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8:45

古代教育起源篇1

关键词:古典教育;教育源头;敬畏;回忆;语言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2-0072-06

扎古尔・摩西在《派地亚星系》中说:“今天,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我们似乎正在南美热带雨林中蹒跚而行,无人引导,也不见路标。”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教育界还认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参考框架、一个阿里阿德涅线团,以走出迷宫”[1]。可问题是,这个阿里阿德涅线团在那里呢?p者以为,线团就在古典的教育智慧之中。现代教育之所以陷入雨林,迷失方向,原因就在于背离了教育的源头,割断与古典教育智慧的关联,因为源头即目标。所以,现代教育若欲走出危机和困境,就需要返回古典,从中汲取古典教育哲人的智慧,进而重新出发。

一、现代教育的危机

众所周知,人不是上帝,上帝生活在同一性之中,被上帝放逐的人则生活在历史之中。于是,在人这里,就有了古典的与现代的历史性观念,以及这种观念支配下的历史性行动。这样的论断所揭示只是一种仅仅具有编年意义的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对待历史,对待古典与现代?按照主流的现代史学的观点,历史是进步的,朝向未来的,“现在”只是“过渡”,它会很快就会被未来埋葬,成为废墟。就这样,过去、现在与未来构成了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牢不可破的“一串念珠”(本雅明语)。在这串念珠中,只有未来具有真正的意义,过去和现在都是暂时的、瞬间的,自身没有意义。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说道:“我们不难看到,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与观念世界决裂,正使旧日的一切葬入于过去而着手进行他的自我改造。现存世界里充满了那种粗率和无聊,以及对某种未知的东西的那种模模糊糊的若有所感,都在预示着什么别的东西的到来。可是这种颓废败坏……突然为日出所中断,升起的太阳犹如闪电般一下照亮了新世界的形相。”[2]若用当下的一句已成陈词滥调但又百说不厌的话来解释黑格尔的时间观,那就是“明天会更好”,或者“相信未来!”

论及我们的教育,从时间性的角度划分,自然就有了古典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区分。那么,在以未来为取向的现代性处境中,是否还有必要谈论和实践古典教育?或者说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与古典时代的教育哲人的心性相逢?从现代性的角度看,这根本是一个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在历史主义的线性时间观中,已成沉淀物的古典教育已经丧失了超越和普遍的价值而被现代人解构和埋葬,对未来的渴盼和期待成为支配教育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因为时间是克服一切问题的最有效的力量。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问题根本无法依靠回溯加以解决的,而只能交由历史的进步来说明,被历史选择的,走向未来的教育就是合法的正当的教育。如果按照现代人对教育的这种所谓的正确理解,教育就必然将目光都投向人力资本和职业训练,因为拥有了资本和技能,人就被允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当今的大学课堂上,学生热衷于对未来就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拒斥对未来就业无用的经典阅读和人文教育。就此而言,现代教育是指向未来的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当然,现代教育又不仅仅是职业教育,它亦关注非功利的“权力意志”塑造。权力意志,意味着人不受功利性、物质性现实的束缚,也不受那些理性的抑或习俗的规约,而是能冲破重重阻碍,创造出一个具有审美性的未来。或者说,这种未来,是非肉身的精神性的“自我”“用力”创造出来的。好的教育,理应关注人的这种非功利性和非理性的“本性”,努力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创造未来。与之比较,职业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向一个预定好的未来,而不是引导学生去创造一个未定的未来。但二者的共同之处,都是强调“未来”这一时间维度,否弃古典教育在现代的价值。当然,古典时代的教育思想也会出现在教科书和课堂上,但这不是因为它们对未来有用,而只是作为古董为边缘人把玩,以此显示现代社会的开放和宽容。

不过,问题的关键是,现代人所崇奉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呢?它真的值得我们期盼吗?它难道不是死亡和虚无吗?用陈家琪先生的话说:“相信历史,相信未来到底是什么意思?最终的未来一定是地球的毁灭,是自己的死亡,这样一说,许多哲学家们的学说,比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也就比较好理解了。我们真能摆脱过去,并奠定一个新的未来吗?”[3]如果不能奠定一个新的未来,如果未来是虚无,我们该怎么办呢?卡尔・施密特教导我们,诉诸决断和决心吧!可决断和决心本就意味着对虚无的承认,对善恶判断的放弃。洛维特说,决断论的流行使得希特勒时代的德国人“被训练得无能”,普遍存在着“懒惰式的说谎心态”[3]。本雅明亦用弥赛亚主义戳穿了进步主义的天堂所许诺的美丽谎言,在他的眼中,所谓进步的现实,实际是一场尸骸遍野的灾难:“人们就是这样描述历史天使的。他的脸朝着过去。在我们认为是一连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一场单一的灾难。这场灾难堆积着尸骸,将它们抛弃在他的面前。天使想停下来唤醒死者,把破碎的世界修补完整。可是从天堂吹来了一阵风暴,它猛烈地吹击着天使的翅膀,以致他再也无法把它们收拢。这场风暴无可抗拒地把天使刮向他背对着的未来,而他面前的残垣断壁却越堆越高直逼天际。这场风暴就是我们所称的进步。”[4]本雅明的意思是说,所谓的进步史实际是掩盖了灾难、沉默者、牺牲者、卑贱者、弱小者的虚无史(在本雅明看来,资本主义就是进步主义理念支配下的罪恶社会,其中充满了对无产者的压迫和剥削)。

朝向未来的现代教育也好不到哪里去,它陷于困境,迷失方向,支离破碎。用雅斯贝尔斯的话说,“从上一个世纪起教育与科学开始分道扬镳,因此人们所理解的教育只是将青年人培养成有用之才。当某一学科被运用于经济之中时,这门学科马上身价百倍,人们为了获利,纷纷追求它,并在学校中推广这一学说”。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如果变得日益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忽略,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丧失根本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教育,而是混杂的知识”[5]。如此这般的教育,早已配不上了“教育”这一高贵称呼了。同样的,那种强调“自我创造”的现代教育,虽然比应试的功利教育更高尚些,但最终的结果还不是把学生引向虚无之地吗?因为无尽的创造本身就是“无”,而不是“有”,一旦自我的创造停留在“有”上,那自我也就失去了创造的活力,自我变成了非我;可若要坚持自我,那又只能走向虚无。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异,就是人有意识地追求“有”,恐惧“无”,即使这种“无”看似高尚和充满活力。

二、向古典教育回复

如果历史主义和进步主义所设定的未来是一条死路,朝向未来的现代教育最终会走向荒野和虚无,那现代人和现代教育该何去何从?“起源即目标。”[3]现代人和现代教育获得救赎的途径就是站住,然后回返到人与教育的起源处。

起源之所以是目标,是因为起源是原初的整一,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世界的意义的居所,所以起源是人类的目标。崇尚进步主义的现代人有意解构起源,执意离家出走,结果迷失方向,身陷破碎、孤独、虚无之中。此时此地,我们必须停顿下来,聆听来自起源处的召唤,读解客观昭示着的真理,进而收拢起破碎的虚无的世界,使其重新变得整全和有意义。“有时候,远方唤起的渴望并非是引向陌生之地,而是一种回家的召唤。”[6]起源就是让我们感觉温暖和熟悉的家园。对于起源,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以为起源无非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之因果链条中的一环,是单一、连续的发展过程中的早期阶段,且糟糕的未来与已成废弃物的起源有着一定的关系,既然如此,那就没有回返的必要。这种对起源的认识仍旧停留在进步主义的视野之中,是一种错误的起源论。真正的起源,不是进步论时间链条中的一环,它超越了线性的时间链条,具有超验性和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生存根基。如果说,线性的时间是平面的、同质的、空洞的,那么起源意义上的时间则是垂直的、异质的、充实的。只知朝向未来的现代人和现代教育只有在打断线性的时间链条后,向上跃升,信仰和领悟这种超验性的和总体性的存在,才能重新获得可以共享的世界的意义,在倍感熟悉的精神家园聚集、交流和生存[7]。

古典时代的先贤对人与世界的整个思考都聚焦于对“起源”的领悟和把握,书写出的文本自然也是以“起源”为内核的,同时,哲学就是教育的理念也使得古典教育必然围绕着“起源”而展开。这意味着,现代人和现代教育如欲走出泥淖,获得救赎,就必须阅读古典时代的经典文本,重温古典时代的教育。

按照艾森斯塔特的解释,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世界上几个最古老的文明国家,同时出现了质变。“它表现出了一种超越秩序和世俗秩序的分离,人们在世俗秩序之外还看到了超越秩序。”[3]中国的天道,古希腊的自然,希伯来的上帝,都是超验性的存在。在古典的思想者眼中,这些超验性的存在是“起源”,是人类生存的坚实的根基。人固然离不开世俗秩序,但同时亦需要仰望超越秩序,人类的生存就存在于两种秩序的张力之中,由此的人生才是积极的、有生气的、有意义的,否则,就是空洞的、干瘪的、虚无的。哲人苏格拉底通过其主动求死对此种充满张力的人生做了绝佳的阐释。总之,古典哲人的思考、写作和教化都是围绕着超越秩序以及超越秩序与世俗秩序的关系而展开的。就古典时代的先贤们对“教育”一词的界说和描述而言,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中国,都把人视为向善的存在,把教育视为“引人向善”的实践。这里的“善”不是俗常的而是超越的,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的,不是肉身的保存和享受而是灵魂的美好和卓越。古典时代对“善”的这番界说,规定了教者和学者的内涵。对于教师而言,他的首要使命,是韩愈所言的“传道”,是柏拉图所言的“引导灵魂转向善的理念”,是奥古斯丁所言的交给门徒词语“所指示的实在”[8]。教师并不否认职业技能和诸如金钱、健康等世俗之善的重要,但他更重视灵魂向天道、善的理念、上帝之国的朝向和攀爬,因为天道、善的理念和上帝之国是人灵魂的居所,是营养自身的家园。诚如柏拉图在《法律篇》所言的:“我心中的教育是从童年时代起所接受的一种美德教育,这种训练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成为一个完善的公民的渴望,这个完善的公民懂得怎样依照正义的要求进行统治和被统治。我认为,我们要把这类训练和别的训练区别开来,为它单独保留‘教育’这个名称。一种旨在获得金钱和强壮的体格,或者甚至某种不受理智和正义引导的知识才能的训练,我们该称作粗鲁的和无教养的。”?q?此外,也正因为教师对超越之善的执著,使得教师与世俗有着一种难以避免的紧张,但也正因为紧张的存在,使得教师成为卓越之人而不被俗常驯化和淹没,成为常人;同时,张力和紧张也使得世俗生活的向善性成为可能,避免失去方向感。同样的,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因教育所培育的健全理性和信仰而成为一个具有整体德性的好人,他离开了让其心灵封闭的洞穴世界,拥有了一颗始终朝向作为根基的善的开放心灵,他不仅关切自身,也关切世界和共同体。对后者的关切之所以可能,一是因为教化是好人之天职,二是因为善本身是世界之大道,人们因领悟了世界大道而远离了生存中精神的孤寂,拥有了可分享的经验和价值观,进而使得关系紧密的共同体成为可能。

