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十篇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十篇

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5:23

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篇1

购买推荐

通过对“网络购物第一站”——比购宝(Boogle.cn)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当当网、苏宁易购、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目前,苏宁易购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内容简介

《互联网企业成长与盈利模式创新研究》以网络经济运行规律为出发点,着眼于互联网企业所采用的各种盈利模式,理性分析其构建和选择等方面的问题,期望能围绕加强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并带来企业成长这一总目标,利用理论分析、走访调查、文献分析和案例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地研究,探讨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创新与企业成长的规律。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互联网企业的成长规律研究。探讨一般企业的成长规律,提出基于核心能力的互联网企业的成长逻辑。②研究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与盈利模式的相互作用机制。③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途径、规律以及构成要素研究。通过对目前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进行新的划分,总结每种模式的特点并进行比较;通过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以及对互联网企业经营业务的分析,得出这些盈利模式的一些共性,并分析它们成功的原因。④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创新途径研究。研究网络经济的特性和网络环境下竞争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经济对企业盈利方式的影响。⑤基于盈利模式创新的互联网企业成长研究。就互联网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的具体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

1.1.2网络经济的特征

1.1.3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趋于多元化

1.1.4盈利模式的困局及其对互联网企业成长的影响

1.1.5本书研究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的研究发展状况

1.2.2国内的研究发展状况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1.5创新之处

第2章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成长要素分析

2.1企业成长的概念界定

2.2企业成长外生论

2.2.1竞争优势外生论

2.2.2环境要素影响论

2.3企业成长内生论

2.3.1企业成长进化论

2.3.2组织控制论

2.3.3资源基础论

2.3.4企业交易费用理论

2.3.5企业认知发展论

2.3.6企业文化控制论

2.4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成长理论

2.4.1多种企业成长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论的比较

2.4.2企业核心能力论

2.5互联网企业成长系统的思想

2.5.1网络经济两大递增规律

2.5.2互联网企业成长的路径依赖

2.5.3基于核心能力的互联网企业的成长逻辑

第3章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创新与核心能力形成

3.1核心能力理论与盈利模式创新

3.2互联网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以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为例

3.2.1资源要素分析

3.2.2能力要素分析

3.2.3环境要素分析

3.3通过盈利模式创新提升互联网产品的黏性

3.3.1互联网产品黏性的相关定义

3.3.2用户黏性影响因素

3.3.3黏性与重复购买意向之间的关系

3.3.4互联网企业提高产品黏性的策略

3.4通过盈利模式创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4章互联网企业盈利的途径

4.1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分类

4.2网络广告

4.3增值服务

4.4网络游戏

4.5产品销售

4.6即时通信

4.7搜索引擎

4.8多盈利模式结合

第5章国内互联网企业盈利的特点

5.1免费

5.1.1以免费的基础业务吸引用户

5.1.2免费策略的经济学分析

5.1.3由“免费”产生的盈利危机

5.2平台化

5.2.1基础平台加增值服务的模式

5.2.2平台注册会员收费,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5.2.3阿里巴巴平台的收费模式

5.3模仿中创新

5.3.1模仿与创新

5.3.2模仿、创新与自主研发

5.4多元化战略

5.4.1企业的成长性高低与企业多元化程度

5.4.2业务横向或纵向的多元化

5.4.3多元化的经济学分析

5.5差异化战略

5.5.1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

5.5.2差异化基础上的垄断竞争

第6章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要素分析

6.1梅特卡夫定律的困境及客户价值论的提出

6.1.1梅特卡夫定律的困境

6.1.2客户价值论的提出

6.1.3互联网企业的价值链

6.2web1.0环境下的三代互联网盈利模式要素分析

6.3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互联网盈利模式结构及特点

6.3.1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互联网盈利主体关系结构

6.3.2价值链的整合

6.3.3淘宝网价值链的特点

6.4互联网盈利模式要素分析

6.4.1利润点分析

6.4.2利润对象分析

6.4.3利润源分析

6.4.4利润杠杆分析

6.4.5利润屏障分析

6.5a8盈利模式要素分析

6.5.1数字音乐市场现有的主要盈利模式

6.5.2a8音乐业务系统

6.5.3目标客户和盈利模式

第7章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创新

7.1界定和锁定利润对象

7.2为客户提供有核心价值的产品

7.3打造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利润点

7.4提高用户的参与程度

7.5关注特定线上空间个体之间关系的建立

7.6盈利模式创新——基于3G手机网页游戏

7.6.13C网页游戏的特点

7.6.23G手机网页游戏新盈利模式

第8章基于盈利模式创新的互联网企业成长

8.1知识的溢出效应与盈利萎缩

8.2网络经济市场秩序的失灵

8.3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核心竞争力演变特点

8.3.1网络经济特征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8.3.2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深化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8.3.3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业务流程重组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条件

8.3.4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是构筑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8.3.5企业信息网络系统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8.4基于知识资本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

8.4.1以特殊性知识为切入点的路径选择

8.4.2以整合性知识为切入点的路径选择

8.4.3以配置性知识为切入点的路径选择

8.5基于盈利模式创新的互联网企业成长分析——以乐视移动传媒网为例

8.5.1网络视频行业产业链与盈利分析

8.5.2乐视传媒网提供的基本产品与服务

8.5.3乐视传媒网的盈利模式创新

8.5.4乐视传媒网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8.5.5基于盈利模式创新的乐视网成长途径

第9章腾讯公司的盈利模式创新与迅速成长

9.1腾讯公司盈利分析

9.1.1腾讯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9.1.2盈利主要来源

9.1.3收入结构分析

9.2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腾讯战略分析

9.2.1腾讯战略定位:以为中心,构筑产品金字塔战略布局

9.2.2基于技术与应用创新的腾讯竞争战略

9.2.3基于盈利模式创新的腾讯竞争战略

9.2.4基于创新的腾讯核心竞争力形成

9.3腾讯成长路径分析

9.3.1网络经济下腾讯的成长框架

9.3.2网络外部性、正反馈与腾讯的壮大

9.3.3基于盈利模式创新的腾讯成长

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篇2

内容价值化盈利模式是指聚焦于内容本身,借助于相关技术,对内容进行专业化展示,最大化地体现内容的价值,从而实现盈利。从盈利能力、盈利渠道和盈利战略三个维度出发,可将内容价值化盈利归结于技术、内容与专业化三个方面。在技术方面,知识付费企业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平台运营、数据监控、内容整合、界面优化、实时定位、第三方支付等技术,实现内容从生产到最终交付这一过程。在内容方面,知识付费企业可借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对个性化、具体化与碎片化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在专业化方面,知识付费企业可按照发表形式和发表目的对内容进行版块划分,将同质性、相关性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相应的专业知识版块;在各版块中,又可将知识按照心理学、法律、医学等具体门类进行专业化区分,在帮助用户快速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内容的价值化升级,最终为企业带来盈利。

2、社交网络化盈利模式

社交网络化盈利模式是知识付费企业充分利用知识网红和知识型ip的网络效应,积极打造网络化的社交活动圈,从而实现盈利。从盈利能力、盈利渠道和盈利战略三个维度出发,可将社交网络化盈利归结于市场、社交和多元化三个方面。市场主要是创新和变革当前知识传播方式,把握输出端,打造友好的用户界面。在社交方面,根据内容和兴趣的不同,平台通过一个大型的社交网络圈将所涉及的相关人员尽可能多地囊括在内,这个大的社交圈又由一个个以某个或某些人为中心的小型社交圈相互交叉构成,只需借助于这些拥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员即能实现盈利。在多元化方面,内容付费、品牌冠名、精准广告、智能硬件等都是企业积极探索的盈利点。

3、场景生态化盈利模式场景生态化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篇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流通企业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在给流通企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流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暴露出了流通企业现有盈利模式方面的不足,流通企业须从经营方式、增长方式、组织架构等方面做出改进,以增强其盈利能力,应对现有经济发展的特点。本文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为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改进提出新的思路,以促进流通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流通企业;盈利模式

