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十篇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十篇

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8:09

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曾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推进现在农业建设的有效组织形式"。[1]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的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法律地位,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辅助支持政策,使得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2010年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35多万家。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人民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了解不深,导致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1、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历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相比其他产业有一定的差距,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之初,地方政府不管在政策还是资金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程度都不够,这就导致一些地方有条件发展合作社,却因资金缺乏或者政府政策不支持而滞后。

2、经营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存在为数不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注重建立却轻视管理,内部经营管理和运行机制不规范。很多合作社有规章制度,有办公场所,但是只是一种形式,形同虚设;还存在一部分只是为了实现政府的组建指标而仓促建立的。很多地方政府不同部门针对同一个方面的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制度混乱,使得农民不知该听从哪个。

3、专业人员的缺乏。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存在着人才的"三少",即合作社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少之又少;政府相关指导部门中懂法律、懂政策、会监管的指导人员少;理论深厚、善于把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特殊国情融会贯通、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人员少。

4、合作内容层面低。与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向着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纵向一体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向比较,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还很低,仍停留在初级产品的生产流通领域。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主要起中介和联结作用,其本身并没有设计农产品的加工、延长农业产业的链条和实现农产品价值的增加。[2]

5、金融机构服务滞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合作社资金主要来自合作社成员的资金。目前农村的金融现状如下:一是支持农村经济方面的金融力度不够。农业银行主要负责粮棉的收购贷款,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的方面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徽;二是金融机构"嫌贫爱富"。大部分农民贷款金额较小,这就导致银行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还贷能力存在一定的质疑。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新时期的发展思路

虽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专业社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发展合作社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因此,为了新时期合作社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并结合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加强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使农民充分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合作社实施的意义以及将会带来的好处,以此来增强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同感和入社的积极性。

2、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出台,但这部法律的有关规定是原则性的,与现有的法律也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合作社法律法规,制定地方实施细则,因地制宜地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出了国家层面的立法,还要建立健全与合作社有关的组织章程、管理制度、风险调节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农民合作社的建立、发展和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3]

3、加大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支持。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不强,自我积累能力较弱,给予合作社资金支持就是直接扶持农民、农业、农村。国家非常重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支持,从2003年开始,中央就拨出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2003-2007年累计投入5.15亿元,2008年达到了3.3亿元。大多数的省(区、市)都在预算中安排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项资金。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8年,各省的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达到了13亿元。接下来,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持续化、制度化,并对资金的数额加以明确规定,制定完善的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资金真正用到应该用的地方。

4、加强人才培养和吸纳专业人才。各地应该制定相关的制度法规,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熟悉合作社有关的理论和相关政策,以便减少他们在经营管理决策方面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农民更好的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政府部门要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鼓励大中院校学生和农业技术人员到合作社中任职,提高合作社的文化素质水平。

5、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合作社各主管部门的职责,使他们各司其职,确保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准确及时的提供政策指导和咨询、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和市场供求信息等;积极举办和参与农产品展销会、会等活动,特别是参加农博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6、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各地政府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开办讲座、办学习班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素质,使农民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三有"--有文化、有技术、有素质的新农民。

注释:

[1]资芯,龙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34期

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2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1-0304-0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和现代农业的深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的经济主体发展极为迅速,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12年3月,全国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万家以上,其中最近5年的发展量相当于之前28年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总量的3.7倍。合作社基数大、增长快、覆盖范围广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处于初级阶段的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将制约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1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不到位,作用不显著

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的不断深入,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向“三农”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部分合作社组织者和成员认识较为肤浅,仅把专业合作社看作是农业服务组织,没有将其看成新的经济组织和经济实体,只在产前提供生产资料的购置,产中的服务甚少,产后的营销服务功能几近丧失。部分合作社组织者组建合作社目的甚至不纯,主观上把合作社看作是争取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的工具,使合作社的本质发生异化。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使得合作社的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诠释,合作社的真正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1.2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软环境建设上严重滞后,制度建设仅仅停留在应付注册登记和项目检查验收上,没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和章程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没有成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在组织上,大部分的合作社仅由3~5个人来组织运营,甚至是合作社法人1个人全权,管理上完全处于自由松散状态,内部没有严格的分工,职能部门配备上一片混乱,与企业化的管理经营体制相距甚远,未形成有力的运作服务团队。

1.3档次普遍低,运作不得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绝大部分专业合作社档次偏低,运作上仅限于表面,只是简单的合作互助、组织生产和农资购买,在后期的销售、“三品”认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包装都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经营性合作、经济上合作,使得产后服务严重脱节,导致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得不到认可,农产品应有的价值得不到体现。

