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十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十篇

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4:48

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篇1

为有效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确定的重点任务,统筹协调我市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全面提高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特制定本纲要。

一、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气候变化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导致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温将达1.1℃—6.4℃。这种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市气候也有明显的变化。1986—**年,我市出现了9个暖冬,尤其是1997年以后气候进入新的偏暖时段,年平均气温18.7℃,偏高0.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市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出现,气象灾害增多、影响加重。2006年,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特大高温干旱,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年我市西部出现115年来最强的区域性特大暴雨,直接经济损失近30亿元。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呈增加趋势,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二)妥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未来15—20年,我市经济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能源需求和消费将持续上升,能源消费量将由2005年的3882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的6000多万吨标准煤。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要比2005年下降20%。我市能源以高硫、高灰份的煤炭为主,随着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加,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将逐年增加。目前,我市工业仍以传统的重化工业为主,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2006年**GDp占全国的比重仅1.68%,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3.39%,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全国平均多一倍以上。**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照规划,到2020年,**的人均GDp将达到6500美元,经济总量将翻两番。届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面临新的压力。如果仍然按照传统模式发展,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污染物排放将数倍增加。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气候变化对我市科技工作提出迫切需求

科学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基础和根本手段之一。认识气候变化规律、识别气候变化的影响、开发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制定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等需要科技工作的有力支撑。我市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缺乏战略规划和充足的资金投入,难以适应气候变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也难以满足制定和执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的需求。加强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攻关已迫在眉睫。

二、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

直辖十年来,我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气候变化监测、实时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1.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研究。在气候变化监测与服务方面,针对三峡工程建设启动了三峡库区局地气候监测工作,开展了对我市气候冷暖、旱涝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发生和变化规律及成因,在气象灾害评估方面进行了探索,就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启动了**市旱涝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开展了气候影响评估业务。启动了对我市及临近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规律研究,特别是夏季高温干旱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成因诊断分析,为建立**高温热浪和干旱监测预警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2.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对策。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影响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支持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数据库;开展了以极端高温、干旱等异常气候事件为主要内容的评估业务;研发了气候事件评估的模型软件,建立了气候变化监测业务技术平台;开展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启动了《**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编制了《**市清洁能源行动规划》,为节能减排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在燃煤高效发电技术和热电联产技术、煤层气发电技术、煤矸石混合燃烧发电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高能效和节能技术在钢铁、建材、化工、建筑、交通运输、矿山开发等领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开展了**市风能资源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农村能源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市清洁能源行动研究与示范等科技攻关项目,在风能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太阳能开发利用、地热开发利用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本市区域气象观测网,初步形成了区域气候变化实时监测网络,积累了比较完整的气候观测资料;建立了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市污染防治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市市政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市能矿资源开发及三峡库区环境损伤与工程灾害重点实验室、**市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市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重点实验室和**市林木良种培育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具备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条件。

(三)人才队伍和科技机构建设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市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初步建立了一支包括经济、社会、能源、气象、气候、生态、环境等跨领域、跨学科的核心专家团队,培养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技队伍。同时,与中国气象局共同批准成立了市级气象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机构—**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适应研究;建立了**市清洁生产工程技术中心、**市CDm技术服务中心、**市环境工程中心、**高校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工程中心等一批市级节能减排技术服务机构。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我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立足我市实际,充分发挥政府在气候变化科技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运用市场机制充分鼓励企业参与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技术突破与对策研究相结合。立足自主创新,瞄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方向,集中全市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努力实现气候变化领域的技术跨越,主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减小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同时,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外交形势,研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与激励机制。

3.近期需求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立足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针对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同时,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体系。

4.整体布局与分工实施相结合。立足现有的科技支持渠道,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对我市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工作进行整体布局;同时,要按照各部门职能与分工,分别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和本纲要的任务。

(三)主要目标

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重点行业和典型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应对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政治、经济、贸易方面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高;气候变化的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科研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科技人才队伍水平显著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意识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是:

1.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政策框架和协调机制基本形成,整合科技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改进区域气候变化领域预测、分析、评价和决策技术与方法;

3.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开展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试点示范;

4.有关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林业、渔业、生物多样性、石漠化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并在三峡库区等典型脆弱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试点示范;

5.编制完成**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规划;

6.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形成若干具有较高水平的应对气候变化重点研究开发队伍和基地,组建一批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四、重点任务

(一)气候变化的监测评估和影响研究

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产品解释应用。开展国家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产品解释应用研究,建立我市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影响评估综合技术平台,重建近百年来**区域高分辨率气候变化标准序列,为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预估提供资料基础。

区域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开发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技术,监测气候变化的过程和要素,开展大气成分监测与分析,预测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下未来**市气候变化情况,预测人类活动影响下**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警极端天气/气候和灾害事件及其风险评估。

**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发生频率、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研究青藏高原热力与动力作用、季风、海温等因素与**旱涝、冷暖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关系。

三峡库区气候变化监测、诊断、预测及预估。根据三峡库区气候监测的需要,在三峡库区建立加密气候监测网,根据监测资料研究三峡水库对**气候的影响,建立三峡库区气候变化诊断、预测、预估模型,并开展三峡库区气候变化应对研究,促进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气候背景下**市生态系统的碳、氮和水循环过程及其耦合机制,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研究,根据**区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工具和综合评估模型。

(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

节能和高能效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建筑等高耗能领域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技术与装备,开展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以及工业锅炉(窑炉)改造技术开发,商业和民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开发,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低能耗、绿色建筑研究与示范等,推广应用节能照明技术。开发高效热交换器和热系统的节能技术,加快发展高耗能工业产业的节能降耗新工艺、关键技术和设备。

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开发及产业化。重点研究低成本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积极发展生物能源产业,重点支持研制一体式家用生物质气化炉及配套设备,开发秸秆发电及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能源植物规模化种植与加工技术,生物质热解气化、生物柴油、生物质制乙醇、生物质制氢、生物质燃料气合成二甲醚、生物质燃料气合成汽油和甲醇技术,小城镇区域性集中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山区风能资源分布、评价技术研究,加快推进风能发电成套装备产业化,促进**风电产业发展。支持发展光—热转换材料、集热器结构材料和部件,研发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及组件技术,积极推进薄膜电池、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等先进太阳电池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太阳电池生产和测试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推进新一代的地下温泉热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发展小型高效天然气制氢、大规模煤气化制氢技术。

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高硫煤清洁燃烧与脱硫技术和装备,开发煤炭地下气化以及煤矸石、煤泥等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煤层气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等。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中水利用技术、报废汽车绿色拆解回收利用技术、废家电综合利用技术、废油再生技术、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发电厂二氧化碳净化利用技术等,强化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节约型农业技术。重点研究农业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开发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

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研究农田免耕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究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研究农田生物固碳技术;研究畜禽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开展饲料配方优化研究及饲料添加剂对减少畜禽肠道发酵甲烷气体产生机制及效果评价;研究畜禽粪便循环利用技术。

生物固碳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三峡库区碳循环、物质能循环,各类植物的林分生产力,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石漠化等难利用地的绿化造林,林木蓄碳减排,都市圈固碳造林,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动态及效益预测、功能评价、综合效益评估等技术。

加强碳汇国际合作项目。碳汇是当前国际上非常关注的固碳减排内容,也是发达国家应尽的义务。支持和鼓励我市企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碳汇国际合作。

(三)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

主要脆弱领域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研究气候变化对**农牧业、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特有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等方面的影响,开发相应的适应技术并提出应对措施。

**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影响及适应技术。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灾的技术措施,建立相应的预测预警和适应技术、对策与响应机制。

**市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及风险管理体系研究。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开展动态的气候及农业气候区划,通过影响评估划分我市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评估气候变化对各类敏感脆弱区影响的风险水平,评估不同部门和区县(自治县)的适应气候变化危险水平的能力,研究建立我市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管理体系。

气候变化对重要领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市交通运输、电力供应、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提出应对措施。

适应气候变化案例研究。研究国内外适应气候变化典型案例,总结适应气候变化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适应政策和措施,分析适应措施的成本及效益。

增强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市主要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加强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市农业和生态气候区划工作,研究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气候资源利用途径及农业生产力布局。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分析未来战略机遇期内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及其面临的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分析和谐社会物质文化需求及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分析环境污染态势情景;分析我市用能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进行我市资源丰度评价,国民经济发展与资源需求预测,资源供给与保障能力评价。进行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环境污染自然和社会承受力研究。

**市节能减排潜力分析。进行我市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耗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评估在政策调控、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条件下工业节能减排的潜力。进行我市交通运输能耗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评估在增加公共交通、铁路、内河和管道运量比重后,通过汽车节能和发展洁净能源汽车,我市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我市建筑能耗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市城镇化发展规划,评估在开发推广新型建材和建筑节能综合技术,实施强化建筑节能标准等条件下,我市建筑节能减排潜力。进行我市农业生产能耗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评估在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改变秸秆、薪柴等低效燃烧状况,提高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条件下,我市农业节能减排潜力。根据我市生活用能现状及生活用能水平的基本特点,结合生活用能技术发展趋势及供能约束,进行生活照明、家用电器、汽车、用水、炊事用能等节能潜力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战略。分析我市中长期能源需求趋势,研究我市未来能源需求情况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研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能源供给多元化和节能减排政策的经济技术评价。

**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规划编制。分析我市面临的气候变化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能力建设和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以及保障措施。

节能减排政策与制度研究。研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市场准入政策及资源供应限制政策,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工业企业强制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与能源审计政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等级认证与相应财政税收政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高效低耗运输发展政策及管理办法、建筑工程节能减排审核验收制度、建筑物使用年限管理制度与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经济政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政策、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消费价格累进制政策、鼓励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废旧家电等回收利用等政策的研究。