【基金项目】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级课题项目(cdyjd2014004)。

【作者简介】赵姣姣,新疆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产活动中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交易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二者矛盾的不断加深为流通企业的出现提供了经济根源。流通企业的产生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两难冲突,从而推动经济不断发展,效率不断提高。流通企业能够专门从事交易的活动,提高交换的效率。因而,可以认为流通企业的本质就是交易的专业化生产者、提供者。然而,流通企业的利润发展空间受到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两头的挤压,商品的流通是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以供应链的视角来研究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从供应链的前后向进行整合,实现“产—供—销”环节的一体化发展以及企业拓展业务的增值,来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对流通企业的经营发展、获得持续的盈利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二、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盈利模式的研究,不同的学者观点各异。其中的一种观点是将盈利模式视为商业架构,王方华、徐飞(2005)在其出版的《利润胜经》一书中认为,盈利模式是企业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对企业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资源进行整合而形成的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获得和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和商业架构。而另一种观点则将盈利模式视为盈利的方法,即认为盈利模式是寻求企业的利润来源、利润的产生的一种方法。汪旭晖(2010)基于价值链角度对盈利模式进行研究,认为新型盈利模式的创新需要流通企业观念的转变,要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创新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供应链协同降低企业成本,通过生鲜直采、贴牌、自有品牌商品开发等方式实现价值的不断可持续化增值,进而实现企业盈利。

近年来,现代管理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特别是一些新的理论开始出现如流程再造等,“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也开始出现,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供应链的形成就是企业上下游之间一种网络结构关系的形成,是由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开始到制造和分销商、零售商、最终客户的网络结构组成的一种新的业务流程。一方面从企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供应链包括了材料采购、加工制造、产品分销等各个部门,这一部分可以被看成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另一方面从企业的外部网络来看,则又包含了原料的供应商、生产制造商、分销商以及最终的用户,而这一部分又可以被看成企业外部的供应链。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对其各个流程进行再造,可以使供应链各环节上的交易、物流等成本大幅度降低,进而达到增加流通盈利空间的效果。同时,基于供应链整合的新的盈利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潘文安(2009)经过调查研究,从供应链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了供应链整合能力对相关利益者之间合作绩效的影响。该观点认为,供应链内、外部整合能力对企业间的合作绩效存在着直接的影响,对供应链外部的整合能力是提高企业间合作绩效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由此认为,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的提高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李飞、汪旭辉(2006)对中国零售业发展中的零与供之间的关系和盈利模式发生转换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认为零售商对价值链的优化和改进应紧密联系其主营业务的盈利模式,并以沃尔玛和宝洁的合作为例介绍了供应链整合的方式。李凤珍(2011)对我国零售业的盈利模式进行探析,提出了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和创造,打造和谐零供关系的思路。

三、流通企业传统盈利模式特点及不足

虽然我国流通产业正在迅速发展,但流通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得到快速增强。我国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基本上是照着国外学,但是最传统的“进销差价”模式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其特点也很明显,流通企业主要是以产品的分销为中心,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转移企业的商品价值,而不是依赖于企业之间的互相合作,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完全是一种买卖关系。而“通路费用”模式和“类金融”模式则在大型流通企业中较为普遍。在“通路费”盈利模式中,流通企业凭借其强大的产品分销能力控制了上游生产企业,由此来向上游的生产企业收取一定的通道费用。“类金融”盈利模式主要靠对货款占用,从而进行规模扩张和重新投资来获取利润。从以上我国传统的流通企业盈利模式来看,传统流通企业的发展及其盈利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流通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流通产业的发展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可以通过扩大经营规模,使每一单位的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减少、收益增加。流通企业为了使利润增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其规模,以降低经营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然而,我国流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通过规模经济盈利的能力普遍比较低下。

(二)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盈利渠道单一

一方面,近年来世界一些大型跨国零售公司,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等通过现代供应配送系统,运用采购、并购、网点扩张等手段大肆抢滩,现已掌控着全球范围最大的商品流通量。有限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地被一些外来力量不断侵占,原来市场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然受到挤压,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盈利能力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传统流通企业盈利渠道单一。一是通过较低成本采购,并以高于其进价的销售价格出售给消费者,以赚取其中差价,或者是通过销售量的加大和规模的增加而获取厂家奖励。二是通过提供仓储、运输等简单的附加服务获得一小部分的利润。

(三)流通成本高

流通成本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基础设施以及市场环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决定一家企业盈利多寡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我国企业流通成本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且一直居高不下。在我国商品的销售价格中,流通成本占了半数左右,这一比例远远高出了西方发达国家。

四、供应链视角下新型流通企业盈利模式特点及优势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1.全面性。从供应链视角出发,把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看成是一个节点,研究重点为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整合企业之间的各种物流、信息、资金等,达到降低成本、快速反应、共同盈利的目的。

2.利益的协同性。流通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建立在利益共赢基础上的,各个节点企业间实际上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关系,实际上这也体现出了企业间核心竞争力的互补效应。当代的竞争也逐渐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亦愈加紧密,流通企业应关注如何扩大整个产业链上可供分配的总利益,而不再是利益分配的比重。

3.信息的共享性。信息能否得到充分共享是流通企业能否及时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反应的前提,也是供应链上企业合作的基础。流通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已从企业的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从企业内部信息化扩展到企业外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相协作。信息能够在企业间共享,才能为供应链进行有效和敏捷的反应做出保证。

(二)供应链视角下流通企业盈利模式

供应链视角下的流通企业盈利模式通过供应链管理,再造流通企业的业务流程,加强企业间合作,降低各种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增加盈利的空间;也通过对设备共享、减少库存量、减少其他各种资产的占用等,以较少的资源投入量,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图1为以流通企业为核心的产品供应链。

(三)供应链视角下流通企业盈利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

供应链视角下的流通企业盈利模式是基于传统盈利模式发展起来的,通过比较分析两种盈利模式的不同(表1),可以给流通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芮明杰,袁成,胡金星,聂子龙.我国流通企业盈利模式的创新研究[J].当代财经,2005,(13).

[2]王方华,徐飞.利润胜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李飞,汪旭晖.零售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6).

[4]汪旭晖.关于中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的战略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0,(8).

[5]李凤珍.我国零售企业盈利模式分析[J].流通经济,2011,(11).

[6]刘颖.基于供应链整合的本土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研究综述[J].市场周刊,2013,(2).

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篇4

【关键词】收益;盈利模式;盈余模式;盈分模式

一、文献回顾

“收益”是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最先提出的,故收益的概念一提出就有着较强的经济学渊源。经济收益理论经过数代经济学家的阐释已越来越清晰而不失严密,成为了“真正”的收益。但正是由于它高度抽象的理论,使得经济收益有着其自身无法逾越的鸿沟:难以计量。会计学上的“收益”概念则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产生,因此带着“有用”的烙印,这种功利的“收益”显然与“真正”的收益之间存在差异。尽管如此,会计收益却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因为它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可以回应现实的需要。“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的博弈过程,实际上是企业在成本收益权衡比较中的选择问题,只有当这个选择能够给企业各方带来最大收益时,才会达到博弈均衡”(卢雁影等,2004)。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的相互融合已成趋势,学者们尝试在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之间架构通行的桥梁,如全面收益理论的兴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最早提出了“全面收益”概念(周萍,2007)。程春晖(2000)对全面收益作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全面收益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在我国利润表改革方面提出了许多有创见的观点。

