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8:37

自动化技术发展史篇1

本单元所对应的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必修3的第7专题(以下简称本专题)。根据课标①所规定,本模块和本专题都包括史实和史识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就本单元而言,史实层面的学习目标是了解近代科技史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人物;史识层面的学习目标是要理解和认识“经典物理学对自然科学的意义”,“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意义”,“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说明科学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显然,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进展与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近代科技史作为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既要理清与历史学科背景差异较大的科技发展史脉络,又要把握科技与社会、人文的内在关系,有机呈现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确实不易把握。从抽到本单元参赛选手的现场表现看,基本都能思路清晰地处理属于史实层面的近代科技发展历程,但大部分选手基本忽略了史识层面的目标,即近代科学技术史与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物理学重大进展》一课只讲授人类物理学知识的进展,多反复强调“经典力学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或“经典力学开创了实验的研究方法”,几乎没有选手去追问“近代科学为何首先以经典力学为突破?”或“实验何以如此重要,以致成为古代科学与近代科学的分水岭。”结果是同学们只能“知道”而非“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意义;《探索生命起源奥秘》一课的教学则集中在从解剖学到细胞学,再到进化论等生命科学知识演进上,几乎无人概括科学与宗教在解释生命起源或人类起源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课是科技与人类发展关系最直接的一课,但绝大多选手对本课的处理与历史(Ⅱ)中的“工业革命”无异。另有不少选手可能是出于对历史课堂人文性的追求和体现,在探索生命起源奥秘的教学中花了很多时间去介绍和讨论社会达尔文主义,还有个别选手在课堂上全方位地介绍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由于这些内容对于选手们和“学生们”都非常陌生,使教与学的活动难以在“历史”的层面展开,而脱离了作为历史课程的课堂要求。

显然,学习科学技术史仅仅停留在自然科学发展脉络的层面,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完全脱离课标和学情,讨论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科学、宗教的关系,同样有失偏颇。造成这种偏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将教学立意狭窄地集中于自然科学发展上。如何破解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将科技史置于广阔的文化史视阈中,全面理解和把握科技与人文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寻找切合课标、适合学情、紧扣教材的文化史视点,将对近代科技史的深刻认识体现在教学立意中,并以此统领教学设计,当可获得令人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从课标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的规定看,如前所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和设计来看,它包含着从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从发现以求知到发明以致用的演进过程;从科学发展自身的特点来看,科学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发展依赖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背景,需要社会人文因素的参与;反之,社会人文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科学的进步。只有将近代以来科学发展历程置于纵向的历史文化传统、横向的特定社会人文背景,以及深层的科学家的理想、信念、意志、兴趣、激情等文化史视阈中,才能深切理解、合理解释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才能使科技史课堂彰显历史学科的价值与魅力。

纵向把握西方传统文化对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关联。

包括科学技术史在内的人类历史都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是一种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人的思想、人的价值、人的行动甚至人的情感,都是文化的产物”。①可见,文化既是人的创造活动的成果,也是人的创造活动本身。进而,以往的文化传统影响并制约着以后历史中人的创造活动与创造成果,科学技术也不例外。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必然受到古代科学、思想意识的影响。“《天体运行论》扉页的左页印有柏拉图的名言‘不懂几何者莫入’”;②解剖学创始人维萨留所说“人是艺术品,上帝就是艺术家……男人和女人都体现了艺术家的设计思想……提示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就是解剖学家的使命”,③是古代思想意识对近代科学影响的最生动注脚。

横向把握近代西方社会人文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联。

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内容的统一系统,或者说是由许多要素形成的有一定结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化按其所面对的问题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人和自然关系的方面、人与社会关系的方面、人自身精神与肉体的方面,科学、技术、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等按其内容的侧重分别属于这三个方面,哲学、宗教处于核心的地位。④基于这种观点和方法,文化史的研究不是依据个别的、零散的事实,而是将事实整理为彼此关联的诸要素,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下建立一个自身完备的结构总体。唯物史观认为科学技术的出发点是人的经济活动。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但同时它又始终是一种社会性的关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同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是人发现自然、描述自然和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和产物。“如果有望远镜,托勒密不会创立日心说”,①“技术是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物化方式”,②都是科学技术与各种社会因素之关系的形象注脚。

深入把握重要科学家个人的思想意志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殊作用。

西方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不过是一群有思想的人干的事”,③科技史尤其如此,科学离不开对真理的追求和向往,离不开敢于怀疑、勇于批判的真知灼见。要理解科学技术史,不仅要关注科学技术发现、发明本身,还要透视科学技术发现发明背后的“思想”。马克思强调,“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他在1784年4月获得的专利说明书中,预见到蒸汽机的一切可能用途,并指出利用它来建造机车锻造金属的可能性”;另一些科学家强调,“发明是一回事,会不会经营发明是另一会事”,都是有力的证明。

当我们将近代科学技术史置于上述三个维度的文化史视阈中,不仅可以“看到”,而且可以“看透”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所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及其背后的思想文化。为达成课标所规定的基本教学目标、体现历史科学魅力与价值,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毕竟,历史课堂不是历史研究的翻版,教师的理解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教学设计不必也不可能是鸿篇巨制的理论专著。在深入理解科学技术史背后的“思想文化”之后,需要找到合适的文化史视点、建构合理的相关教学立意,以统领教学设计。

找寻合适文化史视点的有效路径,就是在宽广的文化史视阈下,将上述研究和学习科技史的三维视角聚集于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根据课标要求,本单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必须是,也只能是“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进展与人类进步的关系问题”,由此,本单元的教学立意即可确定为:人类与自然对话的过程漫长而曲折,科学技术是人类与自然对话的重要桥梁,它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人文因素相互作用。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是在对未知真理不断探究精神的支持下、在近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文化因素交互作用下发展进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对自然、社会乃至科学技术本身的态度。

明确了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和教学立意后,具体到每课的核心问题和教学立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探究精神、思想解放、物质条件等与物理学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即将课标中要求的“认识经典物理学对于理论科学的意义”聚焦在研究手段的转型上,实验较之数学与逻辑的方式更加客观、更加接近客观真理,更符合科学求真求实的精神,它对于追求真理而言如此重要,以致成为近论科学的基石。将课标要求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意义”聚焦在对世界看法的改变上,如果说用简单法则或机械运动解释世界的经典力学给社会带来理性和规则,那么微观世界运动形式的复杂和无规律则带给社会多样性和包容性。物理学的进展就是这样与社会、人文交互作用。由此,本课的教学立意可确立为:对客观真理探究的冲动深深根植于西方文化传统,数学、逻辑都曾是西方历史上探究和认识客观真理的手段与方式。文艺复兴后对客观真理的探究进入崭新阶段,近代物理学、现代物理学相继诞生的同时奠定了理论科学最本质的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本课以近代物理学对客观真理的探究历程为线索,了解近代以来物理学在客观真理探究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社会、人文因素与物理学进展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经典物理学、相对论、量子论的深层意义。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迷》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探究精神如何将生物学从服务信仰推向排除上帝”,即将课标明确要求的“概括宗教与科学在人类起源上的根本分歧”,聚焦在达尔文进化论诞生的过程之中,既让同学们理解科学曾服务于宗教,宗教也曾借助自己的力量使科学得到发展,又让同学们明白宗教和科学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对世界的解释方式。如此,既达成课标所要求的基本目标,又不必过于复杂地涉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由此,本课的教学立意可确立为:生命起源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亘古之谜。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万流归宗的地位,使神创万物成为普遍信仰。文艺复兴以来,伴随着思想解放、先进工具的出现,在人们试图用新工具和新方法进一步理解神创万物的过程中,生理学、细胞学、进化论先后诞生并不断完善,直到将神从生命起源中的主角位置上排除。本课将以与生命科学的关系为线索,考察生命奥秘的探索历程,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社会化背后的推动力”。科学技术社会化,是科技对人类社会发生影响的前提,要达成课标所规定的“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和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必须聚焦于科学技术社会化及其背景的推动力上。近代以来,生产方式的改变,人对提高生产效率的追求,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社会化,直至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反之,科技社会化又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先进的研究设备、更大规模的研究群体。如此,既能实现课标的要求,又不至于讲成又一堂“工业革命”。由此,本课的教学立意可确立为:科学技术史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对话的历史。科技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把科技成果普及到社会中服务于生产生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性的本质特征。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追求推动科学技术不断社会化,科学技术社会化程度加深反过来推动科学技术更加迅猛的发展。本课以科技社会化为线索,让同学们感受科技社会化过程中科学家们的执著与追求,认识科技成果社会化背后的真正推动力。

