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9:05

老龄化社会的现状篇1

有感于市图书馆能够在精神文明中起到的作用之巨大而言的。张家港图书馆是一座集文化、教育、科技、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化、现代化的新型公共图书馆,主要由文献借阅区、电子阅览室、会议展览室、培训辅导区和文化产业区等部分组成,是全市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收藏借阅中心、情报信息服务中心、社会教育中心和学术活动中心。据了解,图书馆以市级图书馆为基础,下设镇级分馆及社区分馆,并通过“图书流动车”延伸读书服务至边远企事业单位及外来务工人员处。这些都使图书馆在精神文明中起到作用成为可能。图书馆对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和加强文化建设,已经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两点,我认为图书馆在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将是突出的,对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促使其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进一步为解决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弊端,以促进社会和谐有直接作用。图书馆在为服务老年人群体,发挥它在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做了实际工作,卓有成效。但是,这其中的缺失也是显见的,当然,这些缺失的产生不仅仅因为图书馆,也有老年人及全社会的原因。

好的方面,即图书馆已发生的作用来看,图书馆专辟有中老年活动室,其中有期刊50种、报纸30种及各类中文图书,老年人仅凭老龄证或者离休证即可进出。除此以外,图书馆还成立了老年读书协会,这个协会成立于2004年4月24日,是一个以老年读者为主体、自愿组成、以读书交流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团体,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协会宗旨是“快乐读书、健康人生”,协会以市图书馆“中老年活动室”为阵地,营造“读书好、读书乐”的良好氛围,倡导“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友所为”,为繁荣图书馆事业,创建学习型城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工作人员还介绍,目前,老年读书协会会员40余人,多为张家港市文化宣传方面的离退休干部。老年读书协会活动相当丰富,一年至少四次交流读书心得,主要涉及智慧学和健康领域,如如何预防衰老、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等等;定期参观新农村建设;此外,乡土课堂、集体听讲座、参加老干部局活动也都成为老年读书协会的既定节目。

对老年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图书馆看书学习,研究课题,交流成果,从而充实他们的空余时间,尤其对那些刚刚离退休,一时还不习惯的中老年人,能够缓解他们对“轻松”的不适应,保持心理健康。同时,如前所说,也使身体保持健康,即所谓的快乐读书,健康人生。

对图书馆来说,老年人作为一个庞大的服务群体,他们的参与,将极大的扩大图书馆在市民中的影响,完善它的服务与设施,繁荣图书馆事业。

对社会而言,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营造了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不仅能减轻城市在老龄化社会中的负担,还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当然,如前所说,图书馆在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还没有全面发挥,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反映出来就是去图书馆看书学习的老年人人数并不多,和其他年龄段,尤其是青少年段的差距是巨大的。

究其原因,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图书馆方面,首先是其宣传不到位,没有将老年人作为一个单独且特殊的群体为出发点,,以至大部分老年人没有将去图书馆(包括乡镇和社区分馆)作为其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来考虑。然后是其设置上,并没有将中老年人活动室与老年人的身理特征(行动不便,视力减退等)结合起来,其中的设施与综合图书室并无差别。此外,中老年人活动室的报刊和杂志量比较少(20;40),而其中涉及老年方面的则更少,多为类,时政类期刊杂志。再者是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服务人员,现有人员服务老人的意识又不强烈。最后,图书馆对老人开设的项目颇显单一,除老年读书协会活动较丰富外,一般老年读者只能利用图书馆看书,听讲座,没有任何对老年人的培训项目和交流活动。二是老年人自身方面的原因,身体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喜欢看书读报,他们平时的生活多以麻将、聊天和带孩子为主。而剩下的人中通过图书馆看书读报上网的比例为6/13,且多为文化宣传部门离退休干部。在不借助于图书馆的人中,多少在认识上都没有意识到图书馆能给他们的读书学习带来的方便和易于交流的环境。三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其他机构与图书馆的联系还不紧密,如市图书馆与各校图书馆之间并无联系,不便于图书交流,不便于老年教职工与图书馆的联系;政府没有大力倡导,经费上的支持也还不够;城市设施没有配合,如无专门的交通车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去图书馆;其他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没能足够重视图书馆在老龄化社会中可以起到的作用,相应的捐助很少,这些都可以借鉴外地一些先进的做法来加以改善,但前提是提高对图书馆可在老龄化社会中起作用的认识。

老龄化社会的现状篇2

当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七及以上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百分之十以上时,标志着国家进入老龄化。近年来,中国人口在年龄结构上逐步发生变化,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本世纪中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增高趋势迅猛,人口老龄化日益显现,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为,我国六十岁以上的人口数高达一亿七千多万,占总人口数的13.26%,标志着我国如今已进入老龄化的高峰期。并且经专家研究表明,倘若不采取有效的政策进行抑制,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愈演愈烈,变成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巨大影响。在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发展引起专家学者的巨大关注,其解决政策在学术界产生巨大的争议,并且如今人口老龄化问题被和人口发展策略放在一起讨论,认为人口老龄化即将成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与社会经济体制相矛盾,对社会的发展带来挑战。

2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原因

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产生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对于我国来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对于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与众多发达国家和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不相同的。由于新生儿的出生率在政策实行的短期时间内大幅度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迅速生成,这点和发达国家由于人口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同时较低导致的缓慢形成的人口老龄化是不同的,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来势汹汹中国面对的问题就更加严峻。随着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中国的少儿群体人数相对较少并且增长缓慢,从7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以来,我国就一直保持着这种低生育率。

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更好了,老年人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进行养老,使老年人的平均寿命大大提高,并且随着医疗水平迅速提高,国家大量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新型高效的针对性医疗药品也不断地开发,为老年人生病的治疗和康复进行保障,导致死亡率大大下降。诸多因素导致了我国老龄人口的人数不减少反而增加,同时面对的是低生育率,青壮年的人口数由于低新生儿率的影响逐渐减少,结合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产生巨大的变化,呈现的便是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大大升高,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趋严峻。

3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本身并非是问题,这只是一种社会人口比例的动态变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经的状况,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状态。然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在逐步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将会给社会带来相应的问题,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源是老龄人口数量的庞大以及所占比例的较高,这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稳定以及文化等方面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3.1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在社会中,主要劳动力无疑是青壮年群体,老年人是社会的一个帮助对象,由于身体条件的约束,老年人对于社会经济的创造较为微弱,主要依靠家庭和社会的供养。由于中国老龄化趋势发展迅速,社会财富的创造不能满足对老年人的供给,对老年人抚养金的巨大额度的支付给所占较小比例的年轻人带来巨大压力,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跟不上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形成了巨大矛盾,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不能够满足对老年人的抚养需求,造成地方财政赤字,导致经济危机。实际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高低并非直接决定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对于社会的影响,必须与经济基础相考虑,具有充裕的社会经济资源,则对于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压力社会可以轻松面对。然而我国并不具备足够的经济条件,因此即使老龄化程度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要面临远远大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压力。据研究表明,以aeCi指数来对老龄化经济压力进行判断的话,中国以2.4的指数远高于按美国的-5.1,并且经专家学者研究,我国在未来40年会达到老龄化经济压力的高峰,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空前的压力。

3.2人口老龄化对政治的影响

老年人口数量以及所占比例的变化对于国家的政治和制度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首先国家的政策对于不同年龄层的群体之间的利益会产生巨大冲突。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大导致老年群体在我国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导致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政党等政治力量之间的政治势力争夺战中,老年群体成为了争取的对象。由于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进步,老年人对于政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其参政意识也随之不断地增强,这导致老年人参加政治事务成为政治团体中的一部分具有了很大的可能性,导致政治团队中的年龄群体有了重新的格局,因此对于老年人群体的利益有了更多的争取力量和机会,对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都有很大的影响,有可能以牺牲未来几代人的发展潜力作为求得政治上稳定的代价,给社会的政治稳定和公共安全带来威胁。

