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讯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2:54

光纤通讯的特点篇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现代光纤通讯技术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递。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光纤作为一种通信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本文针对我国现代光纤通讯技术的特点极其分类,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现代光纤;通讯技术;发展特点;光纤分类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61-0174-01

1光纤技术的发展

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通信行业的发展。光纤技术作为整个通信技术的核心,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想到光纤技术的发展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光纤发展的要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下一代网络(nGn)的研究应用引起了人们的众多观点与争议,甚至有的专家对此预言,无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都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以下3个世界,即服务层面上的Ⅳ世界,传递层面上的光的世界和接人层面上的无线世界。由此可见,在现代光纤通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对光纤提出了传送网的速度要求更快,传送容量更大的要求。

2)新型光纤不断出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光纤通讯技术已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通讯需求。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仍在不断的加大光纤通讯技术的研究,并随之研究出各种新型的光纤,如:新型大容量长距离光纤、新型低水峰光纤、新型多模光纤、空心光纤的研究应用,在推动我国通讯行业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2光纤在通讯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光纤作为通讯技术的中的核心,不仅关系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运行秩序,同时还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光纤在通讯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1)光纤通讯系统的主要优点

衡量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时,除了考虑光纤不同的型号外,还要结合着光纤的使用途径。针对管线通讯系统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线路损耗低,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线细、轻;抗化学腐蚀能力强;光纤制造资源丰富。在网络工程中,一般用62.5um/125um规格的多模光纤,有时也用100um/125um和100um/140um规格的光纤。

2)光纤传输家庭的解决方案

在光纤传输家庭的解决方案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FttH解决方案。在整个解决方案中,其核心在于p2p点对点和pon无源光网络两部分。其次,F2p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其优点在于能够独立自主的传输讯号,彼此之间不存在任何影响,且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受传播距离的影响。最后,pon方案。在pon方案使用的过程中,其主要优点在于维护简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光电子器件和光纤。在选用光纤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着家庭的实际使用方式以及安装方式,有针对性的选择。

3)光纤数字传播技术的应用

在光纤数字传播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一个或多个信号端口,在使用的同时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对任意信号进行控制,在整个技术系统中,它具备复用、配线、保护/恢复以及监控与网管等多重功效。在整个光纤数字传播技术中,再生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接收Stm-n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的适当分析,能够对信号做出一定的调整,使其按照规定的幅度、波形以及定时特性继续向前传送。

计算机用户在日常操作的过程中,权限是在整个网络系统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概念。windows2000操作系统允许建立复杂的文件和文件夹权限,可以完成必要的访问控制。对相关资料进行加密。加密是把明文变成密文,从而使未被授权的人看不懂它。对访问数据库的所有用户要实现权限等级管理,密码强制定期修改,数据输入检查严密,对各项操作要有日志,以防误操作损坏软件系统或业务数据。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各种网络病毒以及黑客的出现,在威胁计算机用户信息安全的同时,也直接扰乱了整个网络秩序。针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首先,采用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防火墙对进入计算机内部网的数据进行过滤,防止病毒非法进入窃取计算机用户的相关信息。然而防火墙使用的过程中,基于自身的条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针对计算机内部产生的攻击,防火墙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在面对计算机病毒时,防火墙不具备杀毒功能。另一方面,防火墙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及时的防止反弹端口土马攻击。其次,在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的过程中,计算机用户要及时的更新杀毒软件版本,国际互联网在使用的过程中,应以独立的运行模式进行工作,这样能从根本上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保障国际互联网的运行秩序。最后,在我国现代光纤通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结合世界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创新,并将其应用到我国的通讯行业中,只有这样才能在促进我国通讯行业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现代光纤通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推动我国通讯行业发展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能从国际通讯行业的实际发展趋势出发,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我国现行的光纤通讯技术进行创新。此外,在创新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靳世波,付凯涛,关威.我国现代光纤通讯技术的特点及分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

[2]张元.光纤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J].甘肃科技,2003(7).

光纤通讯的特点篇2

【关键词】:信息通讯;光纤通讯;应用

引言

随着大众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各行业的特性,光纤传输技术需要应对各类安装环境而且需要不断提升传输的容量,以保障客户的使用需求,尤其是信息传输的稳定性与快速性,为此应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强化研究,以解决当今运用中的不足,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1、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简述

1.1概念

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就是将光作为数据信息传递载体,利用光纤自身具有的光传导性进行数据信息传递,从而塑造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新技术,同时也是有线通讯技术中的一种新技术。经过调变之后光即具有携带信息的功能,进而借助光纤自身的传导性能实现信息在不同客户端之间的传递。因光纤带宽的差异,传递的信息量存在一定差异,带宽越大传递的数据量越庞大,而且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相比传统方式更具安全性。同时,随着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避免了传统通讯传输技术的不足,信息传输的速度更快而且质量度更高,也进一步推动了光纤传输技术在通讯技术领域内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了当今信息传输的主流方式。当今光纤传输技术的的发展已经融合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需要传输的信息经过计算机设备发送至发送机中,经过调制处理之后信息被负载至载波上,再经过光纤的传输将之传递至接收客户端。我国光纤通讯传输技术最早起源于1980年,它的出现为我国通讯技术领域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对促进我国通讯技术领域发展有着特殊意义。

1.2特点

其一,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的带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光纤材料的影响最大。一般而言,光纤通讯传输的带宽为50000GHz,性能优越的材料可进一步拓展其带宽以传递更为庞大的数据。尤其是在当今人们对于服务质量要求日益提升的前提下,带宽是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效、快速、稳定是大众对于通讯传输技术的主要要求。传统的通讯技术难以满足大众需求,已逐渐被淘汰。光纤通讯系统在进行单长波处理上,由于受到终端设备特性影响,使光纤在传递载波过程中无法发挥宽频带优势,所以在光纤通讯技术应用时要结合一些辅助技术,在基础上增加光纤通讯的信息传递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密集波分复合技术的应用。其二,因石英材料低损耗性的特点,光纤传输过程中能量损耗得以进一步降低,尤其是对中长距离的传输过程中更具有优势,保障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利于提升网速。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光纤通讯技术的损耗已经是实现了0.1Db/km之内,与传统通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使长距离信号传输质量得以保障。根据相关技术统计,目前采用石英为材质的光纤传输最长距离达到了350km,是传统的通讯技术所不能比拟的。辅助与其他相关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延长传输距离,此类传输方式大量运用于海底通讯以保障通讯的质量与安全。光纤传输技术采用的是石英作为基础材料,因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使整个光纤抗电磁信号干扰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一方面,石英材料本身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而且不易损坏也即提升了光纤的质量;另一方面,光纤大都架设在室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电离层、雷电、太阳黑子活动、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光纤传输的质量。石英光纤是绝缘体材质,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对自然电磁干扰抵抗能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与其相邻近的高压电力设备以及铁路线路产生的电磁干扰也无法对其造成影响。