对于现代教育的“起源”之于现代教育的意义,笔者以为再也没有比伊丽莎白・劳伦斯在《现代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中所说的更为深入人心了:“公元前5世纪便产生了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文字记录。从希腊人到我们现在的25个世纪中,我们并没有能够对他们关于教育宗旨的崇高思想增加什么新的东西,而且我们几乎还没有把他们伟大的思想付诸实践。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这盏灯塔的光芒几乎熄灭了。有多少次,它的光芒变得那么微弱。然而,在每个纪元,出现的有识之士又使它燃烧起来,大放光彩。黑暗往往铺天盖地而来,好似要压倒一切。但是当伟大的改革者们重新呐喊出相同的基本哲理并加进自己的思想和经验时,这个火种便又慢慢地越烧越旺了。”[9]在今天这样一个教育危机重重的时代,我们尤其需要古典教育的火种被重新点燃,以为迷失方向的我们照亮前行之路。

三、如何向古典教育回复

回复到古典哲人的教育文本和教育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德里达就认为传统“永远保持着自身的秘密”[10]。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教育的起源和传统与我们是隔离的,而是说,当我们向教育传统往复时,要小心谨慎,不要先入为主,甚至可以这么说,不是我们带着“现代的机心”去“追求”教育起源,而是教育起源“馈赠”给我们希望之光。进言之,在教育起源面前,我们只是教育真理的“接受者”,而不是教育真理的判断者。如果我们真的认为自己是真理的判断者,那就没有必要返回本源了,因为“你是真理的判断者”意味着你早已知道真理是什么了,而既然知道了真理是什么,那又何必还费心劳力地i悟真理呢?当然,仅仅知晓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深入、严肃地思考我们究竟该如何返回古典教育,该如何让古典教育将真理之光馈赠给我们。

首先,对古典教育哲人的智慧和教诲,要心怀敬畏。古典教育哲人的智慧和教诲之所以是现代教育需要回返到的“起点”,就是因为其中深藏着真理、整全、世界意义以及当下时间得以充实的种子,对于这样的“起点”,远离起点很远的现代人实际上很陌生了,所以,当体认到生存危机的现代人深觉有必要走向和面对神圣的起点的时候,就必须心怀敬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看到先前看不到的起源。如果缺失了敬畏感,自以为是,强以为知,向起点的返回就是不可能的、虚假的。这就如柏拉图洞穴之喻中的洞穴囚徒们,当走出洞外的哲人将真理之光带到洞穴时,骄傲的无敬畏感的他们选择了拒绝,于他们而言,用肉眼看到的才是真实的,殊不知,对熟悉之物的热爱和对未见之物的拒绝只会让他们陷于没有真理之光烛照的幽暗之中?r?。对于敬畏,诚如舍勒所言:“敬畏不是什么对已然事物、已被感知事物的附带感觉,更不是一种纯粹的距离――我们同事物(尼采说得极好:同其‘错彩镂金’)之间的感觉所产生的距离。相反,敬畏是举止,在这一举止中,人们才感知到无敬畏者所未见到的,视而不见的东西,即事物之奥秘、事物存在之价值深度。”[11]

不过,现时代的学生往往很自负,按照布鲁姆的说法:“苏格拉底通过毕生的努力之后,才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而现在每个高中生都懂得这个道理。”[12]对于这样的骄傲自负的学习心态,柏拉图是这样回应的:“说了这么多,我至少能够充满自信地肯定,就我涉及的这些问题撰写或者打算撰写文章的任何人,无论他们声称是向我学来的,或是声称向其他人学来的,或是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发现,但在我看来,说他们能够学会有关这个主题的任何事情都是不可能的。我肯定没有写过有关这些事情的书,今后也不打算这样做。因为这种知识是无法像其他学问一样见诸文字的;而在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长期交谈,共同探讨这种学问,终有一天,它就像突然迸发的火花一样在灵魂中生成,并直接滋养灵魂本身。”[13]所以,现代人在向古典教育回复的过程中,必须心怀谦卑、敬畏,唯有如此,智慧的火花才会迸l并指引迷途之人走出黑暗的丛林。

其次,重视对教育源头的回忆。教育源头(起点)不是不存在,它存在,只是存在于往昔之中,而且这种存在不是实体性的存在,不是出土的古文物,不是存于现代的文物古迹,它是超验性、总体性的存在。当教育源头被视为“实体”时,“教育存在”就“沉沦”了。如此这般,现代人该如何返回教育的源头,该如何与浸入源头的古典教育哲人相逢,就成了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于笔者而言,现代人返回古典教育的途径,就是通过对教育源头的“回忆”。通由回忆的技艺,教育源头的活水和火光得以进入现代人的灵魂之中,并直接滋养着人们的灵魂,让久居世俗的干瘪灵魂的羽翼变得丰满并再次向上飞升。毫无疑问,在追求进步的现代教育中,无论教者还是学者,其目光都聚焦于尚未到来的未来,他们从不会背对未来,回忆往昔。于现代教育学人而言,引导学生回忆往昔是保守的、落伍的表现,真的教育要关注时尚和潮流,要为尚未到来的社会培养新人。但对于意识到未来的虚无并有志于抵抗虚无的教育学人来说,让教育源头和教育智慧在回忆中绽现和被体验,是获得救赎的相当重要的技艺。

问题是,对教育源头的回忆如何可能?因为当谈及“回忆”时,必然涉及“记忆”。如果灵魂是空洞的、没有对源头的任何记忆,回忆如何可能?依照现代认知科学的看法,人是由神经元构成的物质性存在,天生就是一块有着一定加工能力的白板,人的知识就来自于复杂的心理活动对外在刺激的加工,以此来看,人自然就没有对源头的任何记忆。认知科学也谈“记忆”和“回忆”,但这种记忆和回忆,仅仅指涉线性的时间流程中的有着前后关联的事件。但此事件不是源头,因为源头是超越性的、总体性的,它和事物的关系不是因果式,我们不能按照时间的流程回溯到源头。当我们超越现代认知科学的视野,从“古典学”的角度审视,就会发现人的灵魂不是空洞的心理,灵魂内蕴着对源头的记忆,关键是我们的教育能否唤醒对源头的记忆。柏拉图曾说,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所以它对于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具备一切知识。不过,当灵魂下降到尘世并附着到肉身时,灵魂遗忘了一切。“所以,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14]对于古典的教育智慧,我们亦可以同样待之。按照伊丽莎白的观点,古希腊的教育思想之光虽然在后来的世纪常常遭到激烈的反对,光芒变得非常微弱,“但回顾一下对现论和实践有所贡献的教育理论家的著作,便可以发现有一个主题贯穿其中,由这个主题可以派生出许多其他的观点,这就是:相信成长的内在力量,走向光明是人的本性。发展是人本身潜在力量的展开,而教育者要相信这种力量”[9]。伊丽莎白的话告诉我们,古典教育的薪火也许微弱,但并没有完全熄灭,它仍旧存在于我们的灵魂和现实之中,关键是我们能否唤醒我们微弱的记忆,回忆起我们遗忘的教育源头和古典教育智慧。

再次,珍视“语言”的力量。教育源头和古典教育智慧依靠特定的“语言”来显现自身,甚至可以这么说,古典的教育智慧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领悟这种特定的语言去唤醒我们对古典教育智慧的记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随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人们认识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脱离语言的纯粹思想,思想与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本身就是思想。依照维特根斯坦的说法:“语言能有多远,思想就能走多远。”语言走不到的地方思想就走不到。你不要以为你已经想清楚了只是还说不清楚,那其实是因为你的语言还没到那里而已[3]。海德格尔亦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其实,早在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尚未发生之前,奥古斯丁就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语言与源头的密切关系,在《论教师》中,他说:“我们的伟大导师在教他的门徒祷告时,教给了他们某些词语,……但这种言语不是别的,而正是招呼我们记住词语作为其符号所指示的实在,因为,是那保留了词语并将它们轮番使用的记忆,使得实在来到了心中。”[8]本雅明在《历史哲学论纲》亦注意到语言的力量:“我们知道犹太人是不准研究未来的。然而犹太教的经文和祈祷却在回忆中指导他们。这驱逐了未来的神秘感。”[4]

Z言虽然有助于古典的教育智慧进入我们的回忆之中,但必须强调的是,这里的语言必须是与原初的教育智慧相关的语言,譬如,在古典时代的教育思想中,诸如“教师”“教育”“学习”“善”“道”“实践”“理性”都有着特定的涵义,我们必须尊重它们而不能歪曲和瓦解它们本来的意义。“《论语》里面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说雅言是为了让别人也能听得懂他的方言,而且他告诉我们,《诗》、《书》皆雅言也,你一定要懂得这些话,这些书里面的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文字。”[3]显然,孔子非常清楚中国的语言文字不是简单的传意的符号,它体现着超越性和总体性的“道”以及由“道”而生的社会秩序以及教育秩序,教师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就是保持和捍卫“原初语言”的力量。这意味着,我们若欲返回古典教育,就必须如同孔子那样爱护和捍卫蕴含着道的语言文字,对经典文本作严肃的谨慎的阅读和阐释。遗憾的是,今天是一个反讽的时代,一个瓦解词语意义的时代,一个语言受到污染的时代,这使得我们无法借助于本真的语言去靠近教育源头和古典的教育智慧。校园里学生脱口而出的习以为常的不雅语言,比如“哇塞”“diao丝”“牛x”等的流行已经让教育彻底远离了美好;学术世界中,“教育实践”被解释为“教育生产”,“理性”被解释为自身缺乏目的的“计算能力”,“教育”被解释为与“向善”无关的知识传授以及个性培育,也使得教育学远离了教育本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海德格尔的如下说法是极深刻的:“须谨防益发陷入文字的玄谈。不过,保护此在借以道出自身的那些基本词汇的力量,免受平庸的理解之害,这归根到底就是哲学的事业。因为平庸的理解把这些词汇敉平为不可理解的东西,而这种不可理解的状态复又作为伪问题的源泉发生作用。”[15]由此可说,在教育领域,教育哲学的事业就要保持和捍卫表达古典教育的基本词汇的力量,使其免受庸俗化的解释。

注释:

?q?柏拉图.法律篇[m].张智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7.在“真理情结”上,与《理想国》相比,《法篇》中的柏拉图明显下降了,但我们仍然能从他对“政治实践”的关注中感受到他对“真理”的渴望。

?r?从基督教哲学的角度看,人有原罪,这原罪就是人的骄傲,人因此而无法看到真理,得着自由。唯有放弃骄傲,信靠基督,才能获得救赎。《约翰福音》(9:39)中,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参考文献:

[1]扎古尔・摩西.派地亚星系[m]//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4:6.