3.3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由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全球的资源紧张和社会经济的震荡都对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带来了更大的推动作用,导致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断被放大。城市化的进程使我国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地聚集到城市以谋求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发展,这对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城市青壮年劳动力的缺乏带来了一定的弥补,然而这对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农村中生产力极度匮乏,呈现的是极其低下的经济收入状况,农村老年人由于生产能力和生产技能的缺乏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的收入极其微薄,并且农村中社会保障金的发放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老年人口基数过大,老年人抚养金常常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并且农村人口社保额较少,在面对如今严重的“空巢”状况,农村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3.4人口老龄化对文化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人传统是以孝为先,重孝道,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浓重的尊老成分。在传统社会中,“孝”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成为中国家庭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核心部分,赡养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对父母多年来的养育之恩的报答。然而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导致我国在养老方面上从“用心”的重视文化和情感的模式逐步走向“用钱”的行为模式,老年人和他们的子女往往不住在一起,由于家庭观念中赡养父母的思想,子女们将金钱上的供养和帮助作为了赡养老年人的方式,和老年人情感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联系仅在于金钱供养或是帮助照看孩子,导致我国数千年来的“孝道”的意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家庭的经济资源相挂钩。

目前社会中对于老年人的看法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对于老年人的生存意义有了越来越偏激的看法,认为老年人的需求只是生存,对于老年人情感上的投入十分吝啬,子女对于探望老人这一基本的家庭交往都往往难以做到,甚至需要通过法律的规定来加以规范,甚至由于老年人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子女对老人产生厌恶感,出现了漠视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现象的发生,导致“孝道”的严重缺失,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4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公共政策视角

人口老龄化状况的出现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发展现象,当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发展太过猛烈到达一定阶段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社会对于这种变化做出及时和有效的反应,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方法来适应这种变化并对自身进行相应的调整。然而我国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政策体系不能适应当前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所需,导致了一系列上述老龄化问题的发生。因此必须对公共政策进行相应的调节,来有效地应对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给社会所带来的问题。

4.1不只停留在人口政策的调整

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等人口政策对于我国人口的调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特定时期的中国国情中,因此人们也习惯性地认为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应该依靠人口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来面对新的人口年龄层次分配情况。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行带来的人口发展状况问题需要认真对待,采取相应的调整来面对老龄化的问题,然而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生育政策的影响,还有人类寿命自身的延长方面的因素,仅仅依靠政策不足以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应该调整或者重构制度安排,并且整合公共政策来进行当前社会年龄结构和现有政策制度之间的协调工作。

4.2不只调整对于老年人的政策

人口老龄化并非只是老年人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在经济、文化、政策等各方面需要协调的问题,并非仅仅通过对老年人的政策的调整就可以解决的。人生在各个年龄段的状态都是相互联系的,必须从各个阶段着手对人口年龄结构进行调整才能够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影响。人的晚年的生活能力和其早年的状态和继续是息息相关的,必须让青年一代们开始重视起健康方面,并且在社会生活和自身行为上进行相应的改变,注重经济条件的创造,有所积蓄,为老年时期做好储备。

老龄化社会的现状篇3

关键词:老龄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原因对策

一、人口老龄化的涵义及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书中测算,我国在本世纪前老年人口达到4亿多,占那时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4.届时,我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0%,两个劳动力要供养一个老年人。

二、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的原因

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带来的经济压力,我国一直坚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这一国策使得我国人口增速迅速减慢,自然生育率不断下降,由此带来了人口新问题:人口老龄化。其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人均寿命延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水平也逐步得到改善,社会福利也比从前得到了完善,这使得人类在健康状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改进,人口寿命也大大延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2000年的71.4岁提高了3.43岁。而2010年全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可见,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老龄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1)谈到老龄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就不得不提“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人,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这是老龄化带来的一个有利的经济现象。

(2)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老年人群体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拥有一定的财富,有更多医疗陪护的需要。在这个就业问题严重的情况下,针对老年人可以创生出更多的产业,比如专门的养老机构,养老设施的设计,陪护人员的专业培训等

(3)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日趋老龄化的现状下,不少退休的老年人被返聘到工作岗位。从他们工作的表现看,虽然他们的体力不及年轻人,但在对工作的态度和工作效率上,他们比一般的技术生疏的新人员能更好地胜任工作。

2.老龄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1)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医疗保障的压力日益增大。社会上对老年人口的费用的支出要比儿童的多,家庭对儿童费用的支出往往高于老年人,但从总体上看,老年人口的费用要大大高于儿童的费用的支出。

(2)青壮年劳动比例下降,影响我国社会生产能力。老龄化的到来使得劳动无限供给状态趋于终结,有些人将老龄化到来认为是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拐点”的来临。劳动力不足会导致生产资料和设备的闲置,影响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少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原因就是劳动力的短缺。

四、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影响的对策

谈到对策,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即看到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发展它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力,以扭转老龄化愈加严重的现状,使中国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1)顺应发展趋势,推进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发展机遇。老龄化带来的过剩消费能力可以拉动夕阳产业的发展。当局人应该对一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适用对路的各种老年用品,鼓励和引导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经济管理部门应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质的夕阳产业的发展。

(2)改革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稳定健全的国民生活环境作为基础。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应对老龄化措施,几乎每一个国家都采取了以出善养老制度的政策来应对老龄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美国则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社会保障退休金计划与私人退休金计划相结合的措施。我国也要尽快出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老年人福利等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使老年人的生活获得切实保障。

(3)引导部分老年人重返社会参与就业。老年人队伍中不乏一些仍然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他们不需要社会去供养,而且愿意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他们的再次加入会是整个社会重要的后继力量,引导他们就业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还可以拉动社会生产力的增长。这是一种双赢。

五、结语

通过对老龄化的分析与探讨,我们会发现老龄化是一把双刃剑,只要利用的好,便可以充分发挥它对于经济的推动力。中国的老龄化有自己的特点如速度快,来势猛;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时间和空间上有差异性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有拉动消费经济的有利影响和增加养老负担的消极影响,这种双面性要求我们要正确应对中国的老龄化发展进程,完善养老体系,利用它给经济带来的推动作用,最后使老龄化和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人口委员会人口学辞典编写委员会:《多种文字人口学词典》

【2】(法)罗兰普列萨主编,高元祥译:《人口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3】杨道兵,陆杰华:《我国劳动力老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5):7-12.

【4】张再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其社会和经济后果》【J】.南开学报,2000(1):84-89

老龄化社会的现状篇4

关键词:养老院;景观设计;人性化

1研究方面

1.1研究的背景

(1)全球人口老龄化。1865年法国最早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的浪潮。目前,世界上已经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10%,甚至有些超过了10%,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起源与发展。现今我国正处在生育率较低,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阶段。中国人口老龄化因为各方面原因形势越来越严峻,从家庭到社会到政府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养老问题解决不好必定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干扰。

(3)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多。大概占到全亚洲老年人人口的1/2全世界老年人人口的1/5。第二,未富先老的现状。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西方国家有所不同的是:我国体现的是“未富先老”。而西方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的时候,他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一个水平,所体现的是“先富后老”,以充分的经济水平来解决老龄化面临的社会问题。第三,城乡颠倒、地区间的发展非常不平衡。第四,“空巢”老人增加速度加快。中国提倡两代一起居住或者多代居住,并且“4-2-1”的家庭结构模式近年来日益凸显,这种类型的老年人人口还将会继续增加。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特点,对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进步,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加大,以及各级政策的重视,出现了更多模式的养老社区和老年公寓,更多的老年人及其子女也开始慢慢接受养老社区养老的方式。

1.2研究的内容

首先从中国“养老”概念溯源探讨中国当下的养老模式。其次从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特征以及对环境景观的需求分析来了解老年人当下可依托的环境景观。在理论研究中根据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的空间布局;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的要素,主要从硬质和软质的景观要素:道路交通、水景、植物配置、交往活动这四方面的环境要素来做具体分析。通过上述的研究得出养老社区室外景观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模式的影响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总结了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原则,主要是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保健性、沟通交流、价值体现等原则。并通过国内和国外的案例论证上述的理论,验证这些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的,得出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研究总结,并对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的发展作出展望。

2国内外发展现状

2.1国外养老社区研究现状

老龄化已是全球化问题,我们可以依据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变化,深入地研究设计出适合他们生理需要的居住环境。随之而来,老年室内居住环境的研究应运而生,目前,对室内居住的研究已经非常完善。除了设计师和病理学的努力以外,社会各阶层的学者从私密性需求、尊严需求、社会属性等角度切入,研究老年人更深一层的心理需求。

