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9:23

饮食文化概论篇1

一、饮食美发展机制及饮食美学界定

现实饮食活动涉及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发生的经济、管理、技术、艺术、观念、习俗、礼仪等各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美食作为一种功利性的审美产品,不仅是审美的精神创造物,而且是物质的饮食消费品。一方面,各种美食要在庞大的社会文化体制中进行生产,在不同的餐饮文化背景下,不同的饮食美创造者按照自己对饮食生活的理解、认识和体验,自由创作某个食品,并赋予其具体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另一方面,饮食美欣赏(消费)者通过“自由直观”美食,并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对深蕴其间的饮食美创造者对象化的本质力量(思维力量、意志力量和情感力量)进行理解、把握――实现对应美食的“观念再创作”,最终完成饮食审美活动。与此同时,饮食美欣赏(消费)者通过自己对饮食审美对象的选择,表达其饮食美需求取向,为饮食美创造者的新创造指明了方向。因此,饮食审美活动是在“饮食美创造(生产)者为饮食审美(消费)者提供客观的饮食审美对象;而饮食美欣赏(消费)实际过程唤起新的饮食审美需要,驱动饮食审美生产在发展中形成的一个动态循环、螺旋上升的发展机体。因此,饮食美学是以美学原理为指导,将美学与烹饪学、服务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艺术理论具体结合和有机统一,专门研究饮食活动领域美及其审美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具体审美规律涵盖两大方面:食品审美过程中客体的形态美、主体的美感过程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范畴美;在食品制作过程中饮食美创造者的人生存状态审美化、全方位满足人们在饮食创造方面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直接体现美学“效用”。

二、饮食美学理论体系及阐述

基于上述饮食美学的概念的把握,依据现实饮食审美活动从饮食审美客体的关注,到饮食审美主体的感受,最后到饮食美深层内涵――创造审美机制的把握的审美思维逻辑,我们认为在饮食美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方面,应在阐述饮食美学概念、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饮食美学核心――饮食美。首先从饮食美的来源与实质入手,研究饮食美的本质;随后从饮食审美客体自身特有属性的角度,对饮食美具体存在的领域进行分类,研究饮食美的形态;然后从饮食审美主体感受的角度,研究饮食美感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接着以饮食美感理论为基础,对饮食美进行分类,研究饮食美的范畴,从而实现饮食美欣赏阶段系列审美规律的把握;最后从饮食美创造全体的角度,以实现其生存审美化为原则研究饮食美的创造,实现对饮食美创造阶段审美规律的深层剖析。这样,才能实现对整个饮食活动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美学要素全面、系统地把握(图1)。

饮食文化概论篇2

【关键词】丝绸之路;陕西关中;饮食文化;内涵发掘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构想。2013年,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顺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遗产名单中在中国有22处,而陕西关中地区的就有6处,可见陕西关中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地位。

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活动必不可少的六大要素,民以食为天,也凸显出饮食在旅游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陕西地区的饮食文化以“关中饮食”为代表,而关中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明显,在关中民众的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刻地影响了关中文化的方方面面。关中民众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饮食文化,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饮食文化传统和遗迹。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关中优秀的饮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关中饮食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力推动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因此,提出从饮食文化内涵发掘角度强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有深意。

一、陕西关中饮食概述

关中是以西安市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三原、铜川、渭南、大荔、杨凌在内的关中道饮食及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是三秦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关中地区的面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西安(古称长安)就是全国最大最开放的城市,是全国餐饮和饮食文化的中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寄胡麻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一诗。其实,诗中的“胡麻饼”就是我们今天吃的芝麻烧饼。关中地区的饮食我们主要从面食、小吃、风味名菜三方面给与简单阐述。

1、面食

陕西关中人日常生活以面食为主,因此陕西关中的面食类型丰富,形态各异。关中地区的面食种类很多,主要由面条、锅饼和蒸馍三大类。而面食中又以“面条”最有名,俗话说:“陕西人生的怪,光吃辣子不吃菜”,就从侧面反映出陕西饮食文化的一个特色―喜食面食。但就面条来说,就有近千种名目,如旗花面、麻食面、油泼面、长面、短面、韭叶面、手工挂面等。人们都说陕西人吃面几乎就不用菜,在面里泼点油就能狼吞虎咽,这就是关中地区的油泼面。

2、小吃

陕西关中地区的小吃最大特点是:精细,讲究,种类丰富,大多来自民间,反映了老百姓的智慧与创造力。牛(羊)肉泡馍、葫芦头、腊牛羊肉、面皮子、泡泡油糕、金线油塔、黄桂柿子饼都是老少皆知的名吃。例如:泡泡油糕,它对馅料、面以及做工都是有许多的讲究。它的馅是用白糖、黄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开水、大油烫熟的富强粉。包好放到花生油锅里炸,等面上一起泡,就捞出来。色泽乳白,绵软甜香,糕面蓬松起泡,入口即消。黄桂柿子饼,窝窝面,都是不可多得的名贵食品。

