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8:46

粮食安全的内涵篇1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思想;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

〔中图分类号〕f30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42-06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但翻开中国的历史,写满了“天灾”、“饥荒”等字眼,千年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竟是一个“饥荒国度”。〔1〕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国以来粮食安全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部粮食安全思想变迁史。研究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内涵的演变特征,有助于总结其中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产生重大影响、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成果,发现对粮食安全制度产生负面作用的思想因素,并为未来粮食安全发展提供启示。

一、粮食安全概念的发展

粮食安全思想中国自古便有,但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1974年,fao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2〕这一概念在1983年、1996年、2001年均得到修正。学者们对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粮食首脑会议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一直非常关注,分析认为,其粮食安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第一,从对象上说,粮食安全是对“所有人”供给;第二,从数量上说,粮食安全供给的数量标准应当是“足够”;第三,从质量上说,粮食供给的质量应当是保障“健康”;第四,从时间范围上说,粮食的供给应当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体现为“在任何时候”;第五,国际粮食安全概念一直以来非常强调一个标准,即可获得标准和购买力标准,提出应当让所有人“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国际粮食安全概念偏重于关注贫困与饥饿问题,偏重于对第三世界国家和贫困人口的粮食获得,以及营养安全。近年来,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粮食安全中的质量问题。

国内对粮食安全概念的研究,经历了从对世界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概念介绍,到逐渐提出立足于中国国家安全的粮食安全概念,并对粮食安全内涵进一步丰富的发展过程。1983年,吴天锡在《世界粮食安全政策》一文中将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引入中国。继而,中国农业科学院“世界粮食安全问题”课题组于1988年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粮食安全应当包括宏观安全和微观安全两个层面。微观安全即指个人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粮食获得和营养安全;而宏观安全则是指从政治方面看,国家以财力保证和宏观干预政策,保证国民的粮食安全。课题组认为,粮食安全系统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世界粮食安全大系统之下的国家和地区子系统,层层分解直到家庭和个人子系统;从粮食安全的环节看,可以划分为供需两个子系统,以及生产、储备、外贸、消费、收入分配、运销系统等。〔3〕1998年,朱泽提出中国粮食安全概念,认为粮食安全是指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粮食的需求和粮食经济承受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4〕针对《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提出的“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一有关粮食安全体系的表述,2001年丁声俊分析认为,粮食安全的概念相当丰富,至少应包括任何需求者、任何需求时间、各个产地来源、各种所需粮食和食物、粮食和食物数量与质量以及购买力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而中国的粮食安全体系,应包括粮食生产能力持续、稳定增长的生产体系;确保粮食供应的市场贸易体系;健全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对粮食进出口、粮食储备等进行宏观调节;提供综合信息的粮食预警报体系;建立援助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5〕吴志华认为,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与其生存与健康相适应的足够食品,而对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进行动态、有效平衡的政治经济活动。〔6〕200

6年,高帆论述认为,粮食安全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居民能够获得与其需求相适应的粮食。实现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生产、流通和购买等因素在内的“多链条互动”的过程。〔7〕2009年,肖春阳指出,在粮食安全概念上,中国与世界粮农组织的概念内涵并不一致。他认为,世界粮食组织所说“foodsecurity”,直译为食物安全或食物保障,现在约定俗成译为粮食安全,实质是食物安全。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同于世界粮农组织食物安全的概念,应是就一个国家而言,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供人们直接消费的人均粮食供应量(膳食能量供应量);粮食生产按市场需求稳定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适量进口粮食;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8〕2010年,刘笑然论述认为,粮食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满足每个居民获取所需粮食及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地域、对象、数量、质量、卫生、价格和运送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现代粮食安全至少应该包括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流通安全和生态安全四层涵义。〔9〕

由上观之,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粮食首脑会议对于粮食安全的定义是基于“世界粮食安全观”的角度,从全世界的粮食安全状况出发,考虑世界上最落后国家、地区、民族、人口的贫穷与饥饿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粮食安全目标。而我国的粮食安全概念,一方面,它仍然指向“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起,也能买得到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但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国内研究的语境下,当我们提到粮食安全这一概念时,还应当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理解。从对既有的粮食安全概念的梳理,可以发现,粮食安全思想的内涵也是随着时展而不断丰富的。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贸易这四个重要的内容在粮食安全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占据了特别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国际形势的不同,粮食安全思想由单纯重视粮食生产,到重视粮食流通,再到强调粮食贸易,并发展成为注重粮食生产、流通、贸易的综合协调,其内涵表现出一种由封闭向开放演变的特征。调粮食生产的粮食安全思想

粮食安全思想中,粮食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能稳定地提高粮食的产量,持续地、较好地满足国内的主要需求。〔10〕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生产是粮食稳定供给的基本前提。因此,在我国的粮食安全思想中,粮食生产一直处于基础地位,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这一点在建国之初的粮食安全思想中体现得尤为明显。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大改造,这段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而迅猛的发展阶段。中国在经过苦难的战争后,开始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并进行了大范围的经济重建,努力摆脱贫穷与落后,为我国初步进行工业方面的建设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是中国经济政治和经济体制转变最剧烈的一个阶段。在这短短七年之间,中国从开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转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再到社会主义大改造,最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时期中国的剧烈转变和当时所面临的严峻国际形势,都对当时中国的粮食安全情况以及形成粮食安全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本段内容参阅:魏巍《陈云的粮食生产思想初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熊亮华《陈云对粮食问题的卓见》(《党史博采》1995年第11期)等文。在这个阶段,陈云负责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提出过许多重要的粮食安全思想。对于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陈云的代表观点是“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

在新中国成立时,面对东北1200万亩的粮田受灾,上海资本家大量储存布匹、粮食,哄抬物价扰乱市场,期望从中投机获利的情况,陈云不仅要为救助灾民而调拨积聚粮食,还要为稳定物价和市场而大量调拨布匹、粮食来保证上海物资供应。1950年4月13日中央会议上,陈云就粮食状况和财政状况进行了报告,提出:“应该预计到,经过十二年的战争,我国农田产量大幅降低,民间粮食的存储很少……帝国主义者以及逃亡在海岛上的一小群反动分子正在幸灾乐祸,他们梦想大陆上发生什么粮食危机。就让他们做梦去吧!华北、东北、河南、山东(除胶东区)等地已经普降春雨,我们麦收有望了。同时全中国农民正在进入

耕。那些幻想我们发生粮食危机而幸灾乐祸的人,注定会失望的。刚好相反,中国人民不但能战胜灾荒,而且会呈现出我们多年未有过的粮食丰收、粮价平稳的大好局面。”〔11〕陈云上面的讲话中包含了如下几点意思:第一,克服粮食危机,做好粮食供应,首要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第二,国家安危、政治斗争与粮食生产紧密相联。因此,他积极呼吁“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提醒全党更加重视和认真对待粮食生产。1951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召开,陈云在会上发表了《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的讲话。他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仍要大量进口粮食、棉花等许多农产品,虽然现在比以前有改善,但是,发展农业仍是头等大事。农业不发展,工业就很难发展。”〔12〕他提出了一些重要举措来增加粮食的产量:(一)完成;(二)预防水旱灾害,兴修水利;(三)提高粮食单产,发展化肥使用。①

而后同志提出的“以粮为纲”和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的在全国“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是对重视生产的粮食安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经过几年的经济恢复,1956年底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得到好转,以为代表的党中央认为中国当时的经济体制已经较为完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无法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建设。粮食生产上“以粮为纲”,是在1958年提出的,在这一口号提出之初,由于“”浮夸风盛行,同志误以为粮食形势大好,已经在考虑“粮食太多怎么办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精力可以放在工业,特别是钢铁生产上面。在与薄一波的对话中,以“以粮为纲”这一口号,逼迫工业发展也拿出相应的口号,提出更高的工业发展指标。〔13〕这种过快过急全局冒进的发展道路,使得经济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以粮食总产量为纲的农业生产结构,也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发展。1960年,饥荒发生,使本就出现问题的粮食安全状况雪上加霜。这时,中共中央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指出保证粮食生产不单是农业部门的责任,而且是各部门甚至全党、全民的共同责任。在“以粮为纲”、“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等粮食安全思想中,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是粮食生产。

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体制显示出很大的弊端,党内开始了对包产到户的讨论,这实际上也是粮食安全思想中关于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即选择怎样的生产方式对发展粮食生产最为有利。在这场讨论中,陈云、邓小平、邓子恢、曾希圣、李富春等人都基于务实的立场,认为包产到户更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粮食生产积极性。但坚持认为,公有制是富强的根源,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是倒退,以政治标准来判断粮食生产方式的优劣。包产到户在改革开放之前最终未能被采用,但作为粮食生产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为改革开放之初的农业生产体制改革提供了思想源泉。

