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7:30

服装设计原理篇1

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要应用服装造型的立体构成范畴,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应用美学方面的形式法则,将点、线、面和体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形成完美的造型。点、线、面和体是分别独立的因素,同时也是相互有关联的整体。

1.1点

点在空间中起着标明位置的作用,具有注目、突出诱导视线的性格。点在空间中的不同位置及形态以及聚散变化都会引起人的不同视觉感受。点在空间中心位置时,可产生扩张、集中感;点在空间一侧时,可产生不稳定的游移感;点在竖直排列能产生直向拉伸的苗条感;较多数目、大小不等的点作渐变的排列可产生立体感和视错感;大小不同的点有序的排列可产生节奏韵律感。在服装中小至纽扣、面料的圆点图案,口袋、肩袢,大至装饰品都可被视为一个可被感知的点,我们了解点的一些特性后,在服装设计中恰当地运用点的功能,富有创意地改变点的位置、数量、排列形式、色彩以及材质的一些特征,就会产生出其不意的艺术效果。

1.2线

点的轨迹称为线,它在空间中起连贯作用。线又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它具有长度、粗细、位置以及方向上的变化,不同特征的线给人们的感受不同,例如水平线平静安定,曲线柔和圆滑,斜向直线具有方向感,同时改变线的长度可产生深度感,而改变线的粗细可以产生明暗效果等等。在服装中线条可表现为外轮廓造型线、省道线、褶裥位线、装饰线以及面料线条图案等等。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可根据款式要求进行设计如正装中多用直线条,休闲与运动装多用斜线和曲线。另外,可根据设计对象的体态特点适时适度的运用线条取长补短。如身高较矮或腰粗的人在服装上纵向分割,对于男士或肩窄的人可运用覆肩进行横向拉伸产生视错以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总之,服装形态美的构成时刻显露着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1.3面

线的移动形成了面。具有二维空间性质,有平面和曲面之分。面又可根据线构成的形态分为方形、圆形、三角行、多边形等等。不同形态的面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三角形具有不稳定感,偶然形具有随意感活泼感等等。面与面的分割组合,以及面与面的重叠和旋转会形成新的面,面的分割有以下几种分割形式:直面分割、斜面分割、横面分割、角面分割。在进行面的处理时要考虑到面与面的比例关系以及面的表现特征。

1.4体

体是由面与面的组合儿构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的概念。不同形态的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体也将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体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服装设计中的基础元素,设计者要树立起完整的立体行的概念。一方面服装设计要符合人体的形态以及运动时人体变化的需要,另一方通过对体的创意性设计也能使服装别具风格。

2服装设计的原则

2.1经济实用原则

自从有服装文化以来,人们在生活中要满足的生存需求也是非常普通的,其中衣是非常重要的,服装也慢慢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在物质不是非常丰富的年代,人们在生活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温饱,其中温指的就是人们在生活中指的是穿衣的必须性。服装的主要作用就是要保证人体不会受到日晒雨淋,同时也可以起到御寒保暖的功能。服装的出现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服装是人们在生活中穿着的必需品,它在使用的时候要满足人们在各方面对其的需求,同时也要与服装的目的性相吻合,服装一定要在功能方面满足人们对生活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功能方面也要做到可用性和可信赖性,服装要在人们的物质承受能力范围内,就是要满足服装物美价廉的要求,这样能够更好的体现服装的经济实用性原则。

2.2商品性原则

现在,服装市场发展是非常好的,同时在流行性方面也是发展很好的,现在很多的服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可以更好的获得企业的发展,很多的商家利用了各种营销手段进行宣传,这样可以更好的退出企业的新产品,同时也能更好的刺激消费,让消费者接受设计人员的设计产品,同时认同设计作品,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设计产品的商业效应。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不仅仅要体现美学原则,同时也要对商品性原则不能忽视,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商品的社会认可,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更好的满足更多人的消费愿望,同时这也是现代服装设计的理想目标和追求。

2.3艺术性原则

服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被被传统文化所设定,是一种覆盖在人体表层的特殊材质,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美观性的要求,这样能够更好的体现实用和艺术的要求。服装设计的艺术原则是指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运用艺术元素,在服装成品上更能体现视觉效果,同时要保证成品的艺术性,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在创造过程中更好的体现美学观念和审美精神。消费者在穿着和使用服装的时候要在视觉效果上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也要更加的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因此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要更好的将消费者的艺术品味更好的体现,同时要使设计人员的创意得到更好的体现。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要更加的将服装的文化深度和内涵进行体现,这样能够更好的体现服装的艺术性。

2.4合理性原则

现代服装设计的合理性体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自然科学是体现人的卫生、人体、生理方面的因素,设计时必须选择适当的材料合乎人体结构和适合人体活动机能为前提,完善服装对人体的保护和保健功能。社会科学表达的是社会规范如个性、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强调入与自然的统一性,掌握社会大众审美要求和时代脉搏,合理地表达现代审美或传统审美交融的范畴。服装的高级需求是体现美观、个性的艺术性和好用、舒适的效用性的合理协调。

3结语

服装设计原理篇2

关键词:服装结构课程;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服装结构在服装工业生产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和技术价值意义。因此,服装结构课程在服装专业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服装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专业课程。目前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开放、合作、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使得高职高专院校的服装结构课程也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服装行业的需求而创新整合。在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谈一下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课程的构建,借此来丰富服装结构课程教学的理论内容。