3、风味名菜

陕西风味名菜,历史悠久,品类繁多。编入《中国菜谱》(陕西卷)的就有201种。故有“长安美肴,华夏古馐”之称。陕菜以关中菜为代表。在取料上以猪、羊肉为主,具有料重味浓香肥酸烂的特点,而取料单一、滋味纯正又是它的独特风格。传统名菜有“带把肘子、葫芦鸡、枸杞炖银耳、三皮丝(猪皮、鸡皮、海蛰皮)、奶汤锅子鱼、口蘑氽双脆、煨鱿鱼丝、烩三鲜、金边白菜”等。汤中有“菠菜豆腐汤、酸辣肚丝汤、金针银耳汤、肉丝汤、鸡丝汤、鸡蛋汤”等。近年来菜饭合一,又开发出了“仿唐宴、长安八景宴、饺子宴、灌汤包子宴、羊肉泡馍宴”等。

二、基于丝绸之路视角的陕西关中饮食文化必要性分析

1、关中地区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可塑性强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食”居于旅游六大要素之首,同时也是六大要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关中地区不论是小吃、面食还是风味名菜,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每道名菜后面都有其来历和典故,有文人骚客、才子佳人故事,或者帝王名臣的传说,可给食客增添情趣。[1]以关中的biangbiang面为例,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这段弯弯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组合,概括biangbia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要领,原料、调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秦人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引出陕西人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这个字,不是图案,而是文字。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文化味浓,这个字确切字型正规字典里查不到,辞海里也没有,外地人更不认识,他是陕西关中地区食的一种面的称谓:叫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是代用而已。关于此字的写法,城乡间的说法多种,但是大同小异,按顺口溜写下去,就会在你前出现一个古朴端庄活灵活现的“biang”字来。还有人说,关中biangbiang面和康熙皇帝有关,在康熙四十三年,康熙扮作商人巡视新疆、甘肃,路过陕西临潼县时住过一个姓房的家中,品后称赞不已。[2]

由此可见关中地区饮食文化的内涵丰富,可塑性极强。未来旅游产品的开发,文化必不可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关键在文化。在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关中地区饮食文化开发过程中要全面详细的搜集有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土人情,加深游客对关中地区的印象,让游客在品美食、听故事中领略关中地区的饮食内涵。

2、加强内涵发掘,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高陕西关中地区经济效益

陕西旅游资源丰富,但吸引省外及外国游客的资源主要集中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华清池、大雁塔、大唐芙蓉园等人文旅游资源,因此在历年的全国各省旅游收入和入境游客人次排名上名次不高,游客到达目的地后,除了能够大饱眼福后,还希望能够大饱口福,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既能让游客在旅游疲劳后通过用餐填饱肚子、恢复体力,更能通过品美食、听故事领略关中的风土人情,加深对关中的印象。同时旅游目的地的特色菜肴、风味小吃再搭配良好的用餐氛围,即可以为游客提供视觉、味觉、听觉的多种体验,对旅游经营者而言,更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特色饮食的价格比一般普通食品要高,更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它可以为旅游经营者提供更加可观的经济收入,因此,不论对于游客、旅游经营者、旅游目的地均是有百利而无一害。2015、2016年旅游主题均为“丝绸之路旅游文化年”,这是国家首次连续两年使用同一主题,在丝绸之路的东风下,加快陕西关中地区饮食文化内涵发掘,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朱海桢,吴正罡.旅游学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董宪民.陕西导游[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饮食文化概论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体验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8-344-2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地区差异大,文化吸引力强,其中饮食文化更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就是以饮食文化为核心,并将其与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形成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挖掘其内涵,探究其开发思路。

一、民族饮食文化特性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因特定的地域环境、经济结构、、民族习俗、文化环境等影响,呈现出民族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多彩、文化烙印深刻的文化特性。饮食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族群智慧的体现,它能更深刻地反映少数民族人们对食文化的精神追求。饮食习俗极大地体现了少数民族人们的思维方式、民族特性,也展现了少数民族群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生活习惯。民族饮食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它所承载的内涵正是其他人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最佳选择。

我国少数民族因地域环境、气候、人文历史等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内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综合。少数民族饮食物质文化多由饭食、酒、茶三种构成,非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方式、饮食习俗、饮食环境等。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与大众饮食文化,也就是汉族饮食文化,最为不同之处在于民族饮食文化中少数民族除了吃饭本身外,还亲身参与歌舞活动中,形成一种自我参与、自我陶醉的文化氛围。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饭食文化的差异体现在食材种类、制作方式及饮食习俗等的不同。南方少数民族多以稻米和玉米为主食材料,西北少数民族以小麦为主,东北少数民族以稻米和面食为主。我国少数民族人们在长期生活中,自酿酒品,形成各不相同的民族酒文化。另外,除了各民族酿酒工艺及酒品外,还有风格各异的饮酒习俗。茶文化也是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自古就有对野生茶树的驯化和人工种植的经历。另外,无论是位于西南的茶马古道还是西北的丝绸之路,茶都是少数民族商人进行贸易活动的重要商品。我国少数民族茶文化的形成多与地域环境、气候、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

