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8:06

流动人口现状篇1

府谷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陕西省府谷县71940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而对于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问题逐渐成为计划生育工作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生殖健康的内涵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分析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最后重点提出加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有效对策,以期为计划生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策略

1生殖健康的内涵

在上世纪九十年来生殖健康这一概念被提出,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中它深刻的影响了社会发展和世界人口的发展。生殖健康是指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生殖过程中的体质、精神和社会适应各方面均处于完好状态。性生活正常且满足人们要求、具备正常的生育能力、生育时间和数目能够由人们决定、可负担且安全的计划生育方法能够被获取和知悉、生殖保健服务的获取、妊娠过程的安全是生殖健康的主要内容。

2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

2.1流动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状况落后作为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流动孕产妇更加需要卫生保健服务,但她们保健状况却较为落后。相对于户籍孕妇,流动孕妇的生活相对贫困,难以支付高昂的定期产检查和住院分娩费用,进了降低了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覆盖率。2013年北京常住孕妇的产前检查率为99.6%,孕早期检查率为89.7%;但流动孕妇的产前检查率仅为76.8%,孕早期检查率为46.6%,住院分娩率为78.6%。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在系统管理、产后访视、住院分娩、产前检查方面流动孕妇都远落后与常住孕妇。

2.2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差某权威机构在2014年通过对五千多名流动人口的调查显示:仅有七成流动人口知晓艾滋病知识,约六成人在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整体被调查人群中仅四成人在过去一年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男性在流动人口中占比较大,不能采用正确的避孕措施、对生殖健康预防保护知识缺少了解、性生活频繁使他们的生殖健康面临较大威胁。深圳的一项调查中,没有在性活动中使用安全套的男性占总被调查流动人口的四成,并没有深入了解怀孕、避孕的相关知识,使得众多女性因此而进行人工流产,而没有清楚认识艾滋病、性病是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2.3流动人口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高

高危性行为频繁、文化程度低、生活条件差是流动人口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也提高了这些人的生殖道感染概率,使他们更易感染性病。某机构通过对浙江2079例流动孕妇的调查发现,患有一种及以上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孕妇有630例,占总数的三层。其中有四层的流动孕妇表述有不适症状,但其中仅有六层孕妇到医院治疗。另外,据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调查,截止2014年6月,有9.6%艾滋病感染者为流动人口,流动人口艾滋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流动感染者加快了不同地区间疫情的扩散,并使得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大幅增加。

3加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有效对策

3.1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鲜少制定和关于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规定早已陈旧过时,无法满足现阶段人口管理的需要。而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首先要获得法律的支持,但相关法律规定的缺位、各部分政策的冲突使得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举步维艰。因此相关责任部门应当对现有法律进行清理,对具有歧视性的政策进行取消,将冲突的规定取消,保证法律的一致性,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件朝着注重服务、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相互独立,难以异地转移是我国目前医疗保障体制存在的首要问题,相关责任部门应当对针对流动人口的特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建立健全,使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倒基本满足,为流动人口享有平等的医疗健康服务提供保障[1]。

3.2强化流动人口居住地管理制度

不同于常住人口能够获得健全稳定的医疗保障服务,现实中的流动人口户籍地和流动人口所在地都不愿为流动人口提供医疗保健支持,流动人口的医疗卫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将居住地管理模式适用于流动人口的管理,从根本上避免歧视外流人口。在制定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时,应当将流动人口纳入支持范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财政管理应采用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模式。政府责任部门还应当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综合奖励补助政策进行建立健全,利用以奖代补的方式促进流动人口更好的为居住地的建设做出贡献。

3.3建立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信息数据库

掌握信息是流动人口管理的核心和重点。如果不能有效掌握流动人口的情况和数量,会使得流动人口先关政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实质在于对登记系统进行规范,全面准确掌握流动人口的各方面信息。要想最大限度发挥人口信息的作用,就要在电脑中录入信息,并对相关电脑进行联网。所以,责任部门应当对流动人口进行信息化管理,对税务、房管、计生、劳动、公安等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促进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的提升,推动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的改善和人口生殖健康服务水平的提升[2]。

4结语

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还有待改善和提升,各级责任部门应当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为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提供保障。本文对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加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有效对策。但本文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相关责任部门能够加强重视,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流动人口现状篇2

【关键词】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性知识;

流动人口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大量研究表明,由于该群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欠缺,知识的缺乏、自身的漠视、对社会歧视的害怕,使得他们面临巨大的生殖健康隐患,流动女性的生殖健康正受到不安全、性传播疾病、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威胁。为了解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现状和生殖健康需求,我们于2007年7~9月对深圳市南山区接受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流动人口进行了调查,从流动人口的特点出发,在宣教的内容上、方式上、场所及流动人口需求等方面为形成更加适宜于流动人口推广避孕节育技术的宣教新方式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07年7~9月,对年龄15~49岁、非深圳户籍、未采取长效避孕措施(如结扎、上环)、有过性生活且正接受宣教服务的流动人口1500例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54份,有效率为97%。

1.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和意义,在自愿的前提下,调查对象以自填方式完成问卷调查。问卷由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提供,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避孕行为和避孕措施、流产情况、性知识、计划生育服务的意愿和需求、接受宣教、药具发放和技术服务情况等。

1.3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调查员和督导员进行培训,包括问卷内容讲解、知情同意、询问方式、填写规范和督导员职责等,并进行场景模拟;调查时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结束后,调查员首先进行核查,由各小组质控员进行二次审核,再由督导员统一收取问卷,并进行第三次复查。问卷进行二次录入,以便于核对录入错误。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和核对,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非深圳户籍的流动人口,其中女性占80.5%,男性占19.5%。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占89.3%。职业以公司职员和工人为主。已婚者约为67.7%,与配偶一起出来打工的占86.2%,见表1。

2.2与避孕措施的使用

调查表明,98.6%的服务对象曾采取过避孕措施,但每次均使用避孕措施的比例仅24%。在采取避孕措施中,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是,也有少部分人使用口服避孕药、安全期和体外。

在避孕药具获取途径方面,从药店、计划生育服务站和超市获得避孕药具的人分别为45%、22%和20%。约54%的人曾得到过免费药具,其中78%的人使用过避孕药具。未使用免费药具的主要原因是不想使用(53.4%)、害怕质量不好(30.7%)和忘记使用(14.2%)。绝大多数的人只有一个,有多性伴的占3%~7%。此外,也有少部分的人发生过月经期同房、接受或提供和非意愿,有个别人还发生过同性,见表2。

2.3流产状况

数据表明,约26%的人曾发生过多次流产。最近一次流产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避孕失败(59.6%)和未使用避孕措施(40.4%)。导致避孕失败的措施前三位分别是体外、安全期和;未使用避孕方法的主要原因是起初想要孩子、没准备好避孕药具同房以及知道但不想用避孕方法,还有8%的人是因为不知道避孕方法,见表3。

2.4避孕知识

总体来说,调查对象的避孕知识水平不高,、安全期、紧急避孕、口服避孕药等方面所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均不到80%,见表4。

2.5对计划生育服务的建议和意愿

82%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提供计划生育宣教的最佳人选是计划生育中心的宣传人员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医生;最易接受宣教的地点是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所在工作单位的相关场所和医院的计划生育门诊;宣教的最佳形式是集体讲座、发放宣传册和观看VCD宣教片;最想知道的避孕知识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避孕药具的有效性。最想由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医生提供技术服务,最想获得性健康的相关科普知识宣教和健康体检服务,大部分的人愿意接受免费发放的避孕药具,最希望获得的避孕药具是,最希望获得避孕药具的地点是工作单位。目前获取免费避孕药具最大的障碍是不好意思和不方便领取,见表5。

