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1:03

世界文化问题篇1

(一)文化策略的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可以将文化当做传统观念、价值观念和人们行为的产物,而策略就是对行文产物的制约,确保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文化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包括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的内容,比如宗教、艺术、政治、经济和教育以及科学等,在文化策略的制定过程中,针对不同领域的各自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才能促进文化的良好发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文化碰撞、融合更为频繁,但文化差异也始终存在,在此背景下,为保证文化的发展,就需要采取文化多样性的策略。在20世纪后,多元文化开始被提出,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文化的重要文化策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明,文化多样性对民族间交流有着积极作用,提倡并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国际和平、安全的重要保障[1]。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指遵循多元文化的特点,认识到文化复杂性、广泛性的独特属性,在多元文化理念指导下,音乐教育应当深入到文化所属的社会环境当中,深刻理解音乐所包含的民族个性、情感等内容,切实做到尊重不同文化、了解不同文化。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其目标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各种不同文化的音乐,在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增强自身民族自信心,树立文化荣誉感,并学会尊重其它文化,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主观思维能力,加深对其它文化中民族情况的认知,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从而培养出符合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新人,保证我国音乐教育跟上时代潮流。为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在音乐教育当中,应该引入其他国家、民族的经典音乐,让学生在聆听、演奏过程中,掌握不同文化音乐的特点,体会其独特的音色、音质,感受到不同文化音乐特有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认知[2]。

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视

就我国当前教育现状来看,虽然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也不断加强,但大多数学校的教育依然偏重于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学术的研究等方面,许多学校领导人对音乐教育并不重视,并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基础知识即可,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设置音乐教学,或者用其他学科代替音乐。即使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展开音乐教学,由于重视程度的不足,也只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重视教学效果,只是对音乐发展史、音乐常识等的简单灌输、记忆,多样文化音乐教育根本无从开展,极大地妨碍了多样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不够合理

在多元文化中,不同的民族其民族文化也有较大差异,而民族文化、社会背景正是民族音乐形成的基础。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想实现多元文化的目标,就势必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在多元文化音乐课程体系当中,加入相应的民族文化内容,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水平,起到音乐教育的效果,承担文化传播的功能。然而,就当前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来看,缺少对音乐教育内容的创新,大部分学校的音乐课程都是沿袭传统的教育体系,偏重于欧洲经典音乐流派的乐曲,民族文化成分占据的比重相当之小,尤其是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方面,鲜有涉及,这不仅给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的完善造成了严重阻碍,也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3]。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是音乐教育的执行者,师资力量水平决定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效果。从我国当前音乐教育的师资情况来看,由于许多学校中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音乐教师依然习惯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既没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面的经验,也没有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师资力量整体水平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许多音乐教师并不是专科出身的,并不具备足够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素质相对较低,这也给多元音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较大阻碍,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功能的发挥造成严重影响。

(四)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手段落后

在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中,由于不同文化的音乐特点有所差异,其教学模式也应该展开创新,才能确保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知识。但是,就当前的音乐教学现状而言,大多音乐教师采取的依然是灌输式教学方法,且只重视理论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感受不被重视,难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挫伤,无法有效体验音乐的深刻内涵,教学效果自然得不到保证。此外,还有另一种极端教学情况,就是根本不向学生进行讲解,单纯的教授现成歌曲,学生丝毫理论基础没有,如同空中阁楼,也难以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目标。从上述可知,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手段落后是一个十分显著的问题[4]。

三、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有效策略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多元文化是必然的趋势,在音乐教育中,推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势在必行,针对当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促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步。具体包括:

(一)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加强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视

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音乐的教学开始向着多样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单一的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时展要求。在我国过去的音乐教学中国,教育的理念是二元对立,过于重视西方世界音乐,对其它地方音乐持有一定的偏见,音乐本身的多元文化体系事实没有得到尊重。针对此现象,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应该树立多元文化的理念,加强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视,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在音乐课程中,加大民族音乐的比重,利用我国多民族的优势,不断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深入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了解民族特别的文化传统,体会不同民族对艺术、生命的各自感知,使我国民族音乐得到发展,为我国音乐教学加入更多的本土成分,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良好继承与发扬[5]。同时,除了要加强对我国自身民族音乐的重视外,也需要对西方各民族进行完善,不能局限于经典乐曲,完善西方民族音乐体系,促进多元文化音乐内容的丰富,提高其教学效果。

(二)加强基础音乐教育的推广,改变音乐教学的传统观念

基础音乐教育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基础所在,近些年来,在素质教育改革要求之下,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就整体水平而言,与西方发达国家依然有着较大差距。所以,在实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同时,还要充分重视的基础音乐教育的不足,在素质教育改革旗帜下,加强全国范围内基础音乐教育的推广,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奠定良好基础。为保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现,需要对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传统教学观念、教材和教学手段等进行改变,使其适应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需求。具体而言,首先,在教学观念上,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再以成绩论高低,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学习能力。其次,在音乐教材上,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根据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需求,适当选择合理的乐曲和理论知识,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文化音乐教材,并辅以配套的音像资料,为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开展提供帮助。第三,在教学手段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各个学校当中,在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当中,应加强对多媒体的利用,使音乐不再局限于音频一种形式,结合视频、图像和文字等方式,使学生对音乐教育内容产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感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6]。

(三)加强对多元文化音乐教师的培训,建设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针对当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师资不足的情况,需要加强对对多元文化音乐教师的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起步较晚,音乐教师正处于一个迷茫和转型阶段,对此,需要在教师群体中开展各种讲座,使其认识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然性,促进这一转型的快速完成。其次,在音乐教师队伍中,其所接受的大多是传统教学模式,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在岗音乐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使其学习并掌握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理论、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实践,增加教师经验,逐渐提高教师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能力[7]。第三,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建立多元教育评价体系,引导教师逐步养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根据评价体系的要求,主动探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模式,最终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

四、结语

世界文化问题篇2

【关键词】伊斯兰文化;伦理;文化对话;全球问题

当今世界的快速发展,创造出了以往几个世纪所无法比拟的财富,一系列的发展成果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我们也遇到了新的问题,这些世界性的难题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这些世界性的难题不是一个国家和一种文化所能解决的,人类作为不同国籍和不同文化族群的人,需要用一种对话和协调机制下来面对世界性的问题。所以在此背景下挖掘和阐述伊斯兰文化中的具有全球视野的伦理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全球伦理”是伴随着世界性问题而产生的,今天凸显出来的世界问题如和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克隆问题、诚信缺失问题等。这些大问题的出现迫使人类对自身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反思,如果在关系人类生死存亡和道德底线的问题上,我们无法形成一种起码共同的认识,那么产生的危害对人类是灭顶的。所以在我国有些学者把全球伦理称为“普世伦理”,强调在解决世界性问题中,在伦理观念中应找到“最低限度的认识”。i

世界上文明很多,而真正对世界形成现实影响力的文明并不多,最主要的有欧美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等。这几大文明之间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交融、有碰撞,直到今天主导着不同的国度。针对世界上出现的世界性的问题,我们是坚持以文明交流解决还是文明冲突论对待,答案无疑使明确的。“文明存在差异,没有优略之分。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ii

伊斯兰文化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文化,包括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涵盖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教育、教法、科学等,信仰文化作为其最主要的核心,发挥着指导一切的作用,伦理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伊斯兰伦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协调人与真主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iii现在世界上出现各种大难题,也基本涵盖在这几个方面,所以对世界性的问题进行剖析,是可以在伊斯兰文明中找到解决根据的。伊斯兰提倡的伦理文化与生俱来具有全球性,即便今天全球化趋势席卷的年代,它也不是以新的面孔出现的,而是为更好的解决人类世界性的难题进行分析和运用。下面就伊斯兰伦理中具有鲜明全球性特点的文化进行分项简单探讨:

一、关于信仰方面

在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的层面,伊斯兰文化中有大量的论述和具体规定,因此很注重人类内心道德的提炼。对于,在《古兰经》中说“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确已分明。”(2:256)iv伊斯兰教没有强迫未信仰的人去改宗,对于信还是不信是采取宽容自由的态度,表明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伊斯兰文化是由阿拉伯半岛传向世界各地的,但并没有因为阿拉伯人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播者和倡导者而优越。在一千多年前伊斯兰教就庄严的发出了人类平等的呼声,人种没有高低贵贱,只有自身实践的好坏,跨种族、跨肤色、跨文化、跨语言的人在主体上一律是平等的。对人类构建精神世界表现出最高的关切,今天的人们精神生活空虚,彼此之间缺少真诚和沟通,出现各种心理疾病的现象下,我们更该寻求精神世界的建设。

二、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命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伊斯兰”的意思就是“和平、顺从”,号召人们向人类共同的福祉努力。《古兰经》中说“凡枉杀一人者,如杀众人;凡救活一人者,如救活众人。”(5:32)基于这样的理念,伊斯兰反对杀害和践踏生命。对于打着伊斯兰旗号对普通公民发动袭击的“恐怖主义”,是与伊斯兰的精神格格不入的,更是强烈反对的。对于出现的分歧在《古兰经》中说到“你应当凭智慧和善言而导人于真主的道路,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16:124)这一宗旨拒绝人们用强制和暴力解决问题,应该用代价最小和最文明的方式面对。

任何国家和个人必须要正视发展问题,在发展的道路上只要懈怠和逃避,其得到的结果就是被动和挨打。伊斯兰文化中现实世界和后世的兼顾理念,就是促使人们积极经营现实世界,谋发展,创成绩。只有认真努力的解决好现实的问题,才能过度到好的后世。

三、关于生态环境问题

如果说到现在的世界性的问题,每一个人想到的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因为谁都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现在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植被大量破坏,都在极大的考验着人类的生存能力,自然界每一次对人类的报复都让我们记忆犹新。

《古兰经》启发人们说“难道他们没有仰视天体吗?我是怎样建造它,点缀它,使它没有缺陷的?我曾展开大地,并将许多的山岳投在上面,还使各种美丽的植物生长出来,为的是启发和教诲每一个归依的仆人。”。(50:6)这段话让人们探索大自然的规律,尊重已有的规律,而不是恣意改变自然的规律。更不是用生态环境的破坏换取经济数字的增高,对于出现的灾害在《古兰经》中说“灾害因众人所犯的罪恶而显现与大陆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们尝试自己行为的一点报酬,以便他们悔悟。”(30:41)对于今天环境中形成的因果报应,伊斯兰文化中在很早以前就作了说明,具体的对滥砍树苗,虐待动物等行为都被认为是非法。更不允许把各种珍稀动物做成食物享用,即便允许食用的动物,也要按规定宰杀,最大限度的解除痛苦,充分体现了充满慈爱之心的人道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伊斯兰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其很多思想和要求都是面对世界的,所以全球性是它与生俱来的的本质特色。如前文所讲的构建一种在人类发展道路上“最低限度的共识”,已成为我们共同的理念。而伊斯兰伦理以其自身视野的宽阔性和中正性,可以在文明互动中更有效的指导人们的行为,体现出更大的普世价值。

对于出现的世界性问题,人们都在寻找用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去解决,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修修补补,对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达到根本性的解决。虽然倡导文明对话还是有很大的阻力,话语的力量也很微弱。但我们不会因此而望而却步,不做努力。倡导伊斯兰的全球伦理,不仅在伊斯兰世界更好的普及伊斯兰的全球理念,促使人们向一个具有世界胸怀的人转变,爱好和平,创造更大的物质财富。也助于非伊斯兰世界对伊斯兰文化的认同和推广,本该在伊斯兰文明中所具有的时代特色,不应受固有的偏见影响而忽略。注重对人格的提炼,不论经济的大流怎样侵袭,人文品质永远不会丢失。如《古兰经》所说“凡培养自己性灵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性灵者,必定失败。”(91:9)

伊斯兰的全球伦理在当代具有的价值是十分巨大的,对我们认识世界和建设世界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它都给予了最深切的关怀。对解决世界性的大问题和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困惑,都指明了道路。如《阿拉伯通史》中说的“讲阿拉伯话话各国人民,是第三种一神教的创造者,是另外两种一神教的受益者,是与西方分享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人民,是在整个中世纪高举文明火炬的人物,是对欧洲文艺复兴做过慷慨贡献的人物,他们在现代世界觉醒的、前进的各民族中间已有了自己的位置。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有着无比的石油资源,他们对于人类的物质和精神进步,一定会做出重大的贡献。”v

注释:

i详见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及其方法问题[J].哲学研究,1998(10).

ii《尊重文明的多样性》2009年11月7日开罗阿盟总部演讲,

iii详见马明良《伊斯兰文化新论》第二章《伦理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iv《古兰经》,文中出现的经文均出于此经典

v希提.阿拉伯通史[m].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90.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及其方法问题[J].哲学研究,1998(10).

