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9:03

产业经济学原理篇1

关键词:职业学校 发达地区 逆反心理

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一、职业学校学生逆反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

1、对班级的各种事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班级荣誉感。

2、经常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常令周围学生觉得“不可思议”。

3、把老师的批评当成一种恶意,采取顶撞的方式,语言尖锐,态度生硬。

4、老师要求学生要“以诚待人”,他们则对老师不信任,不说心里话,撒谎甚至欺骗老师。

5、学生在上课时逆常规而行,做出常人不可想象的动作,说出常人不能想出的语言。

6、在仪容仪表上,置学校规章制度而不顾,烫出异样的发型,染出鲜艳的发色,戴出奇异的首饰,穿出奇装异服。

7、不听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批评和引导,一意孤行。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如果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仅凭主观臆断,不注重事实证据,就会使学生产生较强的不满情绪。

2、如果教师对学生过于宽容,甚至溺爱,特别是有些年青的教师,开始时对学生的错误批评和教育不到位,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助长学生的“小脾气”。

3、如果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能发扬民主,把自己完全凌驾于学生之上,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对立情绪。

4、如果教师在批评时态度强硬、语言过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就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

5、经济的发达、父母的宠爱助长了他们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心理。

三、因势利导,作好学生逆反心理的转化工作

1、跟学生讲清“逆反心理”危害。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客观存在及科学转化的方法。可以告诉学生,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

2、教师要一分为二地分析“逆反心理”。在这里,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行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地转化为后者,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3、教师应努力尊重学生。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职校生本已在同龄学生中处于“劣势”,他们的心里也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提高职校生的自信、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是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教师还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难看”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

5、合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正效应。教师要大胆利用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我校建有“华姿职校科技协会”,需要一批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对于那些乐于反其道而行之的“金点子”,我们会勇于接受;对于能提出这些“金点子”的学生,我们亦会积极接纳。同时,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逆向思维的特点,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6、创设科学有效的辅导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辅导队伍。限于多方因素的制约,可以按学生数配备专门的辅导教师。可以适当借鉴现今大学的心理委员制度,在学校有专门的辅导教师,在班级有专门的心理委员,这样可以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我校已经建立了江阴市先进的心理咨询室,聘请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心理咨询师,使心理辅导常态化、常规化,我校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郭沫若先生说过:“青年的精神便是向上的精神,没有本来就不自爱而自甘堕落的青年,除非是精神病患者。”让我们用全部的爱去打开他们——职校学生的心扉,去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去带领他们渡过人生的黄金时代,把他们个个培养成有文化、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过硬的体魄的合格的四化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学生逆反心理表现与疏导例谈.河北教育(综合版),2007/01。

2、浅谈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类型、产生原因和化解对策.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7/01。

产业经济学原理篇2

高等职业教育担当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技术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在中原经济区产业链的发展中,大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中原经济区发展链条与高职校际专业集群智力链的衔接,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个宏大的中原经济区发展链的人才需求,建设高职校际专业集群,才能更好地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链的智力支撑。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术应用人才,其职业能力对应产业群、城市群的发展和提升,是中原经济区的集聚效应、规模效益、优势互补、整体效应、综合竞争力得以形成的人力资源基础。高职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发展,从系统优化、规模整合、资源配置方面,与中原经济区产业链联接,可以规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制约作用。依据高职教产合作协会建设发展平台,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才需求衔接。它克服了校内专业集群与中原经济区对应、衔接的局限,信息的判断更准确,对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更有量化的定位,对应市场的能力更强。高技术人才培养中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使校际专业集群得以和中原经济区系统衔接,作为城市群产业群发展的智力支撑得以和中原经济区发展相协调、相融合。作为大区域经济内的校际专业集群,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形成的合力,是一个高等职业院校内的专业集群无法比拟的。在智力支撑上,人才质量要比一个高职院校内的专业集群培养得更高,能力也会更强。

二、病职校际专业集群建设要使集群效应最大化

产业群的发展,使产业的集聚、融合、产业系统更加优化,也使产业链的发展得以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原经济区产生的集群效应也更充分。高职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对应城市群、产业群的建设发展,使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沿着产业链、智力链集群发展轨迹演进、提升和持续,使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内的专业培养结构对应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对应中原经济区产业企业的企业岗位、职业技术标准,从而使校际专业集群效应最大化。

三、外部规模经济

一个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校内教学资源配置、结构优化、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水平,与其学校本身的管理水平,对区域经济、产业群职业结构状况、人才市文/郑哲场需求的把握准确度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表明,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近几年在教师资源提升、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课程改革方面有很大进展,但在对区域经济、城市产业群、人才需求结构把握方面需提高。高职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就是要解决高职院校办学外部不经济、信息的过滤和判断不;隹确问题。建设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就是要通过高职教产合作协会这个发展平台,实现与中原经济区发展信息的对接。一个大区域经济内的城市群,其高等职业院校地理位置集中,信息沟通快,资源流动便捷。建立校际专业集群建设、改革、发展的平台,形成集群运行发展机制,使一个城市群区域经济内的高职院校专业和中原经济区的产业链对接。校企在中原经济区发展架构内合作,实行教产合作、产学研结合,这样就能更好地过滤、判断信息,形成产业链和智力链结构认同、价值认同、供求均衡,从中原经济区所需要的人才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出发,形成高等职业院校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发展架构,达到外部经济。

四、优势可补,实现溢出效应

依托高职教产合作协会这个平台,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内的各高职院校专业,在系统内流动、开放、交流机制形成的前提下,使教师资源提升、专业建设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与中原经济区对应。高职院校教师可到中原经济区内另一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其产学研是处在融合状态的,这一高职院校教师把自已学校的职业教育价值观、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技术经验和研究,与所在流动的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价值观融合,共升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新的高职教育价值理念。通过这种对接,管理和教学的优势会得到互补。溢出效应的产生,将使整个校际专业集群成为受益者。这样,高职院校培养的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人才和中原经济区对接得更有效,高职院校对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把握得更准确,对高职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质量会更高。

五、学习机制,挤压效应

在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在系统开放和流动机制下,教师资源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信息交流是持续的,这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的交流和融合,由此,产生这种交流、融合、学习、共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方法、学生实践技术能力培养的学习机制,从而也产生了挤压效应,集群内某一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创新,会带动集群内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创新,使校际专业集群具有了发展的可持续性,集群专业达到共升、共荣的多赢局面。

产业经济学原理篇3

(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发展循环型农业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对其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旨在把循环农业的思想更充分地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定义、特征、原则与理论基础等,结合国内外循环农业的制度创新和机制研究,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参与主体、结构层次、技术支撑和法律保障等。研究和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来指导农业生产,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农业,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循环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志码:B论文编号:2014-072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典型农业系统物能循环特征及系统优化调控技术”(2012BaD14B03);国家自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能值的纸坊沟流域生态资产与人类福祉变化动态模拟”(412715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41030535)。

第一作者简介:胡晓欢,女,1989年生,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系统生态学研究。通信地址:100875北京师范大学,e-mail:201321190008@bnu.edu.cn。

通讯作者:董孝斌,男,1973年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xbdong@bnu.edu.cn。

收稿日期:2014-08-04,修回日期:2014-10-08。

0引言

自从循环经济思想传入中国以来,政府和学术部门就引起了高度重视,纷纷将其融入到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探索热潮中。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也因此获得巨大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循环经济的思想应用于农业领域,研究成果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他们分别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区域出发,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方面贡献了诸多借鉴。毋庸置疑,循环农业在理论内涵方面的研究,对于指导中国的农业生产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循环农业的概念