一高职高专院校服装结构课程的理论依据

服装结构课程作为现代服装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较强的实践作用和价值意义。如: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结构图片都是对服装艺术造型的分解展示,是展示服装设计效果的有效手段。可以说,服装结构课程的构建不仅可以推动服装设计向平面成衣有效转化,而且也为成衣的制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是服装设计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内容。服装结构课程涉及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结构制图等内容,其中服装结构课程在整个服装设计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服装结构对款式造型设计来说是一种延伸和发展,而对于服装的工艺设计来说又是基础内容,是其准备阶段。从某些角度来说,服装结构课程是服装专业的本质内容,它是服装专业课程中的内在构成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性内容。服装结构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的重点是分析、总结服装结构的立体构成和平面分解的方法与规律,从而揭示服装局部与整体组合关系。他追求的是艺术与技术的同步进行,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开展。正是因为上述这些因素,服装结构课程在服装专业中有着很突出的位置,并成为每个高职高专院校服装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二高职高专院校服装结构课程的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素养。担负的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任务。其教育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以学科为基准,确保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以市场经济实际发展中对职业岗位技术与能力需求为中心来开展的,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服装结构课程有着适度的技术理论和应用性,在开展过程中。笔者就服装结构课程的相关技术工作岗位做了调查,分析、总结得出:本课程的教学总目标是岗位能力。具体如:款式设计向平面结构转化技能。即:服装结构对设计出的款式有着一定的审查、分解、理解功能,通过一定的结构理论和方法能够将立体造型的服装转化成为平面的服装结构,即:多片服装设计内容。而这种技能的形成还需要学生掌握其他四种基础技能,即:对人体的测量和分析能力、个体使用与规格设计能力、服装平面结构设计能力、服装结构制图能力。

立体剪裁与试样技能。这里说的立体剪裁与试样技能是相对于较为复杂的服装立体造型而言的,即:通过服装立体相关内容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主要是对特殊体型服装结构进行修改或者对服装局部试样的技能。服装工业制作、推板能力。这个技能是对服装结构设计技能的延续,具体指的是:对服装结构设计或者制图结合服装工艺和实际需求转化成为服装生产时所需要的成套系列服装制作样板的能力。其细分可以为:工艺制版技能、工业推板技能、样板管理技能、样板转化技能。综合技能。这里说的综合技能是与服装结合相关的一些设计技能、工业制作技能、推板技能、测量分析技能等等的相融合运用,即:实践技能和运用技能。如果服装专业的学生只是单一的具备这其中的某一技能,那么,笔者认为通过服装结构课程则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

三高职院校服装结构课程的内容

服装结构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过程中,其主要包括: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原型裁剪、服装结构设计原理、服装立体裁剪四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具体如下:服装结构制图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性知识、相关原理、典型的服装结构制图案例、较为常见的服装结构制图方法、步骤,服装的基本组合知识以及相关的实践教学,诸如:服装的制版、推板等。服装原型剪裁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服装原型法的相关知识,典型的日本文化式原型案例,原型生产和各部分成型原理,原型的修改与矫正,日本文化式原型的相关应用原理和应用方法。其逻辑框架为:原理——原型——引用,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原型引用体系。服装结构设计原理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以服装人体工学为基础,分析了人体构造与服装造型之间的关系,从局部到整体较为细致的讲述了常规人体体型的服装结构原理和结构变化原理,对典型或者特定人体体型结构与服装关系进行分析并讲述一定的修改或者补正方法。

服装立体剪裁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服装立体剪裁相关的基础性理论知识,立体剪裁的方法、技术原理、实践中需要掌握的要领内容,对生活类、艺术类的服装进行案例分析、总结一些立体剪裁方法的基本实践技能,立体剪裁的立体校对,诸如:平面制图到立体校对的训练、立体剪裁到服装制版回复或者推板过程的转化,服装立体剪裁的相关细节分析。这个内容较为深入的展示了服装结构与人体之间的关系,充实了服装结构设计的相关理论。

总而言之,服装结构课程作为服装专业的必要学科,对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总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作为教师应整合服装结构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教学经验等,不断探究、反思与总结,强化服装结构课程体系的优化,力争以自己院校的学生为中心,总结出一套实用性与适应性融合的服装结构课程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服装专业的综合技能和素养。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原理篇3

关键词:环保;再生;服装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265-01

一、再生服装的概述

(一)再生服装的定义

过去,人们所理解的“再生服装”,就是将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如化纤厂的废丝和胶块、纺织厂的废纤维、服装厂的边角料以及废弃衣物等回收再利用,加工生产成新的服装产品。如今“再生服装”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从回收废旧物中提取再生纤维后制成服装。这其中的“回收废弃物”包括但不仅限于废旧纺织品的回收物。

(二)再生服装的材料来源

根据再生服装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再生服装的材料来源分为两大类:废旧服装纺织品和非纺织服装类废弃物。

1.废旧服装纺织品

服装纺织废弃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活消费类废弃物,包括服装、鞋帽、袜子、手套等,来源涉及普通家庭、各类公共场所等。还有一类是工业生产类废弃物,包括纺织厂、服装厂等在成品加工各工序中产生的纱线、下脚料、辅料等。

2.非纺织服装类废弃物

狭义的再生服装的原料是来源于传统的废旧服装纺织品原料的,而随着科技发展,非纺织品原料的废弃物也成为了再生服装的原料的来源。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可再生的纤维,从而制成再生服装。如我们熟知的“宝特瓶”,它是由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制成的,它成为垃圾后是一种不易分解的成分。然而宝特瓶通过压缩成碎片后,经过抽丝加工,可以制成一种再生纤维,这种再生纤维织成的布具有耐磨、透气等特点,可以用来制作服装、鞋帽、箱包等等。

