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0:0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篇1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著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力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无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动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问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干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经济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问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离不开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间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

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二)

经济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刀世纪挺进,自然引起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1999年2月26日克林顿的旧金山演讲强调要以全球化作为美国外交战略的立足点。4月7日他又强调全球化在21世纪对美国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美国看来,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为它推行全球战略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无疑将给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提供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在因经济全球化而迅速推进的国际金融(包括国际货币体制与国际投资规则等)和国际贸易制度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存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总统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三)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问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乙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

按照历史经验,一个世界格局的终结,就意味着另一个世界格局的诞生,如维也纳格局取代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凡尔赛格局先是代替维也纳格局,后又让位于美苏两极格局。回顾世界格局演变史,大规模战争成为世界格局转换的重要标志,上述世界格局的转换就是通过拿破仑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完成的。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新格局,困为新格局是战争结果的展示,是武力对战胜国与战败国关系及利益的断然分割。然而,这并非是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通规律,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格局的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的。

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和消失导致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全球中心结构就进人“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的阶段,萌发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多极化因素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集团)抓住这一历史性时机以及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广阔的发展舞台,制定战略,调整相互关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自身的世界格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和平方式和战争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用武力实现世界格局的“瞬间”更替和突变,它是一种渐进或缓进的方式,避免了战争灾难,却大大延长了世界格局转换的时问。由于这一转换是渐进的,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很多,规律性现象时隐时现,一切均难以迅速把握,世界大国以及潜在的世界大国需要足够的时间,对世界形势的重大转折及走向作出判断,进行战略与政策的重大调整。它们的结构调整与改革正处于重大的整合期,它们的战略取向和相互关系远未基本定位,它们的力量变化与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一切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尚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期,大体上是世界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

人们往往把处于变动之中的某一特定历史时刻的力量对比状态,混同干世界格局所应具有的稳定的结构。实际L,格局的转换都需要时间,只是长短不同而已。何况这次世界格局的大变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生的,其涉及面之广,变化之深刻,影响之久远,是历史上任何一次变迁所望尘莫及的。因此,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相对来说需要较长的转换时间。

(四)

由于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的表现,一个尖锐的问题突出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是否需要根本改变对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

应当承认,近十年来,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之机,在世界上反复运用软、硬权力,大力构筑全球安全体系,强化在西方的领导地位,极力维护其霸权地位,科索沃战争的发动就是其典型的表现。

以历史和战略的视野审视现在和未来,多极格局虽未形成,多极化趋势却是历史大趋势。美国的战略构想与行动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单极霸权是与世界发展所要求的多无化。多极化格局格格不入的。世界经济已经三极化,美国与欧、日的贸易战频发,欧、日要同美国分享权力,享受平等地位,美国经济也不可能永久持续高涨。我们决不能被美国的强势所迷惑。和平与发展确实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格局发展趋势业已到了紧要时刻,但是,美国霸权的一时之得势,并不能改变世界大势。科索沃战争并不表明“冷战后多极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战略判断有误或己经需要改变。它只说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进程是一个复杂与曲折的进程,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漫长的,单极的强烈反弹正说明多极化是历史大趋势。世界大势仍然是一个主题:和平与发展,两个趋势: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

对美国战略的内涵及其推行的客观可能性必须作出切实的评价。美国取得了冷战的胜利,力图在冷战后尤其是21世纪建立单极霸权,但是,美国建立霸权的主要途径并不是准备打大规模的世界战争,而是运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先发优势和制度化主导优势,确立经济霸权,进而推进军事、政治和文化霸权,其中包括主要对中小国家进行信息化的高科技战争,来达到霸权的目标。为此,美国必然抗衡多极化,尽力推迟多极化。可是,美国的雄心与实力构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美国的霸权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构成了另一对难以解开的矛盾。布热津斯基说得十分透彻,美国因缺乏公认的合法性而成不了世界警察,因缺乏偿债能力而成不了世界银行家,因自身不清白而成不了全球道德家。他在《大棋局》一书中声称,从长远看,全球政治注定会变得与一国独掌霸权力量的状况越来越不相协调。美国不仅是第一个超级大国,而且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个。到2020年美国GDp在全球的份额可能降至1一15%,而欧洲、中固和日本等大国的份额将上升到与美同差不多的水平。全球经济不…可能由某个单一实体所主宰,就象本世纪美国曾做到的那样。这显然将产生深远的军事和政治影响。他指出,民意调查表明,只有一小部分美国人(13%)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间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压倒多数的美国人(74%)都赞同“美闰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此外,全球化对美国社会凝聚力既有促进作用也有减弱作用。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廉价商品、投资、毒品及跨国犯罪,使美国社会更加多元化和世界化,更加崇尚享乐主义,更加腐败堕落,难以激发为高代价、高风险的世界霸权所必须的国内政治共识,在信息化时代,任何国际干预造成的低水平伤亡,都会在美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对。美国在将国家资源转化为全球战略力量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在科索沃危机中要绕过联合国并使用武力,也可以说明美国左右联合国和国际事务能力的下降。美国为了扫除前进路上的障碍,为了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在其全球战略的设讨中,着力调整同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重点搞好与欧、日、中、俄的关系,承认它们的力量和作用,借重它们。这样,责任和权利的新分配就能应对多极化趋势,美国不仅能把欧日稳定在其战略体系之内,而且能把中俄吸引进广泛的国际机制之中,从容面对极有可能出现的“一代人”之后的尴尬局面:美国必须把自己的“主导地位”移交给共同承担政治责任的全球多极体系核心。因此,目前或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形成主要世界大国或集团间的完全敌对关系,换言之,不存在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基本条件。大国关系调整的客观后果之一是促进多极化发展趋势。总之,就美国的全球战略的内涵和作用而言,优势中有困难,霸权中有合作,单极中有多极。