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概念及内涵

(一)概念

目前,从现有研究资料来看,学者们对于民族旅游产品的相关研究较多。罗明义(1999),陶犁(2002),罗永常(2011),徐红罡等(2004)等从不同角度对民族旅游产品进行研究。另外,也有部分学者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进行相关研究。史涛(2012),范娇娇(2010),侯福强(2012),谌世龙(2011)林育彬等(2008)等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研究。总体来说,学者们较少关注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因此,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内容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业深度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旅游产品是旅游者愿意购买的,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包括旅游景观、设施、服务在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是以民族饮食文化为依托,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使其获得满意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体验,由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民族饮食、服务及设施的产品总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除展示民族文化外,更重要体现出民族饮食中所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

(二)内涵

1、民族饮食文化特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产物。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首先是文化的产物,民族饮食所孕育的文化是旅游产品开发的源泉和动力。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一定具有多样的民族饮食文化在其中,其设计开发存在于一定的民族饮食环境中,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产物,还是地域文化的产物。不同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饮食文化,形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正是民族地域环境和民族饮食文化的有效结合。

2、民族饮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展现,是旅游产品有形和无形的有机结合。民族饮食文化既有以食物、盛放器皿、设施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也有民族饮食生产工艺、食用方式、食用礼仪、、享用环境文化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借助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而开发的旅游产品可以是有形的食物等,也可以是无形的产品,包括美食体验、服务、饮食习俗等。

3、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内容不断丰富。传统的民族饮食文化是以少数民族成员生活客观存在为基础,以传统的饮食构成、方式及习俗等文化形式展现,它与民族地区传统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现代文明和大众文化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文化变迁的加剧是必然的,原生性的民族饮食文化正在社会进程中不断调整适应,并形成“新的原生性民族饮食文化”。例如,通过民族旅游美食节、民族节庆等形式将饮食文化传统与旅游产品结合,形成新的旅游产品类型。

三、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食”是旅游六要素之一,饮食文化是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从产品开发来看,民族饮食可以通过对饮食文化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开发旅游产品,使旅游者产生极大吸引力。从旅游者角度来看,品尝民族美食、体验民族饮食文化氛围,才能更加了解和感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且留下深刻印象。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助于民族饮食塑造和提升饮食形象、旅游形象,甚至成为民族饮食名片。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关键在于饮食文化本身,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饮食制作工艺、理念是开发旅游产品的必要条件。

(一)开发民族饮食文化体验旅游产品。饮食文化体现的是民族饮食居民的生活经历及生活方式,它是民族饮食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只有让旅游者感受和体验到这种文化的存在,旅游者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才更加深刻,甚至于更加真实。如果说民族歌舞、表演及工艺品等会有迎合旅游者的“嫌疑”,那么民族饮食文化一定是一种实际存在、活态的文化内容。让游客在旅行中品尝民族美食,使民族饮食文化与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完美地结合,也将有助于民族饮食文化传统的保留和传承,而且为更好地开发民族饮食文化旅游提供可能。

(二)举办民族美食文化节事活动。通过整合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饮食文化节事活动。节事活动包括美食旅游节、民族饮食烹饪大赛、美食旅游专项产品、茶文化节、民族食品交易会等等。饮食文化节事活动必须注重凸显主题,更可以和农业、手工业等产业相关联,比如绿色有机农产品,采用工艺精美的传统餐具,展现制作工艺过程等。民族美食节事活动开发更强调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性。尽管凝视和欣赏能带给游客一定程度的旅游体验,但是参与性旅游体验更能使游客对民族文化形成认同感,从而产生共鸣。像藏族的“雪顿节”等有较强的旅游参与性,也都是较为成功的民族节庆旅游产品。

(三)建设规模较小或私人专属的民族饮食文化博物馆、收藏馆。民族饮食文化博物馆可以开设在村民家中,也可以另外修建。主要用来展示和介绍民族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化过程。展示的实物内容除了饮食文化的食物、酒、茶、原料等,还包括餐具、制作工具、炊具等辅助物品。饮食博物馆中通过解说呈现给旅游者全面的、丰富的、生动的民族饮食文化信息。当然,还可以设计体验场地,让游客实际体验美食制作的全过程,全方位认识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产生美好的旅游体验。在民族饮食文化博物馆里,民族饮食文化不仅是静止橱窗展示艺术,更是立体全方位的艺术展示,从而促使旅游者形成对民族饮食更深更透彻的文化解读。

(四)开发民族美食旅游商品。对部分适宜的民族美食开发为小包装、易携带或者真空的旅游商品,便于旅游者购买携带。例如制作成糖果、糕点、果汁、干货、咸菜、瓶装酒、茶等旅游商品。重视保证适宜的口感,采用先进保鲜技术保鲜,并且重视民族化、特色化和精美化包装,制作成即能自用也能馈赠他人的精美礼品。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提高民族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发民族美食旅游商品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做好前期市场调研。一方面摸清民族地区各种饮食文化的全部信息,建立资料信息库,再进行筛选,将完全不适合开发为旅游产品的饮食文化列出来。另一方面,对旅游者进行调研,研究旅游者需求,并结合经济、社会、政策环境进行分析,摸清和预测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

二是选择适合的民族饮食作为开发对象。将先前市场调研两方面结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民族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对象,制定科学的、有层次的开发策略,最后进行市场推广。还可以对某些具有重量级且内容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所在的村落申报原生态民族村寨,建立部级、省级、县级等级层次。

三是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精品化开发。所谓精品化开发就是要求提高产品附加值,体现在民族饮食文化商品的民族特性、审美、工艺、材质等方面都要提高,而且打造民族品牌,产生品牌效应。

四是重视推广。利用游客口碑效应、互联网、移动终端、传统媒体等进行综合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销售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另一个可以更好地宣传民族饮食文化,让购买体验不再只停留在经济层面,还能够享受美味的同时,加深其民族文化熏陶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度认识。

参考文献:

[1]罗明义.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J].学术探索,1999(2).