2.6接受宣教服务情况

本次对调查对象的宣教活动,主要是由工作单位所组织的讲座、发放宣传册和观看VCD宣教片,宣教的内容主要为避孕知识和避孕方法。通过接受本次宣教活动,97.4%的人都明确自己应该选用的避孕方法,有77.1%的人选择用,有17.5%的人选用宫内节育器。大多数人认为计划生育宣教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增加多种宣传资料和使宣传内容更有趣味。此外,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在宣教形式、宣教时间和宣教次数方面也需要改进。

3结论

本次调查对象是非深圳户籍的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以公司职员和工人为主。已婚流动人口大多数是一同外出打工,未婚者大多数和男朋友同居。随着性观念的改变,加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和寂寞感,处于性活跃期的流动育龄人群容易发生婚前和婚外,且存在商业和多性伴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容易导致意外妊娠,还会增加她们感染与传播HiV、生殖道感染和其它性病的危险。

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人们的避孕行为。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每次均使用避孕措施的比例仅为三分之一,在短效避孕措施中,目前最常使用的是,其次是安全期和体外避孕,近1/3的人曾发生过流产,且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流产。与此同时,他们对避孕知识知晓率却较低,这必然导致他们不能坚持每次使用短效避孕措施、或使用了避孕效果低的避孕方法、或抱有侥幸心理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或不知道如何采取紧急补救措施,而直接导致意外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上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黄江涛等[3]发现,在流动人口年轻女性中,66.8%有人工流产史,其中75.7%是由于未采取避孕措施造成的。冯琪等[4]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年轻女性中,流产直接原因是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58.7%)或避孕失败(40.9%)所致。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的缺乏是导致未婚妊娠和人工流产的根本原因[5]。只有提高他们的避孕知识和避孕意识,才能提高有效避孕率,降低流动人口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率。重复流产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由于流产对象对避孕知识的可接受性提高,应加强对她们流产后的避孕指导服务,这将有利于帮助流产者恢复健康,有利于避孕措施的落实。

避孕药具的可及性将对流动育龄人群的避孕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发现,超过60%的人是从药店和超市获得避孕药具的。流动人口的收入较低,平均每月工资1500元,经济的不宽裕将直接影响他们对避孕药具的获得。绝大部分的人愿意接受免费发放的避孕药具,而本次调查对象中只有大约50%的人曾得到过免费药具,且其中有20%左右的人并未使用免费药具。他们认为使用免费避孕药具最大的障碍主要是不好意思去取和不方便获得,其次是不知从何获得和用着不放心。因此,应大力加强免费避孕药具的宣传,包括发放政策、发放渠道、发放网点以及药具质量,提高流动人口获取免费避孕药具的主动性和易得性,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还可以促进避孕措施广泛使用。

大部分年轻流动人口居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里,工厂是流动人口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要场所[6]。本次调查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在他们工作生活环境中容易获得避孕知识教育,也愿意通过阅读宣传橱窗、互联网站、厂办刊物或岗前培训等途径获得避孕知识宣传教育。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7]为了尽可能的扩大宣传教育面,充分利用企业职工的空档时间,见缝插针进行宣传。一是上下班时间。在职工出入比较多的值班房、职工之家摆放计生知识卡片、传单、小册子,可自由取阅;二是就餐时间。在食堂摆放流动展板,边吃饭边受教育;三是晚上休息时间。在职工集体宿舍播放生殖健康电视录像专题片;真正使计生宣传做到了“无孔不入”。周庆芝等[8]通过在外资企业“汤姆逊公司”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得到企业高层主管的认可,于是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内容列入企业上岗培训内容之一,这样可以确保新职工在上岗前就得到生殖健康教育,有利于宣传教育的的可持续性。因此,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应以其工作场所或居住场所为重要的干预现场[9]。

宣传教育是通过一定的宣传和教育手段,引导人们在认知、信念、态度和行为方面发生改变,减少高危行为,建立健康的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10],流动人口对正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信任度较高。认为提供计划生育宣教的最佳人选是计划生育中心的宣传人员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医生。因此,在避孕方法选择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掌握基本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和观念,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从而有效地实现避孕节育目的。

4建议

4.1宣传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不同单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利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争取与工厂合作,把生殖健康教育纳入岗前培训内容,既有利于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又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2)要扩大宣传教育对象的覆盖面,在已婚夫妇的基础上向未婚青年和男性发展。要让更多的未婚青年在第一次之前接受到避孕节育知识的教育,让她们知道未婚先孕和人工流产不仅会影响她们的生殖健康,还会给社会、经济、家庭带来负面影响,使她们自觉采取避孕措施,降低意外妊娠发生率。

(3)人口计生服务部门应充分利用完善的网络优势,并借助媒体、工商、公安、卫生、妇联、宣传等各部门的力量,构筑以媒体、网络、活动、服务为纽带的宣传教育立体平台,放大信息量,增强生殖科普知识的有效传播。

4.2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方面

自愿和知情选择是优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知情决定的个人对所选的避孕节育方法会更满意,也更愿意遵循。因此,要为流动人口提供规范的避孕指导和咨询服务,提高他们知情选择的能力,促进避孕药具的持续使用率;加强对避孕措施使用后的随访,提高避孕药具的有效率;推广紧急避孕服务,开设咨询热线、咨询门诊等,为避孕失败者提供紧急避孕服务,降低意外妊娠的风险。

4.3药具发放方面

要从方便群众出发,增加免费避孕药具的供给途径,在流动人口众多的社区或工厂宿舍、厂医务室设立免费发放点,尤其是要考虑到未婚青年的隐私性,多提供自主性强、自由度大、保密性好的获得途径,如在流动人口未婚青年集聚的社区、工作单位安放自动售货机,使未婚青年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方便地获得,提高免费避孕药具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

参考文献

1王明,JulieHsieh,林玉清.中国的流动人口与HiV/aiDS防治[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10(2):66-67.

2尹晓玲.未婚妇女避孕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

3黄江涛,俞小英,王奇玲,等.流动人口年轻女性避孕知识及需求现状调查.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15(6):349-351.

4冯琪,王倩,游丽琴,等.深圳市南山区女青年流产原因分析及避免意外妊娠对策.中国性科学,2006,15(5):9-11

5梁红,钱序.我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2):119-121.

6李孜,石淑华,马敬东.在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的现实需求[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213-3215.

7何云华,葛登福.强化基层计生宣传教育的“首位意识”[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1):43-44.

8周庆芝,张江生,冯琪,等.开展参与式性健康教育唤醒流动人口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J].中国性科学,2006,15(1):38-40.

