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主要条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1:19

电子合同主要条款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合同;纠纷;管辖权;约定管辖;效力问题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

一、电子商务企业约定管辖权情况调查

民事诉讼管辖权是指各级法院之间和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法律对于管辖权的适当分配,既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便于法院查明案情、公正审理案件,同时为了充分体现“私法自治”的原则,法律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行约定管辖权,但该约定不应成为占据优势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滥用管辖权的依据,更不应成为广大电子商务消费者维权的绊脚石。根据调查,各大电子商务企业大多在注册协议中规定了发生纠纷时享有管辖权的法院,具体情况如下:

(一)淘宝平台服务协议。“您因使用淘宝平台服务所产生及与淘宝平台服务有关的争议,由淘宝与您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携程旅行网服务协议。“邮件服务条款要与该国的国家法律解析一致,包括法律条款中有争议抵触的内容。……因用户通过携程旅行网预订任何产品而导致的争议,将同意接受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的管辖。”

(三)1号店用户服务协议。“如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则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方式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应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其他网站的规定。很多电子商务企业如赶集网、网易、苏宁易购、百度糯米等等,均在用户注册协议中约定了一旦发生纠纷,需向被告住所地或电子商务企业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消费者在发生矛盾纠纷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才蓦然发现需要不远千里到电子商务企业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将消耗消费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最后甚至会得不偿失。

二、电子商务企业用户注册协议中约定管辖权的效力

电子商务企业的各种用户注册协议均为电子商务企业事先拟定且重复使用的,消费者在注册时只能选择全部同意或不同意而毫无话语权,属于格式合同。其中关于约定管辖权的条款亦为格式条款,这必然会涉及到格式合同中格式条款的效力问题。关于约定管辖权的法律效力由以下两方面决定:

(一)电商企业对强制性约定管辖条款是否履行了合理的提醒和说明义务。法律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时,要求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需要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实际上只有部分电商企业在提供的约定管辖条款中对字体进行了加黑、加粗或字号加大,而还有些电商企业仅对法院名称部分进行了加黑加粗,大多数电商企业根本没有履行合理的提醒义务,在约定管辖条款的说明方面和其他条款毫无二致,注册用户根本注意不到。没有尽到合理提醒义务的强制性约定管辖,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即使有些约定管辖权条款尽到了合理的提醒义务,但是由于用户在申请注册时无法与电商企业进行协调沟通,亦无法要求电商企业对条款进行说明,所以也不能轻易认定电商企业对强制性约定管辖条款履行了合理的提醒和说明义务。

(二)电商企业强制性约定管辖条款是否加重了合同相对方的责任。在发生电子商务合同纠纷或网络侵权纠纷后,消费者原本可以从多个有管辖权的法院中选择最便利的法院主张权利。如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以信息网络订立合同并以信息网络交付标的的买受人所在地、通过其他方式交付标的的收货地;网络侵权纠纷中的侵权行为发生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被侵权人住所地等,法律通过多种方式丰富了当事人对有管辖权法院的选择。电商企业的强制性约定管辖条款无疑剥夺了消费者或受害方更为有利的选择,加重了消费者的诉讼成本和负担,也人为推高了消费者和受害方的维权门槛。而基于电子商务交易方式的特殊性和跨地域性的特征,电子商务消费者遍布全国各地,如果发生纠纷,简单依照管辖协议条款,消费者将不得不长途跋涉到电子商务企业所在地的法院进行维权,严重增加了其诉讼负担和维权成本,甚至导致部分消费者望而生畏,放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所以,电子商务企业的该类强制性约定管辖条款应当被认定为无效。

三、建议

(一)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完善相关立法。电子商务企业不得以格式条款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约定。作为电商企业主管部门的工商局、商务局、工信部等应加强监督管理,减少侵犯消费者权益事情的发生。中国消费者协会作为中国广大消费者的组织,也应该对广大消费者开展法律知识教育,指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维权。电子商务企业之所以能强制性约定管辖条款,与我国现阶段法律不完善也有关系,建议完善相关立法,保护作为弱势群体的广大消费者权益,可以规定电子商务纠纷由原告住所地、收货地或被侵权人住所地法院管辖,关闭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约定管辖增加消费者维权成本的法律空间。

(二)电子商务企业放下身段,平等对待消费者。虽然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但广大消费者仍是电子商务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只有放下身段,设身处地的为消费者考虑,而不是人为的为消费者维权设置门槛,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提高客户忠诚度。如京东商城在注册服务协议中约定如发生纠纷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法院提起诉讼,在管辖权问题上给了消费者充分的选择空间。

(三)法院对约定管辖条款严格审查,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是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是最终执行法律的地方,在相关电子商务纠纷中,法院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电子商务企业强制约定管辖条款进行严格审查,如果电子商务企业不能证明在用户注册协议中以合理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约定管辖条款,或者约定管辖条款作出了对消费者明显不合理、不公平的规定,严重增加了消费者的诉讼成本和负担,应当依法认定相应的约定管辖条款无效,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电子合同主要条款篇2

[关键词]保险电子商务;保单条款;条款通俗化;条款修订;e客户服务

一保险电子商务及其特点

电子商务是指运用电子通信作为手段的经济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对带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购置与结算。保险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保险行业的应用,是指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

保险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包括:(1)虚拟性:它没有现实的纸币或金属货币,一切金融往来都是以数字化在网络上得以进行。(2)直接性:客户与保险机构的相互作用更为直接,解除了传统条件下双方活动的时间、空间制约。(3)电子化:在经济交易中采用电子单据、电子传递、电子货币交割,实现无纸化交易,避免了传统保险活动中书写任务繁重且不宜保存、传递速度慢等弊端。(4)时效性:保险公司随时可以准确、迅速、简洁地为客户提供所需的资料,客户也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系统,实现实时互动。

综上所述,保险电子商务具有诸多优点,应当在保险行业大力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2000年3月9日,国内推出首家电子商务保险网站——“网险”,随后各中外资保险公司都开通了自己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但目前这些网站大部分都没有实现网上实时投保。

二保险条款与保险电子商务

1.保险条款及其通俗化

保险条款是列明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重要文件。保险条款的内容明确了投保条件、保险责任起止时间、保险责任、交费办法、宽限期间和合同中止、除外责任、受益人的指定和变更、索赔时效等内容。它是保险公司对所承保的保险标的履行责任的依据,在保险合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市场上的保险条款,往往专业性过强,条款中很多词语晦涩难懂、专业术语过多。保险条款应当具备专业性并确保用词严谨,但专业术语太多太深奥,会影响客户的阅读与理解。

2.保险电子商务对条款通俗化的需求分析

在保险电子商务中,主要是保单网络销售环节和条款通俗化问题有密切关系,下文讨论的保险电子商务主要指保单网络销售。保险条款不通俗将对保险电子商务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1)保险条款的不通俗将使客户阅读困难,无法执行保单购买流程。传统销售中,营销员可以为客户解释条款中的难点,指出条款的重点关键所在,克服保单过于专业的问题。而网络销售中,客户将面对电脑屏幕和条款中冷冰冰的文字,在网络上几乎“一条龙”地完成保单购买。条款不通俗将使客户无法理解险种中的各种约定、说明,不得不放弃保险购买计划。

(2)保险条款的不通俗将使客户难以理解条款中细节,以致害怕被误导,不敢购买保单。客户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会往往存在警惕心理,保单中过于专业的字眼会让客户深恐遭到误导,从而放弃保险购买计划。

(3)保险条款的不通俗将削弱网络销售渠道的竞争力。网上保险条款不具备传统销售渠道中营销员对条款“人性化”的解释与辅助说明能力,所以客户在同等条件下,可能宁可放弃操作便捷的网上购买,而去选择对条款解释的更清楚的传统购买模式。

条款通俗化是保险行业各个销售渠道所共同面对的课题,但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保险电子商务的特点使其更容易受到条款通俗化问题的影响,对保险条款通俗化有着更强的需求。为了促进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积极消除条款不通俗这一“瓶颈”。

三、面向保险电子商务的条款通俗化建设的原则讨论

保险条款的通俗化建设,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思路。直接的通俗化建设是指对条款本身的修订、加工、优化,是狭义的通俗化;间接的通俗化建设是指采取客户服务等其他手段让客户能够通俗地理解条款,是广义的通俗化。

1.直接通俗化建设的原则

首先,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在传统销售领域还是网络销售领域,条款本身的通俗化修订都是大势所趋。作者认为,因为保险网络销售是对条款通俗性要求最苛刻的销售渠道,所以我们应该以保险电子商务的苛刻需求作为目标推动全行业条款的修订工作。又因为保险电子商务中销售着与传统渠道相同的保险产品,所以可以随全行业的通俗化进程享用修订的成果。其次,要优化建设方案,使通俗化建设达到合理的速度、效度与精度。为此,笔者依据控制论的数学思想设计了条款修订的系统模型,并设计了反馈测试方案,力求使建设工作数学化、解析化。

2.间接通俗化建设的原则

保险条款本身不可能无限度地通俗化,因为这样既会丧失必要的专业性,影响合同的严谨,而修订工作也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的理解能力。于是条款的间接通俗化建设,即建立解答条款的客服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笔者认为,保险电子商务中条款间接通俗化建设的核心原则是建设出针对性的配套e客服系统。e客服是保险电子商务的特色服务项目,后文中作者将论证:e客服较之营销员的解释可以更有效地辅助客户理解。

四、直接通俗化建设与负反馈测试工程

1.保险条款通俗化修订的大环境

20世纪70年代起,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根据市场的需要,都对保单进行过通俗化、简明化的修订。近年,提高条款可读性和推进条款通俗化也引起了中国行业监管部门、保险公司的重视。中国保监会从2003年开始酝酿此项工作,积极研究国外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国内保险条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动态。2004年,保监会在人身险领域出台了《推进人身保险条款通俗化工作指导意见》,条款一共八条,旨在“使保险条款通俗易懂,方便购买”。这一文件出台后,各公司开始大规模进行通俗化工作。

2.条款修订的模型分析

依照第三节设计的条款修订的两条原则,笔者首先依据数学中的控制论分析建立了条款修订的系统模型。图1表示的是条款修订模型的系统结构,括号中标出的是各个环节的控制学含义。其中,通俗化建设的目标是系统的给定,修订工作是系统的控制器(调节器),保险条款是受控对象,修订结果是系统输出,测试工程是系统的变送器(传感器)。转贴于