[2]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2002,(4).

[3]罗永常.基于体验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设计――以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村寨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3).

[4]徐红罡,田美容.少数民族歌舞旅游产品管理模型初探――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4,(2).

[5]史涛.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探析[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2,(4).

[6]范娇娇.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7]侯福强.浅析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1).

[8]谌世龙.关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产品化研究――以桂林饮食文化遗产项目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1,(6).

[9]林育彬,李慧新,马海云.基于体验视角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商业研究,2008,(1).

[10]何琼.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饮食文化概论篇4

食品涉及的消费者广泛,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能惊动许多利益相关方。

近期,台湾媒体对知名食品品牌的过度关注,不但引起当地消费者的困惑,也让大陆消费者一头雾水。于是,关于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话题再次被提起,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各式疑虑又涌上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看,很容易发现台湾媒体所提出的质疑有概念炒作的嫌疑:相关报道中普遍提及“倘若”摄入“过量”的某某物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隐患。这样的报道肯定是吸引眼球的,但是一定不会告诉大家,每天要消费多少同类的产品才能造成“过量”。

其实不需要营养专业出身,一般的消费者都能理解人体是非常精密的有机体,对于自身的健康状态有调节的能力,因此,食品或保健品行业的从业者在进行市场推广时,最容易说服消费者的手法就是“概念炒作”――透过概念的简化,搭配市场营销手法,为消费者创造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环境,引导消费者进行购买。

最直观的“概念炒作”应该属于“碱性水”。很多推广碱性水的厂家共用的话术一定是:现代饮食让人体的酸碱值产生变化,为了应对酸性体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饮用碱性水,透过酸碱中和的方式来改善酸性体质。

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很有逻辑,但是,中间充满了悖论。

其一,酸性体质真的不好,碱性体质又真的好吗?关于这个观点,现代医学可能都还没有定论,厂家就急着拿出来作为产品卖点,甚至还出现将竞争对手的产品打击成酸性水的离谱行径。

其二,从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来看,水分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大肠,如果按此理解,在饮用后,所谓的“碱性水”得先经过“食道”、“胃”、“小肠”才会抵达“大肠”。当“碱性水”经过胃部,是否还会保留弱碱性的特征呢?

比如说,很多人因为口感的关系,会认为柠檬属于酸性食物,但是经过这几年的科普,很多人已经理解,透过人体奥妙的消化运转,柠檬属于碱性食物。如果真要来个酸碱中和,在水瓶中加颗柠檬就搞定了,并不用想方设法去搞碱性水。

饮食文化概论篇5

一、培养目标: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使学生掌握烹饪科学理论、营养学、餐饮管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胜任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门人才,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及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修课程: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教育学、化学及化学分析、营养学、中医药概论、药膳食疗、食品卫生管理、酒店科学管理、食品营养分析、烹调工艺学、面点工艺学、食用动植物学、专业英语食品分析技术饭店会计中国饮食保健学餐饮战略管理菜点创新烹饪卫生学饮食文化等。

三、就业方向: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高职高专院校、中等专业院校的烹饪与营养专业教学工作;食品检验检疫部门、药膳或食品营养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医疗单位和疗养院的营养师;旅游餐饮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等。

(来源:文章屋网)

饮食文化概论篇6

关键词:主观;饮食安全;社会伦理;道德底线

一、饮食安全的内涵

饮食安全的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饮食安全概念的精髓已几经变迁。最初,因食品总量不足而以“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储备和供给”为宗旨,接着因缺粮国外汇的短缺和购买力的不足而以“保障低收入国家食物权利与购买力”为宗旨,后来因吃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吃好问题越来越重要而以“富有营养”为宗旨,再后来因环境污染加剧或农用化学物质不合理投入导致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而已“无害”为宗旨。

从程度上,饮食安全又有相对安全性和绝对安全性之分。绝对安全性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产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也就是说绝对没有风险。所谓相对安全性是指一种食品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由于客观上人类的任何一种饮食消费甚至其他行为总是存在某些风险,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尽管这是当代环境威胁加剧条件下普通消费者追求的目标。任何食物成分,即便是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或其毒性极低,若食用数量过多或使用条件不当,都可能引起毒害或损害健康。饮食安全相对安全性和绝对安全性的区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方面是消费者,另一方面是生产者和管理者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而产生的认识上的差异。这两种概念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是人类对饮食安全性认识发展与逐渐深化的表现,从需要与可能、现实与长远的不同侧面,概括了饮食安全性的较完整的定义。