冷战后,欧盟大国几度想独自解决欧洲的热点问题,力有未逮,最终由美国出面收拾局面。这充分说明,欧盟大国仍难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两者的战略目标和利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欧洲从实际出发,采取以美国为首的大西洋联盟的形式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发挥影响。但是,它们不是为美国战略效力的,它们的总体经济实力已略高于美国,它们的跨世纪战略是,推动欧盟不断扩大,确立欧盟东扩机制,在欧洲地区机制中增强自己的发言权,把以法德为主体的防务组织西欧联盟并进欧盟,加强欧洲军事联盟的力量,建成欧盟独立的防务体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使欧洲在北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逐步掌握欧洲事务的主导权,实现“大欧洲”的计划,同时深化欧盟的一体化,通过发行欧元,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等,与美国争夺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领导权,在强化自重力和自主性的基础上,在国际上以“极化”战略来寻求建立大国间的均衡关系,把欧盟和中国的关系提高到欧美、欧加(拿大)、欧俄、欧日关系的水平,使欧中关系从美苏两极关系的派生性关系走向独立性关系,逐渐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力量——真正的世界一极。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国重新出现在欧洲中心地区,也使多极化在世界范围内更加明确无误地显现出来。在1999年8月召开的法国第七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希拉克总统在反思科索沃战争时,继续倡导建立多极化世界。他指出,只有在欧洲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实体后,才能建立起多极世界的体系。在这方面,欧元已经使欧洲跨出了“决定性一步”,而当务之急是开始欧洲建设的“第二大工程”——欧洲的共同防务,以便“共同在安全和外交方面分担责任”。他同时表示,“法国不接受一个地区性组织把自己当作一个‘参战联盟’,到处出面,包揽一切”,而所谓“世界宪兵”的角色,只能由联合国宪章和安理会“授予”。〈世界报〉在报道希拉克讲话时用了这样的大标题:“希拉克勾勒法国抵制‘单极世界’的主线”。

1996年以来,日美关系重新定位,通过了两国防卫合作新指针,日本乘机把防卫范围扩大到“周边地区”,一再声称有权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不断提升武器装备,它们拥有的侦察卫星、空中加油机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已经远远超出最低限度的自卫需求。日本向海外派兵以及启动和平宪法的修改表明,“放弃战争”、“不保持军事力量”、“专守防卫”和“不承认集体自卫权”等原则将发生重大变动,再加上努力作出“国际贡献”,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种种迹象说明,日本正在经济大国的基础上,力求成为政治大国。在未来5全10年内,日本走出经济低迷状态,就会加速向世界大国冲刺。

俄罗斯虽然在经济上已跌至谷底,仍不放弃“大国复兴”的雄心,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不断进逼中,步步为营,节节抵抗,以灵活多变的策略周旋于大国之间,以推进多极化和利用欧美间的缝隙,来寻求俄罗斯作为大国的生存空间。目前,俄罗斯仍旧是一个军事和文化大国,仍保有重大的政治影响,以历史的眼光观之,它具有大国意识和大国资源,有良好的教育与科技基础,一旦政治稳定、经济理顺之后,假以时日便能重振大国雄风。英国国际经济问题资深专栏作家哈米什喳克雷断言,“俄罗斯经济起飞的人力、物质和组织资源已万事俱备,因此,在今后25年内的某一时刻,这些资源将保证起飞成功。合理的猜测只能是,在2010年和2020年期间,俄罗斯将再次成为经济大国。无论现在和将来俄罗斯都是积极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国家。1999年8月3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强凋,国际社会在进人则世纪之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巩固的多极世界。他指出,建立巩固的多极世界是人类应对前途作出的战略选择。多极世界应以国际法原则和准则为基础,同时考虑到全球所有国家的利益。他同时指出,俄罗斯在这一领域已提山一些重要倡议,目的是在民主基础上发展国际关系,加强全球稳定和安全,提高联合国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处在改革开放和加速发展中的大网,全世界对于它将成为世界大国并无异议,只是对所需时间的估计有所不同。中国坚持国家根本利益,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坚持自己的既定战略,在国际上维护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反对霸权,广结善缘,在发展综合国力的基础上,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是最坚定地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国家。