流动人口现状篇3

【关键词】流动人口健康公共服务均等化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空前活跃,已成为目前国内突出的社会现象之一。流动人口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缓解了部分城市行业的劳动力供求矛盾,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收入,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此同时,如此规模庞大并且迅速增长的流动人口,也对社会公共服务提出了巨大的需求。我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尤其是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供给不足,且质量不高,导致了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堪忧。在我国政府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目标的时代背景下,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均等化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国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现状

对流动人口普及公共健康服务存在制度漏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医疗卫生政策的有力开展,我国户籍人口的公共健康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并为我国人口素质和人口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流动人口的规模开始迅速扩大,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流动人口数量仅为657.5万,只占总人口的0.66%;到1990年时,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达2135万,比1982年的3倍还多;到2000年,流动人口总量达1.02亿;2005年,流动人口总量上升到1.47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①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大军已突破2亿人,其中80%以上处于15~49岁生育旺盛期,这必然给这一流动大军的公共健康服务带来巨大的挑战。②

目前,我国的公共健康服务都是以户籍人口作为服务对象,一些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在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上发展相对较好,比如广州开始对部分流动人口(主要是取得暂住证的人口)提供基本的公共健康服务。③大多数地区对于流动人口既没有明确的公共服务项目,也没有相关的服务经费在预算中体现。至于建立跨市、跨省流动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信息交流与经费转移的平台更是无从谈起,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享受不到公共健康服务,或者只能享受到部分公共健康服务。这些制度上的漏洞严重束缚了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及时跟进和完善。

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质量不高。当前一些流动人口流入地的地方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为防止日益膨大的流动人口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相应地安排了一些措施。但这种措施的本质“管理”大于“服务”,服务意识淡薄,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对于改善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状况意义不大,与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现状极不相符的。流动人口大多文化水平低、收入低,既没有相关的公共健康知识,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定期检查和保养,加上居住条件恶劣,生活习惯不佳等,亟需流入地政府的公共健康服务向其延伸。那些已经对流动人口提供公共健康服务的地区,也由于经费紧张、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交流反馈困难等原因,服务质量存在问题。④特别是公共服务的模式粗放化、简单化,没有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这就无法满足流动人口对公共健康服务的差别化要求。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不佳的发展现状对开展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数据与研究方法

针对我国流动人口公共健康发展现状,为寻找解决办法,专门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流动人口在公共健康方面对公共服务的正确认识和切身需求。探索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措施,并在均等化的基础上,提出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精细化要求。

研究数据。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5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实施的“中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定义的“流动人口”应符合三个条件:年龄在15-49周岁;在流入地居住3个月以上;跨县(市、区)流动。调查地区为北京市、南京市、厦门市、深圳市和重庆市5个市。每个市各选取3个县(区),每个县(区)各选取3个街道办事处,共选取45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调查120人,共获得有效问卷5399份。调查内容主要有五个部分:一是个人基本情况;二是个人外出工作、生活情况;三是公共健康服务情况;四是婚姻和生育情况;五是公共健康状况与需求。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并假设:流动人口获得公共健康服务的状况是影响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获得公共健康服务的状况越好,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状况就越好。

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经过对有效问卷的汇总与分析,从参加相关部门公共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年龄层次、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型、收入情况等多角度进行比对,并以调查的流动人口中自评健康状况为“好”的不同人群所占百分比为参考,得出如下结论:

流动人口获得公共健康服务是影响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数据分析显示:在流入地和户籍地参加过政府或卫生部门的公共健康宣传教育活动的流动人口,其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分别达到80.1%和80.9%,明显高于没参加过公共健康宣传教育活动的流动人口,这部分人自评公共健康为“好”的仅为72.5%。在流入地和户籍地都参加过卫生部门宣教活动的流动人口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比例最高,达到85.2%。可见,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服务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流动人口的人口特征是影响其公共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问卷将15~49岁划分为7个层次,每五岁归一个层次。结果显示:年龄由低到高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最高的85.3%下降到72.5%;流动人口中未婚的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占84.5%,高于已婚的75.4%;未生育的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占83.3%,高于已生育的75.2%。由此得出结论:流动人口中年龄越大、已婚、已经生育过的人群自评公共健康状况越差,而年龄在24岁以下、未婚、还没有生育过的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状况为“好”的比例较高,一般都超过80%。

流动人口的社会特征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流动人口中受教育程度越高,自评公共健康状况越好,其中调查人群中学历最高的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中有82.4%的人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高中及中专明显降低,仅达到79.8%;初中、小学、从未上过学的更低,分别为77%、76%和75.8%。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与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也存在略微的不同,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比例分别为77.5%和77.2%,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的自评公共健康状况要略好于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经济状况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数据表明:有工作、有收入的流动人口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比例高达77.5%,而无工作、无收入的流动人口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仅为74.4%,明显低于有工作、有收入的流动人口。此外,就业身份与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也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工作状况为打工的流动人口与从事个体经营的流动人口相比,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比例,前者要高出2个百分点。

推进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本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获得公共健康服务的状况是影响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获得公共健康服务的状况越好,对流入地提供的公共健康服务越满意,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状况就越好。为了更好地推进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发展,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本研究提出了推进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端正对流动人口的态度。第一,重视流动人口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流动人口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理应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均等地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深刻认识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紧迫性,以更加开放、包容、理性、公平的胸怀做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管理工作,解决好就业生活、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公共健康等流动人口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问题,切实维护好流动人口的各项权益。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流动人口内部对公共健康服务不同程度的需求,政府或相关部门在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服务时,在具体方法和措施上要体现出更加具体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特点。

第二,改革服务管理体制,城乡协同发展。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中普遍存在服务管理差别化问题,究本溯源都归因于制度层面,传统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与管理理念转变不适应,与工作机制创新不配套。应该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先导,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为目标,通过示范带动、稳步推进,逐步构建起统筹规划、协同有力、职责明晰、信息完备、服务均等、管理高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制,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完善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相关制度。第一,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健全经费管理制度。流动人口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对于流入地的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居住地人民政府有责任将流动人口纳入本地实有人口,实行属地服务和管理,并将所需经费按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保证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享受到与户籍人口相同的公共健康服务。在财政转移支付形式上,可以考虑由国家统筹跨省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经费,省内流动的流动人口实行省级统筹,市、区、乡镇分层次落实专项经费。在实施标准上,在确保最广泛的流动人口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之后,再根据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发展动态,逐步调整均等化的标准与水平,逐步缩短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差距,逐渐实现均等化。

第二,出台专项法规政策,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制订有关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专项法规,明确流动人口在公共健康方面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责任和服务职能,把维护流动人口公共健康合法权益纳入法制轨道,彻底杜绝两地管理部门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同时,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管理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强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促进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均等化的顺利开展。⑤

提高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质量。第一,增加服务经费投入,提高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由于经费不足,特别是对流动人口相关财政预算的空白,致使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服务很难全面开展和达到高覆盖。因此,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要深刻认识流动人口的客观存在与不断壮大的现实问题,考虑这一群体对城市发展的巨大贡献和他们当前生活的现状,提高对这一群体公共健康服务的财政预算,增加对其提供公共健康服务的经费投入。同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加到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队伍中来,以更加专业的知识、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加健康有效的药品和器械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的公共健康服务,回报他们对流入地城市发展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使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活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

第二,拓展服务对象内容,扩大均等覆盖范围。我国目前的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今后工作中要突出人文关怀,以服务带管理,通过优质服务促进管理。主动为流动人口中的未婚人群和老年人群提供公共健康服务;降低产前检查和入院分娩费用,关注流动人口孕、产期的公共健康保健;关注婴幼儿的健康和防疫;细化服务内容,分别指导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工作环境的流动人口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公共健康服务,以实现更好的服务效果。

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要向精细化发展。流动人口的年龄跨度较大,文化程度不等,工作环境参差不齐的现状,必然对政府相关部分的公共健康服务提出差别化的要求,这在调查分析中已有明确的体现。

针对这种现实情况,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应做出回应,探索向公共服务精细化迈进的道路。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力会逐渐下降,公共健康服务就要调整相应的措施,依据其服务对象的年龄增长相应地增加公共健康服务的频率;受教育程度低,其卫生意识越差,生活习惯越容易使细菌滋生,所以公共健康服务也要与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相适应,对受教育程度越低的流动人口越要加强服务力度;经济收入的不同也会影响其自身对公共健康的重视程度,有工作、有收入的人群就会有条件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公共健康问题,而无工作、无收入的人群则在公共健康问题上相对关注不足,出现相关疾病的机率较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这部分人群的公共健康服务有所侧重,弥补其自身对公共健康关注不足的缺陷。这种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要求精细化的趋势,不仅是解决流动人口公共健康问题的最佳途径,也是改进户籍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未来方向,更是提高我国新生人口素质和国民整体健康水平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本文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科研一般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9070607)