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是现代会计的核心理论之一,收益对于国家、企业及个人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关于收益的计量方法,一般认为有两种,即“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收入―费用法”是会计实务中广为采用的方法。在“收入―费用”法下收益的计量采用的是配比模式,美国会计学会(aaa)关于配比的定义是:配比是以所报告收入的因果关系为基础来陈报费用的过程。配比概念要求在收入和支出之间找到一种合理的配比关系,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逻辑关系很难找到。配比概念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收益带有主观性和武断性,影响收益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为管理层选择于己有利的分配程序敞开方便之门。另外,由于会计方法的多样性和经营活动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现行会计对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大量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分析、选择、判断和估计。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对收益可能产生重大影响,nobes和parker(1995)分析说,在宏观会计政策差异方面,如一家挪威公司(norskHydro),1992年按所在国现行规定报告净收益为1.67亿挪威克朗,但若根据美国准则却高达17.63亿挪威克朗;一家澳大利亚公司(thenewsCorporation)1992年按所在国现行规定报告利润为5.02亿澳元,但根据美国准则仅有2.41亿澳元。微观会计政策选择的差异则是十分普遍的,这种差异对企业财务信息揭示和利益分配往往具有较大影响。薛爽(2006)发现,2001-2003年扭亏公司在扭亏前一年多计提减值准备,而在扭亏当年大额冲销减值准备的现象。扣除减值准备的影响,扭亏公司中将有72%的样本不能扭亏。

收益的正确确认和计量是进行合理的利润分配的基础与前提条件。收益分配理论是财务管理理论的三大内容之一,但学术界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投资、筹资管理的研究。与此相反,分配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但从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经济学主要从宏观层面探讨整个社会收入的再分配问题;而财务学在研究企业收益分配问题时往往以股东理论为出发点,将企业收益界定为企业税收利润,重点探讨税后利润如何在企业和股东之间进行分配。许艳芳(2004)将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和员工等重要利益主体全部纳入视野,从整体的角度研究企业收益分配问题。

二、收益与“三盈模式”的对应关系

收益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从收益的来源开始到收益的认定再到收益呈报,收益问题贯穿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收益来源于资本,企业因为所有者投入资本而存在,又因经营者合理地利用资金创造收益而得到延续。对于一个典型的工业企业而言,在其供应、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盈利实现模式(以下简称盈利模式)的选择对收益的持久性具有重要作用,盈余管理模式(以下简称盈余模式)影响着盈余质量,盈利分配模式(以下简称盈分模式)完成了企业收益的流转及扩大再生产。收益各形态与“三盈模式”的对应关系可见图1:

企业收益实现过程及其分配管理状况是企业经营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收入、成本、损失、税收等因素的变化,都会使企业的收益发生变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总目标可以概括为生存、发展和获利,收益的取得为企业的基本生存提供了保障,收益实现方式的选择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动力。

过去,企业主要从事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心依市场条件不同,或是生产或是经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家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上日益重视开拓资本经营。资本经营在拓展企业经营领域的同时,又从根本上改变了财务的性能和功能,使财务的功能超越了生产经营,具有了“服务”和“盈利”的双重功能。一定的经营环境和管理导向模式,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收益确定模式。作为会计确认基础的权责发生制,为了反映经济实体在某一期间的业绩,会计上采用了预提、待摊、递延和分配等方法程序,将各个经营期间的收入与费用、收益与损失相配比,在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过程中加入了人为的主观估计、判断因素,从而为调节会计盈余提供了机会和可能。盈余管理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技术,常运用会计政策的选择作为一种策略对收益产生影响,从而使企业在证券市场、银行信贷、税务缴纳、报酬激励等方面获得既定的利益。

从企业发展与成长的角度来看,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而有效的收益管理有利于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生产要素是企业经营能力发挥作用的载体,所有生产要素都希望能获得较高的使用报酬,不同生产要素主体对收益的分配构成了特定主体的收益,利息是债权人的收益;工资是劳动者的收益;股利是所有者收益;税收是国家作为社会控制的收益。企业必须认真经营,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控制成本开支,增加收入,提高收益,从而结合更多的生产要素,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吸引更多的资源。

三、收益与盈利模式

收益既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又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收益概念之所以受重视,主要在于它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收益是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管理活动的行为指南;第二,它是确定企业应纳税额的有效计量;第三,它是确定企业分配政策的重要基础。

收益主要由收入和费用两个因素决定和构成。收益是企业业绩的表现形式,企业盈利的原始公式为:收益=收入-费用,这也是企业运营的基本逻辑,可以说有企业就已经有了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可以用来解释企业的销售收入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又需要支出哪些成本和费用。因此盈利模式是由“获得什么样的收益”这一问题引发的一种围绕价值创造主体而形成的逻辑。

对一个正常健康的企业而言,生产经营活动是其生存的意义所在和根本保证,营业利润则是其盈利的根本来源也是最大来源。一般来说,其他业务利润在营业利润里占的比重较小,它是产生于非经常性的或兼营的业务交易。然而,不同来源的盈余(收益)①却具有不同的质量特征,由收入驱动的盈余更持久、与股价的关系更为紧密。

盈余最根本的来源是收入,费用控制的效益总是需要以一定的收入为前提才能体现,没有收入支持的费用减少不可能产生盈余。而且,企业可供削减的费用空间是有限的,要获得稳定持续的盈余增长势必要求收入的相应增长。盈余的不同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发展战略的结果,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两种基本形式。在成本领先战略下,盈余的决定性来源体现为费用控制的优势;在差异化战略下,盈余的决定性来源则体现为收入优势。然而,这两种竞争战略对保持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并不是等价的。成本领先战略逻辑要求只有一个企业能成为成本领先者,而产业中却可能有不只一种成功的歧异战略。因此,采取差异化的战略将使企业在保持盈利能力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行性。企业采取不同的盈利策略往往是其所处的境况使然。当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时,通常会想方设法削减费用以实现盈利目标,因为这一做法比实现收入的增长要相对容易,但是这一做法只能奏效于短期盈利,而对长期盈利目标助益有限,甚至由于费用的削减而对企业的核心经营活动造成负面影响使盈利状况进入恶性循环。

四、盈余管理与盈余模式

会计确认是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何时”、“如何”来对具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从而达到向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合乎要求的信息这一根本目标。企业从思考收入来源问题开始,围绕价值创造、传递和实现,在盈利模式确定时已经形成一种战略安排,接下来的问题便是收益的产生和确认问题。

在早期,确定收益的一个简便的方法是从最终的所得减去最初的投入,或将两期的期末财产进行对比,差额就是赢利。随着股份公司的普及以及“持续经营”概念的出现,收益确定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会计政策开始转为关注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这时的收益被人们看作是所确认的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配比后的结果,即“收入――费用法”。企业盈利的原始公式表明,收入和费用的变动都能引起盈余在数量上的等量变动,在经济压力和刺激广泛存在的现实环境中,通过特定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所确定的盈余指标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企业收益管理的重点。

现代会计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在此基础上,收入和费用再分别适用具体不同的确认原则,从而形成了不同性质的确认过程和确认特征。费用的配比和收入的确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判断和估计,虽然会计判断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可靠性问题。再者,会计估计的合法性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天然的机会,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实现的。一般意义上的盈余管理是个中性的概念,但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运用者往往会借鉴纳税筹划的定义方式来定义盈余管理(余秀丽等,2009),从而使盈余管理首先进入到企业纳税筹划的现实会计政策选择之中。例如,王跃堂等(2009)指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可以通过增加当期的应税费用或推迟当前的应税收入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应交所得税”。

对盈余管理进行模式上的划分后,可以发现:

自利型盈余管理的主要类型是基于报酬动机的盈余管理。通常经营者的报酬由工资、奖金、业绩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构成。其中,工资属于无风险报酬,后三者属于风险报酬,与会计盈余的相关性高,具有激励作用。对于自利型盈余管理,由于其结果涉及利益的分配,通过赋予经理人一定比例的剩余索取权,使委托人与人的目标函数保持一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经理人的自利型盈余管理行为。

制度型盈余管理是监管政策的缺陷引发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制度型盈余管理的目的较为明确,即根据制度的规定,运用会计方法或其他方法,达到制度规定的会计盈余指标,取得制度规定的资源。制度型盈余管理行为,如为了上市的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和配股规定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但其中隐含着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动机,尤其对于转轨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监管政策严厉但市场化程度不高,很容易诱发盈余管理。