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节能减排定额管理制度研究。开展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定额管理制度研究;开展水泥、电解铝、钢材、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造纸等重点产品节能减排定额研究;进行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的方案研究。

社会节能减排激励机制研究。评价我市社会节能减排的条件和能力,探索我市社会节能减排的管理体制框架,强化政府在社会节能减排方面的宏观决策与综合协调能力;提出我市社会节能减排的市场调节、制度规范、管理强化、宣传教育的机制和措施,开展促使公民自觉履行节能和环保义务的激励机制研究。

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及对**经济的影响。研究不同时期国际气候变化制度的发展态势,分析其各种可能方案对**经济尤其是产品出口的潜在影响,研究提出应对方案。

清洁发展机制政策与激励机制。研究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对全球碳市场的影响及发展趋势,研究与清洁发展机制(CDm)相适应的政策与机制,研究促进我市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设的政策和激励机制。

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分析我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途径与潜力,研究促进我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

**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委,以加强对**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办公室要强化信息沟通、议事和协调职能,充分调动和整合部门、行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相关的科技资源,提高联动协作效率,共同推进我市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

大力加强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不断完善工作和协调机制;加强**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专家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对气候变化重大科技问题的决策咨询作用和对具体科研工作的学术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专家委员会跨学科的长效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综合交叉研究,搞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攻关。

(二)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

发挥政府作为气候变化科技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市各类科技计划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基金,形成长效投入机制,并积极争取国家各部门的支持,同时引导各部门、行业和区县(自治县)加大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投入。

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社会资金,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投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积极利用金融及资本市场,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气候变化领域;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为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提供资金支持;积极拓展国际资金渠道,争取国际社会的资金支持。

(三)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气候变化科技队伍建设

结合我市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各类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加大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鼓励采取咨询、讲学、技术合作等灵活方式引进海外优秀人才。

建立人才激励与竞争的长效机制,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团队,形成一支既解决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际技术问题,又为政府提供政策方案和决策咨询的气候变化科技人才队伍。

(四)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为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建设一批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机制创新的部级和市级气候变化研究开发基地,加快建设“三峡库区气候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的国家气候变化研究网络节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大力加强气候观测系统,灾害预测预警系统以及农业、水资源和生态系统观测网络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科学数据平台建设,并把共享和整合作为重点,推进网络化气候变化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与机制建设,构筑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支撑平台,形成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服务体系。

(五)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

建立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宣传机制,将应对气候变化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每年制订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方案,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途径广泛宣传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进展和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媒体宣传成为加强政府引导、推进企业行动、提高公众意识的有效途径。

组织开发和编写系列气候变化科普读物和宣传材料。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小学生气候变化科普活动和相关教育。推动高等院校建立相关学生社团,设立气候变化大学生论坛,加强高校气候变化学科建设,开展相关科普活动。

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科普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培训、宣传和示范引导。在城市和农村因地制宜开展气候变化宣传和科普活动。

(六)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篇2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洪涝、干旱、高温、强对流天气、寒潮、暴雨、大雾、冰冻、霜冻、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都有发生。据统计,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各类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绝对值在大幅度地增加,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在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为主要特点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气象灾害防御已经成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重要的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导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现状分析

随着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建成较完整的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与服务面不断拓宽,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气象预警信息,全市每天接受气象服务信息的公众达到95%以上;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取得进展,已经探索建立了市区域联防、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显著下降,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初步构建起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制度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务院有关文件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传播办法》、《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陆续颁布实施;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科普宣传不断深入,通过气象科普基地、气象科普馆、气象科普讲座、大众传媒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了公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气象灾害防御布局重点不够明确。一些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和主要战略经济区的气象灾害易损性越来越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成为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

2.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体现在当前气象业务体系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弱、预报时效短、预报准确率仍不能满足气象灾害防御需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尚未完全覆盖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预警信息的针对性、及时性不够。

3.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尚未建立。缺乏精细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重点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尚未全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支撑仍显不足。

4.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气象灾害频发易发的趋势,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工增雨、雷电防御等气象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需求。

5.全社会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不够健全。部门联合防御气象灾害的机制不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充分,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弱,缺乏必要的防灾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全社会综合防灾体系不完备。

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更加严重威胁。气象灾害对农业、林业、水利、环境、能源、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高敏感行业的影响度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着这些国民经济行业的安全运行。同时,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及其伴生的大气环境变差等问题都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

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气象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以防御突发性气象灾害为重点,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加强合作与交流,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防(减)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气象灾害防御中,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放在首位,完善紧急救助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教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气象灾害防御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非工程性措施与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作用,深入研究气象灾害发生的机理,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探索减轻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有效途径,加强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实行配套综合治理,发挥各种防灾减灾工程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损失。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的防御措施,按轻重缓急推进区域防御,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集中资金,合理配置各种减灾资源,减灾与兴利并举,优先安排气象灾害防御基础性工程,加强重大气象灾害易发区的综合治理,做到近期与长期结合、局部与整体兼顾。

4.坚持依法科学防灾原则。气象灾害的防御要遵循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划,并依托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减灾水平,逐步建立预测、防治、抗御、救援的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组织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我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2016—2020年)

通过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法制体系、组织体系、监测预警和防御体系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提高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使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显著下降,人员伤亡明显减少。

2.近期目标(2016—2017年)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编制全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健全分灾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协调机构,依法、科学、规范、高效处置各类气象灾害。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建立气象、水利、民政、新闻和相关社会团体协作开展气象灾害知识科普宣传教育的合作机制,增强公众抗御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和信心。初步建成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区非工程性措施与工程性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农村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系统、气象信息通信网络系统、气象灾害分析预警系统,提高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和气象灾害应急服务能力。完善长江流域防洪排涝和群测群防网络,全市气象信息覆盖率达90%。建设农村防雷示范工程推广项目,完成气象条件与优质水稻及特色农业关系研究,建成优质水稻气象服务示范基地、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加强气象条件所引发的交通安全、疾病流行等公共安全工作。

3.远期目标(2016—2020年)

按照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任务和要求,全面完善我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防御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建成各类突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积极筹措资金,加速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和非工程体系的建设,建成气象多灾种预报预警系统,加大气象灾害易发区域的工程治理力度。开展气象灾害多发区气象灾害风险性评估,为城市建设规划、重点工程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为全社会服务的气象灾害信息网络。到2020年实现各类防汛防旱、城市防洪、交通防灾等工程性建设基本适应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市气象防灾减灾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气象灾害防御的主要任务(非工程性措施)

(一)气象灾害监测监控系统

1.建立气象综合监测网。组建5—10公里格距自动气象监测网,实现乡镇全覆盖;在宁沪高速和沿江航道段建立包括能见度要素的自动站;在沿江和京杭运河及句容丘陵山区等洪涝、干旱等自然灾易发区域建立多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点;优质水稻、小麦生产基地、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含地温、墒情等要素的自动气象站和小气候监测站;在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含水温、溶氧量等要素的自动气象站和小气候监测站;在沿江地区建立梯度风观测站;在中心乡镇等防雷电重点区域建设大气电场监测点。

2.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全市设立若干个气象灾害实景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在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建立加密视频实况监测点。

3.建设卫星和雷达信息接收处理系统。建设气象卫星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依托国家和省雷达观测网,建立我市雷达信息共享系统。

4.改造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着力推进市风廓线雷达建设,提高我市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弥补高空观测站点的不足。

(二)气象灾害预测预警

1.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预报服务。应用各种实时观测资料,对上级台站的预报进行小空间尺度的订正,提高气象灾害的精细化预报警报质量。实时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种类、强度、落区的警报,开展跨部门、跨地区气象灾害联防。

2.建设气象灾害预警综合业务平台。进一步整合完善寒潮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大雾预警系统、中小流域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城市内涝预警系统以及暴雨、低温冰冻、高温热浪、霜冻等预报预警系统,建设针对我市台风、暴雨、干旱、高温、雷电、大风、冰雹、大雪、低温冷害、雨雪冰冻、雾、霾等主要气象灾害和重点防御区域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综合业务平台。

3.建设气象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主要开展气象灾害市级实时业务灾难备份系统建设,提高气象业务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观测资料的实时质量控制系统、实时评价系统、资料处理和诊断分析系统建设,增强不同来源资料的综合处理能力;规划建设海量气象信息存储与共享系统,建成全市气象信息共享网络,确保气象信息和相关灾害信息畅通和准确、及时传递。

(三)公共气象服务

1.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建设。开展气象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研发面向气象灾害防御全过程的监测分析、预警预报和影响评估产品,建立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和为农服务产品的制作平台,实现信息的高效采集与应用、服务产品快速制作与分发。开展气象灾害高影响行业服务需求调查评估,建立专业化的行业服务产品制作平台,增强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

2.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基于多渠道传播的多灾种预警信息汇集、制作与分发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综合业务平台。推进实施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组织建设人员密集场所、气象灾害多发重发地区和其他重要场所的电子显示屏等固定接收设施和气象信息接入工程;建立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绿色通道”,应用广播、电视、移动通讯技术和手段,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高效、快速的和传播。

3.气象服务效益收集、评估、反馈系统建设。依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组织收集气象服务典型事例;研究服务效益评估技术和方法,科学评估气象服务综合效益;收集社会服务需求,及时反馈服务情况,更新改进服务产品、手段和方法。

(四)灾害风险评估和重建技术研究

气象灾害评估是全面反映灾情、确定减灾目标、优化防御措施、评价减灾效益、进行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成立由气象、水利、农业、规划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专家队伍,利用先进技术,全面考虑当地气候资源,加强气象灾害对环境、资源、生态、建设项目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预评估、跟踪评估和后评估。加强灾害重建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特别是灾后重建的重大工程技术研究,如工程建筑技术、受灾体探伤技术、质量检验技术、信息处理传输技术等。