[2].尊重文明的多样性[Z].2009年11月7日开罗阿盟总部演讲.

[3]马明良.伊斯兰文化新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世界文化问题篇3

[关键词]唯物史观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变迁 日常生活转向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5-0024-07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源于人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人的全部活动及其内在关系。从现实性上看,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日常生活的劳作、交往、繁衍、生存而从事其他活动,人们日常生活中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实际过程构成了生活世界的基础性内容。唯物史观之真理性与价值性,不在于它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而是因为它以历史哲学的方式表达了生活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逻辑。如何对待、研究和彻底地发挥唯物史观?是根据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改造世界、打破枷锁、争取自由解放的实践来诠释、坚持和发挥唯物史观,还是根据主观诠释学、纯粹文献学、文本文字考据学在所谓纯哲学的抽象思辨中诠释、坚持唯物史观,这是当代中国唯物史观研究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哲学立场、分析框架和理论思路。近百年中国人研究、掌握、坚持、运用唯物史观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表明,坚持与发挥唯物史观,文献学考据、文字学辨析与纠错、解释学的爬梳等方式固然都有其意义,但从根本上说。唯物史观之真理性与价值功能不是靠纯概念的演绎、翻新、诠释乃至过度诠释而凸显的,而是在人们追求解放、发展、自由、幸福的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呈现并展开的。这是唯物史观日常生活转向的本体论根据。

日常生活世界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的本质、结构、历史过程、现实境遇,进而研究生活世界变迁逻辑之重要基地。是否立足日常生活领域,研究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生活条件,以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唯物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哲学考察历史生活的根本分野。

唯物史观立足以日常生活为现实基础的人的社会存在关系、社会存在的物质结构、社会结构发展变迁的基本规律,在考察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精神文化结构及其内在逻辑张力关系中研究人的生存际遇、现实困境、价值理念、精神状况、自由、解放、发展和幸福等物质文化诉求及其现实路径和实践方式。这就内在地要求唯物史观必须面向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领域,研究日常生活世界的主客体关系、日常生活结构和日常生活变迁的内在逻辑。

唯物史观向日常生活转向,并不是要唯物史观淡出非日常生活世界,而是意味着唯物史观在研究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同时,要拓展和深化到与非日常生活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日常生活领域。现实生活世界是由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互交织构成的有机系统。日常生活世界是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础,非日常生活世界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延伸与发展。正如不研究非日常生活世界就不可能洞察日常生活世界一样,不研究日常生活世界的问题及其解决,要解决非日常生活世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不可能的。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张力关系,构成了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转向日常生活世界的逻辑必然。

坚持用唯物史观观察与研究日常生活世界、研究日常生活转型人的物质文化诉求、现实生存困境,探究、揭示人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自由、解放、幸福的主客观条件、实践方式和现实路径,这不是唯物史观的“堕落”,而是它走向生活世界底层的深刻表征。历史地看,一切哲学不仅根源于日常生活世界的内部矛盾,根源于日常生活主体基于实践交往基础上的沉思与追问,而且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对它所处时代的日常生活结构进行深入的哲学反观,都必须把生存于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的生存境遇、价值诉求、精神文化秩序等层面凸现出来的矛盾与问题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深度的研究、审视与批判,以为生活主体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作为以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为价值取向的唯物史观,就更不能脱离日常生活世界。

一个时期以来,漠视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哲学问题,脱离日常生活主体的实际存在状况,醉心于在空洞的哲学命题、抽象概念、关键词的无穷无尽的相互搏杀中自娱自乐的所谓“纯”学术研究成为时髦。在其哲学视阈中,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日常生活问题,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问题,乃是应该置于哲学研究视野之外的俗之又俗的卑微琐事,不值一提。这当然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粗陋之见。实际上,如果没有日常生活世界,如果没有处在日常生活中的人的实践活动,不仅上述自谓高深的“纯学术”研究终将化为泡影,就连炮制和玩弄这些“深奥”、空洞的哲学字句的哲学家也将无从生存、灰飞烟灭。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唯心史观时,深刻指出了包含日常生活在内的物质生活实践活动的存在论意义。他们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

任何真正的哲学,无不是对其所处于那个时代之生活世界本质的整体性把握。哲学的深刻,并不在于其表达方式的晦涩难懂,而在于它对每一时代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生活世界本质的深刻洞悟与终极关照。这种根源于每个时代生活世界主体――日常生活大众的总体需求与根本愿望的理性洞悟、终极反观的精髓与成果,就是所谓“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无非就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人的活动构成的生活世界的周期性更替的历史过程。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交织渗透、实践互动,是构成这一过程本身乃至各个时代最为厚重、最为丰富的内容。这个实实在在的生活过程,是一切思想、观念、概念、范畴以及任何把理论导向虚幻的神秘主义的生成基础及其嬗变、演化、幻灭的根基。

探究日常生活世界及其历史变迁的内在逻辑,这是以往历史哲学从未涉足并不屑一顾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对现实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过程的深入研究,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复杂劳动和艰苦科学探索的哲学劳作。对此,观念论哲学苍白无力,一筹莫展。而这正是唯物史观应运而生的历史必然,也是坚持、发展唯物史观的源头活水和必由之路。

从价值论向度看,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发展和幸福生活,是唯物史观内在的价值旨归。历史表明,实现人的历史性解放等非日常生活领域的革命不能局限在非日常生活世界,只有深入贯彻到日常生活实践并成为日常生活现实,这种解放活动才具有彻底而实在的价值。这就要求当代唯物史观的研究触角不能仅仅驻足于纯哲学的层面自娱自乐,而必须长期持久地关注、研究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性革命与总体性变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探究在实践中如何实际地解决束缚人的诸种社会关系及其深层矛盾;探寻如何实际地改善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关系,提升并展现人的本质。如果唯物史观的研究仅仅停滞于非日常生活的“宏大叙事”,在抽象的哲学王国玩弄抽象的哲学“概念”与“词句”,而丝毫不触及日常生活中人的现实生存困境,人的自由、发展遭遇的实际问题,不实际地考察与探究处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的自由、解放、发展、幸福等问题的解决,那么唯物史观必将因脱离现实生活境况而走向自己的反面。由此决定了唯物史观转向日常生活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

现当代人类社会在全球化、高科技化、市场化、网络化等方面的突破性发展引发了日常生活世界总体性变迁,日常生活世界出现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日渐成为唯物史观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在当代社会生活框架性变迁中日常生活主体的肉体存在境遇是唯物史观必须面对的问题。日常生活个体的肉体遭遇、生存境况、存在论冲突及未来走向既需要唯物史观予以关注、研究,也是唯物史观转向现实深入实践所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日常生活主体作为现实的个人,无疑是一个有生命的肉体存在。这是现实的个人生命的物质载体,是日常生活个体生存、发展、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前提,是人类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原初性基础,是考察历史首先需要确认的事实。在日常生活个体的肉体组织的维度有没有哲学问题?能否作为哲学思考的对象和问题加以关注加以研究?以往我们从事唯物史观研究的学术团体、机构、哲学家、学者从来没有给自己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对日常生活个体肉体组织的样态结构、历史谱系、存在状况、生存状态、生活模式、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关注、考察、研究,不同学科各有其研究角度,哲学当然能够而且应该从中开出自己的研究向度。无论是从存在论、价值论立论,还是从历史动力学、发生学维度审视,日常生活个体的肉体组织,即身体性问题都是哲学研究、更是唯物史观的闪电射人生活世界之沃土过程中不可绕过、必须面对的重要领域。

在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深刻而广泛变化过程中,日常生活个体的肉体状况中存在的哲学问题日渐凸显。日常生活个体的身体不仅成为现代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主体承担者,而且还作为资本增值的对象性客体,不断被现代产业借助高科技与发达的生产力进行着“五马分尸”、甚至“碎尸万段”般的击打、劈分与咀嚼。现代管理科学从泰罗制、福特制以来,直到新近的富士康管理模式,都运用科学分析制定的劳动强度,过度消耗着企业工人的肉身。现代产业资本通过高新技术与生产力的结合,源源不断地产出钢筋水泥构筑的囚笼般的现代楼阁、轿车、空调等,挥舞着“享受”的旗帜,将日常生活主体的肉身与自然世界隔离开来。以资本逻辑为轴心的现代服务业疯狂炮制着大量的美味佳肴、烟酒、性感服务等诱导并纵容着人的身体向着欲望沟壑与本能享受极度病态地一路狂奔。

与此同时,人的身体还日渐沦为现代市场化文化理念、五花八门的庸俗的集团意识形态、医疗保健羽衣包裹着的商业文化价值观各显其能的战场。在传统文化哲学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的人生理念与僧侣主义、禁欲主义人生模式一起继续禁绝日常生活个体进行正当的肉体享受之同时,享乐哲学、主义与消费主义结盟从另一个极端,通过不断翻新广告话语,将作为日常生活主体的人的身体抛入文化资本的灰色漩涡。流行的诸种美体、养生、保健等文化意识形态与牟利企业联姻,如影随形地纠缠、修整着人的身体。形形的诸如艺术美学、广告文化、实用医学、网络文化、政治哲学等利益均沾性的广泛介入,对日常生活个体的肉体组织进行了触目惊心的“蚕食鲸吞”。

日常生活个体在身体上遭遇到的这种“水深火热”般的现代性困境,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甚一日地凸显与蔓延开来,构成当下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个体肉体组织中的不容忽视的麻木与慵懒、缺乏生机与活力的病态化现象。当下日常生活的总体状况和具体情境,对个体身体遭遇的多重纷扰与复杂蚕食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日益构成唯物史观不能回避而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唯物史观转向日常生活世界的现实根据。

其次,唯物史观的发挥与研究,必须面对并深入切合日常生活实践内蕴着的历史主体性活动,方能彰显唯物史观的价值论逻辑。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不是抽象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是构成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体性要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宏大行动是由日常生活中一个个现实的个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和意图而进行的日常活动相互联系不断叠加而构成的。恩格斯说:“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因此,运用唯物史观考察、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个体的创造日常生活的动机意图、条件、环境、方式和路径,本质上就是在考察、探究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性。对此,当代中国的唯物史观研究就必须关注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转型、日常生活变迁过程中,作为日常生活主体的个人是如何在追求自己日常生活理想与目标的过程中进行活动的。

唯物史观作为哲学史上划时代革命的根本标志,就是通过实践与实践主体的活动而“改变世界”。因此,唯物史观研究与发挥不应当幽禁在“纯学术”的概念世界,而应当走进现实不断变化着的日常生活实践。当代中国现实生活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剧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通过日常劳作创造历史的主体性,需要并值得唯物史观对其进行全面考察与深入研究。在社会转型和日常生活变迁的进程中,在当代中国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进城打工谋生、工人下岗再就业、中国企业家队伍生成与转型、新的社会阶层的涌现与发展等历史过程中,这些处在不同分工领域,属于不同日常生活群体,具有不同生存方式和生活理念的现实的个人,在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过程中都是如何进行日常活动的?其目的、动机、理念、能力、价值诉求、人生理想、家庭婚姻观、日常交往模式都有何差异性、相似性、异同点和独特性?所有这些相互联系、异质相似、内容庞杂而又时常变化、不断转化、不断变形的东西又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将一个一个日常生活个体连起来、汇成一派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的?其中经济的政治的精神文化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主体与客体的、主观与客观的条件和因素是如何交互作用的?其背后结构性、重复性、规律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如此等等。当代中国人民群众的生存困境、物质文化诉求,自由幸福期望、创造历史的首创性、独特性、主体性乃蕴藏于此,当代中国人改变自己命运实现民族复兴的谜底乃植根于此,研究、运用、发挥唯物史观的舞台与基地不在别处,就在于此。