2、现代光纤通讯技术应用要点

2.1光复用技术

由于光纤传输技术具有高容量的优势,将之运用到社会生活与生产之中即可充分发挥出光纤传输的优势,提升工作效率。光纤传输技术运用中光电复用技术发展较为完善,实现了在同一光纤中使用多束激光传输不同波长的信息。为此,在光纤的设计与运用化解,应结合单模光纤的性质对低损耗窗口进行划分以给予不同信息同时传输的通道,同时还可以辅助波分复用器对不同波长的信息进行处理,之后再行传送各个客户端,以提升传输的质量。整个传输作业,需要利用波分陀闷鞒性赝瓿桑实现利用一根光纤进行多路复用传输,且可以满足高速率数字信号传输要求。常见的如波分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技术、光码分复用技术,不同技术所具有的特点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2光弧子通讯技术

光纤传输具有一定的容量,影响容量的主要因素在于色散、损耗、传输距离等。一般而言,传输距离越长,损耗就越大。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光信号随着传输距离的延伸,其能量处于不断递减状态。色散对于光纤传输的影响在于光波因频率不同,其传播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会导致信息传输到客户端时已经发生了失真现象,影响到客户的使用,久而久之导致用户对光纤传输失去信任。为有效提升光纤传输的容量以及延伸传输距离而且保障信号传输的安全性与质量度,可通过辅助分布式光放大器的方式,尽可能的减少光纤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同时,应用预加重技术处理,选择色散位移光纤传输,可以增加中继距离,保证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速度与波形不会受到影响。

2.3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为现代光纤通讯技术的要点,一般有主干传输网络和用户接入两部分组成宽带。接入网用户终端包括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等,通过光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来实现局端与客户端信息的传输。光通讯系统的组成包括光纤、光检测器、光源等,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当发出电信号之后而发端光源紧接着发出相应的光信号,以完成两者之间的有效转换。

结语

综上所述,光纤传输技术是对传统通讯技术的突破,在当今通讯传输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提升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与质量度。然而,任何技术均处于动态完善过程之中,光纤传输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同样存在各类问题,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强化技术攻关,完善其性能。

光纤通讯的特点篇3

关键词:光纤通讯;技术特点;应用

光纤通讯技术从问世到现在,其发展势头可谓是“平步青云”,其应用领域的广泛,令它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光电通讯技术已经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我们光纤通讯行业的工作者应该在工作中更加充分利用目前发展的大好时机,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并充分的发挥它的特点,让光纤通讯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光纤通讯技术有哪些特点呢?如何令其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现实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呢?

一、光纤通讯系统的组成

光纤通讯系统由光发送机光纤线路何光接收机组合而成。通过它们的配合工作,完成系统的运行过程。

1.光发送机

将电信号码调制成光脉冲码流,再将光脉冲码流输入到光纤中,最终完成传输,这是光发送机的基本工作。要顺利完成这个“任务”,光发电机必须要有足够的发送光功率,还要有良好的光谱特性。

2.光纤

作为传输光信号的媒质,光纤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可想而知。在系统中,对光纤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第一要为保证传输足够距离,要求光纤损耗系数小;第二位满足大容量的传输要求,必须使色度色散系数降至最低。

3.光接收机

检测出从经光纤传输的微弱光信号,将这些通信信息在放大、均衡后,再生出新的脉冲码流。

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必须要高,这样才能够保证在长距离传输中能够顺利的接收到光纤信息。

4.光连接器与尾纤

为了日常维护与工程施工的便利,用尾纤与光缆中的光纤将光发送机与光接收机相连,光连接器的插座在设备侧,插头在尾纤上,这样就可以依据维护和修理的需要随意拆装了。

二、光纤通讯技术的特点

1.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波频率是一个载波,它的比率较电波的频率高很多。而光纤,作为传输的介质,它的损耗又远远小于导波管或同轴电缆的损耗。并且,光纤的容量非常大,是微波通信容量的几十倍。光纤所用的传输带宽比较大,是电缆传输的几倍,

2.损耗低,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成本

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每一个行业都必须考虑的,光纤通讯也不例外。目前市场上所用的石英光纤与其他介质的光纤相比,其损耗是其中最低的。如果在不远的将来发现并使用低于石英光纤损耗的材质,还会进行一次传输损耗上面的“革命”,将损耗降至更低。这就将施工成本减少,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制作光纤的主要材料是玻璃材质的,属于绝缘体,所以还会避免接地回路的现象发生。

3.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石英不仅绝缘性好,并且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除此之外,石英还有一个的“特异功能”,那就是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它不受人为架设的电缆和外部环境的干扰或影响,这个特点在通讯以及军事上面都具有很大的用处。

4.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

传统的电波传输的最大的缺点就是保密性差,电磁波的传播容易泄露。而使用光纤传播时,就规避了这样的现象的发生。光线传播不仅保密性强、防干扰,并且它的使用寿命较长、温度稳定性强。由于这样的特点,使世界各国在发展通讯事业时都优先选择使用光纤。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由于光纤具备以上所分析的优点,使各个行业对光纤的使用和需求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伴随着我国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光纤的使用和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光纤通讯技术也必定会在更多更广泛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1.光纤通信以其显著的优点在广播电视网中得到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近几年来日趋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运用这项技术。光纤技术凭借着特有的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频带宽、信号传输质量、容量大、通信衰减低、串扰小、重量轻、高光纤尺寸小、寿命长等优点,令其在广播电视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在广播电视领域中,光纤是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载体,一个以光纤网络为基础的网络建设的格局已经形成并逐渐完善。为了实现高质量的视音频实时业务,光纤是最理想传输介质。除此之外,广播电视领域的网络建设也是将光纤网络建设作为其基础建设。光缆网络使用的光缆,以质量高、效果好、信号可靠等优点被业界做认可。

另外,上面分析过光纤传输系统的诸多优点,还可以保证信号的质量不被损坏。

2.光纤通信在军事上得到应用

在军事上面运用高科技已经目前世界军事发展的一种趋势,战争也不再仅仅是“拼”军事武器,还要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

将光纤通信引入到军事通信系统中,可以使军事通讯系统的系统容量扩大,并提高其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更可以有效的抵御敌方的摧毁能力,这些都是卫星通信或微波通信所做不到的。另外,具有数据传输能力的光纤,可以使利用其较宽的宽带伴奏系统设计人员完成一条光缆里数据多路传输的任务,这大大的减少了光缆的数量。