四、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措施

(一)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

建设完善市近地边界层大气物理、化学成分立体观测和自动化探测系统,发展城市区域精细化数值预报,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和城市突发事件气象紧急响应系统,建立气象灾害实时业务灾难备份系统。

(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程

开展农村气象及相关灾害普查。建立健全精细化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提高农村易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影响的监测评估体系。发展乡镇气象服务站,依靠乡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建设成果解决预警信息到农村的瓶颈问题。

(三)人工影响天气工程

受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近年来我市高温热浪、旱情发生频繁。政府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投入力度,配备必要的增雨作业装备,建立结构完善、功能先进、布局合理的市、县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系,为防灾减灾、合理开发和利用空中水资源、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提供保障。

参与建设宁镇扬人工增雨示范基地。开展以森林防火、增加水库蓄水量等为目的的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以对流云、地形云为主的调蓄型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和示范。

(四)雷电防御工程

加强雷电探测、预警预报和防雷装置建设,覆盖率要求达100%。针对不同的建(构)筑物或场所,不同的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电气设备,不同的地质、地理和气象环境条件,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定制雷电防护方案与防雷措施。重视农村地区的防雷工作,规范和加强农村地区的防雷安全监督和检测工作。按计划推进农村防雷示范村和示范工程建设。

(五)气象防灾科普教育工程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完善气象科普馆和气象科普展室。派发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产品、系列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制品。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

五、气象灾害防御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领导

加强市、辖市(区)、镇(街道)三级政府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要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气象灾害防御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层层落实气象灾害防御的各项责任制,把气象灾害防御任务切实落到实处。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建立灾害性天气信息通报与协调机制。

(二)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制建设

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提高依法防灾减灾的水平。开展有关气象防灾减灾执法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促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由于失职、渎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坚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御机制

切实加强市与各辖市(区)、镇及各有关部门协作,实行一级管一级的方针,确保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及时解决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区域间、部门间、部门和地方、部门和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间的合作,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和层次。合理配置各种防灾减灾资源,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资源共享,联合组织实施相关重大工程、科研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

(四)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科技创新力度

切实加强我市气象灾害成灾规律、成灾条件、发生机理、预报预测、风险评估、防御对策和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灾害防御工程标准等的科学技术和标准研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响应仿真实验,制订应对气象灾害的战略和政策。加快科技成果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应用,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深入开展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及能源、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实现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新突破。

(五)强化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培养高素质防灾专业技术队伍,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专业人才培训,优化队伍结构,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流动和评价机制,多渠道发展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建设,为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提供决策咨询。同时还要加强灾害管理队伍建设,开展不同层次的减灾专业教育,提高灾害管理人员水平。加强防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分依靠、武警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和各部门(行业)抢险队伍,形成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骨干力量。积极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基层防灾志愿者队伍和乡镇、社区、乡村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在乡镇设立气象协理员,协助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工作,在社区、乡村设立兼职或专职灾害信息员,及时接收和传递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灾害信息,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参与本社区、乡村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订和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

(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及织等各方面对气象灾害防御经费的投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气象灾害防御资金的募集,多渠道筹集气象防灾减灾资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建设专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快气象灾害保险和再保险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对气象灾害受灾单位和群众的救助、损失转移及分担作用。

(七)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

大力推动气象科普创新,不断完善和规范气象科普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各级气象台站要全部建成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对全社会尤其是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公众广泛参与的防灾避灾演练。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做好相关科学解释和说明工作,增强公众抗御气象灾害的信心。

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篇3

【关键词】输电线路;状态检修;途径分析

前言

一直以来,我国输电线路检修大多采用周期性检修策略,即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强制检修。此种检修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线路本身运行状况良好,暂不需检修,但是按照周期工作安排又必须开展检修工作,此种状况便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状态检修策略则是根据设备运行状况来确定设备检修工作安排,避免了周期性检修的弊端,增强了工作灵活性。本文将对如何做好对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1对输电线路进行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不断加强,输电线路的数量增长较快,同时设备质量及运维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那么在现状条件下继续采用周期性检修策略,将面临检修线路数量多、强度大,检修盲目性高,维护费用高等诸多不利。采用状态检修策略进行替代,利用日常的巡视、检测、试验收集的信息及数据,对线路运行状况进行评测继而制定检修计划及检修方案则成为必然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工作时并不是要一味的延长线路检修周期,而是要坚持安全生产第一位和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巡视以及检测和评估来对一些运行状态不可以满足使用需求的线路和区段进行检修。从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状态检修策略全面施行,将有大批线路检修周期延长,可有效降低设备运维成本及人员工作强度。

2状态检修的基本条件及基本流程

在我国输电线路中展开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从生产一线到管理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在工区以及公司的管理层面上分别成立负责状态检修的工作小组来对其工作进行指导。

为状态检修设备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包括线路各部件合格证明和试验记录、施工记录、设备运行中的缺陷隐患及故障记录、设备运行中的各类监测记录、历次检修记录等。并依据设备技术档案对输电线路进行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分析环节在状态检修工作过程中极为重要,需要从负责输电线路的生产班组、专家组等各个层面来做好参与和制度建设。只有依据准确的分析方能更为科学合理的对状态检修周期和方案进行设计。

3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监测内容分析

输电线路大多都是处于野外,长期受到风雨等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可能受到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除此之外,现代社会的工业生产、社会生活等产生的环境污染以及基建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也直接影响到了输电线路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的时候建立一个完善的实时监测系统来对其提供技术支持。

3.1电气监测系

3.1.1线路绝缘监测:包括瓷、玻璃及合成绝子等不良绝缘子及低劣质绝缘子的巡回检测系统。

3.1.2绝缘子污秽监测:等值附盐密度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光纤测污系统、动态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自动检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3.1.3雷击监测:在线路重点区段安装自动寻迹系统,除快捷准确地找到雷击故障点外,还能立即区分雷电反击或绕击导线,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1.4接地系统监测:建立方便快捷的接地装置测量系统,实现定时巡回检测的测量系统。

3.2机械力学监测系统

3.2.1导线监测:导线微风振动自动监测系统;导线舞动自动监测系统;导线接头及导线磨损(悬垂线夹及间隔棒线夹处)的巡检测量系统。

3.2.2杆塔监测:塔材锈蚀及腐蚀监测;螺栓松动状态检测;塔位、塔身位移、偏斜巡回检测系统。

3.2.3金具监测:各类金具(包括间隔棒)磨损量及剩余强度的监测;金具锈蚀状态监测。

3.2.4基础监测:基础位移及腐蚀状况监测。

3.3线路环境监测

3.3.1线路对环境的影响监测系统:线路导线、金具、绝缘子对无线电干扰、电视干扰的特性监测;地面静电感应场强的监测。

3.3.2大气环境对线路影响的监测系统:线路导线覆冰自动记录监测系统;空气中Cl2、So2及各种粉尘、盐份含量的监测系统;各种气象参数及其它灾害性天气的监测。

4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注意的问题分析

第一就是要注重对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对于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来说,因为其科技含量较高所以必须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注重激励手段的使用来提高检修人员的积极性。要提高负责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对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中,对状态的检测以及故障的诊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验或者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测来更好的实现故障消除工作。

第二就是要做好可靠性评估工作。可靠性评估指的就是对设备或者元件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的监测,并使用概率统计手段来决定出一种维修策略。可靠性评估可以对一种具体的设备进行,也可以对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评估。对于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工作是建立在对某个单一设备元件的可靠性评估基础之上的,只有逐一的对每一个设备元件进行可靠性的评估才可以完成对系统的评估。如对输电系统来说,对其可靠性的评估就是要建立在对杆塔、导线、绝缘子、基础、接地等部件的可靠性评估之上。

第三就是要做好预测性维护工作。就是要根据潜伏故障来进行在线以及离线的测量安排维修技术,其关键就是依靠先进技术来实现对潜伏故障严重性的判断。

5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进步,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已经成为目前一种先进的检修方式,其具体体现在管理上的科学化和技术上的先进化,同时根据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结合实际经验来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出需要检修的项目和检修周期。采用状态检修管理技术,可以克服定期维修造成设备过修或失修的问题,同时也给电力系统健康判断与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给电力系统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状态检修将是电力系统检修发展的主流方向,也将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田海涛.浅谈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J].广东科技.2008(22).