1.1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发展

关于对循环农业的定义,可谓百家争鸣,目前还没有较明确、统一的结论。作为一个新生概念,循环农业的理论来源于循环经济理论与农业结合后的发展进程。随着时间的发展,通过与生态学、经济学等理论的结合,逐步成为了一个较为独立的思想理论体系。在此,笔者将不同学者的概念精髓[1-15]总结罗列如表1。

1.2循环农业的定义归纳

笔者将循环农业的定义进行了归纳:借助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产业链延伸理念等,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优化并调节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避免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免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循环农业的原则

循环农业的原则同样来源于循环经济,由最经典的“3R”原则发展到现在的“4R”原则、“5R”原则等等,版本繁多。现将极具代表性的几个原则标准介绍如下。

2.1“3R”原则

最早提出遐迩闻名的循环经济“3R”原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发展局的前局长拉德尔女士带领下专家们研究而出。循环农业同样是建立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基础上的。详细展开如下:

2.1.1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Reducing)针对总流程的输入端。以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为宗旨。具体是指在农业生产全程乃至农产品生命周期(如从田间到餐桌)中减少稀有或不可再生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从而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目的。例如,种植业通过有机培肥提高地力(如利用沼液沼渣灭虫施肥等)、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为节水、节肥、节地、节种、节药、节电、节油、节柴(煤)、节粮、减人(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即“九节一减”。

2.1.2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Reusing)针对总流程的中间过程。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具体是指农业资源或产品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例如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冲洗畜禽等等。

2.1.3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Recycling)针对总流程的输出端。通过把废弃物资源化以减少末端处理量。具体是指将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例如秸秆还田。

2.2“4R”原则

循环农业的“4R”原则有多种版本。

2002年,陈锐等[16]在“3R”的基础上增加了以农业系统最优化运行为目标的“重组化原则(Reorganize)”原则。

2005年,崔和瑞[17]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遵循的“4R”原则,即在“3R”的基础上增加了“再回收(Recovery)”原则。

2007年,高旺盛[18]在设计“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时候,提出了“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和可控化”的循环农业发展“4R”原则,增加了“可控化”的原则,内涵是可控制有害生物和污染物。

针对不同的原则定义,在2010年4月的循环农业“十二五”重大工程项目顶层设计讨论会议上[19],与会专家建议,针对中国的粮食问题以及不同地方农业购买性资源的投入水平的迥异,把“减量化原则”改成“适量化”原则。至此,循环农业“4R”原则“适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和可控化”基本成型。

2.3“5R”原则

关于“5R”原则,同样众说纷纭。刘静暖[17]提出,应在实践中加上资源的再生性(Repreduce)原则和替代性(Replace)原则这2“R”,成为操作性更强的“5R”原则。再生性原则是指在资源的使用中,对可再生资源要在能够保证再生的前提下使用,使资源的消耗速度不高于资源的再生速度。替代性原则是指对不可再生资源应寻求替代性资源,也即开发新的资源。

2005年3月26—3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思想者论坛”大会上,中国著名学者吴季松教授参与了国际循环经济理念从3R向5R转变的研讨,会上提出了5R循环经济的新思想,并获得一致赞同,从此循环农业的发展也有了崭新的指导原则[20]。5R理念在传统的3R理念中新增了“再思考(Rethink)”和“再修复(Repair)”两原则。再思考原则就是一反旧的经济理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要维系生态系统的稳定,加大监督力度和管理水平;再修复原则是指不断地及时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比起原有的3R理论,5R理论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拓展和升华。它不只包涵了循环农业在实践中的规范,还在理论水平上对循环农业进行了指导和完善。

2.4其他原则

此外,在践行循环农业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保育土壤原则、因时因地制宜原则、统筹协调原则、资源合理流动与最佳配置原则、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以及综合治理原则等。

3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

在农业领域,随着农业发展的逐步深入,出现了以替代现代化常规农业为核心的“替代农业发展理论”,涵盖了有机农业理论、生物农业理论、生态农业理论、低投人农业理论、自然农业理论、再生农业理论、持久农业理论等等[21]。尹昌斌等[22]认为循环农业不仅是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同时它又是一种产业形态,其过程与管理应该遵循产业经济学相关原理。综上所述,笔者将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梗概,详见表2。

4循环农业的层次结构

根据不同的规模,将循环农业划分为3个层次:规模最小的是家庭层次。这种层次体现在结合农民的庭院种植、养殖和生活废物等等,通过沼气工程将资源循环利用。

其次是乡村、园区层次。以村镇为单元,将农户的秸秆残留、生活垃圾、畜牧粪便等等统一回收处理,资源化,建立农村清洁社区。循环农业园区方向拥有着更广阔的前景。中国较为成功的代表有:江苏省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雁门关生态畜牧区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3]、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多功能联动的农业园区模式[24]等等。

最大的是区域层次。就是将农、林、牧、副、渔与相关加工业紧密耦合起来,从而达到产业链的延伸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另外,从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的角度来看,吴天马[2]将循环农业较为系统地分为4个层次:产品生产层次、农业产业内部层次、农业产业间的层次以及产品消费过程和消费过程后层次。从侧面反映了循环农业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减量化、资源化等理念。

5循环农业的保障体系

5.1循环农业的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分为5类。

5.1.1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是循环农业所依赖的核心技术。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甚至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它不仅包含了清洁能源和清洁的生产过程,还有清洁的产品这一方面。

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创新,农业清洁生产遵守循环农业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生产和使用“绿色”农用化学品,同时借助GiS等技术提高它们的利用效率[32],遵循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方针。

5.1.2能源开发及循环利用技术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充分利用地层新能源技术,逐渐由高开采、高排放、低利用向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转化。

5.1.3废物利用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回收分类并进行资源化处理。这里具体指的是农业废弃物的“四化”利用[18]:结合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实践成果,对于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废弃物(例如畜禽粪便、人粪尿和秸秆等)采取能源化、材料化、肥料化和饲料化4种模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秸秆的能源化和饲料化以及人畜粪便的沼气化和肥料化。

5.1.4污染治理技术通过环境工程技术来净化生产过程末端所产生的废弃物来实现污染控制,从而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5.1.5定量分析技术在国内,循环农业的定量分析方法[25]主要有HDp法(人文发展指数法)[26]、BpeiR模型法[27]、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类分域评价法、可持续发展评价法[28]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5.2循环农业的法律保障

5.2.1国外循环农业的法律保障体系德国曾经是化肥、农药的生产和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32]。自从循环经济的理念诞生以来,德国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都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路制定了法律法规,无论是水、土壤、大气还是耕作制度、农产品质量、生物多样性等各个方面都加以规范。同时,德国的法制建设也走在世界前列。在1978年宣布“蓝色天使”计划之后,德国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和《电子产品的拿回制度》。为禁止农民于每年11月15日至来年1月15日在农田施用厩肥[29],德国又于1989年正式立法,同时在政府补贴上向生态农业倾斜。进入可持续发展时代后,遐迩闻名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理法》于1994年制定出来(1998年修订),把循环经济思想推广到所有的生产部门。之后,德国先后制定了《垃圾法》、《联邦水土保持与旧废弃物法令》、《森林经济年合法伐木限制命令》、《持续推动生态税改革法》、《森林繁殖材料法》和《再生能源法》等等。

