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0:51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篇1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内容的核心,是全中国人共同的目标。文章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制建设的关系,阐述了构造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制建设。

和谐社会是人类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法制建设,其中经济法制通过协调私人与社会、市场与政府、效益与公平的矛盾,通过促进和维护市场公平自由竞争,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秩序,有效地促进、建设和实现着和谐社会的目标。

去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推进谐社会建设,就必须完善经济法制理论,必须加强推进经济立法、执法与司法等各项制度建设,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有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治理市场失灵,必须消除政府失灵,而这两个必须正经济法制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根据。

1.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制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与经济法制建设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经济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第二,经济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第三,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强经济法制建设。

1.1构建和谐社会必要途径是经济法制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目标,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具体的治国方略来实现。历史经验告诉了我们,法治国家是现代国家的共同发展趋势。新中国短暂的法治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也能将"最后一种方案作最高度和最有效的发挥"。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对法治建设的一种巨大考验和挑战,其中,核心的法律建设将主要集中在经济法制领域。

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以来,党和政府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涵,至2004年提出"和谐社会"的表述,科学发展观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但以人为本理念始终是其核心。

中国经济法的理念包含"以人为本、平衡协调和社会责任本位"三项基本要素。我国经济法之所以能够存在和迅速发展,就在于其凝聚了"以人为本、平衡协调和社会责任本位"的人文理念。具体而言,首先,以人为本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个普遍理念,以人为本在各个法律部门都有所体现。但是以人为本属于经济法具有的内在价值,它是经济法理念的核心。经济法尊重人权、实行经济民主和管理手段的人文化。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经济法的目标和宗旨都深深地烙下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之印记。其次,平衡协调是构成经济法理念的标志性要素。最后,社会责任本位是经济法理念的强制性要素。

1.2经济法制建设的目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

几十年的和平建设,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今扩展和落实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人民逐渐探索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促进群体利益的协调,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着力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生于外的动力和必然要求就是构建法治国家,特别是重视经济法制的建设。

1.3构建和谐社会指导经济法制建设

与其说经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之目的需求,加强经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重要途径,不如说,运用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完善经济法制建设是重中之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既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反映出我们党对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作为新时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纲",和谐发展成为党在当前"战略机遇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背景下执政的重要纲领和基本任务,同法院工作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载体,是党通过司法手段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力量,是党通过司法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必须自觉把和谐社会建设摆放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法院各项工作,运用司法手段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和实现全社会公平和正义,保持社会稳定有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2.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制建设措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法制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法制建也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来落实。

2.1完善经济法制制度,提高国民经济

加强法制建设。重点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全体人民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

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发挥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杠杆作用,引导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根据经济形势实施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近期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带动企业和社会投资,促进消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税费改革。健全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征管。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注意防范财政风险。严格财政监督管理。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

2.2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建立政治基础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加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

2.3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在改革日益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抵制不良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理论和实践重大问题的研究,推进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

3.结语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时,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制建设已经是全党、全国人们共同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更需要完善经济法制建设,需要我们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加大力度,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连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效率ipat方程政策建议

一、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即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本质内涵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但是,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与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不和谐因素。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年均增幅达8%以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200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1%。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在资源消耗量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恶化的同时,资源浪费现象却相当严重,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目前,我国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2o%左右,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仅为40%~50%,能源利用率只有33%。在能源及矿产资源不断减少的同时,其开发利用所带来的外部性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增加1个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同时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我国目前就处于这时期,如何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就显得迫在眉睫。

二、从生态效率的角度深入认识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本质上是以物质的功效价值循环利用为特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生态经济,其主要特征是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的生态化。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方式(图1)相比,循环经济改变了“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式流程,按照“减量化(Reclus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3R原则)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图2),实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

2.循环经济与提高生态效率

循环经济关注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效率的提高。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量(即GDp总量)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tmR)比值(公式1),它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分离关系(decouplingindicators),是一国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生态效率(资源生产率)=经济社会发展(价值量)/资源环境消耗(实物量)(1)

式(1)中,资源生产率就是用当年本国的GDp除以直接物质投入量(tmR),该指标越高说明单位资源产生的增加值越高、资源利用效益水平越高。

资源生产率与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密切相关,可以将其具体化为与资源效率相关的指标:如单位能耗的GDp(能源生产率)、单位水耗的GDp(水生产率)、单位物耗的GDp(物质生产率)等;同时可以将其具体化为与环境效率相关的指标:如单位废水的GDp(废水排放生产率)、单位固体废弃物的GDp(固体废弃物排放生产率)、废气的GDp(废气排放生产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可具体计算出我国的资源效率(见表1)。

资源生产率=当年本国的GDp(2000年不变价)/直接物质投入量(tmR)

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资源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2000年我国的资源生产率为19.6美元/吨,而日本为746.3美元/吨、德国为337.8美元/吨、美国为381.7美元/吨,均为我国的十几至几十倍,这是我国多年以来单纯注重GDp数量增长,却忽视资源效率与环境容量的后果。如果我国继续按照现有资源利用方式和污染产生水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将约是现在的4~5倍。显然,这种模式属于危险的发展道路,意味着可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和环境退化。

3.基于ipat方程的生态压力评估

我们可以利用ipat方程来推算我国在循环经济建设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衡量我国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潜力。

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人口学家埃利希(paul.R.ehr1ich)教授率先提出了表征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率的数学方程形式:ipat方程(资源环境压力方程)。

i=p×a×t(2)

式(2)中i是环境负荷,p是人口,a是人均GDp,t是单位GDp的环境负荷(其倒数即为资源生产率),式中的环境负荷可以特指各种资源消耗量或污染产生量。从ipat方程计算资源生产率的过程不难看出,在方程四个变量中,人口是不断增长的,人均GDp也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因此,要减少经济增长所形成的环境压力,必须依靠技术提高使单位GDp的环境负荷减少,即资源生产率提高。

以2000年为基准年,2000年我国人口约为12.7亿,人均GDp为800美元,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GDp将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预计2020年我国人口数约为15亿,将以上数据资料代入ipat方程经测算可知:从资源生产率的角度来考虑,若要使2020年生态环境与资源消耗状况与2000年持平,那么必须使资源生产率至少提高到2000年的4.72倍,而要使生态环境有显著改观,资源消耗大大降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那么资源生产率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约8~10倍。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尽管我国的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存在诸如指导思想落后,理论体系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和规划;法律、法规、政策尚不健全,执行不力;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缺乏符合国情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制约因素。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选择我国循环经济的重点和突破点。我国应该把提高资源生产效率作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和突破点,集中力量,争取在相关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有所突破。

根据现有的理论研究,提高生态效率主要有两种途径:部门内的改进和跨部门的变革。前者主要通过过程改善,产品创新提高资源效率,这种改革是渐进的、常规的,例如,汽车后面装尾气净化装置,把使用石油燃料的汽车变成使用燃料电池的汽车等。而功能革新跨部门的变革,是在改变产品结构和城市结构基础上寻找替代式的发展道路,从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生态效率的思考,例如原来城市规划概念是功能分家,工业区、居住区、休闲区等是分开的,联系这些区域的需要使得交通的环境压力加大,而今的城市规划概念已经被新的功能集成的规划思想所替代,在城市组团里面实现居住、就业、购物、休闲的集成,实现最少量的交通。这种改进具有更大的效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战略途径。我们现在的思考比较多地限于传统的渐进发展方式,而没有强调替代方式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忽视的恰恰是更重要的路途选择。中国在“十一五”及未来更长的发展阶段,不但要继续关注传统的渐进式的变革,还要前瞻性地促进跨部门的技术变革,这要求经济社会发展部门和资源环境保护部门联手讨论一种综合的、多赢的发展战略。

2.统筹考虑,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系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制定各项法律政策加以规范引导,同时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作支撑,并且依赖于整个社会公众意识的提高,以及环境税、绿色标志的政策机制的完善。而我国还没有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缺少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不能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因此,在制定循环总体推进计划的同时,应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改革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机制,在加强行政引导的同时,建立配套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确保在市场机制下政策措施之间相互配套和促进。