由于光纤在军事上可以完成以上这些任务,所以光纤通信问世不久便得到了各国军事方面的重视和利用。在战术通信系统、空中布缆以及卫星、飞机、导弹等军事装备上面均利用光纤通讯技术进行信息的传递。在未来的军事发展中,率先掌握先进光纤通信技术的国家即将占有战场上的主动地位。

3.光纤通信在电力通信网中得到应用

电力系统在看到了光纤通信技术具备的诸多优点后,也马上将其引入到自己的系统中。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完成了电力专用通信网的从主干线到接入网向光纤的过渡。在电力系统中,光纤通信网逐渐成为我国发展规模最大、最完善的专用通信网。它的一些电信业务(如语音宽带等)和电力生产业务都由光纤通信“一手承担”。

光纤通信在电力通信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还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和认可。

4.光纤通信在电信干线传输网中得到应用

由于光通信产业发展一直有条不紊的发展着,使目前各个通信网急速扩展,与此同时,对信号传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光纤通信系统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在满足了各种通信业务复杂的要求的基础上,成为了通信方式的首选通讯系统。

在我国已经建立的长途干线光纤网,以北京为中心,呈辐射状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延伸,日后我国的电信干线传输网必定会逐渐覆盖全国。

总结:目前,我国的光纤通信业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各个领域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不能满足现状,要着眼长远,为未来考虑,加快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让我国的光纤通讯技术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并让其在技术上面能够有所提高,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磊,裴丽.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J].中国科技信息,2006,(4)

光纤通讯的特点篇4

【关键词】现代;光纤通讯技术

0.前言

光纤通信的诞生与发展是电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光纤通信技术从光通信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光纤通信的发展又一次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而光纤传输技术就是一种全新的传输技术,这种技术现在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1.光纤通讯传输技术概述

1.1光纤通讯技术概念

光纤通讯也作光纤通信,它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有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光纤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光纤通讯属于有线通信的一种。光经过调变后便能携带资讯。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保密性好等优点。光纤通信现在已经成为当今最主要的有线通信方式。将需传送的信息在发送端输入到发送机中,将信息叠加或调制到作为信息信号载体的载波上,然后将已调制的载波通过传输媒质传送到远处的接收端,由接收机解调出原来的信息。

1.2光纤通讯技术的特点

与传统的铜芯材质相比,光纤通讯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光导纤维是由硅石玻璃做的,而电线铜芯顾名思义是由铜做的,金属自然比硅石玻璃贵,故光导纤维其材料成本低;而且由于硅石玻璃的密度远远小于金属铜,因此在安装和使用维修上都要更简单方便些,光缆轻且体积小易于施工,很容易装入空间狭小的电缆管道,并且对于极端环境如干、冷、湿、热等情况都能适应。

1.3光纤通讯技术结构

现代的光纤通讯系统多半包括一个发射器,将电讯号转换成光讯号,再透过光纤将光讯号传递。光纤多半埋在地下,连接不同的建筑物。系统中还包括数种光放大器,以及一个光接收器将光讯号转换回电讯号。在光纤通讯系统中传递的多半是数位讯号,来源包括电脑、电话系统,或是有线电视系统。

2.光纤通讯核心结构及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电气信号传递资讯而言,光纤通讯的核心结构和技术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弥补了很多电气信号传递、维修、能耗和成本等各方面的劣势。下面我们就主要介绍几个光纤通讯的核心结构及技术。

2.1光纤通讯技术中的发射器

在光纤通讯系统中通常作为光源的半导体元件是发光二极管(LeD)或是雷射二极管。LeD与雷射二极管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所发出的光为非同调性,而后者则为同调性的光。使用半导体作为光源的好处是体积小、发光效率高、可靠度佳,以及可以将波长最佳化,更重要的是半导体光源可以在高频操作下直接调变,非常适合光纤通讯系统的需求。

常用于光通讯的LeD主要材料是砷化镓或是砷化镓磷,后者的发光波长为1300纳米左右,比砷化镓的810纳米至870纳米更适合用在光纤通讯。LeD通常用在传输速率10mb/s至100mb/s的局域网路,传输距离也在数公里之内。目前也有LeD内包含了数个量子井的结构,使得LeD可以发出不同波长的光,涵盖较宽的频谱,这种LeD被广泛应用在区域性的波长分波多工网络中。

半导体雷射的输出功率通常在100微瓦特(mV)左右,而且为同调性质的光源,方向性相对而言较强,通常和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可达50%。雷射的输出频谱较窄,也有助于增加传输速率以及降低模态色散。

2.2光导纤维

光纤缆线包含一个核心,包层以及外层的保护被覆。核心与折射率较高的纤壳通常用高品质的硅石玻璃制成,但是现在也有使用塑胶作为材质的光纤。又因为光纤的外层有经过紫外线固化后的压克力被覆,可以如铜缆一样埋藏于地下,不需要太多维护费用。然而,如果光纤被弯折的太过剧烈,仍然有折断的危险。而且因为光纤两端连接需要十分精密的校准,所以折断的光纤也难以重新接合。

我国已在干线上全面采用光缆,其中多模光纤已被淘汰,全部采用单模光纤,包括G.652光纤和G.655光纤。G.653光纤虽然在我国曾经采用过,但今后不会再发展。G.654光纤因其不能很大幅度地增加光纤系统容量,它在我国的陆地光缆中没有使用过。干线光缆中采用分立的光纤,不采用光纤带,干线光缆主要用于室外。

2.3光放大技术

光放大器的开发成功及其产业化是光纤通信技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它大大地促进了光复用技术、光孤子通信以及全光网络的发展。过去光纤通讯的距离限制主要根源于讯号在光纤内的衰减以及讯号变形,而解决的方式是利用光电转换的中继器。这种中继器先将光讯号转回电讯号放大后再转换成较强的光讯号传往下一个中继器,然而这样的系统架构无疑较为复杂,不适用于新一代的波长分波多工技术,同时每隔20公里就需要一个中继器,让整个系统的成本也难以降低。但是有了光放大器后就可直接实现光信号放大。其原理是在一段光纤内掺杂,稀土族元素如铒,再以短波长雷射激发,这样便能放大光讯号,取代中继器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2.4光交换

以往,我们所构建的通信网一般采用的是金属线缆.在线路中传输的主要为电子信号,并通过电子交换机进行电子信号交换.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在的通信网采用的是光纤.一般在光网络中传输的信息速度都比较快,这种状况下电子开关根本不能对其形成有效的控制,只能在低次群中进行电子交换。但是如果我们采取光交换,就可以在高速信号中进行交换。在我国的数据网中信号主要的形式是“包”,交换方式也是“包交换”。这种信号的颗粒相对较小,所以可以使用电子交换的方式。但是,在骨节位置我们最好还是要使用光交换。

