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1:01

公共卫生教育篇1

传统的公共卫生概念指的是大庭广众之下的卫生,包括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这样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现象已经不存在了。但公共卫生问题却没有彻底解决,现在公共卫生的概念指的是防治疾病、延长寿命、改善身体健康的功能。狭义的公共卫生安全指的是控制传染病、食品安全、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而公共安全是公共卫生产生的后果,像传染病,食物中毒都是公共卫生没做好引起的不良后果。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建设,人口密度越来越高,一旦有传染病出现,不加以防范,就会迅速蔓延,影响更多的人;食品安全包括粮食和加工两方面,粮食安全指的是粮食原材,像大米、面粉这样的,一旦在种植中被污染是无法洗净的,像镉大米;加工安全指的是在加工过程中以次充好,将有病毒的食物提供给消费者,像病猪肉加工的香肠,病禽加工成的烤鸡烤鸭以及羊肉串之类,都会影响大众健康。放射卫生和科技发展有关,一些新兴的科技产品报废后处理不当会引起放射方面的污染;现在的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汽车尾气以及房屋装修中的甲醛等。高校中的公共卫生安全主要是传染病控制、食品安全和放射卫生以及环境卫生。

二、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知识没有完全了解,有的人心目中的公共卫生知识还是传统的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饭前洗手这样的观念,对于一些新增的公共卫生知识不太在意,如吸二手烟,上网过度对身体的影响等。

(一)对疾病认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传染病指的是通过呼吸传染和接触传染的疾病,像肺结核、肝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不良生活造成的传染病成为“后起之秀”,像吸二手烟、艾滋病、酒精中毒都源于不良生活习惯。现在一些男生将抽烟当成时髦,这样不仅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连累他人;一些学生很早就恋爱同居,造成生殖系统的疾病;还有人朝三暮四,不断变换伴侣,传染上艾滋病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条件好,于是在一起聚餐,生日聚会就成了普遍现象,酒精中毒也时有发生。还有些人热衷上网,在网上一待就是一夜,这样严重睡眠不足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猝死。一些学生对疾病产生的原因不明就里,一旦出现传染病又显得格外恐慌。像前几年出现的“非典”、“甲流”等流行病,使一些人夸大了病情的严重性,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二)对食品安全认识不足。

在食品安全方面,很多人明知街边小摊上存在安全隐患,还是忍不住要“以身试法”。这些年,关于烤羊肉串、麻辣烫的报道层出不穷。但很多大学生还是喜欢利用外出的机会前去路边小摊品尝,就是缺少自控能力,面对色香味俱全的食品就忘了食品安全。

(三)生活习惯造成的卫生安全。

公共卫生安全除了吃的,还与清洁有关系。但一些大学生的个人生活也存在着卫生隐患。当前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从小就被大人宠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有的人读大学还不会洗衣服、洗袜子,因为自理能力太差,生活也邋遢。有的长时间不洗澡,有的不会洗被子、晒被子,这也是给疾病准备了温床。

(四)学校监管不到位。

目前,对于大学生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一些学校重点放在食堂管理、环境管理上,对于一些与生活相关造成的疾病没有防范。像生活不规律造成的肥胖症、经常熬夜造成的过劳死、猝死,学校却没有采取预防机制。而大学教师也没有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自己吸烟、熬夜、暴食,这些不良行为也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最近几年,一些学生有严重的心理疾患,为一点小事就持刀伤人,投毒,这也是公共卫生安全中的问题。这些问题还要从心理疏导上入手。对于和学生公共卫生有直接关系的后勤部门,像食堂、宿舍管理方面,学校监管工作也有待提高。有些学校后勤部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在食材采购上不讲究质量,只图便宜,一些中小学食堂发生集体食物中毒就是这个原因。还有在医疗方面,一些学校医疗室重医疗轻预防,对于一些常见的、通过预防就能阻止的小毛病没有做好事先预防。

三、加强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途径

针对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在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教学方面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道德教育,树立学生良好的品德。

目前学生出现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主要还是在道德修养方面存在不足造成的。针对这种问题,要从思想教育方面开始。目前的大学生很多是隔代抚养,这些爷爷奶奶在照顾孩子时,一味地溺爱,什么事都是自己代劳,结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不会洗衣服、不会洗袜子,进了大学后,连洗澡都怕,结果个人卫生非常差劲。到处是臭鞋子、臭袜子,被子脏了也不洗,甚至影响到别人,很多疾病也是这样蔓延的。还有些学生从小花钱不受节制,家里人也不干涉他们吃喝,于是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下馆子、喝啤酒。进入大学后,将聚餐当做重要消遣。肥胖病就是这样引起的。还有一点就是很多学生迷恋上网,晚上熬夜,这样不仅影响学习,也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懂得父母的经济收入来之不易,应该要养成生活简朴的作风,还要树立他们勤劳的道德观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生活中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体育课和其他文艺形式的课程开展,让学生多活动,远离电脑。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几年,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事件已经有好几起,从最早的马加爵杀人案,到最近的复旦大学投毒案都是学生心理不健康造成的。因此在大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贫穷落后地区的学生,常常因为贫穷被人看不起而产生心理抑郁,学校应当要关注这一类弱势群体,对于出身良好的学生也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正他们那种骄奢之风。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校外租房同居也成为一种时尚,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都要进行爱情、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学会自爱。

(三)加强学校监管工作。

公共卫生教育篇2

摘要:青岛在开埠之初,便是一座一国独霸的城邦,先后为德国和日本所占。完全的殖民式统治、衰微的旧有封建势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物产丰盛的广阔腹地,使得青岛飞速崛起。路皆平坦,街衢洁净,四时无疫疠之侵,德人在此精心打造了一座自诩为远东最干净的城市,但是青岛公共卫生教育的水平却没能与城市的经济和卫生状况同步。

关键词:青岛;公共卫生;教育;研究

一、德占时期(1898-1914)

(一)德人的殖民统治和卫生机构

德意志帝国1897年在山东制造了“巨野教案”,以之为借口,于11月14日派远东舰队强行登陆胶州湾口,1898年3月6日,逼迫清庭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自此成为胶州湾地区实际主宰者。强占伊始德国就视胶澳如己出,刻意把青岛营建为远东殖民的根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按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1](p255)。