美国的立法注重防患未然、未雨绸缪。它早期的农业环境立法包括农业法中的土壤银行计划、耕地保护计划、《废弃物处理法》、《土壤保持法案》、《国家环境政策法案》、《资源保护与回收法》等等。1990年,美国又将《污染预防法》中规定的“尽最大努力预防或削减污染源”作为了一项国策。在固体废弃物管理方面,美国《综合环境影响、补偿和责任法》和《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两部法律对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是世界上比较完备[30],它的发展模式为三个层次,即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项立法。第一层是日本的基本法,由《环境基本法》、《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和《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计划》构成。他们明确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原则等等,规定了组织者、参与者所承担的责任、义务。第二层是《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和《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两部综合性的法律。最后,1995年至2000年期间,日本结合不同产品的性质制定了五部专项立法,依次有《促进容器及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和《绿色采购法》。为调动举国上下都参与建设循环型社会,日本政府颁布了《环保商品购买法》和《循环型社会白皮书》并率先购买和使用环保商品,进一步增进国民观念的深化。

瑞典最早的有关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在1970年左右便开始制定。到20世纪末,《农业环保法》的出台较为系统地规范了其循环农业的生产操作。此法不但明确了“污染者补偿原则”、节省原材料和能源的“生态环境原则”,还规范了水、肥料、农药等的用法、用量,强调了官方的监督作用价值[31]。

西班牙的农业环保法制化自1989年展开序幕,标志是当年通过的《生态农业属名条例》。通览该国的法律法规,囊括了欧盟法、国家法和地方法3个层次。因此,西班牙既要严格执行欧盟的法规,也要将其作为本国法规的制定依据。举例来说,西班牙对来自生态农业与生态牧业的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进口等方面的规定就是参考欧盟的标准[32-33]。

5.2.2中国循环农业的法律保障体系中国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将资源环境保护的相关理念纳入了议事议程[30]。至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制定了10余部环境保护法律和20余部资源保护法律,包括《水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其中在《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循环经济”一词得到了明确使用。其对于清洁生产措施的规定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规定“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体现了循环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废物循环再生化的特点。同时,《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支持中国循环经济的建设并将其作为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制度和政策方面的框架构建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第一条明确了将缓解中国当下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宗旨,提出将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这三方面统筹协调起来。然而,中国的立法尚不健全,例如,中国只是在《森林法实施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退耕还林条例》等行政法规中涉及了循环农业方面的相关内容,但是专门的关于循环农业的行政法规呼之欲出。

6循环农业的前景展望

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不管是发达国家的“石油农业”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都没能摆脱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残酷现实。这些农业模式虽然能够快速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例如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农业发展方式的不当都是严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随着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问题愈演愈烈,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从而大幅度延缓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研究并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可控化、废物循环再生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大众消费绿色化,追求生态系统服务的持久力、最大化,是当前面临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中国农业发展也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德敏,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师,2002(11):8-9.

[2]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4):4-6.

[3]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27-31.

[4]周震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348-351.

[5]郭铁民,王永龙.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J].福建论坛,2004(11):83-87.

[6]卢良恕.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现代集约持续农业[J].生态经济,2000(8):9-12.

[7]卢良恕.新时期的中国农业与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通讯,2004(14):8-9.

[8]邓启明,黄祖辉.两岸循环型农业之发展比较与交流合作[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2006:276-279.

[9]王军,赵金龙,何玲.循环农业最优化机制的经济分析与评价[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农学通报,2006:72-75.

[10]尹昌斌,周颖,邱建军.循环经济理念、循环农业内涵与战略途径[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农学通报,2006:88-91.

[11]黄山美.拓展循环农业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农学通报,2006:95-97.

[12]吴春芳,姜永平.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循环农业中“三圈”模式[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农学通报,2006:105-107.

[13]李志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6(1):9-12.

[14]赵金龙,何玲,王军.谈循环农业的模式及其评价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66-1767.

[15]尹昌斌,周颖.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6):1552-1556.

[16]陈锐,牛文元.循环经济:二十一世纪的理想模式[J].中国发展,2002(2):12-17.

[17]崔和瑞.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5(2):94-98.

[18]高旺盛.中国循环农业的原理、模式与技术途径[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C].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27-431.

[19]张海成.县域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原理与实践[D].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0]刘静暖,代栓平.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从“3R”到“5R”[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6(2):79-81.

[21]卢良恕.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道路与模式[m].济南:山东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6:8-11.

[22]尹昌斌,周颖,刘利花.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48-52.

[23]刘海.山西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发展模式研究[J].山西农经,2004(1):48-56.

[24]吴志冲.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范例—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模式[J].上海农村经济,2004(3):19-21

[25]肖忠海.中国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述评及展望[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1):77-81.

[26]孙建卫,黄贤金.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演进分——以江苏省为例[J].江西科学,2007,25(6):672-676.

[27]何志毅,杨少琼.对绿色消费者生活方式特征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4,7(3):4-10.

[28]张其佐,黄基秉,袁力等.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带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146-150.

[29]LarsenLB.StrategicimplicationofenvironmentalReporting[J].CorporateenvironmentalStrategy,2000,7(3):276-287.

[30]羡瑛楠,李云燕..中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现状与完善立法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3):18-21.

[31]wagnerwC.Sustainableagriculture:howtosustainaproductionsysteminachanging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Journalforparasitology,1999(29):l-5.

产业经济学原理篇4

关键词:太原都市圈产业布局山西高教园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31-0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大都市圈,主要有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成就了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和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推动了上述两个区域的经济繁荣,使我国经济的繁荣在这两个区域得以集中体现。这两大都市圈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对中国向世界大国的目标迈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9年6月,长沙、湘潭、株洲三市实现通信一体化,区号统一为0731,而且手机通信时也不用在号码前加拨“0”,这一改变成为长株潭城市群成型一大特征,也被认为是城市群建设的标本事件。由国家发改委编制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在“培育城市群增长极”部分再次明确了六大城市群(圈)发展方向,以太(原)榆(次)为中心的太原城市圈同样位列其中。然而,与另外五大城市群(圈)相比,目前,太原城市圈的发展仍较为滞后,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太原城市圈的发展要明显滞后于城市群的概念。一般来讲,城市圈内除了具有龙头产业外,其他产业也应该形成互补,最好的结果是,城市圈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而太原城市圈范围内的产业合作程度并不乐观,各城市中的同类产业并为形成链条,产业层次也较低,甚至还会形成内部的恶性竞争。

在中国经济由南向北的梯度推移规律之下,作为21世纪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重点区域,太原及周边地区已成为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工业装备条件、较强的综合配套能力以及突出的人才素质的一大区域。因此,加快该地区的发展是中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建立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必然要求。

一、太原都市圈核心区的产业布局的问题所在

1.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对传统模式过度依赖。太原城市圈产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一产”比重较高(占全省GDp的40.74%)、“二产”以能源原材料的传统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而且缺乏技术和创新;“三产”发展尤其是旅游业迟迟不能快速发展(详见图1)。

