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1:58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篇1

我国的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方式和普遍大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一样,都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以一种知识的接收者的身份在课堂上能够和老师互动的机会很少,但也有老师注意到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还利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形式上有了一些创新和改进,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但仍存在一些缺陷。

(一)传统讲课方式。对于一个人口大国而且教师资源缺乏的国家,我国的教学最直接且最合理的方式无疑就是传统的讲课方式,即老师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学生以听课和记笔记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大班课程满足了我国急缺的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我国的适龄学子都能够接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传统讲课方式还保证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角色,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引导者,不能放弃其传授知识的主导地位,学生们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应该还是要以老师的教学经验为主,因为老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在专业知识的涉猎与宏观的把控中比后者更加有经验。但是,我国大部分的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老师在课堂上把整理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一味地单向接收信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逐渐失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无法独立的去思考问题,在大班课堂上,老师不能及时得到每一位同学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反馈,无法及时的获得他们对于政治经济学的不同学习进度从而也不能合理地调整教学计划来适应每一位同学对知识点的接受能力。

(二)论坛式教学。论坛式教学即转换课堂。有时教师会布置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一个专题或者案例,将老师与同学们的角色互换,让同学们自己搜集资料做ppt展示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深化,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搜集信息,总结历史资料并在课堂上讲解并进行探索成果展示。这样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方式调动了同学们从案例和历史中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性,通过对案例的自我分析以及相关理论的收集涉猎,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总结能力,同时用案例的方法来引出相关的知识点会使学生更加容易记住知识点,将具体的案例抽象成为政治经济学理论之后,又运用该理论具体分析其他类似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的能力。虽然ppt展示的形式很新颖,但是还有很多同学因为没有搜集资料和总结难点的经验而很难抓住这个知识点的重点,这样会浪费同学们宝贵的学习时间,老师应该在要求同学们进行转换课堂之前教会学生总结知识点的方法,同学们应该注重的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这个过程,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小组讨论形式。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有一些老师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参与性,实行小组讨论或辩论的方式将知识点在同学们的讨论和辩论中合理的引出来,针对一些比较热门而且有价值的现象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探讨,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的理解,这样的课堂也比较生动有趣,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发展,锻炼了他们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从而使同学们获得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理论的学习。这样的形式保证了在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都能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这样在一个有100多人的大课里是无法实现的,也只有小班教学的时候能实施小组讨论的形式,充分调动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参与性。

二、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供需不对口。现如今,由于人们普遍的都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更注重实务,所以经济学家们都集中在了应用经济学的研究上,这导致了理论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上严重缺乏人才,这样会阻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发展。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应该是如同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一样,他们中缺乏任何一方的发展都不能达到均衡的状态。没有理论经济学作为指导思想就如同建造楼房没有建好地基一样,这样会制约应用经济学的发展,使国民经济的发展犹如空中楼阁一样岌岌可危。

(二)现论新发展。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从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到现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各时期。各个时期都运用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成果,与当时我国的经济实力相结合,大力推崇有各时代特点的经济发展思想,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应该跟上时代,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联系我国实际,吸取现有经济理论发展新思路,促进经济发展进程。

(三)关注国家重点课程建设。2015年11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理论学习会上明确提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可见,我国国家领导人重点关注加快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进程,从基础教学上探索改革,转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

三、教学改革的方向

高校应大力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为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做好铺垫。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方式也应顺应时代特点,大力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在掌握政治经济学现有基础理论之后结合时代创新,探索出适合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有的时代特点和背景联系起来,创建一个新的教学体系,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方法论应该优于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实践方法论,是通过实践对事物自身逻辑的认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方法论的一个体现,而在以往的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会忽视马克思方法论的介绍,但方法论应该是理解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关键前提,学会使用马克思的方法论来理解事物、解决问题,才能有助于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而且马克思的方法论不仅仅适用于政治经济学,它更是学生理解世间万物,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上出现的问题的一种方法。“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所以,老师在讲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前,应该向同学们介绍马克思研究问题的方法,应该将学生向学会运用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来引导,而不是仅仅记住了某个理论。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考试中也体现出我国还没有意识到方法论教育的重要性。现代化的发展使学生能够轻松的获得各种信息资料,可以机械地记住每一条理论,但是并不能教会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研究某一个具体问题,这时老师的重要性便体现了出来,老师不仅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书”、“育人”这两个方面不能分开,老师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应该注重“传道授业解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传授政治经济学理论之前应该先让同学们学会马克思的方法论,树立正确的研究方法来理解整个理论体系,这时才会使教学的效率提高。

(二)强化历史背景介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不能分开,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理论的产生不是无源之水,要学好整个理论系统就需要还原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从宏观的历史框架上形成对政治经济学的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政治经济学的教学重点不应该是具体的概念原理,而应该从当时的背景环境中看理论的由来、发展和演化,了解为什么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产生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以及根据整个历史的进程来推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演化。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起源是《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流域农民的贫困和破产。当时马克思试图从哲学和法律等角度解释这些现象未果时,发现了资本主义的真相,他意识到当时的人们是物质利益的关系,他从另一个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此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本质的研究理论严重动摇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基,使得很多的人意识到要改变当前的经济形势必须从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开始,建立共产主义的制度,才能有效地解决资本家与工人的基本矛盾。在整个社会科学的领域中,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能够引起如此持久的传播与研究、争论与批判,这也说明了马克思理论的科学魅力,也说明了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必要性。在讲解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应该将整个理论的阐述建立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放在整个经济思想史的长河中,教会学生能够以更加宽泛的视角和更加包容的心态去独立思考整个理论体系的由来、发展和演化。

(三)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实践性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对一个国家当时的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而且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马克思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本质进行探索的产物,这体现了政治经济学学科内容的实践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于“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因而,其研究方法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向。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教育最终是要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建设中去的,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前人经济建设的经验上,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就已经注意到了走“中国特色”的重要性。当时的国情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决定了中国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让这些理论经济学因地制宜,创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要创建具有“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决定了理论指导的来源必须是当代国人所处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邱海平在《我国理论经济学研究2012年的新进展及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中指出“我国要以全球化的当代世界为背景,以我国现代历史和当代国情为基础,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为主要对象,努力创建符合科学理论标准、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所以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也应该贴近人们的生活,切实体现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我国经济制度的本质分析,从国民生活中探索理论的实质。

(四)优化教师资源。目前,政治经济学在我国各高校中没有很高的关注度,其根本原因应该从教师和课程设置中找,一些教授政治经济学的老师本身并没有完整的研读过马克思的着作《资本论》,或者说研读后没有认真地去思考资本论中所讲的本质问题,导致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充分的给同学们传达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精髓。还有一部分老师过分崇拜西方经济学,用大部分时间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以至于教师本身已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很难从客观的角度去理解政治经济学中与西方经济学不同思维方式的理论框架,这就更不可能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清晰客观地讲授给同学们,从源头上就导致了对政治经济学的不重视。所以,要改善高校学子们盲目追求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现状,就应该强调教师资源的改革从教学内容上转变,培养出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为一体的有客观分析能力的老师。这就要求教授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老师要有充足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知识,并对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不同分析理论框架抱有客观分析的态度。

四、现代化教学方式及优势分析

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从2013年的45.8%上升到了2014年的47.9%。这其中也肯定不缺乏在互联网上学习的人,现代化的各种科学技术促使现代化教学的改革,当然理论经济学的教学也不例外。现如今,人们利用互联网学习的原因大致有这些:(1)互联网覆盖率逐渐提高;(2)学习的工具例如:ipad、kindle甚至是手机等都可以成为学习的便携工具;(3)学习的网站和app种类多、功能全,像小站教育、沪江网校、新东方网校等将“互联网+一切”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4)大数据、云计算等的技术是学习资料的巨大收纳库,在各大论坛或是像chasedream.com这样的网站里,可以为同学们免费提供各种学习资料;(5)在mooC(慕课)或BB(BlackboardacademicSuitetm)平台上有斯坦福、哈佛、清华、北大等的高校名师录制的课程视频,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接受顶尖学府的教育;(6)多媒体作为很多高校的辅助性教学手段,是一种现代化技术的合理利用,但是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方式,不能过分的依赖,教学中应该注重的是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的形式,使用多媒体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老师的讲课效率,但是过分依赖于课件讲课是不行的。科技使学习更加实时、有效和节约时间,也能改善单一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使沟通更加便捷,及时有效的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大量的权威资料也能开拓师生的眼界,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新知识的接受者,学无止境不仅仅是说学生,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更应该体现终生学习的理念,利用科技之便学习同领域上不同的研究看法,集各地不同理论研究结果独立思考。并且搜索引擎和大量数据使学习资料的查询更加的方便快速和准确,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利用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适应科技时代的教学变革。