(三)我国废弃纺织服装现状

如今时尚潮流千变万化,企业一旦没有准确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就会产生巨大的库存压力,这些库存服装如果没有渠道去消化时,最后的命运就是被废弃。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服装广告铺天盖地,不断鼓励人们进行消费行为,人们在不断追赶潮流的过程中,也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而当前我国大量的废旧服装没有规模化地处理,许多人面对大量闲置的服装却不知道如何处理,没有形成系统的旧衣循环模式,很多闲置的服装最终成了垃圾场里的焚烧物。在欧美及亚洲一些国家,二手衣非常流行,各种跳蚤市场创意集市也都有贩卖二手衣。然而我国的旧货市场并没有形成规模,而且许多人对二手衣并没有概念,而且对于废弃纺织服装的回收再设计也没有形成体系,这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总体来说,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回收再利用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研究数据显示,每年,废弃纺织服装在垃圾总量中占百分之四。在这些废弃物中,若通过回收再利用,能够创造可观数量的原材料,然而这些废弃物却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四)再生服装的意义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严峻,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的不断丰富,人们在时尚的浪潮前经受着各种诱惑,无节制的消费、对潮流的追逐,服装的淘汰频率越来越高,而对于旧衣服的处理却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然而面对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一直都在关注的话题,服装的可持续发展也同样应该被关注。如今自然资源日益耗尽,如果生产的服装,因为过分消费或者因为成为库存服装而被抛弃,不但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废弃纺织服装的再生,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上,“支持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首次被载入“中国纺织品工业“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这意味着我国对再生服装的研究也被提上了日程。

二、基于环保理念的再生服装设计浅究

(一)“5R”环保设计理念

在设计中,环保的概念逐渐受到人们推崇,我们可以基于“5R”环保设计理念来展开设计工作。即为:减量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回收原则(Recovery)、循环再生原则(Recycle)、环保选购原则(Revaluate)。

1、减量原则是指产品在既定款式和面料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产品的非物质化、结构、材料、空间等要素的改进,将使用的资源限制到最低限度。

2、再利用原则是指设计的产品有利于在使用后无需特别加工即可再利用。

3、回收原则是指设计的产品可以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4、循环再生原则是指设计的产品有利于生产原材料再生、回收与利用。

5、环保选购原则是指设计的服装在销售时能向消费者准确并的传达绿色信息。

5R理念倡导的是一种有节制的设计和适度的消费理念,如今我国提倡的是节约型的社会,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在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就设计师而言,应该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注重设计的伦理,有设计的良知。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的关注,也是设计师的一种社会责任。

(二)基于环保理念的再设计方法

1、原生设计

原生设计是指废旧服装纺织品内在结构、材料形态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再设计。例如直接运用废弃服装、面辅料等材料属性及外在形态,只是通过对其进行一个拆分组合,产生新的服装样式。对于废旧服装的再利用,我们可以对面料的拆分组合从而形成新的拼布的形式,也可以是对于服装各个零配件的再利用等形式来进行设计。如今环保成为世界范围的流行语言,很多服装设计师也推出了旧衣改造系列。新锐设计师张娜从法国学成归来后,在2010年创办了“再造衣银行”。通过回收旧衣,清洗消毒拆分,由女工拼成1米5以上的面料,张娜再用这些拼布进行设计,通过设计师的创意,不论是什么样的材料,都有可能焕发出新的光彩。在2011年奥地利时装周上,张娜曾经设计过一件门襟是用一条破裂的宝蓝色秋裤做成的风衣,这件风衣不断受到好评,后来甚至有明星把自己的旧衣服送来,让张娜帮忙改造。虽然在中国再生服装现阶段市场并不乐观,但是张娜说她希望用设计去帮助人,启发人,这既是设计师的本分,也是设计的力量。

2、次生设计

次生设计是通过技术手段,对从废弃物中提取的有利用价值的成分进行加工再利用,生产出新的产品。比如从废弃物品中提取有价值的部分制成服装。废弃物品不但包括废旧服装纺织品的回收物,也包括非纺织品原料的回收物,如从废旧塑料中提取再生纤维制成服装,用玉米纤维制成特殊纹路的服装等等。日本是个非常提倡纤维循环再利用的国家,他们会在再生服装上印上eCoLoG(环保产品)的标识,这种再生服装也受到许多环保人士的追捧。

三、结语

过度的商业化,产生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在服装行业的环保方面,我国还未对环保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外很多国家对于二手衣以及再生服装的接受程度很高。而在我国,“再生服装”还没有被广泛认可。希望能够通过建立完善相关体系,来更好地实现对废弃物的再利用,提高人们对再生服装的认识。在全球关注环保的背景下,对于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助于生态的平衡,可谓是一种环保的可行的方法。

服装设计原理篇4

首先我们得对以下几个名词的概念进行系统的梳理,这样才能便于服装母型的分析和研究。母:原型,指借以生发的原始物质。则母型即原型,这二者仅是叫法不同,然而意思却是一样的。原型,原本的样式,最初的形状,是指各种实际变化应用之前的基本形式或形态,应用于多个领域。对于服装造型学来说,原型是指平面裁剪中所使用的基本纸样,即简单的、不带任何款式变化因素的立体型服装纸样。在企业中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服装结构设计,有科学简捷、易学易懂的效果。

国内较早以“母型”这一名称应用到服装结构研究中的是上海服装结构设计师蒋锡根,作者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加上深厚的数学功底,批判性吸收了我国传统裁剪法(比例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两者的长处和优点,应用其较强的数学理论知识,创立了一套服装结构设计方法一母型裁剪法。这一方法将下装母型细分为裙母型和裤母型,上装母型细分为衣身母型、衣袖母型、连身袖母型和衣领母型。在其衣身母型的建立中,推行的是一个男、女、童及春、夏、秋、冬可通用的母型,以量体取得的数值为依据,由几条直线构成母型的框架形式,然后根据一系列母型变化原理并结合具体款式要求作灵活变化。