光交换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即“空分”“时分”以及“波长交换”。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光纤通信是一般选择波长交换的这种方式。这种方式赋予各个交换对象具体的波长,只要我们发出某一个特定的波长就可以和相应的对象进行通信。开发和使用可变的波长光源就是这种方式的关键。我们采用这两种方式就可以建立较为灵活的光交换网。

2.5波长分波多工技术

波长分波多工的实际做法就是将光纤的工作波长分割成多个通道,使其能在同一条光纤内传输更大量的资料。一个完整的波长分波多工系统分为发射端的波长分波多工器以及在接收端的波长分波解多工器,最常用于波长分波多工系统的元件是阵列波导光栅。而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商用的波长分波多工器/解多工器,最多可将光纤通讯系统划分成80个通道,也使得资料传输的速率一下子就突破tb/s的等级。

3.结语

1990年至2000年间,光纤通讯产业受到因特网泡沫的影响而大幅成长。此外一些新兴的网络应用,如随选视讯使得因特网带宽的成长甚至超过摩尔定律,所预期集成电路芯片中晶体管增加的速率。而自因特网泡沫破灭至2006年为止,光纤通讯产业透过企业整并壮大规模,以及委外生产的方式降低成本来延续生命。虽然光纤网络发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还有许多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随着信息需求的持续增加,光纤通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必然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现在光纤技术的的发展前沿就是全光网络,使光通信完全的代替电信号通讯系统,当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丽丽,王莉,苏丽娜,鞠晓洁.浅谈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03).

光纤通讯的特点篇5

关键词:通信光纤传输技术;衰减;原因;决策

如今,人们对于通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通讯行业面临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通讯光纤传输数据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加快了信息数据的传输速度,还可以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使人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接收信息数据,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通讯光纤传输数据技术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从而导致传输信号产生衰减,影响信息数据的传输质量。因此,本文就对通讯光纤传输过程中产生衰减的原因及对策进行论述,总结一些看法与建议。

1.通讯光纤的发展历史

想要通讯光纤传输技术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尽可能减少光纤衰减现象的产生,其主要变在传输信号的衰减程度。所以说,光纤衰减程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信息数据的传输距离。那么,只有将光纤衰减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实现光纤通信的目的,这对于我国通讯行业有着重大的意义。很早以前,我国通讯行业是利用大气光信号来完成信息数据的传输过程,传输时间长、效率低,甚至有些接收到的信息数据无法正常使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相关技术人员纷纷将发展目光投向了介质通讯,并加大了对其研究力度,研制出以石英玻璃材料作为光导纤维的传输光信号。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并不发达,又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再加之石英玻璃材料本身的衰减度较高,光信号的传播范围有限,严重过阻碍了光纤通讯的快速发展。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相关技术人员也开出了更多降低衰减的光纤材料,并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中,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青睐,促进我国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

2.通讯光纤传输衰减产生的主要原因

2.1通信光纤接续性衰减

光纤的接续性衰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原因:光纤本身固有的因素造成的光纤衰减和非本身因素造成的熔接性衰减以及活动接头衰减三种。其一,通讯光纤的固有衰减主要来源于光纤束的直径不相同,光纤内芯径的搭配不合理,光纤内芯的截面不规则,光纤内芯与外包皮产生微量偏心距等,但其中对光纤传输衰减影响最大的是光纤芯直径的不同。其二,非本身因素的熔接性衰减主要由对称轴发生错位引起的,轴心出现微量的倾斜;端面分离出现间隙;光纤端面不完整和不清洁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熔接参数的合理设置、工作环境干净程度等因素造成。其三,活动接头引起的衰减,非本身因素的活动接头衰减主要由活动连接器质量差、接触不良、不清洁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造成。

2.2通信光纤非接续性衰减

(1)弯曲衰减。

一旦通讯光纤发生严重的弯曲和损坏时,就会对传输信号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传输过程中的大量信号将会转变为一些辐射膜,产生不良的信号源,对光纤传输信号造成干扰,最终导致光纤通信无法进行下去,这也是通讯光纤传输发生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情况下,光前弯曲衰减类型大致分为弯曲衰减和微弯曲衰减。宏弯曲衰减的产生是因为光缆在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将光缆理顺,使其错乱缠绕在一起,造成通讯光纤传输信号的衰减。而微弯曲衰减的产生是因为光纤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充分掌握加工力度,使得成型的光缆表面存在一定的不规则,这时,其应力面积就会不均匀。那么,光缆在正常运行下,自然会发生微弯曲,再加之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大大加剧了微弯曲程度,使通讯光纤传输信号产生衰减。

(2)施工因素和外部环境造成的衰减。

不规范的光缆上架引起的损耗:主要原因是光缆上架处套管相互扭绞和上下错位热缩不良的热熔保护引起的衰减:主要原因是热熔保护管热熔后出现扭曲,产生气泡或者是熔接机的加热器在加热时,参数设置不合理,造成热熔保护管发生变形或产生气泡。

3.解决通讯光纤传输衰减的有效措施

3.1解决通讯光纤接续性衰减的方法如下

(1)光纤的安装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日常维护中应精选优质光纤并且尽量采用同一批次的光纤,目的是使光纤的整体特性尽量相互匹搭配,以达到降低光纤直径对光纤熔接性衰减的目的。

(2)在进行光缆的安装工序时,施工人员必须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安装经验。并且,要在光缆安装完成以后,要对其性能进行一系列的检测,确保光缆的接续性,从而减少通讯光纤传输过程中衰减的产生。

(3)制备比较完善的光纤断面,光纤断面的制备是光纤之间相互接续的关键。光纤断面制备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光纤的接续性衰减。光纤断面应保持平整,无缺损、保持清洁,避免灰尘污染光纤端面。

3.2解决通讯光纤非接续性衰减的方法如下

(1)在工程查勘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应选择最佳路线和线路铺设方式。

(2)在布设光缆时,不要让光缆产生扭曲。布设速度不应过快并且不应超过规范要求的布防长度。在有可能损伤光缆的拐弯处一定要小心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手段。

(3)加强光缆线路的日常维护和技术维修工作。光纤入户是进入信息时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国家对各类光纤通信网络的大量建设和安全运行,正视和解决光纤使用中引起的传输衰减问题必将在光纤通信工程设计、施工、维护中极大地改善和优化光纤通信网络传输性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通讯光纤传输数据技术是目前通讯行业中最为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在现代通讯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通讯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通讯光纤传输数据技术普遍存在信号衰减的问题,由于引起衰减的原因有很多,相关技术人员也无法准确判断出衰减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我国通讯行业应该加大对通讯光纤传输数据技术的建设力度,确保光缆的安装质量,施工人员必须对其规范操作,对于光纤的传输衰减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并采取相对应的改善对策,有效的解决通讯光纤传输衰减问题,促进我国通讯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月龙,杨维龙.光纤熔接和盘纤工艺对传输衰减影响的实验[J].邮电设计技术,2005.

