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的现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2:17

移动支付的现象篇1

[关键词]第三方移动支付;科技接受模型;主观规范;形象;网络外部性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18.071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18-0116-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支付市场经历着移动化发展的趋势,一些成功占领互联网支付市场的电子支付企业,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目前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首先推出了支付宝钱包,拥有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社会化媒体――微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联合推出了微信支付。此外,还有银联、快钱、卡拉卡、易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也纷纷推出移动支付业务,加入到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争夺战中。这些由第三方平台推出的移动支付业务,与其他移动支付方式相比,不仅可以大大提升用户信息体验感受,而且可以给用户创造新的盈利模式,并提高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市场收益。但是由于第三方移动支付是一种新型的移动支付方式,还没有被大众广泛接受,因此针对第三方移动支付探讨影响用户采纳的因素有一定实用价值。

技术接受模型被认为是信息系统采纳研究领域最广泛使用的理论,对用户采纳意愿有很好的解释能力。但是,技术接受模型只对组织内部员工的接受具有很好的解释作用,模型仅涉及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两个外部变量,解释力度不足。在移动支付的研究方面,对笼统的移动支付采纳研究较多,针对某一具体移动支付模式的用户采纳研究很少,由于不同移动支付应用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对具体的支付模式的用户采纳研究是有必要的。因此,本文针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特点,在科技接受模型的基础之上,加入社会影响因素(主观规范和形象)和网络外部性因素,建立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用户采纳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1理论与假设

1.1技术接受理论

Davis(1989)最早提出了tam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对新技术的态度越积极,他使用该新技术的意愿也将越强。该模型主要是从用户对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用户接受信息技术的过程。当使用者感知到新技术产品的有用性越高,越容易使用,他对该产品的使用态度也将越积极。此外,Davis还认为,感知易用性会影响感知有用性,但感知有用性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不大。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1:消费者对移动支付业务的使用态度对使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消费者对移动支付业务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H3:消费者对移动支付业务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H4:消费者对移动支付业务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1.2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指的是个人感知到对其重要的人(如亲朋好友)认为他/她是否应该采取某种行为,根据理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科技接受模型等理论,主观规范对使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信息技术领域,一些学者证实了主观规范会显著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5:主观规范对消费者的移动支付使用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H6:主观规范对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H7:主观规范对消费者的感知易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1.3形象

形象指用户采纳某项创新技术时,感知其个人形象和地位的提高程度。研究发现,若消费者认为使用某种技术能提高自身在公众中的地位与形象,那么对这种技术的使用意愿也将提高。本文认为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对消费者感知的形象提升,将会对消费者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态度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8:形象对消费者的移动支付使用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H9:形象对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H10:形象对消费者的感知易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1.4网络外部性

Katz,Shapiro(1985)和RoHLF(1974)用网络外部性理论来解释产品的价值与使用产品的用户数量紧密相关这一现象。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在信息系统领域,用户对数量的安全感更为强烈。本文参考wang(2005)的观点,用感知的用户数量来代替实际用户数量,认为感知的用户数量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也会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间接对使用意愿产生影响。

H11:网络外部性对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H12:网络外部性对消费者的感知易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H13:网络外部性对消费者的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初步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设计

2.1变量测量

为确保变量测量的科学性,本文设计的量表都来源于已有文献,且经过多次使用。并根据中国的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研究背景进行了适应性的修改,使之更符合本研究的需要。在正式调查之前,我们首先对本校师生发放了预测问卷,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进行增减和修改题项,最终形成正式问卷。本文中所有的变量均采用Likert5级量表,被测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在1~5之间进行选择,其中陈述的“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对应1~5的分值。

2.2数据收集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用户分布十分广泛,由于本调查的时间、精力和成本等方面的局限性,对全国范围内的用户进行调查不具有可行性。考虑到问卷的回收率以及时间限制,本文采用了网络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首先在专业调查网站“问卷星”上。然后通社会化媒体(主要是微博、微信等)邀请用户填答。正式研究在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期间,为期3个月,总共发放了360份问卷。剔除问卷填答不完整、有遗漏项、数据范围(大于80%)相同、有前后矛盾的答案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37份,问卷有效率为65.8%。

2.3数据分析

2.3.1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使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的个人特征情况分布见表1。

2.3.2信度与效度分析

信度检验,通常使用Cronbacha系数和组合信度(CompositeReliability,CR)来进行衡量。一般认为,Cronbach’sα在0.7以上、组合信度(CR)在0.6以上是可以接受的。本文运用SmarpLS2.0软件来进行信度分析,从表2可以看到样本中各因子的Cronbach’sα值和组合信度(CR)均大于0.8,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效度可以分为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收敛效度的评估标准是:①所有的标准化载荷系数(FactorLoading)要大于0.5且达到显著水平;②各个变量的平均抽取方差(averageVarianceextracted,aVe)要大于0.5。区别效度的评估标准是:各潜变量的aVe的平方根大于该潜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本文运用SmarpLS2.0软件来进行效度分析,结果见表2,各变量在对应因子上的标准化载荷系数均大于0.7,各变量的平均抽取方差均高于0.6,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表3对角线上黑体数字显示的各个变量aVe平方根均大于相应的相关系数,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2.3.3模型分析与结

果讨论

本文运用SmarpLS2.0软件来检验模型中的各条路径假设,结果如图2所示。

分析结果表明,用户的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的方差解释率分别达到53.10%和69.92%,表明模型具有比较强的解释力度。从路径系数的显著性分析,本文提出的13个假设中,7个得到支持。

使用态度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意愿(路径系数为0.836),H1得到验证,表明用户的态度是使用意愿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他的因子都通过使用态度对使用意愿发挥作用。

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561),H2得到验证,说明对用户的使用态度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感知有用性,这表明感知有用性是最关键的因素;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没有显著影响,H3没有得到验证,原因可能是感知易用性一般在信息技术使用初期对使用意愿的影响比较显著,而随着时间的增加,用户的使用经验不断积累,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会逐渐降低直至消失。目前来说,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研究对象对于移动终端等设备上的应用已经相对熟练,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可能并不会觉得太困难;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514),对使用态度有间接的影响,H4得到验证;这表明如果使用者在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时感觉困难,那么他可能不会觉得其有用,从而选择其他的移动支付方式。

主观规范对使用态度和感知易用性没有显著影响,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为0.158),H5和H7没有得到验证,H6得到验证;说明当对用户重要的人(亲朋好友)推荐用户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时,将有助于提升用户的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其使用意愿。

形象对使用态度、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均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这种实用型产品,用户在进行采纳决策时,不会考虑这种采纳行为能否提高他们在公众中的地位与形象。

网络外部性对使用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28),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55),对感知易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522),H11、H12、H13得到验证,这一结果说明用户数量的增加对其他用户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对第三方移动支付来说,如果被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消费者使用,那么也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

3对策与建议

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运营商来说,了解影响用户采纳的因素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根据本研究的结论,为增强用户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运营商来说,要从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出发,开发能够提高用户支付效率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使用户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可以安全有效进行支付,同时,运营商在开发第三方支付平台时也要考虑到系统的易用性问题,以方便用户操作为出发点,提供更易操作的移动终端、更便捷的支付流程,从而能够间接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

对于新用户来说,周围的亲人朋友的推荐会影响其对与第三方移动支付有用性的感知,从而影响其采纳决策,所以,第三方移动支付运营商可以借助社会化媒体这个平台来发挥社会影响的引导作用,通过亲朋好友的分享与推荐,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用户群体;也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措施来吸引老用户带动新用户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同时,第三方移动支付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针对目标人群,制定适宜的推广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1]FDavis.perceivedUsefulness,perceivedeaseofUse,andUseraccept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J].miSQuarterly,1989,13(3):319-340.

[2]VVenkatesh,FDDavis.atheoreticalextensionofthe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forLongitudinalFieldStudies[J].managementScience,2000,46(2):186-204.

[3]鲁耀斌.基于trust-tam的移动服务消费者采纳研究[J].信息系统学报,2007(10):46-59.

移动支付的现象篇2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络的成熟,新兴应用如微信、支付宝等软件给社交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挖掘出了社交网络的最大价值。另一方面,以社交网络平台为基础的移动支付也逐渐深入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这一支付方式,进而进一步促进了金融发展。本文将从社交网络平台与移动支付平台两方面来探究其对金融的影响。

本研究从实际出发,考虑到中学生的因素,从中学生的角度来分析社交网络与移动支付对金融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实际性;从学术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社交网络与移动支付两方面对金融的影响,由移动支付入手,从移动支付平台的前后变化及其现状讨论社交网络平台与移动支付的关系再谈到二者对金融方面的影响,从而更新颖、更全面地分析了这一问题。

身处在自带移动支付功能的新型社交网络环境下,人们不禁思考社交网络、移动支付、金融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未来的中流砥柱,未来社会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可在高中生身上找到,社会中令人欣喜或是遭遇诟病的地方也可从高中生群体中体现。高中生作为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对象,这样既可以从其身上发现时展的创新点,也可以发现时展的大致趋势。

二、对高中生移动支付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

本研究的实证研究对象将以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高中生为主,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这类人是年轻的消费者群体,高中生较其他群体更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大多都使用过部分的移动支付业务,选择他们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能使样本具备更大的可靠性;其次,他们也将会是未来的消费主体,其所反应映的消费观与价值观代表了未来社會的价值取向,选择他们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更具有实际价值及对未来金融发展的指导价值。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角度:主体、业务、流程、评价与维护去设计调查问题。设计您的性别、您的年龄、您使用手机的时间的问题是为了从主体角度研究社交网络与移动支付对金融的影响;设计您是否倾向于使用移动支付(支付宝等)、您更喜欢用哪种移动支付软件、您倾向使用社交网络吗、您主要使用的社交网络是、您使用社交网络的频率、您用社交网络主要和哪些人聊天、您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的问题是为了从业务角度研究社交网络与移动支付对金融的影响;设计您一般使用移动支付来、您每个月用移动支付的消费金额大约是的问题是为了从市场角度研究社交网络与移动支付对金融的影响;设计您是否倾向于使用社交网络所附带的移动支付功能来付款(如微信红包等)、您愿意使用社交网络所附带的移动支付功能来付款的原因的问题是为了从流程角度研究社交网络与移动支付对金融的影响;设计您认为使用社交网络的利弊、您认为借助社交平台而生的移动支付最大的风险在于的问题是为了从评价与维护角度研究社交网络与移动支付对金融的影响。