实际上,从主体能动性而论,我们目前所指的饮食安全还可以称为主观饮食安全,和它相对的就是客观饮食安全。客观饮食安全就是在饮食的实际后果上符合人体营养、健康等要求,没有任何危害,这个是饮食安全追求的最终效果。但是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客观饮食安全总是相对的,所以,一般饮食安全所指都是主观饮食安全。主观饮食安全就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中,饮食提供者能够按照人类所掌握的现有的知识判断标准,严格按照饮食安全流程,提供符合饮食安全的饮食。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与人类的社会伦理道德紧密相联,至今为止,酿成公共卫生事件的许多饮食安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主管饮食安全范围内的社会伦理问题,也就是说,饮食提供者明知该种行为可以导致人体危害,但是为了个体或者小群体的利益,主动参与或者放任监管此行为的发生,挑战社会伦理底线,从而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如近年的毒大米、婴儿毒奶粉等等,就是显著的例子。

二、目前主观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过度使用的农用化学物质。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农用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化肥、激素(植、动物生长调节剂)以及饲料添加剂等。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农用化学物质的用量急剧增加,再加上不少生产者追求经济效益,违规使用国家明文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或其它化学品,而且不注意安全间隔期和最高标准,所以毒素残留经常成为农产品威胁人类健康的隐患。如农药超标的农产品、化学激素催熟的蔬菜水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远远高于安全指标系数的蔬菜、“富含”瘦肉精的猪肉、有促肥避孕药残留的鳝鱼和甲鱼、有抗生素残留的大闸蟹等等。

第二,在食品加工环节,降低生产工艺标准,违规使用添加剂,造成食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一些从事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或个人,由于安全卫生意识、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为降低生产成本、牟取暴利,在生产制作、加工处理的环节中违规地使用防腐剂、色素、添加剂等,为食品的安全性埋下隐患。如用“吊白块”冒充面粉增白剂,以工业石蜡代替食用油的蚌埠瓜子,添加敌敌畏的金华火腿,添加工业染料和吊白块的腐竹等,数不胜数。

第三,使用劣质原料,食品缺乏营养。某些企业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为降低成本,用便宜原料生产出几乎没有营养的产品,致使消费者深受其害,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便是一个重要例证。劣质奶粉中的主要原料包括淡奶粉、蔗糖、麦芽糊精、精炼植物油以及钙、锌、铁等微量元素。这些原料中,用鲜牛奶制成的淡奶粉价格最贵。有的生产者放弃鲜奶粉作为原料或使用少量作为补充,取而代之的是添加营养价值相差很多的淀粉。这样的产品虽然不含有毒成分,但它已经使众多婴儿毙命。专家预测,劣质奶粉只是冰山一角,食品柜台或许充斥着很多的“空壳食品”。

三、饮食安全监管的困境和重建饮食社会伦理

解决饮食安全问题,强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法律法规对人们的要求和约束是外在的,常常是一种被动的防范和消极的监督。事实也证明,单纯依靠执法,也存在一个执法困难的问题,检测食品样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既不经济又不现实,导致大量的食品不安全因素根本无法查出。另外法律法规的执行,除了要有健全的良好的制度保障外,还需要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去执行。

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两者都是调控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在内容上,它们相互渗透,互相包含,从作用与功能来看,它们又相互补充,相互依托。要有效地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法律和道德缺一不可,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如果仅有道德的感化和劝诫,而缺乏法律的强制手段,社会就可能因失去行为规范的威慑力量而达不到惩恶扬善的效果;同样,如果仅仅依靠严刑峻法而缺少道德手段,人们就会因道德水准的普遍低下而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对饮食安全问题而言,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靠伦理道德约束的,法律法规也只有在借助于道德提升为人们自觉的内心信念和行为标准时,才能有效实施。一位企业家说得好:“食品产业是道德产业,产品如人品”。在道德低下的社会环境中,无饮食安全可言。

第一,制定食品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强化道德规范的教育。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道德伦理规范行为模式,强化饮食伦理教育。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释疑解惑,开启个人道德认知能力。对食品行业的管理者(包括食品监管人员)、从业者进行伦理道德培训,应该有机构、有大纲、有教材、有考核、有培训证书、有档案记录。

第二,强化舆论宣传,塑造道德楷模。在道德教育中,树立优秀的道德楷模,对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说服力。要结合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和扶持名优产品生产。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教化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既要深入揭露、及时曝光饮食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大力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加强正面引导,做到扶正压邪。形成一个扬善抑恶、扶正祛邪的社会舆论氛围。有时某些媒体只暴露饮食安全中的某些问题,却不作分析和必要的引导,传媒的教化作用就丧失殆尽,这是伦理规范非常态运行的“不作为”现象。

第三,建立企业的信用系统,培育企业自我监督检验机制,培养“守法”的道德观。对所有食品加工企业都要建立健全质量档案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档案,建立和实施食品违法“黑名单”制度。要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饮食安全信用体系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基本的构成部分,信息的采集应该科学并接受消费者的监督,信息的应当客观充分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更多的消费者所知悉,企业对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担全部责任,消费者有权利通过适当的途径获得相关的充分信息并做出独立决策。经验证明,企业的自我监督检验是最有效的监督。加快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农产品和食品认证工作,切实解决种植、养殖业源头污染问题。对企业规模提出严格的要求,淘汰小企业。政府对企业的检验体系和检验手段建设提出明确的标准,提供指导和支持。利用利益机制调控,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对于饮食安全问题的侵权,最为有效的手段是公共权力代替当事人的救济。由公共机构对侵害行为进行有效的惩罚,直至使其退出市场。

第四,重视食品伦理道德体系建设。对食品伦理道德体系建设进行科研立项,分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协调实施机构。在高校食品类专业开设“食品伦理”课程。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伦理学”。

参考文献

[1]李道亮.傅泽田.我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04).

