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产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0:54

计划经济的产生篇1

论文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变化,福利生产也处于这种变化之中,只有以变应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福利生产管理必须适应福利生产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管理模式的转变、权力模式的转变以及从行政收费到市场服务收费的转变。

引言

国家在2007年对福利生产优惠政策进行的重大调整是把福利生产企业彻底地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变成了市场经济模式,这完全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福利企业是在国家计划经济发展的模式下,由各级政府出资组建的。

20世纪80年代,为了保障****促进社会稳定,扩大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员的安置面,国家决定除了个体、私营、外资企业外,其他的街道、乡镇、村委、企事业单位均可申办福利生产企业,并允许一部分街道办的原有企业转办成福利工厂。

20世纪90年代,个体、私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公有制企业陆续退出了市场,企业整体在结构性上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非常不利于福利生产的发展。按当时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不允许私营企业进入的要求,福利生产将无法发展下去。为了保障福利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在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些戴着红帽子的私营企业进入了福利企业范围。公有制政策没有完全改变而私有企业又事实存在的情况,给政策代来了一定的挑战。在福利企业享受优惠政策上,各级执行政策人员始终存在争议,各地执行政策也不统一,也在不断的变化、讨论、调整。

21世纪初,多数公有制企业全面地进行了改制脱钩,实质上企业与政府机关的关系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福利企业的经济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福利企业的优惠政策是否还适用,就成了重点问题。在经过几年的争论、调研、试点后,2007年7月1日,调整后的福利企业管理和优惠政策终于出台。这一政策虽然还有不尽善尽美之处,但基本上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随着这种变化的到来,我们也必须调整原有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并把我们的工作完全融入到变化之中。因此,福利生产管理必须适应福利生产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模式的转变,二是权力模式的转变,三是从行政收费到市场服务收费的转变。

1管理模式的转变

1.1改制后,我们机构与企业的经济关系在所有权上发生了变化,从所有到没有,从持股到不持股,从有经济关系到没经济关系。以前我们机构和企业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因此指挥和干涉过多的事时有发生。由于企业脱钩改制后市场化,现在我们必须在管理模式上进行转化,不再对企业指手划脚的进行指挥和干预了。

1.2过去我们习惯于对企业管理实行计划、调度、统计、总结、调整,再计划、调度、统计、总结、调整,这样周而复始的进行。而现在完全是企业根据市场变化组织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我们只要向企业提供有关信息,对其进行相关政策的指导,在经济工作中做好统计工作就行了。

1.3过去由于我们和企业经济利益有同一性,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经常和企业共同应对其他部门的各种检查,顺拐现象比较严重,使政府赋予我们的监督管理权力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离。现在由于没有经济利益的同一性,我们在政策执行上更加客观了。

2权力模式的转变1政企分离使所有权向管理权转化。由于过去企业是公有的,存在有错误也舍不得打骂、处理的现象,很不利于企业管理。现在由于双方没有经济利益挂钩,我们能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使福利企业更加规范了,基本或完全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2通过几年管理权限的下放,我们实现了从直接管理到工作指导的转化。下放权力不等于放弃管理,为使工作不受影响,在权力下放后,我们没有放弃对县区的指导,和各县区仍保持较好的协调指导关系,所以全市在行政、工作、指标统计上仍具有较高的统一性。3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化。过去,我们对各县区的部分企业管得过多,既给企业增加了负担,又不利于调动县区的积极性。现在权力下放了,我们只做好服务工作就行了,个别需要我们办理的事务,随来随办。此外,需政策上统一行动时,由于各县区企业所需的文件、表报较少,自己印制有问题,我们就统一服务了。我们把企业从主要的管理对象转变成为主要是服务对象,完成了从使企业敬怕我们到和我们亲近的转化。

3从行政收费到市场服务收费的转变1生产发展基金。从开始的20%收缴,到10%收缴,再到不收缴,资金所有权的放弃是市场变化的正常结局。我们完全按照政策要求执行,放弃了小集团利益,使企业真正得到了实惠。2管理费从企业管理机构成立后一直在收缴,在21世纪初改为减半收缴,到2004年完全停止收缴。这项政策有利有弊,它减轻了企业负担,却使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转出现问题。3行政收费的停止,给管理机构的经费来源带来很大影响,这迫使我们从管理收费到服务收费进行转化。我们把除了财政进编的其他人员一律纳入到成立的协会中去,凭借管理机构的影响,加大了向企业服务的力度,从过去的逐项管理转变为向企业逐项服务。由于协调、服务到位,和企业关系融洽,企业每年向协会缴纳固定性的费用,基本解决了机构的经费和开支问题。

这表明,在这次社会发展变化中,福利企业管理机构只有至力于适应变化,以变应变,认真地发挥职能作用,吃透政策,加大指导和服务的力度,才能使福利生产稳定健康的发展。

[1]民情,2008,2.

吉林省民政厅民政工业办公室.福利企业政策法规文件材料汇编[G].2008.

计划经济的产生篇2

计划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早已存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计划管理如何搞,是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间题,笔者就此间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企业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计划管理,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状况、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运用综合平衡的方法,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思想、方针和目标,科学地制定未来行动的方案,用来组织、协调、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活动,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a.加强企业计划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调基产品结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灵活的能及时反映市场要求的企业计划管理系统。使根据市场调整的企业计划能及时传达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和管理环节。b.加聋企业计划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生产过程复杂,生产社会化程度高,劳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都使用现代技术设备进行生产,并且要求具有一定的比侧关系。同时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又是成千上万劳动者共同劳动的过程,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严密,除了直接的生产工作外,还有技术、劳动、供应、销售、财务等不可缺少的苍理工作。企业把成千上万的劳动者的活动和生产各环节的活动,有机地、合理地、科学地组织起来,按照统一的准则,进行均衡有节奏的生产,就必须制订和执行统一的计划,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不然,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就会失调,企业管理就会混乱,生产经营就无法进行。c.加强企业计划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计划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龙头”,是对其它各项管理工作起指导性作用的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占用尽可能少的资金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需有一个严密的企业计划协调各个环节及各项经营活动。如果企业没有计划来协调和指导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活动就会失去平衡,就会给企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计划管理

2.1要克服两个误区a.有人认为:既然是市场经济企业就没有计划管理的必要。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少。其实不然,在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内部也有很严密的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因此,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计划,也必须加强企业的计划管理。b.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对宏观经济而言,企业管理是微观经济,市场对企业计划管理没有影响。这种人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探,依然抱着过去的老观念不放沂撇显然,这种观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棒的带要布现代企业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很大奋徽观经济必须符合宏观政策。

2.2要实现三个转渔计划和市场虽然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但是,手段与方法不向,对企业计划管理的要求也不同,企业计划管理必须实现以下转变。a.由生产型计划转变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生产经营型计划。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企业计划管理,是生产型的计划管理模式,企业的什划也是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来制订企业的内部计划衬主要内容是以完戒指令性计划的生产计划为主。产品是否能满足人们的带要、销不销得出去,企业不管,由国家统购统梢。企业效益不好,也可由国家补贴;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市场紧紧连在二起,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首先就要转变企业的计划管理模式,变生产型计划管理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生产经营型计划管理。b.由静态计划转变为动态计划。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计划一年到头没有什么变化,产品也是几十年一贯制,基本是上一个静态的计划。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供需情况瞬息万变,新产品、新款式也层出不穷。因此,为了不至使市场淘汰企业,我们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静态计划为动态计划,使企业的计划始终能跟上市场变化的需要,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日益壮大发展。。.由封闭式的执行型计划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的决策型计划管理。在旧的计捌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绕销,企业所需的原材料由国家统一供应,企业没有经营管理自,企业计划成了照抄照转的执行计划。企亚的计划管理是一种封闭式的执行型计划管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奇徽料等都要企业自己到市场上去采购,产品要企业自己到市场上去推销,两头都在外,因此也要求我们的计划管理是开放式的,要及时根据市场的物资供应状况,调整采购策婚,要根据市场对企业产品需要情况,及时决策,调整营销策略.

