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生物学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8:05

系统生物学的特点篇1

关键词:生物;特点;记忆

“生物”从字面意思理解,“生”即为“活”,则生物即为有生命的、活的物体。那么,生物学这门课研究的即为自然界有生命的、活的物体。如何区分活物与死物呢?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无新陈代谢,即有无化学反应的发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生物学这门课有什么特点呢?因为生物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且这些生物体特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人类只能够去探索、发现、认识其特点,然后加以利用,所以我们学习时,只能去记忆,而不能臆想、创新,对生物体的一些特点随意捏造。例如,豆科主要特点为:叶常为羽状或三出复叶,有叶枕;花冠多为蝶形或假蝶形;雄蕊为二体、单体或分离,子房上位,荚果。而不是别的。

什么是记忆呢?记忆等同于背诵吗?背诵,是指将一些知识机械记住,而记忆是在背诵的基础上将杂乱无序的知识经过理解、联系、融会贯通,最终综合成为有序的知识框架。

那么,要如何记忆呢?

一、要反复看书

看书时,要特别注意书中的标题、蓝体字、黑体字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下设五节内容,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一节介绍生态系统结构,第二、三、四节介绍了生态系统的三个功能,即一至四节从结构和功能介绍了生态系统,第五节介绍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这样节的设置和章题目间关系就清楚了。再如,《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节,蓝体字――生态系统的范围介绍生态系统的定义;黑体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下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两个标题。而我们知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这样每节小标题的设置和节题目间关系就清楚了。

二、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记忆某些基本概念

例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原细胞―初级母细胞―次级母细胞―/卵细胞/极体这几个概念,原细胞不具备减数分裂能力,经过间期后,形成能分裂的母细胞,这个细胞因为要经过两次分裂,才形成最终的子细胞/卵细胞/极体,所以此时的细胞相对于/卵细胞/极体而言是第一位母亲,减二时期是生成/卵细胞/极体的第二位母亲,即初母和次母。

三、利用流程图和“拍照”结合的方式来记忆

例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我们可以只看图片,观察图片中细胞中的结构,即可清楚各个时期特点和染色体、Dna、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清楚之后,可以把这些图片像拍照片一样印在脑海里,需要哪张,就将哪张调出来。

四、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还可以将两种分裂方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可以更加深印象。当然,上面的这些方法都和我们最基本的机械背诵分不开的,双管齐下,才可对课本知识有很好的把握。

如果要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就需要强化记忆。“知识运用得越多,记忆就越深刻”,主要是多做题,多总结,多积累。

为了有效地做题,对于选择题,每个选项都要弄明白,每个知识点不清楚的及时翻书;对于大题,一定要先思考和写,再对答案,力求表达标准、准确。做了很多题,要助理梳理、总结、积累。

对于大题,还要多记一些经典题目。因为大题是对某一块知识的综合,记一个经典题目,即可对此块知识有总体认识。

最后,需要学生的信心和恒心,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把生物这门课学得很好。

参考文献:

系统生物学的特点篇2

该节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中的第19章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从营养级的概念出发,以典型的草地生态系统中的“草―兔―狼”食物关系探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起点和特点,分析此过程中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来源与去路。能量流动特点的总结与得出应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学生建立能量流动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观点,为后续人工生态系统与生态农业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2)说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和途径。

2.能力目标

尝试摆出和分析符合能量流动规律的食物链。

3.情感目标

认同绿色植物是能量最终来源途径,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

情感。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活动用磁贴。

1.导入新课

师:相信都听过鲁宾孙流落荒岛的故事,他的故事被丹尼尔迪福受写成《鲁宾孙漂流记》流传后世。鲁宾孙流落到荒岛上,那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没有其他食物。假设他随身尚存一只活母鸡、15Kg玉米。而你是鲁宾孙,会采取哪种方案来赢得更多的生存时间?(投影两种生存方案,学生举手表决,板书每种方案支持人数)。

师:大家的分歧比较大,我们不着急下定论,先进入今天的

学习。

2.营养级

师:我们一起分析这个荒岛上的鲁宾孙,鸡和玉米,它们最多可以组成几条食物链?(生:2条)在生态学上把一个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在这个孤岛上鲁宾孙孤身一人,鲁宾孙自己就成一个营养级。在第一条食物链中,鲁宾孙排第几位?(生:3)因此他是第三营养级。再看第二条食物链,鲁宾孙排在第几位?(生:2)那他在这条食物链中处于第几营养级?(生:2)在这两条食物链,处于第一营养级的始终是谁?(生:玉米)玉米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哪个成分?(生:生产者)你能不能发现生产者和消费者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有没有什么规律?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起点和特点

师:鲁宾孙一晚上都在想明天是吃鸡还是玉米,可第二天一早母鸡逃走了。他还有两种方案选择吗?(生:没有)有人说他还可以选吃或者不吃!可是,长时间不进食鲁宾孙会怎样?(生:会饿死)人进食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取什么?(生:能量/营养)当鲁宾孙吃了玉米,玉米的能量就进入鲁宾孙的体内,鲁宾孙体内的能量能不能进入玉米中?(生:不能)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能量从鲁宾孙体内进入玉米那是一个怎样的情境?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有无方向性?(生:有)这就是能量流动的第一个特点:单向流动。

师:我们研究这条简单的食物链:玉米鲁宾孙。给大家3分钟时间,前后4人一组,结合投影中的提示讨论:(1)玉米能量的来源和去向;(2)玉米被鲁宾孙取食后的去向。(引导问题:玉米的能量哪来?在被鲁宾孙吃掉前,玉米生活需要能量吗?被鲁宾孙吃掉后呢?玉米被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呢?这部分能量又被谁利

用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

师: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多于2个,输入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自哪?我们以箭头的粗细代表能量的多少,我们可以看到越往后,营养级越高,能量越?(生:少)能量流动除了单向流动的特点外,还有何特点?(生:逐级递减)

师:现在我们再看刚上课时的问题,进行第二次投票,你还坚持原来的想法吗?很多同学已经改变了原先的想法,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为何你改选?

