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技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7:06

环境科技研究篇1

关键词:科技人才;集聚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184513048):广东省科技人才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

人才环境是指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的总和。人才环境的内涵相当广泛,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地理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庞大复杂系统。人才环境在人才集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黄苏萍(2011)就认为人才引进中最重要因素是人才环境指标。美国心理学家勒温(2003)认为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且个人对环境往往无能为力,改变的方法是流动到更适宜的工作环境。朱达明(2001)认为人才环境具有对比效应、导向效应、互动效应、整体效应等效应以及决策选择、价值增损、条件制约、范围内扩等功能。

关于人才环境的结构要素,查其芬(2003)认为,人才环境是由经济发展状况、人才创业和发展保障状况、科技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城市发展状况、社会服务及保障状况和人才中介服务状况构成的。朱达明(2004)认为,人才环境竞争力是一个多维的、分层面的、互为关联、层层推进的社会系统工程,集中表现在三个层面:基础层面,主要包括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市场发展状况和效益、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外在形态;主导层面,主要包括社会开放程度、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社会资源集聚和扩散能力等内在功能;驱动层面,主要表现为人口受教育水平、科技发展水平、跨文化融合能力等内在素质。

图1人才环境金字塔模型

国内学者对人才环境的概念基本上达成一致意见,但对人才环境的内涵及其组成要素的观点则更多是研究者出于个人研究需要进行界定,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综合现有研究,笔者认为,人才环境是指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的总和。从人才环境的组成来看,人才环境可以划分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生活环境等六个方面。从构成层次上来看,人才环境可以分为影响人才的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等;中观环境主要包括区域产业集群、城市化、区域亚文化等方面;微观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组织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具体模型如下图所示:

1人才集聚模式

早在19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就提出人才集聚是一个点的问题而不是面的问题。马歇尔以后,西方理论界对人才集聚的研究根据集聚的机理可以划分为集聚的经济结构和因素结构分析。其中,在人才集聚的经济结构方面主要包括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1995)和艾伦・斯科特(allenScott,1988),他们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人才集聚的初始诱因。在人才集聚的因素结构分析方面,泰勒(taylor,1977)区别了五种人才集聚的推动力,认为人才集聚能够培育产业、企业家能力和有利的商业环境,进一步促进人才集聚。帕雷沃斯(palivos,1996)提出了人才集聚的主要的向心力。

关于人才集聚模式,孙健等(2007)总结认为,人才集聚现象的产生主要呈现出三种模式:市场主导型、扶持型和计划型三种政府角色定位下的区域人才聚集模式;彭川宇(2008)将区域人才聚集的实现路径归纳为收益优势型、产业推动型、“领头羊”效应型和政府引导型。黄江泉(2010)通过对人力资本集聚理论文献与实践调查的总结,构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人力资本集聚机理模型(如图2)。

2人才集聚影响因素

环境科技研究篇2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设计目的

创新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大学科技园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间接体现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水平的一个关键要素。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既包括其内部环境,也包括其外部创新环境。外部环境是一切有利于促进大学科技园开展创新活动,并对大学科技园内部结构产生作用与影响的外在因素与条件,如大学科技园所在区域与创新行为相关的软、硬件因素,以及对待创新的态度、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大学科技园的内部创新环境,指的是对大学科技园的整体创新行为发生影响的各种互动关系、价值规范以及情感态度的总和;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体,是在大学科技园各行为主体彼此之间、以及同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它影响着园区成员在创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并且能够被全体成员所觉知和描述。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科技园的组织机构、运行体制机制与支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还会影响到大学科技园的内部人员的行为方式与行为倾向。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吸引、集聚、优化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将各种创新资源要素予以合理配置,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显示出大学科技园对创新资源的集聚、扩散效应,并提升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水平。

加强和促进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根本目的在于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型示范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关于大学科技园区的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尚无统一认识。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可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导向去观察、分析,比较我国各大学科技园之间建设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很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度评价,以反映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与发展状况。

随着“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研究”课题探索的逐步深入,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我们设计出一套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测评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状况。通过测评,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科技园自身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创新环境建设的实际水平,从而发现自身创新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管理部门进行验收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情况提供客观依据。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设计基础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立足于我们对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的实践认识。结合“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研究”课题的调研需要,课题组分别对北大、清华、北航、北工大、西南交大、四川大学、北邮、上海同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农大、华北电力大学以及北京科技大学等10余所大学的大学科技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此作为设计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

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指标设计所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指标的评价范围

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评价,涉及到大学科技园的内、外环境,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内、外环境因素。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研究,是顺应大学科技园社会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代表着对大学科技园的关注重心,从园区自身发展向园区与特定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转移、从单纯关注园区现有成就向兼顾可持续发展潜力转移的努力。因此,其最终评价指标不仅应体现园区发展的现况,还应体现出其发展潜力。这样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与单纯地对环境予以评价有明显的区别。

把握指标评价对象的环境特殊性

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评价研究,关注的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大背景下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问题。大学科技园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壮大,必然受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影响;同时,还因各省(市)的经济发展、管理模式和开放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而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加权设定上,必然体现出国家(区域)发展的特殊性。

区分指标评价对象的不同区域性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都与区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域环境是影响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不同区域对资源吸引力的强弱。比如,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明显与所处的区域有紧密的关联。因为,大学科技园具有强吸引力的区域环境对中小型企业的孵化、成长和提升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大学科技园对中小型企业吸引的重点既不同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那样在于对外资的吸引,也不同于传统产业那样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是侧重于对高水平人力资源、高新技术研发机构的集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良好环境。例如清华大学科技园就是依托北京中关村这样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而发展迅猛。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创新环境是指由大学科技园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组成,其中硬环境主要是由大学科技园区的物质环境与刚性的管理体制以及人员组成,软环境则是由大学科技园区的创新文化环境与弹性的企业管理文化和人文组织活动组成。从创新环境的内涵看,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研究客体。因此,设计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其复杂性,以保证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且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

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反映出大学科技园进行创新活动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规律性。因此,我们要考虑到尽可能从相关要素中选取最能体现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本质、企业孵化和创业等各项衡量指标,并且各指标要有相对独立性。同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指标设计的理论基础正确、指标设置的完备和指标评价方法的严密。总的来说,评价指标越系统、越具体,评价结论才能越全面、越科学。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指标设置需要少而精、突出重点,评价方法简便且易于操作、掌握和运用。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评价,不仅是针对现实状况或结果展开,还应兼顾其发展潜力、资源要素的流动状况等,这是对其是否具有核心创新竞争力的反映,是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的实质表现。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价值观、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仅用定量指标难以准确把握,因而在设计指标体

系时,应以定量指标为主,辅之以定性指标。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影响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定量的指标更能够客观、精确地说明问题,但有些因素是非常重要但又不能进行量化的,例如国家的政策法规、大学科技园的创新文化等。

系统性原则

对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的评价必须要有系统的理念,从整体上把握。评价的指标既包括大学科技园内创造价值的生产企业、产业,也包括为大学科技园服务的各种机构和法人机构。既包括大学科技园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包括大学科技园未来发展的潜在市场。既包括大学科技园内部条件、环境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也包括大学科技园区外部的条件、环境和资源等要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的评价应是全面和客观的。

促进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把优化创新环境作为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必要条件,优化环境仍是今后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继续增加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投入,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大学科技园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根据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实际,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调整和优化大学科技园建设中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结构和力量布局,形成一批高水平、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社会公益和前沿高技术研究基地;加强大学科技园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建设,提高大学科技园研究的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基于科技条件资源信息化的数字科技平台,构建网络科研环境,面向全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加大力度完善开放共享、绩效考评等机制和政策,尽快形成完整的科学数据和资料共享标准规范体系。

推进科技评价、奖励制度和科技人才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以激励自主创新为导向,推动科技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奖励制度及其评审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符合大学科技园自身发展规律的创新环境评价体系,创造一个公正平等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以面向市场的应用开发研究主要以市场实现为评价标准,基础性研究主要以国际学术水平和原创性贡献为评价标准,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于冒尖、甘于寂寞的大学科技园创新文化氛围。

加强对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间接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顺利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顺利推进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必须从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人手,对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在间接融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积极引入为大学科技园高技术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银行。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在促进和扶持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发展方面,中小银行发挥着重要又独特的作用。作为国家的政策性银行,中小银行应由政府出资创立,并通过颁布专门立法,明确中小银行的功能、业务范围、审批权限等具体内容,特别是应界定中小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以及与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的关系。

2,尽快实行利率市场化,使稀缺的资金资源流向大学科技园内高成长、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大学科技园内高成长、高回报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推行利率市场化,合理配置资金,使资金资源流向高成长的高技术企业,此外还可以把民间借贷市场纳入有组织的金融体系内,规范化的融资市场可为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来源。

3,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使用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进行预测,测出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未来几年的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对无形资产特别是科研成果、专利等进行科学的评估,综合得出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风险评级,使银行能够正确地掌握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的贷款风险。