[2]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7.

[3]陈家琪.当代哲学问题九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57,88,184,199.

[4]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m]//阿伦特.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70,273,276.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5-49.

[6]本雅明.柏林童年[m].志晶,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扉页.

[7]李长伟.相对主义时代的教育封闭[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5):26-32.

[8]奥古斯丁.论教师[m]//赵敦华,傅乐安.中世纪哲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76.

[9]伊丽莎白・劳伦斯.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纪晓林,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4,5.

[10]弗莱切.记忆的承诺[m].田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9.

[11]舍勒.德行的复苏[m]//刘小枫.舍勒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726.

[12]布鲁姆.美国精神的封闭[m].战旭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18.

[13]斯塔伊克斯.书籍与理念――柏拉图的图书馆与学园[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06.

[14]柏拉图.曼诺篇[m]//苗力田.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51.

[1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265.

education:progressingwiththeBackgroundofClassics

LiChangwei1,XieYixun2

(1.CollegeofeducationalScience,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China;

2.Journalofeducationalobservation,Guangxijournalmediagroup,Guilin,Guangxi541004,China)

古代教育起源篇2

关键词:宗教仪式;体育竞赛;本源;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4-0086-05

“每一个人类活动都在进行建造世界的活动,宗教在这种活动中占有一个位置”[1]。无论是从发生学、人类学还是考古学中都可知宗教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原始人对“超自然力”缺乏科学认知下的一种集体认同。它对早期非理性的原始人类的社会秩序维护和传统传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宗教仪式又是宗教行为乃至整个宗教的本质内容。宗教正是在膜拜和制度化的仪式中得到体现和保持。在古希腊神话传说和现有考古发掘的文物图案中就把宗教仪式与竞技体育混杂在一起。无论是代表最高竞技体育的古代奥运会还是现代奥运会,宗教仪式在竞技体育中都占有一定的位置。特别是在古希腊,竞技会是为宗教仪式服务的,也是宗教仪式的高潮。在现代竞技体育中,如奥运会开幕式中运动员的宣誓、颁奖,部分运动项目如日本的相扑比赛需在比赛场地上撒盐驱邪、祈祷神明保护,泰拳选手在赛前的祈祷仪式以及剑道等,都存在一整套向神致意的礼节。从以上可知,现代竞技体育中仍隐伏着浓厚的宗教仪式,或是祈祷神灵的保佑,或是祈祷大自然的恩赐。本文旨在从人类活动历史的源头上探寻宗教仪式和竞技体育错综复杂的关系,厘清宗教仪式在竞技体育诞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变迁以及提出宗教仪式和竞技体育的终极功能诉求是如何整合的这一命题。

1文化的源点——宗教及其体育起源缘于人类的文化活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宗教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2]。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宗教活动和宗教现象的发生原点。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本质上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幻想的反映。一切和崇拜的对象,都是人幻想出来的,各种神灵不过是对这些力量的反映[3]。既然宗教的发展是由人导演的,那么宗教及其宗教礼仪就是随时代变迁而变迁,随人类认识自我和认识自然科学的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体育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体育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久[4]。竞技运动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正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使人类自身的身体活动进一步发展,演化出竞技运动的活动形式”[5]。从竞技体育源头分析,尽管人类学家和体育界对竞技体育起源假说存在分歧,但是无论是唯物主义的劳动起源学说、游戏学说、军事学说还是宗教仪式学说,无一例外的均表明竞技体育是人类强烈的情绪体验下人体的一种特殊身体活动,也是人的一种身体实践活动方式。因此,无论是宗教及其宗教仪式还是竞技体育都是伴随着原始人类的诞生而诞生。尽管二者起源扑朔迷离,但都是源于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方式,源于原始人对自己、对自己生存发展和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一种实践认知解读方式。

1.1宗教及其宗教仪式

由于宗教是随着人类的诞生和原始人对各种恐惧导致的安全需要而产生的,并且宗教现象层出不穷,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就必然导致有关宗教的定义难产。但是广义讲,宗教是一种神秘而又实在的社会文化历史现象。宗教是与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相适应的一种社会文化历史现象[6]。宗教是源于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或失衡缺乏理智和科学的归因解读。人类社会初期即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的掌控不遂人意,例如自然灾害等,由此产生了以自然崇拜为核心的最早宗教——原始部落宗教。此后图腾崇拜构成了由自然崇拜向人格诸神崇拜的中间环节。仪式指的是人们在不运用技术程序,而求助于对神秘物质或神秘力量的信仰的场合时的规定性正式行为[7]。而宗教仪式是行为的重要表现,世界上尽管宗教派别多样,宗教仪式繁缛复杂,但对任何宗教而言,人对神及它“超自然力”的所有崇拜表达几乎都在宗教仪式中得以体现、巩固和升华。因此宗教仪式在本质上具有沟通人与诸神关系的意义,是联结信仰主体——人和信仰客体——“超自然力”以及各主体部落信徒的中介和联结。宗教仪式是对宗教信徒行为的正面的、积极的和肯定性的一系列规定,也是对宗教禁忌和宗教戒律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宗教社会学家杜尔凯姆和英国宗教人类学家罗伯特森?史密斯提出了礼仪先行论,把宗教礼仪看成是古代宗教的全部内容[8]。其实人类最早出现的宗教及其全部内容和根本目标就是同神建立交往关系。在“行动在先”的原始时代,宗教就是一套固定的传统行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把它作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来遵从[9]。

古代教育起源篇3

[英]R·w·利文斯通著,邵威、徐枫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本来,这原本是为一本书名为《保卫古典教育》(犃犇犲犳犲狀犮犲狅犳犆犾犪狊狊犻犮犪犾犈犱狌犮犪狋犻狅狀)的书所写的书评,其作者为英国现代著名的古典学者R·w·利文斯通(RichardwinnLivingstone)。该书虽已出版多年(其中英文版初版为1916年,后又多次出版了英文版,中文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初版于1991年且印数只有1000册,以后就一直没有再版和再印),所以,现在在中文学术界尤其是教育学术界知道该书情形(更遑论其价值)的人并不多,只要将《保卫古典教育》作为词条在百度上搜索一番,所得到的结果是出奇地少,或许是应了“物以稀为贵”的说法,以至于有网友评论道:“这本书初版只印了1000册,后面便没有再版过,平均一百多万人才能分到一本,这便是经典在我们社会中的价值。由此也可以预见,学术繁荣的背后,养育的是多少南郭先生!”笔者关注该书已有多年,深恐该书就此会湮没在当今中国瞬息万变的学术天空之中,于是,也来为本书保卫保卫,打一番《保卫古典教育》的“保卫战”。

R·w·利文斯通何许人也?

说来也真是奇怪,当我利用当下非常时髦的且具有强大功能的网络搜索工具(如百度、谷歌、搜狗、有道等)对R·w·利文斯通进行检索时,所得相关信息确乎少得有些令人吃惊(这与检索一些当下流行人物的情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甚至连R·w·利文斯通的一张图片都检索不到,这一切不免让人颇感意外!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R·w·利文斯通(SirRichardwinnLivingstone,1880—1960)系英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古典学者。先在温切斯特公学求学,毕业后进牛津大学新学院攻读拉丁文韵文和其他学科的荣誉学位。1924—1933年任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副校长。1930年被敕封为爵士。在其学术生涯的最后10余年,专事写作和演讲。他有力地捍卫自由教育的价值,尤其推崇古典语言(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学习,极力提倡古典语文(语言)对于塑造国民精神的作用,主张在中学普遍开设古希腊语和拉丁语,恢复古典语文(语言)在学校中的地位。综观他的一生,不妨誉其为为古典语言(语文)奔走呼喊的一生,重新发现并极力倡导古典教育价值的一生。就笔者所见,他的著作主要包括:《希腊天才及其对我们的意义》(犜犺犲犌狉犲犲犽犵犲狀犻狌狊犪狀犱犻狋狊犿犲犪狀犻狀犵狋狅狌狊,1912)、《保卫古典教育》(犃犇犲犳犲狀犮犲狅犳犆犾犪狊狊犻犮犪犾犈犱狌犮犪狋犻狅狀,1916)、《希腊的遗产:吉尔伯特·莫里随笔》(犜犺犲犾犲犵犪犮狔狅犳犌狉犲犲犮犲;犲狊狊犪狔狊犫狔犌犻犾犫犲狉狋犕狌狉狉犪狔,1921)、《教育的未来》(犜犺犲犳狌狋狌狉犲犻狀犲犱狌犮犪狋犻狅狀,1949)以及《虹桥和其他教育论文集》(犜犺犲狉犪犻狀犫狅狑犫狉犻犱犵犲犪狀犱狅狋犺犲狉犲狊狊犪狔狊狅狀犲犱狌犮犪狋犻狅狀,1959)等10余种。上述著作,除了《保卫古典教育》有中文译本(且是多年前的译本,内中时有罅隙,似颇可重译)之外,国内至今还没有看到R·w·利文斯通别的著作有中文译本,这不能不说是中文学术界(翻译界)的一大缺憾,尤其是与当下国人正在兴起的文化复兴(文化强国)诉求相去甚远。

何谓古典教育?

