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2:44

传统医学研究篇1

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为世界所中仰慕,从上古至春秋战国时期到唐、宋、元、明、清,在近7000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进行发现、实践、探索、总结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内容极为丰富的有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的预防保健理论和方法。其疾病个体化的预防观、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自然观和疾病随时空变化的辨证观以及疾病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等预防医学思想,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哲学智慧。研究其深邃的预防思想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当前特别是生活、工作方式日渐西化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井喷式和低龄化发展趋势的严峻形式下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同时对促进全民健身和重大慢性病的预防以及疾病的转归也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1.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

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大胆探索和艰辛实践的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有显著的文化基因烙印,内容博大精深,方法丰富多彩。其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体对疾病个体化的预防观、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自然观和疾病随时空变化的辨证观以及疾病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的预防医学思想。

1.1疾病个体化的预防观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体质、性别、年龄不同,先天禀赋不同,所生活的地域、季节、气候不同以及生存条件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种类、几率及愈后就会不同。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身体特征;同时认为疾病在早期会表现出特有的征兆,可以通过面色、脉象、身体状态、大小便等外象并经医生的“望、问、闻、切”进行观察、判断,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并有针对性地用食物、药食两用物质或药物对身体进行调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种个体化的疾病预防观正是传统预防医学的独到和高明之处,值得肯定和推崇。它与现代预防疾病采取的“千人一方,万人同药”有极大的区别,虽然现代医学可通过体检来提早发现疾病,但只有当生化指标出现异常或临床征兆已经发生时才能发现,对主观表现出来的不舒服、不适应等亚健康症状,现代医学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即使是有某些指标的异常如血糖的升高,现代医学仍缺乏个体化的预防措施。因此强调针对个体体质、地域、季节、气候、饮食习惯等情况的不同,具体分析,差别对待,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季节性、地域性和实用性。因为是个体化的,所以有十分理想的强身、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效果。现在在我国江南、江淮、闽南等地区在季节变换时,有请中医开膏方、吃膏方的传统,显然绝大多数是进行疾病预防、身体调理和日常保健而非治疗疾病。因此现代预防医学应充分吸收传统预防医学的个体化疾病预防的精华、特色和优势,既注重人群预防的研究,也应有针对性进行个体化的疾病预防研究,尤其是根据个体体质、地域特点、季节、性格和日常行为生活方式等有针对性地对疾病进行个体化预防,中西医结合以期达到更好地预防疾病的目的。

1.2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员,人体是一个和谐、有机和充满生机的整体,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神经、肌肉、激素水平乃至心理活动等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照应、相互影响的,并与自然季节的变化、生活起居、饮食等有密切关联。因此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基于这样的认识,古人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出发,发现并总结了人体与自然相适应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具体适应自然变化的疾病预防法则;总结了四时变化对人的情志、气血、

脏腑、经络影响的关系;昼夜、晨昏变化,日月星辰变化,地理环境及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关系等。同时指出人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听从自然变化而束手无策,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自己,使自己更加适应环境。疾病预防的总原则就是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并总结出了许多经过实践和历史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俗语,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郎中开药方”;“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春捂秋冻,一年无病”;“秋风凉,添衣裳。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等。《黄帝内经?邪客》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就是这个道理。人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时还积极地改造自然环境,如在气温极热或极冷时,人体的自然调节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就发明了空调,以改变室内环境,保证人体不因极端环境变化而对机体造成伤害。正如《道德经》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现代医学证明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如海的潮汐、月的圆缺等都会影响人体的情志和脏器功能,极热或极冷的时候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也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预防疾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来养护身体。例如春天万物生发,人的情绪应随自然一样心旷神怡,生机勃勃;这时稍晚睡觉,早点起来;提升精神状态,与自然和谐;在饮食上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如适当吃一些大枣、山药、刀豆、南瓜、扁豆、西红柿、核桃、栗子、鱼腥草、芹菜、菠菜和胡萝卜等对助升阳气有积极作用。若不尊重自然规律,不遵循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规律,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本身有疾病则会使疾病加速发展。可见古人早就发现并观察到自然规律对人的影响,从而产生了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思想。