正确看待大学科技园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位置

环境科技研究篇3

内蒙古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区,在科技兴贸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高新技术注入,需要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所以,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近年来,自治区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自治区高新技术快速发展。诸如1997年7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1998年4月内蒙古自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包头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决定;199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转发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1999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的决定;2001年1月《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2001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若干规定的通知》;2002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2002年9月关于印发《北京中关村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自治区内企业入孵条件及程序》和《对于“北京中关村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入孵企业和项目的优惠措施》的通知;2003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办法的通知》;2003年5月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2003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科技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03年9月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火炬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等。以上一系列扶持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初步形成了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自治区区情的促进和规范技术进出口的法律体系。

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兴贸法治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自治区在科技兴贸法治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了,地方性法规体系框架初步架构起来,但是,改善科技兴贸法治环境的步伐还不能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现有立法层次不高,不适应对外贸易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体系,是科技兴贸法治环境建设的重要前提。现行科技兴贸立法大多是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厅局所颁发的《条例》、《办法》、《通知》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占极小的比重,这就使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威性和普遍性大大降低。

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不完备,许多重要内容没有规定,特别是对于产学研合作风险的出现无法规制。由于缺乏一套健全和良好的法律规范,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现行立法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许多规定行为模式不明确,法律后果不具体,法律适用具体条件、程序等欠缺或过于原则化,从而给法律实际操作带来困难。

4、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较为严重。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了长官意志,在行政过程中,“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处理问题不以法律为准绳;某些执法人员也习惯了按领导的意图办事,用领导的批示代替法律处理问题。

5、审批环节过多,办事手续繁琐且没有法律依据。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政府的职能就是管理。由于政府管的过多且方式落后,加上利益驱动,办什么事都要审批、发证,各种有名无名的审批种类繁多,经常是“一个申请转几年,一个批准盖几圈”。尽管经过几年的改革,自治区行政审批权已削减了一半,但真正“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并未减下来。这种状况造成手续繁琐,办事效率不高,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成本加大,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阻碍了高新技术的生成和引进。

三、内蒙古自治区优化科技兴贸法治环境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1、完善科技创新立法,加强自治区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协作。各地方、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自由、平等、公正、公开、诚信的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从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加快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进程。

2、制定《投资基金条例》和《风险投资条例》。完善风险投资法律体系,为风险投资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进一步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的利益。

3、制定一部《产学研联合工作条例》,在自治区范围内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以大型科技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集中解决一批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共性、关键性技术,突破一批产业技术瓶颈,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改革现行的行政执法体制,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实行执法责任制的前提是明确责任。权力就是责任,没有责任就没有制约;行政权力作为一种公权力,其责任主体一是机关法人,二是机关首长,三是直接责任人。三种责任主体不能错位,更不能相互取代。对于不执法、乱执法、社会评价差的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追究该机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环境科技研究篇4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技术;公寓式团队;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01-02

前言:

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它打破同一专业、同一学院聚集的特点,有利于不同专业、学院学生之间的交流,再加上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来组建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利用网络技术在线交流,通过分工与合作来完成相应创新研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公寓学术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公寓式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有效提升,使他们了解到本专业、本学科之外的许多知识,为大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新媒体网络对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作用

1.实现跨专业的组合。新媒体网络能够为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能够将不同专业学生集合在一起进行相关知识的探讨和相关问题的研究,让他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分析事物,从而得到更好的结果,为其科技创新提供扎实的团队基础。公寓内学生之间的组合可以更加自由,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研究课题来自由结组,比如在研究关于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时,就可以将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自动化等专业学生组合起来,让学生从本专业角度出发,探讨该问题研究方向,然后相互之间交流合作,找到更好的创新角度,提升其科技创新水平。

2.了解前沿研究信息。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学术前沿信息,掌握学者们的研究状况,然后分析他们研究中的不足,找到自身所要研究问题的方向。传统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由于学生手中前沿研究资料较少,给他们研究方向的确定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加上数据搜集不全面,可能会降低科技创新作品的质量。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则能帮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查询相关资料,并搜集到大量的数据,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结论,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增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说服力。

3.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大学生科技创新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去探索相关领域问题。传统创新团队建设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渠道较少,学生只能单独找时间来与教师探讨研究问题,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创新研究效率,还会影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研究的积极性。通过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公寓式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及时,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研究动态,并给予实时指导,以确保学生的科技创新研究水平。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新媒体网络环境运用现状

1.网络新媒体沟通相对较少。当前大部分学生在科技创新研究过程中对新媒体网络技术运用较少,他们在交流过程中还是倾向于传统的“面对面”方式,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学生上网时间难以协调,团队中由于不同专业、学院之间的交叉,使得上课时间差异较大,一旦出现难以商榷的问题,网络平台难以满足他们表达自身想法的要求,导致他们更倾向于当面探讨相关问题,发挥“头脑风暴”作用;第二,教师运用新媒体网络技术能力不足,许多高校年龄较大的老师由于自身网络运用能力较差,在与学生沟通时依然采用传统方式,导致网络新媒体沟通较少。

2.团队协作精神有待提升。大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时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这样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然而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学生传统交流方式,他们能够运用交流平台来实现信息的传递,由于信息传递不到位,一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的个性一般较强,由于不是团队面对面研究,一些学生会出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思想,从而导致团队合作精神不足,进而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发展。

三、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策略

1.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要想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要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提升其网络技术运用能力,能够通过网络来搜集数据,并运用相关软件来分析数据,得出相关研究结论,确保科技创新结果的准确性。就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而言,其每一个环节的研究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如课题的选定、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等都可能会用到新媒体网络平台。因此在公寓式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高校要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完成相应研究,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综合性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2.增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大学生如果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创新意识,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会处于不利地位。高校在进行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时,应该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发挥其创新潜力,鼓励他们“敢想”、“敢做”,最终达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目标。此外,教师也要做好引导工作,可以结合学生专业、性格特点来制定引导方案,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本校比较成功的科技创新团队,介绍他们的研究事迹和研究成果,以增强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他们科技创新的自己信心,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的良好发展。

3.发挥不同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新媒体网络环境下要实现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可以从不同专业角度出发,将公寓内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从而发挥不同专业学生的特色,使其“术业有专攻”,为团队建设和学术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传统的科技创新院队建设中,由于学生专业差距较小,分析问题比较片面,使得结论的科学性下降。公寓式科技创新团队可以避免传统团队的弊端,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展现自身个性,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到更多专业外的知识。除此之外,学校也要不断丰富科技活动内涵,在科技创新研究中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

4.加强公寓内学生之间的交流。创建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就要加强公寓内学生之间的交流。首先,学校要为学生创建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科技创新研究信息,做好相应宣传工作,比如可以利用校园微信、校园QQ群、校园飞信、网络教育平台、校园官网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活动动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其次,要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发挥团队作用,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与魅力。尤其是在多专业团队中,不同学生要发挥自身专业特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发挥“1+1>2”的团队优势,最终达到科技创新研究目标。最后,学生之间要做好沟通交流,发挥公寓内学术研究优势,积极向其他团队或团队成员学习,找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调整研究状态,以最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创新科研中去。

5.创建师生间和谐稳定关系。提高高校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水平,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与指导教师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创建师生间和谐关系,教师经常深入公寓,引导学生敢于进行科技创新,尊重学生的一些“大胆”想法,并鼓励他们进行研究,必要时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资料。学生也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教师一道寻找解决方案,从而达到科技创新研究目标。

6.构建优质的科技创新服务环境。要想建立良好的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就要为其构建优质的科技创新服务环境,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第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师资源。每个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至少需要有一位老资历教师来作为指导教师,这样才能保障团队创新研究的质量。第二,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让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研究方向来自由结合,发挥学生专业优势,从不同角度来看待所研究问题,从而找到创新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孵化器,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科技创新理论转化为实际成果,使其感受科技创新与自身就业的紧密联系,以激发其参与科技创新研究的热情。

四、总结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交流与学习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和新媒体来进行交流,使不同专业间的学生能够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提供了交流平台保障。高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公寓式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时,应该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加强与学生的在线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动态,从而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研究效率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学校也要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创新合作,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公寓中享受学术研究的乐趣,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01):96-105.

[2]路志强,任富刚,李俊峰,黄国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科技创业体系的管理构建[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12):56-58.