2.3要树立五个观念计划和市场虽然都是调节的手段,但是,手段与方法不同,对人们的观念要求也不同,要求人们根据市场经济衍要求‘树立新的计划管理观念。a.要树立市场竞争规念。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密切注视市场,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和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市场观念,我们的一切计划和工作都要根据市场这个“晴雨表”来进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竞争力成了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要牢固树立市场竞争观,根据市场需求制订企业计划。b.‘要树立经济效益观念。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占用尽可能少的资金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产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如果没有效益,企业就只能被兼并或破产,因此,制订企业计划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协调各环节的关系,实现小投入、高产出。。.要树立时间观念。时间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不可逆性,即一去不复返。时间观念在制定企业的计划时,也无处不在,如:生产与检修的时间衔接、网络计划的关键工序、采购物资的最佳进货时间、资金的时间效益等等。因此,我们在安排计划时,必须树立时间观念,使企业的计划一环扣一环,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d.要树立信息观念。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步入信息高速公路,谁拥有信息,谁就会掌握主动。信息是企业的灵魂,是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依据,是管理控制的工具,信息还是资源和财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情况瞬息万变,更应该树立信息观念。e.要树立系统观念。现代企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各工序都是一环扣一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一个工序或环节出现了间题,就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我们在制订计划时,一定要树立系统观念,搞好综合平衡。

计划经济的产生篇3

关键词:公共供给取向;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整体视角;历史评价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60年的经济发展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界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对后一发展时期,人们的评价比较一致,而对前一发展时期人们的评价存在较大分歧,甚至长期存在一种非历史主义化倾向。其实,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进行简单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不可取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水平十分低下,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这种条件下,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惟一的选择。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看,强化公共供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为公共供给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前提条件,公共品与公共服务供给有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才有强大的动力和后劲。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很少过早地将市场化改革引入公共医疗和教育等公共领域。一方面基于政治考虑,另一方面基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外部效应理论决定了公共产品的投资应由政府来承担。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模式曾取得巨大的成功,也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缺陷。1978年,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是彻底否定计划经济。但否定计划经济不等于否定计划经济时代所创造的经济基础。本文从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整体视角,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历史评价。

一、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适应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相当落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经济落后状况,这不仅要以公共供给为取向,而且必须借助计划经济手段,选择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一)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旧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极其低下,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很低。农业总产值占70%,工业总产值占20%,而现代性工业产值仅占10%。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1949年,全国平均亩产粮食仅为71公斤,棉花11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09公斤,棉花o.8公斤,油料4.73公斤。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农田基本建设设施落后,长期失修,水旱虫等自然灾害严重,整个农村经济日趋衰败。在工业经济方面,从总量看,中国工业产量与当时先进国家工业水平的差距至少在100年以上。1949年,现代工业的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1949年,现代工业的产值为人民币79.1亿元,工场手工业为28.7亿元,个体手工业为32.4亿元,农业为325.9亿元。因此,现代工业与工场手工业合计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3.1%。该统计不包括农家副业和自给性手工业。在教育方面,中国的教育状况极其落后,1946年,平均每千人口中高等学校学生仅为o.3人、中等学校学生4人、小学生50人。1928年至1947年,高等学校毕业生累计仅为18.5万人,其中,工科3.2万人,财经科1.9万人。在人民生活方面,严重经济危机的直接后果是人民生活的极度恶化,城镇失业人数大量增加。1946年,上海失业工人30万,占产业工人的40%;北京失业工人10余万人;重庆失业工人6万人;昆明失业工人5万人。许多市民家中无隔宿之粮,难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面对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极其低下的旧中国,通过一般的经济发展道路是很难快速改变经济状况的。对刚夺取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显然,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惟一选择。

(二)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适应性

公共供给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不仅表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必要性,而且表现出其历史适应性。这是由当时中国的落后经济条件决定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不仅落后而且简单。落后经济与简单经济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关系必然简单,以小农经济为基本特征的消费和需求结构必然是低级、简单的,从而导致产品和产业结构简单,进而导致国民经济体系的残缺。可见,公共供给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与当时低级、简单的需求和消费结构、产品和产业结构、国民经济结构和体系是一致的。

从理论上说,计划经济是与发达经济相对应的,而且还必须有发达的信息技术条件做支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可能与计划经济相一致的。实际上,当时中国选择的是计划经济的功能,而不是计划经济。因此,不能因为实施计划经济必须具备严格的前提条件而否认其相关功能在简单经济条件下的发挥。计划机制不仅能高度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集中有限的资金发展重点产业,而且因集权体制领导使指令性计划容易贯彻执行,保证国计民生公共品、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合理化。

新中国选择公共供给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原因是出于对经济快速发展的愿望。当时毛泽东同志反对私有经济应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观点,认为尽快在城乡实现国有化既符合社会主义特征,更有利于国家的工业化和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将简单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管理系统,不仅没有出现不适应,相反,在计划经济的调节下,整个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这是因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计划,粗放经济也需要计划经济功能的发挥。这种成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信赖。所以,在我国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后,计划经济模式仍具有较强的管理经济的能力。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一种方式。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需要大量的资本,不仅需要一般的资本原始积累,而且需要通过极不寻常的方式来进行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社会主义国家只能依靠国家力量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二、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必须依据一定载体来实现,这就是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选择了公有制度,更为重要的是选择了公共生产方式。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经济危机会周期性地发生。市场机制虽然在资源配置的微调方面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但这种资源配置会带来宏观经济上的浪费,最终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从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公有制度,实行有计划的公共生产。公共生产是对私人生产的否定,是指以政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生产方式。公共生产本来是马克思设想的、在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方式。但现实中选择全面或大规模公共生产方式的都是经济落后的国家。经济落后国家选择有计划公共生产方式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生产方式能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公有制度与有计划的公共生产方式一经确定,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选择怎样的经济发展战略迅速实现其目标,显然,重工业化是当时惟一选择。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十分短缺、经济剩余少等困难状况下,必须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和劳动的价格,降低重工业发展成本。这种制度安排为不断提升的公共供给提供了工业基础。不过,这样做是以成长型经济的产品结构和要素价格全面扭曲为代价的。

公有制度、公共生产方式及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选择,是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运行的载体和基本内容。不过,简单经济条件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运行不是现实经济逻辑的自然展开,还必须借助外生因素的支持与推动,这就是行政权力与意识形态。首先,政治权力的支持。落后经济或简单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政治权力的推动。因此,权力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典型形态。权力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的基础是指令性计划机制和“大一统”的公有制。从经济体制方面说,作为新兴社会上层建筑的政治权力往往超越经济基础并控制着经济体制;从经济运行方式看,经济运行方式是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当然,中国的权力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有着自己特有的历史基础,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权力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在国家竞争力提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政府权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大幅度提高公共供给的比较优势。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看,权力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是政治权力支配公共供给、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杠杆。当然,计划经济运行的核心在于信息中枢的存在,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当技术支持不足时,行政权力的支持就代替信息中枢的作用。这是权力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其次,意识形态的支持。意识形态在经济运行过程具有强有力的支持作用。意识形态能改变信奉者对行为结果的预期,意识形态的内容不仅包括有关世界合理性问题的导向,而且包括有关世界发展趋势的导向,后一个导向可有力地影响信仰者对未来的预期,并进一步影响其社会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被提出之前,计划经济“理念”一直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核。这一“理念”与公有制“理念”、公共供给优先于私人供给“理念”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全部内核。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反对剥削,提倡平均主义,坚持自我牺牲、奉献的精神”。这种意识形态是与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一致的。当然,意识形态的作用也需要有必要的经济基础。在社会收入状况整体偏低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计划经济,这是选择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社会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目标是消灭贫富差别,而在刚刚取得政权时,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决定人们在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取向、在消费结构上的低水平的无差异化趋势。计划经济理论在体系化后,已成为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三、公共供给的历史演化分析

我们对新中国60年财政支出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同时,选择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年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数据平均值进行比较。目的是对我国公共供给有一个整体的、直观的认识。