简言之,近代科学技术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不易把握的难点。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从史实层面了解近代科技史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人物,又要从史识层面把握科技进步与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史学理论学习,提高史学修养,以宽广的文化史视阈把握教学层次,以合适的文化史视点建构教学立意,进而,使近代科技史教学成为中学生拓展人文视野、训练史学思维的园地。

自动化技术发展史篇2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发展脉络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4-0020-04

一、引言

对历史的研究通常能帮助我们寻找规律以更好地预知未来,科学研究同样如此,要把握任何学科的未来,最好途径就是先了解其历史。因此学科历史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术方法。从某种意义来说,对学科历史研究和反思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这种反思的深度广度,对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科史研究服务于该学科的需要,通常关注本学科领域里主要理论问题的来源、解决情况以及解决方法等。通过研究学科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梳理出学科发展的清晰脉络,确保该学科的理论体系的自主性和基本价值,是所有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教育技术学这一年轻学科来说同样如此。通过对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发展历史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重要思想体系产生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领会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这种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分析角度对我们梳理教育技术学科,寻找学科自身发展演变规律,准确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科学史主要研究方法对比分析

目前,科学史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以科学史学科创始人萨顿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编年史方法,以柯瓦雷为代表的思想史编史方法以及以默顿和贝尔纳为代表的社会学方法。

以科学史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乔治・萨顿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史学观认为科学是实证知识,而科学史则是实证知识的积累史,其研究方法通常采用以大事年表的方法记录历史上出现的所有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由法国科学史家柯瓦雷开创的思想史编史家们则认为:科学本质上是观念,科学观念的发展是内在的和自主的,科学史是观念内在更替的思想史。与编年史研究方法相比,思想史研究方法既能从某个特定学术领域中寻找和选择能够代表其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科学事实和关键技术,又能深入分析这些科学事实和技术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演变规律,在科学研究的系统性上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以默顿和贝尔纳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史家们则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因而科学史可以而且应该写成科学与其它社会文化因素的互动史。科学社会史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其主张在研究科学发展的同时结合对应时代的社会背景。

实证主义编年史研究有助于人们快速而清晰地了解某一科学领域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和主要脉络,但对重大科学事件背后隐藏的科学演变规律却未作过多探究。科学思想史和科学社会史的研究者们在对科学人物、科学事件和科学成果进行记录和总结的同时,还试图通过历史解释的方式来寻找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发展规律。在学科史研究过程中,如果想找出蕴含于其中的历史规律,最好的方法是对上述几种方法取长补短,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加以综合运用,我们在进行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的历史研究时同样需要如此。

三、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充分借鉴了科学史的主要研究方法后,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者们最终形成了关键事件编年史研究、范式研究和学术人物思想研究等三种不同方法,由此也分别形成了不同视角下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发展史。

1.教育技术学的编年史研究

与其他科学编年史相同,教育技术编年史研究也是对教育技术领域曾经发生的各类事件进行整理,通过分析其对本领域的影响程度来进行选择,最终形成不同时间点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技术重大事件列表。

目前已有很多各具特点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大事年表,如美国佐治亚大学Juliemoore主讲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中,学生SaeidRoushanzamir和emilyGiles创建并维护了一个教育技术学大事年表(表1),该表的时间段基本上是从1920年代前后一直到2000年前后。针对每个时段里的重要事件都有较详细的说明和分析,其中列出每个年代出现的重要理论,如20世纪50年代的行为主义理论,20世纪60年代的系统方法,20世纪70年代行为主义理论开始向认知主义理论转化,20世纪8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普及所带来的对教学设计的巨大影响以及绩效技术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的出现等。从这个大事年表中,我们可以通过那些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来把握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发展历程。

2.教育技术学的范式研究

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首次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为当代科学思想研究建立了一个重要讨论基础。范式实际上就是在某个科学领域内,研究者们遵循的相关标准理论、思想观念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的总和,也就是研究者们对于特定对象所使用的各种研究工具和方法构成的体系。

在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以库恩范式理论为指导来解读和诠释教育技术学发展历史成为一种重要思路。不少学者根据自己的思考,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技术范式体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范式体系如赛特勒的教学技术四范式理论,即:媒体范式、传播与系统范式、行为科学范式、认知科学范式,蒂莫西・克诗曼提出的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范式、智能导师系统(itS)范式、(Logo-as-Latin)范式以及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CSCL)范式等。运用科学范式理论研究教育技术学既有积极的推动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因为范式理论所倡导的多元化既能有助于从不同研究角度推进教育技术学发展,也可能影响教育技术学统一规范的理论体系的形成。

3.教育技术学的学术人物思想研究

学科基础理论的最终形成通常可以看作该学术领域大师们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研究的积累和沉淀。运用思想史研究方法,研读和分析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学术论著及其包含的观念和思想,既能从中梳理出引导学科发展方向的线索,研究成果最终也可以构成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的基石。

虽然教育技术学的历史比较短暂,但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本学科和相关领域内无数学识卓越的大师通过智慧和努力,为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壮大提供了宝贵的思想。例如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巨著――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给出了很多教育基本理论的界定,成为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石。心理学家桑代克、斯金纳将行为反射理论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此外,皮亚杰的认知理论,香农的信息理论和拉斯韦尔、施拉姆对信息传播模式的定义对教育传播学后续发展的影响。皮亚杰、布鲁纳、维果斯基、格拉斯菲尔德等人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等。这些例子都说明不同历史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学术思想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巨大推动作用。

对教育技术学界重要人物的学术思想史进行追溯与解读,系统介绍、分析研究和评价大师们的学术思想,是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以及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理清教育技术重要理论的发展及沿革规律。

四、不同视角结合的教育技术学发展线索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的上述三种方法各有优点和不足。例如仅关注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事件,往往容易迷失于其中,难以从中发现规律。同样,如果脱离历史事件进行范式研究或是学术人物思想研究同样无法真正把握教育技术学的历史脉络,我们必须融汇和综合运用各种历史研究方法,结合教育技术历史研究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分别通过关键事件年表、研究主题和范式的演变以及主要学术人物思想演变的过程梳理出多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历史发展脉络。

1.理论与技术视角下教育技术学历史发展演化线索

各种理论与技术随时间逐渐引入教育,使得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题与研究对象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如果以各类技术发展对教育技术学及其研究主题的影响作为分析线索,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演进线索,如图1所示。

针对上述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技术及研究主题的历史演变,可以借鉴塞特勒范式概念来解读和综合研究其发展线索,可以综合应用媒体范式和传播与系统范式来研究直观教学到视听传播这条线索,综合应用行为主义范式和认知科学范式来研究个别化学习演化这条线索,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理论基础与技术进步影响下的教育技术学演进规律。