2.太榆产业结构趋同。两地都以本地利益导向为原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两地之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互挖墙脚,榆次出台一些优惠的政策措施,一些企业便从太原迁到榆次,虽然相隔有20公里,行政区域划分使之泾渭分明。比如,“双合成”本是太原糕点老字号,但今天其工业园区却落户在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无疑是两地产业竞争的最现实的案例。如围绕武宿机场,太原市规划了高新技术开发区,而榆次区则规划了经济开发区,两者在资金、技术、项目上竞争激烈,最终导致产业规划趋同和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比较突出(除了主导产业外),阻碍了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太榆区域产业布局在向几条轴线聚集的同时,也出现了分散化的趋向。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布局过于分散,导致一方面无法发挥产业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城镇化发展失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截至2008年,山西全省城镇化率为45.11%,太原城镇化水平高达82%,而晋中、阳泉和吕梁分别只有42.7%、58.48%和35.78%。可见,城市圈内的城镇化质量发展严重失衡,加之城市规模参差不齐,大多数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三农”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太原城市圈的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太原城市圈一直保持着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圈内本身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严重匮乏,导致单位能耗和排污严重超标,造成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不利于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5.整体发展相对滞后。与中部地区其它五大城市群(圈)相比,目前,太原城市圈的发展仍较为滞后。从中原各城市圈2004年至2008年的GDp增速可以看出,太原城市圈以增速为105.40%的数值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圈。从城市圈基础支撑力的几个指标综合来看,太原城市圈的整体发展水平在中部城市群的中处于中下游水平,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比重最低,GDp总量、财政收入、投资占比都较为落后,但人口占比最高,仅外贸收入占比较为理想。可见,太原城市圈综合实力较弱,区域竞争力不够,发展相对缓慢。

二、山西高教园区的优势

大学是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小社会团体,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的科研形成了与学校紧密相连的产业集群。例如与斯坦福大学形成互动的硅谷,就大学城的内涵而言已经构成了大学城。而集群效应带动的产业的繁荣进而导致日益密集的人口、扩大的就业市场和消费市场。这些类似的需求又进一步导致了配套产业,如餐饮、购物、房地产等行业的相应繁荣。最终形成了依托大学城,以大学城为核心的一种发展模式。

大学城的发展方向很明确,即主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调整、环境整治、机制创新、政策扶持和创业投资等途径,形成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功能、产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文化氛围浓厚、科技产业发达、服务体系完美、优秀人才汇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化地域,并最终建成一个一流的大学科教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优美的生活区。它以名牌大学为动力,能够带动并形成高品质的新型城市。

在山西高教园区的一期规划中,首批入驻的高校有11座,分别是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学院、山西传媒艺术学院(筹)、山西煤炭学院(筹)、山西中医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职工医学院,涵盖了文、理、工、医、建筑、交通等多学科门类。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1997年由原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而成。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文、管、经、法、体、美、军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目前有硕士点113个,博士点38个,院士5人。包括化学工艺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学科、采矿工程学科等国家重点学科。目前与全国十几个地市和400余家企业均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成果项目转化累计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30亿元。

山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19年,迄今已有94年的办学历史。经过9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由初创时的单一学科,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医、理、管、法、文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医科大学,拥有硕士点、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等,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附属第一、第二医院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两所医院开放床位1979张,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有12个学科被省卫生厅及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还是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均具有一定优势。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在教学及专业建设方面受省教育厅指导。学院拥有教职员工317人,教师中高级职称7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89人,双师型教师资格的人数达到87人。学院现有公路、工程管理、车辆工程、经济管理、信息工程、机械工程6个教学系22个高职类专业,涵盖公路、工程管理、汽车、交通网络、计算机、交通经济等交通运输领域。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和公路监理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先后与路桥集团、汽车集团、一汽丰田、沃尔沃、顺宝行、三一重工、沃源建筑设备等中外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并拥有校外实训基地达132个。

除以上几所高校外,其他几所如晋中学院、山西中医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职工医学院等,也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学科,并与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在很多领域都起到科技支撑作用。而大学城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将对周边地区产生强有力的辐射,最终影响产业结构及布局,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制约太原都市圈产业布局的因素

1.行政区划分割不明。目前太原榆次两地仍然各自为政。两地都以本地利益向导为原则,分别制定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划,造成很多产业的重复设置和资源的浪费,并且很容易造成恶性竞争。同时,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彻底,领导协调机制的缺失,使得太原城市圈的规划只能停留在小范围内实施,难以实现区域间的统一布局、优化互补、集中开发、分工协作,直接导致太原城市圈目前以规划为主,实质性进展较少。

2.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辐射源。太原作为省会城市,面临着加快自身转型的问题,辐射范围有限,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强,向南发展与榆次同城化尚处于发展阶段;区域内产业分工不明确,互补性不强,发展又相对独立,太原对整个城市圈的辐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区域内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限制了目前城市群的发展和扩张,使得太原在国家战略地位中处于被边缘化状态。

3.至今仍没有出台有力的倾斜政策机制。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太原榆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两地如何合作?企业、学校、居民在经济区内如何迁移?如何打破经济区内的户籍壁垒?如何完善经济区内竞争激励机制?如何消除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跨地区流动的限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歧视政策?如何消除影响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法规障碍?如何认真清理各经济区现行的各项政策规定?如何改善投资环境?等等诸多方面,均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和法规,限制了太榆同城化的发展,制约了两地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四、对策及建议

1.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打破行政边界,加强区域分工合作,推动城市圏的发展与繁荣。在政府合作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市场的力量,重点协调核心城市与各成员城市之间的关系,建立一整套制度化的磋商机制、功能性机构和经济合作中介。借鉴“西咸新区”的成功经验,打造“太榆特区”。在省级层面成立“太榆特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整体规划、统筹对外招商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在成立“太榆特区”建设工作委员会的同时,设立太原新区和榆次新区两个管委会。太原新区管委会受“太榆特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和太原市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以太原市政府为主,太原市政府为建设责任主体;榆次新区管委会受“太榆特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和晋中市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以晋中市政府为主,晋中市政府为建设责任主体;两个新区均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

2.制定强有力的倾斜政策。根据需要与可能,制定促进经济联合开发的优惠政策。当务之急,一是建议在用地补偿、占补总量平衡上,借鉴外地的经验和做法,在经济开发区内,实行跨行政区补偿建设用地。二是制定企业、学校、居民在经济区内迁移的优惠政策。着手研究大经济区内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打破经济区内的户籍壁垒。三是完善经济区内竞争激励机制,消除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跨地区流动的限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歧视政策。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完善和实施一整套培育、聚集、使用人才的措施,使人才工作成为大太原都市圈、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和决定性力量。四是要加强地方法规建设,消除影响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法规障碍。要认真清理各经济区现行的各项政策规定,在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建立“软环境”综合评估机制,完善制度和政策,为经济区内企业发展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条件。五是优化投资环境。省城太原市和大太原经济圈,应当成为全省投资环境的首善之区。转变投资调控方式,放开社会投资领域,放开一般的(对破坏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例外)非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为投资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3.构筑“大太原”经济辐射源。首先,应把太原、榆次区域核心城市的培育摆到全局性位置,在职能分工和发展上,各圈层在努力承担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业、农业和清洁能源生产的同时,也应着力塑造城市特色,强化太榆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使其真正承担起增长极的作用。其次,还应积极发展潜在的中心城市,使其辐射功能覆盖全区。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能够带动太原城市圈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特色城市,抢占地域分工和资源配置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姚士谋.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4.李淳.“大太原经济区”与山西中部崛起.理论探索,2006(2)

