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的种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0:10

新型能源的种类篇1

关键词知识型智慧;知识资本;“知识垄断”;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经济

当前,是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方兴未艾的伟大时代!当代知识经济是信息科学出现和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引起全球性势不可挡、波澜壮阔大规模的信息革命和信息化浪潮的必然结果。当代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当代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最终使知识经济浮出水面为人们所广为认识,还一举成为当今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或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最主要的经济力量或主流经济(参见我的论文《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六种“经济成分”和六种“社会成分”》)。由于知识的本质是信息,因此,知识经济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经济。由于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知识经济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知识经济兴起的时间有前有后、特点不尽相同罢了!需要说明的是人们通常泛泛而谈的知识实际上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普通知识和在其基础上产生的“知识型智慧”知识。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知识型智慧是一种来源于普通知识又升华于普通知识的特殊知识。由于智慧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知识型智慧、信息型智慧和知识--信息型智慧,其中知识型智慧属于传统知识范畴,信息型智慧不属于传统知识范畴,知识--信息型智慧不完全属于传统知识范畴,但它们都属于信息范畴(参见我的论文《揭开智慧的神秘面纱》),因此,近代著名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中的知识实际上指知识型智慧这种特殊知识。与普通知识相比,知识型智慧的特别就在于在一定条件下能直接产生出力量或能量,而普通知识则只是具有某种潜能,不能直接产生出力量或能量。因此,知识经济就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人们的知识(包括普通知识和知识型智慧两种知识)资源创造的那部分经济,“智慧经济”或“能力经济”就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人们的普通知识或普通信息资源以及由之产生的信息型智慧资源和知识--信息型智慧资源创造的那部分经济。“智慧经济”或“能力经济”不能称为知识经济,只能称为信息经济。(以上参见我的论文《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六种“经济成分”和六种“社会成分”)。

我们知道,人类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总的说来,在不同时代、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人类社会,人类的生理资源或体力资源、血缘关系背景或家族背景或家庭背景或知识背景或特殊人关系背景或组织之间的特殊公共关系背景资源或“背景资源”、权力或职务或身份资源或“权力资源”、财富或金钱或资本资源、普通知识资源、智慧资源(包栝知识型智慧资源、信息型智慧资源和知识--信息型智慧资源三种类型。智慧资源主要表现为能力)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不同时代、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着六种“经济成分”--“体力经济”、“背景经济”、“权力经济”、“财富或金钱或资本经济”、知识经济和“智慧经济”或“能力经济”,它们都在同时起作用并一起促进社会(宏观或微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知识经济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完整的(宏观或微观)经济中的一种经济力量或“经济成分”而已!而且在不同时代、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人类社会,知识经济在社会(宏观或微观)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有很大不同的!因此,知识经济并非当代独有的新生事物(参见我的论文《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六种“经济成分”和六种“社会成分”》)!

由于普通知识只是知识型智慧的来源和基础,事实证明各种具有创造力的科学技术专业“新知识”或知识型智慧是知识经济的唯一直接创造者和唯一直接推动力,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笼统地说“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是不够确切的,应该说“知识型智慧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或者说“作为知识型智慧的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由此可见,知识经济的实质是一种“知识型智慧知识经济”--即完全由知识型智慧知识创造出来或获得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支撑经济的基础从传统的有形物质资源转变为无形的知识资源尢其是知识型智慧知识资源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智慧不仅可以通过申请专利获得知识产权,还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转让等方式直接创造巨额经济价值赚取巨额财富或通过知识产权入股等方式直接转化为企业巨额知识资本!这使人类社会经济领域首次出现了不同于传统资本的另一种类型的新资本--精神资本。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中存在着两种资本--传统资本和知识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起作用的方式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现代科学技术都是作为共享资源向全社会公开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某些科学技术专业的“新知识”或知识型智慧可以通过申专利或知识产权的方式转化为巨额知识资本,因此,某些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独特新科技已不再会向社会免费公开,而是只向个别企业组织公开。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存在着较普遍的“知识垄断”现象。因此,当代的知识经济也是一种存在着较普遍“知识垄断”现象、常常伴随知识产权纷争的经济。总之,知识经济是靠专利或知识产权或知识型智慧创造经济价值或赚钱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型智慧大显神威主要靠知识型智慧创造经济价值或赚钱的时代!知识分子、知识精英在知识经济时代大有作为!

由于各种科学技术新成果或知识型智慧都是由人们的创造力创造出来的!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力格外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国家还是企业、个人,可以暂时缺乏货币资金和物质财富,但绝不能缺乏创造力!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缺乏创造力,货币资金将逐渐变成“死钱”,物质财富将逐渐变成“死物”!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包涵了创造力的专业工作能力也格外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除了需要大力提高科学技术知识水平,还需要大力提高知识型智慧水平!

知识经济是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是对传统工业经济的“扬弃”。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主要挖掘、运用人力资源中的普通知识资源和知识型智慧资源尢其是知识型智慧资源的潜能为经济发展做贡献。传统工业经济主要挖掘人力资源中的普通知识资源和矿物燃料等自然资源中的潜能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因此,传统工业经济在给人类带来发达物质文明美景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难题。而人力资源中的普通知识资源和上述三种类型的智慧资源几乎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环保新能源。因此,依赖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广泛的兴起,必将极大地推动人类对人力资源中的普通知识资源和知识型智慧资源尢其是知识型智慧资源有意识、有目的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这必将引发人类二十一世纪全球性大规模“智慧浪潮”和“潜能开潮”的到来引起“智慧爆炸”或“力量爆炸”。而这是人类根本地解决和平和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前提条件和必经之途!因此,知识经济是一种以普通知识资源为基础、完全由知识型智慧资源直接创造和推动的、高信息附加值低能耗、不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文明为代价却能高效创造物质文明的低能耗环保经济。因此,在当代走知识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当前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伟大时代,因此,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或地区最早出现以知识经济为主流经济的经济,都必然会以迅猛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快速蔓延、滋生。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或地区最早出现以知识经济为主流经济的经济都意味着人类从此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整个世界的社会意识形态都会随知识经济的“游戏规则”而转向,从而使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无不打上知识经济时代特有的标志!只不过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流社会--“知识社会”里,人们上述的生理或体力资源、背景资源、权力资源、财富或金钱或资本资源、普通知识资源、信息型智慧资源和知识--信息型智慧资源都不会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它们对经济的贡献都通过知识型智慧资源对知识经济的贡献间接地表现出来,在其它五种类型的非主流“社会成分”里的情况与上类似(参见我的论文《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六种“经济成分”和六种“社会成分”》)!当前的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知识经济的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但有一点--无论知识经济如何发展,其它五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成分”及其作用都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宏观)经济是上述六种类型的“经济成分”同时起作用、知识经济是社会的主流经济、知识经济担任主角、其它五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成分”一起充当配角同台献技的经济。其它时代社会的(宏观)经济的情况与此类似!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种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只有知识经济一种“经济成分”的观点是错误的!

新型能源的种类篇2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在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分类的基础上,选择区域创新网络作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培育目标,并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

1引言

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低下,多年来单一发展资源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功能缺失,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资源匮乏,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正如企业创新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一样,创新的本质要求减少组织的层次,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化的趋势及其优势,或许可以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培育和发展所借鉴。

2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使得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这就形成了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间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组织结构。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这种组织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组织结构的深层问题逐渐显现。第一,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由于资源型城市多处于内陆及中西部地区,加上长期以来运用以资源开采为主的指导思想,导致这类城市内的高校、科研机构与科技中介机构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发展缓慢、功能缺失。资源型城市组织结构的等级化、机构职能的专门化、行为的程式化和权力的集中化,使得这些城市政府决策的效率低、积极性差、创新激励不足,影响了创新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灵活性。第二,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政府凭经验办事,缺乏与企业的有效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它们的需要。企业各自为战,行业内企业间缺乏信任与合作,交易费用很高;行业间缺乏交流,各产业领域难以融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缺乏沟通与合作,它们与工商界的联系不足。第三,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等级组织结构的影响,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大多较为封闭,而且受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它们缺乏对外界创新资源的吸引力],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它们现存创新体系的封闭性。

3选择适合资源型城市的创新体系组织结构

鉴于与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在认真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分类的基础上,积极选择适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创新体系组织结构进行培育迫在眉睫。

3.1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分类

根据文献,目前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类型划分基本上分为3种。第一,根据区域技术转让的方式,分为基层组织、网络组织和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第二,基于治理结构,分为基层式、网络式和统制式的区域创新体系。第三,根据与本地的关系分为地域根植性创新体系、区域网络式创新体系和区域化国家创新体系。尽管以上3种分类的角度和称谓有所区别,但笔者认为这3种分类的含义和特征基本相似,其实就是基层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其中,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比基层组织和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都理想的状态。

3.2创新网络是资源型城市的合适选择

国内早在1996年就有学者发现网络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制度安排,它可以使创新在多个层面和多个环节中产生,它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机会,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网络处于等级组织和市场之外、介于等级形式和市场形式之间新的创新组织形式,它比市场稳定、又比等级组织灵活。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资源和信息,增加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网络已经成为各行为主体所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未来重点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