蒋锡根先生把男装、女装和童装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和研究:把人体分成若干部位;把人体体表归纳为非标准的球面和非标准的双曲面;运用数学方法给予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研究。其母型裁剪法研究的根据是男性、女性和儿童的体型有些部位的相同或相似性,用同一种方法来观察,总结出一种结构制图的“母型框架”,对男性、女性和儿童局部体型上的差异用不同的数据表示,用这一方法来完成服装的结构制图。这就是《服装母型裁剪法》的主要内容。

另外,还有一本以“母型”这一名称命名的书《新服装母型裁剪法》,这是上海戴龙泉老师编著的。

其这一母型裁剪法是以人体净胸围为依据,总结出的人体比例制图法。在蒋锡根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将母型同一的肩斜度,合理的区分为男、女两种不同的肩斜度;提出应依据服装不同风格采取相应的作图方法,不追求统一作图方法,进一步完善“母型框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装结构设计。并根据紧身、合体、宽松3种不同风格的服装,依据人体各部位净体及相关因素,介绍了相应的宽松量。

人体比例制图法按内衣、面料和各种风格的要求三面的综合因素来考虑服装各部位的宽松量,不同风格的服装、服装图形比例不一样,制图不追求统一模式。

可以看出以上两位老师所讲的“母型”内容上有所区别,其中蒋锡根先生的母型框架涵盖了男性、女性和儿童的服装结构,范围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且受限于母型框架,不利益不同风格的服装款式结构设计,尤其不适应合体服装款式的结构设计。究其根本,此母型裁剪法与比例法无异,不适应服装款式的变化。戴龙泉老师的母型裁剪法实质为比例制图法,他提出了根据不同风格、不同的宽松量采用不同的作图方法。接下来介绍下国内外关于母型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郑瑞平副教授2004年在天津工业大学学报上发表了《服装纸样二次基型的研究》的文章。作者归纳大量的设计实例,在女装原始基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二次基型的设计方法并划分为合身基型、宽松基型和半合身基型予以介绍。

女装款式千变万化,纸样设计各不相同。用原始基型设计服装,其步骤十分复杂,如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真正掌握此方法。经过长期的教学和实践研究,总结归纳了大量的设计实例,本文在原始基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二次基型的设计方法。女装纸样设计中所使用的基型,是指上衣、袖子、裙子的基本纸样。二次基型就是将它们通过二次设计,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基型,目的是使设计过程更合理、更快捷、更适用。应用二次基型进行服装设计,可使得设计步骤大大减少,提高效率;拓宽了设计思路,由一款一种设计方案转变为一款多种设计方案。

在英国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服装产业的发展成熟,较早的采用了根据服装不种类细分的原型。

英国国内主要有四种原型:标准原型、简单化原型、商业用原型和裁缝用原型。在这些原型中,标准原型是最基本的原型纸样,它是完全按照人体自然曲线做出的,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根据原型的用途来划分原型种类,即不同种类的原型进行不同应用。将基本原型划分为8种:紧身原型、松身原型、剪裁讲究的茄克原型、连身装原型、一片袖原型、两片袖原型、无袖原型和裙子原型。

目前中国服装业规模庞大,服装市场竞争激烈。服装产业面临着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如何在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服装企业更加重视和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对企业经营、管理、技术和产品进行改造,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网络技术获取和传递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分析市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研发水平;二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以及生产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三是在工艺制作上研究和追求符合人体工效学的服装板型,提高服装的造型效果。努力实现服装制造向服装创造的顺便转变。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环节占有重要地位的服装结构设计,一直都是服装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几乎所有现存的系统中都没有完善的资料库,即服装母型数据库。建立服装母型数据库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调用库文件里的服装样板,按照尺寸规格、款式结构特点再对其进行修改就可以快速高效地生成新样板,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许少锋主编.《近代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2]三吉满智子《服装造型学概要》.

[3]蒋锡根.《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母型裁剪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戴龙泉.最新母型法制板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

[5]戴龙泉.最新母型法制板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

服装设计原理篇5

关键词:服装设计原则

现如今,国内幼儿服装品牌名目繁多,很多国内品牌在发展过程中,注重营销手段忽视对产品本身的提升,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因此,如何提高服装设计水平,进一步吸引消费目光,应该成为现阶段幼儿服装品牌在市场上立足的新途径。尤其是在国外品牌不断入驻中国的形势下,通过打造特色的设计,形成独特的品牌特色,才能增强产品竞争优势。

根据年龄阶段的划分,幼儿是指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要打造幼儿服装的设计特色,要充分认识到这个年龄阶段的服装的消费特点,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也要注意到孩子父母的喜好,因为父母拥有服装的购买权。因此,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幼儿服装消费的特殊性,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设计并创造出能吸引幼儿目光和兴趣,同时又让父母愉悦的服装,顺应消费需求,才能在市场的考验中站稳脚跟。