3.强化市场机制,建立有利于推行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由于我国仍处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中,我们现有的环境法规和政策体系大多采取末端控制、指令性控制,在资源输入端和污染排放端缺少有效的经济控制手段和社会参与手段,这不利于发挥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目前的市场价格体系不但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反而因为回收利用的材料价格高于原材料的价格,不利于原材料的节约和二次材料的大量利用,在污染排放端又缺乏强有力的经济约束。循环经济还要求运用社会机制,制定参与性政策,强调非政府非赢的社会组织的作用。目前的政策体系较少考虑采用市场性和参与性的政策,排除了市场主体企业和社会力量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客观上造成企业和社会参与积极性不足的缺陷。

因此,要特别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垃圾分类回收、废弃物资资源化等方面,加快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合理的费用分担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工具,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我国市场机制的建立。同时,将完善市场机制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引导行业和企业致力于循环经济的建设。

4.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发达国家是在逐步解决了工业污染和部分生活污染后,向消费型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中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其目的在于解决后工业化时代的废弃物问题。而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且各种主要资源都相对贫乏的国家,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绝对不能简单模仿,而应以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为主要目的。因此,应全面考虑发展循环经济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例如,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存在地区差异的情况下,在借鉴日本的规模化资源再用和再生利用机制时,就既要考虑科技的劳动替代和高效作用,又要考虑我国劳动力众多就业压力大的实际情况。譬如,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静脉产业”(3R)产业,在促进再生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培育新兴产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问题。此外,在增加循环经济科技投入的同时,还可以借鉴日本汽车产业在上世纪80年代的经验,结合老工业基地改造,把发展循环经济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利用其“溢出”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来讲是一项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我们既要抓住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也必须正视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循环型社会,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生产率提高的潜力来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要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行清洁生产,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治理污染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美]戴利.超越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诸大建.上海建设循环经济型国际大都市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篇3

一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为本、努力打造移民生态旅游特色镇”为目标,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为先导,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主线,推进“五大工程”建设为重点,改善民生为目的,以“2234”工作思路(即农民增收、移民致富两大目标,实施移民立镇、农业稳镇两大战役、推进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三大工程,实现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干部作风四大突破),通过全镇干群共同努力,实现了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全年工作完成情况:

全镇年地区生产总值任务11470万元,实际完成1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全口径工业增加值任务1450万元,实际完成155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6%;所属企业万元GDp能耗下降达1%;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销售额任务1660万元,实际完成425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256%;农林牧渔业任务3033万元,实际完成315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4800万元,实际完成4810万元,比上年增加64%;农民人均纯收入任务3963元,预计完成4012元,比上年增加9%;地方财政收入任务40万元,实际完成45.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113%;招商引资任务50万元,实际完成1000万元;符合政策计划生育率达86%。全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1.农业产业化成绩喜人。月份,在区委区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经历了与果业有限公司多次衔接、洽谈以及公司对我镇土壤、气候技术论证之后。我镇成功引进了该公司来我镇建设5000亩绿色标准化葡萄基地,分别与村、炉头村委会签订了共3000亩土地流转协议,现已完成2000亩葡萄苗栽植,另1000亩土地现正丈量当中。春节后将继续在重岩、碑牌村推进完成2000亩,使我镇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目前,葡萄基地建设超常顺利,已进入葡萄园田间管理阶段,葡萄长势良好,预计明年月可产葡萄1500吨,实现产值750万元,年后葡萄业产值将实现5000万元,成为库区第一个葡萄专业大镇。同时,我镇又与双祥林业公司签订了3000亩速生树种栽植协议,该公司将在我镇的荒山荒坡栽种等速生树种。目前,全镇已栽种1500亩。

2.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一是粮食生产稳定。今年粮食播种面积18180亩,粮食产量5132吨,比去年增加4.7%;油菜播种面积2800亩,总产量331吨,蔬菜播种面积3250亩,产量3270吨;二是加快推进种养殖业的发展步伐,全年出栏生猪9925头,新发展种养殖大户25户;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以工代赈项目、生态家园居民点自来水供水工程、葡萄园区水利水系配套规划,全年整治山平塘22口,新修小型人畜饮水池60口,打人畜饮水井35口,整修或新建水泥、条石引水堰渠16条6800米,清淤渠道9公里,公路整治维修7.8公里,整修提灌站1处,极大地增强了农业的生产能力和抗旱能力。并在编制安全饮水项目,争取明年全镇安全饮水实现整体销号;四是积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全年土地流转总面积达3280亩,完成任务的106%,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740亩,完成任务104%。

3.农村劳务开发及扶贫攻坚、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经济普查、动物和家禽防疫工作有序开展。先后组织了农村贫困劳动力12人,农村种养殖重专大户8人,到区扶贫办培训种养殖技术;葡萄基地业主先后组织两批当地60名技术骨干群众远赴金果业葡萄基地学习培训葡萄管理实用技术。全年共新增劳动转移3927人,实现劳务收入3248万元;健全了防汛制度,全年各水利工程安全渡讯;细化了森林防火责任,未发生一起大的火情;层层落实责任制,按时完成了我镇231户个体户、23个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经济普查工作;全年防疫生猪9057头,牛羊3570头,家禽68300只,做到免疫、消毒、均达100%,确保了我镇全年无重大疫情发生。

4.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有力。完成粮食综合直补12530亩,直补补贴资金59.8万元;完成水稻良种补贴7251亩,补贴资金10.9万元;完成小麦直补2555亩,补贴资金5.1万元;完成家电汽摩下乡补贴310户,兑付补贴13.3万元,兑付率达100%;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2.2万元。

5.“森林工程”建设推进顺利。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于月底全面完成,全镇已林改12480亩,发放林权证3037本,林地流转8700亩;完成城镇绿化面积49平方,公路绿化6.2公里,义务植树基地1个,面积10亩,零星植树4.2万株。

(二)招商引资走在前列

年招商引资取得实效。一是年月成功引进果业集团到我镇建设5000亩标准化绿色葡萄基地,并注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前期已实施了2000亩,累计投入资金1830万元;二是成功争取国务院办对口帮扶村移民脱贫安稳致富示范基地建设资金160万元,用于该村的水利、沼气、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三是村作为市级移民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项目,市移民局已累计投入1300余万元,国家烟草专卖局173万元;四是引进林业公司发展速生林生态产业和利用移民安置闲置土地引进公司发展大棚蔬菜及休闲农庄。

(三)移民后续工作成效显著

1.村市级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我镇村有幸成为十个市级和二个区级移民生态家园示范村之一,通过实施并完成2000亩葡萄基地产业化发展,1000亩生态绿化,509户的一池六改、109户的房屋风茂改造,550平方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9公里道路硬化等项目建设任务,村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明显变化,生活条件明显改变,产业发展明显加快,移民和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转变。一次性地通过了区、市两级验收,正力争保留明年市级五个示范村之一。

2.全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生态屏障区调查规划工作,全镇辖区6村1居已全部纳入初步规划。

3.积极申报移民后续项目和精心组织实施移民后扶项目。目前后续规划编制共申报项目10个,申报涉及交通、水利、道路等领域共5.2亿元资金,一旦实施将进一步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已到位移民后扶项目4个,投入资金285万元。

4.完成了全镇831户1799人移民困难扶助的登记、核定和申报工作;解决最后一批175-182米蓄水影响的29户114人的房屋搬迁和157人生产安置(其中自谋107人、投亲靠友45人、农业安置5人)移民的遗留问题。

(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变样

今年以来,全镇争取和实施一批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全力建设“畅通工程”和“宜居工程”,全镇交通“一横四纵”的网络初步显现,居民新村和场镇基础功能日益完善。一是启动了沿江路的硬化,此举将瀼渡与城区的距离缩短至28公里,有望在月份实现全镇贯通;二是投入资金340多万元,硬化至炉头村的4.8公里村级路,路面拓宽至5米,极大方便了当地移民群众的出行,成了致富之路;三是支路共8公里公路正在硬化当中,一旦完成,全镇将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四是完成了11.5公里重碑公路、河溪社级支路的维修整治;五是安全饮水已实现了整体消号;六是居民新村建设推进顺利,正在动工22户,即将动工43户;七是投入20余万元对唯一没进行农网改造的双鸡村实施了整村销号;八是完成库区移土培肥二期及配套坡改梯工程和土地整理项目;九是场镇功能进一步完善,汽车客运站、污水管网,排洪设施、人行梯道、电力改造等项目已顺利完工,新建2个场镇垃圾填埋场,建好15个村居垃圾坑,新建沼气509口,场镇及村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移民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五)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1.多管齐下,搞好“健康工程”。一是进一步完善镇宣传文化综站设备、设施,实现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对外开放,进一步丰富场镇群众文化生活,并建立健全镇机关、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书屋,提升了全镇及机关干部文化娱乐生活水平;二是成功举办元旦暨移民休闲广场落成庆典文艺活动;三是“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大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努力营造全镇上下健康向上文化环境,移民休闲广场每天有近三四百人积极参与“广场红歌大家唱”及相关文化健身活动;四是加大了辖区村级卫生所、个体店食品药品检查力度,实行了超标准宴席申报制度;六是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管力度,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

