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0:53

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篇1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互补设计方法

引言:

当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式和理论都层出不穷,这让该领域的知识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其他领域中的一些不恰当的知识及理论也可能混入其中产生不利影响。互补的思维是一项偏向于哲学的应用思维,互补设计在日产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视觉传达领域中运用互补设计大方式,将会促进视觉传达领域的技术发展。

1.互补的基本含义

从互补的角度来分析事件或者是思想,得出的结论是两件互相矛盾的事件或者是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互补性,这让人们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思考事物和思想的本质,辩证的看待每一个问题。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互补设计,正是运用这种变相的思维方式进行设计,运用这种相互排斥又相互协调的关系扩宽设计的领域,实现对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内的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与包容,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让视觉传达的设计更快的达到设计的要求[1]。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互补设计,就是让设计人员从互相理解的角度去看待设计中的思维模式,达到其他设计思维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老子曾经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意思是世间万物没有阴面就没与阳面,因此阴阳两面是共存的,这种思想很好的展示了自然界中阴阳两级是不能共存的又是互相依赖的,互补设计的理念也正是阴阳两级互补思想的体现。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时候运用互补的设计思想,就要求设计人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是运用单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阴阳辩证思维一样,实现对设计思维的正反两面分析,达到对设计思维的升华。

2.互补设计的方式

互补设计方式建立的是一个事物之间互相有关系的设计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听起来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但实际上正是这种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的心态才能成就更好的视觉传达设计,事物之间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但实际上确是互补的关系。总体来说就是在互补设计思维的视角下,任何对立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让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在辩证思维下思考视觉传达设计,会让设计人员的思考变得更加完善,看待问题的角度变得更加深入。运用这种互补的设计思维,能够对互相对立的概念进行融合,运用各种逻辑思维和方法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更快的到达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

3.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

3.1视觉传达设计思维上的应用

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对概念设计的问题分析,建立设计分析的系统,比如先进行观察、再进行分析、然后将设计想法进行总结、最后在进行想象创造。对各个阶段内进行的设计过程不断的进行系统评价,在众多视觉传达的设计中找到最适合的设计方式,其中问题设置与问题认知是视觉传达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两项设计环节[2]。

互补设计方法在设计思维上的应用主要显示在两个方面上,第一,运用互补视角对视觉传达设计进行分析,即通过正向与反向的视角、相同和不同视角、差别和共性的视角、自我与非自我的视角、过去和未来的视角、正常和无常的视角等一系列互补视角去思考视觉传达的设计思维,开拓设计思维的思想范围,让视觉传达的设计思维变得更加多样性。第二,运用互补的方法让视觉传达思维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完成对视觉传达思维的展现过程,通过更加直白的方式来分析设计的主题和思想,从具体和抽象两个方面来判断设计的思维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向来看待设计思维的呈现,从单向的信息交流看到双向的信息交流,实现对设计思维的多样性看待与辨别。

进行互补方法在视觉传达设计思维上的应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问题的设置,在设计进行的前期准备阶段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特别是要运用互补视角进行分析,在互补设计的知识体系下对视觉传达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积累大量的关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资料和数据,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其次是对设计进行分析,指的是对观察地成果进行理论的分析,从其中找出问题的根本和解决方式,为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再次对设计想法进行总结,找出其中最符合视觉传达设计要求的设计方法,并根据具体的设计思路制定设计方案。最后进行的是想象创造,该阶段的设计比较随性,设计人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实际的设计思维进行结合,在这一阶段中,互补设计能够丰富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让信息的呈现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3]。

3.2视觉传达设计中互补设计的应用规律

在运用互补设计思维的时候需要从思维反向和思维途径两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即以发散思维为代表的水平思维,和以收敛思维为代表的垂直思维。发散思维能够打破人们的常规思维固有的格局与规律,对已经有的观念进行创新,让设计人员进行对新思维的扩展,以此来获得更多具有创作意义和价值的思维,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更多的观点、理论和方案。收敛思维能够让人们在可信的范围内进行思考,思考事物及设计理论的本质,集中精力将设计思维变成现实的设计方案并且得到实施,然后在互补设计思维中找一条适合视觉传达设计的道路。

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项关键的步骤是,对设计思维及设计方案进行展示,形象的展示能够尽快的让设计方案得到实施方的认可,进而尽快的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运用互补的设计完成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收集、加工、翻译、传达、生成、实现等过程,将形象思S与抽象思维的辩证运用到实际的视觉传达设计中来,以目标和体系督促设计人员进行互补设计下的视觉传达设计[4]。

3.3视觉传达设计中互补设计的应用特点

3.3.1叩其两端。互补设计的思想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运用叩其两端的思想对问题进行分析,在设计思维集合的阶段运用互补的视角分析和观察设计思维,由此突破设计思维的局限性,让创新的思维更好地深入到视觉传达的设计中,并且应用的更加全面和具体。

3.3.2反向思考。在运用设计方法时要从反面进行思考,让每一项设计思维都经过两方面的思考,确保所运用的设计思维都是合理的,也可以让大脑进入到一种全新的思考模式,锻炼设计人员的思考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设计中的问题,突破传统的设计障碍[5]。

3.3.3相反相成。从具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上来看,对视觉上传达进行转译和生成、对视觉设计进行归纳和总结、对视觉语言的表达、对视觉秩序的构建、对视觉媒体的选择上,要在对立面进行表达,在相互排斥的基础中实现跨界和协同,这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法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并进行探索[6-8]。

3.3.4以和为主。从互补的角度去理解视觉传达的设计,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视觉传达媒介的变化,对视觉传达设计进行相应的改变,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视觉传达的发展。比如当今社会的视觉传达媒介由印刷媒介朝着数字化媒介发展,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就要以设计数字传达形势为主,从纸张走向屏幕,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走向多面,从逻辑线性走向敏捷跳跃,从信息单一走向信息多样化。视觉传达的设计方法也逐渐在传统印刷媒介和现数字媒介之间不断进行探索,达到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让视觉传达设计与互补设计进行更好的融合,实现对视觉传达设计方法多样性的扩展,让视觉传达设计尽快的达到设计的要求,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设计思维。

总结:

视觉传达的设计虽然是人类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将其与大自然进行结合,很多时候,人类既可以是自然的展现者,又可以是自然的征服者,因此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时候要应用互补技术,将人类与自然的感情进行结合。应用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时,要结合视觉传达的要求和实际的发展情况,采用更加适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潇娴.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5,08:112-115.