图1

此处的受控对象——保险条款可以被近似地抽象为一个一阶系统,其复频域表达式为Ke-τs/ts+1,K为系统增益,t为时间常数,τ是滞后时间。那么,系统时域响应曲线可以绘为图2。归一化的单位1表示保险条款修订的期望目标,曲线的震荡表示测试过程中对修订的正负纠正。

虽然保单通俗化的问题不能绝对数量化,但解析化的模型能够更有效地指导我们的修订工作,从程度与趋势上考虑修订的效果。

3.负反馈测试工程的设计

按照控制论的思想,调节一个系统要追求“快、稳、准”,条款修订亦可以遵循这些原则,即兼顾修订的速度、效度与精度。首先要确定通俗化的目标(给定),保险电子商务面向的是无人性化辅导的客户,所以要追求尽可能的简单明了。其次要设计修订工作(控制器)的策略(算法)和测试工程(变送器)的协同工作。即找到有代表性的测试人群,一边修订一边组织可读性测试。在这一过程中,需采用控制论中最通行的负反馈控制思想(负反馈纠正偏差,正反馈引起震荡):当给修订后的条款通俗程度不能达到保单网络销售的要求时,继续进行通俗化修订;过于通俗而在专业性程度上有所不足时,反向地向专业化修改;直到最终达到要求时再中止。这其中修订的力度可以遵循控制学中piD(比例-积分-微分)系列算法中的p控制(比例控制)思想。

五、间接通俗化建设与配套e客服系统

1.配套e客服系统的作用与意义

控制学在工业中应用时,经常不苛求系统模型的精确性,不苛求系统受控后的性能指标,节省下成本并用其他辅助性手段弥补。保险电子商务的条款通俗化建设中也可以借鉴这一思想,在保险条款不可能无限度通俗化的客观条件下,适当采用e客服系统帮助客户理解条款,降低直接通俗化建设(条款修订)的复杂度和难度。

2.间接通俗化建设中e客服的特点

(1)是电子商务客户的首选。保险电子商务的在线客户,在遇到条款方面的疑问时,可以选择电话咨询、找营销员咨询和向网站咨询等多种方法解决。但选择和网站咨询最为便捷、最为对口,所以,必须要建设起相应的网络e客服系统,及时解答客服问题。

(2)解释更权威,实现专家资源共享。网站上接收到的对条款的疑问,可以交由公司最权威的部门解答,一改以往营销员水平参差不起,对客户解答不够准确甚至误导客户的问题。

(3)以文字形式说明效果更佳。解释条款时,文字性表述比语言说明更加严谨、更加到位。

(4)回复效率更高。客户会问出大量重复的问题,使用电子答复系统。或者可以把问题集中建立FaQ(下转53页)(上接55页)栏目,或者用复制常用答复文本的方法,在一一答复时提高效率。

以上特点使e客服比人工客服能更好地解释条款,使客户在遇到较专业的条款时,能通俗地理解相关内容。

3.配套e客服系统的建设思路

笔者的思路是将其分为三个环节:

(1)问题提交系统。可以采用专设电子信箱的方法,也可采用问题在线提交界面的方法。

(2)专人解答环节。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每日集中解答问题,通过客户留下的电子邮件地址,回复客户。

(3)常见问题汇总。可以定期总结客户提出频率较高的问题,集中在FaQ栏目解答。

e客服除了要考虑上述服务硬条件,还要考虑服务态度、服务意识这些软条件,这些需要服务人员的努力和管理人员的重视。硬软兼顾,才可以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配套e客服系统,服务于条款的通俗化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文辉.2004中国人身保险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5.

电子合同主要条款篇3

首先,应在电子商务领域建立电子身份登记制度和认证制度。鉴于身份信息对电子商务的进行和电子仲裁协议、仲裁条款的订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在电子商务领域建立电子身份登记制度和认证制度。对网上交易者的身份进行登记,并由第三方对该身份的真实性进行认证,可以弥补网络身份虚拟化所带来的诚信危机、信息不实等问题,减少由于交易一方缺乏行为能力致使合同无效等情况的发生。

其次,放宽电子仲裁协议当事人行为能力的要求。

如前所述,当事人一般须达到法定的成年年龄且心智发育健全才具有行为能力,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则不具有或具有有限的行为能力。在传统的面对面交易中,当事人一方往往仅凭直观感觉就能判断相对方是否成年或精神正常。例如,一般人都能轻易将一个不满10岁的儿童与一个20岁的年轻人区别开来,也能较容易地分辨出对方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但这种判断在网络仲裁协议签定中却难以实现。而随着网络主体低年龄化的趋势,笔者认为,确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网络仲裁协议中的主体资格是必须的。

所谓限制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部分独立地,或者说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台湾的王泽鉴教授认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能独立完成的行为包括理发、购买零食、学生购买文具用品、少女购买脂粉等,自不待言;就现代社会生活而言,它尚应包括看电影、适当玩玩电动玩具、儿童乐园坐云霄飞车等在内。随着网络的普及,未成年人的活动范围也已经从现实物理空间扩展到网络空间,其所能独立完成的行为,也应随之扩展到与其年龄相应的网络行为。因此,在前三种情形下,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在其能力范围内签订的电子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并承认附属于该电子合同的仲裁协议的效力。因为,法律赋予仲裁协议独立性的目的在于避免其因为主合同的不成立、无效、终止、解除等情况而无效,是促使其有效,而非限制其效力。如果限制行为能力人在其能力范围内订立的主合同有效,而仲裁协议、仲裁条款却无效,这恰恰违背了独立性原则的初衷;使简单的交易变得复杂,增加了纠纷产生的可能性,也不符合电子商务快速、便捷、安全的要求;而且由于未成年人所能独立订立的民事合同标的额一般比较小,通过诉讼方式解决这些争议往往得不偿失,一律否定限制行为能力人签订的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效力,并不利于解决这些争议。

笔者认为,确立当事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目的,就在于维护交易安全、交易秩序以及保护未成年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在认定行为能力有瑕疵的当事人签订的电子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时,应紧紧围绕这一目的来作慎重的分析和权衡,不可简单处理、一概而论。既不能过于强调网络与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夸大行为能力制度与这种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彻底否定行为能力制度对于网络与电子商务的可适用性;也不宜无视网络与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尤其不能偏离支持和鼓励仲裁发展的基本精神,轻易否定行为能力缺陷者签订的电子仲裁协议的效力。如果有关合同或仲裁协议均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一律认定为无效,那么,必然会使从事电子商务的风险大大增加,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此,有学者认为可区分不同情形对限制行为能力人签订的电子仲裁协议的效力作不同的处理和认定,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若限制行为能力人与网络商家所签订的载有仲裁条款的电子商务合同,对于该限制行为能力人而言属于纯获利益的合同,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则该合同有效,其中的仲裁条款也有效,对该限制行为能力人产生约束力。

第二,即使网络商家事后得知与之签订电子商务合同的对方当事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但若合同得到了该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人的追认,则合同仍为有效,其中的仲裁条款亦为有效。

第三,网络商家还可以催告与之签订电子商务合同的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人在一定期间内予以追认,若该法定人如期对合同进行了追认,则该合同有效,其中的仲裁条款亦有效。

第四,在与之签订电子商务合同的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人对合同作出追认之前,善意的网络商家可以撤销合同,从而使其损失或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此种情况下,由于合同中所包含的仲裁条款的一方当事人系限制行为能力人,仲裁条款因而无效。

对于最后一种情形下的电子商务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的效力问题,笔者认为不宜简单作一概无效的处理,而应给双方当事人一个重新协商选择的机会。即若网络商家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人能就仲裁事项协商一致,则仲裁条款有效,反之则无效。另外,还应考虑到电子商务合同的特殊性,即很多电子商务合同订立之时就是履行之时,例如拆封授权合同中的软件下载,这使得网络商家根本不存在行使合同撤销权的机会。况且,根据仲裁条款独立性理论,主合同无效、失效甚至不存在,并不影响仲裁条款的效力。因此,即使网络商家撤销电子商务合同,其中的仲裁条款也并不随之被撤销或被认定为无效,而仍应给网络商家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人重新协商选择的机会。如果双方达成仲裁合意,因电子商务合同撤销产生的争议便可通过仲裁来解决。

电子合同主要条款篇4

招标采购的物资,应按照招标文件中约定的时间(一般为30天)完成合同签订,不得无故拖延。招标采购的物资,合同应以中标通知书、投标文件、专用合同条款、通用合同条款、招标技术规范书、已标价合同货物清单、招投标澄清文件和往来函件等招投标资料作为签订依据。非招标采购物资合同应以确定采购结果的相关信息作为签订的依据。招标采购的物资,签订书面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不得再行签订背离合同的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二、合同管理模式

电网企业合同管理历经了3个阶段的变化。2004年以前,各网省公司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的物资采购,没有统一的物资合同管理;2005~2008年,电网企业实施两级集中规模招标采购模式,合同管理采取哪级项目单位出资,相应物资部门进行签约,履约结算;2009年至今,电网企业实施全面的物资集约化体系建设,按照物资集约化整体设计方案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全面提升物资集约化程度,实行“统签、统付”管理。即:省公司出资采购的物资合同全部由省公司进行签订、结算。随着物力集约化不断深入,目前,电网企业合同管理体系是以批次采购合同管理为主、协议库存及超市化采购框架合同为辅,全面覆盖公司基建项目、技改项目、农网项目、电能表及日常办公运维物资的全口径合同管理模式。电网企业对物资采购合同文本实行统一管理,目前应用98套物资采购合同文本,用以规范公司合同承办人员的合同签订、履行行为,防范法律、商业风险,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同签约全面应用eRp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固化文本格式和签订流程,招标结果自动回传,合同文本自动生成。招标采购的物资,合同签订可采用简化签约文本,签订时只打印并签署合同协议书和附件,通用合同条款和专用合同条款以招标文件规定并经投标文件及澄清文件确认的合同商务和技术条款为准。