环境科技研究篇5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钻石体系环境分析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72-03

1987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服务中心作为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诞生。30多年来,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出健康、蓬勃、规范、有序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载体。特别是2006年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确立以来,全国各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更是如雨后春笋,其中尤以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势头迅猛,各地方政府和大学或独立或联合纷纷举办大学科技园。

本文以钻石体系模型为工具,针对新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判,以期为相关建设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

一、钻石体系模型及其适用性

1.理论提出背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porter,1990)在继承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是一国财富的源泉,一国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源于该国的主导产业,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比较优势理论不同,波特对政府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政府要积极地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要素能高效使用和升级换代。这意味着政府在贸易壁垒、定价等方面应该尽量不干预,而在确保强有力的竞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则要扮演积极的角色。政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改变企业的经营环境,但不可限制竞争或者降低安全和环境标准。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由企业内部决定的,而是源于企业之外,即来源于企业所在的地域和产业集群。政府和企业在国家生产力提升上应该相互依赖,积极对话,清除障碍,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共同创造合适的投入要素、信息和基础设施。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钻石体系模型(见图1)。

钻石体系模型解释了国家如何能在某个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此外,还有两个辅助要素――机遇和政府,其中前四个是内生决定因素,后两个是外生决定因素。这六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继而产生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并构成一国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波特详细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着重讨论了某一国家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各种条件。该理论的实质在于: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先天要素是否丰裕,而在于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完善的创新机制,企业是否拥有进取精神。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合作日益频繁,各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可选择性,固有的比较优势不会对增强国际竞争优势产生很大的障碍。

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虽然定位于国家层次,但其钻石体系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区域、州、城市的竞争优势分析。

2.钻石体系模型的要素分析。(1)生产要素。波特提出了两种生产要素分类方式:第一种分类方式是将它们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要素是一国先天拥有的,或只需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得到的要素,它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与半技术人工、融资等。高级要素是需要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包括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如电脑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各大学研究所等。高级生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要比初级生产要素高很多。第二种分类方式是根据生产要素的专业化程度分成通用要素和专用要素。通用要素包括公路系统、融资、受过大学教育而且上进心强的员工,他们可以被用在任何一种产业上。而专用要素则限制在技术型人力、先进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领域以及其他定义更明确且针对单一产业的因素。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仅靠初级要素难以长久维持,必须不断发展高级要素,使之持续升级和专业化。(2)需求条件。波特认为需求条件是产业冲刺的动力。这里的需求条件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波特认为,本国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对企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影响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波特认为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是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一个国家的上下游产业、辅助行业应该通过合作、适时生产和信息交流等方式保持联系,并从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力。上游产业的产品有效率,有助于下游产业提高效率;上游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下游产业建立国际竞争地位。所以,一国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也要关注该国是否具有高效率的相关与辅助行业。(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它们是指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各个国家采用的管理方式必须与本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各个国家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需要采用的管理体系也就不同,适合一国社会经济环境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该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5)机遇。机遇是辅要素。波特认为一些偶然性的事件或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因为它会打破原有的状态,提供新的竞争空间。当然,各国能否利用偶然事件所提供的机遇来获得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还要取决于各种其他的因素,同样的机遇在不同的国家所造成的影响有好有坏。(6)政府。政府是与机遇同样重要的辅要素,政府行为和政策对一国的产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波特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教育投资和资金市场等政策影响到生产要素,他重点强调了政府在提供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化生产要素中的重要作用。

3.钻石体系用于我国大学科技园环境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波特提出,其钻石体系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区域、州、城市的竞争优势分析。钻石体系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和市场的需求,为我们分析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环境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工具。大学科技园是以拥有人才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学为依托,利用大学多年积累的科技成果、人文环境、区域特征和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家为主要功能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科技园是企业孵化器,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依靠它所依托的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和研究开发设备,凭借园区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不断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现在正面临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我国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大学科技园凭借其优越的环境优势,积极孵化和转化高科技成果,迅速凸现出大学科技园在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独特的竞争优势。

钻石体系能够培育企业竞争力,大学科技园是企业孵化器,能够培育企业竞争力的钻石体系应该也能有利于企业的孵化成功及发展,因此钻石体系可以作为大学科技园环境分析的理论工具。

二、基于钻石体系的戈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的环境分析

1.生产要素。(1)人力资源。高教园区位于芜湖高新区北部,内有7所高等院校,芜湖职教园区位于芜湖高新区东南部,高教园区、职教园区与高新区连成一片,每年新增5万余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分保证了园区内企业生产和发展所需的人才。(2)资本资源。截至2008年底,已有172家企业落户高新区,正式投入生产企业1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余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1亿元,2008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3家。截至2008年底,固定资产投资43.6亿元;设计利用内资43亿元;园区工业总产值146.8亿元。(3)基础设施与研发机构。弋江区是部级生态示范区,境内自然环境优美,与芜湖市城市商业中心――中山路步行街紧密相连,具备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基础,拥有奥体公园、国际会展中心、高教园区以及高品位的现代化住宅康居小区,是芜湖市现代化、高科技、生态型,最适宜发展创业和居住的新城区。芜湖高新区水、电、燃气、排污等设施齐全,公用设施收费较为低廉。园区内交通方便,目前已开通16、26、36、37、44、48等公交线路。建有蓝领公寓等生活服务设施,在高新区1公里范围内还拥有“中央城”、“碧桂园”等高档住宅区,可满足企业各层次人员的居住、生活、休闲需求。

此外,区内有部级科研中心1个,国际火炬计划项目7个,省级企业科研中心3个,市级企业科研中心2个,高技术企业34家。

2.需求条件。长三角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显示出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产业集聚高,具有很强的带动和影响力,对芜湖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对各产业的发展需求很大。资料显示,2008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GDp由2007年的4.6万亿元增长到5.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7.96%。近5年,芜湖市实际利用内资1129亿元,其中引进长三角地区资金达669亿元,占59.2%。2008年,芜湖市新增投资300万元以上的省外1390个项目中,来自于长三角地区的投资项目有1088个,占项目总数的78.3%;实际到位资金235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63.4%。

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芜湖在奇瑞、美的、海螺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高新区产业特色鲜明,坚持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降低企业的配套成本。重点扶持六大主导产业――汽车零部件、节能装备制造、光电子、新材料、特种电缆、生物制药产业。其中以海螺川崎工程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7.2亿元,以中集瑞江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业实现产值14.2亿元。同时规划打造一个占地1200亩的芜湖(国际)模具城。目前,弋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的战略发展目标中,重点聚焦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产业为四大产业,以打造民族品牌汽车为中心。

4.园区战略。总体来说,大力实施高新区“二次创业”战略,其核心就是“双轮驱动模式”,即以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特色产业为两大驱动力,通过自我发展和外部引进,推动园区发展,实现对整个芜湖地区、乃至皖南地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支撑战略。产业战略坚持“特色、高端和集群思想”。以发展为第一主线,推动第一产业转型及第二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与文化创意产业。(2)空间疏导战略。空间疏导战略坚持“专业、集约和联动的思想”。科技园区在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基础上,交通网络便捷,基础设施比较完备,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已经形成了空间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配套,生态环境友好的和谐戈江。(3)文化引领战略。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无形动力。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就要做到重朔“徽商文化”内涵,注入创新创意创业新内涵,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新内涵、培育文化产业龙头,带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贡献率,实现“文化新区”向“文化强区”转变。(4)保障战略。简单来说,做好管理体制、土地、资金、品牌和招商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其一是设立独立的高新区管委会,给予高新区充分的授权,从管理体制上保障高新区快速建设和发展;其二是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建立土地退出机制;其三是积极扩展园区融资渠道;其四是朔造戈江大学科技园“新车都”品牌,加强园区品牌推广度;其五是扩展招商渠道,加大招商力度。

5.政府。现在市、区两级政府都树立了把戈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中部地区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宏伟目标。戈江区政府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定位,即“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人文环境为依托,以现代高新产业和商业服务业为主要支撑,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和文化创意四大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同时戈江区政府还提出了“文化戈江、时尚戈江和实力戈江的形象定位策略”。

6.机遇。从大的方面讲,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产业集聚度高,具有很强的带动和影响力,对芜湖拉动作用明显;其二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为芜湖高新区加快产业集聚、实现模式创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提供了良好契机;其三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安徽省重要战略,为戈江大学科技园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带来了历史机遇;其四是国家高新区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了突出作用,受到国家高度重视,队伍不断壮大。

三、弋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效应

1.弋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优势。优势1:芜湖市经济发展迅速,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供了前提。统计资料表明,近五年芜湖GDp平均增速为15.2%。2008年,GDp达74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幅高于长三角16个主要城市。芜湖工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芜湖被列为成功开拓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的全国18个典型地区,在《2009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芜湖位列全球经济增速最快城市第10名,国内城市第8名。优势2:芜湖市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临江近海,交通发达,资源丰富,为大学科技园发展提供了区位优势。优势3:奇瑞的带动使汽车及零部件成为高新区的龙头产业,新能源汽车将在高新区大放异彩。优势4:芜湖市科教资源集中分布在高新区周边地区,为大学科技园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

大学科技园北部的高教园区聚集了芜湖市绝大部分教育资源,包括安徽师范大学南校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等8所高校,还有数家高校和研究所,距离大学科技园仅有半小时车程。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这些智力资源和科技力量发展创业孵化功能。