[2]吴振英.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及应用[J].艺术科技,2016,11:269.

[3]汪帆,刘严.基于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的建筑外部照明设计方法[J].中华建设,2015,12:114-115.

[4]王潇娴.视觉传达设计转型中的“互补”特性探究[J].设计,2016,21:70-71.

[5]梁秀川.参与体验设计[D].中央美术学院,2014.

[6]黄文.以设计的方式重生试析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J].美苑,2015,03:101-102.

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篇2

图腾一般是指远古时代的民族所崇拜的物品或民族标志。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传播及创新发展,现代文明中的图腾早已不是单一的图腾标志,更多是将图腾进行分解,出现了体现图腾信物的载体,将图腾自身的价值和无限魅力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这样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被称为“图腾文化”。图腾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有效延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经过漫长的演变和发展,现代社会解构图腾文化,在一定的领域中应用图腾文化,开创了具有特色的文化领域,并将图腾文化应用其中,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一、龙凤图腾简述

中国传统的龙凤图腾的萌发与成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从原始先民利用巫术保护自己和崇拜图腾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到人们以各种方式崇拜龙凤,这样的背景下,凤图腾得到不断发展。龙图腾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与中国原始的宗教、神话传说、民风习俗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是在以蛇图腾崇拜为主的华夏族的演变和融合中发展而来的。凤图腾是东方民族的另一个图腾符号,是原始部落中的一个简单代号。而龙凤图腾的标志是远古时代两个部落的联盟。中国古代文化讲究对称,龙、凤也为一组对称,原本是古代先民的崇拜之物,而后逐渐演变成象征福瑞的标志。在今天,龙凤纹样呈现出刚柔并济、形态各异的特点,频繁出现在建筑、服饰等领域,不断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文化因素。

二、龙凤图腾在现代视觉传达领域中的应用

龙凤图腾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表达,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和需求,成为了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素材之一。通过对品牌设计的研究,在现代视觉传达领域,更多的设计师将龙凤图腾和现代的审美观相融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具体的视觉传达领域包括标志的设计、包装的设计、品牌的设计等,在不同的视觉传达领域中,对龙凤图腾的应用也不同。

(一)标志设计与龙凤图腾龙凤图腾是一种文化,能承载人们的感情和需求,更是现代标志设计的重要素材之一。在不少标志的设计中,利用龙凤图腾的元素,赋予标志新的内涵和意义。例如一些运动会的会徽设计中加入龙凤元素,结合现代体育的竞技精神,更加突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相互融合,诠释了美好的意义。还有众多借鉴龙凤图腾的标志设计,如华夏银行的行标、香港的新形象标志灯,都有龙凤图腾的内涵在其中。

(二)包装设计与龙凤图腾现代社会中,包装设计成为一种有效的宣传手段,可以使商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良好的包装设计对商品的销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今,在具体的包装设计中,引入中国传统的龙凤图腾,为整个包装设计提供了较多的素材,也更好的诠释了产品的内涵和意蕴。例如,名为“骄子”的香烟盒设计图案为海水江崖云龙,有龙飞在天,惠泽天下的寓意。另外,含有龙凤纹样的现代包装一般用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中,使产品更加突出,不仅获得了一定的商业价值,也传播的民族文化。

(三)品牌设计与龙凤图腾品牌设计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现代人不再对图腾具有崇拜的观念,但其丰厚的文化内涵被有效运用,龙凤被视为民族文化的象征,产品的品牌标志设计就是要充分体现特色,引导品牌经营的方向。因此,将龙凤图腾应用到品牌设计中,促进了品牌的发展。如在著名的瑞士腕表中国推介会上,设计者以龙凤为主题,其具体的系列表盘上有以龙为造型的图案以及鲜艳的活动色,极好的展现了龙凤元素,使这一品牌的手表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另外,龙凤图腾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还有不断演变的图形纹样,都对现代视觉传达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篇3

【关键词】区域文化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创新应用

一、引言

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设计理念已成为衡量设计师自身素养和设计水准的新标准。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也顺应时展需要,与时俱进地开始同步跟进和调整教学改革的探索。由中国美术学院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设计学”学科体系构建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它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很迅速。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需要结合“东方设计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及时研究和调整相关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将区域文化特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明确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探索,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人才。

二、区域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相互融合发展的作用

当代艺术设计正朝着繁荣多元的方向发展,专业间的交叉、整合将成为未来的主题。中国设计的前进方向也将在融合世界优秀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探索“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展现“东方设计学”风貌,是中国现代设计人的职责所在。充分发挥地区文化优势,将其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之中,通过本土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能使其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璀璨多姿的区域文化特色在艺术设计领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与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研究,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实现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内蕴丰厚,形态多样,是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宝藏。在研究国内外先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区文化优势,将其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之中,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来进行区域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在探索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让区域文化特色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应用,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探索构建“东方设计学”学科教学体系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区域文化特色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与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根据区域特色在原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加强课程设置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以及多样性。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工作,与本地区其他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互补发展,减少在专业建设中的重复设置,注重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交叉专业建设发展的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如何适时将区域文化特色元素引入教学内容之中,探索区域文化特色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给学生更多的利于发挥个性特点的空间,培养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构建独具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品牌,能有效丰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与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三)区域文化特色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合发展,是提高师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

区域文化伴随着民俗民风而发展和完善,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诸多因素基础上所形成。把本土文化特色的相关内容融入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之中,建设科研和教学水平较高、结构合理、适应专业发展要求,具有实施素质教育活动能力的创新型师资队伍,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资建设,将研究经验和探索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并通过与区域相关特色企业的接洽,加快科研成果向行业产出转化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艺术设计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融入区域特色文化,让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丰富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在帮助学生丰富和提升设计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传承和宣传区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应用实例分析