【注释】

①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②赖昕,蔡筱英,刘智勇:“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医学与社会》,2012年第3期。

③高晓坚,董训兰,王平等:“广州市流动人口妇女儿童患病就医现状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第15期。

④裴丽萍,郑群:“城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第8期。

流动人口现状篇4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对策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从90年代开始快速增长,1990年至2000年流动人口从2135万增加到1.02亿;2000年到2010年增长到2.21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将会不断扩大,其子女的数量也会不断上升。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合法权益的实现。

一、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

(一)流动人口子女中仍旧存在失学现象

根据2003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通过北京、武汉、程度等几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情况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流动儿童失学率达到了9.3%,接近半数的流动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父母文化素质不高,家庭收入水平低,而上学支出大,所以有些适龄儿童被迫放弃就学机会去参加一些艰苦的劳动,失学情况堪忧。

(二)入学难

1.入公办学校难。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地区公办中小学学校的入学名额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尤其是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入学名额明显供不应求,许多公办学校已经在超负荷运行,无法再容纳更多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先满足当地适龄儿童,再考虑流动人口子女,能不收就不收”的招生原则,或者直接拒收,或者组织难度较高的入学考试,或者向流动人口子女征收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或者要求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大量的证明材料,这些都使得流动人口子女与公办学校失之交臂。

2.入好学校难。据调查,考虑到个人收入、生活习惯等因素,进城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乡结合部,而这些区域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制约,好学校基本是缺失的。如果想要进入好学校,流动人口子女首先要有一个不错的学习成绩,其次要缴纳高额的赞助费、借读费和择校费,最后还有经历繁杂的审批程序,这些都是流动人口很难提供或者负担的,所以,目前有相当大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就读于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民工子弟学校。

(三)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性

1.收费高。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的机会对于有当地户籍的儿童和没有当地户籍的流动人口子女来说是有差异的。虽然相关部门规定了各个公立学校要降低学费以支持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但实际上公立学校在征收学费时,除了缴纳正常的费用以外,流动人口子女还需缴纳借读费与赞助费,这对于收入菲薄的流动人口来讲,是一份沉重的负担,他们不得不放弃让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想法。

2.受歧视。流动人口子女因其社会背景和社会地位,会被城市孩子习惯性地贴上“乡下人”、“农村人”的标签,被他们所排斥。这使得很多流动人口子女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表现出心理上的自我封闭和行为上的自我孤立,成为不同于当地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游离于城市孩子群体之外。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民办学校合格率低且教育环境差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在2000年主持的北京市114所流动人口自己举办的学校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大部分位于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且教室拥挤,除了上课,其他需要花钱的活动基本不举行,65%的教师没有教学经验且大部分为大专学历或中专学历。此外,民办学校审批困难,“黑”学校多,非法办学成为许多民办学校的心病,也成为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梦魇。民办学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部分硬件不达标,教学设备不足,很多学校连操场都没有。这样的教学环境必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实现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利的对策

(一)改革城乡户籍制度

时至今日,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支的生力军,他们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付出劳动,缴纳税收,为流入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他们有理由要求获得与流入地居民相同的权利。只有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才能使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儿童站在同一个起点上去公平竞争城市学校的入学机会,从而保证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应该统一立法,规范户口管理,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取消地域、身份、户籍等限制性制度,把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流动人口承认为城市居民,使其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与城市儿童享有同等的权利。改革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二)充分认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上支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的实现

当前国家已经出台多项规定来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的实现,但由于这些规定并没有上升到教育基本法的层面,权威性和强制性不足,使得流入地多以经费不足为由而不予执行。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严肃对待。要在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的层面上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做出详细的规定。通过立法,明确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方式、解决问题的主体、责任人等内容,从而提高各方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三)统筹协调,改善经费保障机制,多途径解决教育费用问题

要改革当前义务教育管理和拨款制度,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建立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这直接导致了各地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为改变这样的状况,要强化中央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实行“中央与城市两为主”的方针。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慢的城市,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设立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王春光认为,在教育经费问题上,应该改革投资和管理方式,向地方政府实行委托制,做到放权和保证教育经费同行。可以实行“教育券”制度,改变教育资源的分配途径,让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地方学校凭借教育券到教育行政部门领取相应的资金,解决因流动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而导致无法准确分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投入的问题。

(四)采用多种渠道,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学校环境,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问题

首先,应合理调配生源。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尤其是低龄人口减员较快,有些学校已经出现新生生源不足的现象。流入地政府应密切留意并收集相关数据,并将它及时公布,鼓励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到这些学校去。其次,进行教育布局调整。政府应在城市人口密集区或者流动人口子女集中地采取新开公办学校,或者对现有学校加大投入,扩大招生规模等方式来缓解适龄儿童入学压力。再次,为了缓解公办学校的压力,还应积极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尽可能地发掘多种教育资源。如可利用部分闲置的公办教育设施,举办民工子弟学校,并且按照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标准收费,采用多种方式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最后,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的教育投入,改善其教育状况。在对民办学校的办学资质进行审批时,政府不应该一刀切,对不合要求的学校简单粗暴的一关了之。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加强监督的同时,对一些标准进行调整。同时,对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流入地政府不应仅限于“有学上就可以”,应设立专项资金对有符合基本办学条件的民办学校予以补贴支持,帮助他们优化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郭静.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南方人口,2013,4(28).

[2]王平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缺位及保障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09(7):24-25.

[3]钱再见,耿晓婷.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路径选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9―73.

流动人口现状篇5

abstract:taiyuanhasmadesomeachievementsinthesolutionofreceivingcountrycompulsoryeducationforthechildrenoffloatingpopulation,butsomedeep-seatedcontradictionsandproblemsstillexist.weshouldstartwithseveralaspects:acceleratingthereformofhouseholdregistrationsystemandstrengtheningthesupportandmanagementofmigrantschoolsandsoon,properlysolvetheproblemoffairreceivingeducationforchildrenoffloatingpopulation.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对策

Keywords:childrenofthefloatingpopulation;education;thestatusquo;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238-04

0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太原市与全国一样,出现大规模的乡城迁移和城际迁移,流动人口呈现出总量迅速增长和在城市居住时间不断延长的趋势。流动人口由过去分散的、个人的流动向携家带口的举家迁移转变,流动儿童的数量由此而不断增加。这种主要由农民工群体构成的第二代移民成了中国城市关注的又一新的弱势群体。在现阶段,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往往成为这一群体工作、生活的最大影响因素,因此,深入剖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及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应对之策,对于太原市转型跨越发展和建设一流省会城市都具有积极意义。

1太原市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

1.1太原市常住总人口中0-17岁儿童人口变化情况根据太原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太原市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常住总人口为420.16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常住总人口334.43万人相比,十年间共增加85.71万人,增长幅度为25.63%,年平均增长率为2.31%。而2010年常住总人口中,0-17岁的人口为75.70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8.0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83.21万0-17岁人口相比,十年共减少7.51万人,0-17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87个百分点。(见图表1)

两次人口普查报告对照说明,从2000年至2010年十年中,太原市常住总人口呈现迅速增长趋势,除了太原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的惯性因素外,外来流动人口的不断涌入,无疑是造成这一趋势最主要的因素。与此同时,之所以会出现0-17岁儿童人口在太原市常住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的情况,除了全市户籍人口年龄结构自然老龄化的惯性因素外,太原市0-17岁流动儿童人口在全市流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过低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