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早在19世纪60年代末美国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美国老人法》对社区计划、养老福利、老年住所设施三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在社会养老设施中,着重建设高龄老人迫切需要的护理院,优惠和鼓励私营企业经营。亚洲以日本为例,制定了东京住宅条例,明确指出了东京住宅政策的目标和基本方向为“东京都应加强必要措施,以促进高龄化社会住宅的发展”,包括民间住宅、公共住宅。从目前所收集到的资料看,国外研究的基础点是针对本国老人的独立生活的习惯,只是向社会指出了如何帮助老年家庭解决安全和独立的生活问题,这个问题也成为老年住宅环境对策的中心。对应于这种环境对策,在住宅形式上产生了老年人专用的住宅,在社区规划上形成了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年社区。在老年居住体制上更多的是依赖民间机构和组织,政府只是给予相应的资助和鼓励。

2.2国内养老社区研究现状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相对比较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逼近,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根据联合国《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中国政府成立了“全国老龄问题委员会”,提出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老龄事业道路行动的目标。

目前,推动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群体是广大的中小型企业。例如,在养老院企业的经营方面,就逐渐兴起了家庭式养老、日托、整托等,很多地区也己引入了地方政府、红十字协会,并创造性地出现了将养老院的经营和房地产的经营结合在一起的产权养老院,这使得养老院产品多样化、功能细分化、服务延伸化。养老区(点)从经营的主体内容来说,都在追求民族化、地方化;从服务设施、服务体系形成的综合服务质量来说,是追求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但在这些创新之举背后,养老行业中的一系列问题仍没有解决,集中体现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理念陈旧、市场秩序混乱方面。

3结语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情况以及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使我国社会养老压力加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得不由家庭转向社会的一些养老服务机构。

在我国,鼓励和引导个人和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业行业是当前解决目前我国老年人个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使社会稳定,促进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但当下的情况很难满足我国老年人人口快速增长,“空巢”、高龄和病残老年人的需求。根据本人先前对国内外现状的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我国的养老模式更加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大多更愿意有子女的陪伴,而不像欧美国家的文化老年人更趋于单独居住,更加的自主性。所以在养老社区的室外景观上我们可以借鉴其绿化配置,亲近自然的理念但在空间布局上应当结合我国老年人心理特征来提供设计方案。然而这也是我国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的现状,虽然绿化容积率高但是使用率却十分的低。忽视对户外环境营造,景观设计中没有切实考虑老人的心理、生理需求,空间布局不合理,公共设施设计不合理,植物配置没有考虑整体环境色彩不协调,使老人失去了与户外接触的机会。相对于一般的集体居住的地方,养老社区的室外景观要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便于管理,同时也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老人必要的室外活动。最终打造一个适合当今中国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环境,让老年人可以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有子女的陪伴和自身的体验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晓婷.城市公园中老年人绿地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安丽.基于老年人日常出行特征的住区规划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3]沈莉颖.城市居住区园林空间尺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4]熊启明.社区公园中老年人活动场所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5]张琼.我国人口转型特征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1.

老龄化社会的现状篇5

为了解北京市“健康老人”的基本情况,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合作,于2005年7月a8月对参加第二届北京市“健康老人”评选活动中选出的一万名“健康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包括基本状况,行为、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功能与保障状况三个部分。在分析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又与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一次性抽样调查相对比,发现这些评选出的北京市“健康老人”在基本状况,行为、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及保障状况等方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调查的“健康老人”的平均年龄为74.81岁,最低年龄60岁,最高年龄104岁,年龄分布特征是以70-79岁的老年人口为主;男性、城市的“健康老人”居多;多数“健康老人”接受过中学及以上的教育,男性、城市、年龄较低的“健康老人”教育程度较高;绝大多数“健康老人”已退休或离休,但有四成多的农村“健康老人”的子女数以2个和3个居多;接近半数的“健康老人”的居住方式为和老伴一起单过,其次是和子女同住;大部分“健康老人”自评经济情况一般,“健康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为离退休金。

――“健康老人”普遍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生理、心理状况都比较好。主要表现在:“健康老人”很少有抽烟或经常喝酒的嗜好,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健康自评的三个等级“一般”、“很健康”、“非常健康”中,超过一半的“健康老人”自评“一般”,接近四成的“健康老人”自评“很健康”,低龄、男性的“健康老人”健康自评较好;“健康老人”比普通健康老人患慢性病的比例低;在自评是否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时,有四成的“健康老人”回答“没有老”,其余六成则认为自己“老了”,高龄、农村的“健康老人”更容易自评“老了”;在认定多大年龄才算是老年人时,“健康老人”比普通健康老人平均延后11年(“健康老人”评价男性、女性“老了”的年龄分别为75.3岁和71.8岁,而普通健康老人则认为男性、女性“老了”的年龄分别为64.3和60.1岁),这说明“健康老人”比普通健康老人心态年轻;调查还发现,“健康老人”的孤独感小于普通健康老人;“健康老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好;多数“健康老人”认为自己不是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健康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评价也好于普通健康老人。

――“健康老人”的社会功能状况良好,可以较好地适应社会,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健康老人”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大部分“健康老人”愿意参加社区活动,而且表示愿意带头向上级反映社区老人的困难。“健康老人”的生活保障状况如下:配偶、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等家庭成员是“健康老人”最主要的生活照料者,由此可见家庭支持在其日常照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数“健康老人”有医疗保障,但城乡差别较大,农村“健康老人”看病更依赖子女资助:大部分“健康老人”表示对生活保障(生活照料、经济供养、医疗费用三个方面)“毫不担心”或“不太担心”。可见大部分“健康老人”的生活都比较有保障。

老龄化社会的现状篇6

关键词:高龄老人;健康;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高龄老人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HB15SH02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27日

在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的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也在不断加剧。世界人口老龄化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是高龄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有2,300万高龄老人。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000万人。{龄老人在医疗和其他服务费用以及公共福利和私人支付方面的需求远远超过他们所占人口的比重(曾毅、柳玉芝、萧振禹等,2004)。在我国高龄老人最多、增长最快的现实背景下,充分挖掘不同学科在高龄老人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对医学健康领域相关成果的动态跟进和人口学中群体研究的继承与探索,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发表在中国知网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等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搜索后发现,国内高龄老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在2001年、2004年出现两次研究高峰,这可能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开发及以北京大学曾毅教授为主的研究团队开展“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项目有关。截至2015年10月,基本呈现年均20~30篇核心期刊的研究态势。在427篇核心期刊论文中,多角度分析高龄老人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是重点内容。分学科来看,人口学、老年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是高龄老人健康研究的优势学科。

一、高龄老人健康状况

为了弥补高龄老人数据及其科研和政策分析方面的不足,北京大学和中国老龄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项目于1998年正式启动,并于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成功开展了跟踪调查。得益于大样本数据支持和描述统计的学科特长,人口学领域对高龄老人健康状况描述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本文主要从自理能力、自评健康、心理健康、慢病患病状况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

(一)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作为描述健康状况的指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主要用于测量个人在吃饭、穿衣、室内活动、入厕、洗澡和控制大小便这6个方面的功能状态,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用来检测个体未知功能损害的一个有效、实用的评价工具(陈茂芳、杨柯君、江玉秀等,2001),也是高龄老人健康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龄老人各项能力状况的系统性筛检及疾病诊断,还可为制定治疗康复计划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总体来看,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开始变差,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比例在80岁以后迅速上升(杜鹏,2013)。

不同学者分别从自理项目、性别、城乡、地区等角度的细致分析(王德文、叶文振、朱建平等,2004;顾大男、曾毅,2004;姜向群、魏蒙,2015),为我们了解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提供了相对清晰的认识。分具体自理项目看,中国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按由弱到强顺序依次为洗澡、穿衣、上厕所、室内活动、吃饭和控制大小便。分性别看,女性高龄老年人失能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分城乡看,农村高龄老人(无论男女)比城镇老人有更好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城镇高龄老年人失能率高于乡村老年人。分地区看,东部地区老年人的失能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不同时期调研数据纵向考量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失能高龄老年人所占比例降低,残障期压缩;中轻度自理能力受损的高龄老年人比例降低;重度受损的老年人比例升高。