(一)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

按照我国财政支出主要项目的定义和分类标准,我们将财政支出中具有较强公共品性质的项目大体归为以下几类:基本建设支出、工交商部门事业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教科卫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财政支出中的其他支出(如: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政策性补贴等)并不具有较强的公共品支出性质。因此,排除在外。根据历年统计数据整理结果显示,财政总支出中具有公共品性质的财政支出所占比重在1978年以后逐渐降低,直至近年趋于平稳。表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意愿明显减弱。而在公共品性质的支出项目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显著减小,行政管理费明显增大,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变化极小,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比例有了一定提高。

(二)财政支出的总量分析与国际比较

首先,对我国历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进行分析。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占GDp比例明显下降。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尽管财政支出与GDp之比上升,但比例仍较小。与1978年之前相比,财政的公共支出能力显著下降。

总的来说,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例的均值是比较高的,典型的福利国家瑞典达60,73%。与世界各国相比,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与GDp之比远低于各发达国家,甚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等)。

根据分析可知:首先,我国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下降过快。其次,支持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较低,且态势改变不大。第三,行政管理支出不断攀升,维持性支出不断膨胀,财政消耗过多。第四,科教文卫的支出比重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比重仍偏低。1992年以来,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几乎都是从一般消费品市场或竞争品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在不断地进行公共投入,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产品仍不足甚至缺失。市场不是万能的,在中国这种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的国家,不应将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得推到市场上,试图用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来加以解决,须知市场也有很多无法或解决不好的问题。

四、基本结论

(一)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阶段性成功的历史惯性导致其“异化”

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基础,政府掌握了财政资源,在短时间内政府提供了相对丰富的公共供给。但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在其完成历史使命后,必须进行适时的转型,否则就会发生变异,出现“异化”现象。“异化”的具体表现是:首先,计划经济条件下公共生产形式的常态化。其次,计划经济条件下公共供给方式的短缺化。最后,权力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固态化。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异化”背后的实质是,长期的公共供给高投入导致公共品供给和私人品供给比例的扭曲和消费品短缺的加剧,最终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二)成长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政治权力的经济效能是有限的

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比较优势。从新中国前30年经济发展历史来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政治权力支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政治权力将计划经济体制作为杠杆直接撬动经济发展,形成一种典型的权力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前,中央政府垄断了几乎所有商品生产、销售和定价的权力。政府成为无所不能的惟一经济主体,而且“越位”于竞争性供给市场,参与其中的具体生产和分配过程。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其长期结果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供给的低效率。成长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政治权力的经济效能不仅存在于计划经济,也可能存在于市场经济。至今,尽管我们已进行30年之久的经济转型,但政治权力对经济发展的支配作用,本质上没有发生改变。

(三)对公共供给的作用要给予正确的评价

计划经济的产生篇4

关键词:收入倍增经验政策指南

中图分类号:f01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063-02

党的十报告在阐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新要求时指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蓝图,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做好这个课题?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历史经验的借鉴不失为一个我们做好居民收入倍增这一重要课题的必要构成要素。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制定并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取得了卓越的经济绩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使得日本居民整体经济福利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向消费型和创新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成功转型,使得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发达经济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与日本当时相似的问题,如部分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失衡和扭曲,有效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不足,使得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陷入瓶颈阶段。因此,分析和借鉴20世纪60年代日本实施的收入倍增计划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以期为我国做好居民收入倍增这一重要课题提供卓越和有效的外部知识源泉。

一、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简要回顾

二战后日本借助强劲外需,经济经历了特需景气,迅速恢复经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出现了经济发展高潮的“岩户景气”时期,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远超政府预测值。1957-1958年短暂的“锅底萧条”,触发了对日本经济增长能力的疑问和争论,即所谓的“增长力争论”,如此高的增长速度能否继续保持,是否会进入消减,同时“锅底萧条”的出现,暴露了日本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产能过剩,人口红利即将结束等结构问题。悲观派认为日本经济的根基浅薄,不可能出现进一步的高速增长,今后日本的经济增长应是“稳定”增长。而下村则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两个因素是供给能力和有效需求,有效需求能够将依靠供给能力形成的经济增长的潜在力变为现实的力量。他认为当前日本经济的中心课题是如何驱动有效需求以适应十分充实的生产能力,他分析并作出结论认为日本经济是能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增长力争论”的结果是,下村理论成为了收入倍增计划的理论支柱,池田内阁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年度)。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旗帜鲜明强调,收入倍增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极大地提高国民的生活福利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为达此目的,必须谋求经济最大限度的稳定增长。计划认为增长是核心,稳定是必要条件。收入倍增计划的计划目标是用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1961-1970年)使得国民经济规模按照实际价值增加一倍,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预计为6.9%,10年内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翻一番。收入倍增计划包括五个方面的框架内容:充实社会资本,诱导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现代化升级发展,促进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和缓和双重经济结构、确保社会安定。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后实际的经济绩效是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6%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1.5%,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0.4%,远远高于计划目标,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12倍。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使得日本经济突破了发展瓶颈的制约,改善了扭曲的经济结构,缩小了日本与欧美诸国在技术创新上的差距,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不断增强,经济持续较快增

长。

二、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核心构成要素

(一)避免收入差距过大

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国民收入的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收入不平等的现象是随着经济增长先加大后下降的。这就是说,在经济增长初期,伴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但收入差距会拉大,随着经济进一步增长,收入差距会回落缩小,进而实现收入平等。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表明,除日本等少数国家在经济进入中等发展阶段后,经济进一步较快增长,并缩小了收入差距,成功步入高收入发达经济体,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到中等阶段后,无法有效扭转收入差距拉大现象,由于收入差距过大,经济长期徘徊在中等发展阶段,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作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经济发达体的国家,其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收入倍增计划中,日本特别注意避免收入差距过大,以此增强有效需求。面对城乡收入差距,日本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大幅提高大米收购价格,以此有效提高整个农产品价格,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变革传统低效率的零散的家庭农业经营方式,政策引导培植协作化的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确保农业能与其他产业部门保持均衡的收入水平,减少城乡收入差距。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后,1968年日本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日本的基尼系数仅为0.349,这就是说,日本经济实现了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和收入差距的缩小。

(二)效率工资日本收入倍增计划目标明确指出,收入的倍增是按照实际价格计算的。保持物价的稳定是完成计划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日本内阁政府认为,从长期的劳动供求情况和国际经验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是强大的和有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视为发展机遇而不是发展瓶颈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对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作为比较优势的产业和工资在其生产成本中所占份额较高的行业部门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使其对变革经营发展方式,依靠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法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来消除劳动力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而这有效缓解了日本长时间悬而未决的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的产业和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同时并存的双重经济结构问题。

在收入倍增计划中,特别注重“提高人的能力”。在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时期,劳动力还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人口红利还没有消失,但是日本经济决策部门认为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势必要求劳动力的质量和禀赋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从长远观点来看,社会不可能长期源源不断供给廉价劳动力。基于这样思想认识,收入倍增计划特别强调“提高人的能力”问题,注重培训人才,加强职业训练,普及中等和高等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而这一战略决策使得日本劳动力适应现代经济高速增长,技术进步步伐加快,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形式。

(三)政府政策的有机系统组合模式

日本政府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缘起于“工资翻番论”和“月薪翻番论”的设想,收入倍增计划的目标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增加一倍。收入倍增计划是一套系统的政策组合工程,它涉及到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诱导,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支出的重点方向和领域,以及对未来国民生活状况的憧憬规划。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政策涉及到了经济政策的几乎所有领域,如产业结构政策、收入分配政策、资源能源政策、贸易政策、经济合作、中小企业政策、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等。

具体而言,如作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主要框架内容中五大中心主题之一的诱导产业结构的现代化、高度化。政府基于诱导性和补充性政策相结合,激励企业提高生产设备和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产业的联合企业化、生产的专门化等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基于缩小区域差距构想调整产业布局,培育新的工业带;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发展以促进工业化为中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科研技术人员,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方面的互动活动,培育新兴产业。