光纤通讯的特点篇6

1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是光纤技术的应用

光纤技术从信息领域的角度考察,主要是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的传输和采集。信息的传输是属于光纤通信技术,而信息的采集则是属于光纤传感技术。为了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学府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随着光纤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课程设置上应有正确的定位,要通过光纤的基本原理和光器件原理对通讯网络进行阐述和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只有在原理的基础上方能够对信息的传播和采集有深刻的理解。总之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把握研究光信息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要以科学的方法为基础,更要把握国内外光纤类学科设置的现状、问题以及趋势,调整光纤类课程的结构体系,建立起基础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光纤类学科课程体系[2]。

2教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融合

光纤通讯的人才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光纤系列课程的设置上要针对以上特点并根据光电信息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从整体的高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根据行业所需的人才设置光纤类学科课程,进而将其具体化。此外,还应该解决原来各课程中对单一对象和知识进行整合的问题,避免其内容的重复化,重新建立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将教学的内容有机的结合,使其更加丰富。

2.1理论教学内容的设置由于光信息科学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在光纤通讯的课程的设置上要符合这一规律。在课程设置上要将光纤结构知识模块化,只有将其具体的模块化才能更加清晰地进行课程设置,具体分为以下模块:光纤传输理论模块、光纤特性模块、光纤器模块、光纤通信原理模块、光纤通信技术模块、光纤传感原理模块和光纤传感应用模块。见表1。通过对光纤光学、光纤通讯原理与技术、光纤传感测试技术等三个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组织和编排,使这三个课程相辅相成,形成一体。在对各个课程体系安排的同时要对每个课程的侧重点进行明显的突出,使其做到特点鲜明、协调统一。

2.2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现代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强调基础知识、对其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实践教学过程已经成为理工科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光信息学科是一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既要有理论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实验教学项目。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好的实验仪器是必不可少的,如应配备光纤熔接机、光时域反射仪、光纤信息及传感实验系统等[3]。(1)光纤基础操作实验。光纤基础实验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实验内容。在实操时要在一定程度上能操作整个实验,这是这个学科实操的重点。基本操作实验是指:光纤数值孔径的性质和测量实验;管线传输耗损性质与测量实验、光源与光纤耦合方法实验、光纤可调衰减器特性实验、光纤隔离器特性及参数实验、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特性测试实验、模拟信号光纤传输实验、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等基础的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都是本学科的基础,对学生了解光纤的基础知识有着重要的帮助,应将其内容设置到教学的课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2)特种光纤及模式功率分布传感原理实验、光纤分束器参数及mZ干涉仪原理实验、光纤传感的压力测量实验等。这里技术光纤技术实验的内容都为必修的实验内容。在实验的操作中学校要给学生提供方便,对仪器的操作教师都应尽量地进行实际的指导,并对实验室进行全面开放,帮助学生进行仿真模拟实验。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点,选择一些实验项目或者以组单位自己搭建实验系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高校仪器是使用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和提升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4]。

光纤通讯的特点篇7

关键词光纤通讯;传输方式;信息传输;分析;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n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72-0133-02

光纤通讯的普遍应用,得到了各行各业的高度认可,同时为我国当代信息传输的不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光纤通讯具有的传输速度快、抗干扰和容量大的优势,是经过多年来实践证实的,但是传输中也有一定的缺点存在,制约着信息传输与通讯业的发展。所以,对光纤通讯过程中的传输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1光纤通讯的优势

1)容量大。通常情况下一根光纤能够承受三万路电路从中经过,除此以外的其他任何传输媒介都无法达到这个限度[1]。

2)损耗低。光纤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几乎为零,与以往的电缆设备传输相比,它能够在原基础之上降低大约六十倍的耗损。

3)保密性强、安全性高。人们都知道,以往的电缆设备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但是光纤通讯则不同,它能够有效规避易燃易爆环境的影响,同时它的保密性能比较好,基本上没有对外辐射,对其他光缆中的信号具有的干扰也是微乎其微的。

4)质量轻。光纤的质量比较轻,施工的过程中比较方便运输,与电缆通讯相比更具优势。

5)抗腐蚀、抗干扰。由于光纤是由石英材料制成,所以它的抗化学腐蚀性能比较强。同时其材质不导电,具有高度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2传输方式分析

1)信号质量传输。往往在应用光纤进行传输的过程中由于距离的增加会使信号的质量下降,呈现出信号传输衰减的情形,进而使正常的通讯受到严重影响。通过调查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发现,在信号质量减弱的部分情形下应用了质量不规范的光纤,缺少对光纤质量制造有效地监督管理力度,进而致使正在应用中的光纤产生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对通信传输工作带来不利

影响[2]。

2)附加损耗研究。光纤的损耗可以直接影响中继站的距离远近和通信系统。对于弯曲的光纤在传输时就会使其入射角发生很大变化,致使传输模式直接变化,如果这种情况超过一定的范围约束,那么传输中的射线就会直接射出光纤,造成非常大的附加功耗。因此光纤弯曲程度对于光纤传输的附加损耗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弯曲曲率特别小的话,它的损耗就会比较大。除此之外,熔接过的光纤也会产生一定的附加损耗,影响正常的信息传输。

3)缺少规范性的工艺安装水平。规范化的工艺水平对于光纤通讯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安装光纤时工艺失误,就会致使其出现一定的信号损失,导致光纤传输效率和质量大大降低。尤其是在进行断面处理这一环节,如果没有应用高标准的技术和高质量的短线,就会使切割以后的断面不整齐,而且空气杂质的粘连与附着,使熔后接续点的连续性、均匀性与平稳性有所降低,这些都是由于缺少规范性的工艺水平导致的[3]。

4)外界影响。和电缆设施传输一样,光纤传播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为大气效应能够吸收传输中的信号,而且雪天、雨天和雾天也会改变信号传输,使其传输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偏差,出现各种反射与散射等降低信号传输质量。同时,悬浮在空气中的不同物质也会对光纤传输产生影响,如果这些物质附着于光纤上面还有可能会出现氧化作用,进而使传输效率大大降低。