三、合同管理流程

系统流转:合同管理人员根据电子商务平台的中标结果,以需求单位或者工程项目为单位根据合同模板起草物资合同,供应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在线对合同草稿进行确认,电子商务平台将合同结构化信息(即合同协议书、供货范围及分项报价分析表等)传递给eRp系统,生成采购订单。同时,合同在经法系统中流转,完成审批程序。纸制合同签订:供应商携中标通知书等相关资料至供应商服务大厅签订商务合同。合同承办人应仔细核对供应商提供的相应资料是否齐备。供应商授权代表应对合同正本逐页小签或加盖合同骑缝章。合同履约流程。建立物资供应台账管理机制:在合同台账的基础上,对计划、招标、履约、配送、结算等环节进行补充,形成从计划到结算的“物资供应一本帐”管理。建立两级物资调配机制:在省公司层面建立物资调配中心、在地(市)公司设立物资调配室。按照管理范畴,省公司调配中心负责全部基建项目、农网工程及业务范围内部分检修类的物资需求和统一安排物资供应,对外统一安排供应商资源;地市公司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物资调配管理,分析和监控本地(市)物资供应关键节点执行情况,积极协调项目现场和供应商履约,主动落实物资到货情况。建立月计划、周协调、日调度工作机制:物资调配中心(室)每月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统筹安排供应商生产和现场到货计划;每周召开履约协调会,协调计划执行中的问题;每日调度供应商发货和现场接收,跟踪掌控物资到货情况。建立监控预警机制。按照物资供应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环节,统筹安排合理需求计划、招标计划、供应计划和结算计划的时间,根据各时间节点,监督物资供应执行,提前预警、跟踪督办、主动履约、保障供应。在eRp平台开发监控预警功能,设置四级预警参数,监控物资供应链全过程,主动发出预警信息,并通过督办单跟踪解决预警信息。合同结算管理主要分为保函管理、发票管理、付款申请管理三个内容,合同款项主要主要根据履约的过程分为预付款、到货款、质保款、投运款四阶段款项。预付款申请由供应商在电子商务平台登记履约保函信息,生成预付款申请;到货款申请由供应商在电子商务平台登记发票信息生成到货款申请;完成投运管理与质保管理后可分别生成投运款与质保款申请。

四、下一步合同管理重点

电子合同主要条款篇5

注意订立合同的

各方有无签约主体资格

在签订合同时,企业应当首先注意合作方有无签约主体资格,合作方要么是个人、要么是法人。倘若由企业的分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办事处、部门、工程处等性质的单位具体接洽、承办或执行合同,该合同仍须加盖其法人公章或者由其法人单位出具《确认书》确认该签约行为及内容。

如果合作方是个人,要调查其是否有相应的行为能力,特别应注意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合同,同时,当出现纠纷的时候,也有利于企业的诉讼和法院的执行。

注意明确合同的法律关系

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注意明确合同的法律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实践中,许多企业所签订的合同在内容上常常表现为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法律关系混杂的情况,使得合同内容“四不像”。为避免这种情况,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把握交易目的的核心,紧紧围绕交易目的,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切忌在一份合同中交易目的不明确,或者多个交易目的并存。

注意合同是否有效

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的效力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这直接关系到交易目的能否实现。注意所签订的合同是否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目的违法等情形。

注意合同的形式要求

合同的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要求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电报、电传、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等可以有形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目前,以电子邮件形式订立合同不易于维护交易的安全性。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本身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另一方面,合同文本以电子证据形式存在,难以固定和保存,一旦灭失难以恢复。因而基于上述考虑,现阶段,电子邮件不宜作为订立合同的主要书面形式。

注意合同条款的完备性

合同的条款有必要条款和一般条款之分,必要条款是否具备影响到合同的成立。必要条款因合同类型不同而不同,如买卖合同中的价款、借款合同中币种的规定等。通常情况下,合同需具备以下条款:(1)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注意争议解决条款的确定有效

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通常依据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解决争议。通常情况下,可以在仲裁或者诉讼中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解决。仲裁解决纠纷具有简便快捷、保密性强的优势,在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时,需要注意所选定的仲裁机构名称应当明确,如合同正反两面都有条款时,正面应当说明背面条款有效力,标明页数。合同中若有补充协议,应当说明补充协议也适用仲裁。如注明“主合同争议解决方式适用补充协议”。

若选择诉讼方式解决纠纷,两审终审,法院受案范围比仲裁委员会要宽,可以提供最大程度的救济。需要注意约定管辖法院时应明确单一,可以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法院中任意选择一处法院管辖,并且不得违反专属管辖和级别管辖。不得选择其中两个以上法院管辖或者写成XX或XX地法院管辖,否则协议管辖无效。

注意授权代表签订合同时

应出具授权委托书

电子合同主要条款篇6

一、加强对票据流通性的保护,对票据记载金额的规定进行修改

我国现行《票据法》第8条规定,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该规定对于避免当事人之间产生纷争,便于金融机构在接受票据时易于处理上述纷争确有好处,但其违反了票据的流通性特性,与国际通行做法不符。票据是流通证券,流通是票据的基本特征。票据流通的快慢直接制约、影响着商品交易的效率和频率。基于票据法追求效率、促进流通、鼓励交易的基本精神,应尽量避免票据无效的情形,以使票据权利人获得最大限度的票据法的救济。因此,在前述情形下,国际通行做法是以不否定票据有效性为原则,尽量采取其他补救性的措施。两大法系国家的票据法以及国际公约的规定均遵循了这一原则。如属于英美法系的澳大利亚《1909年汇票法》第14节第2款规定,当汇票记载1个以上的应付金额时,由于其可能性,其中较小的或最小的金额应当被视为唯一的票据应付金额。属于大陆法系的法国《票据法》第113条规定,汇票金额须以文字大写和数字小写分别表明,如两者有差异,以文字表明的金额为准。如记载金额的文字或数字在汇票上出现数处而金额相异时,以金额最小者为准。《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第6条规定:“当票据应付金额同时以文字或者数字表示,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时,由文字表示的金额为应付金额。如果汇票应付金额多次以文字或者多次以数字表示,而且存在差异时,则以较小的数额为应付金额。”《联合国国际汇票和国际本票公约》第8条规定,以文字表明的金额与以数码表明的金额不符时,票据应付金额即以文字金额为准。如果金额不止1次以文字表示,而其间有不符之处,应付金额即以较小金额为准。如果金额不止1次以数字表示,而其间不符之处,则适用同样规则。事实上,在我国《票据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也长期存在着以大写为准的通行惯例。中国人民银行在1987年作出的《关于认定和兑付大小写不一致凭证问题的复函》就明确了可以认定大小写不一致凭证的有效性。在1988年颁布的《上海市票据暂行规定》中,其第11条即明确规定:“票据金额应当以文字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两数不符时,以文字大写为准。”在现行票据法征求意见稿的第7条也曾规定:“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二者不一致的,以中文大写数字金额为准”。综上,建议我国票据法在修改过程中,遵循国际通行惯例,为保证票据的流通性,对于票据记载内容,应允许文字和数码不一致或者记载不全的情形存在。具体建议如下。

(一)当票据应付金额同时以文字或者数字表示,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时,以文字记载的金额为准。

(二)中文或者数码记载虽一致,但中文或者数码有几次记载的,应以数额较少的为准。

二、明确界定重大过失,正确认定付款人及其付款人的责任

《票据法》第57条规定,付款人及其付款人付款时,应当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付款人及其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应当自行承担责任。由上述规定可见,付款人及其付款人在付款时若具有重大过失,对相关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在司法实务中,如何判定付款人及其付款人在付款审查时是否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是否具有重大过失是争议的焦点问题。我国现有的相关规定,由于制定机构的不同,内容也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第17条规定,银行以善意且符合规定和正常操作程序审查,对伪造、变造的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以及需要交验的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未发现异常而支付金额的,对出票人或付款人不再承担受委托付款的责任,对持票人或收款人不再承担付款的责任。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票据若干规定》)第69条则规定,付款人或者付款人未能识别出伪造、变造的票据或者身份证件而错误付款,属于《票据法》第57条规定的“重大过失”,给持票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付款人或者付款人承担责任后有权向伪造者、变造者依法追偿。持票人有过错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显然,《支付结算办法》关于是否具有重大过失的认定标准为付款人及其付款人在付款时是否根据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和正常操作程序对票据进行审查。《票据若干规定》关于是否具有重大过失的认定标准则是付款人及其付款人在付款时是否审查出伪造、变造事实。关于两者的法律适用问题,显然,由于《支付结算办法》的法律位阶仅为行政规章,而非法律[1]或者行政法规,因此,我们在认定相关票据行为的效力时仅作为参考而非直接适用的依据。而《票据若干规定》为司法解释,应为法院在司法适用中应予遵循的规范依据。但关于两者规定的科学性问题,现存争议。有观点认为,银行工作人员不是专业的鉴定人员,在将现代高科技成果应用于造假行为的情形下,银行工作人员很难识别票据和身份证件的真伪,因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付款人或者付款人只要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虽未能识别真伪的,也不应承担责任。《支付结算办法》将付款人及其付款人在付款时是否根据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和正常操作程序对票据进行审查作为认定重大过失的标准科学、合理。《票据若干规定》的规定对于银行的审查义务规定得过于严苛,建议予以修改。另有观点认为,《支付结算办法》是作为付款人或者付款人的银行的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因此,在利益保护上带有保护金融机构的倾向性。虽然对于善意的判断可以有通常标准,但制定操作程序的主体要么是付款人或者付款人本身要么是其行政主管部门,故不可避免地偏重于对其利益的保护。而且,相关操作规程是否科学、合理需要依法进行判定,并不能当然认定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即具有合法性。尽管将现代高科技成果应用于造假行为,给付款人识别票据和身份证件的真伪带来极大的困难。但如果因此认定付款人或者其人尽到了审查时的合理注意义务,无需承担民事责任,则“对持票人显失公平,而且不利于银行改进技术装备,加强责任感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况且,我国公民的身份证将改变现有的形式,逐步被ic卡取代。届时,ic卡将给银行实施有效票据管理、提高付款银行辨伪能力等带来极大方便。”[2]我们认为,一般而言,付款人及其付款人付款时的审查义务包括对背书连续与否的审查以及对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的审查。依据民法法理,“对于过错的判断,应当区分不同形式的过错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标准。过错的基本形式是故意和过失。……对过失的判断应当采取客观的标准,因为过失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行为人违反了行为标准,为了正确归责的需要,采用客观标准加以判断更加合理。”[3]客观过错说将过错判断的基础,“由个人人格之非难可能性,转为依社会秩序之客观需要而决定”。[4]“过失成否之判断,……系建立于‘客观标准(objectivestandard)’之上,其内容则为社会之一般人事及道德意思”。[5]关于判断过失的学说,有违反注意义务说、行为标准违反说、权利侵害说、效率说。《支付结算办法》规定的过失的认定标准主要采用了行为标准违反说,而《票据若干规定》的规定则主要采用了权利侵害说。应当明确的是,在明确该情形下重大过失的判定标准时,应注意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根据实质公平的原则,综合考量当事人之间交易能力的差异、责任分配的社会效率、行为人的职业特点、职业要求、行业发展等因素进行判定,既不能绝对认定只要按照符合规定和正常操作程序(尤其是在并无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只有内部规章和行业规则进行规范的情形下)进行了审查就认定无需承担民事责任,也不能绝对认为只要付款人及其付款人未审查出伪造、变造事实就由其完全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不考虑持票人自身的过错等因素的存在。