尽管粮食流通、粮食贸易、粮食储备等思想在建国之初的粮食安全思想体系中已经初步形成,但把粮食生产放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头等重要地位,是建国之初粮食安全思想的主要内涵。这一方面是由于经过长期的战争破坏后,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低点,粮食供给不足而需求不断增大,决定了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大多数人的基本粮食需求以获得人们对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保证国家内部稳定,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和物质保障成为粮食安全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封闭的经济环境决定了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主要内涵。1953年开始,我国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国家利用政权力量,采取层级化的科层制治粮结构,科层是指国家严格的层级管理模式。科层制治粮结构,即指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严格的层级管理治粮模式。这是高度集权的粮食安全保障结构。见张睿《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变迁的内在逻辑》,《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8期。强制要求农民把他们生产的粮食全部卖给国家,由国家来控制、调节全社会的粮食供应。市场流通的作用被国家计划取代。在这种封闭的粮食安全体系中,流通已经为国家所控制,因而在粮食安全思想中不占据重要位置。保障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为粮食安全的内涵所在。流通体制改革的粮食安全思想

粮食安全中的流通,是指通过流通环节确保粮食的稳定供应

,让人们在任何情况下、短时间内都能买得到、买得起所需要的粮食。娄源功认为,粮食流通安全主要涉及粮食流通体制、价格体制、储备体系、进出口贸易政策、补贴制度和粮食市场体系等多方面的问题。但在本文中,粮食流通仅指粮食的国内市场流通,对粮食进出口贸易单独论述。见娄源功《中国粮食安全的宏观分析与比较研究》,《农村经济管理》2003年第3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突破。1982年,我国首个农村工作“一号文件”诞生,肯定了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体制。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了自,在分配劳动成果过程中也打破了“大锅饭”,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14〕1979年到1984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大幅提升。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1979-1984年《中国统计年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粮食统购政策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在改革开放以后关于粮食安全内涵的讨论中,不仅强调粮食生产,更强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众多学者以及政策制定者围绕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阐述观点,丰富了粮食安全思想的内涵。

1978年以前,国家控制几乎全部的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吴硕在《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必要性和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一文中指出,当时的粮食安全存在粮食高产地区生产发展缓慢,国家粮食统购与统销不平衡,国家财政对粮食统销的价格补贴与年俱增、数字十分庞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粮食流通体制。〔15〕丁声俊在《对我国粮食流通战略转变的探讨》一文中论述到,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粮食流通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在粮食总产量大幅上升,农民“卖粮难”、产粮省调出粮食难与国家“储粮难”、“调粮难”、“运粮难”的情况并存,究其根源,是由于粮食流通渠道不畅。他提出,对粮食的生产和流通管理,必须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根本方针。〔16〕1985年,吴硕再次发文论证粮食流通领域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取消统购统销的时机已经成熟,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应当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农业生产者面向市场需求,靠国家计划指导和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粮食生产的数量、品种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17〕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逐渐减弱了对价格的控制,渐渐地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的作用。〔18〕在粮食流通领域,关于双轨制的讨论十分热烈。1993年,陈锡文指出,我国粮食的“双轨制”是历来就有的,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粮食由市场定价的部分相对来讲可以忽略。〔19〕王德文、黄季?j则认为,双轨制是从1978开始正式形成的,并总结了我国粮食双轨制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是双轨制的形成,第二阶段是利用双轨制来发展我国粮食市场,第三阶段是改革双轨制。他们还指出我国双轨制是渐进性发展的,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而且具有可逆性。〔20〕对于“双轨制”的具体路径选择,唐仁建提出通过保量放价来实施,卢迈、谢杨则提出通过保量保价来解决这个问题。〔21〕

对于双轨制的效果,学界的看法也并不一致。一种看法是,双轨制难以影响粮农的生产决策行为,其理由是,我国粮食产品的价格主要是由政府制定,政府决定了粮食的定购价格和数量,并且粮食的定购价格往往在由市场决定的价格之下,因此,粮农的行为主要受粮食的市场价影响,其供给行为也往往取决于市场,而粮农售给国家的部分,则具有税收的性质。另一种观点是,双轨制会影响粮农的生产决策。金和辉认为,定购价格可以引导市场供给,同时,订购价格也通过影响粮农预期而调整粮农的生产决策行为。〔22〕高小蒙等人给出的观点是,由于当时我国还处于非完全的市场经济,市场和计划都会对粮农行为产生影响。但是,只有当粮农的粮食产量充足且国家制定的定购数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市场的作用才会大于计划。〔23〕

1998年,政府先后颁布了《粮食收购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等六个配套文件来推动新一轮“粮改”,力图将粮食生产和流通放置于市场中去。2004年,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文件,决定在这一年全面开放粮食购销市场,稳定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双轨制”改革开始到1998年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

再到2004年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建立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适当运用国际粮食市场调节国内粮食供需、粮食部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运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配合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学者们在这些政策制定前后进行了激烈讨论,为我国政府制定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步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总结,丰富了粮食安全的思想内容。尽管对市场化过程中的一些政策选择存在不同意见,但学者们的主流意见认为,粮食流通由计划向市场,由封闭向开放的发展趋势不可改变。

四、强调贸易安全的粮食安全思想

新中国自建国以后就开始参与世界粮食贸易体系。尽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粮食进出口根据国内粮食产量丰欠不同,出现净进口与净出口局面的变化,但由于我国粮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自给率,并且粮食国际贸易都由国家直接控制,粮食贸易还不足以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状况。贸易安全成为粮食安全思想重要内容,发端于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一文的发表。

1995年,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一文发表后,引起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虽然中外学者们多认为布朗的研究方法导致他得出2030年以后世界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养活中国人的结论是错误的,但是,学者们也清醒认识到,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内粮食市场的发育,国内外粮食价格的变动及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国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坚持粮食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观已经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必须遵守对wto的承诺,逐渐取消保护农产品的各种非关税措施,实现粮食流通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粮食贸易不再是国家牢牢掌控在手的调控器,而成为了新的粮食安全风险因素。〔24〕粮食思想中,对粮食贸易的讨论逐渐成为重要内容。布朗提出的2030年后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国内学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林毅夫在其《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一书中,基于对科技与政策的关系的理论分析提出,只要选择执行正确的政策,在21世纪,中国完全有能力达到粮食基本自给的目标,具体可以通过选择科研优先顺序,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来保障粮食供给。①朱希刚从数据测算上提出,中国2010年粮食缺口为0?27亿吨,2020年仅为0?25亿吨,中国的粮食进口不到世界粮食总贸易量的1/10,不会导致世界性的粮食危机。〔25〕黄季?j则认为,城市化、市场化和收入增长将成为中国粮食需求增长的根本动因,而技术创新将会给中国粮食增长带来持续动力。〔26〕胡岳岷直接对布朗的观点进行否定,认为由于消费习惯的地域差别,即使中国人均收入上升了,也不可能达到美国人对肉、牛奶、禽蛋的消费标准,从而使布朗所认为的中国扩大对动物蛋白的需求将超过世界粮食生产能力的预测,不攻自破。另外,胡岳岷认为布朗夸大了人口对我国粮食供给所形成的挑战,认为中国人口到2030年未必像布朗预测的那样会达到16亿。在供给方面,胡岳岷认为,虽然我国存在大量的农田和灌溉用水被转作非农业利用以及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但总体来说,布朗的结论过于耸人听闻。〔27〕另外,朱泽、蔡承智、陈阜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中国未来粮食贸易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持乐观态度,驳斥了布朗的“中国不能养活中国人”的观点。但另一方面,学者们都认为粮食安全是应当随时警醒的问题,必须给予长期重视,并从各方面做出持续的努力。

其次,对是否应该大量进口粮食进行了讨论。吕新业、蔡承智、陈阜、林毅夫、田野等学者认为,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大量地进口粮食。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进口规模的扩大,将会损害国际粮食供给状况,对粮价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其他国家的利益。并且,鉴于粮食在外交历史中常被粮食出口大国作为政治武器使用,因此,中国粮食必须保证一定的自给率,完全依赖国际市场,对中国国家和世界粮食安全来说,都是不可取的。也有学者,如柯炳生、朱希刚等支持扩大进口,认为中国不应该排斥粮食的大量进口,利用粮食国际贸易来实现国内供应的稳定的风险极低,粮食进口有利于中国粮食安全。

第三,关于粮食贸易中对粮食产业的保护的讨论。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完全排斥粮食国际贸易是不可能的。粮食贸易已经不在于是否参与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的问题,以及在粮食贸易中,如何保

本国粮食产业的问题。对于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学者们根据各种测量方法,提出过很多观点。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粮食外贸依存度不应该超过15%这一红色警戒线,5%—10%是理想区间。〔28〕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讨论了在粮食国际贸易的冲击下,如何保护国内粮食产业。粮食贸易成为粮食安全思想中一个重要内涵,并且在粮食安全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结语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入世以后中国逐步加入经济全球化,我国粮食安全思想也逐渐从单纯强调生产安全,到重视流通安全,到特别重视粮食贸易安全。发展到今天,当谈及粮食安全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单纯指生产安全或者流通安全,或者贸易安全,更多的是考虑一个综合协调的粮食安全体系,包括粮食的生产与流通、粮食贸易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粮食安全思想内涵也逐渐丰富,体现出由封闭到开放的特征,是从单一的生产安全,走向综合协调的粮食安全思想。

〔参考文献〕

〔1〕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2〕黄黎慧,黄群.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5,(5).