再次,当代日常生活世界精神价值体系的崩解、整合与重建,为唯物史观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面对当代人类社会生活急剧变迁,日常生活方式转换,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的崩解与整合,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激荡,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日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偶然性、不可理解性。这必然给日常生活个体的精神世界、个人心理、文化认知系统、思维方式造成复杂而持续的敲打、震撼与冲击,从而导致日常生活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的心理焦虑、思想困惑、精神压抑、实践趋利性等日常心理与交往行为,导致生理、心理、心灵、精神世界中的落寞无聊、孤寂恐惧、烦与畏,乃至生活意义的丧失等。对此,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基于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即荒诞等哲学结论,开出了解释世界的哲学药方;基督教哲学以当代社会矛盾及其精神困顿作为人类罪孽深重的证明;佛教哲学据此说明生活世界苦海无边;宣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如此等等。显然,上述哲学、宗教、非理性主义等文化既然不能给日常生活变迁中形成个体精神困顿带来理性与光明,个人精神生活世界的矛盾与困境就需要包含大智慧、真理性的哲学为之廓清迷雾、解蔽澄明。这是唯物史观转向日常生活的精神文化逻辑。

辩证地看,存在主义哲学的功绩在于发现并提出了问题,其毛病在于它把真实的问题置于褊狭、肤浅的认知视界与解释框架之中,其根源在于其“夫水之积之不厚,其浮大舟也无力”。至于上述其余宗教的文化等的诸多解释与结论更不足论了。就理论深度和蕴含的真理性而言,存在主义哲学只看到了现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表象与个别的局部的成因,根本没有触及隐藏于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逻辑与物质动因。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的人是脱离社会关系的孤独的个人。它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孤立地研究人,研究人的情感,这在根本上没有跳出唯心史观狭隘的窠臼。如果说,存在主义哲学也关注日常生活主体境遇的话,那它所关注的主体也只是彼此毫无联系的孤寂的抽象的个体。而唯物史观则不同,它是从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上,从处在日常生活复杂的关联中,从现实的主客体的统一联系上,从个体精神与其所处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物质存在的内在联系上,从个人问题解决同社会进步的统一上来关注日常生活世界个人的精神困境的。立足于深刻剖析和彻底改造人的社会关系,实际而有效地关注人的问题的解决,这是唯物史观在人的问题上区别于并远远高于存在主义哲学的地方。存在主义虽然提出和研究了问题,但其自身的根本缺陷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个体精神境遇的研究、诊断中,我们不能无视存在主义提出的问题,但只有给予唯物史观的关照和透视,才能摆脱存在主义哲学的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当代日常生活世界的深刻转型呼唤唯物史观向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这是唯物史观向日常生活世界转向的存在论根据。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践过程本质上是以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发展、自由、解放、价值实现为轴心和最高目的展开的,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过程。贯穿这个矛盾过程的轴心问题,概括地说就是民生问题。表现为日常生活过程的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交织互动的立体开放系统。处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的个人生存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决定了日常生活世界除了物质利益活动这个基本的界面,还包括日常交往活动中主体生存所必需的权利、义务、自南发展愿望、个体价值认同与价值实现等构成的日常政治权利领域。其中日常精神状况对日常生活个体塑造乃至对日常生活世界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代中国历史转型的实践及其出现的问题表明,在当下中国日常生活深刻变迁的实践中观察解决民生问题,迫切需要唯物史观的理论导向与方法论关照。

首先,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活动需要唯物史观作为价值理念。民生问题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吃喝穿住、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价值诉求、精神文化需要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各个方面不断地生成的复杂系统。其中物质生活需要以及为满足此需要的日常生活劳动是其基础性内容。这恰恰是唯物史观的本体论原则。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据此,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实际地解决日常生活大众的物质生活需求问题。这是解决民生问题中政治、文化、精神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唯物史观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历史活动最为根本的主体,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一个以唯物史观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执政为民”作为执掌政权的根本价值立场、作为全部执政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是要把民生问题的解决、把民生的健康发展作为执政的根本点和最高目的。我们研究、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就必须面对、关注和研究民生问题。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民众的日常生活问题,就是民众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健全发展、自由幸福、价值实现过程中遇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矛盾问题。在此,基础性的问题,还是物质生活矛盾与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问题,这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前提。这是在日常生活的哲学研究和坚持按照唯物史观研究日常生活需要坚持的本体论立场。考察、审视、透视乃至解决日常生活问题,需要唯物史观提供哲学理念和方法论指导。

古今中外历史及各种社会形态下的政权更迭史无不表明,无论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安排与政权运作模式,当其实际地关注并真正地改善民众的物质生活时,其制度与权力就稳固可靠,反之就将动荡飘摇。早在革命时期,始终提倡的关心群众生活,首要的就是群众的物质生活问题。建设、改革、发展时代也应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民众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需要问题也是如此。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文化发展需要问题。

其次,建构日常生活世界科学、民主、人文的精神家园需要唯物史观。历史表明,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世界变迁时期,同时也是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分然杂陈,风靡于世的时期。在当今全球一体化时代,这种情形更加引人注目。当代中国的社会历史转型正发生在世界普遍交往深化发展的全球化时期,这必然要引发人类精神世界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在此,表现为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经济与政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反科学等各个界面的文化思潮、价值理念、信仰体系竞相出场。东西方文化交汇与碰撞、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文化较量与论争必然要投射到日常生活主体的精神世界中来,引发日常大众的思想疑惑、道德失范、价值观错位与精神彷徨。如果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指导,必然导致一种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大众非理性心理直觉的不断生发、膨胀,导致落后腐朽文化观念、封建迷信思想、宗教、以及形形的非理性文化思潮蜂拥而入。面对如此庞杂、良莠并存、鱼龙混杂的精神文化博弈,要建构反映历史进步要求、提升日常生活大众精神境界的健康向上的精神信仰体系,就必须运用唯物史观研究、透视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世界整体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价值错位与精神文化异化现象,批判渗透于日常生活诸层面的传统观念、腐朽文化、迷信、偏见、宗教等各种非理性信仰,拨正、消解日常生活中一系列价值错位与理性失落之症结,从而为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日常生活大众之生存与发展提供健康、理性、科学进步的精神支撑与价值理念。

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南于日常生活世界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缺席,唯物史观沦为日常生活大众只知其名不知其实,甚或误解曲解的意识形态。这无疑在客观上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传统儒家哲学及其他非理性哲学文化思潮朝向当下日常生活的渗透与广泛蔓延开了方便之门。于是乎,宗教普世主义情怀大放光芒,非理性思潮弥漫八荒,封建迷信、腐朽落后文化死灰复燃,情绪化阴影笼罩四野。这种现状已经给日常精神世界、给日常生活个体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短时期难以消除的危害。欲走出日常生活中的这种精神文化困境,除了通过深化改革、发展的实践从根本改变和消除文化意识所产生的社会物质环境外,在精神文化层面就需要唯物史观全面而深度的介入。马克思指出:“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马克思日常生活理论的唯物论立场由此得以凸显。

唯物史观既是人们观察生活世界、批判错误思潮,正确定位人生的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又是指导改造日常生活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对于蔓延于并影响日常生活健康发展的落后腐朽风俗习惯、文化观念,宗教、迷信、各种非理性思潮等,唯物史观不仅提供“批判的武器”,而且提供“武器的批判”。它在研究、批判、破除弥漫于日常生活世界的落后腐朽精神文化观念的同时,更注重研究日常物质生活过程的矛盾、民众的物质生活困境,并不断为解决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问题提供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等哲学的智慧支撑;更注重研究把这种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哲学智慧转化为日常生活大众的日常心理、行为规则、日常实践活动的现实路径、内在机制、有效模式。从而真正在日常生活中把哲学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

再次,研究揭示日常生活主体的交往规律与行为逻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转向日常生活世界,就其性质而言是一个理论向实践、精神向物质框架性转化的实际过程。这内在地要求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研究与发展不能停留在话语层面,不能仅仅是意见、意向、态度或价值立场,而是要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不仅要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一般问题,而且要探究、揭示促进和推动日常生活主体从事并创造日常生活进行一切活动的意图、愿望、动机,探究和揭示存在于这些意图、愿望、动机背后的决定它们生成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不仅探究并阐释日常生活整体性、结构性变迁的规律性问题,而且要探究并阐释作为这些规律表现形式的内蕴着日常生活主体生存利益、愿望、意图、价值诉求并在日常交往实践中习惯化了的行为规则。

世界文化问题篇4

世界哲学论文5400字(一):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哲学视域中的哲学基本问题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哲学视域中的哲学基本问题,即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依据中西哲学对主体、语言和存在及其关系的不同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呈现为两种不同的范式和形态:其一是以“存在论悖论”为表征的西方形态;其一是以“言道悖论”为表征的中国形态。哲学基本问题的两种形态充分显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复杂性和全面丰富性。

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主体、语言和存在;西方形态;中国形态

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0184-06

收稿日期:2008-08-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06Ja720017)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余卫国(1960-),男,陕西武功人,南通大学法政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哲学基本问题以“现实世界”中的哲学问题为基础,既是哲学之为哲学的内在根据,也是区分不同哲学范式和形态的重要依据。从哲学“和自己的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1](p120-121)的关系中不断完成对哲学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的追问和反思。它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哲学的性质、范围、功能的认识,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哲学发展的总的方向和趋势,从而不仅为哲学的发展,而且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和思维空间。那么,何为哲学问题?何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究竟有没有一个“一以贯之”并涵盖中西各派哲学的基本问题?如果有,那么,它究竟还是不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如果是,究竟是在什么意义是?如果不是,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拟从以“世界历史”或“全球化”为基础逐渐生成的“当代世界的哲学”或“世界性的一般哲学”[1](p120-121)的理论视域出发,仅就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形态问题试作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哲学基本问题争论的回顾与反思

从“全球化”和“当代世界的哲学”或“世界性的一般哲学”的理论视域出发,完成对“何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追思,首先涉及到对“何为哲学问题”的追问,而对“何为哲学问题”的追问,又必然导致对“何为哲学”的追问。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对于“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却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不管原因何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它都是以本原、本体性的思维方式对宇宙人生的终极价值和终极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因此,就其本原意义而言,哲学代表的是一种人所特有的对自身生存根基和生命意义的永不停息的反思和探究活动,通过这种反思和探索,不断提升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自觉,是哲学的根本使命[2](p5-7)。那么,何为哲学问题?或者说,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哲学问题?这是我们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从目前的讨论来看,主要有两种大体相近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哲学问题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哲学研究的对象和主题,二是指哲学家用于哲学研究的方式和范式问题。如果说前者是哲学研究必须面对的社会实践问题、生存和发展问题及其价值和意义问题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哲学自身发展的问题[3](p4-9)。一种观点认为,凡是被哲学家以哲学的方式来讨论的问题才能叫哲学问题,或者某些能够被提升到哲学层面加以探讨的问题才叫哲学问题。所谓哲学层面的问题,即以极致性、超越性的方式关注的关于人的终极问题: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终极关怀、终极价值问题。

第一,何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此而言,主要有三种大同小异的理解和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那种规定着哲学的研究范围和主题,决定着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最高形式,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第二,既然哲学是个体的,哲学问题是特殊的和多样的,那么,究竟有没有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哲学基本问题?换句话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不是具有普遍性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所说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究竟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所谓“全部哲学”,究竟是指欧洲近代哲学,还是指整个欧洲哲学,抑或是指整个的人类哲学。对此,学术界亦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依然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划分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第三,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论域,即适应范围问题。就此而言,大体有四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思想只反映了哲学上的“知识论”模式,是哲学的一种特殊的类型——知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所谓哲学基本问题不是对应于哲学而言的,而是对应于具体的哲学类型而言的,有一种哲学类型,就有一个基本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并不是某种具体的类型,而是“全部哲学”。

第四,关于思维和存在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域”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在以往曾被认为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最主要的任务和方法。这种看法和做法给我们的哲学研究工作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和危害。今天,在从这些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时,有必要从“意义域”的角度去认识它,以免简单地抛弃它。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只应当应用于对涉及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哲学观点的分析,超出此范围它就失去了原本的科学意义[10](p3-7)。