三、完善票据丧失救济制度,合法保护各方当事人权利

《票据法》第15条以及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票据若干规定》对票据丧失救济制度进行了规定。但关于3种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适用范围以及各制度的衔接等问题仍需完善。

(一)需明确规定未完全记载《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19条规定内容的空白支票(收款人、票据金额等授权补记的票据事项中的一项或者两项空白)可否挂失问题

《票据若干规定》第25条只规定了空白支票丧失后,失票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但对于可否通知挂失止付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司法实务中,对于如果金额及收款人空白的空白支票丢失、失票人申请挂失止付的情形应否受理,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19条和《支付结算办法》第49条规定,挂失止付通知书需记载金额和收款人,由于空白授权支票在补记之前,其未记载金额和收款人,故不符合《票据管理实施办法》这一行政法规的规定,不能挂失止付,只能采取公示催告的程序进行失票救济。另有观点认为,挂失止付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防止失票人权利被侵害。对于付款人而言,在其已收到挂失止付通知、能够从形式上确定持票人提示付款的票据存在权利争议的情形下,应对丧失票据予以挂失止付。尽管空白支票在未予补记完全之前,不具有完全票据的效力,但其丧失后也存在着被他人补记后被冒领或者转让给善意第三人的风险,因此,在付款人有合理理由能够判断申请人非冒名挂失、恶意挂失的情形下应予挂失止付。我们认为,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挂失止付制度的性质、目的及价值取向。挂失止付制度为在失票人发现其失票、但又不及请求司法机关保护其权利的情形下使其权利免受紧迫损害的一种应急性临时措施,因此,其具有防止权利侵害的目的和功能。应当说,在票据法律关系中,失票人与票据付款人在法律上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不存在互相强加义务的问题。但客观而言,实务中使用的票据,大多是由银行充任付款人或者付款人,而银行大部分是国有银行,因此,有观点认为,在失票人和付款人之间的利益砝码上,相关规定倾向于付款人利益的保护,如《支付结算办法》关于可以挂失止付票据的范围限定等。正如前文所述,挂失止付是防范失票人权利被侵害的临时性措施,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因此,在付款人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对申请支付的票据权利人可以形成合理怀疑的情形下,如果仅因空白支票合法授权补记事项未补记完全即绝对拒绝受理挂失止付通知,将会给他人冒领或者骗取票款以可乘之机,导致失票人的权利受损,引发关于付款人不予挂失止付有违诚信原则,其具有疏于协助过错的质疑。

2.空白票据的效力及可挂失性的分析。各国票据法均承认空白票据具有预定效力。尽管空白支票不具有完全票据的效力,原则上,其在授权补记事项补记完全之后具有流通性,但在实务中,基于其具有预定效力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在未予补记完全之前,其也存在着事实上的流通性。因此,空白支票丧失,存在着被他人补记后被冒领或者转让给善意第三人的风险,如果绝对不允许挂失止付将可能损害失票人利益。应当说,空白支票在补记前丧失的,虽然持票人对金额和收款人的补记具有不确定性,但由于票据种类、号码、出票日期等要素具有唯一性,且该空白支票金额、收款人的补记也只能为1次,故在这一意义上说,补记后的票据如果仅系金额、收款人与挂失止付通知书的内容不符,那么付款人及其付款人也可以根据前述相同内容对持票人的身份产生合理怀疑。

3.《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19条规定的理由以及该规定的性质。权威观点认为,《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19条的制定理由是:第一,确定金额是支票必须记载事项,无该事项则支票为无效票据,无法办理挂失止付。第二,防止止付申请人逃避签发空头支票的责任。第三,是防止申请人冒名挂失、恶意挂失的主要措施。止付申请人是否了解支票金额、收款人名称是核实申请人身份的重要依据。第四,该规定与票据法并不冲突。应当说,上述理由确有其合理性,其对于防止申请人冒名挂失、恶意挂失确有必要。具有上述办法以及《支付结算办法》关于挂失止付申请书必备事项的票据具有唯一性和特定性,能够使付款人确定对何票据进行止付,并使其信赖挂失止付申请人具有票据权利人的合法身份,将付款人错误止付的风险尽量降到低处,从这一角度分析,其更多地带有行政主管部门防范金融机构风险、加强对金融机构管理的意图,故其在性质上定性为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似更适宜。

4.其他国家(地区)立法例的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法律对空白支票的可挂失性持肯定态度。如我国台湾地区《票据挂失止付信息处理须知》第2条规定:本须知所称票据包括已记载完成之票据、未记载完成之空白票据……。《票据挂失止付处理准则》第11条规定:通知止付之票据如为业经签名而未记载完成之空白票据,而于丧失后经补充记载完成者,准照前3条规定办理,付款行应就票载金额限度内予以止付。前项票据之止付通知书,票据权利人未能记载之事项,以嗣后提示请求付款之票据所记载之事项,视为止付通知书所记载之事项。但应予明确的是,空白支票进行挂失止付的通知与完全票据的挂失止付通知存在不完全相同之处,该止付通知应包含两层含义:一即止付权之存在附法定条件,二即止付权存在时其行使附停止条件。[6]简言之,由于空白支票具有补记后才发生行使和票据权利效力的特性,规定空白支票的失票人在票面金额、付款人未补记之前,可以为挂失止付,但挂失止付通知应在空白支票被补充完全并向票据债务人提出支付请求时才发生效力。

(二)建议对未到期票据规定预先登记制度

未到期的票据尚不具有可支付性,故在到期日之前即使为挂失通知的,也不进行挂失支付。但由于在到期日届至时即具有了可支付性,如在丧失之时不及时进行预先登记而待票据到期后才申请挂失止付,恐有票据款项已被非法支取之虞。为充分保护失票人的权利,我国台湾地区《票据法施行细则》第5条规定,票据权利人就到期日前之票据为止付通知时,付款人应先预先登记,俟到期日后,再依前项规定办理。其以票载发票日前之支票为止付通知者,亦同。我国《票据法》对该问题未作规定,建议借鉴上述规定,规定对未到期票据的预先登记制度,待到期后,再办理挂失止付。

(三)建议明确规定因虚构票据丧失事实而致法院作出除权判决情形下的合法持票人的救济措施

《民事诉讼法》第200条仅规定了申请人因正常理由未在公示催告期内申报权利,在除权判决作出后可以提起撤销之诉,但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申请公示催告人虚构票据丧失事实而导致法院作出除权判决后,合法持票人的票据权利如何保护的问题。其能否适用前述200条的规定提起撤销之诉?是在提起撤销之诉之时,一并请求确认其票据权利并判令票据债务人履行给付义务还是需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撤销生效除权判决,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由于公示催告程序并非诉讼程序,非解决当事人的争议,故其不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意见》)第207条规定,按照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可以通过提起普通诉讼的方式明确权利主体、救济合法持票人的权利。另有观点认为,公示催告程序案件中的当事人应为申请人或已申报权利的申报人,而不应包括未申报权利的利害关系人,因此,未申报权利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再审,并不违反《民事诉讼法意见》第207条的规定。退一步而言,即使未申报权利的利害关系人被认定为当事人,不可以申请再审,但依据关于再审提起方式的规定,也可采用院长提起程序等其他提起再审的方式撤销错误的除权判决。我们认为,关于该问题的解决,应综合公示催告程序的性质、《民事诉讼法》第200条规定的立法目的以及再审程序的制度功能进一步加强研究。

四、完善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

《票据法》第18条[7]对票据的利益返还请求权进行了规定。关于该条的完善主要有以下5点建议。

(一)对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予以明确

关于其性质问题,理论界存在争议,各国立法例规定的也不同,主要有6种观点,[8]目前我国学者倾向于票据法上的权利说。由于性质界定不同,关于其适用范围等问题均存在争议,《票据法》第18条将该权利表述为民事权利,而民事权利的外延广泛,这引发了相关争论。因此,为正确适用该制度,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对其性质予以明确。

(二)明确界定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适用情形

现行票据法将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适用情形规定为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两种。但有观点认为,票据记载事项欠缺意味着票据为无效票据,无享有票据权利和票据权利丧失的前提,故该情形不符合立法本意,正确表述应为保全手续不全。另有观点认为,保全手续不全而丧失票据权利的,确应属于行使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情形,但不能以此代替票据记载事项欠缺情形下的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票据记载事项欠缺确实意味着票据为无效票据,但在该情形下,如果持票人已经交付票款,但由于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使该票据成为无效票据的,持票人无法行使票据权利,故持票人也应享有票据返还请求权。关于该问题的解决,主要应明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的设立目的、性质以及适用条件。

(三)具体规定返还利益的范围

该条仅笼统规定,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关于该利益的范围是仅为票载未支付金额还是应包括该金额以及其利息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仅为票载未支付金额,理由是:之所以票据权利无法行使,是由于持票人具有过错,故不返还该金额的利息部分并非不公。另一种观点认为,因利息属于票载未支付金额的合法孳息,故基于公平原则也应返还。还有观点认为,义务人获得利益是利益返还请求权必不可少的成立条件,故应否返还利息,应视具体情况明确该利息部分是否属于义务人的获益而确定。