五、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建议

数字化的新媒体带来人类教学、学习、交流方式的变革,为当代教育提供了有效的传播理念和模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针对理论经济学的教学方式,各高校应该发挥创新精神,融合理论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充分利用科技的进步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理论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的课程设置。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应该先培养学生们分析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要在培养学生专业化之前,先让学生充分地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的两大分支是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者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不能以偏概全,仅以自己对某个方向的重视来评判经济学理论,需要拓宽眼界与知识范围才能感受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魅力,它是指导我国整个国家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理论,在宏观上对我国的经济运行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有着合理的解释,同时也告诫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像密涅瓦大学和斯坦福开环教育一样,在学习的初期不要过分的追求学科的深度,先横向扩展学生的眼界,能够以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来分析问题,成为一个能全面思考问题的人,再循序渐进,进行政治经济学学习的纵向深化。

(二)重视实践课程。教学的环境应该改进为从课堂教学发展到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政治经济学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理论指导,其理论的形成依赖于这个社会和时代所有特定的经济、文化、政治背景,所以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应该从校园走向社会。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给同学们创造机会,带着他们近距离的接触社会经济,从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对经济现象进行透彻分析和解释,从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在实践中教学,强化学生在理解理论基础下对实际的经济现象进行独立的分析与思考的能力。学生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者,更是探索和创造者,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也参与到科研中来,从案例和科研中教学,加强沟通强调在知识面前师生平等,共同探索政治经济学理论,发扬各自所长的合作式学习。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起别的国家,我国的教育普遍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同学们思考解决经济问题的创新能力,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性格、能力和思维特点,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提高同学们对理论经济学的学科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应在“注入式”教学中辅以“启发式”教学,创新的前提是对理论基础的牢靠掌握,这意味着老师们不能抛弃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应该在单向讲课的方式中融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老师讲解和归纳完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后,就应培养学生的思维开拓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运用自己的创新和想像力进行理论的探索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同学们跳出前人已有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向考虑现实问题。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篇2

一、生平和著作

欧内斯特?曼德尔(ernestmandel1923-1995)是第四国际的领导人,资本主义长波理论的提出者,20世纪后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成果研究和解释,他恢复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系统抽象法的传统地位,并运用马克思的系统抽象法来解释了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的发展,也使得政治经济学获得了新的理论发展。

曼德尔的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晚期资本主义》等,其中前者为曼德尔所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解,也就着重表现在对系统抽象法继承上;后者为曼德尔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上,体现了对系统抽象法的独特运用。《晚期资本主义》论述了曼德尔的长期波动理论,并用它来解释晚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资本主义世界平均利润率的长期波动。第一部分讲述了曼德尔长波理论的主要观点:长波的关键指标―利润率、长波的历史分期、长波扩张期发生并得以持续的原因;第二部分论述了如何结合中间环节理论这一方法论正确地理解曼德尔的长波理论。

二、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原则和“系统抽象”研究方法

曼德尔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写作《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书的,曼德尔力图在此书的写作中以经典作家(主要是马克思和列宁)的已有理论为根据重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表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适用于本时代的、富有生命的科学理论。曼德尔继承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在他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也坚持从感性具体到理性具体再到理性抽象的系统抽象法。曼德尔以逻辑重构历史,成功地继承马克思的系统抽象法,坚持了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他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经济矛盾的结合问题,使用系统抽象的研究方法,写出了《晚期资本主义》等著作,得出了不同于经典学家的理论成果。

三、曼德尔的中间环节理论

在马克思那里已经完成了“感性具体―理性抽象―理性具体”的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但随着现实的发展,以“理性具体”的形式抽象出来的“理性抽象”还要回到新的“感性具体”,从而不断地辩证发展。因此,曼德尔在至今未变的资本主义抽象规律与不断变化的资本主义具体现实这两者间建立联系,并以前者来说明后者,也就是要完成一次新的由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过程,其关键步骤是找到有决定意义的中间环节。

为了说明这一点,曼德尔对马克思的系统抽象法基础上总结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即中间环节理论:

1、深入地占有经验方面材料并精通这种材料在历史上所有的有关细节

2、分析这种材料并划分其组成的抽象因素

3、探索这些因素之间有决定意义的一般联系,这些联系说明这种材料的抽象的运动规律,换句话说,就是说明其本质

4、发现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这种中间环节对材料的本质与外表之间的媒介是有影响的

5、在具体历史的发展运动中对分析从实践和经验方面的证实

6、在无比复杂的现实中,通过对知识以及以知识为基础的实践的运用来发现新的、在经验方面有关的资料和新的联系

曼德尔所确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联结抽象与具体两者的中间环节是以下六个项目:总的资本有机构成(包括资本总额及其在这些部类中的分配情况)、永久资本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分配情况、剩余价值率的发展、积累率的发展(生产性剩余价值与非生产性消耗掉的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资本周转时间的发展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曼德尔认为这些是具有部分独立性的自主变量,各自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它们各自变化的共同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利润率的长期波动。

比如,曼德尔在讨论晚期资本主义主义的世界市场结构时就使用资本的有机构成升高和剩余价值率的降低来解释。

“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的结合,资本有机构成的升高,剩余价值率的降低,促使外国剩余资本流入世界市场,剥削廉价劳动力的绝对剩余价值,而不是占有本国劳动者的相对剩余价值。资本输出过程伴随着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的限制,而且资本会与当地官僚结合,控制外国市场。”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副帝国主义的世界体系的图案,这种世界体系是建筑在资本积累,资本的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和劳动生产力等的世界范围内的不平衡发展上的。”

长波的收缩期由资本主义经济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可以得到解释,难点在于对长波由收缩期转入扩张期,并得以持续的原因做出解释。曼德尔以外生因素即带偶然性的历史原因解释长波扩张期的发生,并以技术革命解释扩张期的延续。外生因素对利润率的作用并非直接发生的,而是要经过中间环节即曼德尔所举出的六个独立自主变量的传达、缓冲与相互作用才发生的。

四、曼德尔使用系统抽象法的缺陷

尽管曼德尔使用系统抽象法取得了众多政治经济学理论成果,但在使用系统抽象法时还村有下列缺陷:

他研究的领域仅局限于资本主义生产领域,中间环节中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的反战和积累率的发展,资本周转之间的发展都是解释生产领域的。同时,他又注重对具体历史过程的研究,但是得出的抽象结论并不是具有本质意义上的结论,他过于注重现象之间的表面联系,仅从实证的角度去解释现象,而不是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抽象法确实需要有实证描述的功能,但是不是全部。

曼德尔虽然在研究方法上广泛使用比较,分类,归纳,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但是却没有形成一个有一个明确核心概念来揭示现实,尽管他极力地反对将历史现实使用一个维度来解释,但是由于其沿用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他的核心概念仍旧是剩余价值。他揭示现实时所使用的不过是这个核心概念在特殊经济矛盾中经过概念运动演化出来的主干概念。主干概念之间按一定的结构进行展开,在曼德尔的眼里,这些主干概念之间是保持相互独立的,这是他忽视概念运动的结果,也是他方法论中最大的问题。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篇3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有效需求比较教学法

一、引言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程当中都有有效需求理论的教学内容。一方面,依据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从资本主义为利润和资本积累而生产的性质出发探讨资本主义有效需求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凯恩斯理论以消费和利率为核心范畴,在有效需求框架下对消费、储蓄、投资关系进行综合论述。

同时讲授这两门课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两门课程中的有效需求理论的差异?笔者尝试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向学生展示两种理论对有效需求问题不同的解释。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对相关问题将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

马克思从商品概念入手,围绕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其外化这一中心,通过价值形式演变发展过程论证货币的产生。通过论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马克思研究从商品的流通到资本流通的转换。商品流通公式“w-G-w”到资本流通公式“G-w-G”的转换,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关键特征是货币的增殖,这是马克思分析所有现实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基础。

在马克思那里,资本家阶级对剩余价值,即货币增殖的追逐产生了有效需求问题。马克思通过其社会再生产图式分析社会资本运动正常循环的条件,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是产品的实现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主要通过再生产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展开。

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把社会总产品按照使用价值分为两大部类,按价值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社会总产品按照使用价值分为两大部类,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Ⅱ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部类),这种划分指明了产品的最终用途;按价值划分,社会总产品分为三部分,就是用于补偿全社会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不变资本c),第二部分是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部分(可变资本v),第三部分就是剩余价值(m),这三部分分别形成相应的购买力。马克思以这两个前提为基础展开研究。

(一)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

要使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核心问题是产品的实现问题。产品实现问题就是产品如何在价值和物质上得到补偿的问题。所谓价值补偿,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所谓实物补偿,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需要的商品。要具体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必须分别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方面考虑。