正是基于上面的简单回顾,我们的看法或结论是:(1)哲学基本问题以现实中的哲学问题为基础,其所遭遇的问题不同、论域不同,其基本问题不同。(2)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定阶段所面临的实践问题不同、哲学问题不同,解决的方式不同,其哲学的基本问题不同。(3)同一历史阶段上的哲学“类型”不同,范式不同,其基本问题不同。(4)一种哲学“类型”或“范式”已经形成,其中所蕴涵的哲学基本问题则具有基本的精神定向作用和相对的稳定性。(5)哲学基本问题不是每个哲学学说的前提和基础,而是每一哲学学说、每一哲学问题所涉及到的基本关系,是其它哲学问题最终的指向。尽管哲学基本问题不是哲学家必须先在地回答的问题,而是哲学史家事后概括与总结出来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换句话说,哲学基本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每一哲学学说、每一哲学问题所涉及到的基本关系和最终的指向,就是因为任何哲学都是对自己时代问题的回应,其所面对问题的共同性正构成了一些哲学问题的基本性。而这也正是哲学基本问题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但不是所有哲学或“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7)尽管人们对恩格斯关于“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著名论断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大家都并不否认“哲学基本问题”的存在及其方法论意义。那么,究竟什么是具有普遍性或普遍适用性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呢?这恰恰也正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当代诠释

从“全球化”和“当代世界的哲学”或“世界性的一般哲学”的理论视域来看,我们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首先是因为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人的生命活动或生命存在为基点,以其对人自身存在的意义的无限追寻为旨归,不仅集中体现了人之为人的生命本性,而且集中反映了哲学之为哲学的反思特性和生命精神。其次,就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人的存在及其意义问题,而且涉及到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现象性生活与超越性理想的关系问题。其三,就是因为它从根本上实现了对单纯的“本体论哲学”和单纯的“意识哲学”的理性超越,不仅充分体现了人与世界的多重关系,而且充分彰显了哲学作为哲学的价值和功能,因而也是每一哲学都必须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的最为基本的哲学问题。

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人,所以,哲学又被称为“人学”。哲学关于人的研究以人的存在的终极价值和终极意义的无限追寻为旨归,所以又被称为“意义”之学、“境界”之学或“智慧”之学。哲学研究的人是作为主体的人。主体是人,但人并不都是主体。人作为主体以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前提。正是由于人的“自我意识”的存在和觉醒,从而使人不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且能够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事物区别来,并与自己周围世界的事物形成一种现实的存在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实践关系、交往关系,等等。人与世界的这种关系表明,人不仅内在于这个世界,而且参与了这个世界的大化流行。也正是在这种“参与”中人不仅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而且使人成为了作为主体的人或真正意义上的人[11](p44-48)。但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是作为主体的人或真正意義上的人?如何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主体的人或真正意义上的人?可以说,这既是哲学作为哲学的神圣使命,也是哲学作为哲学的主要功能。

从形而上学的层面看,作为主体的人,既与本然的存在相对,但同时又是存在的特定形态,作为特定的存在形态,人本身属于这个世界。与人内在于这个世界相应,人的创造活动亦参与了这个世界的演化过程。而人对存在的把握则既涉及事物的内在规定,也关联着事物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是什么”指向事实层面的规定,“意味着什么”则以价值关系及属性为内容。存在的以上二重追问,在本体论上以事实与价值的交融为根据。“是什么”的追问要求在事实层面敞开“存在”,“意味着什么”的提问方式则从人与存在的关系上,将价值确认为存在的题中之义,正是二者的统一,赋予存在以具体而真实的品格[11](p44-48)。与“是什么”和“意味着什么”相关联,对存在的追问,同时又涉及到人的“应然”状态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应然”状态。历史地看,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建构,即主体、语言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形成,以其对“存在”的追问为起点。而对“存在”的追问以现存秩序“合理性”为基础,不仅涉及到“是什么”和“意味着什么”,而且涉及到“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如果说对“是什么”的追问,旨在“解释世界”,那么,对“应该是什么”的追问则旨在“改造世界”;而无论是“解释世界”还是“改造世界”,其实都是以人的“应然”存在为标准和尺度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存在”作为人之“在”的根据和意义,即人的存在的“应然”状态,从一开始便获得了哲学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性质和意义,于是,对作为本原、本体、意义和境界的存在之存在的无限追思,不仅构成了哲学形而上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和超越性质的“意义世界”或“境界”。

如果说对终极存在的无限追问根源于人所特有的超越本性的话,那么从其对“人性”和人的存在的“应然”状态的理解出发,完成对终极存在或存在之存在的无限追问,则不仅将人的思维引向了形而上学的领域,而且将人的思维引向了本体论的领域。因此,这里不仅涉及到对“人性”的理解问题,而且涉及到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以及作为存在之根据的存在之存在的理解问题;不仅涉及到作为主体的人对终极存在的体认问题,而且涉及到作为主体的人对这种终极存在的语言表达问题。但问题是,语言能否完全表达人对终极存在的体认和感悟?通过语言能否完全把握人对终极存在的体认和感悟?这不仅涉及到人对终极存在的理解问题,而且也涉及到语言的本质、功能和界限的理解问题,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本体论和语言观、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不同的范式和形态。从一般意义上说,语言既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之所以具有超越性追求的内在根据。通过语言的发明,人不仅把自己与自己以外的事物区别开来,而且建构了一个人化的世界;通过语言的指称,人不仅认识了自己面前的现象世界,而且在现象世界之上建构了一个只属于人的本体世界或意义世界;通过语言的秩序建构,人不仅给思想以秩序,而且给世界以秩序;通过语言的演绎,人不仅建构起了一个属于人的观念世界,而且成就了人成其为人的超越本性;通过语言的表达,人不仅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物化为可以被感知的语言和文字,而且使其所承载的意义得以传承和流播。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形态

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以其对存在或存在之存在的理解和语言表达为滥觞,既涉及到对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的本质和意义、语言的本质和界限的理解问题,又涉及到人的现象性生活与超越性理想的关系问题;既涉及到对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的本质和意义、语言的本质和界限的理解问题,又涉及到人的现象性生活与超越性理想的关系问题。以主体、语言和存在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为核心,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呈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范式和形态:其一是以“存在论悖论”为表征的西方形态;其一是以“言道悖论”为表征的中国形态。而其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基本方面和两种主要形态,则不仅充分彰显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而且也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思想内涵的本原性和全面丰富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哲学之为哲学和中西方哲学之所以为中西方哲学的一把钥匙。

世界哲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从地方性哲学走向世界哲学论文

“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第一册——吴根友教授所著的《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于2019年7月问世,该书出版后在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吴先生新篇雅作引发了笔者的极大兴致。再三阅读之、讨论之、慎思之、辨析之,益觉其蕴含丰赡、胜义迭出、哲思绵长。笔者深知:哲学家的高文典册并不似雨后春笋般生长,然而厚积薄发之作依然有之,吴教授之作即属此类。吴教授的比较哲学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哲学思想运动中的一股新的思潮的涌起——比较哲学理论的自觉,且斯著明显深具四大亮点优长:一日立意高远;二日架构宏阔;三日研判精湛;四日模式开放。

一、立意高远

关于立意高远。吴教授斯著主题命之日“判教与比较”,顾名思义,其论纲宗宏旨,一在判教;二在比较。所谓“判教”者,借用了一个佛教名相。考佛教史上各宗常依凭本教派对佛教教义的知会理解,而对其他教派所阐述的佛理学说加以评说,以期对佛教教义内在理论逻辑进行分析与研判。这一名相的推广籀绎则是指哲学与文化研讨过程中,那些有系统独到知见的通人硕学,立足自身所秉持的思想理念之逻辑系统,而研判其他哲学思想和文化系统的学术活动。

所谓“比较”者,系指论者立足当代哲学高度和文化背景,依托于古今中西哲学文化成果,以“自家之说”与“他家之说”,或以“诸家之说”之间进行兼综排列、参伍相较、求其会通的学术活动。说到比较,学界尽人皆知,近数十年来,武汉大学以萧萐父大师为领军人物包括唐明邦、李德永教授在内的诸位大家,已然做了大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工作。尤其是萧先生在其整个学术生涯中,倾心关注并践履中外文化与哲学之比较,其著名诗句“漫汗通观儒释道,从容涵化印中西”,已表明其达到的自觉和高度。

吴教授在“判教”与“比较”方面实有新创新。在此著中,他娴熟地从《周易》中拈出“气通”“感通”“贯通”的概念,“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命题,《庄子》中“以道观之”“道通于一”的理念,以及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辨”的彻悟,乃至明清学者“欲求超胜,必先会通”、近代谭嗣同“仁者以通为第一义”的卓见,终于逐渐认识到族际、国际、人际的相互沟通融会,乃是世界历史所需要的人类生存状态和文化融通状态。

在西方文化哲学思想方面,吴教授指出:“与世界其他文明类型一样,西方文明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在主流传统之下还暗流涌动着其他支流,甚至与主流势力不相上下的大支流。”并且,吴教授对西方哲学以现象学的方式进行了“历史主义”的还原——“将西方哲学还原到作为地方哲学知识的‘事情本身’,而不是否定它的价值及其对人类认识的特殊贡献。这一思想史还原的另一种意义在于:可以释放出更大的思想空间,让我们接受更多形态的哲学知识,从而在‘世界历史’的新阶段里展开一次关于‘何谓哲学’的观念大解放。”

吴教授这样说明这一点:“‘世界历史’的现实进程就是一个不断求‘通’的真实过程。各民族、各地方的封闭、孤立现象正是通过文化传播、商品交换而逐步走向联系,由孤立、封闭走向联系、开放。‘哲学’作为各民族的核心精神也将通过‘比较’的研究活动,由陌生走向了解,进而走向熟悉、批评与吸收。”

吴教授是忠实且有创造性地发挥珞珈学派宗纲要旨的。一方面,其“判教”义旨在我国传统文化固有理论的基础上,完全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今日吴氏之“判教”已非往昔之“判教”,躯壳似乎依旧,灵魂却迥然不同。吴氏判教理论显已有更深刻、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指导,也包括中西各自从人类文化枢轴时代以来不断发展的博大精神系统。吴教授说得好:“判教,一家之学也;求是,比较之学也。”“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应该力求做到:观其会通,求其会通,探寻公理。”

二、架构宏阔

陆九龄诗云:“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鹅湖示同志》)吴教授倾情投入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已近三十年,其学思历程,可谓苦心极力,其积淀丰富,可谓蔚为大观。

表现之一,则是吴教授所发表的相关论文已有数十篇之多,其中重点之作约有《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比较哲学与方法及其理论难题的化解》《自由意志与现代中国伦理学、政治哲学、法哲學的人性论基础》《〈庄子〉内七篇与海德格尔的“生死观”之比较》等。如是循序渐进,终成规制。

表现之二,即吴教授牵头规划出版“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目前第一辑已成书九种,都为海内外名家之大手笔,其目为:万百安(Bryanw.vannorden)教授的《回归哲学:一个多元文化哲学宣言》,柯爱莲(erinCline)教授的《有德之家:儒家与西方关于儿童成长的观念》,森舸澜(edwardSlinger-land)教授的《无为:早期中国的概念隐喻与精神理想》,弗拉纳甘(owenFlanagan)教授的《道德地理学:道德的多元可能性》,黄百锐(Davidwong)教授的《自然道德:对多元相对论的辩护》,黄勇教授的《为什么要有道德:二程道德哲学的当代启示》,信广来教授的《孟子与早期中国思想》和张世英先生的《中西哲学对话:不同而相通》以及吴教授大作《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不仅如此,在本套丛书的第二辑中,我们还将见到南京大学许苏民教授所著《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字数远超百万之巨,可谓体大思精,卷帙浩博。此外,各种译注,名家林立,相映生辉,不仅体量巨大,足够重量级别,且彰显统筹者吴教授之运思致远、志量超拔。据笔者目下所知,吴教授统筹的这套丛书还将逐步有第二辑、第三辑问世,则此项工程之浩渺,可想而知。

表现之三,即吴教授自撰佳作《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为系列丛书之引领性著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极具揭示阐明理论与方法之功。关于这一特质优长,仅略展示一下本书目次,就可以鸟瞰俯察。