1.4品牌意识淡,自动能力低

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思想的影响,合作社成员缺乏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对创建品牌的认知不够,有社无标、有标不用现象极为严重,以品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意识没有真正确立,认为只要有销路,产品可以顺利销售就安于现状,商标注册与否、用与不用与己无关,这样就使得产业发展缺乏动力。

1.5自由资金少,经营无活力

当前,大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时间较短,且合作社的职能是非盈利机构,使合作社没有真正的盈利能力。加之合作社的固定资产较少,抵押贷款能力偏低,合作社营销流通体系的资金严重缺乏,进而导致合作社在开展品牌建设、商标注册以及参加农产品推荐会、展销会等社会活动时没有充足的经费,导致合作社发展壮大受到资金不足的严重限制。

2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2.1认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质和内涵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和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是依据当地农业产业特色和优势,为广大农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服务性机构。它的本质是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变化的必然产物。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农民的互助合作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合作意识,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传统分散农业生产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合力,促进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先进装备投入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最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1-2]。

2.2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思想认识

各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载体广泛地宣传国家关于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在政策上予以引导、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积极地消除干部和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糊认识,让广大农民了解合作社的本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申办机关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积极配合,开展一站式服务,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给农民提供便利。同时,积极鼓励涉农项目资金、农技农艺服务、农机补贴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当的倾斜[3-4]。

2.3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运营体系

软环境建设是当前合作社做大做强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保障。合作社在运营时,要加强章程、制度、规范建设,建立保障有力的风险机制和合法有序的融资环境。加强内部的职能分工协作关系、薪资分配、入股分红等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奖惩规则等激励办法建设,让合作社从社员到管理层都紧密协调,形成合力,做大做强合作社这一经济实体。

2.4加强“三品”认证,树立品牌意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只有加强品牌化建设才能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要搞好配合,严格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农业政策、财政政策,为合作社提供畅通、优质、便捷、高效、务实的服务环境。坚持“商标助农、品牌兴农、名牌强农”的品牌战略,积极引导有条件、符合要求的合作社进行“三品”认证和品牌建设。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申报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

2.5加强技术培训,铸就管理人才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技术、新成果的实施和转化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加强社员培训协作力度,铸就一批管理精英、技术能手、理财专家、种养能人,努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有谋略、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有奉献精神的合作社管理人才队伍。增强其生产标准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普及和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能力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合作社走上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以质取胜的良性发展道路。

2.6加强社间合作交流,树立示范典型

积极推荐有条件的合作社申报中省示范社评选活动,培养树立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并加大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组织开展对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评定活动,打造一批典型。同时,培养壮大合作社的实力,将合作社从村、镇范围的合作逐步扩大,培育有潜力的合作社跨出乡村,实施县级、市级甚至跨省的合作社大联合,形成大合力,创建大品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带动农村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3参考文献

[1]王磊,盛莹.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19-121.

[2]张晓山.有关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几个问题[J].农村经济,2005,1(7):5-8.

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3

一、目前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商品化速度的加快,农民市场观念的提高,农民群众合作意识逐步增强,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引导、培育、扶持下,桦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快速发展。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龙头带动型。以桦川县星火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围绕桦川主导产业绿色水稻兴办的专业合作社。这类合作组织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牵动农户,建立水稻示范带,实行规模化经营,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肥料、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生产经营模式,打造合作社自已的品牌,以品牌占领市场,实现农产品“农超对接”。全县这种龙头带动型合作社45个,占总数的36%。

二是产销服务型。以桦川县梨丰乡大豆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围绕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为主建立的专业合作社。这类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全县这种产销服务型合作社22个,占总数的17%。

三是特色种植型。以桦川县岩顺香谷专业合作社、悦来镇悦江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围绕开发桦川地方特色资源兴办的专业合作社,这类合作社重点培养香谷小米、香瓜、棚室蔬菜、黑豆果、山野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乡,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逐步形成产、加、销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县这种特色种植型合作社25个,占总数的20%。

四是专业养殖型。以桦川县振华养殖专业合作社、桦川县盛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围绕桦川特色养殖兴办的专业合作社。这类合作组织以生猪、牛、羊等畜牧养殖为主,幅射全县畜牧养殖,带动65个生猪养殖大户,构建桦川县养猪大县的格局。全县这种专业养殖型合作社26个,占总数的21%。

五是农机作业型。以桦川县春生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采用大型农机具、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入股等方式兴办的专业合作社。这类合作社,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采取统一翻地、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收割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大型农机具连片作业带来的经营效益。全县这种农机作业型合作社7个,占总数的6%。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上,总体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个别乡(镇)、村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处于一种盲目和自发的状态。

(二)成员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合作社的成员大多是农民,成员代表、监事会、理事会成员都是由会员中选举产生的,他们的专业知识、政策水平、市场竞争能力、管理经验还不能适应合作社的发展需要。