为了实现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各部分的产品在价值上和实物上要得到补偿,就要进行三方面的交换。首先,第一部类内部(Ⅰc)的交换。第一部类提供生产资料,它需要的是生产资料,这部分价值和它的使用价值是吻合的,所以第一部类是可以通过内部交换解决的。其次,第二部类内部(Ⅱv+Ⅱm)的交换。第二部类提供消费资料,它需要的是消费资料,这一部类可以通过内部交换解决。最后,关键是Ⅱc和Ⅰv+Ⅰm这两部分,这两部分正好是互相对称的。Ⅱc的物质形态是生活资料,但是它需要生产资料。Ⅰv+Ⅰm这一部分的物质形态是生产资料,但是它需要消费资料,只有这两部分参与产品的交换,才能各得其所。因此,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一个关键实现条件是:Ⅰ(v+m)=Ⅱc。这一条件表明:只有当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供给和第Ⅰ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保持相等时,两大部类的简单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不断追求,成为推动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资本家之间因利益关系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是迫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种规律强制性地使资本家阶级必然进行扩大再生产。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出交换仍包括三个基本方面:首先,在第一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其次,在第二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最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关键,它使第一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使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增加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得到满足。因此,扩大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一个关键实现条件是:Ⅰ(v+v+m/x)=Ⅱ(c+c)(剩余价值分解为资本家消费的部分m/x,和资本家用于追加投资的部分c+v)。这个条件反映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时候,两大部类是互相制约的,一个部类的扩大就必须有另一个部类相应地扩大以支撑。

(二)社会再生产中货币的作用

马克思说:“当再生产(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规模扩大的)正常进行时,由资本主义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的货币,必须流回到它的起点(无论这些货币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借来的)。这是一个规律。”[1]p511总剩余价值即总利润无论是在简单再生产中全部作为消费收入花掉,还是在扩大再生产中作为投资和消费两部分花掉,最终投入流通领域的支出总要以利润的形式回到资本家阶级的手中。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所有剩余价值都用于非生产性消费,但同时资本家通过从货币贮藏当中取出资金支持非生产性消费,以实现这些剩余价值。整个资本家阶级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场合,我们假定,资本家到他的资本第一次流回为止,为了偿付他个人消费而投入流通的货币额,恰好同他生产的并转化为货币的剩余价值相等。对单个资本家来说,这显然是一个随意的假定。但是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这个假定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必然是正确的。它所表示的不外就是简单再生产这个前提所要说明的,即全部剩余价值并且只有剩余价值被非生产地消费掉。”[1]p371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它对于货币流通不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1]p381。不同之处仅在于投入循环的货币现在包括以生产为目的的预付资本部分。“就追加生产资本执行职能所需要的追加货币资本来说,它是由一部分已经实现的剩余价值提供的,这部分剩余价值是作为货币资本,而不是作为收入的货币形式,由资本家投入流通的”[1]p381。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实现是由资本家的投资和资本家的消费决定的,从而资本家的利润现在取决于资本家自己的消费和投资支出。

(三)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

马克思认为:剩余产品的实现问题只有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面发展才能解决。工人的需求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但很明显,它远不能解决产品实现的问题。有效需求部分通过工人们花费他们的工资收入表现出来,但是可变资本总是少于处于流通中的总资本,所以工人对消费品的购买对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永远都是不充分的。剩余价值的实现取决于资本家的需求,解决方法在于资本家的消费。这包括两种消费:一部分剩余价值被作为收入而消费掉,但是另一部分,通过再投资进行生产性消费,剩余价值进一步被投入扩大再生产中。流通过程面临的产品实现问题,最终通过更大规模的生产得到解决。同样的,不但对于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的实现是这样,对于整个产品的实现也是这样,因为劳动力的消费是由资本家雇佣劳动力作为生产更多剩余价值的手段所花的开销派生出来的。

但是资本家阶级生产的动力不是消费,而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资本家不把他要购买的商品当做使用价值,而是当做扩大资本的手段。如果他看不到可以利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获利的机会,宁可什么都不做,以货币形式持有他的资本,从而打断流通,潜在地引发危机。也就是说,生产如果过剩,其原因不在于需求,而在于增殖。

马克思认为,一旦确认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以货币流通为媒介,并且从属于以货币为形式的剩余价值生产和占有,局部生产过剩和普遍生产过剩之间的区别便随之消失。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意味着,如果一种商品卖不出去,那么所有商品的流通将都被打乱,以致一种特定商品生产过剩的可能性直接意味着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

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凯恩斯从萨伊定律、市场自动出清和货币中性三个角度对古典学者发起了全面挑战,确立了一种总量供求理论的核心就是有效需求,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宏观理论体系。

(一)对储蓄等于投资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在均衡利率下,储蓄等于投资。一方面,古典学者将利率看做节制或节约的实际回报。利率越高,人们越愿意以储蓄形式持有资产,储蓄与利率正相关(S=S(r)),而储蓄的流动在资本市场上代表着可贷资金的供给。另一方面,投资与利率负相关(i=i(r))。利率越高,意味着资金成本越高。厂商的投资支出取决于利率和预期收益率,只有在预期收益率大于或至少等于资金成本(利率)时,厂商才愿意投资。投资支出代表在资本市场上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利率会达到均衡水平,从而储蓄会等于投资,即S(r)=i(r)。以上述假定为前提,并且由于一方面居民的全部收入不是用于消费支出就是用于储蓄,即Y=C(r)+S(r),另一方面总支出包括两部分:来自厂商的投资支出i和来自家庭的消费支出C,即e=C(r)+i(r)。所以总支出必定等于总产出,从而总需求永远不会不足。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意见。在凯恩斯看来,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取决于总支出,总支出由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构成,Y=aD=e=C(Y)+i(r)。这里,凯恩斯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消费函数可以写成C=a+bY,式中b指边际消费倾向(0

(二)对工资价格弹性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经济中的工资和价格具有可伸缩性。可伸缩的工资和价格将保证市场能迅速做出调整。比如,由于总需求不足,货币工资和价格将下降,这样就会恢复充分就业。工人总是愿意接受较低的货币工资,企业家愿意降低商品价格以扩大商品销售量。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所以造成失业和产量减少的任何扰动必然是暂时的。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表示反对。在凯恩斯看来,垄断和工会这样的刚性力量会阻碍工资和价格的调整。他相信工人处于“货币幻觉”中,即他们的行为与货币工资(w)而不是与实际工资(w/p)相关。工人会拒绝接受货币工资的削减。而这是对古典的工资率调节机制的直接否定。

(三)对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供给自动创制自己的需求而不考虑价格水平,绝对价格总是与货币量同比例变化。假如货币市场最初是均衡的,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会引起不均衡,货币市场的新均衡只有在价格水平上升时才能得以恢复。传统货币数量论“价格上升仅仅是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的说法,支持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观点。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态度。在凯恩斯看来,人们对货币的需求(md)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取决于三种心理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有关。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有关。可以把货币需求表示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货币供给(ms)是一个外生变量,它由中央银行决定。在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能够降低利率,这样投资就会增加,进而通过乘数效应刺激总支出,就业量与国民收入也会增加。

四、比较与评价

(一)分析危机的可能性

在分析危机的可能性方面,马克思与凯恩斯有相似的地方。马克思解释了为何资本家希望保留货币,增加货币贮藏量。答案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赚钱,当其预期无利可图时,他们就持有货币,而这会导致生产过剩和工人失业。正是在这一点上,在马克思和凯恩斯关于消费不足的危机爆发可能性的观点之间,出现了重叠。凯恩斯认为,资本家投资的多少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及对未来的预期。“资本边际效率已经崩溃到如此彻底的程度,以至于利息率下降到现实上可能做到的水平都无济于事……要想恢复资本边际效率并不那样容易,因为,资本边际效率在目前系由无法控制和不听控制的工商业界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用普通语言来说,在个人行为自己做主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信心的恢复远非控制所能奏效”[1]p328。

(二)批判萨伊定律

马克思和凯恩斯都对萨伊定律进行了批判。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身需求”,产生于物物交换的经济中。持有这种信念的古典学者认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的调节机制会有一种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趋势。这意味着总需求和总供给会一直保持相等,从而劳动力市场是均衡的,而货币只是掩盖经济中潜在的实际力量的面纱而已。

马克思从批判李嘉图开始,李嘉图认为普遍商品过剩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萨伊定律成立。李嘉图将交换行为简单地看做物物交换行为,因此,每一个销售都对应着一个购买,所以生产和投资不受有效需求不足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手段。货币和交换“在他的经济学中只表现为纯粹形式上的要素,他从未研究过中介形式”[2]p288。马克思认为,货币不仅是交换的媒介,“而且是使产品同产品的交换分解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分离的行为的媒介”[3]p572,这一分离表现为货币和交换行为分离,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同样可以发挥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作用。建立在买卖分离基础上的商品形式,以及由于价值获得一种独立于交换行为之外的具体形式而使买卖分离得以发展的货币形式,揭示了危机的可能性,并且规定了危机必然采取的形式。现代危机不但与商品和货币形式联系在一起,而且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