三、研判精湛

朱子曾言:“如复其天地之心神者,妙万物而为言,此截断众流句。”(《朱子语类》卷七六)吴教授之作中就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亦有其高明之处,笔者在此依逻辑次序将全书精湛之研判分为三类,以下分别论述之。

(一)追本溯源

笔者此处所言之“追本溯源”意谓吴教授对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起点之探究,其中分为两个层次:(1)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之历史起点;(2)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之价值起点。

首先,任何一项自发与自觉的哲学文化活动之兴起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条件。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这一异质文明之间理性思维交融、碰撞之活动更需要有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吴教授认为:“比较哲学就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基础而言,是‘世界历史’出现的事实。‘世界历史’将各民族连为一体,使得文化比较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思想任务,比较哲学因此应运而生。”那么,何谓“世界历史”?吴教授进一步对“世界历史”这一概念予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就是‘世界历史’的现实发展过程。这样的‘世界历史’进程往往在启蒙主义的叙述模式里,以‘进步’征服‘落后’的文化进化论方式加以叙述,从而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扩展过程描述为一个现代化的世界化过程。”

其次,吴教授就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价值起点予以贞定,他认为“当代思想与文化的‘比较’研究活动——无论是比较哲学还是比较文化研究活动,似乎都应当服从如下两个原则:其一,发掘并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其二,探索并贞定全人类文明的共同性原则。”即吴教授将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价值起点置于民族文化以及人类共同的文明守成创新上。

(二)会通中西

笔者此处所言“会通中西”意谓吴教授对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方法论之研判。吴教授在书中所言之“会通中西”并非如现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以儒家或康德哲学来衡断中西哲学之判教式会通,而是“以道会通”,即以普遍的哲学观念——“道”——对中西哲学做历史主义的还原,让中西方哲学都回到“地方性知识”之本位。并且以此出发,求同存异,打破中西哲学之偏见与隔阂,进行新的哲学创造,实现“视域融合”,如同他所言:“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研究,也将通过比较的研究活动而由‘隔阂’走向‘通达’。在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研究活动中,当然会出现不同民族哲学与文化的‘视域融合’现象,但很难出现彻底的‘同化’,从而最终走向‘一元化’。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研究,其理想的结局应该是在‘会通’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哲学创造,即各民族精神主体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的道路,相互独立而不孤立、封闭,相互理解而不相互取代,相互对话而不相互对立。”此处之方法论亦是吴教授反复所言“超越判教思维”节之体现。

(三)随波逐浪

笔者此处借用宋代《五灯会元》与牟宗三先生之语来描绘吴教授对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终极愿景之论断。如前所述,吴教授在“道论”之视域下会通中西,并依此方法论实现中西哲学之“视域融合”。但“会通中西”并非吴教授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之目的论,而只作为方法论,因为,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在吴教授的理论架构中,只是哲学形态的中间阶段,各个“地方”的哲学最终要通达“世界哲学”:“比较哲学的终极形态可能是世界哲学。而所谓‘世界哲学’,则是在今日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各主要文明形态里的思想家、哲学家从自己的文明与哲学传统走出,走向世界,并尽可能多地运用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思想资源,对当今及未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给出哲学性的回答。”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吴教授的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以“超越判教”之“道论”会通中西,不仅力图跳出“西方中心论”,且同样没有陷入“民族中心论”,而是致力于新的哲学创造,进而通达“世界哲学”。笔者认为吴教授以“比较”而非“判教”之方法与其理论塑造是融贯一致的。

四、模式开放

大凡一个容量巨大、内涵深邃的创作系统,不仅需要做到创意独特、运思久远,而且需要集思广益、模式开放、不断追求。

首先,必须承认,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才能提供从事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前提条件。吴教授正是如此:他受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众多大师们的启迪,又得到业师萧萐父等先生的直接感召,孜孜不倦、集腋成裘,终于由点线而体,渐成规模。这一过程颇似古人所谓“积字以成句,积句以成篇,积章而成帙”的艰辛过程,无疑这也是一个逐渐扩展开放的过程。

其次,吴教授也认识到:个人之力终究是有限的,群体之力才真正是无穷的。故他在个人刻苦撰写大量论文的同时,还与同人合力创办“比较哲学实验班”,创刊《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该刊目前已出版12辑之多。不仅于数年前成立专门性的机构组织——武汉大学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战略研究中心,2019年更是复成立了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从发散式、个体式研制到团队式、群体式研究,从个案式、局部式规格到全面系统的规划运作,从个人兴趣之自发到组织同道、制订计划、培养专才之自觉,这一漫长过程叠加起来,也已近三十年。

世界文化问题篇5

关键词:世界政府;后现代主义;社会正义;乌托邦

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richardrorty)在2004年上海天气最热的时候来到上海,于7月20日与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师生座谈,题为“哲学家的展望:2050年的中国、美国与世界”;并于次日做了题为“美国大学与社会正义的希望”的报告。罗蒂的话浅显明白,罗蒂的姿态随和低下。我记得,听了罗蒂的报告,复旦大学的有些研究生站起来用充满哲学奥义的术语反驳他的观点,他却用连中小学生都能懂的词汇答复。不少人说罗蒂的报告太平淡无味了,我当时也有同感。现在回想起来,可能那时天气太热了,我们不够冷静,过多地与他辩论一些枝节问题,没有领会他的报告的主题的实质内容和深刻含义。

当大热天渐渐过去,我才慢慢品味到他的讲话的用意。正巧,本次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的主题是“西方哲学文化与后现代哲学”,而从这一角度考虑,我想最能把握罗蒂选择他的复旦大学之行的报告的题目的良苦用心。我记得罗蒂在复旦大学时说过如下一些警句性的话:

人类活过了原子弹造出以后的五十年,这纯粹是偶然的。人类要再活过核弹阴影下的五十年,除非有一个全球性的处理核武器问题的机制,否则人类难逃厄运。

后现代主义不是一条出路,后现代主义多半是破坏性的,没有什么正面的建树。

马克思主义要比后现代主义好,因为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个乌托邦,而后现代主义没有提出乌托邦。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那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的合理成分,推动了30年代至50年代的美国的社会正义的改革,这包括分配公正,社会保障和普及教育。

大学成了美国左派的温床。

60年代和70年代的美国大学的教授和学生起来反对越战和掀起美国的民权运动,特别是反对种族歧视。80年代至今美国的社会正义事业进展不大,如果说有的话,那么只是女权运动和承认同性恋的合法地位。

8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正义事业进步不大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左派出于对前苏联的极权主义的反感抛弃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而热衷于福柯之类的后现代主义,侈谈多元文化和相对主义,没有提出新的乌托邦,从而缺乏新的社会改革的蓝图。

2050年的中国会像美国一样充当世界监护者,尽管现在的中国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也不愿意担任这个角色。美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也像今天的中国人的心态一样,但经济实力的发展会推动中国走到这一步。

中国和美国可能会发生战争,这不仅是因为国家问题,而且还因为争夺石油资源的问题,或者是由于恐怖主义的活动而造成的某种误解,如恐怖主义者在美国爆炸了某个核装置,美国误以为是中国干的,于是中美两国的导弹就互相对攻地飞了起来。

世界和平和社会正义事业的希望在于建立一个世界政府。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立一支世界政府领导下的世界警察队伍。

不要把美国政界看成是铁板一块。如果是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上台的话,他会继续执行地缘政治的路线,遏制中国。如果的候选人克里上台的话,那么他会与中国领导人共同展望未来的五十年,共商维护世界和平的大计。

对于罗蒂带来的这些信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罗蒂简直不是在做哲学报告,而是在做国际政治报告。罗蒂像是为的竞选拉选票,可惜他找错了谈话的对象,因为中国人并无美国总统的选举权。美国自己抛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现在美国人感到陷到这场战争中去了,为脱身,所以想引诱中国出来充当世界警察。我记得有一位复旦大学哲学系的教师问罗蒂:“你是不是?”“你说里根、布什的共和党政府的施政路线是把穷人口袋里的钱更多地转到富人口袋里去,你又说美国的劳工组织却倾向于投共和党的票,而大学知识分子却倾向于投的票?这是否合乎逻辑?”罗蒂回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美国独立知识分子,特别是大学的教师,属于美国的左派,支持的路线,这包括他自己在内,但不得不承认不知道为什么许多工人和农民却支持共和党。

在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复旦大学的教师和学生都批评罗蒂的报告没有谈到世界不安定的根源。我们指出,当今世界存在不合理的经济秩序,美国执行单边主义的政治路线,西方的强势文化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生存。如果世界上的这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安定的根源没有被消除,光靠建立世界警察的队伍是没有用处的。罗蒂则一再强调,在现代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界上,只要化点钱,就可能搞到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世界就可能发生一场灾难。是一些狂热分子,没有什么思想文化的基础。随后的辩论则转到到底有没有思想文化的基础的问题上去。有的研究生起来教训罗蒂:谁都知道生命的重要,搞自杀性爆炸,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没有强烈的思想文化信念的支撑怎么可能?

然而,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想在这个重大的问题上罗蒂的头脑是清醒的。人类发展起来的科技到了现代已经能摧毁人类本身。人类毁灭的最大可能已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科技。在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中还有什么比人类生存的问题更加重大的呢?人类能否再活过核弹阴影下的五十年,这绝非是一个危言耸听、杞人忧天的问题。有人告诉你,家门口放了一颗炸弹,你会非常担心;而现在不论离你远近,核弹的爆炸都可能会影响你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你却不当一回事。人类活过了原子弹造出以后的五十年,这确实是偶然的。当年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赫鲁晓夫或肯尼迪的一念之差,就可能发生一场核灾难。今天核武器已不仅仅掌握在少数几个大国手里。一个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可以在世界的军火黑市上把核武器的技术买来卖去,再加上生化武器的技术也可能失控,人类毁于核武器或生化武器的概率大大提高了。面对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不论是或其他什么人图谋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这都变得无关紧要了。最最重要的是能在世界范围内把这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监管起来。

在当今工业化的时代人类面临的第二大危机是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的紧缺。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已经无法依赖国内资源维持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从2001~2020年,如果中国的gdp翻两番,以2000年能源消耗13亿吨为基数算起,需要增加到52亿吨。中国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引发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往往会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地缘政治的结果。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美国是排在中国之前的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并且惟有美国具有全面遏制中国获得资源的能力。从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关注来看,美国正在有计划地“控制”中国石油进口的来源。罗蒂警告中美之间不仅可能因为国家问题而且可能因为石油问题而发生战争,这决非是没有依据的。

如何处理世界所面临的最重大问题呢?罗蒂也给予了回答。他说要有一个新的乌托邦,而这个乌托邦就是他所说的“世界政府”。世界政府的最重大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为了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建立一支世界警察队伍。全世界的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要由世界政府监管,世界警察要维持世界秩序,打击。如果哪里有人在制造和偷运核武器、生化武器等,世界警察就要到哪里去,把它们收缴起来。世界政府也将在合理地调配世界的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起积极的作用。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国联”的构想,但这一构想没有得到美国国内民众和国外政治家的支持。

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被建立起来。但是联合国还没有什么实权,在世界事务中还不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美国的小布什政府在伊拉克等国际事务中奉行单边主义的政策,把联合国踢在一边。

罗蒂鼓吹“世界政府”,是要提升联合国的权力。建立一支世界警察队伍,让联合国控制核武器,就是让联合国拥有军权。鉴于目前民族国家仍然在世界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罗蒂有关“世界政府”的构想不免被当作空想。哪个核大国愿意把核武器交给联合国?美国政府会把核武器交给联合国吗?美国对于联合国还不是想利用就利用,想抛开就抛开?罗蒂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称它为“乌托邦”。但是罗蒂认为,除非这个“乌托邦”成为现实,否则世界就将毁灭。世界之所以至今还没有毁灭,这纯属偶然。

那么什么是这一空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呢?罗蒂寄希望于美国和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罗蒂看来,美国的大学是左派的温床,美国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关心社会的正义事业。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应该是先知先觉者,应该明白什么是世界当前的头等大事,什么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头等大事。