师:大家已知道了能量流动的起点和特点。现在我们四人一组,请同学们设计一条食物链。

设计标准:(1)食物链设计合理(包括箭头方向、顺序、科学的取食关系等);(2)各营养级总重量符合能量流动的特点和原则。

(请各组展示设计,除展示组外其他组同时参与评价)

4.总结

师:不知不觉今天的课到了尾声,下面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重构,抛开课本中对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分析,从学生更感兴趣的话题“鲁宾孙生存策略”引入并对其展开分析,使得这一引入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引入,更是课程设计、课堂学习的中心。

系统生物学的特点篇3

关键词系统论思想高中生物学教学认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塑造学生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的独特价值。然而,当前一些流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多是基于教与学规律,以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出发点的教学行为方式,其实并没有观照各个学科理论体系自身的逻辑,从而导致学科特色不鲜明,相对削弱了学科教育对学生的学科理性思维熏陶,也必然不能带来课堂教学状况的根本改变。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教育本身的价值,需要教师以学科思想方法、学科逻辑对学科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逻辑起点,依据学科独有的规律、原理,努力体现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与教育教学规律的融合。只有理解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与学科思想方法之间的内在关系,教师才能采用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才能做到纲举目张。高中生物学必修模块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揭示了生命系统的本质和特征,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是探讨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引入系统论思想的初衷。 

1生物学科思想是生物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也是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可见,生物科学教育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更主要的是使他们形成关于生命的基本观点,获得探索生物界客观规律的方法,同时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生物学科思想反映了生物学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是生物学知识学习、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是学科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是学生认知和理解生物学最具影响力的内容。 

2系统论思想是生物学科思想的重要内容 

系统论思想是在生物学科思想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最早提出系统论的思想。他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提出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等级观点。魏宏森教授进一步提出:“广义系统论是把对象作为组织和自组织复杂系统进行专门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一般系统理论,是综合现有的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协同学和超循环论等现代复杂性系统理论中的科学基础哲学问题的横断科学。”桂起权教授更是提出“系统论可以看作是生物学理论背后的元理论”的观点。 

由此可见,生物学蕴含着许多科学思想,系统论思想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大多数情况下生物学的具体内容可以在系统思想的框架下得到解释。高中生物学教材也是用系统论思想来诠释生命的。 

3高中生物学课堂引入系统论思想的基本要素 

3.1明确系统论思想在教材内容和编排上的体现 

系统论思想包含系统思想观点和系统思想方法两个方面。系统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基本特征。它们既是系统论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教师可以从系统论视角理解高中生物学的三个必修模块: 

《分子与细胞》模块突出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条主线,选取了系统的层次、细胞的组成、结构、功能及细胞的生命历程等知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系统的非线性(整体不等于它的部分之和)与时序性(生命系统的组成要素在时空上有严格的确定的秩序或相对稳定的位置以及生命活动的时序性)本质。 

《遗传与进化》模块以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发现历程为主线,选取了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物种形成等知识。通过学习,学生将会理解生命系统是开放的信息系统,它具有自我更新、适应、演化的特性。 

《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是更是凸显了系统论思想。本模块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的干扰和维持为主线,选取了人体稳态的调节和生态系统有关组成要素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和维持等知识。通过学习,学生将理解:生命活动过程的本质是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化和信息的传递过程;生命系统的稳态实际上是一种动态平衡,其稳态不仅有其自身的调节,还与所处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生命系统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破坏而又同时得到恢复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和发展的。该模块的学习将进一步帮助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生命。 

3.2将系统论思想融入生物学知识建构过程需要关注的问题 

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将系统论思想融入生物学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①树立系统的整体观。在研究系统的一个要素时,还要观察其他不同的、相互作用的要素,分析它们在多重要素的影响作用下作为一个整体的行为,以及表现出来的新的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②明确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系统内部的结构和联系的认识。要搞清楚构成系统的要素的性质、数量、空间排列及时序组合,弄清楚系统要素间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状态。认识系统就要弄清系统内的结构和联系,改造系统就是调整系统的结构和联系。③理解生命系统的开放性与动态性。每个系统都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因此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受到环境的影响。生命系统是开放的,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其生命,系统总是处在运动和变化的状态之中。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的教学为例,笔者尝试探讨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整体、整体与外界环境间的联系,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将系统论思想融入生物学知识建构过程,说明系统的基本特性。 

首先,在教学中将血糖平衡的调节看做由多重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参与调节的结构如胰岛细胞(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消化系统、下丘脑等都是系统中单独存在的各个要素,系统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要素在系统中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不同于其独立于系统之外的性质和功能。相同的要素在不同的系统中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如下丘脑在血糖平衡调节系统中的性质和功能与下丘脑在体温调节系统中的性质和功能是不同的。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往往取决于系统内部的结构和要素联系。系统的结构和要素的联系方式不同,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可能就不同,如血糖平衡的调节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结构和要素联系不同,也就具有与神经系统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也对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如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会使血糖平衡系统的调节失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厘清系统内的结构和构成系统的要素的性质、数量、比例、空间排列及时序组合等。

接着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各要素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消化系统中的糖类的消化和吸收是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图(图1)可以看出:早餐后血糖含量逐步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又逐渐回落到正常值(0.9g/L)附近,而早餐后较长时间不再进食也不会引起血糖含量的剧烈变化。从一般系统科学的因果关系类型分析方法出发,消化系统的作用使血糖含量升高,随着细胞的氧化分解、糖原的合成以及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降低,血糖含量变化又引起胰岛细胞和下丘脑两个系统要素行使相应的激素调节功能,最终使血糖含量维持正常,体现了系统的动态平衡性。血糖平衡调节系统又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内分泌系统,说明系统同时具有等级结构性。 

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系统中还存在反馈,即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会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反馈有正、负反馈之分,正反馈促进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使生理过程逐步加强,不可逆地进行,直至最终完成;负反馈则抑制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起到不断“纠正”控制信息的效果。正反馈和负反馈对于生命体维持稳态都具有重要作用,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系统中同时存在着正反馈和负反馈。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时,血糖浓度降低这一信号将启动胰岛a细胞和下丘脑的正反馈过程,一方面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另一方面增加肾上腺素分泌,促进糖原分解,最终达到使血糖升高的目的。同时,血糖浓度降低也会作为负反馈启动的信号,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胰岛B细胞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作用减弱,最终抑制血糖进一步降低,达到升高血糖的目的。 