从本质上来看,整个过渡时期内的核心问题是,美国追逐单极霸权,多强予以制衡并要求合作与平等,两者将会形成激烈的竞争,大国伙伴关系的迅速发展,中,俄,法,极力主张推进多极化,多次在安理会牵制美国这个时而孤立的超级大国,美国并不能总是一呼百应,欧业、欧中、欧拉(美)对话,加强联合国作用仍是众望所归,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不可阻挡,形势发展并不以美国意志为转移,美国集中力量维护“一代人”的领导地位,充分说明它对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也没有完全的把握,倒是对多极化有一定的思想与心理准备,到那时美国面对现实,有可能重新审视其全球战略。lop年9月12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会见钱其琛时说,美国也认为,世界是多极的,美愿同中国、俄罗斯、欧盟等进行合作,并重视联合国的作用。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篇2

a.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的重要表现

B.反映了美国对于中国经济依赖程度的提高

C.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基本方略不同

D.全球化背景下拒绝大国单边行动已成共识

2.法国总统萨科奇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我们不能一边是多极世界,另一方面却全球只有单一储备货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法国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C.萨科奇希望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

D.布雷顿森林体系继续维系着美国的国际金融霸主地位

3.“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

a.《欧洲联盟条约》B.《布雷顿森林协定》

C.马歇尔计划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4.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下列组织的建立属于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③④D.④

5.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

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6.“这一组织还制定了将其扩大到……所有非共产主义国家的计划,强调取消关税和其他阻碍地区和全球贸易的障碍。但是它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缺少像欧盟那样典型的经济合作。”该组织()

a.正式成立于1992年

B.对该区域经济发展无甚裨益

C.具有一定意识形态色彩

D.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7.阅读下列《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据《当代世界经济概念》),对表中数据变化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1950年代,关贸总协定和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刺激了美国的出口贸易

B.1970年代,美国国内经济“滞涨”,又受到西欧和日本的冲击,贸易逆差扩大

C.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元贬值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

D.1970年代,日本和西欧经济开始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对美贸易顺差扩大

8.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9.学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B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是指()

a.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B.生产和贸易全球化

C.世界市场一体化

D.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10.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格德里设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影响。他认为:“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她腹中藏着西方文化,比如化妆盒不合礼节的服装,一旦它进入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这种影响。”对上述材料信息的提炼中,下列表述()

a.芭比娃娃尚未进入伊朗市场

B.经济利益在本次对抗中是双方角逐的核心

C.萨拉娃娃代表着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传统

D.全球化背景下仍有国家试图坚持本国文化传统

11.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篇3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着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所以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元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出[1],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间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于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性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惟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间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的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21世纪挺进,自然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1999年2月26日克林顿的旧金山演讲强调要以全球化作为美国外交战略的立足点。4月7日他又强调全球化在21世纪给美国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美国看来,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为它推行全球战略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着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在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2-p279]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时,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3-p24-p25]

按照历史经验,一个世界格局的终结,就意味着另一个世界格局的诞生,如维也纳格局取的。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新格局,因为新格局是战争结果的展示,是武力对战胜国与战败国关系及利益的断然分割。然而,这并非是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格局的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的。

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和消失导致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全球中心结构就进入“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的阶段。萌发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多极化因素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集团)抓住这一历史性时机以及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广阔的发展舞台,制定战略,调整相互关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自身的世界格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和平方式和战争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用武力实现世界格局的“瞬间”更替和突变,它是一种渐进或缓进的方式,避免了战争灾难,却大大延长了世界格局转换的时间。由于这一转换是渐进的,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很多,规律性现象时隐时现,一切均难以迅速把握。世界大国需要足够的时间,对世界形势的重大转折及走向作出判断,进行战略与政策的重大调整。它们的结构调整与改革正处于重大的整合期,它们的战略取向和相互关系远未基本定位,它们的力量变化与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一切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尚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期,大体上是世界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代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凡尔赛格局先是代替维也纳格局,后又让位于美苏两极格局。回顾世界格局演变史,大规模战争成为世界格局转换的重要标志,上述世界格局的转换就是通过?闷坡卣秸土酱问澜绱笳酵瓿?/p>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篇4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世界工厂”“低价”困境

奇格蒙特・鲍曼在写《全球化―――人类的后果》时,世界的全球化程度应该远不如现今。然而几十年前他对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及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结构乃至我们时空概念的影响的精辟论述和预言仍在被一一验证。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这股全球化浪潮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一块大背景,如何在这块大背景下写好这一笔,是我们正面对着的巨大挑战。