(三)内部管理欠规范。真正按照章程和制度办事的只有50%,有的合作社与社员的联结过于松散,利益关系不紧密,“二次分配”大部分没有实行。这既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农民的长远利益。

(四)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在资金、项目、信贷等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有效的扶持,导致一些专业合作社想进一步发展又缺乏资金,融资困难严重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五)服务带动能力不强。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缓慢,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相差甚远。合作组织规模偏小,基础条件差,没有稳定的服务收入,维持正常运转困难,对成员开展服务更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有限。

三、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一方面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条文和有关精神进一步宣传到村、到户、到人,使广大农民群众增强新型合作和依法办社意识。要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经验,使农民更多看到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好处,提高加入、牵头、组建合作社的积极性,增强农民群众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心。另一方面开展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现场观摹、专家讲课、经验交流、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强对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分管农业负责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各专业协会负责人轮训工作,每年轮训一遍,促进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真正能熟悉法律,正确运用法律,认真履行应尽的义务,合作社负责人全面吃透法律精神。

二是加大业务指导力度。县经管部门要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规范:一要对原有农民专业协会的规范。对不具备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件的农民专业协会,要到县经管局或县民政局申请农民专业协会的登记注册。对已具备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件的,要依据有关规定,做好农民专业协会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转轨衔接工作,使其尽快转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二要对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新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严格按照县经管局制定的章程审核条件进行审核,审核认定合格后到县工商局申请登记。县工商局见农民专业合作社审核意见书后,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审批登记。三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的规范。要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的规定,完善以合作社章程、组织机构、民主管理、盈余分配和财务管理制度为重点内容的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

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4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浙江庆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服务社员,发展种植、养殖业,谋求社员共同利益为宗旨,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盈余返还”,主要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与服务等。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庆元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庆元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迅猛发展。2004年,该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仅有6家,到目前为止,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注册登记的达217家,注册资金1165.5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数9791个,带动农户数57071户,现已覆盖粮、菌、竹、果、茶、蔬、药、养殖等产业。200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达5.8万t,实现销售收入2.71亿元,盈余1399.43万元,社员人均增加收入1429元。达到市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80家,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效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为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开辟了新的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日趋完善,带动了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通过批量购进农业生产资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注重品牌效应,促进了产品销售,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化程度不高,总体实力较弱。总体来看,当前庆元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不强。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产销衔接不够紧密,重盈利轻服务,社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庆元县已注册的2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165.5万元,平均每个合作社5.37万元,总体实力不够强。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占合作社总数的2.3%,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3家,占合作社总数的1.4%。

(2)目的不纯,偏离创社宗旨。据庆元县工商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3月底,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合作社由2004年的6家猛增到目前的217家。之所以如此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受近年来的优惠政策刺激,为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成立徒具形式的合作社,成为“空壳合作社”。扭曲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实际困难,更好地发掘家庭承包的潜力,促使农民走向市场,增加收入,从而实现致富奔小康的初衷。

(3)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创建、轻规范”的问题,虽有规范的《章程》,但是大多流于形式。一是大部分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民主意识差,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虽健全,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财务管理等内部制度不健全,利益关系不紧密。大部分合作社对成员不进行利润二次分配,缺乏合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致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据调查了解,全县仅有齐圣水干果专业合作社、庆元禽园养殖专业合作社等18家已经建立了健全的账目,仅占合作社总数的8.3%。全县真正实行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的合作社,仅有小菜篮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少数合作社。

(4)科技支撑乏力,产品竞争力弱。庆元县多数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且多数专业合作社实行生产、销售全程综合服务,属于初级的农产品生产。受经济实力、市场风险等影响,广大农民对发展加工、销售等高附加值的专业合作社涉足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品牌意识差。目前,全县合作社注册商标3件(“禽园”、“天堂山”、“龙峰云雾”),占合作社总数的2%;正在受理注册商标10件(“红土地”、“齐胜”、“山妞”、“千种粟”、“红栲”、“外婆家”、“四季丰”、“三里香”、“瑞禾”、“月山人顶”),占合作社总数的6.67%。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低。该县专业合作社大多数的产品是食用菌、粮食、蔬菜、竹木等农产品,且大多数都是初级产品,没有经过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影响了经济效益。三是科技投入不够。大多数专业合作社仅停留在种植、栽培等生产环节,而对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投入很少。

3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强化宣传培训,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循章规范建立

合作社健康发展要靠教育、培训和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财务人员、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代表、农户代表进行阶梯式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论知识、农村政策法规、合作思想、合作原则、合作技巧、财务管理、经济合同、信贷和投资等,引导培养和发展一批熟悉农村政策、善于经营管理、乐于奉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2]。

