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说,农村信用社必须在所在地区吸取资金后,将资金尽可能地运用到其所在地区,按照“坚持市场化运作、外延‘三农’内涵、实施区域联动、完善服务功能、防范道德风险”的定位运作,促进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达到农村信用社与所在地区“鱼水相溶”双赢的局面。

(一)坚持市场化运作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利用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调整支农重点,提升经营层次,发挥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应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重点支持高科技农业、优质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创造双赢的局面。

1、目标市场定位——“三农”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第一法则,既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行为主体,参与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何使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则关键看农村信用社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前几年,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竞争中有过不少教训,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市场定位不准或对市场定位不重视、不理解所导致的不良后果。有人认为农村信用社只讲竞争就行了,不需要研究定位,这种唯竞争论是肤浅而危险的。既要讲竞争,更要讲定位,定位是竞争的手段,竞争是定位的目标。如果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没有固定的客户群体,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就无法参与和赢得竞争。

农村信用社的目标市场定位就是“三农”。之所以定位“三农”,一是农村信用社的属性所决定。农村信用社是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因而为社员服务是农村信用社的最根本任务,离开了“三农”,农村信用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所必需。农业虽然是弱质产业,农业生产虽然存在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但农业是基础的产业,受国家的保护,因而农业又是比较稳定的产业,建立在农业之上的金融业也相对稳定。三是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所使然。随着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农村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农村经济的货币化率会逐渐提高。因而,农村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建立其上的农村信用社也会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2、经营理念——控制金融风险

不少人认为,农村信用社定位农村可以,但必须讲集约经营,规模经营,要追逐大户,贷大款、赚大钱。的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模经营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农村信用社作为市场竞争的一个行为主体,也一样需要规模经营,这从规模报酬理论可以找到答案。根据规模报酬理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后才能保本并盈利,并随着贷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边际收益会逐渐增加。然而,规模经营和小额农贷并不矛盾,规模经营是一个总量概念,追逐大户是一个单个概念,并非追逐几个大户就形成了规模经营,相反,几百元、几千元的小额贷款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多,但由于户数多,千家万户的小额贷款累加起来就会形成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贷大户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更多的是加大了风险。追逐大户有着深刻历史教训,现在回过头来看,行社脱钩之初各地所垒出的大户都不见了,都了,垒大户的信用社也无一幸免地出现了危机。从经营的角度讲,风险投资理论讲究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小额农贷正是分散贷款风险、控制资产风险的有效方式。

由此看来,从控制金融风险的角度,农村信用社不能简单地追逐大户,不能把规模经营和小额农贷简单地对立起来,而要把服务于千千万万农户的小额农贷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外延“三农”内涵

1、树立“大农业”观念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三农”概念在不断更新,内涵越来越丰富。现代农民已不是简单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夫,而是趋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农民。他们从事致富的手段和途径也趋向多元化,或亦工亦农,或亦商亦农;或离土不离乡,或离乡不离土。因此,农民对象的范围应该涵盖所有居住、生活在广大农村的百姓民众。同样,农业的外延也在不断拓展。除传统的农林牧副渔之外,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现代新型农业,如生态农业、高效农业、都市农业、观赏农业、旅游农业、创汇农业等。农业还应该包括围绕农民和农产品的服务、流通、加工等组织或企业,尤其是近几年发展势头很猛的以“公司(或大户)+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经济的范围则更广,既包括了私有制的个体、民营企业,集体或股份所有制的乡镇企业,股份制的农村“三资”企业,还包括了农村的道路、桥梁等公用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及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等。因此,全面正确地认识“三农”的概念及范畴,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树立“大农业”观念,拓宽贷款领域。支农不能仅仅局限于支持传统的粮棉油生产,而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选准各个地区支农的切入点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增加投放,才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抓住支持重点

在市场化运营中,要重点突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1)要优先支持农业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民发展经济作物等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尤其是“三高两好”产品,即市场知名度高的名牌产品,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品,营养性能好的优质产品,及安全性能好的绿色产品,使其占整个农产品的比重有明显提高。支持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抓住地区资源优势,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和区域主导产业,促使其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如大力支持与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园林、食品等都市消费农业,支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出口创汇农业等,拓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2)要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发展速度极快,目前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个体、私营经济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人员要在服务区域内逐村逐户对个体户和私营企业进行调查,摸清他们的生产情况、产品市场情况、管理情况和财务情况,建立个体户、私营企业档案,主动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信贷服务,为其开户、结算提供方便,为其提供财务辅导和信息咨询,使个体、私营经济享有各种优质服务。

(3)要择优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目前占据了农村信用社贷款相当大的部分,是信贷投放和管理的重点,其资产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整体效益和生存发展。农村信用社要充分认识到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开展二次创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改进服务,做好中小企业贷款的发放与管理工作。