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不是基于物物交换经济,而是基于对古典利率理论的反对。在凯恩斯那里,产出和就业由有效需求决定,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不能确保充分就业。利率是由货币市场决定的,而不是靠储蓄和投资决定。投资边际效率的变化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实际产出的变化,而且最终通过收入变化,储蓄适应投资。因此,储蓄不会全部自动转化为投资。在消极的需求冲击下,工资和物价水平存在刚性,其调整不能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通过这一论证,凯恩斯有效地反驳了萨伊定律。在凯恩斯就业不足的均衡世界中,需求创造供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篇4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方法;方法评述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07-02

自詹姆斯·布坎南20世纪50年代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正式创立公共选择理论以来,公共选择理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研究流派。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政治——行政过程,重点关注政治与经济的内在关联,进而导致新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这是其能成为一大学术流派的原因。在研究方法上,公共选择理论通过研究选民通过政治选票在政治市场上怎样理性决策及其决策结果对政府的影响,用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推导出政府行为特征、政府应对选民决策等诸多政治问题。即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非市场决策进行经济研究。公共选择理论以理性自私的“经济人”假设、经济学的交换范式和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研究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中的政治选择行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基本研究方法

1.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把个人假定为理性的自利主义者,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是人的“天性”。理性的个人在对其行为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案或机会,除非有外在的其他因素限制,否则这种理性自私的选择行为是不会受抑制和干扰。公共选择理论将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假设从市场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实现了政治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中对人类行为分析基本出发点的统一。在经济学研究中,由于“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的哲学传统,在经济分析中对人性假定是自私自利。而在政治学研究中,由于国家机器具有的公益属性,政治学研究中政府应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和正义性。所以在政治分析中,政府中的个人又变成“超越个人偏好、追求普遍的善和正义”的利他主义者。公共选择理论确立“经济人”假设的研究前提,避免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公共研究由于学科间理念上的“不兼容”而导致研究的悖论。

2.经济学的交换范式

在布坎南的研究中,他认为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交换的科学,主要是研究市场交换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来研究政治——行政过程,因此布坎南把交换范式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第一方法论。按照这种逻辑,政治学也是一门交换的科学。在对政治——行政的观察中,将政治视为市场,将政治的全过程视作与市场经济相类似的交换过程,并提出“政治市场”的概念。按照交换范式的分析,公共研究的重点不应像政治学研究那样侧重于国家、团体和政党等概念的规范性分析。而应该侧重于群体之间或个人之间,由于理性自利的动机而进行的交易过程。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解释,公共政策的出台与绩效并不是由于政治精英们的英明或关键人物的推动,而是群体之间或个人之间利益博弈、妥协、调整的交换过程。

3.方法论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个人,所以在方法论上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也同样是个人,在对政治领域研究或政治——行政过程的分析中,公共选择理论与经济学研究一样,主张从个人的工具理性出发来解释社会、经济、政治各种现象。探讨个人的理性选择是如何加总成为集体选择?而集体选择的结果又会产生何种后果?在对私人活动的研究中,这种方法的研究过程被表述为市场过程。而用这种方法研究集体活动,集体行为则被表述为:个人在实现目的时不是经由个人而是选择通过集体来达成个人目标的活动。从而得出政府是允许个人选择通过集体而非经个人来实现个人目标所产生的机构,政治过程是允许个人选择通过集体而非经个人来实现个人目标活动的一系列过程。因此对政治行为的分析可以采用“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

二、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方法在公共研究中的创新

1.“个人理性”逻辑起点更具解释力

将经济学的理性自利“经济人”假设运用于政治领域研究而形成的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研究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法。是对传统政治学“政府的价值是追求公共利益”“公共机构应是利他主义”假定的否定。公共选择理论以“个人理性”为逻辑起点,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自身效益最优化,不论个人的身份角色是普通公民还是政客。所以,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可运用于分析政治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活动。方福前在其《“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一文中指出:用“经济人”范式来统一分析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中的个人行为有助于构建逻辑一贯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有助于理解政治家和官员的行为以及政策。

2.演绎方法和模型运用让研究具有数理依据

公共选择理论运用数理推导方法,使其研究结果更让人信服。布坎南和塔洛克在其著作《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就对投票规则和选择规则特别是全体一致的规则做了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奥尔森在其成名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中研究集团大小与集团中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时,也正是运用了定量的数理推导才得出如下经典的结论:“如果在购买集体物品的任一水平上,集团收益超过总成本的量要大于它超过任一个体收益的量,那么就可以假设会提供集体物品,因为个体的收益超过了为集团提供集体物品的成本。”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官僚体制理论、投票规则分析、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等理论都大量运用了定量数学模型。这些演绎方法和模型的运用促使公共研究的主流方向从价值规范走向科学实证。

3.个人决策基础上的公共分析更好解释制度变迁

将个人看作研究分析基本单位的公共选择理论,把社会运行视为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根据社会来解释个人不能很好让人们理解社会——个人的互动变迁,应当根据个人理性抉择的加总来解释社会和政治整体的发展变化。在公共选择理论学者看来,政府只是个人相互作用的规则集合体,个人通过规则集合体开展集体活动产出集体决策,来实现他们所期望的集体目标。布坎南也把公共选择理论看作是“政治过程的个人主义理论”。卢瑟福也认为只有个体才有目的和意愿去行动,制度演进与社会变迁只是个人行动的结果。

三、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方法用于公共研究的局限

1.“经济人”假设的极端化忽视人行为动机的多元性

公共选择理论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假设,把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这单一动机用来解释人的一切行为。这种方法忽视了个人行为动机的差异性与多元化,把“经济人”假设运用极端化、扩大化了。在公共领域研究中,“经济人”假设在三个具体方面解释不足:一是忽视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的差异性。虽然个人在政治活动与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交换行为,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也存在相类似的市场因素与环境,但由于政治具有公共属性,所以二者还是有本质差别。二是公共选择理论“经济人”假设强调利己主义,对人的多元需求无法作出贴切实际的阐释。按照马斯洛关于人类层次需求理论解释,人类行为动机是多元的。需求层次越高,利己主义动机的解释就越乏力。单纯用人的谋利动机来解释个人在政治活动中行为的“经济人”假设无视了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理想情怀。三是没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经济人”假设把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作为人唯一的行为动机,从个人的理性选择加总出集体的选择,即个人利益加总为集体利益。但“经济人”假设忽视了集体利益相对于个人利益的超然性与独立性,忽视了集体利益形成后对个人利益的冲击。只看到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形成和影响,没能看到集体利益对个人利益的塑造与调整,没把握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2.经济学的交换范式解释政治过程的局限

由于政治与经济存在本质的不同,将经济学的交换范式完全引入到政治领域,其解释存在局限。第一,市场过程交换的是产权私有的商品,政治过程交易则产出非个人占有的公共物品。所以政治过程的产物公共物品必须由集体决策才能产出。因而政治过程需要能代表或集中广泛个体意愿的中介,例如:政府、议会、法院等公共组织。第二,个人在政治领域追求私利的方式与在市场上追求私利的方式不同。市场交换可以在独立的个体之间进行。个人在政治过程追求的利益很多是在市场交易中无法实现。所以只能借助团体或政党之类的政治组织。通过政治组织参与到政治过程来获取个人的利益。因而政治过程的交换不能排斥其他成员,其参与必须是全员参与。第三,市场经济的交换是自愿的商品的交换,而政治中的交换则是权力与权利的交换,即“保障与统治的交换”。当个人独自维护私利的成本过高时,个人会倾向于将这部分利益的权利让渡给国家机构,来换取政府的保护。作为交换条件,社会所有个人必须服从政府在与此交换相关的意志与统治,这意味着政府对所有个人拥有了权力。权力的行使意味着强制,因此政治交换中存在个人非自愿的成分。

3.“个人主义”方法论无法撼动政治学理论基石

公共选择理论单纯从个体出发来探析政治领域是不完全正确的。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受“整体主义”哲学指引,公共选择理论由于是嫁接经济学的思想理论,所以对政治学的批判是乏力的。首先是“个人主义”方法论无法清晰把握个人本身的属性,只能从行为理论出发对人本身属性做出抽象解释。其次,“个人主义”方法论把政治过程中的互动比拟成个人间抽象契约谈判,无法判断政治过程中个体之间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的状态。无法把握影响政治过程中契约谈判的外部因素,不能很好从个体互动中总结出政治过程的规律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运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去分析传统上被分开的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中的选择与决策行为,把人在经济行为中的决策和在政治活动中的决策统一起来,扩展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运用领域。使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与现实社会运转的实际联系更为紧密,是一场在公共研究领域里的经济学研究方法革命。由于经济学和政治学在概念、理论、范式体系上存在根本区别,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在公共领域的研究中只能成为政治学“整体主义”研究方法的补充,而非根本替代。

参考文献:

[1]廖荣碧.公共选择理论及其现实借鉴意义[J].当代经济,2009,(2).

[2]董春宇.公共选择理论假设的限度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8,(5).