(二)高龄老人自评健康、慢病患病及心理健康状况。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一次直接以自评健康状况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在中国人口普查史上和老年人健康状况研究上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杜鹏,2013)。现有文献关于高龄老人自评健康的结论不尽一致,可能与不同研究对象和研究时段有关。曾毅、柳玉芝、萧振禹等(2004)认为,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随年龄快速下降相反,高龄老人尤其是男性的自评健康随年龄仅有轻微下降。高向阳、康晓平(2010)则认为,80~91岁年龄组高龄老人自评健康反映的综合健康状况方面的水平较差,92~105岁年龄组的高龄老人在自我照料和综合健康状况两方面均比较差。田丰、郑真真(2004)通过对1998年、2000年、2002年高龄老人调查跟踪数据分析发现,高龄老人健康自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健康自我评价下降。

慢性病的患病状况研究可以为高龄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健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徐勤、顾大男,2001;黄荣清,2001;陶立群,2001;薛冰、陈旭波、丁东新等,2011;孙敏、刘丹萍、吴进等,2002;殷召雪、施小明、徐建伟等,2012),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具有随年龄增加而自理能力下降、认知能力衰退、多病的特点,患病高龄老年人口的比例大约为2/3。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是高龄老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晚期的糖尿病、支气管炎引发的各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了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年龄、脑梗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前列腺增生是导致高龄老人aDL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

心理状况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现有关于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认知能力、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2007;敖晋、柳玉芝,2004;张魏丽、刘殿武、刘志坤等,2009;易伟宁、康晓平,2008)。研究结论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较好。男性的心理特点评分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高龄老人心态的变化及认知能力的衰退十分显著。影响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及性格特征等。

通过以上相关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第一,高龄老人带病多、完全自理者少、心理状况较好;相比男性,女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自评健康比例低、出现残障程度高;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第二,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针对高龄老人健康状况研究呈现由单一角度向多维角度转变、由横截面分析向横纵向综合分析转变、由高龄老人总体分析向重点群体分析转变、由现状描述到影响因素及健康促进系统分析转变等特点;第三,高龄老人健康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呈现哪些新特点、具有何种演变趋势等问题有待于深入挖掘。

二、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

探讨健康影响因素是高龄老人健康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两种研究类型:一是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评健康某一方面为因变量探讨影响其状况的多因素分析;二是侧重以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等自变量为主考量其与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本文综合以上两种研究类型,主要从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等方面对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研究进行梳理。

(一)社会经济因素。高龄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技术发展、卫生状况、生活方式、社会政策、生活环境等直接或间接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术界分别从环境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受教育程度、婚姻、性格心理特征、饮食习惯、代际支持等角度探讨了社会经济因素对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更好地促进高龄老人健康提供了有益启示(曾毅,2014;张纯元,2001;顾大男,2003;翟德华、陶立群,2004;吴德清、战捷,2001;张文娟、李树茁,2004;尹德挺、陆杰华,2007)。主要结论有:考虑环境因素与个体特定基因类型的交互作用,可能大大提高老龄健康干预方案实施效益和降低实施成本。较高受教育水平、较完整婚姻状况、积极乐观的性格心理特征、合理的饮食习惯对维持和促进健康状况和长寿水平影响显著。食用新鲜水果、新鲜蔬菜、鱼类水产品、豆制品、饮茶的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趋好的可能性越高。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和心理状况有显著影响。心理因素对健康自评影响作用最显著,闲暇活动对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状况、躯体功能影响作用显著。

还有学者从医学角度(万朝晖、丁群芳、许婷媛等,2010;边平达、潘宏华、应奇峰,2013;陈建康、朱鹏立、周密等,2015;易景娜、陈利群、贾守梅等,2012)探讨住院、居家等高龄老年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明显,与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增加以及多方面的躯体功能受损有关。认知功能、听力、抑郁状态、疼痛是住院高龄老人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及行走能力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防治慢性疾病、延缓躯体功能受损和积极纠正躯体功能状态,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发病率越来越高。高龄老人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程度与骨密度密切相关,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程度可以预测骨质疏松的发生。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对居家高龄老人抑郁、孤独症状的改善及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均起到显著效果。

(二)生活方式因素。在影响制约人的健康和长寿的诸多因素中,生活方式是最主要因素。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同学科对生活方式及其与健康关系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有人口学(王伟进、陆杰华,2015;黄匡时、陆杰华、科克・斯考特,2012)、医学(袁蓁,2010;minihaneam等,2007;Lindi等,2002)、体育学(毛丽红、朱建民,2009)。研究认为,影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因素有饮酒、吸烟、性格。长期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有着更强免疫力,并对延缓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退行性变化有积极作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减少久坐等对老年人心血管健康、型糖尿病防治、骨健康、跌倒预防、改善认知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一方面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生活阅历丰富、遗传基因良好、社会预期较低、时间自由充分的高龄老人,实际生活方式如何?其饮食、日常习惯、身体活动、心理素质等有哪些特点等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在学科交叉不断深入、分类不断细化的研究背景下,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不同影响因素对高龄老人寿命与健康影响程度如何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结论

本文聚焦高龄老人健康这一现实问题,综合吸收并运用人口学、老年学、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生命科学等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高龄老人健康及其研究进展状况进行细致梳理和分析,有利于老年人口健康领域相关研究拓展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充实高龄老人健康相关内容展开新的学术空间。

通过大样本实证调查是影响因素研究的经典方式。现有高龄老人大型数据来源包括北京大学“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国家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等,为相关课题研究奠定丰厚的数据基础。充分开发现有数据、对不同数据结果相互验证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在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方面,现有成果对健康与生活方式的相互影响及不同健康状况对高龄老人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较少,在研究深度、研究方法上有待于开发挖掘。

在政策实践方面,随着中国人口高龄化的迅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政策的不断完善,高龄老人健康促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如何,如何确定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点领域,如何采取社会、经济、保健、社区服务等有效措施尽早干预,成为高龄老年人口健康研究的重点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曾毅,柳玉芝,萧振禹,张纯元.中国高龄老人的社会经济与健康状况.中国人口科学,2004.S1.4.

[2]陈茂芳,杨柯君,江玉秀,金庚明,卫志华.上海市静安区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1.10.

[3]杜鹏.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分析.人口与经济,2013.6.3.

[4]王德文,叶文振,朱建平,王建红,林和森.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5]顾大男,曾毅.高龄老人个人社会经济特征与生活自理能力动态变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6]姜向群,魏蒙.中国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变化情况分析.人口与发展,2015.2.

[7]高向阳,康晓平.基于多状态生命表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期望寿命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0.5.

[8]田丰,郑真真.高龄老人健康自我评价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9]徐勤,顾大男.中国城乡高龄老人健康及死亡状况特征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S1.

[10]黄荣清.高龄老人的健康、疾病与死亡.中国人口科学,2001.S1.20.

[11]陶立群.高龄老人自理能力和生活照料及其对策.中国人口科学,2001.S1.40.

[12]薛冰,陈旭波,丁东新,沈琪,缪以颖,钟葛瑾.高龄老人慢性病和日常生活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2.

[13]孙敏,刘丹萍,吴进,杨跃林,汪凯,袁鸿江.影响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因素探讨.中国全科医学,2002.6.

[14]殷召雪,施小明,徐建伟,翟屹,柳玉芝,曾毅.高龄老人高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的关系.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5.

[15]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中国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9.

[16]敖晋,柳玉芝.中国高龄老人认知下降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

[17]张魏丽,刘殿武,刘志坤,刘辉.河北省高龄老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2.

[18]易伟宁,康晓平.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多水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7.

[19]曾毅,程令国,阮荣平,陈华帅,李建新,张风雨,陶伟,顾军,田小利.环境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老龄健康的影响――相关前期研究综述.医学与哲学,2014.9a.

[20]张纯元.高龄老人受教育程度与健康长寿关系研究.南方人口,2001.3.

[21]顾大男.婚姻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的性别差异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3.3.

[22]翟德华,陶立群.高龄老人性格心理特征、饮食习惯与健康长寿关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23]吴德清,战捷.高龄老人饮食与其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S1.

[24]张文娟,李树茁.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25]尹德挺,陆杰华.中国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个体因素和区域因素分析――HLm模型在老年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人口研究,2007.2.

[26]万朝晖,丁群芳,许婷媛,姜爱侠,岳冀蓉.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22.

[27]边平达,潘宏华,应奇峰.高龄老人生活方式与其骨密度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2.

[28]陈建康,朱鹏立,周密,张泓,林帆,欧宓,林春锦.高龄老人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5.

[29]易景娜,陈利群,贾守梅,陆敏敏,荀雪琴.社区居家高龄老人卫生服务模式的探讨.中国卫生资源,2012.3.