1.2太原市儿童人口受教育程度变化情况从图表2我们可以看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太原市常住总人口中6岁及以上义务教育适龄人口中,接受高中教育的人口为104166人,接受初中教育的人口为180312人,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为241152人,未上过学的人口为4486人。(见图表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太原市接受高中教育的人口共增加67155人,增长181%;接受初中教育的人口共增加10855人,增长6.4%;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共减少76551人,下降24%;未上过学的人口减少19342人,下降81.1%。

通过对上述几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十年间太原市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之所以出现迅速增长势头,一方面是因为太原市房地产业大幅发展,吸引省内其它地区众多富裕家庭纷纷举家迁入省城,成为太原户籍人口,这部分家庭子女的就读需求自然就成为太原市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生源增加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太原市相当一批(包括部分私立学校在内)名牌高中、初中(如山西双语、太原五中、山西实验中学、山大附中等)也吸引了大批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流动人口子女就读。此外,还有大批来自偏远农村的外来务工经商流动人口,把孩子接来送入太原市那些指定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初中学校学习。

1.3太原市流动人口儿童变化情况伴随着太原市流动人口的不断增长,太原市流动儿童人口的数量也在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据太原市教育部门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太原市6-14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在校学生数为53636人,而到2011年则增长为83704人,五年间增幅达56.1%。2011年,太原市农民工子女在校学生小学为64593人,其中男性34077人,占53%;女性30516人,占47%;初中在校学生为19111人,其中男性10503人,占55%;女性8608人,占45%。(见表1)

1.4太原市流动人口儿童受教育情况太原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化的推进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员进入太原市务工就业,其适龄子女也大量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就读,太原市教育需求量逐年增加。据太原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太原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近9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0%,其中,每年小学、初中入学的符合条件的学生约1.6万人至1.7万人。2012年,全市六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共接收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7036名,民办学校招收8100名新生。(见表2)

1.4.1属地情况太原市教育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太原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小学在校学生为55365人。其中,从外省迁入的为21243人,占38%;从省内其他县迁入的为34122人,占62%。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在校学生为13460人,其中,从外省迁入的为3728人,占28%;从省内其他县迁入的为9732人,占72%。(见表3)

1.4.2居住情况据统计,太原市流动人口儿童大多跟随父母居住,且以租房为主,这部分人员约占73.8%,买房人员约占23.8%,主要以工作经商人员为主,其它人员占2.4%,以寄宿、投亲靠友为主。

1.4.3就学分布目前,太原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类型的学校就读:一是教育部门指定的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学校,太原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约81%在这类公办学校就读,这些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问题上起了主渠道作用;二是民办学校,特别是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比较好的民办学校,成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不可忽视的力量,约10%的流动人口子女就读于这类学校;三是部分优质公办学校,由于教育质量高,社会信誉好,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

1.5相关政策措施近年来,太原市政府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多方探寻扩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途径。早在2004年,太原市就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即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市、县(市、区)两级政府财政部门要安排保障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为农民工子女就学提供一定比例的经费补助;机构编制部门也要根据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学生数量,核定教职工编制;街办、社区负责动员、组织、督促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依法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接收农民工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要给予扶持,设立条件可酌情放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分配工作,由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具体实际,制订相应的方案予以实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在高中阶段的招生工作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外来人口子女办理转学、休学、复学等有关手续,与本市市民子女同等对待。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持一年以上暂住证、就业证以及计划生育部门提供的证明、原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或学校证明,到现居住地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即可就地就近为子女登记入学。符合条件的,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分配到指定的学校就读。办有初中的企事业单位应安排在本单位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到本单位办的初中学校就读,收费按照省定的标准执行,与本地、本单位学生一视同仁。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也要对其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借读收费为公立学校初中每生每学期最高750元,公办小学每生每学期最高500元,偏远的小学、初中每生每学期分别为100元、200元。

2太原市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面临的问题

2.1受教育机会及权利不均等受教育机会及权利是衡量教育公平的最重要指标。流动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首先表现为入学机会的不平等。依据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必须以儿童的户籍为就近入学的依据。这个规定就为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入学设置了一定的障碍。流入地政府为了确定是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要求入学的学生家长必须持有六证:户口簿、身份证、暂住证、务工就业证明、本市街道办事处或社区确定农民工在城区内实际居住地址的证明等等。流动人口子女只有具备六证才能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否则不能进入公办学校。很多流动人口家庭因无力交子女借读费,就只好让孩子辍学或者送回老家。即使有幸就读的孩子,由于另一项制度——学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又使得流动学生不得不中途转学回乡参加复习和考试,这就阻碍了流动学生接受教育的连续性;其次表现为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流动人口子女即使交得起高额的借读费,能够在公立中小学就读,也往往被视做特殊学生,与本地人口子女不能实现同等待遇。

2.2社会力量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在公办学校和一些私立(贵族)学校入学门槛较高的情况下,各类民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就只能成为流动人口子女上学读书的唯一选择。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无论在办学条件还是教学质量等方面,这些学校与公立学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子弟学校大都校舍简陋,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师资力量也很薄弱。调查结果显示,太原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中专学历占绝大多数,约90.4%,大专以上学历仅占约9.6%。由于办学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发展机会少,教师流动性很大,因而,这些学校只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能上学”问题,却未能解决其“上好学”问题。

2.3群体性歧视加大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压力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经济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偏僻农村,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对群体性歧视感受最敏感的正是这部分流动人口家庭的孩子。在校园,城里孩子条件普遍较为优越,他们对穿着土气寒碜,满口方言,没有电脑,不会上网的农村孩子常常另眼相看。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部分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烦恼。由于学习基础不好,难以接受课堂教学,被极个别老师轻视、受同学排斥、没人辅导作业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来自外部的群体性歧视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与城市孩子的不同,是被“隔离起来的特殊群体”,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更容易形成人格障碍。如果学校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缺乏疏导和沟通,极易造成这一群体的孩子成年后出现某种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4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在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他们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受调查的流动人口中,具有小学学历的约占14%,具有初中学历的约占67%,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约占1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不到1%。因此,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知识水平不高,无法顺利辅导子女的功课。流动人口家庭的经济收入也偏低。由于他们大多挣钱十分艰辛,在生活中精打细算也只能满足温饱,对子女教育的经济投入就更少了。由于流动人口家庭父母从事的职业也很不稳定,有的甚至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8小时以上,也就无暇顾及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客观上制约了其子女家庭教育的成效。

2.5“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责任界定模糊2001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强调:“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首次提出了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上的“两为主”的办法,这是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根本途径。可现实情况是:接纳农民工子女势必要求流入地政府投入额外的教育与管理费用,在教育资源有限,无法确定这部分教育投入所获得的教育收益中自己可以获得的前提下,流入地政府必然从自身利益出发规避政策;流出地政府由于大多经济欠发达,教育经费本就紧张,因此即使按照户籍制度中央已经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拨给了流出地政府,但其也不愿意转移支付给流入地政府,这样最终导致这些孩子处于“两不管”的境地。

2.6现行户籍管理和教育分权制度阻碍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从根本上说,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和教育分权制度是产生流动人口儿童受教育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在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方式进行,义务教育由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提供,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筹集,义务教育的资金直接划拨到户籍所在地。然而,在农民工进城流动的时候,那些划拨的义务教育资金却并没有随适龄入学儿童流动,以至于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家庭中的适龄入学儿童无法享受当地政府的教育补贴。这种分权性的义务教育制使得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入学儿童在实际中无法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因而也使他们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相应受损。