由于人们对生命系统的研究是多层次、多方向的,在对生命系统研究时,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所以,不同层次的要素具有相对性。基于系统论的思维方法,不只是考察单个事物,也不只是进行概念、判断、推理,还用模型来模拟、检验推理。它是通过对部分和整体作细致的观察研究、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在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生命系统的整体性,研究系统的内部结构及联系,强调系统的开放性与动态性。生命是一个复杂、开放、自组织的系统。由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以及非线性、混沌的特点,使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大部分不遵从因果决定性原则。因此,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物学事实,掌握生物学的概念和基本结构,养成系统思维的习惯,形成学科能力。 

3.3将系统论思想融入生物学知识体系建构过程 

布鲁纳说过:“学生对所学材料的接受必然是有限的,怎样能使这种接受在他们以后一生的思考中有价值?回答是:不论他们选取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系统论思想方法,对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概念进行逐一分析,构建学科内容结构的基本思路(图2),明确本节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呈现形式和学习重点;明确所学知识与先前学习内容以及将来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厘清不同内容与学科方法的实然联系,把握学习的核心内容,构建学科的内容体系。在系统论的思想的指引下运用生物学方法方法分析生命现象和解决问题,使得复杂的生命现象和问题变得简单,使生物学科内容更生动、形象、深刻,也有利于学生领会了相应的生物学方法,避免学生出现学科知识碎片化和浅表化,技能与方法运用的机械、模仿的现象。同时,也使得抽象的学科思想得以彰显,学生对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也有一个清晰认识。 

在血糖平衡模型构建成功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很容易构建起分级调节的知识网络。下丘脑作为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不仅作为血糖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与肾上腺,调节激素分泌,还通过分级调节方式调节甲状腺的活动。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利用一般系统科学的空间结构方法分析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构成的整体系统: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tSH)随血液运输到达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体现了系统论思想的等级结构性。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同时也能作为负反馈信号,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生命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自组织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同时,会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如在寒冷环境中生命体会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在当前所学的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水盐平衡调节以及体温调节(将来需学)等内容。 

在高中阶段,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将系统论思想引入生物学的学习过程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完整的理解系统的概念,而是期望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整个系统,以便理解和处理整个系统的问题或现象。 

教师从系统论思想入手,组织教学活动,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优化认知策略、改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意义,更好地实现生物学科的科学教育价值,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桂起权,傅静,任晓明.生物科学的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系统生物学的特点篇4

一、【哲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1、哲学的理解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对社会的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基础: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第一次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

二、辩证唯物论(第四课、第五课)(原理+方法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特点)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一,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起到阻碍的作用。

其二,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即反对从主观出发,又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

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②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想,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为什么追求真理需要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

四、唯物辩证法(第六、七、八、九课)

(一)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性原理。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原理:

区别:

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

①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③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5、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的思想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发展的观点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创新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原理: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就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中不断发展的。(即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

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

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三)矛盾的观点

1、矛盾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即用全面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①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

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即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补充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对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统一:二者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学会正确认识事物的秩序(特殊——普遍——特殊)

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补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主流,不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原理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8、矛盾观(6个原理)

矛盾分析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或者加上坚持全面观点看问题)

9、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观和根本分歧点

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归、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0、辩证的否定观

原理内容: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

方法论:

①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

1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破旧立新)

12、创新对社会的作用(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五、社会历史观(第十一课)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在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2、两对矛盾和两个规律

两对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决定和反作用)

两个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因此: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六)价值观(第十二课)

1、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内容: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世界观则起阻碍作用

所以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标准:客观依据: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主观依据: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地位、需要、认识角度、立场、阶级性等

3、人生价值观

(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奉献,即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索取,即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看他为社会、为人民奉献了什么。

(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首先必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系统生物学的特点篇5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2)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将师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与启发学生层层探究相结合,将知识化难为易,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统一整体,初步形成生态学的观点。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科学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策略】

1.由问题探讨引入本节内容。

2.借助具体食物链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非洲草原上的草、兔子、鹰。

【问】草、兔子、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过渡】鹰通过捕食兔子获得物质和能量,兔子通过吃草获得物质和能量。那草的能量从哪来呢?学生:太阳能。

【问】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都被小草利用了吗?学生:不是。

【讲述】太阳每天输送到地球的能量大部分被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吸收、散射和反射掉了,只有一部分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多媒体展示草图片。

【问】小草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以后有哪些去向呢?

讲述:①一部分用于小草的呼吸作用;②一部分传递给兔子;

③还有一部分残枝败叶等随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

【问】小草的能量如何传给兔子呢?学生:捕食。

【问】那么兔子把草吃进肚子里,草中的能量都被兔子吸收了吗?

带领学生分析摄入量与同化量的关系,分析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总结兔子同化能量的去向。

【多媒体展示】

草、兔子、鹰食物链。利用这条食物链总结出能量流动的过程。强调这里的草、兔子、鹰分别代表了一个营养级。带领学生分析课本94页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强调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从群落中散失,由于热能是生物不能再利用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需要生产者源源不断固定的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过渡】下面分析一个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多媒体展示】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解。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464.6,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62.8,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2.6(单位均为焦1平方厘米1年),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

【教师设疑】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第一个特点:逐级递减。

【教师设疑】流入某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会全部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讲述】某营养级的能量主要有以下去向:部分通过该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部分作为排出物、遗体或残枝败叶不能进入下一营养级,而为分解者所利用,还有部分暂未利用。暂未利用的能量,可以理解为后一营养级不能利用的(草根)和后一营养级能利用而未利用的(如兔不可能将草吃净)。这些未利用的能量,或仍然是该营养级的生存个体,或进入别的生态系统(如被河水冲向海洋),或沉积在湖底成为有机质沉积物。所以,流入某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解释,并强调与此有关的计算)。

【教师设疑】图中箭头代表了什么?

