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7:20

生态城市的内涵篇1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机制,寻找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核心是生态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城市是在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更高一级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2、建设生态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内涵篇2

摘要: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向。对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便于引导与监测绿色城镇化发展方向。本文根据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对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和总结述评,为不断完善国内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绿色;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四化”同步发展战略,2015年5月,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战略,如何推进绿色城镇化有序发展是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绿色城镇化发展内涵

城镇化发展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我国城镇化发展内涵呈现出人口、土地、经济和社会四种城镇化发展内涵类型。王素斋(2013)提出人口城镇化内涵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苏金发(2011)提出土地城镇化内涵是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张占斌(2013)提出经济城镇化内涵是农村要素流向城市;蒋宵宵(2013)提出社会城镇化内涵是提升农村人口价值理念。

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基本趋势。绿色城镇化发展是一种引领,决定着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与目标,要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体现绿色化,使其发展内容更加丰富。绿色城镇化是一种以生态环境可持续、人的发展文明性、城镇发展健康性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将城镇集约发展与绿色相结合,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高红贵,汪成(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做到生态优先,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下促进经济发展。沈清基,顾贤荣(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是指城镇发展与绿色相结合,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其特征应包括:健康性,即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生态性,发展同时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和谐性,即与周边是共生共荣的和谐环境。董泊(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有四个方面的新内涵,一是发展理念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城镇体系新,发展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化体系;三是实现途径新,是共同发展的城镇化;四是产业支撑新,将现代农业纳入支撑绿色城镇化的产业体系;绿色城镇化发展是以城乡统筹一体、产业节约集约、生态资源环境协调为特征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城镇化。

二、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绿色城镇化发展建设始终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围绕城镇化建设发展核心内容构建绿色城镇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符合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际。

1.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点国内的专家学者围绕城镇化建设发展核心内容,分别从城市化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内涵、新型城镇化内涵与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社会人文环境、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生态城镇化发展七个方面为出发点,研究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方创琳,王德利(2011)认为城市化质量的提升是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关键,围绕城市化发展质量为出发点,从经济、社会、空间三个方面出发构建指标体系与判别标准值,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做出了评价。曾志伟(2012)以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内涵为出发点,在研究新型度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三方面为出发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王博宇、谢奉军(2013)以新型城镇化内涵与质量为出发点,强调城镇化发展中内在质量的重要性,并由偏重数量与规模向注重质量与内涵提升转变,从经济动力、人口转移、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四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戚晓旭、杨雅维(2014)以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应将可持续发展贯穿到城镇化发展中,以可持续指标体系为核心,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支持、城市生活质量四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曹红华(2014)以新型城镇中社会人文环境为出发点,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包含平等、幸福、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等相互关联的内容,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主。吕丹(2014)从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出发点,从人口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生态环境支持指数、城乡统筹指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五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李晓燕(2015)以新型生态城镇化为出发点,从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四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生态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围绕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点,分别构建形成了以城市化质量、新型度内涵、新型城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环境和新型生态城镇化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以城市化质量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方创琳,王德利(2011)根据城市化发展质量为出发点,提出以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为一级指标和12项具体指标的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在经济指标建设方面提出效率指数、结构指数、发展代价指数和增长动力指数,更加注重经济效率的提高,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的影响;社会城市化质量指标包括人类发展、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个方面;空间城市化质量指数包括水资源保障、建设用地保障、能源保障、生态环境保障四个方面,增设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越来越注重科学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2)以新型度内涵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曾志伟(2012)以新型度内涵为出发点构建了新型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三个一级指标和43个具体的二级指标。其中,环境保护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度体现的基础,包括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工业三废利用产品产值等具体指标;新型城镇化新型度体现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具体包括人均生产总值、平均工资、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值等具体指标;新型度体现的灵魂是社会建设方面,具体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消费率等18个具体指标。在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社会建设指标所占权重为0.411,超过经济发展指标,使新型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3)以新型城镇化内涵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王博宇、谢奉军(2013)从新型城镇化内涵与质量方面出发,认为城镇化发展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表现,应综合全面考虑新型城镇化发展各个方面的关联度,构建以经济动力、人口转移、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为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动力具体包括人均GDp、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等具体指标,人口转移具体包括总人口增长率、城镇人口增长率等具体指标,基础设施具体包括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等具体指标,人居环境具体包括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地率等具体指标。一级评价指标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口转移(0.28)、人居环境(0.25)、经济动力(0.22)和基础设施(0.18),人口城镇化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经济城镇化的直接结果,应增加城镇人口增长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等二级指标,完善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戚晓旭、杨雅维(201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出发点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支持方面,提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支持、城市生活质量、制度建设五个一级指标,在社会进步指标方面,涉及人口及社会保障、城市用地、教育、文化和医疗5个方面,在经济发展指标方面涉及到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社会消费支出等7个具体指标,在生态环境支持指标涉及到空气质量、污水排放、大气污染排放等8个具体指标,在城市生活方面涉及到建筑面积、供水、供热、供电等9个具体指标,在制度建设方面涉及到行政效率和管理指数两个指标,比较系统的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

(5)以社会人文环境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曹红华(2014)从注重新型城镇化社会人文环境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自然物质环境指标和社会文化环境指标,城市自然物质环境包含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设施完善、经济持续发展三个二级指标,社会文化环境包含文化繁荣进步、生活品质化和管理科学三个二级指标。