组织目标型盈余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利润的平滑,以减少经营中市场波动对企业的不利影响,稳步提高企业价值。在组织型盈余管理手段的选择上,不会仅依靠会计选择而改变财务报告的结果,经营决策的变化、经济交易的选择、交易时点的选择都是组织型盈余管理的手段。当然,由于组织型盈余管理本身涉及对会计盈余的控制和管理,利用会计准则赋予的灵活性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自利型盈余管理出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形成不利于相关利益人的行为结果,这种行为由于动机的“不纯洁”而具有欺骗性,会引起相关利益人的警觉和抵制;制度型盈余管理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而导致实施盈余管理,会影响证券市场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此不同的是,组织目标型盈余管理由于其动机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因而其行为过程必然伴随如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五、收益分配与盈分模式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合同)的有机组合,这些契约中包括了企业要素投入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广义地看,其合约边界遍及政府、供应商、顾客等在内的所有利害关系人。收益分配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在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割的过程。分配的广义主体包括国家、所有者、债权人及企业本身,分配的客体为企业税前利润(本文将所得税作为一项收益分配)。收益分配的典型模式为:

薪息税前利润

工资及职工福利费

息税前利润(企业净收益)

利息

税前利润(剩余收益)

所得税

税后利润

各种提留

可供分配的剩余收益

股东的变动利润

企业留存收益

企业通过收益分配能正确处理与各方的经济关系。从企业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来看,企业收益应为财富的增加,所增加的财富不仅包括给股东的股利和企业的留存收益,还包括支付给员工的薪金、上缴的各种税金(不包括增值税)、对外捐赠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应该包括知识技术、劳动供给和资本供给。如果说,劳动供给和资本供给是“刚性生产要素”,那么,技术进步则是“柔性生产要素”,柔性生产要素只有与刚性生产要素结合后才能成为生产要素。柔性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分配,其收益份额与它的贡献大小成正比,柔性生产要素只是这份收益的名义所有者。实际上,这份收益要在柔性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生产者,包括劳动和资本(刚性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一般地,普通劳动享受的是工资,物力资本享受的是利息,技术进步由于贡献了利润,由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代替其享受,由此演绎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收益分配模型:

薪息税前利润

工资及职工福利费

息税前利润(企业净收益)

利息

税前利润(剩余收益)

所得税

税后利润

各种提留

可供分配的剩余收益

劳动者变动收益

科技劳动者变动收益

经营者变动收益

股东的变动利润

企业留存收益

作为财务三大部分内容(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之一,收益分配的过程及结果关系到各个要素所有者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分配的日常管理应根据企业内部分配战略,投资和筹资决策对现金流量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约束下,对当期收益进行科学分配。对企业纯收入,其管理的重点在于核实可供分配的纯收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作出相应的分配预算。对企业税收,如何合法、合理地纳税,降低企业的纳税支出,是企业内部分配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管理包括经营者及一般劳动者如何参与税后利润的分配,如何安排企业内部保留盈余与出资者之间的分配,其他生产要素如知识资本如何参与分配等问题。

六、结语

关于收益,以往的研究关注于:收益及其质量的内涵演进。然而收益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形态发展及相应的管理模式却未有文献进行论述。本文的贡献在于以收益为线索,首次构建了企业“三盈”管理模式,并将其作为企业的经营主线及财务主线来进行分析。拓展了收益理论的研究视角,将收益问题纳入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视野。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仅讨论了三盈模式框架下收益的一般性特点,未进行相关实证和案例分析,对盈利模式、盈余模式、盈分模式三者的关系未能进行深入剖析。这一方面是囿于对企业案例了解及分析的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作为一种新的分析范式,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理论梳理。

【参考文献】

[1]卢雁影,邹秋琴.企业业绩评价: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博弈[J].财会通讯,2004(3):3-9.

[2]周萍.FaSB和iaSB财务业绩报告项目研究回顾与评价[J].会计研究,2007(9):35-41.

[3]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ChristophernobesandRobertparativeinternationalaccounting[m].UpperSaddleRiver:prenticeHall,1995.

[5]薛爽,田新立.八项计提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3):14-19.

[6]许艳芳.企业收益分配研究――从剩余索取权的角度出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篇5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平台;盈利模式;电子商务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盈利模式的内容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盈利模式中包含了两个主要的内容,即利润与现金流。因而盈利模式中涉及的系统方法也就涵盖了探求生意的产出方式、生成过程和利润来源等方面内容,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盈利模式演化机制

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而言,其盈利模式的演化主要还是围绕着盈利渠道、盈利实现与盈利生成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从而通过多个关键要素的作用与联系来形成复杂化、动态化的系统,形成盈利协同与整合。如右上图所示。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盈利模式在其演化的过程中,各个内部要素均会共同作用来实现目标:

1.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运用其核心竞争力中的持续性与独特性特点在特定的时期里面确定用户的价值与组合,以便带来一定盈利与竞争优势。

2.第三方支付平台相比其竞争对手来说,所运用的管理制度与组织机构目的都是使用户价值得以实现,这也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这将直接决定其竞争优势。

3.第三方支付平台一般都具备多方面的收益来源,这样就能够帮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价值,因此,一个系统设计完整的盈利模式需要兼顾支付平台各方面关联服务、收益定价与收益来源等相关问题。

4.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其用户价值一一定价的时候,这也是它为用户提供其价值的过程,当然支付平台也可以各方面服务来保证用户价值,那么这些服务也需要依据支付平台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进行整合协同并且要安排有能力的人开展执行。

5.第三方支付平台通常包含特殊服务、产品或是组合模式时,就要通过市场细分来向特定的企业用户来提供合理有效的价值。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盈利模式演化机制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借助利润的实现形式、利润的产生过程、利润的价值来源来共同实现其最终盈利能力。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盈利模式研究

1.传统典型盈利模式

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典型盈利模式中支付交易的流程里,盈利实现过程会让商家看不到相应客户所用信用卡或储蓄卡的详细信息,并且也可以防止信用卡或储蓄卡的信息多次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传输或录入,导致其客户信息丢失。

典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盈利来源主要依靠两条途径:一方面,收取商家的手续费和其向银行支付的手续费差。另一方面,与企业用户利润分成。

第一步,在客户相应的电子商务网站中选定目标商品,并且决定对其购买,而买卖双方也在网络环境中达成了成交的意向。

第二步,已选定了商品的客户需要选择并且利用一个第三方作为其交易的中介,这时客户的信用卡中的资金也会划到选定的第三方账户中。

第三步,收到货款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会把客户付款相关信息告知商品卖家,同时也要求其在规定的时期里面发货。

第四步,商品的卖家在接收到了第三方平台的通知后就可以依据订单详情进行发货。

第五步,商品买家在收到了商品实物之后就进行验证,随后再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确认。

第六步,收到客户确认之后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把对应账户中的价款再转账给商品卖家的账户里面,于是交易完成。

因此,总结典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金融型、互联网型。金融型即独立的公共的网管型,其针对的市场客户群主要是B2B、B2C,目标客户为中小型商户或者有行业背景或者政府背景的。互联网型即公共的担保型,其针对的市场客户群主要是C2C、B2C,目标客户为个人或中小型商户。

2.新兴代销盈利模式

传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盈利模式只是单纯地向需要提供第三方服务过程中交易双方进行手续费的收取,但是对于一些电子商务的交易而言,其交易是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那么交易的双方就难以对交易的成本进行预估,那么当客户认为支付平台手续费已经超出其预期交易成本的时候,就不再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来交易了。另外,在当前免费网络服务的大趋势、大环境中,通过传统的盈利模式来获取的收益也十分有限。

因此,寻找并开拓全新的盈利模式,同时开展更为系统全面的增值服务就显得尤为至关重要,而与支付平台提供服务最为相关的即为资金,那么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公司就会和金融行业进行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借助这方面资源,在金融行业中开展一些如基金代销方面的增值服务。目前已有不少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启了盈利模式创新,主要通过三条途径:(1)与银行维持稳定的竞合关系,以打造第三方电子支付的核心价值;(2)将市场细分,以打造各自的核心竞争力;(3)整合幼稚的第三方电子支付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魏捷.第三方支付平台运营模式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以支付宝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2(5):102-110.