【讲述】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能量总是由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再流入第三营养级。各营养级的总能量总是趋向于以细胞呼吸产生热能而散失掉,而热能又是生物不可再利用的能量。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第二个特点:单向流动(只能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不逆转,也不循环)。通过以上分析,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为了形象地说明问题,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能量数值按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的顺序绘制成图,成金字塔图形,叫能量金字塔。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消耗得就越多。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思考】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引入生物数量金字塔。强调数量金字塔有例外。比如:树昆虫鸟。简单提及生物量金字塔。

【小节】最后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光能)、传递(有机物)、转化和散失(热能)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2)总值: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3)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4)形式:主要是有机物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系统生物学的特点篇6

/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七年级生物(苏科版)第五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的最后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基础上的知识提升。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形成以下重要概念:“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其主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第一课时的内容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教材以图片(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及文字内容(消化系统的组成)直接呈现了相关知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阅读、分析图文信息,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总结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从而理解消化系统的重要性,产生爱护消化器官、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2学情分析

由于消化系统与学生的健康联系密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比较强烈。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部分消化系统的内容,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也比较熟悉,但是由于学生掌握得并不完整,加之消化系统的抽象性,学生对一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存在错误的前概念,比如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的前概念,帮助学生完成对新知的学习,促进概念的转换。

3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1)描述消化、吸收的含义;

(2)概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说出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3.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2)通过观察小肠活动,培养观察和操作能力;

(3)尝试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消化系统的学习,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4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难点: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5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小肠绒毛模型、小肠模型,师生共同制作的消化系统拼图、验证唾液消化作用的实验材料、观察猪小肠的实验材料、学生预习本节内容。

6教学过程

6.1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课前准备的微实验装置(图1):a试管中是2mL淀粉糊和2mL清水,B试管中是2mL淀粉糊和2mL唾液,放于装有37℃水的烧杯中10min。教师取出试管,向两试管中滴加几滴碘液并振荡。学生观察现象,并且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B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原因是因为唾液把淀粉消化了。蛋白质、脂肪像淀粉一样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由此引出本课学习主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设计意图:通过微实验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获得食物会被消化的感性认识,同时产生什么是消化的疑问,由此导入本课的学习。

6.2新课学习

(1)消化和吸收的含义。

对照书本图5―4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和吸收示意图,教师归纳消化吸收的过程如下:

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可吸收的简单小分子物质■血液。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和归纳使学生对“消化”、“吸收”两个概念和关系,使零星、片面的认识完整化、科学化。

(2)消化系统的组成。

活动一:自主学习,阅读书本83~84页、92~93页内容,思考问题:①消化系统有哪两部分组成?②消化道有哪些器官连接而成?了解各器官的功能。③消化腺有哪些?分泌的消化液去向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活动二:再识消化系统,ppt投影消化系统示意图(图2),请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并完成填写。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结合图片介绍小肠结构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十二指肠上有导管连接到胆囊和胰腺;图示肝脏和胰腺的消化液进入十二指肠。

活动三:贴一贴,4人一组将消化系统的拼图贴在白纸上,一个小组在黑板上完成,分别请正确和错误的小组介绍贴的消化系统组成,找出错误的原因。

设计意图:与文本对话是概念教学的起点,活动一就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书本完成对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概念的初步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二通过对消化系统示意图的填写、交流、教师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消化系统的完整概念;教师补充小肠、肝脏等结构的介绍可以纠正学生存在的“胆汁是胆囊分泌的”错误前概念,为后面学生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这一难点做铺垫。活动三通过拼贴消化系统的活动,让学生完成做中学,同时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活动一:观察猪小肠结构,实验要求如下:①摸一摸:纵向剪开小肠,洗净放在生理盐水中,用手摸一摸小肠内表面,是平整的还是凹凸不平的?②看一看:将培养皿放在黑纸片上,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表面,特别是边缘部分,是光滑的还是毛糙的?③比一比:取出小肠模型(图3),纵向剪开,比较小肠内外表面积大小。④想一想:小肠皱襞和绒毛对小肠消化吸收有什么作用?

活动二:观察小肠长度,展示猪小肠(部分)拉开前和拉开后的图片,思考长度对小肠消化吸收有何作用?

活动三:观察小肠绒毛模型(图4),展示自制小肠绒毛模型,观察小肠绒毛内结构,思考该结构对消化吸收有何作用?

活动四:师生共同总结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①内表面皱襞和绒毛多;②消化道最长的一部分;③有胆汁、肠液、胰液和多种消化酶;④绒毛内富含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⑤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只有单层细胞。

设计意图:本环节安排了学生自主观察猪小肠内表面结构、比较小肠内外表面面积、观察小肠长度、观察小肠绒毛模型等多个活动,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这些特点对消化吸收有什么作用”的理性思考,学生很容易理解小肠适合消化吸收的原因。学生通过总结,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6.3应用提升

讨论:生活中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不吃午饭等饮食习惯为什么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健康?

设计意图:在学生探究了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后,能激发学生产生关注消化系统健康的意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知道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实现情感态度的提升和本节课的小结。

7教学反思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了多元的活动以此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是本课的一个特色。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这一重点,本课利用自主学习(初识消化系统)――填图(再识消化系统)――贴一贴(构建消化系统)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螺旋形成有关消化系统组成的重要概念。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难点的主要原因有:①小肠及内部结构的不可见性;②适合小肠适合消化吸收的特点并不只有一个,需要学生从物理和化学多方面来分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了观察实物、比较小肠模型内外表面积大小、观察小肠绒毛模型等活动,重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体验,全面分析小肠结构特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效果很不错,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系统生物学的特点篇7

【备考建议】

1.构建知识体系

本专题属于唯物辩证法,核心问题是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勇于批判,不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我们在设问中看到“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分析法”等词语时,在头脑中要能快速清晰地浮现相应的知识块、具体的知识点。如果缺乏清晰的知识范围意识,容易答非所问,劳而无功。

2.强化重点内容

从2009~2011年高考试题一览表中可以看出,本专题考点是高考必考内容。其中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否定观,创新意识等是考查的重点。对这些重点内容从选择题角度备考时要侧重搞清楚其中的易错、易混点;从非选择题角度备考时要侧重提高在特定问题情境下整合上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

高考哲学试题不回避热点,考生在复习中要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热点、生活热点。要有意识地将对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十七届六中全会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哲学知识紧密衔接起来。