2.落实政策,全力关注民生问题。一是全镇全年发放五保资金63750元,完成镇敬老院改扩建,新增床位35个,炉头村、双鸡村五保家园新入驻五保户20人;二是全镇全年发放城镇低保357户673人98.4万元,发放农村低保381户4665人40万元。三是全年城乡医疗救助对象230人救助金额43680元,其中大病救助27人30500元,病前病中救助113人51952元,临时救助56人47800元。救助贫困群众和贫困学生43人,发放救助金4700元;四是实施倒房救助45户,补贴资金10.43万元;五是全年完成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183人,占总的征地农转非人员232人的78.9%,办理超龄养老保险43人,申报淹没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116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509人;六是完成新增城镇就业90人,移民就业46人,实现“4050”人员再就业23人。

3.强化服务,巩固人口与计生工作水平。今年,计划生育工作以优质服务为主线,突出做好一个巩固,强化两个管理,落实三个规范。稳定低生育水平,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大对违法生育的处罚力度。全年符合政策生育率86%,为1325人提供了计生优质服务,落实计划生育手术150例,综合避孕率90%,征收社会抚养费40万元。计划生育工作继续走在全区前列。

4.明确职责,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大了对辖区教育关心程度,配合学校防止学生辍学,扫除青壮年文盲。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3%。

5.加大投入,强化环保工作。全年完成了污水源普查和全镇4个村安全饮水项目编制规划工作,引进了生态葡萄基地,完成村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强化了农业养殖专业户的监管,对瀼渡河库叉网箱养鱼889个网箱予以限期拆除,投入70余万元整治场镇村居垃圾处理及排洪管道。

6.加强领导,推动人大、武装、群团工作顺利开展。召开子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广听民意,收集代表意见建议18件,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开展了小组代表活动。完成了冬季征兵和民兵整组工作,输送优质兵员4人。群团工作捷报频传。我镇妇联考核被评为全区特等奖。

(六)安全维稳效果突出

1.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消除不稳定因素。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针对上访中的组织者、重点参与者,提前介入,提前化解。进一步完善司法所及镇办建设,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有效预防和减少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越级上访事件、,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

2.完善机制,确保重点领域的安全稳定。年初,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平安瀼渡”总体要求和安全稳定为第一责任的总体部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完善坚持检查、及时交办、限期整改、跟踪督查的工作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组建消防队,购置了2.8万元消防安全设施;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排查专项行动,增设防护栏3.5公里,设立交通安全标志41块,抢修危险路段3处,纠查水陆违章322处,有力杜绝了各类事故发生。

3.创新思路,突出活动特色和实效。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以干部赶场“面对面”服务活动为载体,以消除不稳定因素为目标,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根本宗旨,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干部“六带六访”工作重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其中,“六带六访”工作方法受到市督导组高度称赞,并取得全镇安全稳定工作新突破。

全镇全年刑事发案14件,治安案件13件,安全生产一般事故5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42批次,共梳理出不稳定因35件,化解31件,大河坝集访和场镇移民房产证办理两大区级挂牌案件已整体销号,实现了我镇安全生产无一例人员死亡的“0”目标,实现辖区无一例活动和非法种植罂粟0目标,实现了无一例到到市非正常上访的0目标。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群众平安满意度基本达到96%以上。

(七)党建开创新局面

1.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今年,我们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强作风、保增长”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在活动中,紧密联系我镇实际,提出了“打造移民生态旅游特色镇,建设富裕和谐新瀼渡”活动载体,创新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全镇招商引资工作、与推进全镇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与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结合起来,落实了机关干部签到、工作汇报、效能督查三项制度,制定并认真执行年度机关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实施办法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政府机关值班、保密工作,将财政所、移民办等科室办公地址整合到镇政府机关内统一办公,简化办公程序,方便群众办事。深入开展干部赶场“面对面”、万名干部进村入户、“1+10”联系群众和领导干部“三进三同三个一”活动,组织基层党组织落实“三项制度”和城乡党支部手拉手活动,认真召开贫困群众、致富能手恳谈会、党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新发展党员6名。分两批组织机关和村(居)80余名干部“走出去、引进来”,赴实地参观考察农业产业化及新农村建设。同时积极争取资金,对全镇7个公共服务中心进行新建和改建,完善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全镇已建成公共服务中心3个,在建4个。

2.提升精神境界,强化宣传和统战工作。以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大活动为契机,以创建“五星级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机关”为平台,坚持“周五学习日”、“中心组学习”制度。严格按照学习配档,系统地组织学习3号文件及党的理论体系相关内容,组织检查读书笔记,引导全体党员加强理论武装,强化党性锻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作用。全年共完成《人民日报》19份,《日报》74份及其他相关党报党刊发行,全年撰写上报区委、区府信息70余份,被采用32份,都市报刊采用3篇,按时完成了区委区府信息任务。认真开展了贫困台属慰问、宗教管理、和炉头光彩推进村申报验收及“真懂、真信、真走”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主题教育活动等统一战线工作。

3.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年初,与7个村居支部签订了《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分工责任制》,完善落实了《廉政谈话制度》,《纪检监督员制度》等制度;加强党内民主监督,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切实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镇干部的拒腐防变意识;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干部作风明显改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年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明显增强、人心安定,社会和谐。我们取得了较好地成绩,但也清醒看到,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镇财政税源枯竭,财政收入严重不足,原有基础设施建设债务沉重,移民非农安置就业难和移民安稳致富渠道不多,维稳压力较大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今后在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年工作计划

年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大变样的落实之年,也是力争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实现移民安稳致富的关键之年,意义十分重大。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产业发展为龙头,以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以移民后扶为契机,振奋精神,团结实干,为建设移民生态旅游特色镇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思路:坚持“2233”工作思路(即农民增收、移民致富两大目标,实施移民立镇、农业稳镇两大战役、推进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三大工程,实现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四大突破)

(三)奋斗目标:力争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亿元,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增长25%。

(四)工作重点:

1.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依托公司,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和彩色薯产业。新扩展葡萄面积3000亩,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成为库区第一葡萄大镇。发展彩色薯2000亩。建设彩色薯加工厂和2000吨保鲜冷藏库,使葡萄和彩色薯产业成为移民致富、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同时狠抓劳务输出,壮大柑桔和桂圆特色精品果业的发展。

2.推动移民安稳致富:继续推动村移民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力争保留市级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之一,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村建设当中;借助移民后扶项目建设,壮大农业产业发展;争取生态屏障区建设,落实好移民政策,为移民安稳致富创造一条新路。

3.创造投资环境,强化招商引资:积极走出去,引进国家办、市移民局、对口支援等帮扶项目加快生态示范村、扶贫村建设,争取农业、扶贫、水利更多项目投入到我镇,同时强化对外宣传,引进更多业主,进一步配合好葡萄和彩色薯发展。

4.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引项目,争取将重碑公路硬化,提前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完成安全饮水项目,实现全镇安全饮水项目整体销号,对新修的4个公共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增加投入,加强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

5.关注民生民计:继续落实好城镇农村低保、养老保险、各种直补等国家相关政策,做到安稳祥和;继续开展好一系列“心连心”等联系群众活动,保障辖区困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被盖、有基本的生活物质。

6.狠抓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在组织领导上狠下功夫,健立建全各线安全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网络,为加强全镇安全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在长效管理机制上狠下功夫,定期分析不稳定因素排查和矛盾纠纷化解情况,把安全工作抓紧抓实。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篇4