2.基础理论与学术思想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发展线索

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的关键阶段,往往都是随着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理论的发展,对本学科重要学术人物产生了较大影响,令其深入思考后提出带有突破性的观点和理论而推动的。如美国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以戴尔、芬恩为代表的早期媒体派教学专家的研究工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传播学的影响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发起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运动带来的从媒体研究向整体教学过程研究的发展,使系统科学研究方法逐渐开始成为教育技术学科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此后学习心理学发展推动学习科学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使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开发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战场。相关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不断开拓着教育技术学研究视野,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不同学术人物之间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沟通交流与融合贯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科理论体系的不断充实和完善。

五、多视角结合的教育技术学历史发展脉络

结合上面所说的教育技术历史关键事件、研究范式的演变以及学术人物思想的碰撞与交互过程,我们可以尝试着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来梳理出一条清晰而易于理解的教育技术学发展脉络。例如,可以应用赛特勒四范式结合历史事件、理论发展及代表学术人物思想影响来梳理出20世纪30年代至目前的教育技术学发展脉络和演进关系。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在教育技术的演变过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关键事件,能够带来教育技术研究视野和角度的变化,对于相应时期的学术人物的学术观念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由此推动其学术思想的变化和丰富完善,这种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构成了推动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全部动力。

六、结语

教育技术学作为真正意义的学科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都与现代教育技术自身的出现和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承,而教育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教育实践的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不同阶段的教育技术发展都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从不同角度的教育技术学发展史中,都能明显的看出这一点。

在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在不断发展开拓,从主要注重视觉媒体及其教育应用,到视听媒体、再到视听传播、教育制度,从只关注学校教育本身到关注学校以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隐性因素,从注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到注重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在不断向纵横方向深入发展,这种研究的深入也在不断推动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体系自身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单一视角和单一研究方法所带来的局限性,有助于梳理出更加清晰、完整和易于理解的教育技术学发展脉络。在研究中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的同一原则,既注重对事实的叙述,也注重对事实背后影响因素的逻辑分析,应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过程置身于科学、技术以及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间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要结合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来做研究和分析。

作为比较年轻的学科,现代教育技术诞生和发展还不到一百年,在基础理论建设上还很不成熟。对于这样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学科,对其历史和理论的总结、研究和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为解决学科高速发展同时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所有教育技术理论工作者需要做的是冷静总结学科发展历史,寻找客观规律,分析和预测变化趋势,探寻保证本学科可持续性发展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焦建利.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10).

[2]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3]刘美凤.解析美国教育技术的三条历史发展线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4.(8).

[4]焦建利.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研究引论[J].现代教育技术,2009.(1).

自动化技术发展史篇3

关键词流动博物馆;展览;提升

流动博物馆以主题展览为基本单位,将原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微缩化,并带出博物馆展示,为受众普及科普知识,培养受众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为使公众了解丰富的文物知识、悠久的历史文化、神奇的科技原理、奇妙的大千世界,我国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博物馆展示、教育新途径,实行走出去的博物馆展示方式。如各博物馆纷纷开展的"送展下乡"、"送展进校"等活动,贴近群众,扩大受众。笔者理解为,此类活动是我国流动博物馆巡展的前身。

2010年,中国科协开始在山东、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九省区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试点工作。截至2012年7月,中国流动科技馆已到达45个市县,共接待公众190万人次,受到了公众的欢迎。中国科协也将会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工作。可见,中国流动科技馆的巡展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那么,如何建成流动博物馆,如何把博物馆服务送到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公众身边,让至今不能共享博物馆资源的公众,也能享受到科普公共服务,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努力的方向。因此,对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来说,充分认识流动博物馆的特点,理清当前可以进行流动展览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提升博物馆展览质量。

1流动博物馆馆的特点

1.1平易近人。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场地固定,展厅固定。博物馆的这种不可移动性,使得受众必须亲自前来参观,从而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不可亲近的感觉。如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自贡市釜溪河畔,龙峰山脚下,以清代陕西盐商投资兴建的西秦会馆为馆址,馆内有中国井盐科技史陈列展示井盐文化知识。因而众多学生、当地群众以及省内外的游客,纷纷前来了解中国近两千年的井盐生产历史。然而据调查,自贡很多村、镇的孩子们,仅管对会馆建筑、盐业科技充满好奇,但却无缘到盐业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而现在的流动博物馆,可以采用专题讲座、大篷车等形式,送展到校,送展下乡,甚至送展到偏远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群众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博物馆的地区,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博物馆资源。如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在开展"神奇的盐都,可爱的家乡",走进校园科普讲座活动中,孩子们全神贯注听讲座,争先恐后看展板,一张张天真稚嫩的面孔,透着好奇、兴奋与满足。因而,把博物馆"沉"到基层,把展览办在百姓家门口的这种送上门的服务,就尤显得博物馆态度平和,平易近人。

1.2量身定做。博物馆的服务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因而流动博物馆的展品要针对不同对象"量身定做"。如走进校园的专题讲座,要考虑到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利用幻灯片展示,使讲解图文并茂;送展进社区活动,可使语言方言化、生活化,便于群众接受。

2展览存在的问题

2.1内容单一。井盐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流动展览可以整合盐文化资源,来组织、策划和制作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展览,进行巡回展出。就目前情况来看,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离形成丰富完整的流动博物馆还有很大差距。其流动展览的展示内容单一,主要集中在西秦会馆艺术展和中国井盐生产科技史展览上。盐业历史博物馆的这两个展览涵盖了该博物馆基本陈列展示的主要内容,但与庞大驳杂的自贡井盐文化相比,则内容单一,略显单薄。

2.2形式简单。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两个常设流动展览,图文相配,以展板的形式展出,相对于现在博物馆展示上常用的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展示手法来说,形式相对单一。另外,以在校学生为主要受众对象的科普讲座内容缺少个性,所有学生听到的讲座内容完全一样,致使讲座活动缺少活力和启发性。并且,这些讲座不能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科课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虽然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但不能有效发挥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功能。

3展览提升的途径

3.1展示内容的扩展。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如何整合盐文化资源,设计制作出有地方特色的、较高层次的流动博物馆展览,并纳入到四川省巡回展览中进行交流展出,甚至与境外的博物馆进行交流,与国际接轨,从而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要依托藏品,展示特色文物。盐业历史博物馆主要收藏、研究和陈列中国井盐历史文物;珍藏有世界上唯一的一套古代钻井、治井工具群,完整地展现了中国井盐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画卷;展现两千多年来我国井盐业在钻井、采卤、输卤、制盐和天然气开采利用等方面的恢宏历史和卓越成就。因此,盐业历史博物馆在巡展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展示井盐生产工具,展示以"中国最古老股票"为代表的一大批盐业契约、档案,展示凿井的"工作日志"岩口薄等,向受众介绍古代先辈们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创造世界钻井史上的奇迹,如何为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

二是要立足特色,发挥专业优势。盐业历史博物馆以盐史文物为特色资源,有几十位从事盐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工作人员,创新展览,来展示井盐生产历史和科技文化。如2011年,在参加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技馆举办的全球流动展览,即《中国古代机械成就展》活动中,盐业历史博物馆设计、制作的参展模型《古代井盐开采机械》,展品技术精湛,设计精美,制作精细,用现代技术把千年盐都钻井采卤技术的魅力凸现出来。这一项目是博物馆发挥专业优势,制作特色展览,所进行的有益探索。

三是要深入研究,挖掘盐文化资源。盐文化是自贡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泛,凡与盐相关的生产方式、生产技艺、制度、风俗、人物、建筑等都可以视作盐文化。盐业历史博物馆在设计展览时,可以将井盐文化分类整理,形成类型较为全面的一系列展览,开展展示教育活动。如盐场人物展,展示自贡曾经显赫的盐商家族;西秦建筑展,展示西秦会馆、王爷庙等特色建筑;盐都风俗展,展示由井盐生产而形成的盐都风俗等。这些展览内容丰富,各成体系,可以全面展示自贡井盐文化,弘扬自贡历史文化,而且便于巡回展出。