当前,对中小企业贷款要坚定地执行区别对待、扶优限劣的原则。要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产品市场和发展前景等因素综合考虑贷款的发放。要积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促使中小企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支持中小企业围绕市场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加快升级换代;支持中小企业为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支持中小企业改革产权制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资产重组,提高企业的内在活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规模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在改制过程中积极落实信用社贷款债权。明确今后在贷款投向上,只有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企业才是信贷支持的对象。对借改制之机逃废债务、不守信用的企业坚决不予支持,并联合采取措施予以制裁。在中小企业中,要突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其带动千家万户,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实现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4)要积极发放农村消费贷款。农村信用社要办成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多方面资金需要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在当前,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发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增加农村消费贷款的发放。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农村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发放个人购房贷款,支持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对农民自建房和购买大件消费品等消费性贷款需求,能落实担保的,要给予信贷支持。

(三)实施区域联动

1、优势互补

农村信用社改革后,可以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实现区域内资金调剂,解决资金需求大小、资金周期长短、资金供求不平衡和金融服务品种单一的矛盾;可以利用区域优势和更大范围的联合,建立区域结算中心,开通地区间的网络结算工程,逐步形成农村系统的电子联行体系;可以拓展业务范围,增加业务品种,满足当地农民的不同金融服务需求;有利于农村金融企业提高经营效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和发展动力。

2、提升形象

“提升形象”是指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社会面貌和声誉。勿庸置疑,农村信用社需要装点门面,要有一定的外部形象,但形象是不能仅靠打扮,依靠包装的。其实改善形象关键在实力,实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盈利能力,二是支付能力,三是保全能力,是指农村信用社按时收回贷款或投资本息的能力,也就是信贷资金安全回收和资产保全能力。以上三点是判断一个农村信用社是否有实力的标志,农村信用社没有实力,就没有形象可言,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农村信用社应通过勤俭办社、节约开支才能提高农村信用社实力,才能树立农村信用社的良好形象。

(四)完善服务功能

农村信用社要真正成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以农民需要为己任,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切实加强和改善对“三农”的服务。

1、实施正确营销策略

要积极实施贷款营销策略。通过教育,让广大信贷员认识到增加贷款投放不仅仅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信用社实现扭亏增盈的主要途径,从而克服“惜贷、怕贷”等错误思想。在员工配置上,要选调业务骨干充实贷款营销岗位。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试行客户经理制和等级信贷员制度,将贷款发放目标分解到有关岗位,由员工负责联系优质客户,发放贷款,根据目标完成和资产质量情况给予奖罚。通过多种措施,推动贷款投放总量的增加。

2、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政策和为农服务的宗旨,实现贷款发放计划公开、程序公开、额度公开、用途公开、利率公开,增强广大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信任以及取得贷款的信心。并创造条件进一步拓宽结算渠道,扩大服务功能,合理调整营业网点,开展金融创新,改善经营环境,为广大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3、简化手续

农村信用社在支农贷款投放上,既要切实加强管理,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又要增加投入、简化手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支农贷款的资金来源,才能保证支农工作的连续性。

(1)继续完善贷款的规范化管理,按照《贷款通则》的要求完善贷款管理办法,按照规定的贷款程序审批发放贷款,对小额农贷可实行包放包收,对大额贷款实行审贷分离。要进一步强化担保贷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加强贷后跟踪检查,到期及时上门催收。对质押贷款的质押物,尤其是商业承兑汇票,一定要严格审查,落实责任。

(2)强化贷款的权限管理。县(市)联社对基层社、基层社对信贷员均要进行合理的授权授信,并严格按照权限进行审批发放和管理。对部分优质企业和黄金客户,可建立“绿色通道”,减少贷款环节。基层上报的贷款申请,上级要在规定的期限内给予明确的答复,提高办事效率。

(3)建立健全信贷岗位责任制管理。岗位责任制中要明确调查、审查、审批、检查等岗位人员应尽的职责,享有的权利,特别是明确各岗位风险处罚规定,一旦出现问题,对号入座,从根本上提高信贷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4)建立增量贷款监控制度。对现有的资产质量要通过清产核资进行“新老划断”,存量贷款要落实责任加强清收,对增量贷款的使用、收回情况要加强监控,及时反馈贷款信息。新增贷款,凡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信贷风险的,必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加强信贷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信贷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要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信贷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防范道德风险。要加紧对信贷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时补充和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鼓励信贷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学历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期信贷工作的需要。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篇9