5.杨晶晶.“大太原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优秀硕士论文,2008

6.山西省建设厅.太原经济圈规划纲要.http:///view

7.黎苑楚,王茜,黄倩,赵一鸣.面向中部崛起的太原城市圈发展战略与对策.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8.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发挥承东启西优势加快“太原经济圈”建设.太原日报,2008.1.28

9.李淳.加快以太原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经济圈的建设.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产业经济学原理篇5

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克鲁格曼确实在国际金融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尤其是提出了著名的汇率目标区理论,但他获奖的直接原因是其在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

克鲁格曼对经济学的突破性理论贡献之一是创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有别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处,在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之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因此,贸易应在资源禀赋差异最大的国家间发生,例如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而欠发达国家出口农产品。然而自二战以来,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却并不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而是在要素禀赋极为相似的先进工业化国家之间。同时,大量的贸易不是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而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导致一个国家可能既出口汽车也进口汽车。这些事实对传统贸易理论构成了严峻挑战。

克鲁格曼在《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1979)、《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格局(1980年)等论文中所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是对李嘉图传统的背离。该理论认为,即使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是产生贸易的原因。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虽然历史上也曾有经济学家认识到规模经济是导致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他们没有将这种思想模型化并做出合乎逻辑的推论。克鲁格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迪克西特—斯蒂恪利茨所构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拓展应用于具有可分性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从而构建了一个不仅是全新的,而且是综合了传统观点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克鲁格曼认为,新贸易理论模型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因为,当交换基础是各种要素的禀赋差异时,开放贸易会有损于双方中某一方的利益;但如果交换是以规模收入递增为基础,贸易开放就会对双方均有利。

克鲁格曼的另一突破性理论贡献是多年来致力于经济地理学的复兴研究,创建了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他最早对新经济地理学思想进行的系统阐述见于1991年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这一论文中,并在随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著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鲁格曼认为,以前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分析“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工具,导致空间问题长期被排斥在外,现在,由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工具的发展,可望将空间问题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他的基本观点是,规模经济与下降的运输成本相结合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以及为什么相似的经济活动集聚在相同区位。克鲁格曼曾运用“中心—”模型分析一国内部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在该模型中,处于中心的是制造业地区,是农业地区,区位因素取决于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相互影响。假设工业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活动将趋向于空间集聚。

克鲁格曼认为,报酬递增同时以规模经济和正的外部性方式出现,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前者使产业在特定区域集中,后者使不同企业和相关产业集中,造成地区专业化,这样,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区域专业化就成为克鲁格曼运用报酬递增原理来分析产业集聚现象的两大依据。

产业经济学原理篇6

abstract:thisarticleistyingtostudythenewsituationofcooperationbetweenenterprisesanduniversitiesunderthecentralchinaeconomiczoneconstructionbackgroundsoastodiscusstherelatedcooperationmodesandinnovationstrategies.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企业;高校;产学研合作

Keywords:centralchinaeconomiczone;enterprises;universities;CeeUSRo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014-02

————————————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2012-Qn-408)。

作者简介:李庆利(1973-),男,河南辉县人,经济师,从事基层经济管理研究。

0引言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学校和政府三种技术创新的主体,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并共同承担风险,在取长补短的原则下,一起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努力,并最终实现生产、学习,科研为一体的良性循环模式。虽然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继续研究产学研,并减少发展中的问题,是我们以后研究的重点。

1河南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现状与企业、高校间的合作模式

1.1目前河南省产学研合作的特点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具体到河南省农业高校而言,粮食生产是河南省农业高校科研的一个核心。要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在近几年,河南的产学研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培育出了不少优良的品种,为河南乃至全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2河南企业、高校合作的模式河南省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大中型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不少的合作关系,双方合作建立产学研实验室,双方互相发挥自身的优势,带动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河南省高校与科研机构、大中企业密切合作,本着“资源共享、目标一致、长期合作、实现双赢”的原则,产学研合作共建了一系列产学研实验室,从而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快速发展。

2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企业、高校合作的新局面

在最近的几年里,河南各级政府部门非常重视高校的产学研工作,并专门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各项事务。在中原经济崛起的趋势下,各个高校也顺利潮流纷纷成立了产学研研究小组,加入到发展中原经济建设的队伍中来。

在中央实施了中部崛起的国家性战略以后,河南本地根据自身的形势确定了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径是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并逐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尽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的跨越发展。

2.1产业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河南今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和男女自身具有的后发优势。首先,是交通优势,河南地处我国的中心位置,是东西部产业转移,资源转移以及南北交流的重要枢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原区域是未来最具有投资空间和发展机遇的区域之一。

2.2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中原经济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是有着自己相对独立和完整的财税体制的,但是在现在的形势下,中原经济区目前的财税制度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稳定性和权威性的问题上尤其明显。因此,对中原经济区的财税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2.3金融中部要崛起,中原经济区尤其是河南省是必须要实现跨越发展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立有效的金融支持方案非常的重要。

3企业和高校合作模式的创新策略

3.1发展适用技术,向中小企业靠近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他们缺乏的是有足够能力的科技开发人员,面临着产品老化,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极慢的局面,迫切需要适用技术。

我省众多的企业中,95%以上的是资金、人才匮乏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资金匮乏、人才缺少,约束了科技水平的发展;由于产品落伍、技术更新滞后,使其在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前表现的非常脆弱。即使认识到产学研结合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资金的短缺使其无力进行科研投资。

3.2加强信息互享,提高技术创新的源泉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实施“网络链”管理。高校与企业合作可以采取网络做媒介,进行网络模式的产学研结合。网络是一种纵横联系的综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都是网络上的节点,节点之间可以相互作用。院校、科研单位要树立全新的知识服务理念,突破传统的服务方式,树立大空间的服务意识,把知识和信息通过网络从用户的角度加以配置,形成一种与企业互动的知识服务方式。企业可在网络浏览和到院校查阅;院校也可了解企业的信息需求,定期编制并向企业发行科技情报资料,从而加快信息交流和降低交易费用。更重要的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互相交叉提供创新科研机会,强化合作的力度。我们要大力建设双向沟通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快捷信息融通的特点实现其经济效益。

3.3建立政府技术创新的风险基金和股份上市创建产学研结合的资本纽带。对于众多企业产学研结合资金缺乏,我们可以组建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为高新技术发展提供驱动机制。由政府、金融部门、企业、高校和公众机构发起认购,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和投资操作制度,并给以优惠政策,尽快扶持上市融资。比如建立“新技术开发事业团”由政府出资作为基本资金,吸收民间资本,集技术中介和投资与一身的财团法人,每年定期向大学和科研机构征集科研成果,介绍为愿意开发的企业,由“事业团”提供开发资金,让企业与成果发明者协作开发,成功后三者按比例分享利益。这种新技术风险投资的模式不但能解决企业资金溃乏的问题,还分担了各方风险,加强了各方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3.4健全产学研合作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针对上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有:①以市场为导向,吸引各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各级政府应做好宏观协调,并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建立政策调控体系;③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④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的经济实体;⑤建立并完善技术价值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和监督制约体系,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⑥加速科技法制体系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孔繁仕,丁福虎,宋伟,等.河南省产学研发展的现状与思路[J].河南大学学报,1999,(2):105-108.

[2]河南省教育厅.加强产学研合作,助推中原经济崛起.中国高校科技和产业化[J].2008,(2).

[3]喻新安.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0,(5):72-79.