三、调查结果

从主体角度去分析移动支付显然改变的是支付方式,并没有对交易主体产生变化,移动支付更多的作为第三方平台,从而有了更高的安全保障,支付的终端更多的还是交易双方甚至是投融资双方。比如,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延时支付提高淘宝买卖双方在交易时的诚信保障,但并未改变实际上的买卖双方。

从业务角度去分析移动支付可以看出当今青少年越来越趋向于使用如支付宝等软件的移动支付,相较于几年前青少年的使用情况有很大的变化,同时使用社交网络附带的移动支付功能的人数比例有进一步上升;另外,青少年使用QQ这一类社交网络的数量和频率有所提高,其中以朋友互动居多。

从流程角度去分析移动支付则会发现目前青少年所使用的移动支付的主要流程是由第三方运营商主导的运营管理,第三方运营商独立于银行和移动电信运营商,利用移动电信的通信网络资源和金融组织的各种支付卡,进行支付的身份认证和支付确认,第三方运营商可以利用其支付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跨银行和运营商的移动支付服务,同时使移动支付更便捷优惠,因此青少年更倾向于使用由第三方运营商主导的移动支付。另一方面,从青少年使用的移动支付软件可以看出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较为便利的近场支付,如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买东西等和远程支付,即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或借助支付工具(如通过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两种。而同时,目前支付标准不统一给相关的推广工作造成了很多困惑。

从评价与维护角度去分析移动支付可以发现大多数青少年认为移动支付是利弊相等甚至利大于弊的,但同时他们对现阶段使用移动支付时有很高的信息泄露风险感到担忧,这也反映出当今这一大数据时代对信息、数据的监管还没有达到公众的期望值,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移动支付混乱局面的整治应将重心放在行之有效的信息保密上。我国移动支付的推动者虽以非金融机构为主,但由于移动支付涉及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可小视,因此只有及时对移动支付进行维护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金融时代。

四、分析结论

通常说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资源分为资金、商品和劳务。金融就是有关资金配置的方式,资金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平衡,因此存在着市场上各类金融交易,从而调节资金的时空不均。金融体现为各类金融交易,本质也是一种交易。评价一个交易通常通过风险、效率、收益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效率指的是流动性,而流动性是反映资产变现能力的指标。

从风险角度讲,本研究主要讨论社交平台中的移动支付面临着政策风险及技术性风险。政策风险是由于我国移动支付的相关政策还未出台,管理规范并不健全,这成了移动支付面临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移动支付的产业链涉及较多行业,比如,移动运营商、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因此工信部、央行及银监会等多个监督部门均参与移动支付相关规范的制定,这导致了规范上的冲突和交叉,也使得我国相关政策迟迟不能完善。技术风险,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新技术永远都是双刃剑。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不法分子利用移动支付的非面对面交易增大了犯罪的机会。因此在提高技术的同时,也加大了移动支付的技术性风险。这也不得不成为用户尤其是青少年使用者的顾虑和疑惑。

从效率角度也就是流动性角度讲,毋庸置疑,移动支付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流动性。随着人民适用移动设备的增大,020式的兴趣社交不在受到技术的限制,而社交也是金融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社交网络金融交易的流动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移动支付和社交平台的结合无疑更加提高了两者的融合度,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互联网金融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在线上线下进行兴趣社交,同时移动社交应用又具有随时随地的巨大优势。那么回到本研究的主体人群,他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简单的金融交易,比如购买商品、短期的自然人借贷,那么一定社交上的支付功能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便利。

移动支付的现象篇3

内容提要:肇始于1994年分税制和1995年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改革,至今已届10年。纵观我国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可谓有得有失。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财税体制的平稳运行;但另一方面,财政管理体制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渡性,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弊端,与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转移支付制度有较大差距。

要改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推进立法是当务之急。在公共财政的各个重要环节中,我国已对预决算和政府采购进行了立法规范,然而财政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制度在缺乏相关制度配合的情况下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转移支付立法的缺失,当前我国财政运行中“敞口预算、预决算两张皮”等混乱现象成为始终难以克服的症结,也使《预算法》难以得到很好的遵守,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是不可想象的。

一、当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从1994年起,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开始逐步进行改革,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之初,采取了与原包干体制双轨并行逐步过渡的方法,转移支付的主要方式有:一般性补助范畴,体制补助与上解;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专项拨款;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年终结算补助与上解。从总体来看,我国现行的这套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仍然是一种新老体制同时并存的混合型分税制财政体制,这种方式是不够科学、不够规范的,主要表现在:

(一)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去向安排缺乏监督。较大比例的财政转移支付在资金拨付到各部委之后就进入失控状态,当前大量存在着挤占、挪用、截留、沉淀现象,其共同的特点是让国家受损害而使部门获利。可以说,财政部门只管拨款、不问资金使用去向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二)一般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均等化作用有限。一般转移支付是无条件的拨款,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我国转移支付中的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结算补助都具有一般补助的性质。但是,它们的作用与国际公认的财政学意义上的一般转移支付在政策目标上几乎完全背道而驰。一般转移支付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大致均衡,即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而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却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伴随财政体制的调整而逐渐构建起来的,因而在其政策目标的选择与定位上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诸多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际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虽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方针相对一致,但与转移支付的根本目标相悖。其表现如下:首先,税收返还按收入来源正相关递增,照顾的是原“包干制”下各地区的既得利益,结果是对收入能力强的地区倾斜,与均等化目标毫无联系,客观上延续与固化了原有的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不仅没有均等化功能,反而扩大了地区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其次,原体制补助与结算补助实际上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流动的财力转移,其补助或上解数额都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没有科学依据,并且体制上解地区同时得到大量税收返还,明显有失公平。

(三)专项转移支付拨付随意性大,使用缺乏监督。专项转移支付是有条件的拨款,与政府在某一时期的政策取向、宏观调控政策、处置自然或社会突发事件需要等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常常依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当前我国专项转移支付远远未臻完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有些项目重复设置,存在多头审批现象。这种做法使资金难以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并造成一些地方多头申请,重复要钱。(2)有些资金分配超范围,对本系统安排资金偏宽。如财政部一些司局利用职权向地方财政对口处室安排资金的做法由来已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种做法,违背财政分级管理的原则,政策弊端十分明显。(3)有些资金的分配与实际情况脱节。我国目前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既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测算办法,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法律保障。尤其是目前的县乡财政赤字较大,大部分中央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用于弥补地方财政预算缺口,而且,有时资金规模相当庞大。

二、影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的主要原因

(一)中央财政规模偏小,国家财力分散。拥有较为集中的可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与使用的财力是建立规范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一个重要基础。财力的集中程度,将直接制约转移支付的规模,也决定着中央均衡地方财政收支、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央财政总是占大头,各国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多在55%—65%之间,而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约为35%—45%,而且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与此相比,我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但在财政收入的分配中,我国又是一个具有强烈地方倾向的国家。据估计,全国每年的财政预算外资金都在几千亿元,相当于中国财政总收入的1/3以上。如果把各种难以统计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项目都集中起来,中国财政预算内收入与预算外资金大约为1:1。撇开预算外资金无法准确统计的因素,在有据可查的财政收入中,中央财政收入1995年也只占52%。但作为一个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承担着大量的重要的管理责任,按照财权和事权相一致的原则,中央政府集中的财政收入至少应占全国收入的60%以上。与财政规模偏小同时存在的是财力分散,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4/5属于无条件拨款性质,有条件的拨款不到1/4。在无条件拨款中,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又占80%左右。这种格局的直接后果就是政府为财政均等化进行转移支付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中央政府实际上已经基本丧失了自主调整的余地,也丧失了有效监管和评估的现实可能性和实践意义。财政均等能力的不足使西部许多地区长期无法实现财政平衡,专项转移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被用来平衡地方财政,成为这些地区一种长期存在的从实际情况来看情有可原的普遍现象。至于转移支付职能的实现,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统一。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灶吃饭”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对财权的划分比较明确,而对事权的划分界定不清晰,带来了一些不利后果。首先,上级政府出政策,下级政府出钱,打乱了地方原有的预算。如许多转移支付项目都要求地方提供配套资金,使地方预算无法围绕自己的工作重点编制和执行。而且往往越是需要扶持的贫困地区就越拿不出配套资金,结果有可能是得不到财政转移支付,加剧了地区间财政的不平衡,使转移支付偏离了其本来的政策方向。其次,一些基础项目的事权不清,支出上由谁负责不明确,各级政府对是否应该负担、何时负担、负担多少均无章可循,完全处于随意状态。一切都有赖于讨价还价,或者是下级政府的攻关能力,甚至决策者之间的私交,为权力寻租打开了方便之门。再次,一些上级政府或部门直接安排的本属于下级政府或部门事权项目的转移支付,虽然列入上级的预算,但由下级执行。上级财政预算没有分地区、分项目,致使资金分配下去后,上级监督机构很难对其具体去向和使用效果进行监督测评。同时,由于分配的公开透明度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额度下级财政不知道,能够获得多少转移支付下级政府不能预见,不可能准确地将其编入本级预算,也就不在地方人大的监督范围之内。目前,对转移支付尤其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地方尤其是市县普遍存在“这是争取来的资金,谁能争来谁来用”的思想,管理十分混乱。