1.3疾病预防变化的辨证观

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这是一个根本规律,在疾病的预防上其显著的预防医学特征可归纳为“根本是‘象’,核心是‘变’”。所谓“象”是指像自然界那样,因为“疾病预防”的基础是遵循、效法和学习自然。而遵循自然法则的核心是“和”。“和”是指人、自然、社会、身体本身的大平衡与大和谐,所有的方法和手段只有达到“和”的状态,才达到“最佳健康”的境界;因为自然界是最和谐的。“象”的根本是取自然之象,自然之象的精妙是在“变”。“变”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和规律,例如一年四季的变化会使疾病预防方法“变”,不同年龄的“变”会使疾病预防手段“变”,四季的“变”会使补益的方式“变”,不同的疾病会使预防和治疗方法“变”,一天之内不同的时辰对疾病预防的要求也在“变”。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工作环境、生存状态、休闲娱乐方式与古人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多数中国人是营养过剩而非营养不足,上班族压力大,紧张度高,因此疾病预防的方法要“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例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如果今天的人们遵循“与鸡俱兴”的作息时间,那么就会与社会脱节,显然必须要“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其实“变”就是发展,因此“疾病预防”的观念、方法和生活行为方式也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

1.4注重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

中国传统的疾病预防医学思想特别注重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的重要性。在疾病初起时,便能知道病邪之所在,及时进行治疗,控制病情,使之不发展到严重或危险的境地。还强调不但要治病,还要防病;不但要防病,必须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有应对之术。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脏腑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因此在预防和治病时必须照顾整体,治其未病之脏腑,以防止疾病之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讲在治肝的同时,当先调补脾。这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于使脾正气充实,不受侵袭。如见肝之病,不知道实脾,惟治其肝,这是缺乏整体观的治疗方法,就可能使未病的脏器发生疾病,或治好肝病而脾病又来,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可见“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的疾病预防思想在今天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2.传统医学中的预防医学思想与促进全民健身

2.1传统中的预防医学思想与现代预防医学思想高度统一

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渊源于中国古人,但与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有惊人的一致。首先,所有预防疾病的方法、活动都是围绕“健康长寿”进行的。其次,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基本思想是强身防病,防微杜渐治未病,在整体观念及辨证思想的指导下去把握生命和健康,最后,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还特别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把人类、社会和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正确地认识人类的生命活动,积极地预防疾病,达到强身防病、益寿延年的目的。可以说传统医学中的预防医学思想是古为今用的典范。进人21世纪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增多,人们对“未病先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不仅注重社会心理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还着眼于提高人们的心身健康。《黄帝内经》就指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著至教论劝》),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与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的主张不谋而合。传统预防医学思想重视社会、心理对人的影响,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使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处于更加协调的状态,因此对现代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的“形神共养,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协调阴阳,节欲保精,畅通经络,协调脏腑,饮食调养,谨慎起居,益气调息,和于术数,动静适宜”预防保健的基本原则已被现代医学科学证明。

2.2促进全民健身

传统医学研究篇2

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对于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开发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传感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预防、检测、治疗各种疾病,它作为医疗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疾病挑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保健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应用高级功能生物材料和研发新型技术创造智能、微型、可靠、成本低、多功能、高效率的生物医学传感器,实时对人体的状态以及功能进行连续性监控和检测,确保在不间断的观察下及时发现疾病并做出及时的治疗。

2生物传感器简介

(1)生物传感器定义。生物传感器是指:利用具有固定化的生物分子与换能器结合,用于侦察生物体内或生物体外的环境化学物质以及和它发生特异性交互反应并产生响应的装置。生物传感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来自于生物体组织部分、生物体分子和个体细胞的分子辨认组成部件,这一部分是生物传感器的信号产生和接收部分,另一部分为仪器的硬件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物理信号的相互转换,检测元件主要为光学检测和电化学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涌入新材料、新原理、新技术,特别是生物芯片技术和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出现,使得生物传感器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微型化、智能化、集成化以及芯片化为特点的处理、生物检测的微系统。(2)生物医学传感器工作原理。生物传感器的使用原理为:被检测的物质通过扩散用与生物活性材料相结合,经过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后,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信息,相应的化学或物理换能器将这些信息转变成可以处理和可以定量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再通过信号处理系统输出,便能检测出待测物质的相关信息。