老龄化社会的现状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治理对策

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严峻十分严峻。如何正确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亦已成为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社会治理的重视,党和政府已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改革处于攻坚区和深水区,社会管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想巩固社会治理,其重心必须落于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和管理的能力上。

秣陵街道历史悠久且近年来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均十分迅速,可以说各发面的发展都极具当代中国发展特色,是国内城市化进程一个典型代表。所以,为了进一步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给国内社会治理带来的问题,并从创新社会治理视角找出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对策,本项目组选取了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为代表进行研究。

一、秣陵街道人口老龄化的形势特点及趋势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含义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总人口中高龄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动态过程。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秣陵街道人口老龄化形势

1.政治形势

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政府执政的核心理念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与此同时,公平、正义、共享成为国家和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因此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成为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的政治承诺。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人知道“中国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的存在,而非常了解的人却只占调查对象的26.5%。事实上,67%的当地居民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仅仅是有所听闻但不了解。而74%的被调查者自己或者家中老人是已经参加了养老保险的,知道养老保险但不愿参加的仅有13.5%。而有43.5%接受调查者是对当地的养老和医保体系存在不满的。与此同时,对我国养老体系满意的人只占调查对象的12%,更多人只是觉得我国养老体系一般。

2.社会经济发展

全国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日益丰富,国民经济变革和内驱型经济增长模式需要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而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养老保险是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人们生活条件普遍获得持续改善,社会结构还在进行分化,社会流动速度加快,社会风险加速积累,贫富差距、劳资矛盾等问题给社会保障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秣陵街道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而32%的人认为秣陵街道人口老龄化已提前到达高峰。故而现阶段秣陵街道人口老龄化体现的是“未富先老”的严峻形势。

3.历史文化传统

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少子高龄化、家庭亲情关系、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但据调查,现如今,在秣陵街道有43.5%的家庭老人和子女一起生活,老人住养老院的17.5%。可见,家庭养老在养老内容中依旧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同时,家庭养老中绝大部分老人年龄在75岁及以上。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自己在赡养老人方面面临诸多压力,其中绝大多数人认为主要压力来自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还有较多数人觉得自己的压力是来源于还要照顾子女精力不足以及经济状况收入不高。

(三)秣陵街道人口老龄化趋势

秣陵街道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且将与高龄化并驾齐驱。同时“未富先老”现象将在秣陵街道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更为明显且将严重阻碍秣陵街道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秣陵街道老年人口比重日益增加的今天,作为新形势下的社会治理将创新和治理的重点放在老龄人口上已经刻不容缓。

二、秣陵街道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治理现状

1.物质基础增强,医疗水平提升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养老水平也不断提升。城乡养老、医疗保险提前实现全覆盖,五大保险全部实现市级统筹。总体来说,虽然存在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当地的养老和医保体系依旧是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但96%的参与调查对象还是满意当地的养老和医保体系的。

2.政策措施渐显,社会关爱增多

“老有所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政府和社会齐抓共管。由于老龄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愈来愈大,秣陵街道的政府在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方面的确采取了一定措施且取得了一定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当地政府为老年人修建了文娱活动场所或锻炼健身设施,这一举措让绝大多数的市民感到满意。但46.5%的人觉得设施不够完善。同时,50%以上的问卷活动参与者表示秣陵街道有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关心关怀老年人的现象逐渐增多。

(二)因素分析

1.人均寿命因素

卫生条件的改善、医疗技术的推广、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大大降低了人类的死亡率,使人类寿命普遍延长。而在人类寿命普遍延长的同时,人们的生育行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且这种变化在中国更为突出。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但即使全面二胎政策正式放开,在江苏近九成市民却不愿生。

2.生育率因素

众所周知,推动中国生育率下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和项目的实施,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物质生活、教育等水平的提高,都对生育率的下降发挥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

3.年龄结构因素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实行以来,政府还在不断鼓励社会成员“晚婚晚育”,这一举措使得我国包括秣陵街道的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秣陵街道,近80%的受调查者认为是鼓励“晚婚晚育”使得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从而造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

4.养老金因素

无论是养老金还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其他子系统或是项目,政府均在财政方面承担着被百姓认为是当然的责任。而随着近年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的一步步扩大,政府承担的财政压力也愈来愈大。尤其随着近年来我国包括秣陵街道在内,老年人口占社会人口的比重逐渐上升,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政府承担的养老金压力也更大,给政府财政带来了严重负担。

三、秣陵街道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要缓解秣陵街道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就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即始终坚持政府的主体地位,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等。在这其中尤其要注意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基于创新社会治理视角,关于秣陵街道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动政策公开透明

中国现代化进程也是民主化进程,没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也不会有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社会治理要求政府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积极稳妥有序地发展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这一方面,尤其要落实人民对社会保障应当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延长退休年龄

延长退休年龄已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并且该措施也已被提到政府议事日程上去。但我们需要避免这样一个误区:延长退休年龄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而非为了弥补养老金的缺口,不能本末倒置。因而,为了跳出这个误区,我们要审慎决策,对于这个政策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步骤。首先先女后男、小步渐进、男女同龄;其次,应该建立政策宣传和引导机制;接着,我们应当将延长退休年龄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最后,针对不同地区、性别、行业细化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不能实行一刀切。

(三)建立长效的志愿者服务体系

创新社会治理要求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激发社会活力。秣陵街道老年人口中高龄化程度明显,高龄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需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和照料,由此对照护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老龄化社会中本身劳动力资源不足,特别是对于养老服务体系的中的服务人员更是缺乏。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一供需矛盾:首先是建立“一帮一”老年志愿服务队伍;其次是建立针对老年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最后是建立专门社工服务团队。

(四)开启新型养老模式――“抱团养老”

由于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养儿防老的思想深入人心。但最近由于新观念“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等的影响,很多老年人,尤其是知青,开始了另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即抱团养老。抱团养老有小圈子抱团和大群体互助。小圈子抱团是指由四人及以上的老人组成集体户,在遭遇健康意外问题时大家一起照顾,重病就送去医院。而大群体互助则是指由多个抱团的小圈子组成的“大群体”共同养老。在当今中国,“抱团养老”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创新型养老方式,从中能让中老年人体验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卢霞,张恒,陈兴源.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老龄化社会的现状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体育精神养老有效休闲

当人类社会迈进二十一世纪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全新且严峻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由于众所周知的我国实行控制人口政策的原因,中国将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和速度最快的地区。诚然,人口的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老龄人口过多过快地增长,必然打破原有社会总体的供给平衡,产生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本文把关注的目光放在这个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上,从社区体育建设促进老龄化社会和谐发展的视阈为切入点,倡导他们的身心健康、安度晚年、提升生活品质,使得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1.关于老龄化

1.1老龄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所谓人口老龄化,指老年人在整个社会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而我国现状是:200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4亿,占到总人口的10.2%,65岁以上人口已达7.13%[1],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了人们的一些担忧,但是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文明的具体体现。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40―50年前就己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所以说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层面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应对有方,老龄化问题并不可怕。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在建设现代化的同时,创造一个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1.2解决养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

中国是个有着尊老、爱老、养老、敬老传统和美德的国家,民族文化倡导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亲情,追求“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之大同境界。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加强尊老、爱老的道德教育,在社会制度建设上加强养老、娱老措施和方法的制定,这本身就是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中养老问题这一重要分支的落脚点。如何养老?我们认为着眼点应在“养”字上,养什么、怎么养。事实证明老人需要的不仅是经济和身体上的赡养,更主要的是心灵和精神上的慰藉。因此,我们提出:应该以社区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社区老年体育活动,提升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品质,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

2.构建有效健身休闲:老龄化视野下的社区体育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各种保障体系得到逐步完善,使得离、退休后的老年人改变了过去依赖原工作单位的生活方式,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会角色、交际圈和生活节奏的变化,使老年人的身、心产生诸多不适:一方面,由于生理的衰老,产生对疾病的恐惧和健康的渴望;一方面,交际和生活圈地缩小、空闲时间增多,使老年人孤独寂寞,失落感增强,感到被社会遗忘;再一方面,老年人情绪变化复杂,波动很大,常伴有焦虑、抑郁、不满、固执、多疑和偏见等情绪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关注老年群体不仅表现在物质和生活上的关心,更应注重心灵关怀,加强精神赡养,才能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2.1参加社区体育锻炼是老年人获得休闲状态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城镇化改革进程的深入,城市的外延充分扩展,社区化生活成为必然。所谓社区体育[2],就是人们在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街道居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要、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参加体育活动,正好是他们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扩大社会交往、消除孤独与寂寞、善度闲暇的理想途径。由此可见,参加社区体育锻炼能对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状态起到双重保健作用,成为老年人生活中一种有效的休闲活动。