(三)转移支付的法律及其责任的规定不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作为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是中央政府在分权性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实施制衡的重要财政手段,其制度设计和实际运作涉及到一些重大的国家政策目标。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规定大多散见于不同时期的部门规章之中,在立法层次和完善性方面都存在很多欠缺。首先,没有专门机构对财政转移支付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使来自于不同口径不同名目的财政转移支付之间目标不统一,标准不合理,政策功能相互冲突,政策目标的实现难以保证。其次,财政转移支付的决定与支付缺乏明确的程序规范,使支付对象、资金数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方面都带有太多随意性和人为因素,上下级之间讨价还价,决策人员滥用权力的现象屡见不鲜。第三,对转移支付的使用过程和最终效果缺乏监督和评估规定,使其在实际运用中处于失控状态,截留、浪费、改变用途甚至中饱私囊的现象难以杜绝。第四,对财政转移支付违规违法行为责任的认定和处罚欠缺全面而明确的规定,使许多违规行为找不到从法律上予以处罚的依据,有的不了了之,有的以轻描淡写的“内部处理”了事,造成了一些部门一些人对转移支付的有关规定视若无物,严重影响了转移支付制度的权威性。

三、对财政转移支付的立法建议

(一)设置专门机构对转移支付进行安排管理。可以考虑在人大财经委中设立一个专门的“拨款委员会”,该机构与财政部无关,负责审批财政部转移支付的申请,监督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有权对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做出罚款决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情况下移送司法部门予以查处。这样可以确保财政转移支付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程序严谨、政策效果有保障。

(二)归并改造现有的无条件支付项目,建立合理的一般转移支付制度。将现行的税收返还、体制补助或上解、结算补助或上解等多种转移支付形式,通过结构转换归并为以均等化为中心任务的一般转移支付。具体思路如下:第二,取消税收返还制度。从上文表述过的税收返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返还定额原则、在财政转移支付中所占巨大比例可知,税收返还制度是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目标无法实现的最根本的症结。税收返还制度一日不取消,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一日无法建立。为给地方政府以调整时间,确保财政体制的平稳过渡,目前较为妥当的方法是在税收返还运作方式不变的前提下,每年从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数中切出一定比例,结合中央拿出的部分资金,一起纳入到按因素法计算的均等化拨款中。切块的比例不宜过于保守,可以设定为每年20%—30%,以尽快将其彻底取消,保证新出台的《转移支付法》不存在任何政策障碍。第二,将体制补助和结算补助改变为“中央与地方预算调整基金”,用于消除因中央某项政府变化而对地方预算产生的影响。例如,税收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某些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为了减轻中央制定的有关政策对地方预算的影响,中央财政有必要对地方进行特殊补助。

(三)建立专项转移支付的决定支付机制和使用监督机制。建立规范的、以服务特定政策目标为宗旨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当务之急是按事权与财权相对应的原则,清理现行各项专项拨款,根据其不同性质合理分类,重新界定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补助项目范围。第一类,对属于中央事权,但出于效率考虑委托给地方具体承办的项目,中央给予承办地方政府委托补助金,原则上中央政府事权范围内的项目所需经费,全部由中央承担。第二类,对于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范围内的项目,应根据项目受益范围的大小确定中央与地方分摊比例,以此确定中央对地方的对称性专项补助。并要将目前由国家计委安排的部分地方性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纳入这项拨款计划中。第三类,对于某些属于地方事权范围,但中央政府出于其政府目标考虑,需要给予一定鼓励和支持的项目,由中央根据某些特殊因素考虑给予非对称性专项拨款。取消要求地方提供配套资金的做法。其中,国家发改委安排的地方性生产性基础建设拨款以及由人民银行安排的“以工代赈”项目财政贴息,也应纳入这类专项补助计划中。

《财政转移支付法》要达到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首先要建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及对象确定原则和发放程序,规范财政部和其他相关部门财政转移支付行为;其次应该规定专项转移支付计划在接受转移的地方政府或部门年度预算编定之前下达,地方政府或部门必须将其如实编入年度预算。规范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财政转移支付行为。

移动支付的现象篇4

(一)政策引导,营造移动支付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围绕建设“小城市大智慧”的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城市目标,制定《怀化市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实施方案(2017-2018年)》,把移动支付推广纳入怀化市“五城同创”统筹规划和建设中,并将“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为移动支付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二是定期召开移动支付便民工程推进工作座谈会,先后多次组织辖内商业银行及支付机构召开业务联系会、银企现场座谈会,从“摸需求、定措施、促协调”三个方面有序推进辖内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建设。三是广泛宣传,强化舆论引导和风险防范。广泛利用电视广播、数字媒体、互联网等平台,持续宣传移动支付知识,营造社会关心、百姓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移动支付”为主题的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集中宣传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移动支付安全知识宣传,使移动支付产品优势深入人心。

(二)创新模式,不断拓展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在推进中,怀化市中支先从支付终端升级改造入手,在智能公交、移动支付菜场、智慧商圈、“移动支付+医疗、教育”“移动支付+政务服务”等各民生领域建设全面推广。各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工商银行怀化分行积极推出e缴费业务,应用“e缴费”app移动缴费服务,实现新晃全县80%以上县直单位成功移动缴纳党费;麻阳工行自2017年11月推广手机app自助缴纳城乡医保,4个月时间完成了11.8万人,2100多万元。长沙银行怀化分行通过“e钱庄”手机app在怀化市城区4所公办小学率先推广使用“智慧校园”系统,“智慧校园”系统共实现怀化城区约15000名学生学费缴纳工作,实现移动缴费898万元。截至7月末,全市云闪付注册用户近10万户,有效用户85160户,占比达85.20%。

(三)示范带动,打造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区。在移动支付便民工程推广期间,采取各种方法让顾客实实在在感受到实惠,每推广云闪付有效客户一名,可以获得银联红包8~16元奖励。开展通过扫码支付1元购10元纪念品,1分钱免费坐公交车,菜场购物随机立减、移动缴费随意优惠等活动,加大了顾客对移动支付便民工程的认识从被动到主动。同时,以非税收入征缴为突破口,创新“互联网+非收税入管理”收缴电子化系统,成功实现了非税收入征收移动支付。非税移动缴费平台开通后,缴款人只需扫描二维码并关注“湖南非税移动缴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随地利用微信缴纳费用,并即时查询掌握缴费动态。新晃县幼儿园和县一中高中部学生全部使用移动缴费,两校通过移动缴费金额达400多万元。

(四)以点带面,成功试点全辖推广。怀化市中支紧紧围绕“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以创建“湖南省电子支付示范县”活动为契机,积极推动将新晃侗族自治县打造成全辖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的试点县。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新晃县在智能公交、移动便民示范菜场、非税收入征缴、移动支付智慧商街等领域取得较好成效,并逐渐成为怀化辖内移动支付领域的一面旗帜。怀化市中支适时在新晃召开了“怀化市推进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建设现场会”,将新晃县移动支付便民示范领域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以怀化市中心支行行发文的形式在全辖进行推广,要求各县市于2018年11月底以前该项工作要有突破、见成效。在怀化市全辖形成了一股全民共同努力推动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建设的热潮。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支付标准不统一不兼容。现有移动支付工具有的需要终端设备,有的不需要终端设备,有的既能在银行poS机上用,也能在公交刷卡器上使用,而有的却只能选择其一,支付宝、微信、各商业银行的等二维码相互不通用,移动支付方式各自为政。眼下,大中型商户一般各种支付手段都会采用,公交更多用市民卡,小商户、菜场、流动摊贩则采用支付宝、微信等。各银行机构仍然主推行内app,统一app推广仍未形成一个共识。另外,各银行机构大多已与微信、支付宝有着深度合作关系,对推广银行统一app热情度不高。

(二)移动支付数据分布散难集中。移动支付形成的海量数据给怀化城市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提供了支撑。但是目前移动支付形成的数据分别掌握在不同的移动支付平台手中,无法有效集中。这不仅造成政府无法充分掌控城市消费数据,城市管理科学化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更隐藏着数据安全的潜在风险。

(三)商户对银联二维码支付工具体验满意度不高。相对于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的快速到账体验,商户对银联二维码支付的体验满意度不高。如有商户反映银联二维码支付工具扫码后没有及时提醒已收到账款,账款需第二天才到账,对于每天业务量大的商户造成不便。

(四)银联推出的优惠活动零散不系统。目前,中国银联推出的一些使用银联移动支付工具的优惠活动比较零散,优惠的受众有很多限制,优惠活动虽然不少,但部分只限特定场景,有的只限某发卡银行的银行卡,真正能普遍惠及广大银联用户的应用场景的活动不多。

(五)不公平竞争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在业务推广中,微信和支付宝由于对商户的准入门槛26低,存在或渠道商、个人等不同形式,渠道成本也不尽相同,使得手续费定价混乱,出现市场变相竞争的乱象,导致市场的垄断,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六)传统消费观念难改。农村地区不愿意使用手机支付的主要人群是49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他们由于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新型事物获取渠道等方面不及年轻人。此外,部分地区由于区位偏远,导致信息闭塞,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认为手机支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金支付仍然是他们支付时的首选和唯一选择。

三、相关建议

(一)加大银行统一app推广考核力度。建议把推广银行统一app列为各银行机构“一把手”工程来抓,提高移动支付推广工作在对银行机构的综合评估考核中的权重。通过加大对该项工作的考核力度,引起各银行机构的重视。

(二)完善银联二维码支付工具的体验效果。针对银联二维码支付工具扫码后不能实时到账和及时提醒问题,指导中国银联尽快改进银联二维码扫码的体验效果,使该工具更具竞争力。