[2]段文奇,赵良杰,.网络平台管理研究进展[J].行业预测,2009,28(6):1-6.

[3]王晶.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盈利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

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篇6

关键词:盈利能力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权重

一、问题的提出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基本指标,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因此,如何合理分析、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以利润表为基本依据,通过计算一系列财务比率指标进行。这些指标虽能从一定角度提供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但不论是评价指标还是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没有考虑盈利的现金流保障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盈利状况以及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为盈利如果没有现金流入,不仅无法进行分配,而且还会影响到资产质量,误导投资决策。传统的评价指标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利润进行计算分析,因而不能反映公司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二是没有考虑盈利的持续稳定性。从公司持续经营的角度看,盈利能力不能仅仅反映公司某个时期的获利情况,而且还要能反映公司动态的、连续若干期的盈利状况的变动趋势及规律。三是分析方法综合性差,不能确定各指标对盈利能力的重要程度。这些比率指标虽能够提供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信息,但当各指标反映的情况不一致时,分析者就难以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而且单项比率指标也难以对不同的上市公司盈利状况进行比较排序,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科学、合理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水平。

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整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元素到构成整体都必须科学、合理,能有效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构造的各指标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等有关规定要求。二是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盈利能力的各侧面,并且各侧面都有若干个代表性指标来解释。三是层次性原则。设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能为进一步分析盈利能力因素提供必要的条件。四是可操作性原则。设计的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必须是可操作的,能够从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中搜集到准确的数据,并能够有效测度或统计。

(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单项评价指标的设计 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上市公司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和盈利的持续稳定性等方面。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理,遵循前述构建原则,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层结构。其中目标层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准则层由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上述三方面构成;指标层为与准则层相对应的单项评价指标,本文共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1)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指标包括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销售净利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净利率分别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和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2)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指标包括销售现金比率、盈利现金比率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标。销售现金比率和盈利现金比率分别反映公司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及净利润之问的比率关系;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值,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获取现金的能力。(3)盈利的持续稳定性指标包括主营业务利润比率增长率、营业利润比率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这些增长率指标一般可以取公司三年或以上的数据,通过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到。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比率=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营业利润比率=营业利润,净利润。以上各项指标都属于正指标,各项指标值越大,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三)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间权重的确定 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不同的指标所包含的评价信息量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评价目标与指标特点给每一指标确定权重。一般与评价目标关系越密切的指标,应该赋予更大的权重。因此,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在此采用层次分析法,该方法是目前综合评价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确定权重的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蒂教授(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是把复杂的决策问题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人们的比较判断,计算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准则及总准则之下的相对重要性程度,从而据之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这个过程的核心问题是计算各决策方案对于决策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系数,而评价指标权重也正是一种重要性的量度。所以,将层次分析法这一决策分析方法引入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可行的。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对盈利能力重要性权重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建立评估对象的递阶层次结构(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图1)的层次结构。其次,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记为m)。根据所建立的递阶层次结构体系,以上一层元素为准则,将下一层受其支配的各元素按其对上一层准则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并赋予一定分值,构成一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以便从判断矩阵导出这些元素从上层支配元素分配到的权重。通常采用的标度准则为t.L.Saaty教授提出的比例九标度法,如(表1)所示。根据九标度法,笔者广泛咨询有关财务专家,综合大量专家的经验判断,分别构造出各指标间的比较判断矩阵。如(表2)~(表5)所示(注:各表中符号表示的内容与(图1)中的对应)。第三,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排序的权重w。求解权值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方根法,其计算步骤是:逐行计算矩阵(m)的几何平均值 即为所计算的权重向量;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式中,mw表示判断矩阵m与权重向量w相乘后得到的新向量,(mw)i为mw的第i个元素。第四,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在构造判断矩阵时,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的判断能力的局限性,人们在对各元素重要性的判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如在判断元素 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判断元素 的矛盾状况。为此,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检查所构判断矩阵及由此导出的权重向量的合理性。一般是利用一致性比率CR进行检验,计算公式为:CR=CиRi。式中,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 ,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是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的。部分随

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见(表6)。当CR

根据方根法,求得上述构造的四个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及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如下: 。由CR的计算结果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即可以认为前面所构的四个判断矩阵及由之导出的权重向量均合理。最后,计算多准则下指标层各指标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上述判断矩阵在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即可利用指标层各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及其对应的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出各指标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计算公式为:某个具体指标在目标层中的合成权重=该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该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评价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不同的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单位和数量级别。为了消除由此产生的评价指标的不可公度性,需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此采用广义指数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值。因为前述评价指标都为正指标,所以其采用百分制形式的无量纲化值计算公式为:Kxi=100×xi/XiB(i=1,2…,p),式中,Kxi为第i指标的无量纲化值,xi、xiB分别为第i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其中标准值有多种取法,本文的模型可采用极值化法、均值化法和理想法。极值化法:当XiB取全部参评单元(n个)该指标的最优值时,即第i指标的标准值:XiB= 。均值化法:当xiB取全部参评单元(n个)该指标的统计平均值时,即第i指标的标准值:。理想法:可以根据行业标准或根据历史最优值(如前三年的先进平均值、前三年的历史最优值)来确定每一指标的标准值。

(二)评价模型的建立 评价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后,根据上述构造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和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权重分配结果,建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的基本模型。本文采用两种方法,构建了两个评价模型用于不同的评价要求。

模型一:利用层次分析法单一准则下的排序权重,先建立准则层B1、B2、B3的评价模型,然后再建立总目标层评价模型。

式中,F为某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值,B1、B2、B3分别为该上市公司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和盈利的持续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值,KX1~KX9分别为上述9个评价指标(X1~X9)的具体无量纲化值。该模型一方面可以计算每个准则层的具体评价值,便于投资者在各上市公司之间进行三个子目标的比较,确定各上市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也可以较直观地看出每一个具体指标对某一准则的影响程度。从该模型可以看出,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其次是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再次是盈利的持续稳定性,而影响这三个子目标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销售净利率、销售现金比率和主营业务贡献增长率。

模型二:直接利用层次分析法多准则下指标层各指标对总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建立评价模型。

该模型计算方法简单,投资者可以直接利用最终评价值对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比较,直观地看出每一个具体指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从该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销售净利率,其次是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现金比率,其它几个指标的重要性相对低一些。模型的局限性:一是虽然综合考虑了影响盈利能力的三个侧面,但每个侧面只选取了一部分评价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虽然各判断矩阵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但在构造各判断矩阵时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确定的指标权重可能不够精确。

四、结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价能合理反映评估目标的综合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各个侧面,并确定各评价指标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重要程度,克服了传统比率分析法只考虑单一侧面及单一指标的局限,具有较好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投资者可以利用上述评价模型进行公司纵向和横向的盈利能力比较分析,一是将公司多年的F值进行动态分析以评价公司的财务发展状况,并可以进行前景预测;二是将公司某一年的F值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行业平均F值进行比较,F值越高说明公司的盈利状况越好,投资的有效性越高,反之亦然。构建的评价模型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不失其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进行公司盈利状况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