3传输方式的改进措施

由于现代社会对于信息传输的高度需求,光纤通讯变得更加重要并备受关注,所以,光纤通讯中传输方式的改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规范工艺水平,加强专业技术管理。在光纤传输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原因中,安装工艺水平的好坏对其优质的传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以后安装光纤的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工人的工艺水平。首先,要提升熔接水平,因为在日常光纤接续的过程中,有很多影响接续质量的因素存在,像熔接工艺和光纤本身的条件。所以,熔接前,要检查光纤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将偏差较大的光纤及时清除,然后在熔接技术方面,应用国内先进的熔接机操作,进而使熔焊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其次,提高切割工艺,实施切割操作时,要想达到光纤横截面的光滑和整齐是有一定的难度存在的,所以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工艺切割水平,确保规范性的操作,同时应用高质量的切刀,注意观察操作进行时光纤截面发生的微小变化[4]。

2)严格把控光纤的质量,杜绝劣质光纤的使用。由于光纤质量的好坏对于光纤通讯的传输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选择光纤通讯进行传输时,安装前首要任务是对所使用的光纤进行质量的核检,确保其质量过关。可以使用oDtR仪器对每条光纤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光纤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存在,可以正常应用在光纤安装中。配盘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接续时出现接头损耗的现象,要选用相同厂家相同批次的光纤进行。

3)降低光纤弯曲程度。实践证明,光纤的弯曲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弯曲损耗,对信号传输也有很大影响。因此,为了避免光纤弯曲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就必须要注意控制尽量减少光纤弯曲的程度,进而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尤其是在光纤接头固定与盘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产生硬弯,使光纤通讯能够正常传输[5]。

4)加强光缆的维修、维护。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光纤的普及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目前为止,许多光纤通讯网络在不断的进行扩建,所以要积极应对光纤传输所呈现出的衰减问题,可以从光纤工程的日常维护、施工与设计等环节着手,进而逐步优化和改善光纤的传输功能,使光纤通讯的传输质量和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更大的提高,为我国通讯业的快速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光纤质量的监督管理,避免细微质量问题给光纤通讯工程带来不必要的影响,为光纤通讯工程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尤其是在进行光纤安装时,在确保光纤质量的同时,要尽最大可能提升每个工人的规范化工艺水平,从而保证优质的传输质量,使光纤传输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获得广大人民的高度认可和赞美。

4结论

综上所述,光纤通讯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都已经被普遍应用,对于通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对其采用规范化措施进而使其传输质量和效率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白鸣飞,周洁.基于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的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12):118-120.

[2]张珂.现代光纤通讯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21-23.

[3]葛军,康邦进,张文瑜.光纤通讯技术及其发展[J].通讯世界,2016(9):6-7.

光纤通讯的特点篇8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集中型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型火灾报警器;消防中心;RS485总线;串口光纤转换器;单模光纤

中图分类号:tU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1-09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内的一些高校开始走大型化、综合性发展的道路。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要求,一些原来居于城市中心的高校为了突破校园面积、周边环境的发展瓶颈,纷纷向城市转移,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大学校园。这些现代化的大学具有占地面积大,校园内建筑物多,单体建筑面积大,各建筑物间的距离较远,所以整个校园的火灾报警系统只能采用集中-区域式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即在校园的某个重要建筑中设置一个消防中心,中心内安装一台集中型火灾报警控制器(以下简称集中机),监视和控制本建筑内的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设备并接收区域式火灾报警器的信息;在其他单体建筑中各安装一台区域型火灾报警器(以下简称区域机),监视和控制各自建筑内的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设备并将本机的报警和联动信息上传给集中式火灾报警器。由于校园内各建筑间距离较远,集中机与区域机间的联网必然涉及到长距离的室外管网布线和施工,如何保证联网通讯的可靠性就成了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1某新建综合性大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况

1.1校园内建筑概况

新建校园内建筑的显著特点是单体建筑多,建筑间的距离远。根据国家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这些单体建筑必须独立设计和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由于各单体建筑的火灾报警设备通常不设专人看守,仅在校园总消防中心设专职看守人员,这就要求各单体建筑的火灾报警系统能实时将报警信息上传到总消防中心,以便消防中心人员快速对火情进行应急处理。所以,一个高度可靠的校园火灾报警系统监控网络对校园的防火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1.2校园内火灾报警系统联网方案

图1是我们按照火灾报警设备厂家提供的设计手册为该校园设计的一个火灾报警系统联网方案。该方案采用集中—区域式系统组成方式,在教学区设备用房内的消防中心设置集中机,在其他单体建筑中各设置一台区域机,集中机与区域机之间直接采用RS485总线通讯。考虑到通讯总线在室外施工穿线要求较高,我们还为甲方提供了《校园消防系统外管网设计施工方案》,对导线、布线方法、导线接头绝缘处理、管路防水等做出规定,要求外管网施工单位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该方案完成后甲方顺利通过了消防验收。然而运行一年多后,系统通讯开始出现问题,无法稳定运行。如运行中的集中机会报某个区域机通讯故障,报完后又恢复,或一遇阴天下雨集中机会报某个或几个区域机故障等。分析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串行通讯总线在外管网中受到其他电磁信号的干扰,这些干扰信号可能使通讯无法正常进行;二是通讯线在外网电井中的接头或电缆线在施工过程中有微弱破损,长久在潮湿环境下绝缘程度下降,最终也会导致通讯失败。在随后对系统的维护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更换部分线路、加强绝缘、增加485中继器等多项措施,但仍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采用光纤进行联网通讯

从本工程实例我们可以看出,串行485总线的噪声抑制能力、数据传输速率、电缆长度及可靠性虽然是其他标准无法比拟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分散控制单元数量较多、分布较远、现场存在各种干扰,使得通信的可靠性不高。

提高通讯的可靠性有很多种方法,这些方法的实质都是如何消除信号传输过程受到的各种干扰,都是被动的解决措施,对处于复杂工作环境和长距离室外布线的系统因无法确定干扰源,改善效果及其有限。

串口光纤转换器(以下简称光端机)是一款可以将RS232/485/422的串口信号转换到光纤来传输的光电转换器,由于采用光纤传输,在光纤中传输的是光信号,不存在导电性,因而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也不会受到高压电及雷电的影响[2],所以在复杂工作环境和野外长距离联网通讯的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图2是我们采用光纤对校园火灾报警网进行联网改造的布线方案示意图,该方案中的光端机采用opt22[S],光纤采用普通单模4芯光纤,组成环状光纤网来实现RS-485的多机通信。由于opt22[S]同时可以接两个光纤环网,当其中一个环网的光纤断线,另外一个光纤环网继续以单环光纤网通信,这样大大增加了串口光纤通信的可靠性。采用该方案改造后,系统已安全运行了近两年,没有发生任何通讯故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结束语