3.2展示手段的改进。展示内容和展示手段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展示形式来表现,因而需要适应时展的要求,采取多样化形式,吸引、激发和满足受众的需求。如今,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的展览提供了广阔空间。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在设计流动展示时,要更新目前单纯的以专题讲座和展板展示为主的展示方式,借助高科技媒介,让新型电子产品为流动博物馆展览服务,以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深化观众对展品的理解。

参考文献

[1][1]张瑛.论博物馆流动展览的有序发展[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

自动化技术发展史篇4

【关键词】邓小平/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

【正文】

从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立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历史事实,突出强调了生产力、世界交往、世界市场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巨大作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趋势和方向。邓小平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对外开放的思想、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等,赋予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新的内容和时代价值,形成了邓小平的世界历史发展观。探索和研究邓小平的世界历史发展观,对于在全球化已作为现时代重要特征的背景下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发展的基本内容

第一,邓小平在深刻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外开放思想,指出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所依据的外在条件,把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认识发展到新水平。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十分清楚地阐明了他们的世界历史思想。他们指出,世界历史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普遍发展的结果。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力、地理条件、交通工具等方面的限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是非常稀少的,各个民族处于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从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民族发展图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往范围的扩大,才最终突破了国家、民族的地域局限性,使民族历史开始逐步转变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随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发展,“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p.88)。

如果说在资本主义早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才初显端倪,那么在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则更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企业甚至个人的活动,以国际市场和信息技术进步为纽带,越来越连接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开放、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世界整体,世界历史进入了它发展的新阶段,即全球化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邓小平在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这种新趋势的基础上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p.64)他更主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p.78)即中国要快速发展和繁荣稳定,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在条件。同时,邓小平还指出,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其他领域都要对外开放。他认为,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东西,社会主义国家都可以在“扬弃”的基础上拿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由此可见,邓小平在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新趋势的背景下提出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在现时代下的具体运用,把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发展到新水平。

第二,邓小平关于各民族国家经济发展必须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的思想,指出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实现经济“台阶式”发展的核心机制,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市场思想发展到新阶段。在世界历史条件下,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造成了不断攫取剩余价值的无穷贪欲;而它的市场经济的交往形态,则赋予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的扩张力量。这样,资本必定会创造出世界市场,换句话说,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而世界市场的建立必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进而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因为通过融入和参与世界市场,人们摆脱了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通过全球的全面生产为人们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分析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指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俄国恰好又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境中,处在文化较高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它可以通过世界市场吸取资本主义一切肯定的东西而避免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的波折和痛苦。这为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二战以后,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由中心国家向国家发展的趋势。邓小平根据这种趋势从一方面指出,当前世界经济的整体繁荣依赖于世界市场的发展。因为国际间的商品、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2](p.79)。因此,不断开发发展中国家的新市场,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世界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邓小平又指出中国要赶超世界水平,必须实施“台阶式”发展战略。而要真正过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必须立足于世界市场。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指出:“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2](p.290)而要立足世界市场,还必须通过改革以适应世界市场。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际上是通过改革适应世界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由此可见,邓小平的世界市场思想,充分说明了各个民族国家,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实现经济“台阶式”发展的核心机制,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市场思想发展到新阶段。

第三,邓小平关于在现代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出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所依据的最重要因素,把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动力的思想发展到新高度。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考察了近代科学技术在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和在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把科学技术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现代生产中,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生产工具的改革、生产新工艺的采用,都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深刻而准确地认识自然物的属性,有效地对其进行加工以及发现和创造新的劳动对象,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动密切相关;劳动者生产技能的提高,知识水平的增长,体力和智力的强化,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武装。事实证明,18世纪中后期正是由于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持续、快速的发展。科学技术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动力。

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经历了一场伟大革命,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而是几乎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邓小平指出:“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3](p.87)根据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这种作用,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把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崭新概括。它说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促进因素和支撑力量,也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因素,把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发展到新高度。第四,邓小平关于在两种制度并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搞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指出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政治保障,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条件下的国际矛盾运动作出了新判断。随着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各个民族国家进入了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中谋求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发展时期,人类总体的发展历史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不仅具有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且还具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具有不同的性质、结构和运行机制;但是,随着世界历史条件下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又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地域性界限,而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作用。这一方面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逐渐成为带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矛盾运动;另一方面表现在这种矛盾运动在扩散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各个民族国家固有的社会矛盾运动产生碰撞和冲突,从而使各个民族国家的社会矛盾运动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运动相互激荡,“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此外,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1](p.115—116)这就使世界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既表现为一定的民族性矛盾,又表现为各个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体现为民族性矛盾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间矛盾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对抗关系。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趋明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主要形式和解决对抗关系的主要手段,也由军事较量转向“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这既表现在国际领域两种社会制度比优势、比竞争力、比吸引力之间的较量和竞争,也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之间的较量和斗争。邓小平指出:“我们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的技术,利用外资,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2](p.195)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方面必须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和平演变”的图谋;另一方面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邓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从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视角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作出了新判断。

第五,邓小平关于要建设共同富裕的、比资本主义更为优越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出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后实现的首要目标,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最终指向是实现共产主义作出了新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不仅为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历史的前提,而且更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产生创造了广阔的前景。他们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p.87)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之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建成的。由于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世界体系得以建立,最终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成为社会上起主要决定作用的两个阶级,他们的斗争形式也成了社会的主要斗争形式,共产主义的最终胜利是必然的而且是世界性的。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视野和方法,分析研究处在世界历史下的中国国情,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第一次科学而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是与我们最终建立的社会主义历史地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始终认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只要能够建立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邓小平深刻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2](p.382—38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已充分证明我们正在向这个目标迈进。这是邓小平提出的世界历史的前进方向。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最终指向是实现共产主义作出了新的概括。

二、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发展的现代价值

第一,邓小平世界历史思想使我们能以更为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以及世界历史向纵深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将各个国家和民族卷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世界有机系统之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谋求社会发展时,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特点,同时也必须确立观察世界的正确方法。面对全球化的现实,深刻领悟邓小平世界历史思想的深刻内涵,会极大地拓宽我们观察世界的视域和思维空间,改变人们往往从本国或本民族出发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狭隘眼界,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地从世界历史的视角去观察和处理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事务,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近两年来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问题的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全球化趋势,既要看到它的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这对于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正确地对待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对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各种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趋利避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邓小平世界历史思想使我们能进一步认清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加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世界历史是各国间普遍联系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这种态势决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我们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验、管理办法,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才能以跳跃式的发展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邓小平指出,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东西,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尽可能地有选择地学习和利用,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第三,邓小平世界历史思想使我们能充分估量未来科技的巨大作用,大力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21世纪必将更深入、更快速地向前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当前,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科技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科技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主要大国都在制定和实施21世纪的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加快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源头的创新,实现中国科技发展的跨越,从而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四,邓小平世界历史思想使我们能够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邓小平的世界历史思想都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这使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时期进一步认清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二战以后,虽然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是不管在国际范围还是在国内都还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邓小平指出:“如果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资本主义制度,它们的经济文化肯定还会有更大的进步。所以资本主义国家中一切要求社会进步的政治力量也在努力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努力为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不公正、不合理现象直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3](p.168)社会主义在当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大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2](p.383)。“到下个世纪五十年,如果我们基本上实现现代化,那就可以进一步断言社会主义成功。”[2](p.320)邓小平还指出:“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2](p.135)因此,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吸收和引进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文明成果,在社会生产力、社会文明等方面缩小同发达资本主义之间的差距并逐渐超过资本主义而建立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我们相信,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收稿日期:2001—03—1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自动化技术发展史篇5