2.弋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存在的问题。(1)大学科技园经济基础薄弱,和其他高科技园相比总量有待提高。据统计,2008年大学科技园工业总产值59.26亿元,虽然比2007年28.72亿元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其中位于大学科技园管辖范围之外的海螺集团占了近半数的比重;在芜湖市范围内,大学科技园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6%;在全市的影响力还不够。(2)工业比重过大,为生产服务的高端业态发育不足。大学科技园产业发展向工业制造业严重倾斜,高端服务功能缺失。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科技园101家规模以上企业绝大比重为工业制造业,服务业比重很小,不足5%,而且服务业仍以传统的餐饮、贸易等功能为主,而科技创新发挥所需要的科技咨询、中介、商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没有发展起来。(3)园区产业以低端制造为主,企业整体自主创新实力较弱,创新创业体系尚未形成。(4)缺乏高效、有力的管理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的快速发展。目前科技园处于“一次创业”阶段,实行的“园区和行政区合一”的管理机制,在发展理念上还停留在“以区”的滚动发展理念。

根本问题:园区传统发展模式印记厚重,与国家对大学科技园的要求差距较大,需要加快发展模式的转型。

3.大学科技园建设对戈江区、芜湖市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大学科技园是我国最近几年建立的一种新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是增长极阶段,主要是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初步发展阶段。在该阶段,大学科技园主要是通过它所引发的建设投资,以及财政税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是新产业区阶段,是大学科技园发展成熟的阶段。在该阶段,大学科技园自身运作机制逐渐健全,同区域经济的结合日趋密切,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区域产业的调整和升级所产生的作用以及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这种影响可能比单纯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政税收更为重要。大学科技园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真正作用在于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大学和当地企业的合作,由大学出项目和技术,当地企业出设备和投资,共同进行项目的孵化,从而使企业的原有产品和生产结构得到调整;大学科技园高科技企业与地方企业的后向联系,即和当地企业建立供应关系,会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大学科技园孵化成功的企业出园后一般还将厂址设在当地,这些企业会成为当地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企业,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产业结构;大学科技园区的企业文化同当地的企业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为当地创造出新的产业文化;大学科技园自身大量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会有机会到当地企业工作,这也给当地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4.芜湖市、弋江区两级政府大力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结合前面环境分析,我们提出戈江区大学科技园产业发展的总的原则、思路与策略。

总原则与方针:产业发展过程要严格遵循“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科技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五高”原则,严把项目入驻关,严格控制土地、做到集约和节约并举,严格遵循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

发展思路:要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和安徽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难得机遇,以推动芜湖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己任,以自主创新为重要手段,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围绕奇瑞、海螺等龙头企业,加速产业集聚进程,形成以汽车和零部件、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为主导并融合发展,以文化创意为补充的产业格局,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总策略:(1)园区产业规划的调整。核心区内不再考虑入驻低端制造业,对不符合五高原则(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科技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企业要调整出核心区。(2)以“三元参与理论”为总指导,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和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安徽省及全国的科研资源,提升大学科技园科技和人才水平,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3)以龙头企业的牵引效应来延伸产业链。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牵引效应来延伸产业链,形成上下游间的合作;同时,经济培养本土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成长企业成为行业内的“小巨人”。(4)以专项资金、政策做大做强四大重点产业。对于大学科技园重点发展的汽车和零部件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在适当时机出台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政策加以做大做强,并形成产业优势。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D/2009/01/060】;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项目(09SJB790021)]

参考文献:

1.阳剑兰,马军.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外部环境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5(3)

2.王松海,成良斌.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软环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

3.潘苏,王小绪,吴树山.论环境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影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6)

4.曾斌,侯天伟.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环境分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月刊,2003(6)

5.潘正祥.创新性文化环境的营造和建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

6.孙华林.论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人文环境[J].东北大学学报,2002(2)

7.许合先.大学科技园创新文化及其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6(9)

8.范旭,韩野.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问题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4)

9.芜湖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9.9

10.芜湖市戈江区发展战略研究.2009.12

环境科技研究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中图分类号:F724.6;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5-0130-02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群体。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需要有大量的研发投入,且运行风险较大,融资难一直是困扰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改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高[2015]3号)明确了要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和模式创新,支持网络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网络金融超市、大数据金融等新兴业态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互联网与金融融合的新生业态和金融新模式,是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创新要素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之一,有力地促进了现代金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带来了金融交易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让融资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实现了融资多元化、支付电子化、需求多元化,对缓减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环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态势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金融,应用工具是互联网,核心是强调大数据征信和用户体验。按照互联网金融的业态形式,一般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1.1以阿里小贷和京东商城供应链为代表的网络贷款

主要是指互联网企业将电商平台上积累的客户信用数据和行为数据作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批量发放小额贷款。从阿里小贷既往数据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平均一年借款4.7次,平均每次借贷一个月,碎片化的借贷方式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效率。从2010年成立至2014年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突破2000亿,服务的中小企业达80万家,不良率不到1%。贷款额最低仅为3000元,最高也只有100万元,这是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做到的。

1.2以“人人贷”和“拍拍贷”等为代表的p2p网贷平台

将资金的需求方信息和资金供给方信息直接在互联网上,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联系,为用户提供直接投、融资服务,其本质可以说是线上的民间借贷。据统计,2010年我国p2p平台仅有20家机构,2012年p2p平台在全国迅速扩张,进入2013年更以每天3~4家的速度增长,至2014年底,p2p网贷平台的数量突破了1400家,全年总成交量达到2400亿元。目前国内活跃的p2p平台已超过300家,如宜信公司成立8年来先后为50多万个客户提供信用金融服务,目前已经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建立了实体的信用服务网络。

1.3以“点名时间”、“淘梦网”为代表的“众筹模式”

利用社会网络服务,让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者向公众展示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众筹模式具有低门槛、多样化等特点。

1.4互联网金融服务

包括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金融门户,第三方支付主要有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拉卡拉等。互联网金融门户的代表有融360、格上理财、平安陆金所等。第三方支付行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日渐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截至2014年7月,央行已发放269张第三方支付牌照。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23.3万亿元。

互联网金融不是颠覆传统金融,而是金融与信息的融合,是为金融业的整体发展探索新的思路。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金融业与信息业充分融合,金融业的利润最多能达到现在的9倍。

2互联网金融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亟需破解

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具备互联网和金融双重属性,互联网金融不仅会面临传统金融所面临的风险,还会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暴露出超越传统金融的新问题。

2.1互联网金融面临着法律监管与保障缺乏的困境

2.1.1缺乏相应的法规规范,容易出现法律纠纷

如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交易者的身份认证、电子合同的有效性确认等方面尚无明确而完备的法律规范。

2.1.2未纳入风控机制,存在监管真空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网贷平台没有银行牌照,都是通过担保途径放贷,未纳入风控机制,导致监管难度加大。

2.2互联网金融使安全风险、信用风险变得更加复杂

互联网金融存在着信息技术安全风险,如计算机系统、认证系统或者互联网金融软件存在的漏洞,会让互联网金融潜在的安全风险显现。金融具有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监管等风险因素并不会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而消失,反而会更复杂。主要表现在:

①随着数据呈现几何级的增长,由于技术的缺陷或者操作的不当,都容易造成信息的泄露、丢失和损坏,甚至导致不可预期的损失。

②目前互联网金融缺乏信用评估,违约成本较低而且较隐蔽,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问题。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正利用监管灰色地带“打球”,甚至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进行诈骗。也有一些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存等机制,容易为不法分子利用平台进行洗钱等违法活动创造条件。

2.3互联网金融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亟待模式创新

①互联网金融发展到目前很少有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提供的服务,如网络小贷是以电商交易为基础的模式下运行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机构主要依靠网上交易数据以及评价模型来进行流水线式的审批,中小企业是否能够获得贷款是基于定量化的数字模型进行判断的,很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差异化对待,实行信贷配给。

②科技型中小企业区别于一般的企业的典型特征是存在知识产权层面的内容,如采取股权质押、技术入股等,互联网金融机构有待于探索股权质押贷款及其他的风险分层技术等一系列金融创新。

3推进互联网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事物,要宽容鼓励其发展,也要加强监督规范、兴利除弊。从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政府三个方面来推动互联网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发展。

3.1互联网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3.1.1互联网金融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量身构建新的

融资平台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绕过商业银行等传统中介,建立起投资者与中小企业直接对接的融资制度。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要求网络小贷、p2p、众筹模式有效结合,发挥网络小贷的数据优势、p2p与众筹等三方机构的平台优势,形成一个大平台。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量身构建新的融资平台,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如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利用网络积累的中小企业信誉数据库资源,并进行相应的授信、信贷可行性分析;p2p、众筹等第三方平台借助网络支付工具实现贷款收回,并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平台。最后建立起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实现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快速匹配,也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最终创建一个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组织体系。

3.1.2互联网金融企业要不断推出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

的金融产品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构建一个综合的服务体系,要求互联网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产品,这种新产品的最终目标是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个性化融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这就需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要认真研究,探索进行知识产权、股权质押贷款及其他的风险分层技术等一系列金融创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选择的贷款模式,不断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提供全方位服务。

3.2科技型中小企业要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便捷

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具有超前的视野和敏锐的市场捕捉能力,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机构所提供的融资平台,获取企业所需的资金。敢于去尝试一些新事物,去逐步积累自身的企业信誉,不断挖掘潜在的融资途径。换句话说,探索建设互联网金融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首先应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入手,让其充分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不断提升自身信用水平和主动融资能力。

3.3政府不断推进管理与服务机制创新

明确政府、市场和社会各自在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中的角色,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政府在宏观指导、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的功能,充分保证市场机制在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等各类科技服务组织的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

①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得各类行业准入许可。支持企业在名称中使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字样,解决企业实际运营中的工商登记问题。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批结果核准经营范围,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准入服务。

②推行互联网金融企业牌照及资质认定,建立分层监管机制。包括技术监控、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推行互联网金融企业牌照制度,对于“无资质、无牌照”的违规经营机构进行依法取缔。

③尽快制定互联网金融法律,规范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从业资格、业务范围、义务和责任,明确企业及个人的权益保障、信息安全、资金安全等。

3.4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和公众互联网金融风险教育

互联网金融机构应不断加强行业自律,成立行业协会或者联合会,行业联合会和行业带头人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业人员资格、经营规范、风险防范、信息披露、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各方面建立行业自律标准规范,以保护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公众互联网金融风险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开展风险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雄.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分析[J].财政金融,2014,(8).