在社会文化环境指标中城市生活品质化所占权重最高(19.79),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6)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吕丹(2014)从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足为出发点,根据全面系统性、主导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导向性等原则,选取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支持、城乡统筹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个方面的指标,其中,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最重要的指标,所占权重达到0.4175,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就业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均等化,充分体现了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综合性,突出城镇化发展中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发展。

(7)以新型生态城镇化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李晓燕(2015)从新型生态城镇化为出发点,认为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行为可以控制城镇化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两者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城镇发展中人口、生态、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在此基础上,确定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四个指标指数。其中,生态城镇化具体包括万元农业GDp化肥使用量,燃气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处理率等8个具体指标,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要更注重保持城镇化过程中与原有环境的协调度,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构建新型生态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结语

绿色城镇化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建设的方向与目标。针对目前专家学者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绿色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应增加生态产业发展指标,测评发展中的循环、环保、低碳经济水平;围绕城镇化发展与绿色化发展关系,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应增加绿色设施、绿色生活、绿色人居、绿色人文发展指标,测评绿色发展水平。

通讯作者:李茜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内涵、目标与路径[J].热点关注,2013,(4):165—168.

[2]苏金发.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经济曾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1,(4):111—115.

[3]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报—经济发展与改革,2013,(1):49—54.

[4]蒋宵宵.农业产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驱动力研究—以“冀中南”为例[J].保定学院学报,2013,(4):47—53.

[5]高红贵,汪成.略论生态文明的绿城化[J].中国人口,2013,(23):12—15.

[6]沈清基,顾贤荣.绿色城镇化发展若干重要问题思考[J].建设科技,2013.

[7]董泊.关于实施绿色城镇化的探讨———以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4(2):111—113.

[8]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J].地理研究,2011,(11):1931—1946.

[9]曾志伟.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3):1—4.

[10]戚晓旭,杨雅维.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4(2):51—54.

[11]曹红华,从测度到引导:新建城镇化评级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基于浙江省11个城市的数据[D].浙江大学,2014.

[12]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72—78.

生态城市的内涵篇3

站位区域更高层面,谋划城市终极战略

结合全国、全市的发展定位,着眼未来,从忠县长远发展战略出发,准确预测未来发展规模、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不断优化县域空间格局。

一是科学确定城市发展定位。面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引导人口地区转移等任务,忠县坚持“适度超前、量力而行”,力争建成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闲适、规范有序、谦让包容的宜居之城、品位之城、和谐之城。

二是在可知的城镇化进程中确定城市发展极限。通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按照中等城市规模,对未来及更远时期的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和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进行预测,划定城市发展“四至范围”,确定用地极限。

三是在城市极限增长边界内优化布局。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发展规律,考虑县城建成区规模现状、交通条件、用地适宜性等因素,明确沿长江形成滨水休闲带和东部生活服务片区、中部休闲生态片区、西部产业片区的“一主、两副、一带、三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布局不断优化。

配套完善城市功能,凸显生态品位特色

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城镇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生态涵养承载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品位城市。

一是控制城市总体风貌。在城市总体规划上,既考虑未来城镇的人口增长、城镇面积拓展和公共服务需求,又充分考虑城镇化最终目标;既避免设计不足带来的以后拆迁重建,又避免过度设计带来的资源浪费。充分利用背靠大山、面临长江,河谷分隔、城在水中等元素,将山水景观的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彰显“山城”“江城”的山水园林风貌。

二是配套城市基础设施。按照“城市建设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的理念,结合常住人口规模,加快健全完善交通、市政和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预控。规划建设“一江、两铁、四路”的对外交通体系。合理规划供气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置场等重大项目。结合人口规模和分布情况建立“县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服务中心,增强城市承载保障能力。

三是打造城市公共建筑。建设城市综合体、忠州博物馆、游泳馆、影剧院、星级酒店、汽车站等一批体现忠县特色的标志性城市公共建筑,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增强市民归属感、自豪感,提升城市吸引力、影响力。

四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科学把控开发强度,推进城市与乡村、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城市内部规划公共开敞空间,加快形成中央公园或连续的生态景观带,努力塑造生态宜居的城市形象。

五是发掘和弘扬城市文化。结合忠县山城、江城、橘城、文化名城等宝贵资源,坚持将山水特色与“忠文化”“移民文化”“柑橘文化”有机融合,规划体现城市文化精神的标志性历史街区、文化长廊,增强城镇文化内涵,打造独具风貌、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城镇。

推动产城融合,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注重发挥县城、工业园区等重点开发区域的综合优势和引领作用,强化产业分区指引,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一是努力打造美丽滨江经济带。按照“生态、经济、民生”三位一体和产城融合原则,做好岸线衔接,合理分区建设,打造县城南北两岸“美丽滨江”经济带。北岸滨江经济带全长约13公里,以商务服务、都市休闲、生态居住“三大功能”为主;南岸“美丽滨江”全长约10公里,以涵养水源、打造山地公园为主,布局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生态城市的内涵篇4

想要对环境艺术设计有一个充分理解,就要理解它的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包涵了环境、环境艺术和环境艺术设计这3个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三者的理解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必须要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这样才能实现环境艺术设计整体功能的发挥。作为一门艺术,环境艺术拥有着独特的美感和价值,和其它的环境事物不同,环境艺术指的是以自然界为基础,人为改造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的需要,对精神的追求。艺术环境在给人们带来感官享受的同时,理解到生态环境的理念,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所以,环境艺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基础上,将艺术、审美、智慧和科学相结合,使生态理念融入生活,融入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指特定环境中,设计、开发一定的对象。艺术设计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涵园林、雕塑、书法和建筑等方面,规划环境艺术设计,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环境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内容