  关键词:经济和谐  经济法制  和谐社会

  一、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支持和谐社会的物质力量,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和谐经济论》中指出“社会世界普遍法则是和谐协调的,这些法则从各个方向趋于完善人类”,而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和谐不意味着完美,而意味着改善”。巴斯夏的和谐经济论主张自由贸易,认为社会就是交换,在交换中产生价值,价值就是交换着的两种服务的关系,他从人天生有利己、利他两种特性出发,断言人们在交换中会构成和谐的社会。他坚信“我们追求的和谐不排除不和谐的存在,但是,如果这种和谐预示着和睦,而且会把我们引向和谐,那我们就认为它依然是和谐的”。因而,“和谐”思想作为一种反映经济社会普遍运行机理的科学思想,一直伴随在经济理论的演进过程之中。作为自发秩序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地利学派的传人哈耶克在20世纪又将自发秩序传统往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哈耶克认为,自发秩序的最大益处在于,它为每个人利用自己的知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制度空间。就市场自发秩序而言,它同样不是服务于某个特定的目标,但是它的优点在于,使个人可以追求自己无论是利己或利他的目标,它还使非常分散的、处在具体时空的知识有可能得到利用,这些知识只作为不同的个人知识而存在,任何单一的领导当局都不可能拥有它们。

  在新中国,和谐经济的思想萌芽早就产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阐明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并把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作为协调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的陈云同志的可持续发展观与经济发展以效益为中心的综合平衡理论,不仅涉及到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与内部的和谐,而且涉及到了经济发展结构与总量的平衡,真正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可和谐性的统一。

  二、经济和谐需要法制进行保障

   经济和谐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经济公正和稳定的经济秩序。而公平和秩序是法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经济公正乃是实现利益均衡与社会和谐的伦理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当前利益格局的失衡主要源于社会资源和权利分配的不公正,由此形成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方面的能力差异与失衡,是导致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悬殊的根本原因。因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在我国利益分化和利益结构调整的进程中,要实现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均衡,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实现社会资源和权利的公正分配。诚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所说,在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中,秩序与正义这两个价值常常紧密相联、融洽一致的。一个法律制度若不能满足正义的要求,那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就无力为政治实体提供秩序与和平。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就是要通过法律制度安排,在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对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进行合理配置,使广大人民群众对自己的分配所得与他人的差距感到均衡,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宁,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稳定的经济秩序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秩序也法的基础价值追求。从价值论意义的角度上来看,法律有多种价值,诸如正义、自由、平等、公平、效率、秩序等等,而在这众多法价值当中,法律秩序是更为基础性的。这是因为“所有秩序,无论是我们生命伊始的混沌状态中所发现的,或是我们所要致力于促成的,都可从法律引申出它们的名称。”也就是说,在秩序问题上,不存在法是否服务于秩序的问题,所存在的问题是法如何的服务于秩序的问题。所以“与法永相伴随的进步价值,便是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也是法律追求的一种。而经济法制无疑是保障经济秩序的基本保障。

  三、经济法制的不完善导致了市场经济中的不和谐

  改革至今,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差异与和谐关系仍然处于可控状态,虽然分化和差异程度不断爬升,但社会总体上还是处于有序和稳定的状态;但另一方面必须承认,由于经济法制的不完善,差异与和谐的问题远未得到解决,持续运行于分化和差异的高水平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断出现。

  第一,经济法制不完善没有有效的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问题,加剧了社会不和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成员的利益差别越来越大,导致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利益摩擦越来越突出,干群关系比较紧张,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如,四川大竹群体性事件,山西黑矿奴工事件等都是我国相关经济法制不完善的恶劣后果。

  第二,经济法制的价值取向不合理导致了经济结构矛盾的日渐突出,经济结构的矛盾扩大为社会矛盾。如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矛盾、需求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经济增长与资源紧缺的矛盾、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矛盾等。

  第三,经济法制不完善导致不能有效地缓解因经济发展差异而产生的社会不公。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转化为社会差别。改革以来,由于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采取的是差异性政策,使得一部分地区和企业率先发展,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由于政策调整没有及时到位,经济发展的水平差距硬化为一种格局,并形成明显的社会差距。

  第四、经济法制不完善导致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经济法制应该起到引导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并具有规制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的功能。但是,目前,我国企业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较为低下,使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一种粗放的形态中,经济发展与社会、自然不和谐。

  总之,新形势下,我国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大都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关,特别是与经济利益矛盾有关。而经济法制不完善是导致这些矛盾不能很好解决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加强经济法制的建设才能最终实现市场经济的和谐。

  四、加强经济法制建设的几种路径

   经济法制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法制建设是和谐社会得以构建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经济法制建设的推动。经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将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正对上面分析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

   1、树立并坚持公平、秩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制立法理念。

  第一、公平和秩序是法律的价值追求,也是市场经济的根本价值内涵。

  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是经济法制的根本追求。只有公平的秩序才是稳定的秩序。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是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换句话说,和谐的市场经济,就是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在经济法制立法中,必须以缓解人民利益分配矛盾、经济结构矛盾、发展差异矛盾为己任。充分利用经济法制地引导功能、利益再分配功能、社会调控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公正有序。

  

  第二、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法制的重要立法理念。

  经济法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发展性、整体性、多样性的特点。作为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它表明经济法制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前进的状态和运动;经济法制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大范围、长时期、总体性的发展运动和发展状态,是一个国家各个部门法的共同发展。经济法制是建立在区域多样性和经济多样性的基础上的。经济法是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经济思想、经济政策的法律化和重要的实现途径。因此,在经济法制建设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对于发挥经济法制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www.LunwenData.Com)

  2、大量完善和补充经济法制立法

  第一、加强民商事立法,完善劳动法等对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法规。目前一些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存在不公平现象,如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富人和穷人、有权人和无权人、白领阶层和蓝领阶层等方面的差别较大。切实保护各利益群体的合法利益,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力的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立法,有效地缓解经济结构矛盾。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的,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实践中,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如企业法、税法、金融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环境保护法、资源法、人口法等,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甚至相互抵触。因此,应该通过立法修正,将各个部门法统一起来,使其各得其所,各有其用。只有经济法内部实现和谐,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第三、加强社会调控立法,有力地缓解社会不公。

  经济法应该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以社会权利本位为宗旨履行着调控经济、平衡利益、缓和矛盾的职能。但在实践中的一些经济法制领域,特别是在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优惠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区域发展政策、民族政策、劳动政策等方面存在制定法律政策不公平。故应该在立法中,将这种不公平一一革除,实现经济政策的区域公平、主体公平和内容公平。经济政策公平是经济法制公平的基础,通过社会调控立法,实现了经济政策的公平,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公平、社会公平,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四、加强循环经济立法,推动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强环境管理,降低污染排放水平。在两个个层次加强循环经济的立法:一是修订《环境保护法》,在总则中对循环经济做出原则性规定,在分则中单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回收、再用、再生利用规定。或把之分散到污染防治、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章节之中。二是制定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的法律制度和责任。

  经济法是国家协调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法,其重要使命就是在社会化大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克服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不足,协调各种比例关系,使社会经济快速、稳定、高效、可持续地向前发展。只有实现经济法制的完善,才能通过促进经济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书目:

  1、夏澈,邓小平经济法制思想探析[J],文教资料,2007,(4)。

  2、范恒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制度的若干思考[J],学习月刊,2007,(2)。

  3、虞满华,许忠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夏文斌,公平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理论参考,2006,(3)。

  5、邵平,经济法与经济法制初探[J],改革与战略,2006,(5)。

  6、吴鹏飞,略论陈云的经济法制思想[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

  7、韦健玲,毛泽东经济法制思想探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8、李俊然,夏明芳,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障碍[J],经济论坛,2005,(16)。[论-文-网LunwenData]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篇5

关键词:社会现代化;动力机制;有机运行

当前,南京的社会现代化发展处于两次社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并持续向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过程,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需要完成以城市化和福利化为特点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任务,另一方面需要追赶发达国家以知识化和信息化为特点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先进水平。因此,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持续提高南京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迈进;加快南京经济社会转型,加速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走新型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建立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普遍社会福利制度,让人人享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消除绝对贫困,促进社会公平;消除知识信息鸿沟;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设高效和谐社会。

同时,南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放在苏南地区、全省、全国甚至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来审视和定位,充分把握苏南国家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政策机遇①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坚持理念突破、体制突破与思路创新、手段创新,才能最大程度确保现代化动力机制的有机运行。

课题组认为:1.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南京社会现代化动力机制有效运行的可持续力量。从多个角度化解社会矛盾,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才能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和谐有序、稳定持续的发展空间。南京“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规律,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新要求,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用创新的思路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这就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四轮驱动推进现代化建设。而且,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是整个社会的工业化;所有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是市场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国家,而没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没有一个实现现代化。即仅靠政府不能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和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仅有外部工业化的拉力也很难把农村和农民转化为城市文明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和市场取向的基本原则,只有充分市场化才能释放本地优势。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信息建设的过程,也是社会整合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在建设社会现代化的同时也进行着向现代社会的分化与整合。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整合的步伐逐渐加大。