[2]吴澎,王明林.我国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04).

[3]邹芳勤.饮食安全体系现状与发展趋势[J].食品与药品,2005,(10).

[4]王凤平.我国饮食安全质量问题及对策[J].食品科技,2005,(09).

[5]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杨洁彬等.饮食安全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9]刘汉霞.食品及饮食安全概念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饮食文化概论篇7

【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00-02

中医病因学理论,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征的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体现了人们对于病因的初步认识。与传统中医学理论形成的规律一致,病因学说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3个阶段。《金匮要略》的病因说有承前启后之作用,在中医的病因学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孙广仁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把病因分为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病理产物和其他病因,这些病因思想在《金匮要略》中均有所体现。除了论述多种病因外,张仲景还进一步把临床众多的病因予以归类,使病因学理论由博返约,对后世病因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现择要如下:

1.病因的分类

在《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张仲景开篇就将病因进行了分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南宋陈无择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因致病说,使病因学理论进一步概括化和系统化。

2.对六淫及其发病的认识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阴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末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大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该段条文结合《内经》中的理论,论述了季节气候的异常变化所致疾病的情况,为后世六淫为病的学说奠定了基础。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肤,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金代张从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病因分为天地人三邪,天邪为天之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人邪为人之六味,即酸苦甘辛咸淡;地邪为地之六气,即雾露雨雹冰泥。天邪侵袭人体上部,人邪侵袭人体中部,地邪侵袭人体下部。张子和的这种分法显然是受到《金匮要略》的影响。

3.对疠气的认识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此段条文对阴阳毒的论述与后世所论之烂喉痧相仿,为温热病的论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4.对病理产物的认识

4.1痰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周仲英主编的《中医内科学》中的四饮划分显然是继承了张仲景的学术理论。

4.2瘀血。《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当下之。”

4.3结石。《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5.对饮食失宜的认识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疢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凡煮药饮汁以解毒者,虽云救急,不可热饮,诸毒病,得热更甚,宜冷之。《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论述了果实菜谷的禁忌及其食物中毒的治疗方药,后世的本草学著作中多列有果实菜谷。

6.对七情内伤的认识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7.其他病因

7.1诸虫。《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饮食文化概论篇8

关键词:汉唐两代;外来食品;加工技术;中国饮食文化;当今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72.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吃。所以连我们的先人都有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论断。但我觉得,吃不仅只是种生理欲望。真正的“吃家”会吃,享受吃。因而,吃有三品:“上品会吃,中品好吃,下品能吃。”①这正是对吃的境界的精当论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可真是有口福的,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几本书都写不完的。作为西安人的我,那就更有口福了。西安小吃之丰盛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就像鼓楼回民街、西羊市、大皮院,简直是我的最爱,每次去那儿必大吃一通。同时,我也老觉得奇怪,像回坊的这些食品,看似都不是中原人开发的。那么它们都是如何产生的呢?思绪纷飞,我回到去探究以长安为首都的汉、唐与外界饮食交流的情况。

中国与外界的饮食交流很早就开始了,可算得上规模的要从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张骞通西域,很多外国食品传入中国。比如:“葡萄,大宛国特产,酿造葡萄酒,极醇美;石榴,大夏国特产;胡麻,即芝麻、油麻,原产于大宛;胡豆,包括蚕豆和豌豆。②还有西瓜、甜菜、胡萝卜、茴香③等等。从上面的材料,我们会大吃一惊,原来现在那么多熟悉的食物都来自外域。那我们中国的食物种植就那么落后吗?不是的。我认为,汉代是外来食物大量引进的一个阶段。而到了唐朝,则是一个对引进的食物全面吸收、融合、创新发展的阶段。对于这个阶段,我将以葡萄酒、胡饼、羊肉泡馍、冰糖与石蜜这几种源于外域,而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食物,来一窥这时期的饮食文化交流。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经过娘草工艺制成的饮料酒,读书较低,在八到二十二度之间,原产于亚先后西南小亚细亚地区,张骞通西域后引进。“兰生”为武帝时葡萄名酒。”④除了中原人自己酿酒,“唐代有许多湖人开设酒肆,并用胡族女子充当侍者,称“胡姬当垆”。因为胡族女子风流洒脱,有异域风情,所以胡姬酒店生意火爆,常压倒同行。”⑤因而,我们可以看出,汉朝只是引入了葡萄、葡萄酒,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正是唐人对葡萄种植法的探索,对葡萄酒酿造技术的“损益”、创新,才能使葡萄酒在唐朝“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不是贵族的稀有品。