一、“在外地主”引出的思考

“公司属于投资者-而不属于它的雇员和原料供应商,也不属于它所在的地区”,鲍曼如是引用邓拉普的话。仔细地来看,“雇员是从当地人中间招聘来的D他们可能受诸如家庭义务、家庭财产等的负累-很难随公司迁往别处。供应商得运送供给品,一旦公司易址,当地供应商低运输成本的优势马上就消失殆尽。”“原则上,持股者的分布根本不由空间决定……因此,他们可以决定换一个他们探明或预测将有机会分得更高利润的公司,而把舔伤口、修复损失及处理垃圾的任务留给别人――那些受地域限制的人”。这是鲍曼总结的所谓“在外地主”的最显著的标志。而这一结论,尤其是那句触目惊心但又不得不让人承认其描述的准确性的“把舔伤口、修复损失及处理垃圾的任务留给别人-那些受地域限制的人”让笔者不禁想到了中国目前作为“世界工厂”的全球经济形象。中国到底是不是“世界工厂”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是怎样的“世界工厂”?我们又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工厂”新的内涵?这是鲍曼这一命题带给笔者的思考。

二、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现状

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资本大规模进入、入世为全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无数的“在外地主”将眼光投向炙手可热的中国;另一方面,中国要成为“世界工厂”成了主流的声音。中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让他们在工厂里找到工作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他们实现了就业,世界则从这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身上得到了更便宜的中国产品。

然而,这种繁荣的双赢,伴随着出口产品数量和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时不时地会蒙蔽了我们的双眼。须知我们为之付出的,是中国众多大城市上空饱受污染的空气;是一条条受到严重污染再也不能恢复清澈的河流;是云南原本广袤的森林区里的一棵棵木桩。更令人唏嘘的是,我们付出了

这些代价换来的,只是国货价廉质次的声誉以及国外反倾销的控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遏止,但是有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工厂”较之“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工场”有了新的内涵。按照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世界工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来料加工型“世界工厂”。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便宜,跨国公司就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工业品的生产加工基地。这类“世界工厂”在国际分工生产价值链中处于最低端;第二类是原材料的采购和零部件的制造实行本土化为主,跨国公司控制着研发和市场销售网络。这种类型较第一种类型的层次提高一步,但仍然属于生产车间型的“世界工厂”;第三种是既具有研发能力和名牌,也控制着国际市场的销售网络,既在本土进行加工制造,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类“世界工厂”能够获得生产链的最大经济利益。只有成为第三类“世界工厂”,才能真正成为对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体,才能成为与英、美、日相抗衡的世界经济强国。

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正在成为第一、二类世界工厂,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也是由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西方资本越来越多地流动到中国的现状决定的。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我们辛苦劳作的成果,有相当部分随着西方高昂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和中国富人迁移到国外去而流失。所以,全球化给中国带来各种益处的同时,也让我们走进了一个“低价”困境。现在,“中国低价”无疑低过了头,它透支了中国的环境、土地和人力,仅仅使中国企业的老板获得了利润,却失去了中国通过全球化提升为“第三类世界工厂”的机会。

三、如何成为“第三类世界工厂”

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在鲍曼此书的论断中没有清晰地写明,他只是对受地域限制的、被搜刮剩余产品的“非精英分子”的人群表示了同情。然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回避、必需正视的问题。事实上,如果中国能够充分利用入世的契机,全面发展经济,成为“第三类世界工厂”是有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首先,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化对应之策。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建立鼓励科技人才创新的机制。其次,加强立法,适应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中国“入世”以后,首先要根据wto的法规相应地修改自己的法规;同时也应积极参与wto和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现行规则的修订,以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尽可能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再次,具体到行业,应根据不同产业的现状制定不同类别的发展战略。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应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产业,其中主要包括纺织服装业和家电业;对于具有国内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是指农业机械,要通过自身所拥有的实用的技术,可靠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更大范围地占领国内市场;对于具有高增长性的产业,中国缺乏优势技术,但是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和引进资本相结合,加上自己的创新,在学习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汽车、重大装备、石油、飞机制造等产业。

最后,要加强环境监测,劳动保护,维护工人利益等方面的工作。要防止对环境的过度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不要“断子孙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待农民工要以保护他们的利益为出发点,我们要成为世界工厂的目的,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在不同的体制下,全球化会结出不同的果实。

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更多的不是一种目标,而是客观发展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却是与中国企业调整竞争战略、加强自身实力分不开的。中国所追求的应不仅仅是“madeinchina”,而是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重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篇5

关键词:唯物史观;世界历史理论;哲学观;经济全球化

一、前言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热的话题之一,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与本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影响。尽管马克思没有运用经济全球化这一词语,但在自身的唯物史观、世界历史理论、以及哲学观中都蕴含了经济全球化的思想。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既不会与人类的发展同步,也不是人类发展的最终过程,而是一种资本性质的经济全球化过程。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哲学基础本质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哲学基础本质共有三点:

一是新哲学找到走向现实世界的方向,马克思认为,旧哲学的发展之所以遇到重重困难,其根本原因就是抽象的理论影响了现实哲学的发展,进而对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批判后,将马克思中的哲学融于世界的发展之中,进而使新哲学找到走向现实世界的方向[1]。

二是唯物史观提出了方法论原则,马克思认为,经济全球化出现问题的间接原因就是哲学观的改革,因此,马克思重新确定哲学,并为唯物史观提出了方法论原则。

三是解决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对资本社会主义进行批判,由于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因此,可以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批判,进而使现实哲学融入对资本追与社会的批判中,从而解决资本与劳动的矛盾。

三、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世界历史理论本质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世界历史理论本质共有三点:

一是人类的发展形成世界的历史,唯物史观不但具有历史性,还是人类生活的最终产物,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形成了世界历史,但世界历史的提出者并不是马克思,但是马克思、黑格尔、康德、维柯等人等站在历史哲学的角度下考察过。

二是世界历史发展形成的趋势与动力,人类生产的方式与人类交流的方式几乎都是相同的,马克思也深知这一点,并指出了“世界历史”具有客观性,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类的交往,进而人类的发展史形成了世界历史,并成为了世界历史发展形成的趋势与动力[2]。

三是完善世界历史理论、解放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资本主义既不会促进世界历史完成,也不是世界历史的终点,只是世界历史的引导者,而资本主义的建立却促进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进而实现了共产主义的发展。

四、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本质共有两点;一是世界历史的形成促进经济全球化。

首先,人类的发展过程与经济的全球化是不一致的,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发展下的最终产物,在马克思的世界观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发展;其中资本主义与经济的全球化也是不一致的,资本主义是在不断的发展中才创造出经济全球化,显然,资本主义在发展时,自身就具有国际性,例如发现美洲新大陆、环球航行以及开拓殖民地等[3]。

二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发展趋势,首先,就表面而言,经济全球化是在市场的发展下,将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规则以及原则与全世界的经济济宁融合,呈现出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其次,国内是在不断进行改革并接轨国际的状态下,才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显然,资本主义的矛盾也在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矛盾,进而成为国际危机的导火索[4]。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全球化的思想一直融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以及世界历史的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是在旧哲学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创造的,经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融入到人们现实的生活中,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在世界历史理论中,一直致力于人类发展的过程以及民族落后的根本原因,进而深化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的思想。由此可知,只有站在整体性的视野下,才能更好的促进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南,朱蔷薇.何谓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王南教授访谈录[J].哲学分析,2016,04(06):158-177.

[2]倪志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问题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5,01(04):37-46.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篇6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府职能;中国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早在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预见性地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的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a.麦格鲁对全球化的特征做了这样的描述:全球化是指超越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民族国家的复杂多样的相互联系和结合。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经济全球化的简单定义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空间超越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全方位的沟通、互动和合作,并日益加强的客观历史进程及趋势。今天我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是指二战以后全球的由物资、劳务、资本和技术构成的国际市场的融合。

随着以信息革命为特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经济全球化以势不可挡的气魄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品质,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延伸;对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目前,在180多个主权国家中,绝大多数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市场化。因此全球化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和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2)国际经济活动活跃。目前的国际经济活动实质上是资本、技术、通讯、管理以及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劳动力之间的自由结合,由于经济全球化,世界上各国、各社会之间多方位互相联系而形成了现代世界系统。首先,国际资本市场有了空前的发展,在金融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在贸易领域,人们预测,到2005年,世界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将占世界生产的28%.此外,国际经济活动不仅在数量上不断扩展,而且在质量上也在日益提升。

(3)国际经济组织作用显著。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是通过实施组织管理和制定规章制度作用于经济全球化活动。1995年wto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等构成的全球经济的宏观制度和调控体系已经基本构筑完成。同时,世界经济规则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世界市场的运行秩序。

(4)国际信息网络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规模空前的资金流动成为可能,使经济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享,使资源和财富的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促使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5)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领导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集中体现形式,它直接组织公司内部的全球生产配置和贸易交换。跨国公司本身也在迅速地全球化,即它们在海外的利益正在超过其母国的利益,甚至将其重心和总部移到母国以外的地区。

经济全球化整合了世界的资源和财富,实现了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由于世界市场的高度关联性而引发的全球性危机的危险也越来越大。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至今影响尤存,“9.11”事件的冲击遍布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但是,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已经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回避或抗拒。因此,任何一个不想被世界抛弃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使本国的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勇敢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最终达到壮大自己的目的。