19世纪末流行欧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理论依据。种族卫生学伴随着种族斗争势在必行的思想,盛行于德国国内,“中国人”便是基于这种背景而被虚构出来的一个人格低级的种群。区别于欧洲所谓的“优等民族”,德国侵略者“还把某些特定的消极性格和行为习惯如肮脏、狡猾等附加到这个种族身上”[2](p211),卫生方面的华洋分治在胶澳殖民地体现得淋漓尽致。德殖民者在居住上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将原青岛界内华人村庄夷为平地,市区被强制分为欧人聚居的青岛区和华人聚居的大鲍岛、台东镇、台西镇三区。胶澳总督是殖民地的军事和行政首脑,其下设政厅,分军政和民政两个系统,由驻军事务管理、民事管理和司法管理三部门来实现管理,其中负责卫生事务的,有总督直辖的卫生局、民政部下设的警察局还有后来针对中国人的巡捕局。卫生局长是总督在卫生事务上的代表,实际上卫生局更多的是负责订立颁布卫生章程和欧人区卫生事务。执行卫生巡逻、清洁检查和防疫工作的是卫生警察和华人巡捕。

(二)公共卫生方面的教育

1.卫生法规的制度教育

德殖民当局在司法领域也实行了华洋分治、区别对待,“不把德国的法律运用于缺乏运用基础的民族,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加强德国的国家权威,而且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经济和文化目标”[2](p312)[3](p5)。在1899年和1900年形成的两套法律制度《关于中国人法律关系条例》和《中国人条例》,是针对华人的基本法令,前者包括的惩罚办法有“笞责至100击,罚款至5000元,监禁至15年,终生剥夺自由,处以极刑”[2](p274);后者在第三部分的《保障公众健康章程》里,首次明令欧人与华人居住区要绝对隔离。以此为法律依据,当局又接连制度了很多有关卫生和防疫的规章。以下分别是1905年胶澳总督致本国海军署报告中的一段文字[2](p310)和《订立倒弃脏物章程》[4](p53)附加说明中的一项规定:

对于最底层社会成员的刁钻诡诈除了笞责,没有更好的,既迅速、有效,又不需付出很高代价的赔偿方式了。以为对于那些习惯于干重活,并且能忍饥挨饿的库里来说,不受笞责而只关几天监禁且提供食物——质量虽差,但分量足够——这根本不算什么威慑手段。此外,在中国人当中,也经常发生一些残忍的违法行为,对此,笞责完全符合所有非中国居民团体的法律感情。

第六条倘有违背此项章程者,一经查出,罚缴洋至二十五元之多;如无力缴洋,既监押至一星期之久;该犯法者若系华人,即罚缴洋或监押至一星期之久,或者笞责至二十五下之多。以上三项科罚或罚一项或兼罚二三项,均须随时酌定。

对于违反卫生章程的华人,只有裸的体罚教育。认为华人是“价值低下”,不配享有与德人和其他欧洲人同样的司法待遇。《拟定设立厕所章程》、《订立杀宰章程》、《订立倒粪章程》、《防护染疫章程》和《报明传染病章程》等其他卫生章程中,均有类似对华人的规定,甚至要求华人运货时“不准用有响单轮小车”[5](p41),禁止噪声污染。“如果中国人出现于法庭之上,则要强逼他跪在德国官员前。只对德国人罚款,但中国人则要鞭挞脊梁,而且对于中国人也有斩首的刑罚,压迫和歧视中国人完全本能地变成了习惯行为”[6](p256)。笞责这种野蛮的刑罚,在清末刑法改革中已被彻底取消,然而在胶澳殖民却被德殖民者顽固地保留下来,对于贫民和苦工占绝大多数的华人来说,缴不起罚金的下场只有挨打和牢狱之灾。

2.人力车夫的卫生培训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力车夫数量猛增,他们的“衣着和身体很脏,再加上韭菜与大蒜的浊气扑鼻,使乘客感到有无法忍受的不快。同时,车夫和脚踏上有臭虫霉菌等栖息,有成为传染病媒介的危险”[7](p230)。鉴于此种情形,官方建立了人力车厂,由卫生警察对召集来的人力车夫进行一些必要的个人健康指导和卫生培训。人力车厂虽也制造和修理人力车,但其主要目的在于收容车夫。厂内共有寝室4个,每室可寄宿200人,并且“食堂、浴室、洗濯室、电灯和自来水等一应俱全”[7](p230),费用仅为每月黑银5角。让车夫亲身体验到整洁卫生的集体生活,使卫生教育更加感性和具体。经过一系列举措,人力车夫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仅有的一点卫生职业教育,最后警察署还是“了车夫必须在人力车厂住宿的警察令,违反者将要受到惩罚”[7](p230),始终都逃不出强制的影子。

二、日占时期(1914-1922)

(一)日人的殖民统治和卫生机构

觊觎青岛已久的日本,1914年联盟英国在中国大地上挑起日德战争,“向日被压于德人权力之下的同胞,忽又被压于日本了,向日同胞所吃德人的痛苦,忽又增加数倍了”[8](p2)。前门驱虎,后门进狼,日本以胶澳为中心强行接管了德在山东所有的利益。与德租时期相比,日据时期绝对化的“军管”乃是青岛城市管理的显著特点。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德占时期殖民地管理,此时皆荡然无存。“驻守之官署,亦以军政为最要”[9]。日军1914年11月攻占青岛之后,立即宣布设立青岛、李村两个军政署,并成立青岛守备军司令部,统辖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占领区的军政民政。“欲往某地,必得处处许可”[10],华人的一切活动必须经过军政署的批准。至1917年,日军于青岛设置民政部,并直辖李村和位于山东内陆铁路沿线的坊子和张店分署。由于日本军政统治下无独立的司法管理机构,所以民政部负责市内行政和司法事务,疫情来临之时陆军直属陆军医院负责隔离疫区和疫苗注射,事关卫生检查和消毒工作的,由民政部下设的市内四个警察分署负责,卫生巡警由宪兵充任。“宪兵队还负责疫情调查及宣传教育”[11](p156)。