2.1空间设计是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础内容

城市并不是一个二维平面,而是一个三维立体空间的存在,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工作、生活。因此,做好空间设计是整个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础内容。生态城市的空间设计要注意:首先,建筑空间的设计。城市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由一栋栋高楼和各种现代化的建筑物构建而成,对建筑空间的一个整体设计是空间设计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建筑的排列、高度、外形的设计统一等。如果不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就可能出现高楼建筑随地而起,“你高我矮、你红我绿”、杂乱无章,不仅仅在美观上大打折扣,建筑的采光设计等都将受到影响,导致人们的生活无法井然有序。其次,绿化空间的设计。城市绿化空间的设计是整个空间设计的核心内容,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做好城市的绿化空间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绿化空间的设计除了要保证美观之外,还要保证绿化空间与人们生活能够和谐一体化,让人们的生活空间与绿化空间相融合,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再者,城市文化空间的设计。文化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对于一个生态城市来讲,建设城市文化空间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设计师们要善于将城市文化的点点滴滴融入城市的空间设计中,让人们在生活的间隙也能够随处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

2.2绿化设计是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

绿化设计是整个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绿化设计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带来清新的空气,让人们在繁杂的工作之余也能够接触大自然,愉悦身心。因此,除了要对绿化进行空间设计之外,其它方面的设计也要引起重视。比如,绿化设计要注重美观,大自然的原始形态就是美,但当设计城市绿化时,设计师们还是要考虑到本城市的特点和设计理念,从而设计出符合本城市特点的绿化环境。此外,对植被的选择、后期的管理与保护也是绿化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城市比较干燥,气候偏热,在选择绿化植被时就要偏向于选择耐旱的植物。

2.3水体设计是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内容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是世间万物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当前的环境污染给水资源带来了极大损害,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稀缺,特别是对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要建设生态城市,水体设计必不可少,水体设计是整个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内容。生态城市的水体设计,主要是为了要保证人们的用水健康,减少城市的水污染源。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到每一滴水都能够物尽其用。此外,在环境设计中更是不可能缺少“水”元素的存在,根据水流动的特性进行一些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为城市增添光彩,满足人们对环境美的需求,同时水的存在能够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有小河流淌过的地方总是比较受人们的欢迎,据此,设计师可以在城市内设计一些喷泉、人工湖泊之类的城市景观,为环境设计添上一笔光彩。

3结语

生态城市的内涵篇5

1.1生态园林的基本内涵

生态园林是相对于城市传统园林而言,主要是指按照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建设的园林绿地植被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同的植被花草乔木按照不同的生态特性被错落有致地安置在不同的群落中,这些生态植被能够充分吸收阳光、水分、空气和土壤中的各类肥料与矿物质,得以自由自在地生长,并构成一个和谐稳定的群落,对人们生活的地域空间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生态园林是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它体现了城市园林建设的高标准与高层次。建设生态园林的根本宗旨在于满足人们对更高质量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基本内涵主要概括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表述中,主要体现公平、协调、可持续性的原则,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特别是在当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发展面临的空间、环境、资源压力也越来越大,能否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历史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各方面。建设城市生态园林就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对城市发展长远规划与总体规划进行科学合理设置,尊重生物多样性,尽量减少对城市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保存与维护好现有的各类生态系统不被破坏,实现生态系统与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

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设生态园林应注意的问题

2.1要把生态功能放在园林建设的突出位置

园林作为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应仅仅满足于绿化观赏层面,一定要突出园林的生态优先原则,要把生态园林建设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实现生态园林与城建工程项目的同规划、同建设,切忌把生态园林看作是城建规划与城建项目的补充与修饰。生态绿化在追求健全的生态效应的同时,要对整体空间进行合理规划,构建多层次、立体性的生态景观,形成经济、社会与自然高度契合的复合性生态系统。

2.2注重保持好生态园林建设的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既是生态园林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有效发挥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前提。不同的生态系统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不同。但凡生态结构较为复杂,物种类型较为多样,空间占地面积较大,生态链条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它的作用发挥较为稳定。因此,要加强对各类物种的培育与筛选,在积极培育本地植被的基础上,还要有借鉴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其他物种,增强物种的多样性。要遵循植被生长与发展规律,认真研究分析植被生长规律,构建与本地区环境气候相适应的绿色植被生态系统。

2.3要注重突出生态园林建设的文化品位

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要在突出生态功能的同时,还要十分注重提升园林的文化品位,将园林建设的生态性与当地的风俗文化、地域风情、历史文物等有机结合起来,将生态园林打造成为景文相融,共荣共生的完整系统,使生态园林更加体现文化与地域特征,不断丰富与提升园林内涵,开创意境,烘托氛围,更好满足人们群众对生态、文化、品质生活与生存环境的高标准需求。同时,可以借助生态园林系统的景观功能,将富有人文、历史、风俗、民俗等地域特征的生活文化内涵赋予到园林生态中来。通过科学形象的设计,将园林的寓意和韵律表达出来,不断丰富园林生态建设的内涵与功能。

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设生态园林的对策及建议

3.1抓好生态园林规划是前提

科学的规划是生态园林建设的先导,要坚持规划的因地制宜、前瞻性与实用性,突出特色,量力而行,把生态园林规划与城建工程项目一同规划,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注意为园林绿化留足相当比例的空间,不同城市,不同地域在绿地空间比例上不同,一般人均绿地面积应在60~80m2。在绿地建设中,要把城市中心、居民社区与老城区、旧城改造地区作为重点,不断扩大绿化半径覆盖范围,让更多市民群众从生态园林建设中收益。特别是在旧城与老城区改造提升中,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设计,留足一定的绿化空间,提升老城区和居民小区的环境形象,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各项基础配套设施与功能。