2.2构建有效休闲

老年人要真正走向休闲就必须关注休闲的实际效果,换言之,这种休闲应该是有效果的,而不是变相的工作状态,或对身心无益的状态。对老年人来说,社区体育就是这样一种有效休闲活动。而所谓有效休闲,简单说就是一种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益的状态。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都存在一种无效休闲和非休闲状态:有些老人喜欢打牌,虽然这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活动,但连续“作战”,时间一长,不但谈不上有益身心,甚至对身体有害……因此那种不起作用的休闲甚至根本就不是休闲的活动状态,是我们所说的社区体育应避免的。有效休闲的前提是科学的方法和一定的自我调节,只有这样体育活动才能真正做到有效休闲,由此也说明加强社区体育管理和建设的重要性所在。

3.老龄化社区体育的和谐构建

通过社区体育解决老龄化问题并不是一件轻松的课题,中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说来,问题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问题一:人们体育意识的缺乏;问题二:科学有效的休闲如何构建:问题三:社区体育的组织建设:问题四:社区体育的“硬件”建设。

3.1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社区老年体育人口。

由于媒体对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宣传缺乏力度,而老年人囿于自身文化修养、性格爱好及家庭状况的不同,造成对体育活动的健身价值、效果认识不一。许多人对健身的认识仍停留在“没病就是健康”、“静养就是健身”这样的层面上,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高。因此,必须加强宣传,使老年人了解体育的功能与作用,认识体育的健身价值与方法,取得家庭支持,从电视机旁、麻将桌上走出来,积极投身到社区体育运动当中,使得体育生活化,从而增加社区的老年体育人口,为社区体育的大力开展提供人员上的保证。

3.2加强科学指导,提倡有效休闲。

体育就是一种时尚休闲。老人参加社区体育的热情与积极性很高,但许多人却不能因时、因地、因自身身体状况选择运动项日和锻炼方法,导致运动效果不佳,有的甚至越活动越不好,出现负面反应,反而影响参加体育锻炼地热情与积极性。为此,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3.2.1推行社区体育指导员制。它的特点是专业化、技能化、特色化和义务化。体育指导员作为有一技之长的社区义工组织成员,将充分发挥其在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中的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的作用,对整个社区体育的建设、发展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3.2.2加强科学健身的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橱窗黑板报、运动比赛等各种媒介,宣传科学健身的方法、有效休闲的概念,使老年人树立全新的健康理念,更为积极地投身科学健身的行列,坚持“实用、可行和多元性”的原则,真正达到健康老龄化的目的。

3.2.3社区体育的开展应当与科技、文艺、卫生等学科紧密配合,这也是加强社区体育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把科技、文艺、卫生的知识与有效休闲联系起来,使得老年体育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拓展,真正作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升晚年生活品质。

3.3精心组建各类老年健身群体,开展社区间体育竞赛。

社区老年健身群体的匮乏,一直是制约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瓶颈,极大地影响了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调查显示,老年人喜好的健身项目具有传统性、韵律性、弱对抗性、文体一体化的特点,可基本分为四大类:武舞类,包括太极拳、木兰拳、气功、交谊舞等;球操类,包括乒乓球、羽毛球、门球、秧歌、腰鼓、健美操等;类,包括象棋、军旗、围棋、桥牌、麻将等;休闲类,包括登山、游泳、钓鱼、旅游等。因而,在大力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前提下,积极地开展社区间的老年体育竞赛,势必提高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地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整个社区体育的发展与建设。

3.4规划社区体育设施,改善社区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当今现状是由于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数增多和要求的不断提高,社区内的健身场地、设备器材等“硬件”设施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而且有些场地、器材年久失修,成为老人健身锻炼的不安全因素,势必影响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健身环境,成为社区体育建设工作的关键。

4.结论

体育的功能、价值、作用决定了它在老年人提升晚年生活品质的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完善社区体育建设,构建有效体育休闲模式,使参加社区体育锻炼能够帮助老年人走向有效休闲状态,日益成为解决人口老龄问题中养老问题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通过加强社区体育的建设,将能极大地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促进身心健康,拓展精神世界,是脚踏实地地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方针政策,创造一个代际和谐、人人共享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学举.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报告.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情况[R].2003.

[2]张洪谭.试论社区体育的称谓、特点及功能[J].体育与科学,2001,(2):25-30.

[3]原新.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展望.人口学刊,1999年6月号.

[4]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6.

[5]曹卫等.论余暇、休闲、体育三者之交融[J].体育与科学,2005,(3):35-36.

老龄化社会的现状篇9

一、老龄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直接压力,首先反映为沉重的社会养老负担,到目前为止,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仍主要偏重于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障上,然而随着老龄人口规模的激增,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针对老龄产业领域的研究开始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老龄产业,也称“银色产业”,是以产品消费对象的指向性类群作为界定的依据和标准,从第一、二、三产业派生出来的新兴的综合性的特殊行业,是专门为老年人生产和提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各方面需求的各行业的集成或集合。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五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龄产业实际上就是因为老年人的“五个老有”需求满足而必然产生的市场供给体系。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者在论述老龄产业时都认同老龄产业的兴起是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适应老龄社会到来的产物。老龄社会与以往人类所经历的年轻型或成年型人口结构社会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养老问题更加凸现。传统家庭式养老模式或国家福利性养老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化养老作为一种通过市场整合.优化社会资源的模式,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明智选择,也将是大多数通常保有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必须选择。发展老龄产业是老龄社会中社会资源倾向老年群体,或者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日益增加的老年群体的需求将影响整个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老龄产业必然适应这一趋势而产生与发展。老龄群体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龄产业存在的合理性就在于为老年群体提供符合老年人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需求是市场存在的前提,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原动力的,即市场需求刺激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即形成一定市场体系时,一个产业就形成了。市场是由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愿望三要素组成的统一体,老龄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由老年人口规模、老年人的购买力水平和购买欲望所决定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老年需求的特殊性,老龄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更加复杂。发展老龄产业就是借助产业形式,利用市场机制高效配置社会、家庭与个人的养老资源,满足老龄群体的养老需求。发展老龄产业必须考虑老龄化社会的背景:老年人口增多是老龄产业赖以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基础。但是,依据市场理论和产业理论推导,老龄产业并不是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后才产生的,而是老年群体存在时就开始了。尽管规模和范围不明显,但可归属于老龄产业的雏形。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龄产业发展的迫切性也随之加剧。

二、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分析

1.发展我国老龄产业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且增长速度快。加之我国人口出生率多年来的明显下降,更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随着老年人口基数的快速攀升,必然导致老年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这就为老龄产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从购买力来看,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总体收入水平和储蓄水平偏低,加上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然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和地区,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已相当高,可以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此外,由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且有老龄人口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即使维持现有的、较低的消费水平所产生的购买力,也足够支撑老龄产业的扩大和发展。而且,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政府用于退休金的支出也正在逐年增加。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老年人口整体收入水平也在稳步提高。老年人口的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显著增强。

就消费倾向而言,老年人消费需求广,购买欲望强。一方面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老年人对医疗保健、老年食品、老年服装、照料护理等老年人用品及劳务提出了大量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的政策影响,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客观需要,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一对夫妻养4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4:2:1”结构型家庭甚至一对夫妻养更多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多老人”结构型家庭越来越普遍,并有可能出现60岁老人照顾80岁老人的“纯老户”。现代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仅靠血缘关系不足以提供老年照顾,老年人及其家庭对社会化、专业化与市场化需求的增加是一种必然趋势。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加与老龄人口高龄化的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养老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成为老龄产业必要性的客观基础。