美国的政治力量不是铁板一块。美国的不会对世界政府感兴趣,他们所关心的是如何维持美国当前的霸权地位,因此不遗余力地要遏制中国这样的经济实力正在上升的国家。但是美国左派的眼光要远大得多,他们会从世界和平和社会正义的视角出发作出政治决策。美国左派(在罗蒂看来,代表美国左派)如果上台的话,完全有可能与中国政府共商未来五十年的美国、中国和世界格局的大计。美国和中国还是有可能在反恐、反核扩散等问题上联合起来,继而考虑有关世界警察等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罗蒂要到中国来大谈世界政府、美国左派、美国大学和社会正义的用意所在。在他看来,这些问题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各国的知识分子和左派应该意识到人类用自己发展的高科技毁灭人类本身的可能性,而避免这一悲惨结局的出路是建立世界政府。

罗蒂的讲演究竟有没有哲学意味呢?这取决于从什么角度看。如果认为只有使用了“先天综合”、“超验还原”之类的专门哲学术语的讲演才算有哲学味道的话,那么罗蒂的讲演确实没有哲学味道。但是罗蒂哲学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他是一位把3000个最常用的英文单词用得最好的一位哲学家。从另一个角度看,罗蒂在中国的报告确实传达了重要的哲学信息。本次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年会的主题是“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这一题目多少暗示着把后现代哲学当作解决西方技术文化所面临的问题的一条出路。罗蒂的报告则敲响了后现代哲学的丧钟:后现代主义不是一条出路,后现代主义多半是破坏性的,没有什么正面的建树。光是这一宣判,就有根本性的哲学意义。

要知道罗蒂本人也被认为属于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哲学家之一。他在发表于1979年的《哲学与自然之镜》中写道:

“伟大的教化哲学家都是反动性的,他们提供的是各种讽喻、戏仿和警句。他们知道当他们所反对的那个时期过去之后,他们的著作就会失去自己的意义。他们是特意使自己边缘化的。伟大的系统哲学,就像伟大的科学一样,是为了永恒而建构起来的。伟大的教化哲学是为了它们自己那一代的缘故而摧毁。”[1](p369)

如今,罗蒂自己宣布,后现代哲学一味解构,不搞建构,不提出新的乌托邦,不解决实际问题。后现代主义反对系统哲学,即反对各种形而上学的体系哲学。但是反对系统哲学是否意味着反对乌托邦呢?把形而上学抛弃了,是否意味着势必抛弃乌托邦呢?罗蒂在复旦大学的报告在这一问题上提出了新的看法。从他的言谈看,他重视经验,特别是重视历史经验,反对那种凭借纯粹理性建立永恒真理的体系的做法。他不但不想去建立那样的体系,而且不想使用任何带有形而上学色彩的术语。但是他现在强烈地意识到,如果后现代主义在反对系统哲学时把任何乌托邦都反掉的话,则进入了一种误区。他回顾美国社会正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认为80年代以来进展不大,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新的乌托邦,他甚至把这归咎为后现代主义的失误。

罗蒂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乌托邦或许会引起许多中国学者的不快。但是在罗蒂的用语中,乌托邦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罗蒂认为杜威的社会改革思想已经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成分,即包括分配公正、普及教育、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正义的思想,而摈弃了马克思主义中的不合理成分,即计划经济、阶级斗争和权威主义。罗蒂认为,杜威的社会改革方案在罗斯福时代的美国和北欧的社会福利国家已经得到部分实现。后现代主义热衷于讨论文化多元、价值相对,而在社会正义这个大问题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左派本来是喜欢马克思主义的,只是由于苏联的斯大林主义而造成对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反感,才转向福柯之类的新马克思主义,但福柯之类的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现在罗蒂正如他当年宣告形而上学的系统哲学的终结以及分析哲学也走入死胡同一样,又宣告后现代主义是无用的。我想罗蒂的这一转向不仅是他个人思想历程中的转向,而且也预示了后现代主义已不被看好。

世界文化问题篇6

本土经验的反思与前进、坚守与超越

本次会议就本土经验与世界文学概念本身进行了梳理,对本土经验的探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学理上和操作层面上做了深入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认为,本土经验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是实际处于流动不拘状态,我们在讲本土经验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它的内在的多元性,同时,本土内容的多样性跟外部世界一直在发生着积极互动。对于本土经验,不要死守。要有一种超越精神,他认为用假借、互动、回观等方法能产生想象上的飞跃,它有多重视角的丰富性,同时也便于用一种批评、审视的眼光来看待本土经验。适当的时候耍保持批评的距离,这样对本土经验走向世界会有巨大的帮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建平从“世界文学”概念的生发过程进行探讨,认为如果把“世界文学”概念还原的话,它本身是单数的,是要抹平民族文学的差异的。但是,高建平认为“世界文学”的概念还应该是复数的概念,除了歌德所遵从的希腊典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典范,文化上不存在这种全球的单一性,只是某种文化在一段时间内起着影响和主导的作用,而且各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过程,复数正是体现了这种进步。那么从这个概念阐发开来,实际上井不存在一个共同的普遍的,叫做“世界文学”的东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何西来着重谈了文风与国运以及知识分子反思与批判,人格建设与担当等问题。他认为,目前存在着文风低靡、衰退,不讲道德的现象,盛世强国应当有一种刚健清新的文风,跟我们正走在上行道路的大国相称的文化气象,反思是一个好的传统,但是如果不加甄别地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也否定掉,那么。反思本身也就需要反思了。在大国崛起的时候,我们知识分子要有所担当,需要健者走在前面。

对本土经验的理解,首先要以世界意识为前提,不是说凡本土的都可以不加批判地继承,要正视它的复杂性。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福贵认为,提到本土经验,首先我们自己要思考的是,我们的文学给世界文学发展提供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贡献了哪些具有世界导向性的命题和思想。他认为,任何一个种文学它本身就构成了世界文学中的一部分,但是,不具有世界意识和人类意识的民族文学,它就不具有世界性价值。就像我们的阶级叙事,充其量只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一种时代意识,如果我们不在这些作品中增加人类意识,这种本土经验永远只属于我们自己。《文学评论》编辑部的董之林指出,近代以来,我们有没有一个纯粹的。未经西方影响,未经外域文化影响的中国经验,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土经验必须经过总结和升华,否则会固步自封,画地为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胡良桂则从文学叙事的角度来谈本土经验与世界视野,他认为,当下不少作品缺乏审美意蕴的深度追求,应该弘扬古汉语凝炼、丰赡、雅致的特色,同时在叙事理念上还应该注重本土经验与世界视野的融合,这种融合和统一体现在跨民族、跨文化、跨语境的转换中,而转换后的主题且往往赋予了本土元素以新的意义,并集中表达人类性和人性的普遍性,在创作手法上借鉴域外艺术,开拓本土资源,实现对传统的超越和对西方的创造性转化,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正锋对“五四”以来的现当代文学做了阶段性划分,本上经验几起几落,在几次历史机遇中一直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过分强调这个概念会阻碍中国文学的发展,必须以本土为根基,与世界资源进行融合与创新,超越本土化或西方化,才能使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同步。

地域文化和边缘叙事的本土经验与世界性

自近代以降,湖南文人比较注重回观本土,走向世界。因本次会议在长沙召开。故与会代表也着重谈到了湖南人的世界性眼光这个话题。陆建德在大会开幕式致辞别提到了这一点,他从钟叔河先生编的《走向世界》这套丛书,谈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以及他的《海国图志》。陆建德特别肯定了一位被人们忽略了的一位重要外交家——郭嵩焘。郭嵩焘是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他怀着为国家为民族尽职尽责的想法,背着骂名与外国人打交道,他认为郭嵩焘具有一些同辈人所不具备的眼界和胆识。他还特别肯定了另外一位外交家曾纪泽,认为湖湘人士为中国走向世界是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余三定则从个案出发,谈到了湖南岳阳作家的创作与世界眼光的问题。岳阳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岳阳作家承袭了历代文化名人的遗风,敢于创新。有批判精神,他们的小说、戏剧不仅在国内产生过影响,而且还在世界文坛受到好评,如彭见明的《那人,那山、那狗》,陈亚先的戏剧《曹操与杨修》,他们的作品都带浓郁的地方特色。余三定先生认为表现本土的作品要具有世界性。必须既是本土的,同时超越本土的才是世界的,湖南大学李阳春教授重点谈了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学的百年辉煌。他由《诗经,和《楚辞》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十代典籍推演出北方理性光华和南方瑰丽烂漫的文风,受这种文化浇灌的湖南文人常有旷世济民的胸怀、指点江山的志向和特立独行的精神品德。近代湖南诗赋以王?运为代表诗人团体在全国处于领袖地位。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散文大家也是一家独霸,现代作家田汉、周立波也是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杰出代表人物。周立波噬山乡巨变净、《暴风骤雨》对当代文学影响巨大,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卓今以湖南三位当代作家作为典型案例,阐述了湖南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本土经验与世界性探索。她认为,本土经验向外发力需要扎实的实践参照和理论建构,她列举了韩少功、残雪、黄永玉这三位作家,韩少功兼具湖湘学人的原道精神和浪漫绚丽巫楚风格,残雪擅长巫和楚的场景,黄永玉喜欢把小说的人物环境置于浓郁湘西巫、傩的氛围之中。这三位作家都具有世界性眼光,他们在了解西方文化后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本土文化,其思想资源和艺术品格都具有世界性。

乡土写作与边缘叙事在本土经验探索中无疑是最有实践意义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探讨了本土经验与乡土写作。他认为本土经验是与全球化、世界性相对应

的一个概念,本土经验本身可能是综合性的,从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来看,将本土经验体现得最为充分的应该是乡土文学。乡土文学在表现社会生活的独特性,历史性变异以及人的精神成长方面也是最为充分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寻根文学和家族历史小说,尤其是寻根文学。可以说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本土经验成功尝试,它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世界视野和国际目光之后的一种选择。家族小说也体现出一种新经验,即从家族文化的角度来反思社会和历史,华南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刘起林教授从边缘叙事的角度来谈本土经验与世界性的问题,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新世纪以来,作家越来越自觉地显示出一种超越主流视野开掘边缘性文化的眼光,以个体经验打通中国经验,用琐碎的细节构建一种审美境界,甚至以宗教和民俗为本位来叙述民族兴衰,当然这种叙事方法本身也存在缺陷,缺乏对整体的观照,对于概括性和普遍性而言,边缘叙事可以是一种辅助和共生的伙伴关系。这里有一个操作上的难度。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当代文学理论的本土性建构

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突围

由本土经验引发的当代文学的本土性建构以及如何实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突围也成为当前热门话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谭桂林从当下西方现代汉学家的角度切人,来讨论本土经验与当下文学研究的世界性问题,他认为。第一、二代西方汉学家对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帮助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建立了一种整体童讽和良性发展的可能,他认为历史不是由空洞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推演出来,那种缺乏生命体验,对本土元素缺少活生生的感悟批评是不值得推崇的,第三代汉学家想重振早期汉学家的影响,感觉明显地缺乏经验和实力,谭桂林认为,当下的文学批评也必须建构在本土经验之上,要有以我为主的心态和自信才能与西方研究进行平等对话。北京师范大学王泉根教授以,现代文学研究的‘突围”为题,认为当下我们的文学已进人大文学时代,那么大文学的核心应该是以一种生命体验和文化认知的角度来看待文学,要打破由各种体制和学术版图组成的僵化模式。目前学术研究的文风也成问题,他认为文学研究大都是大学学报体文章,缺乏创建,毫无个性,一个模式的文章最容易被抄袭,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充满生命质感的东西,我们的研究文章同样也应该有我们的体温和个性,《文艺报》理论部主任熊元义以当代文艺理论的突围为题,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些问题,他谈到了人们对文艺思想的理解偏差,对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误读,他认为要从理论本身出发,才能推动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赵炎秋教授试图在中国古代叙事思想与当代叙事理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或者从古代典籍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西方叙事理论占据了我们的研究阵地,中国的古代叙事经验实际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继承,发扬的东西。西方叙事理论有隐含作者,而中国叙亭经验中叫做影子作者,不一定非要在西方叙事经验的基础上来套。他认为我们应该更多的总结自己的叙事经验,把它发扬光大,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刘绍峰博士从更抽象的层面讨论新文学的主体性建构及其当下意义,他认为新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本身具有一种新的主体性模式。它既摆脱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规范,同时又在借鉴和超越西方文学的基础上成就了新的范式。可以说它获得了民族化和世界性的双重成功,这样一来。新文学的主体性缺失也很明显,由于在引进和模仿的单项选择中亦步亦趋,在这种追随中获得了世界性,加上中国古代文学的强大影响力,其主体性不鲜明亦不成熟,同时也因文学价值评判标准不稳定,新文学主体性还常常表现出不自信、不自立的状态,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与传统对话中的现代性重构