二、政府职能概述

正如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所说的那样:“在世界各地,政府正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全球经济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使我们再次思考关于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它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什么,是政府职能的问题;政府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问题。政府职能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政府管理方式主要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管理方式政府职能由理想变为现实。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政府职能,它主要强调市场优先,政府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不足。如美国学者安德森提出,政府应该有七项基本职能:提供经济基础;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维护竞争;保护自然资源;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保持经济稳定。萨缪尔森指出:在一个现代的混合经济中,政府执行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种:确立法律体制、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建立影响分配收入的方案。

凯恩斯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大规模经济危机后深刻反思了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得出了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的著名论断,即:当经济面临某种外部冲击时,市场力量并不足以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经济将面临一个痛苦而缓慢的调整过程,主张通过政府干预防止国家经济的崩溃。但针对经济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看法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管理的全球化和主导政治与社会管理的民族国家之间将发生分裂,其代价是削弱民族国家的功能,导致民族国家逐渐失去权力。他们认为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终导致国家政府管理的弱化,以至终结。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抛弃。

[nextpage]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性的日益增强、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市场全球化、地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加强及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等并未真正损害政府的权力,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并未减少,这些因素反过来强化了政府管理,促进了政府作用加强。实践证明,经济与社会生活越复杂,越需要加大政府的调节力度。

三、我国政府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经济全球化要求确立政府职能市场化的地位。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效地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代替市场。”根据wto的要求,对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是“放松管制,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篇7

关键词:全球化 反全球化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主要表现

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关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概念的,但目前尚无权威统一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国内一些学者、国外一些有名望的西方学者和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类“权威机构”都有不同的看法。

李长久(1997) 和陈宝森(1996) 等学者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交流日趋快捷和方便、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等等,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俞可平(1998)等学者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可能导致的后果的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一国市场同国际市场的融合,并最终向无国界方向转变的一种过程和现实 。

法国学者雅克.阿达、里斯本小组等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把全球化看作是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ostry (1997)认为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全球化”一词,在很多人看来,说的是世界经济更加一体化 。Kennedy(1993)认为全球化发展涉及“主体和客体”两者的流动,即货币、服务、货物、人员的流动和跨国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与此同时,由于通信技术和媒体扩展正在逐步消除边界的限制,由于移动人口更多地跨越国家和地区边界,全球力量的影响使生产地点变得无关紧要,而这一切推动着一个全球秩序的建立 。

   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召开过一次题为《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讨论会,参加者有联合国直属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工发组织、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跨国公司中心等,也有来自联合国体系内各个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教科文组织等,还有来自与联合国有联系的独立机构,如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可见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文件中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反映了国际上的共识。这个定义可概括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 。

联合国贸发会议1997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组织结构的出现”,“但今天的世界经济与超国家范式相距还很远,对现状较为恰当的描述是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已加强到如此地步,以至任何一国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国界以外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报告接着又列述了促进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关贸总协定8个回合所推动的贸易自由化;一系列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信息技术惊人的发展 。

   世贸组织1995年度报告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首先应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给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是:“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正如英国全球经济问题专家阿兰•鲁格曼所言,目前“全球化”一词已经被滥用 ,全球化的概念让人难以有过明确的认识,不过就笔者所阅读的文献认为全球化狭义的说是经济的全球化,即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服务和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信息等)的流动更加自由和充分,全球范围那的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得全球经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广义而言,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触及我们每个人,每个地方的概念,包括我们个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也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领域。它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并且瞬息万变,它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一个范畴,一个概念。全球化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全球各种力量融合的过程,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的错综复杂的动态复合系统。本文所阐述的全球化概念指狭义的全球化概念。

1.2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分析

经济全球化可最早溯源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这段时期的地理大发现,极大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欧洲殖民者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虽然此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基本处于手工劳动阶段,但是,这种掠夺性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初步具有了世界性的特点,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发生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手工业生产逐渐转

变为大机器工业生产,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不断扩大再生产,努力开拓世界市场,更多的国家和民族加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迅猛发展,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迅猛,各国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自由化程度提高,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这一进程被后来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

本文主要就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获得的迅猛发展,进行简单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篇8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  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  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  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  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  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  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  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  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  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  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  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  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  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  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  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  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  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  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  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  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  ,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  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  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  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  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  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  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  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  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  ,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  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  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  。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  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  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  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  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  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  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  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  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  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  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  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  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  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  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  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  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  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  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  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  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  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  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  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  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  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  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  ,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  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  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  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  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  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  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  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  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  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苏东剧  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  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  “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  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  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  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  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  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  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  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  :“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  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  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  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  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  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  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  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  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  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  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  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  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  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  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  。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  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  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  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  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  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  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  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  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  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  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  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  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  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  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  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  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  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  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  。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篇9