三、对我国居民收入翻一番的政策工具以及政策表述的指南

(一)政府需具备较大的政策空间

收入倍增计划作为涉

国民收入分配,基础设施投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产业结构升级变迁等一揽子政策组合的系统工程,对政府的动员能力提出了客观要求。首先,政府要有实施有关经济计划的经验,日本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之前,制定了许多的经济发展计划,同时,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制定是同此前内阁政府制定的“新长期经济计划”相联系的,该计划的目标是从1958到1962年实现以1956年为基准年的年均6.5%的经济增长率,同时实现国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其次,政府要有导引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和升级的禀赋和政策能力。这表现要为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政府要提供资金、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加大对基础教育、科研机构投入,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强的科学技术基础和制度基础。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政府要有充实的资金。

收入倍增计划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计划中的有些框架内容和中心主题是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比如日本政府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发展变迁过程中,如何有效诱导和促进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问题上,日本内阁政府视住宅问题为可能阻碍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重要瓶颈,政府认为,大部分劳动者,特别是在生产效率较低的中小企业的劳动者,以其现有工资水平,依靠其自身力量解决住宅问题是困难的,因此依靠政府提供资金、保障房等住房政策措施解决他们的住宅问题是当务之急,而这是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的。此外,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等经济福利以及教育、科学人员培训等都需要政府资金的投入。这些都要求政府具备坚实的、潜力较大的政策空间。

(二)稳态的社会结构

收入倍增计划的制定实施、顺利完成和卓越的经济绩效的取得,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之上的。一是经济体的长期增长,驱动经济体增长的源泉源源不断;二是具备驱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如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等提升的潜力和空间大。而这两个前提条件客观上要求社会经济体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收入倍增计划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倍增,提高国民收入总体水平,构建一个庞大的消费倾向大且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层的消费群体,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有保证的、稳定的驱动源,构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低收入群体占两端极少部分,而中等收入群体占中间大部分的“橄榄型”收入群体结构,是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收入倍增计划的战略目标和实质是提高居民的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准。根据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观点,经济体要增加经济福利,取决于两个维度要素,一方面,在生产维度上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另一方面,在分配维度上必须减少和消除国民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如果一个经济体处于贫富两极分化严重、通货膨胀的不稳定的社会形态,同时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出现经济增长的负增长率,这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总量不是增大,而是减少。在这种不稳定的社会形态下,经济体的经济福利很难增加,进而收入倍增计划无法有效顺利完成和取得卓越的经济绩效。因此,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客观上要求社会保持基本稳定状态,存在着驱动经济增长的消费导向的大批的中等收入群体。

(三)发展理念和战略思想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经济运行模式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运行模式对于建国初期我国遭致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状况的迅速恢复和常态化的经济运行发挥了卓越的经济表现,但是,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常态化的经济运行,这种经济运行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如“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其无法有效激励人们经济活动,致使人们的经济福利和幸福感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阶段。多少仁人志士对此进行了反思,思索新的经济运行体制和模式。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的主要运行体制和模式,始于亚当·斯密。对于市场经济认识和理解,人们认为经济体是一种能够自我调控的系统,其是由数量众多的、相互分离的构成要素——个体、家庭和企业(从广义上也包括政府)组成的,其唯一的互动模式就是商品和劳务的自愿交换,这些经济体构成要素被假定和理解为理性的、完全信息的和自利的最大化行为者,在保证交易契约等制度安排既定的前提下,个体、家庭和企业等经济体构成要素之间的自愿、自由的交换行为能够系统且有效地组织经

济运行活动,并使得相关的构成要素都得到市场交易活动的好处。自改革开放以来,上述关于市场经济的理想世界的主流认识逐渐引入我国,从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再到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模式的转轨。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从1979到2008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为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高6.8个百分点;而又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298万亿美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为10.48%,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以上指标来看,市场经济理念框架的核心理念引入到我国,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越来越富强。但是,在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其中一个突出的表象就是在我国在发展理念上更多追求“强国”,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发展经济的政策建议更多是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正如凯恩斯在其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结尾所论述的那样:“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定利益,而是思想。”这种“强国”发展理念的导引下,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作为经济体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个体和家庭并没有有效地得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好处,并没有很好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根据有关研究测算,我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持续不断下降,到2005年下降到36.7%,20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这也是造成我国国内需求无法有效驱动的关键环节所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我国外部需求萎缩,过去20多年那种依靠外部市场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引擎问题的情景难以为继。发展的瓶颈使得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富有成效驱动国内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关注点和核心基点是经济体经济需求层面的修正,而不是经济体的供给层面。经济转型必然要求从“强国”导向发展理念转变到“富民”导向的发展理念,还富于民,进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驱动居民消费,解决好我国经济体需求层面的问题。实施收入倍增,转变发展理念正逢其时。

(四)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和认识

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国民收入增长要求同经济增长同比例增长,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随之增大,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社会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主导产业向耐用消费品和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高度化方向发展变迁,基于内生技术创新,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和升级,传统产业不断淘汰和改造升级,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内需驱动型和基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未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模式,是我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发动机。

大众消费阶段,国内需求将是经济增长的驱动源。人们体会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富有人性化、个性化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比比皆是,人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理念得到了很好践行。商品的质量、安全和多样性,经济福利,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发展成为了大众消费阶段的关键核心元素。而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内需驱动型和基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既是发展机遇,更是发展的挑战。而我国在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时,面临着产业结构扭曲、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产品和服务的净出口,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发展瓶颈;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使得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而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内需驱动型和基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居民收入翻一番,即收入倍增提供了契机。居民收入翻一番宏伟目标的有效实施将涉及到国民收入的分配、产业结构的升级、政府公共部门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等社会网络的投入和支出等一揽子的政策组合。通过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增加了居民收入水平,刺激了消费,诱导了产业结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增长的基础,使得我国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向大众消费阶段,内需驱动型和基于现

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需要制度公平[j].浙江经济,2010(6)

2.刘宗平.破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困境的若干设想—以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借鉴[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8)

3.申红.也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j].天津经济,2010(7)

4.王志平.借鉴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能操之过急[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0)

5.张车伟等.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学动态,2010(10)

6.张凤林.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背景、措施及启示[j].学术交流,2011(2)

7.张宇轩等.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启示[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5)

8.周长城等.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j].学习月刊,2011(3)

9.日本经济企划厅.孙执中等译.国民收入倍增计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计划经济的产生篇5

一、计划经济阶段:

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诞生于生产力不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没有取得统治地位的国家,其中的典型是苏联和新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表现为分工的深化,是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及质量的提高为特征的。因此,落后的生产力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及质量必定较低,发展了的生产力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及质量必定较高。

计划经济体制通过逐级下达的政府计划来调节经济活动,“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通过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安排重大经济活动,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它可以保持经济总量的大体平衡和有效协调重大比例和结构,促进生产力布局合理化;可以引导和动员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大建设,从社会整体利益协调经济的发展;可以较好调节收入分配。但它对微观经济活动和局部利益调节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千变万化的供求关系,计划经济很难作到全面、客观和及时、有效的调节”(《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版)

因此可见,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即分工不够深入的历史时期,供求关系的变动不是很复杂,供求关系网络之中的变量和相互关系还能够被基本掌握,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模式在技术上基本上还属于可操作的范围。因此其宏观调节的巨大优势得以发挥,可以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关于这一点,苏联和中国前中期的飞速发展的情况都是例证。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进一步深化,供求关系网络的复杂度成指数增长,各级计划制定的机构在手段上已经不再可能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调节,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涌现使得计划面临巨大的不可预期的因素的干扰,全面、客观和及时、有效的调节已经不再是很难做到,而根本不可能做到,它被新的经济形式取代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规律的必然结果。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合的过渡阶段

计划经济是一种与市场经济非常不同的经济模式,计划经济对交换关系的人为规定与市场关系中的自由的交换关系具有根本性差异,因此,如果突然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原先的具有强烈人为干预特色的供求关系就会陷入严重的混乱,因此明智的办法是逐步减少计划干预的范围和程度,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在从计划经济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方面,中国人毫无疑问地采取了一条远比过去的苏联高明得多的道路。但是,过渡到市场经济决不意味着取消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中国的经济这么多年来之所以能够较为平稳地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比所谓自由经济国家要强有力得多,这个优点应当保持,而决不能放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其本质的无别在于其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包括集体经济),而非私有制。经济基础的差异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干预仍旧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尤其是可以调节分配,缓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固有的对过剩的那种积累、以及这种积累必然引起的经济的周期性的波动。