根据目前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现状笔者发现,其特征与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有一定相似性。总体来说,我国资源型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或者即使极少数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其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应是一种创新网络组织结构,它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重要的是对资源型城市整体来讲,这种网络组织结构的根植和发育,能加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积累,保持其持续的创新能力。为此,创新网络应该成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培育和发展的最优选择,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等级式的创新组织结构,创立网络化的创新组织结构。顺应该需要,本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

4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的构建

4.1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的架构

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应该是在资源型城市内,由多元创新行为主体参与、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网络体系。它由网络的主要结点(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创新行为主体),网络中各结点之间的关系链条,以及网络中流动的生产要素组成],如图1所示。

(1)创新网络的基本要素网络的两大基本组成部分是要素和关系。创新行为主体作为网络的主要结点,它们之间的网络互动形成了创新网络的基本支架,这一过程称为结网。发生在不同空间的不同层面上的结网,使得创新网络中形成了许多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网络结点。网络中结点密度越大,联系的结点越多,则交流机会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各种交易场所、专业化市场以及讲习会、座谈会、公共食堂、文体活动的场所等,为企业之间的充分接触提供了条件,这些场所自身也成为网络中的重要结点。(2)创新网络结点之间的联系创新网络结点间的联系在图l中用直线或虚线表示,这是通过创新资源在各创新结点间的流动实现的。创新资源在结点之间的流动可以通过技术许可转让、技术帮助、设备和软件购置、产学研合作、人员流动、信息传播、技术引进以及技术人股等途径。其中,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在知识信息交换中的相互学习是创新的推动力。如美国的硅谷常被称为“学习型区域”,就说明了学习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知识,其中隐含经验类知识占据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这种隐含经验类知识的积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做到。但学习过程并不仅依靠正规教育,非正规环境下的交流、培训以及“干中学”和“用中学”更为重要。

(3)创新网络中的科技中介机构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中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十分微弱。在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中,科技中介机构应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与各类创新行为主体和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开展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支撑,影响知识和技术的产生、发展、转移和使用。由于科技中介机构并未直接参与产生创新的活动,因此在图1中它与其他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用虚线而不是用实线来表示。

(4)创新行为主体间的组合方式在创新网络中,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组合方式主要有7种:企业与企业,高等院校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科研机构,企业与高等院校,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中,创新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各自加强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职能,将它自身必需而非专长的职能,通过与相应具有该专项功能的单元分工,进行优势互补与功能耦合。

4.2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的特征

(1)开放性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需要利用内部产生的知识以及外部可利用的知识来增强创新能力和保持竞争力。我国资源型城市长期依赖某类自然资源生存发展,导致了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和产业文化,因此在其创新体系营建中更应该重视开放性,强调通过与外部的交流合作提高其创新能力,从区外甚至国外引进转型所需的创新资源。同时,资源型城市也可以向区外进行创新扩散,从而打破单纯依赖当地自然资源的发展格局。

(2)动态性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创新资源间的交流越频繁,则网络结点越多,其中有效联系的结点越多,则创新能力越强。而且,网络中的结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某结点无效或在创新中无所作为时,则会被网络排除在外;而需要产生某些必要的联系时,则会形成新的结点。这主要表现为该网络组织对不合格创新行为主体的淘汰,从而使区域创新网络的“边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3)根植性创新环境是创新网络的载体,具有活力和充足社会资本的环境保证了创新的持续发展。创新网络与创新环境结合越紧密,网络从环境中汲取的“能量”就越高,发展后劲越足,愈能进行持续创新,反之,网络则会衰退。

(4)交流方式的两面性和交流者地位的平等性创新需要经济中不同行为主体之间进行大量的交流。在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中各创新行为主体间的交流方式应是正式性和非正式性并存,其中非正式的交流对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更为重要。

新型能源的种类篇3

关键词:建筑技术;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一般由粘土,页岩,工业废渣或其他资源为主要材料,以一定工艺制成。在建筑工程中用于砌筑墙体的材料叫墙体材料。这种墙体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承重。围护和分隔作用。在建筑物中,合理的选用墙体材料对建筑物的结构形成、高度、跨度、安全、使用功能及工程造价等均有重要意义。墙体材料的品种很多,根据外形和尺寸大小可分为砌墙砖、砌块和板材这三大类,这三类每一类还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新型环保墙体材料在建筑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快速的发展起来,它的兴起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新型墙体材料是具备轻质、高强、节能为一体的绿色环保材料。

1.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

受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建筑业迅速发展起来,墙体材料也飞速的发展,1987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为184.5亿块标准砖,到1997年增长到1849.88亿块标准砖,增长了10倍,在墙体材料总量中,新型墙体材料的比例由4.58%上升到25.2%。经过近20年我国不断进行技术和设备更新,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开始走上品种多样化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材料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纤维水泥夹心板、纸面石膏板等。

2.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的必要性

2.1减少土地资源的损耗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用很少的土地,养活了中国几亿的人口,土地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土地资源。以前一些乡镇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粘土砖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土地资源被大量的消耗,对耕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是我国发展中必须要避免的问题,绝对不可以破坏土地资源,新型墙体避免了对土地的破坏。

2.2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传统的墙体材料在能源消耗上所占的比例很大,墙体材料的能源消耗占建材能源消耗的35%左右,巨大的能源消耗对于社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新型墙体材料能更好的利用资源,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2.3减低环境污染

生产传统黏土砖,会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粉尘颗粒。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新型墙体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都是工业废料,这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做法。

3.新型建筑墙体材料的类型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粗略的统计主要包括以下20种:烧结多孔砖(GB13544-2000)、烧结普通砖(GB/t5101-1998)、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92)、蒸压粉煤灰砖(JC239-91)、蒸压灰砂砖(GB11945-1999)、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199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1997)、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15229-94)、石膏砌块(JC/t698-1998)、粉煤灰砌块(JC238-91)、装饰混凝土砌块(JC/t641-1996)、住宅内隔墙轻质条板(JG/t3029-1995)、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GRC)(JC666-1997)、纤维增强硅酸钙板(JC/t564-94)、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JC623-1996)、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15762-1995)、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JC689-1999)、石膏空心条板(JC/t829-1999)、维纶纤维增强水泥平板(JC/t671-1997)、纸面石膏板(GB/t9775-1999)等。

4.新型墙体材料的性能

新型墙体材料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在保温隔热性能上会优于加气混凝土砌块、龙骨石膏板等;砖类和砌块类墙体材料,以及石膏板材的防渗水性不是很好,而新型墙体材料防渗水性做的比较好;隔音性能较好;强度等级高;能耗方面也比较低,与传统粘土实心砖相比,新型建筑墙体材料需要的原料和能耗低很多;自重轻,有利于基处理和抗震。

5.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存在的问题

这种新型材料在快速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在以后的研制中较量避免的问题。

5.1未能完全取代黏土砖

我国现在黏土砖还在被大量的使用,并没有因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出现而被取代。每年还是有大量的土地被毁坏,占用。

5.2推广应用力度不够

由于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不是很广泛,导致产品生产和应用越来越脱节。新型墙材的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设备利用率低,直接影响了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的经济效益,制约了新型墙材的进一步发展。

5.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

新型能源的种类篇4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墙体保温隔热防水密封装饰装修

1、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一代建筑材料,其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和新型装饰装修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产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其具有复合、多功能、节能、绿色、轻质高强、适宜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2、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意义

2.1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保护耕地资源的需要

我国房屋建筑材料中粘土砖占据主导地位,而生产粘土砖的粘土资源则又是相对较优质的粘土。从中国耕地资源条件看,耕地资源紧张,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应开发建材新产品,保护耕地资源。

2.2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缓解能源紧张的需要

从市场角度看,建筑业是建材业的最终用户。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平方米,新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中国建筑能耗已占全国能源消耗的近30%。因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2.3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建筑材料行业是利用各类废弃物最多、潜力最大的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为建材行业赋予了新的生机,目前,中国建材工业消纳了大量的工业和建筑废弃物,如利用煤矸石烧砖,用粉煤灰作为水泥的生产原料与混合材,生产粉煤灰砖和纤维水泥外墙板,脱硫石膏生产石膏板,用高炉矿渣生产矿渣水泥、制成矿棉吸音板等,实践证明,建材行业成为整个社会实现资源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产业。

2.4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改造传统建材和建筑的重要前提

我国传统建材业,目前仍属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就总量平均而言,主要建材产品单位能耗均高于世界先进水平。煤、电、油以及原材料的紧张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排降污,保护环境,使建材产业和建筑业成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已成为各级政府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3、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发展现状

3.1新型墙体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类,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块类,如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板材类,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涵盖了上述所有品种,初步形成了以砖、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但在整个墙体材料使用中所占比仍然偏小,相比发达工业国家落后40-50年。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因此,应大力开展墙材革新工作,要因地制宜,出台政策,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3.2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我国保温材料工业起步晚,但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不少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已形成取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3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它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近几年获得较快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产品规格、档次配套,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国外有的品种我们基本上都有。防水材料已摆脱了纸胎油毡一统天下的落后局面。