(四)明确利益返还义务人以及在存在数个利益返还义务人时之间的责任形式

该条规定利益返还义务人为出票人或者承兑人,在司法实务中,存在持票人不管是否上述主体获得利益,一概将其列为被告的问题。目前,关于背书人应否为责任主体也是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此外,出票人、承兑人是否均为责任主体,其责任形式如何也是需予研究的问题。

(五)明确返还利益的形态

该条只规定为利益,但该利益是以货币方式返还还是允许以实物等方式返还,票据法并未明确。

五、关于票据保证、票据权利质押效力要件规定的正确理解与完善

《票据法》第35条[9]、第46条[10]分别规定票据质押和票据保证需在票据上记载质押和保证字样。关于未记载保证或者质押字样能否认定有效成立票据保证或者票据质押问题,《票据若干规定》第62条规定,保证人未在票据或者粘单上记载“保证”字样而另行签订保证合同或者保证条款的,不属于票据保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解释》)第98条则规定,以汇票、支票、本票出质,出质人与质权人没有背书记载“质押”字样,以票据出质对抗善意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显然,《票据若干规定》规定在票据上背书保证字样是票据保证的效力要件,《担保法解释》规定背书记载质押字样为对抗要件。而《物权法》第224条规定,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没有权利凭证的,质权自有关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关于《物权法》的规定,有观点认为,原则上,以无记名票据出质时,由当事人达成设质合意并交付票据即可,无需设质背书记载;以指示票据出质时,除当事人之间的合意、交付票据行为之外,还应在票据上背书设质。[11]由于上述规定存在不同,因此,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如何认定票据保证以及票据权利质权的生效要件存在争议。关于该问题的解决,我们认为,把握以下两点原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第一,应立足于其解决的是票据保证以及票据权利设质这一特殊性,不能根本违背票据法关于票据行为要式性的规定;第二,因其解决的是担保问题,故也应根据担保法的基本法理,注意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明确效力要件。

六、适应电子汇票以及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实施的需要,修改、完善《票据法》

(一)对《票据法》第19条、81条的修改建议

在当时的起草背景下,依据《票据法》第19条[12]、81条[13]的规定,票据均为纸票。但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支票的兑付,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支票影像交换业务,并且制定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规定了电子商业汇票制度,因此,该条规定中见票给付中的“票”不仅应包括纸票、还应包括上述所提及的以电子形式或者影像形式存在的电票或者影像票据。

(二)增加对电子签名合法性及是否可问题的规定

1.电子签名的合法性问题。《票据法》第7条规定,票据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法人和其他使用票据的单位在票据上的签章,为该法人或者该单位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人的签章。在票据上的签名,应当为该当事人的本名。而由于电子商业汇票采用电子方式,故其以电子方式的签字不可能为《票据法》第7条规定的本名。[14]当然,依据《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的规定,电子签名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其虽不是本名,但我们可以认可其具有合法性。但现在只有《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这一行政规章对其合法性进行认可,其法律位阶较低,故建议票据法对此进行规定。

2.关于电子签名的可问题。《票据法》第5条规定了票据,即票据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人在票据上签章,并应当在票据上表明其关系。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第13条则规定,原则上不允许电子签名。关于其应否进行特殊性规定,应综合考量是否符合可靠性原则、明确审查授权文书主体、验证程序、是否需要配套措施、对于第三人是否有效等因素进行确定。建议《票据法》第5条对于电子商业汇票签名的可性进行明确规定。

3.关于电子商业汇票真实性审核义务主体的确定以及责任主体的特别规定。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中,存在接入行这一主体。在纸质汇票情形下,承兑人负有审核票据真实性的责任,但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中,该审核责任是否转移给接入行,错付责任如何确认,需要票据法根据电子商业汇票的特殊性进行特别规定。

4.关于电子商业汇票以及影像支票质权设定上的特别规定。正如前文所述,《物权法》第224条规定,以汇票、支票、本票……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没有权利凭证的,质权自有关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因此,电子票据是否属于没有权利凭证的票据,如何根据《物权法》第224条的规定,确定电子票据质权有效设立的方式需要进行明确规定。

5.关于对于电子形式下的禁止转让票据和禁止转让背书票据商业汇票的可背书性应否作出特别规定进行明确规定。《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第22条不允许对上述票据进行“继续背书”。而《票据法》以及《票据若干规定》均未作出禁止背书的规定,只是对于背书的效力进行了规定。从票据法理而言,票据具有流通性,票据流通主要采取背书方式。但为减轻票据债务人的票据责任,法律规定了背书的可禁止性。对于禁止转让票据而言,该票据丧失了可背书性,不再发生票据背书转让的权利转移效力、资格授予效力及权利担保效力。但对于禁止转让背书票据而言,背书行为并非完全不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只是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票据责任。因此,如规定不允许“继续背书”是否与《票据法》以及《票据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相冲突,如何平衡票据债务人的利益保护与票据的流通性之间的关系,需予明确。

6.关于承兑人开户行有权代为应答和代为签章规定是否具有合法性,应予明确。《支付结算办法》第89条规定,付款人收到开户银行的付款通知,应在当日通知银行付款。付款人在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3日内(遇法定休假日顺延,下同)未通知银行付款的,视同付款人承诺付款,银行应于付款人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第4日上午开始营业时,将票款划给持票人。此为承兑人开户行有权代为应答制度。该权利来源值得深入研究。《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第60条根据上述规定,也规定了承兑人开户行有权代为应答和代为签章。我国《票据法》中并无关于代为应答的规定,而《支付结算办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均为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行政规章,其效力层次不够。而该规定,在债务人有多笔债务的情形下,是否与关于受偿顺位的规定或者约定相矛盾,需值考虑。此外,代为签章应有当事人授权,在无当事人授权的情形下,只是依据作为行政规章的该办法规定代为签章,权利来源是否合法,也值研究。

7.对支票影印系统实施过程中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应予明确,在票据法的相关规定中进行特别规定。例如,应明确对影像与留存实物的符合与否承担审慎审核义务的主体,进而明确在两者不符情形下的责任主体以及责任形式。

七、对《票据法》第86条的规定进行完善

(一)明确未补记前的支票的效力

我国《票据法》第86条对补充前的空白支票的效力进行了规定,即未补记前的支票,不得使用。我国《支付结算办法》将”不得使用”解释为还包括不得转让的意思。而《票据若干规定》第45条规定:空白授权票据的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时未对票据必须记载事项补充完全,因付款人或者付款人拒绝接收该票据而提讼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其只规定补充完全的空白授权票据不能行使权利,而未明确否定在补充前空白支票的流通性。我们认为,依据票据法理,空白支票具有流通性,只是在补充权行使前不能行使票据权利。因此,凡是规定空白票据的国家,其立法均承认空白支票的流通性,如《美国统一商法典》第3-115条规定,在签发时其内容显示意图成为票据的文件,在任何必要部分仍未记载完全时就已签名的,在补填记载完全之前,不能行使票据权利,在补填完全之后,得依完全票据行使票据权利。综上,建议《票据法》对补充前的空白支票的效力是否包含不得转让的内容进行明确界定,以防发生争议。

(二)对补充权行使后的法律效力以及超出补充权范围对善意的持票人的保护等问题进行规定

我国《票据法》第86条对上述问题没有规定,仅是在《票据若干规定》第68条进行了规定。建议借鉴国际公约及其他立法例予以完善。如,《日内瓦统一支票法》第13条规定,支票于发票时欠缺应记载事项,经补充记载完成,而其补充不符合原协议时,付款人不得以此未遵守协议之事对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以恶意或重大过失取得支票者不在此限。

注释:

[1]法理学分类中的狭义上的法律。

[2]曹守晔、王小能:“统一办案标准,维护金融安全——《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下)”,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2月28日第3版。

[3]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4页。

[4]邱聪智:《民法研究》(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5]ibid.p.170,p.177,p.179.

[6]曾世雄等:《票据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7]该条规定,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

[8]即新票据权利说、票据权利残留物说与票据权利变形物说、损害赔偿请求权说、不当得利请求权说、票据法上的权利说等。

[9]第35条规定,汇票可以设定质押;质押时应当以背书记载“质押”字样。被背书人依法实现其质权时,可以行使汇票权利。

[10]第46条规定,保证人必须在汇票或者粘单上记载下列事项:(一)表明“保证”的字样。

[11]最高人民法院物权法研究小组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660页。

[12]第19条规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电子合同主要条款篇7

【关键词】网上银行;监管;立法现状;完善

一、我国网上银行监管的立法发展

我国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已有很长时间,但是涉及该领域的立法却相对滞后。1999年我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了数据电文可以做为合同的书面形式之一,这就为电子交易形式确立了法律地位,为网上银行的立法创立了法律空间。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关于网上银行的第一部行政规章。该《暂行办法》主要规定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定义,市场准入条件和程序,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规则以及网上银行的法律责任。200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又下发了《关于落实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准入程序与形式、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申请的审查要点,以及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和报告要求等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网上银行立法的空白,为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暂行办法》的颁布对于加强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与监管都处于探索时期,对电子银行业务的整体发展研究还有待于深入。《暂行办法》主要着眼于网上银行的监管,只对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开展银行业务进行了初步规范,而没有涉及利用同一平台开展的手机银行业务、个人数字辅助(pDa)银行业务等的监管与规范。这就导致对同一电子银行平台上相同风险的监管,因客户所使用的设备不同而产生差异,监管网上银行有依据,而监管其他类似银行业务“无法可依”,不利于真正控制电子银行的风险。为有效控制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在认真分析总结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金融法律制度,借鉴境外有关机构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监管经验,我国银监会在2006年正式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办法》明确界定了电子银行的概念和范围,将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统一到电子银行的监管范畴之中,并规定了《办法》的适用范围及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基本原则。另外规定了金融机构申请开办电子银行业务,或者变更电子银行业务品种的条件、要求和审批程序,以及电子银行业务日常监管的基本要求及法律责任等。《指引》界定了电子银行安全评估的含义和基本原则,说明了可以从事电子银行安全评估的机构种类、条件及电子银行安全评估应遵守的基本流程、评估内容和评估方式。上述规则为网上银行业务及其风险的监管确立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但是,从网上银行发展趋势来看,仍无法满足现实监管需要。并且对网上银行仍延用对传统银行的监管模式,这与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也很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的监管体系,以促进网上银行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网上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一)对客户利益的维护问题