环境科技研究篇7

1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1人才社会生态环境的涵义

parkRF.andBurgessew首次将自然科学中生态学的概念引入到人类的社会环境中,对社会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们把与自然环境相对应的社会环境客观存在称为社会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以及社会文化系统。孟令尧等认为社会生态环境是指在一定的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形成的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体系。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人为改变和创造的环境。王顺认为人才生态环境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科技、教育、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朱达明认为人才社会生态环境是一个由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社会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有内在规律的体系,主要可分为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综合现有文献,本文认为人才社会生态环境是指由诸多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完整的、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这个系统以人才为中心,包含影响人才生存发展的经济、制度、物质、文化在内的各种社会因素,各因素对人才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

1.2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由于人才社会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系统,要从整体上反映人才社会生态环境的状况,就需要建立一个恰当的、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人才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可以了解人才社会生态环境的各方面信息,监测其出现的问题,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合理的解释,预测其发展状况,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构建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至少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2.1系统性原则

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必须包括影响人才社会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全面、科学的反映人才社会生态环境的内涵,同时必须体现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层次性,有比较科学合理的框架。

1.2.2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评价体系是为了使抽象的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能够进行计量和比较,从而对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预测。在保证全面前提之下,选取的指标应该容易得到且可以量化,使整个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1.2.3针对性原则

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重点是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所以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到科技人才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取评价指标。

1.2.4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可比性,也就是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对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进行比较评价,也能够对不同区域同一时期的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进行比较评价。

2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框架设计

在己有对人才环境的研宄中,Ravesteinm在其著作《移民的规律》中提出了“推-拉”动力理论;LarrySjaastad[7],michaeltodaro?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人才迁徙的原因;Dasguptaandpartha[9]研宄了地区环境与人才流动的关系。这些研宄中都提出了影响人才流动的原因包括政府的公共政策、社会环境、交通状况、经济条件等因素。国内文献中,张再生m]认为人才所处的地理环境、地区政策、法律法规、社会保障体系、经济发展状况、交通便利程度等都会对人才的聚集产生影响;朱杏珍[11]提出人才流入或流出某一区域,是基于对该地区环境的预期,包括人口福利、物价水平、区域经济政策、人居环境的建设及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桂昭明[12]对人才环境的研宄中涉及到社会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政治稳定环境等公共因素。

根据现有文献,我们归纳出吸引人才的共性环境(对所有人才都适用):地区发展环境、保障体系的建设、子女教育条件、生活舒适程度、社会治安状况、交通便利情况。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根据科技人才的特点分析其所需要的个性环境:

(1)科技人才具有“趋群”性。科技人才更倾向于流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蒋录全,朱秀梅指出高技术产业具有在空间上集聚的特点,众多的高技术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并与区域内的科研机构、大学、服务行业等结成稳定的技术经济联系的网络体系,这样的网络可以降低成本、活化资源、扩大信息交流、增强知识的外溢性’从而促进技术创新。所以区域内如果有较多的科研单位及高新技术企业,将更有利于科技人才的自身发展及才能的发挥,同时还有助于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对科技人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此外,科技成果数反映了地区科技创新的氛围,良好的氛围同样能够吸引大量的科技人才。

(2)科技人才具有“趋外”性。科技人才有向国外或国内外资企业流动的倾向。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追逐的对象,各个国家纷纷制定了以吸引科技人才为导向的移民政策,同时在国内的外资企业也对科技人才求贤若渴。由于科技人才一般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对国外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在外资企业工作文化与语言障碍较小,同时外资企业宽松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氛围以及先进的技术水平更有利于科技人才进行创造活动。此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度较强。

(3)科技人才的工作成果往往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存在,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完善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打造有利于创新成果传播及推广的环境,科技人才很可能向该地区流动。一个地区的专利申请数反映了该地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情况,而政府出台的科技创新制度数量既反映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也反映了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力度。此外,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并提供一系列服务支持,从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反映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具有与风险投资相似的效果,所以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也是一项重要的个性环境。

(4)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决定了科技人才需要不断的学习来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这就需要当地具有高层次高水平的高等学校供科技人才交流和学习;并且,科技人才需要及时获得科技资讯和科技发展前沿,地区的网络、资讯比较发达也能够影响科技人才的流入,人均邮电业务量能够反映资讯获取的快慢程度。

(5)科技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对精神层面也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地区内有较多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对科技人才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原则,本文将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分为科技发展环境、科技自身环境、开放系统环境、保障和谐环境以及生存空间环境等五项一级指标,并在各一级指标下设立了29个二级指标。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框架设计如表1所示。

2.1科技发展环境

科技发展环境是反映地区人才社会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决定了人才的总量和结构。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和前提,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能够满足科技人才所需的各种物质需要,是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物质基础,因此经济环境是影响科技人才的最重要指标。科技发展环境指标包括人均GDp、工业总产值、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2.2科技自身环境

科技自身环境是指能够直接促进科技人才长远发展的环境。上文指出区域内如果有较多的科研单位及高新技术企业,将更有利于科技人才的自身发展及才能的发挥,同时还有助于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所以自身发展环境应该包括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有研发活动单位数、科技成果数;同时专利申请数和政府出台的科技创新制度数反映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情况,有利于激励科技人才在完善的产权保护环境中放心的进行研宄;此外,我们加入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以反映该地区对科研创新的重视程度,加入科技企业孵化器数反映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这些指标所体现的环境能够决定科技人才的自身发展状况。

2.3开放系统环境

开放系统环境为科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技术

表1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与蓝色经济区各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及排序

交流的机会,使得科技人才有更加广阔的平台来施展自己的能力’保证了科技人才能够“留得住、流得通、用得活”。选取的开放环境指标包括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外商投资企业个数。

2.4保障和谐环境

综合保障体系的建设、子女教育条件及社会治安状况等共有环境构建地区共性保障环境。完善的地区共性保障环境,可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包括保险、就业、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公共安全等方方面面的社会保障,是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的重要因素。共性保障环境指标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教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然而,为了科技人才自身价值的实现,还需要构建科技人才的个性和谐环境,包括高等学校数和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数。共性保障环境和个性和谐环境共同构成保障和谐环境,良好的保障和谐环境能够促进科技人才与区域环境的和谐发展。

2.5生存空间环境

生存空间环境反映地区生活便利程度,它包括共有环境中生活舒适程度和交通便利情况,也包括个性环境中的资讯获得情况。向往便利、舒适的生活是人们的普遍心理,良好的生存空间环境有助于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在选择工作与创业时,人们往往会首先考虑到当地居住的生存空间环境。生存空间环境指标包括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建成区面积以及人均邮电业务量。

3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测度和评价:以蓝色经济区为例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己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这意味着蓝色经济区应建设成海洋科技发展的领先地区,代表着我国海洋科技的最高水平,并有实力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因此,掌握一定技能的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打造蓝色经济区的最急需人才和最根本保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南起日照市,北至滨州市’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东营和滨州7市。据对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发展的10个支柱产业、13个新兴产业和40个特色产业的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且现有人才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和传统产业,对于国际化、掌握一技之长的、从事高技术产业的科技人才更是相当缺乏。本文利用以上所构建指标体系对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测度,并对蓝

?136?