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非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基本完成后形成的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经济形式,它同时并不包含从公有制过渡到私有制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应当容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但是,不能动摇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的基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否则,就变质了,……。

四、基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高度发展情况下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原先根本不可能及时地相互沟通的供求信息正在逐步具备被集中、处理、分发、互动的可能,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也为全面、客观和及时、有效的调节微观经济提供了可能。在这一前提下,市场经济自发的盲目的缺陷有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情况下也可以被较好地调节的技术基础,因此,通过多极的供求关系信息的汇总、处理、分发和互动网络来逐步地扩大国家干预国民经济的范围和程度具备了可能性。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逐步向计划经济过渡,历史完成螺旋化的上升,社会主义进入高级状态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合的阶段。

五、基层积极性和创造性与一个庞大的动态计划协调系统结合起来的动态计划经济阶段。

计划经济的产生篇6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摘要:1978年底,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从农村改革入手到城市经济改革铺开,再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和发展,然后到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经济领域改革中的一个突出点,这是国家经济建设从以往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出的最关键的一步。本文试图通过简单梳理与归纳,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有计划商品经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经济体制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62

中图分类号:F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136—02

收稿日期:2014—10—19

作者简介:金钟哲(1970—),男,辽宁开原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王武文(1986—),男,贵州丹寨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在经济上实行的是在“公有制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明确规定了国家经济的性质,也指明了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一、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早期探索

建国之后,尤其是1956年以后,我们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把搞活企业和发展经济的部分正确做法都当成了资本主义的东西来看,并对之一一否定。但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并没有完全否定和排斥商品经济,而且也从来没有否定和排斥过商品经济,而是特定地否定和排斥了私有制经济。首先,有人认为十年建设时期的计划经济是否定和排斥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水火相隔、互不相容。其次,认为那个时期人民物质生活资料匮乏、缺衣少食的现象都是由于实行计划经济造成的,而不是那个时期国家一穷二白的家底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导致的。再次,把发展个体经济看成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问题上,毛泽东把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商品生产联系起来看待,这样不仅超越了苏联斯大林时期将商品生产自身的问题当作是两种所有制存在的认识,而且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识到:“现阶段只要还是两种所有制的话,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不可或缺。”[1]同时,他认为苏联“关于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论证的不是很清楚。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第一个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后还是要看它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密切程度”。由此观之,我们社会即便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整个社会物质产品还不是很丰富的话,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有可能存在。

在我们能否彻底取消全部商品经济从而实现产品经济的问题上,有两个条件必须认真对待:一是国家占有全部社会生产资料,二是产品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之后,国家有权支配所有产品。毛泽东认为:“只有当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了,只有当社会产品大为丰富了,而中央部门有权支配一切产品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不必要而消失。”[2]从一定意义上说,物质产品的丰富程度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与否的必备条件。毛泽东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了社会历史进程,之后又提出通过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来提高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出

改革开放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不是产品经济,在经济体制层面上也不应该是单一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首先得把之前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是完全对立的认识否定掉,重新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自觉遵守和依据价值规律,运用价值规律。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明确提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对商品生产和交换进行计划调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因为我们国家实行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建立在十分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因此,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全社会范围内按计划分配社会总劳动和因社会劳动无法直接计算而必须借助价值来间接计算这两种客观必然性,这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同时具备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双重属性,可以看成是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或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指出现阶段国家经济建设的方向“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这一提法表明我们党改变了之前在经济建设中将计划经济跟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必然对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企业微观经济活动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必须充分尊重价值规律,逐步形成计划与市场相互结合的调控方式,运用计划和市场两个调节的双重功能。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可以让国民经济有序协调发展。随着全国思想解放的大讨论,有计划商品经济应运而生,应时而出,它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时在深圳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到了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本质关系,指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3]这次重要讲话使国家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重新有了新的认识,为党在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三、有计划商品经济提出的意义

有计划商品经济为我们党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命题的提出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理论前提;进一步改善了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生产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逐步适应了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满足了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新要求,对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具有双重意义。

在思想层面上,它改变了以前我们党在经济建设中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完全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规定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方向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指出搞经济建设应该遵守和依据价值规律,运用价值规律为经济发展服务,实现商品经济的充分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可跳过的环节。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全方位的改革措施和开放政策,以城市为中心,促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让城市成为改革的先行者、领头雁和排头兵,使之成为中国现阶段经济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国家生产力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在实践层面上,它应对的是现阶段我们建立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真正迫切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如何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应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的活力;在解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面临的相关问题上,我们应自觉遵守和依据价值规律,充分运用价值规律,发挥价格机能的导向作用,实现经济杠杆功能的最大化;积极探索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经济技术交流,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

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出在理论上解放了思想,改变了原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成为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改革的中心从农村转到城市和企业,改革的方向开始明确指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计划经济的产生篇7

1.为什么说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现阶段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现代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商业网点多了,什么商场、商城、购物中心、早市、夜市、集贸市场,还有庙会、物资交流中心,比比皆是;商品丰富了,吃的、穿的、用的,琳琅满目,一应俱全。这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

提问: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教师:这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市场的繁荣。哪里有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这是商品经济的共同属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作用必然会越来越强,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为什么要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讲授新课

板书: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1.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商品生产与市场有着密切联系

教师:那么什么是市场呢?“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指导划书)

①从市场指的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角度讲,它有集市、庙会、物资交流会、交易所、店铺、商场、超级市场、批发站等形式。

②从市场是商品交换的领域角度讲,它泛指凡是发生商品买卖行为的,都是一种市场交换行为,市场是所有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在本课中谈到市场、市场作用,绝大部分是从它是商品交换的领域这个角度讲的。下面我们来研究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市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板书:

(2)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配置资源

教师: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实际上已联结成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环脱节,都会给其他部门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客观上要求把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经济资源,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个部门。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彼此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越大,就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配置资源。那么,按比例配置资源的手段有哪几种呢?

板书:

(3)计划和市场是按比例配置资源的两种经济手段

教师:按一定比例进行资源配置,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两种经济手段来实现。一种是计划,一种是市场。

板书:

①计划手段,即“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

教师:“计划”通常是指国民经济计划,它是国家为了发展国民经济而制定的经济活动的长期和短期的规划和方案,如我们国家制定的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

计划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为了使生产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在时间上、空间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就必须运用计划调节手段从宏观经济管理上进行调控,以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转。事实证明,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只要是现代化大生产,就需要用计划手段来调节。

板书:

②市场手段,是指“通过市场竞争,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进行调节”。

(注:此问题可用复习讨论法,让学生运用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进行分析说明)

教师归纳:……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流向,以达到资源配置的合理、高效。不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调节都是一种自发的、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板书:

(4)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①什么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基础和主要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a.区别: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考察问题的角度不同。

教师: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的,它考察的是生产是否为交换而进行的问题;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它考察的是资源用什么方式来配置的问题,侧重于运行机制。

B.联系: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教师:从商品经济自身发展看,由来已久,存在于诸多社会形态中。它经历了原始商品经济萌芽(原始社会末期)、简单商品经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现代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三种形态。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史。市场经济则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随着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伴随机器大工业的诞生,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所取代,市场范围急剧扩大,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进行了交换市场,交换的领域扩大,交换的密度增加,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现代商品经济时,才是市场经济。可见,从时间上看,商品经济出现在前,市场经济出现在后。所以“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客观上必然要求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指导划书)那么,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怎样的呢?

板书:

2.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

(注:此问题采用阅读讨论法)

提问:阅读本框第5自然段,请说明:市场经济何时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学生阅读、发言(略)。

教师归纳:这段教材说明了三个问题。

板书:

(1)市场经济形成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

我们从前边分析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中已经知道,商品经济在原始社会末期就产生了,但商品经济只有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伴随机器大工业的诞生才能形成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形成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竞争阶段。

板书:

(2)自由竞争阶段资源配置完全在市场上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

提问:资源配置完全在市场上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后果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归纳: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在资源配置上完全靠市场上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一方面使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建立暂时的、大体上平衡的比例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另方面也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它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趋尖税化,从而爆发了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市场不是万能的,提出由政府出面对经济实行干预。

板书: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原有市场经济基础上运用了计划手段

教师: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原有市场经济基础上运用了计划手段,其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作用中看出。请同学们回忆高一上册第三课的有关内容: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形式有哪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答(略)。

教师归纳:……正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克服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一样,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计划调节,也不可能做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

上面我们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下面我们来看看我国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上是如何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

板书:

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注:此问题教材写得比较充分,采用阅读讨论法)

阅读教材:本框6—7自然段,说明以下问题:①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根源是什么?②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弊端是什么?