论文提要 世界经济全球化本质上就是一个内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既对立又统一,既有挑战又有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思想观点,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技术革命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各国生产经营活动通过世界市场形成跨越国界的融合,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并逐渐实现某种程度的一体化。其基本标志是“三化”,即“信息化”、“市场化”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跨国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市场全球化、信息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以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成果为先导,引发了社会生产力持续高速发展,使得现在一天生产的价值超过以往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产总和。由于世界市场和普遍交往的发展,使得生产、消费、贸易、金融真正成为了世界性的。导致了信息、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在世界范围的大流动,为这些因素的重新配置创造了条件,出现了资本高度集中的趋势。 

第二,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对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带来影响。首先,国家职能部分被削弱,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国际规则,从而使国家的部分职能被现在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所取代;其次,社会制度的变化愈来愈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全球经济的开放性、渗透性与我国经济主权的排他性发生矛盾,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制度的选择及实施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第三,由于电子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展和运用,突破了原有的地域和国家的限制,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渗透。使得民族的、国家的文化愈来愈成为世界性的,使得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愈来愈具有世界的性质。 

第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前国际社会也出现了政治和文化全球化的显著趋向。但是,由于经济上的不平等往往导致或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和文化上的不平等。在现实中,所谓“政治全球化”更多的体现在强权国家国际干预的扩大和其在全球范围内谋求世界霸权的战略设计。“文化全球化”则体现在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及后现代的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西方对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在政治和文化上表现为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属性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虽然有不同的特点,但就其所体现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来看,有其共同的本质属性,而这种共同属性本身又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第一,世界经济全球化统一性指它是以新技术为动力,不断开拓的世界市场为依托,是经济、金融、技术的全球化交融的扩展与深化,反映了当前世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运动,是现代物质文明和先进文化普及的推动器。 

第二,世界经济全球化对立性指它是以技术、资本为手段,以生产基地和市场的占领为依托,有利于技术、经济、金融势力强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实现其追逐最大限度的垄断超额利润和在经济、政治上的“霸权主义”战略目标,实现大国资本方式的全球性扩张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在这里是处于劣势的。 

第三,作为资本扩张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它的对立性正在导致当今世界各种矛盾的产生、扩大及深化,从而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条件。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在全球性扩展,必将导致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最终将加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加剧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使世界不得安宁;另一方面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必然进一步导致世界范围的以强凌弱,破坏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产生更为严重的灾难和罪恶。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如前所述,在正确把握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我们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受世界经济全球化性质对立统一性的制约,作为世界生产力发展客观进程的全球化,它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实现资本扩张的全球化,它又为中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大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全球化以新科技革命为主要推动力,以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广泛交往为基本内容,以各民族国家的相互依存发展关系为纽带,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和广阔的世界舞台,使中国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发展中既可以利用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又可以借鉴其经验教训以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参与全球化,必须遵守全球范围内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生产、贸易和金融体系的行为规划,这种规则在规范利益主体行为、协调各自立场的同时,就为多元的利益主体进入我国市场进行公开化、白热化竞争提供了“通行证”。全球化发展必然要求消除民族国家壁垒,逐渐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甚至交出部分经济管理权,因而使国家经济主权和安全受到挑战。 

(二)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毋庸置疑,国际资本的流动及跨国公司的发展,能给一国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能够增加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能够提升本国产业结构的层次和位置。但也不可否认,跨国公司资本和技术的侵入,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民族经济,使民族经济带有一定的脆弱性和对外依赖性。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公司通常会扮演“魔鬼”和“天使”的双重角色。外资对我国产业控制的主要方式是股权控制和设立独资企业。目前,国内一部分产品的市场明显呈现出被外国企业垄断的趋势。与此同时,国内著名商标品牌并入外企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在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一些产业,国内企业面临空前竞争压力,部分企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 

 

 

主要参考文献: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篇10

(一)国际关系我们所说的国际关系指的是人类的社会生活逐步国际化的过程中,在以世界为整体的政治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整体,是国际行为主体即世界各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之间相互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一个总体系[1]。广义的国际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军事关系、宗教关系、政党关系、文化关系、民族关系、意识形态关系等等,在这些国际关系中,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是最重要的两种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关系就是国家、国家集团与国际组织之间在政治领域中相互关系的总和;国际经济关系就是国家、国家集团与国际组织之间在经济领域中相互关系的总和。虽然,在国际关系中最活跃最直接最重要的是政治关系,但是经济关系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国际关系,是政治关系的基础。外交关系是国际关系的外在表现,尤其是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最直接的外在体现。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总是处于优势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国际经济秩序主要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和要求。发达国家往往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他们占据商品限售的稳定市场和投资场所,获取本国生产所必须的原材料和能源。整个世界经济体制主要反映了发达国家利益和要求,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发展的权益无法保障,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个局面中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追求则表现为既要保护本国民族经济发展的自,防止发达国家对其进行控制、掠夺,还要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而努力[2]。