3.4新型装饰装修材料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密切相关,其品种门类繁多,更新换代十分迅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品种之一。

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产品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4、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4.1轻质墙体材料的应用

轻质墙体材料包括砼空心砌块、加气砼砌块等,是目前广泛推广应用的多功能新型墙体材料,它的优点是:容重轻、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防水、隔音、吸湿和易加工(可刨、钉、锯、钻),同时由于容重轻,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物的自重,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运输效率。

4.2粉煤灰砼技术的应用

粉煤灰是从煤粉炉中收集到的细颗粒粉末,用粉煤灰配制的砼,可以达到改善砼性能,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应用粉煤灰还可以保护环境,降低建筑能耗,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粉煤灰在砼的浇筑过程中改善了砼的和易性。从而提高了砼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

4.3UpVC排水管的应用

聚氯乙烯(UpVC)塑料管与铸铁管相比具有重量轻、耐酸耐碱、阻流小、不结垢,价格便宜、运输和安装轻便、表面不用涂漆等优点,在正常的条件下作为建筑排水管于户外使用,寿命可达40年以上。是取代铸铁管的理想的排水材料。

新型能源的种类篇5

[关键词]两型社会资源配置绿色创新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对“两型社会”的核心理解。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它的内涵。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质是资源配置方式问题,即通过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更有效地分配、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两型社会”建设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可想而知会面临许多困难和遇到许多问题,但在所有的大问题和小问题中,有三个问题是必须强调和弄清楚的,它们看似是三个很简单、很明了的问题,但却是关系“两型社会”建设成败的大问题。

一、“两型社会”建设面临三大难题

1.“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这里有两个方面需要解读:一是“目标”,这个目标是大目标的概念,而非小目标或区域目标;二是区域目标与大目标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

一般意义上,大目标是指地球上的生命,特别是以人为主体的世界系统的延续进化和繁荣的结果指向1,在一般大目标下,一个国家应有适合自身国情的大目标及其实施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是我国发展大目标的具体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即是实现我国大目标的战略决策。

在时间上,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践行者,将为我国未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在空间上,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应符合大目标,并成为国家大目标的具体构成部分;另一方面,试验区内各区域的具体目标应相互配合,树立全局意识,局部目标服从区域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试验区目标的实现不以损害或牺牲试验区外利益为代价。

2.“两型社会”建设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因此资源配置的方式也正处于以上两种方式的矛盾点,即: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没有充分有效发挥,同时又存在较大的干预问题;市场的自发调节行为存在较大的混乱,价格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但毫无疑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资源配置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调节行为应当以限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消极作用并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原则,政府调节应当通过对市场的影响而体现出来。

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两型社会”建设是政府提得多、市场回应得少;政府干得热火朝天、市场反应平平。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发现,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官员政绩冲动及地主政府间权力和利益竞争使得地方政府职能普遍存在越位和缺位,已经被学者们公认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难题。尽管学者们提出“政府管理创新”和“政府转型”的对策,但我们认为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也不具现实的可操作性。这就是说,“两型社会”建设主体的错位试图通过政府内生力量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

3.“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在哪里

“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在于创新,成败的关键在于创新,因此政策与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在哪里至关“两型社会”建设的效果甚至是成败。突破口选择正确,“两型社会”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反之,“两型社会”建设有可能“误入畸途”,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由于资源环境是公共产品,在没有外部约束的情况下,生产者倾向于过度使用资源环境,使自己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以追求超额利润。由此资源环境工作尤其需要政府发挥作用,而我国资源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事实上存在的政府失灵。因此当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时,理所当然地将“两型社会”建设的焦点集中于“政府管理创新”,自然政府如何进行创新及政府如何转型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将政府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作为“两型社会”整体体制、机制创新的引擎与动力源。这实质上就是将政府管理创新作为“两型社会”建设创新的突破口。但从第二点来看,如果政府不借助外力,而仅仅是依靠内生动力来实现创新,从我国政府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并不是一条有效路径。

二、绿色创新破解“两型社会”建设难题

“两型社会”建设三个不可回避的三个问题之间是相互依存、环环相扣的关系。大目标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方向和旗帜,偏离了这个方向和旗帜,一切都是空谈,所有的创新都要为这个大目标服务;主体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者,也是创新的实践者,主体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式,关系“两型社会”建设的成败;而“两型社会”建设突破口的选择则是关系“两型社会”建设成效的关键所在。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的试点不同,这次“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国家不给实验区任何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实验区获得的最大权力就是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具有政策和制度创新的自由权。由此可见,“创新”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灵魂,改革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创新”。我们认为绿色创新正是破解三大问题的最佳选择。

1.绿色创新是大目标与小目标的和谐统一

所谓绿色创新,就是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不牺牲其他经济福利的创新,或者面向或促进有利于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从其内涵出发,首先,绿色创新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前提,同时又保持经济较高发展速度的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正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要义所在。其次,绿色创新化解了“两型社会”实验区与非实验区的发展矛盾。绿色创新不仅是“两型社会”实验区所倡导的创新,更应该是全社会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要求所倡导的创新,因此长远来看,实验区内目标与区外目标在本质上并不是矛盾的,而且应该是完全一致的,都应该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因此也就不存在区域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只是实验区内的绿色创新先行一步、步子迈得更大一点,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打好基础。

2.绿色创新是以市场为主体的系统创新机制

由于“两型社会”建设中“政府管理创新”依靠内生力量无法破解,那么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既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和制度创新来引导、约束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从市场着手破解此难题。绿色创新正是这样一种以市场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在发达国家目前普遍使用的生产创新、消费创新、价格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具体的绿色创新方式来看,都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通过各种创新来引导、约束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从而达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

同时,绿色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价值观念的创新、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创新、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政策的创新。其中,价值观念影响创新的方向与性质,在缺乏环境价值观的社会中,技术的创新对环境资源总是掠夺性,由于行为的特征及性质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而一切对人类好与不好的结果莫不与人类行为有关,从而价值观的创新是第一位的、首要的、源头性和决定性的;此外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创新也十分重要。目前,西方现代文明尤其是美国现代文明,由于其所倡导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都是建立在对大量能源消费的基础之上,显然是不利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是绿色创新的重要方式,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存在竞争,而竞争刺激着创新。因此对市场进行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主题,也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政策创新是最重要的绿色创新,市场创新、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创新等都需要通过政策的创新去实现,离开了政策创新,离开了政策的引导,人类的其他一切创新将迷失方向,同时良性的绿色创新将缺乏可持续的动力。

从价值观念创新到生产与生活方式创新,从市场经济制度创新到政策创新。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时还是相互交叉、相互包含的。以绿色为主线的创新具有联动效应与扩散效应。这两种效应具有以下特点:一个环节的创新将带动另一个环节的创新;某一个创新环节的缺乏将影响另一个环节的创新;创新的开始总是从某一点突破,然后向四周扩散;各种创新有序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创新体系;创新的效果取决于创新体系的发育程度。

3.绿色创新是体现“三赢”原则的创新

“两型社会”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创新的深刻内涵则揭示了“两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保护环境而不牺牲其他经济福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帕累托最优”。这就意味着“两型社会”建设创新应实现三赢。所谓三赢,就是创新要在实现公平、效率的基础上,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与单赢和双赢相比,三赢最体现系统哲学、整体哲学对问题处理的要求,也只有三赢性质的创新,才能使我国从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解脱出来。创新是寻找三赢原则的惟一办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产生三赢结果,为了寻找三赢策略,绿色创新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福利非减原则。福利非减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标志,也是人类追求与创造的本质属性。由于经济福利来自于国民收入,而国民收入是由资本物品转换而来的,从而福利非减要求投入的资本品总是保持一定的数量。如何才能保证政府的行为能有效地提高国民福利而非牺牲国民福利呢?就是要遵守政府事权准则和相对效率准则,意思是说应该由政府做的事,政府就要把它做好,不应该政府做的事,政府就不要插手;政府和市场之间,谁有效率,就让去做;谁没有效率,谁的行为就要受到限制。

二是环境功能非减原则。在福利非减的前提下,并不限制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存在形式,但限制人类削减自然环境的功能。更明确地说就是它并不完全限制人类向自然界索取自然资源、排放污染废物,而是限制索取自然资源的量、排产污染物的量,以防自然环境功能的衰减。

三是安全底线标准。安全底线原则主张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生产力,以保证人类经济行为福利最大化;同时它反对超过环境容量,使环境功能退化的人类行为,从而保障环境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闻学:“两型社会”建设的大目标释义,省略2008.3.26

[2]李津燕:“两型社会”建设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1:34-36

新型能源的种类篇6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践机制

abstract:attheFifthplenarymeetingofthe16thCpCCentralCommitteeaputforwardthebuildingof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thebuildingof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istheinevitabledevelopmentofhistory,accordingtotheevolutionoftherelationshipbetweenhumansocietyandthenaturalenvironmentwecanpidehumansocietyintothreephases,thefirststageistheenvironment-dependentsociety,thesecondstageisenvironment-confrontationalsocietyandthethirdstageis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ofcourse,the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isalsounderconstruction.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asakindofconcept,itsessenceistore-establishthe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peopleandthenaturalenvironment.thethreemajorcharacteristicsof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arethe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theharmonybetweenpeopleandtheharmonybetwee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thepracticalmechanismsofthebuildingof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aretheidealmechanisms,andtheeconomicmechanisms,theinstitutionalmechanisms,th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mechanismsandthelegalmechanisms.