(二)公共卫生方面的作为

如果说德国是青岛城市的缔造者,那么日本则是不折不扣的享用者,继承和沿袭是日本这8年里在城市卫生制度和建设上的主要工作。根据青岛时政评论家谢开勋所言,日本强占青岛坐享其成,仅德所遗留的各项市政设施,便足够它学习一通,“日人所谓卫生者,也就是乱七八糟的讲究一套。其实德国人所设施的,他们还没有能全领略得来……不过是拿出他小药幌子的态度,和杀猪屠户的本事,赚几个钱罢了”[8](p60)。由于卫生方面的法令章程、工作报告及报纸等史料较为欠缺,难以直接获取这一时期的相关信息。日本军事化色彩浓重的民政署所隶各部门,官职大多由现役军人直接充任,“其各部门职能的专业化程度有所下降……缺乏训练有素的文职官员,其行政管理的职能与效率主要赖于军事压力和严酷的刑法”[12](p88),以致“居留青岛而不动爱国之思者,其人必寡闻而鲜耻”[13],强制性和残酷性非向时所能及。“1914年日本外债为19.8亿日元,超出同年税收6倍,支付利息都相当吃力”[14](p318),这时日本国内军费开支甚巨,广大农工生活困窘,亟须扩展海外殖民地以转嫁危机,青岛恰好成为日本的摇钱大树,因此日本用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绝对保障,以控制、掠夺矿产资源和资本输出为目的占领青岛,在华人卫生教育方面基本是粗暴的肢体惩罚。

三、结语

德租日据时期青岛向无平民教育,“洎乎德租日占沉沦二十余年,国人所受教育,组织未备,系统混淆”[15](p362)。除了德占时期的德华大学外,面向华人子女的绝大部分是蒙养学堂和德语、日语补习学校,在数量、设备、经费和师资上无法与德侨、日侨学校同日而语,罕有卫生教育课程的记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德)余凯思著.孙立新译.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德)克鲁森.1898-1914年与胶澳租界相关的法律和法规[G].德国弗莱堡军事档案馆.

[4]订立倒弃脏物章程[a].见:(德)海因里希·谋乐.青岛全书[m].青岛印书局.1912年.

[5]订立禁止用有响小车章程[a].见:(德)海因里希·谋乐.青岛全书[m].青岛印书局1912年.

[6]朱淇.《论德国人对中国的藐视》社论[a].见:青岛市档案馆编.胶澳租借地经济与社会发展——1897-1914年档案史料选编[G].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7]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译文集[m].青岛出版社.1992年.

[8]谢开勋.二十二年之胶州湾[m].中华书局.1920年.

[9]林传甲.青岛游记[J].《地学杂志》第9年第2、3合期,第92、93号.1918年2月.

[10]鲁案督办公署[J].鲁案善后月报(第二期),1922年.

[11]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卫生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

[12]任银睦.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m].三联书店.2007年.

[13]淮阴钓叟.青岛茹痛记[J].新青年,第2卷,第4号.

公共卫生教育篇3

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水平较低,致使农村人口疾病的发生率和流行率偏高[1]。因此,我国在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中的当务之急是全力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的服务质量,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某调查小组在2013年7月~2014年9月间在农村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并对农村地区健康教育工作后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县辖区内的所有农村地区,对农村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的内容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D基本知识与技能》中的所有内容为标准。在研究小组推行健康教育前,调查所有村民对于各种疾病的了解情况,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1.2方法

1.2.1成立调研小组:由县卫生局成立专门的调查培训小组,并在该县辖区内的所有乡镇、卫生站设置教育专栏,建立村民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并明确各个小组不同人员的具体分工。

1.2.2开展培训工作:各个调查小组负责对所有村民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内容包括疾病控制与预防、慢性疾病种类、流行病种类及健康养生等内容。培训方式可以采用讲座或者不同宣讲形式开展,同时要对农村的公共企业进行大力宣教,例如农村的学校、医院及政府机关等。除此之外,调查小组也可以给村民发放卫生宣传手册或者录影带等医疗卫生方面的资料,也可以举办与卫生服务相关的健康活动,加强对村民宣传教育的力度。调查小组在向村民宣传的过程中,对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进行宣教活动时要保持绝对的耐心和热情,提升健康宣传教育的效果。

1.3效果观察

调查小组对健康教育后该农村地区的流行病发病率、传染病传染情况及村民对各种疾病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并统计。调查村民对于疾病的知晓情况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其中问卷得分90~100分为优秀,60~89分为良好,59分以下为不及格。同时调查小组将村民的问卷评分结果与调查前相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

2结果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该县农村地区在2013年7月-2014年9月间村民的甲乙类疾病及其他传染类疾病的发病率同比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新生儿疫苗的接种率升至95%,环比上涨了10%;且该阶段未发生过地区流行病。

由调查小组的问卷调查评分结果得知,该地区村民在健康教育工作后的平均问卷得分为92分,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的平均得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村民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评分比较(x±s)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我国公共卫生工作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和形势,也是公共卫生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主要通过组织推行的方式来创办各式各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为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人群对于健康信息的需求和认知的过程[2]。该种方式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充分的体现了健康教育工作在人类健康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自身存在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患者,在对其推行健康教育工作后,不仅能够极大程度提升该类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同时改善了患者过去消极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提升了农民群众对疾病治疗的信心[3]。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工作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推广过程中的效果极佳。

调查小组在县辖区内农村村民中推行健康教育工作后极大程度的改善了该地区农村公共卫生的服务质量,实现了该地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从调查小组的问卷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出,该地区农村村民在健康教育工作后的平均问卷得分为92分,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的平均得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健康教育的推行工作能够帮助农民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降低各种致病危险因素的产生,能够对农民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4]。笔者认为,我国在推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我国的农村地区加大宣传健康教育的力度,提升健康教育的宣传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在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农村地区的整体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同时提升了患病村民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农村流行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翟敏,张雪文,许圆,等.农村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认知、满意度及利用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04(10):361-363.

[2]郭静,翁昊艺,周庆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08(07):51-56.