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篇4

关键词:水电可持续发展作用

九、不断完善水电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水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个领域和许多组织的配合。

(一)水电舞台上的行动者

在水电领域,不能采取单一的组织结构,也不能进行独立实践。

水电行业和产业需要来自环境和社会科学、经济、生物以及技术和工程领域的专家集体参与设计和运行。在项目批准之前,无论是公共投资或是私人投资,这些专家们将着手对参与项目规划的团体或组织提出必要的建议。项目规划的主要参与人员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投资方、财政部门、当地利益方、能源和水利机构、环境监测部门、业主、运行人员以及代表和规范水电行业和水力资源的有关组织。因此,对水电项目的决策不是集中在仅仅几个权威人士的手中,在许多国家,水电行业服从于严格的监管机构,以保证项目建设的安全以及对环境和社会带来良好影响。

而且,多个相关利益者的参与过程在当今能源生产和水管理领域尤为重要。此过程旨在使所有主要利益方参与项目建设,以保证决策过程中的方法更加公正、更加透明,以及正确代表所有的有关群体。

在水管理方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出现了综合水资源管理(iwRm),作为解决跨行业水资源管理问题和用水争端的办法。利益各方的参与便是其主要原则之一。利益方的参与要求综合水资源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水和环境管理的结合。社会范围、能力建设、清晰定价、投资政策、信息交流、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采用最好的技术和实践经验,以及妇女的适当参与都是此过程的重要方面。

能源政策中利益各方的参与突出了必须对社会、环境和财政给予适当的考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2001年4月召开了一个利益多方的能源对话。虽然过去的关注焦点多集中在能源垄断、补贴和污染上,但是利益多方的参与方法使得不同的团体能够表达不同的关注:

--以平等公正为服务途径的工商业,确保按照社会和环境的要求,对电力的提供,发电收益和承受影响提供渠道;

--科学家主张分散的能源服务,注重实现燃料技术现代化的需要;

--当地权力机构呼吁加大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实现利益共享;

--非政府组织(nGos)寻求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和环境健康影响的办法,反对行业补贴;

--贸易联合会声称,补贴会给一些地区带来就业机会,然而会给另外一些地区造成损失,希望能进行公正过渡。

利益多方的过程最初是由世界大坝委员会(wCD)在1998年发起的。涉及的利益各方包括多边机构、受影响的社区、国际专业团体、非政府组织、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私有公司以及流域管理局。召集如此广泛的群体,包括一些对大坝建设进行强烈批评的人,是在对颇受争议的环境和发展问题进行全球决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尽管世界大坝委员会的最后报告遭到了大量的政府和组织的反对,其主要原则和战略重点却得到了广泛认同。在这一开拓性创举中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可归纳为:

--最后报告的准备过程中缺乏协商;

--对大坝过去的性能进行偏向性的评估,集中在不成功的例子上,忽视了适当的效益评估;

--选择方案不完善的评估;

--建议和纲要不可行;

--对温室废气排放的不当处理,以及

--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整体估计不足,如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和扶贫。

在将来,最重要的是,世界大坝委员会的后续组织即大坝和开发项目组织(DDp)将为全球利益多方关于大坝问题的对话创建一个全面、平衡、开放和透明的平台。

自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以来,人们日益清楚地意识到,有必要对世界最紧迫问题采取综合的方法。不能把问题和挑战截然分开、单独处理。解决办法也不能至上而下得以执行。当实施新的能源政策时,利益多方对话中提出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然而,裁定和决定必须由权力机构做出,当地的、区域的以及全国的当选代表也有职责和权力来制定决策过程的规章制度。因而,他们必须为决策的后果负责。而且,政府代表应该担负主要责任,保护受到影响的群众参与决策过程的权利,并确保他们受到公正对待及合理补偿。他们也不得不保证未来增长人群的水资源和能源供应。因为大部分水电都是国家重要项目,所以国家政府有责任推行透明、高效以及可预见的许可制度。

(二)需克服的困难

水和能源中的决策都是复杂的、多层面的。虽然人们明显意识到生态系统、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理解了水、能源、健康及气候变化等问题之间的联系,但要取得更持续性的发展,仍然有许多要做。

1、政治困难

虽然,人们明白发展中国家获得电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然而全面的电气化建设将很难完成。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和农村电气化建设—不论是建立在水电还是火电上—经常受到不完善的管理和价格、非法并网以及贫困用户有限购买力的阻碍。在人口稀少和偏远的地区,这些问题更加严重。

通过给指定区域增加主要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水库等),水电项目不仅构成当地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必须按照综合的水资源管理计划运行以满足多方面用水的需要。水电项目的规划涉及到社会不同阶层中经常有利益冲突的许多利益方。这就预示着决策者们将必须裁定由谁来承受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补偿。这种全面的规划需要时间。决定一个项目的可持续与否,必须由政府在考虑到相关人们的愿望、需求和权利而做出的一个选择。

而且,随着公众对水电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后果,以及过去一些失败经历的关注日益增加,使得一些组织良好的非政府组织以及地方和全球组织逐渐增多。它们的活动造成了项目被迫延期和取消,特别是对于国际开发机构支持的项目。尽管在事实上,对电力和淡水的获取是扶贫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结果使这些机构现在不愿参与新的水电项目。

然而,声响最大的利益群体无需为“沉默的”多数代言。最近美国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3%的美国公民认为水力发电应该在将来发挥重要作用,相比其它六种电力来源(天然气、太阳能、柴油发电、风能、核能和火电),89%的民众愿意使用水电。这种普遍观点的基础便是水电带来的利于环境,清洁、天然、可再生以及廉价的精确的公众形象。

今天,对水电项目固有的复杂技术、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合理理解和认识,要求远远超出对环境和社会的充分研究,这将依次增加项目成本和准备时间。过去看来一些技术经济上可行的项目,在一旦延期并考虑到补偿费用的情况下就变得不切实可行了。一些情况下,来自所有利益各方的观点,包括环境专家和技术专家,使得项目不被接受,同时一些权力机构有时也缺乏决断能力。

也许,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水电的长期规划中缺乏政治和经济的激励措施,同时需要大量的政府努力来了解并协调私有部门的参与。

2、能源部门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在能源供应领域,政府、私有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财政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必须做出更多的努力来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正如联合国专家小组报告中所指出,协和的竞争制度将是在取得更加可持续发展中向前迈出的一步。

为建立公平竞争机制,能源部门需要:

--方案比较时,要包括对项目整个使用年限的评估;

--严格运用可再生能源的科学定义;

--考虑发电方案的可靠和灵活程度;

--考虑造成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方案选择和政府职能之间协调环保制度;

--扩大对所有能源生产的评估范围;

--审视财政机制;

--鼓励开发一个充分考虑外在因素(例如空气污染费、自然资源枯竭)和社会利益(如防洪、供水、娱乐、航运及辅助服务)的市场和规范环境。

主要通过增加开发方案之间的竞争力,当前能源部门的重组应提高经济效益。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为所有的能源开发方案建立一个公平竞争机制。然而,当前的争议倾向于强调首先解决肩负压力的群体。通常而言,这些问题是很重要,但公平竞争机制的许多其它方面却经常被忽视,尽管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来应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以整个运行年限为基础对开发方案进行系统的比较

许多对于能源供应方案的比较,重视环境影响,而不对项目整个运行年限(LCa)进行评估。对项目整个运行年限进行系统评估将对较好的能源开发方案给予更为现实地验证。

而且,整个运行年限评估重视了国际协作的需要,因为在不同的国家可能都将发生矿石燃料的燃烧而产生废气排放。通过所有京都签约国承认的国际协议,而不采取同样的评估原则,来解决关于能源进出口而产生的废气排放问题将是不容易的。

对“可再生”能源进行科学的定义

许多提出的规范化改革旨在提倡利用可再生能源,因为这将不会耗尽主要的矿石燃料资源。将水电从可再生能源规划中全部或者部分排除,在科学上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不可能从理论上对风能—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和水电区分开来。二者都是太阳能的间接形式。与矿石燃料相比,它们不会增加熵。换言之,这两种资源都将从分散的能源自然流(风或者水流)中产生一种更有用的能源形式(电)。与需要多个演变步骤的矿石燃料相比,水电和风能都具备很短的能源链。与水电链中超过90%的效率相比,这些演变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能源受到损失,使得矿石燃料链中最后总的效率不到25%。

方案比较时要考虑可靠程度和灵活性

对不同发电方案的比较常常不考虑每一方案提供的服务程度。当前的争议倾向于认为所有发出的电都是等同的。这是一个严重的方法错误,因为一些方案需要一度电就能输出一度电,而有的方案却不行。例如,如果没有风,风轮机便不能发电。据此看来,需要的备用发电方案的影响也必须考虑在内。在不同类型的水电项目中,区别很大。基本上,径流式水电项目是按照河流的季节变化运行,就不如带水库运行的电站灵活。

考虑温室废气排放(GHGs)

虽然最近的研究旨在建立环境保护的公平运行机制,但是大多集中在毒气排放对环境外在影响。一个常常被忽视的最重要的环境外在影响便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应该对此明确地重视,因为温室气体造成了一些严要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在这方面,所有形式的可再生能源都比矿石燃料发电方案好得多。

理顺环保制度

另外一个被忽视的问题便是在当前评估过程中缺乏公正性,导致了一些方案被大大拖延。如果这些拖延阻碍了高效益方案的开发,它们就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在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一些太平洋国家,天然气发电站项目获得建设许可的期限不到两年,包括环境影响评估。对于一个产出同样电力的水电项目而言,获取建设许可至少需要六年—更不必说水电大坝和电站的建设周期比火电站长许多。批准时间长的原因之一是,对火电站的评估不必涉及通过土壤、流域酸化或温室气体排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火力发电方案仅仅需要证明项目将达到排放标准,同时现今没有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制标准。水电项目不得不非常细致地考虑并处理当地和区域的影响,同时在开工许可获得以前,还得提出合适的防止措施。

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能源;环保

1、绿色建筑概述

1.1什么是绿色建筑

建筑在现代文明社会是人类日常生活所离不开的,但所有的建筑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我国建筑的生命周期大约在50到70年之间,在建筑的使用周期内,一定伴随着能源的消耗,21世纪能源节约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建筑开始应运而生,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现有的科技和资源条件下,设计出能够更好的节约资源的建筑,既能够确保人居环境,又能够节约地球的有限能源,跟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创造出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也有它的核心,就是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对地球的的破环,更好的提高人类居住的环境。就目前的建筑技术来看,要完成这项任务非常困难,这就要求建筑行业寻找更好的技术去完善它,对现有的技术进行设计改变,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实现绿色建筑的绿色配置,自然与通风、采光,来改善能耗的结构与新能源合理使用,在绿色建筑更好的应用绿色建材与智能控制等新技术、新材料在现代绿色建筑的应用。