莫生红(1970-),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

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篇7

国外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

国外商贸流通业大致经历了六种盈利模式(见表1):第一种是进销差价模式,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模式,且在现在多有使用,盈利的根源来自进销之间的差价和简单的附加服务。第二种是连锁经营模式,基于规模经济规律的驱动而形成。该种模式对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品牌效应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第三种是通路费用模式,即利润主要来源于商品进场费、购货折扣、物流费、仓储费、新店赞助费、促销费等。第四种是类金融模式,即利润来自对供应商资金的占用,这种模式在我国诸多电商企业中都有体现。第五种是供应链模式,这种模式源自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出现,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六种是增值服务模式,如设备的运输、安装、维修和更新等。国外的盈利模式发展与国内的盈利模式发展历程大致相似,但国外的发展相对成熟且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传统盈利模式下进销差价为核心,现代盈利模式更加注重综合效应,由单一的、分散的产品服务走向集约化、系统化的产品服务供应体系。此外,现代盈利模式有一个很明显也很关键的特点是金融业务的渗透,传统模式下实体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两者基本维持的是相对独立的地位,而现代盈利模式下,企业的供应链的拉长使得金融业务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众多企业开始摆脱对传统金融机构的过度依赖,具有自我“输血”的能力。盈利模式是一个企业建立和有效使用自己资源的方法(王祖强、陈新伟,2010),是商业模式的核心。从上述的国外盈利模式可以看出,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的转变路径形成了一种从单一经营向复合经营的转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营链条的扩展,由简单的供销演变为供应链系统;另一方面是资金运用效率的极大提升,资金的体内循环逐渐取代体外循环。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对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企业生产经营链条的扩展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行业发展规律,对商贸流通企业而言这种规律更加明显。随着产业链的联系日益紧密,可供开展金融业务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广,创新盈利模式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多。那么,我国的商贸流通企业在盈利模式创新上会有怎样的表现,后文将会具体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分析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商贸流通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马强文、任保平,2011;黄炯华、孔燕群,2015),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重要反映。纵观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盈利模式,基本上与国外的演变路径保持一致,但在我国又有新的内涵。1992年我国流通改革后商贸流通业一直处于无序状态,信息不对称和信用的缺失导致物流运输处在停滞状态。进销差价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占据主流,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盈利渠道单一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之外资企业的不断挤压,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商贸流通业本身利润微薄,降低成本对商贸流通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实际上我国商贸流通业由于受技术、管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上述问题是对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的概括,随着盈利模式不断创新,我国商贸流通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层次上的差异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随着电商模式的崛起和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商贸流通业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特别是供应链模式开始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见表2)。广义上讲,供应链体现的是一种经营状态,即不同经济主体因某种业务联系而同处于一种经营环境当中,彼此之间产生业务上的往来;狭义上讲,需要将供应链的概念放在具体的产业或者行业内才具有现实意义。过往单纯考虑价格和成本的经营决策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必需同时对价格和质量进行权衡,并在考虑竞争对手行为的基础上对所在供应链的成员决策进行协调以制定最优竞争策略(肖迪、袁敬霞,2013)。现有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协同关系是供应链企业之间产生业务关联和实现供应链转型的基础。供应链转型本质上是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一种战略更新行为(肖静华、谢康,2015),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转型而言,供应链模式逐步成为主导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的转型方向

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篇8

一、“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概念与特征

(一)“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的概念“三重盈余”概念于1998年由Sustainability公司总裁Johnelkington首次提出。其基本理念是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同时考虑满足经济繁荣、生态保护、社会福祉三方面的平衡发展。这三重考虑也被称作投资回报的三重底线。“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不仅包括对投资对象短期内财务业绩的考察,还要包括对投资对象在经济、生态和社会进行合理科学的职业判断,实际上是包涵了财务业绩和社会业绩的综合性业绩评价模式。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顺应了投资者对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变革的发展。

(二)“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的特征“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业绩评价模式所反映的单一的经济利益关系,与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评价模式和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式也有很大不同,其基本特征归纳包括:

(1)评价主体多元化。“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以利益相关者为理论基础,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司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股东、供应商、客户、员工,同时也应该包括社区、政府等。体现了现代企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2)评价内容多维化。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式在传统的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注重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三重盈余”评价模式在重视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同时,进一步引入社会资本(如诚信、合作、社区的和谐等)和生态资本(自然资源和环境等),是一种包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生态资本的综合评价模式。

(3)评价目标多重化。“三重盈余”评价模式强调企业在经济、生态保护、社会福祉三方面的平衡发展,由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的单一财务目标转向经济、生态和社会的三重目标,企业不仅关注财务绩效,而且要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责任。

(4)公平内容多重化。“三重盈余”评价模式不仅加强了代内利益相关者间的公平,同时也注重了代间公平。即既考虑当前企业利益相关者间的公平,同时考虑当代与下一代利益相关者间的公平。充分体现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

二、电网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目前,电网企业评价模式仍主要采用传统的业绩评价模式,财务指标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非财务指标的重视。财务指标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结果,而忽略了长期发展的需要,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内部指标偏多,缺乏企业内、外部协调能力的评价电网企业现行评价模式缺乏对外部环境和社会福祉方面的评价,过多注重企业内部的财务指标,评价模式不能有效地评价企业内外部的协调能力,不能合理反映企业内外部资源能力优势和劣势,不利于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评价范围过窄首先,单一的注重财务业绩的评价模式,缺少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其次,没有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成本,没有考虑企业生产经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最后,缺乏对企业经营的社会效益的评价。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的评价重视不够,不注重企业与顾客关系的评价,不注重企业与员工关系的评价。

(四)评价方法不适应目前,电网企业绩效评价主要采用综合评分法,侧重于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的评价,无法科学合理地反映企业各方面绩效的协调发展状况。

三、基于“三重盈余”的电网企业绩效评价模式构建

(一)电网企业“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实施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满足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需要。近些年,社会责任成为电网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电网公司继2006年首次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后,已连续4年了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说明国家电网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在电网企业采用“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将极大地充实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报告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其次,全面合理地评价电网企业绩效的需要。电力体制改革后,电网企业负责电力调度、电网维护等输配电环节的工作,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因此,对电网企业的绩效评价,不能单纯地注重内部财务指标,应该结合其对外部社会福利、生态环境方面影响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这样才能更为真实地反映电网企业的绩效。最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电力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基础性行业,电网企业在输配电环节对电力行业产生着重大影响,实现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电网企业“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的设计具体为:

(1)进行企业战略目标分解。设计电网企业“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首先要明确电网企业战略目标,并对其进行分解。“三重盈余”绩效评价模式要求公司不仅考虑企业财务经营方面的目标,也应该考虑企业社会目标、生态目标,站在生态经济人的角度考虑和分解公司战略目标。

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篇9

【关键词】Ceo任期盈余管理产权性质理论分析

盈余管理是指管理人员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的手段。尽管理论和实证方面都有证据表明,负责任的盈余管理存在“好”的一面,但更多研究证明盈余管理带来的“坏”影响更加严重。学者们针对盈余管理的动机、方式以及经济后果进行的大量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盈余管理行为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然而结合管理层个人特征分析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还鲜有文献涉及。选取Ceo任期视角,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可以结合高管的视野问题丰富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同时可以进一步扩展Ceo任期的研究领域。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引发的委托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内外不少学者从高管任期、年龄、教育背景、性别等特征出发,研究其与盈余管理、公司业绩、资本投资以及企业价值等之间的关系。Ceo作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典型代表,是上市公司股东的人,其由董事会聘请,对董事会负责,一方面受到治理层的监督和约束,另一方面在经营决策上拥有自。高级管理人员的背景特征不同会对企业战略决策以及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Ceo在任期的不同阶段,重点关注的事项有所不同。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Ceo任期进行研究后发现,任期对企业盈余管理、经营业绩、R&D支出、资本投资有显著影响。笔者通过查阅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文献与资料发现,可以结合职业关注理论、声誉机制、“任期五阶段模型”、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效用论等来解释Ceo任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旨在为Ceo任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一、Ceo任期与盈余管理关系理论分析