[3]孔志国.公共选择理论:理解、修正与反思[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8,(1).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篇5

一、讲好导论是教学成功的起点

导论部分是学生接触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开始。学生在高中阶段虽已了解到一些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他们的许多认识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纠正他们对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认识,厘清政治经济学的准确内涵,就成为导论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其次,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经济学还没有一个基本的正确认识,因此,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经济学专业的作用等也应成为导论部分必须讲解的内容。我们的教学经验是,导论部分的讲授一般要花费4-6个学时,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解除学生对经济学专业的疑惑,纠正其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各种误解,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兴趣。最后,介绍一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动态,以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考核方式。导论部分讲授的内容一般包括:

1、通过提问和讨论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动因,以及他们是如何认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

2、从经济学发展史出发,介绍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3、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厘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政治理论课、邓小平理论课等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

4、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特色和最新动态;

5、介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6、讲授经济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实践经验来看,导论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导论部分的学习,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大增,这便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引入案例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案例教学法,即运用案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向学生提供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见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早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及其他许多应用学科的教学中,并且收效明显。政治经济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抽象的理论推导,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采用案例教学法,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经过精心准备,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事例即案例交给学生,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由于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对青年学生有特殊的吸引力,可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讨。引入案例教学,把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分析,这不仅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也为政治经济学课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结合点,使学生学会自觉的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感受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从而增强了深入理解和接触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自觉性,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公认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方法。由于这种教学法是通过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该情景之中,凭借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知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以当事人的身份去分析研究,寻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讨论去优选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在这种方式的学习中,即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没有了任何依靠,只能靠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可见案例分析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中揭示了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以及后来列宁提出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过去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学生只能机械的记公式、背概念,根本不理解其内在的必然性。我们将前苏联和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制定并执行了几十年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以及执行这一方针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加工整理成一个教学案例。把大量有关我国和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统计数字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出分析和判断。通过充分的讨论,可以看出,学生不仅掌握了什么是“按比例发展”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存在的必然性,而且认识到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规律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还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利弊,指出应该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合力来实现这些规律的要求并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这种教学效果,是采用传统教学法很难达到的。实践证明,将案例教学法引进政治经济学课教学不仅是必要、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所以,我们认为,引入案例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坚持教研相长是教学成功的法宝

在历史上,经济学的发展体现为其研究内容中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分分合合,经济学的名称曾经是政治经济学,近十余年来西方经济学界又兴起了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热潮。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再到现代经济学中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实际上是人们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入的体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价值不容置疑。高校教师积极投身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其学术水平,而且可以增强其政治经济学素养。而教师要想教好政治经济学,必须拥有良好的政治经济学素养。故坚持教学与科研相长是教学成功的法宝。我们知道,《资本论》所阐述的共产社会是对未来的预期,需要高度的抽象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在论述过程中,引用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所阐述的是事物的本质。教师是《资本论》教学实践的主体,能否教好《资本论》,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资本论》是宏观且抽象的,缺乏直观性。试想,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熟悉《资本论》的历史、背景,没有深刻领会《资本论》的思想,如何能教好学生?所以,教师在讲授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广度,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深度与准确性。即,教师在想尽千万百计改进执教方法的同时,还要深入开展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之路上长盛不衰。简言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在某些重要的问题上要以一定的理论研究做积淀。同时每位教师更要深刻地认识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篇6

 

一、引言

 

在当前经济法学领域当中,无论是从经济法学研究理论成果的数量上来说还是从质量上来讲,都会发现研究方法的欠缺是经济法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经济法学的研究成果中,尽管不乏有优秀成果的出现,但是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并不具备很高的学术价值。由于经济法学的研究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研究的内容很泛,因此,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泛泛而谈、没有实践作用。将其他相关学科方法运用于经济法学研究当中,对于经济法学的研究无疑打开了另外一条“路径”,丰富了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和拓宽了经济法学研究思维。

 

二、经济法学研究中经济学方法的运用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的是经济,那么在这种环境背景下,经济学方法的运用已然成为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经济法、民商法、金融法、财税法等和市场经济直接相关的部门法当中,经济学方法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

 

在经济学方法中,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法、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等,另外想静态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也有着非常广泛地运用[1]。比如说,在关于经济法总论的研究当中,有专家将“交易成本”、“利益多元”、“多重博弈”这些内容作为经济法学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另外,在金融法中有很多具体的法律内容和法律条款都直接“摘抄”于金融学当中,在财税法中经常需要通过财税法的调控对收入分配公平进行宏观调控,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有运用“信息偏在理论”作为参考依据。

 

三、经济法学研究中社会学方法的运用

 

经济法学其中很多的内容都涉及到了法学,而法学从归类上来说属于社会科学,法学的研究对象是面向于社会、面向于大众,在刑法、民法、社会法、经济法等法律当中,社会的概念被广泛涉及和被深度挖掘,所以说,在经济法学的研究当中大量运用了社会学。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社会学研究主要涉及有方法总论、研究方式、技术方法,在方法总论中有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块,在技术方法中有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比如说,在经济法总论当中,有专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分析和研究经济法的创新,关注和强调经济法创新对于国家、社会、个人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2]。在经济法学研究当中,会运用到社会学中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比如说,在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当中,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针对对象——消费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分析过程中,会有运用到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四、经济法学研究中政治学方法的运用

 

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社会的政治现象和社会政治发展规律,对政治行为、政治制度、政治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在政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政治学和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紧密结合,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集大成”。在政治学中,具体研究方法包括组织理论、行为研究法、政策分析、博弈论、角色理论等,在经济法学的研究领域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例如,像经济法学中关于宏观调控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运用政治学中的博弈论和行为研究法,对国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主体行为和社会、企业、大众这些受体行为以及彼此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再比如说,在经济法学中反垄断和反不当竞争的内容当中,同样也需要运用到政治学中组织理论、角色理论、政策分析等方法,分析和研究国家政府所实施的行政手段、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外交政策(国事访问)等政治行为对于经济法学的影响。

 

五、经济法学和相关学科方法研究的作用

 

一方面,经济法学研究中相关学科方法的渗入,促进了交叉学科的产生。相关学科方法在经济法学的逐步深入和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像法律经济学、法律社会学、法律政治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交叉学科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法学内容的完善,推动了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的发展。同时,相关学科方法在经济法学中的运用,扩大了经济法学在相关学科领域中的影响,并且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平台。

 

另一方面,从相关学科方法和经济法学的运用主体上来看,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将其他学科方法运用于经济法学研究当中,对经济法学研究的专业性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削弱作用[3]。而且,过分注重经济法学研究中和相关学科方法的结合,也不利于经济法学独立体系的构建,不利于经济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法学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推进经济法学和相关学科研究的结合,特别是和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内容的相互结合,但也要注意把握二者之间结合的度,使得经济法学的研究能够真正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篇7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困境;意识形态;方法论;理论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00-02

一、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逐步加快,各类市场主体日趋成熟壮大,主体之间的“所有制边界”越来越模糊,体制内的矛盾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经济主体的行为乃至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多地受到微观利益冲突的影响,人们对经济制度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下降。基于此,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大量增加对体制与机制的解读,进而推演经济制度的量变与质变。尽管说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符合理论认知的一般逻辑,但是,过多的现象解读很可能误导或弱化学生对“经济制度”这一核心理论的掌握。比如,在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时,学生的兴奋点大多集中在公司制度、社会保障、公平效率、价格机制等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命题上,而对于这些体制机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热情。这种现象经常导致教学过程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先讲制度后讲体制,把体制看作是制度的实现形式,很少有教师能够在讲解体制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困境在地方高等院校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受到课时量和教学效果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安排了较多的课时解读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问题,相对而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与质变,以及对市场经济造成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变化等重要理论命题则“没有足够的时间”予以解读。在一些经济学科排名较高的“211学校”中,由于课时充足,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稍显缓和,但是也同样面临着“体制重于制度,现象多于本质”的教学难题。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环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以及各高校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定位等,但是从教学角度看,最直接的问题还是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面对“有限的课时、复杂的背景和庞大的理论体系”,讲好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凝练教学目标,归纳内容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位一体”教学法,即确立“意识形态教育、方法论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确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意识形态定位

政治经济学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这不仅要取决于政治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还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以及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从学科地位来看,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承担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对此目标,部分教师认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应归口于思想政治学科,而不应该放在经济学科。这种认识最主要的误区在于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界定过于狭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而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共同任务,这一界定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而且对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制度同样适用。以西方经济学为例,这些年来,中国学生和西方经济学的学者都很推崇西方经济学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认为西方经济学注重分析工具的运用,而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说教。其实,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是效用价值论和功利主义哲学观的结合体,其解释力集中表现为:以稀缺性为基础,以资本要素配置为核心,进而说明按资分配的合理性。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确实没有意识形态教育的痕迹,但是整个理论体系无一不是为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合理的。由此可以推出一个结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本身并不排斥意识形态教育,正相反,社会科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否科学地解释意识形态的合理性。这一点正是我国政治经济学学者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由此,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育不仅不能忽视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应该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首要目标,科学地凝练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增强对劳动价值论、阶级性和经济制度的专业解读。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方法论定位