接下来要说说胡饼。胡饼到是自汉代以来就传播于中原各地,并普遍的进入百姓家庭。时人对胡饼的认识见于《释名》卷四释饮食“以胡麻著以也”。当时人把外域称胡,因而从外域来的饼叫胡饼。到了唐代,胡饼大为流行。《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记载,唐玄宗避安禄山叛军,逃途乏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白居易有首《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馋饥杨太史,尝看得似辅兴无。”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唐代胡饼的特点:从炉内烤熟,含油,饼上有芝麻。而且,当时辅兴坊制作的胡饼最著名。重要的是,胡饼在唐朝还发生了流变。“造型上,大小有了区分。1969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代墓葬中曾出土一枚直径19.5厘米的大胡饼。制作方法上,推陈出新,把胡饼改进成一种油煎饼。”⑥并且,胡饼到了唐代又加了新品种,即于饼中着馅。《唐语林》:“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侯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⑦我觉得,当时的胡饼有点像今天回民街上卖的馕。

接下来要说的是陕西最具代表性的小吃,羊肉泡馍。据说唐代从西边昭武九姓的人来长安,他们的馍在路上风干了,就用水泡着吃,到了长安,他们就把剩下的馍泡在一锅羊肉汤中,发现味道极其鲜美。这羊肉汤在周朝就有,叫“羊羹”。所以说羊肉泡馍是在民族交流中偶然产生的一道美食。之后,羊肉泡馍慢慢流传开来,有一种杜撰说是羊肉泡馍的产生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作为“吃家”的我,当然也研究了吃泡馍的技巧。馍要手掰,要掰的细小,才好入味,吃泡馍时,不要用筷子搅,要顺碗边一点点蚕食,方能保持鲜味不变。据说当时用羊肉泡馍宴请外宾,外宾赞不绝口呢!

最后,我要谈谈糖。也许大家不知道,现在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其实是唐朝从外域引进的。唐朝以前,我国已经有蔗糖生产,可质量不好。“唐太宗时从印度引进一种蔗糖加工技术,产品称为沙糖,即白糖。”⑧同时,唐朝还出现了石蜜,也就是类似于冰糖的一种糖。《唐会要》记载:“西番胡国出石蜜,中国贵之。太宗遣使与摩伽佗国取其法,令扬州煎甘蔗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愈于西域所出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代不仅引进这种食品,而且引进了加工技术。最难能可贵的是,唐人能够吸收并发展这项技术,使之能在唐朝生产的更多、更好,能被我们普通人享用。我想,这才是一种发明真正的意义,也真正的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尤其是唐朝。通过唐代的饮食交流,我们便可以窥见,唐朝之所以强盛,就是因为它在不断地学习,学习各民族的先进之处。所以说现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而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饮食,在当代却受到了冷落。随着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可口可乐、麦当劳此类西方食品包围了我们的生活。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爱吃汉堡,喝可乐,可却不顾此皆垃圾食品,对人体无益。我认为,与其喝一瓶可乐,为何不去喝一杯银耳红枣梨汤,既美味又滋补。中国传统的饮食历来注重与养生结合,因而食物总是力求美味与健康的双赢。

既然如此,那如何在西方饮食强势影响下,把它推向世界呢?通过麦当劳的风靡我们可以发现,当今越强势的其实才越是世界的。所以,要发扬中国传统饮食,我认为,首先要下大力气去发展饮食文化的相关产业,这样才能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存。近两年中国出现的“百富烤霸”,我觉得就是个吸收、创新的成功案例。它吸收了西方汉堡的做法,可同时在料理上采用中国传统的蒸、烤,因而生产出来的汉堡更符合中国人口味,也更健康。

百富烤霸公开叫板洋快餐,就是为中国餐饮争了一口气。中国饮食文化有那么丰厚的底蕴,若是能有像汉、唐时那种虚心学习的宽广胸怀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我相信中国饮食文化发扬光大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唐振常《品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2]陈诏《中国馔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3]刘茹军《中国饮食》,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4]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5]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第一版

[6]徐海荣主编《中国饮食史》卷三,华夏出版社

[7]《陕西省志》第七十七卷民俗志,三秦出版社

注解

①唐振常《品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②陈诏《中国馔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③刘茹军《中国饮食》,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④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⑤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第一版

⑥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第一版

饮食文化概论篇9

在各种养生方法中,药膳养生一直为人所乐道,并广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人们把加用中药的膳食称之为“药膳”,始于西周时期。当时,宫中官职人员掌管帝王的膳食保健工作。后来涉及药膳养生的书籍有《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养老奉亲书》、《饮膳正要》等。因为“民以食为天”,医家把药膳保健的方法通过一日三餐给特定的人服食,容易为食用者所接受。药膳虽不是普通的膳食,但它也不仅仅是药,真正做到了药、食相融相合,所谓“以食促药,以养于生”。膳食的形式涉及各种菜肴、羹汤、粥饭、糕点、米面食品、酒类、饮料等,食品类型十分广泛。