我国网上银行的监管缺乏对客户利益的维护。首先,网上银行服务协议中的相关条款在加重了客户责任的同时减轻了自己的责任。现在的网上银行一般都会在与客户签订一份“网上银行服务协议”,假如不同意该协议则无法申请或开通网上银行。一旦客户开始正式申请网上银行服务,就被视作接受了该服务协议。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可见,这种“服务协议”的内容属于格式条款,对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除了对该条款进行说明外,还要承担《合同法》第41条规定的:“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的风险。另外,根据《合同法》第40条:“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这些条款都是对客户有利的,但实际情况却是相反的,许多网上银行服务协议的有关条款都规定了加重客户的责任而减轻自己的责任。一旦发生与客户的纠纷,这些由银行精心制定的条款,便存在不能保护客户的利益。其次,将不可抗力作为网络银行的免责条款的规定,显得过于宽泛,缺乏对客户利益的保护。在所有的网上银行服务协议中都约定了遇到不可抗力而发生意外事件时,银行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样的协议从法律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根据《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即在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下,不能履约的一方并不一定能够全部地免除履约责任,需要根据不可抗力的实际影响,在受影响的实际范围内方可免除责任。然而,服务协议中往往不会对“不可抗力”做具体说明,这样就规避了应承担的责任。

这就需要对客户利益保护制度加以完善。为了保护客户利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强化披露质量。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使客户对网上银行的运作状况充分了解,发挥公众监督作用。我国应当为网上银行制订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则。包括在网站上定期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网上银行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有关信息;建立独立评估报告备案制度等。第二,规范网上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服务协议。首先,银行应当根据公平、诚信原则拟订服务协议的规范文本,并应尽可能明确、详尽地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其次,重视银行与客户之间责任的分担,如因不可抗拒导致损害免责的具体情形;因黑客袭击、供电、通讯系统的故障导致的损失补偿问题;因交易指令传递出现的错误责任承担等,在协议中做出明确规定。再次,协议中免责条款应以醒目的标题、字体等方式提请客户注意,免责条款不能免除银行的基本义务。最后,约定纠纷的解决机制,促成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迅速解决,避免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第三,明确银行的赔偿责任。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以优先责任原则为主,兼采用完全责任原则的方法。若网上银行因疏忽迟送、误发支付信息的,其赔偿责任限于传递费或支付命令金额加利息,除非它事先预见到会发生这种损失;若故意或欺诈性地泄露用户商业秘密或更改、损毁用户交易数据的,其赔偿额应为用户的全部损失;假如起因于银行有义务维护电子通讯的先进性等方面的问题,银行对此应负赔偿责任;但因破坏电子服务设备,银行则不需负赔偿责任等;另一方面,制定有关赔偿责任的强制性法规类来解决网上银行与用户的责任问题。在目前尚无法律规范对责任加以规制的情况下,用户与网上银行必须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

(二)网上银行的市场准入和退出问题

在网上银行的开业登记监管方面,我国实行核准制。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不仅与网上银行灵活、便捷的设立方式相矛盾,而且已设立的网上银行可能利用先发优势形成市场垄断,这势必会增加市场的进入成本,影响业务创新与技术进步,降低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网上银行处在日益纷繁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当然也同样受到优胜劣汰规律的制约,一旦其不符合经营条件的,也应当适时退出,这就需要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首先,要规定灵活的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过于严格会导致进入网上银行业的市场主体不够宽泛,网上银行业的发展受到制约,而过于宽松则容易造成网上银行滥设,不利于金融安全。因此,应确定松紧适度的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第一,适当放宽市场准入主体条件。我国目前只允许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办网上银行业务,但随着网上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对网上银行业务的介入势不可挡,故我国对进入网上银行业的主体应予以开放,当然,开放不意味着完全放开,只能是有限度的放开,即不是所有的主体都可进入这一领域,而应当对进入主体进行必要的限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暂时只能允许金融机构进入这一领域,因为这一主体是与网上银行业有直接关联的,并且它们具备了开办网上银行业的部分条件,只要对其加以监管,不会给客户利益带来较大的风险波动。第二,逐步放宽网上银行的业务范围。随着网络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监管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应扩大网上银行的业务范围,适当放宽银行兼营证券、保险业的限制,逐步实现银行功能的全面化。第三,设定不同类型的市场准入制度。网上银行因业务不同而风险有差异,纯网上银行要面对的风险远远大于分支型网上银行,交易型的网上银行所带来的风险大于信息型、互动型网上银行,应该根据风险的大小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

其次,要完善网上银行的市场退出监管机制。为了把因网上银行退出而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预警、接管、紧急救助、最后贷款人制度等制度。电子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得其易受突发事件的影响而导致经营的失败,这就需要为网上银行设计存款保险制度,必须强制网上银行参加保险。市场竞争必然会使一些银行出局,为将由此引发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当局设置了存款保险制度,当个别银行发生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金融企业提供财务援助,或由存款保险机构参与重组、兼并等活动,或由存款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以帮助银行渡过危机,或在银行倒闭时有效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网上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以充分保障各方利益,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监管法律体系。

(三)网上银行监管的国际参与问题

网上银行的广泛性与开放性,使其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并且业务可以跨境经营,客户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选择银行进行金融交易。但是,由于各国的金融法律规范各不相同,各国法律对于网上银行与客户以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规定存在诸多差异,而且各国的司法管辖权又有着不同的规定,这使得相互间的法律适用冲突在所难免。目前,国际上尚未就网上银行涉及的法律问题达成共同协议,也没有一个相应的仲裁机构。我国在电子银行监管体系的建设上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在立法还是实践上都未与国际接轨,特别是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以后,监管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这就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解决跨国网上银行法律问题。

网上银行业务环境的开放性、交易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强化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染性,使得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的单一监管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因此,制定网上银行法律监管的国际性标准、开展国际化合作日益重要。在监管方式上,在保留原有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范围的同时,突出协作监管,即加强同有关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的信息交流与协调监管措施;在网上银行的法律监管实践中,应积极与各国银行监管当局合作,利用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与国外的金融监管部门进行磋商,达成网上银行经营活动监管的国际共识,以确保网上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

由于各国的法律环境不同,各国法律对网上银行客户的权利义务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别,又由于一国的司法权有其固有的范围,这就使得法律的冲突与管辖权的冲突都成为网上银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有鉴于此,在法律适用的问题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规定:第一,优先肯定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选择特定的法律来支配相互间的权利义务;第二,当事人未作选择时,可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例如,支付令发出者与接收银行之间的权利义务,应适用接收银行所在地的法律。第三,管辖权冲突解决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首先,应肯定当事人对法院选择的自,因为法院的选择也是当事人对私权处分的反映。其次,当事人未作选择时,需根据当事人之间的交易特点来决定,并优先考虑银行所在地法院的管辖权。因为银行在交易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且银行所在地相对稳定且易于确认。再次,为防范有关国家的重大社会利益不受损害,该相关国家的法院也可根据公共秩序保留的原则拒绝当事人自主选择法院的权利。

参考文献

[1]王小兰.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11,(5).

电子合同主要条款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结算工具;电子信用证;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18日

一、电子信用证的内容及应用流程

(一)电子信用证的内容。由于信用证的内容和各个开证行习惯使用的格式不尽相同,国际商会曾经设计了几种标准格式以进行统一减少矛盾,其中的SwiFt格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这些信用证的内容却都大体一致。信用证的内容主要包括:

1、信用证本身说明。如编号、信用证的开证日期和到期日以及到期地点等。

2、兑付方式。

3、信用证的种类。

4、信用证的当事人。

5、汇票条款。包括汇票的种类、出票人、受票人、付款期限等。不需要汇票的交易无需这项内容。

6、货物条款。

7、支付货币和信用证金额。包括币种和总额,信用证金额是开证行付款责任的最高金额。

8、装运和保险条款。不同贸易术语下的目的地不尽相同,所投保的金额和险别也不同。

9、单据条款。通常要求需要提交的各类单据和检验证书等。

10、特殊条款。这一款是视具体的交易而定,常见的有通知保兑行加保兑、限制由某银行议付等。

除此之外,信用证的内容通常还包括开证行的责任条款、信用证编号等内容。

(二)电子信用证业务的流程。电子信用证业务下,一般开证人付款赎单后就结束了,但是如果在之后的买方验货阶段发现货物瑕疵的话,则双方可能会进入诉讼阶段,而信用证在此时可以作为法庭判决的标准。

二、电子信用证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电子化的信用证与纸质信用证相比具有巨大优势,当贸易双方开始借助电子进行磋商、传输、审核单据的时候,极大提高了信用证业务的处理效率,电子结算使原来的10~15天时间缩短将近3~4天甚至更短,更因为采用了银行先支付给出口方大部分货款,然后进口方付款赎单的方式,为进口方周转资金,更高效率地利用资金提供了契机。但是,电子信用证的发展也面临着自身难以解决的忧患。

(一)格式不同而引起的内容误解。各个银行和企业主导的电子信用证业务中,因为各方当事人偏好不同,可能会采取不同格式的信用证及相关单据,如果当事人基于此对单据内容产生理解不一致问题时,就会为贸易带来不便。根据民法的归责原则:责任在开证行时,则视为开证行未指定标准格式;责任在受益人时,开证行可以拒收相关单据并且拒付;责任在提供相关单据的第三方。但是责任认定往往是在事后,而且因为参与主体的复杂性,责任追究往往显得单薄无力,既不能及时挽回贸易损失,也在贸易双方之间产生裂痕。

(二)审单和交单停留在纸质阶段。电子信用证业务的开证合同制已经进入电子阶段,相比起来,电子信用证贸易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交单和审单,往往关系着一项贸易的所有关键性信息,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对网络安全性的担忧,导致大部分银行和商业公司在电子审单和交单这两项上一直比较谨慎,所以长期停留在使用纸质方式上。