我国老龄人口始终处于相对量急剧增长和绝对量迅速膨胀的状态,老年人日益成为社会最庞大的消费人群。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一组数据,2005年我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总量约为6000亿元,2010年将达到1万亿元以上。另有资料显示,50年内,我国老龄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5万亿元。人口结构变化状况及趋势必将通过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致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从而要求产业结构作出相应调整。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我国老龄人口需求,无论是在规模、结构方面,还是在数量、质量方面,都会为我国老龄产业提供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来势猛、增速快以及“未富先老”的特点,老龄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2.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与老年消费群体巨大的需求相对应的是我国老龄产业市场的冷清。据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上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还不足1000亿元。甚至形成了“厂家不愿做,商家不愿卖,消费者无处买”这样一个怪圈。我国的老龄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严重滞后于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年消费群体的巨大需求。

首先,在老年服务业领域,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是滞后中的滞后。老年人对服务需求依次排名为护理服务、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等。其中,养老机构是目前我国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主要机构。据调查,全国约有5%的老年人有人住养老机构的愿望和需要,并且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这个数字会逐步增加。但是,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总床位数尚不足老龄人口总数的0.9%,供需严重不平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膨胀和预期寿命的进一步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又呈现老龄人口高龄化的特点,高龄老人(85岁以上)越来越多。随着家庭规模的日益小型化,家庭照料的人员也减少。这加剧了社会对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的需求。而由于养老制度的公益性特点等原因,市场如何进入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其次,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滞后。我国老年人的整体购买力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开始转变,老年用品市场的需求日渐强烈,但是老年用品却供给短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特殊生活用品,如老人床垫、手杖、轮椅等以及辅助商品如老花镜、助听器、假牙、假发等,即使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也很难找到老年消费晶专卖店,即使有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保健型、方便型、舒适型的商品也少之又少。上海、广州等地的调查表明,在吃的方面,除了保健品,老年人所需的低糖、低盐、低脂食品等属于自己的专供商品难以找到。在穿用方面,市场上的老年人服饰要么没有,要么颜色晦暗,款式陈旧,号码不全。目前市场上适合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各种产品寥寥无几,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滞后。

再者,在老年休闲文化领域,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娱乐场所主要是在家里、马路上和公园里,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闲暇时间充裕,可自由支配收入高,老年人在娱乐健身、绘画书法等方面的精神追求和个人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专门针对老年人休闲娱乐市场的潜力巨大。据旅游部门统计,我国每年老年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20%以上。2005年,我国老年出游人数达到全国出游总人数的25%。文化需求方面,目前全国老年大学已达2万余所。但相对于不断膨胀的老龄人口,这些数字尚不足道。

老年理财业,作为一种新兴的老龄产业,刚刚起步。我国部分老年人除日常消费外也积累了一部分资金,客观上有理财的需要。同时,我国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是“低水平、广覆盖”,这就要求个人还要为自己将来的养老负责,对用于养老的资金进行科学管理,这也是老年理财业兴起的根本原因。随着金融日益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老年理财需求也日益增加。老年理财产品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更加注重稳健性、防御性以及操作上的方便性。目前市场上理财产品众多,然而,传统的银行储蓄和国债仍是老年理财的主要选择,针对老年理财特点的理财产品仍待进一步开发。

三、制约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造成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老龄产业市场本身的特殊性,也有投资者对老龄产业市场认识上的不足,还因为养老体制和政策导向缺位致使投资者望而却步。

1.老龄产业市场本身的特殊性

中国老龄产业市场具有特殊性。首先,老年人的需求、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稳定性、消费倾向、消费行为等方面都具有与其它年龄段人口不同的特点。其消费特殊性可以概括为多样化、平稳化和退行性。多样化是指老年人的需求特征较其他年龄结构人口更加趋于多样性,其需求个性化比较强,特殊要求比较多。平稳化是指老年人消费范围一般比较狭窄而固定。随着经济状况的逐步改善和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老龄人口趋向高龄化,其需求的多样化和平稳化特征将更趋明显,同时,其外部依赖性增强,需求在多元化的基础上趋于专业化。退行性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购买力在逐步减退。但是,随着老年人储蓄的增加和老年理财业的发展,老年消费的退行性特征有望逐步趋于平缓。

其次,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短时期难以改观。农村收入水平低,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等资源也相当匮乏,加上市场观念相对贫乏,这种状况限制了农村老龄市场的发展潜力。而且,与大多数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其城镇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不同,我国老龄化发展城乡倒置。根据2000年公布的“五普”数据,按常住人口计算,城镇的老龄化水平为6.30%,农村却为7.35%,即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且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这种状况将日益加剧。由此,农村老龄市场的难以开拓也严重制约整体老龄市场的发展空间。而即使在城市,养老保障水平也仅限于基本层次,难以满足老年人口各方面的需要,老年人口的潜在需求难以实现。

此外,受家庭养老及勤俭节约等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老年人口的社会养老意识以及消费观念也没有完全市场化。这些都制约着老龄市场的发展。

我国老龄产业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老龄产业具有微利性和收益周期长的特点。而对于尚处在萌芽状态的我国老龄产业来说,规模化经营的目标难以一蹴而就,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老龄产业市场的冷清。

2.投资者对老龄产业市场认识不足

老年人的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而不断细分和扩大,随着老年人对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养老观念、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不仅限于基本的需求,还将追求发展和享受方面的需要。这都无疑是老龄产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消费习惯、兴趣爱好与其他群体有明显不同,这决定了他们在衣食住行、咨询、文化娱乐等各方面的消费都有独特的需求。

而投资者对老龄市场这一不断攀升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无论是针对产品的设计研发还是生产销售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企业一般总认为老年人对价格过于敏感,老年产品利润低,属于微利行业,因而不敢进入。而由于老年人多为理智型消费者,其消费行为不易受广告宣传等诱导性因素的影响,加上企业又往往误解老年产品总与式样陈旧、技术含量低联系在一起,缺乏对老年群体的内部结构、需求层次的深入调查和恰当的营销策略,因而即使投资老龄产业,其产品和服务也大都模式雷同、缺乏特色,难以生产出真正适合老龄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难以获利。然而,由于老龄市场的需求量巨大,微利性并不排斥老龄产业的市场性与企业追求高额利润并不冲突。企业在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工作的基础上,提供真正适合老龄市场多层次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其利润空间是十分可观的。

企业对老年人的消费心理、独特的消费需求特点,以及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缺乏深入的探索和认识,因而低估了老龄产业的市场潜力。同时,老龄产业作为一个产业,必然以盈利为目的,但是老龄产业作为为老服务的产业,一些个别行业如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等客观上又要求非盈利性。老龄产业的性质究竟是盈利还是福利,抑或兼而有之,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和明确界定。如果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还要向老年人提供福利,两者必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政策制度上的不明晰导致许多企业对进入老龄产业市场尤其老年服务业市场持观望态度。

3.养老体制和政策导向缺位

首先,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一系列基本制度的支撑。尽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认同老龄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到目前为止,尚缺乏一套全面的、系统的战略思路和行业规划,鼓励和推动为老年人提品和服务的老龄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指导大大滞后,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目前老龄产业的性质徘徊在事业和产业之间,老龄产业中的非竞争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区分不明确,缺乏政府介入还是市场介入的边界划分。尤其在养老服务行业,民营资本在融资服务、财政支持、土地使用、医保定点等方面先天不足,享受不到公办机构的优惠政策,成本较高,无法平等参与竞争。加上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在老龄产业的管理上处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易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和职权的交叉,缺乏相互协调,政策制定和执行效率低下。

再者,社会保障不到位。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相对缓慢和滞后,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从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来看,我国社会保险仅面向城镇职工,尚未包括广大的农村。即使已享有社会保障的城镇老年人,其获得的养老金水平也较低。尽管改革以来我国城镇职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均有显著提高,城镇职工的退休金和养老金也随之增长,但与老龄人口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同时,长期以来支撑社会保障的政府财政,承担面临大规模扩张的老年保障支出也日渐吃力,养老保险基金空账运行问题严重。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制约老年人的消费欲望,使相当—一部分现实购买力转化为储蓄,制约着老龄产业的发展。老龄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四、促进老龄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制度的建立和规范是任何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首先,政府应针对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政策。根据老龄产业的市场属性将老龄产业细化分类,区分老龄产业中的非竞争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老龄产业非竞争性行业,如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公益服务设施、特困老年救助等,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偏重于社会利益,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特征,因此政府应负责提供供给。而以盈利性为主的竞争性行业则由市场提供供给,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形成一套以政府间接调控为指导,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资源配置手段的老龄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培育、引导和完善竞争性行业的需求市场。并应给予必要的财政投入、税收优惠、费用减免和其他特殊照顾,以扶持当前弱质的老龄产业。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度和法规建设尚不完备、市场化发育尚不充分的条件下,且考虑老龄产业本身的公益性质,老龄产业应以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为主要指导。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渐放开政府监管。