3.2强化政策扶持,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应该考虑共性的政策扶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策扶持要侧重于对示范性、骨干型、品牌化、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奖励,侧重对合作社教育和培训经费表示支持。对那些内控制度未发生作用、未实行按交易额返还和按股金分红的分配制度、未实行财务管理制度、合而不作的“空壳合作社”不能予以扶持。要鼓励合作社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认证的申报工作。对首次通过省级以上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认证(认定)的给予表彰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空头社”的产生[3]。

3.3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水平

一是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经纪人的规范化指导工作。二是规范内部运作和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运作和管理制度,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凝聚力和竞争力之所在,也是其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按照章程建立并严格执行议事、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收益分配、公开、奖惩等制度。三是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形式,如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4]。

3.4强化科技特色,提升科技含量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实体,还应该成为一个集科学试验、技术推广示范于一体的经济技术实体。要与大专院校、龙头企业、行业联合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不断引进新技术、培育新品种、拓展新市场,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5增强服务功能,实施品牌战略

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重拉长产业链条,在延伸合作领域的基础上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具生命力。工商部门要及时指导合作社结合当地农业资源特点和优势,对有知名度的农产品及时申请商标注册。相关部门要共同搭建“品牌兴农”平台,加大农产品商标注册补贴力度,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农户申报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因势利导,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要引导、发展、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领域,引导、鼓励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兴办合作社。结合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如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竹木加工、销售,果品种植、加工、销售,蔬菜种植、销售等,结合当地实际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知名农业品牌,促进农村经济的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实现规模效应,不断提高产业组织化的程度,有效增强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及对市场与自然风险的抵御能力,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组织机构。

4参考文献

[1]魏芳霞.秦安县规划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思路与对策[j].甘肃农业,2010(2):71.

[2]郑元勋.南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报告[j].南方农业,2010(1):10-11.

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5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是为农村经济服务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放开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浅议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保险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当前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江苏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村信用社改建农商行给河北省带来发展机遇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研究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信用社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干预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3]刘锡良.中国转型期农村金融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36-137.

[4]王曙光,乔郁.农村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7-127.

[5]王健.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eB/oL].(2010-02-08)[2010-02-08].http:///cnrcu/10119.html

[6]李爱喜.农户金融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8).

[7]张乐柱.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8]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3-45.

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6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用社发展;农村;金融机构;金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民生问题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这关乎到国家命脉。解决好民生问题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展民间的金融业务。农村信用社作为民间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做一个具体的探讨以及相应的研究分析,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来说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在针对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做了一定探讨的基础上,分析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还对农村信用社如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做了一定的畅想。

一、什么是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是一种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特定金融机构,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而成立。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任务就是筹集农村闲散的资金,以此作为基石来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除此之外,农村信用社还受国家法律以及金融政策的约束。农村信用社享有合法的权利来对农村基金进行相应的调度以及组织,有义务支持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整体的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会成员经济,合理运用自身权利限制以及打击高利贷。

二、农村信用社发展史

农村信用社相对于其他的金融机构而言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其发展历史一共分为五个阶段,下面将作一一阐述:第一阶段具体的时间是解放初期到1958年,这一阶段主要是信用社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信用社普遍的建立以及迅速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中央政府“三大合作”的指示,因此全国大多数的省份都纷纷建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但鉴于此阶段的信用社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其规模比较小以及管理水平不高。第二阶段具体的时间是1958~1978年,这一阶段,是信用社十分困难的阶段。那时主要是由于“左”路线和错误政策的不良影响,农村信用社损失巨大。在这艰难的20年中,农村信用社先后被下放给生产大队以及贫下中农管理,信用社的干部队伍、业务以及资金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从大体的方向来看,这段时间的农村信用社事业备受挫折以及摧残,很多地方的农村信用社都到了破产的边缘。第三阶段具体的时间是1978~1983年,这是信用社走出困境开始迈入新征程的阶段。在“左”路线以及错误政策平息之后,农村信用社开始交由国家银行管理,开始的时候交给了人民银行管理,后来交给了农业银行管理。从那个时候开始,农村信用社开始走上了官办的路线,虽然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有了一定的好转,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约束,自受到了危害。第四阶段的具体时间是1983~1996年,在这一阶段,农村信用社进入了初步改革以及发展的时期。经过改革之后的农村信用社被办成合作金融机构,业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相应的管理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第五阶段具体的时间是1996年至今,在这段时间内,根据相关政策实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其中农信社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为了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个阶段是农信社改革探索的新时期。