一、安全性原则

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安全性是幼儿服装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其主要内容就是防止幼儿在受到服装中面料、辅料、图案等的伤害。生理上,幼儿抵抗力差,皮肤敏感,因此在幼儿服装设计选料的时候,必须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尤其是要注意色牢度、甲醛、pH值等含量,确保符合规定。心理上,幼儿时期孩子比较好动,同时缺乏自我保护的意思,要防止其玩衣服零部件造成自身的伤害。因此,我们在设计幼儿服装的时候,要选择安全环保的材料,如:棉、麻等绿色面料,此类面料柔软、透气性好、刺激性小可以保护幼儿稚嫩的皮肤。在衣服装饰中,尽量减少图案印花的使用,尤其夏天的衣服,印花图案往往使用化学原料,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可采用绣花图案或者拼色的设计增强服装的美感,减少化学原料的伤害。另外,幼儿服装设计要尽量避免添加纽扣等小零件,以防孩子吞咽造成伤害。随着科技的进步,服装面料也不断革新,出现了抗菌、防静电、抗辐射等特殊面料,这些面料的采用,对保护幼儿安全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也是幼儿服装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原则之一。由于幼儿穿衣洗衣等需要父母进行打理,因此这个原则是我们为孩子的父母量身定制的,尤其是年轻父母往往缺乏耐心,我们在幼儿服装设计的时候,要遵循幼儿的服从父母的特征,为父母提供了便利,就赢得了消费决定者的青睐。如在裤腰的设计中,采用简单实用的弹力设计,以方便父母穿衣;在衣服纽扣设计采用磁性的搭扣,或者尼龙扣、拉链等便于操作的设计。此外,由于幼儿阶段孩子头大、肚子凸,四肢短小,在服装的款式设计中,宜采用宽松的外轮廓设计,以适应幼儿好动的特点,方便其活动。另外,幼儿吃东西往往会掉在胸前,因此胸前是幼儿最容易脏的地方,如果将胸前设计为可拆换的设计,可以避免幼儿服装因胸前过脏影响美观而过早地被结束使用。

三、简洁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由幼儿的心理认知所决定的。幼儿时期,孩子的审美观念并不成熟,他们基本上只看事物的表面,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把目光集中在某一处局部,从自己简单的思维出发去认识世界。如他们画的房屋,只注重房屋本身的绘画,不会考虑用周围的美景存托房子所处的静谧的环境,而且房屋也就是简单的三角形的房顶、正方形的屋子、圆形的窗户、长方形的门组成。因此,我们在设计幼儿服装图案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特点,着重突出口袋、蝴蝶结、图案等局部细节的设计,而且不宜设计多种装饰,图案尽量运用简洁的线条以吸引孩子的理解和关注的目光,以此来引起孩子的喜爱之情。

四、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强的服装符合幼儿年龄层次和心理特征,也能适应年轻父母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品位”。近年来,趣味性设计在童装中成为一种流行趋势。[1]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强幼儿服装的趣味性,可以让服装更具吸引力,让这种款式更具生命力。趣味性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款式的趣味性,比如我们常在幼儿服饰中看到的熊猫装、兔子装、老虎装、还有在女孩的蝴蝶结装等,采用仿生设计的手法,不仅让服装更具趣味性,还可以让孩子对动物有一定的认知,有助于其认识自然的美好。二是纹饰图案的趣味性,纹饰图案的作用主要是增强美观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卡通图案的设计,如著名的迪斯尼唐老鸭、米老鼠等卡通人物的图案设计,还有中国的喜羊羊、灰太狼也是风靡一时,这些设计能给孩子带来梦幻的感觉,也符合幼儿服饰的流行趋势。三是加工工艺的趣味性。如不规则剪裁的加工能让衣服与众不同,刺绣的使用能让装饰图案更加立体,这些工艺的运用都能进一步吸引幼儿的目光,让衣服趣味十足。

综上所述,在幼儿服装设计中,安全性、实用性、简洁性和趣味性是我们在需要考虑主要原则。只有充分理解这些原则,才能从不同的设计角度,使用不同的设计手段,设计出既满足家长要求,又吸引幼儿目光的服装。

服装设计原理篇6

非纺织面料创意

非纺织面料的创意设计是指除纺织面料以外材质的服装面料创意设计。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服装传统纺织材质以外的新材质层出不穷。而这些新材质所具有的特性给予服装设计师更广阔的创意空间与更多的灵感。服装设计师HusseinChalayan③2000年春夏的服装作品运用制作飞机的硬度塑料外壳作为服装材质,运用高科技把其塑造成型,制作出简洁的机械裙子造型,服装局部再用金属钉扣固定。随着模特儿的台步,遥控按钮操控的塑料制作的裙子打开裙片,正如飞机起飞时打开机翼的模样,打开后的裙摆内部露出具有鲜明对比的传统服装硬纱面料。这种具有工业化、高科技特性的服装材质的运用,结合高科技操作的表现手法,服装仿佛是架飞机需要驾驶员操控它。这款经由高科技制作出来的非纺织面料的服装呈现出了工业化与自然、手工相互依赖的现状。

HusseinChalayan在2001年春夏服装作品中把非纺织品材质的创新运用与服装设计理念的结合发挥得淋漓尽致。此系列服装把反对暴力与战争作为服装的主题与灵感。其中有一系列的六款衣裙把仿玻璃的糖果作为服装的材质。这种仿玻璃糖果材质的服装表面被制作成有着裂缝纹路的琉璃器的外观。t台上模特儿用小锤子把糖果外衣轻敲破裂。原本就有着裂缝的糖果服装瞬间变得残缺不全,衣片破碎落地。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服装材质加上设计师新奇构思,把以暴力与战争为主题的服装演绎得惟妙惟肖,是对战争和暴力给人类世界带来的破坏的一种思考和反省。相对于HusseinChalayan擅长运用高科技创作手法而言,martinemargiela的作品更多的是对旧的事物的再利用设计,他的服装作品具有环保的设计理念,而他喜欢把用废的、旧的物品作为服装创作的灵感和物质载体也是事实。martinemargiela用非纺织材质设计制作的服装作品,具有鲜明的反服装的设计理念、设计情绪,并带有调侃时尚圈的味道。这种把旧物作为服装创作媒材的独特创意构思和怀旧反新的设计风格却为他赢得了大量的顾客迷。无论是对纺织面料创意还是非纺织面料创意的服装设计,martinemargiela通过对二手物品的再利用设计,呈现服装中另类美的审美标准,表达了在当今工业化背景下人们一种怀旧的情绪。他的作品引起人们对旧事物的怀念并产生一种怀旧情绪的共鸣。这种纺织面料与非纺织面料服装创意设计给设计师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创意空间。设计师根据设计主题、设计理念和灵感的需求,寻找、运用纺织材质或非纺织材质,最后结合服装的造型与色彩等设计元素综合地以面料为物质载体展开服装创意设计。