(三)结算方式电子化面临挑战。电子信用证业务的结算方式走向电子化还面临巨大挑战。在目前的电子信用证实践中,只有Bolero因为与SwiFt密切合作而申明采用eUCp规则,其他的电子信用证业务都是各自为政。另外,因为国际商会是以准立法方式推出的eUCp1.0,这项规定既给了贸易双方更多的选择,也从侧面说明这一立法有待完善和加强它的权威性。

(四)电子信用证电子签章面临的问题。电子签章首先面对的就是法律效力问题,使用电子签章到底像不像书面签章那样比较容易获得法律认可。再则因为电子文件具有无数次的复制的可能性,电子签名也极有可能被别人利用,所以到底如何确认信用证是否是真人签发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站在贸易安全的角度上考虑,电子签章被盗用破译或者是贸易参与人必须付出大成本的检测代价才能确定真伪时,人们更偏向于使用传统方式,即纸质方式来进行贸易。

(五)电子信用证欺诈问题。因为信用证方式是单证业务,银行在处理信用证的业务时主要是看受益人所提交的单据是否符合信用证条款。单据与单据相关的货物和服务等是否和信用证相符,并不是银行决定是否支付的条件,也就是只要信用证和单据符合要求,银行就会据此议付货款。UCp制定这项条款的本意是要维护银行使之不卷入买卖双方的合同纠纷,但是这项规定不仅造成了当事人串谋造成银行资产流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会使买方即使遭受卖方欺诈而必须承担损失的可能性也增加了。这种明显不公平的状况虽然已经引起了各国的注意,但是各方所采用的救济措施也只是事后的追究责任,所以成效不大,如何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将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六)电子信用证业务脱离银行担保。银行出于安全的考虑,在电子交易业务中的步伐比较谨慎,相比起来,许多不具备担保资质的电子商务公司却纷纷加入了电子信用证业务,他们提供的单证服务和信用证服务已经没有了银行担保,成为了名不副其实的电子信用证服务。

贸易担保公司要求必须缴纳15%左右的履约保证金,相对于银行对开证人和受益人的资信实力进行监督而言,他们为交易双方所设的门槛更加低,往往并不会要求交易双方交付大额保证金,对交易双方的资信调查也可有可无。这些没有资信实力的担保公司无疑是在为买方大开方便之门,使卖方的利益更加得不到保障。

三、电子信用证安全防范措施

因为国际贸易是两个不同国家的当事人,如果在具体执行中出现了问题,双方进入仲裁或者法院的司法程序的话,在取证和适用法律方面都必将面临极其复杂的情况,而且经历时间越久,遭受损失越大,司法过程中的耗资也越大。所以,事后追究责任的措施固然重要,事情防范的意义也显得意义重大。针对上面提到的安全隐患,可以寻求以下防范措施:

(一)尽量选择双方都熟悉的电子信用证格式。不管是国际商会制定的标准格式还是商务公司或者银行的套用格式,对双方有争议的内容应事前进行良好沟通,并对所商议确定的结果在电子信用证中有所体现,以构成银行付款的必要条件和交易双方发生争议时的参考标准。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尽量避免落入对方的文字陷阱,特别注意对方故意利用他国语言形成歧义,故要求以两国语言形成对比参照是非常必要的。在双方协定产生纠纷时作为两方适用法律的问题上,也要注意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差异。

(二)推进电子交单和电子审单。这就要从技术和法律两方面来进行保证:一要确保电子信用证的内容和单据内容的统一性、准确性,这就要求电子技术的改进;二是法律要明确在电子交单和审单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偏差时,各方当事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国际海事委员会电子提单规则》,简称《Cmi电子提单规则》,它规定了电子数据等同书面、数据电文的鉴定、密码、单据的发送与审核等。运用电子密码,使电子提单的转让和使用成为了可能,并规定电子数据的效力等同于书面合同,当交易双方以书面形式签署同意在不违背任何国内法或本地法的前提下进行点传输和电子数据来进行商务往来时,双方当事人已被人为同意不再提出书面形式的抗辩。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关于电子交单的附则》,国际商会eUCp1.0版,简称eUCp。可以看作是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的补充,eUCp涉及了信用证法和电子商务法的内容,明确了一些贸易术语在电子单据和纸质单据中的不同定义以及电子交单的格式和电子拒绝通知的格式,此外还包括银行无法收到电子记录和电子记录损坏时的法律后果等问题。

(三)明确电子结算方式中各方行为的法律后果。电子化的结算方式往往使资金在瞬间完成划拨和支付,因为法律关系复杂,包括银行和客户、计算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通讯线路提供者、供电商等都在这个复杂关系内,如果发生了资金未划拨或者划拨不及时等问题,那么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复杂多样的,相应的原因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时,我们就必须面对法律的认证方法和对各行为人的处理措施并没有完善的规定,这种隐藏的风险和对资金往来及对商业交易内容安全性的考虑使交易当事人都不能尽量信任这种结算方式而积极采用。

(四)立法确定电子签名的认证方法及其法律后果。针对电子签章,《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签字示范法》,简称《电子签字示范法》中规定因为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总会发生对电子签名的真伪产生疑问的现象,而电子签名关系到对签名人身份的确认和对电子数据内容的认可,这项立法为尚无相关法律的国家提供了参考,并对电子签名所产生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后果做出了说明。

而对我国来说,需要尽快立法确定认证电子签名有效的方法,规定相关检验机构的达标条件,政府不能只依靠市场条件来建立这些检验机构,而必须由国家出资成立一个以高标准为基准的检验机构。对于银行来说,有必要追加一项权利和义务,即向交易双方求证电子签名的真伪,而双方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回应。

(五)保证电子信用证业务没有脱离银行信用。对于电子信用证业务不再是由银行而是担保公司来担保,那么,脱离了银行信用的电子信用证能走多远就可想而知了。电子信用证由商业信用发展成为银行信用的初衷就是因为银行作为一个不同于一般法人性质的产业,其背后有庞大的资金实力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它的抗风险性和安全性相较于其他商业团体要高。所以,一方面要提高国际贸易双方的安全意识,鼓励他们采用具有银行信用的电子信用证;另一方面也要打击紊乱的市场秩序,制裁无担保资格而进行信用担保的行为。

银行信用不是制约电子信用证发展的绊脚石,反而是促进它发展的推动力。商业信用正是因为其自身对风险的抗击能力较低,理性经济人往往会寻求更加有保障和安全可靠的交易方式。但是,一些商业公司看准的往往是人们寻求利益的天性,它们以较为低廉的服务价格提供自身并不能承担的高规格的服务,完全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提供的服务成了电子信用证诈骗者的犯罪平台,往往使自身和交易双方都陷入了危机,造成损失的同时又打乱了市场秩序。这种活动一旦成为主导电子信用证业务的主导市场,后果将不堪设想。

主要参考文献:

[1]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组织.UCp600关于电子交单的附则[m].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3.11.

[2]王雪.新编国际贸易单证实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孟祥春,苏姗,潘军.跟单信用证统一管理关于电子交单负责实施中的法律问题[D].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6.6.

电子合同主要条款篇9

   合同中的通知条款主要用于合同各方通知的便利,是合同各方正确履行通知义务的关键。通知是否已经到达对方,有时候是区分合同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关键所在。该条款在合同条款当中非常重要,但在合同起草当中往往被忽视,忽视的原因是很多合同起草者根本不知道该条款有多重要。我国法律对于通知采用“送达主义”,即通知到达对方时生效,这就要求发送方就对方是否已经收到通知承担举证责任。但在实务当中,有时候根本无法实际送达。要么找不到当事人,要么当事人拒绝签收。这时候就可以采用英美法系的“发送主义”,以降低举证的难度,法院一般会认可双方的这种约定。

   通知条款有以下几种表述方式:第一种:在本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甲方负责联系的人:,电子邮件:;乙方负责联系的人:,电子邮件:。一方需要通知的信息发送至对方指定的电子邮箱达3日,即视为对方已经看到并了解邮件内容,送达完成。第二种:甲方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乙方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甲、乙双方向前述对方联系地址以特快专递或者挂号信方式邮寄法律文书的,即视为法律文书已经通知并送达对方。第三种:甲、乙双方关于本合同履行及相关事宜的通知,应当按照本合同载明的地址发出。通知一般以对方或授权代表签名或者盖章确认为准。如果以特快专递或者挂号信形式寄送的,自发出之日起第四日视为送达之日。在合同有效期内,任何一方的联系方式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上述三种方式中的第一种通过电子邮件来通知是简单,但是举证时较难,电子邮件作为证据使用,一般需要公证。电子邮寄公证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第三种方式相比第二种方式来的更公平合理,而且在漫长的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极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发生地址变更,如果还按照原地址发送通知显得不公平,但当事人地址变更一定要及时通知对方,否则当事人就要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因为当事人的联系地址在合同的首部或者尾部已有表述,在合同的通知条款中就没有必要再重复表述。一定要有证据意识,一定要把已经寄送的相关证据保存好,否则打官司的时候会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电子合同主要条款篇10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化,传统的结算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间交易的要求,而交易的复杂性也使传统的债权制度很难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电子债权集安全性和快速性于一体,为债权人提供充分安全的结算手段。因此,电子债权的开发和发展也将成为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

一、电子债权的开发背景

1.企业间结算手段电子化的要求

(1)政策的要求

B2B指的是BusinesstoBusiness,asinbusinessesdoingbusinesswithotherbusinesses,商家对商家的电子商务,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B2B作为一种快速的交易平台,它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垂直B2B模式。它主要是面向制造业或面向商业。另一种模式是水平B2B。它是将各个行业中相近的交易过程集中到一个场所,为企业的采购方和供应方提供了一个交易的机会和条件。

作为电子债权应用范围内的B2B可以是以上两种形式。因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结算是不能以现金的方式进行的。在传统的结算方式下,它可以票据的方式进行,此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主要体现为票据上的债权债务关系。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间的交易形式被无纸化,常常具有跨地域性,如果仍然以传统的结算方式进行,必然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浪费大量人力和财力。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结算相对传统的纸面化结算方式而言,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但是它潜在的危险性更大,更不易被发现。所以,电子债权是为了B2B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电子结算手段而开发的。