[4]翟书斌,郭艳锋.金融成长与中原经济区发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2):1-5.

[5]谭波.中原经济区财税体制法治化探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4):7-11.

[6]张莹莹,席升阳.河南省企业产学研合作探析[J].价值工程,2007,(4):42-43.

[7]岳贤平,李廉水.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09,(4):120-123.

[8]孙自强.知识经济时代科教兴豫战略实施对策[J].经济经纬,2000,(5):46-48.

产业经济学原理篇7

克鲁格曼曾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成功预言随后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而名噪一时。值此全球性金融动荡不安之际,克鲁格曼的获奖容易使人联想到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客观地说,两者

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克鲁格曼确实在国际金融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尤其是提出了著名的汇率目标区理论,但他获奖的直接原因是其在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所创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基础,出现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理论贡献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在克鲁格曼看来,这一系列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可分为四大阶段: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所出现的新产业组织理论,构建了分析产业组织与结构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所出现的新贸易理论,构建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新增长理论,构建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第四次浪潮则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所出现的新经济地理学,试图根据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对经济的空间结构做出新的解释。克鲁格曼本人既是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缔造者,又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领军人物。

克鲁格曼对经济学的突破性理论贡献之一是创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有别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处,在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之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因此,贸易应在资源禀赋差异最大的国家间发生,例如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而欠发达国家出口农产品。然而自二战以来,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却并不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而是在要素禀赋极为相似的先进工业化国家之间。同时,大量的贸易不是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而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导致一个国家可能既出口汽车也进口汽车。这些事实对传统贸易理论构成了严峻挑战。

克鲁格曼在《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1979)、《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格局(1980年)等论文中所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是对李嘉图传统的背离。该理论认为,即使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是产生贸易的原因。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虽然历史上也曾有经济学家认识到规模经济是导致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他们没有将这种思想模型化并做出合乎逻辑的推论。克鲁格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迪克西特—斯蒂恪利茨所构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拓展应用于具有可分性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从而构建了一个不仅是全新的,而且是综合了传统观点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克鲁格曼认为,新贸易理论模型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因为,当交换基础是各种要素的禀赋差异时,开放贸易会有损于双方中某一方的利益;但如果交换是以规模收入递增为基础,贸易开放就会对双方均有利。

克鲁格曼的另一突破性理论贡献是多年来致力于经济地理学的复兴研究,创建了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他最早对新经济地理学思想进行的系统阐述见于1991年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这一论文中,并在随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著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鲁格曼认为,以前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分析“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工具,导致空间问题长期被排斥在外,现在,由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工具的发展,可望将空间问题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他的基本观点是,规模经济与下降的运输成本相结合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以及为什么相似的经济活动集聚在相同区位。克鲁格曼曾运用“中心—”模型分析一国内部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在该模型中,处于中心的是制造业地区,是农业地区,区位因素取决于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相互影响。假设工业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活动将趋向于空间集聚。

克鲁格曼还通过重新诠释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性的观点进一步论述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在他看来,产业地方化现象产生于基本要素、中间投入品和技术的使用等供应方面的外部经济性,具体而言分别是:1、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即来自同一地方、同一行业的许多企业的聚集能集中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帮助企业克服种种不确定性。2、中间投入品效应。一种产业长期集聚于一地可以吸引许多提供特定投入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使之逐渐成为地区的生产中心。3、技术“外溢”效应。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信息在地区内部更易流动和获得,因而聚集在一个地区内的企业更易获得正的外部性效应。

克鲁格曼认为,报酬递增同时以规模经济和正的外部性方式出现,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前者使产业在特定区域集中,后者使不同企业和相关产业集中,造成地区专业化,这样,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区域专业化就成为克鲁格曼运用报酬递增原理来分析产业集聚现象的两大依据。

产业经济学原理篇8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整合机制;整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一、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提出

城市群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常常取决于城市群的经济资源聚集与整合能力大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群间的竞争也正是城市群经济整合能力的竞争,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城市群经济竞争的新特点。

(一)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整合一词出自地质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研究。城市群经济整合理解为在城市群内部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部合理的互补与协调,实现区域内部生产要素、商品等的合理、有序流动和各种要素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实现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及其空间结构的优化、经济组织结构合理化,从而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群经济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尽管“协调”和“一体化”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替代“整合”,但是“整合”比这两个词更具有包容力、灵活性和力度。它不仅是被整合者的相互协调,它还包括磨合、调控、约束、甚至限制。实际上城市群经济整合有着丰富的内涵。(表1)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提出。城市群是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高级城镇空间组织形式,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河南从促进“中部崛起”的高度出发,2003年7月,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正式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明确界定了中原城市群的范围,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快速实现中原崛起”的发展目标。这是紧密结合时代主题,根据发展实际和未来需要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发展道路。但是,当前中原城市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城市群仍处于离散的“规划群”状态,还没有形成以城市集群为支撑的有整体竞争实力的地域实体。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不整合是一个主要原因,这是很多研究者的共识。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整合”问题已成为实现中原崛起乃至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系统分析

我国城市群经济的进一步整合需要良好的整合机制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城市群经济整合是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市和空间结构、政府调控与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经济整合机制体现了其整合过程中各种要素内在的关联性和发展的互动性。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需要基于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来构建相应的分析评价反馈子系统、运行与实施子系统以及整合模式将经济整合目标与内容连接起来,形成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整合的整体性,达到良性发展。经济的整合应当体现更多的国家整体性的策略与调控,在共识的基础上保持共同的利益和方向。

整合机制是整合的规则,体现了整合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内在关联性和发展的互动性。从中原城市群整体发展来看,公共资源统一配置、规划、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跨境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互动发展机制是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而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

中原城市经济整合机制应该以企业为载体,两个区域核心城市(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为副核心)比较优势、产业聚集和产业转移为动力,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政府调控为导向,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三、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选择

市场带动和政策调控的整合机制是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整合的基础。在这种整合机制的带动下,该地区群体城市经济整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模式:

(一)产业集群化整合模式。产业集群化并不是简单的扎堆,是在生产链上的有机组合。在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城市群是通过优势产业的发展来影响和控制周边地区发展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城市群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对不断增强城市群竞争力和巩固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集群化的整合模式便是以核心城市为基点,通过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主导,借助专业分工与合作,带动其上下游企业产生与发展,形成高效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从而达到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从发展趋势看,各种类型的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是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切入点。根据中原各城市的发展现状,就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来看,食品和食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漯河、新乡、洛阳和郑州4市;饮料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洛阳、平顶山和郑州4市;烟草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洛阳、郑州和许昌;纺织业、服装业主要集中在洛阳、新乡和许昌;皮制品业主要集中在新乡和漯河;开封、洛阳、新乡和许昌4市集中了木材加工业和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洛阳和焦作;医药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和洛阳;普通机械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及制造业集中在新乡、焦作、许昌和洛阳。9个城市各自产业集群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煤炭、建材、汽车配件等产业集群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产业配套,都已初具规模,并呈现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同时,核心企业的产业扩散,带动了上下游产品发展,如以中铝河南分公司为核心形成了郑州上街铝工业产业集群。漯河源汇区肉类加工产业集群和郑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了河南相关的农牧及养殖业发展。