药膳不仅具有可食性,更具有保健性。因其顺应了现代人对健康养生,特别是用药性动植物保健的要求,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药膳通常按药学原理将中药和食物合理配伍,通过烹调加工制成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功效的独特膳食,属于中医里的最高层膳食概念。制作药膳,必须遵循药材本身的性质,尊崇中医理论,对药物和食物事先净选、软化、切制,再做炒、煮、蒸、煅等热处理。在烹调药膳时,把先行处理的药物和食物加水炖、焖、煨或蒸食最佳,以上方法可使药性释放于“汤”内,彰显药效。为使人体能充分消化、吸收药膳,发挥药物功效,药膳宜在饭前半小时即空腹时食用;而心脏病患者因具特殊性,某些药膳可饭后食用。必须注意,药膳不是一两次就能奏效的,过度食用反而对身体无益,所以食用者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合理选食,不要盲目暴饮暴食。

科学养生方法:饮药酒

带有药膳性质、以酒作溶剂的补益饮品,被人们称作“药酒”。药酒之妙在于其中药的药性能借助酒的力量作用于身体的相关部位,通过养血、补血、和血、散寒,从而达到养生强身的作用。药酒,因易于保存、配浸,随取随用,比药膳更方便、更易推广。

药酒在中华民族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可谓源远流长。从酒到药酒,再到饮食文化已经上升到便捷的保健手段,折射出辉古耀今的智慧之光。在代表先秦时期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取醪醴(即酒)祛病邪的记载,可视为药酒治病之源头。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有药酒3方,为栝莲薤白白酒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和红蓝花酒,分别用于胸痹、黄汗和妇人血气腹痛。自此以后,药酒应用日趋广泛,在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宋・赵佶《圣济总录》、明・朱棣,《普济方》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中,有药酒应用的记载。《本草纲目》中列入的药酒有79种之多,每种都有它的针对性。清代特别盛行饮酒养生,宫廷御酿的补益药酒空前发达。不但如此,清代御医还对药酒的服用方法、原理和疗效均有详细的研究记载。

时至今日,药酒特别是保健药酒、养生酒不断推陈出新,更主动迎合人们追求品味、注重医疗和保健多重功效的要求,在酒类市场上愈来愈受欢迎。中药保健酒、养生酒侧重于防病养生。总体来说,此类酒具有补益气血、补益脾胃、滋补肝肾、温肾壮阳、强筋壮骨、养心安神、补虚扶赢、健脑益智、延年益寿、强身健体、平补阴阳等功能。如八珍酒、人参酒、仙灵固精酒、万寿药酒等,特别是遵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提供的原清官秘方酿制而成的乾隆御酒,是中国养生酒的首选,无病时服用可以养生,调理脏腑、气血、阴阳之偏,有病用之亦可祛疾,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所以,现代人把药酒保健酒、养生酒视作养命圣品,在医药科学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饮用养生酒:健康长寿的需要

“酒大伤身”已成为中国白酒业的“难言之隐”,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大难题。今天,文明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凤靡全球,作为中国传统消费文化代表之一的白酒,已不能满足人们这一消费要求。不少人视喝白酒为畏途,于是以健康为主要诉求的药酒、保健酒、养生酒开始在市场上风生水起。但人们往往对其酒体、色泽、药性不甚了解,它们究竟对人体有无好处呢?据专家研究,嗜酒对人体有害,但适量饮用精制的养生药酒,对人的健康长寿好处多多。

1养生药酒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剂,酿制香醇,少饮无害。而酒药结合,对身体更是有益无害。

2饮养生药酒可促进消化。步入中年以后,人体消化系统功能就开始降低,如果饭前饮用养生酒,可以促进胰液分泌,增强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养生药酒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年以后,血压变化与酒呈现以下关系:酗酒者血压最高,其次是不饮酒的人,血压最低者是少量饮酒者。因为适量饮养生药酒可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多,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并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阻止血液在冠状动脉内凝固,有活血化淤的作用,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饮食文化概论篇10

我之所以想当美食家,是因为美食家是一个很悠闲的职位,可以到世界各地云游,品大师作品,尝民间小吃……未上市的食品、大餐品尝优先权也是属于美食家,比赛的胜负权也是数月美食家掌握。作为美食家还可以和各大知名厨师接触,可以参加各大饮食节目,也可以做固定美食家……

想成为美食家一必须有相当的财富和机遇;二是要有十分灵敏的味觉,食而能知其味;三是要对美食有挚爱之情,有一颗执着的心;四是要懂得一些关于烹调理论。

美食和饮食是两种概念——饮食只是解渴充饥,而美食就是从嘴巴的艺术欣赏。吃,求一种境界,或称为环境、气氛。饭店一定要将就气氛,只有环境幽雅、气氛浓郁,食客才会有兴致,吃的舒服,吃得开心。

身为美食家首先要对各地的饮食背景、文化甚至饮食的来源都有一定的了解。还要要求美食家经常接触时尚的饮食以及多与饮食专家交流,与朋友随时讨教、互相切磋,不断学习,吸取新的经验,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美食家。

也许是职业的使然,须在节目谈食的郑达,对美食家还有一个苛刻的要求——“会写,会说”,这是因为品完食物美食家须用准确、简介、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我得还在语言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