(三)改善使用银联移动支付工具的优惠措施。引导中国银联优化使用银联移动支付工具的优惠方案,设计出一款用户只要使用银联移动支付工具,就能享受到银联出台的优惠措施,增强吸引力,研究建立发卡机构“费用分摊利益共享”的银联移动支付工具推广长效机制。

移动支付的现象篇5

【关键词】“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农村公共服务

自2002年开始在全国农村推行税费改革以来,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基层财政“空心化”的趋势,使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职能缺位现象更为严重。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湖北省率先进行了农村公共服务“以钱养事”的体制改革,开始对以乡、镇、站、所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造,推行了以建立“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然而,湖北省在“以钱养事”的转移支付制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将有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一、现行“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是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和解决地区公共服务不均衡所采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制度安排,也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1、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的支撑和保障,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如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或者相应的关于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规定,使得转移支付制度在施行的过程中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客观上降低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决策和运作的民主性和规范性。

2、支农资金支付形式的不确定性

在“以钱养事”这一机制中,规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专项用于农村公益的资金,以及上级拨付的其他农村公益专项资金作为“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重要的资金来源,这种把本身就因为支农项目的不确定性并具有波动性的“农村公益专项资金”作为“以钱养事”的资金来源,对资金的数额、支付的时间及方式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得“以钱养事”的资金来源具有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3、单一的纵向转移支付

根据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有效率的转移支付一般采取的是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转移支付体制,而我国一直采用单一的纵向逐级传递式模式,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几乎没有,更不要说城市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这种单一的横向缺失的转移支付模式不仅不利于减轻中央财政的负担,而且因为资金来源的有限,也不利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转移支付中支农资金流经的渠道过长

我国目前有五级政府,是世界上主要国家中政府层级最多的。这种层级过多的政府结构增加了财权事权划分的难度,影响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而且,我国转移支付的支农资金从中央划拨开始,要流经每一级政府,每一级政府都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或办事委员会来分析决策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这样,每一环节的办公费用都会消耗一部分资金。同时资金流经的渠道过长,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金在拨付流通过程中缺失现象严重,大大增加了资金流动的成本。

5、资金划拨方式不合理

湖北省政府规定,农村公益的项目经费应该根据合同规定,按时间、工作进度拨付,财政部门采取国库直接支付的办法将经费直达给承担服务的主体,保证专款专用。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不少乡镇却将拨付到村级的转移支付资金由“拨付制”改为“报账制”。而且不少县级财政部门不按政策规定将服务经费直接拨给服务主体,而是将服务经费拨付到乡镇财政,再由乡镇财政发给承担服务的主体,这样不仅造成乱报账,而且使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到位不及时,甚至被挪用、挤占。

6、资金管理主体错位,管理过程不透明

我国现行的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十分混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主体错位。转移支付资金是村级组织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而镇级农经中心是集体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方案应当由农经中心编制或农财共同编制,报市农经、财政部门共同审核。这样才能避免应属财政列支的费用转嫁成为农村负担。但是,在转移支付的资金到达地方的时候,很多乡镇把已分配给村级使用的转移支付资金仍视作财政资金直接交由乡镇财政所管理,由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运行,乃至于资金的分配、使用、核算等与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基本不沾边。二是管理不透明。在很多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原则、分配额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一直实行内部操作,公众乃至下级管理主体都一概不知。特别是有的地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者与所有者分离。具体落实到一个村,对于转移支付的资金应分配多少,实际分配了多少,分配下来的资金用了多少,用在了哪些项目上,最后是结余还是透支等等问题村民乃至村委会都一概不知,根本无法监管。

二、与“以钱养事”相配套的转移支付制度要求

1、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的本质要求

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实现财力均衡的基本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特别在农业税取消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仅是保障村级工作正常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更是保证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柱。所以,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体制是我国财政体制的本质要求。

2、“以钱养事”要求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按照“以钱养事”中“钱随费走,费随事留”的新理念要求,将原来按“七站八所”的人头数所拨付的资金改为按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项目的多少来拨付经费。这样,“钱”就成了这一新机制成败的关键。按湖北省政府的规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专项用于农村公益的资金以及上级拨付的其他农村公益专项资金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从2006年起,省级财政每年筹措一亿元资金,对实行以“钱养事新”的乡镇“以奖代补”,通过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支持乡镇公益性事业发展。由此可见,转移支付资金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重要资金来源,完善转移支付体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客观需求。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一新机制实施的成败。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提高“以钱养事”中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措施,追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状态,对于“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推广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以钱养事”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措施

根据世界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转移支付体制中的经验,要有效地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效率,不仅需要建立关于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体系,还要确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资金来源方式、拨付渠道、管理方式以及支付方式。

1、明确、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证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转移支付本来就关系到国家财力在各级政府间的流动,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分配形式。具体到“以钱养事”这一涉及项目众多、管理主体复杂的措施的落实上,规范化、法制化就成为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只有以法律的形式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使用等环节加以规范和协调,用法律把公共财政体制中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原则、资金划拨形式、划拨标准等明文规定下来,从制度上保证资金的使用,才能避免这一机制在运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性,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2、资金的来源、流通和实施环节是关键

(1)明确多方面的资金来源。目前中央财政负担过大,我国工业已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只有在纵向转移支付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城市地区对农村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体制,才能在不增加中央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加大对“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资金投入力度,从源头上保证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落实,使城市和农村相互支持、协调发展。

(2)适度合理的资金拨付层次。据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转移支付的资金在拨付的过程中,经过的层次越少,越能防止资金在拨付过程中的流失,保证资金最后足额落实到“事”上。

(3)采取账户直达的“拨付制”的资金划拨方式。目前在公共财政体制里,比较常用的资金划拨方式有两种,报账制和拨付制。前者是提供服务的主体在实施完职责范围内的项目后,凭相关的发票等有效证明领取所需资金的一种方式;后者是服务主体在项目开始时就被给予了相应的资金。在公共服务的这一特殊领域,采取账户直达的拨付制的资金划拨方式,不仅能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而且能有效的避免在报账过程中的寻租现象。因次,在拨付公共服务项目经费时,应由相关部门根据有关预算标准将项目实施所需一定比例的资金用账户直达的方式,由县财政直接拨付到服务人员个人账户上,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资金管理主体明确、过程透明。转移支付的资金要落实到具体的支农项目中,只有明确管理主体,并把使用资金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进行公开,接受村民监督,才能做到既让农村公共服务的主客体放心,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特别是在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使用两个方面要公开透明,同时实行资金专户管理,把资金总额、拨付标准向社会公开,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资金无截留和挪用,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构建“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制度的路径选择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结合我国目前转移支付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比较滞后,人为因素影响大,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等现实情况,本文认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保证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一是全国人大应制定专门的转移支付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和收入权利,在此基础上确定转移支付的规模、责任主体、转移支付的具体形式、支付渠道等;二是地方政府应制定关于地方专门的转移支付法规,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范围、管理主体、支付形式等加以明确规定,保证转移支付制度在地方的实施。

2、逐步建立城市对农村的转移支付体制

由于受历史、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转移支付的资金都是单一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中的一部分,资金来源单一。在这方面,本文认为应该采取纵横并举的转移支付的方式,特别是在我国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和城市工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而农村发展滞后、两者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国应在逐步建立东部对西部、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转移支付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从而在不增加中央财政压力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3、减少转移支付中支农资金流动的中间环节

中间环节过多,项目资金层层延压,最终实际到达村里的资金所剩无几。因此对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的资金,应由中央按照相关比例要求直接拨付到各省,再由省到县,由县根据项目使用要求,采取账户直达的方式,将资金直接拨付到服务主体个人账户,缩短中间拨付渠道,防止被挤占、挪用和代扣现象的发生。

4、建立“拨付制”的资金拨付方式

为保证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的资金足额、及时拨付给服务主体,应加强对乡镇政府把转移支付资金由“拨付制”改为“报账制”现象的整治。公共服务资金的管理主体应在项目审批确定后,按预算要求,在项目开始时就用账户直达拨付相应的资金给服务主体,确保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的及时到位,有效防止乱报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建立明确而透明的资金管理体制

(1)明确管理主体,搞好分工协作。可采用由专门独立的机构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管理的方法,对转移支付中的支农资金,由县财政部门建立专户按照规定的额度和期限将转移支付的资金拨付给乡镇农经部门,由乡镇农经管理部门作为管理主体,设立转移支付的核算专页,单独核算,而乡镇政府的其他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不得参与资金的管理,只赋予其相应的监督权。

(2)建立支农资金公开透明的管理体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将支农资金的分配原则及分配方式向各级政府及公众公开,让地方明白应该分配多少资金、按什么标准分配,方便地方主体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对分配下来的转移支付的资金金额、用途等,都应向村委会和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保证资金的使用方向。

(注:该论文是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建立公共服务“以钱养事”体制机制研究;立项编号:[2007]083。)

【参考文献】

[1]张敏: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实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第24卷第3期.

[2]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强农村公益的试行意见.鄂办发[2006]14号文件.