政治经济学是国内大部分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而且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课。作为基础课,传授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对于应该讲什么样的方法,各院校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有的教材版本来看,大部分教材倾向于对马克思科学抽想法的解读,而对其他研究方法采取一带而过的方式。科学抽想法固然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但却不应该是政治经济学唯一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方法在内的其他研究方法在解释政治经济学理论和认识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都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课程的开篇增加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学生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基础地位。此外,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传授分析工具应该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育的重心。从根本上讲,这种理解没有错,但却忽视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整体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各部分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性,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对分析工具)的解读必须联系整体认识局部,不能断章取义。这就要求在讲授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建立前后关联的整体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整个逻辑体系中了解局部分析工具的运用和作用。为此目的,在方法论教育方面,既要注意专业术语和分析工具的讲解,还要注意思维方法的传授。

四、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定位

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理论知识教育。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理论知识教育,意识形态和方法论就是空中楼阁。同时,所谓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都要融于理论知识教育当中,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即便是课时安排最多的院校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而只能通过精选凝练,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社会经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地解读马克思的部分理论内容以及部分重要的理论发展,这种方式已为国内大部分院校采用。其主要的缺陷在于缺少经济思想的升华。马克思经济理论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除了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之外,还有其立意深远的经济思想,如果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升华经济思想,则很容易陷入“解释力困境”。可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教育不仅要包括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还必须包括经济思想。

五、化解教学困境的几点建议

1.内化意识形态教育。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对资本主义部分的解读基本贯彻了马克思的研究逻辑,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的解读则缺少对劳动价值论的贯彻。基于此,解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特别是经济制度问题),有必要首先分析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劳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分析公有制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价值增值,以及价值分配问题。进而突出劳动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凸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差别和创造性发展。

2.推动方法教育与理论体系的融合。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还应该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具有“通识”意义的认识方法。基于这样的要求,政治经济学应该强调“专业术语”、“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三位一体的方法论教育。为此目标,一方面必须强调政治经济学专业术语的规范性,既要反映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又要反映相关应用学科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必须要求学生增强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再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矛盾运动分析方法,更加清晰地解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3.强化理论知识教育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要求经济理论既来源于经济实践,又能够回到经济实践。这要求主讲教师:一方面把握历史资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认识经济理论,并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历史事件。另一方面紧跟经济时事,运用经济理论解释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并在经济发展中推进理论创新。再一方面注意经济思想的解读,基于理论又不局限于理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思想,从而实现理论知识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综上几个方面,意识形态、方法论于理论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法不仅对现有的教材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对主讲教师提出新的任务。具体来说,一是主讲教师需要具有更高的理论素养和更加全面的知识储备。二是教材内容在理论逻辑上要更加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规范,但在内容体系上要更加能够体现时代需要。三是统一规范各类高校和专业的课时安排。四是凸显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主流经济学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资本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

[3]笛卡尔.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篇8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改革;课程教学

1前言

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要求:“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1]。为此,全国各高校都在过去推行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致力于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并同时开展一些提升多媒体教学水平的相关研究,如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科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等[2-5]。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政治经济学》课程对于促进经济类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知识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对经济管理需求迅速增加的趋势,许多相关联的各类社会经济问题都需要《政治经济学》作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6]。

2《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文献[7]认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应该坚持相对稳定性和与时俱进的统一,既需要《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内容的新颖性,也需要教师能灵活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应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入手,教师应该把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应该高度重视自学方法。文献[8]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从引入情境开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方案,结合学习过程实施过程性考核,对学习情况实时进行评价反思,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创新实践能力。文献[9]从教师、学生的角度分析原因,进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为使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价值观,文献[10]对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文献[11]认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的基础上,除了实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外,还需要处理好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多元化,提倡经济学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定性定量分析与数理分析。文献[12]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进行时空拓展教学模式探索,该模式融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学科研究于一体,教学空间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教学时间由一年级向大学阶段延伸,学习主体能力由个体研学向协同探讨发展,着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文献[13]认为,提升课堂教学学术含量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是不断更新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需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以上文献综述结果表明,把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直接对接起来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监控和管理不力问题则恰恰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实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制作再精美的课件,如果没有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在课堂上展现,课件也会黯然失色;同样,没有现代的教学手段相配合,教师的满腹经纶也难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和学生就很难体验到教学上那种特有的酣畅之美感。因此,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监控和管理,对提升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

3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框图如图1所示。

3.1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出《政治经济学》课程特点

众所周知,《政治经济学》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实施,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是十分有利的。例如,可有机融合价值规律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或者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等《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增加《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信息量。考虑到《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经济管理类学生认识各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体现其地位和作用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因此,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习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归纳总结能力的形成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而目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呈现整屏展示“答案—结果”的教学模式,当然不利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学习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归纳总结能力的形成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多信息量传播功能和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突出《政治经济学》课程特点是指引《政治经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的方向。此外,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主体是开设经济、管理和贸易类专业的本科院校,针对经济、管理和贸易类专业对政治经济学知识的需要,充分考虑到学时、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合理优化课程内容。

3.2增加《政治经济学》课程相应的实践环节

(1)举行《政治经济学》课外研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小型比赛,认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增强利用经济规律的自觉性,减少经济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2)组织《政治经济学》的科技创新活动,重点把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路和技巧,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3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有关《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的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广泛使用,可使有关《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具体化和生动化,有助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学习。考虑到目前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演示图像仅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简单演绎,图像背景音乐也仅为动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已,并不能真正有效训练经济管理类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思维能力和领悟能力,当然更谈不上提升他们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和解决具体社会经济现象能力。显然,形象地表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对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语言文字表达《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例如,教师可在播放剩余价值规律短片的同时采用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对剩余价值产生、资本增值的规律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启发经济管理类学生带着剩余价值能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的问题进行思考地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效率,真正实现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有效地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形象思维能力。

3.4不断提高《政治经济学》多媒体教学软件质量

在制作的《政治经济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时,教师可根据《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有效设置《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突出《政治经济学》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每章课程教学内容结束后,对该章所讲授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给经济管理类学生提供一些判断题、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进一步强化他们对该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也必须不断提高word2007、powerpoint2007和Flash等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多媒体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辅助教学的目的。

3.5有机融合现代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

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中,应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如黑板、图片、画片、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电影等)相结合,并重新构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学习的热情。3.6建立多媒体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模型根据当前多媒体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特点,利用灰色模糊多层次评价理论构建多媒体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模型,加强多媒体教学的监控和管理,提升多媒体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

4结论

作为经济类大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应积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实践环境中,“在环境”中扮演角色,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将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本全,叶谦.高校多媒体教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教育,2006,(1):35-38.

[2]赵玉华.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提升学术含量问题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72.

[3]左红艳,王涛生,叶菊华.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轻工科技,2013,(10):162-163.

[4]赵南江.《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1(4):80-81.

[5]李向宇.论探究式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7):57-59.

[6]刘红霞.《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235-236.

[7]韩金华,孙殿明.谈《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8,(4):34-36.

[8]邱东博.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2):113-115.

[9]陈婷.增强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活力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2,(10):89-91.

[10]郭洪涛.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9(3):18-20.

[11]赵茂林.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应对[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2):187-189.

[12]韩留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5):1-2.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篇9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是深刻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的一个理论基础。但是,随着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发展中显露出来的种种不对称问题,使它对当代经济发展无法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如何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桎梏,满足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发展好政治经济学理论并正确探析其价值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背景和内涵的演变

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经了一个非常长的历史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表现和时代内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都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政治经济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最早有“政治经济学”的提法出现于17世纪初,其源于希腊文中的“城邦”与“经济学”组成的复合词。而到了17世纪中叶以后产生了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其后资产阶级为了继续保持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而促使了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产生。直至到了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成为了划时代的经济学典范。

(二)政治经济学理论内涵界定的演变

恩格斯曾说过“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世代又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所以,从诞生之日起,政治经济学理论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自我的完善,是发展的实践的科学理论。

1.古典政治经济学下政治经济学对财富的研究

第一个系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是英国的亚当·斯密。马克思说过:“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他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以国民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构筑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内容。而大卫·李嘉图在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的成果上,建立起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

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马克思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人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不仅比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而且也为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时代进步和挑战

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提出有它固有的时代特征,它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对于现实无法提出根本性的改革意见和对策,在当代的发展也面临了许多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时代进步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理论,它是解决人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是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批判和继承前人的优秀经济学成果而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学说,是吸取了前人经济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经济理论,它也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了无产阶级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无产阶级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并创立了新的经济学范畴,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使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现了现实发展的诉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经受住了一次次的实践检验。而在其后发展之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一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理论,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推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确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桎梏也显露出来,在当今的理论和现实发展也面临了许多挑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不清晰