由此,南京社会现代化得到动力机制应该由内层根本动力、中层重要动力和外层间接动力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是社会现代化的内层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建设是中层重要动力,其中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动力;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则是南京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外层间接动力。

一、经济建设是现代化内层根本动力之一

经济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占据基础地位,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物质前提。南京要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就必须:

1.立足地区资源禀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以加强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第三次转型。前文提到,现阶段现代化动力的主导型要素已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这是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所以,南京应继续坚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两手并重”,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两化融合”,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统筹并举”,着力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显著提升南京在省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建成创新型城市,进一步增强人才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推进经济发展跃上更高水平,率先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改革开放30多年,是南京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和增长动力急剧变化和不断提升的时期。但南京经济也存在着资源环境压力增大、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占比不高、在省内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经济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多少以及发展的优劣将是南京能否在省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决定性力量和主要依托。只有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及应用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环境保护新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可能最大程度提高南京的整体竞争力。

目前,南京已经建立多个高新技术园区,但不能使其建立和发展流于形式,更不能疏于管理,要讲求实效,在每个发展时期都取得实质性成果。这就要求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其一,人力资源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一方面南京受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人才科技与教育的优势可以支撑南京走出传统投资拉动型发展模式。因此,推动南京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和产业融合。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南京已率先感知到人口红利弱化的影响,本土企业招工难、生产受制约、订单外流,对外资的引力也有所削弱。2010年南京每百万GDp人才贡献3.36人,而苏州为2.78,无锡为2.97,常州为3.18,南通为3.27。这说明,南京虽然人才数量居全省第一,但是人才对经济的贡献度并不占优。为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将压力变成转型升级的动力,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谋求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向高素质人才支撑的转变,用人才、技术、品牌等提升劳动生产力。即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创造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大力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通过技术入股、管理能力折股等手段,引导、鼓励创新致富;采用多种办法促进人才流动,使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化。其二,投融资体系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扶持性要素。要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关键领域投资的力度,以占领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以政府投资杠杆引导民间投资,并完善监管制度。其三,制度环境建设是科技创新的保障性要素。分析一个城市是否具有较好的科技创新力,主要看这个城市在高科技企业培育上的能力。从2008-2010年,我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的高科技企业,北京占5成、上海占2成,天津、深圳、杭州、无锡等城市各占1成,南京没有1席。这也说明在高科技企业成长方面南京尚未出现杰出型企业。因此,要大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造就能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形成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从整体上提升南京的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力求最大程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多的“南京制造”转变为“南京创造”。同时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知识产权,规范科技创新行为。建议借鉴台湾工业园模式,建立南京工业研究院——集产品设计、技术研发、产品初试、中试、产品矫正、产品试销、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产业培养和孕育模式。按照流程,在产品研发中培养人才,在企业营运中培养人才,在市场开发中培养人才。其四,重大战略产品的集成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导向性要素。要把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指向对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科技突破性进步具有战略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如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的课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会产生链环效应,如果高新技术产业能在南京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落后产业就会被逐渐淘汰,这样就能最大幅度地推动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还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确保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南京是一个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城市,国有经济的改革发展在全市新一轮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影响深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中小企业迅速崛起将是推动南京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所以,国企改革必须在借鉴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发展实际和改制成功的国企经验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要明确认识到,国企改革的根本问题不是产权归属,同时,完善企业管理相应制度。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尽管南京已经成立了六大市属国有企业集团。但是在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优化,建立市场化、规范化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革。

相对于浙江以及苏南其他城市地区,南京的私营经济发展一直相对薄弱。以个体和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也是南京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且这种局面会持续很长一段时期。一定程度上,中小企业发展的好坏和拥有的数量是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先进的重要参照。而且,中小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贡献巨大。但就目前而言,南京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并不乐观。中小企业的有机运行缺乏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法制环境;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比率远低于国际水平,甚至很多中小企业几乎从未得到过财政资助;普遍生存周期短暂等等。

2.推进城市国际化,深化城乡发展一体化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快国际化居住社区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营造国际化商业商务氛围,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服务,培育包容和谐、开放多元的城市人文环境。

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③。一直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南京发展的主要矛盾:1984年,南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48:1;2009年,其比例扩大到2.59:1,在省内排名靠后。而衡量社会分配公平的基尼系数也从2005年的0.35扩大到2009年的0.38,接近国际0.4的警戒线。而且,从空间布局看,南京具有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郊县面积占全市96%,户籍人口占全市61%。与苏南其他城市相比,“城强郊弱”的经济结构明显;城区综合实力优于一般城市,但郊县总体实力欠缺且发展很不平衡。发展好的郊县综合实力已经跨入苏南第一方阵,但有些还停留在苏中水平,局部地方甚至只是苏北水平。而且仍存在总量不大、层次不高、质量不优的问题。同时,现代农业示范引领作用尚不明显。许多工作亮点不少、但规模不大,没有形成规模化示范带动效应;在收入基数不断抬高、政策效应充分释放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完成五年农民收入倍增目标,现实困难和压力不小;新市镇建设较普遍地存在品质不高、功能不全、特色不鲜明问题。尤其在规划设计水平方面,与先进地区差距较大;村庄空心化④、农民老龄化、农户兼业化现象日趋严重,农村劳动力单向外流加剧,农业和农村发展受到制约。

建议学习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率先在苏南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此过程中,尤其注意: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的公平正义是历史性的、相对性的,始终与经济结构相联系,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去发展,一定要与自身经济发展相适应,待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再提高统筹层次。

二、政治建设是现代化又一根本动力

上层建筑的发展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各级党委、政府依法领导、依法行政的能力。从南京的实际情况来看,需要: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

实施党建创新工程,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主动适应南京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情况,继续以“三争一创”活动统领农村、机关、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发挥作用,充分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争第一、创一流”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健全“三争一创”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党员公开承诺、“三亮三比三评”等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并且,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创新基层党组织书记选拔方式,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如:以片区为单位统筹区内所有基层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区域内拥有优质资源的党组织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区内党组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以强带弱、整体推进。

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推动人民民主有序扩大。第一,“行政吸纳政治”1的发展民主的思路与党的群众路线相结合,恰恰就是行政民主促进政治民主的路径:我们正在进行治理结构的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推进政府创新与社会创新的过程,就是按照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从行政务公开、让公民依法有序获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这既是实行“行政吸纳政治”的过程,也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这种参与式民主可以推进政府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性的实现,推进党委领导、官民共治的治理模式的实现。第二,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民主通过当作为整个社会发展核心动力的发挥,理应对人民民主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会组织和社区为基础,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广大群众联动的新型社会动员机制。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五大关系和谐。支持市派深入开展“思源工程”、“烛光行动”、“致福工程”、“专家进乡村”等活动,服务全市科学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做好“亚青会”“青奥会”期间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深入实施“同心·万家民企帮万户工程”,引导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努力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区县成立海联会,加大与港澳政协委员、海联会理事及海外社团的联系;加强宁台交流与合作,将南京打造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示范城市。发挥我市海外侨胞、归侨侨眷资源优势,围绕南京创业人才“321”计划,吸引港澳台和海外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团队来宁发展。加强党外“六支队伍”建设,推进党外干部实职安排工作。深入开展“三个服务”工作,推进省市合作共建协议落实,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服务机制,进一步提高服务实效,丰富服务内容,扩大服务成果。