公共卫生教育篇4

1调查情况

对市内七区28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每个区随机抽出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青岛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取4所机构的平均分为该区得分。

2问题分析

2.1在调查中发现约有6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在三个年度中基本没有变化,并且没有在社区诊断的基础上制定计划,缺乏目标性和科学性。

2.2干预策略随意、方法简单、不灵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策略主要集中在组织社区义诊、发放宣传材料、出版宣传栏和组织讲座几个方面,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

2.3调查中发现8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方面有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效果评价无有效依据缺乏代表性,更有2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不掌握效果评价方法,故而没有开展效果评价工作。

3总结

3.2健康教育(干预)策略:[3]在确定了健康教育目标后,就要确定达到目标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即干预策略。教育(干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3.2.1确定教育方法:可将教育方法分为信息传播类、行为干预类和社区组织方法三大类。要考虑这些方法是否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方法是否简便?效率与效果如何?是否经济?

3.2.2确定教育内容:计划中的教育内容,应针对目标人群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项目的目的和要求来确定,要讲究教育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通俗性和实用性。

3.2.3确定教育材料:健康教育活动教育材料主要有视听材料和印刷材料两大类。可购买出版发行物,也可自行编印。不论选择哪一种教材,其内容设计都必须符合教育(干预)内容的要求。

3.2.4组织与培训:以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主体,吸收政府各部门、基层组织、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大众传播部门、学校等参加,对执行计划的各类人员,要根据工作性质和担任的任务,分别进行培训,以保证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质量。

3.3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2]效果评价就是针对健康教育项目活动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估。通常,一项健康教育计划活动实施之后,较早出现变化的是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态度、信念的转变,然后才是行为的改变,而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变化则是远期效应。因此,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又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果评价。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项目服务中目前重点讨论近、中期效果评价。

3.3.1近期效果评价一项健康教育计划活动的近期效果,重点表现在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念的变化上,因此,近期效果评价,主要针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等。

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率)=知晓(或正确回答)某项卫生知识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

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测试(考核)达到合格标准的人数/被测试(考核)的总人数×100%

卫生知识平均分数=被调查者卫生知识测试总分/被调查测试的总人数×100%

健康信念(态度)形成率=形成某信念(态度)的人数/被调查者总人数×100%

3.3.2中期效果评价健康教育的中期效果主要指目标人群行为的改变,评价的指标有:健康行为形成率、行为改变率等[4]。

健康行为形成率=形成某种特定健康行为的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

公共卫生教育篇5

本研究基于毕业实习载体,从昆明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教育现状出发,总结和探讨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带教过程中进行“三生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和教学方法,评价和毕业实习相适应的“三生教育”渗透运行机制,为促进现阶段我国医学相关专业毕业实习生医德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云南边境线长、民族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跨境公共卫生问题复杂多样,慢性病负担沉重,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问题突出。公共卫生事业总体落后,人才匮乏且引进困难,主要靠自主培养。

而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有利于国家推进云南“两强一堡”战略,有利于提升公共卫生医师学历层次,有利于扩大云南在南亚东南亚的影响力,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尤其是能够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健康状况,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推动云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创建于1956年,1979年开始招收卫生学专业(1989年改为预防医学专业)至今已有31年,是云南省第一家招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校。该专业是云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建设专业。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国“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和“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要求”,从云南的现状出发,着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形成了“情系边疆、开放通连、勤求博采、德济众生”的办学理念,培养了1300多名扎根边疆,服务云南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在省州(市)县等各级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骨干有95%来自本学科,对边疆人民的健康和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得到社会重要评价。但目前,如何结合“三生教育”培养能够适应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复杂多样公共卫生挑战,能够解决云南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毕业实习是有效的载体,是高校“三生教育”较好的实践途径之一[3]。预防医学专业相对于其他医学专业更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作为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只有让学生接触公共卫生问题,才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决定了预防医学教学必须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加学生到工厂和农村现场实地参观学习,带领学生赴云南省贫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社区健康教育培训、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等培养形式,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省情、国情,了解云南公共卫生现状,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了解城乡差别,感受贫富差距,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不断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渗透“三生教育”的特殊作用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三生教育”渗透就是教师将对学生“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按照本专业学科的特点,挖掘其内涵,促使专业学科同“三生教育”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正确的人生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优秀公共卫生医生。

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实施“三生教育”的特殊作用就是该专业半年的毕业实习偏重于社会实践,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教育效果,能有效地将“三生教育”落到实处。贯彻落实如何让学生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能够适应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复杂多样公共卫生挑战,能够解决云南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公共卫生医师。

3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渗透“三生教育”的基本做法与成效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对云南省公共卫生实际工作有深刻理解,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制定政策与计划,参与项目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公共卫生人才。在学生培养中注重一个精神、两种能力的培养,即团队精神(teamworking);整体思维能力(Holisticthinking);公共卫生实践能力(practice)。

3.1结合提高毕业实习带教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人生态度端正、社会责任感强和具有奉献精神的公共卫生医师。在毕业实习“三生教育”中,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生命态度、生活追求、环保意识等对教育培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教师在各方面都应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从而以身正己引导学生端正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多年来,公共卫生学院教师注重师德修养,具有爱岗敬业精神,每年毕业实习带领学生下乡,在艰苦条件下,顶烈日、冒严寒、爬山涉水,走村串寨进行卫生宣传、现场调查咨询服务,他们“痛楚着艾滋病患者的痛楚,忧伤着乡村医生的忧伤,牵绊着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关注着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他们吃苦耐劳,关心大众疾苦的崇高品质,为学生作出了表率;在实践中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实践现场调查中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敬业精神培养、指导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走向社会,活跃在我省疾病预防、科研战线上,为我省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3.2结合云南重大传染病防治,致力于科学研究,为云南经济社会服务,培养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公共卫生医师。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就积极投入了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工作,2004年9月成立了“昆明医学院艾滋病社区预防与健康促进中心”。多年来,在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小学生、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特殊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培训。

近年申请到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全球基金等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项目,每年毕业实习都带领学生到边境、农村现场参与艾滋病的调查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为学生毕业后直接投入艾滋病防制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艾滋病的预防控制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训了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队伍;为预防控制吸毒及艾滋病传播流行等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卫生决策提供咨询。

3.3结合云南社区公共卫生问题,科研促毕业实习,培养具备团队精神、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的公共卫生医师。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将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应用到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毕业实习,从1984年第一届毕业生开始就把毕业实习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