政治经济学不等同于一般的经济学理论,虽然承认政治经济学有其内在的阶级性,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却把大量的并不体现其阶级性的内容纳入到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中,政治经济学已经不能单纯的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里面提出的一样,只讲阶级性,那样只会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失去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2.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已不适应当代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自从政治经济学产生以来,它在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结构,甚至成为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它那些先验性地规定的各种社会主义形态都适用的经济规律,在当前实际的改革中显得更加空泛。

三、政治经济学理论价值的当代化发展

政治经济学固然是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但是,政治经济学是一种分析社会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永恒的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为人们解决当代的社会经济问题提供深刻而透彻的理论依据,才能创新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断向前发展。

(一)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如何改变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对政治经济学进行理论的创新,也是探析政治经济学理论价值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发挥方法论的优势

创新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说,最需要继承的基本原理有两个,一个是关于社会化大生产和货币经济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原理,而另一个是作为根本方法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前者是吸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利成份,后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使政治经济学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和科学。

2.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必须综合历史和中外一切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

对待中国传统经济思想要进行挖掘、继承和扬弃,力求做到古为今用,同时,我们应该重视对西方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经济学思想在数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的对经济现实进行分析的工具和应用方法,这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创建是大有好处的,在结合中外优秀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好适应本土的政治经济学。

(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现实发展取向

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当展,不仅要有理论化的指引,更需要有现实的发展途径,当代社会更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更多地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考量政治经济学的现实影响,只有发展好实践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才能更好的让它为当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的观念应当转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就是在吸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把西方经济学一概排斥在科学的经济学之外的做法,就显得不合时宜了,西方经济学对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实际上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深入,因此,要想更好地研究市场,必须更多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使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服务于中国的实际发展。所以,只有在吸收传统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才能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有一个坚实牢固的理论基础。

2.紧跟时展的步伐进而发挥政治经济学独特的优势

跟上时代的步伐,就是要关注当代经济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背景下提出的重大问题,得出科学的理论,丰富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对此,就一定要拓宽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抓住发展好政治经济学的机遇和条件,加强对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快理论带动实际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篇10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James.m.Buchanan)20世纪50年代末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教时,与戈登·塔洛克合作开始创建公共选择学派,并由于其出色的贡献而被公认为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代表,198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对布坎南的评价是:“布坎南的贡献在于他将人们从互相交换中获益的观念运用于政治决策领域。”但是,布坎南不愿意满足于以公共选择理论的带头人自居,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致力于提出、发展与主流经济学相区别的“宪法经济学”,也称为“立宪经济学”或“宪政经济学”抑或“立宪政治经济学”。甚至他在1986年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的演讲题目就是《经济政策的立宪性》。笔者主要对布坎南的宪法经济学思想的知识传统、理论内核、理论价值与缺陷以及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进行探讨。

 

一、布坎南宪法经济学思想的知识传统

 

(一)公共选择理论

 

宪法经济学是布坎南在其公共选择理论基础上衍生发展起来的。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凯恩斯主义陷入了困境,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强大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公共选择学派便是这股思潮中别具一格的一派。公共选择理论将个人主义方法论和“经济人”假设从经济学领域扩展至政治学领域,因此,可以说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该理论将效用最大化模式扩展至政治领域,揭示了幻想政府仁慈的不切实际。布坎南告诫人们,必须摘掉具有浪漫色彩的眼罩;人们必须学会观察实际存在的普通政治,而不是把政治的所有参与者都设想为圣人。布坎南认为,人们在作出经济抉择和政治决策时的反应,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总是趋利避害、趋大利避小害的。人们在进行政治活动时,也会有成本—收益的计算,人们对投票箱的行为与消费者市场决策行为并无本质区别。

 

公共选择在其非立宪的研究方面集中于分析各种政治选择结构及在这些结构内的行为。它的着重点在于阐述政治互动的模型,它是更为一般的立宪研究的一个初步的但却是必要的阶段。而宪法经济学则是公共选择的“一个不可分割但却可以区分开来的组成部分。”用布坎南自己的话说,“立宪经济学比正统经济学涉足‘更高的’的研究层次”。譬如公共选择理论直接地考察政治决策规则,以说明将出现什么类型的税制或税种。宪法经济学所作的分析则更进一步,并利用新古典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不同的政治规则如何会产生不同的税制。

(二)古典经济学理论

 

宪法经济学可以看作是古典经济理论(特别是亚当·斯密的著作为代表的理论)的更为全面的复兴的一个重要部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一个明显目的就是解释市场如何在没有详细的政治指导下运转。也就是说,亚当·斯密直接地致力于比较不同的制度结构、不同的约束,经济行为者就是在这些约束内做出选择。但是,宪法经济学却传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及其变体—现代新古典微观经济学都遵循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假定。即只有个人才做出选择和行动。集体本身不选择也不行动。社会总体仅仅被看做个人做出的选择和采取的行动的结果。布坎南的宪法经济学思想“无可置疑地烙印下了亚当·斯密派的思想色彩并承续了这一深刻的自由血统。”布坎南宪法经济学是通过经济人的假设运用于政治,成功地将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古典宪政思想实现了对接,认为“当人们的政治行为被认为一如他们其他方面一样是追求私利时,宪制上的挑战就成为这样一种挑战:构造和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限制以剥削方式追求个人利益,并引导个人利益去促进整个社会利益的制度和规章”。

 

(三)维克赛尔的财政理论

 

布坎南自己明确承认:“对于现代形式的宪法经济学来说,唯一的、非常重要的前辈就是纳特·维克赛尔。”15维克赛尔在他讨论财政理论的基本著作《财政理论研究》(1896)中,提醒人们注意规则(政治行为者在规则内做出选择)的重要性。他力图把经济分析的范围扩展至公共或政府资源使用部门。而且他认识到,改革的努力必须放在改变那些约束决策制定的规则上,而不是放在通过对行为者的行为施加影响来改变预期结果之上。布坎南正是从维克赛尔的《财政理论研究》这篇论文中发现了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人的原理以及他一生的著作都充满了的最具特色的将政治视为交易的观点。

 

二、布坎南宪法经济学思想的理论内核

 

(一)研究对象:规则的选择

 

布坎南认为,正统经济分析试图在现存的法律制度立宪结构下解释经济行为者的选择、他们的互相作用及这些标准对政策建议做出评价。而立宪分析试图对约束经济行为者和政治行为者的选择与活动的不同法律制度立宪规则的运转性质做出解释,这些规则界定了某种结构,在这一结构内经济行为者和政治行为者做出普通的选择。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立宪经济学比正统经济学涉足“更高”的研究层次。宪法经济学的整个的分析目的在于对那些参与立宪变革讨论的人提供指导,而正统经济学则对实务的政治家提出建议。更具体地说,宪法经济学考察对于规则的选择,而不是在规则内的选择。布坎南认为,这样才区分了非宪法性与宪法性选择。

 

普通或正统经济学中,分析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在约束条件之内所作的选择之上,都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稀缺、选择和价值最大化上,而未能注意经济的制度结构;认为约束条件本身是从外部强加给要作出选择的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而宪法经济学则将分析上的注意力指向约束条件的选择。宪法经济学确信人们必须依照规则生活,而规则又是人们能够加以选择的。布坎南认为,经济既没有目的或功能,也没有意图。经济由结构也就是一套规则和制度所规定,该结构约束着许多人在一连串相互联系的博弈式互动中彼此作出的选择。

 

(二)方法论:个人主义、理性选择与交换视角

 

1.个人主义。方法论个人主义是宪法经济学核心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个人主义,在经济学中的含义是“只能以个人为单位感受成本和收益”。个人主义就是主张,个人被授予特权充当选择者,因为他或她要比任何其他人更为清楚地知道什么“最有利”于自己的幸福。布坎南自称为“方法论个人主义者和规范个人主义者、激进主观论者、契约论者和立宪论者。”20在其《宪法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一文中,他明确地指出:“就宪法经济学而言,其基本立场可以概括为方法论个人主义。”“在这项研究计划中,独立自主的个人是着手进行严肃认真的探讨的必要条件。”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主要是指这种研究方法不承认有独立于个人成员之外的有机体的存在。个人的价值或利益就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唯一存在的价值。这种方法论认为,即使共同体中的个人可能具有共同的价值,他们可能大致同意其政治组织所要采取的政策确定的具体目标。但是,这一政治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增进个人价值与利益。他曾经宣称他自己的事业建立在个人主义/契约论的基础之上。

 