3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应用

生物医学传感器可以实时的对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检测。通过动态观察抗体、抗原之间的结合作用以及解离关系,准确计算抗体的亲和力强弱,对人们了解单克隆抗体以及有目的的筛选具有应用潜力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重要作用。(1)临床应用。利用生物医学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例如乳酸、血糖、谷氨酰胺等具有临床意义的基质。对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使得以前的依靠经验治疗转变为依靠科学治疗,对临床检验具有指导性意义。依靠科学的手段对其检测能大幅度减小药物的毒性作用,抑制毒性的发作。现如今,血液中葡萄糖的检测广泛使用的为葡萄糖酶传感器,并已取得大众的认可。乳酸测定仪作为目前研究最为成功的一款商品酶传感器,可以检测由于肌肉持续运动产生的乳酸代谢产物的含量,具有现实性意义。(2)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在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药物过程中,使用生物传感器监视各时段生化反应特征,可以及时获得数据,对生物工程产品加以实施监测,保证生物产品质量。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癌症药物的研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在进行癌症药物研究时,提取患者的癌症细胞培养,分别把各种药物作用于细胞,利用生物传感器观察癌症细胞对每种药物的反应,从中选择最为合适有效的治疗药物。

4生物医学传感器发展趋势

及时了解身体状况、获得身体健康信息是预防疾病的基础措施。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是系统性的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生物医学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医疗设备可以及时获得这些信息,对于重病患者、慢性病患者以及从事特殊职业的危险作业人员来说,使用穿戴式传感器或无线植入式传感器对其重要的身体信息特征进行实时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医学领域的发展要求与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密切相关,利用生物传感器对疾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对患者进行筛查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远程医疗、一次性使用传感器、远程会诊业务会随着家庭护理需求的增加而逐步发展扩大。这些因素决定了未来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会是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智能化、微型化、多功能、远程供电、无损检测、无线传输等特点。

(1)具有无损特点传感器。在当前的医学领域上有着多种方法对相关医学参数进行检测,生化医学传感器大多是采用侵入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测,这样会对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不利于诊断的进行。因此,选用非侵入式的无损医学传感器进行检测成为了最理想的检测方法,开发具有无损特点的医学传感器也是生物医学传感器发展的重点。(2)纳米传感器。纳米技术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完成对材料的设计、操作以及使用,并可以使材料产生新的功能特性、生物特性、化学特性、机械特性,生物医学传感器与纳米技术的相结合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生物芯片、纳米生物传感器以及微型智能化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发展会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保健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3)人体局域网和无线传感器。当前医学上对重病患者的监测主要采用iCU等设备,然而iCU设施具有一些不利特点,例如:线路繁多、设备复杂、价格昂贵、难以移动等,并且过于繁多的线路会对患者的心里造成一定影响,制造紧张情绪,在这种影响下会导致对患者的诊断数据与真实情况发生偏差。针对这一情况研发的无线医学传感器,在其外部设备没有线路连接,并通过无线通讯设施与无线传感器网络连接,可以保证患者在正常的自由活动下完成检测,这样可以确保检测更加准确、方便。

人体局域网是指将人体周围可植入、可穿戴、可侵入的无线医学传感器,例如腕表型血糖传感器、可在指尖穿戴的血氧传感器、心电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呼吸传感器等和便携式的信息采集装置或是具有特殊功能的手机相连接组成无线系统。人体局域网可以自动诊断并对相应情况发出报警信号。它在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传统医学研究篇3

关键词:传统医学;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卫生保健;全民健康覆盖;传统医学战略

初级卫生保健是社区内的个人和家庭能够普遍获得的基本卫生保健,是人人都应享有的基本人权,也是国家卫生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传统医学作为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资源,是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全民健康覆盖”目标、“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以及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60年代末,wHo开始关注传统医学在初级卫生保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至今,wHo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传统医学发挥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作用。我国在利用中医药发挥初级卫生保健作用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利用好中医药资源,回归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仍然面临很多挑战。笔者通过对wHo相关决议的回顾总结,为我国在新时期如何将中医药这一宝贵资源融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及“全民健康覆盖”等相关计划的战略研究提供借鉴。