Keywords:the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building;themechanismofpractice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必须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对于不断提高我国资源环境保障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地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发展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对立,再到新的和谐的过程。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根据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演变,我们可以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环境依赖型社会,第二个阶段是环境对抗型社会,第三个阶段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当然,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正处于建设之中。

1.环境依赖型社会

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力量显得十分单薄,人类像其他动物一样完全服从自然界的支配和统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利……”[1]在“人的依赖关系”的条件下,人类完全依赖于自然界。到了农业社会,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类开始将自然界作为对象来开发,开垦土地、种植庄稼,而不像以往那样只是采食现成的野果和狩猎,所以,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原始的对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出现了对自然的破坏,主要是过度地开垦土地和砍伐森林造成的。但是,那时的人类开发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那些破坏还在自然的承受能力之内,所以总体上,人与自然之间还是基本和谐的。我们可以把处于与自然环境这种关系下的社会叫做环境依赖型社会。

2.环境对抗型社会

自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逐渐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投入使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而工业社会又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而是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消费。这导致对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木材、淡水、矿产等资源的巨大需求。大量开发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的急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愈来愈呈现出对抗关系。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已经从匍匐在大自然脚下的奴隶一跃而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但人类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沉重代价。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2]我们可以把与自然环境处于这种严重对抗关系下的社会,称为环境对抗型社会。

3.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类社会在完全依赖自然环境并受其支配下生存,固然不可能生活得富裕、自由和健康,但是,人类社会这样与自然环境严重对抗,控制与支配自然环境,满足自己无休止的欲望和要求,也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最终会遭受灭顶之灾。因为,毕竟地球的资源有限,承受人类破坏的能力有限。人类进入环境对抗型社会,不到几百年,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压力和破坏却远远超过了人类几百万年的辛苦劳作。这使人类自己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趋于枯竭,从目前探明的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储量看,恐怕不到一个世纪,就会消耗殆尽,能源危机已现端倪;而更为严重的又一后果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大破坏了生态平衡,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开始变暖,水资源出现世界性危机,大批森林草原惨遭毁灭,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臭氧层日益变薄,这些都使地球越来越不适宜人类生存。环境危机不断提醒我们:人类不能再与自然环境对抗下去了,应该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关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尚没有范式化的概念,本文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理念,其实质就是要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当然这种和谐不是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那是在以人服从自然为前提的和谐,而此时的和谐是以人占主导地位为前提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种和谐不是自动实现的,是靠人类的主动调控实现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征:

1.人与自然的和谐

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至今还没达到这样的状态,在古代,自然过于强大,人类完全处于大自然的控制之下,既畏惧自然,又不得不依赖于自然,这时候的人类是完全被动地去适应大自然,谋求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但这根本不是真正的和谐,真正和谐的前提是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到了近代,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日益增大,人类开始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但过于自信,准备控制和支配自然,与自然处于对抗的地位。只有到了当代,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下去,人与自然是共存共亡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会经历这样的演变,这与人们对发展的本体的看待的不同不无关系。在古代,那些唯物主义者的本体和本源是一回事,本体就是自然,而社会和人并不重要。这必然导致人们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把自然看得重于人,人与自然之间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关系。近代占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把人看作发展的唯一本体,一切都要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个时候的自然已退居次要地位,那么人们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然以人为重,人与自然之间也不可能建立和谐关系。当代,人们要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真正的和谐关系,必然要以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为哲学基础。马克思将社会和人也纳入了本体的范围,创造了社会本体论。这样发展的本体就变成了三个,即自然本体、人本体和社会本体,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本体系统。这个系统本身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以及和谐共处的必要。

2.人与人的和谐

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是人与人和谐的社会,这也是它最本质的特征。人与自然的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1]基于此,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和谐,也必须,而且首先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关系。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等,而这些社会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各种各样的利益。利益可以分为个人或者局部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由于社会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承受力也是有限的,人们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而冲突也势必会影响到每个人的正常发展,所以,人与人之间应该维持和谐的关系。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需要对利益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既能满足个人的利益需求,也不损害社会整体利益。

3.环境与发展的和谐

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是环境与发展和谐的社会,这是它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障。环境与发展共处于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之中。两者具有共同的目的,无论是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是发展经济,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使人类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取得全面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大自然的和谐而保护环境,为发展而发展。环境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互为前提,谁也离不开谁,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首先,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其次,发展是环境能否良好平衡的前提,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失去了环境改善的根本保障。

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机制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动,需要一系列的机制来保障其顺利进行。

1.观念机制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环境友好型社会本身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这是针对以前人们对环境不友好的观念、习惯和行为提出来的。所以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就要进行一场观念的更新和革命,真正在人们的心目中建立起人与环境要和谐友好的观念。从这种意义上讲,观念机制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首先,要彻底抛弃旧的以物为本、以经济增长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次,要彻底抛弃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旧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经济机制

经济是基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样离不开这个基础来支撑,它要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机制,因为它是与以往不同的社会形态,要求人与环境和谐友好,与以前的不和谐不友好相对。而这个新型的经济机制就是循环经济,因为循环经济具有其特有的运行原则,首先是减量化原则,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因而也称为减物质化。换言之,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为使这种增长具有持续的和与环境相容的特性,人们必须学会在生产源头的输入端就充分考虑节省资源、提高单位生产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废物的产生,而不是把眼光放在产生废物后的处理上。其次再利用原则。该原则要求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买的东西。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最后,资源化原则。该原则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使其作为资源,制成使用资源、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而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这些正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

3.制度机制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觉行动,而这需要良好的制度机制作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它通过引导性或者强制性力量使经济活动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比较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无害化排放的成本和效益,最终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一方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完善、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和依托。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在调整经济利益的关系时要兼顾微观个体利益和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因此必需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促使环境行为融入效率市场的约束和调节的范围当中。另一方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相关制度建设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成为推动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动力。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府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各项制度,比如,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组织的环境信息报告制度,政府部门绿色采购制度,绿色税收制度。其次,要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公众、社会团体参与和监督制度。再次,要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最后,要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科技机制

社会发展要以绿色科技为动力。两个半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危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科技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摒弃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传统技术,加快开发替代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建立环境友好的科技体系。首先,要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技术,其次要发展可再生资源恢复技术,再次要发展再利用和再循环技术,最后要发展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

5.法律机制

法律、法制和法治秩序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们是环境友好社会的必要条件这一点上。法制建设既是环境友好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实现环境友好社会的基本条件和法律保障。法律具有调整社会关系、协调不同社会利益的重要功能。只有通过法律才能有效地处理环境友好社会中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关系,才能保障建设环境友好社会的目标、任务、计划的顺利实现。建设环境友好社会不是短期行为,它需要相对稳定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而法律的稳定性恰恰能够满足政策稳定的基本要求。法律是使环境友好社会建设活动制度化的重要方式。首先,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律体系应该具有合理的结构、科学的层次,形成协调、和谐、互补的有机整体。其次,要加强环境教育立法。再次,要加强环境友好市场立法。最后,要加强环境友好生态区立法。

参考文献

新型能源的种类篇7

关键词:环保产业定义分类对策

一、环保产业定义与分类的问题

按照国家经贸委1999年的定义,环保产业是以防治污染、改善环境为目的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环保产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主要指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噪音控制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设备、环保监测分析仪器、环保药剂等的生产经营。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指利用废弃资源回收的各种产品,废渣综合利用,废液(水)综合利用,废气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三是环境服务,指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管理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各种服务。

这种定义和分类的依据是传统的产业分类法,其特点是按照活动领域或对象的特征来进行划分。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明确环保产业各部门在三类产业中所处的位置,便于进行宏观国民经济的统计和分析。然而,这种定义和分类方法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开发与保护”活动。在以上分类中虽然已经包括了“资源综合利用”类环保产业,但只包括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的环境功能部分,而没有包括对重要生态环境资源如土地、水源、植被、物种多样化等的保护和综合开发活动的内容。

2.忽视了目前对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洁净产品”。洁净产品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是“产品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环保功能的部分,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洁净产品是从根本上改变环境污染状况的最终归宿所在。

3.以上分类难以区分环保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功能特征。不仅在统计上不便操作,不便于对各类环保产品和服务进行科学的投入产出分析,而且难以为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制定科学的环保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二、环保产业的新定义与新分类方法

为解决以上我国环保产业定义和分类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上的定义方法,从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功能角度,对环保产业重新分类。

1.环保产业的定义

目前,环保产业在国际上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环保产业是指为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供设备和服务的行业,主要是相对于环境的“末端治理”而言。用于“末端治理”的产品和服务,其环境功能与使用功能一致。广义的环保产业既包括能够在测量、防治、限制及克服环境破坏方面生产与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还包括能够使污染排放和原材料消耗最小量化的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这种广义的定义是针对“产品生命周期”而言的,它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或循环使用等环节,也就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全过程。通常来说,几乎每个行业都有清洁生产技术,而洁净产品则特指对环境无害的产品。