3.2加强绿色植被的培育与合理配置是关键

生态园林建设要注意各类绿色植被的配置比例,总体讲,要以乔木为主,灌藤、花草相结合,构建层次分明、特色突出的立体式园林生态景观。对不同区域,在植被建设上不同。道路景观要以乔木为主,对居民社区、休闲广场要以灌藤与花草为主,突出遮阴效果,增加绿化的色彩度,尽量为市民群众提供一个绿化充分、景观美好、环境宜人、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同时,还要加快由平面绿化向立体交互绿化的转型发展,极力倡导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加大对新品种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3.3注重生态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根本

加强园林生态建设,就是在搞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规划的基础上,把园林生态规划纳入其中,作为城市规划网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点,尊重生物多样性,尽量减少对资源环境的破坏,维持生物栖息地与植物生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基础上去建设园林。首先应该保护好园林内现有的湿地、水文等生态环境,以其为基础进行园林景观的人工设计,建立起自然与人工相互辅助的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把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注重经济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加剧的今天,更应走生态园林的道路,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

3.4重视生态园林的人性化建设是核心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优化设计园林景观的开放性空间,将园林景观与其他娱乐功能相结合,从而既达到景观园林设计的目的,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又注重人们活动的需求。此外,还要十分注重对居民住宅小区及生态村庄的建设。住宅小区作为居民群众生活与休憩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住宅周边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住宅作为永久建筑,一旦建成,几十年基本上都不会改变,因此,在居民住宅小区及生态村庄绿化建设上必须坚持点面结合,注重生态绿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切忌那种见缝插针、只顾眼前,不计长远的短视行为。

4结语

生态城市的内涵篇6

1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已经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和评价对象开展了关于生态社区、绿色建筑等的调查和研究。比如在局地尺度上,特莫水珍(termorshuizen)利用15个指标调查了38个荷兰的可持续性景观规划方案,主要分析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境的保护[4]。在社区尺度上,卡西迪(Cassidy)通过问卷调查了114个景观规划师,了解他们对绿色社区的评价原则和指标以及面临的困难等,设置了包括生态保护和恢复策略、绿色材料和产品、水资源利用和废水处理、雨水管理、热岛效应5个方面的22个指标[9];也有研究开展对绿色建筑标准、绿色材料使用等的调查和评价[10~11]。

国内也开展了许多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有价值的评价指标[12~14]。周传斌等构建了25个指标对生态社区进行评价,指标涉及自然环境、建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居民环保意识、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15]。程钟等建立了以大气环境质量、物理环境质量、建筑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4个评价指标和13个评价因子为主的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16]。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生态城市的评价更关注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和谐程度[17],提出了一些生态城市的特征,如和谐、发展、绿色、文明等[1]。王如松等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和生态文化三个方面[18]。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建设的过程中,利用22条控制性指标和4条引导性指标,确保生态城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在国家政策层面,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制订指导生态景观建设的指标体系。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侧重于居住环境的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等[19],环保部门制定的《地区级绿色社区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则侧重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组织管理和公众参与等方面20条具体指标。生态景观可以从斑块、园区、城市、区域等不同空间尺度进行规划和建设。斑块尺度是以单个景观要素为主;园区尺度则由多个斑块组成,是多功能景观的组合体;城市尺度由众多园区组成,是众多多功能景观的镶嵌体;区域尺度则涵盖了更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的复合生态景观。对于城市的景观规划和设计者来说,斑块尺度和园区尺度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公众对城市生态景观内涵、特征、评价原则和评价指标等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并分析不同特征群体的重点关切,对于构建生态景观理论和方法以及制定生态景观的管理制度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2.1问卷设计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会的方式,总结了生态景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动态性和系统性、协调性、健康性、可持续性、绿色性、多功能性、文化性、和谐、宜居、环保、节能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景观的8条评价原则,分别为景观自然度、物种安全性、雨水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和处理、绿色能源和材料利用、景观视觉享受、局地小气候调节、精神内涵和文化品味。最后,根据相关文献和行业导则[9,13~17,19],梳理并提出了43条定量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主要侧重于生态景观的斑块和园区两个尺度,同时也可以为城市尺度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2.2调查方案本次问卷围绕生态景观的内涵、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评价指标等,共设置了19个问题,包括2个单选题和17个多选题。调查对象通过随机选取,包括在校学生、教学和科研人员、景观规划从业人员、非专业公众等,调查采用现场纸质问卷和网络电子问卷的方式,纸质问卷主要在北京市进行,网络问卷则涉及到国内其他城市。

2.3数据分析方法将调查得到的问卷数据进行总体评价和分类评价。总体评价是分析每个调查主题中不同选项的选择比例,反映了该项指标的公众认可程度。而分类评价是将被调查者按照学历、居住地和年收入进行分类,然后分析不同类别人群选择某项指标的比例,可以揭示不同人群特征对该项指标的影响程度。