3解决太原市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对策

3.1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保障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解决流动人口儿童子女受教育问题,应逐步打破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弱化和消除户口被赋予的教育附加功能。从政府层面来讲,应建立流动人口儿童统一动态学籍管理体系,实现学籍管理信息化,通过掌握流动人口子女的数量和相应的教育状况,尽量让每一个流动人口子女都能入学或为其建立临时学籍,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在此基础上,设立流动人口儿童教育专项资金,以流入地流动人口子女的规模为依据,建学费随学籍流动的义务教育经费拨付机制,同时,简化入学程序,纠正向流动人口子女收取借读费、赞助费等各种费用的歧视性做法。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流动人口子女施以平等教育,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以及班级管理中,都应把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市民子女一视同仁,使他们享有同等的成长与发展的机会。

3.2明确职责范畴,确立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统筹协作机制应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的责任范围,通过责任规定建立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统筹协作的制度和机制,对每一个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规定都应做到尽量细化;要进一步加强规范教育财政的转移支付,即把流出地政府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规范转移支付给流入地政府,真正做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以提高其行政作为的积极性;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隐瞒实情、没有积极有效地应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部门给予相应惩罚,能够做到积极应对的给予适当奖励。通过这些制度安排,使各级政府认识到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自身责任的重大性,以此确立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3.3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和管理,逐步提高其办学水平农民工子弟学校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政府应从办学资金、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给予农民工子弟学校适当的扶持和帮助,逐步提高其办学水平。首先,应制订合理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在设校要求、审办手续、教师资质、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应进行严格的规定和审查,对符合办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给予政策扶持和指导。其次,给予农民工子弟学校一定的财力支持。政府可以实行“生均拨款制度”,即流动人口子女只要有户口,不管是在出生地还是流入地入学,其所在学校都可以获得政府下拨给每个孩子的“生均教育经费”。同时,应积极倡导和鼓励社会捐赠,社会筹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并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保障将捐助的办学资金落到实处。第三,优化教职工队伍,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政府应适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社会各界人才到农民工子弟学校任教,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察,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以提供职位评定优先权;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之间共同分享。同时,健全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福利政策,保障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职务评定、业务培训,以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3.4营造和谐校园关系,最大限度帮助流动儿童减轻心理负担学校是流动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影响着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平等和谐、互帮互助的校园氛围,最大限度帮助流动儿童减轻心理负担。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老师有责任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通过耐心的辅导,引导他们调整学习方式,培养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尽早度过适应期。其次,强化同伴关系,引导同学间积极互助。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建流动儿童与城市孩子组成的互助小组,使其互相学习,增进了解,建立良好的友谊,以减轻流动人口子女心理的“边缘化”倾向,帮助他们逐步建立与当地孩子之间的精神和文化认同感。

3.5建立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关爱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模式建立以流动儿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社区、街道基层组织为主体的管理网络,以学校老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对流动人口家长和子女开展分层次、多维度和可持续的帮助。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开展家长课堂、座谈会等活动,使教师与家长能够双向沟通,促使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不仅只关注其子女在学习上的困难,更应关注孩子在学校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上的困难,帮助家长为孩子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建立真正意义上崭新的家庭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流动人口儿童家庭教育失当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蔡婷.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流动人口现状篇6

【关键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宣传教育

龙岗区是深圳市6区之一,位于深圳市的东部,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前身以农业生产为主。2004年深圳实现全面城市化,使深圳市的宝安、龙岗2区27万农村人口,完成了从“村里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换[1]。城市化初期存在着,经济发展方式、人员的思想意识、教育及管理工作、外来打工人群与深圳市其他区相比相对弱化。龙岗区总人口为293.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60.2万人,占总人口的88.7%。全区育龄妇女人数54.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47.6万人,占育龄妇女的87.7%,女性人数占流动人口总人数的74.5%。因此有必要了解他们性与生殖健康的现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为《深圳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宣传、服务评估的模式研究》提供依据,进而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2]。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全区3个镇的,员工人数在1500人左右,月均收入相对稳定,人员流动性小,工作岗位相对稳定的10个工厂,随机调查了7047人。

1.2调查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与调查需要,设计制作了“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调查问卷"。问卷经专家咨询、预试验和进一步修正后,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负责,集中发放,让被调查者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填写。收回调查问卷经审查有效问卷列为统计学分析。

1.3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认识;避孕方法的认识和选择;安全、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1.4数据处理对于收集到的调查结果资料,我们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编程,由2人分别录入全部数据。数据经过清洁复核后,采用SpSS1.0LQ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应答者中男性有1845人,占26.2%,女性有5202人,占73.8%。男性的平均年龄为25岁,年龄16~49岁。女性的平均年龄为24岁,年龄15~59岁。在所有的应答者中,未婚的占54.1%,初婚的占40.7%。74.9%的应答者是工人,16.8%是农民,2.3%是干部,其余的分别有服务员(1.9%)、行政人员(1.7%)和待业者(1.4%)。在应答者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7.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5.0%,高中及以上者共占27.6%。应答者的平均收入为726元,大部分应答者的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占80.1%,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13.8%,收入在1000元以上者占6.1%。有68.3%的应答者是居住在单位宿舍里,而有28.1%的人是自己租房子居住。见表1。

2.2男女文化层次对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认识(%)见表2。

2.3婚姻对避孕方法的认识和选择在避孕方法的认识上,已婚和未婚有一定差异,已婚者56.7%的人知道避孕方法类型在3种或3种以上,未婚者只有28%,已婚者34%的人知道有3种以下避孕方法,未婚者只有43.3%,还有24.7%的人不知道避孕的方法有哪些。已婚者有46.1%的人接受过关于避孕方法知识的宣传教育,未婚者只有10%。已婚者认为副作用最小的避孕方法是使用宫内节育器(36.4%),其次是(25.5%)和女扎(13.5%),未婚者则不知道。已婚者认为最有效的避孕方法是宫内节育器(34.2%)、女扎(30.4%)、男扎(11.9%)和(11.7%)。所以他(她)们最愿意用的避孕方法也就是宫内节育器(44.0%)、(20.3%)、女扎(12.1%)和男扎(7.2%)。未婚者认为最有效的避孕方法是(54%),最愿意用的也是(43%)。见表3。

2.4目前对安全及非意愿性妊娠的认知情况在调查对象中,发现未婚有的人占86.5%。男性未婚有的发生率为89%,而女性未婚有的发生率85.7%。在的人中,每次同房都采取避孕措施占6.8%,从未采用避孕措施的人则占62.5%,偶尔采用的人占30.7%。主要的避孕方式是和避孕药,经常使用套的人占8.8%,而在首次发生时,有25.4%采取了避孕措施,有25%的人非意愿妊娠做人流手术,有89%在附近社康或诊所手术,11%到医院。应答者96%的人认为人流术对身体有损害。66.6%的应答者认为婚前有相当大的危害。52.4%的人认为婚前可以理解,而35.9%的人则对婚前持反对态度。63.5%的人认为自己的是安全的,而36.5%的人则认为自己的不安全或是不完全安全。

2.5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来源情况调查显示:有40.6%生殖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书籍、报纸、杂志。从计划生育宣传部门获取的24.8%,从专题讲座中获取的23.2%,当面咨询的19.0%,从电视台获取的19.6%,观看录像带获取的14.9%,培训的14.0%,热线咨询电话的11.9%。93.7%的人希望多了解一些关于生殖健康的知识[3]。他(她)们认为由计生人员(59.5%)和医务人员(31.3%)来提供这样的宣传教育比较合适。但男女性别差异对获取知识又有所区别。见表4。