其实,即使笔者反复通览《保卫古典教育》一书,也未能找到一个有关“古典教育”的恰切定义。不过,只要我们认真地穿行在R·w·利文斯通的“词语密林”之中,我们依然还是能触摸到“古典教育”的别样意趣。概而言之,在R·w·利文斯通看来,“古典教育”大致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重视关于古典语言及其著作的教育。其二是重视古典(永恒主义意义上的)人文教育。对于第一层含义,R·w·利文斯通在全书有多次提到,比较经典的表述(以下凡引该书只标注页码)诸如“培养青年人思想的最可靠的工具是学习古典语言、古典文学和古典艺术作品”。(4页)“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精神上的先辈一无所知,就不能被视为是受过教育的人,而如果他不改变这种无知,就显示不出思想上的冷漠。”(41页)“读原著,能邂逅一位天才,如若不然,则无此良机。古希腊人注重教育,理由亦在于此。与康德大不相同,古希腊人的思想和表述都很清晰。他们留给我们众多财富———艺术和文学上无法超越的成就,丰富、完整的生活样板,以及展现于宗教、政治、哲学、历史、文学和生活之中的理性这一壮举。”(67页)“希腊语把我们引入了思想的世界,而拉丁语则使我们与一个英雄的民族共处。”(83页)“希腊语是开拓者的语言,带有首次发现的新鲜印记。……希腊语脚踏实地,而现代词汇却使我们坠入云雾之中。”(109页)“他们(指古希腊哲人)留给今人的只是其著作的残篇片段,但读起来使人感到我们仿佛漂游在自由思想的海洋上,锚已拔起,只有理性在驾驭我们前进。”(117页)“如果说不懂希腊语就是不懂人类头脑所创立的最灵活最精巧的表达工具,不学拉丁语就失去了精确的与逻辑的最好锻炼机会,那并不言过其实。”(134页)其实,书中相关的表述还有许多许多,不独如此,类似的思想还对此出现在R·w·利文斯通别的著作之中。“绝大多数的英文字都起源于拉丁文,一个英国人如不具备一些拉丁语的知识就显不出在英语的修养上像是受过教育的。一个学生的拉丁文程度即使只达到学校证书的水平,他就能领会自己语调的优美和深沉,学会更正确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一个受了希腊语熏陶的人更可能清楚地知道他所思索的东西,因为他与之生活在一起的人知道他们所思想的东西,并且对于生活已经获得一种清楚的、一贯的看法。……古典作品的译本和关于这些作品的著作应当包括在学校推荐的个人阅读书籍。”(《虹桥和其他教育论文集》,本段译文引自《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276—29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至于古典教育的第二层含义,作者在书中也有多次提及:“古典教育更可为人文科学工作做好准备。”(10页)“在我们这个物质的世界中,我们尊重科学,给科学以应有的重视,同时,我们应时时提醒自己,人比自然更重要,人的精神构成比肉体构成更为重要。”(23页)“不应让我们的青年人只专注于数学,生活在无血无肉的抽象世界之中,或只潜心于科学,只研究自然世界的各种现象的起因;反之,应让他们学习文学,聆听人类先知的教诲,希望他们能逐渐像先知一样看待眼前的世界,并分享先知们的乐趣、高尚和灵感。……不应认为,自然科学能够取代或者部分取代人文学科的地位,也不应认为,我们能从自然科学中获得人文科学所给予的东西,恰如我们不能认为,只增加食物中的脂肪,便可以不要蛋白质了。”(31—32页)“古典文学之所以在教育中占有地位,因为它曾是识人之钥。”(37页)读者诸君,恕我在此较多地引录原作者的书中之言,个中缘由主要还是本着尊重作者本意,我无非就是希望自己没有误解误读R·w·利文斯通关于古典教育的本意,更没有给读者诸君呈现一个面目全非的R·w·利文斯通及其古典教育的真义。

为什么要保卫古典教育?

近世以来,中西文化教育其实遭遇到了内外两种力量的牵引而误入歧途,正为此故,中西文化教育都面临着“保卫古典教育”的重大使命。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外在力量对于中西文化教育的牵引或曰掣肘。此处所云外在力量主要是指一种外来文化(文明)对于本土文化(文明)的影响,尤其是当外来文化处于明显的强势地位时,这种外在力量自然也就相应地增强起来,像近代中国的文化教育发展史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现在,我们基本可以判断的是,近代中国的文化教育发展史就是走的一条与原来的发展路径很不相同的路径,其间虽曾有过“中体西用”的防御式论争、“全盘西化”的投降式拥抱、“整理国故”的文化坚守、“西体中用”的脱胎换骨等等所谓的文化迷惘抑或文化抗争,但其间所发生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肯定无疑地还是让近代中国文化教育艰难地走上与传统中国非常不同的所谓现代化道路。“躁动的百年”已经让中国丰厚博大的古典文化资源遭遇了巨大挑战甚至于灾难,学界已有同仁发出了“汉语的危机”“危机下的中文”等等充满悲情的深切呼唤。我们不妨套用一句国歌歌词:中华文化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人类古典文化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我们这个时代,古典那不可替代的价值被人们随意地废弃了。然而,“那些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濡染古希腊文化之高贵的人们,会终生都保持一种生命的灵感;他们会保持一种优雅的气质,一种高贵的品位和对于高贵德性的直觉,而这些,如果没有少年时代的濡染,可能永远都是无缘亲炙的。”(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159页)西方学者尚且有此等强大的文化自觉意识!那么,中国学者的表现又当如何呢?近一个世纪以来,先后出现过像辜鸿铭那样的“文化怪杰”、王国维的“文化殉葬”、钱穆的文化呐喊、陈寅恪的文化守望等等国学大师的行为与主张仿佛一直在我们耳畔回荡。是啊!在一个庸人(指只对物质与日常事务感兴趣的人)得势的时代,一切都无声无息,一切都在沉沦,一切都在退化和堕落(贡斯当语)。为了让中国教育、中国文化不再被庸人所困扰而陷入无边的黑暗中,我们有责任为中国教育、中国文化找寻光明,为其注入一种本已丰厚的古典资源,以真正提升中国教育、中国文化的品质和趣味,待到中国教育、中国文化“功德圆满”之时,一定是中国人立足于本民族悠久灿烂文化之高地上,以博大沉宏的宽阔胸襟接纳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之时。

那么,内在力量对于中西文化教育的牵引或曰掣肘又是指什么呢?我想其中主要是指源于文化教育构成之中的所谓价值(意义)取向所引发的两种文化教育的分裂及其一种成分依其所占的强势(地位)而构成的对于另一种成分的压制。其一是科学文化(教育),其二是人文文化(教育)。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不仅没有弥合的迹象,反而是愈益加深。近世以来,整个人类的世俗化、技术化进程呈现出明显加速的趋势,或如马克斯·韦伯(maxweber)所概括为“世界的祛魅(disenchantment)”。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渗透于当代教育中的物质主义已经将教育的根基(精神根基)连根拔起,“本来应该激励人们去不断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反过来把人训练成了机器、工具,成为分数的奴隶、他人的奴隶;本来应该成为创造历史、追求自我完善、生动活泼的主体的人,却在奴化教育的熏陶下,成为明哲保身、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苟活者。”(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恰好R·w·利文斯通所坚守的古典教育仿佛在科学文化盛行的天空划过的一道闪电!像如今这样一个日益追求功利最大化的物质主义时代,在我们头顶的星空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充满悲情的人文星空,我们已不再做着那氤氲着人文情怀的古典的梦!人文知识尤其像中国古典的人文知识仿佛那遥远天际的一抹晚霞,几近丧失了对于完整人性建构的基础性作用。那么,面对着如此急需拯救的当代教育尤其是当代中国教育,我们究竟该作出怎样有针对性且有深度的回应呢?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保卫古典教育究竟有什么意义?

古代教育起源篇4

1、深入探掘中国古典文学潜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将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和研习视为古代艺术家提高自身修养、促进自身进步的一种途径,其中不少经典之作更是突显出了强烈的政教色彩和自觉的人文关怀。它们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当代高校人文精神的塑造、综合实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文学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政治导向功能可以有效引导社会成员坚定立场,认清方向,充实情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中国古典文学一方面是通过其独有的充满古典气息的艺术魅力,激发群众的参政热情,坚定群众的政治信念,使他们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营造出安定团结的政治氛围。另一方面将古典文学中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运用到政论或演说中去,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宣传和教化的效果,使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顺利完成新旧思想的蜕变。在阐述问题的时候就善于引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经典故事和代表性语言,例如《红楼梦》:在建国初期的“三反运动”中,他用“贾政做官”来教育共产党员要警惕受人包围;在1963年最高国务会议的结束语中,用王熙凤对刘姥姥说的“大有大的难处”来说明大国的事情也不那么好办的等等。

1.2很多古文经典暗含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读者能够在阅读和欣赏中逐渐认识到社会的发展轨迹,将历史和现实统一起来,所以这些作品往往又会被当成哲学经典去解读。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的思想观点、生活理想和政治要求,而这些必然会有意无意地反映到他所创作的作品中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与该作家处于相同或相似经济、政治地位的某一社会集团的认可,逐渐形成具有普世意义的政治理想。“这种文学其中包蕴的政治理想与追求,以及其他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往往充当着先导性角色,预告,召唤并促成政治、文化变革的到来。”[2]因此,纵观人类历史,很多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变革之前涌动的往往是某种政治思潮,而该政治思潮又以与之遥相呼应的某种文学思潮作为先锋,比如说“”前的新文化运动。