3结果与讨论从2011年7月1日开始,截至2011年9月1日,共获得170份有效问卷。调查发现,超过93%的被调查者认为公众是最受益于生态景观建设的群体,而认为对政府的管理和形象有好处的只占到5%,表明加强生态景观建设是公众的自身意愿,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3.1生态景观的内涵和特征在生态景观的建设要素方面,被调查者选择植被、水资源、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理和气候要素、环保措施等均超过50%,选择材料和能源的比例相对较低。随着学历升高,选择水资源、土地、材料、能源等的比例明显增加,而居住地和收入水平对生态景观建设要素的认可程度的影响不明显。在生态景观的特征方面,多数公众已经比较理性地认识到纯自然的景观不是真正意义的生态景观,而对可持续发展、减少人为干扰、功能协调、维持和保护生态过程等选择的比例较高。但对于功能高效性、结构完整性、减少污染物、资源节约方面选择的比例较低,一方面说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生态景观的作用尚未被公众所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被调查者认为生态景观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增加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增加污染物排放。这或许与当前一些虚假的“生态景观”的不良示范有关,尤其是一些地方构建的高楼堂舍、大道广场等也冠之以“生态景观”。被调查者的学历对生态景观特征的理解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随着学历增高,结构完整、功能协调、功能高效、维护和保护生态过程几个方面的认可程度逐步增加,而认为生态景观是纯自然的景观等方面则有下降的趋势,说明了学习和教育使得被调查者对生态景观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多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等角度衡量生态景观。住在大城市的人多认为生态景观是人类适当改造的景观、功能协调等,而住在县城的人选择较多的是生态景观的结构完整性,较高收入群体认为生态景观是纯自然景观的比例在明显下降。图2个人特征对生态景观基本特征认可度的影响

3.2生态景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关于现有生态景观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被调查者选择“可持续性不够”占80.45%,“忽视了景观的自然规律”占71.43%,选择“运行费用太高”、“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缺少人文内涵”等也均超过50%,说明公众比较认可现有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公众对生态景观初次投入费用太高的认同度较低。学历较高、住在大城市的被调查者,更加关注景观自然规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等,而低学历群体更关注运行费用、经济回报等方面。图3个人特征对生态景观存在问题认可度的影响在生态景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方面,有超过50%的公众选择“缺少市场认可”、“缺少培训和宣传”、“难以与现有配套匹配”,而对于“缺少理论指导”、“缺少技术导则”、“缺少经费投入”、“缺少国家标准”等方面选择的比例较低。随着学历的升高,公众选择“缺少理论指导”、“新技术转化难度”的比例减小,而选择“缺少定量评价指标”的比例在升高。住在县城的被调查者在对生态景观面临困难各个选项均大于住在大城市的群体,说明了由于与大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配套等方面存在差距,小城市建设生态景观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图4个人特征对生态景观主要挑战认可度的影响

3.3生态景观的评价指标从调查问卷看出,本文提出的生态景观的8条评价原则,公众认可程度比较高,各个原则的认可度均在50%以上,从高到低依次为景观视觉享受、物种安全性、景观的自然度、水资源利用效率、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绿色能源和材料利用、局地小气候调节、污染物排放和处理。表1除了统计被调查者对各个指标的总体认可程度外,还对不同人群特征的认可程度进行了分析。住所与13个指标具有线性关系,占所有指标的30.23%,学历高低与10个指标具有明显线性关系,占所有指标的23.26%,而收入仅与3个指标具有线性关系,占所有指标的6.98%。结果表明,被调查者所处的城市、知识水平对生态景观的评价指标有较大的影响,而个人经济收入对评价指标的认可方面的影响相对较低。

4结语

(1)研究表明,公众对生态景观的期望很高,对现有景观中存在的问题也有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源资源和材料等方面认可程度较低,说明还需要通过更多的教育和宣传来完善与公众的沟通渠道,提高生态景观的理论和技术的认可程度。

生态城市的内涵篇7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规划;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城市,只有那些学会了如何战胜文化挑战的城市才能得到最佳发展”。今天,文化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特色是历史时期人们借助形式各样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体现出来的,而且是影响、形式城市的众多文化因素和城市文化内涵的最完全写照。

城市文化是人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形成的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思想、准则、艺术等思想价值观念及其表现形式。城市规划是建立在对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各种资源基础上的对未来城市的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与景观营造、产业发展及人居环境等的谋划。对于两者关系,学术界与规划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西方,许多著名城市规划师都十分强调城市历史文化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作用。他们认为任何城市不可能脱离它存在的文脉,脱离它根植的文明,所以研究城市规划不可能不研究城市发展的历史、甚至人类发展的历史与文化。一个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一定能够创造出适合本国城市规划的理论。近10多年来,国内的规划师和学者在学习国外规划经验的同时,认为城市规划应强调:①重内涵,讲深邃含蓄;②重视意和实、神和形的统一,以意和神为主导;③重视生态城市建设,体现“天人合一”;④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凸现亲切、喜庆的生活气息;⑤展示接受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博怀等。赵万民,王纪武则从地域文化的视野研究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将地域文化视为影响城市空间与建筑形态的基本动因。

遗憾的是,这些理论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还很难得到体现,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站在城市文化发展的角度来构建城市规划模式,没有将城市的灵魂――文化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角。

1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规划模式的构建

城市就规划与建设而言,基础设施、景观建设等是骨架与肌肉,城市中的水是血液,而文化则是城市的精神、思想、气质与灵魂。为此,这要求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时要注入文化理念,用城市主题文化主导城市规划、建设、经营与管理。这应是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理性思路。