近年来,毕业实习注重“三生教育”,将学生毕业实习与云南公共卫生热点问题结合,从教师所承担的研究课题和项目中组织小型课题,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近几年的课题内容涉及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农村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社区卫生服务、电磁辐射的健康影响、道路交通伤害分析、吸烟控制、职业危害因素调查、保健食品功能等领域,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社会工作的能力,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社区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农村卫生问题。教师们带领学生赴云南省贫困农村、工厂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职业卫生服务,为民间组织、乡村医生、社区群众举办各种形式的社区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半年的毕业实习,学生得到了公共卫生现场工作的锻炼,开拓了眼界,扩展了认识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公共卫生管理部门提供了工作支持,取得了社会效益。这样的实践,使学生领会在工作中如何运用科学指导管理工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奉献精神。

3.4结合公共卫生实践活动遵循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规范,注重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公共卫生医师。生物伦理学是以医患关系为重点,而公共卫生伦理学重点关注的是监测和增进人口健康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在公共卫生领域涉及传染病防治、对研究对象的保护、卫生保健资源的配置、免疫政策、儿童保健与保护、供水系统安全、食品和药物安全、公共场所禁烟、精神卫生等许多伦理问题。公共卫生领域的伦理实践原则之一是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能胜任其工作机构工作有效,并能取得公众的信任。因此,结合公共卫生实践活动遵循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规范,注重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公共卫生医师尤为重要。

公共卫生教育篇6

>>全球化背景下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全球化与公共卫生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全球健康学科发展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全球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全球化视野下的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全球化下的董事视野推动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实践教学在培育应急公共卫生人才中的应用分析法律全球化视野下的法治运动论全球化视野下党员的作风建设全球化视野下的电视节目策划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旅游推广全球化视野下的高校课程改革刍议全球化视野下的工业设计2016:全球化视野下的动画之思全球化视野下的《幸福终点站》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杨克敌,杨世秀,欧阳宁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24-25.

[3]宇传华,毛宗福,肖海燕,陈华.新医改形势下对公共卫生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1).

[4]肖模银,王全,王培刚,陈年芳.以开放纳新的态度推动高校办学国际化―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大学教育研究,2012,(1).

[5]万成松,郑莉,邹飞.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关于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与改革,2007,(1).

[6]詹平.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改革[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5).

[7]陈年芳,肖海燕.多途径提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教论坛,2011,(4).

[8]韦小敏,张志勇.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0).

[9]张爱华,何江,洪峰,王荣,李军,姚茂琳.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探索[J].现代预防医学,2011,(3).

[10]郑斯宁.指导研究生的几点体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9-11.

[11]施建军,王丽娟,韩淑伟.实施“本土国际化”战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精英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5):19-22.

[12]毛宗福.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6).

[13]肖海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新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6).

[14]王培刚.全球健康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7).

公共卫生教育篇7

【关键词】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为了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提高应对能力,现就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1学校传染病的预防

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配备学校卫生人员,有专(兼)人员负责学校卫生工作。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及时发现传染源。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2学校食物中毒的预防

搞好食堂环境卫生,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食品贮存应当分类、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3应急处理措施

3.1及时报告

3.1.1报告时限及程序(1)初次报告: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次报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接到初次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同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特别重大(i级)或者重大(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或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直接报告教育部。(2)进程报告:①一般与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报告: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及时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直至教育部。②重大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报告:重大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每天应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逐级每日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直至教育部。(3)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应将事件处理结果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直至教育部处置工作组。

3.1.2报告内容(1)初次报告内容:①必报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造成伤害的人数;②选报内容:事件初步性质、发生的可能原因等。(2)进程报告内容:事件控制情况、患病(中毒)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事故原因查找情况、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3)结案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公共卫生教育篇8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95-02

新医改政策下,要求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要紧扣时代脉搏和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以专业发展战略为落脚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卫生事业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全面分析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人才培养现状、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及存在问题,探讨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对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科学化进行研究,制定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为全国其他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医药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中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急需既有医学背景又懂管理知识的卫生管理人才。如今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问题,不能满足卫生事业管理领域对人才的这一需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领域中,医药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管理人员要求越来越高,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适应新的医疗卫生环境。目前,我国的各类卫生管理人员总数已达60万,而90%的管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卫生管理专业培训,也未通过自学系统地掌握卫生管理知识。

(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需要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起步晚,底子薄,专业建设还处在摸索和爬坡阶段。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不仅是为了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为卫生管理领域输送人才,也为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理清思路,构建策略,从根本上打造知识和能力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科品牌化、战略化、精品化发展机制的优化和完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工商学院率先开设了医院管理学课程,开始把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入卫生保健事业。英、法、日、澳等国均在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卫生管理教育,20世纪70年代后卫生管理学已由一门课程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卫生管理教育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的重要专业,目前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培养体系[1-2]。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当时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全国按大区建立了7个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和5个卫生管理干部学院。此后,全国各地的一些医学院相继开设了卫生管理专业。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高度重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3]。1998年全国绝大部分高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以下简称“卫生管理专业”)学制改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云南大学、东北大学首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之后许多高校都陆续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包括综合性院校、西医院校、中医院校,据不完全统计,医学院校中有近80%的院校均开设了本专业,其发展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是社会始料不及的。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据调查,全国25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有14所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都先后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并且在该专业下分化出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医药经营管理、医疗保险、医药国际贸易、医药信息管理、药事管理等多个方向。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卫生管理队伍。”建立职业化的卫生管理队伍,需要合格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在发展的这十几年中,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面临招生难、就业难,这些严重问题,甚至被誉为“十大最冷专业”之一。

到目前为止,各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没有统一的培养模式,教学规范没有确定,各中医院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均体现以培养具备现代化卫生管理理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了解卫生事业发展趋势,具有创新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但各院校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没有对应,培养人才类型各不相同,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则是应用复合型管理人才,还有其他院校是高级复合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关于教学时数,必修课程总学时数:最多的是3610学时,最少的是1926学时,平均26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最多的是2776学时,最少的是1366学时,平均2603学时。实践学时最多1697学时,最少114学时,平均562学时[4]。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落后于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和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卫生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各高校办学主体不一