1.3调节现实矛盾,协调利益关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很多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对崇高人性的膜拜,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文明政治的憧憬,尤其表现出对和谐社会的热烈追求,从而意味深长。古人创作的大量诗词曲赋蕴含深刻的文化涵义,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诉求,潜移默化中引导阅读者走上追求美好生活、树立崇高理想的道路,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其心灵的慰藉和灵魂的涤荡。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速,人们压力增大,各种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对古文精品的研习更能对阅读者起到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缓解疲劳的效果,这利于调动人们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激起群体性的参政议政热情,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终缓解各种矛盾,净化社会风气,减轻大众压力,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2、中国古典文学所具有的潜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深入探掘中国古典文学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2.1思想教化和政治启发是中国古典文学所具有的两大显著功能。中华文明有着四千六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古典文学是传承下来的众多文明形式之一。古书中言:“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音。”实际上,除去传统的诗词曲赋,散文、传奇、小说等古典文学的其他形式也同样具有通过抒感、表达感受对读者起到启发和教化的作用。《古谣谚序》中曾言:“千古政教之源,未有先于‘言志’者矣。”由此可推断,“言志”之诗自古以来就具有教化功能,为政治服务。从宏观历史角度来讲,中国古典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民族精神的铸造做出了突出贡献,即便今日其存在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影响深远。

2.2中国古典文学精品中蕴含的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认识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学对人类的诠释,主要表现于对人类多面性的理解、对人类主体性的追问,以及对个体存在方式以及状态的反思。“文学能传播一种特殊的信息,即能揭示人的心理和灵魂深处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极为隐秘的心理机制,呈现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人类多亏创造了文学艺术这种形式,才得以深刻而细致地理解人的心灵、情感和思想,从而有可能饱览灵魂的奇情壮采,领略生命的万千风情,去最大限度地认识人、理解人。”[3]文学作品不仅帮助人认识人生,而且文学作品中所揭示的人物形象的人生轨迹、命运归宿,往往对树立人生观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4]

2.3在健全人格的塑造上古典文学所发挥的作用首屈一指,在理性思维的培养上古典文学也可谓功不可没。很多人认为古典文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没有什么作用,这样的判断显然有失偏颇。在此,革命导师的求学经历与读书经验最具说服力。早年在私塾的求学历程为他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他善于从问题根本出发,利用古典文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量传统经典的阅读经验更是促进了他思维和精神的独立。在当代,主席也是一位善于运用古文经典教育领导干部和表达情感的人,这样的启发和教育形象生动,深入人心,幽默而不失睿智,更富民族化的特点,从侧面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历经千年的清洗和涤荡以后所依然闪现的生命活力,值得我们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深入思考和学习。

3、充分发掘利用中国古典文学中潜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改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局面,促进高校全面、健康发展。

古代教育起源篇5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文化;幼儿艺术;教学活动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蒙古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蕴涵着情感、认识、审美、创造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传统工艺等方面的内容。而在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蒙古族民俗文化,而且能激发幼儿的民族自尊心,同时培养幼儿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文明成果,是本民族共同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既是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体现,又是本民族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民俗文化教育以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情绪为最大特色,它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娱乐价值,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关注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发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蒙古族特有的文化资源,来传承、弘扬蒙古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与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下,不断扩充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选取蒙古族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采取幼儿喜爱的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在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蒙古族民俗文化知识,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二、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做为幼儿教师,有责任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但复杂难懂的理论观点,让幼儿难以理解和接受,更不符合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幼儿掌握起来十分困难,其中哪些活动内容、哪些活动方式更适合幼儿的发展,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教师必须主动进行研究,认真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并进行大量的资料整理和创编工作,把这些深奥的理论改编或创编成浅显易懂,易于幼儿接受的内容,便于幼儿理解、学习和掌握。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教案的设计、过程实录、活动反思都进行了具体的培训学习,各年龄班教师都能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定出详细、具体的教研计划,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并在教学活动中认真组织实施。这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又探索出一条适合民族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使蒙古族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三、整合教育资源,丰富幼儿艺术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幼儿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了解。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是重要手段之一,它对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生动活泼、色彩鲜艳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化无形为有形,给幼儿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开展艺术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创造力。培养幼儿艺术感受力、表现力,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光靠课堂内的教学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对幼儿来说,开展趣味性地艺术区域活动更为重要。

3.丰富多种艺术活动形式,加强艺术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孩子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我们将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艺术教育内容相结合。首先将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内容按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或把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内容与正常的教育活动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将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形式进行整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上课活动、游戏、休息、日常活动的安排加以整合,二是将主题活动、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区域活动、个别活动加以整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充分挖掘利用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

四、开发教育资源,挖掘适于园所发展的园本课例

古代教育起源篇6

为了比较深入地讨论有关艺术考古学科教育的问题,笔者首先厘清一些概念,以便以后的讨论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得以展开。这些概念,与常见的、书本教材的表达,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不同之处提供了一些笔者的思考。

(一)关于考古学与艺术考古学考古学是西方传进的一门先进的人文社会学科,其不同于文献史学,也不同于具有中国传统的金石学——文物学。但是,考古学又和文献史学、文物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研究历史科学,尤其是中古史以前的历史科学,如果离开了考古学,就会有严重的缺憾。与之相仿,研究文物学,尤其是研究大致相当于中国宋代以前的文物学,离开了考古学也是万万不能的。考古学以田野操作作为其基本的学术特征,简而言之,就是考古学探讨的问题出自于田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践于田野。这里所谓的问题,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样式,包括了存在的环境,维持人类生命及社会的基本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然是物化的表达),也包括了人对愉悦感的获得。现在,在这里讨论一下“愉悦感的获得和肯定”问题。个体的人乃至组成为社会的人群,受大自然环境的基本掌控,会感觉到生存空间的逼仄。个体的人和组成社会的人群,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制,会感到自己常常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挑战这种逼仄和无能为力的状态,人类是需要思想、梦想和幻想的。在人类的思想、梦想和幻想的范畴之内,既有对大自然、客观环境的琢磨和开发,也有对自身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包括对他人和不同人群的能力的借鉴、学习和模仿)。此外,这些思想、梦想和幻想就要给予人们以憧憬、舒适感,以及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当然这种希望,首先建立在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上)。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使人们获得一定的物质剩余和时间闲余的时候,人们要把这种“美”、舒适的感觉物化,这就是艺术与审美的起源。当人们需要了解人类适应环境、顺从环境、挑战环境、破坏环境又被环境所惩罚的历程时,人们离不开环境考古学。当人们了解自身的创造能力,以及由这些创造能力反过来为社会创造物质,生活条件改观,人们生活状态的多样化,又感觉到生产、生活资料总是不够丰富时,人们自然会应用一般考古学来了解这一历史。与人们对于环境考古学、一般考古学需求相仿佛,人们对“美”的历程(认知美、创造美)的探究,当然就需要艺术考古学。所以,社会上极少数人专门从事的考古学,实际上距离全体人类的历史、生命史、生活史、审美史是密合无缝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会认可这一点。

(二)关于艺术史与艺术考古艺术的起源,是和人类有闲余时间思考舒适感即最初美感的物化同步开始。这种物化,不仅仅是通过画面,如在泥板泥地上以及洞穴石壁上的刻划,不仅仅是做出三维造型,如泥塑、陶塑、石雕、木雕等。其实更重要的是对人身本体的各种认可,包括对异性的欣赏、对老人的尊重、对婴孩的抚爱、对少年的引导教育;包括纹身、发饰、穿鼻、穿耳;包括运用发声器官而产生歌唱和诗吟,也包括用躯干、五官、肢体语言发展出的舞蹈。对人身和人群这种美的寄托,可能还要早于利用自然材料的外化的表现。所以,艺术史的开端几乎和人类社会的开端一样古老,人们在肯定了生命和肯定了对生命的维持之后,任何舒适感都有可能导致艺术的产生。所以,虽然个体生命会表达个体性的美感的外化显现,但社会性人类艺术的产生并不主要是一种个体的行为,而是一种基于个体的群体的必然,由个体向群体的聚会和飞跃更为重要。人们定居以后,对摆脱自然的掌控、创作出丰富的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日益加强,其发展频率日益加快。同样对于艺术来说,它们的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的发展与演进,也大抵如此。今天,考古学的收获可以说明这一切。正如人们获得近现代生活以后,很少或很难具体考虑人们从野生动物般生活状态时摆脱出来的那一刻,即真正成为人的那一刻,无论是环境、自身、技术获得与创造,极少去回溯、考虑这一初期或早期的问题。同样,在近现代艺术品类纷繁、光怪陆离、充满激情的表达下,人们也很难去考虑艺术起源的“端点”的问题,如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的发端。这当然是艺术史的问题,在分门别类的艺术上,又可以区分为美术史(还可以细分水墨画史、油画史、版画史、水彩画史、漫画史等)、设计史、工艺美术史、音乐舞蹈史、综合艺术史。应用考古学的方法,考虑艺术的端点问题以及艺术的早期发展问题,这就是艺术考古学所要解决、解释的端点和早期的问题。正如人们对待新石器时代以后,文字文献产生之后,例如,中国对于从三代直到隋唐五代,虽然文献记载日益详尽,可是考古学还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现、说明、解读甚至参与重建某个历史的片段。同样,尽管艺术史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文献记录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仍然需要考古学的发现、说明、解读,这就是艺术考古学所要解决、解释的关于艺术发展的问题,事关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当现当代艺术不断甚至急切地向历史、向传统汲取营养,重新评价、批判、认识传统,以传统为一种参照以冷静地认识现当代艺术,考古学就是不可缺失的手段。