结语

服装设计原理篇7

色彩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也是服装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仿生色彩设计是以对应论为其认识论基础,以人类色彩视觉机能,色彩图像视觉识别、分析、处理机能与自然界生物系统的优异色彩功能、现象和形式为研究对象,从中提炼出有益于改进色彩设计功能于表现效果的原理与方法,同时运用移植发明法等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行人工色彩设计的方法仿生以对自然色彩的客观认知为基础,通过对自然色彩及搭配的提炼,同时根据色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按照一定的艺术设计手法童工色彩的移植应用到产品的设计中,从而达到消费者自然视觉感受的美的享受。这种色彩的移植方式有具有下面几种方法,一是是完全脱离原有生物系统形态,抽象变化的运用,这是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色彩设计手法;二是色彩的提取方法,色彩的提取主要是从放生对象的色相、色彩搭配、色彩面积大小等方面入手;三是对生物系统色彩的直接运用;四是对生物系统色彩进行优化后的再设计的使用。通过色彩的自然属性,我们知道仿生色彩设计应考虑色彩的多个方面因素,如色相、色彩的面积大小、色彩的组合搭配、色彩的形态等,其理论依据是自然界中经过长期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生物色彩功能和形式。那么仿生色彩设计在设计中运用我们也应遵循的原理有简洁律原理、相似性原理、色彩的心理效应原理及情感等同原理等。

二、仿生色彩设计在古代女装服饰中的运用

在我国古代女性服装中,色彩是服装内在精神的重要体现,传达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众所周知在古代社会中,服饰中的色彩被赋予了较多的政治色彩,但是我们通过历史记录和诗文中,可以明显地了解和感受到古代色彩意识给生活服饰带来的美感和视觉享受。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了“五德始终,循环相生”的观点,成为了各个朝代崇尚某一颜色的理论基础。五行学说被赋予了自然界中的青、赤、白、黑、红五色。在女性服饰中的图案与染色中也保留了自然界中生物系统的原有形态与物理色相。服饰中的色彩往往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设计的个性特征,表现出服装丰富的内涵与设计思想。这个观点在中国传统的蜡染中也有所体现,蜡染多以自然植物形态和冰裂的质感为灵感来源,靛蓝的色彩配以干净利落的纹理显使得面料与图案更加地古朴自然,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质朴本真生态的崇拜与向往之情。这类民族服饰通过借助对自然之色的理性与感性分析,用联想、隐喻的设计思维对服装整体风格进行色彩定位,让服装人穿着者有亲近自然、怀抱自然的自我体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服饰中,良好的色彩组织结构通常会使服装呈现丰富多样又巧妙统一的色彩美感。

三、仿生色彩设计在当代女装服饰中的运用

2010巴黎时装周alexandermcQueen2010春夏时装会的设计,mcQueen利用了爬行与海洋生物图案的色彩运用与变化再设计成服装色彩。数码印制爬行动物图案的短裙看起来像是上古海洋怪物的装甲头部般奇形怪状的鞋子,显得神秘而又优雅,同时也表现了设计师mcQueen的逻辑是为未来生态毁坏的世界末日试镜:人类由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由于冰盖融化,我们可能回到水下的未来。mcQueen把女性与海洋哺乳动物融合,出现了仿鲨鱼和海豚皮的饰侧翼裤装,而这些生物的在服装中的图案色彩运用,提高了色彩的纯度与明度,但却搭配的十分协调,增强了服装色彩的既视感。2012年Dolce&Gabbana秋冬时尚会的设计体现了擅长用颜色搭配形成视感设计服装色,这次会服装中,独特的巴洛克宗教和西西里岛的风光成为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天使印花图案和缤纷色彩的花朵被印在服装不同部位的体现,传递了浓浓的巴洛克宗教文化同时又展示了服装温馨的感觉,同时服装仿生设计的层次变化在服装中的奇幻般的棕褐底色与花蕊图案的明度对比很好的诠释,更加完美地展现出女性的浪漫与神秘,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四、结语

服装设计原理篇8

【关键词】服装;工作室;教学;改革

服装专业工作室教学是我国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教、研、产形成的一体化新兴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并为其它艺术设计教学起到了示范作用。众多高校专业教师也对该教学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争相了解其具体情况,积极推广。由此说明这种教学模式在如今信息多元化大背景下符合时代脉搏,适应社会潮流。

一、校企合作课题设计研究

对学生在工作室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通过针对社会企业、单位、个人搞定向设计来检验学生所掌握的专业能力,使设计的课题项目与教学结合。如学生们独立为自己、亲属、朋友设计制作服装;为服装厂设计制作产品样衣;为企业设计研究企业形象装。并且设计制作的程序、标准完全按社会生产实际进行。另外,工作室教学在其人才培养层面上的拓展,还能使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建立起紧密联系,专业教学能较好地延伸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阶段,为搞好研究生教学起到保障作用。

工作室教学的划分和设立,能真正体现专家治学,因为他们是教学教研的主体,引领着学科方向。教学的责任直接落在导师身上,他们的科研、教学水平将反映在工作室的影响力和学生对工作室的选择上,并影响到导师的地位。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发挥教师主动性及施展个人才华的平台,这种“公私合营”教学,教师将更注重自己实践经验的积累,能更广泛关注和研究本领域的新知识、新动态,形成以课题项目带动教学、科研,使教学体系更完善、更贴近社会与市场的需要。