1.2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其一,绿色建筑采用的是新技术、新能源,绿色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强调采用本地的原材料,尊重本地的人文、自然和气候条件;

其二,绿色建筑大多是开放的,室内环境往往利于健康,绿色建筑结构布局非常合理的,适宜的朝向、型体,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宜人的周围环境,其内外部采取有效连通,能对气候变化自动调节,可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2.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左右,绿色建筑含义才逐渐深入我国,1996年我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对进下一步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保证方案。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表示建筑减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2005年,颁布实施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在绿色建筑评估系统方向,从2001年开始,专家们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制定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目前已第三版,用于“全国绿色生态住宅”的指导和评估。在2008年北京举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背景下,2003年《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面世,力图通过建立严格的、可操作的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落实到招标、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来实践奥运建筑的绿色化,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2.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绿色建筑认知缺乏

目前,社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的内涵,缺乏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把“绿色建筑”等同于“绿化”。甚至有些房产商对豪华和所谓的高科技建筑打出绿色招牌,使“绿色=昂贵”的理解日益深入人心。普通老百姓,甚至一些行业人员,把绿色建筑等同于贵族建筑。这种“绿色”误区大大降低了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阻碍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2、绿色建筑专业人才和机构缺乏

目前,我国尽管部分学者对绿色建筑的研究热情非常高,但相当多的设计人员不熟悉绿色建筑设计,采用绿色建筑方案往往会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从而降低了实践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同时,绿色建筑的落实,需要一种在项目前期就有多个工种、多个责任方参与的“整体设计”理念,并贯穿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使用的全过程。而在国内,很多方案开始没有考虑成熟,后期再深入调整,很难实现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功能。因此,迫切需要设置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机构,培养绿色建筑专业人才,使各工种相互协调、整体作业。

三、绿色建筑在我国的主要应用

绿色建筑越来越符合当代的发展形势,绿色建筑在我国得到了更好的应用。例如:下班之前用手机按下家中房屋内的加热按钮,回到家屋中热乎的。这样就可以在无人时,可以节约65%的能源;还有水循环的利用,绿色建筑内安装有水清洁系统,可将洗菜的水经过清洁系统还可以供人们其他的用途,这样大大的节约了水资源。还有将是内安装太阳能硅板接收器,室内无需接有任何电源,利用自然的力量供给人们使用,这样既节约了能源发电,又降低了危险系数。还有就是广东的可持续超高层塔,它塔顶采用了风力发电驱动高效透射光原件,在塔楼的较高处设置数个通风夹层,并在夹层中安装发电风力机组,这样可以节约资源。这座塔整体都体现出了绿色建筑已经在我国可是大量应用了。

四、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要措施

加快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开发与实施,加强急需人才培养,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立项、切实实践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国情,针对气候、地域、环境参数、资源状况、人文素质、技术水平、法律法规等的不同来合理开发、有效实施。应尽快完善绿色建筑国家和地方标准体系,尽快制定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的评估标准,实施绿色建筑及相关产品标识制度,建立评价监管体系,规范评估机制,切实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结束语

面对能源与环境危机,绿色建筑为建筑业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在绿色建筑发展的道路上,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汲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任重而道远,不仅要关注高技术支撑下的实验建筑和示范建筑,更要研究如何设计量大面广的低成本绿色建筑,因地制宜地把“绿色”真正融入到建筑的全过程,使建筑与环境、资源和谐统一,绿色建筑才会最终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maGGie.世界各国神奇有趣的绿色建筑[J].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7(7):85-87.

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原则

abstract:atpresent,the"greenbuilding"hasbecomethemainstreamofthe21stcenturyarchitecturedevelopment,moreandmoreattentionbypeople.thispaperfocusesonthegreenbuildingdesignstandardconcept,principlesandmethodsarediscussed.

Keywords:greenbuildingdesignconcept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自从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在环保大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口号后,“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在建筑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绿色建筑”热潮。所谓“绿色建筑”就是一种象征着节能、环保、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出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它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理想建筑。

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绿色建筑设计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

建筑行业资源消耗巨大,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资源再生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现有建筑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在今后30年内,还要建设40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因此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2、以低耗为核心发展中国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本质是在建筑活动的全生命周期内,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建设健康环保的人居环境"为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以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为代表,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鼓励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减少资源使用的同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迅速在最大份额的中低端市场推行以减少使用!合理使用资源为主要策略的低成本路线,即现阶段中国绿色建筑应以低耗为核心。

3、坚持适当技术原则,强调“整体设计”思想。

适当技术原则的内涵,所谓适当技术就是尽量采用符合当地产业,设备、材料和劳动水准的技术,因地制宜,积极适应建筑物所在地的环境条件,保持当地的文脉和传统。如某科技大学在陕北黄土高原所发展的现代窑洞住宅设计,利用最简单的玻璃温室、浮力通风、太阳能热水和天窗采光等技术,不但使窑洞居住环境大为改观,甚至使采暖能源节约了60%以上。

所谓整体设计,就是要从全球环境和资源出发,应用经济可行的各种技术和建筑材料,构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体系。如何在设计之中应用高技术和优质的材料,就是要应用寿命周期评价方法予以权衡,现在欧美应用的高技术绿色设计方法往往和智能建筑设计相结合,智能建筑是使用户发挥最高效率、低保养成本和最有效的管理建筑本身的资源,这与绿色设计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针对其各个构成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同时,这些构成要素又是设计人要具体操作的对象。在绿色建筑设计体系中,对设计原则的分析和把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里以生态要素为主要对象,扼要阐述其设计原则。

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2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3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心,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三、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1整体环境的设计

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

(1)引入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

(2)加强环境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绿化不单是可以创造空间,还可以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入设计规范。当前,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

①小区周围环境的绿化。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

②立体绿化。引入“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强烈阳光直射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3)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例如: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1)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①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如上海现代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以秸杆稻草为原料的绿色建材―――――稻草板,并在上海青浦县推广使用,它与传统的粘土砖相比,不仅具有色彩丰富、重量轻、体积小、保温、隔热、隔音等多项优良性能,而且在环保上解决了秸杆焚烧的问题;其次它自然降解,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②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③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④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

(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①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②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③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

(4)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

(5)建筑智能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四、绿色建筑的评价

建立绿色建筑体系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一工程,不仅需要环境工程师和建筑师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还需要决策者、管理机构、社区组织、业主和使用者都具备环境意识,共同参与营建的全过程。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整个程序中确立一个明确的建筑环境评价结果,形成共识,使其贯彻始终。因此,绿色建筑体系迫切需要现代科学评价方法作为实施运作的技术支撑。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生命周期评价法、美国的环境评估工程、法国的eSCaLe法等等。

人工环境的营造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可以从不同层面划分为全球的、地区的、社区的以及室内的环境影响。此外,评价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方面的因素,如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物理环境的影响(如噪声和气候)以及意识形态的内容(如景观、审美)等,而这些因素可能很难确定评价指标或者很难用一种清晰的因果关系来表达。绿色建筑评价是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规划设计、实施建设、管理使用等全过程的系统化、模型化和数量化,是一种定性问题的定量化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作为一种操作工具,它应对考虑环境设计的使用者提供帮助,从营造的每一阶段所采取的行动和列出一系列的指标信息而组织的。为此,首先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对所研究的问题要有明确的认识,弄清问题的范围所包含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需要明白研究是在怎样的一种前提下进行的,并且初始阶段所做的相关选择也必须弄清楚。评价方法的选择牵联着其他一些基本决定,如研究目标、边界、范围的设定。特别是在开始阶段,应抓住系统中的关键因素进行评判,从大的方面着手,忽略不重要的细节。否则将增加评价体系的复杂性,而不易把握其实质。

五、结束语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离不开全民的参与,通过我们共同的智慧、经验、勤勉和努力,我国的建设事业一定会走上一条环境和谐、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六、总结: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其内涵既通过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综合集成,极大地减少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国外从80年代就已开始研究,目前已有较成体系的设计方法、评估方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一些发达国家还组织起来,共同探索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GReenBUiLDinGCHa-LLenGe)行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行综合优化设计,使建筑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最少。日本颁布了《住宅建设计划法》,提出“重新组织大城市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满足21世纪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适应住房需求变化。欧盟国家推动“焦耳2”行动计划,因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在多个欧盟国家,选择典型的具有示范性的绿色建筑设计项目,进行绿色建筑技术示范的行动计划。其目的是验证各种绿色技术,例如太阳能利用技术、地热能和水能利用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和实践中的应用。德国在90年代开始推行适应生态环境的住区政策,以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法国在80年代进行了包括改善居住区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住区改造工作。瑞典实施了“百万套住宅计划”,在居住区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城市生态建筑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不少发达国家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实践示范。比较典型的有英国BRe的环境样板楼、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0)的办公楼、integer示范房屋、美国匹兹堡的CCi中心、英国新国会大厦、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澳大利亚悉尼的奥林匹克村、丹麦KaB咨询所设计的斯科特帕肯低能耗建筑等。这些绿色生态建筑通过精妙的总体设计,结合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了生态建筑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围绕推广绿色建筑的目标,国外近年来发展了一些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并且有相应的标准和模拟软件来评价。例如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德国的LnB、英国的BReem评估体系、澳大利亚的naBeRS、加拿大的GBtools,挪威的ecoprofile、法国的eSCaLe等。此外,日本和台湾省也相继推出了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评价体系。此外,在这些评估体系中都制定了定量的分级体系。例如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m评估体系、加拿大的GBtoo1s都要求用建筑能耗模拟预测程序Doe―2对被评估建筑的能耗状况进行详细的模拟计算和预测;加拿大的GBtoo1s和台湾的绿建筑评估手册则要求对园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平衡、水的平衡以及建筑材料采掘、制造及运输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及对环境对影响进行全面的定量计算,再依据其结果进行评估。对于难以定量预测的内容,则采用定性分析、分级打分的方法。这些评估体系的制定及推广应用对以上国家或地区在城市建设中倡导“绿色”概念,引导建造者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未来我国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展望和建议:

建筑节能并不意味限制发展,正确的建筑节能观,应该以提高建筑物的能量利用效率,同时尽量降低建筑物的固有能耗,用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建筑节能工作应该同时从两个角度同时展开。一方面是降低房间的冷、热负荷,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及采用新型的节能建筑材料解决减少房间负荷(围护结构传热、新风得热及房间内人员、灯光、设备等的得热量)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建筑耗能系统(冷/热源、输配系统和末端设备)的效率降低为满足冷、热负荷的要求而消耗的能量。

从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角度看,因为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到2015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的开展相对比较困难,所以近期应该优先考虑新建建筑的节能,包括建筑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建筑物和建筑设备的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等。

从建筑类型看,民用建筑应该更侧重于新建建筑的建筑物本体的节能技术和优化设计,兼顾发展建筑设备新技术;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则更应该侧重于空调和采暖系统及照明设备方面的新技术和优化控制技术,对新建商业建筑的空调采暖系统技术更新和对既有商业建筑的系统节能改造技术应该同时推动。

此外,在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应该从节能体制方面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如建立基于市场的建筑节能机制、强化贯彻实施建筑节能标准、推动供热/冷计量收费制度、制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措施等。

“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从3个方面开展研究:

第一:“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导则和评估体系研究”,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国情,研究确定绿色建筑的概念,界定绿色建筑的范畴,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定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导则。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管理体制的特点,探讨政策控制和市场机制结合,引导和推广绿色建筑的途径。

第二:“绿色建筑的结构体系评价方法研究”,主要进行五方面的深入研究:建筑结构体系全生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建筑结构绿色评价体系研究;提高建筑结构体系绿色性能的技术手段研究;绿色建筑结构选型技术导则研究;钢结构(含公共建筑与住宅两类)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和成套关键技术的研究。

第三:“技术与分析评价方法研究”,围绕建筑材料在绿色建筑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展开,主要研究工作分为绿色建材及建筑部品评价分析技术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新型环境协调产品的研究开发三部分。其次又包括一些小内容:绿色建材技术及分析评价方法的研究、绿色建材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建筑部品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绿色建材及建筑部品基础数据库和评价软件的编制、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及其配制新混凝土的研究、建筑垃圾再生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新型建筑材料中应用研究中、室内湿度调节及抗菌防霉功能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的研究、产生负离子功能品关键技术的研究、高效净化空气材料和技术的研究。

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篇7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雷灾风险原因评估方式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生活和生产对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又因为电子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使其容易受到雷击灾害。雷击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风险。因此加强雷灾防御成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生平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电子信息系统进行雷灾风险评估计算,从而为采取切实可行的防雷电措施提供参考资料。

1雷灾的成因、种类和损害的种类

1.1雷电灾害的成因

建筑物以及建筑物附近地方被雷电击中,雷电击中用户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设备的附近地区。

1.2雷灾的种类

接触或者是跨入电压地区引发接触物的触电事故;引发火灾、爆炸、机械设备的损坏以及化学物质的泄露等物理性损害;由于电压造成电气设备和电子系统的工作故障。

1.3雷灾的损害种类

雷灾造成人们身体伤害、财产损害、公共服务设施工作的中止、文化遗产的损害、社会经济的损害。

2影响电子信息系统雷灾风险评估的原因

雷灾风险评估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造成评估工作的复杂性。因此要分析研究电子信息系统雷灾风险的评估因素,才能计算出正确的防雷级别,从而保障电子信息系统在防御雷电工作方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1调查电子信息系统所覆盖的地区环境

在进行电子信息系统雷灾风险评估前要对所覆盖地区的环境进行认真的实地考察,认真了解地区雷电活动的波动规律、地理地质、土壤环境和气象变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认真了解所在地区的建筑物布局结构等。

2.2调查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防雷设备的实际情况

对所评估计算的电子信息系统现有防雷设备进行认真的调查。调查其避雷针、网的具体安装位置和设置规格;调查引下线的数量、接地电阻的实际大小、预防绕击的具体措施;了解建筑物的均压问题、电源系统避雷设备的安装问题等。同时要结合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对防雷设备的运作情况进行评判。

2.3对对象雷灾损害的评估计算

对对象雷灾损害的评估计算取决于雷灾的损坏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续损害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建筑物的雷击损害和对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以及其正常运作的重要意义和其社会公共服务的类型。对于建筑物的雷灾风险要充分考虑雷击造成生物的触电问题、物理性损坏、电气设备因电压造成损坏等条件下的损害程度。对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灾风险要结合社会公共服务的中断和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两方面来考虑。

3电子信息系统雷灾风险评估方法

电子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每年预测的平均雷击次数为n,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可以承受最大的年平均雷击的次数为nc。

3.1n的计算评估方式

3.1.1建筑物每年预测平均被雷击中的次数为n1

公式为:,其中k指的是校正的系数值;ng指的是建筑物具置每1km2的每年平均雷击大地的密度值;ae指的是建筑物在截收相同雷击次数情况下的实际等效面积的大小,单位为km2。当校正的系数值为1时,ng为0.024td*1.3(td指的是该地区每年的平均暴雷天数),单位是次/km2*a。

而等效的面积大小ae要根据实际的建筑物高度来评估计算。当建筑物的高度在大于100米的情况下,等效面积的大小ae是:,其中L是建筑物的长度,w是建筑物的宽度,n是建筑物的高度,单位都是米。当建筑物的高度在小于100米的情况下,建筑物各边的扩张宽度是:(m),等效面积的大小ae是:。当建筑物各个部分的高度不一样时,要根据建筑物的周边逐点评估计算到建筑物的最大扩张的宽度大小。

3.1.2用户设备每年预测被雷击中的次数为n2

(次/年),其中a'e1指的是电源线入户设备过程中截收的面积大小,a'e2指的是信号线缆在入户过程中截收的面积大小。

3.2nc的计算评估方式

nc的计算评估方式:

3.2.1C代表的是6个因子之和

C1代表电子信息系统所覆盖建筑物材料的结构因子,C2代表的是电子信息系统的主要程度,不同的系统设备,数据也会不一样;C3代表的是电子信息系统设施的抗冲击的不同类型和抗冲击能力情况;C4代表的是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所在地区防御雷电的面积;C5代表的是电子信息系统造成雷灾风险的损害情况;C6指的是地区的雷暴级别。根据不同的因子情况分析得出C的大小,从而得出nc的最终数值。

3.3防雷的级别和安装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备的具体情况

根据上述的公式分析计算,可以利用防雷设备的运作效率公式来计算分析雷电的级别,,其中,e小于或者是等于0.80时,属于四级防雷;e在0.80和0.90之间的范围内时,属于三级防雷;当e在0.90和0.98之间时,属于二级防雷;当e超过0.98时,属于一级防雷。

比较n和nc的数值,当n大于nc时,表明需要安装电子信息数据系统的防雷设备;当n小于或者是等于nc时,表明不需要安装防雷设备。

4结语

本文针对雷灾风险的原因、种类和损害种类进行分析,再提出电子信息系统雷灾风险的评估方式,利用公式计算分析防雷级别和安装防雷设备的具体情况,以此减少雷电带来的损害。

参考文献

[1]李林.智能大厦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防御雷电技术的应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02).

[2]张山林.电子信息系统雷灾风险的评估方式[J].防灾科技学院报,2012(03).

[3]苏邦礼,崔秉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J].灾害学,2011(09).

[4]吴望平.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风险的评估和计算方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10).

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篇8

关键字:技术经济;电力需求侧;电暖气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使得负荷不断增加导致的峰谷产进一步增大已经成为当前电力工业的一项迫切任务。对负荷进行移峰填谷可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改善发供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供电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并可使电力用户提高用电效率,降低用电成本。因此实施DSm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就吉林省而言探讨如何实施需求侧管理,并就需求侧管理的整体效益评估方法进行探讨。

第一章需求侧管理的基本理论

1.1需求侧管理基本概念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在电力市场中电能供应方、电能中介者、政府与用户共同协力,采取各种措施(包括经济激励、技术措施、政策措施等)以改变用户用电方式、减少用电消耗、降低系统负荷峰谷差,从而提高各参。由于需求侧管理减少用电和改变用电方式,从而提供供电资源,有人又把需求侧管理称为“负荷管理”。

1.2需求侧管理的特点

需求侧管理与电力部门传统用电管理相比本质上不是一回事,是管理方式的一种演变和改革。需求侧管理强调在提高用电效率的基础上取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注重用户的参与性,且需求侧的成功实施必须有职能部门或相关法规作为保障

1.3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需求侧管理主要包括:负荷管理,新用电服务项目,战略性节能,电气化,用户自备发电和用电市场调整等内容。目前较为成熟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项目分为两大类:一为提高能效的产品和技术;二为移峰填谷技术。

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手段包括:削峰技术、填谷技术、能源替代运行、移峰填谷技术。