(三)关于艺术教育人们对生活技能、生产技能的获得,是需要靠教育的。广义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学校教育范畴之外的。例如,大人对孩童的诱导、模仿、各种教诲,在自然环境当中的趋利避害,人群当中的互相帮助,正确与人相处,包括异性间相处、同辈间相处、异辈间相处的方式和能力,一般来说,这些是非学校教育,每个人几乎不可避免地要经受这些教育。艺术教育有相近的地方,也就是对基本美丑的辨别,对自己的舒适感的肯定以及对人群总体的舒适感到美感的尊重肯定,这一系列的行为都需要进行诱导和触发,这些教育一般也可以是非学校教育获得的。一些观点认为,人们的艺术是不需要教育的,是先天就能获得的,这种说法起码在后来就不尽准确了;也有认为艺术教育只能是依靠学校教育,这当然也是不完整的认识。艺术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基本审美的教育,对美的认识和肯定。第二,基本的技术教育。歌唱、舞蹈、绘画、雕塑、设计等,都需要一些基本的训练。第三,高等的教育及再教育。到了第三个阶段,大致是为了造就专门的艺术人才或者称为专门的艺术家的,如音乐家、画家、雕塑家、设计家等。至于不主要依靠学校培养的艺术天才、天籁之音等,实际上是把教育的第二、第三阶段隐形化了,这个阶段他们摆脱了学校的外在形式,但是这一阶段本身是跨越不过去的。陕北的信天游的老歌王、不识字的“白狼”柴根,讲述过他多少次在山峁上、沟壑间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大声吼唱;津巴布韦地区的非洲石雕、木雕艺人,最有成就者,总是在精益求精,并且以对手的作品作为参照,以提高自己超越对手,这些都是上述第二、第三阶段隐形化的实例。所以,把艺术教育定位于一个广义的艺术教育,就是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升华的过程。我国既然有了艺术院校或艺术系科,有了成规模的学校、课堂、教材书本化的艺术教育,自然应当非常珍视这种条件,以造就

现代艺术家。可是,往往是事与愿违,学校里往往难以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家和大师,其间的问题很多。有一般教育的问题(和非艺术广大院校的教育的问题同在),也有专门教育的一些问题,但这些不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讨论艺术教育的作用时,着重讨论艺术考古对艺术教育某些纠偏的意义和价值。二、艺术考古教育探究

艺术考古教育,是个相当宽泛的问题,包括针对教育的对象,针对教育的需求和目的,这里分成几个主要层次、几个主要侧面进行讨论。

(一)一般层次对于艺术教育,存在有中专水平、大学本科水平的一般艺术教育层次,艺术考古教育应当介入这个层次。艺术考古学可以考虑专门的本科教育,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古学、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教学与训练。培养的毕业生,为将来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做准备,也可以向文博考古研究、展示、保管单位提供人才,也可以向社会提供需要。作为非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艺术学科,应当把艺术考古学作为基础课、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不必占用很长时间。其主要任务是解释清楚审美的起源,艺术的起源,一般艺术史与考古学的关系,解说艺术考古的最基本原理,介绍中外艺术考古的已有成就,使艺术学科的学生初步感觉到艺术考古训练的必要。

(二)中高级层次所谓中高级层次的艺术教育,一般是指硕士、博士阶段,艺术考古的介入应当带有一定的科研成分。对于专修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硕士生、博士生,要求更加专业一些。例如,对艺术起源的研究,人类起源和艺术起源的关系,早期艺术与人们定居的关系,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技术变革之后艺术的发展问题。其中,艺术的起源的最早阶段其共性是远远大于个性的,人类定居之后,造成了人类艺术气质的分离、变异,要深究其时代和原因,要深究艺术本身与非艺术的因素。不言而喻,就物质遗存来看,艺术考古学所面对的主要对象即考古学的收获,以美术品占绝大多数。其中,首先有平面的和立体的表现;其次,可以分析出来设计的表现(包括工艺设计和艺术设计),间接可以涉及早期的音乐、舞蹈、诗歌等其他艺术门类。因此,应当探讨各个艺术门类在考古学当中所反映的权重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深入了解各种艺术门类其发展时的或迅速或迟缓的表现,以及深究其原因。现在人们已经比较容易地区分,从人类定居时开始,西亚北非地区、中亚地区、欧洲南部、欧洲中部、欧洲西部,东亚等有关地区之间的艺术的差异。除了以上讲到过的艺术表现的差异之外,艺术考古学还要关注材料、技法以及造型偏好的差异,关注有关艺术与艺术之外的因素。

(三)为现代艺术教育服务在几乎任何艺术门类往往都有这样的现象,人们对艺术创作“规律”尚未有掌握时,其艺术创作的原始冲动就越强大,作品品格成为唯一、成为典范、成为不可逾越的巅峰。反之,人们对艺术创作规律掌握的越加透彻,其艺术创作的原始冲动就越加被束缚,作品不可避免地品格低下,中规中矩的艺术作品往往也是最为平庸的艺术作品。恐怕不会有人拒绝从艺术考古教育当中摄取古老艺术创作当中的原动力、原始冲动与创造力。艺术考古学关注艺术家所用材料,艺术材料学在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以后,会反向关注其原始、早期状态。材料的选择使用,会对艺术作品产生重要的影响。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为例,甚至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而这两个时代艺术材料的探讨,舍弃考古学是无法进行的。艺术的历史以美术史为例,说到底,不过是写实主义与写意主义的理论与技法的纠结互动前进的历史,这一点从考古学所提供的材料上看是非常清晰的。早期的人们为了表现美,同时在向着具象和非具象两条道路在努力奋斗,伊比鲁尼亚、米诺斯、红山、马家窑、两河、埃及、黑非洲地区的早期艺术都证明了这一点。在西亚、北非、欧洲地区,写实主义主要是和环境地貌学、建筑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相结合,表达的写实主义情趣,即逼真性与人文内涵的结合。在东方,主要以中国艺术为代表,由于意念性和理念性的趋同、至上与笼罩,表达了写意的充分发展。从早期的同途而殊往,发展到近现在的可能的殊途同归,艺术考古学不仅给予了实例和实证,表达各期和各地的技法表现,而且应当指出其深刻的原因,摸索其规律,服务于未来的艺术发展。现在的艺术批评,包括美术批评,尤其在中国,常常呈现出一种无根基的漂浮、浮躁的趋向,趋于玄学的趋向。艺术考古学可以提供一些历史的、基本的参照物,于是当代艺术可以和传统艺术得以比较,个性化的作品可以和群体的无意识艺术倾向相比较,中外的某些作品可以在考古学指出的时间带上相比较。对当代特定的区域,如中国,总体艺术发展水平的评价离不开艺术考古所提供的基础、所提供的路径、所提供的相对比的标本。这样的批评,由实证出发才有可能达到哲学的高度。艺术考古学经过数以万年计的排队和爬梳,经过千余年以来有了专门的艺术家队伍的创作实践,以及艺术史家的梳理和爬梳,找出一定的艺术发展规律并以此建立艺术发展坐标系,这样有助于对人类未来艺术的预测。

(四)艺术的终极目的与艺术考古艺术的终极目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牵涉人类为什么有了艺术而艺术的终极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人类把艺术看作是具有人类自身的和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之后,便可知道艺术考古学的教育是一个须臾不可缺失的部分了。艺术的诞生是由人们的自我愉悦开始,艺术的终极目的应当是促使人类的圆满达到可能的极致。简而言之,艺术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类社会在艺术层面上的真善美的全面实现。从这种认识出发,人们看到了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直到现当代的太多的假恶丑,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愈加堕落卑劣的趋向。如果说在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华民族的存亡危机日益加深的时刻,有真正的艺术家提出“艺术救国”的口号,我们这代人听到还带着一种不解的振奋的话,那么现当代的人们对于以艺术、以真善美来救世,恐怕就会有一种切肤的认同的感觉了。艺术品和艺术家本身有真、善、美和并非真、善、美的区别,如果当代人不能够悉数说清楚此间的区分的话,那么艺术考古却能够比较客观的、以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叙述人类以真、善、美对抗假、恶、丑的艺术历程。由此说来,认识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目的,阐述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目的,极需要艺术考古学的有力支撑,需要艺术考古学的认真培训。

三、艺术考古课程设计问题

艺术考古应当课程化,在艺术院校尤其需要。各所艺术院校、系科所属地域不同,教学科研特点不同,在设置艺术考古学课程的具体做法上不可能“一刀切”。笔者在这里提供了一种设计,以供参考。

(一)中专、本科阶段以下指的是非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专业。开设“艺术考古学”课程,可以将艺术考古学作为美术史学的前半部。在中专和大学本科阶段,要给学生们以考古学和文物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知道如何采集考古学和文物学成果,了解考古学和文物学的基本工作流程,了解

考古学和文物学以断代和分类为基本手段的工作方法,课时量控制在16至20课时即可基本完成这一任务。例如,在中文、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院系的课程中设置一门考古学通史类课程,或在全校范围内由专业教师开设文物赏析类课程,课程内容不必过于精深,旨在为学生打下基本的考古学、文物学、美学基础,提高学生欣赏美、感知美,有关作品中继承和模仿的能力。(二)硕士研究生阶段区别中外,区别主要地域,进行艺术考古学的重点教育,树立艺术考古学与艺术史的“时间树”概念,开展艺术考古学方法论的探讨。使艺术史“物化”,变为空间环境艺术史、生命体验艺术史、生活创作艺术史。有条件的院校系科可以进行考古工地艺术考古实践,分专题的艺术考古实践(如青铜艺术、陶瓷艺术、画像石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等)。尽可能完成认识中外艺术史文献和艺术考古实物的“互证”问题,这方面西方希腊罗马艺术史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应当成为美术史论硕士研究生的必选理论课程,应当推荐成为其他艺术科系的重点选修课程,鼓励产生艺术考古学范畴的硕士生论文。

古代教育起源篇7

关键词:农村牧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现状

(一)人力资源数量状况

内蒙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由于人口基数大,新增劳动力量大,农村牧区每年新增人口13―22万人。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城乡对农牧民进城务工的限制,使得人力资源数量不能快速减少,数量上的增加取代了质量上的提高。

内蒙古虽然地域辽阔,可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只有5%,人均可耕地面积从1957年的0.62公顷,减少为现在的0.26公顷;人均可利用草原面积为2.9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3.8%。而且,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可利用耕地、草地面积在逐年减少,缩小和恶化了农牧民的生存空间,导致农牧业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农牧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虽然人口密度不是很高,与自然环境的单位承载量相比,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是过剩的。

(二)人力资源质量状况

人力资源质量是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综合水平,是劳动力所具有的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综合。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牧区的劳动力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年龄大的人口文盲居多,再加上有相当数量的低年龄者过早地从业辍学,没有接受义务教育,成为新一代的文盲和半文盲。依照国际惯例,人均受教育年限至少应达到9年,才会使教育压力降到零的临界值,否则,就会造成人口素质压力。