移动支付的现象篇6

关键词:3G时代;电费回收;移动支付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113-02

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价值实现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3G时代的到来,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移动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然而,电费回收模式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电力客户电费缴纳还是传统模式的延续,客户缴费服务并没有获得大的改善。与电力用户几何级的增长速度相对比,电费缴费难已经成为制约供电企业服务提升的一块短板[1],不仅影响企业的效益和效率,并且影响了客户满意度而有损于企业形象。因此,供电企业需要借鉴其他行业先进的经验,拓展与信息技术、金融行业的共赢合作,改进现有的电费管理和回收模式,使更多高效、便利、安全的信息技术手段渗透于电费回收工作,改善现状,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社会价值。

一、居民电费回收模式

按与信息技术结合程度以及目前普及程度,可以将电费回收模式划分为传统回收模式与新兴模式。

(一)传统的电费回收模式

1.电力营业厅收费。营业厅收费模式是电费回收传统模式的代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营业厅作为供电企业服务客户的窗口,在收取电费的同时还承担着对外展示企业形象、与客户面对面沟通的责任,因此,营业厅作为供电企业的专用营业场所,需要环境整洁、交通便利,城市区域内分布合理,营业厅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优质的服务、业务水平。然而,营业厅前期投资巨大,各类设施、人力资源占用量大,难以实现7×24小时服务,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由于以上因素,营业厅收费模式需要其他模式的补充。

2.走收模式。传统的走收模式可以为特殊群体和偏远、欠发达地区的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但是,走收需要增加供电企业人力成本支出,同时,走收模式中的资金安全和收费员人身安全难以保证,因此,走收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或特定区域收费的过渡手段。

3.银行代收费。银行代收费从早期的大客户电费托收发展成为目前电费回收的主要手段,与供电公司营业厅相比,银行网点分布范围更加广泛,拥有更全面的金融业务的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安全保障体系,供电营业厅可以在银行网络上使自身业务得以延伸,另外银行atm的自助缴费功能实现了7×24小时的缴费服务,进一步弥补了供电营业厅在收费时间上的缺陷。但是银行网点仍然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客户需求,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金融理财类业务的发展,银行网点的业务量骤然上升,银行排队成为普遍现象,银行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用电知识,客户缴费时产生疑问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对供电企业形象将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新兴电费回收模式

1.网上营业厅。网上营业厅是指供电企业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通过企业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业务受理、业务咨询、投诉受理、缴费等业务,营造了虚拟空间的营业场所,使供电服务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上营业厅收费模块采用的主要技术是电子钱包技术,电子钱包是电子商务中用户常用的一种支付工具,尤其适用于小额购物,电子钱包将银行账户和客户端软件相结合,用户通过银行账户进行网上在线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模式和技术,网上营业厅收费被客户接受的程度还有待时间的考验,而安全和隐私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势必将影响着电费网上支付的发展和普及。

2.移动支付。移动支付是移动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支付可以简单定义为借助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通过手机短信、iVR、wap等多种方式所进行的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交易活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内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连接了互联网与用户间“最后一公里的距离”,互联网的作用也因此被扩大到了更加广阔的物理空间。移动商务具有许多传统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所不具备的特有属性,同时也为电费支付提供了更加新颖、便捷和个性的实现方式。

除了以上主要支付方式以外,电费充值卡、商收费等也在电费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兴电费回收模式与传统回收模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新兴电费回收模式拓展了电费回收的渠道和空间。

二、电费缴纳移动支付的几大优势

(一)技术基础

2009年1月7日国内3G牌照正式发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获得tD-SCDma、wCDma和CDma2000牌照,由此,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各大通信运营商对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实现了高话务区域的立体覆盖及主要交通干线的无缝覆盖,3G标准下,移动网络能够满足中高速的数据传输业务需求。移动商务由此拥有了强大的技术后盾,其中的移动支付更能得益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逐步的完善。电费缴纳作为移动支付的典型应用之一,在强大技术基础的支撑下,势必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用户群基础

近几年来手机用户普及迅速,据统计,2004年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到3.34亿,约占中国人口的1/4,截止到2006年5月,中国手机普及率已超过30%,用户数达到4.21亿,虽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手机用户增长幅度将逐渐放缓,但是仍将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市场前景依然看好。根据市场研究组织iemR的报告数据,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7.38亿。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手机给予人们沟通便利的同时,用户对手机功能有了更多的期望,移动商务较传统的商务模式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具时效性的服务。传统的电费支付模式受到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制约,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电费移动支付将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逐步培养而得到迅速普及。

(三)移动支付优势基础

采用移动支付,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可以方便的完成整个交易,用户无需亲临业务现场,可以减少往返的交通时间和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也节约了交易成本。移动支付灵活便捷,如果某项支付达到普及,交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如果电费的移动支付结算简便可靠,供电企业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甚至减少人员和运营场地的投入,将资源更多的投入到价值的再创造中,从而意味着效率和收益的提高。

移动支付在小额支付上更能发挥优势,小额支付主要指100元以下的支付。这主要是因为首先相对电子网络购物来说,手机存储显示能力以及电池续航能力有限,不能进行长时间大信息量交互,移动支付更适用于交易频繁发生的、商家产品或服务明确的、交易程序简明的支付活动;再者,移动支付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安全性还未受到广泛认可,因此,小额支付优势更加明显。“手机钱包”是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移动支付业务。“手机钱包”主要有两方面实现途径:一是把银行卡联网系统与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相连接,以银行卡账号为支付账号,以手机号码为支付标识,把用户的银行卡账号和手机号码进行绑定,通过手机短消息、iVR、wap、JaVa、weB等通信接入手段,以银行卡支付;二是建立手机钱包中支付账号,与移动BoSS系统的话费绑定,以话费来实现用户支付的需求。由于绝大多数国家的金融管制政策都比较严格,对非金融机构经营金融类业务有着严格的控制,为避免与国家金融、税务政策相抵触所以“手机钱包”第二种实现途径应用范围很窄,目前就我国来说,主要局限于运营商与门户网站联合推出的短信、点歌等服务以及与福利机构联合推出的募捐等服务。

普通居民用电费用正好符合移动小额支付条件的要求,它要求频繁的有时间限制的交易,数额不大,提品的商家是信誉良好的供电公司,所以电费移动支付具备发展的先天条件。结合网络调查报告,这一点也被充分证实。北京信索咨询公司在2008年对移动支付市场情况的调查问卷中,问及到受访者“什么场合下使用移动支付会带来方便”,按照提及率,排在前四位的是网上购物、公交车乘车费、购买公园/电影等门票、公共事业缴费(如水电费)。另外,移动网络覆盖远远大于传统电费缴纳网络的覆盖,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山区等交通不便、人员分散的地区,移动电费支付在方便客户和节约供电企业成本方便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由此,电费移动支付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合作共赢基础

随着通信市场竞争的加剧,手机用户aRpU值逐步呈下降趋势,各大运营商都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移动支付摆脱了现金支付的束缚,是继信用卡之后的又一种消费方式的革命,也将是移动运营商为消费者提供的重要增值服务之一,在新技术和新的商业运作下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鉴于目前消费者普遍存在的对移动支付安全性的疑虑,消费者对业务提供者的信誉有较高的要求,供电企业资金雄厚,发展稳健,移动运营商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双方具备共赢合作的基础,同时移动网络技术的渗透也使这种合作走向必然。

三、结语

手机支付是电费在3G时代高效的支付手段之一,这一新业务的推广和普及能够是价值链上的各方受益。对供电企业来说,高效的支付手段节省电费回收环节的运营成本,提高资金回收效率,节约企业资源,提升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有明.供电企业电费回收模式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4).

[2]王有为,胥正川,杨庆.移动商务原理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移动支付的现象篇7

关键词:移动支付;J2me;mVC;安全

引言

移动终端和无线通讯技术在高校校园的普及,为校园无线移动应用提供了大量的用户群。同时由于校园中存在着很多小额支付的情况,例如支付图书馆借书的超期费用、补选课程的差额费用、班费、印刷学习资料费等。这些烦琐的小额支付既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开销也给学生带来了不便。因此本文考虑使用无线移动技术来解决高校的小额支付问题,以提高办事效率。

目前,在我国移动在线的手机支付业务比较多的是基于智能手机终端。在这些移动终端技术中,能处理移动支付的有J2me、wap、SmS或Sat技术。J2me技术具有可移植性、网络资源消耗与服务器负载低、事务保护、安全性、容易安装等特点,在手机支付领域中占了比较大的优势。因此我们拟采用J2me技术实现高校移动小额支付系统。

1、系统需求分析和用例设计

1.1手机小额支付相关概念和问题

手机支付也称为“移动支付”,它是在移动运营商和商业银行之间加入第三方构筑的转接平台,实现“一点接入、多家服务”的业务模式。通常基于手机的业务项目可以分为四大类:查询、缴费、消费、转账。例如,现在信息查询可以包括:股票行隋、商品防伪编码、考分查询、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第三方的介入,使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之间在技术、业务等合作领域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开拓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在手机支付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是安全问题。为此,一方面需要银行对用户的交易密码和一些敏感数据做加密处理,同时又要让业务系统独立处理业务往来,对于系统业务的访问要有安全日志等监测措施。校园小额支付系统可以作为第三方移动业务服务提供商来促进移动电子商务在高校的发展,并且在财务的结算上可以与原有校园网中的财务管理系统相结合,独立于银行的业务往来。因此它将更具有高校内部网特性,更能满足安全性的要求。

1.2系统需求分析和用例设计

本系统向普通用户(包括手机终端用户和pC浏览器终端用户)和管理员提供小额支付业务服务。整个系统分为普通用户子系统和管理员子系统。其中向普通用户提供在线注册、个人信息管理、在线充值、查询公告、在线支付、账单查询功能;向系统管理员提供包括个人信息管理、在线查询、在线生成充值卡等功能。

1.2.1服务器端主要用例

服务器端面向系统管理员,主要有以下用例:

公告管理向系统管理员提供公告的添加、查询、修改和删除功能。

交易信息管理提供交易信息的统计和查询。

免值管理提供生成充值卡功能。系统生成一定数量的充值卡,并将充值卡信息写入数据库。可以用充值卡实现学生账号的充值。并能进行充值卡和学生账户资金一致性检查和查询。管理员可以查询系统记录的所有充值记录,以便日后核对业务总量。