实施法治建设工程,切实提高依法治市水平;深化司法改革,树立维护司法权威,支持法、检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提升司法公信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打击、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科技人才保护机制,搭建科技创新创业司法保障平台。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工程,着力深化财政体制、公费医疗制度、城市管理体制三项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公开招聘、人员聘用和绩效工资制度;大力推进公共管理创新,扩大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权力使用和监督的途径渠道,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方式,推进市、区县(园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优化政务服务机制,量化政务服务绩效指标;加强“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建设,完善民生服务联动机制;加强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市、区县一网运行的政务服务体系,打造“国内一流、接轨国际”的智慧政务模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确保城乡社区“四个一”覆盖率达100%;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目标任务,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机构编制资源整合调整;严格机构编制管理,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开展“千企走访”、“百个社区走访”与“联系市民、服务百姓”活动,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同时,建立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逐步完善人才项目评审和资金管理制度规范,全面推进6项人才重点工程和10项人才制度创新建设,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南京人才活力塑造、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手段。深化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加大竞争选拔、差额选拔的力度,将公开公平公正作为人才创新选拔的首要前提;组织实施南京创业人才“321”计划,深入推进“紫金人才特区”创建工作,将其作为苏南国家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持续动力予以高度重视;围绕具体项目和关键领域,认真实施高端人才团队引进计划;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干部选任机制,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为推动南京科学发展的有力杠杆;更加注重在实践中历练干部和培养造就源源不断的大批高素质年轻干部,建设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型干部队伍,让能力强、素质强、水平高始终成为南京干部队伍的品牌;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让人才优势成为南京科学发展的第一优势和关键支撑,到2015年率先建成在国际特定领域有影响力的人才强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积极性。

2.加强纪检监察督察工作,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一方面,扎实推进“廉基工程”,继续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延伸;完善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建立更加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强化审计整改工作,加强审计结果运用;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强化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电子监察监控,扩大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试点范围;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评议,研究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综合考评体系;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完善政风行风媒体监督联动机制;推进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工作,有效提升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加快构建一体化科学配置、网格化全面覆盖、标准化高效运转的督察体系;进一步推进科技防腐体系建设,提升现代科技在防腐、惩腐的效能和使用水平。

另一方面,对于任何政体来说,滋生腐败除“制度”原因外,人性道德教化的一贯性、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立法执法的宽严度、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党政权力的公信力、执政为民的持续性、舆论监督的透明度、社会示范用的高尚性等都是重要的因素。特别是社会“道德水准”,“精神文明”水平,是更为核心的因素。单一唯体制论,单一唯法治论,单一唯市场论等,都不可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因此,防惩兼顾,以防为主,德长刑近,以道德教化为本,辅之以正确立法,严格执法,兼用新闻监督、等综合手段综合治理,才能有效遏制腐败,实现政体清正廉洁。

因此,需要在决策层、知识界和群众之间构筑沟通和认识的桥梁,对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达成共识,以期产生持久强大的凝聚力。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并不是现实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实体性存在要素,而是各种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结方式、联动程序和促发过程。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因为在其社会结构内部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创新需求、创新动力与创新能力,形成了科学技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均衡有效推进的创新体制和机制。因此,南京要率先实现社会现代化,必须深入挖掘潜在的现代化动力资源,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推动南京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内外合力。建立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型社会的目标模式,大力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动力和鼓励创新行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引入和健全创新机制,对经济社会系统实施均衡和持续化的创新。

引文注释

①国家发展改革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2013(4).

②江苏省委省政府.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意见,2013(5).

③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特别强调政府职责及其相关的制度建设。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说,“制度化程度低下的政府不仅仅是个弱的政府,而且是一个坏的政府”。(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5:26-27.

④统计显示,南京216万农村人口、68.7万农户,居民点占地551平方公里,人均占地254平方米,浪费很大。由于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生活、工作都进城,许多乡村变为“空心村”.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篇6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1.2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是基础,因此我国大力推行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需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非公有制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面对人民群众繁重的就业压力与生活压力发展起来的,这是非公有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在,所以在解决民生方面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不仅促进了一部分人的就业,而且使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得到大大的提升,进而提高了生活水平。因此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的调动起一切积极的因素,实现和谐社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非公有制经济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分析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理念忽视了对社会利益的管理

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发展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很多非公有制企业的员工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训,因此在职责以及意识方面存在非常淡漠的现象,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赚钱而工作;其次,非公有制企业员工在面对消费者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责任意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产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现象严重,由此诚信经营有待社会的考察和检验;最后,非公有制经济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的过程中缺少保护意识,我国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一些企业经常出现乱开发、乱排污以及重污染的现象,与此同时,偷税、漏税现象更是较为普遍,对法律和人民社会的利益没有充分的考虑,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十足的履行[1]。

(二)非公有制中的劳工权益存在问题

首先,非法使用未成年人童工,限制员工的人身自由,有时还会出现辱骂、体罚员工的现象;根据企业的需要,在不征求员工意见的前提下,无理由、随意的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经常出现超过上班时间、加班加点、不支付任何加班费的现象。

其次,随意扣押工人的工资,随意降低工资标准,并且工资低于地方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特别是扣押农民工工资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在用人期间不签订任何用工合同,即使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的效率也非常低。工人的工作环境差,安全和卫生条件根本得不到保障,发生职业病的概率大大提升。还有一些企业存在严重的性别以及地域歧视,员工得不到培训与晋升的机会等等[2-3]。

二、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

(一)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缩小城乡差距

非公有制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解决人们的生产、生活、就业压力而逐渐衍生和发展的,所以对于民生方面的关注和问题的解决方面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帮助[4]。非公有制经济成功的缩小了城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实现区域经济奠定了基础。例如,很多地区的农村开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立了多种类型的企业,在吸收富余劳动力的同时还使城乡一体化的脚步加快了,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大的效用。

(二)非公有制经济解放生产力并发展生产力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为了能够让自己在竞争中立足,能够在市场上占据有利的位置,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其开始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将社会上一些剩余的劳动力集中在一起,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为社会以及人民创造了很多的财富,不仅使城乡经济得到了优化和补充,更直接且有效的解决了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使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开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样的发展形式让我国的经济成分变得更加多样化,社会的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并且非公有制在经济上补充了公有制经济上的某些不足,和公有制一同为国家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贡献,另外经济结构的多样性也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5]。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篇7

紧密团结在市委周围,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克难攻坚、开拓进取,为实现跨越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工作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希望大家喜欢!

根据工作安排,市委每半年都要向党外人士通报一次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工作情况。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通报情况,便于大家了解,从而增强民主协商的针对性。

我到XX工作以后,一直想和党外人士座谈交流,听听大家对XX发展的意见建议,这个想法通过今天的通报会得到了实现。刚才,XX市长通报了我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重点,XX部长通报了市委X届XX次全会情况和两个文件的主要精神。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也作了很好地发言,围绕电子商务、XX文化品牌打造、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招商引资、XX等提出了意见建议。大家都是各个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密切沟通各个界别的群众,参政议政能力较强,刚才所提的意见建议站位很高、符合实际、很有针对性。对大家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研究,在工作中积极吸收采纳。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实际,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锲而不舍抓党建、强保障,稳增长、保态势,抓当前、谋长远,统筹做好发展、改革、稳定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呈现出干事创业、团结奋斗、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这既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不懈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参与、同心同德的结果。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多年来紧紧围绕市委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表示感谢和敬意!

做好今年的工作,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艰巨繁重。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凝聚力量,同心同德,共谋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

今天通报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市委全会精神,目的就是让我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更加清醒认识到XX发展所处的位置、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从而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我市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为统揽,持续探索传统农区加快发展的有效路子,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XX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外部宏观的形势比较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要素约束比较紧的情况下,我市经济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实属不易。

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直面问题。比如说,经济方面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城建方面路网不通、水系不畅等问题,都是发展不足造成的,都需要在发展中予以解决。前段时间,省委书记XX同志到我市调研,对XX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XX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XX书记认为XX目前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态势,要求我们充分利用XX的交通区位优势,乘势而上、再接再厉,为全省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这既是关心支持,也是鼓励鞭策,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希望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发挥联系面广、包容性强的优势,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凝聚发展正能量,促进XX跨越发展。我相信,只要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XX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XX所有问题的关键。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要紧紧围绕抓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实现XX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具体来讲,重点是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围绕稳增长保态势建言献策。市委在“三查三保”的基础上提出“三看”,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抓发展、稳增长、保态势,关键就是要抓住重点工作和突出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实现跨越赶超。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要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对外交往和联络活动,加强与港澳台及海外同胞的交流,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铺路搭桥,吸引更多资金、技术、人才向XX汇聚。同时,依托你们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作用。

二要围绕长远谋划建言献策。从现在看,我市的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区产业定位比较清晰,而且富有特色,为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中心城区的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同时,一些产业集聚区发展规模、总量还不够。中心城区的产业发展怎么定位、怎么布局?