由于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农牧民的收入较少,加上饮食、营养、保健方面的原因,农牧民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农牧民承担疾病的风险能力极低,“小病拖,大病磨,重病再往医院抬”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

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科技素质较低,缺乏职业技术和技能。由于农牧民受教育年限少,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普及率低,多数农牧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能够看懂农牧业科技书刊的人为数不多,对农牧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观望的态度。内蒙古农村牧区,农牧业科技人员短缺,每万人当中不足一人。农业科技人才的缺乏,导致了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能对经济增长有贡献。

(三)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一产业,高于全国水平,而从事其他产业的劳动力则低于全国水平。农村人力资源依然滞留在第一产业,没有能力和机会进入第二、三产业,相应的来自于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也非常少。农村牧区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来自于二、三产业的收入仅占纯收入的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差距就更大。

二、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开发的认识狭隘

内蒙古作为边疆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和制约,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形成了狭隘的认识。农牧民早已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落后生产方式,认为搞养殖业和种植业不需要学习,导致很多农牧民终身未接受过教育。只有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提高农牧民素质,才能使他们转变思想,接受更多的教育,让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

(二)基础教育不扎实

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基础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在解放以后建立起来的。到目前为止,普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学龄前的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对小学毕业的学生实施初、高中的全面的普通教育。2002年以来,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一费制”,有效地遏制了义务教育中的乱收费现象,基本上杜绝了农村牧区学生,尤其贫困地区学生的辍学现象。但“一费制”的实施,也使一些乡村教学机构面临收入减少的困境。这又是一个困扰农村牧区教育的现实问题。

(三)成人职业教育短缺

农牧户作为农村牧区成人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农村牧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接受者,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牧区教育应是农牧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截至2009年底,内蒙古职业技术学院有26所,在校学生人数为111389人,农业大学1所,在校学生数为27820人。虽然有农业方面的院校,但是招生的对象都是初高中毕业生,并没有农牧民的成人参加。再者,职业技术学院也不全都针对农牧业,而是有其他方面,如警察培训学校,真正的农牧业院校是寥寥无几。农民对职业技术的培训觉悟也是非常低,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的技术主要是从父辈手中传过来的,是一些经验性的知识,缺乏科学性。目前农村牧区教育资源如此短缺的情况下,针对农牧民的职业技术教育未能与普通中等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势必也影响农牧民的技术提高。

三、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农牧民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对人力资本投资意识淡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仍潜移默化现代的农牧民,我国传统文化中封建、保守、缺乏进取精神等个性的不完善,都构成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要求的投资、增值观念、创新思想、风险精神等方面的阻碍作用。农牧民所重视的投资是物质资本的投资,重视看得见的投资,从来也没有人认为向人投资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而把向人的投资都归结为消费范畴,从而就制约了投资的积极性。农牧民对子女的投资目的多数是为了走出农村牧区,光宗耀祖,而不是服务于农牧业。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务农放牧仅限于“种田为吃饭,养猪为过年”,缺乏明显的投资意识、商品意识。

从现代消费经济学的角度,应使农牧民认识到,一个家庭用于教育的费用,不能仅仅算做消费,应当既被看作消费,又被看作投资,应该树立教育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投资的意识。要对农牧民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认识水平,消除读书无用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到接受教育和衣食住行一样,是每个人生存发展,须臾不能离开的条件,并且把这种观念更新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由于对义务教育法宣传的力度不够,教育法制没有深入到农牧民的思想中,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造成农牧民对教育采取顺其自然的状况。

(二)开发人力资源重在教育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教育是最重要的开发。它是进行其他方面开发的基础,所以要特别注重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

1.强化普及农村牧区九年义务教育。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尤其是劳动力所接受的基础教育达到和保持某一水准,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要从源头抓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的重要措施。面向农牧民提供义务教育是对三农、三牧最大、最有价值的补贴,也是避免出现新文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具有纯粹公共品的特征,由于政府的职责首先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以在财政支出优先次序上,理应把保证实施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牧区的基础教育放在第一位考虑,给农村牧区的儿童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为了在农村牧区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把辖区内适龄儿童失学人数的多少作为考核“一把手”政绩的重要指标。

2.发展农村牧区职业技术教育。按照“面向农村牧区、面向农牧民、面向农牧业”的方针办好农村牧区职业教育,是有效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农村牧区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懂技术、懂科学、会种田、会养殖的新型农牧民。其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农牧民掌握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来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加快农牧业现代化步伐。根据新世纪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农村牧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要农民当好农民,要牧民当好牧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具体的办学模式和途径,使其成为深受欢迎的教育模式,为农村牧区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性人力资源。

3.加强农村牧区成人教育。农村牧区成人教育几乎空白,体现了教育结构的不合理。要逐步建立农村牧区成人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农村牧区需要的人才。农村牧区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时间可短可长,内容可简可繁,以多种形式来适应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的农牧民的需要。农村牧区成人教育应该是多层次的:一是普及型,内容应该包括一些文化知识、农业技术、专业技术和实用的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二是提高型,针对农村优秀中青年进行较为系统的农业现代化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教育,以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较高水平的专门人员。三是学历型,通过电大、函授等方式,提高农村牧区各类专门人才的学历水平和实际能力。四是扫盲性,针对文盲和半文盲群体,举办各种类型的扫盲班训练,辅之以各种专门技术、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积极发展农村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在教育的战略上,要突破旧观念,从养成教育要过度到继续教育,甚至终身教育。

(三)加强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硬件环境。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是农牧民从事农牧业生产、存储、销售等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它直接运用于生产,给农牧民带来了方便,有利于增加农牧民的收入。非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是农牧民生活和娱乐所必备的条件,能够开阔农牧民的视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解放陈旧思想,有利于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同时,搞好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这些都会推进农村牧区现代化的进程,唤起农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李嘉岩.人口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反贫困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古代教育起源篇8

关键词:继承与革新;语文教学;古典元素;现代元素

时代呼唤革新,语文教育也呼唤革新。改革创新与继承传统,二者并不矛盾。一方面,人们要勇于打破僵化的传统教育模式,但又应从传统的语文教育中汲取营养。因为教育以及人类的发展,永远是薪火相传的过程与结果。

其实,古代语文教育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如古代的蒙学读物“三百千千”就做到了与生活的联系:《三字经》让学生识字学词,同时增长见闻;《百家姓》方便日常交际;《千字文》和《千家诗》则让初学儿童明白日常事理。再如:古代语文教学中注重处理“文”与“道”“学”与“思”“讲”与“写”“读”与“写”的关系等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孔子讲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因材施教”;朱熹讲究“读书三到”……这些无不给我们以灵性的启发。教师只有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有可能更好地进行改革创新。

一、语文教学的古典元素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先生在报上撰文呼吁“文化典籍的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进行古典诗文、中外名著的阅读,对未成年学生是一种情感的、民族的、性格的熏陶。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现行教材的实际,我们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开拓延展,增加阅读量,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1.结合文学作品,延展现行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仅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活用教材,延展教材。

例如:学习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孙权劝学》《荒岛余生》《爸爸的花儿落了》及《狼》时,可分别将《三国演义》《鲁滨孙漂流记》《城南旧事》《聊斋志异》等文学名著大胆引进课堂,或择其精彩篇章赏读,或有侧重地指导学生阅读理解精华,或利用家庭、社会的帮助在课余阅读整部巨著,对语文教材进行大胆的开拓延展,适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适当让学生写读书心得、做读书摘记,逐步实现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的转化。

2.结合古诗文习读,开拓现行教材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古诗,但对于中学生来讲还远远不够。教师应巧妙地将古诗文教学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可以在课内理解、课外诵读,或在黑板报上安排“一周一诗”等,方法多样。就学生自身来讲,他们对古诗比较感兴趣,因为诗不仅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但由于有些教师在教学古诗时,片面强调背诵朝代、作者及词、句义等,把诗文教“死”了。那么如何才能使其意犹未尽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方法:

(1)让学生尽情想象画面。如在教学古诗《钱塘湖春行》时,可在学生反复诵读之后,请学生闭上眼睛,教师饱含激情地述说画面,让学生大胆想象、补充、完成、延展。

(2)进行“巧将唐诗改唐词”的游戏。如杜牧的《清明》一诗,可引导学生改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常做这样的游戏,会使学生对古典诗词兴趣盎然,使其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3)把古诗文改为小短剧。如《回乡偶书》一诗,即可以改为一个课堂短剧,学生如果能演得惟妙惟肖,那怎么可能不理解呢?

(4)将诗文改写成抒情散文或叙事小短文。

进行古诗教学,让学生多读巧背,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要立足文学的土壤,大胆地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让文学的“活水”点点滴滴地滋润学生的心田,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元素

1.积极利用多媒体化的教材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教材多媒体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和形象化展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加便捷、有效地获取知识。

2.适当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

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等进行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等,对语文课堂教学都大有益处。同时,支持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教学应用软件主动学习,也使学生自主学习更为切实可行,既培养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果,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古代教育起源篇9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美术资源;课程开发;校馆结合

1甘肃省博物馆教育资源的特色

甘肃省博物馆建于1956年,是国家一级综合博物馆,汇集了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文化遗存约35万余件,[1]构成了一套集丝路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多民族文化于一体的陇右文化展示体系,集中展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珍贵文物,其中东汉铜奔马、魏晋墓“驿使图”画像砖已被确定为国家旅游和邮电事业的标志;黄河古剑齿象、三趾马化石群、巨齿兰州龙、甘肃鸟等在世界古生物化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都[2]反映了甘肃博物馆厚重的地理历史文化根基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美术教育价值。

1.1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冠—甘肃彩陶文化资源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彩陶的地区。彩陶制作经历了仰韶、马家窑、齐家、辛店、沙井等文化时期,构成了长达5000年的完整发展史。因彩陶起源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分布面积广、出土数量多以及造型独特、色彩艳丽、发展脉络清晰,达到了世界“彩陶艺术的巅峰”。[3]“甘肃彩陶”馆陈列分为大地湾文化彩陶、仰韶文化彩陶、马家窑文化彩陶、青铜时代诸文化彩陶和远古雕塑艺术五个单元,展出近400件彩陶精品,为我们重现了人类早期的智慧之光,也为在美术教育中了解古人文化脉络及艺术成就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1.2丝路明珠—甘肃丝路文化资源