账号管理提供学生账号的管理、查询、挂起和注销功能。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学生的财务账号,例如:很多高校已经给学生开设了校园卡,学生有惟一的账号,校园卡可以由学生充值。否则,需要给每个学生设立一个惟一识别的财务账号,账号可以和学生证号相关联。

交易信息的合法性检查提供对交易信息的合法性管理,防止出现非法的交易事件,可以采用手工的或自动的检测和过滤机制。在本系统中目前还是采用了手工的方式。

1.2.2客户端主要用例

在客户端面向手机用户或pC浏览器用户,以下针对手机用户给出客户端的主要用例:

用户管理提供用户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功能。用户通过注册,登录后可以使用各个模块的功能。同时用户也有权利将开通的账号注销掉。

在线缴费提供在线支付和转账功能。主要是实现校园各服务机构的在线小额费用收取。在线支付费用,包括支付借书超期费用、支付图书赔偿费用、支付重修费用、支付等级考试费用、支付图像采集费用、支付水费、支付电费等。金额的输入可通过购买和输入充值卡两种方式进行。转账是指账面金额在两个手机账号之间的转移。

在线查询提供各种账目的明细查询。在系统上使用支付和买卖功能或者转账功能后会产生相应的账单,用户可以查询一定时间内的账单。

在线服务向注册用户提供天气的查询,新闻通告以及投诉建议的和相关信息查看功能。

在线交易提供类似于有线网络的信息平台,系统采用手机客户端交易信息并同时提供买卖商品的功能。

系统存储及安全管理提供本地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安全管理。

1.3主要的业务流程

在图1中,我们给出了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分析。

2、系统主要类图设计

2.1服务器端系统设计和主要类图

为实现上述的用例分析和业务流程,在服务器端主要设计了普通用户类、管理员类、支付账单类、充值卡类、充值记录类、公告类、部门类、转账账单类。类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2.2基于J2me技术的客户端支付界面的主要类图

客户端除了用户、账号、天气、商品、部门、账单、转账、在线服务、充值卡以及对应于本地存储的对象账单存储,卡号存储类外,基于J2me的技术的手机端支付界面的主要类图如图3所示。

客户端界面包含了Form、List、textBox、alert类等,这些类继承Screen父类,而Screen类又实现Displayable接口。Form类中命令主要实现CommandListener接口,提供相应按钮事件。Canvas类,通过指针绘制接受用户的输入,触发keypressed()事件相应用户请求,通过paint方法绘制需要绘制的对象。

3、关键技术

3.1基于mVC模式设计方法

本系统在设计时采用了mVC模式,如图3所示。在模型层封装了模型的状态、负责响应模型状态的查询、应用程序的功能,如卡号、账单等信息,或者保存对象的状态。当状态改变的时候通知视图改变模型状态。

移动支付的现象篇8

关键词:银行卡;个人支付手段;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9-0084-04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银行卡各种支付模式的工作机理,发现各种支付模式存在的缺陷及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为进一步完善、改进和丰富支付模式提供依据,促进我国银行卡个人支付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基于poS、atm等传统机具的个人支付手段

利用poS刷卡消费和利用atm取现已经是城市居民司空见惯的现象。以poS刷卡并带密码验证的消费交易为例,一笔交易从发起到结束的全过程如下:持卡人在poS终端上刷卡,并输入个人密码;poS在进行简短的信息处理之后,把信息转发到收单机构(指直接与商户进行交易资金结算的金融机构,一般是银行);收单机构把交易信息转发给信息中介组织(银行卡联合组织,银联);信息中介组织根据银行卡的相关信息,判断卡的路由方向,并把交易转发到发卡银行;发卡银行对交易的有效性进行校验并做出裁决,决定交易的成功与否,并把交易的应答结果按照原路返回给poS。在顾客签单之后,一笔交易就宣告完成。

分析以上的交易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交易的特点:1、以银行卡磁道信息、个人密码和银行卡对应的账户信息作为判定交易的基础;2、交易环节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交易的中断甚至可能造成错账的发生;3、交易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获得银行卡的相关信息。在银行卡发展的早期,由于交易网络的不发达,银行卡交易成功率较低,影响了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交易网络日趋完善,交易成功率也逐渐升高。但是,利用克隆的伪卡犯罪的所谓“高科技犯罪”现象层出不穷。由于伪造带密码验证功能的银行卡需要同时知道银行卡的磁道信息和个人密码,以下三类人群最有可能掌握完全信息:1、交易发起方利用相关设备偷盗客户银行卡的磁道信息和个人密码;2、交易中介方(收单机构和信息中介组织)工作人员解密收到的客户磁道信息和个人密码;3、发卡机构工作人员盗取客户的磁道信息和个人密码。目前在中国,收单机构、交易中介方和发卡机构均为金融机构,如果发生大面积的银行卡盗刷现象,不仅会给金融机构带来资金损失,并导致金融信用风险,会极大地降低居民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

为了降低银行卡支付的风险,金融机构一般通过如下手段来增加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针对磁卡人磁道信息可能被盗录的情形,采用从磁条卡向芯片卡迁移的手段来降低信息被盗录的可能性。从磁条卡向芯片卡迁移就是银行卡产业界所称的“emV迁移”。emV迁移最早由euro-pay,master和Visa三家银行卡联合组织发起,并在欧洲及其他发达地区得到了成功推广。我国几大银行也基本完成银行卡的收单系统改造以适应emV卡的需要,下一步主要是发行符合emV规范的芯片卡。2、针对交易环节中可能的内部人信息泄漏,采用加强银行卡磁道信息安全管理、加强用户密码加密强度、进行报文完整性验证等方式来增加犯罪的难度。3、加强对交易过程的监控,实时发现可疑交易。有的金融机构还在卡内金额发生变动时,采用短信通知的方式及时通知持卡人以降低风险。虽然利用这些方式可以降低银行卡支付的风险,但不能完全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

poS、atm支付方式除了存在上述的金融支付风险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支付设施的稀缺性。虽然最近几年,银行大力发展收单业务,增大poS商户的数量,扩大对atm的投资,但目前poS支付方式尚不能完全覆盖到地级市。而atm因为它高昂的购置成本和维护成本也很难在中小城市得到大力推广。要普及银行卡支付必须依靠新的支付模式。

二、基于移动终端或电话终端的个人支付手段

移动终端是目前我国保有量最大的通讯工具。信息产业部的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6底,国内移动通信用户已经达到了4.6亿,普及率达到了35%。移动终端由于其普及性和操作方便性被银行卡产业界作为下一个主要的支付手段。依据移动支付采用的技术路径不同,可以把移动支付分成三种模式:1、基于短消息、USSD(非结构化补充数据)等采用短信信令通道的短信支付方式;2、采用wap方式进行的网上支付方式;3、采用nFC(neayFieldCommunication)方式进行的近距离非接触支付方式。

(一)短信支付方式

短信支付方式是整合移动运行商和银行卡中介组织(银行卡联合组织、发卡行)等信息网络的一种支付方式。根据合作方的不同,可以分成移动运营商+银行卡联合组织和移动运营商+发卡银行两种方式。

发生交易之前,持卡人必须通过签约方式同意把指定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绑定起来,并开通移动支付功能。并且为了安全起见,发卡银行应该为银行卡的移动支付设置最大单笔交易金额限制和指定时间段单位内最大累积交易金额限制。发卡行还应该为银行卡的移动支付功能提供与atm取现、poS消费、网上支付等不同的密码,以降低银行卡信息泄漏的风险。

在采用移动运行商+银行卡联合组织合作方式下,一笔移动支付的交易流程为:

1、持卡人通过移动终端,输入所购买商品、支付金额和手机支付密码等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到移动通讯公司的指定服务代码;

2、移动通讯公司把移动号码信息转换成用户的卡号信息并按照与银行卡联合组织约定的格式把交易信息转发给银行卡联合组织;

3、银行卡联合组织根据银行卡信息来判定交易路由,并把交易转发给发卡银行;

4、发卡银行对交易的有效性进行校验并做出裁决,决定交易的成功与否,并把交易的应答结果按照原路返回给移动通讯公司;

5、移动通讯公司向用户移动终端发送短信通知交易成功与否。

交易流程如图1所示:

在移动通讯网络+银行卡联合组织网络模式下,交易的安全性在移动终端至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支付网关之间的安全由移动通讯网络内部安全系统来保证;在金融专网内部,采用传统的加密系统进行加密;在移动通讯网络与银行卡联合组织之间采用双方约定的加密方式加密。

采用该模式最大的好处就足终端的可得性、可用

性。只要移动终端有短信发送和接收功能,就能够在完全不进行改造的情况下方便地进行金融交易。中国数以亿计的移动通讯用户都是潜在的移动支付客户群。同时,移动终端作为信息接收的载体也是商家支付类广告的最好平台,能大大降低广告成本。庞大的消费群体,低廉的交易成本,较低的广告成本都成为银行卡组织和移动通信运行商看好该市场的主要原因。

但是,该模式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在该模式下,很难完成现场交易。所谓现场交易指的是面对面、有实物交割的交易。目前,该模式主要应用于公用事业缴费(水、电、煤、通讯费用)、、点卡购买等不需要进行实物交割的交易中。另外,由于要进行移动终端代码和银行卡卡号之间的转换,移动通讯运营商或者银行卡联合组织必须保留用户的移动终端代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这也会给持卡人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该模式存在的上述缺陷决定了它只是一个过渡性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银行卡产业界都在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移动运营商+发卡银行的合作模式与移动运营商+银行卡联合组织合作模式交易流程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移动运营商为发卡银行提供单独的短信接入号码,中间不再需要银行卡联合组织进行交易路由。移动运营商+发卡银行的合作模式与前一个模式存在相似的优缺点。基于短信的传统通信并没有特别高的安全要求,移动端安全性能问题可能会成为制约发展的一个隐患。