服装设计一体化工作室教学是针对社会企业、赛事,具有商品性和目的性的课题设计教学,一切环节都以企业或设计公司的标准要求来衡量,祢补了我们以前开展的单一性的一体化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对专业能力的掌握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学生设计的服装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内涵。

由此可见,服装设计一体化工作室教学成果具有开创性、应用性和可推广性。它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院校教学与社会需要的差异,能够培养出具有坚实专业应用能力的服装设计人才。

针对社会及企业的课题设计实践教学,是对学生在工作室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通过针对社会企业、单位、个人搞定向创新性设计来检验学生所掌握的专业能力,使社会企业课题项目与教学结合。如学生独立为自己、亲属、朋友设计制作服装;为服装厂设计制作产品样衣;为企业设计研究企业形象装等。特别是学生为企业课题进行的设计研究,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设计制作的程序、完全按企业生产标准进行,作品设计制作过程的教学方法与针对赛事的教学方法相同。

针对国内外服装设计赛事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是对学生在工作室常规服装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通过参加国内外服装设计大赛课题进行创新设计。

针对赛事创新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课题研究的思路,把握时尚脉搏。首先在设计理念的绘画表现上,师生一起做深入探讨。这期间要对服装市场、国内外流行趋势等进行不断反复地分析研究,以使设计绘画表现达到赛事入围中标的最佳效果。其次是作品制作阶段,教师从服装面辅料选择、服装结构造型、制作工艺手段、饰品搭配、作品表现风格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性建议,使学生对赛事课题设计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作品制作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对作品整体把握情况,及时指导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针对赛事课题进行的设计实践教学,是一种融时尚、美学、专业技能为一体的高水平创造性研究,它所包含的服装设计知识体系全面而有深度,学生经过这样的锻炼专业能力会得到更大提高。

二、结构制版实践的教学改革

服装基本结构认知实训方法是奠定学生逐步理解服装设计本质涵义,掌握服装结构设计原理的重要基础。服装基本结构是指包裹人体最基本的衣形结构,也叫做原型。服装基本结构原型在公司、企业产品研发设计制版中已被广泛运用。由于原型以人体胸围净尺寸为依据,能够自如加减缩放松量进行设计展开变化应用,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以服装成品胸围为基数的比例分配裁剪方式,可以说它是训练学生对服装进行创造性设计的最佳方法。

进行这一方法的实训学习,关键是对原型产生的形体依据、原型基本制图以及原型纸样人台试型全过程的解析。如女装原型上下装的原型基本结构、原型省位的转移变化、省与褶扒开、省与分割结合产生的不同款型结构的设计意向等内容,是要靠大量的纸样人台试型(用毛边纸或立裁纸剪裁后再粘合成衣型)练习来掌握服装结构基本原理。采用这样的方法训练,会使学生明确服装基本结构与人体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直观感受原型按人台进行结构变化所体现出的衣型效果,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对服装造型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互为关联的认知性。

此方法是指导学生对服装期刊杂志登载的原型制图应用实例进行多种款式结构的临摹练习,教学生读懂原型应用图例,并能顺畅、合理地临摹画好图例的每一条线以及结构中各部位的布局关系,而且要用纸样粘出所临摹图例的服装款式在人台上试型。以此让学生感受平面制图到立体衣型的转换关系,建立对服装各部位的立体型感概念和原型应用松量缩放与人台空隙关系的心理尺度。

“看图说话”实训方法是对设计效果图、照片或期刊杂志图片上模特穿着的服装款式结构特点,诸如服装廓型、省的运用、分割关系、领型、袖型、加放松量、面料、工艺手段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再运用原型松量缩放变化绘制出结构图,并用纸样粘合后在人台上试型,以检验其制图对造型表达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此实训方法要特别注重学生对效果图、资料图片上款式特征的分析理解,尤其是设计效果图一般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风格,效果图上的轮廓线、造型线、分割线的比例会有一定差异,导致与服装实际比例尺寸有出入,学生阅读效果图时需认真仔细审视、分析,要做到从整体外型上观察服装局部变化情况。“看图说话”实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设计绘制原创结构图,制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开始时教师不要过多干预,要鼓励学生大胆画出结构图并用纸样试型,在学生进行纸样试型感受衣型立体效果时,再分析指出各部位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指导学生改进重做。这样,可大大加深学生对平面制图所对应立体型效果的理解与想象。经一段时间对服装各种款式类型的“看图说话”实训后,学生对服装衣身大体结构把握会有一个飞跃性的提高。同时,还有必要配合选择适当面辅料进行样衣制作,以使学生感受服装实际效果,全面掌握服装本质特性。

三、工艺制作实践的教学改革

样衣成品制作实训方法是在导师统畴安排指导下,使学生在研究款式造型的同时,既考虑到结构设计与缝制组合关系,又考虑到工艺制作的特定要求以及服装面辅料匹配情况和成衣后的状态,对样衣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并且每一环节都以社会生产实际的标准来衡量,以成衣的最终着装效果来审定其设计的成败,尤其是针对市场的定向设计,要以更规范的标准要求实现设计方案、技术文件等与企业的对接。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工作室教学的运作过程,就相当于设计公司或设计事务所的设计研发过程。

服装设计原理篇9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主要课程

《中西服装史》、《服装立体构成》、《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画手绘技法》、《服饰图案》、《服装结构原理》、《配饰造型设计》、《配饰材料与应用》、《品牌设计与开发》、《服装定制设计》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空乘与管理、人物形象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服装设计与营销、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是容量无限,前途一片光明。作为中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中国的服装业这几年正经历着由简单的加工仿制向开发创新的巨大转变。服装设计师的功劳不言而喻。也正因为此,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成为各大服装企业争抢的对象,尤其是在现阶段,很多服装企业都感叹设计人才高薪也难求。