借鉴以上广义的定义,环保产业的新定义为: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与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有关的生产服务企业;二是与节能降耗技术、减排及降低产品有害物质含量有关的技术研究开发、设备生产企业;三是废污物的循环利用、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设备生产企业;四是提供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2.环保产业的分类

采用国际上广义的环保产业定义,在此基础上,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功能,可将环保产业分为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型、清洁生产型、污染源控制型和污染治理型环保产业四类。这种定义和分类方法不仅便于同国际接轨,而且还有利于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有利于研究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形势和制订有很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三、各类环保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及发展对策

1.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型环保产业

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型环保产业主要包括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不进一步恶化而进行的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环境生态系统平衡恢复等活动。如植被恢复、沙漠治理、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物种多样化、新能源的开发等,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目前世界环境保护及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资源是绿色国民账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活动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有利于克服目前我国将资源和环境分头管理造成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水平降低的严峻状况。

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型环保产业的投入主要包括在资源开发保护(如绿地建设等)和生态平衡恢复活动中投入的各种研究、生产(治理)费用(如沙漠治理)及其放弃的短期收益(如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其产出主要是环境资源价值(如林木储量、水资源储量、物种多样化等)的增加和各种损失(如洪水、土地沙漠化等)的减少。具体可表现在采用经济与环境一体化核算制度(Seea)时国内生产净值(eDp)的增加。

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型环保产业的投入巨大,在目前Seea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其产出效应在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没有反映出来,但增加其产出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长远效益。这类产业中大部分经济活动投入巨大、见效慢、产出物的消费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等“公共物品”特性,基本上不具备市场化的条件。因此,在发展战略上应采取以政府统筹规划、统一投资、统一管理为主的思路。目前,我国环境资源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宏观管理力度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在发展对策上,应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较快的速度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做好规划,并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

2.清洁生产型环保产业

清洁生产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稀缺资源的代用及资源的再利用,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实现废弃物和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清洁生产型环保产业,主要包括研究、开发和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的三废排放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减少产品中有害物含量等。

早在1994年公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我国就将开展清洁生产列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重大行动中,并制定了行动依据、目标和行动内容。1998年又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的号召。将清洁生产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污染治理由“末端治理”向“前端治理”转变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加入wto后企业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对策。

清洁生产型环保产业的投入品和产出品分散在各个产业的生产过程中,是能全部市场化的产业,各产业内部完全具有自我积累和发展的机制。目前制约我国清洁生产型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机制。因此,整体上应采取以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战略,政府通过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推进企业研究、发展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设备和洁净产品。同时,在我国采取措施推进iSo14000标准的实施,培育、发展和完善环保产业市场,规范市场秩序。

3.污染源控制型环保产业

污染源控制型环保产业在现实中表现为两个大的部分,其一是各类生产型企业内部的各种污染处理工艺以及为这些企业提供废弃物和污染物处理、综合利用与回收技术和设备的生产企业;其二是各种排放集中处理、综合利用与回收企业,在性质上相对于企业生产过程的延伸。后者的投入产出是可以进行独立统计的,前者则难以划分为独立的产业部门,较难进行投入产出(特别是产出)统计。

污染源控制型环保产业的投入包括资本品、上游企业提供的各种中间品和劳动力;其产出包括为排污企业提供污染物处理服务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这种功能的两重性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前提。

环境经济学理论认为,随着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污染源控制服务更多地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其投入将更多地依赖政府财政中的公共投入。但是,污染源控制型环保产业的产出功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保护环境是这类产业产出的公共物品功能;另一方面,它还同时具有为排污企业提供污染物处理的功能,从后者来看,具有较完备的投入产出体系。在污染源控制职能社会化后,其服务职能具有市场化(即将污染控制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各排放企业)的基础。因此,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以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应采取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政策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战略,依靠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通过各种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社会上的科技、资金、管理等综合力量参与进来,形成“政府组织、部门牵头、企业出资”的新机制,为污染控制型环保产业提供市场化的条件,形成良性的积累和发展机制。而在经济发展的较高级阶段,由于其规模经济特征和溢出效应,在调整行政和经济政策的同时,政府通过政府控股、收购等方式,由政府控制这部分产业,将其作为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管理,由政府来提供这部分公共物品的服务。

4.污染治理型环保产业

污染治理是指当污染物已经排放到环境中并已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以后,通过采用污染治理技术减少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从而改善环境质量的一种方式。

污染治理型环保产业的投入包括资本品、上游企业提供的各种中间品和劳动力,其关联产业主要是资本品和中间品的生产企业。污染治理型环保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其上游企业(主要是环保机械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需求。但是,由于其产出的完全公共物品特性,有些环境问题涉及到整个流域甚至是全球环境问题,而且,污染治理的投资与运作费用较之污染控制要大得多,且产出的效费比很低,完全不具备市场化的条件。

新型能源的种类篇8

管理大师德鲁克早就提出商业经营的两个核心要素:创新、营销。而在后消费时代,企业的这两个核心要素紧密得无法分割,它们已超越概念意义,更充分地融为一体。单纯的创新和单纯的营销,都不足以创建和维系高水准的顾客价值,因为当社会文化生活以短暂的周期开始频繁改变时,顾客价值创新就全面替代了简单地迎合顾客需求,变成创造和引导顾客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和营销便成为一对商业经营的共同体,开创和捍卫企业及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长期发展及稳固。

价值营销的“永远下一个”

创新和营销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对两种观念的发展和综合:一是现时流行的长尾理论,维基经济学说;二是引爆点理论。

正如长尾理论、维基经济学说所言,小众市场正日渐成为企业赢利的丰富源泉和发展保障,但这只是一个层面,这种观点把小众市场所流行的个性化需求,看做是由大众市场对热点的熟视和疲惫直接发展而来的。如果我们把思维再深入一个层次,若干个小众市场所要求的个性化千差万别,企业及品牌不可能为成千上万个小众群体创造和提供各取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若干小众市场必然有其共同的特性,《蓝海战略》一书中谈到一个名叫“黄尾”的葡萄酒品牌,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它把各种利基市场牵引出来,再用另一种热点来整合这些小众市场,创造出了另人意想不到的市场结局,整个美国葡萄酒的市场格局和产业格局由此改写。小众市场也好,利基市场也罢,它们都将在分化的需求之后寻求共同的价值热点。分化的需求客观存在,但极度分散的需求不可能让一个企业或品牌七十二变式地分头应付。聚合需求的主要特点,才能创建更为强大的企业及品牌价值,而后在企业资源允许的情形下,进行部分小众市场的围剿和清扫是为明智之举。

人们重视长尾理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有些小众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即为潜在的主流消费需求特征,关注小众市场可能使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获得偌大的市场空间。小众市场能为企业及品牌提供“永远下一个”的价值再造参照,抑或是直接的市场需求采纳。

而引爆点就是“永远下一个”最直接的现实兑现,它所涵盖的三项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是企业在进行“永远下一个”的品牌价值打造时必须充分融合的。

从上述两种理念的核心之处可以窥见,小众市场需要的个性化和大众市场需要的主流趋势及热点必须有机结合,才能使“永远下一个”的企业及品牌价值再造,在后消费时代形成良性接力。

在“永远下一个”的价值再造历程中,美国的3m公司似乎有着先天的基因。这家拥有105年历史的超级创新明星企业,创立伊始就进行着永不停歇的企业及品牌产品的价值再造,发明了6万多种产品,平均每2天推出3项产品发明。全球有一半的人都是3m的直接或间接用户。

然而在3m公司的下一个价值再造中,有许多是在当时并未能获得普遍的消费市场,但经过不断的刺激和引诱,其品牌产品的价值最终成为消费市场的核心选择和最广泛使用。例如在20年前发明的棱镜玻璃光导管,其液晶显示亮度在20年后的今天成为笔记本电脑和数字电视的重要功能;在1968年发明的弱性黏性胶,到1980年以后才大放异彩,“post-it”报事贴便条纸至今仍风靡全球。

价值再造的三叉生命周期模型

“永远下一个”的价值理念和实际案例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关于企业品牌及顾客价值的再造架构——三叉生命周期模型。它聚焦于品类成长、消费采纳和资源耗用三个层面,并在其交叉地带进行价值再造。

洞悉品类生命周期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整个品类的现状和未来走向,尤其是分析现时品类成长的节点,以判断有无派生品类产生的可能,因为派生品类既可以避免众多同类产品的竞争,又能够成为现有品类的替代类型。全面了解和分析品类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初始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及其关键特征,有助于发现价值再造的全新地带。

接下来是分析消费采纳生命周期。在顾客对品牌产品进行消费采纳的整个过程中有两种情况需要分析,一是顾客的自然生命周期,二是阶段内的消费生命周期,即消费者在青少年、成年、壮年、中老年的某一特定阶段,对某一品牌产品的试用、购买、体验、转变、放弃。这两种情况共同决定顾客在实际的消费采纳中形成的价值选择导向,不能真正根据这两种情况来解构消费市场,就很难获得企业及品牌在品类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再造,充其量只能是品类创新,而品类创新的成功风险极大。