(二)点轴联网辐射整合模式。城市群的核轴带由核心城市、城镇体系和经济腹地组成,并由以交通通信通道、资金融通通道、技术协作与转移通道为主的一系列联系通道连接成由点到线的产业密集带,最终形成一个面上的产业密集区。从点到线到面,需要一个由增长点向四周辐射的过程,而核心城市经济实力是否强大、城镇体系是否密集、经济腹地够不够大、联系通道是否顺畅是决定这个核轴带发展前景的关键。显然交通走廊是城市群经济辐射和扩散的主动脉。

在此模式下,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应以重要的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城市为载体,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和协作,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向基地化方向发展,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化方向发展,通过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和园区化发展,带动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努力培育形成四大产业发展带。要重点建设郑汴洛(郑州、开封、洛阳)城市工业走廊,加快发展新(新乡)-郑(郑州)-漯(漯河)产业发展带,发展壮大新(新乡)-焦(焦作)-济(济源)产业发展带,积极培育洛(洛阳)-平(平顶山)-漯(漯河)产业发展带。

(三)城市职能分工模式。不恰当的城市职能定位不利于完成城市化进程,也会给城市经济带来潜在的威胁,造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陷入危机。城市群经济整体发展的客观上全方位的整合,在职能方面超越物理上的邻近性而彼此关联。然而,在中原城市群诸核心城市之间,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缺乏高度的产业关联和有效的整合机制等问题,始终未能形成一个以城市群整体为基础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各核心城市的主要产业功能雷同,同位竞争不断加剧。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应依据自身优势进行职能分工,发挥自身特色,进行优势互补。根据中原各市现有基础、发展态势以及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应合理定位中原城市群9市的功能,以促进各市合理分工、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协调发展。中原城市群中,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洛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物流枢纽;开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基地,郑州都市圈重要功能区;新乡,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轻纺和医药工业基地,职业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北部区域物流中心;许昌,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轻纺、食品、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区;焦作,国际山水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重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平顶山,中国中部化工城,中原城市群化工、能源、原材料、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漯河,中国食品城,中原城市群轻工业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南部区域物流中心;济源,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

(四)产业转移与互补整合模式。城市群经济产业聚集会造成城市群经济产业内和产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些竞争的结果是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城市群经济产业的离心转移,一些成本升高、比较利益低下或者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就会在城市群内外转移,重新寻找发展的空间。产业转移与互补整合模式便是在考察城市群经济的产业体系后,强化以核心城市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区位梯度或等级转移优势。发达城市可以借助产业的转移来为其他产业拓展发展空间,相应一些城市可以接收产业的转移来扩充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发展,最终推动产业间的互补,形成城市群产业的整体发展。应当指出,城市群经济整合在产业发展上不是硬性地规定发展某种产业,而是要在市场中有选择地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并且各经济关联城市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城市基础产业中的主导产业部分应当具有互补性。

四、提高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能力的对策

应当认识到区域经济整合是全球化环境下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需要。中原城市群加快区域经济整合,必将形成更高的产业集聚规模、更密集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更具有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基础。

(一)加快区域交通与通信一体化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实体要素,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它的规划与建设也应考虑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在区域内和区际间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协调。实现对现有的各地交通设施进行整合利用,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基础设施的整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硬件保证。中原城市群体城市通信设施的一体化,关键是打破信息封锁和阻碍,畅通信息流,以电子政务和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和切入点,共同开发建设综合性或专门的共同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覆盖整个区域的信息网络平台,包括建立区域信息交互网,完善信息传输机制,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区域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共同市场的形成,又能有效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二)加强统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指导和协调,建立城市间横向的组织协调机构。城市经济整合必须建立相应的运行规则和协调机制,发展横向的组织协调机构;促进达成区域经济整合的框架协议。

(三)形成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同步推进的动态发展机制。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密度相对较大的特征,为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连绵区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中原地区正在逐步形成以互补互动、各扬所长、共同发展为前提,以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交织为特点,以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为特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增强高密度城市群的聚合功能与一体化整合,发挥区域内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形成区域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同步推进的动态发展机制,是中原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关键。

(四)加速区域市场整合与市场一体化进程。市场机制是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统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市场体系建设与市场一体化是各种要素市场时空融合与协调的过程,是各要素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因此,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过程中,要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特别是促进人才流动和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构筑统一的物流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发展异地金融业务,建立交易结算、清算金融平台;加快清除各种市场障碍,促进建立开放有序的区域市场,加强对市场的培育。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邢怀滨,陈凡,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产业经济学原理篇9

(一)存在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其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效果”概念的提出,是一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家要求农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朱希刚,2002),虽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发展,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些影响阻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很难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当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后,其相关的理论、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完善和发展。所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描述不够清晰,容易与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些方法混淆,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局限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农业的产前、产后的供应、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应用较少。四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多是低水平重复,许多内容在其他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讲深、讲透。

3、缺乏自身的特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扩大,原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特有的一些分析方法被计量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他学科所替代,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失去它自身的特色,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自身的特色,就意味着这门学科可能会被其他的新兴学科所取代。

4、学科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并未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和若干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成的理论框架,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由此及彼,联系紧密,进行推理而演绎形成的理论体系。表现在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各个章节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的联系。

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定位模糊。尽管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技术应用经济效益评价下演化而来,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经济学究竟怎样发展,学科体系如何建设还在探索。同时,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尽管属于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技术经济学科,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经济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吸收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进行创新,在这一点上尚未真正破题。

三是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未能吸纳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研究成果,如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与现代农业建设、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都未能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体系中去。

四是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无法解释知识经济对现代农业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作为理论基础,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作为生产基本要素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不仅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减,相反,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增。因此,随着知识资本逐步被引入到现代农业中去生产,知识经济对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提出新的挑战,严重地冲击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产生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为标志。从此,我国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1年全国统编教材《农业技术经济学》出版,它确定了研究建立起本学科理论体系和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规定了明确的研究任务。这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起始阶段。毫无疑问,在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阶段,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下,设立二级学会-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1983年改为“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从1989年起每年开始独立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99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全国一级学会,改名为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在学会的推动下,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被系统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决策中去,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体系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来,并且通过多次农业技术经济学术讨论会而逐步推广应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以1981年到1986年原农牧渔业部经管总站在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开展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为例,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成果广泛的应用到了全国各地。据1986年在山东青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统计,1984年,全国进行试点工作的有17个省,71个县,133个项目,到了1986年,增加到28个省,659个县,1316个项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发展,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等一些专家学者,都主编或编译过相关教材,全国也出现了多种版本的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这些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发展了20多年,取得不少的学术成果。专家学者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也有不同的意见,在2003年12月(南京)召开的2003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有些专家通过对农业经济热点问题的调研,得出农业技术经济学已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农业经济分支领域。二是一些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业技术经济学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处于一个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新的阶段;三是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衰落期。就我们的研究来看,我们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处于一个建设发展新的时期,需要吸收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适应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

二、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并且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为人类进行生物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中,除了生物技术之外,对农业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在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化技术,它开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时代,对农业和农业科技以及各个传统产业和学科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可以说,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将会使农业的基本特点发生变化,从而使农业技术经济学科涉及内容发生变化,因此,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经济学的内容,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总的来说,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不断与发达国家的数量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接轨,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但在课程体系上会有根本性的创新,还要对传统学科的内容进行改造,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际化与实用化,能够更加符合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更加注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注重采用当前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对新技术选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避免技术的盲目引进。

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将尽可能的融入当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内容,使其更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需要。