色经济区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预测,

为改善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3.1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灰色关联度分析首先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灰色关联度是基于对某一发展变化系统的动态过程量化分析进而分析事物之间、因素之间关联性的一种方法,它较其他分析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各因素间的亲疏序次和空间分布规律。灰色关联度根据事物或因素的时间序列曲线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关联程度,若两条曲线的形状彼此相似,则关联度大;反之,关联度小。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宄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检验评价体系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同时为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3.1.1绝对关联度的计算

本文选取蓝色经济区2001-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与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各指标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关于科技人才的定义:“是指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科技活动,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在创造性劳动中做出贡献的人员”,我们选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划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作为科技人才的样本数据,其它数据来源于历年《山东统计年鉴》、蓝色经济区7城市历年《统计公报》及7城市科技局官方网站。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与评价体系各指标的灰色关联度都在0.5以上,并且大部分都在0.9以上,这说明所选的指标都与科技人才有较好的关联度,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合理的反映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所处的生态环境。从单个指标来说,与科技人才关联度最高的前6个二级指标是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科技企业孵化器数、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总产值以及科技成果数。其一,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属于科技发展环境。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反映了收入水平,工业总产值衡量的是工业发展状况以及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反映了地区的发达程度,这说明个人报酬以及地区发达程度仍然是吸引科技人才最重要的因素,物质基础是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关键。其二,科技企业孵化器数以及科技成果数属于科技自身环境。科技企业孵化器数反映地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科技成果数反映科技成果水平及地区科技创新创新氛围,这说明除了个人报酬及地区发达程度,科技人才最看重的是自身发展因素,这与科技人才的特点相符。其三,排在第三位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属于保障和谐环境,它反映了社会保障状况,这说明科技人才很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和保障性,只有稳定的有保障的就业环境才能吸引足够多的人才。其四,生存空间环境各项指标与科技人才的关联度排名都比较平均,且排名不高。其五,开放系统环境各项指标与科技人才的关联度排名也都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排在第19位,而外商投资企业个数排在第27位,这说明科技人才在开放系统环境中最看重的是外商企业投资的产出规模,而非企业数量。

3.2蓝色经济区各地市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比较分析利用构建的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蓝色经济区各地市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因子分析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通过原始数据初始化、求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确定因子个数,得出综合评价值等步骤实现。因子分析模型如下:

本文以蓝色经济区7个地市为样本,选取2012年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数据,对蓝色经济区各地市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进行比较分析,运用SpSS软件计算结果见表2。

由SpSS计算可以得到5个公因子,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98.254%,其中公因子&贡献率为59.977%,公因子F2贡献率为16.506%,公因子F3贡献率为9.668%,公因子F4贡献率为7.076%,公因子F5贡献率为5.026%。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五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根据公式F=(59.982%F1+15.968%F2+9.484%F3+7.936%F4+3.929%F5)/98.254%得出各城市的综合得分F。根据表2蓝色经济区2012年各城市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得分及排名

SpSS计算结果,能够得到公因子F1在专利申请书(X7)、科技企业孵化数(X12)、进出口总额(X14)、外商直接投资额(X15)、外商投资企业个数()、公共安全支出(X21)、高等学校数(X22)上的载荷显著,可以看出这些指标包含了开放系统环境的大部分,所以公因子F1主要反映了各城市开放系统环境的状况;公因子F2在工业总产值(X2)、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尤)、科技活动经费支出(X6)、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X8)、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X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X18)、医疗卫生支出(X19)、教育支出(X20)、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数(X23)、城市建成区面积(X28)上的载荷显著,能够看出公因子a主要反映了保障和谐环境的状况;公因子尽在人均GDp(X1)、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X3)、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X5)、人均拥有道路面积(X24)、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X25)、人均邮电业务量()上的载荷显著,可以看出这些指标包含了科技发展环境的大部分和生存空间环境的大部分,主要反映了科技发展环境以及生存空间环境特别是基础设施的状况;公因子F在高新技术企业数(X9)、有研发活动单位数(X10)、科技成果数(X11)、政府出台科技创新制度数(X13)上的载荷显著,反映了科技自身环境的状况;公因子F4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2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27)上的载荷显著,反映了生存空间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质量的状况。由表3能够看到,青岛的F'得分排名第一,说明青岛的开放系统环境最好;烟台的尽得分排名第一,说明烟台的社会保障环境在蓝色经济区7个城市中都是最优的;东营的F3得分排名是第一,说明东营的科技发展环境以及生存空间环境中的基础设施状况比较好,特别是在薪酬方面对科技人才是最有吸引力的;潍坊的F4得分最高,说明潍坊有最好的科技自身环境;威海的F5得分最高,说明威海的自然环境状况最优。从综合得分来看,2012年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排名依次为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东营。

4结论

环境科技研究篇8

1(略)

国内在环境信息科学的一些主要论题包括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环境模型、环境可视化、环境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信息化发展迅速,特别是从上至下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则已成为实现环境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正在从初期的信息管理、环境专题制图发展到Gls与环境模型集成陈9]、35技术集成的多媒体环境系统、基于Gls的环境污染扩散模拟t‘’,‘“1、基于GiS的环境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一些主要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遥感、水环境遥感、固体废弃物遥感监测、城市热岛效应与热环境监测、植被遥感、景观格局遥感监测、海洋环境监测等。环境建模与模拟一直是环境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各种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在环境信息科学中得到大量应用,另一方面,基于环境过程机理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元胞自动机(Ca)模型、智能体(agent)模型等也在环境领域受到重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库中挖掘和提取对决策分析有用的、先前未知的隐含模式和规则的过程,笔者在1999年即面向环境信息化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试图将二者结合,提出“环境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可视化是表达和传输环境信息有效的形式,通过三维可视化、三维模拟实现环境现象、过程的真实感表达,能够更加逼真地传输环境信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中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卿]。“虚拟地理环境”是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地球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依托这一平台,能够进行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践、模拟决策等活动。针对环境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趋势,聂庆华提出了“数字环境”的概念,数字环境是环境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是三维显示的数字虚拟环境,包括环境信息数字化、环境信息传输网络化、环境分析模型化和环境空间决策的智能化、环境过程和管理可视化。尽管国内目前在环境信息科学各个分支方向的研究非常活跃,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和探讨。本文在分析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信息流和信息分析处理构建了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并以煤矿区环境监测治理与管理为例,全面分析了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以期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其在煤矿区的应用

2.1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尽管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对于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学科体系还缺乏明显的定义。已有的一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计划中界定的范畴也不尽相同。因此,从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视角出发,首先需要对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进行界定。HuangGH等川提出的环境信息科学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见图l,这是当前引用较多的环境信息科学体系结构。由图1可见,环境信息科学是多学科集成的领域。传感器综合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尺度地面采样技术成为可能,处理不同特征、尺度和复杂性问题的模型综合成为新的挑战,包括不同模拟、优化、评价模型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合并,不同技术输人与输出之间的联接,社会经济因子的量化,以及大尺度集成模型的解算策略。在此基础上,HuangGH等「‘〕提出基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系统,其结构(图略)USGS的研究报告’)中,将环境信息科学定义为:环境信息科学是为加强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现象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认识的,集成物理、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多学科方法的研发、试验和应用的学科。不同定义都强调环境信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特点。Huang等川的观点显然更强调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GpS技术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技术与环境科学和工程的交叉,而USGS的定义则重点强调了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别是USGS在其未来环境信息科学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了计算智能等技的应用。基于以上观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结合我们的研究实践与认识,以环境信息流和环境信息处理分析为主线,可以构建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技术方法(图略)。环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面向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需求的多学科理论交叉,技术支持在于面向环境信息流的多技术手段集成,最终通过不同学科领域方法模型的综合,实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各个阶段、各个过程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需要从多学科理论交叉与多技术手段集成的角度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

2.2环境信息科学在煤矿区综合应用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信息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而是诸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不同学科在研究过程中,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环境信息科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促进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换言之,以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从环境信息科学的开展的相关论题研究,其重点还在于不同学科方向,但已经构成了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础层。为了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从外部到内部的“包围型”研究模式,努力推进从核心到的“拓展型”发展模式,即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接的关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煤矿区作为1种以资源开采为驱动力发展起来的特殊地理区域,由于煤炭资源开采(以下仅涉及地下开采矿区)破坏上覆岩层原始应力状态,导致地下水流失、地面塌陷,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矿山排研形成的研石山压占大量土地,堆积物导致严重大气污染和土壤损害,甚至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因此,煤炭区是1种典型的由于矿山开采导致的景观破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复杂区域,煤矿区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目前,对于煤矿区生态环境主要的研究视角包括:(l)从煤矿开采损害角度出发研究开采沉陷与地表变形预计、监测与治理;(2)从煤矿区土地资源管理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3)从煤矿区地质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区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防,(4)从煤矿区水资源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井水害、水污染与水资源调控;(5)从景观格局生态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景观格局;(6)从地理环境演变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地理环境演变与模拟;(7)从遥感与GiS应用角度出发研究矿区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8)从大气污染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大气污染评价与控制;(9)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经济评价;(10)从管理学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决策;等等。对以上不同视角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多主题、多要素的时空环境信息是其中的关键,任何视角的研究都需要充分的信息和数据的支持、需要环境信息和背景信息的集成、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的支持、需要环境知识和其它领域知识的交叉和集成。因此,从环境信息科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集成现有的研究工作,充分应用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通过成果整合与集成,在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整合的关键在于不同研究视角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链接边界选择、信息传输反馈、系统相互作用。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综合研究与应用体系框架(图略)。按照该研究框架,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的重点在于多学科研究的交叉点,主要包括:(l)基于采矿环境影响机理的模型建立、参数获取;(2)各种环境模型的建立、参数提取与模型验证(面向环境系统分析的环境评价、污染扩散、环境演变模型和面向环境管理决策的规划模型、优化配置、动态演变模型以及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重建方案设计);(3)面向环境监测的遥感信息源选择与图像处理、环境信息提取与分析,以及组织、集成与管理多种环境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设计与建立;(4)环境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的模型解算与解释、分析结果可视化与应用;(5)集成信息、模型、数据库、系统、知识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构建。(6)资源一环境一人类一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流与信息应用。