3讨论

流动人口现状篇7

关键词:华漕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

伴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也比较大,在上海进行分娩的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数量在不断上升之中,但是受到文化条件的限制,这些分娩者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进行产前检查,导致出现非法接生现象。华漕社区作为一个发展型的社区,在人口孕产妇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流动的孕产妇进行关注,努力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进一步降低死亡率,现对2011~2014年华漕社区的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一、华漕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现状分析

1.对象

将华漕社区2011~2014年生活的孕产妇并能够建孕册的流动人口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得到的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方法

对2011~2014年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报表进行分析,报表是由社区的固定人员提供,并在每年都组织孕产妇填写与培训。

3.结果

2011~2014年华漕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详见表1,从表中可以发现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率较低,而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表1:华漕社区2011―2014年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情况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早孕建卡数

1159

1323

930

801

回家分娩数

2033

2243

1160

1277

在沪分娩

1709

2049

1513

1312

流动人口建卡数

4503

4491

4158

3778

活产数

1723

2062

1519

1324

系统管理数

1159

1323

930

801

系统管理率

67.27

64.16

61.22

60.5

4.结论

(1)早孕建册率低

通过这4年的数据能够发现,华漕社区的流动人口建卡数在逐年下降,而且系统管理率也相对较低。最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建立孕产妇的保健手册,而且需要到上海的孕产妇系统进行管理,直到建立孕册[1]。目前华漕社区已经在宣传力度上进行努力,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流动的孕产妇进行检查,并积极倡导早孕建册的意义和好处,希望督促孕产妇及早建册。

(2)产检意识不强

在孕产妇建册之后需要到医院进行产检,整个孕期大概会持续8次以上,之所以进行产检,是因为需要对畸形儿进行筛查,并及早发现妊娠并发症,对其进行处理。要最大程度上保证母体和幼儿的安全,降低死亡率。2011~2014年华漕社区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平均产检次数不高,这就会增大孕产妇的危险系数。很多流动产妇不愿意产检,这就会导致保健意识较弱,产检的次数也会相对较少[2]。华漕社区要求对流动人口的孕产妇进行常规的宣传和介绍,并在社区服务中心对孕产妇进行定期访视或者电话访问,督促产妇进行产检。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流动人口的保健意识,并能够提高产检的次数,降低风险。

(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

所谓孕产妇系统的管理人数是指在产后的28天内对孕妇进行建册,并保证能够进行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在报表的数据之中,要求流动的孕产妇能够进行8次以上的产检数,如果达不到8次以上的,就会降低华漕社区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3]。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率就是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工作难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

二、华漕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对策

针对华漕社区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条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第一,对于家庭困难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情况,政府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保证秘籍的人口流动区能够提供便宜的卫生服务。流动人口的分娩费用也可以适当降低,这样既安全、费用又不高就会增加孕产妇的产检情况。只有政府的工作支持,才不会降低卫生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能够增加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安全性;第二,要对流动人口孕产妇建立更加健全的综合管理机制。对于外来的人口,需要政府和妇联共同努力,彼此之间相互配合,才能不断发挥各自的优势,管理流动人口的孕产妇安全情况,为孕产妇提供更加便捷和优势的服务,让国家和各个部门都收益;第三,对于卫生系统的妇幼保健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要能够对经费和工作、任务进行落实,通过建立更加健全的信息化网络,不仅仅能够提供更加及时的信息,还能解决人户分离而导致的信息不通畅,将准确性大大提升,保证效率的改善。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和动员,才能改善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情况。

对于流动人口问题而言,它是我国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在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进行管理的,要通过多部门和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才能促进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要对流动人口的孕产妇进行定期的检查,保证政府和社会能够给予一定的关怀和支持。保证流动人口的综合性管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未来也将成为一个重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杜清,王临虹,潘晓平.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02).

[2]朱丽萍,谭晶,贾万梁,孙晓明,程晓明.上海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平产分娩点工作及其效果[J].中国卫生资源.2011(02).

[3]孙平辉,刘欣,齐忠,乔力,刘晶珠,栗兰珍.社会经济水平及妇幼卫生系统管理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03).

流动人口现状篇8

就医行为是指人们在感到身体不适或出现某种疾病症状时而采取的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1]。居民的就医行为是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只有全面掌握就医行为的现状及其特点,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医疗卫生领域及医疗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求医的需要[2]。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大多仅针对某一类特定人群[3~6],而针对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就医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2011年,广州市登记在册流动人口数量为726万,基本接近户籍人口,相当于7年前的2.5倍。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在医疗保障、工作、居住环境、经济、文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深入挖掘其就医行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对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更好地推进新型医疗体制改革,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于2009年对广州市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就医行为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居民在就医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9年3~6月居住在广州市且时间大于6个月,年龄在15~60岁的广州户籍人口613人、流动人口258人。

1.2研究方法

1.2.1抽样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在广州市随机选取4个区,再在每个区内随机选取2个街道,在街道内选取871人进行问卷调查。

1.2.2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所用问卷由课题组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就医行为两部分。其中,就医行为包括最近一次患病的就诊情况,所患疾病严重程度,最近一次去医疗机构就诊对医疗费用的评价,就诊医疗机构的方便程度等。

1.2.3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运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在一般人口学特征、就医行为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按α=0.05水准,所有的p值都采用双侧概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将最近一次患病的就诊情况作为因变量,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个人平均月收入、医疗保险参与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就医方便程度、最近一次去医疗机构就诊对医疗费用的评价及所患疾病严重程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分析。

2结果

2.1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一般人口学特征的差异本次研究共调查871人,其中广州市户籍人口613人(70.38%),流动人口258人(29.62%)。男性402人(46.15%),女性469人(53.85%)。流动人口较户籍人口年轻(p<0.001),流动人口30岁以下者占51.10%,户籍人口仅占23.70%。户籍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流动人口(p<0.001),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分别占39.97%和22.90%。户籍人口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较流动人口长(p<0.001)、医疗保险参保率较流动人口高(p<0.001),但流动人口的自评健康优于户籍人口(p=0.004)。详见表1。

2.2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就医行为的差异

流动人口最近一次患病未就诊的比例高于户籍人口(p=0.024),分别有46.66%和55.04%的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患病未就诊。相比流动人口,户籍人口到医疗机构就医更为便捷(p=0.036)。尚不能认为两者对最近一次就诊医疗费用评价的差异(p=0.367)和所患疾病严重程度的差异(p=0.05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2.3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籍类型、对就医费用评价、自评健康状况、就医方便程度、疾病严重程度是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与户籍人口相比,流动人口在患病时更可能选择不去就医(oR=1.616)。认为就医费用贵(oR=1.928)、所患疾病更轻(oR=1.494)、自我健康评价更好(0R=1.894)的居民也更倾向于患病不去就医。距离医疗机构的方便程度是居民患病未就诊的保护因素(oR=0.452),相比距离医疗机构更远的居民,距离医疗机构近的居民不容易出现患病未就诊。见表3。

3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广州市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性别,主要表现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医疗保险的参与情况、自评健康状况以及就医行为存在差异。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户籍类型、对就医费用评价、自评健康状况、就医方便程度、疾病严重程度是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3.1户籍类型与就医行为

通过研究发现,广州市49.14%的居民患病未就诊,分别有46.66%和55.04%的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患病未就诊,高于2008年卫生部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38.2%)。单因素分析显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于户籍人口,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比户籍人口长,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的覆盖率(61.24%)低于户籍人口(84.6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类型是居民患病未就诊的影响因素,流动人口更倾向于患病不去就医。相关研究显示[7],由于外来人员中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正确的健康观念,同时经济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医疗保险覆盖率低,故出现疾病症状而选择不去就医。所以应增加对流动人口的卫生经费投入,提高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加强对流动人口卫生知识的宣传。