[关键词]历史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思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为教学活动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表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最优化创造了条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改变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学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与思考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时俱进,是我们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

然而,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一、重技术手段,轻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现代教育媒体,即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二是媒体教学法,即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三是教学设计,即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可见,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包含了技术手段和教育理论两个层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兼顾这三个方面和两个层面,才能达到我们所要的效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重技术手段层面,忽视现代教育理论,片面地认为在教学中用了一些技术手段(工具)到课堂教学中去就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自然水到渠成了。实际上,现

代教育技术包含了教育思想(理论)与技术手段两个层面,它要求历史教师不仅仅是掌握一些现代教学仪器的操作,会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它更高的要求是中学历史教师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用新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并将这些完全不同于几十年如一日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和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与现代的技术手段结合起来,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历史教学的现代化与最优化。但在现实中,不少历史教师仅仅满足于上课放几张投影,或几个录像片段,或者制作一两个多媒体课件。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用这些,用了又要达到哪些教学目的,用了能不能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问题往往思考得很少,甚至从未考虑过。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际技术操作的脱节,与现代教育技术本身的要求背道而驰。

二、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重形式而轻实质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促进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技术的目标是“求善”,这与科学“求真”相对。具体而言,教育技术的目标是改善教育、教学的过程或实践,解决教育、教学实践当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实现“人的发展”的教育的总目标。但绝不能为了用现代教育技术而用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过滥,极易使原来“人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变成了“机灌”。一些历史教师不考虑教学实际是否需要,不顾所用材料是否切合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大量堆砌投影、录像等,或制作了一个课件,让计算机来唱“独角戏”,教师反倒“置身事外”。这样学生看得多、听得多,思考得少,只强调了过多的外部刺激,没能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独立思维空间;更有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过于“文字化”,屏幕成了一块高级黑板,不仅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也无法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讲素质教育,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都是立足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立足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中学历史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应对课堂教学进行良好的组织,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唯物史观。现代教育技术应当成为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而不能喧宾夺主。

三、重特殊场合的使用,轻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不少教师只重竞赛、公开课等特殊场合,而忽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这就违背了我们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初衷,也是不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和现代化的。

上述存在的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阻碍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要突破这些误区,改变不良的现状,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努力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其一,处理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两个层面,理论与技术两者决不能分割开来,它们是互相融合,相互支持的。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重技术轻理论的现状是与现代教育技术本身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每一个进步发展都是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相伴的,而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进步又促进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因此,一方面广大历史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熟练掌握、应用更多的现代教育媒体技术,尤其要掌握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历史教师应当以加倍的精力去学习、汲取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营养,改变理论缺乏的现状,把握理论的精髓、核心,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把实践理论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媒体技术的融合,使得技术的使用能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历史教育教学服务,达到技术手段与教育理论的良性结合与互动。

其二,处理好技术手段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关系。历史教学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了解历史事实。掌握一些历史知识,更在于通过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思想情感。历史教学的内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都是过去的,今天只能通过留存的一些遗迹、遗物来了解;历史事件之间是互相联系着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种因素总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历史又有其复杂性、综合性,牵涉的面广,涉及多个学科。历史学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决不能盲目使用,必须考虑如何来表现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考虑教育对象――学生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在初中,正值学生发育高峰,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差异极大。其思维水平、接受能力等都有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要通盘考虑上述诸多因素,选择恰当的媒体手段来对应一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媒体材料来再现、概括一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最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展示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既定目的,才能实现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自动化技术发展史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应用研究

坚持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可以进行互动式的分层教学。提供更好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的,现代教学呼唤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育。现在许多教师仍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把先前的“人灌输”变成了“电脑灌输”,只重形式,不重内容。脱离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初衷。历史教学在现代教学技术的帮助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需要、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学生自己操纵计算机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学习目的。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历史作为高中文化课程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GDp的多少,国家软实力也成为一个重要指标。其中,人民对本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是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不曾中断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历史文化一直传承至今。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学生是民族事业的接班人,也是国家历史的传承者,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中历史课程涵盖了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内容,是将来不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学生一次系统学习历史的机会。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讲,学习历史有利于鉴古识今,在人生路途中少走弯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中历史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对课本知识点进行讲解,在黑板上罗列重要知识点,学生在下面听讲,在课本上勾画出重要知识点,课下再进行背诵。这种方式并不利于真正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有时学生只是为了应试而对知识点死记硬背,更加偏离了历史学习的本意。虽然有些教师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偶尔会为学生讲一些历史故事,但由于条件限制,只能简单地口述,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能对历史产生感性认识。并且传统教学方式不便于教师对大量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归纳,只能通过课前回忆相关知识点方式与前期课程的内容进行联系,课堂的内容也容易局限于教材涉及的知识,教学效率较低。

信息技术应用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因其开放性、交互性和资源无限性在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单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交互平台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丰富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连贯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平台在历史教学中应用

(一)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高中的学生本来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的事物很敏感。而信息网络技术正好能满足学生的要求。面对丰富多彩的信息网络技术平台,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历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速度。例如,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历史世界。把当时历史时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课堂互动,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教学成果更有效、更生动。

(二)技术教学创造了一个虚拟真实的历史场景

信息技术教学平台,能够创造一个虚拟真实的历史场景,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感觉,把传统的成堂灌述、复杂的教学理论,通过信息技术信息平台,对学生的理解加以引导和纠正,更深刻的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例如,教师在讲授“西安事变”时候,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下载相应的影视和图片,更直观地把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最后老师再对历史事件进行总结,从而提升教学的成果。

(三)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的突破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比较抽象的课题,仅凭借课堂讲述很难将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表达出来。但是,信息技术教学就补充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把教学的内容更全面化、直观化、具体化的展现给学生,从而使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得到突破。

(四)信息网络技术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情景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主要途径,对于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情景教学是通过教师描述和学生想象。把课本上的事物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信息网络技术能够把教学情境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结语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由于黑板或纸张空间有限,教师不易将一连串完整的知识点罗列出来,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点以多媒体的方式来表达。因此,我们就必须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找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使高中历史教学和信息网络技术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使信息网络技术能够持续稳定的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自动化技术发展史篇7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历史逻辑;发展规律

作者简介:朱雪梅(1979-),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中山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和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3-0016-04

面对发达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支撑其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中国一直孜孜不倦试图引进他国的理念和模式用于自己的发展,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一直是中国高职教育争相学习的对象。中国高职教育既然有西方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不必摸着石头过河,但在文化背景迥异、发展道路不同的中国,多方面的借鉴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职业教育模式的移植总以失败告终。既然教育模式不能移植,单纯的借鉴又水土不服,职业教育发展有无规律和道路可循?是什么导致了各国在发展职业教育上的不同路径?不同国家高职教育模式生成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在纷繁的表象背后,职业教育的发展遵循着怎样的历史逻辑与发展路径?回望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三条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地呈现在研究者视野中,同时为我们揭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规律。

一、适应与选择:职业教育模式在技术变迁中演变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延续和发展的手段,作为物质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手段,存在于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但同时,职业技术教育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以及方法等等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从而使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区别于另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技术从根本上影响职业教育的各种变化,正是技术这一核心因素的不断进步,导致职业教育模式的不断转变。职业教育受制于同时也敏感地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职业教育领域的每一次变革,最根本的驱动因素都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按照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丹尼尔·贝尔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在此基础上,英国著名的教育学者埃德蒙·金在上世纪70年代指出,随着生产技术变革,教育经历了三种模式的演进:第一种模式是与前工业社会相联系,教育和生产劳动发生了第一次分离,由此产生了“自由教育”即普通教育,它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第二种模式更多地和工商业的生活方式相一致,“工商业技术模式和这种模式所特有的教育,如果不称它是‘标准化’的话,可以称它为设计和‘工程’,坚持‘法律和秩序’,代表这种教育模式的典型学校可以成为工厂学校或训练学校;第三种模式是与后工业社会相联系,它的典型模式正在形成中,特征还不明显[1]。因此,技术变迁与经济发展是教育模式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职业教育模式也在不同的技术时代、不同生产方式下发生演变,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及其相应的职业岗位的出现,产生了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进而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高职教育模式。以技术发展为线索考察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演变,可以分辨出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致脉络:

一是前工业社会的学徒制模式。回看人类历史,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都并非来自学校教育,而是来自某种形式的现场学习,其中被作为制度流传下来的,学徒制被认为是职业教育的最早形态[2]。学徒制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可以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原生型,是工业革命以前技术传递和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形式,是适应于落后的家庭手工生产技术的教育模式。

二是工业社会的工厂学校模式。17世纪发生的工业革命,使学徒制无法适应规模化的集体生产,甚至成为技术发明、技术运用和技术进步的障碍,开始走向瓦解。在18世纪初,在英、德等国出现了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的萌芽,技术的传播开始在正规的学校中进行,这对教育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这就是适应于工业社会的工厂学校模式,代表这种模式的学校被称为工厂学校或训练学校。在大工业生产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也被塑造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部件,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将工业人才培养出来,这就是适应于工业社会、与工商业的生活方式相一致的工厂学校模式。

三是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合作模式。二战后,工业化运动成为一种国际社会发展态势,同时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使传统的工业生产发生了本质变革,促使了职业性质的改变:社会职业开始从体力劳动为主逐步向脑力劳动为主,更多复杂的职业代替了少量的简单职业,这对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向适应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合作模式发展,其主要特点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学校、社会、政府的多方协同合作,办学主体与形式多元化,以及资源的充分共享。

二、对峙与融合: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学术教育的消长

自动化技术发展史篇8

关键词:技术观;科学观;自然科学;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32-0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具有特殊意义的著作之一,它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著作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有关哲学、经济学和美学的思想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论述。但是,《手稿》中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本文拟对《手稿》中的科学技术思想作初步的探讨。

一、把技术置于工业活动中的技术观

技术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在早期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艺,是劳动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能。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技术主要表现为依据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材料、手段和方法,对物质、能量、信息进行变换和加工,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实践活动。技术主要包括劳动手段、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工艺和方法。马克思关于技术的哲学认识和理解,通过他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的理解和揭示过程中阐发出来的。马克思在《手稿》中几乎没有使用过“技术”这个词,但这并不等于他没有技术观的思想。事实上,技术(马克思常常使用工业或机器这个词)是马克思分析问题和揭示对象本质的切入口,是一件最得心应手的批判武器。

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把技术同工业的本质紧密联系起来。其思想主要表现在:

第一,工业活动主要体现为技术活动,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确立了技术即工业的本质的思想。认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自身异化的活动。”[1]在马克思看来,技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表现。技术或工业就是劳动,是全部人的活动。由于在当时私有财产的异化范围里活动的人,同自己创造的对象相异化,所以,在工业中他们看不到人性,看不到自己的本质,而只能看到它的非人性。这样,人对于对象,对于技术和自然科学,就至多只能看作有“效用”的东西。因此,人就只能把宗教、政治、文艺等活动当作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但是实际上,“因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自身异化的活动。”所以,虽然可以把技术即工业只当作人类普遍活动的一部分,但是从根本上说,更应该把上述那些抽象的普遍的活动,看作是劳动、工业、异化活动的一个特殊部分和表现。“在通常的、物质的工业中,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1]p127所以,马克思认为,必须研究劳动、生产、工业和它的历史,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和力量。尽管它是在异化中发展起来的,毕竟它是人的本质的最现实、最易感知的成果。因此,技术的本质即工业能够在人的劳动活动或人的本质的意义上得到界定,技术的首要性也就可以理解了。这里,就隐含着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

第二,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没有仅仅从人与自然界的直接统一来直观地把人认作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是以人的劳动、人的社会生产为中介,阐述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人的劳动活动最基本表现就是技术活动。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的显现或自我确证,又是通过“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而实现的。这种改造、创造,就是劳动,就是人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技术活动。自然界通过劳动这个中介与人类联结在一起,自然界是人的劳动的基础,人离不开自然界;人通过劳动创造着自然界,现实的自然界同样离不开人。在资本主义时代,人类劳动已经获得了社会化的大工业的形式。人类通过工业在创造和生产着自然界。所以,马克思认为,“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1]p128在这里,马克思把技术即工业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把人的本质与自然的本质看作只有在技术的或工业的劳动活动进程中才能得到表现。接下来马克思更加肯定技术活动即工业的这种地位,认为“在人类历史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1]p128

第三,技术活动的价值意义在于二重性。马克思对技术活动的价值意义的丰富性的理解,被其劳动异化理论中人被奴役的思想所掩盖。其实,马克思首先是从正面高度评价和肯定技术或工业及其活动的根本性意义。马克思的著名的需要理论,就是对技术价值的正面的肯定。技术活动确实带来了产品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等问题,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仍然在技术自身的进步中,共产主义的实现也必须依靠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技术的二重性可以从马克思的如下论述中得到说明。马克思指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业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一部分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1]p93这里,马克思看到了技术的积极性和消极性,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也更加说明了技术的二重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一开始,马克思关于技术的哲学理解就是对技术活动的本质的认识,他特别关注技术活动与人的本质的关联性,技术与人的社会化和人化的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人的本质理解,必须在人的社会劳动中,在技术活动中。劳动或技术是理解社会、理解人、理解现实生活的基础。

二、从人类历史中来理解科学的科学观

马克思在《手稿》中也阐述了自己的科学观。他把科学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作为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作为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的历史过程看待的。

第一,社会的活动主要体现为科学。马克思指出,因为“人”是社会的,所以当他作为“人”而活动时,必定是社会的活动。科学劳动者“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1]p122。他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所以,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同时,马克思认为“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1]p128这说明,科学一方面是一种精神生产,即“感性意识”;另一方面,又是具有生产形态的普遍性,即“感性需要”,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所以,自然科学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产生人类对自然界规律性的认识的一门学科。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阶段,自然科学就发展到真正具有科学形式的阶段。因为,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好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完成非人化。”[1]p128这里,已经隐含着马克思后来一直坚持的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作为精神生产的科学可以通过工业实践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进入并改造人类生活,导致人的解放,导致共产主义实现。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存在,科学却又造成人的关系的非人化。这样,马克思就全面地阐明了科学在两个方面的社会作用: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第二,科学体现为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就是人的创造能力、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劳动、生产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人通过劳动来“实际上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就是人的上述诸能力的“自我确证”。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精神生产的创造能力的确证。人通过自然科学从精神上“占有”自然界,形成关于自然的知识。被科学所占有的自然界的许多部分,并没有马上被人们用劳动实际地改变,但是,人类通过自然科学一旦认识它的本质,便实现了精神上的占有。然后,又可以通过工业,通过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再实在地以物质上占有它。这里,已经包含有“科学―技术―生产”的思想。人类正是通过生产活动和科学活动的结合,逐步展开自己的本质力量,使天然自然界成为人化自然界。可以说,人类的科学史,就是人的本质力量逐步展开、发展的历史。

第三,自然科学必须与人文科学相统一。马克思的自然观是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自然观。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离状态,反对这种分离,因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方向”。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又离不开人。因为这个自然界通过人的劳动、通过工业而被人改造过的;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说“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1]p128。人文科学是以人、人的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但也离不开自然。因为人必须以自然界为对象,如果离开了人的自然本性,离开了人以自然界的改造的对象性活动,人文科学就根本无法认识人和他的本质。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自然界的社会的现实,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1]p129所以,“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p128因此,必须把人的科学当作自然科学来加以研究,而自然科学也必须研究人本身,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全面的科学,它是在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的科学。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就是建立在这种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唯物主义学说。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也证明了马克思当年预言的正确性。