关键词:农村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但是从近几年的形式来看,受到传统农村金融的种种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未能走上康庄大道。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飞速传播,互联网金融也逐步深入到了人民的生活,给陷入桎梏的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农村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力量,使农村经济走上了开放、透明、高效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现实出发,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互联网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影响,剖析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和特征

“金融”其实不像大众描绘的那么晦涩,它的本质说来就是资金融通罢了,要让资金流动起来,就需要把闲置的资金投入到资金匮乏的地方去。从步入2013年之后,“普惠金融”这个词汇就经常在大众周围出现,它的概念,简单来说首先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能够为全社会所有大众提供高效率、全方位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具有深刻的内涵,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比较弱小的经济体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系统的平台上,所有的客户不论大小,都有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和权力。

南方基金的总经理杨小松在圆桌论坛“普惠金融与基金业可持续发展”中谈到,他认为普惠金融主要有三个特征。首先是普及性,应该让普惠金融做到最大的容纳量,要让所有人民都能享受到金融给他们带来的服务和便利;其次是包容性,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就要有创新,创新就有可能带来风险,要能够包容某些失误。再次是便捷性,随着社会的进步,金融工具使用的主体也逐步扩大,新的庞大的金融消费群体希望能够得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希望无论在何地做何事,都能享受到及时、便利的服务。[1]

(二)互联网金融的范畴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比较新的词汇范畴,它是在传统金融行业的基础上,融入了互联网技术,给传统金融提供了更先进的平台,把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注入到传统金融的骨髓中,给其带来新的活力。凭借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工具,传统金融可以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高效。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等模式。

不能把互联网金融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物理式结合,而应该理解为在有技术保证的、安全的互联网技术平台上,能够为人们所便利地使用的新型金融模式。

二、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

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传统农村金融的种种限制,其发展速度始终不尽如人意。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农村地区的传统金融带来了冲击,农村中小企业纷纷呼吁要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让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跟上时代的洪流。另外,农村普惠金融的理念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把这个理念和科技相结合、和互联网相结合,借助互联网金融普惠覆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准入门槛设定的更加低、服务的效率更加快捷、交易的成本更加低廉、服务的角度更加多元化的优势,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2011年我国加入了由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组成的“普惠金融联盟”[2],和其他国家一起研究推进普惠金融的课题,此后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决定、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可以说国家从思想上是把普惠金融的推广放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上,各级地方政府也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等诸多的问题。

三、互联网影响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服务点覆盖率较低

虽然各村县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的文件,积极推进本地区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建设的步伐仍然跟不上需要的速度,在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目前行政村的助农取款点覆盖率仅有58.82%,电话转账服务点覆盖率仅有44.7%,农村保险服务点覆盖率更是低到了3.2%。[3]即便是已经覆盖的地区,由于收m过高,当地的农民也可能会放弃使用。

(二)线上线下业务融合不紧密

村县级地区的农民需求量最大的金融服务其实还是现金服务,要加强这项服务,还是离不开线下服务网点的建设,虽然农村地区的一些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对外称,它们能够提供“无卡取现”的服务,仍然还是需要用户把银行存款通过手机转到卡上,再到atm机取现金,而atm机等物理服务点是不足的,这就说明,即便线上服务发展再快,如果线下服务跟不上,不能实现同步发展,仍然是无功之劳。

(三)未能有效推进农村中小企业贷款

金融发展的地区不均衡,对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是不利的,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更为不利。目前农村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成本高等问题。首先,农村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由于其信用记录常常存在缺乏或着难以提供的现象,造成银行没有办法判断这些企业的还款能力,并且居民征信数据的统计是不同部门完成的,行业壁垒造成这些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其次,农村中小企业的业务量相对来说较少,银行对其提供服务所取得的利润也较小,造成这些企业申请贷款时付出的成本相对较高。

(四)农村普惠金融在农民当中认知度不高

由于农村区域的特殊性,农民所接受的教育有限,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农民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纳速度相对较慢,政府的宣传不够及时到位。即便将来普惠金融的服务点覆盖率提高了、服务模式创新增多了,面对“不会用,不能用,不该用”的农民,这些高新的技术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四、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点的覆盖率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点覆盖率的现实,不符合普惠金融的理念,难以做到开放和公平,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村县级政府必须对此引起重视,尽快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扩大本地区金融服务点的覆盖范围,加快光缆的布设,加快互联网硬件升级,对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降低收费标准。

(二)加强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

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需要提供更多品种的产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尽力去满足农民的切实需要。在推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的同时,除了基本的存取支付功能,还应提供咨询、管理、消费、理财能其他相关服务,并且要让第三方支付更加便捷,增加互联网终端的形式,增多服务的平台,使传统银行金融机构和电子商务平台相互配合,线上线下服务同时发展。