关于城市规划模式,无论是“理性的综合规划模式”还是“渐近主义规划模式、战略规划模式、生态规划模式”等多元化的城市规划模式,都可谓“以生物有机体为原型的生态空间模式”,它们都试图解决诸如城市空间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等问题,但不可避免使城市规划忽视了诸如意识形态、价值及组织制度等社会文化因素,使城市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个性与灵魂,最终导致“千城一面”等问题。为此,城市规划必须打破以空间组织为核心内容的传统规划模式,建立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的规划模式。

当今的国际社会已逐步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文化上提倡多元共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多元化发展过程。政治、经济上的体制改革直接引起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全面转型。由于各方面利益整合的结构趋向,我国社会阶层出现了较大的分化,文化也形成了多流派、多观点的多元格局。

经过精心的规划,建设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的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并构建起充满时代精神的城市整体形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规划时对文化因素的定位和把握。城市规划中重视对文化因素的反映和思考,应从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新,以及对未来新城市的规划――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两方面入手。

2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规划模式的分析

城市文化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灵魂,因此城市规划应把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其基本的指导思想。城市规划要充分挖掘和尊重城市的地脉与文脉,以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为城市发展的线索,来充实城市内涵、打造城市精神,形成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城市。美国著名规划和建筑专家凯文・林奇曾经给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订立了一个普遍的评价标准。首要的一条就是“活力”。所谓“活力,是指一个城市对于生命机能、生态环境和对人类的能力的支持程度,城市的个性特色源于城市传统,又应高于传统。老子曰:“欲去明日,问道昨天”。城市的明天及其特色都会在它的昨天获得耐心的启发和温馨的暗示。

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现代生活也产生了多样化的居住需求:①居住质量衡量标准的变化。②社会构成的多样化发展,如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社会信息化等对住宅功能提出进一步要求。③对住宅设施的智能化、程序化调控功能要求加强。④居民更多地要求生活个性化,表现自我。⑤对社会化服务需求提高,居住文化、居住教育和居住保健等发展有了更丰富的内涵。⑥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居民回归自然的心态需求趋多。

城市精神是城市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城市公民的素质和文明化程度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与品质。为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着力建立有利于建设精神文明、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群众参与度的机制,不断提高人的文明化和现代化程度。

城市文化不是孤立的、抽象的概念,它必须依托于城市的各项建设。一栋建筑、一座桥梁、一条马路都应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所以在规划时,只有用城市文化之“神”来塑造城市之“形”,从现代文化理念的新视野去规划城市发展的蓝图,才能使城市的“形”处处折射出城市文化精神与内涵。

3结语与展望

城市规划的风格或特色是城市各种文化因素的综合体现,也是城市地域文化的集中反映。城市规划的最终追求在于达到一种协调,并使得城市各具风范,千姿百态。不同时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对该系统的规划,本文尝试提出城市文化指导的规划模式。这种模式要求用城市文化来主导城市规划的“神”与“形”。即城市规划在城市文化的统领下,通过科学的、富有创意的设计,用城市文化主题优化城市的整体功能,塑造城市的景观形象,使彰显城市主题文化的景观与城市建设相得益彰、与历史文化遗迹水融,最终将城市建设成内涵深邃、特色鲜明和充满活力与人文精神的城市。

参考文献

1iCiSS项目组.欧洲社会基金(europeanSocialFund)资助的iCiSS(informationforCulturalindustriesSupportServices)项目中的总结报告[R].1999:1.

2peterHall,Citiesoftomorrow:anintellectualhistoryofurbanplanninganddesigninthetwentieth[m].oxford,UK;malden,ma:Blackwellpub,2002.

3叶齐茂.如今我们怎样建造城市--对德国新传统主义规划师ChristophKohl的采访[J].国外城市规划,2004(6):66-69.

生态城市的内涵篇8

伴随着刚刚结束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生态文明”成为2012年底最热门的网络词汇之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由此,生态建设在国家社会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率先提出“绿色、人文、科技”三大发展理念的首都北京,当仁不让地成为全国推行生态建设的先行者。

生态涵养之花绽放

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完善生态屏障和生态服务功能,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2009年,北京出台《北京市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北京市主要生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总体进入生态养护保育阶段,生态友好型经济成为主导。

近年来,生态涵养区在培育良好的生态涵养系统方面下足了工夫。通过植树造林加强山区生态建设,扩大生态林规模;加大禁牧力度,保护野生动物,防止违规采伐和非法开矿,形成全面的生态林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保护区域内各种河流和水库,全面启动对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源及流域的监测、治理和研究,防止地表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2007年开始,由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市园林绿化局和市水务局等多家单位组成课题组,共同开发研究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建立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该项研究对森林、农田、草地、湿地四大生态系统的直接、间接经济价值均开展了统计调查,并对其气候调节价值、水源涵养价值、环境净化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等重要功能,采用实地测量、统计调查和参数推算等科学的方法进行测算。据测算,2010年,北京农业在资源严重萎缩、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9%的情况下,却创造了8753.63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意见》中明确指出,北京市政府还将进一步加大对生态涵养区的支持力度,今后每年用于生态涵养区的政府投资将在20%以上,北京的生态涵养之花已经开始夺目绽放。

节约资源乃保护生态之根本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撑,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只有大幅降低能源、水的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不断促进能源的减量化和再利用,才能从根本上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和健康发展。近年来,北京一直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节能降耗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北京通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应用,积极推动清洁生产,全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4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94%,顺利完成年度节能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22.13立方米/万元,比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绿色北京、低碳城市的重要内容。北京市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步伐不断加快。据市发改委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为223万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2.7倍,年均增速达30.1%,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值达到400亿元。2012年,北京了《“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对全市下一阶段的新能源利用制定了更加详尽的规划和可行性方案,为进一步优化首都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描绘了更美好的前景。