4.掌握命题特点

综观本专题的高考主观题可以看出,在考查方式上有两种:(1)对单一原理的纵深考查。如2011年天津文综卷“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浙江文综卷“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等。对这种设问方式首先要严格按照指定的原理作答;其次必须分清原理的内在层次;最后必须将原理的每一层和相应的材料相结合。(2)对多个原理的综合考查。如2011年北京文综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要求,针对我国青嵩素产业的现状,说明如何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福建文综卷“在分析材料三、四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并说明你是如何运用的”。对这类设问方式,考生首先要明确其所要运用的知识范围,如上述两道题都是唯物辩证法,有时范围会更小些,如“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矛盾分析法”等;其次答题时切不可堆砌哲学原理,对原理的表述可以简明扼要,关键是通过对设问和材料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哲理并结合材料分析。

【考点指津】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着不用的作用。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事物的发展,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5)系统优化的方法。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是系统的基本特征。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使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考点拓展:

(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考生要构建关于联系的观点的知识体系。联系的观点包括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联系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一方面,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者创造所需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或创造条件。

(3)走出关于联系观点的认识误区:①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②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命题的侧重点在于其方法论意义。考生要注意运用这一原理分析具体事例。系统优化的方法作为新增内容要给予高度重视,要重点把握其基本特征和方法论。

(5)走出关于整体和部分关系的认识误区:整体不仅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还包括其发展的全过程。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各个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而当各个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就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这时整体功能就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眼光,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发展的实质。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这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要求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考点拓展:

(1)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基本观点,发展的观点的主要内容有: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等。

(2)围绕发展的概念要澄清的认识有:①世界永恒发展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趋势,而并非指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发展之中。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应该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为标准。不能以事物出现的时间先后为判断标准;不可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和发展速度的快慢作判断标准;不能只凭事物的名称、旗号来判断。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一方面要澄清以下认识:①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不能说质变就是发展。只有向前的、向上的、向好的方面的质变,才是发展。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但不能认为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质变对事物的发展同样有意义。另一方面要注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集腋成裘”“绳锯木断”“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都强调了要重视量的积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强调了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当机立断”“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说明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4)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是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或事物发展的每一步的方向都是向前的。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挫折,甚至会出现局部的、暂时的倒退现象。但这并不是否定总趋势的前进性,这只是暂时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3.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①矛盾是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②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统一关系就是矛盾的同一性。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对事物作全面分析。

(3)矛盾的特殊性。①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要求我们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对立统一的。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①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②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③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考点拓展:

(1)人们不能任意地制造和消灭矛盾。矛盾不仅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制造和消灭矛盾,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矛盾,通过改变矛盾的条件来改变矛盾的状态甚至解决矛盾。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需要澄清以下认识: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不是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②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不能认为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③个别是普遍存在的前提,不能认为普遍和个别互为存在的前提;④普遍性是从特殊性中抽象出来的,不能认为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体。⑤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3)主次矛盾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其方法论意义。首先要注意以下易错点:①不能将主要矛盾和急需解决的矛盾画等号。②解决主要矛盾是办事情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不能认为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③不能认为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④不能认为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⑤要关注下列成语、俗语所蕴含的哲理:“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侧重强调抓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侧重强调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舍本求末”“本末倒置”“隔靴搔痒”“扬汤止沸”说明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4)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分是一个难点。判断主要矛盾的关键词有“重点”“中心”“关键”等等,而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键词有“本质”“性质”“主流”等。主要矛盾主要针对“办事情”,即如何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如果材料涉及的是“问题怎么办”,就要考虑从主要矛盾角度思考。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针对“看问题”,即如何评价事物的性质。如果材料涉及的是“情况是什么”,如对形势的判断、事物性质的判定,则要从矛盾的主要方面考虑。

4.辩证的否定观

(1)唯物辩证法的辩证的否定观。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3)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考点拓展:

(1)不能将“扬弃”理解为“抛弃”;不能将否定理解为中断、消灭或化为乌有。“扬弃”就是“既被克服又被保留”,就是说,在“扬弃”中,新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旧事物,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并把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吸取过来,加以同化,作为自身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与辩证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形而上学把事物看成是没有矛盾的绝对统一体,一事物是它自己,就永远不会转化为它事物。它不把否定看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看成外力作用的结果。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把否定看做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一笔勾销,没有任何的保留,否定一切;把肯定看做绝对的肯定,肯定一切。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也是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3)要注意结合材料区分创新的不同方面的社会作用;要注意和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创新相联系。

【高考回眸】

1.(2011・全国文综新课标卷・19)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是因果选择题,要从题干材料的有效信息中找原因。“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这正是突破事物表面联系把握深层本质联系的表现;而“另辟蹊径”,是发现新方法、建立新联系的表现,①②符合题意。秸秆的材质特性决定了它可以成为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板材的原料,这是必然联系而非偶然联系,③后半句错误。创新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造世界,④后半句错误。答案为a。

2.(2011・北京文综卷・27)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病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出现了“超级病菌”,这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人们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这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①②应选。题中由“病菌”到“超级病菌”的转化是一种倒退而不是发展,③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④本身错误。答案为a。

3.(2011・广东文综卷・34)观察下图(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

a.目标:奋斗的方向

B.信念:勇者的利器

C.障碍:跨越的支点

D.天才:勤奋的结晶

解析:“障碍”是阻挡人前进的不利因素,但它又是实现跨越、向前发展的支点,这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障碍:跨越的支点”这一标题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符合题干规定性。a、B主要强调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D强调量变的重要性,都不符合题干规定性。答案为C。

4.(2011・福建文综卷・36)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材料表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创新性(科技的进步)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据此,a符合题意。其余选项在材料中未涉及,不符合题意。

5.[2011・天津文综卷・12(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解析:本题中明确了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考生首先要明确这一方法的具体内容,将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分析这一过程中如何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表面上看这种考查方式只涉及一个哲学原理,但文综卷中哲学主观题往往只有一道,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必须全面掌握哲学原理,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参考答案: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

6.[2011・福建文综卷・39(4)]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3051公里,约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将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福建省海洋经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31∶16.7∶52.3转变为2010年的9.53∶41.15∶49.32,但与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

材料二

请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在分析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并说明你是如何运用的。