(2)社会的要求

B2B的大致交易流程如下:

商业客户向销售商订货并发出“用户订单”,销售商根据“用户订单”的要求向供货商发出“订单查询”,供货商审核“订单查询”,销售商向运输商发出有关货物运输情况的“运输查询”,在确认运输无问题后,销售商给供货商发出“发货通知”,并通知运输商运输,运输商接到“运输通知”后开始发货,接着商业客户向支付网关发出“付款通知”,支付网关向销售商发出交易成功的“转账通知”。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商和供应商或者说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最为理想的电子结算手段是在同一银行的金融系统下,并按照同一模式解决。但在错综复杂的交易情形下,他们在同一银行进行交易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交易双方或多方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双方或多方的开户行之间进行结算就会经过很多的程序,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安全性的降低。因此,交易双方就要寻求在交易行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银行共同模型,它就要求有一种相应法律制度来保护在这种结算模式下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所以,电子债权的产生和开发关系金融系统的利益,也关系到交易主体的利益,它是全社会的要求。

2.票据缺点的克服与优点的结合

(1)连锁拒付的控制

票据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或委托他人于到期日无条件按票面金额付款的有价证券。在我国票据只限于汇票、本票、支票。在以前,它是一种银钱运输工具,而如今却是一种信用结算工具。它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无因性和流通性。无因性促进流通性,保障了交易的安全。商事主体在暂时没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能通过票据转让做成交易,促进商品的流通,这是票据最大的优点所在。

票据作为一种具有信用证明的有价证券,具有提示和回收两个特点。提示是指持票人在票据提示付款期限内应该进行有效的付款提示;回收是指票据债务人在付款的同时,有权将票据收回,此时,因在票据上设定的票据权利已经实现,票据关系即告终结。然而,持票人虽然进行了有效的付款提示,但是付款请求却因为票据债务人没有资金或者其他信用方面的原因遭到拒绝,票据重新退回到持票人手中,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退票或票据的拒付。如果票据上的每一个债务人或几个债务人都出现了上述的问题,就会形成连锁拒付的情况。这不仅会严重损坏债务人的信用,而且债权人的请求权和追索权也很难实现。作为一种支付和结算方式,票据所固有的这些缺点通过自身是无法克服的。因为它上面所代表的金钱债权在没有实现之前只是一种观念上的货币,并没有转变为现实的货币,就永远存在不能被承兑的风险。电子债权它是由银行通过债务人的申请发行的,同时经过严格的登记管理程序,它的发行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信用。所以,电子债权具有消除这种风险的能力。

(2)伪造风险的补救

票据的伪造是指未经他人授权以他人的名义进行票据行为的行为。它可以分为伪造基本票据行为和伪造附属票据行为。前主要是指出票行为的伪造,即伪造票据的签发。后者主要是指出票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的伪造,如背书、承兑、保证等。无论什么种类的伪造,总的来说就是其上的签名是假的。

对票据伪造的法律后果而言,根据我国《票据法》第14条的规定,伪造票据者,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伪造签章的无效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那么对谁的利益影响最大呢?无疑是付款人和持票人。尤其是就付款人而言,只要它不能核实票据上的签名是假的而持票人又合法持有票据的情况下,它就必须付款。所以票据伪造的风险在传统的法律制度下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债务人的签名很难被证明是伪造的,即使证明了,以后也没有效的方法去杜绝。

在电子债权制度下,债务人的签名是以电子签名的方式进行,如我国的《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规定,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视为可靠的签名:

①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②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有电子签名人控制;

③签名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④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当事人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预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此外,本法的第十六条还规定了电子签名的认证制度。

在以上的法规中,可靠的电子签名制度从内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像票据上假冒的签名,而电子签名的认证从外部进一步保证了签名的可靠性。所以笔者认为电子债权相对于票据而言,它是最能保证付款人的利益的,是对票据伪造风险的最有效的补救。

二、电子债权的定义

1.电子债权的推进经过

在电子债权制度的设计和运作方面,走在世界前列非韩国莫属。它曾有过两轮金融开放。第一轮金融开放后,它放松了对短期资本流动的控制,形成了大量短期债务,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温床。第二轮金融开放是在金融危机以后,韩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系统的监管,同时提高了对不良债权的审查力度,它的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金融危机后,虽然说imF给韩国金融危机的建议是尽量减少政府对金融系统的干预,但事实证明,只有政府干预才是让韩国走出金融危机的困境,而金融信息化也是必由之路。因此,在2000年9月,韩国政府决定将电子债权的开发作为金融信息化事的一个环节。2001年2月,指定金融结算院作为委托的对象,由它具体负责电子债权的审查与登记管理工作。2001年12月,电子债权交易条款(基本条款、销售企业和购买企业用的使用协议书)开始制定。2002年3月,电子债权制度开始运作。2006年4月,韩国政府颁布了《电子金融交易法》,明确了有关电子债权的基本规定。

2.电子债权的定义:

根据韩国《电子金融交易法》,电子债权是指符合以下各要件的电子文书中记载的债权人的金钱债权:

(1)债务指定债权人;

(2)电子债权中应当记载债务内容;

(3)必须由《电子签名法》第2条第(3)项中的经过电子认证机构认证的电子签名签署;

(4)必须经过金融机构,并且依据韩国《电子金融交易法》第29条第1款规定,于电子债权管理机构进行登记;

(5)债务人应将具备第(1)项至第(3)项的所有文书,依据《电子交易基本法》第6条第1款的规定向债权人送达;债权人依据同法第6条第2款进行送达;

三、电子债权的特征

1.法理构成上的特征

(1)电子债权是指名债权

债权者,乃特定人对相对特定人得请求为特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之权利也。债权,依债权与证券的紧密关系可分为指名债权和证券债权。

证券债权,指债权的成立、持续、让与、行使依赖有价证券的债权,即证券化的债权。证券债权通过债权和证券的有机结合,将债权和证券一体化,充分利用证券流通性的优势,有效地促进了债权的交易和流转。“指名债权,它是从权利的角度而言的,指与证券债权相对的、普通的、一般的债权人有特定债权意义之债权”,实际上它就是指名之债,是未证券化的普通债权。例如,在借款合同约定,由甲借款给乙;或者在买卖合同中约定,由乙交货给甲。债权人都是特定的,债权人只能是甲,这些债都不表现为证书形式,甲与乙之间的债即为指名之债。电子债权是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下的一种新型债权,但是它毕竟是在传统债权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仍然符合传统债权的特征。从电子债权的定义可以得知,如果要发行一个电子债权,其间的债权人是债务人指定的,也即是说电子债权中的债权人是特定的,债务人只向他发行的电子债权中的特定债权人履行债务,所以从传统债法理论上而言,电子债权是指名债权,具有指名债权最基础的特性。

(2)电子债权的有因性

债之发生,系指客观的新生债之关系。债的发生原因可以分为事件、行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事件是人之行为外之法律事实。行为可分违法行为与适法行为。所以,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能否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完全取决于债产生的原因有效与否,电子债权也不例外。在发行电子债权之前,电子债权中的债权债务人之间必然有一个最为基础的合同关系,此合同关系就是电子债权了生的原因。如果合同关系被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该合同关系就自始无效,电子债权据已存在的原因就消失了,即使是该电子债权已经发行了,它也是一个无效的电子债权。

2.电子债权发行上的特征

(1)变更权的行使

电子债权是指名债权,同时又与原因债权具有关联性。电子债权是通过银行发行的,在债务人与银行之间有一个使用金融系统的电子债权系统的合同。当债务人发行一个电子债权时,它必须向发行银行提出申请,这实际上是一种发行电子债权的意思表示,也要满足传统民法上的意思表示三要素,即目的意思、法效意思、表示行为。同时,这又是一个民事法律行为,又必须主体合法、意思表示真实、标的合法。由于在没有发行电子债权以前的债权是原因债权,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可以用票据形式表现。而电子债权是明显的指名债权,是不能以票据形式表现的。所以,债务人在申请发行电子债权时的意思表示就是在行使债权变更权,将原因债权变更为指名债权。当然,债务人行使这种债权变更权以及所产生的电子债权能否有效,还要由发行银行和专门的电债权管理机构来进行审核与登记。

(2)承诺

根据前述的电子债权的定义中的第(5)项可知,债务人如果要发行电子债权,还必须将发行的事实通知债权人,债权人必须根据本法的相关规定接受才行。那么通知是由债务人了出呢?还是由发行电子债权的银行发出呢?笔者认为应由银行发出。因为银行同意为债务人发行电子债权时,它是基于对债务人的高度信赖。在发行电子债权的整个环节中,它承担的义务是最大的,通知义务便是它最重要的义务。反之,如果不将电子债权发行的事实通知债权人,而只进行登记,则债权人权利的行使有可能产生问题。比如说当发行的电子债权的内容与先前原因债权的内容不一致时,债权人的救济是很困难的。当通知到达债权人以后,债权人必须明确表示接受。这里的接受就是一种债权人对银行发行的电子债权的承诺,同意债务人发行的电子债权里记载的所有内容。所以,就承诺这个法律行为而言,它不是由债权人单方完成的。如果没有银行的通知,它就没有为单方做出承诺的权利。所以,承诺是由银行和债权人共同来完成的。

(3)登记

根据韩国《电子金融交易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电子债权由于它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事关整个金融业的稳定,相对于传统的债权而言,更具有风险性,所以就必须有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与更为专业的管理机构。在韩国,它是以金融结算院来完成电子债权的登记与管理工作的。由于电子债权系统是由金融系统共同开发的电子结算系统。因此,如果企业间要想用电债权的方式来进行结算,就必须接受它的管理。电子债权的登记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在电子债权管理机构进行了合法登记的债权才是最终发行成功的电子债权。

参考文献:

[1]美.斯雷沃斯基.《B2B电子商务》.陈运涛译.中国人民大学也出版社.2003.8

[2]覃有土:《商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2

[3][日]石井正司.“何谓拒付”[J].法学教室,1990,(1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05.4.1颁布

[6]齐爱民崔聪聪:《电子金融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第一版

[7][日]于保不二雄:日本民法债权总论.庄胜荣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284

[8]林诚二:《民法债编总论----体系化解说》2003.6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