学生阅读、发言(略)

教师归纳:

板书:

(1)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根源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从认识根源上,是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发展商品经济相对立,只看到各部门、地区、企业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一面,没有看到它们有各自独立的物质利益的一面;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对抗,忽视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从而逐步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产品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特点是把各种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并单纯靠行政命令加以实施。

板书:

(2)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弊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弊端,主要是主观与客观相脱离,其表现有二:

①不能按社会需求安排生产,使生产和需要严重脱节;

②违背了价值规律的要求,导致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畸形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实践证明,这种几十年一贯制的长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不可否认,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建立之初,曾起过积极作用。如我国50年代搞成的156项重点工程,60年代初就初步建立起了国民经济体系。但是当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社会结构愈来愈复杂的时候,计划经济的弊端就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板书:

4.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和认识深化的结果教师: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一样,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也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板书:

(1)逐渐认识到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教师:传统观念与改革开放后新观念的主要分歧是在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摆脱这种观念,形成了新的认识,这个认识过程大致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①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②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③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④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⑤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进一步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从而使我们从长期“左”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⑦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市场经济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更加系统化、具体化。

板书:

(2)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本框题第7自然段,说明教材是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优越的?用你自己所见所闻的事实来说明。

学生阅读、发言(略)。

教师归纳:教材所举实例分三个方面说明了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优越。一是放开产品价格后,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使价格逐渐趋于合理;二是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乡镇企业,其经济活力发展势头好于尚未完全转换经营机制的国有企业;三是市场作用发挥充分的沿海开发区,其发展水平、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我们再从全国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上看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带来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综合国力逐渐提高,特别是近五年增长速度更快。从1962年到1980年,我国综合国力指数在世界上从第10倍上升到第8位,用了18年;1980年到1988年,又从第8位上升到第6倍,用了不到10年;而从1989年到199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已接近9%,居世界第2位,这预示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本世纪末之前一定会实现向更高档位的大跨越。事实雄辩地说明,旧的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新的经济体制,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可见,“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发展和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深化的结果。”(划书)

板书:

5.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1)我国目前处于新旧体制交替阶段

教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几年,中国的改革实质上是按市场取向进行的,因此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中国的国情,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抛开计划经济,而只能围绕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做文章。随着改革的进程,计划经济的成分越来越少,市场经济的成分越来越大,我国目前正处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阶段。因此,经济生活中仍然会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如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还没有转变经营机制,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效益至今还比较差,大概是1/3企业有盈利,1/3企业是潜亏(即表面上不盈不亏,实际上还是亏损),1/3的企业亏损。两种经济体制并存也有摩擦,比如某些生产资料价格的双轨制,为倒买倒卖开了方便之门;由于投资体制没有理顺,投资规模很难控制,重复建设一再出现等。

板书:

(2)要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教师:上述新旧体制交替存在的摩擦、矛盾和问题,说明过去一段时间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到位。要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对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修修补补是不行的。只有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国内角度看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增强我国与世界经济竞争能力的需要。

板书:

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有机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客观要求

教师: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国内市场,进而发展到国际市场,通过市场在全社会以至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这是商品经济的内在逻辑。所以,市场经济必然是一种开放型经济。

(注:当前学生对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很感兴趣,可作适当介绍。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加入国际经济体系,进一步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等都将极为有利。有机遇,也有挑战,首当其冲的挑战就是我国的现行体制如何与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际经济体系相互协调的问题。所以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有机连接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客观要求。)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框题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客观上必然要求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改革。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机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客观要求。

(注:本框题内容较多,且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建议安排2课时。第1课时讲问题1——2;第2课时讲问题3——6)

复习题:

1.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进行资源配置的手段有哪几种?

2.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怎样?

3.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源配置上的方式如何?

4.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弊端是什么?

计划经济的产生篇8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明确提出,在生产社会化程度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行的单一社会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公有制的建立,必然使商品货币关系失去了基础而归于消灭,由国家调节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将代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否定,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由一个社会中心按照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对生产进行统一的协调,通过制定统一的计划来协调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坚持的仍然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观点,他的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在列宁看来,只有在生产资料国有化的基础上.按照一个总的大计划进行建设,才配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苏维埃俄国虽然没有完全和最终取消货币,但其作用范围已经相当狭小。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随着新的经济政策的实行,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列宁决定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商品货币流通的渠道,从而形成了商品货币关系的新思想。这一思想具体表现为:强调发展商业的重要性。商业是全党必须全力抓住的中心环节,如果抓不住这个环节,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尽管列宁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框框的束缚,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主要手段的思想,是列宁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突破。因为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历来把商业、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把商业看成是与社会主义水火不相容的。但是列宁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理论的束缚,而是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思想。因为从经济上看,当时在俄国的各种经济成分中,宗法式的小农经济占优势。这种经济条件决定了“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深刻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正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开始反思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问题。

然而,实行计划经济的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城乡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起来,使邓小平更加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什么一谈到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994年春天,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更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列宁、斯大林和等对曾经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商品经济作过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始终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的束缚,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姓“社”姓“资”标志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实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化。其一,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其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目前,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社会基金所有制、社区集体所有制、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等等。其三,突破了单纯强调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量的优势,而主要强调其质的优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公有制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主体,所谓主体,并不是公有制的比重越大越好,更不是要在国民经济中实行全面垄断。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不能简单地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公私合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简单地划为非公有制经济。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制成分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计划经济的产生篇9

关键词:合同市场内生社会化联合计划

一般地,人是有意识的动物,计划就是人类活动的本性。或者说,自发性必将向计划性发展,自发性只是人类意识和计划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这意味着,从长远看,传统的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它的盲目自发的市场调节--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具有过渡性质。总的来看,人的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是有目的的,计划性是其基本特征。如果从这一角度来分析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们将得到新的启发。例如,我们就会发现,自发调节的商品市场经济(经典的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原来是很短暂的现象,它不过是从自然经济向社会化计划经济发展的中介或过程。商品市场关系的确与私有制有着内在联系,因此,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向社会联合计划经济的转变,私有制和商品价值关系也日益解体,出现了一种超越商品经济的“订货经济”。等等。

一、市场既是经济调节机制,也是一种基本的制度形式

过去,人们是将计划看作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市场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现在,人们普遍同意计划和市场不具有经济制度的含义即两者都是经济调节手段的看法。但我仍然认为,这个问题并未就此简单地解决了。一般来说,计划指主体的有意识的控制,而市场是一种自发调节,反映了有关主体的不自觉状态。从这一点来看,在有限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是一种计划经济。但是,原始社会的自然经济中的计划和奴隶、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中的计划其实是有重大区别的。因为,前者的计划是直接地反映了所有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而后者的计划实际上只反映了少数统治者的意志和行动。另外,自然经济中的计划控制的范围和程度都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并不把它看作是一种计划经济,通常所说的计划经济是指现代国家的计划控制。尽管如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至今的国家计划仍然还只是少数人的意志的直接体现,虽说大多数普通市场主体的意见也可以供少数人作决策时参考,但决策者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主动权在少数人手里,广大市场主体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计划决策者。这就是说,与原始社会相类似的能够直接体现所有人的共同意志的计划还没有出现过。这也意味着,国家计划经济中包含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依附关系。所以,我认为,传统国家计划是封建关系的现代形式,即使是国有制基础上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如果它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居统治地位,也难免演变成一种封建性的“特权所有制”(孙冶方语)和“计划统治”。

以卖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虽然每个生产者是自主决策的,但在生产者不能把握产品能否卖出去的情况下,就只能听凭客观经济规律的摆布,即由市场调节。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以物为中介,直接依附关系不存在了,政治与经济分离了,人在形式上自由了,市场无疑反映了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形式。从这一角度看,市场是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形式。