1.职业关注理论和声誉机制。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下,经理人的能力不为外界所知,外部只能通过公司业绩来推断经理人的能力。职业关注理论认为,Ceo会在任职初期努力工作,为了能使外部人员认识到自己的能力。Fama(1980)最先认识到高管对职业声誉关注会影响公司业绩的问题,他认为经理人市场存在的竞争会消除高管的道德风险行为,因为高管更加关注经理人市场中的职业声誉,没有必要对高管进行激励政策,劳动力市场本身已经提供了有效的隐性激励。在经理人市场上,Ceo有强烈的动机去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声誉。声誉系统可以将现阶段的机会主义行为与下阶段的声誉水平联系起来,集中反映经理人任职的信息,对经理人的当期行为形成一种有效约束力(陈德球等,2011)。在Ceo任职初期,由于市场还不熟悉和了解Ceo的能力,公司当期的业绩会影响到市场对其能力的评价(Hermalinandweisbach,2012),为了建立良好的声誉,就会有很大的动机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在发生高管变更时,一些新任Ceo可能会采用“洗大澡”等方式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将责任推卸到前任Ceo身上,在以后期间通过应计项目的反转来“邀功请赏”(Dechowetal.,2010)。随着任期的增加,Ceo逐步建立稳定的声誉后,开始着重考虑如何保护和维持自己的良好声誉,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随之降低(Diamond,1989)。Ceo随任期的延伸,其建立的声誉已经达到高点,发生盈余管理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万一被发现,市场会对之前的业绩表现产生怀疑,使Ceo声誉急剧下滑,收益小于机会成本。因此,Ceo会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在Ceo任期的最后一年,为了提高最后收益,又会有更大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尤其是达到退休年龄的Ceo,没有机会再从企业获取高薪,也不需要再考虑经理人市场上的声誉问题,只能抓住最后一次的机会,通过提高盈余来增加自己的离任补偿。

2.Ceo“任期五阶段模型”。HambrickandFukutomi(1991)在文章中首次提出企业Ceo任期存在五阶段动态模型。他们认为,高管在特定职位的任期可以区分为特征鲜明的不同阶段,各个阶段高管行为模式不同,采取的战略决策不同,最终导致组织绩效的不同。五个时期分别为:(1)任命期;(2)实践探索期;(3)模式选择期;(4)整合集聚期;(5)衰退离任期。Hambricketal.认为,由于五个关键因素在任期中的变化才导致了Ceo不同的行为和决策。例如,(1)对自己工作范式即管理模式的认可度。新任Ceo认为公司的聘任是对其管理模式的肯定,在任职初期会坚持使用之前的工作范式努力提高公司业绩,在公司立足以后,Ceo会经历一个相对的“放松期”,尝试新的方法管理公司,重新调整之前的模式,进行新一轮的范式探索。随着任期的延伸,对新的管理模式认可度逐步增加。(2)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刚入职的Ceo对工作环境不甚熟悉,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就会以较快的速度来积累知识。随着任期的增加,知识积累的速度不断减慢。(3)获得信息的多元化。Ceo任职初期有很高的工作热情,积极与各方面利益相关者沟通,信息来源广泛。任期增加,权力增大,下属为了迎合上司,只提供Ceo乐于接受的信息,信息多元化程度降低。(4)对工作的兴趣。初始阶段,兴趣浓厚。重复的工作以及其他利益诱惑,工作兴趣会随之减弱。(5)在企业内部的权力。任期越长的Ceo越可能经历多轮高管更换,企业内部会形成Ceo自己的领导圈子,权力随任期增加而增强。

Ceo盈余管理的动机在五个阶段是逐步变化的。任命期内,Ceo工作热情很高,但是专业知识和权利不够,为了答谢公司的信任和得到更广泛公众的认可,即使能力很强的Ceo也会想要通过盈余管理提交一份“漂亮”的业绩报告。经过实践探索期的不懈努力,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提高,Ceo逐步在企业立住了脚,权利不断增大,能够从多个渠道收集信息,有利于作出最优决策。在模式选择期,高管对先前范式调整改进,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式,并长期坚持采用。完整经历了五个阶段的Ceo,管理能力逐步提高,拥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一般会在整合集聚期达到管理水平和公司业绩的顶峰。中间三个阶段,处于Ceo的事业上升期,盈余管理对其带来的收益不大。因为一旦被发现,机会成本会相当高,所有盈余管理概率较小。衰退离任期,Ceo工作兴趣降低,权利的增大会让高管自我膨胀,即使管理模式陈旧,业绩较低也不会进行改革创新。为了维持先前的业绩水平,盈余管理行为增多。

3.理论、信息不对称和效用论。企业股东和治理层作为委托方,委托管理层对上市公司进行日常经营管理。尽管在公司治理中董事会是最高决策层,但Ceo才是真正的最高决策权的行使者。Ceo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Ceo更多为自身利益考虑,而不是企业利益最大化。委托人和人的利益冲突是盈余管理的动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信息不对称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暗示,经理人更可能为了自身的短期利益而牺牲对公司的长期收益。换言之,经济决策是从Ceo的个人利益角度出发进行的最优选择,从企业角度来看可能就不是最优的。

管理者和股东之间还存在视野冲突。管理者的决策视野相对股东的投资视野要窄很多(JensenandSmith,1985),即经理人更愿意选择能够获取短期收益的投资,而股东偏好于长期收益较高的项目。管理者的决策视野受其预期任期限制。muradantiaetal.(2010)结合Ceo的年龄和既有任期,用行业平均值调整计算其预期任期作为决策视野的代替,来研究Ceo决策视野与公司绩效的关系。Ceo会在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进行机会主义行为。下文运用经济学的效用论的相关内容来解释不同任期下Ceo盈余管理的选择。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证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eo通过持续盈余管理所能获取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通过选择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之前,高管会慎重考虑成本收益原则,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冒险进行机会主义行为。盈余管理带来的总效用=收益-成本。随着任期增加,Ceo的声誉逐步建立起来,万一被政府或者其他监管机构发现盈余管理,将会受到严重的处罚,公众的信任度也会降低,机会成本逐渐增大。综合考虑边际效益递减效应和机会成本递增,Ceo任期与盈余管理行为呈反向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Ceo即将离任时,盈余管理可以提高离任补偿,同时不考虑声誉问题,其所需要承担的成本骤降,盈余管理带来的总效用增大。因此,Ceo任期与盈余管理总效用呈U型关系。

二、我国Ceo任期与盈余管理理论分析

现阶段,我国经济还处于新兴加转轨时期,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的大部分。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任期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大量存在着所有者缺位现象,其高管关注的声誉既包括职业声誉还包括政治声誉。国有企业的Ceo更倾向于盈余管理来实现个人的政治升迁。相反,民营企业中高管的选取和聘用更趋于市场化,Ceo更注重经理人市场上的声誉。随着任期的延伸,民营企业的Ceo声誉越高,个人能力得到市场的认可,更倾向于选择提高企业真实盈利能力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小。由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Ceo考核和晋升机制不同,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应区分企业的产权性质,结合相关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Ceo任期与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理论分析。

我们可以用职业关注理论和声誉机制解释企业Ceo任期与盈余管理关系。由于不完全信息市场下,外界主要通过公司业绩来评价管理者能力。不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高管是通过公务员机制提拔上任的,其薪资与企业业绩联系不大,可以结合“任期五阶段模型”来解释不同任期下盈余管理行为。刚刚被提升为Ceo,为了证明自己任期内的实力,盈余管理的动机会很强。在实践探索期,Ceo工作兴趣很高,虚心学习,快速积累知识,其能力逐步提升并且拥有很宽的信息渠道,在经理人市场上建立了稳定的声誉,更倾向于提高实际业绩而非盈余管理;为了维持和保护自己的良好声誉,Ceo进行机会主义的动机降低,一般不需要盈余管理就能够呈现一份良好的公司业绩报告。在模式选择期,高管对之前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通过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最佳模式的定位和选择,Ceo在其职位上的业绩表现呈上升趋势,通常在集聚整合期达到管理水平和公司业绩的峰值。在离任前一年,Ceo无需关注经理人市场上的声誉,为了获取更高的离任补偿,会牺牲股东利益进行盈余管理,“宁可不做事,不愿做错事”,为了保持之前的业绩水平,一些高管就会进行极端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结论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监管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们针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动机、方式以及经济后果等内容。关于动机的研究颇多,包括薪酬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政治动机等。盈余管理行为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损害投资人利益,也将影响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Hambrickandmason(1984)提出“高层梯队理论”以来,掀起了学者对管理者个人特征研究热潮,现有文献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突破行业层面和公司层面,加入了管理者个人特征的因素,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有研究表明Ceo任期与盈余管理呈U型关系或者负相关关系,但是没有提供明确的理论支持。本文通过职业关注理论和声誉机制、Ceo“任期五阶段模型”、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效用论等多个不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对企业Ceo任期和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作出合理解释。最后,针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任期机制存在差异的特殊国情,区分企业产权性质进行理论分析。分别运用“任期五阶段模型”和职业关注理论来解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Ceo任期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作者为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HamBRiCKDC,maSonpa.Upperechelons:theorganizationasaReflectionofitstopmanagers[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84(9).