和谐生态之路布满荆棘

近年来,在“绿色北京”理念的倡导和指引下,全市人民不懈努力,北京的生态建设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空气质量不断改善,造林面积持续增加,城市绿化进一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国家重点监测指标降幅继续领先全国水平。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通往和谐生态的征途上,还有很多坎坷,前方的道路布满荆棘。

我们看到,北京的空气质量虽然不断改善,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仍未达标;水环境方面,人均水资源短缺,城市下游河道水污染较为严重。《2011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为0.114毫克/立方米,仍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1毫克/立方米的水平;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134.7立方米/人,比上年增长11.5%,但仍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1000立方米的警戒线,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不得不承认,与世界其他主要城市相比,北京的整体生态环境也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城市绿化程度,还是大气污染物含量;无论是能源利用结构效率,还是城市运行管理水平;无论是居民环保节能意识,还是最基本的城市垃圾资源化水平等,都未达到如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城市的水平,甚至相去甚远。

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期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开展。最近,国务院副总理同志在北京出席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开幕式讲话时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改革和制度创新。要加快价格、财税、金融、行政管理、企业等改革,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等制度,健全评价考核、行为奖惩、责任追究等机制,切实加强法制建设,以体制激励和约束企业,用法律调节和规范行为,使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更多地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上。”

生态城市的内涵篇9

关键词:城市;特色;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宿迁城市建设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随着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的齐头并进,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营造城市的特色,就成了规划设计者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宿迁的自然禀赋、历史文脉和城市空间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将各个层面的内涵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去,最终营造出拥有自己独特气质的城市特色。

一、研究思路

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活力与特色本质所在,挖掘和提炼宿迁城市活力和特色我们遵循了“融合自然山水、延续历史脉络”这一基本设计思路。通过对宿迁自然禀赋和历史文脉的挖掘提炼,将其精髓融入到城市活力与特色空间的塑造过程中去。

二、城市特色资源解析与评价

自然禀赋方面,宿迁两河一湖一山为主体的自然廊道串联了整个城市,赋予了城市独特的自然结构框架,丰富的绿色植被系统给宿迁整个城市奠定了绿色背景,但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自身自然禀赋的利用和开发还远远不够。

历史文脉方面,宿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但保护、利用、整合不够,未发挥出应有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未能充分将其内涵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去,城市文化活力与特色亟待提升。

空间结构方面,城市整体框架逐渐拉开,从单核心逐渐向多核心转变。从沿两河发展逐渐走向沿湖发展,从“滨河城市”走向“滨湖城市”。但城市发展过于迅猛,框架拉大的同时,过于注重视觉效果,但却忽略了城市空间内涵的塑造。

三、城市特色塑造

城市特色塑造过程中,我们重点从三个层面进行了研究。

(一)城市自然禀赋层面――两脉串城,山水合融。

自然山水是城市的天然财富,城市的主要自然山水框架形成了城市的自然形态将城市的自然山水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去,城市就会因为对自然山水的合理开发利用而焕发生机与活力,可让城市更加富有活力和特色。

要塑造宿迁的城市活力与特色,要紧紧抓住城市的主体自然山水框架,即“两河一山一湖”,两河是指大运河和古黄河,一山是指嶂山,一湖是指骆马湖。

大运河――塑造成“城市生态脉”。大运河具有交通性,河面宽防洪要求较高,水质较差,宜作为城市的景观性河流,两侧可预留较宽绿廊,强调生态性,观赏性。以大运河生态廊道为依托,向北串联嶂山通向骆马湖,引湖纳山,形成城市的生态主廊道。

古黄河――塑造成“城市活力脉”。古黄河宽度适合,水质较好,应作为城市的公共活力空间打造,强调其生活性,参与性,亲水性,两侧可布置特色公共设施形成滨河特色界面,且两侧绿带不宜过宽,从而形成城市的滨水商业休闲轴线。

嶂山――塑造成“城市绿肺”。嶂山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良好,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大型景区。随着城市框架向北拓展以及湖滨新城市的建设,嶂山与城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可利用其优质的自然基础,打造成城市的绿肺。

骆马湖――塑造成“休闲之湖”。结合湖滨新城的建设,将骆马湖极其周边打造成为宿迁休闲度假的重点区域。宜对水面与城市交界空间进行重点建设,结合水上游览线路安排,布置亲水型城市广场、公共绿地,利用水面塑造良好的城市景观,可选择合适地段临水布置城市服务业建筑群,打造形成特色界面,促进宿迁城市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二)城市历史文脉层面――楚风古韵,创新进取。

城市的发展,与其特定的人文传统密切相关,历史的沉淀是构成城市特色的核心资源,人文历史反映了城市的独特气质。在城市特色的塑造过程中,要提炼城市的人文精髓,让其在城市建设的物化空间里得到延续。

1、文化品牌化

彰显特色,塑造品牌,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提炼特色,塑造品牌,通过各类纪念馆和博物馆的建设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利用,传承文化,再现历史。比如名人牌、传统艺术牌、地方资源牌以及传统精神牌等。

2、文化产业化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服务。包装出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兴建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文化旅游产业(雪枫公园、乾隆行宫、项王故里、杨毛嘴湿地、下草湾人类遗址以及骆马湖、洪泽湖等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宿迁特色文化旅游)。

3、文化有形化

把无形的非物质文化有形化,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来。通过文化特色广场、文化特色建筑、文化雕塑等在城市建设中加以体现。