环境科技研究篇9

20年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研究实力在发展中国家达到了前列,一些研究领域在国际上也很有特色。这样的成就,应该总结。回顾过去20年我国环境科学迅速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跨上了3个台阶。

一、开拓、创业阶段

70年代初,国际上?i开首次全球环境保护会议。国家要求中国科学院组织有关学科的科学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的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建议;形成了1973年环保会议(全国首次)关于环境科学的起步设想。要求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污染的危害、测定方法和消除污染的有效办法。努力研究环境监测的分析仪器。有计划地开展环境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

当时主管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面对国内已经出现的一些严重污染事件,从“三废”污染调查研究入手,首先开辟典型地区环境质量研究,对官厅水库水系、蓟运河、渤黄海海域、松花江、图门江、鸭儿湖等水域,以及北京西郊、东南郊,南京市区、沈阳、武汉工矿区和京津渤大区域,进行环境质量调査研究,建立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理论和模式;推动了环境监测方法研究,建立标准分析方法,研制大气污染自动监测车、长江水质污染监测船;针对当时农药、酚氰、汞砷、铬等污染源开展了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生态与健康效益.的研究,重视工业“三废”排放的污染源末端治理技术研究。这阶段研究成果,不仅为当时污染严重地区的治理提供方案;也在“区城环境”这一层次,开拓了环境科学的基础性研究领域,填补了我国环境科学的空白学科。如:中国科学院于1975年首先成立环境化学研究所、土地污染研究所环境室、声学所噪声室、地理所环境研究室、大气物理所环境研究室与325米气象观测塔、水生生物所环境生物研究室、地球化学所环境与健康研究室、林土所环保室、以及海洋所、植物所、动物所、昆虫所、微生物所、植生所、细胞所、化物所、应化所、有机所、煤化所、水土保持所、沙漠所、湖泊所、高能所、遥感所等单位的生态环境研究组,研究的领域遍及生物、地学、化学和物理、技术科学学部的30多个研究所。填补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中有关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的空白。建立起环境化学与分析、环境生物学与污染生态、环境声学、环境地质与健康、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海洋、环境遥感与制图、环境毒理、环境气象、土壤污染、区城环境、环境质量、环境信息、生态系统与景观生态等学科与专业。由分到合,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环境科学委员会,加强综合研究,组织协调多学科协作、交流,并创办《环境科学》学术刊物,推动环境科学学科建设。1977年在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上,首次制订出我国环境科学的学科发展10年规划。1979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根据我国的特点,学会分学科设立专业委员会。有:环境声学、环境标准、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医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球化学与污染化学地理、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化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工程、环境经济与管理、环境理论等学术委员会。从此环境科学在我国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以后在这基础上又有发展。这在国际上也是首先以“环境科学”命名,包括了自然、技术与社会三大学科领域,名符其实的新型的综合性环境科学学会。为我国环境科学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框架,也为下一阶段的起飞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茁壮成长阶段

70年代末,我国生态学、经济学和国土资源等学科进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研究领域,环境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登上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的新台阶。

进入80年代,我国围绕加强环境资源管理,推进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这个主题,组织科学攻关和软课题研究。如《中国2000年环境预测及对策研究》、《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与《自然保护图集》研究、《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现状及其保护恢复利用研究:K《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评价与研究》、《全国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研究》、《环境信息系统研究》、《我国酸雨来源、影响及控制对策研究》以及《型煤技术》、《煤的气化液化》、《城市污水资源化》、《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城市生态》、《生态农业》、《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有毒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和生态毒理研究》、《地方病环境病因》研究、《生态经济与指标体系》等研究课题,都是80年代根据我国国情开展的部级大型研究课题。理论联系实际,很有特色,既完成国家科研任务,又大大发展了环境科学学科领域。这个阶段,环境经济、生态经济、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环境计量、环境法学、环境管理、环境预测、评价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环境建设”理论与实践。

1S81年,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马世骏主任等一批科学家,在向中央书记处开讲《现代化与环境保护》课时,就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思想。他们的理论是人类一资源一环境”是个整体,自然资源是环境组成的一个部分,破坏资源也就是破坏了人类生活环境。环境问题,既是生态学问题亦是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必须运用生态规律,方能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要使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在我国就要把环境工作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中去。

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马世骏又专门发表了“加速生态建设、改善我国环境面貌”的论述,进一步阐述生态环境建设的论点:它实质上是把生态学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建设及自然资源管理中;从国家经济建设的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生产、加工、需求各部之间的关系,通过多级利用,充分发挥物质的生产潜力,并化废为宝,使产品不断增加,保持自然活力的物质不断得到补充。把经济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列为评价一切建设的准则。其核心思想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这个正确的论点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已得到承认。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在80年代也得到蓬勃发展。到1990年初,全国生态农业县级规模的试点有29个,乡级的138个,村或农场级的有1200多个。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建设《500佳》称号中,授予我国10项,其中生态农业占4项。江苏大丰生态县规划研究获得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头等奖。

工业系统也有生态工程的研究示范,如有色工业在推进四川峨嵋半导体厂建设生态工厂的科研成果,工业生态化的苗头很好。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于80年代末连续召开生态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总结了十多项可供推广的生态建设工程(技术)。如污水土地处理生态工程、综合生物塘处理工程、城市污水资源化生态工程、山地开发与保护生态工程、平原农一牧一果型生态工程、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建设试验、聚土免耕立体种植生态工程、红壤丘陵区林果牧复合生态工程、荒山造林生态工程、功能植物群落生态工程、太湖流域生态农业试点、企业生态工程和草原矿山林草牧生态工程建设等等;大大丰富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成果。

三、全面发展阶段

80年代末,中国环境科学开始向“全球环境变化”这个新台阶迈步。国际上环境科学研究从70年代开始已从地方污染公害转向全球资源环境研究。在80年代,国际科学组织已把“全球变化”列为前沿,大力突破。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变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解决了全球升温的不确定性问题,为拯救地球提供了科学根据。

我国少数科学家在中国科学院支#下,早在80年代初就参加了国际科联全球变化研究的学术活动,他们为制定全球研究计划,提供许多重要科学思想。如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气候和植被过渡带在全球变化中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应优先研究的时间尺度和土地利用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等。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马世骏学部委员代表我国环境科学界参加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为联合国起草《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宣言,提供“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学术观点。随着国际环境外交的进展,到80年代后期我国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的一些科学家在国内率先行动,开展全球环境研究的准备工作。如1987年中国科学院环委会全体会议把“参与全球生态环境研究与改良行动”列为科研主攻方向,并发出快报,建议国家和科技界要“刻不容缓地开展”大气臭氧层破坏造成灾害性生态环境影响的预防性研究。接着,生物学部和地学部一些学部委员提出“全球变化研究我国生存环境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专项研究计划,并继“人与生物圈”中国委员会成立之后,发起成立“中国全球变化国家委员会”,积极组织了全球变化预研究:如安排了碳、氮、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CFC替代技术、我国气候变化与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等科研专题;并着手建立全院野外台站网络、对全球变化进行观测。中国科协于1988年5月正式成立国际地圈、生物圈(即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中国委员会。有环境学会、水利学会、农学会、林学会、植物学会、土壤学会、自然资源研究会、生态学会、地质学会、气象学会、水土保持协会、地理学会、海洋学会、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学会参加。与会科学家一致肯定了中国科学^提出的学术思想,即从我国土地和水体资源的利用所造成的重大全球变化问题出发,研究由此而引起的地球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环境影响,预测未来十几年到几十年的重大全球变化问题及其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影响,改善我国环境,提高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

进入90年代,全球环境研究计划被列为国家科研项目。中国科协经认真准备,于1991年召开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的全国性大型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300多篇。涉及气候变化诊断分析,对环境、农业、林业的影响,多控物质的生产与代用研究,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防治对策等各个领域。今年初,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开展了“海平面上升对g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影响与地策”的研讨和考察活动;标志着我国环境科学迈向一个新阶段,登上全球环境研究的新台阶。

进入90年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到“人与自然新关系”、“人类生态系统”、“智慧圈”等髙层次研究领域;开展了社会生态学、生态伦理、生态哲学、唯物辩论法与环境科学的理论研究。引导人类改变旧的世界观、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促进环境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为推动环境理论研究,国家环保局首次召开了有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家共同参加的“全国环境理论研讨会”。这标志着我国环境科学理论研究,已走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新阶段,这次讨论会,站在哲学高度,剖析环境问题;指明环境科学发展的方向;为全面开展我国环境科学理论研究,推动我国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四、展望