(二)国际关系与经济贸易的关系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与各个国际组织的关系错综复杂,国家与国际组织的不同关系也通过各种方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产生着影响。两国关系密切的同时,经济交流也会相应变得频繁,互相合作与发展也会成为必然。而当两个国家关系紧张、对立的时候,经济上的合作和交流也变少。因此,国际政治、文化、合作的各种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们把影响贸易的国际政治环境,即国际政治关系假设的和谐的关系。自由贸易论者们坚持贸易的结果不存在“零和现象”,给各国都能带来“双赢”局面,认为国际贸易利益带来的国际合作会消除政治冲突。保护贸易论者则认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能够造成国际冲突的进一步加大,他们认为贸易是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中进行的。尽管保护伦者承认贸易能够带来利益,但是他们认为贸易利益的获得是非常不平等的,他们坚持认为贸易利益的不平等只会使强国更强弱国更弱,导致弱国国家权力的削弱,使弱国依附于强国,最终导致弱国国家自治能力的丧失[3]。在现实生活,这两种观点都存在片面性。自由主义论者忽略了贸易收益的相对性,贸易收易的相对性将会导致国家间的冲突。保护贸易论者对贸易产生的结果过分强调自由贸易带来的冲突以及其他不良影响,而忽视了贸易对国家利益的有利影响。对贸易的环境前提的看法也因为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国家利益的一致与否决定着国际关系的好坏。近代历史证明,没有对外贸易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的。经济贸易也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能够缓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促进世界的和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及其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每个国家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市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世界各国利用世界市场。强大的经济基础是支撑一个国家世界地位的重要支柱。因此,在今天世界各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从事国际间的贸易都有着深刻的经济和政治的动机。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国家都尽量使本国的利益在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取最多,获得贸易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制定世界市场的规则仍然靠的是国家的实力。国家间的实力不同,必然导致世界市场的规则偏向于最强大的国家。如果这些最强大国家的国内经济结构和权力分布要求消除“资本的民族障碍”的话,就会在国际上建立一种相对开放的贸易体制,这在一定程度有利于世界贸易向着自由化方向发展。比如说战后关贸总协定就是这样一种贸易体制,它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和政治的同时,也促进了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国家、民族、阶级,也就存在着不同的利益,所以国际贸易的环境是永远不会完全和谐的,每个利益主体都想在贸易过程中获得贸易利益的最大化,争取避免和减少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国际冲突在所难免。但是,当今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由于其内在需求,国际分工出现了前所未有大变化,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依赖程度大大加强,不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超过以往。由于越来越增近的经济依存以及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使得各国的利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在某种程度上又抑制了国际政治中权力斗争对立和冲突的烈度。因此,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冲突具有缓冲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也称为世界经济国际化,其本质是由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导致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于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渐渐大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的界限,各个国家的经济贸易逐渐融为一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最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国际分工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世界市场也向各国打开,世界市场越来越开阔,逐渐成为一体;资本的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国际金融,使得巨额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达到世界资本的全球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全球化,科学技术与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利用和发展;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由于网络的发展,为信息的全球化提供了基础。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表现为单个企业向纵深推进国际化的生产,拥有超过国界局限的组织管理结构。目前由于科技的进步,交通运输业以及信息通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走出国界,进行跨国生产经营,从而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合理配置,完成了各类生产活动。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实现了跨国经营,为全球经济化增加了新鲜活力。它们在世界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由美国主导,发展至今,已经进入稳定快速阶段,我国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以及驱动力量。2001-200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平均贡献率超过美国的12.8%,达到3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大贡献者。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一把双刃剑,给各个国家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全球化能给各国带来便利的经济交流渠道和广阔的市场,但也会给各个国家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会使本国内部经济体系面临考验,在世界经济体系中遭遇巨大的竞争压力等等。

(二)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在国际关系中,各国都在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样的。从开始到现在,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经济贸易带来了双重影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啊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资本全球化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资,以及国外先进的技术。有了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支持,使得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投资者也获得了大量的利益,实现了“双赢”。第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有利于我国加速工业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比如说在吸收了国外大量的资金后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相结合,我们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出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促进了产业的结构调整。第三,有利于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为了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中,获取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避免贸易壁垒等原因,我国实行“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只有“走出去”才能使中国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使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第四,促进中国的经济制度创新和变革。要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久的发展,就积极学习先进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经济全球化是我国能更方便的学习到国外的很多制度,使得我国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已由计划经济制度转变成了现在的市场经济制度。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在为中国带来很多机遇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世界市场的全球化,由于世界市场是实行一种自由的竞争交易原则,自发调节世界经济关系与各国的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难免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把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以及其经济政治风险、矛盾和危机,在经过本国与世界市场的连接直接引导到中国社会中来,从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发展。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和政治稳定带来了全面、深刻的影响。第二,在区域和集团的保护下,竞争激烈。世界市场各种资源非常丰富,低廉的产品以及服务经常对本国民族企业造成巨大冲击。于是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势下形成了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壁垒,如绿色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等。这使中国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创新科学技术与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起来。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