三、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解放初期到现在,农村信用社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从开始农村信用社的创立,到错误政策的影响以及错误政策影响后的恢复阶段,再到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阶段,农村信用社在取得了重大成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做相应的探讨。(1)管理体制不得当,官办化十分严重。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管理者脱离农村经济这一实际而造成的。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只有适应当地的经济环境、做到因地制宜,才能健康、快速的的发展。此外,农村信用社曾经被下放到不同的阶层进行管理,最后又交给了农业银行管理。如今,农村信用社由农业银行进行相应的管理以及领导,并且还在其内部设置了管理部门。这样一来,机构体制官办化严重,这导致了行社之间体制、资金以及利益的摩擦。严重的官办化现象以及管理体制的不得当,严重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前景。(2)产权制度模糊“合作制”有名无实。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模糊。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很多人提出不同的主张,有的人认为农村信用社应该实行股份合作制,也就是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混合模式。但毕竟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新兴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其中还有很多的内容没有规范定型,也没有准确的概念以及范畴的界定,如果实施这种模式的话会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这种模式的产权制度模糊。除此之外,还有人提出直接实行股权原则,其权利和义务均以股东所入注的资本额作为衡量标准,用股金的数额来确定企业的管理权。但是这样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只要资金多,肯出资,那么就能成为信用社的大股东,享有绝对的管理权。这样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除此之外,由于管理者过分的最求利益的最大化,使得农信社抛弃其他而只看重企业的收益,由此可见,我国农村信用社还没有显示出互助互利的特征,所谓的“合作制”也只是有名无实的存在。产权制度的模糊定位以及“合作制”的有名无实,都说明了我国在农信社这一块的工作还没有真正的做到实处。(3)经营困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经营困难的不好局面。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政策不到位。政策不到位主要是体现在资产运用主要形式的贷款业务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以及税收的问题。在国外,大多数国家对其信用社都是实行优惠扶持的政策,而我国却把信用社和一般的银行企业视为同一性质,对其征收所得税的基础上开征十多种税赋,这就导致了农信社经营困难的局面。二是不良资产增加。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的核心是农业,也就是“三农”的问题,一切措施都应该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由于农业的生产受到气候的影响,如果农业受到不良气候的影响,就会导致农村当年可能血本无归,那就更不用说还贷款了。鉴于这种高风险的情况,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出于政绩的考虑从而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进行干预,这违背了农信社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业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造成了不良资产的不断累加。三是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来说较低。农村信用社相对于其他大银行来说其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信用社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决定的,农村信用社之所以建立的宗旨就是为“三农”服务。其管理层大多是社员,所选择的员工也大多数是当地的社员,他们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正规培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在找金融机构工作时,首选都会是一些大银行。这样就造成了农信社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的情况发生。(4)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创新能力不强。金融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变更现有金融体制以及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作为基础,来获取更大利润的一种能力。其本质是创造出新的金融要素或者对金融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就现阶段而言,相对于其他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来说,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创新能力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主要体现在自主性创新少、中间业务创新少以及品牌收益少这三个方面。

四、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一些建议

根据农信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人对农信社的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1)明确农信社发展方向定位,坚持走合作制道路。农村信用社也就是农村合作金融。农信社的基本出发点是“三农”,农信社管理层只有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服务人群,才能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的经济建设中去,才能使农村经济得到健康、长久、可持续的发展。农信社要明确服务“三农”的方向,吸引更多农户以及经济联合体的支持以及加入,坚持走合作体制的道路。(2)增加优惠政策,提高农村资金。如今,农村资金外流现象逐步明显,要解决好这一问题,要靠政府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以及相互配合。建议政府在提供一些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加大对农村资金的投入,以此来达到农信社的服务宗旨。(3)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人事管理,提高从事人员素质。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是提高农信社运营效率的基础保障,也是企业的灵魂所在。鉴于农信社目前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的现象而言,培养或者引进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极其重要。农信社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员工打造一套新型的培养模式,通过培养加引进以及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以此来提高农信社的运营效率,是其能长期健康的发展下去。(4)加大农信社金融创新力度。金融创新能力是农信社发展的驱动力,是农村信用社的灵魂所在。只有创新,才能真正、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这里的金融创新不仅仅是指在金融体制上的创新,还应该包含金融工具的创新,两者兼顾,才是真正的创新之路。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农信社金融创新的扶持力度,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农村信用社服务的发展趋势

农村信用社的基本服务对象是针对农村的经济建设。由此来看,农信社未来的发展趋势永远都不会脱离“三农”。一切都是为了农民更好的生活,个人认为农信社的发展趋势主要有这几个方面。首先是服务理念的全面提升;其次就是服务制度的改革以及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再次就是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体制;最后就是制定完善的内部考核体系以及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农村信用社是一种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特定金融机构,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而成立。农村信用社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是我国众多金融机构中发展历史较长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其主要目的是使农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切实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本文主要在探讨了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内涵以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相应的具体分析以及研究,并且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亚.进一步完善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扶持[J].中国农村金融.2011(7)

[2]王华.五载春秋铸辉煌励精图治谋发展[J].中国农村金融.2010(6)