第二章需求侧管理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框架

2.1分析评估的基本要素

分析评估的基本要素包括DSm措施的确定,用户的接受性和市场分析,用户反映,系统负荷形状的变化以及实施DSm后对其他部门的影响。

这五个方而构成分析评估DSm的主要内容。DSm对负荷形状的改善必须转换成对公司成本效益的分析,并且将DSm措施与供应侧措施相比较。后而还将谈到供应侧与需求侧措施的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在评估DSm时,必须分别考虑电力企业、参加者、政府和全社会四方而各自的成本效益。电力公司一般采用投资回报率、设施可靠性及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最小成本等指标来度量DSm的净效益。参加者可等量分摊DSm的效益,以鼓励用户用蓄热式电暖气替代原有的普通采暖,为促使用户参加这项DSm。DSm对整个社会的利益将产生几个方而影响。包括由于电厂运行的改变使空气、水质量的变化。

2.2实施DSm的净效益计算

①发电企业的成本/效益计算

发电企业每年计算可免发电成本如下式:

F净一一可免的净发电成本;F固一一可免的固定成本;F燃一一可免燃料;F维一一可免运行和维修成本;F能一一不被替代的能源成本

②对所有用户的成本/效益分析

所有用户的成本效益的大小是对于给定的DSm的吸引力大小的度量。用户成本/效益计算如下式:

B用一一所有用户的净效益;F总一一公司总的可免成本;F费一一实施DSm的总的费用(包括重复或非重复成本);i减一一实施DSm减少的收入

③对参加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从用户角度出发,与参加者有关的成本或效益主要包括用户每年减少的电费支出和用户承担的设备初投资成本。年净效益代表参加者整体的现金流,因此从参加者角度,其成本的效益必须用整个效益流的现值来度量。

⑤DSm的环境效益

作为DSm评估的一部分,应当计算DSm计划在当地和全球的环境保护效益,以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专家的研究计算表明,全球温室效应气体的1/2来源于能源利用和消耗,而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电力行业。同时,煤灰的存放,酸雨的危害,也与电力行业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章吉林省电力需求侧的技术评价

3.1电暖气蓄热技术在吉林省的应用研究

电暖气蓄热技术是国外实施DSm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措施。通过在电网低谷时通电蓄热,在高峰时使用供暖,来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这项技术目前己开始进入我国热水器市场。目前我国生产蓄热式电暖气的厂家很少,且产品规格单一,蓄能技术不够耐久。而目前占据占据吉林省的电暖气市场的主要是非蓄热式热水器,而蓄热式的热水器还较少。根据相关研究结果以及国外经验,电暖气蓄热技术能够广泛进入家庭,实现电力公司削峰填谷目标的关键是产品规格齐全,有充足的蓄热能力、居民峰谷电价的出台及适中的产品价格。

3.2采用电暖气蓄热技术在吉林省调荷节电的可行性研究

目前吉林省居民使用的电暖气几乎都是普通的非储热式电暖气,如果这种电暖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再加上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指数的不断增加和冬季以电取暖占总负荷的比重上升,那么10年之后,吉林省的电暖气负荷将由现在的8748mw上升到22745mw。从而会进一步加剧高峰电力紧张局而。所幸的是目前市场上己出现可蓄热式的电暖气,这种电暖气是使用夜间(23时至越日7时)电网低谷时段的低价电能,在6-8小时内完成电、热能量转换并贮存,在电网低谷时段,以辐射、对流的格式将贮存的热量开释出来,实现全天室内供暖。也便是说,每天只用通电6-8小时,就能实现全天24小时取暖,达到了节省取暖费用的目的。然而,这种十分有利于电网削峰填谷的蓄热式电热水器,在对居民不实行峰谷电价的情况下,对一般家庭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为其价格要比普通的电热水器要高一些,而一旦对居民实行了峰谷电价,这种电热水器将会很容易推广,因为它使用的是很便宜的后夜低谷电。蓄热式电采暖的应用和推广,应以电力相对富裕为前提。实际上,电力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峰谷差的不断拉大。如果电采暖系统仅在电力低谷期运行,则会削减电力负荷的峰谷差,有利于电力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从经济角度来看,可使用便宜的谷价电能,使电采暖系统运行成本的大幅度降低。而要实现电采暖系统电力低谷运行,则可以推广利用蓄热式电采暖设备。

3.3采用蓄热式电热水器的技术经济分析结果

居民家中现有的普通电暖器功率为2000w,价格800元,蓄热式电暖气功率3000w,价格2000元,为了倡导谷时用电,如果更换普通电暖气为蓄热式电暖气,政府将提供13%补贴。并提出下列四个条件:

1)方案的确定。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某款2000元蓄热式电暖器取代目前居民普遍使用的国产普通电暖器,参与率100%。

2)居民峰谷电价假设。目前吉林省电网实行的是阶梯电价,对居民尚未实行峰谷电价,考虑到未来几年内居民电价水平将会有所上涨,并且有可能逐步实施峰谷电价,因此参照当前吉林省阶梯电价来实行峰谷电价。具体的电价方案:高峰0.825元/KwH,平段0.575元/KwH,低谷0.525元/KwH。

3)对电暖气负荷的合约式管理。政府提供13%补贴的前提是,居民将普通电暖气更换为蓄热式电暖气后,应在低谷时通电蓄能,而不可以在用电高峰期蓄热,合约期限为11月-来年2月共四个月的时间。合约期为6年,居民不需要为电暖器的更换的一次性支付费用,而将该费用分摊到每天的电费。

4)在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时候应考虑到,应峰时用电转向谷时用电而导致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排放减少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虽然我国现在还未征收污染排放税和碳排放税,但现在已经在论证中,且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可能会征收,本文在oeCD国家污染排放税和碳排放税最低征收标准(澳大利亚)的基础上计算居民在实行波谷用电带来的社会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①以普通电暖价格800元,折价300,更换电暖气后

则应电暖器更换居民额外增加1200元的成本

②以日利率作为内部收益率,计算等年(天)值

则居民每天应支付额外的0.599元

③:

当居民实行波谷用电后的年收益

④火电企业发电成本为0.187元/KwH,由于谷时用电导致的用电量的减少量为:

则发电企业减少收益5051万元,但是由于峰时负荷的减少导致电网安全系数的增加,并直接导致维修和其他成本的减少,再次就不予考虑。

⑤当居民实行波谷用电后带来的社会收益

吉林省每发1KwH需要排放0.0083吨So2,0.0048吨noX,0.0052吨烟尘,其中每吨So2征收2.2欧元/吨,每吨noX征收6.2欧元/吨,烟尘23美元/吨

;;

;;

则由于谷时用电带来的社会效益为4376万,根据科斯定理,同时也可以认为电力生产企业节省了4376万生产成本。

企业在蓄热性电暖气的补贴过程中需要支付2430万的支出。

从居民、社会、政府和发电企业的角度来看,采用蓄热式电暖气实行谷时用电时带来1775万的总效益,即该政策所带来的总效益足以弥补总成本,效益成本比大于1。同时政府补贴普通热水更换为蓄热式热水器还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其内在的影响和效益更加可观。在晚间低谷时段,一般工厂停工、商业场所停业、居民休息,大部分用电设施处于未使用状态,配电变压器几乎处于空转状态。而蓄能式电暖器正好在夜间低谷时段使用,这样就有效的提高了变压器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配电系统的投资成本。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⑴在政府的补贴和支持下更换普通电暖气为蓄热式电暖器在技术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⑵在峰谷比不变的情况下,电价水平越高,居民采用蓄热式电热水器就越合算,当电价水平不变,而峰谷比增大,对采用电热水器蓄热技术的居民也会更为有利;

⑶从社会角度来说,使用蓄热式电热水器能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对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⑷从近年的负荷增长情况看,由于东北地区冬冷夏暖,吉林省的年最大负荷大多出现在冬季,这样对用户电热暖器采用蓄热技术就能削减年最大峰荷,从而可以获得可免电力成本效益。如果a地区电暖器负荷按10%增长,五年后采用蓄热技术潜在削峰容量可达6.3万kw,相当于可少装一台10万kw的机组。

第四章实施方案建议

通过电暖器蓄热技术来削峰填谷的首要前提是对居民实行峰谷电价,一旦实行了峰谷电价(电价水平基本维持现有水平,峰谷比为1.6倍,政府部门和电力公司就非常容易通过宣传教育工作说服居民购买跟换蓄热式电热水器,同时国内电暖器生产厂家也会重新的定位市场,扩大蓄热式电热水器的生产。这时作为政府部门应给与正确的信息引导和经济刺激。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对居民实行峰谷电价以后,蓄热式电暖器对居民、对社会、对电力公司,都不失为一种能够既产生经济效益而又易于实现的DSm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志荣.把DSm推向21世纪.电力需求侧管.2000.n(06).3~5

[2]黄毅诚.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电力.1999,(2).12~16

[3]国家电力公司.2002中国电力市场分析与研究.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4]杨志荣.劳德荣.何为DSm.电力需求侧管.1999(1).3~17

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篇9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期盼,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管理法制化进程,为建设和谐新提供有力保障。到2020年,全县气象灾害监测自动化率达到90%以上,24小时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暴雨过程预报准确率达到70%,强对流和雾霾天气24小时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达到90%以上,气象服务社会满意度稳定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综合气象监测体系,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1、优化调整气象监测系统布局。完善升级乡镇、流域、山洪地质等灾害自动气象观测站网,提高对气象服务重点区域、气象灾害多发地点等关键区域气象观测的时空密度。建立重点交通路段道路结冰、能见度、雾霾天气等自动监测网。

2、提高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加快气象观测自动化进程,改革现行人工观测业务体制机制,构建适应自动气象观测的业务流程、制度和运行模式。升级改造气象通信网络,提高数据收集、传输、处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开发与水利、农林、国土等部门实时共享的气象灾害自动监测业务应用平台。

3、加强气象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实现技术保障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努力提高业务人员知识储备,专业技术、维修经验,处理故障的能力和水平,促使观测人员转型,从观测员转型为运行保障设备维修维护,培养应急处置的技术保障人才,全面提升观测网络业务质量,建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齐备、保障有力的技术保障系统。