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区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怎么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增加发展的亮点,增添发展的增长点?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荟集了我市各个专业各个领域众多的专家学者,要围绕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强研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参考。同时,当前我们要编制全市“十四五”规划,希望你们能够加强与中央、省有关部门和智库机构的联系,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论证,为XX长远发展发挥作用。三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献策出力。

去年以来,市委先后召开了XX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总体部署,构成我市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完整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全市当前工作重心中的重心。希望大家把自身工作和全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献良策、出实招,积极投身于“四个全面”的生动实践。一是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各界更好地理解改革、投身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争当改革促进派,为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助力添彩。

二是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帮助党委、政府解决好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推动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各项工作。三是加强政党协商,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通过营造民主监督、建言献策的浓厚氛围,帮助我们把管党治党的工作做好。四是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对防范化解非法集资等各类风险进行思考谋划,拿出具有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同时,多做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学习,提升能力。

强调,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对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来说,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一要提升思想理论素养。扎实搞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做到与党委政府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工作一致,不断巩固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要提升参政议政能力。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思考研究,强化实践锻炼,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建言献策、发挥作用的能力和水平,及时提出好的议案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篇8

2008年7月24日,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多项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措施,使重庆成为全国首个部市共建、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试验田”。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庆要紧紧抓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教育部与重庆共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以建设“试验区”为新起点,以探索中西部地区高校科学发展道路为目标,建立和完善高校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为实现“314”总体部署(2007年3月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和四大任务”),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发挥高校服务职能,探索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大学职能的发展历程,是社会需求和大学内在规律的统一。综观历史,高等学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所创立的“学园”,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则产生于中世纪,中世纪的大学是欧洲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它所体现出的大学理念一直影响至今,使大学成为人类创造的最富有生命力的机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大学也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入社会发展的中心,发挥着知识库、人才库、助推器的作用。

1997年,中央正式批准重庆为直辖市。十年来,重庆高校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创新、突出应用、支撑发展”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并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高校的科学技术研究与服务社会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重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方面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对推动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高校承担各类科技研究课题36419项,科研总经费达47.6亿元。申请专利2194项,专利授权84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605项,其中:国家奖励40多项,10万篇以上。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框架图、我国第一部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tD-SCDma手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超声聚焦刀、我国第一台大型卧式y射线工业Ct系统CD-400CG、我国第一个杀虫真菌生物农药产品等自主创新成果,都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目前,在渝高校产学研合作呈现出共建研究机构、结成产学研合作联盟、组建股份制企业实体、共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国际化、联合培养人才等多元化特征,发展态势良好。全市48.9%的市级科技攻关和能力建设项目由在渝高校与企业联合承担,全市66户重点增长工业企业中90%以上都与在渝高校建立有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近年来,在渝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在2008年公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在渝高校获科技进步奖6个,其中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占获奖数的83,3%;在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中,在渝高校获奖65个,其中产学研合作项目39项,占获奖数的60%。

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科技合作创新平台

高校为经济社会服务。必须强化学校特色,充分发挥“地方性优势”,主动地为区域社会服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与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成为直接拉动区域社会发展的动力,实现高校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合作。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原创能力。提升高校的研究水平,从1999年以来,重庆市教委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投入经费4000多万元,采取政府扶持、中央与地方共建、学校与地方、企业或科研院所联建等模式,实施“重点实验室提升计划”,先后在高校建设了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高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在渝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直辖时的1个增加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1个增加到1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0个。

大力实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

根据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支柱产业发展需要,重庆高校采取与企业共建的模式,整合或新建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部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遴选若干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培育基地”,提高高校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能力,提高先进技术转移和辐射能力,提高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的水平。直辖前,在渝高校没有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没有一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在渝高校已拥有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8个。

联合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

市教委积极配合市科委开展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使两个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挂牌。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入园企业422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3个,高新技术产品98个,软件企业37家,高校教师创办或与高校有关联的企业近200家,园区拥有专利数291项,版权39项,市级重点新产品52个,累计转化高新技术成果190余项,科技园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130亿元。

共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2004年,重庆市教委与市科委、市财政局等联合在全市建立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高校已建4个分中心。入网的大型科学仪器510台,使这些大型科学仪器的使用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在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在机械传动、创伤烧伤、家蚕基因组、电力设备安全等领域的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在汽车摩托车、镁铝合金、仪器仪表、道路与交通、超声医学等领域的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开放、联合和共享的运行机制,已成为区域行业或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托基地。

加强交流合作,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水平

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

一是积极组织高校先后到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开展产学研工作调研活动,学习国内先进省(市)高校产学研成功经验和做法。二是组织在渝高校科研管理骨干赴日本、

欧洲考察国外产学研一体化的先进经验。探索符合重庆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实际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三是积极举办产学研高层论坛。2007年,市教委成功承办了第一届全国高校科技创新论坛,就科技评价、东西部科技创新能力协调发展、不同层次高校协调发展以及成果转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对探索重庆市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模式产生了积极影响。

大力增强基础研究后劲

基础研究是新技术的先导和不断创新的动力,更是重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坚实基础。直辖以来,重庆市稳步推进高校基础研究工作,在渝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由1997年11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7957万元;国家自然基金研究经费由2002年的3490万元增加到7756万元。增长1倍多。在渝高校围绕农业、生物、能源、资源环境、信息、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科学技术研究取得较大成绩,如西南大学夏庆友教授领衔的“家蚕主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第三军医大学蒋建新研究员领衔的“严重创伤救治与损伤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和重庆大学刘庆领衔的“高性能镁合金加工与制备中的关键基础问题”等项目列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各获得研究经费3000万元。

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直辖以来,重庆市高校与国外共同开展项目研究156项,有效地提升了在渝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重庆邮电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签订协议,共同投资1860万人民币,成立第四代移动通信联合研究中心,致力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研究和设备开发。重庆科技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中国分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冶金材料提炼处理、废料一体化管理、固体废料能源与材料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重庆大学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微纳系统及新材料技术国际研发中心,还建立了“生物力学与组织修复工程”、“输配电设备与系统安全”等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积极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主动拓展国际市场

随着重庆市科技创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渝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逐渐步入国际市场。重庆工商大学开发研究的“光达牌”油处理新产品,多项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已被国内1万多项重大工程应用。并推广到德国西门子、瑞典aBB、日本东芝以及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庆医科大学自主研发的“海扶刀”高技术产品在获得4项国际专利保护和欧盟Ce认证之后,先后进入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等国家市场,不仅改变了我国大型医疗设备仪器长期依靠进口的历史,也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进入wto市场开了先河。

推进产学研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重庆高校牢固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建设,坚持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之路,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融入到区域社会发展之中。

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重庆打造“摩托车之都”和“汽车名城”的目标,强化装备、资源加工、高新技术等工业优势产业集群的科技对接和智力支撑。在渝高校切实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在汽车摩托车设计开发平台、汽车电子、摩托车成套关键技术、镁合金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突出成果,在长安、嘉陵等大中型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渝高校自主研发的垃圾焚烧、风力发电等关键技术对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重庆大学联合重庆交通大学和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机床集团合作,开展对废旧机床进行创新和综合提升,从而再造出比原装备功能更强、性能指标更优并且节能减排(可节能30%以上)、绿色环保的新装备(再造成本只有新机床制造成本的50%),还为企业信息化的深化推进提供了技术手段,其市场空间价值达数百亿元。

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由高校研发的“渝黄1号”、“富优1号”以及魔芋产业关键技术等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在全国10多个省市得到广泛应用,推广面积近2000万亩,新增产值超过100亿元。仅西南大学的魔芋产业关键技术就新增产值85.6亿元,新增利税27.9亿元,创汇5892.6万美元,使约900万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西南大学与石柱县在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方面创造了“石柱模式”,先后解决了种牛人工授精、长毛兔种兔孕产率低、仔兔死亡率高、辣椒炭疽病等难题,为统筹城乡科技的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军地合作研发取得重大成果

重庆大学研发的高精度高能大型工业Ct系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发射神舟一号至六号飞船发挥了重要作用。“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成果的应用,为西沙军民提供了淡水保障,使海军舰艇补水基地从海南岛向南推进了400多公里。第三军医大学的《高原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项目创建了多项高原病救治的关键技术,成功救治急性高原反应10万余例,使我国的急性重症高原病的发病率由15.6%降低到1%以下,病死率由37%降低到0.5%以下,群体防护效果显著优于国外,现场救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多项指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已在30多家军地单位和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格一拉输油管线等重大国防工程建设的卫生保障中得到广泛应用。