[3]刘纪方.试论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低下的成因及其对策[J].才智.2009(11)

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7

关键词农村专业合作社问题对策

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农村互的经济组织,既是整合农村家庭分散产销与市场经济对接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政府多年专注“三农”问题所研究的成果。当前,我国大大小小的有着运行规范、正常开展业务的合作社超过15万,涉及农村的各行各业。合作社自身弱小,政策支持相对薄弱,专业人才资源缺乏,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使得合作社的优越性无法尽数发挥出来,制约着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因而,解决农村专业合作社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一、农村专业合作社概述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农村家庭所生产的农产品提供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相关经营技术、信息服务的互组织。2007年,我国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由此掀起了全国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热潮,到目前为止,数量已经超过15万。

农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自我服务功能,指的是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推动行业自律和规范化发展。[1]经过一直以来的实践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有着提高农民市场化程度,解决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社自身实力比较薄弱

农村专业合作社成员较少,空间范围较小,很少有跨行政县的规模合作社。其次,当前我国大部农村专业合作社都集中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领域,生产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服务比较完善,但更加产业化的服务极少,例如产品深加工,很少有这方面的业务能力。还有就是销售,农村专业合作社也存在着不足,几乎所有的销售都是经销商上门收购或者当地的加工企业收购,[2]没有属于合作社自身的销售团队,市场销售能力受到限制。

(二)政策扶持薄弱

目前,地方政府对于所属区域内的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力度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税收、信贷、土地、电力、水利等方面优惠政策落实不足,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虽然,在2006年我国已经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意在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与此法规相配套的政策尚未出台,从而几乎没有合作社能够真正享受到政策优惠。与当地龙头企业相比,农村专业合作社受到的政府扶持远远不及。

(三)农村专业合作社资金不足、人才短缺

合作社是由社会弱势群体农民组成的,其先天就存在不足,本身就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合作社要扩大规模、引进人才,就需要大笔的资金。合作社每年能得到的无息、低息贷款受到了规模限制,远远不能满足做大做强的需求。其次,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制约合作社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3]现存的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大多都是农民推举出来的,虽然可能具有较强的生产技术能力,但管理知识欠缺;由于资金所限,难以提供比较好的待遇,并且处在农村乡镇中本身就难以吸引年轻人才进来。

三、针对农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落实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主动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合作社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建议:第一,出台农业行业的政策补贴。根据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政府需要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给予社会管理资金方面的补贴,对某些重要地位的农产品也可以制定投资补贴。补贴能有效地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第二,政府财政部门应放宽贷款条件,尤其是对于发展比较快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放宽条件、简化手续、降低利息,从而使合作社能拥有足够的资金去扩大经营,引进人才,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第三,政府需要为农村专业合作社减轻税收压力,释放发展空间。例如对于合作社在生产活动和技术培训方面的收益,适当降低营业税税收额度;对于农林牧渔收益,降低所得税额度。第四,生产资料方面给予支持。政府可以在生产资料方面出台优惠补贴政策,将合作社扩大生产而进行的生产资料投资适当降低,减轻负担。[4]

(二)扩大合作社规模、拓宽服务体系

针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业务服务单一问题,应该加快合作社自身的发展速度。首先,扩大规模,加快速度吸纳成员,扩大地域范围,形成跨乡镇、跨县区的大型合作社。其次,延长产业链,进行产品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这是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拓展服务项目,由单一的生产、销售农产品向产、供、销、运等多领域发展,注重专业销售团队的组建和扩大,改变传统销售模式,积极加入市场化销售渠道。第四,对于发展基础比较好,速度比较快的合作社,进行收购兼并等手段来加快规模的扩大,并向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最后,由于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了城市中,分散经营的农户在生产销售活动中渐渐有些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合作社提供服务,并且要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内容,帮助解决由于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

(三)拓宽融资渠道,壮大人才队伍

对于农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资金短缺的问题,除了依靠政府的扶持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拓宽融资渠道。农村专业合作社虽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其本身由于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而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首先,农村合作社要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即由政府为合作社提供信用担保,从而取得信贷支持。其次,农村专业合作社可以自主寻求当地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第三是积极吸引社会各界人士以各种方式投资合作社。比如对于资金不足,难以进行产品深加工的合作社,可以吸引专门的加工企业入股;对于运输能力缺乏的合作社,可以吸引自身有运输车辆的农户加入合作社,而不仅仅将成员准入限制为生产一种农产品的农户。

对于农村专业合作社缺少专业管理人才的问题,应该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队伍,为其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一方面是加强培养,由于合作社本身成员素质水准普遍不高,可以由政府组织关于管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免费培训工作,帮助现有的负责人提高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加强引进新的血液,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的同时,合作社也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高薪待遇来吸引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专业合作社工作,逐步解决合作社人员短缺的问题。

四、结语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的农村经济互助组织,对加快农村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制约其进一步加快发展的不利因素,因而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加强落实政策扶持力度,扩大规模、完善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壮大人才队伍的对策,以求能够帮助合作社解决困境,继续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为四川省盐源县农牧局)

参考文献

[1]张建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05):163-165.