甘肃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丝路古道不仅是物质文化交流的窗口,还为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先秦至近代先后有西戎、匈奴、鲜卑、吐蕃、党项及蒙古族、回族、藏族等民族长时间生活于陇原大地,[4]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丝路文化的发展。“甘肃丝绸之路文明”陈列分为四个单元,展示了丝绸之路从前奏、开拓、繁荣到绵延发展的历程,展出珍贵文物420余件(组),主要有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和车马阵、魏晋墓“驿使图”画像砖、旱滩坡出土的医药简等汉代简牍等,重现了古丝路的历史渊源及文化脉络,有助于从美术教育视角解析多民族美术文化特点。

1.3佛教艺术粹宝—佛造像、壁画文化资源

甘肃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原的重要窗口。两千多年前,佛教僧侣修筑的宏伟塔寺、雕琢的庄严石窟佛像、绘制的绚丽多彩壁画,成了人类不朽的艺术经典。《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通过对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大佛等代表性石窟进行再造,展示了洞窟、佛造像、壁画等美轮美奂的佛国世界,不仅有助于学生从美术角度直观了解佛造像、壁画的视觉造型艺术特色,还使美术教育比传统使用课本的教育方式更加丰富和直观。1.4传递远古文化信息—古生物化石文化资源甘肃有近20亿年的古生物发展史,古生物化石埋藏资源丰富。《甘肃古生物化石》展览采用主题单元陈列的方式,通过序厅(地球厅)、远古海洋动物厅、恐龙厅、黄河古象厅四个单元,促使我们系统了解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从美术角度出发,结合地理、生物、历史等相关知识,以动漫艺术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将支离破碎的化石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动漫形象,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1.5甘肃红色文化资源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汇集了陕甘边区红色文化、长征红色文化等一批纪念性红色文化资源。《红色甘肃—走向1949》展览由火种篇、抗争篇、铁流篇、激荡篇和曙光篇五个单元组成,系统展示了甘肃不同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对于培养学生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美术作品的审美,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

2甘肃省博物馆资源融入现代艺术教育的探究

2.1挖掘甘肃博物馆美术文化资源的潜力

博物馆美术教育中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通过梳理、筛选与整合博物馆美术文化资源,[5]挖掘其潜力。由于甘肃博物馆藏品的文化多样性,挖掘美术教育资源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1)按美术视觉教育特征及学生接受特点,探究文化元素和教育特征。通过对甘肃博物馆资源进行梳理、筛选与整合,按照彩陶艺术、青铜艺术、画像砖艺术、汉简牍艺术、丝绸技艺、佛造像与壁画艺术、化石文化艺术、红色文化艺术等八大美术主题元素系列开发相应的本土美术教育课程,挖掘博物馆文化的艺术潜力。(2)探究博物馆美术教育以欣赏为导向和以体验为导向的利用方式。根据博物馆美术资源主要有以欣赏为导向和以体验为导向的两种利用方式[6]的特点,将彩陶艺术、画像砖艺术、青铜艺术、化石文化艺术列入以体验为导向的博物馆资源利用,将其他列入以欣赏为导向的博物馆美术资源利用,探究运用相关技法表达博物馆艺术中的美术元素和教育特征,实现博物馆美术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2探索构建甘肃博物馆校本美术课程资源

(1)探究以体验为导向的甘肃博物馆美术资源课程的开发。运用展馆陈列的彩陶、魏晋画像砖、青铜器、远古化石等艺术精品,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一是现场体验彩陶精品,体味彩陶艺术中的造型艺术、装饰艺术,探究古人制陶在器物造型、色彩表现、纹饰图案的工艺技法,结合绘制典型器物纹饰图案、制陶工坊现场制作彩陶工艺品的体验式活动,体验造型美术的乐趣;二是现场体验魏晋画像砖精品,解析“驿使图”“农耕图”等画像砖文化的内涵,探究画像砖艺术在形象刻画、线条运用及构图上的造型风格和美术表现技法,可就地取材利用砖块、黄河石等材料,完成画像砖艺术的再创作;三是现场体验青铜器精品,解析铜奔马、铜车马阵等青铜文化的艺术内涵,探究青铜器艺术在制作工艺、装饰纹样、造型风格等方面的美学特点,以青铜纹饰常用的“饕餮纹”“蟠螭纹”与“云龙纹”等艺术形象,完成典型装饰纹样的艺术创作;四是现场体验化石文化精品,结合相关知识,了解在地球各个历史时期古生物的发展脉络,探究古生物化石资源的动漫化,以黄河象等化石资源为原型,创作精美的动漫艺术形象,深化学生对化石艺术的理解。(2)探究以欣赏为导向的博物馆美术资源课程的开发。运用展馆陈列的汉简牍、丝绸技艺、佛造像壁画、红色文化等艺术精品,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一是通过汉简牍欣赏教学活动,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特点,体味古人融诗、书、画于一体的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通过临摹等方式,完成一幅融诗、书、画于一体的国画创作;二是通过丝绸技艺的欣赏学习,解析丝路文化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探究丝绸艺术在图案、题材、色彩等方面的艺术审美表现,通过绘制典型丝绸纹样图案,提升学生对丝绸文化的鉴赏能力;三是通过佛造像壁画艺术的欣赏学习,解析石窟艺术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特点,探究佛造像艺术的造型风格、塑形技法,以传统泥塑彩绘工艺和以藻井、飞天等经典壁画的局部为基础,完成艺术创作,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美术文化的欣赏和认知能力;四是通过红色艺术作品的欣赏学习,了解甘肃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探究红色文化所呈现的雕塑、建筑、绘画等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应用海报、动漫设计、剪纸、皮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完成红色主题文化作品的创作,弘扬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古代教育起源篇10

一、发挥古代文学育人功能,进行人文精神培养

古代文学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作为古代文学的教师,应当注意把控好古代文学的日常教学活动,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专业知识与时代内涵结合

顾炎武说“学以致用”,这意味着任何专业课知识都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才能够算得上是有意义的。而现阶段的人文精神,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以及人民富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将专业知识与时代内涵结合起来,使得从古而来的人文精神能够更具时代性,能够在现有阶段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效用。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日常课程教学时,可以将现代新闻以及热点作为课程导入来进行有关课程的教学,并且在日常的知识点串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相关文学作品,体悟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并将其与现代生活的实际例子结合起来,让学生体悟到人文精神内涵的魅力。

(二)以学生为本进行人文素养提升

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将自身当作课堂的主导进行课程教学,教学进度与教学方式往往不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学生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可能无法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利于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以及人文素养提升的。实际上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学习,其目标并不单单是希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相关知识进行记忆,而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对课程知识点的深刻含义进行挖掘,通过自身的阅读经验期待来感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并不能单纯地被看作是课程知识的传递,它本身是生动灵活的,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思索来赋予相关文学作品新的内涵,通过对相关文学作品的理解来对自身的精神世界进行洗涤与重塑,使得自身的人文精神得到培养与提升。

二、不断提高古代文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学生虽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倘若教学活动缺少了教师的引领,学生也无法在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此想要在古代文学课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就需要不断完善古代文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的教学素养以及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质量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如果一名教师的专业教学素养不达标,那么即使他能够以较为严谨的态度进行教学,也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需要说明的是,一名教师的专业教学素养不单单指的是他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所展现出的知识积累,还包括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将本专业课程与时展相结合的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一名合格的教师有洞悉时展趋向的能力,并且将专业知识课程与时展相结合,使得学生在进行日常课程学习的同时,其成长发育仍然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新时代精神品质的栋梁之材。也正因为如此,提高教师素养,提升教学水平才显得格外重要。为此,相关部门应当有意识地定时引导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应当对现阶段的时展趋势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认知,并且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切合时展的人才培养。

(二)不断深入进行专业研究

倘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师想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教师必须本身就具有良好的钻研精神与科研能力。不过,相关教师本身并不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无法掌握本学科较为创新的研究成果,也就无法在日常的课堂中启迪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通过对作品的认知深化来进行人文素养提升。相比较传统时代的教学对象而言,现阶段的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拥有得天独厚的信息储存以及接收条件。因此与以前的学生相比,现阶段的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会明显有更高的期待。他们不仅仅希望从相关课程中获得知识积累,还希望能够从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开拓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因此倘若现阶段教师疏于进行专业课程研究,无法以广博的知识积累以及深邃地道的专业性见解来引导学生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就无法使得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抱有一以贯之的期待,学生很可能会有明显的兴趣消退,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师而言,不断地进行专业课程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尊重学生,努力实现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高校课程设置中,打破了义务教学中一直存在的班级制,诸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之类的教学活动,通常都需要面对较为宽泛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这给教师实现因材施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倘若教师想要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那么就务必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当中,了解学生现阶段的人文素养水平,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文精神培养。为此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引导权交到学生手中,在课程教学推进过程中站在引导者与观察者的站位上,通过对典型作品与典型思潮的引导思考与讨论,挖掘现今环境中学生的集体记忆与集体价值观。对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观念的集体价值观予以肯定。并借由对典型作品与典型思潮的分析,来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提升。当然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学生由于家庭氛围以及成长经历的殊异,在人文素养的呈现上,或许会产生极大的不同。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进行人文精神培养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相比较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而言,源源不断的现代教育资源能够为人文精神培养所运用。

首先,使用互联网教育资源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在信息时代,很多专业课程教育都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中搜集到大量的课程教学资源。这些课程教学资源多半以较为生动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形式呈现出来,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人文精神的培养本身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倘若以完全抽象的语言文字来进行引导,学生或许无法对人文精神培育产生认同感。为此相关教师可以在日常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课程中,将课本知识点与互联网中的网络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较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中,不自觉地接受人文精神的培育。这种培育方式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相关人文精神培育内容。

其次,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课程内容并不是只能够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来进行传达。教师可以尽量使得教学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记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到本地有名的历史人文景观处进行游览,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来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以及审美趣味。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人文社科休闲场所,引导学生提升审美品位,感悟城市文化魅力,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