创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教学方法,将区域文化特色融入培养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之中。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特点来研究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创新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地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优秀应用技术型设计专门人才。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入了解区域文化特色,提炼出适合进行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的元素,并将其融合在教学内容和设计实践之中,探寻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和应用的有效途径,一直是笔者所研究和关注的教学改革探索方向,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现以笔者所在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包装设计》为例,对桂林区域文化特色在课程教学中的两个应用实例进行分析探讨。桂林位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民族融合区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根据这一特色及相应的市场发展需求,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与桂林旅游相关的产品包装设计上,切实为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桂林地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优秀应用技术型设计人才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实践。

(一)竹制材料旅游工艺品或纪念品包装设计

桂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湿润,雨水充足,气候宜人的环境下竹子生长茂盛。竹子质地可塑性强,易于雕刻,使得竹材料在桂林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中得到大量的使用。根据这一特色,在进行《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竹制材料的桂林旅游工艺品或纪念品的包装设计作为课程作业的具体设计对象,引导学生们在对桂林的本土文化特色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一定的对象进行相关主题的设计实践。

设计效果展示在一次《包装设计》课的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对桂林区域文化进行充分调研,有意识地让他们注意到由于桂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大量文人墨客的聚集,使得桂林地区饮茶和饮酒盛行,而竹制器具正是桂林当地常被使用的盛茶、盛酒用具,也是作为馈赠和旅游纪念的不错选择之一。进而以竹制茶具、酒具作为设计素材,让学生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再结合桂林特色文化做更深层次的了解,提炼出可供拓展的元素来进行竹制茶具或酒具的包装设计实践。如图1和图2的包装设计作品――“竹韵”茶具系列包装设计,是为一套竹制茶具所设计的包装,包括有茶壶、茶杯、茶匙等竹制茶具的内外包装。设计者从竹制产品的原生态这一特色出发,选用了桂林当地的土麻布作为包装的主要材料,以纯手工进行缝制和制作。桂林土麻布可以选择的颜色相对单一,所以设计者加以南印花布作为点缀,并将这一套茶具包装的外包装盒盖参考我国的传统服饰“唐装”的形式做了一定的设计处理。

(二)特色食品包装设计

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有一种说法是桂林因“桂树成林”而得名。在桂林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见很多的桂花树。秋天走在街道上,一阵一阵的桂花香味扑鼻而来,也为桂林增添了一道独有的风景。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酒等由桂花所制成的各种食品健康味美,也和“桂林三宝”一样是受到旅游者们欢迎和喜爱的食品。这些食品的包装设计也是融合桂林区域特色进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桂”食品包装设计(D3)就是学生根据桂林区域特色所设计的一套桂花食品系列的包装设计。设计者从桂花食品的选料天然和桂林争创绿色环保旅游城市这两个立足点出发,选用清新而充满生机的绿色作为整体包装设计的基调,并将桂林传统南糖包装所常用的牛皮纸、麻绳运用于包装之中,设计出来的“桂”食品礼盒包装桂林地方特色浓郁。

山水文化、藩王文化、史前人类文化、古运河文化、抗战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桂林地区还有很多区域特色文化可以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创新应用。如何更好地将桂林区域特色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区域特色文化应用到设计实践之中,对区域文化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从实践中去领略这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培养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适应地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东方设计学”学科体系构建及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在桂林地区的一种探索。

四、结语

区域特色文化内容丰富,是我们华夏儿女所共同拥有的珍贵文化财富。区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在传承和创新区域特色文化的同时,为不同区域院校具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利用元素和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的拓展空间。将区域特色文化合理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实践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时俱进地契合了地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艺术设计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急需的走在行业尖端的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也是“东方设计学”学科体系构建及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桂林市旅游局.桂林旅游志[e].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吕胜中.再见传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陈旭.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改革与思考[C].proceedingsofthe200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ustrialDesign(Volume1),2008(12).

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篇4

 

关键词:设计美学 传统美学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因其广泛的传达领域和可操作性,以相对年轻的现代姿态蒸蒸萌发。事实上,在有人称之为“读图时代”的今天,即便主体不去主动关注,也仍然无法回避视觉传递中大量的强制性灌输。仅从感观角度出发,用技术改造来追求各种新奇视觉效果的设计已成为过去的“时尚”,随着我们的视觉环境变成空前丰富多彩、缤纷陈杂的多媒体信息时代,且大众审美需求、趣味的丰富与提高,以追求视觉刺激或是单纯实现视觉改造来吸引眼球的设计道路变得狭窄而势显穷途。

   设计美学因现代设计的兴起而产生,作为新兴的美学研究领域,边缘特征不容忽视。正是因为这些“边缘”,如不同的学科、学说、视野、性质、性别、思想境界、东西方文化、古今文化、南北地域等等,使得设计美学具有无限的生机和广泛的美学特征。诸多的文化现象在现代主义时期的分离和对立状态,在具有后现代气质的今天,由生硬的边界转向彼此的融合与对话。如著名平面大师靳棣强所言,美德原则有三:一是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二是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三是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在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大美学关照下,从历史审美渊源中探索视觉传达设计的现代性和创意语境,既是一种边缘对话,也是一次继承与磨合,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产生极大的可塑空间。

一、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符号学

   设计美学作为一门实用美学,首先坚持的是设计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才能谈得上有意义的原创风格。欧盟1995年度的《创新绿皮书》指出,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成为可能”。平面设计领域的功能性之说虽不像产品设计或环境设计那样具有极大的日用功能,但它最大的功能在于有效的信息传达。因此,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虽主要限于平面领域的表现方式,但显然不是同属平面领域的架上绘画,毫无约束地自我释放或自由表现,而意味着在特定情景下成功的实现设计元素的新组合。一切可利用的视觉元素此时都转化成符号,具有能指和所指性质。这些组合既可通过设计新成品和新特性实现,也可通过创造新设计方法,开拓新领域来实现。但不论设计创新的方式如何多样,在本质上它都需要实际的依据,这些依据存在于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脉络中。即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必须依据对审美习惯,思维方式等的了解,形成可供产生延续性联想的文脉。

成功的视觉传达设计在观念上使用了加法,而在造型上使用的是减法,设计元素往往简洁明确,便于在短时间内使受众产生较强的记忆和有效而准确的信息读取。象征手法和隐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大量运用实现并印证了符号学中能指和所指的意义:通过造型符号的表达,引指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适时的联想。设计作品与观看者之间的对话就是通过从能指到所指的联想实现的。