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取得良好效益

重庆交通大学“三峡工程施工通航研究与成果应用”优化了三峡工程施工通航方案,增强了通航能力,解决了三峡工程施工期通航问题。公路桥梁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为树立“重庆桥都”品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重庆医科大学“新生儿免疫功能及其调控研究”建立的新生儿免疫调控理论,在全国十五个省市得到推广应用。重庆三峡学院“消落带适生植物的筛选与试种”和重庆文理学院选育成功的“渝桉一号”等科技成果在三峡库区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中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加大改革步伐,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制度

目前,重庆正行进在一个新的历史征程中,“改革试验区”建设重任在肩。在全面推进高校产学研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中,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大力促进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着力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重庆的人才培养基地、自主创新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为重庆大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为全国深化高校改革,实现高校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大力推进激励机制改革

一是建立优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用于高校培育优秀科研成果,推进成果转化:二是设立高校产学研一体化专门奖项,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为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三是改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建立有利于激励高校科技人员积极主动参与产学研一

体化的机制;四是建立高校产学研一体化重点倾斜机制,将质量工程建设、重点学科评审、学位点申报、招生计划等与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效紧密挂钩;五是推进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验,开展“办学模式改革试验高校”创建活动,选择一至两所高校进行试点,给予高校充分的自,鼓励试点高校进行全方位改革,积极吸纳国内外高校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成功经验,力争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尽快形成符合产学研一体化要求的体制机制,为重庆乃至全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大力推进教师培养机制改革

一是实施“学术大师培养计划”,从市级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中遴选一批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出国深造、项目支持、团队建设、学术交流、成果孵化等渠道,营造有利于学术大师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二是改革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产学研一体化密切相关的职称评定配套政策。争取在职称评审中增加“工程系列”和“技术推广系列”。将专利、成果转化与科研论文同等对待三是改革高校教师考核办法。将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效纳入教师学术考核体系之中,根据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规律,弹性设置教师学术考核周期;四是改革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以最优惠的条件、最宽松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去引进人才,处理好引进人才与稳定队伍的关系,营造推动重庆市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大力推进高校评价机制改革

一是改革完善高校评价机制,把服务和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将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效作为评价考核高校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大力推行“双评价”考评方式,即人才培养质量由用人单位来评价。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水平由社会来评价;二是建立校(院)长产学研一体化年度报告制度,将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效纳入校(院)长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学校领导集体业绩的重要评价指标三是建立高校基本数据制度,将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生状态、师资队伍等数据向全社会公布,更好地接受社会的监督。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篇9

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税收调节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税收政策支持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着力点。税政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现行税制体系已设立了一些侧重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税种。比如,资源税是以不可再生资源一一矿产为征税对象的,开征资源税有利于抑制对矿产资源的滥采滥挖和掠夺性开采,有利于保护矿产资源,促进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再如,为了限制损害环境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国家将高能耗、不可再生以及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品如鞭炮、焰火、汽油、柴油等商品纳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此外,还开征了耕地占用税,对占用耕地建房及从事其它非农业建设的行为实施税收调节,这对抑制乱占滥用耕地,促进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和保护农用耕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示精神,近些年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认真研究和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政策措施,努力从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全面实施调控,以达到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这位负责人将这些政策措施概括为:一一在鼓励废物、废气和废料综合利用方面:一是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在五年内减征或者免征企业所得税。二是对企业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砰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的建材产品,包括以其他废渣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免征增值税。三是对企业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四是对油母页岩炼油、垃圾发电和废旧沥青混凝土回收利用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对综合利用煤砰石、煤泥、煤系伴生油母页岩等发电、风力发电、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实行增值税减半征收政策。五是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生产企业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可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一一在减少污染排放物方面:一是对含铅汽油与无铅汽油分别按0.28元/升和0.20元/升的税率征收消费税。二是对生产销售达到低污染排放限值的小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三是对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委托自来水厂(公司)随水费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免征增值税。

一一在鼓励清洁生产方面:一是内资企业在我国境内投资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其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企业环保设备投资符合条件的,也比照这一规定执行。二是对列人《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产品,如安全、高效的农药原药新品种、废气、废液、废渣综合利用、环保检测仪器新技术设备制造、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及检测和治理技术、防护林工程、荒漠化防治等,在规定范围内免征进口设备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一一在鼓励使用先进环保产品方面:将一些高科技环保设备,如排气量为5.9升及以上的天然气发动机、风力发电设备及零部件、用于造纸工业中污水处理的碱回收锅炉等,列入了进

口商品税则暂定税率。调整,十分复杂,也十分敏感。因此,在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当前重点是完善现行税制和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

开征环境税和将排污费改征税收目前时机不成熟

针对最近一些专家学者开征环境税和将排污费改征税收的建议,这位负责人评论说,将排污费改为税收,从理论上看虽然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排污费的征收技术性很强,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亲临现场,对企业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分析和计量。我国现行的“纳税人自主申报、税务机关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并不能适应这种需要。因为排污企业容易为逃避税收而瞒报、少报污染物排放量,而税务机关事后稽查又很难取得可靠的凭据(如废气已经飘散、污水已经流走等),从而形成大量的税收漏洞,给税法的规范性、严肃性造成负面影响。综合考虑,目前将排污费改为税收的条件尚不成熟。至于开征环境税,不仅涉及到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和企业整体税负的调整,也涉及到各地区经济利益和整个财政体制的调整,十分复杂,也十分敏感。因此,在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当前重点是完善现行税制和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篇10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天一样大的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政府应急办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从狠抓食品安全应急能力建设入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应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大食品安全危害及其造成的损失,最大努力地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的做法是:

一、建立食品安全应急体系

20__年9月,我局起草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分管副省长任总指挥的江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我局。我们充分履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认真做好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编制了操作手册,完善了信息报告,组建了应急专家库,督促和检查应急预案责任的落实和管理情况。到20__年底,全省11个设区市、91个县(市、区)全部由政府下发了《应急预案》,编制了《操作手册》,有了应急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工作队伍,建成了省、市、县三级应急体系,全省食品安全应急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二、开展应急队伍培训

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是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故能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举措。20__年4月我们组织了全省各设区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在井冈山参加了全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培训班的全部课程。20__年6月争取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支持,再次组织他们参加了在陕西西安举行的全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培训并观摩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演习演练,并将演练光盘分发至各市、县组织学习。20__年10月份我们在上饶市召开了全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研讨会,研讨会采用集中授课和案例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在由胡棠洪处长全面系统讲解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的主要流程及要求的同时,由各设区市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的同志用幻灯片的形式真实再现了各地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的全过程,通过总结分析事故经过、处置措施、经验教训等,交流了体会,提高了认识;同时我们将各市报送的案例分析材料进行汇总,反复修改,汇编成册,形成《江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研讨会材料汇编》,供各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人员参考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使具体从事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人员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熟悉了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的相关规定,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三、指导各地应急演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我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组织、协调、配合、保障能力,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我们指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了多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习演练。20__年我们在萍乡市开展了首次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采取以实战为主的方式进行,即演练前并不通知各参加演练的部门,而是以模拟事故报告启动了整个演练,演练设立了五个演练现场,并详细制订了事故报告、事故确认、预案启动、指挥协调、现场处置、应急响应升级等环节的考核评分细则,客观、全面地检验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转情况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高效处置能力。20__年5月,在新余市举行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演习演练;20__年10月,在宜春高安市举行了突发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应急演练。这两次应急演练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省政府应急办的大力支持,万建生副主任、江明成处长更是亲临高安演练现场进行指导。在演练方案的设计上,我们以应急预案和预案操作手册为大纲,以各相关部门对事故实际处置为模板,采取模拟真实场景与现场指挥相结合的形式,努力做到程序正确、处置规范。在策划和设计模拟事故发生、发展时,把实际发生事故有可能需要参加处置的相关部门,如卫生、工商、质监、农业都吸纳进来,共同参加演练,进行实战锻炼。在开展演练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的作用,争取各部门的理解支持和密切配合,尽可能使更多的人员参与演练行动。如在宜春演练中就邀请了宜春市委宣传部、市政法委、团市委负责领导、宜春市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所在部门分管领导、宜春市

教育局、局分管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应急工作的县(市、区)长、应急办主任或专职副主任、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共计600余人到现场观摩。同时安排新闻媒体参与演练过程中的新闻,以及对整个应急演练的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一系列应急演练的成功举行,使全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队伍明确了应急处置原则,熟悉了组织指挥救援的程序及方法,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为构建我省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队伍夯实了基础,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四、实战检验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