〔3〕中国农业科学院“世界粮食安全问题”课题组.世界粮食安全的几个理论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88,(5).

〔4〕朱泽.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7,(5).

〔5〕丁声俊.国家粮食安全及安全体系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4).

〔6〕吴志华,胡学君.中国粮食安全研究述评〔j〕.江海学刊,2003,(3).

〔7〕高帆.粮食安全的真问题是什么〔j〕.调研世界,2006,(3).

〔8〕肖春阳.中外粮食、粮食安全概念比较〔j〕.黑龙江粮食,2009,(2).

〔9〕刘笑然.论中国粮食安全〔j〕.中国粮食经济,2010,(3).

〔10〕娄源功.中国粮食安全的宏观分析与比较研究〔j〕.粮食储藏,2003,(3).

〔11〕〔12〕陈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83,140-143.

〔1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486.

〔14〕杨晓伟,刘小丽.邓小平“共同富裕观”三题〔j〕.天府新论,2011,(5).

〔15〕吴硕.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必要性和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商业时代,1983,(3).

〔16〕丁声俊.对我国粮食流通战略转变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1984,(7).

〔17〕吴硕.粮食流通体制的战略性大改革〔j〕.经济研究,1985,(3).

〔18〕姚芳,孙来斌.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天府新论,2010,(5).

〔19〕陈锡文,等.中国粮食的预测和对策〔j〕.改革,1996,(3).

〔20〕王德文,黄季?j.双轨制度对中国粮食市场稳定性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1,(3).

〔21〕肖凤南.市场化条件下粮食流通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mpa硕士学位论文,2010.

〔22〕金和辉.计划、市场和中国农民的粮食供给行为〔j〕.经济研究,1990,(9).

〔23〕高小蒙,向宁.中国农业价格政策分析〔m〕.浙江人民出版,1992.

〔24〕毛燕琼.论当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外部挑战及“破局”之策〔j〕.天府新论,2011,(2).

〔25〕朱希刚.跨世纪的探索:中国粮食问题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35-36.

〔26〕黄季?j,罗斯高.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种子产业〔j〕.农业技术经济,1999,(2).

粮食安全的内涵篇2

关键词:审计;粮食安全;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政府审计维护粮食安全的依据及路径选择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2日

一、政府审计维护粮食安全的基本依据

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理所当然包括粮食安全。我们认为,审计维护粮食安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依据:从理论上分析,政府审计维护粮食安全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拓展的现实需要;从法律上的要求,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政府审计的法定职责;从现实层面而言,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

(一)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拓展的现实需要。按照“受托经济责任观”这一审计学说,审计是随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的。政府审计产生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其首要或根本目标就是促进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切实有效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内涵的拓展要求政府承担保障和维护国民吃饭的责任。政府审计作为促进政府全面有效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一种监控机制,其功能也随着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内涵的拓展而不断拓展。因此,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拓展的现实需要。

(二)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政府审计法定职责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2006年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在第一章第一条中将立法的目的规定为:“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与“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两项目标的重要基础;“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关系到国家成本与国家效能,对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是国家经济安全。因此,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政府审计法定职责的基本要求。

(三)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2008年刘家义提出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这一重要观点,指出“应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在“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这一观点下,政府审计的功能就是通过发挥经济监控作用,使国家机器能够健康有效运行,而粮食安全是“国家机器能够健康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理所当然是政府审计的重要保护对象。因此,政府审计维护粮食安全是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

二、政府审计如何维护粮食安全

政府审计要有效发挥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的监测、预防、预警、纠偏及修复作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途径;此种途径是联系国家粮食安全与政府审计工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结合当前国家粮食安全形势,政府审计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充分发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

(一)明确粮食安全审计的目标、对象和内容

1、完善政府审计目标。政府审计目标是政府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政府审计目标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审计职能的发展而发展。当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内涵的拓展,要求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成为政府审计的基本职能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就理应成为政府审计的基础目标。

2、深化政府审计对象。政府审计部门通过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可以在不同的领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当前,我国政府审计在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制度与政策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因此,通过深化政府审计对象,大力推行资源环境审计、制度合理性审计、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横向拓宽审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领域,能够有效发挥政府审计在上述领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

(二)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实现机制

1、建设粮食安全审计预警机制

(1)构建粮食安全审计预警系统。粮食安全审计预警系统的构建可以综合利用政府审计各项工作所收集到的信息,纵向深化政府审计工作成果的利用,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系统与事前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功能。

信息收集系统通过审计活动,负责归集各种经济安全信息;信息评估系统利用收集到的粮食安全信息,对国家粮食安全运行中的风险进行评估;信息分析系统,通过评估出来的风险级别,对国家粮食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结果发出粮食安全警报;信息处理系统利用特别审计权,负责对发现的国家粮食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处理。

(2)设计粮食安全审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粮食安全审计综合指数。我们认为,可以设计一套粮食安全审计预警指标体系,包括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四大领域。上述四大领域之下,分别设计一些主要指标。各领域主要指标的选取以政府审计科学研究与实践经验,设置各指标相应的安全值范围,并赋予相应的权重。通过比较审计工作中所收集到的各项指标实际值与安全值范围,就可以识别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风险因素。

通过计算粮食安全审计综合指数,并与预先设定的安全值范围进行比较,就可以对国家粮食安全进行评价,并根据情况进行预警。

2、完善调控、协调机制。国家粮食安全是在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之间进行有效平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要建立与国家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机制,充分利用财政、农业、央行和税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信息,这实际上是一种调控与协调机制的体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

[2]刘英来.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08.5.

粮食安全的内涵篇3

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处理好重点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真落实《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切实加强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注重节约和环境保护,避免因施工造成环境污染。进一步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保证规划区域主要河流的生态用水,加强对地下水超采地区的保护。积极推广节约型耕作、播种、施肥、用药、节水等农业技术,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沼气工程,扩大秸秆还田面积

创新机制,持续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运用投资、财税、价格、金融、法律等多种手段,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争取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形成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加强工程维护,强化分工协作,保证工程项目长久发挥效益

双赢目标,统筹协调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努力破解“三农”难题。不仅要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而且要以粮为基、统筹“三农”、推动全局,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探索出一条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双赢的全新发展道路

优化布局,突出重点

综合考虑黄淮海平原、山前平原和南阳盆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粮食生产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依托95个县(市、区),划定重点建设片区,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形成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基地。坚持夏秋并重、稳夏增秋,抓住秋粮、主攻玉米,扩大玉米播种面积,推广玉米良种密植技术,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确保全省玉米、水稻生产能力达到《规划》目标

内涵发展,主攻单产

坚持以内涵挖潜为主,依靠科技进步,突出提高单产,提高中低产田改造水平,加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力度,推广优质高产作物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粮食良种覆盖率,提高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实现粮食生产的内涵式增长

区分轻重,有序推进

粮食安全的内涵篇4

【关键词】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必要性;措施

粮油食品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保障,其安全管理重于泰山[1]。因安全监测不严格而导致的粮油食品安全事故近些年偶有发生,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在保安全,促民生的社会大局下,强化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等级标准,采用更为先进有效的监测管理模式就值得相关部门认真思考研究。

1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基本概述及其实施必要性分析

粮油食品安全监测是我国粮食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带有极强的社会性和政策性,关乎社会安全,民生推进。从内涵上看,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主要是借助科学的方式方法,围绕粮油食品及其制成品进行卫生指标评价分析,其中,卫生指标涵盖了粮油食品的物理特性、营养特性、食用特性、工艺品质、储藏特性等多个方面。粮油食品安全监测贯穿于粮油行业运行流通的整个过程。而从社会实际看,随着粮油市场竞争加剧,粮油食品市场格局更具多元化,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及行政执法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性[2]。特别是近些年来涌现的许多粮食经营企业,其对粮油食品生产过程疏于监督,在安全及质量标准的执行上有所折扣,相关岗位质检人员经验短缺,工作随意,导致粮油食品问题层出不穷。例如,广受社会关注的地沟油、农产品农药成分超标、红心鸭蛋、陈粮变新粮、转基因大豆油、三聚氰胺奶粉、增白剂面粉、食品运输包装污染等公共食品安全事件极大损害了民众的生命利益,从侧面也揭示了当前开展实施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的现实必要性。