1.展望

展望国际环境科学发展,这20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环境科学已成为前沿学科,各国都在大力增强环境科研力量;全球《环境与发展》最高级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环境时代”。当前国际上正在开展庞大的环境科学研究工作,跨国、跨学科的地球系统研究正在蓬勃发展,如全球海洋观察系统计划,全球环境变也中人的因素研究,全球气候观察系统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研究,国际水能研究,人与生物圈研究,太阳系天体能量研究,世界气候研究等等。美国国会通过巨大的全球变暖研究计划,经费w亿美元。欧洲制定生物技术政策,以保证环境持续发展。日本宇航工业会准备发射多颗观测卫星,组建全球环境监视网,赶超美、法,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测,还推出“绿色计划”、“阳光计划”对付“全球环境”变化。1991年,世界科学家组织为全球环境专门召开“21世纪环境与发展科学进程国际大会”,发表“奔向21世纪宣言”,制订了未来10年到20年环境与发展的科学进程。科学家要求各国支持国际地球系统研究计划,把科技引导到有利于生态的发展道路,预测环境变化,把世界政治和经济计划置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环境道德发展、研究新的消费、生活方式。

展望国内,改革开放步伐大大加快,1992年经济发展速度达到12%,比原定计划高1倍。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2〗.7%,乡镇工业则更高.已突破百亿元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3。说明经济发展进入高速时期,规模已居世界第三,四位。怎样保持环境与经济协助发展、保证实现持续发展是个大课题。

2.建议

(1)针对国内外环境与发展的最新形势尽快修订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和环保科技发展规

环境科技研究篇10

关键词创新驱动战略;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现实需求;方向;途径

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5-0346-02

agricultural-environment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Basedoninnovation-driveStrategy

wanGnongZHoULiwanGYue-huaYanLi-jinwanGQian

(agro-environmentprotectioninstitute,moa,tianjin300191)

abstracttheagricultural-environment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basedontheinnovation-drivestrategicisanewproblemfacedinnewperiod,combiningthepractice,focusonthefuturedevelopment,therealisticdemandofinnovationoftheagro-environmentalwasanalyzed,goals,directionandapproachwereputforward.

Keywordsinnovationdrivestrategy;agricultural-environment;technologicalinnovation;realitydemand;direction;way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农业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农业环境科技创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是新时期我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积极探索基于创新驱动战旅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也是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1农业环境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

1.1农产品安全离不开良好的农业资源环境

农产品是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石,也是农业生态资源环境凝聚人类劳动的重要产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农产品的安全,特别是是数量和质量安全的普遍关注,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生产安全、健康、高质量的农产品必须要有良好的农业环境资源作为基础支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要素和第一生产力将在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借助科技创新的手段,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环境的利用效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安全成为必然要求。

1.2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环境科技的支持

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常规支柱产业,也是高风险的产业。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既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或者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支撑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面临的科技问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农业环境科技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减少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经济性,减少农业环境污染事故,降低环境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农业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促进经济活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技术推广、新设备研发、新的生产管理方式等变革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和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也离不开农业环境科技的支撑。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环保科技发展水平的飞跃,需要加快农业环保科技创新,抢占至高点。

1.3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科技创新为更多的环境技术应用、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质量的农业环境和资源是农业良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农业环境质量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从全球化来看,农业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农产品质量问题、土壤污染问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等涉及农业环境领域的问题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伴随引起的次生态问题、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警惕。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广大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提高,解决好农业环境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服务,提升农业生态保护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广大民众的热切期盼。加强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解决好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必将成为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也是落实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新理论的具体实践。

2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目标与方向

2.1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的目标

提高农业环境科技的创新能力,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提高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科技难题的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优势,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缓解和解决环境与生态压力,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为实现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2.2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的方向

随着人类对农业环境问题的深刻认知,从人类保护中心主义逐渐转向生态保护――人类中心主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注重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也逐渐有意识地消减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农业产业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产业活动,而赋予农业则有更多功能,在注重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也在关注和发展农业的生态功能,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功能、抗灾减灾功能等,把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置于环境保护的大范围,大致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行业领域引导型创新研究。从污染防治的角度来看,以单一环境因子的研究向复合型多因子研究深化;从外源性环境影响向内外源环境影响深化;从早期的工业三废、化学投入品等对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从保护人类保护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向保护人类――生态中心转变的研究;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自身平衡、再造平衡到既要保护生态自身的安全,也要保护环境中的人类生存安全、健康安全的研究等。二是从边污染边生产到边生产边治理。从使用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的角度来看: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得到共识,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生态道德、环境道德、环境伦理等学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实现蓬勃发展,使人类从不同的哲学角度来分析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使用价值,从而从人类行为的规范上起到一定的自我约束。从经济学发展的角度上,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认可和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得到实践。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研究到提高单位面积资源利用效率,从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到消除环境的不经济性,减少环境生态资源的损失(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从而提高生态资源的有效使用价值。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性保护,包括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控制,从产地到餐桌的一系列控制技术的应用。三是从研究到实践应用的创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原则的使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量创新型技术的组装和实际应用结合,产生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解决了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短缺、利用效能低下、农业环境污染频发等问题,从生态和技术角度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建立一系列实用技术推广的培训体系和示范、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操作规范、标准和设施,实现从研究到生产实践的产业链条驱动,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关键技术瓶颈。

3基于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途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眼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发展,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功能。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共同演进的产物,通过各学科门类集成创新和各学科间的协同创新,从领域上进行体系化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效能和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撑作用。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运行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1以研究为先导的知识理论创新,为提升、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以农业环境科学研究为依托,追求探索农业环境科技领域的未知领域,以理论创新为主要标志,旨在突破理论的束缚,为理论体系的创设创造构架。比如探索环境物质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物质元素在环境中的物化生理性状变化、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变迁与异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律研究、农业环境资源的承载力研究等,探索农业环境领域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为提升、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1]。

应对上述的创新需求,应以开放、协作为总基调,进行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突出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的优势领域和亮点,同时加强相关项目的建设,从研究体系上设计和配置项目,引导广大科研人员进行知识理论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3.2以应用为基础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能,降低环境(生态)污染,避免环境或生态问题,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以解决产业重大需求和科技问题为导向技术应用创新,瞄准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农业环境问题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开发功能,更加注重农业的多元化功能,特别是以技术装备提升农业环境质量,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运转,以提高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能,降低环境(生态)污染,避免环境或生态问题,确保生态环境安全[2]。如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

应对上述的创新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国家应加大资金、政策等投入,建立农业环境应用技术的推广体系,加大和加快农业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示范,加强技术链条的集成,以自主创新为标志,通过一批试点示范建设,带动和辐射,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以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带动的环境技术应用、推广和传播体系。

3.3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创新,为农业环境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由于农业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受到各界关注,农业环境科学领域也成为科技市场竞争的热点之一。农业环境管理面临着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何从这些海量的大数据中找出潜在的规律,加强动态数据的监控和研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性预见,以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创新,也符合我国国情和“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信息化带来农业环境科技管理决策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科学化,也促进提高管理执行力,使大量的农业环境科技活动更加贴近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更加注重农业环境工作规律,更加注重农业环境科技的内涵开发和利用,实现农业环境科技管理的顶层设计和项目全链条式设计,加强农业环境领域各类信息的高度融合、整合和联动,以信息化为手段,以第三方为管理平台,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终极目标,不断完善国家农业环境科技立项、审查和社会公示,提高项目研究和应用的实效性、创新型,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科研工作的过程监督[3]。

同时,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科技管理创新,创导建立以解决问题和重大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体系,进一步深化和改革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尽可能地克服科技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科技成果展示度不高的问题,避免单纯以发表高水平论文,特别是以SCi论英雄的局面。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合理科学的研究工作中,发挥好引导导向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

3.4适应新常态下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农业环境领域科技发展起步较晚,随着国家和广大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等的不断重视,农业环境科技领域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环境科技领域是当展起来的新型学科领域,涉及多个领域交叉融合、多个部门的分段管理,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国际农业环境科技的发展趋势,必须提高我国农业环境科技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就要必要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防止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加强科研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打破结构性缺陷,即以学科为统领,以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科技问题为出发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有目标地突出,通过项目设计构建创新主体结构体系;打破功能性缺陷,即以学科集群为统领,以团队为主体,恒定团队研究方向和目标,避免在申报、组织项目之间相互打架和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造成研究目标的混乱,提高申报和组织项目的水平和质量,体现出技术研究、应用的特点和优势;打破机制性缺陷,即进一步强化研究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针对不同性质的研究机构进行分类机构改革,以创新目标为导向,以项目研究为平台,以成果产出、解决产业重大问题为基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盘活各类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打破体制性缺陷,即科技创新必须与人事制度、收入分配改革等改革一体化推进,与事业单位改革和现代院所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形成一个改革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4]。

4参考文献

[1]于水,张海彬.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政策环境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4):69-71.

[2]奚涛.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1(1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