1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回归初级卫生保健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刚刚获得独立,对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大大提高,但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农村大部分医疗服务是由教会医院、诊所或由城市医院提供的巡回医疗服务承担,大部分人口仍然依靠传统疗法[1]。此时,wHo开始关注传统医学的发展。1969年,主题为“发展中国家药品生产建设”的第2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wHa22.54决议,认识到传统医药在很多国家被广泛使用,该领域有可能研发出很有价值的医药产品。此后,中国、坦桑尼亚、苏丹和委内瑞拉向wHo提供了本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覆盖农村贫困人口的成功案例[2-3]。1975年,wHo联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9个发展中国家采用传统医学满足基本卫生保健的成功案例进行了调查,并发表了研究报告《替代方法来满足发展中国家基本健康需求》[4],第一次提出了初级卫生保健。

1977年5月,针对各国面临的卫生问题,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wHo第30.43号决议,提出了“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thestrategyofhealthforallby2000)这一全球性战略目标。该届大会还通过了wHa30.49决议――推广和发展传统医学的培训和研究,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卫生保健远远不能满足人民需求,有必要有效利用传统医学这一重要的卫生资源。敦促成员国政府对本国传统医学的应用给予足够重视,并根据各自卫生系统情况,对其采取适当管理。1978年9月,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哈萨克斯坦首府阿拉木图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通过了著名的《阿拉木图宣言》,明确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卫生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确定了初级卫生保健4个工作目标,即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合理治疗及社区康复。《阿拉木图宣言》强调,人人都有权享受初级卫生保健,也有义务参与卫生保健;并说明初级卫生保健所依靠卫生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助产士、助理人员、社区卫生人员及传统医学从业人员,首次倡导将传统医学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体系。

1987年5月,第4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wHa40.33决议,主题为“传统医学”,认识到传统医学在预防、健康促进及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并敦促各成员国在初级卫生保健中,尽可能适当使用传统医学。

1998年,东南亚地区卫生部长会议倡导在该地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实践中更有效使用传统医学。1997年和1999年西太区域卫生部长会议再次重申了对更广泛使用和发展传统医学以改善卫生状况的支持。

2008年正值《阿拉木图宣言》发表30周年,也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一年。2008年5月24日,第61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wHa61.21决议,主题为“公共卫生、创新和知识产权全球战略和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应通力合作,加强创新能力,鼓励技术转让,运用知识产权刺激创新并改善公共卫生,建立可持续的筹资机制,以及建立监测和报告体系等框架。同年10月14日,为纪念《阿拉木图宣言》,wHo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了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报告显示当前卫生保健机会的不公平严重程度远远超过1978年水平,而卫生保健机会不公平又会危及社会稳定,呼吁卫生系统回归30年前正式发起的初级卫生保健制度,认为初级卫生保健成本更低,效益更高,是应对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全球化、迅速城市化及人口老龄化等影响21世纪生活质量三大顽疾的最佳方式,并认为在目前初级卫生保健的方法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适用。

2“全民健康覆盖”总体目标的提出

2000年9月,联合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89个成员国与会并通过了《千年宣言》,承认卫生具有推动人类发展的巨大潜力,并确定8项“千年发展目标”,其中包括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孕产妇保健,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以及在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负担的基本药物等多个与卫生相关的重要目标。为到2015年能达到卫生相关的“千年发展目标”,增进健康作为一种减贫战略,就要确保重要干预措施能够覆盖贫困人口,2005年4月7日,以《世卫组织组织法》和《阿拉木图宣言》为基础,wHo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全民健康覆盖”,并将其定义为“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所需的健康促进、预防、治疗、康复和姑息卫生服务,这些卫生服务应质量合格并有效,同时还应确保人们不会因使用这些服务而陷入经济困难”[5]。此后,wHo又2次发表关于全民健康覆盖的世界卫生报告,分别为2010年世界卫生报告《卫生系统筹资:实现全民覆盖的道路》及2013年世界卫生报告《全民健康覆盖研究》,在新的研究结果基础上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提供行动纲领,强调科学研究证据在推动全民健康覆盖取得进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呼吁要加强卫生研究。2012年第65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总干事指出“普及卫生服务是巩固前一个十年期间所取得收益的最佳方式”。此外,wHo在2014-2019年第十二个工作总规划中把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确定为总体目标之一[6]。

3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传统医学纳入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以促进全民健康覆盖