2创新改进粮油食品安全监测机制的相关措施

2.1实行粮油食品质量追根溯源制度,从源头封堵安全事故隐患

粮油食品安全监测要进行前提,在源头上即展开相关的质量监管。首先,建立并实行粮油食品质量追根溯源制度,在粮油食品的原料进货环节,把好质量关,守好安全线。各地方粮油食品监测管理部门,要对区域范围内的粮油食品供应源头进行普查,建立动态信息档案,严格检测货源,封堵质量不合格或源头即有污染的粮油食品入市。其次,对粮油食品的出库、包装、运输环节进行分段式质量检测。1)选取无污染无毒副物质的包装;2)对粮油食品包装环节及运输环节进行防污跟踪;3)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处罚细则。

2.2完善粮油食品质量检验体系,及时跟进粮油质量安全检测

在粮油食品质量检验体系的构建上,要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建立覆盖上级管理、中级监督、基层执行的质量监督及规范机制。针对当前粮油食品市场化开放背景,明确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的标准,让基层粮油食品质量监测部门可以复制,推进粮油食品质量检验的规范化程度。特别是在一些农业生产及主产粮基地的质量监测上,要将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全面覆盖到粮食种植、粮食出产、粮食加工、粮食包装、粮食运输、粮食流通等各环节。采取不定期抽查及专人跟盯的方式,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可靠安全。

2.3强化各级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化验软硬件建设

首先,在各级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化验单位硬件设施建设上,应重视其在整个监测化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投入充足的建设资金,用于粮油食品监测化验仪器设备的更新上。随着化验技术的发展进步,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上可以借鉴药品监督管理模式,配置完整成套的化学试剂检验装置,更好地服务于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实践。确保粮油食品监测设备能够全面检测粮食的发芽率、面筋吸水率、粘度、蛋白质溶解比率、脂肪酸值、油脂过氧化值、油脂酸价等指标[3]。其次,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软件建设上,应正视基层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人员素质不高,数量不足的弊端,广泛招揽专业化验人才,让其补充到基层化验岗位中,通过人才高质量配置,扩大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的辐射范围,提高监测精度。

2.4做好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依据提供,提前预判质量监测风险

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监管部门除了对市场上的粮油食品进行监测监管之外,还要注重发挥自身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信息依据及标准服务方面的职能。例如,在粮油储藏环节,相应的安全监测部门可以对储藏的技术标准及依据给出建议,如大豆、玉米、水稻的储藏环境、储藏温湿度数值、储藏时限等,便于粮油外观及内在营养成分的保持。此外,在粮油入库时,重点对粮食可能产生遭遇的微生物入侵、霉变、芽变、陈化、鼠虫害等情况进行预防,通过粮食分级储藏的方式,不定期设置专人对粮食加以抽查,查验其各类指标是否存在不良变化,根据变化情况及时对储藏方法及储藏工艺进行调整。而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风险因素的防控及预判上,应先做好粮油食品风险监测计划,根据计划要求,确保前期开展的各项监测结果精准无误,然后结合粮油特性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形成安全质量监测风险控制点,对这些风险点进行专项的质量数据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并予以消除。

粮食安全的内涵篇5

环节二:全体师生宣誓

附誓词:粒粒不易,不倒不弃;

敬畏粮食,尊重劳动;

励行节约,反对铺张;

合理膳食,拒绝浪费;

绿色生活,文明就餐。

环节三:各班齐喊活动口号

初一(1)班一粥一饭,当思来不易。

初一(2)班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初一(3)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初一(4)班浪费可耻,节约光荣。

初一(5)班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初二(1)班爱粮惜粮,争做文明“祥一”人

初二(2)班吃掉盘中餐,我们都心安。

初二(3)班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初二(4)班节约粮食,大家有责,节约粮食,大家有利。

初二(5)班倒下的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初三(1)班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粮食。

初三(2)班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初三(3)班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粮食。

初三(4)班一粒粮食,一滴汗水。

初三(5)班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环节四:师生签名

节约粮食 拒绝浪费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做横幅3条)

环节五:小结

“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主题班会方案一、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活动当中树立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并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活动目的

让大家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和劳动人民的艰辛,形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三、活动主题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四、活动时间

2014年10月17日(本周五)

五、活动主持

xxxx

六、活动议程

1.认一认,请4位同学认一认图片中的粮食作物(玉米、水稻、麦子、土豆),并作简单介绍。

2.讲一讲,请3位同学分别讲讲“粮食日的由来”、“粮食的作用”以及“名人爱惜粮食的故事”。

3.答一答,请10位同学答一答有关世界粮食日的相关知识,答对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

4.想一想,为世界粮食日拟定几个宣传标语,突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并请6位同学读一读自己拟好的标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点评交流。

5.诵一诵,由主持人带头,全班集体朗诵《珍惜粮食》的诗歌。

6.最后由陈老师总结。

“节约粮食,拒绝浪费”活动总结为了更好的响应“历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低碳消费的好习惯。我校号召全校师生节约粮食,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因此,学校政教处向全校学生发出“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我做起”倡议,召开动员大会,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以“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专题教育系列活动。

一、利用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等加强对节约粮食的宣传。主要就我国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粮食安全压力大等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讨论,树立节约意识。

二、组织四、五、六年级学生开展“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我做起”征文活动。教育学生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行动中来,用实际行动争做“勤俭节约”的好少年,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校园内蔚然成风,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建设文明、和谐的学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明确责任,强化分工。

学校成立了教育粮食反对浪费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明确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制定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教育活动方案。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对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领导小组及时进行督查。出国留学网

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活动,引起他们对粮食问题的关注,让他们了解粮食安全的意义和粮食浪费的危害,初步养成节约粮食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品质,节约是一种责任。相信全校师生同心协力,拿出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粮食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行为在我们第四小学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节约行动中来,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第四小学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宣誓大会简报近日,张杰中学开学典礼上,学校组织“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宣誓活动。在车丽君老师的领誓下,学生们高举右拳,庄严宣誓:“粒粒不易,不倒不弃,敬畏粮食,尊重劳动,点菜点少,人走桌清,合理膳食,拒绝暴食,公筷公勺,健康用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宣誓仪式上,学生们承诺:节约粮食拿出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粮食成为自觉,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开学典礼上,学校表彰了优秀学生。优秀教师陈桂华代表全体教师发言,承诺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宗旨,以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紧握手中一支粉笔,站好面前的三尺讲台,陪伴学生一起学习成长。学生代表方越、陈艺涵分别代表七年级、九年级作了主题为“新学期新开始新征程”的发言,表达了对新学期的期望与愿意为梦想拼搏奋斗的决心。

校长夏水根对全体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要热爱祖国。从热爱父母亲人做起,从热爱老师、同学做起,从热爱家乡做起。不断了解祖国的发展历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长大报效祖国。二要勇担责任。做到好学多问,勤于钻研;明理守法,诚实守信;孝亲尊师,友善待人;强身健体,自尊自律;珍爱生命,低碳生活。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向真,向善,向美,向上。三要拥有梦想。追求美好生活,建设强大祖国,需要做一个有涵养有担当的人,让你的涵养配得上你的芳华,让你的担当撑得起你的天下。

“节约粮食,拒绝浪费”宣誓大会活动总结为积极响应做出的“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气氛”的重要指示,9月6日,高一年级四部进行了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每个班的同学精心准备了“节约粮食”主题的黑板报。生动形象的图画以及文字向同学们展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浪费可耻”“今天你光盘了吗”等各式各样的标语和口号也时刻提醒着各位同学珍惜粮食。

同时,高一四部的同学们还设计了“节约粮食”的展牌放在学生餐厅,时刻提醒全校师生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粮食安全的内涵篇6

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家有余粮心中不慌,粮食问题永远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粮食一直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粮食安全基础之上。尤其是对我们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讲,只要做到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面前站稳脚根。

1994年9月,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发表长达141页《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引起中国和世界的高度关注,布朗预言:中国农耕地减少难以避免,人口增长和粮食产量下降,中国将严重缺粮,到那时,即使中国有足够的外汇,也没有地方能买到这么多粮食,中国的粮荒将冲击世界,谁来养活中国?