目前的环境促使服装设计师供不应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意识到原创设计对产品生命力的重要性,由此对服装设计师的需求可谓求贤若渴。拥有独特设计理念,深谙市场,能够进行原创设计的服装设计师十分紧缺。因此,服装设计师就业前景可谓是非常可观。有多年经验、了解国际服装市场潮流的设计师也深受欢迎。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要求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较好的认知、想象能力和批判精神;

3.具备服装市场信息捕捉、趋势分析、服装设计、服装配色与图案设计、制版与推板的技术、样衣制作、产品实现能力;

4.具备提出问题及系统解决专业复杂问题的方法或提案的能力;

5.熟悉服装工艺流程,服装生产、管理、经营等知识;

服装设计原理篇10

与传统服装相比,智能定位服装不仅具备满足服装基本功能需求,更能实现穿着本体在特殊环境下的定位搜索功能。然而,在实际设计和市场应用过程中,智能定位服装均存在服用性能和定位信号等方面的缺陷。与传统服装区别,智能定位服装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设计对象确立。智能定位服装设计在确定目标消费群时,因明确规定对象的年龄要求以及系统分析穿着者的活动轨迹,确保特殊消费群体的建立。②定位元件性能检测。在进行服装设计之前,将选定的定位元件进行功能性测试,明确信号传输的连续性、定位信号反馈的即时性以及内部定位模块间的协调性。③定位元件设计于服装里。在进行与服装结合设计时,在保证服装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定位元件与服装的融合是整个智能服装设计的关键点和难点。④智能定位服装原形测试。在整个智能服装设计的最后阶段,对定位服装在真实穿着环境下的基本功能测试。在智能定位服装设计中,其中步骤3中服装舒适性和保养性是整个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定位元件各组合模块体积过大,选择服装部位不明确,当模块设计在服装面料上,会造成服装舒适性降低,虽然智能模块能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但总体服用性能降低。此外在定位服装后整理过程中,由于定位模块内的电子元件和电路连接,在服装洗涤和熨烫中,难以完成服装整体保养的一致性,而需将定位模块与服装进行分离,长期以往,造成定位模块定位信号减弱,定位精准度下降,以此增加服装保养的难度和提高劳动成本。因此,对于智能定位服装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定位元件与服装的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根据传统服装设计原理,并结合服装安全设计方法,绘制服装安全设计方法三角图。首先,将传统(tradition)元素作为智能定位服装的理论基础,与传统服装一样,在满足服装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传统文化需求亦是消费者日益追求的内在精神;其次,时尚(Fashion)元素是智能服装设计的重点。流行是服装设计永恒的话题,当服装脱离时尚元素,就很难延长其使用周期性,只能成为一件纯粹以遮寒避体为目的的生活用品,而丧失其艺术价值,因此,难以被市场认可。最后,功能(Function)性是智能安全定位服装设计的核心。现代纺织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纺织材料应用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因此,将服装设计为具有特殊功能的目的是现代服装设计必须思考的问题,由此,改变传统服装设计理念,迎合消费者需要成为智能定位服装设计的关键。

2新型儿童智能定位服装设计

本文设计的新型智能定位服装能够弥补传统GpS定位服装的缺陷和不足,赋予智能定位服装新的综合性能。并在技术设计、服装结构造型设计、面料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化与理论化的应用。

2.1技术设计

柔性技术在智能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例如,一个生物医疗智能服装项目Vtamn(Vetementdeteleassistancemedicalenomade)通过在面料中加入纤细钢丝作为电子系统线路,连接服装中主板各传输模块以及相应微型探头,实现医疗服装的智能化功能。因此。以无线低耗蓝牙技术为核心的iBeacon基站作为新型儿童智能定位服装元件并实现其定位功能。最终按照柔性技术指标,融合设计于服装中,实现时尚与功能的完美集合。因此,iBeacon基站技术设计成为整个新型儿童智能服装设计的关键技术核心点。iBeacon定位元件主要由加速计、闪存条、aRm架构处理器、蓝牙模块以及电路模块(直径2×2cm)组成,其中蓝牙模块与移动终端Lightblue软件连接,最终形成以无线传感器和低功耗蓝牙信号结合进行无线定位。在电池模块中,改变GpS定位模块大体积锂电池,优化电池供电原理结构,并将其通过固件模块间组合固定设计于pCB板上,在定位信息显示终端设备上以Lightblue为平台进行iBeacong固件传输信息参数设置。

2.2造型设计

基于上述iBeacon定位元件的硬件技术分析和软件参数设计,并结合低功耗蓝牙技术和无线传感技术,确定将其设计于儿童智能定位服装上,并根据定位信号传输距离,明确服装款式为幼儿园园服,最终按照其定位用途,确定为近场安全为目的的新型儿童智能定位服装。该幼儿园园服设计中,考虑iBeacon定位元件体积因素和具体设计部位,确定在服装左前胸以嵌入式工艺手法和叠加工艺固定于服装上。在部位尺寸设计时,因考虑胸围加放量,即松量加放2cm,前衣长在原凸肚量(2.5cm)的基础上加放0.5cm,以保证基站固件与皮肤间的空间容量。以此为基础,进行特定的结构设计,完成新型儿童智能定位服装的样板设计,使其新型儿童智能定位服装不仅具有活动的便捷性,更具有穿着的舒适性。

2.3面料设计

智能服装设计目前在面料上尚未发展到通过技术设计手段实现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面料的设计与选择并未有统一的标准。但在新型儿童智能定位幼儿园园服设计中,采用涤/棉混纺平纹针织面料,是根据LiL等提出针织技术的经皮神经电刺激智能定位服装需采用弹性针织面料,通过不同的针法和面料设计技术,来解决服装压力分配问题,确保儿童在不同环境下穿着服装的健康安全性。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