   就在现代我们开始强调设计作品与欣赏者、设计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对话时,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美学早已提出“对话”的思辩融会型审美观,主张天人对话、人人对话。道家追求的“道”、“德”、“气”、“神”、“一”、“元”等,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对立两级对话和融合后形成的与生命和自我融为一体的“边缘地带”。《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亦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其精髓于设计美学中运用正是从两级对话中衍生出来的无数边缘,而这些边缘带来的可能性造就了语言的丰富变化。中国古代“绘事后素”、“计白当黑”等审美法则都是道家玄素文化的高境。道家太极图被现代设计界公认为是完美的标志图形;2008年申奥标志也于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国传统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成功地为世界所认同。

 二、理学美学与现代设计伦理

   宋代朱熹的理学美学以其审美境界论,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诚为关照人文的大美学思想。理学美学理论不止是在于传达美的知识,更在于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朱熹美学实际上成为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审美境界中心性虚灵和道德提升是其美学的终极关怀。《朱子语类》(卷七五)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这个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亦皆有个形迹。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物必有则。朱熹既讲道器不离,又讲体用不二。宋学对朱熹的理学美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具有理性审美本质的思考。“理”在这儿不是知识和逻辑,而是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精神境界和精神气象。朱熹认为,人虽然只有一个心,但这个心却有不同的“知觉”方式。“道心”偏于理性省察,是形上之思,最终走向理学,“人心”偏于感性玩味,是具象之思,最终走向美学。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设计本体的具象之美如何从泛化的图形游戏到设讨一情境和设计意味的提高,重要的一点是不仅只以悦人的视觉形象直白以物的使用和经济价值,更是传递一种物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关系。寄道于器的传统设计美学观在现在视觉传达中依然是不可摒弃的。

   朱熹美学另一个于视觉传达设计产生对话机遇的观点在于《朱子语类》(卷七十八)语:“人心是知觉,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底,未是不好,只是危。”这“目之于色,耳之于声”,指的就是审美冲动。而视觉传达中以宣传商品为目的的过渡设计引发的审美冲动,其结果很有可能是资源的浪费和重复购买,如一些过渡的商品包装等,这既违背了设计的“德”,也将造成设计污染。视觉传达设计在考虑到忠实于产品宣传的同时,也应在大环境中起到良陛循环作用,即对审美需求和品味以及购买的正确引导作用。

   三、传统造物观与现代设计观

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篇5

一、研究目的

国画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在一些创作角度上有所重复,因此,二者也有了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可能。在新世纪,时代整体要求我们要学会推陈出新,视觉传达设计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性、包容性。更因为这种原因,视觉传达艺术要学会吸收借鉴其他的优秀艺术形式,这既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创新。国画艺术中的许多元素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一方面会使传统国画艺术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也会将视觉传达设计推向更新更高的山峰。

二、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中本土文化的不足

平面视觉符号即文字、图画和标志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达到设计交流目的的重要信息。视觉传达设计一般也称为平面设计,但它的范围比平面设计要广。随着电子信息及数据传媒领域的发展,行业对视觉传达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独到深厚的内涵。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来源于文化内涵,尤其具备国画笔墨元素的传统文化,更加有着古老而神秘的本土气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立足于华夏文化、挖掘出文化内涵,才能得到该领域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认同。

三、国画中传统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国画中的水墨元素是多数的视觉传达设计者广泛借鉴的一种中国传统元素。视觉传达设计在国画中的传统水墨元素中的挖掘,主要是水墨元素中的朴素美,和意境美。国画艺术讲究用线条来勾勒一个充满韵味的神秘世界,韵味的线条中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然率真的感觉,墨点深浅,圈点出艺术中千回百转的故事,折射出丰富的人生哲理。深厚的文化意蕴蕴含于国画艺术的水墨元素中,凝聚着中国人的传统民族情感。国画艺术中的水墨元素关注视觉上的体现,在整体形象的绘画中往往传达出一种饶有滋味的内涵,回味无穷,展现了传统文化领域一种含蓄的美感。整体结构与线条的驾驭在国画中是画者及阅赏者尤为关注的地方,这两种因素也启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创作。这种强烈的疏密、浓淡对比,展现了一种哲学上阴阳相生的理念。从整体上来看,视觉设计汲取国画艺术中水墨元素的精华大多取决于创作者对点、线、面的架构和形体曲直、刚柔、疏密对比的穿插运用,力求在艺术节奏感与艺术韵律感上两者的相互统一,引发一种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张力,这就在侧面上积极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理念与灵感。当代社会,视觉传达设计中,一方面充分汲取了水墨元素朴素的美感,另一方面,也汲取了国画创作水墨元素意境的美感。国画艺术中的水墨元素在很多的视觉传达设计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当代艺术家设计的众多大型比赛的会徽标志就大多运用了水墨元素,通过浓墨在纸上的自然渗透,线条在纸张上的灵活跳跃,装点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背景与内容,点明了中华文化的主题与比赛弘扬的精神。墨迹和纸张之间巧妙结合,构成了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用墨色渲染纸张,用纸张限制构图,使视觉设计不仅具有一种几何线条的美感,也呈现出不拘泥的向外扩张的特点,这样的两种意象,成就了绘画,也成就了设计,形成了一种相互映衬,富有视觉冲击力。从总体上来看,国画艺术中的水墨元素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尤其在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运用中,只有我们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才能更好地将二者进行结合,进一步到达新的艺术境界,让传统的国画艺术在现代艺术形式中焕发新生,让视觉设计在国画基础上爆发活力。

四、国画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民族化及本土化进程中的影响

1.文化影响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国画艺术广泛应用与视觉传达设计中,不仅内涵深刻,而且带有强烈的民族特有的烙印,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2.经济影响国画艺术作为一种传统元素,不仅能创造性的融入视觉传达,还具有极大的经济前景,充满民族色彩的文化创意一方面令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含蓄的东方韵味也符合大众的口味,也带有神秘的东方色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有一定的实力。随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发展,国画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结合能创造出广阔的市场空间,会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篇6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多元化人性化