孙政才同志在任农业部长时也曾讲: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讲,如果我们的农业和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

无论是布朗的预言还是政才书记的讲话,我都是深信不疑,为此,笔者拟就我国目前粮食安全的现状及今后我们该怎么办略表肤浅看法。

一、粮食安全的内涵与标准

所谓粮食安全,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世界粮食大会上有一个全球公认的定义,这就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一定义涵盖两层意思:一是有足够多的粮食,二是每个人都有权获得这些粮食。只有这两点均能得到满足,才是真正的“安全”,有足够多的粮食即粮食生产能力,这是当前衡量粮食是否安全最常用的标准,他有一系列指标可以量化衡量,粮食自给率,人均占有量,耕地面积等。关于是否每个人都能得到粮食这一点则复杂得多,它涉及异国流通体制,贸易体系,政治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目前发展中国家连饭都吃不上,而发达国家却用粮食喂汽车,就是全球粮食分配不均的突出表现。

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我国粮食安全从静态来看有四条标准:一是粮食自给率不能低于95%,二是基本农田耕地面积不低于18亿亩,三是粮食人均占有量不低于400KG,四是粮食库存消费比率不低于18%,那么从动态来看还包括人口变化,消费结构变化等都会对粮食需求带来大幅度增长。

二、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根据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衡量标准,无论是从静态还是动态来评判,我国粮食安全都面临重大隐患。

首先从国际背景来看: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解决的三大矛盾,解决这些问题比在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999年的数据表明:全球人口1804年达到10亿、1927年20亿、1960年30亿、1975年40亿、1987年50亿、1999年60亿,这一人口增长轨迹清楚地告诉我们,全球人口绝对量每增加10个亿所花的时间越来越短,用人炸来形容目前的地球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人口的增长必须带来对粮食需求的大幅度增加,难怪马尔萨斯早在1798就称:如果人口达到临界点,人类将面临等危机。要知道马尔萨斯讲这话时全球人口还不到10个亿,要是他生活在今天,还不知道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此外,目前全球的富余粮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那么发达国家在用这些粮食干什么呢?他们在用它造生物燃料喂汽车,例如美国造生物燃料消耗掉的玉米每年达1亿吨以上,欧盟60%的菜籽用于造生物燃料,这更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粮食的供需矛盾。

其次从静态粮食安全标准来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第一从耕地面积来看,无论是官方公布的数据还是领导讲话都一再声称,确保18亿亩耕地是红线,但是现在有谁说的清我国耕地18亿亩红线是否已突破?又有谁说的清我国实际耕地到底是多少?恐怕是没有人说的准,要知道耕地是保障粮食供给的基础,近些年来,因城镇化,工业化及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耕地在不断减少是不争的事实,据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最新披露的结果显示:2012年84个重点城市土地质押177015宗,总面积为34.9万公顷(523.5万亩)这里仅涉及84个城市,那么全国一年侵占的土地又将有多少呢?我国人均耕地本来就非常有限,仅及世界平均水平三分之一,若照此发展下去,我真不知道我们未来的饭碗在哪儿。

第二,从粮食自给率来看,95%的标准我认为早已突破,因为我们的统计部门在计算粮食自给率时仅统计小麦、大米和玉米,而对我们中国人的一个重要食物种类大豆及豆制品没有统计进来,这一种计算合理吗?1995年我国还是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和净出口国,仅这十几年的功夫,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口进口国,据海关统计,2012年进口大都5838万吨。进口比例占到总需求量的80%,这意味着只要我们将大豆进口统计到粮食自给率里来,那么我们的粮食自给率实际已低于90%,我们有相当于俄罗斯总人口的国民吃饭问题完全依赖国外,这难题不危险吗?对此我真的不敢想。

第三,粮食安全的库存消费比不低于18%,对于这一点我心里根本没底,我只知道我们桃源作为全国有名的产量大县,却没有几座粮仓,仓里更没有粮食,那么全国又当如何?几年前袁隆平院士就建议中央政府把全国粮库好好的查一查,可是今年当中央巡视组到中储粮巡视,中储粮黑龙江的大火就发生了,这让我们怎么想?在此我能想象的是:我们目前的粮食库存量到底有多少?库存消费比是否早就突破18%的红线?

再次,从动态指标来看,尽管我们多年来把计划生育当作国策执行,但由于我们人口基数太大,目前我国人口绝对量仍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递增,多一张嘴多一份消耗,这是“刚需”啊,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仍须升级,这样,即使人口总量没有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会增加。

三、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鉴于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为确保国家的持续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我认为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粮食安全。

第一,提高认识,充分了解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作为政府决策者来讲,要真正把农业当作制造业和商业基础,要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从资金、技术、农副产品的储存,销售等给予大力支持,尽量避免“践仿农”

第二,严控人口增长,目前我国人口总量仍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长,因此,计划生育的国策绝不能放松,那怕我们现在过早进入高龄化社会也要一如既往。

粮食安全的内涵篇7

[关键词]储备粮存储检验质量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也是国家战略储备的必须物资,在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储粮垂直管理体系的建设,给我们直属库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央储备粮的质量管理需不断的强化、充实、更新和完善,在储备期间,切实做好粮食的质量管理,有效的延缓粮食陈化劣变,科学合理的储存和轮换,以达到绿色储粮、节约成本的目的。经过几年的粮食仓储管理,对中央储备粮质量管理工作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确保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是中储粮的最根本职责,要想做好此项工作,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内容包括: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内容涵盖: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质量手册、操作流程、操作指导书籍及质量报告和原始记录等,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档案。

2.化验室工作的日常管理

化验室作为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出具的检验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央储备粮质量管理工作的好坏,检验数据是否准确、公正、可信,能否起到真正的证明作用,是中心环节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就要按照文件要求,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对设施设备、化学试剂、标准物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使用,及对扦样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对检验报告进行严格的内部审核,以保证其结果准确性。尤其是在人员变动、标准更新及仪器设备更新后,多做试验,以确保检验数据可信度,切实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3.检化验人员、保管员的培训

中央储备粮在收购、整理、储藏及轮换出库的各个环节中,粮食检验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参与质量管理的全体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根据新的检测方法,新的仪器设备不断的更新知识。培训内容涵盖:职业道德、思想意识、化验室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标准、法律、法规、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和检验基础知识。由浅入深,为提高质量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打好基础。

二、入库环节的质量管理

1.首先在粮食入库前对仓房、机械设备进行清理清扫、检修、清仓消毒,歼灭隐藏的害虫,对检验、计量仪器设备进行校正,确保正常操作使用,制定好粮食入库流程便于管理。

2.在粮食入库过程中,检验员一定要坚持收购质量标准,严把质量关,入库扦取的样品要具有代表性性,并严格落实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实行入库粮食“三次质检、一次否决”制度(即检验员初检,检验负责人抽查,保管员复检,一个环节发现问题,拒绝粮食入库),以利于“安全储存,便于国家调用”的原则收好粮,要收质量好,等级高、水分低的粮食入库,杜绝陈化粮、“三高粮”等不合格粮入库,确保入库的中央储备粮达到国标中等以上,并符合宜存粮的要求,为仓储管理打好基础。

三、粮食整理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粮食在收购入库后进行整理,主要体现在烘晒、过筛、除杂及搬倒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烘干前潮粮按照等级及水分段严格进行分开(一般以同等级水分差不超2%为一个原粮存放单位),进行有序烘干,采取低温干燥方法烘干,降低破碎率和延缓脂肪酸值升高,以及避免烘后水分超差,造成夹生粮;晾晒粮食,尽量少使用破碎高的机械,及时清扫现场,避免车轮碾压造成破碎率增加,同时及时准确做好水分检验,防止粮食晒过火,造成损失;在搬倒过程中尽量使用带速低的机械,合理安排搬倒流程,尽量少使用绞龙等高破碎机械避免粮食破碎率增加。在整个整理过程中,严格过筛除杂,及时清理筛底,确保整理后的粮食质量良好。

四、储藏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粮食在储存期间,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生理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管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储粮水分增加、粮堆温度升高或害虫孳生等现象的发生,影响粮食的安全储存,同时也会造成储粮品质降低,综合以上原因,就要求检验人员在粮食储藏期间对粮食品质进行跟踪检验,第一,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储粮技术规范要求,坚持每半年检测一次品质,按照不同粮食的品质判定指标,全面准确的记录与检测脂肪酸值、面筋吸水量、油脂过氧化值、酸价及品尝评分值等项目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和判断该品种粮是否宜存,提出科学的指导轮换的依据,同时每月进行水分化验,为保管员提供粮食水分变化情况。第二;储粮中对虫害、霉菌的检查要做到“勤”和“细”,按照规范要求检查粮情(尤其对仓内边缘、仓底、四角等易发隐患部位)。在季节转换时期和风雨雪天增加进仓检查次数,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前做好清仓消毒和防护工作,杜绝虫霉、结露等问题发生。第三;要积极探索实施,“绿色储粮”工程,在冬季对储粮进行降温补冷通风,同时做好膜下环流通风等新技术应用,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和防止脂肪酸值升高过快现象发生,尽量减少使用化学药剂,达到少熏蒸、免熏蒸,降低药剂在粮食中残留,最大限度避免化学药剂对粮食品质的影响。与此同时,保管员要严格按《粮食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新技术应用时及时检查粮堆水分,温度和虫害的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防止因发热、霉变、虫害造成储粮品质下降,只有这样,才能随时掌握粮情,防止储备粮品质劣变,避免因储粮事故发生给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确保中央储备粮在储存期间绝对安全。