3.2健康情况与就医行为

自评健康状况更好,所患疾病更轻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患病不就医,这和王敏[8]在中国城乡患者就医行为研究中得出的结果一致。与健康状况较差者相比,自评健康状况较好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休息及自服药等自我医疗方法[9],而没有及时采取更加合理的医疗方式,增加了健康风险[10]。同时,本研究发现,就医行为也和疾病的发生情况有关系,疾病病情更严重,更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从而增加其就医的行为[8]。因此,应加强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从而形成合理的就医行为。

3.3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就医行为

流动人口现状篇9

[关键词]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社区健康;探讨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3(b)-0153-02

人口流动作为一种社会化现象长期的存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现象也愈加显著,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迁移流动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1]。由于流动人口的素质往往参差不齐,特别是对自身健康及保护意识的缺乏,近几十年来流动人口中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都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严重影响着当地城市的管理,因此探讨流动人口的社区健康管理问题十分重要。

1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

我国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服务业。流动人口的平均居住面积较小,公共卫生意识观念较为薄弱,居住场所几乎不具备卫生设施;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自偏远农村或山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一定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特别是在学龄前儿童的疾病预防和育龄妇女保健方面,流动性较大,较难进行定期检查和规范性的预防接种,因此流动人口中的传染病发病率也比较高[2]。另外,流动人口对地方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资源都不够熟悉,获得医疗卫生资源的渠道也比较狭窄。

2流动人口的社区健康管理

2.1社区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社区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网络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大多数城市社区的健康管理都是由兼职人员来进行,这些工作人员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都不够重视,又由于流动人口成分较为复杂,综合素质偏低,认为健康保健和健康教育可有可无,有些人还认为纯属是浪费时间并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社区健康管理网络上的断层[3]。此外,社区健康教育及管理场所往往比较简陋甚至缺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健康管理缺乏严肃性、规范性,使社区健康管理工作难以顺利的开展。

2.2流动人口的社区健康管理的对策

2.2.1加强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工作可以联合当地社区的计生部门,定期在社区流动人口中开展育龄妇女妇科疾病的普查,做好宣传,让她们意识到普查的重要性[4]。对孕产妇要做好系统管理,督促其做好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以保障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也应督促学龄前儿童定期体检,提高免疫接种率,从而为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2.2.2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针对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和构成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讲座对促进社区流动人口健康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形成非常关键,同时也是实现流动人口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首先要积极了解社区流动人口的年龄和职业等特征,根据上述特征再细分为不同的群体;可以请比较有权威的专家来进行相应知识的讲授,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流动人员的重视,然后根据不同群体的大致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讲座[5]。如对于青年、中年人,可以讲授性传播疾病的知识,对于少年和未成年人可以讲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对于儿童则应该讲授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对于育龄妇女主要讲授科学健康育儿以及计划免疫有关知识。

2.2.3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应该根据各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在社区设立宣传栏、制作并发放健康教育的册子,从生活饮食、起居卫生等各个细节培养流动人员的健康意识和规范其行为习惯。还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比赛及竞赛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兴趣[6]。比如世界无烟日及艾滋病日的知识竞赛,进行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饮食合理搭配的知识问答及防治知识普及,对于获胜者可以给予一些生活用品的奖励,这样也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流动人口参与健康教育中来。

2.2.4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实现目标管理社区健康管理人员可以在每一季度根据本社区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及构成现状,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的计划,这样不仅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还能够分步骤地落实制定的计划,使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能够有序规范的进行[7]。社区健康管理人员在制定各个阶段管理计划时,首先要大致了解本社区流动人口的接受程度,以便选择他们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平时应该积极与流动人口沟通、交流,以便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健康知识的薄弱点。

3讨论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作为我国重要的一个群体,流动人口的健康保护意识及社区健康管理情况严重影响着各个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结构、素质以及分布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都日益突出,如果不能够积极重视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有可能会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成为社会建设的安全隐患。已有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流动人口是各种慢性、传染性等疾病的高发人群,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往我国流动人口的社区健康管理仅仅由单一的部门发起和执行,其所起的作用比较有限;近些年来,我国联合医疗卫生部门、计生部门以及社区居委会等多种社会服务部门,从孕妇及学龄前儿童的保健出发,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对流动人口普及健康知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促进了社区流动人口健康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疾病的查治率,有效地保证了流动人口的身体健康[8]。然而,由于我国社区流动人口的密度较大、人口数量多、流动性也较大,资金缺乏、意识观念等多种问题都使我国的流动人口社区健康管理状况与预期的目标存在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人力的制约以及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都是影响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实施开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还需要医疗卫生及社会各个服务部门联合起来,为健康管理有序、规范的进行提供切实的保障,从而使流动人口能够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医疗卫生待遇,并且也能够引导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卜保鹏.社区健康管理的模式探索[J].中国现代实用医药杂志,2011,14(7):2192-2193.

[2]李可今.宁夏贫困山区流动孕产妇社区委托健康管理措施及经验[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5872.

[3]郎敏.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初探[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86.

[4]冯显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政策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7):9-11.

[5]温泉,郭春江.当前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1):472-473.

[6]叶裕民.中国流动人口特征与城市化政策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2):75-81.

[7]孙秀云.北京市崇文区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社区卫生需求利用情况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5):455-457.

流动人口现状篇10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在京举办新型城镇化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论坛,论坛了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的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初步融入城市,基本实现在流入地的生存立足。

为综合测量流动人口总体融合状况,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研究编制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指标,并根据上海市松江区、苏州市、西安市等8个城市进行的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融合状况进行分析。课题牵头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杨菊华介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包括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文化交融等指标,指数得分介于0~100之间,取值越大,表明融合程度高。

调查分析的初步结论认为,流动人口融合总指标指数得分为63.7分,其中流动人口的文化交融得分最高,为67.6分,其次是经济立足,第三为身份认同,社会接纳得分最低,为58.2分。杨菊华认为这表明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依旧处于血缘、亲缘、地缘阶段,与本地人有较大的社会隔离,总体融合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调查结果还发现,流动融合总指标指数与所在城市的经济水平息息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流动人口经济立足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经济立足情况不佳,但流动人口社会接纳、文化交融和身份认同状况较好。这不仅说明经济发展程度与社会融合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而且经济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流动人口的经济立足,但经济发展未必带来流动人口与流入地本地居民在行为、文化和心理方面的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主任李国祥认为,除了经济与文化,利益分配也是影响社会融合总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客观上会对城市居民的既得利益产生影响。城市居民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所享受到的公共资源都会被农业转移人口所分享,这导致其产生排斥情绪。

根据分析结果显示,跨省流动人口的总体融合水平较低,但经济立足状况较好;跨县流动人口更易实现社会接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强。杨菊华认为,省内流动人口熟悉当地的社会环境,拥有相同或类似的文化背景,语言行为更易适应,融合障碍较小;跨省流动开始出现语言交流障碍,社会关系网络不再密集,劳动就业、保障居住等问题凸显,故融合程度稍低;跨省流动使空间距离的影响最大化,社会关系需要重构,行为习惯或完全不同,社会保障缺乏,即使跨省流动可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也会被亲情缺乏、语言障碍、习惯差异、归属不明所抵消,导致总体融合水平较低。

社会融合指数还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融合水平越高。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流动人口融合指数得分超过仅有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者14分,二者在社会接纳方面的差距更高达22.5分。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对容易为当地市民所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