老龄化社会的现状篇10

   论文关键词 低龄老人 高龄老人 社区志愿服务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倡议,将积极老龄化界定为“尽可能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以提高人们老年时的生活质量”。其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2005年,我国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等9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和优势,动员和鼓励低龄、健康的老年人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将积累一生的精神财富奉献给社区。社区志愿服务内容繁多,结合老年人自身特点开展的活动可谓寥寥数几,本文通过“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行性的论证,意在探索符合老年人自身特点又切实可行的“积极老龄化”形式。

一、低龄和高龄的涵义

1982年维也纳老年问题世界大会,将60岁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口起点年龄,在此基础上按照生命阶段将老年人划分为低龄老年人(60-70岁)、中龄老年人(70-80岁)和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按此标准,目前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超1900万,预计到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可能会超过1亿。笔者认为,在实际志愿服务过程中,低龄和高龄的定义应更加灵活和实际,不能仅囿于生理年龄而更多的是以老人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参与意愿为参考因素。故低龄可指年龄在60岁左右,身体健康并有意参与社区活动的老人。高龄可指年龄在80岁左右,缺乏照顾,身体欠佳的老人。因此笔者将“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描述为在社区中年龄在60岁左右,身体健康并有意参与社区服务的低龄老人,自愿地有偿或无偿为需要照料的高龄老人提供相关服务的志愿活动。

二、“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的可行性

“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助老形式,其可行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论证,第一,现实的强烈需求,基于高龄照顾的需求和“积极老龄化”的要求,指出“低龄助高龄”不仅符合现实需求而且是“积极老龄化”的有效途径。第二,“低龄助高龄”的可行性,基于对低龄老人自身的优势分析以及服务内容的介绍,说明低龄老人有能力胜任职责,能确保社区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

(一)“低龄助高龄”——“需在可行”

第一,满足高龄老人的照顾需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养老问题,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78亿,特别是高龄老人数目的不断增加,导致“未富先老”下的养老形势十分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日渐式微。而机构养老又因缺少人情味,官僚作风严重而日显弊端。结合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势产生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而根据《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我国2010年末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高龄老人中的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比例更高。面对如此巨大的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无论在资源供应、设施建设还是制度保障上都存在着供不应求、顾此失彼的难题。因此,必须寻找和挖掘新的方式和资源,弥补及完善在日常照顾、医护照看以及应急服务等方面的缺口和不足。优势视角理论强调,所有环境都充满资源,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财富、资源、智慧、知识等)。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而言,缓解养老压力、提高服务质量即可通过挖掘和利用社区内的资源和优势。其中,低龄老人是其重要的资源优势。

第二,符合“积极老龄化”的要求。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积极老龄化”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涵义,对于高龄老人而言,满足了其照顾的需求即是提高了生活质量。对于低龄老人而言,参与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活动,丰富自己的闲暇时间即是“积极老龄化”。无论如何实现老年人的健康发展,都是通过有所为来实现,而其中重要途径就是社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参与的重要表现。“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实行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一方面能使得老年人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决老龄问题,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广泛的社会支持。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缺乏社会支持的政策制度是站不住脚的。“低龄助高龄”作为一项制度也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除宏观政策的支持和鼓励赋予“低龄助高龄”一定的合理性之外,微观上,低龄和高龄家庭的广泛支持使得“低龄助高龄”更加具有现实性。

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多导致家庭中照顾人手的缺少以及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态度,单依靠家庭或亲属成员的照顾很难保证居家养老的质量。时下最普遍的弥补方法便是雇佣的钟点工和保姆,这一方面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存在信任和安全问题。所以,安全的、可心的和低成本的服务是高龄老人和老人家庭的共同渴求的。而“低龄助高龄”因地缘性和稳定性,即参加志愿服务的低龄老人和享受服务的高龄老人大多是生活在同一社区或附近社区以及服务对象和服务时间以及服务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样既能保证安全又能稳定服务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符合子女和老人的期待。另外,对于低龄老人家庭而言,由于低龄老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即填充自己的闲暇生活又愉悦身心,继而减少了对子女的依赖,使得低龄老人的子女,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再次,“低龄助高龄”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无形中督促子女尊老敬老,有利于孝文化的弘扬。总之,“低龄助高龄”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有利平台,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二)低龄老人——“势在可行”

通过“需在必行”的阐述,得知无论是出于“积极老龄化”的要求、市场的照顾需求还是老人自身的活动需求,都可谓为“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现实依据。政策上的鼓励和实际的需求都可转化为低龄老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照顾高龄老人的外部优势。而作为供方的低龄老人是否有能力提供和满足这项需求值得探讨,下面将从低龄老人群体自身在参加“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所具有的可能性和优势进行论证。

第一,身体素质良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休闲娱乐设施的普及,人的身体素质有了很明显的提高。以宝鸡市渭滨区为例,老年人的(60岁以上)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非常健康和比较健康的人数占到36%,认为健康在一般水平之上的占83%。多数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能够适应生活的需要。由此可见,低龄老人有为社区志愿服务做贡献的身体条件。

第二,思想素质优势。当代的老年人大多数经历了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重重考验,不仅见证了国家的风云变幻和兴旺发展,也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磨砺了坚强的意志。受时代的影响和号召,大多数老同志具有奉献的精神和习惯。在现实生活中,乐意为人民群众服务而且自愿无偿地奉献力量,希望继续在社会上发光发热。

第三,知识经验丰富。科学研究表明老人的智力和体力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但衰老并非全面的,认知、记忆力和推理能力最先衰退。但智慧可以在官能衰退的一定程度内继续发展,低龄老人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而且可以理性驾驭自己的智慧和才干,继续为家庭和社会服务。

第四,闲暇时间充足。老年闲暇是特指个体自六十岁到临终前的全部活动时间。(潘穆,1986年)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花费在家庭生活中的时间较少,加之我国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较早,老年人的闲暇空余时间较充足。而由于市场就业压力的增大,很难满足一部分健康、低龄老人的再就业愿望。这部分老人闲暇时间利用较单一和不充分,在某种程度上是人力资本的浪费。

第五,同辈群体的优势。同辈群体又称同伴群体或同龄群体,是非正式的首属群体或初级群体,主要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地位大体相似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群体,其成员一般是在有某些共同经历、共同情感、共同爱好、共同观点或共同心理的基础上而结合起来的。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同属老年人群体,在应对衰老的过程中,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经历使其在情感上更易接近。在理解高龄老人需求和提高适合的服务方面,感同身受更能提高服务质量。

由此可见,作为服务提供方的低龄老人,在照顾需求存在和迫切的前提之下,有可能、有能力、有优势向需方的高龄老人提供服务。

(三)“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内容——“适在可行”

有了“需”的存在和“势”的保障,开展“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已然具备了开展活动的可能性,但如何开展好活动,就要考虑其服务内容的适宜性和明确性,老年人群可以在社区志愿服务的许多方面大有作为,如通过培训或组织有特长的老人开展社区矫正、科普宣传、法律援助、防灾救灾、社会监督和道德教育等活动。“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既要体现出服务内容的切实性和针对性又要保证服务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为此,“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生活照料方面,相关研究表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因体弱多病需要经常性特别照顾的比例等于65岁至79岁老人的5被左右,照料需求相当旺盛。“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具体的项目可包括送餐上门、上门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晒被、个人清洁、上门助浴、外出助浴、陪诊服务、陪同购物和代办等。比如苏州市金阊区“金阿姨”志愿团队提供的一日一敲门服务以及苏州吴门桥街道的“爱心厨房”等。

第二,精神慰藉方面,随着空巢家庭和空巢老人的增多,又加之大多数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自我修养不高,对精神慰藉和情感交流十分渴求。“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开展上门聊天、讲书读报以及组织“谈古论今”“追忆往昔”等集体演讲活动。

第三,休闲助乐方面,一方面由于高龄老人的身体素质较差,另一方面高龄老人自身的知识水平较低以及对现代科学技术熟悉掌握较少。在休闲娱乐方面想做而不能做的太少,低龄老人可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高龄老人实现“实心计划”比如,书法绘画、养花鱼鸟、插花茶艺、垂钓棋艺、踏青散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