目前,wHo已根据全球传统医学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别于2003年和2013年了2个传统医学全球战略,将促进传统医学发挥初级卫生保健作用及全民健康覆盖作为重要战略目标。

2003年5月28日,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wHa56.31决议,主题为“传统医学”,历史上第一个传统医学全球战略在本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获得通过,即《世卫组织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该战略将制定政策,提高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提高可及性,以及促进合理使用确定为4项主要目标。提出了要修改传统医学从业者的培训规划,以使其包含初级卫生保健和公共卫生的基本内容。该战略还敦促成员国实施wHo传统医学战略;酌情制定国家政策法规,根据本国情况将其纳入国家卫生保健系统;根据国情将传统医学从业者作为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资源;要求总干事帮助成员国制定关于传统医药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促进各国之间传统医药政策管理方面的信息交流。

2008年11月7-9日,wHo首次就传统医学召开了全球性大会――wHo传统医学大会。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确认传统医学为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其中一项资源,可以增进初级卫生保健的普及性和可负担性,并有助于联合国卫生相关“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呼吁成员国制定国家政策,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系统。

2009年5月22日,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wHa62.13决议,主题为“传统医学”,确认传统医学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资源,应确保传统医学的适当使用,将其作为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以及联合国与卫生相关的“千年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敦促成员国考虑通过和实施《北京宣言》;在有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方面证据的情况下,制定国家政策、法规和标准,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系统;要求总干事就如何将传统医学纳入卫生系统,尤其促进将传统医学用于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继续向各国提供政策指导。

2013年12月,wHo根据2002年以来全球传统医学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以《北京宣言》�榛�础,出版了《世界卫生组织2014-2023年传统医学战略》,对传统医学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了更新,明确了今后10年指导传统医学部门进一步发展和前进的相关战略方向和战略行动。认为把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保健和初级卫生保健,尤其确认和评价相关的战略和标准,仍然是传统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2014-2023年传统医学战略》将“把传统和补充医学服务纳入卫生系统,尤其是初级卫生保健,以促进全民健康覆盖”列为未来三大战略目标之一。2014年1月23日,wHo第134届执行委员会通过eB134.R9决议,主题为“传统医学”,注意到传统医学如何纳入卫生保健服务仍是其面临的挑战之一;敦促成员国将《世界卫生组织2014-2023年传统医学战略》作为国家传统和补充医学规划或工作计划的基础。要求总干事协助促进该战略的实施并继续向成员国提供政策指导,并说明如何把传统和补充医学服务纳入国家卫生保健系统。

4我国中医药发挥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作用的进展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首次提出我国到2020年的卫生发展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7],标志着我国将进入世界上实施全民保健的国家行列。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同时指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2011年7月1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确定全国73个试点地区探索将中医药服务逐步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完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13〕26号)首次增加了中医药项目。自此,中医药正式参与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16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将“2016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作为重点工作,要求中央财政将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提高9.6%,达160亿元,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8]。2016年6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6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16〕27号),要求以县为单位,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并要求中医药行政部门健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管理,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责任。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96.9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97%的乡镇卫生院、80.9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0.28%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总诊疗量的比例达24.22%[9]。2016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指南》(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6〕32号),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提供指导,为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开展中医服务项目提供了保障。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颁布,要求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实施。该法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传统医学研究篇4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科学

近代以前,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中医药学是科学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兴盛,传统文化因遭到摒弃而衰落,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都发生了转变。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中医药学既因其文化特性使本身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导致人们对其认同度降低,又因与传统文化的剥离,而遭遇现代化发展的困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发展历程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实践表明:中医药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开展与进步,中医药文化研究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复兴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真正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复兴与进步。

1.“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中医药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朵人类文明的奇葩,与传统文化是紧密合一的。但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加之中国知识界科学救国的急切心理,反传统文化思潮在上个世纪初风起云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正常继承和发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层。在这种情况下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就要求中医药加强自己的文化建设,必须构建和培育继承与创新的土壤,“中医药文化”作为特殊概念应运而生。