视觉传达设计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运用一些视觉标识来对不同的信息进行表达,设计者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视觉传达设计这一词流行于1960年的东京,在一次世界设计大赛之后开始被人们所渐渐知晓,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包含一些媒体以及纸质资料等对信息传达的媒介。随着社会环境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终于走向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数字化生存已经不再是陌生的名词。而视觉传达设计也渐渐超越了其原先的范畴走向越来越广的领域,又多了比如印刷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影像设计、视觉环境设计等。这无不说明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一、视觉传达的变现方式和设计内容

(一)表现方式――动态化、综合化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它体现着设计的鲜明特点和时代内涵,其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的出现和产品材料的开发应用而不断扩大,并广泛地涉及到其他领域,如美学、心理学、机械学、伦理学等。渐渐形成了一个与其他视觉媒介关联并相互协作的设计新领域。所以说今天的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是不平面的平面设计了。

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不断发展,在进入高度发展和文明的今天,大众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已不是单纯地停留在一个物理属性上,而是物体的真正形态――包括心理学、物理学以至哲学的形。”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了今天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探索某些新的价值,其要求今天的设计者必须追求一种新的空间效果――即三维空间和四维空间,视觉传达设计也远远不再是只局限于二维空间的框架中了。

(二)设计内容――人性化、理性化

人尽皆知的是视觉传达设计是介于艺术与商业之间并且同时为为现代商业所服务的艺术。通过视觉形象传达给消费者,因此它起着沟通的作用。虽然视觉传达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然而发展速度却让人咂舌。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中国营造了巨大的经济市场,同时给艺术设计的领域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虽然设计者们不是商人,但大多时候都在为商人工作,因此商业性、功利性也逐渐就成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主题,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同时要更多地注入各种文化与新鲜事物的因素。评判一件设计产品是否是好设计,不仅仅要具有良好的功能和美观的造型,它还与是否节约能源、是否会污染环境、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联系起来。如近几年人类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空气污染、温室效应、能源浪费等等一系列的现象层出不穷。设计者要利用这些当下大众关心的题材,引起大众的兴趣,且引起他们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反思。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

(一)推动中国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因素

从1990年以后,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经济体制,随着这种经济体制的发展以及完善,为上述设计的改进以及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现如今这种设计理念在不断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中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差不多延伸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接受。另外,当今社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高科技的产品应运而生,这些高端的技术与视觉设计进行有机的结合,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宽阔,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二)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主要表现

一方面,运用计算机对设计进行帮助已经占据了当今设计的主要市场,视觉传达设计也逐渐的从以前具象物体信息转变成抽象的数字信息。数码图形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而也帮助电脑辅助设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的输送以及运用不再受到空间和地域等因素的阻碍,让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使各种信息能够进行交叉组合,通过这种看不见的网络技术把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从而让人们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设计师要对不同的知识进行学习探索,掌握各种学科的基础知识

当今这个社会,正处在各种高端技术快速发展,创新理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有利的环境下,视觉设计肯定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结合实际来看,设计师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单单运用到一方面的知识,而是多种知识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的情况,这就需要设计师要对不同的知识进行学习探索,掌握各种学科的基础知识。

(二)视觉传达设计将越来越渗透人文关怀的精神

现在全世界正在朝着一体化的形式发展,并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原来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及落后的传播媒介,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多元信息的需求。现在的人们多追求创新,这就对以往的设计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设计上面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改进,从而应运而生了一些新的设计。

(三)视觉传达设计将更多地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获得启发

每个人对视觉的要求是不同的,可以说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自身性格特点等存在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视觉形象会有完全不同的认识,从而也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这些不同就促使着设计要不断的进行更新,以求适应各种差异。

综上所述,如今视觉传达专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发达,一个好的视觉传达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现代的各种多元化科技和大众的视觉心理,并且更应认识到信息接受者并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收纳器,而是一个具有积极主动的内驱力的主体,而设计是一种需要不仅仅是装饰。

参考文献:

[1]孙晓雯.浅谈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

[2]李世林,卢杰,王菊.论平面设计中的第四度空间[J].艺术与设计,2008.

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篇7

(一)色彩的营造

基于这一前提,人们对于不同的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各不相同。通常,红色是活力和激情的象征,绿色是希望、温暖的象征,蓝色一般给人带来遥远、忧郁、宁静的感觉等等。另一方面,冷暖色调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也大相径庭。通常暖色调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更符合普通寻常人的审美,而冷色调通常以冷艳、个性著称,是当代许多个性鲜明的艺术设计者较为青睐的色系。因此,通过运用不同的基色和色调,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通常鲜明的颜色或是个性化的色调能够产生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造型的营造

在多媒体艺术设计中,由于设计空间的局限性,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界面的有效性以及所设计内容的充实性。此外,要在多媒体艺术设计中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造型,而造型是否合理又可以从点、面、线条的布局方式来体现。网站设计是多媒体领域艺术设计的一种形式,在整个网页布局中,是否能对受众产生视觉冲击效果,需要从文字的排班和结构、图片的插入是否合理以及背景色彩基调是否符合标准等几个方面来判定,成功的实例如图一中所示,通过对文字、图片合理的布局,充分突出主题以及网站的特点,从而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冲击效果。

(三)图像的营造

人们对多媒体领域中的艺术设计效果的审美要求正日益上升。传统的多媒体艺术设计的视觉效果不强,究其原因,是由于传统艺术设计在多媒体领域中只运用了静态图片、文字等元素,而在当代社会高科技水平的带动下,设计工作者将更多的动态图片、flash应用于多媒体领域的艺术设计当中,通过与色彩和布局的合理结合,充分将设计主题展现出来,带给人们以良好并强烈的视觉效果。然而,在运用动态图片或flash的同时,需要注意使用的合理程度,不可过分使用。不能因为动画的引人注目而过多地强调动画本身,只有图像和flash互相配合才能实现效果的最优化[2]。