(三)城市空间层面――活力宜居,魅力之城。

城市的物质空间是一个城市活力与特色的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最终都要融入到城市物质空间的建设当中去,才能更为直接的体现其价值。

1、优化结构,构造具有独特活力与特色的城市活力与特色分区。

老城区,作为城市传统精华遗存所在,规划以保护历史文化遗迹为原则,把老城区打造为“传统之城”;河西新区,市级行政办公建筑大多集中在此,视觉效果良好。打造成具有现代风貌特征的“现代之城”;东部新区,突出京杭大运河的生态空间特色,突出现代居住功能,打造成“宜居之城”;南部新区,本区其跟宿迁各产业区关系较为紧密,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为产业区提供智力支持,突出其科技特色,打造成“科技之城”;湖滨新城,该区域是是展示宿迁生态特色的重要门户,规划突出其生态特色,突出旅游休闲功能。打造“生态之城”。

2、打造具有活力与特色的城市轴线。

(1)城市活力与特色街道

从整体层面出发,对街道空间风貌进行定位,根据风貌特色,对沿街建筑的风貌、高度进行控制。根据功能与风格定位,完善街道市政设施建设,并布置跟街道特色相吻合的,能反映宿迁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小品。沿街的艺术小品要以宿迁的历史文化和名人典故为题材,如西楚霸王项羽等。

(2)城市滨水活力与特色轴

对城市水系进行分类,明确其功能定位以及性质。对于交通性河道重点控制其绿带为防护性,强调其视觉性、观赏性。对生活性河道重点打造其滨水界面,强调其参与性、生活性、休闲性,对沿河用地、空间属性以及驳岸形式重点考虑。

3、打造具有活力与特色的城市节点。

(1)广场

通过设置环境小品、城市雕塑以及景观植栽等手段,丰富广场空间的内涵。以雕塑、小品为主题,内容表现宿迁文化特色。

(2)公园

充分利用宿迁的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结合众多文物古迹和丰富水系,因地制宜地建设完善的公园体系。。

(3)传统标志性建(构)筑物

传统标志性建(构)筑物是指城市空间中重要的历史遗存,结合特色街道和旅游线路,提高文物古迹的使用率和知名度,展示宿迁的历史文化特色。

生态城市的内涵篇10

一、引言

城市雕塑又叫户外雕塑,是刘开渠先生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城市雕塑是根据城市的空间、文化和审美定义的,它的出现不仅增加了城市的景观,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城市中的优秀雕塑作品可以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景观、当地的亮点和文化特色品牌。

二、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很久以来人们只是注意到了城市雕塑技艺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作为文化形态的一面,忽视了它对于历史文脉和文化信息传达的一面。城市雕塑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技艺,同时也是造型艺术,经典的城市雕塑用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城市文明的进程,是城市发展的里程碑。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名片,在公共艺术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面对到来的城市景观建设高潮,怎样把城市建设成富有中国气质,并具现代气息和地方风格,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所以,我们在加速城市发展的今天,必须把城市环境文化建设,城市特色、城市个性突出出来,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国内外高品质城市建设的经验,引进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来美化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景观,使城市的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三、城市雕塑的现状

城市雕塑已经成为了城市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高度的繁荣和发展,优秀城市雕塑的内涵和形象彰显了城市的精神。当下,我国在世界城市雕塑中,仍处于初级阶段,从城市雕塑的社会性、艺术性、和对环境的作用而言,大多在形式内容上流于肤浅和空洞,设计理论、设计技术、材料应用等方面也很不成熟,所以整体水平不是很高。

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的城市雕塑一无是处,只是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一些风格鲜明的城市雕塑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整体来看还是有一些成就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雕塑创作要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要依据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历史特征,塑造与城市相协调的城市雕塑,为城市建设增光添彩。

四、城市雕塑的发展方向

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全球文化趋同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雕塑更要考虑城市雕塑的艺术性、环境性,公共性,引导性等特征,以便把自然环境很好的导入到人文环境之中,创造出真正属于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艺术形式和内涵,来提高公众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能力。城市雕塑不仅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表,更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所以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雕塑首先要体现现代性,其次要和本土文化相结合,体现地方特色,是城市雕塑艺术效果的重要切入点。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城市雕塑的理念,朝着更具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方向发展,回归传统、回归自然,是每个城市雕塑设计师肩负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之所在,也是我国城市雕塑在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

五、城市雕塑和丰宁剪纸的对接

河北省承德市是旅游的圣地,而丰宁是其下属的县城,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受丰宁县政府的委托,我们对丰宁主题雕塑进行设计,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先后几次拜访了剪纸艺术家。在设计中,我们遵循传统的吉祥文化理念,将求吉、纳福、祥合作为主线,以体量的大小、样式内容的变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来营造区域文化特质和独特内涵,力求通过作品本身来体现文化内涵、区域生存状态和无限发展空间。

丰宁作为山庄文化的组成部分,又因有乾隆皇帝御赐“丰阜康宁”这一皇家色彩而独具特色,十三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合”的文化。剪纸是丰宁最显著的文化特征,并成为丰宁一张响亮的名片。因此我们在设计创意中,运用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做主题,最大限度地引申和彰显丰宁人民的人文精神和和谐生存的状态。

雕塑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意识,对提高城市发展的文化和品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创意中我们加大了文化信息含量,将传统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现代造型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提升城市思想和品质的目的,成为体现丰宁文化精神的一大亮点。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