五、轮换出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储备粮的轮换、调拨是储备粮管理最后一环,其质量管理不容忽视。首先要对需要出库的粮食,以仓或货位为单位进行综合扦样检验,开具检验报告,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作为总结质量管理经验和分析粮食损益的依据。第二,要重视出库作业现场的管理和货物运输阶段的管理,利用喷洒药剂,布防虫线等方式防止虫害感染。第三,要搞好货位铺垫和粮垛苫盖,防止地坪返潮和雨淋。第四,对用于装粮包装物要认真检查清理,确保无污染、无虫害。第五,严格按照《粮食运输管理规则》的规定,对粮食运输车(船)进行检查,坚持作到“五不装”。装车(船)作业时,坚持“工前三铺垫”杜绝粮食在出库运输环节发生质量事故。

总之,对直属库来说,中央储备粮的质量良好,不仅是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体现,更体现一个企业的形象和生命力,中央储备粮的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储粮管理的全过程,做好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实现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管理目标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庆刚;浅谈中央储备粮全过程质量管理,仓储管理,2003年

[2]张红蕾:浅谈粮食检验与储备粮的质量管理.粮食加工,2005年第1期

粮食安全的内涵篇8

关键词:中国;经济安全;战略;演进;内涵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3-0010-07

一、中国以强国为支点的国家发展战略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观察,中国都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大国之一。

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已经形成以强国、富民、环保为重点的三角形战略。在1952―1977年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可以认为实行的是放慢富民速度的强国战略。实际上是先生产后生活、重工业优于轻工业的发展战略,是强国(强军)为支点的点状战略。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我国的国家战略由放慢富民转向了重视富民的强国战略。近30年来,我国富民的速度得到了相对较快的增长,我国人民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的建设,在1978―1999年实行的是以富民为支点、强国为高点的条状战略。这里选择倒三角战略而非正三角战略,是由于我国国力的限制,只能将有限的资源向一个重点倾斜。但是,强国、富民、环保这三大元素之间需要有一个协调的关系,如果以牺牲其中任何一个或两个来换取另外两个或一个,从长期看也并非是零和而可能是负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和自主创新。在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基础上,针对伴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创建和谐社会的对内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四位一体”的平稳而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发展战略不是粗放而简单地实行强国战略或实行富民战略,而是将强国、富民、环保三大元素更加统筹协调发展。

以强国为支点,突出强国的作用,是由于强国涉及国家的安全,而国家安全是国家能够生存的前提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国家安全战略必然包含于国家发展战略中。因此,一个国家的安全战略是关乎到国家发展战略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关乎到战略从制定到实行的每一个步骤,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

二、中国的非传统国家安全战略

传统的国家安全概念是指国家的生存不受外来威胁,因此,各国一直把军事安全看作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而在“冷战”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世界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一些非传统(非军事)因素已经成为威胁一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尤以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体现最为明显。因此,从要素的角度分析国家安全战略的内涵,其包括国家政治安全(或国家军事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

“政治”一词早在中国先秦诸子被使用,列宁认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国家政治安全的内涵是指“能在社会内部矛盾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中,维持原有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及时有效地消除不安定因素,防止政治动乱”,其包括的要素主要有统治者政权及其政治制度安全、国家安全、国家领土安全等。我们认为国家政治安全战略是指一国为保障其政权稳定、独立、领土完整,利用法律、法规等手段制定的统领性的、全局性的谋略和对策以及将其实现的方法和步骤。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目前已经有一些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其中如“一国经济在整体上独立、基础稳固、健康运行、稳健增长、持续发展;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在不受伤害条件下正常运行的态势”;“把经济安全的本质,规定为经济和政权机构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国家利益的捍卫,政策的社会目标,足够的国防能力,即使在内外环境均不利的条件下,都能够得到保障”等。考虑我国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界定,国家经济安全内涵的理解和定位是:通过加强自身机制的建设,使我国经济具备抵御外来风险冲击的能力,以保证我国的经济在面临外在因素冲击时能继续稳定运行、健康发展。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内涵是:通过加强自身机制的建设,使我国经济具备抵御外来风险冲击的能力,以保证我国的经济在面临外在因素冲击时能继续稳定运行、健康发展的统领性的、全局性的谋略和对策以及将其实现的方法和步骤。至于国家文化安全,其要素包括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等,这里不做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国家安全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力求达到:在国家内部,国家拥有政治独立、经济自主和文化自成一家并对促进国家发展、避免危机产生积极影响的状态;在国家外部,国家能够抵御外部的威胁和干扰,并能够对区域安全和世界安全产生积极影响的状态所采取的谋略和对策。在国家安全战略三方面要素中,国家政治安全是核心,国家经济安全是基础,国家文化安全则是联通二者的纽带。如果将国家安全比做一座房子,那么,国家政治安全就是房顶,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房基,国家文化安全则是房柱。

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可以由两种方式演进而出:一是从我国的国家安全到国家安全战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应对复杂安全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新的安全外交和战略思考模式: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协调并兼顾政治、经济、国防和信息等综合安全利益,运用多种手段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营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从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到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发展离不开国家安全的维护,这需要辩证地处理国家安全与发展经济二者的关系。国家安全的根本在于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制定和实施我们的安全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我国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坚持发展的眼光,以最大限度地营造良好的国家安全环境。国家安全环境的营造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遇到各类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因此,强调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国家安全的保障和建设。

三、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经济安全无异于国家这座房子的房基,房基是否牢靠是房子能够加盖的有多高、能够存在有

多久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也成为了国家安全战略之基础。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是位于国家发展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结合部的战略。

(一)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研究综述

国内学术界在谈论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时,几乎较为一致地都是在民族国家的层面上而言的,并没有很宽泛地将其与普通层面上的一般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安全,如生产操作安全等安全经济概念相混使用。所以,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是由国情和历史决定的。虽然学者们对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定义不完全相同,但有两点是共同的。经济安全战略关注外来挑战、对抗和不确定性。经济安全战略就是当国家经济利益受到某些事件威胁和影响时,国家具备加强或保卫自身经济利益能力的手段。实施经济安全战略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保障一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保障国家未来的经济达到人们可以接受的期望值;经济安全战略的内容包括一国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本国经济以及影响外部经济环境,以及一国战胜非经济挑战。

所以,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涵盖两个目的:保证国家的经济不受侵犯;消除导致经济危机的经济风险。经济包括五个要求:一国能保证本国人民自主选择经济制度,不受外国干涉;一国能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的经济发展决策、方针、政策,不受外国干涉;一国能够有效地控制本国的战略资源,不受外国干涉;一国能够平等地参与国际活动,不受外国干涉;一国能够自由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通道,不受外国干涉。然而,我国经济安全战略研究领域存在着将经济安全问题的泛化,这使得将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经济稳定等混同起来,自然使得对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研究难以深入且容易导致研究成果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因此,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应该与国家经济稳定战略相区别开,不能把经济安全战略看作是各个产业安全战略和区域经济安全战略的简单累积。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顺利实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的成功发展是对经济安全战略执行的最终检验,也是制定下一步经济安全战略的物质保证。经济稳定是相对于经济波动而言的,实现经济稳定有助于经济安全战略的实施,不稳定是小起小落,经济危机是超过临界值的大起大落,应对经济不稳定、应对经济不安全主要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综上可以看出,诸多学者对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研究仅涵盖定义和目的两个层面,而对其内涵属性,尤其是对其内容和形式的把握欠缺,对战略重点认识的缺乏等,以至于不能充分地掌控我国经济安全的动态及指导我国经济安全战略的制定。为弥补上述研究的缺陷,并结合已有对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界定部分,笔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安全战略应该建立在“双向分析(国内与国际分析)、多维思考”的原则之上,坚持“从外部着眼,内部着手”,在借鉴世界经济大国经验和厘清本国特殊国情的同时,对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所包含的要素、所构成的形式加以判别和分析,以准确把握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内涵。