[2]赵建欣.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合作社快速发展的背景[J].中国农学通报,2011(29):187-192.

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8

【关键词】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一、引言

自我国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及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农业的产业化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化农业的一个产物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弥补单个农民经营的困境,增强农民的竞争力,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话语权,最终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共同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在对其目前现状了解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寿光不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扶持,寿光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一些成绩。

截止到2012底,寿光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099家,其中:果蔬类786家、畜牧养殖115家、农机77家、粮棉种植50家、苗木类26家、水产养殖16家、联合社12家、土地合作社10家、其他合作社(包括育苗、旅游、草编等)7家。会员总数达8.5万人,涉及农户数8.5万户,占全市纯农业户数21.3万户的40%,农民出资总额为80618万元,带动周边农户数15万户。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成立了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即鑫海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专门开展为缺少抵押物的专业合作社贷款提供担保。解决了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问题,有效的缓解了合作社发展中资金不足现状。

三、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

1.合作社缺乏规范管理、组织管理水平低下

虽然寿光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上有了巨大提升,但深入调查发现,由于农民是合作社的主体,而农民缺乏先进的管理知识,因此在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农民合作社运行效率低下。而且很多合作社只是注册换取国家的财政补贴而不实际运行,如上口镇共有合作社65家,未正式运转的是19家,占29.2%。其他诸如台头镇、羊口镇等均有这种现象。

2.农民的参与度低

由于农民对合作社认识不足,因此其在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不够。而且作为村里的带头人的村级基层干部最先获取相关的信息,村干部根据自身利益而不是农民的利益进行合作社的建设和规划,因此农民的参与度不高。如寿光头台镇其现有合作社56家,其中43家为村干部或种植业大户,占76.7%,但其参加农民户数仅占全部人数的13.8%。

3.资金运作困难,缺乏融资渠道

通过对合作社调查发现,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多数合作社的规模较小,甚至几个人组成。据其原有是农民缺乏足够的资金并且缺少融资渠道,银行等金融机构多以农民个人名义发放贷款,而不对合作社进行实际融资。因此在合作社运作中由于缺少资金使合作社运作举步维艰,不能发挥合作社的优势。

4.政策及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虽然寿光市依托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一些具体的政策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具体落实。如在信贷优惠方面到现在都没具体落实方面农民的贷款,同时在其他诸如用电用地方面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阻力,这些都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四、促进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1.加强合作社组织管理

为了做好合作社的管理,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规范化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构。可以效仿公司制度建立完善的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即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董事会及监事会等机构,以此保证农民的权利。二是做好合作社的财务和会计管理。合作社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以此及时准确核算合作社账目,并定期向社员公布财务状况让社员公布合作社资产的情况。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

农民对合作社参与度低主要是由于对其认识度不够,单纯的认为只是政府的一个新的措施,而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无关。因此寿光市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及其他多媒体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好处的宣传,同时也要加大对基层村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最终促进合作社总体水平的提高。

3.拓宽融资,化解融资困难

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扩宽合作社的融资渠道。而由于农民的资金有限,因此合作社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融资。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及信贷优惠,同时也要积极出台相应政策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了做好合作社的发展,需要政府各部门在落实相关政策的同时积极加大扶持力度。首先是我们上面提高的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二是进一步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要按照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税收优惠。三是主观部门在做好登记管理的工作时,需要提供更好的舒服,简化办事手续和流程,减少收费。四是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并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指导和帮助已工商注册的合作社建立健全会计核算,规范内部会计核算制度,让入会的社员按制定的章程得到应得的实惠。五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增强营销能力。为了能使合作社真正做大做强,需要实现从加工服务型到营销服务型的转变,并积极扩宽合作社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最终增强市场营销能力。

5.加强合作社之间的合作

为了克服单个合作社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融资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发展合作社联社亟需提上日程。它能促进区域特色农产品整体生产的规范统一,并兼顾消费者对区域特色农产品商标品牌形成统一的认可,同时实现了对实现对合作社的外部监管,保证了合作社规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9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4.23.003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和扩大,但是在农业机械管理方面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其中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依然还不够完善,严重影响到农业机械作用的正常发挥。本文从农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工作经验,阐述了提高农机管理水平的措施。

1农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机管理方式有待改善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业机械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根据农业机械发展的现状以及市场的供需关系对传统的农业机械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的管理机制和体制。但是,由于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在规范与管理农业机械市场发展中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市场意识比较落后。在农业机械市场运行机制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积极探索。