大学校园内的集中-区域式火灾报警系统的联网可靠性对整个校园的防火安全至关重要,所以在方案设计选择时必须以通讯的可靠性为首要前提。我们初略计算了一下,采用光纤方案与采用特殊定制的双绞电缆方案相比,成本并不高,但可靠性两者无法比拟。所以,在大学校园或与大学校园相似的处于复杂工作环境的火灾报警系统的联网中,采用光纤进行联网通讯是一种既经济又可靠的方案,建议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光纤通讯的特点篇9

关键词:网络通讯光纤传输光端机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各行各业,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网络通讯也已经广泛应用到电信、金融等领域。光纤传输,由于其传输容量大、损耗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通讯和光纤传输这一新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也得到发展。在早期的云南磷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晋宁磷矿扩建工程pLC控制系统即是这一技术在我国化工矿山的一次较成功的实践和应用。

2系统概述

此地地处高原山区,采场破碎站与磷矿擦洗厂相距13km之多,中间主要由5条长距离高强度胶带输送机首尾相接,连成一体。6个转运站沿线排列,相互距离远,控制范围大,现场各种干扰源较多。采用常规电气控制等手段难以满足生产工艺对系统控制的要求。工程设计采用美国moDiCon公司的984系列pLC和moDBUSpLUS(又称mB+)网络通讯系统。网络通讯的传输介质为光纤电缆。系统主要由7台pLC,9套光端机及14km光纤电缆组成。上位系统有1台Fm+工业计算机,4台pm视频终端和1台大屏幕投影。系统设有中央控制室,位于端部的擦洗厂内。7台pLC分别设在中控室和6个转运站内,直接控制各工艺设备。Fm+监控机及其中3台pm视频终端设在中控室,用于监视全矿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构成上位监控管理系统。另一台pm视频终端设在远离中控室的1号转运站内,用作远程操作站。

3mB+网络

mB+网络是一种使用成熟、可靠性高的先进的工业局部网络系统。采用令牌传递方式,允许网上计算机、pLC和其它数据源以对等方式进行数据通讯,即网上所有各节点都可以通过获得令牌(toKen)与所选的目标节点进行信息交换,其网络逻辑结构先进,较主从网等其它网络通讯方便快捷。mB+网络能力较大,可具有32个节点。通过中继器可增至64个。网络节点之间不需另加调制解调器。通讯速率达1mbps。mB+网还可以通过网桥(BRiDGe)将多个mB+网连在一起,构成网络之间通讯。先进的CRC循环冗余数据校验,使网络具有高可靠性。晋宁磷矿扩建工程mB+网初期运行共有14个节点。

4光纤传输

传输介质是网络通讯中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物理通路,是信号传递的中间媒体,不同的传输介质对网络的可靠性、可容性有很大影响。mB+网络允许采用屏蔽双绞电缆或光纤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屏蔽双绞电缆是由多对绝缘导线绞合、外包屏蔽层的双绞线电缆。光纤电缆是由两层折射率不同、能透过光束的纤维材料构成。它利用光全反射的原理,传输被调制好的光束信号。由于光纤电缆传输的是光信号,所以它具有不受电磁干扰和噪声影响的高抗噪特性,能够保持较高的数据传输率、较低传输损耗和误码率,对要求较严的工业实时控制更为适合。

5光电转换

光端机是光电信号的转换装置。每一装置都具有发射端、接受端和与网络节点连接的专用接口。在发射端电信号对光束进行调制,在接受端用光电检波将被调制的光信号还原成电信号。

6网络配置

标准的mB+网络支持共32个节点、450m距离的对等通讯。利用光纤电缆传输,可以大大减少传输损耗,延长传输距离。但网络传输的最大距离则主要取决于两个光端机间光纤电缆的正常损耗和接口损耗,其损耗必须小于光端机的允许损耗值。因此,网络配置初步确定后,必须根据产品提供的技术数据逐段对光纤电缆和光端机进行网络系统的传输损耗校验。

由以上技术数据可计算得出:44-3110光纤电缆与6e01组合传输时最大距离为:

(17dB-2@1.6dB)/7dB=1.971km;

而与6e02组合传输时最大距离为(23dB-2@1.6dB)/7dB=2.828km;根据网络配置中各pLC节点的现场位置和光纤电缆使用长度,采用44-3110光纤电缆传输,配用6e01和6e02光端机模块各4对,既节省投资,又满足系统要求。

7安装调试

7.1光缆敷设

网络硬件安装比较容易,主要是一些专用缆线和接口的连接。比较困难的是光纤电缆的敷设。因为每卷光纤电缆的整长都在2km左右,又要求敷设在距胶带廊地面2m以上的电缆桥架内。桥架随胶带廊地面走势安装,凹凸连绵,高低不平。光纤电缆质轻易折,为确保不损伤光纤电缆,施工以人力敷设为主,现场每隔50m左右设有人员进行辅助拉移,并配备无线对讲机进行联络。全线共8段、14km长的光纤电缆顺利按期敷设完成。

7.2接口连接

光缆尾纤与光端机接口的连接处理是光纤传输很重要一个环节。处理不好,接口自身损耗很大,将影响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光纤电缆外绝缘屏蔽层的剥割、缆内纤维尾头的断切,都要有专用工具,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步骤及要求进行。接口连接完成后,先用专用电光源放大镜观察尾纤端面的形状是否平齐,断面是否匀整。最后再用标准发射光源模拟测试接口自身的传输损耗,使其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不合格,则废弃,重新剥割断切,直到合格为止。

7.3网络调试

网络系统调试可从网络相邻两接点开始,运行mB+网络操作系统测试软件,通过Fm+监视画面,即可进行各项网络测试,直到网上所有各节点全部打通。网络工作时,显示各运行画面,可及时获得网上各接点的实时状态和运行参数。

8几点体会

(1)网络通讯技术是一种先进、可靠的技术,不仅扩大了控制范围,而且使工业控制和企业管理融为一体。(2)mB+网络安装简便,系统灵活,节点上下网自由,不用中断正在运行的系统,就可以随时随地增加或者减少节点、进入或者退出网络,操作维护都极为方便。(3)光纤传输介质较其它媒体具有较明显的抗噪能力,为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创造了条件,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传输方式。晋宁磷矿现场周围有各种电力、电信设施,产生的各种电磁、射频干扰源较多,又地处高雷电区,但都尚未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4)接地和屏蔽通常是网络安装调试的一大难点,也是经常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的一个头疼问题。对于长距离的工业网络通讯则更加困难。但由于光纤传输是光信号的传输,网络系统接地和屏蔽相对简单。因而,光纤传输克服了其它电缆由于传输电信号而难以解决的接地和屏蔽困难,加快了系统安装和调试进度。