解析:解答本题第一小问,对材料一中“海洋大省”、“海岸线长”、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陆海统筹”和材料二中2003~2010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及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信息进行提炼、概括和总结即可。第二小问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要求考生分析相应的辩证法道理。在组织答案时要按照设问的要求将观点和材料相结合,说明是如何运用的。

参考答案:(1)福建是海洋大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好;海洋生产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良好;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福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在2005年和2006年曾急剧下滑,2007年明显回升、平稳发展,但比重依然偏低;海洋经济第二产业比重增加明显,但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仍可进一步提升。

(2)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既考虑福建海洋经济自身的发展,又立足福建经济建设的全局。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看到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也看到它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曲折。③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福建省情,制定建设海洋强省的发展规划。

【创新设计】

1.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它更是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盘点辛亥要看“三个百年”。即100年历史背景,100年的历史本身,还要进行未来100年的展望。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①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②要在事物的历史联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作用③时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2.130多年前,人类发明的白炽灯使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白炽灯能耗高的缺点决定了它必然要被节能灯所代替。在试点的基础上,2011年11月4日,国家正式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中国将分五个阶段逐步淘汰白炽灯。上述材料说明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②新事物的成长都有一个从被拒绝到被接纳的过程③共性与个性是辩证统一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无法真正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3.“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下列与这一励志名言的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

a.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B.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C.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4.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把保持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完善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把完善政府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结合起来,着力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这一要求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B.要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要重视量的积累,促进质变

D.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5.在旅游景点,许多游客对环境卫生状况不满,但有的抱怨,有的随波逐流。某景区的一块提示牌上写道:“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有光明,中国就不黑暗。”该牌子上的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C.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6.近年来,某市充分挖掘自身丰厚的科教资源,把高校、院所、企业紧密结合,产学研良性互动,使高校、院所成为企业创业的“孵化器”、创新的“加油站”,有力推动了该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表明

a.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B.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创新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国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文化自觉”历程的一种概括。

(2)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1.C提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需要将“三个百年”统一起来认识,看到其历史背景、历史本身和未来,这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以及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③④观点错误。

2.D提示:白炽灯从发明到被淘汰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从试点到逐步推广的过程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③应选。②与题意不符。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④说法错误。

3.D提示:题干中的励志名言强调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D项寓意与之相符。a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B、C体现了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与题意不符。

4.a提示:在“十二五”经济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完善政府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这体现了两点论;在处理这些关系过程中要着力完善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这体现了重点论。B、C、D与题意不符。

5.C提示:景区提示牌上的话说明社会的道德风尚(矛盾的普遍性)是通过每个个体的行为(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出来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a观点错误;B、D与题意不符。

6.B提示:该市高校、院所的创新对企业发展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体现了创新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a、C、D与题意不符。

系统生物学的特点篇8

关键词:小儿麻醉专业;学位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83-02

从近现代医学发展来看,麻醉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目前公认,现代麻醉学的开端始于1846年morton的乙醚演示[1]。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麻醉学已经形成了一门特色鲜明的医学知识体系,学科交叉广泛,临床实践性强,强调临床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小儿麻醉作为麻醉学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又有着自己的特点[2]。在小儿麻醉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过程中,充分认识其专业特点,采取针对性培养措施,才能培养出符合临床实际工作需要的高水平临床专业人才。

一、学术力量弱,教学资源相对集中

据统计,截止2013年7月,我国共有各类专科儿童医疗机构92家,而其中还有将近三分之一仅提供门诊服务。这与我国超过两亿的儿童人口数量严重不成比例。而这其中,小儿麻醉教学资源又高度集中,主要位于几所大型儿童医学中心中,小儿麻醉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教学资源极其匮乏,发展程度较低,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形势不容乐观。

二、专业工作强度大,对象复杂

大部分小儿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时间短暂,这导致小儿手术节奏极快,单个手术间每日麻醉患儿数量可达十例甚至更多。另一方面,临床麻醉专业对小儿的定义一般为0~12周岁,但在实际工作中,儿童医院收治范围为0~16周岁或0~18周岁。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各年龄阶段小儿生理、解剖特点以及疾病种类等变化幅度很大,病情变化多样,因此,小儿临床麻醉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更多。

三、小儿病理生理的特殊性

在临床教学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倾向是不断强调“小孩不是小大人”,这有时会导致部分年轻医师形成小儿与成人绝对对立的思维定式。其实,更加客观的思维应当是:小儿与成人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年龄越小,与成人的差距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中的小儿与成人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小。一般来说,12周岁以后,除了内分泌等少数系统外,小儿与成年人在各方面的差异相对就比较小了。这种生长发育特点,导致在小儿临床麻醉中,面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小儿,临床麻醉处理的策略、技术难度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变化。在小儿麻醉专业硕士学位教学中,重视和妥善处理这些变化,给年轻医师建立起正确的工作思维和工作习惯,是培养取得成功的基础。新生儿(包括早产儿)与成年人之间的区别,是小儿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当要首先掌握的基础性内容。

1.呼吸系统。新生儿呼吸系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气道狭窄,根据泊肃叶定律,气体在气道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与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因此,新生儿气道阻力远较成人为高。如果发生轻度气道水肿和分泌物增多,就可导致气道半径迅速缩小,通气能力急速降低。因此,对于新生儿呼吸道维持能力的评估,始终是麻醉医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新生儿呼吸系统另一显著特点是呼吸储备功能低下,主要是由于新生儿代谢率高、辅助呼吸肌发育不全、胸膜腔负压难以维持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因此,麻醉中呼吸管理应当相当仔细。另一方面,按照公斤体重计算,新生儿的潮气量、死腔量、肺活量等指标,与成人相比并无太大差异。当身体发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时,对整个呼吸系统的作用均表现为兴奋作用。呼吸系统的这些特点,充分的体现了新生儿与成人对立统一的观点。

2.循环系统。新生儿循环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刚刚经历由胎儿循环向新生儿循环的转变[3]。本质上将,新生儿循环与成人循环模式上是有着相当大的一致性的。但是,新生儿临床麻醉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胎儿循环部分残留(右向左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和胎儿循环恢复。后者往往成为新生儿临床麻醉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死亡率很高。同时,新生儿循环系统发育的不成熟,形成了其对容量负荷高度敏感,而对心脏频率负荷耐受性却很强的特点。