4、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发改、住建等执法部门要按照国务院《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作,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完善相关制度,实现对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保障气象探测真实性、准确性和连续性。

(二)建设技术领先、科学准确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增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1、建立现代气象预报业务流程。调整气象预报业务分工布局,组建专职预报员队伍,建立健全集约化预报业务流程。增强不同时效预报的有效衔接,完善气象预报会商交流制度。

2、加强现代气象预报系统建设。构建气象基础数据库,充分利用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资料和省、市局预报产品,建立短时临近监测预警系统和中小河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

3、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建立主客观相结合的等级降水预报与定量降水预报,加强灾害性天气客观诊断分析业务,开展城市及乡镇气象要素精细化预报、预报预警质量评估检验、延伸期天气预报和气候事件预测评估等业务,切实提高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

(三)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1、完善信息网络。建设气象预报电视节目制作虚拟演播室,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处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服务产品快速制作等基础业务系统。建立集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和智能终端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预警信息和共享平台。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快速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2、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推进智能气象服务工程建设,建立完善城市民生气象预报系统和人居环境气象服务系统。加强雾(霾)、高温、暴雨、城市热岛效应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提高气象对交通、电力、供暖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应对高影响天气的保障服务能力。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村镇的创建工作,构建城乡气象应急服务联动体系。

3、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立县特色农业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会商机制,与农林、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重点加强农村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建设。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实施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园区、农村基层组织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气象信息员和气象协理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开展社区(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4、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能力建设。加强对干旱等灾害的动态监测和区域联防,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促进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实现减灾增产。加快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加强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完善作业安全监管,加快指挥通信系统和作业空域申报审批系统建设。

5、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作用。开展气候变化监测、影响评估、精细化气候资源区划,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开展城市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升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服务水平。

(四)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提升气象部门的综合实力。

1、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工增雨防雹基地与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按照“一站一景一文化”的要求,采取联合共建的方式,使县气象观测站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流台站”标准,建成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代气象科技相适应的新型气象台站。

2、推进基层台站综合改革工作。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局站分设”的原则,以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实施为农“两个体系”建设、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高效运行、气象工作站建设、县局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等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岗位设置、明确部门职责、优化业务布局、强化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以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建立由气象行政管理、气象业务服务、地方气象机构、社会化气象服务等组成的多元化的新型县局事业结构。到2015年,全面完成我县基层台站综合改革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要高度重视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工作领导机构,认真研究解决气象现代化建设规划、投资、建设和考核等重大问题,确保气象现代化建设有力、有序推进。交通、水利、农业、环保、旅游、国土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深化合作,支持我县气象现代化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与我县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气象现代化建设经费保障长效机制。落实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保障政策措施,将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落实气象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安排适当的项目维持资金,保障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进度,确保气象现代化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三)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建设高素质的气象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制度创新,建立具有较高业务技能、专业布局合理、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活力的人才新体系。建立常态、长效、稳定的省内外合作机制,强化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切实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实现事业可持续发展。

电气自动化技术社会环境评估篇10

【关键词】智能电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估

作为未来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安全、可靠、经济、环保、友好接入等特征的智能电网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电力安全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世界共性问题。在智能电网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探讨各种灾变因素下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利用智能电网自愈性理念进行电网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1.智能电网的定义

智能电网(smartpower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2.智能电网的特征

虽然目前国际上对智能电网的定义还未具体统一,但对智能电网的关键特征形成共识:

(1)自愈性(Self-healing)。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的在线自我评估,并采取预防性的控制手段,及时发现、快速诊断和消除故障隐患;故障发生时,在没有或少量人工干预下,能够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

(2)互动性(interactive)。系统运行与电力市场实现无缝衔接,支持电力交易的有效开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通过市场交易更好地激励电力市场主体参与电网安全管理,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3)优化性(optimized)。实现资产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等全寿命周期环节的优化,合理地安排设备的运行与检修,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4)兼容性(Compatible)。电网能够同时适应集中发电与分散发电模式,扩大系统运行调节的可选资源范围,满足电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5)集成性(integrated)。通过流程的不断优化,信息整合,实现企业管理、生产管理、调度自动化与电力市场管理业务的集成,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

(6)安全性(Safety)。无论是物理系统还是计算机遭到外部攻击,智能电网均能有效抵御由此造成的对电力系统本身的攻击伤害以及对其他领域形成的伤害;一旦发生中断,也能很快恢复运行。

(7)优质性(High-quality)。在数字化、高科技占主导的经济模式下,电力用户的电能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实现电能质量的差别定价。

3.智能电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估

3.1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差异

传统电网是一个刚性系统,电源的接入与退出、传输等都缺乏弹性,难以构建实时、可配置、可重组的系统。另外,运行时使用SCaDa系统,通常为2~4s采样一次,并可能存在数据污点,导致状态估计存在误差,对网络缺乏能见度。传统电网系统自愈、自恢复能力较差,依赖于实体冗余。与用户之间缺乏互动,对客户的服务简单、信息单向。新一代智能电网将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系统的灵活性、网络能见度、自愈能力及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能力。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主要差异包括:

(1)更多不确定性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的接入。

(2)更加小型化的发电设备以及即插即用的高效储能设备。

(3)配电侧形成一些小型而独立的微网系统(microgrid)。

(4)与用户之间更多互动。促使电力用户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电力运行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收益。

3.2智能电网风险评估与传统电网风险评估的差异

鉴于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不同之处,智能电网的风险评估也存在相应的不同。一方面,大规模随机波动的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使得传统的风险评估更加复杂化;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及微网的接入可满足部分负荷需求,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1)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增加了系统的不确定性,从而也增加了系统风险。

可再生能源通常具有间歇性和严重的不确定性,如变化的风速和太阳辐射,因而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的出力被视为是不可靠的,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对于随机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来说,电力供应情况受以下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宏观经济走势;气候因素;新投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能否按时投产发电、发电设备运行状况能否稳定等。因此,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投入使用,为评估系统风险带来更多更复杂的考虑因素。

(2)虽然可再生能源发电本身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但可再生能源的持续使用从本质上可加强电力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实际上,现阶段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带来的系统风险,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保守的系统运行部门倾向于将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等的装机容量作为系统备用,这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大大减轻了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当然,未来的智能电网风险评估将不仅仅停留在现阶段偏于保守的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方法上,而应实时、有效地评估可再生能源发电对整个电力系统能源结构优化带来的积极作用,并可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可再生能源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应实时评估出其对大电网安全稳定带来的冲击。

(3)更多灾变情况下的即插即用小型设备风险评估。

由于智能电网中使用了更多更加小型化的新型发电设备以及即插即用的高效储能设备,因此,分析这些设备在各种灾变情况下(包括冰灾、台风、洪水等严重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如恐怖袭击等)停运导致的系统风险也非常重要,利用此项风险指标尽可能地减少灾害损失,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4)微网作为智能电网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同可再生能源发电一样,对电力系统而言一方面增强了局部供电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微网的接入本身也可能带来对大电网的冲击。微电网中含有多个微电源,可在主网发生故障时,与主网隔离运行,提高局部供电的可靠性。但由于微网中含有传统的电源方式(燃气轮机等)、新型的DeRs(风电和光伏等)和各种储能元件。这些元件的时间常数各不相同,而电力系统中的能量都是瞬时平衡的,如何协调这些元件的控制策略,保持微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尽量减少这些不可控源对主网的冲击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另外,微电网中引入了很多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它们大都是灵活可控的,如何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智能控制和最优控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5)包括用户端共同参与的智能电网风险评估。

未来智能电网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从社会公共安全的角度出发,把握住整个系统的薄弱环节和风险度。由政府、电力企业及用户共同采取措施有效降低风险度,减少大面积停电的可能性,同时根据风险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因此,未来智能电网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并非简单地指导电力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而是将其定位为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公用事业及基础能源安全问题,对其供电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监管。

4.智能电网安全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新一代电力网络――智能电网的发展已经初露端倪。它是全球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预期效益也相当可观,是下一代电网的必然发展模式。

然而,电力系统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承受着更大的潜在风险,尤其是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等各种灾变情况下的安全稳定性问题日趋复杂。在智能电网增加了大量不确定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即插即用的高效储能设备、配电侧形成多个微网系统的背景下,为保证电力系统特别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探讨在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等各种灾变情况下的智能电网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减灾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如何通过评估含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智能电网的可靠性来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风险,是国内外电力行业近年来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对于大型电力系统特别是含有大规模可再生清洁能源形势下的智能电网可靠性和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还有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展:

(1)含有可再生清洁能源及微网的智能电网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由于大多数可再生清洁能源及微网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多,来源不稳定,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这也造成了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及微网发电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这一特点,因此,可再生清洁能源及微网系统虽然一方面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额外的电力支持,另一方面可再生清洁能源及微网的不确定性也必然为电力系统稳定送电带来一系列风险及挑战。由其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分析这一研究领域迄今并未有太多进展,还有大量工作亟待开展。

(2)含有大量新型高效储能设备的智能电网设备的风险评估。由于智能电网引入了大量的新型元件和设备,包括分布式电源,大型可再生能源电源,用户侧的智能电器,包括测量、保护、控制装置的二次装置,新型的一次设备,通信设备等。对这些新型一次及二次智能电网设备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对传统设备和新设备运行时的协调问题进行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3)包括用户端参与的智能电网动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深入探讨由政府、电力企业及用户共同参与的智能电网实时动态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在风险来临时,由各方面共同参与,采取相应应急措施保证电力基础能源的安全运行及用户供电,实现智能电网安全评估动态化、运行控制最优化,将是近几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