“中医药文化”的提出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对其内涵学界多有歧义。2005年8月在安徽黄山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对“中医药文化”的含义进行了初步阐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会议还确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临证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名家风范,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为区域中医药文化发掘,为中医药院校、医院、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传播服务,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这是国内学界首次确定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核心与范围,对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学界还应进一步开展深入和细致的探讨,形成较为明确的研究领域。尤其要具有构建学科的意识,既要有学科概论性质的综合性研究,又要进一步划分研究领域,形成系列分支学科,并进行相应课程的建设。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历史阶段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关的文化环境的变更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医药文化研究的低潮时期。20世纪的中国始终存在一种反传统文化的思潮,阴阳五行学说遭到学术界的否定,对中医药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负面影响,西学强势文化的入侵和反传统文化思潮给中医药造成了严重后果,新中国成立初卫生部的个别领导在对待中医药上存在对待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同样的心态,认为只有来自于西方文化的西医是科学的、进步的,而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是不科学的、落后的,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抬西抑中、以西代中,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针对甚嚣尘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曾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又说:“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歧视中医药的现象,毛泽东发出了“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我国巩固的医药卫生统一战线”的号召,并把“团结中西医”作为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之一。在毛泽东的保护和支持下,中医药学术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中医药学术被提升到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在政府的倡导下,各地中医中、高等学校相继成立,中医药教育一改两千年来的师徒相授模式。但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转变,则很难真正正确认识和传承、发展中医药。当时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地接收”,而实际情况是批判容易,接收难。而且在“新文化”运动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怀疑心理,阴阳五行理论也得不到认同。在“中医不科学论”思想的指导下,中医药发展走向了以西医改造中医的歧途,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准则,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解释、整理、提高传统中医药就构成了当时中医药发展的主流方向,这种研究为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孤立地将中医药定位于科学技术,把西医的一套科研方法强加在中医药的科研头上,用西医理论取代中医理论,用西医的“辨病施治”取代中医的“辨证施治”,进而取消中医药学的灵魂,取消中医药学的文化底蕴,其结果是偏离了中医药发展的轨道,在发展中医药的同时扭曲了中医药。受此影响,当时顺应时代的全国统编教材就有许多不足之处,使中医药教育出现偏差。1962年7月16日,北京中医学院“五老”给卫生部党组上书大力提倡传统中医理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呼吁大大增加中医课程的学习。正当中医药教育界总结中医药院校初期教学经验,讨论修改中医药教学计划,使中医药教育更侧重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教学时,“文化大革命”的兴起,使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传统文化再次陷入被批判的境地,对中医药事业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第二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兴起。基于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医药的文化特性逐步明确,中医药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党在新时期的基本文化政策。以1984年召开的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研讨会”和全国首届“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讨论会”为标志,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了反思和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研究。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江泽民同志题词:“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场中医药文化研究热在中医药学术界酝酿,并取得了系列成果:专题学术著作相继出版;相关学术会议如中医理论与中国哲学及文化国际会议(1990)、中医文化研讨会(1991)、全国首届医学与人类文化学术讨论会暨首届中美医学文化恳谈会(1994)、95’中国医学文化学术研讨会(1995)、国际佛教医学暨港台中医文化学术研讨会(1996)等陆续召开;《医古文知识》(1993)、《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等中医学术期刊相应开设中医文化专栏。通过这种研究,中医药学单纯科技定位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要用文化定位丰富和补充其科技定位。对中医药文化品性认识的提高为中医药学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一是明确区分中医药学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健康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的认识前提。中医药是具有科学精神的,中医药现代化首先是中医药科学文化的现代化,但其蕴含的科学精神容易被其人文方法遮蔽,在中医药研究中,混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界限,误以科学手段和方法研究本属于人文文化的原理,只能导致混乱和人、财、物的浪费,如不加以注意,甚至可能导致伪科学泛滥。二是中医药现代化不仅是中医药科学文化的现代化,还应该是中医药人文文化的现代化。中医药不仅是科学,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药是发展中医药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中医药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对中医药基础的现代研究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方法相结合。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外,还具有社会文化属性,目前西方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从更广阔的社会心理文化背景认识人体健康和疾病,这正与中医药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历程,应该说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中医药文化研究有过于拘泥于古代文化传统的倾向,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宗旨是立今鉴古,不但要具有历史意识,而且要具有现代视角和当下意识,不但要总结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要吸纳现代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目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不能独立于文化全球化之外。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医药文化研究绝不能故步自封、过于保守。要科学分析文化全球化形势,树立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中医药文化成为文化全球化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具备保持中医药文化特质的能力,具备吸纳先进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能力,具备与西方异质文化对话与融合的眼界和能力,从而保持中医药文化健康发展。尤其在对外交流上,由于中医药学独特的文化形式不具有科学文化的超越性和普适性,很难被其他国家和民族理解和接受,导致中医药学至今还得不到国际的普遍认同。至今,能从根本上承认和接受中医药的人群还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地区。而在欧美地区,中医药则很难进入正规医疗体系或通过他们所谓的认证,这就对广大中医药文化研究者提出了新任务和要求。