此外,还要分析企业及品牌资源耗用生命周期。资源的过度重复使用,会令企业及品牌在市场上逐渐贬值。资源价值只能维持一时的竞争力,当市场、消费和竞争转变时,新资源的及时补充变得异常重要。西门子在通信领域拥有一定的资源,并在初期市场上有较好表现,但同一资源的耗用使西门子通信业务生命周期的每个节点,直接对其在通信领域的市场绩效和品牌价值产生渐进的负作用,越接近成熟期和衰退期,其资源贬值越厉害。这时就算西门子重新注入资源,因为错过了对接市场需求的最佳时机,也很难令通信业务东山再起。要分析企业及品牌的资源耗用生命周期,必须关注资源的现实性,积极评估资源在每个阶段的相应特征,而且要率先做新资源补充的战略规划。任何行业的强势品牌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

在中国抽油烟机市场,曾经靠强大的生产和设计资源迅速成为行业强势品牌的方太、老板等,在现今的市场上已不能继续其稳固的市场地位,因为它们的生产和设计资源已经不断被耗用,新资源补充又不够及时和充分。反观西门子在技术层面的拔高,使其在过去两年成为抽油烟机市场的主流品牌。得此教训,方太等企业已开始大举开发和填充技术资源,以形成企业及品牌的价值再造。

价值再造的营销路径

我们如果用价值再造三叉生命周期模型来整理和分析商业经营和市场营销思路,能够找到众多的企业及品牌价值再造形式。主要有以下七种:

1.增强型再造

增强型再造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商品价值的提升,在满足现时消费需求的基础上,着力实破现有消费空间的非典型障碍,以此引发更大面积的消费潮流。当芭比的玩具产品突破现有产品线,增强在时尚潮流方面的产品可能和产品结构时,它的产品在许多新的热门场所异常风靡,比如作为车内装饰、家居服饰等的搭配,这些增强式的产品结构,使特许经营店中芭比娃娃的形象给消费群以新的冲击,鲜明而强烈的时尚感透射出了强大的诱惑力。

在这里,从时尚玩具中裂变出的新品类——时尚配饰,其裂变时机很好,正处于该品类的成长期至衰退期的过程中。在消费采纳方面,消费群也处于对传统玩具品从体验到放弃的阶段。在资源方面,芭比的新品类设计也处于初始投入阶段,芭比的增强型价值再造得以成功实现。

2.实用型再造

在品类到发展阶段及其以后,企业及品牌的实用性往往成为最重要的业绩保障和竞争利器,此时的消费群如果正处于相关品类产品的体验阶段及以后的某个阶段,而企业及品牌资源也开始对此进行投入,其市场效应可想而知。嘉信理财公司设计了一个只提供必要功能的股票交易平台,聘请独立的理财顾问为客户提供服务,这种极简的实用功能再造改革了中美洲的财产管理方式,使其在动荡不安的网络时代仍然成为一个高价值的特许经营公司。联邦快递在成立的几十年来,不断地进行再生式的实用功能的品牌价值再造,根据品类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持续组织相应的资源,对消费群在阶段内的消费采纳频频施以新的尝试和体验,在包裹递送服务上,吸取美国邮政服务体系及当地邮政的商业模式精华,在隔夜递送这一简单实用的服务价值上进行再造,使其功能较之竞争者更具实效性。

3.未来型再造

前面提到的3m公司发明的“post-it”报事贴便条纸和棱镜玻璃光导管即为最典型的未来型价值再造案例。3m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资源,技术资源的耗用总能被持续地填充,而且在这种强大的技术资源的指引下,对各个产业品类成长的未来预见性比其他公司更有远见和更确切,总能以未来的眼光来审视现实的品类成长状况,因此无论是在品类的哪个阶段(尤其是初始阶段以上)都能找到较为准确的派生品类。同时,对消费群日常生活普遍深入的关注和洞察,使3m公司又能把握消费群在消费采纳生命周期的规律性特征和现时动向,并在未来凭借新的派生品类产品引领消费潮流,为顾客创造一个属于3m公司独有的消费采纳生命周期。这是真正的价值再造,它超越了同质化产品、相似模式等的竞争,完全是基于创造需求这一商业理念和行为标准诞生的。

4.延伸型再造

从最开始便要立足于自身资源的强弱来审视品类成长和消费采纳生命周期的现状,因为延伸的意义是要进行价值再造,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单纯产品或服务特色的改变。没有强大资源的支持,诸如技术工艺、组织文化、专项业务流程等,企业即便能准确地把握品类成长和消费采纳的现实特征,也只能望洋兴叹,而且这种强大的资源,还要和其他已经具备竞争力的专项业务或强势品类品牌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以期能够共享。西门子把在家电产业里的强势地位延伸至通信领域即违反了上述延伸型再造的基本原则。它进入厨房电器领域却突飞猛进,市场一路势如破竹,因为在整个厨房电器产业,资源整体不足,而西门子在家电业的技术、业务流程等资源,足以迎合甚至超越当前整个厨卫电器产业对品牌资源的要求。

5.外域型再造

而今很多企业的主要产业或品类业务受到动荡市场的冲击,而企业及品牌的核心业务根基未能成为足以抗击市场冲击的力量,此时,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进行外域型的价值再造。这种价值再造或许会在企业的发展中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为进行外域价值再造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专业积淀,才能完成从一种价值再造到另一种价值模式再造,并一直延续下去。这里的外域是指基本跟企业目前经营的品牌产品所在的产业没有联系,完全属于不同的产业领域。一般来讲,这种价值再造行动很难成功。企业要考虑企业及品牌资源是否与所在产业的要求对位,在主营的业务领域内有无资源匹配所希望形成的竞争力。如果确定进行诸如延伸型、增强型的价值再造成功的几率并不大,因为现实的状况已经成为重要而清晰的参照指标,积极地进行跨领域的价值再造会是很有必要的。

康宁公司从最初的基于玻璃制造技术的多元化材料生产,到投资创建光纤电缆业务,再到后来的娱乐和移动电子部门、液晶显示屏的领先供应者,汽车部门环境技术系统的提供者,生命科学行业样本处理材料提供商等,每一次对不同产业领域的投资和创建,都使康宁积累和提升了公司及品牌的价值。

6.转移型再造

就个人消费流程来讲,不同的品类会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消费价值链,比如照相机和胶片,打印机和墨盒。当柯达从照相机业务向胶片业务转移后,其品牌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当惠普从打印机业务转向墨盒业务时,其市场实际业绩和品牌效应也迅速飙升。这是典型的转移型价值再造,它根据顾客消费的实际状况来进行价值转移,剥离现有的主要业务,向价值链的另一环节转移,或成为该品类第一,或建立高地位、强势的企业及品牌形象。

被誉为美国高科技营销魔法之父的杰弗里·摩尔,在他的名著《公司进化论》一书中谈到了价值转移创新的模式:一是找到价值链所有环节中价值被侵蚀的环节;二是预计价值转移的落点;三是领先对手进入转移区域。

7.集成型再造

当消费文化开始覆盖现实市场时,立足于消费采纳生命周期的重度分析能使企业及品牌价值再造突破市场竞争的围城。在消费价值至上的市场发展阶段,通过对不同品类产品的集成,能使整体品牌进入一个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消费空间。

雅虎通过将信息、娱乐、购物以及通信服务集成为个性化的网络服务,使更多的人愿意在这个网站上消磨时间,也使其成为网络广告点击率颇高的站点,这是一个层面,主要通过各种可视信息的种类整合。还有一个层面是对不同品类的产品进行集中组合,使之成为某一类消费群在某一特定场合或空间的消费对象。飞利浦在医疗、照明和消费电子三种不同产业中有着不错的品类产品,它通过集成再造使医院的大型医疗仪器上配备很多光线柔和的照明设施,还有液晶电视屏幕来共同营造一种让病人感到舒适的环境。这些多品类产品的系统集成,使顾客的消费体验价值获得完美兑现。

新型能源的种类篇9

【关键词】互联网文明文明转型教育制度转型

【中图分类号】G619.2【文献标识码】a

文明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是人类在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当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科学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候,人在社会生活中与自然、与人、与自我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文化价值体系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形成了文明的转型。①作为承载历史逻辑的基础概念,世界与中国的历史都面对过文明转型。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与运用,已经催生出人类社会全新的文化形态,并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形态转型的引擎,从而在根本上影响着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选择与转型。作为这一过程中的教育制度自然也不例外。

互联网文明的兴起及影响

无论是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Spengler)提出的人类历史的8种文明,还是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toynbee)所概括的21种文明,以及雅斯贝尔斯总结的人类历史文明的不同阶段,都表明人类的文明形态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和稳定性。但是,在不同的文明阶段,由于导致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人类思想文化形态和制度形态的嵌入,文明形态的稳定性和趋同性并不是绝对的。一般而言,影响文明转型的外部因素主要是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等,而影响文明转型的内部因素则集中地表现为思想文化形态以及技术进步和创新。思想文化形态从来都是制度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不管人类历史经历了多少次制度的改变,人类形成的核心思想文化观念或维护人类的共同价值观,都是人类历史得以承传的基础。也就是说,人类的思想文化形态最终影响和改变着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制度的选择和转型。尽管如此,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对人类的影响仍然是最为深远的。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曾就这一问题指出:“自从有记载的历史开始以来,没有一个事件像它(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那样里里外外地彻底改变了世界,……它似乎将人类过去几千年中在工作方法、生活方式、思想和信仰方式方面的一切一扫而空。”②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最终改变的是人类获取、分配与占有资源的方式。这种改变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及其制度的转型提供最重要的前提与基础。