二、多媒体艺术设计中视觉冲击的重要性

多媒体艺术设计中的视觉冲击能够更好地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进行表现与传达。其实这种以数码技术支持的网络、多媒体设计也是属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但有些人始终认为,多媒体设计最主要的是内容,可是,红花还需要绿叶陪衬,任何一件有实在意义的东西只有经过包装后,才能更加充分展示它那最有价值的一面[3]。媒体领域中的艺术设计带来的视觉冲击,不仅能降设计理念充分表现出来,还能产生真实感,因此,通过视觉冲击的特有的表现能力,将设计者想要表现的信息充分的传达,不仅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又能使人们直接了解有用的信息,增加了信息的快捷传递,提高了视觉创新。

三、结束语

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篇8

关键词:招贴设计;个性化;文字创意

平面设计中的图形经常被称为“视觉语言”,文字视觉语言也被称为“文字图形化的表现”,这是从信息传达的功能角度对图形的描述。在现代视觉传达领域中,文字是构成信息的基本元素。而当文字由叙述向表现提升时,文字的力量在以视觉为导向的平面化版式设计中非但没有减弱,而是空前加强并与版面中其他构成元素共建互动界面,成为传达信息与深化概念不可或缺的视觉要素,在平面视觉语言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个性魅力。

但与此同时,伴随电脑设计领域的不断拓展,许多作品盲目沉浸于电脑字体形式的玩味中,使太多的文字缺乏生命力,文字的个性魅力在实际应中呈现弱化现象。综上所述,本文把文字个性化视觉语言置于平面设计平台上,着重对“招贴中文字个性化的视觉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与探讨。

1文字视觉语言的表现形式

(1)文字的造型。首先,文字视觉语言的个性化首先表现在造型创意的独特性上。当今的文字大量应用于商业视觉传达领域,所传递的信息需要清晰、直观,这样的环境更叫需作者:汇景印刷有限公司要新的创意思路,设计师必须在以字体为主要造型语言的基础上,努力寻求适合辅助主题的各种表现契机,从而使文字获得新颖的视觉表现力。

近年来,一些设计作品在文字的设计上注重形意结合,通过以“意”造型、以“形”表意之间的巧妙吻合,使文字完成由“意”到“形”的视觉转换,进而形成文字视觉语言个性化的表现形式。例如,文字造型运用形与意的互相借用进行转化,在保持文字字型的同时,将“电脑”中的“电”中间的笔画上借用较为现代化的图形@,形成以形表意的精神内涵。突出电脑的电字,使得文字图形化,以达到更好的视觉识别效果,给人更强的视觉感受。在以文字为视觉造型元素的设计过程中,这是寻找文字设计切入点的有效手段。

在文字设计过程中,一个更为显著的动向是文字的设计逐渐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即通过分解传统设计中的文字排列结构、进行有趣味的编排、重组,增强了画面的空间厚度,从而使版面具有更深的层次。如果说文字的应用与编排方式在传统设计中显得较为单一、呆板的话,那么现代字体的表现方式在应用舞台上则呈现极大的灵活性,着力寻求视觉上的标新立异,以增强作品的活力与视觉冲击力,如上文举例。解构这一有效的作法就是从画面文字的构成形式与编排上进行深入,这样做既能突出产品的特点,又可以提升视觉的亮点。当然,不同的编排方式会给受众传达不同的视觉信息。如:文字与文字之间的大小、间隔、比例、以及文字点、线、面间灵活有机的编排,都会产生多种可能的个性化表现形式。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汉字具有非常丰富的表情变化,其体态动向、间架结构、横竖撇捺的视觉流向等均可呈现出个性化、风格化的视觉语言形式,这些都有待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探索。

(2)文字的色彩。色彩是把握人生的视觉第一关键所在,也是一副招贴设计表现形式重点所在,一副有个性的色彩,往往更能抓住消费者的视线,色彩通过结合具体的形象,运用不同的色调,让观众产生不同的生理反映和心理联想,树立牢固的商品形象,产生悦目的亲切感,吸引与促进消费者的欲望。为此,设计者对色彩的运用可以说达到极致。

在平面视觉传达中,色彩凭借光源让自身展现不同的颜色效应。鉴于颜色在很多方面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工程心理学家和广告心理学家纷纷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以求通过颜色视觉的刺激,达到更佳的工作效益或广告效益。所以在文字视觉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色彩就占有无可比拟的视觉优势,从而更能体现出文字独特、强烈的一面。在招贴中应用的颜色视觉刺激,至少有这几方面的功效:1)吸引人们对招贴的注意力;2)完全真实地体现文字视觉语言的特殊性,从而使人产生美感;3)可以强调所要突出的主题,以及作者的主要意图;这一切,都是以加强刺激、增强记忆为出发点的。

招贴设计就是一种很明显的,通过文字造型,通过色彩搭配,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的招贴设计。招贴中运用大量的跳跃性色彩,使得人的眼球在看到这幅招贴设计时,就眼前一亮,此招贴是突破了以往的苏州印象的招贴设计形式,在运用传统设计元素(字体)的同时,也运用了强烈对比的色彩设计。

(3)文字的编排。文字设计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字体自身的书写,同时也在于其运用地排列组合是否得当。一件作品中的文字排列不当,拥挤杂乱,缺乏视线流动的顺序,不仅会影响字体本身的美感,也不利于观众进行有效的阅读,则难以产生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要取得良好的排列效果,关键在于找出不同字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其不同的对立因素予以和谐的组合,在保持其各自的个性特征的同时,又取得整体的协调感。为了造成生动对比的视觉效果,可以从风格、大小、方向、明暗度等方面选择对比的因素。但为了达到整体上组合的统一,又需要从风格、大小、方向、明暗度等方面选择选择协调相同的因素。将对比与协调的因素在服从于表达主题的需要下有分寸的运用,能造成既对比又协调的,具有视觉审美价值的文字组合效果。

2招贴中的文字视觉语言运用

在平面设计领域,文字设计不仅仅是对文字视觉形态的设计,而重要的是在于综合的使用。依靠文字形态变化版面有组织的编排,从而达到信息传达与视觉美感传达的兼容并蓄是现代艺术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如何选择切合主题的文字?文字间进行怎样的编排能呈现个性化的视觉语言?怎样才能达到较为合适的表现效果?这一切都包含在文字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围绕着如何“用字”的问题,几乎渗透到了平面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在计算机普及的现代设计领域,文字的设计的工作很大一部分由计算机代替人脑完成了(很多平面设计软件中都有制作艺术汉字的引导,以及提供了数十上百种的现成字体)。但设计作品所面对的观众始终是人脑而不是电脑,因而,在一些需要涉及人的思维的方面电脑是始终不可替代人脑来完成的,例如创意、审美之类。电脑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师的创作领域更为开阔,也是设计师展开了对文字更为自由的控制。在多种可能的文字表现形式中,有如下变换:

(1)字体本身结构的变化。现代文字表达形式带有较强的“表现内涵”,可单独成为设计的主体,在文字的个性处理上包含设计师对主体的理解,对设计法则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设计使自身的艺术素养、艺术品位。文字是画面中的能动因素,是比图案、色彩更为直接传递信息的手段,其应用在包装装潢、商业招贴等领域能更为突出体现其能动价值。在现代设计中,有很多的招贴是通过打散字体结构来组合画面的,这样就给画面一个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也使字体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形式,新的组合就能够给画面营造出新的视觉感受。

(2)多种字体的组合。在设计中相同的字体或不同字体组成行与落,处于画面中不同的空间位置,与其他视觉元素之间产生大小不同的空间张力,那么不同位置组合就会自然触及人们的多种视觉联想,而视觉传达的标准就是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是否能在受众的心理产生共鸣。在北京2008奥运会招贴设计,通过文体在版面空间中不同位置的编排,为受众提供多种动感的视觉联想,满足了受众的视觉需求,由此完成从北京2008奥运会到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这一理念的传达,这种应用手法不仅仅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视觉设计工作者所致力的目标。

(3)文字的图形化。在招贴设计作品中,设计师为了强调文字的图形功能,除必须传达信息文字外,削弱其他文字元素的阅读功能,而以其造型美感取胜,在实际应用中,这是有意识地运用夸张手法处理的加强、减弱关系。现代招贴设计大都注重文字阅读功能的同时,也很注重文字的图形功能,即“文字视觉化”。这样既能够传达作者所要传达给大众的文字讯息,也能够在直白表述的基础上使文字更贴和主题,起到更加强调主题的作用。例如,台湾设计师崔兴松的文字体招贴作品,在对版面整体风格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局部的变化,运用文字形象的独特之处,营造出字体独特的视觉魅力,突出个性化的版面效果,创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视觉语言。这种招贴设计机能够体现主题要求,也能够突出文字的美感以及强烈的视觉表现力,还能够表现一定的文化性。

3招贴中文字应遵循的原则

(1)招贴文字中的可读性。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因此,设计中的文字应避免繁杂零乱,使人易认、易懂,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忘记了文字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的传达作者的意图、表达设计的主题和构想意念。

(2)设计中英赋予文字个性。文字的设计思想既高妙又单纯,它实际上只以“点画”两种元素构架而成;所谓的“永字八法”中,不同的笔画式样均可看成点画的不同位置与样式。早在宋代,便有学者提出点也是一种画的“一画构成”理论。但文字的结构方式却丰富无比、不可穷尽且有法度课寻。几千年来文字发展选择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更为重要的是,文字的设计思想揭示了平面设计的逻辑本质,并将其逻辑方式发展到与人类活动能作最广泛完美的联络。

其实,每一个文字都是这样的“产品”,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华文明,迁延并光大了中华文化。其实,最初的文字就直接称之为“文”,中国文字统一后的第一部字典便称为“说文”,在这部辞书经典中也明确地将汉字的结构规律与法则总结出来,并明确地指出“交画为文”的道理。而“文明”“文化”这些词汇,所总结的正是文字哪种“无物不明、无识不化”的特殊功能。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文字已成了最完善的“视觉平面信息记录体系”。

(3)在视觉上应给人以美感。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文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它必须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字型设计良好,组合巧妙的文字能使人感到愉快,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反应。反之,则使人看后心里不愉快,视觉上难以产生美感,甚至会让观众拒而不看,这样必定难以传达出作者想表现出的意图和构想。

参考文献:

[1]王雪青,陈沙华.字体创造设计[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

[2]郝玉明,王丽莎.与字共舞:让文字随心而动[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

[3]郭小强.中国民间汉字艺术和设计[J].北京:中国装饰杂志,2006.

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篇9

摘要:信息时代,人类生活方式变化,传统视觉传达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传达的需求。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手段的成熟,为视觉传达提供了新的形式一新媒体。作为新技术、靳媒介条件下的特定传达方式,新媒体吸纳传统媒介的优势,结合互联网及各种交互技术,更有效地实现信息传播,逐渐成为视觉传达最主要的方式。与传统设计门类相比,新媒体视觉传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它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全方位地进行信息传达;其次,在设计方法上,既借鉴已有媒体又有所创新,发展出适应新媒体特性的设计方法。

1媒体形式的发散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逐渐超越了它的原有范畴,走向更宽厂一的领域。数码艺术、数字影像、网页交互、多媒体广告等相继出现,数字视觉在不断挑战已有视觉形式的同时,也在充实着视觉传达的外延。多元化的视觉观念暗示着新的视觉传达方式将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产生一种新的媒体,以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为基础,在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支持下开拓新的传达领域,继承发展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这种“新媒体”综合多种媒体形式,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动画等于一身,结合互联网与交互技术,使作品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交换性,成为新媒介、新技术条件下一种特定的传达方式,真正实现全方位、多感官地信息传播。

2视觉传达的变异

作为视觉传达的最新发展,新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与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具有原则上的相似性,但在传播、显示、操作等方面,“新”“旧”媒体有着很大差异。例如:相对于印刷品而言,显示屏幕更适合“浏览”而不易于“阅读”;“新媒体”中各种信息以相互链接的方式存在,彼此没有顺序上的固定位置,信息随浏览者的选择以非线性的方式输出,而传统媒介,无论是书籍或是影像,信息呈现都受到预先安排的顺序制约:传统传达领域对于技术更新的反应相对迟缓,而以高速发展的科技为其信息传播基础的“新媒体”则要求设计时刻与科技紧密结合,并随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出更新的传达形式。发展迅速的“新媒体”为设计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现手段,帮助实现更多的创意可能,为大众带来更新鲜的视觉体验与更富于趣味性的信息获取过程。“新媒体”不仅使得设计过程发生变化,对设计风格、设计思维方式也产生深刻影响。活动的版面布局及全方位的交互要求设计者时刻以运动的眼光看待版式编排和视觉效果,不但考虑静态的视觉效果,还要设想视觉元素与观众互动之后可能呈现出的种种样貌,通过针对性的设计避免对信息传达的干扰或画面的不美观。视频、动画将作为常用元素,与文字、图形共同构成版面。“新媒体”的易编辑性也使设计师可以设计多种版面方案和视觉效果,随时更换以应对观众的日益细分及不同喜好,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有效完成信息传达。