(二)网上支付方式

众所周知,市面上较为流行的移动终端都提供无线上网功能。wap就是一种采用移动终端上网的方式。在采用wap方式进行移动支付时,移动终端只是提供了一个无线上网的方式。基于wap的网上支付与其它的网上支付模式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在此不再赘述。

(三)近距离非接触式支付方式

nFC是由飞利浦nXp(原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和诺基业共同开发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和无线RFiD3(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基础架构兼容,还可以同样的方式阅读卡,可实现双向信息的传送和阅读。nFC技术目前已经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应用nFC技术的移动支付方式能解决其他方式不能解决的现场支付问题,因而它得到了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卡产业界的一致青睐。

在基于nFC的支付方式下,一笔典型的移动支付的现场支付交易流程为:

1、用户在poS商户处选购商品,并进行结算,进入支付流程;

2、用户将具有nFC支付功能的移动终端靠近具有nFC信息阅读功能的poS终端,poS终端获取加密后的用户的磁道信息和银行卡卡号信息;

3、在用户输入密码后,poS终端将交易信息和加密后的银行卡信息发送到收单机构;

4、收单机构通过交易要素判断交易渠道为移动支付,并发送到专门处理移动交易的移动支付平台;

5、移动支付平台解密收到的银行卡信息,并根据银行卡信息来选择交易路由,通过银行卡交易网络把交易发送给发卡方;

6、发卡方验证交易后,决定是否批准该笔交易,并把应答信息通过原路径返回给poS终端。

通过以上流程图可以发现,基于nFC的移动支付与传统的基于poS的支付交易流程大致相同,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传统上是由poS直接阅读银行卡磁道信息,而移动支付模式下是从移动终端获取加密后的银行卡信息。从而,减少了用户随身携带银行卡的麻烦,并降低了银行卡丢失造成损失的风险;同时由于poS获取的是加密后的银行卡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卡信息被盗录的可能。但是,需要有安全方便的手段把用户的银行卡信息下载到移动终端中。目前,银行卡信息下载一般采用“空中下载”技术。

2、基于nFC的移动支付交易信息要发送到专门处理移动支付的支付平台,并进行解密处理。从而在每笔交易之前,移动支付平台需要与移动终端约定支付密钥。目前,约定支付密钥一般采用如下流程:首先,移动终端的芯片一般由移动支付平台持有者发放,并事先储存了一个主密钥;

在每次交易时,移动终端随机产生一个随机字符串,作为工作密钥,并用该工作密钥加密银行卡卡号信息;同时在交易时,把用主密钥加密后的工作密钥与银行卡信息一起上送给移动支付平台。移动支付平台在收到交易信息后,首先根据移动终端唯一iD来获取主密钥,并用主密钥去解密加密后的工作密钥;然后,利用工作密钥去解密加密后的银行卡信息。

基于nFC的移动支付最大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传统上的银行卡支付渠道,从而保护了既有投资,并降低了持卡人和商户培训成本;同时,基于nFC的移动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银行卡交易的安全性,避免了银行卡信息在商户端被盗录。

从银行卡产业界来说,基于nFC的移动支付方式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从移动运营商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未必是最好的选择。移动运营商在基于nFC的支付方式中的参与主要体现在利用“空中下载”方式为用户移动终端植入银行卡信息。作为坐拥亿万用户的运营商,在移动支付方面可能会有自己更好的选择。

三、其他支付方式的展望

基于移动终端或电话终端的个人支付方式比基于poS、atm的支付方式无论在安全性和可普及性方面都更胜一筹。而基于生物识别的支付方式在安全性上会更有保证。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基于生物识别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声音、指纹、虹膜等在理论上都具有唯一性。只要绑定用户的生理特征与银行卡信息,理论上就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支付模式要求发卡机构或者中介结构把用户银行卡信息与用户的生理特征进行绑定,还要求商户终端能够正确阅读用户的生理特征。

基于生物识别的交易流程主要为:

1、在交易进入支付结算时,销售点利用设备获取持卡人生理特征信息;并与交易信息一起上送到收单机构;

2、收单机构根据持卡人生理特征信息获取持卡人的银行卡信息并把交易信息发送给银行卡联合组织;银行卡联合组织把交易转发给发卡方;

3、发卡方验证交易后,决定是否批准该笔交易,并把应答信息通过原路径返回给销售点。

目前基于生物识别的支付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是用户特征信息一般只能在发卡方与银行卡之间绑定,收单机构无法从生物特征直接识别出卡号并进行下一步处理。从而,指定的销售点只能接受特定银行的银行卡,降低了该种支付模式的适用性和普及性。目前,基于指纹的支付模式已经在社保以及部分银行得到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基于银行卡的个人支付手段会越来越丰富,普及率会越来越高,同时金融风险也会不断降低。

四、结论

基于银行卡的个人支付模式以其高效、便利、安全等特点,在消费支付领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美国,卡支付已经逐步替代现金、支票等纸质支付工具,成为个人支付方式的主要发展方向。2004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中,有37.73%是通过卡支付方式完成的。

移动支付的现象篇9

【关键词】政府转移支付误区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财政高度集中的国家,政府的转移支付行为无所不在。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通货膨胀和收入差距的拉大,政府转移支付的效率和公平之争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而我国的养老金空账、城镇医保实际效果差、初见端倪的失业陷阱问题都被一些学者归咎于政府转移支付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但是,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当下社会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源于社会背景,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转移支付所固有的问题造成,与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的问题无关。因此,探讨政府转移支付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政府转移支付的概念和误区

(一)概念界定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权和税收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其是对国内的提供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对国有企业补贴、失业保险、公共投入以及对国外的捐赠等一系列行为。在现代社会,此类转移支付行为成为我们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国家扩大政府转移支付行为,如养老金的给付、医保、住房补贴等,从而充分体现国家财政的福利性质。

(二)存在的误区

政府转移支付在实行问题上的误区,究其根源就是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的争论。效率,即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公平,即起点公平、程序公平以及结果公平三个方面。我们讨论的政府转移支付,更多的是通过政府的行为关注于结果公平。

我国的政策是由十四大的“兼顾效率与公平”转为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最后转为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明确摒弃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这一系列的转变,无疑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贫富差距现象拉大息息相关。基于图洛克先生、奥肯先生、弗里德曼先生的观点,是因为任何国家的政府转移支付先天不足,存在缺陷。

早在1962年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他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就通过对累进税制的检验提出了“政府的社会保障行为是在劫贫济富”的观点。图洛克在《收入再分配的经济学》中,很好地论述了此观点。以瑞士为例,瑞士的很多问题都由公众直接投票决定,沃纳·庞马雷纳选取了巴塞尔的很多公社,调查了公众对预算进行直接投票的再分配效应。他的研究表明,当允许群众直接对这些政府转移支付行为进行投票时,至少不存在向穷人转移资金的强烈倾向。林赛和齐克通过对加拿大健康计划的分配效应的调查,发现了“加拿大健康保险的大部分成本是由经济上的弱势群体所承担的。”

同时,结合奥肯提出的“奥肯漏桶”,之所以会出现“劫贫济富”和“对效率公平的争论”是由于存在漏出量。漏出量分别是:1.行政管理成本;2.工作积极性;3.储蓄和投资;4.社会经济的漏出量。

漏出量是不可避免的。“奥肯漏桶”更多地表现为税收制度可能带来损失效率和公平,社会保障支出可能导致“贫困陷阱”和“失业陷阱”,由于存在社会保障,穷人可能会一直处于贫困,失业人员因为社会保障的存在更加不积极去寻找工作。奥肯提出的是一个普遍的缺陷。但是,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有些弊端在中国并不明显。

三、对策分析

鉴于政府转移支付行为天生的缺陷,我国目前没有一套措施可完全解决政府转移支付的漏洞。并且,政府转移支付行为很大程度上解决市场经济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因此,应尽量采用一些措施缓解政府转移支付行为的漏洞。

首先国家公布的政府转移支付行为必须提前考虑该措施的长期影响。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措施的调整,避免长期性的影响。同时,由于存在地方的差异,国家也应该给予地方适当的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已经开始逐渐让步市场,减少公权力的干预,让市场发挥基础调控作用。结合欧洲各国的经验,我国应该进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划分权责,前提是让地方政府掌握一定的财权,避免单纯依靠买卖土地来获得财权的现象。其次,应当增强监督机制。国外存在审计委员会制度的监督机制,通过每年对政府转移支付行为的评估,进行数据的公布。国会也开始审核行政转移支付行为,在必要条件下进行法律调整。我们国家也可以借鉴这一制度,国家统计局可以对我国政府转移支付行为进行数据评估,人大与政协发挥监督机能,与民意听证会并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

诚然,对于政府支付行为的改善还可以有很多措施可以考虑,政府转移支付行为中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金等措施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不可避免存在误区,缺陷等现象。因此,政府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避免“天生缺陷”造成的影响,使政府转移支付得到最好的效用,做到利国便民。

参考文献

[1]图洛克,戈登·图洛克著.范飞等译.《收入再分配的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移动支付的现象篇10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专项转移支付就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转移支付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资金规模及比重日益增加。近年来,随着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自治区财政用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资金数额已超过基本支出,2013年,自治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共计3690.4亿元,其中:基本支出1674.4亿元(占总支出的45.4%)、项目支出2001.5亿元(占总支出的52.2%)、经营支出14.5亿元(占总支出的3.4%),可以看出,专项资金支出已占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一半以上。

以自治区2013年本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支出情况为例,专项转移支付规模达到849.7亿元(包括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和自治区本级财力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包含20大类,20大类之下又包括具体的242项专项转移支付。具体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商业服务支出、金融支出、国土海洋气象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支出、预备费支出、其他支出。