3.药物代谢。新生儿血容量较大,单次剂量药物形成的血药浓度较低。同时,新生儿蛋白合成能力有限,血浆游离药物浓度较高。新生儿还存在肝药酶系统活性不足,排泄功能不完善等特点,这些特点对物代谢产生综合影响,导致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呈现出不确定性特点[4,5],临床上对药物效应的监测和对麻醉深度的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4.神经系统。新生儿出生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数量已接近成年人,区别主要在于神经鞘膜、支持结构以及血脑屏障尚待进一步发育。因此,局部物的浓度和全身物对血脑屏障的通透特点,是临床麻醉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四、小儿麻醉的专业局限性

小儿与成人之间在病种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小儿以先天性出生缺陷为主,疾病种类较为单一,患儿身体机能情况一般比较好,多种器官系统功能同时受到累及的情况并不多见。成人多以后天性疾病为主,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原发疾病常常引起多个器官、系统功能受到损伤。二者在麻醉管理中所遇到的挑战存在很大的差异。此外,一些在小儿来看少见的疾病,在成人却属于常见病,如胆道疾病、甲状腺疾病等。因此,在小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可以考虑在完成阶段性训练后,安排适当时间参加成人综合性医院轮转,开展联合培养模式。这可以进一步丰富研究生的临床经历,拓展临床思维,开放临床视野,提升研究生应付各种临床情况的能力。

五、小儿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不均一性

受制于客观条件和现实就业环境,小儿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并不特别充足,尤其是接受过系统专业基础知识训练的优秀考生不足。录取的研究生中,部分生源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同时也在工作中形成了一些不良工作习惯和粗犷的工作作风,这既是优点,也有可能成为缺点。小儿临床麻醉非常注重细节,要求坚持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另外一部分应届录取生源则可能基础知识较好,但因为忙于考研等原因,临床训练完成质量差;同时,还有部分录取生源来自其他非麻醉学专业,这部分学生麻醉相关基础知识非常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对不同的学生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加强基础知识讲授和临床技能训练,使研究生在三年的训练周期中,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都达到成熟。

总的来说,小儿临床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指导、培养方案,从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形成正确临床思维、提升临床技能等方面入手,培养出合格的、胜任小儿临床麻醉工作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英.中西医麻醉学发展史比较[J].甘肃中医,2005,18(10):45-47.

[2]连庆泉,上官王宁.小儿麻醉现状与展望[J].浙江医学,2008,(12):1281-1284.

[3]凌云志.20例新生儿持续胎儿循环患儿的临床分析[J].常州实用医学,2012,28(4):217-218.

系统生物学的特点篇9

论文摘要:如何认识系统论和辩证联系的观点之关系,是学界同仁一直在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了解系统论观点的产生和特征,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系统论丰富和发展了辩证联系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性是物质世界的一个总特征。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唯物辩证法所揭示出来的一系列普遍联系,如时空联系、因果联系、必然偶然联系、现象与本质联系、可能性与现实性联系、内容和形式联系,以及普遍与特殊、相对与绝对、整体与部分、有序与无序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事物多种多样联系的重要范畴,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关于客观世界无所不在的联系,无论是从其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需要深化和发展。系统论的产生是现代科学和实践的产物,在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内容和形式上展示出了时代特征,从而使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原则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多样化。如系统和要素的联系,结构和功能的联系,系统自组织内在结构中的层次、子系统、要素的联系,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转化关系。本文拟从系统论的产生、特征及对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贡献,谈谈自己的看法。

系统论作为一门现代科学思维方式,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48年创立的,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1969年,比利时物理化学家普利高津首次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1972年,法国数学家托姆创立了突变论;1973年,联邦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了协同学。应该说,系统论发端于贝塔朗菲的类比型系统理论,历经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托姆的突变论,哈肯的协同论等,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基本理论、范畴和方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人到现代社会的科学和实践中,为人们所熟知。

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系统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事物不但同周围的事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且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就是系统。系统论是由系统理论、系统方法、系统工程等各个层次所构成的。它是研究系统的原则、规律、特征和模式,并对其功能进行数学描述的一门科学。

系统论认为,用系统的基本观点看世界,就形成了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始终把对象当作多方面联系、多要素构成的整体来研究。系统方法借助于现代数学工具,在系统联系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各个要素、各子系统、各层次以及种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加以定量描述,建立起数学模型,使对系统的认识更加精确化、具体化和科学化。

系统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思维方式。它使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更具体化。从哲学范畴的角度研究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系统性,要把握系统的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的首要特征。系统的整体性主要揭示了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而要素则是这个有机统一整体的部分。因此,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本质上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加和”、“非还原”的关系。就是说,系统作为整体,它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各个要素分别存在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整体的性质;也不能把整体的性质功能简单还原为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核心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系统的整体性特征表明,处于某个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能受到系统整体性的制约,即一个要素,一个部分,在这个系统中是什么功能和作用,跟在另一个系统当中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完全一样的,它受这个系统的整体性制约。所以要认识要素、部分,就要放在有机整体中认识,把它当作一个整体、系统当中的部分和要素去认识。

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摈弃局部价值观,树立全局观。当然不是说可以不顾局部,而是要按系统论原则,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第二,结构性。系统的结构性所揭示的是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是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中包括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结合方式等。整体的性能不等于各个要素性能的简单相加;同理,各个要素也不能任意地排列、组合,即是要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结构不同,整体性能也就不同。任何系统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在这一点上,系统又是要素和结构的统一。

要素是指系统由哪些因素组成,结构是指这些因素如何结合在一起。从形成系统整体的性质的功能来看,要素和结构相比,结构更重要,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甚至有些系统,要素完全相同,只是由于结构不同,形成性能截然不同的系统。这一点在现实世界中不乏其例。需要说明的是:合理的洁构会促进系统的发展,不合理的结构会延缓甚至阻碍系统的发展;合理的结构会使要素更好地发挥作用,不合理的结构抑制一些要素发挥应有的作用。