对于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以及读者接受理论的探讨也成为本次会议的热点。西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本朝谈到了本土经验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把当代文学放在一个什么样的评价体系中进行评价,这是问题的关键。西方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否真有那么强大的解释力,其实它是要面对很多困难和矛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当代文学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国作家也在真诚的表达自我,它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蕴含着整个社会的变革和文学自身的演进,同样也隐含了作家的复杂性和主体体验。事实上它就是本土的,而我们现在迫于一种全球性的压力在极力强化本土经验。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贺仲明教授主要讨论了对新文学接受的本土化思考,他认为对于新文学的接受总的来说,一个基本态度就是轻视,而处于这种不对等的状态是有多种原因的,即使在对新文学接受比较好的时期,也不是出于对文学本身的尊重,而是伴有其他如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从对新文学接受的矛盾因素中他分析了文学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他认为应该把读者接受纳入到本土经验的批判范畴里进行文学研究。《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董阳从电影《赵氏孤儿》的改编来讨论传统的道德故事如何向现代生命、人性角度转换的问题。他肯定了导演陈凯歌改编的《赵氏孤儿》,认为电影在重新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完成了价值观的古今转换,忠义、善良,诚信、尊重生命等现代价值取向得到彰显,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林丹娅对本土经验这种概念怀有疑义,她认为文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本土经验或者域外经验本土化放在操作层面来讲,很复杂,难度非常大,她以《红楼梦》、《山植树之恋》等为例,讨论了我们如何对待被遮蔽的东西、被凸显的东西,包括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不能转换成文学的体验等问题。她认为在考察本土经验时,面对一个文本的结构和成份,需用心地审视、反思、甄别,暨南大学中文系宋剑华教授谈到了如何运用语言思维的问题,以及思维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障碍问题,揭示了本上经验与世界性转换本身的难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赵树勤教授通过比较韩少功的《山南水北》和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两部作品,谈到中西生态美学的通与同,指出这既涉及到一个读者接受理论,同时也表明一种文本要体现其世界性意义,仅具有表面的形式和肤浅的内涵是无法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话交流的,韩少功的这部作品的世界性意义就在于他表达的生态文化的一种内在的文化支撑。

世界文化问题篇7

共建“一带一路”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在今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的试题比较常见。此类试题不仅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这些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一带一路”的基本内涵及其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合作与竞争及其相互关系,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等等。

下面选取全国各地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的部分中考试题,探究其解答方法。

一、选择题

1.(福建福州卷)下图所示的是我国根据全球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提出的对经济发展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力量的战略版图。该战略是()

a.“工业4.0”战略

B.“一带一路”战略

C.长江经济带战略

D.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解析:本题图文并茂,主要考查考生对国内外大事的了解情况。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本题中的图片是“一带一路”示意图。本题应选B。要正确解答这类时事题,考生必须关注国内外大事。

2.(浙江金华卷)“一带一路”区域涵盖约44亿人口。这些人()

a.分布遍及七个大洲

B.均居住在高原地区

C.节日多到寺庙拜佛

D.生活方式各具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带一路”区域涵盖26个国家和地区的44亿人口。这26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亚洲和欧洲。不同国家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因此,本题应选D。

3.(湖北黄冈卷)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建设,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这()

①表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③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④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一带一路”重要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与认识。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需要,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由此可见,①②④符合题意,因此,本题应选B。解答此题也可用排除法。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可见,③不符合题意。

4.(山东泰安卷)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我国之所以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是因为()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②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③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④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必要性的理解与认识。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实行对外开放,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由此可见,①③④符合题意,本题应选D。解答此题也可用排除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可见,②不符合题意。

5.(广东广州卷)以下一系列大事记表明()

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③中国推动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④中国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竞争中占绝对优势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理解与认识。①②③符合题意的,④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并不能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竞争中占绝对优势。所以,本题应选B。

(四川乐山卷)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据此完成6~7题。

6.“一带一路”是指()

a.21世纪海上经济带和丝绸之路

B.21世纪陆上经济带和丝绸之路

C.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D.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陆上丝绸之路

7.共建“一带一路”()

①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资源、科技实现优势互补③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④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一带一路”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与认识。“一带一路”分别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因此,第6题应选C。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可见,①②③符合题意。中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因而,④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第7题应选D。

8.(四川南充卷)中国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决策,开创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列关于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B.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C.对外开放就是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的东西

D.对外开放就是打开大门搞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解析:本题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对外开放的理解与认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打开大门搞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我国的对外开放应是全方位的,应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实行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要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的东西,只能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而对一切腐朽的东西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拒绝。因此,本题应选C。

二、非选择题

1.(江西卷)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罗才敏同学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一重要时事,设计了一张“时事资料卡”:

这张“时事资料卡”蕴含着我们所学的哪些知识?

解析:此题命题形式比较新颖,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和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中的“时事资料卡”,明确其主要内容是我国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内容。然后回归教材,找出教材中与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知识,如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日益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等。将这些知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本题的答案。

参考答案:①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②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③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日益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四川内江卷)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应做学习的有心人,以下是从电视、网上摘录的一些新闻,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1)(2)(3)对应的“重大时政”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看法。

解析:本题与上一题属于同一类型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和观点的能力。时事材料(1)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它涉及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等知识。时事材料(2)的主题是文艺座谈会。它涉及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知识。时事材料(3)的主题是和平发展。它涉及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将题中的时事材料所涉及的知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本题的答案。

参考答案:(1)①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强国之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②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扩大开放,积极走向世界。③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④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

(2)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

(3)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③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④中国高举和平、合作的旗帜,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

3.(四川资阳卷)2015年3月,中国政府制定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战略规划。规划指出,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试运用“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画线部分观点的依据。

(2)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体现了我们在竞争中合作应坚持什么原则?

(3)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中国积极承担责任,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这表明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有何重大变化?

解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多角度考查考生对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解与认识。解答设问(1),回答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即可。这在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有明确的答案,可从多个角度作答。设问(2)也在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有明确的答案:双赢原则。解答设问(3),回答出我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影响力和形象即可。这在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也有明确表述。

参考答案:(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双赢原则。(或共赢原则,或平等互利原则)

(3)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起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4.(浙江宁波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我国将重点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宁波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支点城市厦15个重点发展的港口之一,给宁波带来了新的机遇。

(1)写出上图中a、B两条线路的具体名称。

(2)顺风航行有利于节省燃料。如有一艘货轮从宁波出发前往新加坡,该货轮哪个季节出发最有利于节省燃料,并分析原因。

(3)从宁波自然环境和对外交流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利条件。

解析: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综合考查考生对思想品德、地理、历史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一道典型的文科综合试题。第(1)问是一道时事题,考生必须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情况比较了解才能正确解答。第(2)问要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作答。考生只要对我国沿海的季风有所了解就不难做出正确的回答。第(3)问要用所学的乡土地理、历史知识作答,对引导考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1)a是丝绸之路经济带,B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冬季。因为冬季我国沿海盛行偏北风。(如写货轮此时可顺流航行也可)

(3)自然条件:宁波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等。

对外交流的历史: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的始发港;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为五处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宁波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5.(重庆卷)千年丝路,在主席“一带一路”构想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丝路文化以其厚重的底蕴,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团委开展了“中华魂・丝路梦系列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锦绣丝路】

主持人:丝绸之路沿途民族众多,各民族有着独特的服饰文化。下面请欣赏“丝路服装秀”!

随着音乐的响起,头戴花帽、身着艳丽的维吾尔族姑娘翩翩走来;接着,头戴皮帽、脚穿毡筒的哈萨克族小伙健步走来;后面,身着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蒙古族等各式服饰的模特依次闪亮登场……

【魅力丝路】

主持人:服饰文化有源,民族性格有根,丝路文化浸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下面请欣赏“丝路魅力展”!

校道板展:昭君出塞,向我们传递了民族和谐相处之道;苏武牧羊,沉淀在中华民族心里的是对祖国的忠贞;边塞诗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宗教建筑,开阔了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眼界……漫漫丝路,文墨四溢。满载着中华文化的丝绸路,向西延伸,与欧亚文化交汇融合,催生了合作、平等、互利、共赢的时代精神。

【锵锵丝路】

主持人:文化的传承在于继往开来。丝路文化,映照四海,方显中华风采。下面请欣赏“丝路未来说”!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的合作倡导,触动灵犀,一拍即合,让中国站在了国际舞台中央,众多的国家向中国靠拢……资本、技术、信息的分享与合作创造的巨大财富,将沿着丝路,惠及世界……

解析:本题是一道近年来比较常见的活动探究题。回答设问(1)时,要认真阅读“丝路服装秀”的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各民族文化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此,设问(1)可从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等角度作答。回答设问(2)时,要认真阅读“丝路魅力展”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讲的是中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回答设问(3)时,要认真阅读“丝路未来说”的内容。这些内容涉及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提升、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等知识,演讲词的提纲可联系这些知识进行撰写。

参考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2)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③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④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①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中国的发展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③中国的发展符合经济全球化的潮流。④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融互鉴,推动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⑤中国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也有利于亚太梦和世界梦的实现。

6.(浙江湖州卷)近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的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当今世界,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大潮中。1978年到2013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从2.3%上升到近30%。2015年3月,中国政府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启动。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一中的左图和所学知识,简述开放通商口岸的历史背景及该背景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根据两则材料,谈谈两种“开放”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本题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多角度考查考生对思想品德、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设问(1)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史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问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一中的左图,然后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作答。设问(2)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解答此问时,应分别说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并结合两种“开放”的背景和结果谈启示。

参考答案:(1)①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②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①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国内背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③启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落后就要挨打”,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江西南昌卷)请你结合以下时政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

材料一: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战略将使沿线国家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目前已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

材料二: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开启了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之路。(见下图)

材料三:2015年4月,南昌市正式下发《关于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设立“洪城众创”资金和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单位、个人给予奖励,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众创空间”的陆续建立、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南昌的“创客”(指的是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也迎来了“创力量”的春天。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程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回答第(1)问时,应在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材料后,归纳出材料的主题,如创新、经济、合作等,然后围绕主题为材料拟定一个题目。回答第(2)问时,应分别归纳出材料的主题,然后找出《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与每则材料的主题相关。

参考答案:(1)拟题。题目应能够概括3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从“创新”“经济”“合作”等方面综合拟题。题目如:《以创新合作精神促进经济发展》《以创新合作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大力创新,适应经济新常态》等。

(2)评论。应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逐一进行评论。

材料一:①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③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④我国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材料二:①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②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④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世界文化问题篇8

大会内容很丰富。有四场直接体现大会主题的全体大会,每场邀请3位著名哲学家讲演并讨论。四个分主题是:(1)哲学的作用:启蒙,后现代思想和其他视角;(2)全球化和文化的同一性;(3)人权,国家和国际秩序;(4)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伦理和哲学的挑战。有五场和大会主题相关的大型研讨会,主题分别是:(4)暴力、战争与和平;(6)不平等、贫困和发展:从哲学的视角看;(7)民主及其前景:公民和公民社会;(8)人权:概念、问题和前景;(9)面向社会和全球的正义(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办)。另有一场专门讲演土耳其哲学的研讨会。有三个专门的讲座:阿拉伯哲学家阿威罗伊(去世800周年)讲座,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中世纪)讲座,克尔凯郭尔讲座。按照哲学各分支学科或专题,进行了50种分组会议。有16场特邀分组会议,其中有些主题颇有现实针对性:亚欧之间科学与哲学交互作用的发展;紧急情势中的伦理问题;冲突和冲突解决的辩证法。由各成员组织或学者自行设计主题、自行组织的圆桌会议,则有69个之多,大多和大会主题相关,或探讨各地区、民族的哲学与文化传统及其互相交往、比较研究,内容丰富多彩。大会注重哲学教育,还征集学生论文,举办了三场学生的研讨会,三个主题是:“后现代的政治行动主义”、“人权:批评与辩护'“排外和自我与他者的问题'还有13个国际哲学团体在大会期间举行会议或研讨活动。笔者有幸与会,仅就管窥之见,对大会的特点说一些感受。