由此观之,经典的计划经济和经典的市场经济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性质和类型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自上而下的调节方式,也决定了一种直接的依附关系,则后者是自下而上的调节方式,也决定了一种平等的自由联合关系,计划与市场具有经济制度的含义。

但是,计划和市场本身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历史发生学上看,分工-商品生产-私有制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互动链条。马克思认为,分工是商品生产产生的原因,而商品生产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从而使原始共同体日益解体,私有制得以产生和发展,最终则是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大分工和彻底的、纯粹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出现。从这一点看,如果我们不是表面地、错误地将私有制看作仅仅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而是将它的本质看作是复杂的生产关系体系的话,那么,就应该看到传统商品市场与私有制、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是有内在联系的,更具体地说,私有制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商品市场经济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发达体系。

可以这样认为,从一般的意义上来看,市场意味着某种平等关系的建立,而从具体的意义上来看,作为经典市场经济的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本质上所包含的是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资本在市场中追逐获得平均利润,而资产阶级的国家则维护着这种私有制——资本的共同利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要求在所有的劳动者(他们同时也是所有者)之间建立平等协作关系。由此看来,市场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调节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比所有制更为基本的制度形式,它反映了一种形式上的自由平等关系。我们不难看到,现代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了经典的市场经济。如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按合同组织生产,各行各业的主要垄断者发展了新型的资本联合关系,实际上从市场中已内生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联合计划”[1],从市场角度看,这也可看成是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它更大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抵御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作用,为生产力和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二、现代市场的社会化计划性突出表现为订货系统日益发达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再未出现大的危机,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出现了超越传统商品市场调节的新型计划控制的结果,这种新型计划是以众多企业的自主联合决策为基础的,我称之为“社会联合计划”。我们知道,经典的商品生产中,一般是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产品优势并在竞争中获胜,是资源导向型。早期阶段基本上是卖方市场,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卖出去还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的日益丰富,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移,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的风险就日益增加了,于是,资源导向型的经典商品生产出现了危机。最终,危机迫使厂商改变生产经营策略,一开始就将需求和市场放到战略高度来考虑,生产程序变成了先“跑市场”,签订各种合同,再根据市场和订货情况组织生产经营和决定进一步的新选项目、投资和资源开发活动。所以,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导向的。例如,宝钢的生产计划95%以上都有合同和销售方向,而且生产组织的节奏由过去的半年一次订货、按季度考核合同,缩短为双月订货,按月组织生产,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称之为经济合同化[2]。

与此相反的例子是,2000年“五一”节都放长假,促进“假日经济”,扩大内需。一开始,全国各大旅游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忙煞苦煞也乐煞。而“国庆”节也放长假,各旅行和旅游景区作好了接待的充分准备,却出现了人丁稀少,又急煞了旅行社和景区。原因是人们的预期国庆节也火爆,许多人不堪忍受拥挤的旅行之苦,放弃了凑热闹赶假期旅游的计划。这也说明企业缺乏市场调研凭主观经验决策的不可靠,是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不得已,国家旅游局决定出面搞一个信息预报系统。同时坦言,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最终来说,还得靠企业自己把工作做到家。

在发达国家,企业往往有很完善的服务,如某一位游客什么时间,什么路线,乘哪一次车转哪一次车,在哪里住,逗留多久,甚至住哪一间房和在坐哪一个座吃饭等等一些细节,都是预订好了的,这样客人能得到周到和方便的服务。因此,服务产品也具有“订货生产”的形式了。

再如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的发展。一般认为,期货交易并不涉及到实际货物的所有权转让,而是转让与这种所有权有关的价格变化的风险。它被看成是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但我认为,期货交易远不只是转移风险,而且降低风险。因为标准化合同的交易过程也是参加交易的众多厂商在共同修改和调整它们的生产经营计划及它们的复杂关系的过程,而国民经济计划也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的调整过程中相应地得到合理的修改和调整。表面上看,宏观计划的这种调整过程是自发的、盲目的,但又是在共同决策,在进行模拟计算,则具有事先的预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运行的风险。如果限制投机者的参与,期货交易降低风险的作用就更加突出。对于个别厂商来说,在商品价格变动时做套期保值交易(对冲交易),平衡价格偏差和转移价格风险。生产者能通过期货市场稳定其原材料的来源和价格。而就国民经济整体来说,在期货市场交易中,所有的交易价格都是由买卖双方公开竞价来决定的,而且所有交易者皆有同等机会在其现有的供给或需求的情况下,以其认为最适当的价格来成交。因此期货交易反映出许多买卖双方对目前、三个月或一年,甚至一年以后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的综合观点,也反映了一种真正社会化的计划调节过程。从世界范围内期货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利用期货市场作套期保值的生产者的收入比不这样做的人更稳定。他们既不获得最高利润,也不获得最低利润。期货市场为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而且使他们能减少销售成本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从宏观上看,则是整个经济体系更加有序和平稳,有利于避免破坏性的严重经济波动和危机。

三、企业成为社会化计划的基本主体与合同市场

从经济计划本身来看,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原来,国民经济计划,即所谓总量平衡、比例、结构、协调发展等等内容,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劳动者和企业的存在物,而是存在于众多劳动者和企业相互之间复杂的联系总和之中,而一当他或他们进行相互谈判、协商并联合作出决策并以合同的形式将其合作关系正式确定下来之后,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相应落实下来了。而这样的计划,显然能更快、更全面和更真实地收集到各种经济信息,作出的联合计划也更能兼顾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和特殊利益,并且也更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的联合计划。这意味着,在经济合同化的发展中,众多的企业日益成了经济计划的主体,而且,市场本身(一切经济主体互为市场,这是大市场;而作为专门场所的市场则可称之为小市场)日益成了众多企业通过相互谈判、协调、签订和修改合同的场所,在这里,期货市场则可看作是企业相互交换合同从而调整经济计划的场所、体制。由此可见,现代市场经济已发展成为一种以众多企业的自主决策为基础的、通过面向市场的经济合同来实现的新型社会联合计划。

显然,经济合同化的程度也就是生产直接社会化的程度,也是经济计划化的程度,我们应该转变“计划观”。传统的计划观是以传统的国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的唯一主体是国家,计划的方式和过程是由国家计划部门收集各种经济信息进行处理后再自上而下作出统一安排。这种计划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不至于出现严重问题,在一定时期,甚至它能集中调度有限的宝贵资源而发挥出最佳效率。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其弊端就日益暴露出来了。因为这种统一计划难以很好兼顾、协调不同劳动者和不同企业之间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特殊要求和利益,国家计划就难免逐渐变成脱离复杂多样的客观经济联系的主观命令。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后,国家直接干预企业的领域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真要搞好国民经济计划,就不能单靠国家,还要依靠广大的劳动者和企业。因此,传统的计划观和计划方式就不适应了,而要树立新的计划观和采用新的计划方式,这种新的计划观以劳动者(联合劳动者)和企业(劳动者最基本的自主联合体形式)为重要的计划主体,把劳动者、企业相互之间直接的协商、谈判和合作看作制定计划的过程,把他们或它们相互之间签订的合同的总和看作计划的基本形式和计划的落实,而把交换合同的期货市场等看作是社会计划的调整过程与机制。特别是,当我们最终确立以非国有化的公有制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时[3],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以社会化企业为主体的计划观。

为方便广大劳动者和企业作为联合主体共同制定联合计划,就必须为他们直接面对面进行协商、谈判、签订合同和制定各自开放性的企业计划创造条件。我认为,一是要大力发展互联网,从长远来看,这上点是极为重要的,是经济信息化的必然;二是设置专门场所,全面建立一种合同市场[4]——众多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共同制定社会联合计划的市场体系。近年层出不穷的各种形式的“洽谈会”、“博览会”和所谓“文化艺术搭台、经贸唱戏”的这节那节”,均可看作是合同市场的初级形态或雏形,相当于合同“集市”,大多存在着自然自发性,位置不固定,开放时间短和周期长(大多一年一次,只有短短几天)等局限性,远远不能适应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互选择和优选直接发展合作关系的需要。因此,今后国家要进行干预和加强管理,不仅要统一规划和布局,好好选育一些条件好的“会”、“节”开辟为位置固定、长期开放的合同市场;而且,要尽快建成包括不同等级层次和不同专业分工特点的合同市场体系,为计划转型提供条件。同时,国家对企业等经济主体所签订的合同可以进行规范管理,例如,可硬性要求企业有占多大比例的产供销等方面的合同才允许组织重大项目的投资开发和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否则,可责令暂停生产经营或转产等。在此,国家的直接干预是明确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是企业所签订的合同是否达标。当然,不同部门、行业和生产的特点的企业,应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标准。