有的高校是由公共卫生学院主办、有的由人文社科学院主办、有的由管理学院主办。除在综合类大学、医学高等院校外,一些师范类院校、管理院校也在开办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但至今还没有统一、标准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定位上缺乏共识,有的偏重医学,有的偏重管理学,有的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有的注重实际工作技能,由此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定位模糊,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

(二)课程设置不系统

《中国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指南》(2007年3月出版)中我们发现,我国卫生管理教育现仍处于医学教育范畴,有很多院校的医学课程比重都在1/3以上,而且有部分院校的医学课程用书整体套用临床专业教材。而在国外,许多院校都不把医学知识教育作为卫生管理专业教育的基础,而是注重把卫生管理教育建立在基础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知识之上。不同中医药院校间,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各不相同,应本着:通识教育――基础医学――管理知识――卫生管理的课程体系。

(三)培养内容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速度与社会发展速度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近年来,由于卫生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医疗事故处理的变革等对行业的影响也趋于复杂化和深化。但目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材使用还比较滞后,且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这些新的形势、新的改革、新的思路、新的方法都因为教材的编写、出版周期较长而没有写进教材。所以,目前该专业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已明显落后于形势变化的需要。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使该专业的培养内容适应社会需求,将是我们今后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高校师资严重不足

目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师资明显不足,很多高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出身于其他专业,其知识结构、综合能力都使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与卫生管理实践还有一定差距,大多数教师没有从事过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相关的一线工作,只能单一地传授理论知识,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和实务工作经验。在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时,实习基地带教老师的师资水平也明显不够。高校目前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开展的研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公式化的模型,有很多研究成果都只是空中楼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办10年来,同样也存在上述问题。基于学校新631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把握新一轮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之际,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推动我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步伐,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善联,康庚.外国卫生事业管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197.

[2]徐爱军.我国卫生事业管理高等教育现状透视[J].中医教育,2008,27(5):18-20.

公共卫生教育篇9

论文摘要: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其实质是农民在基本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如何获得进一步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农民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目标。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包括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在内的、旨在提高人口素质的投资回报率最高,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优先路径选择。公共财政应重点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以解决农业问题为中心,首先投资于农业,如补贴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目标是让农民增收,目的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形成内需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以解决农村问题为中心,首先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文化建设等,改善人居环境,把村庄建设成为一个文化生产场所,目标是让农民安居,目的是打造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基础。笔者则认为,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新农村建设应以人为本,以促进农民的发展为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首先投资到关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质量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领域,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只有这样,农业、农村问题才能根本解决,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才有可能。

一、农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目标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应加以区别。1980年代以前,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的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经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而丰年有余。中国农业不仅供养了世界上多于21%的人口,并且自1997年以后,每年农产品净出口50亿美元左右。总体看来,当前农业问题已基本上解决。但是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远没有解决,表现在农民数量庞大、收入低、就业难、地位低,不能同等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不能同步融入现代化进程,甚至存在日益边缘化的情况。应当说,中国“三农”问题的主导方面和相互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三农”问题之首。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许多人认为是收入问题。然而我们看到,困扰8亿农民的不仅仅是收入低,更根本的是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所能享受的公共产品不足乃至严重匮乏,在就业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遭受歧视、排斥等。城乡之间的差距也不仅表现在收入和财产差距上,还表现在就学、就医和就业的机会不同,以及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差异方面。2000年全国普查数据显示:城市15-64岁人口中从未接受任何教育的人口比例为2.5%,而农村为8.7%;城市仅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例为14%,而农村为38%;城市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均受教育年限10.2年,农村为7.3年。此外,农村人均期望寿命比城市低6岁,农村儿童和孕产妇的死亡率比城市高一倍。2001年,城市新生儿死亡率为10.6‰,农村为23.9‰;城市孕产妇死亡率为每10万人33.1,农村为61.9;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3‰,农村为40.4‰。2005年,中国城市人类发展指数为0.81,农村为0.68,后者只有前者的83%,差距明显。①

收入的不平等多源于机会的不均等,“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行为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②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而国家80%的公共卫生资源投放在城市;5亿城市人口享受到的国家公共卫生和医疗投入是8亿农村人口的6倍。③义务教育人口的60%在农村,却只有不到25%的资源用在农村。1999年,初中升普通高中的比例,城市为55.4%,县镇和农村为18.6%,相差38.6个百分点,2002年两者差距拉大到46个百分点。④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的匮乏,就学、就医、就业的不可及性,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农民的发展成本,降低了农民及后代改变生活现状的可能。

可见,农民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收入问题,而是以收入、就业、教育、健康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问题,实质是农民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如何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问题。阿马蒂亚·森认为,追求发展的目标应该是能力而不是收入的提高。虽然能力和收入会随着个人年龄、性别、社会角色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较大的差异,但能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失去获取收入的可能性,进而失去将收入转换为发展的可能性。

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和现实行动。为了13亿中国人的福祉,新一届政府勾画了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崭新理念,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定地走上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之路。在此背景下启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拉动内需的权宜之计,也不是保持农村稳定的无奈之举,而是推动农民现代化的长远战略,旨在改善亿万农民生存和发展状况、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发展农业生产、进行村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但如果农民得不到发展,即使修了路、建了房,新农村迟早还会变为旧农村;即使脱了贫,还会返贫。近现代长达百年的乡村建设经验与教训说明,如果没有对农民发展权利的尊重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仅靠直接的物质投入,并不能使贫穷消亡、落后根除,难以使农民走上自信、自立和自我组织的发展道路。只有农民自身发展了,他们才会有信心去应对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乃至全球化的发展环境,新农村建设才有可持续性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变,没有为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而对农民的人力资源投资,新农村建设乃至中国的现代化很可能遭遇严重挫折。因此,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目中有人、心中有人、以人为本,一切工作都应该以促进农民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提高农民发展能力、创造农民发展条件、完善农民发展保障为中心。

二、投资于农民的教育与健康:新农村建设的优先路径选择

人的发展,主要是人的发展能力提升,包括了多方面的含义:一是健康长寿的能力;二是获得文化、技术和分享社会文明的能力;三是摆脱贫困和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⑤人的发展能力主要是由教育、健康、技能培训等决定。教育赋予人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健康的心灵和人格,是人得以发展的动力。健康是人力资源的基本内容,是人得以发展的源泉。良好的教育和健康标志着良好的生活质量,本身就是发展的目标。新农村建设应该以人为本,把促进农民的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首要任务。