2.理性选择。与方法论个人主义相伴随的是理性选择假设。“必须假设所有的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独立的价值尺度,对可供选择的对象作出理性的选择。”当然这一假设并非宪法经济学所独有,一般经济学都假设存在着独立自主的个人,而且还假设这个人能有条不紊地对可供选择的对象进行选择,从而可以认为所观察到的行为合乎理性。而就宪法经济学而言,理性选择的能力得到了扩展,还包括了选择约束条件的能力,这些约束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集体,个人和集体在这些约束之内可以作进一步的选择。布坎南指出:“宪法经济学是这样一些科学家之间的探索和对话的领域,这些科学家把社会互动看作是独立自主的个人之间的一系列复杂关系,其中既有现实的关系,又有潜在的关系,而且每一个人都能作出理性选择。”

 

3.交换视角。如果没有作为交换的经济学提供的方法上的观点,宪法经济学的尝试是不可能的。早在1962年,布坎南就曾批评经济学赋予最大化范式以中心地位,呼吁复兴“交易学”,把它当作宪法经济学科的核心。布坎南认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或者应该是交易、交换以及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实施和便利交易的制度形式,其中包括所有复杂多样的现代契约,以及关于政治社会立宪规则的所有集体一致意见。布坎南指出,公共选择视角包含两个不同的要素:一是把“政治活动”概念化为“交换”;二是把经济学家的效用最大化行为模式扩展于政治选择。在方法个人主义的框架内,布坎南认为,政治活动成为复杂的交易过程,个人在这一过程中寻求任何可以忍受的有效方式集体实现在非集体或私人情况下无法实现的目标。“个人即使不完全是也主要是作为‘交换’的一部分,才愿意选择限制自己的行为。”

 

按照交易经济学的观点,影响市场绩效的因素是交换过程及在这种交换过程背后的契约和规则。交换过程本身体现出公平和妥协的特性。如果既没有强制也没有欺诈,如果交换是交易双方自愿的,那就可以认为交换对双方都有益。宪法经济学把简单的市场交换模式,扩展至复杂的立宪政治模式,认为经济过程和政治过程没有截然的区别。人无论是在经济市场上,还是在政治市场上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一个人。交易是人整个行动目的实现方式的过程,人活动的基本目的就是交易。政治是一系列社会性的交易过程,同样也是利益的一种交换形式。只不过是政治与经济的交易对象不同罢了,但本质都是交易。

 

(三)理论基础:“一致同意规则”和集体政治决策的双层结构

 

宪法政治的一个重要原理要作的假定是:掌权者将滥用政治权力去促进特殊利益;因为这是事物的自然趋势,这是自由制度特别要加以防止的。基于此种认识,布坎南对宪法的关注点在于致力于给出形成或改进宪法的程序性标准:“一致同意规则”。“一致同意规则”作为布坎南理论贯穿始终的逻辑,成为判断一个公共选择是否有效率的标准程序。他认为,这一规则是帕累托最优的“政治对应物”。布坎南认为,在选择规则的立宪阶段,从概念上说确实要求所有各方的一致同意。他特别指出,人们就规则取得一致意见,要比在一定规则之下就不同的政策选择取得一致意见容易得多,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下很难确切地识别出个人的经济利益。因为他或她要从黑黑的“不确定性之幕”背后选择规则。在此情况下,效用最大化会要求人们考虑一些抽象的准则如公平、平等、正义等,而不是考虑较为具体的东西如净收入或财富。“这里关键的是规则的普遍性和持久性。”23也就是说,规则的普遍性愈大,有效期愈长,人们愈无法确定可选规则将以何种方式影响他们。所以,他们也就会采取较为公正的立场,从而也就比较有可能达到一致意见。

 

为了使“一致同意规则”具备现实可能性,布坎南还划分了“宪政政治”和“普通政治”的双层结构,将“一致同意规则”的集体政治决策机制限定在“宪政政治”层次,并以此作为“普通政治”层次运行的合法性基础,进而构建契约主义的新宪政理论。也就是说,越是涉及基本人权和产权的层次,越需要更大比例的多数同意,直至一致同意。最高层次就是宪政层次。这个层次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规则进行选择。这一层次的架构决定了在“普通政治”层面什么可以进行、什么不可以进行;低于一致同意的政治决策机制适用于“普通政治”层面。正是因为“普通政治”层面的多数政治决策机制是在由一致同意的政治决策机制所决定的“宪政政治”结构框架内进行的,从而取得了合法性。

 

(四)契约理论的政治哲学

 

布坎南认为,整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范式是“最大化”的,而不是“交换”的,在功利主义的架构中,规则之间的选择和规则之内的选择这两者的截然不同,几乎会消失。只有当亚当·斯密学说中的要素被嵌入契约论政治哲学传统之内的时候,这些要素才会直接成为宪法经济学的先驱。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并未完全依赖契约论哲学基础,而是被破坏和忽视达两个世纪之久,只是在宪法经济学的研究计划中才得以被重新发现。

 

契约论要求人们认识到,政治互动的立宪层面与宪法内层面或立宪后层面是有区别的。契约论的全部评价都从一个假设开始,即个人拥有对其最初资源包括天赋的权利。实际上,如果没有这种假设,就难以界定个人是什么。关于国家契约主义的解释早在17世纪即已产生,它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一种重要思想。布坎南意义上的社会契约,是一种可以不断调整和改变“约定”的过程,并始终以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为基准。25布坎南主张的这种不断改变的契约主要用以解决代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为此,布坎南引入时间因素,以弥补以往契约论的不足,即后代的人并未对前一代人达成的社会契约表示过同意,他为什么要承认前一代人制订的社会契约?因此,他有理由对先前制订的社会契约之合法性表示怀疑。用布坎南的话说,重新设计规则,调整对规则的思维方式,其最终目的是限制政府能够造成的伤害,同时为政府的有益活动留出空间。

 

三、布坎南宪法经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局限及启示

 

布坎南宪法经济学思想具有穿透时空的理论价值,但亦存在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对我国当下及将来的经济改革极富启示意义。

 

(一)理论价值

 

宪法经济学是布坎南学术生涯晚期深入研究的对象和终极追求的目标。他以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范式为分析工具,在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和继承中,横跨经济与政治两大领域深入研究和探讨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事实,对经济学和政治学都有拓展。他在经济与政治双重领域的交叉中提出了离现实生活中的真正本质更接近的假说和理论,对人们进一步理解自身及各种经济、政治行为增添了更有效的研究和思考工具。27布坎南用经济学知识重新诠释了政治哲学的宪政理念,用经济学工具捍卫了政治哲学的诸如公平、正义、自由、效率和人权等最基本的要义。

 

“伟大的经济学家讨论的,从来就不是经济活动本身,而是市场活动的政治框架。”28布坎南的宪法经济学理论是他在独特的人生背景、社会背景和知识背景下,长期思考和研究国家问题的思想结晶,布坎南对政治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独特的方法论贡献。

 

(二)理论局限

 

1.“一致同意”的非现实性。在布坎南看来,经一致同意作出的决定最为公平,只有一致同意才能保护每一个人不受简单多数民主原则侵害。但是,一致同意规则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并不可行,一致同意规则所要求的理想化的契约环境从未出现过,将来也不会出现。有学者就曾指出布坎南的一致同意规则没有根基。30因为,宪法经济学仅仅是一种规范性理论,布坎南提出的宪政改革要经全体一致同意的主张,在现实中是一种悖论。因为存在着宪政缺陷的社会中,人们恰恰不可能进行达到一致同意的投票。31因此,后来布坎南自己也修正了自己的规则理论,呼吁以超多数规则代替多数裁定规则,至少意义重大的、决定性的集体行动应该遵循多数规则。

 

2.“理性选择”的悖论。宪法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充分相信每个公民都能做出理性选择基础之上的。但是,布坎南也注意到了玩扑克牌与参与政治活动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扑克牌游戏是自愿,玩家不同意游戏规则可以选择完全退出游戏。但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存在这种退出选择。政治游戏是强制性的,每个公民都得玩。但是如果个人最终无法影响政体的选择,那么积极参与讨论宪法改革或者了解各种宪法方案就不是理性的。这是“理性选择”的悖论。对此,布坎南认为积极了解宪法规则并且参与宪法规则的讨论可能要求存在某种超越个人理性利益的伦理准则。也就是说,他认为“单靠制度以及立宪改革本身还不足以解决如何重建丢失的社会资本问题,还必须重视伦理规范对社会秩序稳定的辅助作用。”33但是,我们知道,一旦诉诸伦理,就失去了强制性。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政治选择活动的现实:几乎所有国家的国民参与投票的积极性都不值得称赞。面对这种现实,布坎南也显得很无奈。他承认:“麦迪逊的设想及其内含的宪法公民身份伦理,一旦从公共意识中消失就很难再重温。”

 

(三)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布坎南的宪法经济学思想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布坎南的一致同意规则可以成为分析立宪问题的一种方法和出发点,从而引起人们注意和重视规则、宪法、宪法选择和对规则的选择。3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目标就是建立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因此,单纯改革旧体制下的具体操作程序和环节而不从根本上变革过度集中的经济模式,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所期望的一个更有效率的政府模式,也必须在新确立的基本规则之下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