总体而言,这届大会注重对全球性现实问题的哲学研究,比较突出社会政治哲学和伦理学(包括社会伦理、国际伦理和其他应用伦理)的研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世界哲学发展中的一种强劲走向:哲学不自闭于象牙塔内,而在关注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

大会突出了在新世纪哲学的使命与功用21世纪全球化进程向哲学提出的新挑战和对全球性问题的哲学研究,是许多会议的主题。哈贝马斯在题为“向一种后民族国家定位的转变:关于国际法未来的争论”的讲演中,批评德国政治家施密特的观点,认为当今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大变,拘限于民族国家主权的古典国际法及其哲学根据已不适用,正在形成非中立的、要保障国家内部人权秩序的新世界政治法。意大利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瓦蒂莫(GianniVattimo)则宣讲当今“民主时代哲学的终结”,认为全球进入后现代,传统形而上学被解构,后现代哲学与文化是无中心、多元、展延的,边缘化的哲学可在多元文化的对话中起中介作用。较多哲学家在研讨中认为,全球化是一个相当复杂、充满矛盾的进程,资本、技术、知识的急速转移,已带来种种不合理性,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南北差距扩大、全球资源与财富分配不公正、文化发展不平衡等种种矛盾,应通过树立一种“全球正义观”。 

来解决这些矛盾,实现一种“人性”的全球化。非洲加纳哲学家维列多(Kwasdwiiedu)在题为“跨文化对话中哲学的作用:一种非洲的视角”的大会讲演中,论述了非洲的多元文化价值及其对世界哲学的参与,强调哲学在调谐、解决全球性问题中负有特殊使命,主张哲学要在跨文化对话中发挥重要功用。

注重对规范、形成合理世界新秩序中的重大问题的哲学研究有些人认为世界秩序应建立在超越国家的普遍人权的基础上;有些人主张扩大运用罗尔斯的新自由主义的正义论来树立全球正义;较多人认为应正确处理个体国家、国家关系和世界秩序的关系,新世界秩序应建立在主权国家的平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的基础上。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peterSinger)两次在全体大会发言,主张用理性的正义观正确处理主权国家关系和不同的政治与文化传统,新世界秩序应“通向全球民主”。他抨击美国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搞所谓“先发制人”战略,并威胁伊朗、北朝鲜等,无视并取代联合国安理会的作用,靠经济实力与军事威力实现霸权,是反民主、反正义的。他主张发挥维护和平的联合国和民主的安理会的重要作用,建立平等国家合作的全球安全体系,结束霸权。他的两次大会发言都获得全场极为热烈的掌声。

注重从哲学上探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当今文化和经济、政治紧密交融,文化与文明要素在国家的社会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中愈益起重要作用。这次大会对全球化中的文化问题有较多探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中造成的文化矛盾,如全球化中的文化差异与同一性问题(涉及全球化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全球化是否文化一体化),造成的文化分裂或裂变问题,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边缘化甚至被吞灭问题,强势西方文化和一些民族国家本土文化的冲撞;二是不同哲学与文化传统的合理交往,以求共同发展,涉及到“文化间性”等重要的理论问题。分组会议和圆桌会议都有较多讨论文化哲学的主题,如“全球化和差异:跨文化对话的哲学基础”;“南南跨文化的哲学对话”;“通向全球人性的世俗人道主义和融合中的世界宗教”,等等。

当代科技革命对哲学与伦理学的新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2007年将“科技伦理”列为优先重点领域。这次大会注重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的研讨与交流,特别是当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中的哲学与伦理问题(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分组与圆桌会议中技术哲学与科技伦理的内容较多,如哲学和环境;技术哲学;生命伦理和医学伦理;哲学和计算机如何能表明世纪之交我们面临的问题;信息社会的伦理:计算机伦理的哲学和实践含义;医药产业的伦理挑战;技术状况中的新伦理;等等。科技伦理和解决一些紧迫的全球性问题密切相关,国外已有较多研究,具体深入到空间伦理、信息伦理、水资源伦理、工程伦理等等。这一领域值得我们重视与加强研究。

从大会看,当前世界哲学仍保持20世纪后叶以来的多元化格局英美分析哲学与相关的科学哲学(包括新实用主义)和欧陆人文哲学平分西方哲学的天下:自亨普尔、蒯因、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批判以来,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有很大变革;在欧陆,可见紧接后期海德格尔的哲学、哲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解构论、后现代主义盛行。前苏联与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运动虽受挫折,马克思主义哲学仍保持强盛生命力,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不少新学派。从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认知科学理论、心智哲学到科技哲学、伦理学、美学的各哲学分支学科在进展;各地区、各民族的哲学传统也在适应本土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现实中呈现新内容。这次大会当代欧陆人文哲学占了较大比重。渲染后现代主义哲学与文化的气氛浓重,有的学者质疑是否后现代主义主导了这次大会。在西方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研究仍不少。如美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会的劳勒(JamesLawler)等人、美国激进哲学家协会和德国的一些哲学家,分别在会上举办了不少相关的圆桌会议:通向21世纪新全球时代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女性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在后共产主义时代作为一位思想家的马克思;个体和马克思主义的重新研究等。

世界文化问题篇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哲学研究的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文明、文化问题的研究。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和以下三个方面有直接的联系:其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国际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将现时代人的命运和价值问题凸显出来,对文明问题的深入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人的现实和未来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和发展的国际报告》提出:要探索和阐明文化与发展的某些关键问题,研究文化因素如何决定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看待自己的未来和选择各种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一种新的以人为中心、重视文化发展的战略。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领袖费尔南·布罗代尔认为,政治、经济、乃至意识形态的变革并不决定文明的生死,文明却暗中对这些变革施加有力的影响。“谁想认识和影响当今的世界,它就必须化点力气在世界地图上辨认现有的各种文明,确定它们的界限、中心和边缘,弄清每个文明中各地区的区划和气氛,以及那里的一般生活方式和特殊生活方式,否则那将会出现多少差错和灾难”。其二,一些西方大国极力使“西方文明”成世界的主流文明,用西方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包括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托夫勒认为,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不再作为衡量国家实力的主要目标,知识的控制是明日世界争夺的焦点。谁的文明成为主流文明,谁将掌握世界。美国则将新经济、高科技和美国文化三者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将共同成为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支柱。其三,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提出。他认为冷战后人类世界将进入“文明冲突”的新的历史时期。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差异,文明的冲突是世界政治的主要内容。距西方最为遥远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有可能联合起来向西方的利益和价值观提出挑战。这个理论提出后立即在世界引起广泛的反响。

20世纪初,西方学者关于文明研究的著述陆续问世。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以下著作: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卡尔·亚斯贝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阿诺尔德·汤因比《历史研究》;赫伯特·马尔库塞《与文明——对弗罗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西格蒙特·弗罗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精神的重建》;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日本学者的著作主要有:福泽谕吉《文明论概论》、《劝学篇》;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伊东俊太郎《比较文明》;神川彦松《从文明的视角看世界现状和未来》;岸根卓郎《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这些著作大多有中文本,为中国读者进行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方便。

关于文明的定义,是了解西方文明问题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尽管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拉丁文中较早有“文明”一词,(civils),意思是指“城市公民的”或“国家的”。“文明”一词产生近代的英国。中世纪时的英语中没有“文明”一词,18世纪初,英国合并苏格兰后,苏格兰的民法开始与英国的普通法融合起来。产生了“文明”这个词汇,指法律或审判。1755年,《英国语言辞典》对文明作了解释,指民法专家或罗马法教授。18世纪后半叶,启蒙思想家法抨击中世纪的黑暗统治时,使用了“文明”一词,与“野蛮”相对,“法律”上的意义降为第二位。《韦氏大辞典》确定文明的定义为“教化的行为”。在19世纪,特指开化、文化、文雅,已经具有了现代“文明”的意义。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关于文明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内容: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文明是文化的没落阶段,“文化和文明——前者是一个灵魂的活生生的形体,后者却是灵魂的木乃伊”;阿诺尔德·汤因比:文明是社会的整体。“文明乃是整体,他们的局部彼此相依为命……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非常美好的平衡关系”;威尔·杜兰:文明是社会秩序。“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含了四大因素:经济的供应、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西格蒙特·弗罗伊德:文明是人类抵御自然和调剂人际关系的结果、以及制度的总和。“文明只不过是意指人类对自然之防卫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所累积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菲利普·巴格比:文明就是都市化的文化。文明是“那些大规模的、复杂的、都市化的(通常是有文字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发展进程包含了历史学家所描述事件的大部分”;塞缪尔·亨廷顿:文明是最广泛的文化实体。“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乡村、宗教、种族群体都在文化异质性的不同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文化”;威廉·麦克尼尔:文明是“生活方式”相同的社会群体。四种主要的文明分别兴起于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现在,这四种文明都融于以西方为主的全球性世界主义。威廉·麦克尼尔认为各种文明是自治的社会实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世界历史的特点;福泽谕吉:“文明就是指人的安乐和精神的进步”。狭义:单纯地以人力增加人类的物质需要或增多衣食住的外表装饰;广义:不仅在于追求衣食住的享受,而且要励智修德,把人类提高到高尚的境界;伊东俊太郎:文明是物质的,文化是精神的,应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二者结合起来;韦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为基础,以路德教和加尔文教为精神支柱,以自由市场经济、商业经营和资本核算为本质。

世界文化问题篇10

4月19日,“第二届中国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在河南理工大学召开。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邓友梅,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曾敏之、会长饶m子、理事长陆士清、副会长杨匡汉、刘登翰、王列耀、曹惠民、新加坡文艺协会会长骆明、马来西亚作家协会会长戴小华等六十余名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为期四天的文学盛会。

讨论会围绕“中原文化与华文文学”这一主题,从中原文化的价值与传播、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不同地区华文文学的文化身份与艺术变异、世界华文文学的前沿问题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世界华文文学发展趋势、世界华文文学与中原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的前瞻性、世界华文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弘扬中原文化、促进中原文化走向世界等问题。

邓友梅指出,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原文化与华文文学问题,非常重要。华文是海外华人维系对祖国深厚情感的载体,是大家共同的文化特征。在如今经济、文化逐渐走向融合的世界格局下,如何保留自己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尤其必要和紧迫。已90高龄、从事新闻事业近五十年的曾敏之先生指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兴起使其历史进程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但仍在不断前进。华文文学的前景是乐观、灿烂的,华文研究正当时。

杨匡汉在闭幕式的学术总结中指出,此次论坛的观点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问题上:一是文化中国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学研究由于历史切割和地理切割等原因,一直局限于大陆地区,要构建大中国文化体系,就需要不断扩大眼界,把的文化联系起来,一体多元、多元互补。二是“和而不同”问题。在文学创作与研究中,求异比趋同更重要。“和而生物,同则不济”。和是大方面的和谐与顺道,在和的基础上需要不同的事物补充与协调,形成最终的大和谐。我们不能要求海外和大陆创作思想统一,而要鼓励个人进行独立思考和创作;异是异在人心动向、所指和能指关系考辨、语言本身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建设及不同文学经验、文学资源、文学元素等在不同地区与作家作品的表现上,异在多重经验中跨界书写的不同策略上。三是研究视点移动问题。文学创作不能只停留在一个视点上,而要不断地进行移动。要注意文学板块结构上的变动,反映人类生活状态的文学应是多重结构的;要注意在华文文学与传统关系上对“远传统”和“近传统”的传播、承继和发扬等薪火传承问题;要注意把意识形态观念转移到文本系统上来,使文学生态研究的空间更开阔、更深邃;要注意把握“主流”与“非主流”、“中心”与“边缘”等的关系。杨匡汉指出,在大众文化商业炒作的冲击和挤压下,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应坚持“以不变应万变”的良好心态。华文文学作家应对文学创作建立信心,守望现有的共同精神家园,继续努力并创建新的更好的精神家园。

此次论坛提交的70余篇论文将结集为《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论文集》和《世界华文文学丛书》等专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