(三)向农村中小企业推广更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由于传统金融模式不利于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使这些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应该通过互联网金融开拓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比如近几年兴起的p2p网络平台、众筹、电商小贷,还有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理财、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支付等[4],都能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打开新的思路。相对于魍辰鹑诶此担通过互联网融通资金,成本显然要低得多,而且企业不用办理繁琐的手续,这就体现了农村普惠金融包容的特性,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四)政府加强宣传和培训

面对无法使用高新技术的农民,互联网金融企业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了使农村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开枝散叶,需要村县级政府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政府应该在群众中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多组织一些免费的培训活动,让村民们积极参与、多多学习,尽快掌握互联网金融的使用平台。

五、结语

近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各级地方政府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服务点覆盖率低、线上线下业务结合不紧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认知度不高等诸多的问题。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现实出发,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互联网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影响,剖析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栾汉青.和讯基金网.2016-3-27.

[2]弓永钦.互联网助力中国普惠金融发展[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5(01):42-46.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现实基础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作重中之中,农村的发展能够有力推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进程,因而农村的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有效融通,但农民融资难困境,却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之一。土地是绝大多数农民最大的财产资本,对不少农民来说拿之抵押融资具有迫切需要也最具现实可能性,因为我国现行法律限制家庭承包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致使这种资本却一直处于沉睡状态。因为抵押的现实基础的逐步强大,各界对允许抵押的呼声日渐高涨。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概念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不同于一般财产的抵押,其抵押的标的是土地之上的特殊财产权利。要想更好地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概念,就必须先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概念再明白抵押的实质含义。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以种植、养殖、畜牧等农业目的,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用益物权。抵押一般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一定的财产不转移占有的供与债权人作担保。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属于抵押种类的其中之一,虽然在我国法律上并未为其确定概念,但结合二者概念,可以归纳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担保债权的履行,不转移土地财产权利的占有,将承包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抵押给债权人,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依法对该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处分,并就处分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二、现实基础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施行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当时法规的考量依据正在逐步瓦解,社会大环境中的经济、技术条件、大众意愿等因素已经让抵押具有了实施的现实基础。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出台有着自身特殊的时代背景,带着深深的计划经济的印记。国家当初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主要是因为城乡二元体制下,城乡之间人、财、物不能自由流动,承包土地是农民的专属身份象征也是生存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得以自由择业,农民的收入来源已经不是单纯依靠务农取得的收入,而且务农的收入所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降低,这就使得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抵押的经济基础逐步瓦解。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项农民的财产性权利,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就应弱化其计划经济时的定位、市场化该权利的财产属性,赋予其自由抵押权能。

(二)群众意愿的支持

根据2009年农村土地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全国4省8县24乡48个自然村的480名农户进行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在多种土地流转方式中希望采取抵押方式的竟达到17.9%。另外,根据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的数据报告,黑龙江省的受访农户希望采取抵押方式流转承包地的比例高达40.33%。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受农民欢迎和支持的,为大众意愿所接受,因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制度的推行鲜会遭受来自当事人的阻力。

(三)试点地区的实践参考

虽然我国法律一直限制家庭承包之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虽然直至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才明确提出赋予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但从国家层面上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试点。局部试点地区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能够为全国的推广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从试点实践上看,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农民的合理、必要的诉求,这种是有群众基础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总体上是成功的,只是具体细节上有瑕疵,而且这种瑕疵还主要来源于现行法律对抵押的限制。试点实践地区的表现已经说明,允许抵押会导致农民失地、瓦解集体经济等观点是立不住脚的,如果操作得当,反而可以增减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

首先,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农村新型养老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弱化了家庭承包之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土地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了一种财产资本,而非属性依赖,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并不必然导致农民失去生存保障。其次,户籍制度的改革也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创造了条件。我国目前户籍改革意在打破户籍藩篱,支持人的迁移,鼓励农民进入城市就业和落户。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限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除农民对土地的依恋情节,为农民进入城市创业或工作等提供必要的资本。最后,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要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颁证工作。之前,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并不完备,权利人因无登记无法完成自证,潜在抵押权人也不敢贸然出资。这就为农地抵押造成了现实的困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发证行为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以充分登记,从而为抵押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和技术条件上的支持。

三、结语

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现实基础已经相当充分且迫切,这也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问题成为当前“三农”工作中的热点问题。虽然我国现行法律对此仍加以规避,但中央政策上已经明确发文支持,全国的试点工作也已经是遍地开花,使得旧的法规对抵押的制约已经和现实需要格格不入,希望我国以抵押具有现实基础为参考因素之一,加快相关法律的修改,盘活土地承包经营权。

参考文献

[1]丁关良,童日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2]张平华,李云波.《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31、124页

[3]于华江.《农业法》.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