三、评述

马克思写作《手稿》的时代,正是他“确立自己观点”的时代。《手稿》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考察理论问题时的经济观点和哲学观点的有机统一”[2]。马克思对科学技术观的阐述,正是这种综合的成果。马克思从自然与人及人类社会相统一的历史发展中,从与劳动以及异化劳动的联系之中建立自己的科学技术观;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历史活动与整个人类历史、生产发展、异化劳动,与人的彻底解放联系起来。社会的、历史的、人的劳动,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马克思整个哲学的出发点,也是他的科学技术观的出发点。尽管在马克思的这部手稿中,许多思想和认识并没有得到展开,但从人出发去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从科学技术出发来理解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这个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原则,却被确定下来。现在,整个世界的哲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百多年前前所未有的新面貌,正好确证了马克思这种思想的科学性。因此,马克思所坚持的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原则,仍然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虽然《手稿》里所散发出来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第一次探索,有其局限性。但是它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的表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具有二重性;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相一致。同时,对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马克思也认为,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这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综上所述,这部《手稿》在科学技术哲学方面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自动化技术发展史篇9

关键词:日本;StS;科学技术;文化

StS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是在因科学技术空前发展而对社会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日益明显的情况下,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进行理性思考的产物。正由于它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需要,所以一经产生便迅速扩展、普及到全世界范围。20世纪80年代初,StS开始在日本传播,到90年代形成一定规模,并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于日本来说,StS是一门外生型学科,同历史上吸收、消化外来新事物一样,StS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慢慢地融入日本既有的社会文化土壤的过程。同时,回顾日本的科技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实在StS传入日本之前,日本社会中已经存在一些便于StS传播的文化因素,为StS的到来和传播作了事先准备。本文试从社会文化基础、理论准备、理科教育、环境问题等角度对日本StS传播问题进行探讨。

一、历史上注重吸收外来科技的文化传统-StS传播的文化基础

StS于20世纪中叶产生不是偶然的,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科技迅猛发展,并且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类的物质文明获得空前的提高和发展,科技成为人们讴歌和依赖的力量;另一方面,在经受了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环境与生态危机之后,人们面对日益暴露出来的科技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开始对科学的价值、技术的作用产生了疑虑和困惑。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欧美学者所谓的“一种激进而出于理性的当代反科学现象”或“反科学的文化运动”[1],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现代科技可能带来的社会和文化问题,从而促使人们对科技的反思。

从上述StS产生的背景可以看出,它首先发端于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因为近代以来是以科技发展为外在特征的西方工业文明主导的时代,科技已经渗透至西方社会生活的内核和基质;西方社会在深受科技恩惠的同时,也同样关注科技的负面效应。而作为近代东方第一个依靠科技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日本,虽然近代科技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其自身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的特点,所以科技对日本社会的影响迅速加大和深入,成为日本社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正是因为日本具有靠吸收外来科技发展本国国力的历史传统,因此,当科技的负面影响日益显露时,日本社会自然就产生出引入解决科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论-StS[CD2]的要求。

近代以前,日本是一个在中国大陆文化影响下发展的后进国家,虽然早在绳纹式文化时代就有了陶器、石器、纺织等原始的生产技术,却不曾拥有自己的科学。但是,日本人深深意识到,“岛国的命运使日本没有独创文化的能力,只能贪婪地吸取外来文化,经过取舍、选择,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文化”[2]。从古至今,“日本民族都在为和异种民族、异质文明的接触、同化而努力着”[3],这一点也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

日本最早的技术革命,起源于农业技术的变革。但是,日本农业技术的变革主要不是依靠自身的缓慢积累,而是在先进的汉族大陆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发生的。公元前3世纪末,早已跨入铁器时代的汉民族,把金属文化和农耕技术传入日本,使日本列岛上的居民得以跨越青铜器时代,从新石器时代的绳纹式文化直接进入铁器时代。公元6—9世纪,中国古典科学伴同佛教文化传入日本,在明治维新(1868)以前,属于汉学体系的中国古典科学在日本科学史上居统治地位达千年之久。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中国文明在日本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计的。”[4]依靠输入外来文化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是贯穿在整个日本文化史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16世纪开始,日本开始接触西方近代科学。在“锁国”的背景下,日本以荷兰为渠道来吸收西方科技文明,成为日本近代科学的胚胎-兰学兴起的契机。兰学家们通过翻译西方科学书籍、结成学术团体以及进入西方学者在日本开设的学校学习等方式,不仅掌握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而且受西方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成为变革日本社会的一支积极的革命力量。明治维新后,以兰学家为代表的新知识阶层在国家的引导下,大规模地引进、发展近代科学技术,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再次飞跃发展。

在近代以来的国家发展历程中,日本政府与国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立国之本,它不仅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而要求对之重新审视时,拥有融合外来文化悠久传统的日本社会具备了接受StS的文化基础。

二、20世纪初期以来对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StS传播的理论准备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在此之前,已经有其他学科从不同角度把科学技术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比如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就是科学史和技术史;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就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就是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虽然StS与上述学科有着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学科的研究为StS研究作了理论准备。从20世纪初期开始,日本学者就已经从哲学角度来解释科学技术。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日本,其崭新的历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研究科学技术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被称为“日本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的《唯物全书》(66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发行的。1935年,户坂润发表的《科学论》被认为代表了战前日本科学论研究的水平。由于他提出了科学是“历史的社会的客观存在”,“是知识在社会上被普及,在历史上被继承的事实本身”[5]等观点,为日本科学技术论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技术论方面,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展开了关于技术定义的讨论,出现了相川春喜关于技术是劳动手段的体系的“体系说”和武谷三男关于技术是对客观规律的有意识的应用的手段的“手段说”。无论是“体系说”还是“手段说”,都只是局限在生产实践的狭隘领域里讨论问题。随着战后劳动手段的进步促成了社会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日本的技术论研究也随之深入到技术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技术发展与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关系等方面。

从历史角度研究科学技术方面,日本学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注重科学史研究,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941年4月,为了探究科学史的本来面目,以便针砭时弊-抵制带有国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色彩的通俗科学史宣传,一些进步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研究者创立了日本科学史学会,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科学史、技术史研究的发展,并为保卫和发扬健康的科学精神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此外,自1945年日本深受原子弹危害后,日本学者就开始关注科学社会学,着重研究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日本出现了科学技术与自然之间、与社会之间的深刻矛盾。一方面社会物质财富空前丰富,另一方面一系列社会公共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向何处去?围绕这一课题,日本学者开始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自然、人类、社会的广阔背景中对技术作统一的考察,把研究领域推向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比如未来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等。由此可见,在StS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学者已经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述,为StS的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由偏重“技术”教育向重视“科学”教育的转变-StS传播的内在驱动

关于StS的学科内容,日本学者起初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教育内容的StS”-StS教育,另一部分是“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StS”-StS研究[6],后来又加上了第三部分,即“作为管理领域的StS”-StS管理。日本学者很重视StS教育和StS研究,尤其重视StS教育。他们认为,StS教育是指把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成果,向广大市民(包括科技和教育工作者)进行宣传和普及,使他们形成StS意识和相应的价值观,是具有自我意志决定力的一种运动[7]。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在初等、中等教育领域中,StS教育活动在科学教育(在日本指的是理科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中比较明显。而对于日本来说,在StS传入之前,其理科教育经历了由重视“技术”教育向重视“科学”教育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为StS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迄今为止的100多年间,日本贯彻“教育立国”的方针,通过教育改革努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并在引进方向上进行过两个选择。一个是重视“科学”,即重视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西方科学的精神,以培养国民科学的自然观、科学的社会观;另一个选择是重视“技术”,即把自然科学只看做技术的手段,仅仅学习作为科学成果的技术,并以此作为引进的方向。在上述的两次选择中,日本曾一度选择了第一种引进方向,主要是因为当时福泽谕吉等有留学背景的启蒙运动家强烈主张在每个国民的意识中培植西欧式的科学的精神,对初期的明治政府产生强大的影响。