若按照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的观点,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系统探讨了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他认为,惟有通过技术创新,方可以破坏旧的经济结构并创造着新的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突变”和促进“经济发展”,最终改变的都是人类生存的时空状态或人类社会组织的时空范式。这意味着,技术创新改变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引发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而不是这一经济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新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创新也并非是完全受制于人类的被动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生命力,存在自我演进的能力和不受控制的欲望,甚至决定着包括教育制度转型在内的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转型。这也就是说,作为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之一的互联网文明所推动的,恰恰是在更加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新的社会秩序,而不再是主要依靠国家、民族、宗教的传统组织和社会制度。

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最重要的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也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之后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世界不断走向破碎和分裂,这就需要理性和公正来为人类组合全球经济力量、思想力量以及文化力量。而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互联网技术革命,却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促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构建的时代,是一个去权威化、去中心化、个性空前解放的时代,今天人类面临最大的挑战,其实是久日形成的经验与思维习惯。改变与颠覆传统的自我,重建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人际关系,促使人类自觉和主动解构并重建自身文明形态的意愿或创建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成为可能。

互联网文明影响下的教育发展新趋向

不断加速和扩张的互联网技术变革,持续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时间和空间。时至今日,这种变革总是在不断的行进之中,如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移动互联网又开始颠覆互联网。尽管还普遍存在对互联网革命的历史性后果估计不足的现状,但是,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普及发展所推动的全方位转型正成为世界潮流。在教育领域,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大众化”趋势不可逆转。

一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大众化。互联网文明中的教育信息资源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技术特征,其功能与效用在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大众化。一方面,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存储、交换、传播与利用提供了快捷的手段与途径,为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教育信息资源的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规模化已成为现实,资源的共享与互换已变得便捷和频繁。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手机、微信等的出现,各种知识、信息系统已经在互联网中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共享共生的文化生态圈。这实质上是网络环境中的不同文化系统的沟通、共享与渗透。教育与教育文化所具有的相对独立喻和意义,势必影响着教育信息资源的沟通、共享、传播与移植,进而影响教育信息资源的大众化、普及化和本土化程度。

二是教育权利的大众化。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教育资源的逐步社会化,教育的权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权利,将不再是少数人的一种特权,教育信息、教育知识以及相应的习得与掌握都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开放网络课程(mooCs,中文简称“慕课”)代表教育信息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状态正在被改变。数字化学习让教师和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慕课的存在“不仅仅在于学校外部的优质资源分享,而在于切实发生在学校肌理深处的教学改革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③。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低成本教育材料分发和共享的操作工具,诸如cmooCs和xmooCs引发的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教学师资的协同授课,教学方式的个性自主,数字化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正在促进教育的开放性、民主化程度日益加深,促使“让知识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和教育权利公平与平等的理想逐步实现。

三是教育知识与信息传播媒介和习得方式的大众化。互联网技术革命,特别是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突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传播方式的速度局限和地域局限,使得教育知识与信息传播媒介的渠道更加广泛,速度更加迅速,方式也更加便捷,这将对教育传播媒介的大众化、国际化、民主化都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借助网络的传播技术,可以向学习者提供在线课程,扩大受教育机会,深化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网络搜索技术,不难发现、阅读和下载教育学习所需的足够资料,打破传统技术学习的专业壁垒,扩展教育习得的时间与空间,与此同时也推动信息技术普及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四是教育资本和投资的大众化。互联网技术大幅降低教育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刺激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加速了教育资本和教育投资大众化。2013年以来,电子商务凭借数据和信息优势,开始将触角深入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络贷款等领域,移动支付替代传统商业银行运营的支付业务,酝酿着新的金融和资本形态,传统的借贷行为正在被颠覆。传统的证券业务也在被“众筹融资”所替代,它通过集中大众的教育资本和教育资金、能力和渠道,为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互联网对普通民众来讲,有利于将其储蓄转化为教育资本、转化为教育投资的愿望,有利于经济学家哈耶克所提出的“货币非国家化”的理想逐步实现。

五是教育组织与管理的大众化。在互联网的技术信息时代,人类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思考学习、思考职业、思考教育领导、思考政府在教育组织和管理中的作用。两位美国学者阿兰・柯林斯(allanCollins)和理查德・哈尔弗森(RichardHalverson)在他们所著的《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的学校教育》一书中就指出,“在新技术革命时代,传统教育将被颠覆,在家学习、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组织,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可能。”④也就是说,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与学习,影响到教育组织与管理的流程再造。其具体表现为,教师角色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教育(课程)模式的非核心化,教学组织的业务化,教学管理的数据化等。尽管互联网方式的教育与学习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一种教育的诱发因素,其在平衡和改善教育组织与管理民主化、大众化中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如果上述几种大众化是事实,那么它说明人类文明存在的时空范式正在改变,且一直会延续下去。而这也同时意味着社会大众开始拥有创造和分享教育信息和资源的权力,意味着教育的自我开发、个体的自我发展将成为潮流,更意味着多元化的自组织对人类教育生活及其制度转型的深刻影响。

互联网文明与教育制度转型

教育制度转型的本质就是要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制度。互联网主导的文明形态转型,社会的教育关系正在从纵向结构主导转向横向结构主导,形成由民众创建的自下而上的新的教育制度系统。这种新的教育制度系统使原本那种由精英控制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教育制度系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从而促使教育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组织以及管理的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制度转型就是对这一变化的一种回应。

就教育生活方式来讲,它涉及到人类教育生活的各个方面,回答的是人类怎样教育、怎样生活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就极大地拓展了包括教育生活方式在内的人类的生存环境,延伸了人类的视野,网络社会的发展,推进着人类主体精神的解放。既然“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与网络社会成员教育生活发展的阶段性保持一致,网络社会成员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保持一致”,那么,从教育信息与知识共享到教育意义共享,再到教育精神共享,这种多维的融合、渗透与叠加,便成为互联网时代人类教育生活的旨趣。随着传统社会化机制的式微和网络社会化的扩张,社交网络与人类日常生活世界的交汇,人类的教育生活方式及其制度将在其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魅化和去殖民化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回应。

从实质上讲,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是信息时代进程中人的思维方式发展的一个独立的阶段。这种思维方式具备有学者所总结的“多元互联性、创新超越性、开放共享性、虚拟数字化、复杂系统性、未来性等特征”⑤。这种变化,使我们的教育思维方式不仅仅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教育信息筛选、过滤、储存等的处理过程。例如,互联网文明中常使用的超文本和超链接技术就使我们的教育思维方式趋于多元性和分散性。再如,BBS和聊天室的实时互动性、电子邮件与物理邮件的时空与信息的超越性,也将使教育主体间的思维能够实现实时互动,并将教育的思维与信息的传播、消费和交流结合为一个虚拟的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过程。

互联网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不仅仅是人类交流信息的工具,它同时形成相应的网络组织并引发社会组织与治理的变化。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把从等级制度到网络组织作为人类生活改变的方向:“等级制无法解决社会的种种问题,这迫使人们互相进行交流,而这就是网络组织的发端。”⑥教育的网络组织类型可分为传统的网络化、新型的网络化以及泛化的网络组织。其中,新型的网络组织和泛化的网络组织,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组织及其管理方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组织的是大众参与到教育知识设计与再设计、生产与再生产之中,而这种设计与生产综合考虑参与者利益所体现的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民主化,包括了一种把知识、信息编码的民主的理性化战略与对知识、信息技术机构的选举的控制之间的合并。这样一种深层的民主化将会改变教育组织的结构与教育管理的知识基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组织与管理将从部门式或职能式的命令控制,向以信息为基础的组织和管理的方式过渡。这种组织与管理表面上具有传统教育组织的基本要素,但其管理方式与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管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民间组织,还可以是教育的经营者,如商业性或非商业性的网站。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单元,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教育都以强大的网络支持为背景,教育组织及其管理的社会化将得到加强,同时也加强了教育组织与管理的个性化,教育的价值将得到充分展现,乃至“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组织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概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制度转型,不是通过革命、战争或暴力促成的,因为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暴力都无法真正改变人类生存的时间和空间范式,也不可能造成人类文明系统的变革。当前,中国的教育制度转型已经开始,转型的模式不是通常我们想象的那种“教育改革”和“教育民主化运动”,而是体现在人的教育生活方式和教育运行的持续改变之中。教育制度转型的动力不是来自“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争论和讨论,而是来自民众拥有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力量,来自民间自组织的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注释】