3互动式编排灵活自由

融合多种媒介形式与多媒体技术的新媒体实现了同一平面中多个、多层信息的同时显示,并可根据浏览需要任意放大缩小、摆放、堆叠屏幕内容,信息呈现不再受版面尺寸或显示区域大小限制,交互式操作的加人也为传达过程增添了趣味。德国波恩联邦美术馆内陈列有一个以法老图坦卡蒙统治下的古埃及为主题的互动展示。在4.5平方米的展台上投射,有顺着尼罗河谷延伸的整个法老统治区域地图,重要的城市、寺庙或历史事件发生地等信息在地图相应位置都有标注。参观者用手触击任意信息点,与之相关的文化、宗教信息便会以文字、图像、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展开,每组信息下方都会显示一些控制图标,可实现浏览链接信息、重新播放等功能。参观者面前的展示区域往往会有多个信息点,若在当前信息播放时又点击另一信息点,当前信息会自动关闭,并在原位置展开新的信息。同一位置、同一显示区域中,通过参观者自己选择、控制可交替显示多组信息,结合标注于地图上的地理位置,使参观者更易于理解各组信息之间的联系,也实现了有限的显示区域内尽量详尽的信息的展示。在实现有效信息传达的基础上获得最佳视觉美感是对视觉媒介的普遍要求,“新媒体”继承了传统媒介的版式风格又结合自身特性发展出了独特的编排方式。

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篇10

论文摘要:信息时代,人类生活方式变化,传统视觉传达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传达的需求。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手段的成熟,为视觉传达提供了新的形式一新媒体。作为新技术、靳媒介条件下的特定传达方式,新媒体吸纳传统媒介的优势,结合互联网及各种交互技术,更有效地实现信息传播,逐渐成为视觉传达最主要的方式。与传统设计门类相比,新媒体视觉传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它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全方位地进行信息传达;其次,在设计方法上,既借鉴已有媒体又有所创新,发展出适应新媒体特性的设计方法。

1媒体形式的发散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逐渐超越了它的原有范畴,走向更宽厂一的领域。数码艺术、数字影像、网页交互、多媒体广告等相继出现,数字视觉在不断挑战已有视觉形式的同时,也在充实着视觉传达的外延。多元化的视觉观念暗示着新的视觉传达方式将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产生一种新的媒体,以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为基础,在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支持下开拓新的传达领域,继承发展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这种“新媒体”综合多种媒体形式,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动画等于一身,结合互联网与交互技术,使作品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交换性,成为新媒介、新技术条件下一种特定的传达方式,真正实现全方位、多感官地信息传播。

2视觉传达的变异

作为视觉传达的最新发展,新媒体视觉传达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与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具有原则上的相似性,但在传播、显示、操作等方面,“新”“旧”媒体有着很大差异。www.133229.Com例如:相对于印刷品而言,显示屏幕更适合“浏览”而不易于“阅读”;“新媒体”中各种信息以相互链接的方式存在,彼此没有顺序上的固定位置,信息随浏览者的选择以非线性的方式输出,而传统媒介,无论是书籍或是影像,信息呈现都受到预先安排的顺序制约:传统传达领域对于技术更新的反应相对迟缓,而以高速发展的科技为其信息传播基础的“新媒体”则要求设计时刻与科技紧密结合,并随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出更新的传达形式。发展迅速的“新媒体”为设计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现手段,帮助实现更多的创意可能,为大众带来更新鲜的视觉体验与更富于趣味性的信息获取过程。“新媒体”不仅使得设计过程发生变化,对设计风格、设计思维方式也产生深刻影响。活动的版面布局及全方位的交互要求设计者时刻以运动的眼光看待版式编排和视觉效果,不但考虑静态的视觉效果,还要设想视觉元素与观众互动之后可能呈现出的种种样貌,通过针对性的设计避免对信息传达的干扰或画面的不美观。视频、动画将作为常用元素,与文字、图形共同构成版面。“新媒体”的易编辑性也使设计师可以设计多种版面方案和视觉效果,随时更换以应对观众的日益细分及不同喜好,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有效完成信息传达。

3互动式编排灵活自由

融合多种媒介形式与多媒体技术的新媒体实现了同一平面中多个、多层信息的同时显示,并可根据浏览需要任意放大缩小、摆放、堆叠屏幕内容,信息呈现不再受版面尺寸或显示区域大小限制,交互式操作的加人也为传达过程增添了趣味。德国波恩联邦美术馆内陈列有一个以法老图坦卡蒙统治下的古埃及为主题的互动展示。在4.5平方米的展台上投射,有顺着尼罗河谷延伸的整个法老统治区域地图,重要的城市、寺庙或历史事件发生地等信息在地图相应位置都有标注。参观者用手触击任意信息点,与之相关的文化、宗教信息便会以文字、图像、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展开,每组信息下方都会显示一些控制图标,可实现浏览链接信息、重新播放等功能。参观者面前的展示区域往往会有多个信息点,若在当前信息播放时又点击另一信息点,当前信息会自动关闭,并在原位置展开新的信息。同一位置、同一显示区域中,通过参观者自己选择、控制可交替显示多组信息,结合标注于地图上的地理位置,使参观者更易于理解各组信息之间的联系,也实现了有限的显示区域内尽量详尽的信息的展示。在实现有效信息传达的基础上获得最佳视觉美感是对视觉媒介的普遍要求,“新媒体”继承了传统媒介的版式风格又结合自身特性发展出了独特的编排方式。

4传达方式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