1.教育与卫生医疗是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始终把投入重点放在了城市,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品供给短缺。自1980年代以来推行的教育产业化和卫生医疗市场化改革导致教育、医疗费用飞涨,大大超出了农民的支付能力。湖南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门到高中毕业,在1980年代共需数百元,1990年代需8000元,到2004年则需3万元。据安徽省城调队调查,按某县2004年2668元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相当于该家庭一个劳力18年的纯收入。⑥全国农村人口中40%到60%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60%到80%的患病农民死在家中。⑦财政部农业司课题组对农户的需求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减少子女上学费用是农户高度关注的问题,——河南省西平县高达93.33%的农户关注;陕西省大荔县87%的农户关注;陕西省宝鸡县83.3%的农户关注,浙江省上虞市80%的农户关注。对于增加医疗点,减轻看病负担,陕西省宝鸡县农户关注率达到90.7%;河南省农户的关注率为72.22%。⑧“上学难,看病贵”是农民生存、发展面临的基本难题和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公共财政应首先满足农民最基本和最迫切的公共需求。

2.教育与健康投资回报率最高。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指出,包括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在内的、旨在提高人口素质的投资应该看成是生产性投资。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重要。⑨在新农村建设中,投资于农民的健康和教育是回报率最高的公共投资:其一,能够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教育支出、医疗支出是当前农民最大的两项货币支出。2005年农村家庭的教育开支平均值为5975元,占到总收入的30%。⑩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免费公共卫生服务,相当于是通过减少支出而增加农民收入。若每年减少100亿—400亿农民的教育负担,等同于增加农民平均收入0.5到2个百分点,其效果不亚于减免农业税。(11)其二,经济效益最高。钱克明的研究表明,每增加1元农村教育投资,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8.43元,而每增加1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仅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6.75元。且政府每增加1元的农村教育投入,可减少农牧户物质费用6.64元。(12)教育投资还能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和进城打工的机会,提高工资水平,“每增加1年的教育,农户平均工资性收入水平至少可以增加1000元。”(13)樊胜根的研究也表明,农村“公共投资领域,教育投资效果最显著,同时对农业、非农业以及整个农村经济增长的回报率也很高;农业科研推广投资使农业生产大大改善;对农村通讯、电力和道路的投资同样对农村有较大影响;灌溉投资对农业生产增长的影响不明显”。(14)其三、惠及全社会、社会效益好。教育和公共卫生是正外溢性很强的公共产品,投资于农民的教育和健康,实际上是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受益的是13亿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农民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的提高是吸引物资资本投资的重要因素,能够增强国家的市场竞争力,使工业、第三产业和城市从农民人力资源的普遍发展而带来的经济增长中受益。(15)另外,投资于农民的教育和健康还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文化的延续和发扬、全民福祉的增益,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3.我国已具备投资于农民的健康与教育的财政实力。周洪宇的研究表明,以现阶段实行的义务教育减免标准计算,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共需经费合计约634.3亿元。中国200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大约在6770亿元左右,用于免费义务教育的经费只占9.37%。随着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的逐年减少,中国GDp持续快速增长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的逐年增加,到2007年左右完全有条件在农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6)按照亚行的最近估计,我国每年只需拿出1000亿元人民币,就能保证中国2500万最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水平,为1.2亿农村学生支付9年的学费,为7.7亿农村人口建立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全球190多个国家中有170多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除了发达国家以外,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包括人均GDp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的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都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17)经过20多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已具备为农民提供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实力。

4.国际经验的启示:教育和医疗应当优先。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工业反哺农业,最先关注的是农村人力资本的增长以及农产品价格维持;其次是创造农户成为市场主体的各种条件以及农村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最后才是如何确保农民收入(曾祥炎,2005)。教育和医疗是这些国家共同的优先选择(见下表)。这说明农民的人力资源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前提要求和战略性因素。西奥多·w·舒尔茨的研究证明,从20世纪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无独有偶,韩国人认为,“新村运动”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把新村教育作为“新村运动”的核心。韩国在1972年成立研修院,负责培训“新村运动”的骨干,培训内容涉及地区开发、意识革新、经营革新、市民教养等内容。韩国还在村村都建立起“村民会馆”。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农民培养起了“自立、自助、勤勉、协力”的思想观念。

投资于农民人力资源的社会利益远高于对非农民投资的社会收益,而对非农民人力资源投资的私人收益高于对农民投资的私人利益。中国农民多年来用自己的创造的农业剩余支持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为国家繁荣、稳定做出巨大牺牲。现在已经到了回报农民,以人力资源投资“反哺”农村和农民的时候了。国家应创造条件并鼓励非农民特别是城市高收入居民自我人力资源投资,将公共服务投资重点转向农民。

三、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

农村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和卫生服务分别表现为不同属性的产品,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和支出重点应当有所限制和有所选择。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各类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层次越低,其公共性越强,收益的外部性越强。农村义务教育由于其基础性和外溢性,一般被视为公共品。公共卫生服务所具备的以预防为主降低公共健康风险的功能,无可争议地赋予其纯公共品的特色。考量社会的需要、支付的成本、个人负担的能力和政府的财政状况,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应该是财政投入的重点。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投入机制。这一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表现在总体投入水平偏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1.93亿人,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78%,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义务教育学生的61.8%在农村,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比重还不足30%。这样的经费投入比例显然是不合理的。2003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1365亿元,比实际基本需求相差476亿元。其中公用经费缺口310亿元,校舍维修经费缺口95亿元,特困地区专项补助经费缺口44亿元,其他则为人员经费缺口。(19)《中国教育报》对174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有58%的农村学校危房改造经费无法落实,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超过30%的农村小学“粉笔论支有限发放”,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有电不敢开电灯”,而缺少课桌凳的小学也接近40%。(20)其次,在这种体制下,乡镇负担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78%,县财政负担9%,省地负担11%,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21)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62%的财政收入,但基本摆脱了负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县乡政府财力薄弱(占全国财政总收入22%),却负担着87%的义务教育投入。(22)相当多地区的乡镇财政不堪重负,农民负担过重。“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不可能保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无法使农村义务教育走出困境。促进农村义务教育,首先要加大投入,要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财政投入的重中之重。其次要构建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作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应该以中央和省级政府提供为主,地市级政府适当配套。中央财政应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不发达农村地区教师工资和经常性运转经费应由中央负担;欠发达农村地区教师工资应由中央政府负担,经常性运转经费应由省级负担,学校基本建设则由基层政府负担。