四是重视对综合性、全面性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人才的培养,现代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后期就已经呈现出了综合化的趋势,所以,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将会扩大,一些先进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将被引进到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中,培养复合型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也成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重要目标。

三、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目前,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主线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以经济效果、经济增长和诱导性技术进步三大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这种观点的缺点是把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划到了狭隘意义上的以“技术”为主线的单线思路,优点是思路明晰,理论基础比较完善成熟,若按这一观点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容易与农业推广学产生冲突。第二种观点主张在原有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吸收技术进步经济评价和宏观技术政策评价等内容来完善和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这实际上又变成了以“经济”为主线、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的单主线思路,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讲,是没有前途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应当构建新的以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为主线的学科体系,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从长远发展来讲,这一思路技术路线明确,吸收了近年来科研和实践中的新内容,强化了理论实践,符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长远发展需要。具体来说,按照这一思路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系统和层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对这一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层次的高度概括,研究系统是研究对象的具体体现。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通过研究技术与经济互动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规律,来研究如何解决技术的经济问题。从研究层次来看,农业技术经济学既包括某一特定的农业技术的技术经济问题,也包括企业层面或特定区域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同时还包括诸如科研体制、技术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

二是提升和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长远发展来看,理论体系应当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基本上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应当包括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基本规律,技术与经济互动内在机理,农业技术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等。如农业技术效率和生产效率监测系统理论、农业生产函数的理论、技术进步理论、农业技术创新理论、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理论和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等。

三是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扩展。基本原理如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效率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及指标等都应当涵盖在内。而基本方法除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之外,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方法也纳入到学科的方法体系中。

四是拓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不在局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应该向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拓宽,不仅仅局限于单项技术应用措施和企业、农户的微观技术经济问题,而应该扩大到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政策、农业科研投资、农业技术推广等宏观的技术经济问题。

四、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技术、新问题的出现,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科定位、内容、框架和体系,具有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我国农业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农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农业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方向是必须坚持这三个面向。因此,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立足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面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国际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社会普及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培养面向未来的高、中、初级农业管理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一是进一步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过去的定位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其应用条件和经济效果”(顾焕章,1992)。建议今后应将研究领域从“农业生产中”扩大到“农业生产与经营中”,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领域。

二是在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中,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首先,要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的分析方法是什么。在此分析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其次,对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新的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和新的分析方法引入,如果经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可以逐步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范围。

三是注重研究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学应该在研究方法以及实现手段上不断创新最新成果,如利用网络资源和软件,实现评价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同时不断引进探索新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四是更加注重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的范围,尤其是注重世界农业新的科技革命对农业经济领域带来的变化,如转基因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和食品消费的影响,以及加入wto后,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等。

五是建立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库和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新技术、新形势的要求,重新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还应探索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对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共享的途径和方式。

(三)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系统研究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组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对农业技术学科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在《农业技术经济》刊物设置专栏,组织学者们对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和应用领域开展系统地讨论,逐步在某此方面形成共识;同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调查,了解全国各个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技术经济课题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备及学科发展的一些情况,并对原来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为今后编写“十一五”全国统编教材打下基础。

(四)编写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

学科建设最终也要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是学科体系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要对目前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进行修改和增补,删除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科研成果,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积累起来的大量新方法、农业科技新成果进行提炼与总结,将其中的精髓编入教材;对把过去教材中已经被其他学科普遍吸收的一些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扬弃和简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统筹协调,不要搞低水平重复;二是要注意编教材不同于科研,编教材不能强调一家之言,而要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高度,综观全貌,提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五)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

案例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适用性的具体体现。建议有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搜集有代表性的农业各部门、各领域以及农业技术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范例,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为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的运用提供实证分析方法论,拓宽学科视野,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用性,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希刚著,《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10月;

2、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3、许家林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农经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4期;

4、袁飞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

5、孔祥智,21世纪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0年第1期;

6、王雅鹏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7、蒋和平等著,《当代农业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拓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产业经济学原理篇10

引言

1.规模经济

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意味着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较大的生产量时会产生的经济性,是指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2.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则意味着对多产品进行共同生产相对于单独生产的经济性,是指一个厂商由于生产多种产品而对有关生产要素共同使用所产生的成本节约。

3.小结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充分利用是推动大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被钱德勒称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而由它们决定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市场的竞争性,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领域。但在现实中,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一般都比定义上的要复杂。

旅游经济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但适度规模的经营,加之以科学的规划管理,同样也能为旅游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一)规模经济

1.内容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2.原因

专业化。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高效率;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提高运输、订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加强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3.主要类型

规模内部经济。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规模外部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规模结构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4.优势

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通过大量购入原材料,而使单位购入成本下降;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5.制约因素

自然条件,比如,石油储量决定油田规模;物质技术装备,如化工设备和装置能力影响化工企业的规模;社会经济条件,如资金、市场、劳力、运输、专业化协作对企业规模有影响;社会政治历史条件的影响等。

6.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途径

通过进入与企业知识基础具有协同效应的产品市场从事多元化;沿着企业既有主导产品的价值链进行纵向一体化合并。

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会导致大型多元化企业的出现和发展,这在德国和美国的化工产业中的确是常见现象。

企业的规模经济除了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以外,还受到企业的管理能力、财务实力、市场营销等能力的制约。很简单,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那么过大的规模只会造成管理混乱而降低效益;营销渠道不够多,过大的规模就会造成产品积压;研发能力差,再大的规模、再多的产品也提供不了更强的发展后劲,反而造成过高的退出成本;财务实力差,资金短缺,正如人会贫血一样,规模的过度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的贫血;正像木桶中的水容量只取决于长度最短的那一根木板一样,企业的效率也取决于效率最差的那一环节。所以,企业在购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谨慎地进行决策。

(二)范围经济

1.内容

由于一个地区集中了某项产业所需的人力、相关服务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销售等环节供应者,从而使这一地区在继续发展这一产业中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

与规模经济不同,它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范围经济一般成为企业采取多样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依据。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

2.原因

投入要素具有多种使用价值;管理者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

3.竞争优势

生产成本优势,主要表现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差异化优势,指企业提供产品的多样性,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外观、品种、规格及提供的服务等,这种多样性能使消费者认同该产品并区别于其他企业提供的类似产品;市场营销优势,范围经济形成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体现了企业在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的竞争能力。同时又能在内部建立的营销平台上,利用原有的渠道销售多种产品,还能更好地利用企业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对跟进者形成巨大的进入障碍;技术创新优势,范围经济利益的驱动可以导致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抵御风险的优势,在成本、差异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不同应用

规模经济是与比较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范围经济是与竞争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波特的发现波特认为,比较优势,关注点在生产要素,在禀赋。也就是“天生”的资源。竞争优势,除了取决于生产要素外,更取决于企业外部的需求、相关产业、战略等综合因素。比较优势强调的是企业向内部生产生素要效益的单打独斗的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向外借用资源的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方式。

尽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各自明确的定义,但实际上范围经济也是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所不同的是范围经济中的产品是多样化,而规模经济较为单一,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则都是投资增加引起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结合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不同之处,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理应用在不同的地方。

要解决旅游企业小、散、乱的问题,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要在旅游企业外部运用规模经济,发挥企业比较优势。通过购买或合并来扩大旅游企业规模,在一定范围上使企业达到规模经济,降低一系列成本,比如购买设备的成本、开发新产品的成本、加大宣传力度的成本等,使企业在运营上更专业化,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