9安装注意

(1)相邻两光端机间的光缆应尽可能整长,避免光缆接头,要按实际距离的长短向生产厂家提出光缆整长定货要求。(2)光缆长度在满足工程要求前提下,应尽可能短,过长不仅增加传输损耗,而且光缆放置保护麻烦。(3)光缆纤维的直接连接宜采用熔接方法,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尽可能减小纤维接头的传输损耗。(4)使用专用工具,确保施工质量,提高安装效率,减少材料浪费。(5)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减少灰尘对光纤传输设备工作的影响,防止鼠害等对光缆和其它设施的侵害。(6)保证光纤切面的清洁。光纤接续过程中,应该确保每根光纤切面都整齐洁净。同时应当规范操作程序,保证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特别是切割刀的光纤端面要时刻保持清洁。在施工前,应检查预先配置的各种必需品,如账篷灯、电暖风、电风扇、发电机、作业台,保证接续工具的清洁,用酒精棉擦拭光纤端面和切刀,不能使端面吸附灰尘和任何杂质,将污染引起的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降到最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近一年的运行检验,效果令人满意。网络运行稳定,光纤传输可靠。既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也为企业带来了效益。

参考文献

[1]杨莉,郭红英.浅谈光纤通讯传输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J].数字技术应用,2011.

[2]姜树森,姜剑锋,高伟.浅谈通信传输的常见问题与技术要点[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

作者简介

光纤通讯的特点篇10

【关键词】光传输光信号

光传输是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以光信号形态进行传输的技术。同步光纤网(Synchronousopticalnetwork,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一种光纤传输体制(前者是美国标准,用于北美地区,后者是国际标准),它以同步传送模块(Stm—1,155mbps)为基本概念,其模块由信息净负荷、段开销、管理单元指针构成,其突出特点是利用虚容器方式兼容各种pDH体系。准同步数字系列(plesiochronousDigitalHierarchy,pDH):Sonet/SDH出现前的一种数字传输体制,非光纤传输主流设备。主要是为语音通信设计,没有世界性统一的标准数字信号速率和帧结构,国际互连互通困难。波分复用技术(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wDm):本质上是在光纤上实行的频分复用(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FDm),即光域上的FDm技术。是提高光纤通信容量的有效方法。为了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巨大的带宽资源,根据每一个信道光波频率(或波长)的不同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的技术。用不同的波长传送各自的信息,因此即使在同一根光纤上也不会相互干扰。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ense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DwDm):与传统wDm系统不同,DwDm系统的信道间隔更窄,更能充分利用带宽。光分插复用(opticaladd/Dropmultiplex,oaDm):是一种用滤光器或分用器从波分复用传输链路插入或分出光信号的设备。oaDm在wDm系统中有选择地上/下所需速率、格式和协议类型的光波长信号。是在节点上只分接/插入所需的波长信号,其它波长信号则光学透明地通过这个节点。动态(灵活、可重构或可编程)的oaDm是城域光网络得以实现的根本。局际光学环网使用动态的oaDm,系统就可以在任何两个节点间提供全部波长信道的连接。光交叉互连(opticalCross-connect,oXC):用于光纤网络节点的设备,通过对光信号进行交叉连接,能够有效灵活地管理光纤传输网络,是实现可靠的网络保护/恢复以及自动配线和监控的重要手段。主要由wDm技术和光空分技术(光开关)综合而成。全光网络(allopticalnetwork,aon):是指信号只是在进出网络时才进行电/光和光/电的变换,而在网络中传输和交换的过程中始终以光的形式存在的网络系统。由于全光网络中的信号传输全部在光域内进行,因此,全光网络具有对信号的透明性,它通过波长选择器件实现路由选择。全光网络以其良好的透明性、波长路由特性、兼容和可扩展性,成为下一代高速(超高速)宽带网络的首选,以下已中兴通讯为例。

“目前,中兴通讯的光传输产品已经在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家运营商获得了商用”,对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中兴通讯光传输产品总经理韩凌给出了中肯的评价。那么,中兴通讯产品的魅力何在?且看他对通信产业报记者的表述。

一、以速度和质量赢得客户

近年来,中兴通讯的光传输产品增长迅猛,据oVUm最新报告显示,中兴通讯光传输产品2007年较2006年,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增速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稳居全球第一,自2004年之后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对此,韩凌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中兴在光传输产品方面一直坚持速度经营,快速成长的理念,强调与客户的沟通,预先感知市场的趋势及客户需求的变化,制定目标和策略,对资源进行灵活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一旦市场时机成熟,就快速进入执行和实施阶段,快速响应,抢占先机。”

具体而言,韩凌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兴通讯把光传输定位为支柱性产品,无论是研发规划还是市场拓展都投入很大,确保了资源供给。第二,中兴通讯在市场营销方面加大了力量,对高端市场进行了针对性深入研究,形成了突破。第三,中兴通讯始终关注运营商的业务持续发展、建网成本和运维成本等综合价值需求,推出可平滑升级的产品及延伸性网络解决方案,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发展客户。

韩凌表示,中兴通讯的光传输产品从核心层、骨干层到接入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系列,并且在光传输产品关键技术上不断创新,如长途波分产品,采用独特设计理念,是业界唯一能够提供6种保护方案的波分产品,还有动态功率控制、自动的网络优化增益调节功能等等,通过技术优势降低设备及用户网络运维成本。中兴通讯以全成本的服务理念,快速的响应,完善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二、靠实力拓展海外市场

除了在国内市场大有斩获外,中兴通讯的光传输产品也早已在海外市场生根发芽。截至目前,中兴通讯光传输产品已经在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家运营商大规模商用,其中包括很多高端运营商,如葡萄牙aR、保加利亚CaBLeteL、韩国Kt、捷克GtS等等;建设了多个大型国家骨干传输网络,运行良好,获得海外客户的广泛认可和信赖。

据韩凌分析,之所以这么多海外运营商都选择中兴通讯的产品,是因为海外运营商也面临业务转型和经营的压力,需要寻找具有长期合作潜力并能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的合作伙伴。中兴通讯近年来在国际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受到海外客户广泛关注,为客户增值的理念、丰富的建网经验和服务能力最终获得广大客户的青睐。进一步表示,全球光网络市场在2001年达到高峰后,出现了快速下滑,特别是2003-2005年整体处于低潮。但近几年,随着运营商的转型加快和市场发展,需要更多的传输带宽资源,全球的光网络市场目前开始回升,市场需求逐步增大,为中兴通讯更迅速地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更多契机。

三、光网络市场仍将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