如果这种合同市场是一种合同生产市场的话,那么期货、期权市场可看作合同交易市场。

我们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正向社会联合的新型计划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趋向,才能自觉地建立以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系或以市场联合计划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新型计划经济体系。我认为,这种联合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主体和基础,其中,大公司对市场的控制是一个核心,抓起来的国有企业那一块,则基本上仍可在传统计划系统范围内操作,它将是计划的次要部分。在上面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它是真正全局性的战略计划。实际上,大量的中小企业、垄断性大企业、国有企业和国家四类主体是各有其活动范围和适应范围,各司其职,则较好的维护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

四、社会化计划经济(订货市场经济)中的文品生产、价值淡化和企业市场化

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化联合计划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直接协作关系也就得到发展,于是,反映人与人之间间接协作关系的传统商品价值关系也必然出现消解的趋势和因素,新的生产关系则日益发展起来,不过它不是传统计划经济中的那种产品生产,也不是传统市场经济中的那种经济商品。

在这种订货生产形式中,价值形式或价格的经典含义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只具有计量各种直接劳动的作用和性质,特别是日益重要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它不存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对其贡献仍需用价值或价格来衡量,这实际上是一种预期价值[5]。企业活动不仅是一种产品的交易,也是一种文化交流、传播和知识创新活动(内生增长理论更强调这一点),表达出人的感情、企业的商誉和创新能力,因此,经典的商品就被包装和提升为一种“文化品”,商品生产也就转化为“文品生产”。文品生产是按合同订货来组织生产的,形成一种具有社会化计划性质的订货市场经济。

在这种生产形式中,价格不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相反,各种非价格因素,特别是相互合作关系--合作时间的长短、合作的规模和程度以及信誉--等等因素,日益产生重要的影响。价格是可协商的合作价格,企业通过相互谈判分享合作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公司来说,对市场的控制是最重要的,它们对市场价格起着领导和示范作用,获得比较稳定的和较高的收益,这有利于它们保持较高的投入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并有利于保证其他中小企业从可能爆发的恶性价格竞争中摆脱出来。

在此,我们也不难发现,与商品生产相比,“文品生产”不只是内涵上的变化,也是社会关系性质上的变化。这就是传统价值关系的淡化。不少论者对“劳动价值论”表示怀疑,有的提出“生产要素价值论”、“效应价值论”,或者将生产劳动推广为所谓“社会劳动价值论”,以之补充、修正甚至替代劳动价值论。在我看来,这些观点并无新意,多是重弹历史老调。其错误在于,它不知道商品价值关系是一种历史关系,也看不到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价值关系已经淡化、趋向解体的事实,而是企图将其永恒化。相应地,也就不知道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重复劳动价值论)本来是一种历史理论这一根本性质。所以,我认为,正确的说法是,劳动价值论所反映的客观关系是一种历史关系,在这种关系趋向解体的现代经济条件下,反映这种关系的劳动价值论也趋向于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但这并不能否定作为一种历史理论的劳动价值论本身是科学的、正确的,存在什么理论局限性,也就不需要作什么重大的补充或修正。正如关于原始社会的理论一样,原始社会已经进化到更高级的社会形式,已经不存在了,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有关原始社会的理论存在局限性、是错误的,而只能说它是一种反映历史存在的历史理论(当然,对原始社会的认识可以深化,会有改变,这是另一个问题)。

许多人在批判市场经济、市场调节的缺陷时,其实也是针对传统商品市场及其“事后调节”的;而看不到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合同化”及与其相联系的“事先调节”的事实。这种情况反映了理论研究的落后性。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化联合计划因素的增长又反过来促进了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生新的变革,这就是“企业的市场化”。如西方新出现的所谓“企业重组”。企业重组将过去那种建立在部门职能分工基础上的等级化组织结构日重构成以任务作业流程为基础的灵活性更强的扁平化网络结构。在这种新的企业组织结构中,任何部门、单元甚至劳动者个人均可直接参与市场合作,签订合同,根据合同组织项目小组(组织者成为“项目经理”),联合企业内外有关部门和人员,负责与该项目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这意味着企业内部通过相互协商、谈判和进行相应的“经济核算”来实现协作的可能性和机会增加了,有的企业甚至在企业内部设置自己的劳动力市场、物资采购市场、信息技术市场,企业也市场化了,或者说企业管理出现了模拟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如邯钢,实行“模拟市场价格、成本否决”的管理改革,即意味着在车间、工段、班组甚至在劳动者个人之间进行市场化的等量劳动相交换关系的核算,也反映出类似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是市场联合化、计划化,另方面是企业内部关系灵活化、市场化,企业和市场的界限也就相对化、淡化了,这正是现代企业和现代市场发展的特征,也是社会化的公有化和联合计划的共同演进过程的反映。

总之,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合作关系、经济合同化及事先调节因素等等的增长,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价值规律作用的变化和合理限度,不要把利用价值形式或价格来对种种特殊劳动及其所创造的使用价值的质与量的评价和计量绝对市场价值化,从而正确对待一切有益劳动和劳动者,特别是不断发展且日益重要的非直接生产劳动(科学劳动、教育劳动和社会管理劳动等)。另方面,还应认识到价格、完全的自由价格并不存在,价格形成日益具有联合计划价格(基于预期价值)的性质,具有“预期均衡”的性质。

注释:

1朱正国:市场经济——计划化商品经济阶段,亚太经济时报1996年8月6日;

2同上:应建立社会主义“合同市场”,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3);

3同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论,南方经济,1996(10);另见:产权结构重心转移和社会主义劳动股,学术研究,1996(6)。

计划经济的产生篇10

否定之否定:回归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曾根据资本主义发展三四百年的历史事实和当时的理论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它不能实行社会范围的经济计划,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才可能和有必要实行对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计划调节。同时,又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消亡了,市场也不再存在。“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

列宁在领导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也曾明确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排斥的观点作为指导思想,他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俄共将此观点付诸实践,采用工资实物化,农业产品直接交换,实现军事共产主义等办法,结果造成了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困难。因此,从1921年春起,列宁果断地实行新经济政策,把恢复市场经济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心环节,把发展市场经济看成是关系到苏维埃政权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从主张消灭到主张保留市场经济,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但也遗留下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过渡时期可以保存市场经济,那末过渡时期结束之后呢?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政策,认为“货币在我们这里还会长期存在,一直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完成的时候为止。”但从总体上看,斯大林只是把商品经济和市场看作是不得已而存在的东西,只是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的局部现象,准本质现象,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

斯大林的上述认识,对我国产生很大影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里,我们基本上是按照斯大林的认识对待商品生产的,在思想上有保留,在政策上搞限制。其间,在谈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曾提出,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我国,商品生产的范围不仅是生活资料,有些生产资料的生产也属于商品生产;即使全部实行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在某些地方也要保留商品交换。这比斯大林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并没有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高度来看待商品经济。晚年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和“”时期,把市场、价值规律、按劳分配当作是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温床,予以批判,使国民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

简言之,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使人们逐步形成新的认识。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指导思想,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这一部分是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补充,是从属的、次要的,但是必需的、有益的。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些论断是重新认识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关系所实现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认识上的飞跃。

根据几年来的实践,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明确几个基本观念:第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在全社会自觉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第二,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第三,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正是由于理论认识上的步步深化,促进了我国城乡改革的步步深入。直至十四大,“市场经济”这个在社会主义的土地上徘徊了多年的幽灵,终于被理直气壮地写进党的纲领性文献中。

一以贯之:总设计师的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