(二)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内涵

国家对经济安全战略的内涵即内容与形式的界定,往往受国情、战略目标等因素制约,也因不同国内外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战略也会随之而改变。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内容是指其所包含的要素总和;形式是指战略的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内容与形式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内容往往涵盖对国家经济安全能够造成重大影响而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领域,一般包括能源、粮食、贸易、金融、产业和科技等。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形式,按世界大国经验判断,如果按战略的政府制定和执行部门来分析,分别有集中型即战略的制定执行部门集中于政府某一部门;与此相对,分散型战略即制定执行部门分散于政府的各个部门。如果按战略的演进来分析,相对于国家安全战略,分别有单独型即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独立于国家安全战略,与之相对的是嵌入型即国家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为包含关系。笔者选取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四个国家――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为例,根据其战略目标和措施的异同,分析对于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所应有的内容和形式。

1.世界大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内涵

美国经济安全的战略目标为保持美国经济繁荣和向全球推广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其涉及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要素主要包括战略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贸易安全、金融安全、产业安全和信息安全等。纵观美国历史,其经济安全战略的核心都是通过加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建设确保其经济霸权地位。依据以上战略演化的过程,美国没有单独明确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只能在国家安全战略和许多美国政策措施及法律体系看到其存在。经济安全战略分散在各个部门执行,形成一整套组织机构实施保障经济安全的政策和法律。由此可见,美国经济安全战略为嵌入分散型。

2009年俄罗斯在《联邦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中涉及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要素主要包括产业安全、外贸安全、财政金融安全、科学技术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地区安全。关于俄罗斯保障经济安全的政策措施和机制,在战略中只提到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思路并未列出具体内容。联邦安全会议并没有独立的权力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而是通过发表战略或构想的形式指导相关部门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可见,俄罗斯经济安全战略的形式为分散嵌入型。

日本主要分两条线来制订和实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一方面及时迅速地应对当前面临的外部挑战,另一方面在各种内外政策中体现经济安全的要求,特别是经济安全的中长期目标,进而形成相应的两个安全措施体系。其内容主要是战略资源安全战略、产业安全战略、贸易安全战略和科技安全战略几个要素。日本安全保障会议是日本经济安全的最高部门,同时针对各领域的经济安全日本内阁府也设定相应的委员会、研究小组,各省亦下设研究机构对经济安全进行分析研究。日本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整体特点是具有很强弹性的应对经济问题和危机的决策机制,即当出现国内经济问题时内阁迅速成立由首相领导的,各经济相关领域如财务省、经济产业省部长、金融厅、经济财政政策委员会会长组成的对策本部和研究小组探讨提出政策建议并出台相应的报告,由各省具体实施。由此,可以认为日本的经济安全战略形式是具有弹性的分散嵌入型。

印度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在不同的时期是不一样的,经历了从“经济独立”到“经济发展”的转变。综观印度的经济安全战略,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其内容包括能源安全战略、产业安全战略、财政金融安全战略和贸易安全战略几个要素。印度没有单独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而是将其包含在印度国家安全战略之中,并由政府的各个部门施行,属于典型的分散嵌入型。

2.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内涵之评价

本文评价中国经济安全战略内涵采取了三种方法:一是国外法――一种客观评价方法。借

鉴世界大国的已有经验分析我国经济安全战略所应涵盖的内容和采用的形式;二是专家法――一种主观评价方法。利用专家所给出的建议来评价我国经济安全战略所应涵盖的内容和采用的形式;三是指标评定法――一种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法(中观评价方法)。从我国的经济安全评价中寻找严重不安全的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来评价我国经济安全战略所应涵盖的内容和采用的形式。最后综合三种方法,得出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内涵。

对世界大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内容和形式分析,在内容方面,包括产业安全战略、能源(战略资源)安全战略、贸易安全战略、粮食安全战略、金融安全战略、财政安全战略、科技安全战略、信息安全战略和地区安全战略等。在形式方面为分散嵌入型等。笔者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内容较为多样,战略的形式较为单一,因此在下文用较大的篇幅论述内容的评价,相对较少的篇幅论述形式的选择。

(1)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内容之评价

中国经济安全战略的内容是综合国外法、指标法、专家法等三种方法,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国外法是参考世界大国的经济安全战略的做法,分析各国国情的差异寻找其共性对其经验加以借鉴;指标法是在综合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以及借鉴美、日、俄、印各国做法的基础上,评价出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应有内容;专家法是为科学反映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所处的状态,根据我国经济安全评价系统中的关键指标,评价出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重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内容最终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分析表1: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内容目前应以贸易安全战略、产业安全战略、能源安全战略和科技安全战略为主;粮食安全战略、财政与金融安全战略次之;地区安全战略、信息安全战略尽管在目前比较前者较为次要,但是应随国家发展战略变化、国家安全战略变化给予应有的关注。

贸易安全的重要意味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即以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分析国外情况:在2007年,美国、日本、俄罗斯三国在贸易总额排名中分列世界的第三、第四、第九位;尽管印度的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不大,但是其贸易总额在占GDp比重2005―2007年已经达到44.9%,美国为27.3%、俄罗斯为42.8%,日本为31.5%,可见贸易在这些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上述四国贸易安全战略共性为:贸易安全战略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变化、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修订,重视对其进口商品尤其是战略资源来源国的外交关系,通过各种政策、法律向其他国家推广本国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分析国内情况:我国是无可争议的贸易大国。在2007年我国贸易总额已经达到2万亿美元左右,是世界上第二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贸易总额占GDp比重2005―2007年已经达到71.3%,在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中贸易合作与贸易摩擦伴行。由此可见,贸易安全关系到我国国家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贸易安全战略理应成为经济安全战略不可或缺的要素。

产业安全的重要意味着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的安全离不开支柱产业的支持,国家的支柱产业是国家经济活动的命脉,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来源。分析国外情况:近年来,美国的贸易收支逐渐恶化,其产业安全战略主要以国内重点产业的保护为主,即只在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领域内推行自由贸易;利用多种法律手段防止外来商品对国内产业的侵害;利用配额手段对大宗商品进行保护。与之相对,俄罗斯、印度、日本等三国贸易收支良好,其产业安全战略侧重于对本国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力争使这些产业在世界同类市场中实现高占有率,以促进本国发展。上述四国产业安全战略的共性为:对国内发展薄弱的产业利用多种手段加以保护,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利用贸易、法律等手段加以推进,对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利用资金、政策等手段加以扶持。分析国内情况:中国产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工业领域产业安全风险加大。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能源、资源的保障能力下降;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在经济安全战略中产业安全战略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能源安全的重要意味着能源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方面已经起到并且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起到不可替代的催化剂作用。与中国相似,美国、日本、印度三国均为能源进口大国、消费大国,其共性表现为:高度重视石油战略储备制度;通过外交分散石油进口来源,拓展石油市场,实现能源来源供应多元化;谋求能源结构多样化,努力开发新能源,重视节能环保和能源使用效率。分析国内情况: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能源消耗虽然仅占全球需求总量的8%左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需求正在迅猛扩张之中。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中国都存在缺口,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因此,能源安全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安全的隐患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科技安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特别是国际大环境中以国家价值准则为依据的对科技系统与相关系统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国家安全态势的一种动态描述。科技安全战略的重要是因为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引领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分析国外情况:科技安全战略究其共性为:政府对科技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利用法律、政策等手段加速科技产业发展、维护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保障相关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利益等。分析国内情况:我国科技形势目前仍不容乐观。我国科技研究的动力和激励较缺乏,科技研究成果与现实生产的结合不紧密,科技研发投入尽管逐年增加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由于我国科技市场体系的不完善,知识产权概念还远没有深入人心,科技安全战略的实施力度依然有待进一步增强。近30年来,我国科技水平持续快速成长,对推动国家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国加入wto后,这种状况在延续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消极作用也越发明显。我国的科技能力、科技安全防护能力,大大低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科技强国,许多科技行业仍依赖国外的技术与产品,无法确保政府及企业关键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可以说,我国的科技安全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对科技安全战略给予足够的重视已经势在必行。

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是因为粮食往往关乎该

国居民的生存,而居民的生存是国家生存的必要条件。分析国外情况:不同的国家根据其自身情况和需要对粮食安全战略有着迥异的要求。如美国在粮食安全战略方面较重视国内粮食供需的稳定以及对国内粮食生产的扶持;而日本在粮食安全战略方面是采取国内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国外粮食市场的开发、粮食储备制度的建立三方并行。分析国内情况: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仍然是经济安全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粮食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等。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能源、国际市场等因素变化影响,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财政、金融安全战略的实施是因为财政是国家实现职能的需要,同样也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与各有关方面之间的分配关系;金融是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二者均为国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国外情况:俄罗斯和印度把财政、金融两者捆绑于一处即财政金融安全战略,美国并没有财政安全战略,而是将金融安全战略单独列出,而日本对此战略的制定实施并不明显。财政、金融安全战略因国别不同实施目标、过程、手段等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国家发展需要等客观因素加以不同对待。分析国内情况:中国金融业正在成为世界金融格局中的新生力量,但中国金融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水平不高。金融发展的历史和当前金融危机的发生均证明,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处理得不好就很可能引发金融动荡,影响经济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的稳定。我国的金融安全直接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因而,把维护金融安全战略放在经济安全战略的重要位置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安全和地区安全在我国同样也存在着一定隐患,在某些时间段信息安全战略与地区安全战略对国家发展战略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影响也相对重要。但与前面分析的几种安全战略相比,无论从影响力和紧迫程度来看都相对较差,且在世界大国的经验借鉴与比较中,都具有国家特色,因此笔者不再展开分析。