①周大鸣:“论文明转型及其未来的方向”,《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第11页。

②[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2~33页。

③尚俊杰:“教育流程再造―mooC之于高等教育改革”,《北京论坛论文集》,2013年,第244页。

④[美]阿兰・柯林斯,理查德・哈尔弗森:《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的学校教育》,陈家刚,程佳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⑤常晋芳:“网络思维方式―人类思维方式的第五次大变革”,《理论学习》,2002年第1期,第46~48页。

新型能源的种类篇10

生态足迹计算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即生物资源足迹、能源资源足迹以及贸易调整部分。由于缺乏武汉市贸易资料,且考虑到进出口部分在一定生态足迹模型自提出以来便被广泛应用于定量估算区域的可持续性状况。但由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时需用到全球平均产量、均衡因子等不稳定参数,从而影响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而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时使用太阳能作为中间转换参数,参数较固定,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准确。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核心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1]。武汉城市圈于2007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它包括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km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2]。武汉城市圈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是湖北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武汉市为例,从能量角度探讨人类物质需求与生态系统资源供应的关系,采用能值转换率、能值密度等更加稳定的参数计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生态足迹,以克服传统生态足迹方法的缺陷,为判断武汉市以及类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依据和参考。一、研究回顾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和保障。由于生态足迹不仅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而且也体现了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所以广泛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领域[3]。生态足迹概念于1992年由Rees提出,之后wackernagel等协助完善了其内涵和方法,并应用生态足迹指数理论对世界上52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4-5]。生态足迹模型在国外广泛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度量和生态经济中的多个领域,对生态足迹的探讨不再停留于理论阶段,而同时为辅助政府政策和公司制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分析评价基础。生态足迹的概念于1999年引入我国,很多学者对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模型进行了介绍和相关研究[6-7]。近年来,生态足迹模型在国内外得到了进一步研究和讨论,主要涉及生态足迹模型的应用和改进。其中,生态足迹模型的应用不仅体现在从全球到国家到区域等的时空尺度上[8-10],而且更体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上,如:中国木材进口[11]、以色列谷物供给[12]、棉花生产和消费[13-14]、交通系统的评估[15]、相关产品生命周期的评估[16]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此外,还有对生态足迹变化的原因分析[17],利用生态足迹指标进行基于消费方法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研究等[18]。对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研究主要有:利用能量净初级生产量计算生态足迹[19]、基于生态足迹和能值分析集成法对秘鲁的可持续性研究[20]、利用自我组织图的国家生态足迹的聚类分析[21]、利用生产土地利用矩阵计算国际贸易中嵌入式生态足迹[22]、使用热力学方法的改进生态足迹评估方法评估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费量等[23]。纵观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的进展,由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存在一些缺陷,目前对生态足迹的应用已经拓展为对改进模型的应用,而基于能值改进的研究尚较少[20,24-27]。二、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1.研究区概况2008年末,武汉城市圈总面积(5.81万km2)占湖北省总面积(18.59万km2)的31.25%,是湖北省人口、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总人口(2994.30万)占全省人口(5711.00万)的52.43%;GDp(6972.10亿元)占全省GDp(11330.38亿元)的61.50%[28]。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但工业结构偏重(45.50%),高强度开发消耗了大量资源。此外,圈内湖泊湿地萎缩严重,省控湖泊出现富营养化趋势;大气环境质量难以稳定达到二级标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局部地区污染严重。武汉城市圈环境形势严峻,已经成为制约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29]。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位于113°41′-115°05′e,29°58′-31°22′n,境内以平原为主,中部散列东西向残丘。有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的气候特点。境内河湖众多,有长江和汉江、东荆河、滠水河等10条长江支流,且有“百湖之城”之美誉。2008年武汉总面积(8494km2)、总人口(833.24万人)与GDp(3960.08亿元)分别占武汉城市圈的1.46%、28.06%与56.80%。武汉市不仅是湖北省省会,又是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和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据有关资料,2008年,在全国273个城市中,武汉GDp居第15位,绿色GDp居第26位。武汉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比重达7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个百分点。武汉全境面积达8494km2,为武汉城市圈内的特大城市。2009年,武汉市常住人口910万,其中城镇人口537万,人口密度达1071.3人/km2,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破坏较大,水域污染严重,加之气候变化异常,研究武汉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武汉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采用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方法进行可持续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同时可为圈内其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提供一定参考[29]。2.数据来源本研究中,社会、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于《武汉市统计年鉴(2009年)》;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所用的产量因子及均衡因子参考william等人提出的能值;在计算生物资源账户生态足迹时,采用Fao1993年公布的有关生物资源的世界平均产量;计算能源资源账户所使用的全球平均能源足迹采用wackernagel等确定的值[6];产量因子取中国的平均值[30];均衡因子的选取采用wackernagel等的研究成果[5];耕地、林地、草地、化石燃料用地、水域及建筑用地的均衡因子分别为2.80、1.10、0.50、1.10、0.20、2.80,改进模型中的能值转换等数据具体可参考张延安、张芳怡、王闰平等[25-26,31]的研究。#p#分页标题#e#三、研究方法1.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法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可分为生态足迹计算和生态承载力计算两部分。(1)生态足迹的计算。eF=n×rj×∑ni=1aai=n×rj×∑ni=1(ci/pi)(1)式(1)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aai为人均第i种消费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ci为i种商品的人均年消费量;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年(全球)平均土地生产力;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rj为对应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均衡因子;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2)生态承载力的计算。eC=n×ec=n×∑nj=1aj×rj×yj(2)式(2)中:eC为总的生态承载力;n为人口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j为人均生物生产性面积;rj为均衡因子;yj为产量因子;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产量因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同类土地的世界平均生产力的比率。2.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法(1)生态足迹的计算。ef=∑ni=1ai=∑ni=1(ci/p2)(3)式(3)中:ef为人均生态足迹;i为消费项目类型;ai为第i种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ci为第i种资源的人均能值;p2为区域能值密度(区域总能值/区域土地面积)。(2)生态承载力的计算。自然资源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由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速度要快于其再生速度,只有利用可更新资源生态承载力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计算生态承载力时只考虑可更新资源的能值,计算公式为:ec=e/p1(4)式(4)中: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e为可更新资源,p1为全球平均能值密度。在计算生态承载力时,主要考虑以下可更新资源的能值,太阳辐射能、风能、雨水势能、雨水化学能、地球旋转能,为避免重复计算,以其中最大能值作为区域总能值。四、结果与分析1.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分析(1)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武汉市生态足迹分析。生态足迹计算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即生物资源足迹、能源资源足迹以及贸易调整部分。由于缺乏武汉市贸易资料,且考虑到进出口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抵消,故只考虑生物资源足迹和能源资源足迹。生物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生物资源主要考虑农产品、动物产品、水产品、水果、林产品等5类,生物资源产品由农用地,具体为耕地、草地、林地、水域等4类用地产出。计算得武汉市2008年生物资源账户,见表1。能源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能源资源主要考虑煤炭、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柴油、煤油等几种,是由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产出,计算得出武汉市2008年能源资源账户,见表2。(2)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武汉市生态承载力分析。武汉市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筑用地五大类的计算,依据惯例环境容量计算中Co2的吸收一般不做计算。根据联合国的规定,还应该减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12%的均衡面积才是武汉市2008年的生态承载力。然后,将生态足迹需求与生态承载力二者分类汇总就可得到武汉市2008年的生态赤字情况,见表3。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2008年武汉市人均生态足迹是2.75hm2,远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0.25hm2,人均生态赤字达2.50hm2,说明武汉市呈不可持续发展。而从表中还可看出,各用地类型的生态盈余顺序为:林地>草地>水域>耕地>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并且从生态足迹的供给看以耕地为最多,草地为最少,说明生态足迹供给对耕地的依赖性较强。而从需求看,以林地为主,然后是草地和水域,其次才是耕地,这反映了武汉市人们的消费结构,并且也一定程度上说明武汉市丰富的水资源对人们食物结构消费倾向的影响。2.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的分析(1)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的武汉市生态足迹分析。根据式(3),计算出武汉市2008年生态足迹,见表4。(2)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的武汉市生态承载力分析。根据式(4),计算出武汉市2008年生态承载力,见表5。(3)结果分析。武汉市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是2.55hm2(表4),而同年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面积后,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09hm2(表4和表5),因此可得:2008年武汉市生态足迹远超过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达2.46hm2。武汉市对资源环境的利用方式为不可持续性的,这与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结果一致。各土地类型对生态足迹的贡献依次为:水域>林地>草地>耕地>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五、结论与讨论1.结论本文分别运用传统生态足迹模拟和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拟对武汉市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估算,2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即武汉市人均生态足迹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武汉市还应继续转变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要以循环经济为契机,实现从传统“三高一低”向现代“三低一高”的突破。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的自觉和自律,更需要社会公众和各方面的积极参与。2.讨论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由于是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来计算生态足迹和承载力,所以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有它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运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时涉及到全球平均生产力、均衡因子、产量因子等几个参数的选取,这些参数本身并不确切而且很不稳定,而改进的模型所采用的能值转换率、能值密度等参数相对较稳定,更能反映区域特征。所以,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更强,更能准确反映区域可持续利用情况,为决策者提供更真实可靠的信息。#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