[2]miLLeRD,toULoUSeJm.ChiefexecutivepersonalityandCorporate-StrategyandStructureinSmallFirms[J].managementScience,1986(32).

[3]naRaYananmp.managerialincentivesforshort-termresults[J].JournalofFinance,1985(40).

[4]aLia,ZHanGw.Ceotenureandearningsmanagement[R].workingpaper,2012.

[5]antiam,pantZaLiSC,paRKJ.Ceodecisionhorizonandfirmperformance:anempiricalinvestigation[J].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2010(16).

[6]GiBBonSR,mURpHYK.optimalincentivecontractsinthepresenceofcareerconcerns:theoryandevidence[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2(100).

[7]Famae.agencyproblemsandthetheoryoftheFirm[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0(88).

[8]HamBRiCKDandFUKUtomiG.theseasonsofaCeo’stenure[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1(4).

[9]吴德军.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质量[J].武汉:财会月刊,2009(12).

[10]何威风,刘启亮.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行为研究[J].北京:管理世界,2010(7).

[11]王霞,薛跃,于学强.CFo的背景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中国财务重述公司的经验证据[J].上海:财经研究,2011(9).

[12]刘运国,刘雯.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J].北京:管理世界,2007(1).

[13]李会龙,刘行.上市公司Ceo任期与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会计论坛,2011(20).

[14]陈德球,雷光勇,肖童姝.Ceo任期、终极产权与会计盈余质量[J].北京:经济科学,2011(2).

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篇10

关键词:量本利分析法企业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1.1量本利分析法,又称盈亏平衡分析或保本分析,是通过分析产品成本、销售量和销售利润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界点(即保本点),从而定出能产生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它以变动成本为基础,以利润为核心,运用量本利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揭示成本、销售、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它们之间的影响,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1.2盈亏平衡分析关键就是确定盈亏平衡点,即总费用与销售收入相等的点,确定盈亏平衡点就是确定这一点所对应的产量或销售额。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盈亏平衡点的产品销售额或产销量,以及要实现既定利润所需达到的产销量和经营安全率等,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计划、预测和评估等提供可靠依据。

1.3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各项经济政策频繁出台,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核算体系都产生了重大变化,也使这一方法在应用中出现了极大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量本利分析中,与利润高低相联系的只有业务量、单位售价、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次,量本利分析法,在理论上是基于产销量一致,即本期投产的产品,在本期内全部完工并销售,为生产产品而投入的料、工、费,也在本期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对在产品和产成品的期初期末数,都予以忽略而不计。这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在当前买方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产品库存相当庞大,如仍按原方法进行分析,势必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4鉴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如果仍然以原来的理论和方法在现实中加以应用,其结果将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产生重大偏差,甚至失误。本文运用直线回归方法测算煤炭企业盈亏平衡点,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对于在困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提供参考。

2关于固定成本费用和可变成本费用的划分

2.1固定成本费用和可变成本费用是应用量本利分析方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种成本费用划分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2固定成本就是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即使企业停工期间也照常发生。如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2.3可变成本是与产量的变化相关并成正比例变化的那些成本费用。如材料费、计件工资、机械使用费等。

2.4从概念上观察,二种成本费用的划分似乎很容易,但在实际工作中二种费用往往混杂在一起,形成混合成本,划分起来十分困难,比如运输费用中,设备折旧部分是固定费用,而能源消耗部分却是变动费用。如果要去准确划分二种成本,实在是很困难的事情。

2.5鉴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如果仍以原来的理论和方法在现实中加以应用,其结果将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产生重大偏差,甚至失误。为较好地区分二种成本费用,本文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采用科学的数学方法——直线回归方程来划分,避免了对混合成本划分不清而带来的误差。

3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方法

3.1盈亏平衡点是总费用与销售收入相等的点,确定盈亏平衡点就是确定这一点所对应的产量或销售额。

3.2企业在生产某种产品时的全部成本费用为,式中:Y—总费用,F—固定费用总额,X—产量,Cv—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变动费用。如所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售时,则企业的销售收入应为,式中:S—销售额,w—销售价格。

3.3假定企业在生产该种产品时,刚好不盈不亏,则收入等于支出的点即为盈亏平衡点X0,如下图所示。

3.4在盈亏平衡点(X0)上,S=Y,即,整理得:,即为盈亏平衡时的产量。

3.5如企业已确定了利润目标,此时企业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应为:,m为目标利润,整理得,X即为

盈亏平衡图

在既定利润目标下的产量。

3.6从以上公式中可以看出,盈亏情况决定于产量,而产量又受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所制约。因此,企业在对生产规模和方向作出决策时,要考虑三种产量关系:一种是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产量X1;一种是企业自身生产能力可以达到的产量X2;还有一种是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量X0,这样,就可以面临以下几种情况。

3.6.1当X1>X0,X2>X0时,企业决策的产量X应力争达到X1的要求。

3.6.2当X1≤X0,X2>X0时,企业决策应首先考虑扩大市场需要的可能性,在不可能情况下,除非政策性因素,一般应停产或转产。

3.6.3当X1>X0,X2≤X0时,企业应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和扩大生产能力,决策产量X至少应等于X0的水平。

4盈亏平衡模式的建立

4.1设:F—实际成本;B—万元销售收入变动成本;X—销售收入;a—固定成本,n—资料时期,则F=a+BX,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求出a、B的值,得到F=a+BX的直线方程。

4.2按直线回归的基本原理,资料的时期选的愈长(即n值愈大),计算出的a、B值代表性也就愈强,这一理论对于生产均衡的工业企业来说是合适的。

4.3设X0为盈亏平衡时的销售收入,F0为盈亏平衡时的总成本,根据盈亏平衡原理,盈亏平衡模式就是在利润为零的情况下,收入等于支出,用公式表示为:X0=F0,即X0=a+B*X0,推导出X0=a/(1-B),这就是所要求的盈亏平衡模式。

5盈亏平衡模式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具体应用

5.1根据现行会计报表核算准则,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5.2漳平煤业公司是一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煤炭企业。2005年以来的有关历史资料如下表一:

表一:2005年~2012年实际总成本、产品销售收入资料

表中实际总成本即完全成本,包括煤炭生产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5.3根据2005~2012年实际总成本、产品销售收入资料计算相关数据,填入如下表二:

表二:2005~2012年实际总成本、产品产品产值计算表

5.4根据计算表列出如下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得:a=2544万元,B=0.698

求得方程:F=2544+0.698X

5.5为证明方程的有效性,对其进行相关性检验,求其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r正号表示正相关,0.91显示为高度相关。也就是说实际总成本与产品销售收入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5.6根据以上建立的盈亏平衡模式推导出的保本销售收入保本销售收入,这就是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即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不能低于8424万元,否则将面临亏损。

5.8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状态,这时主要通过计算经营安全率后进行判断,经营安全率,计算结果比照下表,即知经营安全状态。

5.9假定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0万元,这时计算的企业经营安全率,为较安全状态。

5.10通过盈亏平衡模式还可以进一步推出企业在目标利润的销售收入,等等。

6结语

6.1本盈亏平衡分析法在现实中应用,是基于企业产品只有单一的煤炭产品,计算方法比较简单,易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