中国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基本上是“重城市、轻农村,重治疗、轻预防”。2004年国家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开支380多亿元,用在城里的是84.5%,用在乡镇卫生院的不到60亿元,只占15.5%。(23)政府拨款的68%用于医疗,22.7%用于公共卫生,而且主要集中在县级预防保健机构,对村级卫生机构的财政支持极少。多数村级卫生机构基本不存在,大部分村级卫生室私有化。2000年政府财政用于农村公共卫生方面的资金总额还不到20亿元,平均每个农民每年只有2.5元。(24)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普遍通过“有偿服务”进行“创收”,导致本应无偿提供的一些公共卫生项目变成了有偿服务,影响了预防保健措施的落实。公共卫生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在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现代公民应当享有的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提供。即使是能力较差的政府,也必须承担起维护公共健康安全的使命。公共卫生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整个人群和国家的医药费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高效率。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政府可实施的效益成本比较高的卫生公共干预领域包括:幼儿疾病免疫、学生卫生服务、家庭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健康教育、艾滋病预防。在县、乡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为保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中央和省级财政应担负起维护农村公共健康安全的职责,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援助基层政府行使这一基本的政府职能,逐步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的大体平衡。当前农民的医疗服务消费行为基本表现为“小病不出村,大病到县及县以上医院”,近60%的门诊服务是由村卫生室或私人诊所提供的,仅1/4左右是由乡卫生院提供的。(25)重建村级公立卫生室并促进其服务水平的提高,对于改善乡村人口的健康指标,是一种最有效率的投资(朱玲,2000)。与私立医疗点相比,村民共有的卫生室除了提供医疗服务以外,还能够更有效地承担群体预防、保健知识传播和组织改善环境卫生活动等多种社会功能。村级公立卫生室如同村庄小学一样,是农村人口获得基本社会服务的一个组织保证,各级政府应该保证村级公立卫生室像村庄小学一样有稳定的财政支持。(26)

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等:《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第6页、46页、55页、6页。

②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迟福林:《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a],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民权益保护》[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④同②,第46页。

⑤同上书,第3页。

⑥迟福林:“强化以提高人口素质为重点的农村公共服务”[n],《经济参考报》2006年6月24日。

⑦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第3-8页

⑧财政部农业司课题组:“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7期

⑨[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

⑩韩俊:“建设新农村中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若干问题及政策建议”[J],《改革》2005年第10期

(11)“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中国有财力承担”,《南方周末》2005年3月10日。

(12)汤灿晴等:“农村教育: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2004年第5期第86-88页。

(13)李国祥:“我国农户要素资源收入贡献的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11期。

(14)樊胜根等:“中国农村公共投资在农村经济增长和反贫困中的作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1-13页。

(15)DreezeandSen,1989,Hungerandpublicaction,pp.206-210,Clarendonpress,oxford.

(16)艾启平:“中国有财力在全国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中新社北京2006年3月4日电。

(17)征庚圣等:“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乡村治理”,《经济参考报》2006年4月22日。

(18)曾祥炎:“工业反哺农业应遵循农村经济发展次序”[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4期第15-18页。

(19)程刚:“义务教育法有望做修改将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n],《中国青年报》2005年8月19日。

(20)张玉林:“从数字看教育不公”[J],《中国改革》2004年第12期第22-24页。

(21)张德元:“农村‘知识贫困’与教育资源配置”[J],《调研世界》2003年第7期。

(22)吴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8日。

(23)陈锡文、韩俊等:“我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24)张元红:“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与筹资”[J],《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5期。

公共卫生教育篇10

为加强我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预防和减少学校食物中毒与传染病暴发流行等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现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一次预警通知》(教体艺厅〔2009〕1号)精神,就做好今后一段时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超前部署各项防控工作

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是建立学校公共卫生自我约束机制、构建全省学校公共卫生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校园、提升学校公共卫生工作水平、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各地各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关注民生、维护稳定的高度出发,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的原则,超前部署各年度的防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省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变化、夺取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新胜利的重要一年。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密切配合,扎实工作,有效遏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

二、加强考核,努力健全防控工作机制

开展考核检查工作是查找防控工作薄弱环节、落实有针对性整改措施、形成校内管理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常规性和过程性工作。今后,各地各校要认真执行《*省县(市、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试行)》和《*省高校公共卫生管理规范(试行)》,把开展自我考核作为各年度的一项重要任务加以落实。要制定考核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职责、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考核工作结束后,要形成书面总结材料,公布考核结果。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卫生局要认真贯彻《*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合作机制》的各项要求,加强合作,定期组织检查,省教育厅、省卫生厅今年将对各地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抽查。

三、突出重点,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要重点强化校长(园长)的责任意识。各校(幼儿园)要牢固树立校长(园长)作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制定、演练防控方案与应急预案,充分发挥校医和保健教师的作用,将责任落实到每位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建立起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

2.要重点开展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各校要针对冬春季传染病、夏秋季食物中毒易发和高发特点,坚持正面引导,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利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晨会班会、电台广播、宣传橱窗、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将个人饮食与卫生知识、食物中毒和常见传染病等可防可控知识告知学生及其家长,提高他们的防病能力,消除他们的恐慌情绪。

3.要重点加强弱势群体的防控工作。各地各校要特别关注农村、民办、民工子弟学校的防控工作,要以开展学校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清理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做好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减少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4.要重点做好学生体检与预警监测工作。各地各校要做好每年一次尤其是新生和寄宿生的体检工作,把结核病、肝炎等作为重点筛查病种,并切实做好后续管理工作。各地各校要密切关注我省及周边地区传染病疫情的流行态势,认真落实教育部预警通知的各项要求,积极会同卫生部门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登记和人群密集场所定期消毒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