根据内蒙古经济结构及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各类专项转移支付支出呈现出比例不均衡的特点,如:农林水支出占34.9%、交通运输支出占15.7%、节能环保支出占12.3%,而同期国防支出占0.1%、金融支出占0.2%、国土海洋气象支出占0.4%。农林水、交通运输、节能环保三大类支出达到534亿元,是国防、金融、国土海洋三大类支出的92倍。同时,重点支出领域涵盖项目较多,农林水、交通运输、节能环保三大类支出所涉及资金项目达到90项,而国防、金融、国土海洋三大类支出涉及到的资金项目仅为5项。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是自治区各级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为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了专项资金的转移支付力度。大规模的专项转移支付投入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稳定经济,保证地方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一些上级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没能够很好地和基层实际需求相衔接,没有与相应政策目标相联系。一些专项资金项目设立没有考虑地域间差异,全区各盟市地域差别、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各异,经济发展有其特殊性,也有各自地理资源优势,而目前大多由上级部门一刀切确定项目范围、指定项目资金具体使用方法不尽合理。

专项资金审批机制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现行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申报多采取“自下而上”的逐级申报审批程序,造成项目审批时间较长、项目审批过于分散、资金拨付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二)专项资金项目的设立存在交叉重复问题

自治区每年近一半的财力来自于转移支付,却仍难解基层财政之渴。目前中央对内蒙古财力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约为1:1,大量的专项资金掌握在部门手里,同一类资金在不同主管部门和财政内部不同的业务部门管理,造成项目资金管理政策不统一和项目管理上的重复。

(三)专项资金下达的时效性和连续性得不到保障

部分专项资金下达晚,当年项目难以实施,影响预算执行效果,并形成大量的资金结转,影响资金效益的发挥。一些项目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有些是涉及当地经济社会民生稳定安全的瓶颈或救急项目,但由于项目的审批具有周期性,在中央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地方要挤出资金先行垫付,但是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往往投入不足,项目难以达到预期设计要求,中央资金到位后或造成重复建设,或资金停滞在账上,影响财政资金效能的发挥。

(四)专项资金重分配轻管理重投入轻效果

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公开性、透明性不够。从中央层面看,专项转移支付往往由各部委逐级对口向下分配,财政资源在财政部门之外形成多重分配格局。目前,各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问题不在于其规模之大,而更多地是集中在分配过程不够透明、分配安排不够规范。同时,在政府预算编制较粗的情况下,专项补助的分配只能由财政与相关政府部门协商完成,各地专项资金指标文件分配表绝大部分标明“不发地方”,从而造成分配结果也不公开透明。同时,法律不健全、制度监督不到位,加大了对掌握审批权官员审批行为进行监督的难度。

另外,一些转移支付项目政策设置偏离目标,部分专项转移支付无偿补给了竞争性的非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甚至是落后产能企业,客观上给同类型企业的市场公平竞争设置了政策障碍。

可以看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体制方面对财权事权的划分不够清晰造成转移支付项目林立,各自为政。转移支付和投资项目设置目标不够明确,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安排的项目内容重复,在预算管理级次多、资金链条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利于加强项目管理,影响预算资金的科学使用。

二是由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本身不够完善,导致转移支付资金缺乏预算约束。尤其专项补助部分缺乏科学的项目库制度,加之下级项目预算是在上级预算审查批准之前编报,地方难以对上级补助资金的数额做出准确预计,且最终上级下达资金与当初项目预算间可能在数额上存在差距。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缺乏公开、公正、透明的标准,资金的拨付、使用没有严密的审批制度,造成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随意性和不透明。

三是财政转移支付的申请立项程序不够完善。有些项目往往是凭主观臆断,缺少严格的申报、论证以及其他相关的程序,导致标准不科学,手续不完备,影响转移支付的质量和公正性。

四是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和内控制度,后期使用缺乏监控管理,资金被闲置、滞留、挪用的现象频频发生,使用效果不明显。

五是由于专项转移支付往往要求地方拿出配套资金,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地方向中央钓鱼”的现象。

三、内蒙古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主要做法

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推进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规范工作,从旗县入手试点改革,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整合。主要措施及经验如下:

内蒙古选取了包头市达茂旗为专项资金整合试点旗,成立了由财政、发改、扶贫、农牧业、水利、教育、住建、交通、旅游、口岸、文化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财政项目资金整合规划、年度计划实施等具体工作,并制定了财政资金整合工作方案,规范整合各类财政资金。达茂旗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现代农牧业发展、重点区域绿化、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基地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财政资金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归并整合,涉及项目374项,资金4亿元。推行“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实物补助”等投入方式,重点支持马铃薯以奖代补、畜牧业良种补贴、合作社牛羊养殖基地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农作物良种补贴等项目。

根据近3年的专项转移支付整合试点经验看,影响专项转移支付发挥效益的根本性问题是现行的转移支付分配体制。中央各部委分散掌握项目资源,这一工作模式直接延续到自治区、盟市、旗县,资金重复分散,项目各自为政。从基层自下而上推动专项资金清理整合难度超乎想象,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条框制约,由于整合使用专项转移支付,一定程度上存在将上级资金打捆重复投向同一项目的问题,基层普遍担忧这种做法是否会影响以后年度上级对本地区项目资金的分配。另外,现行专项转移支付普遍要求专款专用,即便是同一类别的项目也不得调剂整合使用,基层在整合使用资金时面临很大的审计压力。如果不从根本上破除现行转移支付资金限制过死的条条框框,基层部门一旦进行大规模的资金整合,有可能被追究挪用资金责任,甚至上升到法律层面。

除了以旗县为试点搞改革之外,自治区本级财政积极探索对专项资金清理整合途径,2013年对自治区本级部门年终结余资金实行清理整合。将自治区本级各部门截至2013年底,由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形成的结转超过1年的项目资金,由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安排形成的结转连续两年及以上的项目资金和各部门年初预算安排的基本支出预算执行中形成的结余资金共计51亿元,全额收回自治区本级财政用于充实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同时还清理自治区本级基金结余10亿元。这项政策的出台压缩了结余结转规模,盘活了财政存量资金,督促了各部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了存量资金使用效益。另外,自治区还出台政策要求全区财政结余结转2014年需比上年压缩15%,到2015年公共财政结余结转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不得超过8%;全区财政暂付款2014年要在上年基础上压缩30%,到2015年基本清理完毕。

四、对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的建议

(一)增加财力性转移支付,降低专项转移支付比例

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针对目前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置分散、比重大、覆盖广泛等特点,必须优化和调整转移支付结构,逐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使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形成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重点、专项转移支付为补充的科学体系,扩大地方财政自主调控余地。对政策目标相近,内容相似的专项进行统一整合,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方法,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存量,限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增量。探索将专项转移支付“切块”下放至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再进行合理分配,切实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要进一步明确上级和地方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管理责权。从公共产品提供的角度来看,应以所提供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来确定其提供主体。提高转移支付的透明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缓解一些特别困难地方的财政压力,给地方政府更多的资金支配权;逐步将专项性转移支付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统一分配至地方,不再经由各部委,逐级对口往下分。针对地方财政专款配套负担较重的问题,加大对地方的补助力度,降低或取消部分配套资金要求。建立县级财政最低支出保障制度,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困难县实行“托底”。同时,要区分地域差异,科学合理分配专项转移支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立有差别性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二)及时清理整顿,对专项转移支付实行动态管理

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最根本应从中央层面规范项目设置,摸清现有专项转移支付底数和具体使用效益情况,在资金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予以清理整合。先期可以对同一个部门管理的性质和用途相近的专项转移支付进行整合,减少资金项目个数。此外,还要及时清理到期和一次性项目,对项目实施已终结或已不适应现有工作需求的予以取消,取消补助数额小的项目;对使用方向或支持范围发生变化的,要及时调整;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要核减规模或予以取消。将政策稳定规模固定且具有长期性的项目调整成一般性转移支付。明确专项资金的设立时限。财政专项资金应设定明确的执行时限,一般不得超过3年。到期后,由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进行清理。

(三)明确专项转移支付范围,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一些专项转移支付以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形式下达到地方,但其用途早已被限定,即所谓的“假一般”,非地方政府可作为一般性财力随意支配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增大了财力性转移支付数额,但却不是地方可用财力,建议中央将此类型资金调整成专项转移支付,以避免在计算财力性转移支付时受到影响。建议中央财政可按目前专项转移支付总量的30%的比例将预算切块下达给地方政府,由各地政府根据本地实际需求的轻重缓急在不改变资金所属大类的前提下确定当地建设项目。破除目前一种专项资金一套管理办法的分散管理模式,制定按大类划定的统一的“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资金的使用程序、范围和要求等,便于地方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同时整合人力和信息资源以降低行政成本。要打破目前各部门单位条块分割、各自为战、自建网络数据库和各管一块从而造成的行政效率的降低、资源重复浪费现状。

(四)强化预算管理,合理界定专项转移支付使用范围

各级财政部门要稳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改革。积极推进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公开,加快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公开步伐,每年年底将下一年度下达给下级财政部门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额度预先通知地方,同时将专项资金支持的范围、相关政策依据、分配结果和预期使用效益等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从预算编制环节入手,整合归并同一类别的专项资金。要积极推进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的统筹安排,坚持保持存量不变、重在调整结构,规范增量安排、重在整合使用,逐步减少直至取消部门预算中“二次分配”资金。完善资金拨付制度,打破部门垄断资金的旧有格局,减少资金分配环节,加快资金拨付速度。

(五)完善监督与绩效管理机制,保障专项转移支付使用效益最大化

进一步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加大专项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力度,项目申报时要确定绩效评价指标和目标值,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预算同时申报,财政部门会同项目主管部门加强对专项转移支付的使用结果和支出效益的绩效跟踪监控和评价,建立财政资金绩效激励约束机制,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专项资金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