但随着对国家意识形态控制的加强,并出于担心科学的精神、合理的思考会批判现行的体制,明治政府通过教育制度的变革,把“修身”(即传授国家主义道德科目)作为最重要的学科,缩短理科的教育时间,其内容由培养科学的精神、科学的自然观转向传授零散性的科学成果的片断,开始重视实用性的“技术”教育。对“技术”教育的偏重使日本教育重视效率,追求效率,讲究实用,而不善于注重知识的积累。二战后,受美国占领军当局的指令,日本开始了彻底的教育改革,废除了国家对教育的统制,尊重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日本文部省强调,“培养科学精神,使合理主义、实证主义深入地渗透到国民的生活和心理意识中,更新国民的教养,提高其水平,打好建设新日本文化的基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实施新教育制度的同时,增加理科教育的授课时间,实现由重视“技术”教育向重视“科学”教育的回归。

StS作为一门跨世纪的新兴学科,对它的研究具有很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它提出了新的教育观,其显著特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和整体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密切结合,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公民[8]。显然,StS教育观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而日本理科教育对“科学”教育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呼应了StS教育的要求,为更好地理解StS、传播StS打下了一定基础。

四、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教育的重视-StS传播的现实需要

二战以后,迅速发展的科技提高和发展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各参战国也依靠科技来实现国家的复兴。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往往只看到科技的积极作用,因为它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大到引起人们重视的程度。20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了一些全球性的问题,人们就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了,即科技是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其中,环境污染就是代表性的事件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由局部性的污染扩大到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地步。这也是StS兴起的重要背景之一。同许多国家一样,日本也开展了环境教育运动,由于环境教育所涉及到的许多环境问题与科技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教育为StS教育作了铺垫。

从历史上看,日本的环境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公害教育。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以污染为代表的公害问题也随之发生。到了60年代后半期,以水俣病事件、四日市废气事件、爱知糠油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四大公害诉讼为标志,公民反对公害运动达到了高潮,促进了环境行政变革。在政府的规划下,日本学校教育中以公害问题为契机开始了最初的环境教育。70年代日本环境教育进入环境教育理念导入与实践的探索时期。1975年,在日本创立了全国中小学环境对策研究会,同年,以大学为中心,成立了环境教育研究会。在1977年的小学和初中、1978年的高中的教学大纲的修订中,对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资源和能源、尊重生命等与环境相关的教育内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城市、生活型公害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日本政府和国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1993年开始文部省开展了努力推进学校、家庭、地区一体化的环境教育。1991年、1992年和1995年文部省陆续编辑出版了《环境教育指导资料》,标志着日本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已经确立。同时,日本大学的环境学科数量大大增加,基本覆盖了人与环境关系的各个领域。

由此可见,日本在StS传入之前,就进行了长期的、广泛的环境教育。通过这种环境教育,日本民众较之以前对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与StS所提倡的重视科学素养的教育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显然,在教育层面,日本的环境教育已经为StS做好了准备。

以上从日本吸收外来科技的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重视“科学”教育的理科教育、因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而兴起的环境教育着手,简单分析了StS在日本传播的有利文化背景。但是,StS毕竟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如何与具有民族特征的日本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永忠,孙红岩,刘丽萍,等.后现代主义科技观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3):5-8.

[2]中清元.日本人与日本传统文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30.

[3][HtRwm]永井享.新日本论[m].三笠:三笠书房,1937:275.[HtSS][ZK)]

[4]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282-296.

[5][HtRwm]户坂润.科学论[m].东京:社会思想研究会,1954:10.[HtSS]

[6]小川正贤.StS教育概述[J].张明国,译.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2):64.

自动化技术发展史篇10

一、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时展的要求

当今的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就教育而言,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融合在一起,构成了新式教学的平台,信息技术也“从技术上升为文化”。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日益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呆板的状况。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利于将较多的知识信息以较丰富的感观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质就是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使“教”与“学”趋于一致。整合的思想是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为在学科教学中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等创造性的途径。

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的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平台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其海量信息存储与共享,为历史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例如:(1)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其信息存储量超过任何其他的信息承载方式。(2)具有检索方便的特点,在快速搜索信息上大大胜于其他方式。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文献检索,速度快、效率高。(3)具有合成性的特点,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相互连接,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教学。各种电子设备的综合使用,能够大大发挥其整体的优效性。(4)具有虚拟情境的特点,可以模拟出需要的情景以便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实体验,大大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5)具有智能化的特点,直接适应学生的具体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强教与学的双向活动,通过人机互动,随时调整教学的进程。(6)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人机对话的功能加强了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7)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使得教学工作可以充分而广泛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8)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适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9)具有延伸性的特点,可以选择任何时间进行学习,还能够把课堂的学习扩展到课外的学习。

正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如此多的优点,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才有利于历史教学的进行。而网上资源异常的庞杂,常常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这也要求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选取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资源,体现网络资源的丰富性。

三、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一个重点。如,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也要求:“以广泛应用为前提,以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有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在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和进行远程教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也是这样,如在英国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就专门提到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要求提供给学生机会使之发展运用信息传播技术的能力,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活动和完成作业,如,对资料进行选择、综合和判断,提高作业的质量,通过电子媒体交换和共享资料,检查、修改和评价作业等。

四、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由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和基本特征决定的

历史知识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认真研究传授历史知识的具体特征,这是历史教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历史知识的基本特征包括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和因果联系性。

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是历史知识一个最显著和最基本的特征,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即它的不可重复性。历史过程发生以后便是时过境迁,但历史学习者又必须尽量全面地去认识它,这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困难问题。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历史材料来认识历史过程(包括历史遗址、历史文物、文字记载、照片以及实录性的音像材料),史料成为了解过去的媒介,重证据是学习历史的一个最基本的意识。网络资源的繁杂,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整合,形成有效的信息供学生学习使用,并引导学生去收集处理网络资源。

历史知识的具体性特征是指历史知识包含生动、具体的内容,历史过程通过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表现出来,而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又包含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条件等要素,历史人物同样也被赋予了具体的时代特征,具体性特征包括了人类历史的全部内容,它是一个包含复杂关系,具有丰富形态和情感变化的有机整体。把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搭建一个合适的、可操作的平台,既不会被难度过高的材料难道,又不会因材料的浅显而失去兴趣,努力让学生参与到针对具体材料进行的生动的、兴趣盎然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用感官全方位地接触历史事物,并鼓励学生对数据进行收集、展示和解读。这是突出历史知识具体性的最佳方式,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知识的因果联系性是指历史知识构成的复杂性与结构性。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系统,形成宏阔的历史发展过程,深刻分析各知识板块之间的结构联系,这是历史教学的要求。通过网络资源整合,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同时,在电脑所显示的结构性图表或内容中,可以设置热字或其他热对象,从而激活包含在各个知识结构层次中的具体内容(包括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在历史知识框架中包含具体内容;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联系形象清晰,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无疑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历史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反映了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知识的广泛性。通过网络资源整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相对较多的知识量,将属于不同领域的内容,以各种不同的现代化表现方式展现出来,形象具体,同时,便利而博大的信息存储技术,为多领域、多学科、多种类的教学材料的编辑运作提供了条件。教学可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自身教学优势为基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较大的知识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历史学科网络资源整合是时展的要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