(2)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形式之评价

分析美、俄、日、印关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形式,归结其共性为:在经济安全战略机构设置方面,由有关国家安全问题的最高审议机关,针对国家安全提出关于国家安全的相关法案或报告如美国的《美国国家安全报告》、日本的《安全保障设置法》等。其法案或报告规定由国家安全报告执行者(部门)由总统(首相)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等组成。从国家安全相关法案或报告的内容可以看出,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国家安全报告执行者(部门)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最高部门。同时针对各领域的经济安全也设定相应的委员会、研究小组,国家安全报告执行者(部门)的组成部门亦下设研究机构对经济安全进行分析研究,如美国成立的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日本的内阁官房中由首相领导的经济财政政策委员会(CeFp)、财政系统管理委员会。

上述各国均没有固定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报告,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只在其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涉及。但经济安全战略的各相关机构会出台相应的经济政策,如美国国会根据《反倾销法》《反补贴法》还有《贸易和综合竞争综合法案》,著名的301条款,贸易法201条款,337条款对于提高临时性补救和调整措施和外国侵犯性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采取的报复行为做出具体规定;日本的信息安全中心和信息安全政策委员会提出一个三年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计划,后每一年根据具体情况出台年度信息安全战略。各国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年度报告,同时也出台经济财政改革基本政策等。在这其中日本经济安全战略出台形式较弹性视形势而定,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对其造成威胁,于是单独提出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但是,世界大国目前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则主要嵌入到各个发展规划或要素的安全战略报告中,总体的执行形式为分散嵌入型。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本文对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形式的定义,借鉴美、俄、日、印四国经验,利用十位专家意见并对所选指标赋以权重,得出如下结论(见表2所示)。

如表2结果显示,四者比较,指标分散嵌入型评价明显高于单独集中性评价,这表示专家认为该战略形式被世界大国普遍使用之同时,中国也应采取该种形式。分散型主要考虑经济安全战略的要素组成成分较多,从隶属关系上看,每个要素分属不同的国家部委管辖。如科技安全战略由科技部制定,贸易安全战略由商务部制定,产业安全战略由工信部制定等。如果采用集中型形式则必然需要打乱各部委职能划分,导致各部委权责不明;增加经济安全战略制定过程中的中间环节,降低战略制定效率;不能充分发挥各部委机构职能优势,降低战略制定质量。嵌入型主要考虑我国有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发展规划)的传统,经济发展战略一直嵌入于其中。采取嵌入型战略形势旨在使经济安全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避免就安全谈安全,只重安全而轻发展;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综合国力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安全战略,使其具有时效性;经济安全战略的制定离不开国家安全战略,而国家安全战略对安全的定义具有指示作用,往往一个时期某要素被定义为不安全,在另一个时期则是安全的。

但是笔者在调研时仍注意到,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政府组织结构与上述四国有较大差异,加之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建立处于襁褓阶段远非完善这一特殊国情限制,所以在采取分散嵌入型形式时,仍需要某职能部门(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做统一的协调和指导,其他部门做具体实施(如财政部、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粮食局等)。在这一阶段需采取所谓“集中―分散嵌入型”形式,并随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完善,逐步向相对标准的分散嵌入型过渡。

参考文献:

[1]顾海兵.大国与大国经济发展战略[J].太平洋学报,2005,(1).

[2]列宁全集(第31卷)[m3.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28.

[3]刘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09.

[4]马林,雷家骗.完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制度与机制框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5]张士铨.国家经济安全的整体研究[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3).

[6]宿景祥.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eB/oL].省略,2006―07―14.

[7]韩源.国家文化安全引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6).

[8]赵英.建立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构想[J].科技新闻,2007,(2).

[9]商务部.2008年度中国产业安全状况评估报告[R].

[10]汪玉.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J].中国国情国力,2008,(11).

[11]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

[12]谷源洋.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3]王瑛.经济安全――中国面临的挑战[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

[14]周道许.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安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15]王维安.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6]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国家经济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粮食安全的内涵篇9

“我们的粮食怎么会不够吃呢,2014年,我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粮食总产量到达了12142亿斤,连续十一年实现丰产丰收,自给自足是绝对没问题的。”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我们粮食连年增产增收,供应是充足的,国家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虽然我国粮食充足,但农业牛产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潘文博介绍,目前我国的耕地、水资源等粮食牛产资源已很紧张,耕地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接近1/5。过去那种资源消耗式的粮食增长方式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目前迫切需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突破,需要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另辟蹊径。

根据世界银行的消息称,中国目前粮食总需求为6亿吨,粮食需求呈增艮态势。中国粮食产量的不断提升,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

潘文博认为,目前水稻、小麦、玉米的进口量仅占国内产量的2.4%,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维持这种平衡却殊为不易,因为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增量将到达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空间变小。“在这种情况下提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十分重大。而且粮食安全的内涵,不仅包括粮食的供应和自足,也包罗着食物结构的多样性。”

潘文博说,马铃薯主粮化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是让老黎民吃得更好、更营养、更健康。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介绍,马铃薯,耐寒、耐旱并且适应性强,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而且能减少水土的流失。我国的马铃薯平均产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人均消耗土豆也只有14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

相比较小麦、玉米和水稻,马铃薯有很多优势,本身有条件做主粮,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小麦85%都是干货,但土豆70%都是水,同样制成全粉,用土豆做原料是小麦的5到6倍,成本下不来,售价高,就没有市场。而鲜薯含水量高,不耐存储、不方便运输,此外目前我国对土豆的加工成本太高,工业化的利用量只有20%,国外已达50%以上。

粮食安全的内涵篇10

重新定位新农村建设中的粮食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粮食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有效化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实现农民增收的发展权之间的矛盾,既要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安全提供保障,又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必要性。重新定位新农村建设中的粮食问题,是发展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是保证实施“十一五”规划有良好开局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的需要。

新定位的主要内涵。可以用以下三个转变来概括: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由主要依靠农民做贡献向全社会扶持粮食生产,共同保证粮食供需紧平衡转变;落实种粮农民的发展权,由粮食生产负收益向通过最低收购价和直接补贴实现合理利润转变;改革利益分配和调节机制,由忽视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向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倾斜转变。

新定位的主要目标。找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实现农民增收的发展权之间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建立完善扶持粮食生产的制度,调动和保护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使得种粮农民能够基本实现农业平均利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产业化,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做出贡献。

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波动规律和国内市场运行规律的研究,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实现粮食社会供需的紧平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实现农民增收的发展权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这个最佳结合点,就必须实现种粮农民的最佳收益平衡点。

粮食问题新定位需要正确处理六大关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实现农民增收的关系。多年实践证明,粮食生产增加与农民增收通常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农民从事粮食生产与其自身的发展是存在突出矛盾的。粮食在农业内部,是一个比较效益偏低的农产品,农民要发展,就要依靠增收,要增收,就必然减少粮食生产,增加经济作物或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

粮食安全的责任主体与粮食生产主体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主要是通过粮食省长负责来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是省长负责制在实践中却演变成了地方政府替代中央政府层层分解承担责任,中央政府和主销区政府却置身事外,导致粮食生产的责任与权利不协调、投资关系不顺。结果责任都向产区政府下压了,最终由粮食生产者承担了责任。

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之间的关系。粮食种植者和主产区都处于弱势??主销区享受了粮食安全的成果获得了经济发展的空间,却由主产区来买单。主要表现:一是投资关系不顺,粮食主产区为了保证粮食产量需要,在生产和流通方面进行大量投资,而且粮食越丰收,主产区的收储压力越大,财政负担越重;二是市场调节不顺,粮食越丰收,主销区越不愿意帮助化解产区压力,而在粮食紧张时,产区也往往待价而沽。

农户粮食安全与结构调整的关系。由于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惜撂荒耕地,据四川省统计局调查测算,全省撂荒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5%左右。这就是部分农民对家庭粮食安全与发展权的最极端的选择。而大部分农户则会做出农业结构调整的选择,以追求收入增长为目标而减少甚至放弃粮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