系统的结构性要求我们优化结构,以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如何处理好结构,调整好结构,来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第三,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所揭示的是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层次的关系。所谓层次,是指系统和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任何系统都是有层次的,其中的子系统还可再分下去,自成系统。在一定范围内是系统,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是要素;反之,在一定范围内是要素,在更小的范围内则是系统。

系统的层次性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不同层次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序地开展工作。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理论、形式和手段。管理要有层次,通常分为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和操作层。决策层主要是确定管理结论的目标和大政方针,必须精千、高效;协调层主要是参谋咨询职能,其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业务工作能力;执行层主要是直接调动和组织人、财、物等,其人员要有实干精神,并坚决贯彻管理命令;操作层从事操作并完成具体任务,其人员需具有熟练的作业技能。这四个层次的使命和要求各不相同,就如同一个三角形,从上至下权责递减、人数递增,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事实表明,研究并应用系统的层次性,协调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对现实世界特别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开放性。系统的开放性是说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每个具体的系统都有开放性,都与周围环境即其他系统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环境是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一个具体系统如果不同周围其他系统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即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或交换,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

系统生物学的特点篇10

【关键词】有害植物;特点;危害;防控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植物的危害逐年加剧,呈现出不断扩散蔓延的趋势,尤其是外来入侵林业有害植物的日趋猖獗,已经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构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威胁我国生态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1.林业有害植物有以下特点

(1)林业有害植物自身可形成大量繁殖体,且繁殖体的传播能力强。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有害植物能产生大量的后代或种子,或繁殖世代较短。如紫茎泽兰每株可产种子3~5万粒,多的可达10万粒,一丛紫茎泽兰含种子70万粒。薇甘菊从现蕾至盛花期大约5天,开花后5天便完成受精,再经过5~7天种子成熟,便立即散布;同时其茎节处可随时生根长成植物体。造成林业有害植物传播能力较强的原因还包括其种子的自身特点,如种子小而有翼或刺,可以随风和流水传播,亦可通过鸟类或其他动物远距离传播。

(2)有害植物的种子可在极其贫瘠的土壤上生存,适生范围非常广,可在多种生态系统中生存。有害植物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往往处于亚健康状态),便可呈指数增长,造成爆发性大面积危害。

(3)林业有害植物既包括寄生植物,也包括非寄生植物,它们对林业造成的伤害方式也不同。如狗尾草、苍耳、紫茎泽兰等,主要对幼林或森林更新造成影响;薇甘菊具有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能力,其攀上灌木或乔木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使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而死亡;还有一些植物是通过寄生达到吸收林木有效养分,从而“饿死”林木,如寄生类有害植物。

2.外来林业有害植物的危害

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危害外来林业有害植物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来植物入侵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改变了土壤的营养水平、水分平衡,以及林相结构和小气候特点,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健康。另外,入侵种本身能形成优势种群,并可最终导致本地物种的灭绝,使物种单一化。二是通过压迫和排斥本地物种,使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国际上已经把外来入侵植物列为除栖息地破坏以外,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另一个更难察觉的影响是污染当地的遗传多样性,随着生境的片段化,残存的植物常被入侵植物分割、包围和渗透,使本地生物种群进一步破碎化,造成一些植被的近亲繁殖和遗传漂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医学问题,其中一些是由外来植物入侵带来的。如豚草花粉是人类反应症的主要病原之一,所引起的“枯草热”给许多国家人民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2.1社会文化的影响

外来入侵植物通过改变侵入地的自然生态系统、降低物种多样性,从而影响当地的社会文化。如凤眼莲的入侵,使得河边、湖泊、水库和池塘被大面积覆盖,不仅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用水,改变了原有的自然风貌,而且也改变了人们乘船外出的生活习惯。

2.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来入侵植物不仅因造成作物减产、增加控制成本,而给农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使水源涵养区和淡水水源生态体系质量下降,减少水的供应;它还会因改变生态系统而带来诸如火灾等其他不良后果。

3.林业有害植物的防控对策

3.1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科学制定我国外来入侵种控制管理名录及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在相关的法律、条例中增加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或生态环境破坏的相关内容,制定并完善有关禁止或控制进口及转移高风险物种的法规和条例。

3.2加强入侵性和生态风险的评估

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有助于尽快消除我国在进行国际植物品种引进中的不规范行为,防止引入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品种,以及外来入侵植物的大面积扩散;而且可以促进我国植物品种的引进和国际合作,提高引种的成功率。

3.3建立信息系统和监测网络

这项工作是进行入侵性评估及监测预警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收集外来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原产地以及引种地的生态与气候信息、生长与栽培情况等相关信息,并形成外来入侵物种信息共享机制,以期为制定外来植物入侵性评价标准、建立生态风险评估体系及监测预警系统、制定外来植物管理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3.4建立长期监测与预警体系

应建立长期定位观测点,通过对外来植物入侵的途径、特征和地区的研究,分析评估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危害程度和扩散速度,并提出早期预警,以防止生物入侵和生态灾害的发生,降低危害程度。

3.5针对已进入境内、危害面积较小的外来入侵种的控制措施

对于刚刚引入、建立或处于停滞阶段的入侵植物,可采取人工拔除。根据入侵植物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可采用火烧、放牧、水淹,以及种树等控制措施。化学农药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于大面积推广的特点,但在防除外来植物时,往往也会杀灭许多本地植物,因此,在特殊环境,如水库、湖泊等附近应限制使用。生物防治是指从外来有害植物产地引进食性专一的天敌,具有控效持久、成本低的优点。

3.6加强科研,完善综合治理措施,不断提升防控工作的科技水平

要加大科研投入,组织精干的科研力量,设立专项研究课题,解决一些生产上急需的难题,对成功入侵的植物加强综合控制。要加强植物入侵生物学及入侵生态学等基础性研究,充分研究本地植物与外来有害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如它们与入侵植物的竞争力、他感作用等。掌握繁殖、栽培这些植物的技术要点,并探讨本地植物的经济特性、市场潜力等。积极开展除治试验示范区建设,对示范区试验成功的新技术要大力推广。要不断探索完善综合治理措施,积极推广引入专一性天敌昆虫治理、植物“演替”治理等成功经验,不断提升我国外来林业有害植物防控工作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