1.2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人才

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管理机构还不能及时的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和作用,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现行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农业机械管理体制和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如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方面,合作社多数还处在松散型群体阶段,主要以社员带机入股、集体作业、分红为主,农机合作社入社农户相对不多,而且机械拥有量少,机型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管理不够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运作不规范,一些专业合作社还停留在土办法上行事。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比较缺乏,从整体上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低的,对农业机械化管理和发展的观念和意识比较落后,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认识不全面。此外,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人员老化,缺乏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热情,加之农机管理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制度和培训方式不合理,导致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缓慢,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进步。

2加强农业机械管理的措施

2.1转变观念,加强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该及时的转变现有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和理论的学习。结合我国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实际,对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做出科学系统的分析,制定出符合现阶段农村农业发展的农业机械化管理的办法和对策,保证农业机械良好的发展和运作,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保持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2.3加强农业机械管理机构的建设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对农业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农业机构来说,应该抓住时机,加强对自身机构的建设力度。从宏观角度出发,加强农业机械行业的管理建设,从市场角度出发对农业机械行业进行管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对农业机械专业知识的教育学习及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都不容忽视;将农业机械发展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纳入到当地的财政预算当中,并积极进行支持,不断完善农业机械的发展,加强农业机械管理的发展和步伐。

2.4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农业机械管理应该不断转变自身职能,以服务促进农业机械的管理,做到管理与服务的有效结合。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机服务的投入力度,培养出一批专业的农机服务队伍。农机管理机构要配备专业的农机管理人员,提升农机管理水平,完善农机安全监管机构,增加农机安全监管人员编制,增强农机执法手段。努力提升管理决策和政策法规执行能力,着力打造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机化工作,努力培养造就与时俱进懂技术的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广大农机手的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赵玉涛,朱贺丽.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若干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2]杨镝鸣,杨星钊,李冠峰,李照美,钱秋玲.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03).

[3]郭大清.辽阳县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05).

[4]汪守华.浅谈制约肥东农机化科学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装备技术,2010,(03).

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0

关键词:农机推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09.02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从过去的简单机械化逐渐向农业全程自动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农机推广事业不断发展和改变,过去的农机推广手段、理念及体制等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机推广的要求,且在农机推广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我国农机化事业推广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1我国农机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农机推广的现状

农机推广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时代已经建立,从当时的整个推广体系来看,在一定意义上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农业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过去的农机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深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至于农机推广工作不能正常展开,出现了农机制造企业与农民劳动生产之间的脱节。很多农民在挑选农机时,对新的农机产品疑虑较多,农机推广并不顺利。有的农机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诸多的问题,给农民造成了经济损失,以至于阻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

1.2我国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2.1农机推广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国依然采用过去经济体制中的农机推广体系,而现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业机械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过去的推广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开始从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生产转变到多元化种植生产,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更高,所以原来的农机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农机推广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1.2.2农机技术人员的配备不合理现在很多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在推广的理念上依然沿袭着过去传统落后的思想,工作人员整体的素质偏低,推广的知识与技能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直接制约我国农机推广事业的发展。在农机的推广体系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比例相对较低,不能符合当前农机推广工作的需要,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受过系统和专业的知识技能教育或者培训,更没有具体的实践经验,致使我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进行缓慢。

1.2.3推广观念陈旧落后很多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简单地认为,农机的推广工作就是购进新的农业机械在地方出售,忽视了对购机农民进行农机技术的推广,导致农民对国家各项政策不了解。还有一些人员认为农机的推广工作就是上级下达的工作指标,没有国家经费的支持就不能开展推广工作的具体实施,这种观念不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直接阻碍着我国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2解决农机推广工作问题的对策

2.1农机推广工作体系的完善

应建立新的农机推广体制,取消社会服务组织在农机推广工作中承担的工作职能,建立全新的农机推广体系,并且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不断完善。进行资金整合,解决农机推广工作中的各种经费问题,建立各级单位之间的农机推广体系的一体化,整合各单位间的农机推广机构,对不合格或者不具备农机推广专业知识技能的工作人员进行调退,采用专业的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科学的进行农机推广部门的人员配置,保证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较高素质,从而促进各级行政单位农机推广工作的落实。

2.2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伴随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新的机械和技术在不断涌现,这就对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农机推广人员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进行农机推广工作。所以,管理部门要经常组织农机推广工作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培训,学习新的农机操作技术和其他推广机构先进的推广经验,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2.3转变推广理念

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引导,转变旧的经济体制下的推广思想,加强农机推广工作队伍建设,解决农民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推广工作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落实。

3结语

我国在农机的推广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所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建立完善的农机推广体系,促进农机推广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