3.中医药文化研究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基础工程

中医药文化研究是中医药学研究的前提,否则中医药发展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中医药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深化中医药文化研究,才能真正理解中医药理论的发生发展,才能真正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比如,不了解阴阳概念,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医药理论的起源。再如,中医药理论与易学、道学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医药典籍中存在大量以《周易》中的词汇命名药物、方剂、医籍的现象,甚至以易象、易理阐发、说明医理等。潘雨延先生说:“究夫《内经》作者的哲学思想,全部发挥老子的思想……”[2]刘力红先生也说:“我们知道中医的确有很浓厚的道学思想……因此在《内经》里,我们既可以看到许多易学的东西,又可以看到许多道家的东西。”[3]不深入了解易学、道学,就难以理解中医药理论的内涵和精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在整理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药方面做了大量拨乱反正的工作。但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和以西方知识体系为主体的现代普通教育的推行,使国人的知识结构、价值体系与行为模式大大改变,并未能从根本上恢复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药的本来面目,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表现在中医药教育上,习惯于数、理、化现代科学思维模式的中医药大学生难以理解中医药理论而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立足于比类取像的思维方式,以阴阳、五行、气等主要概念构建起来的中医理论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历史验证,面对当前唯科学主义的困境,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意义。面对这样一份宝贵的遗产,只有在深化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其理论精髓和文化内涵,才能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而避免走上中医西化,甚至以西代中的歧途。

4.中医药院校应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承担着弘扬光大中医药文化的历史重任。不同类别的学校应积极营造独具特质的校园文化,积极培育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作为中医药院校来说就应当积极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以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中医药精髓,形成中医药内在文化的创新能力。

4.1校园环境建设必须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好的中医药院校校园环境应使人处处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如建筑风格、校园景点布置、校风、校歌、校园网等,甚至建筑物和校园道路的命名都可以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4.2教学中必须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要加大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注重中医药的文化品性,使学生不但学习中医的“技”,更要形成中医药独特的思维方式,养成中医药从业者独特的文化品性。尤其要重视教材建设,“现在当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文革”之后,中医教材建设没有能积极地保持和发扬中医的理论体系,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方面是不理想的,不是发展了而是萎缩了”[4]。

4.3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医药根植于传统文化,离开传统文化,中医药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古代俗语“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形象地说明了传统文化知识背景对学习中医药的重要作用。倘若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则很难成为中医名家,中医药理论难以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当前很大一部分中医药院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急功近利,既不具有历史意识,又不具备长远眼光,与传统文化密切关联的主干课程――医古文越来越被边缘化,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更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最终只会导致中医药的异化和弱化。

传统医学研究篇5

刘向明,1951年出生,湖南省石门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2001年4月毕业。现任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他在医学、生物学和数学的交叉处探索医药系统研究工作的新途径,侧重于探讨离子通道门控动力学及药物对其影响,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里的空白。近年来,其在民族药物研发中做出开拓性工作,享誉国际业界。曾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国务院政府津贴。

刘向明教授多年来走过的科研道路,一直遵循这样一点:当确定好的科研思路和目标时,纵有千沟万壑和重重艰辛,也要不管不顾地坚持下去,直到迎来胜利的曙光――就像他推动民族医药与现代技术的“联姻”所创造的最新医学果实。

刘向明是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数学专业出身,后转向生物统计和生物数学研究领域。在开展医学、生物学和数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中,他破解了传统医药研发的新兴领域反向药理学中的关键问题,重塑了民族医药学的价值与地位。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开展具有民族医药理论特点、资源特色和治疗优势的民族药新药的研发和生产,以促进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

说到民族医药,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来自大自然中的丰富传统,给炎黄子孙生命与健康以不可或缺的支撑。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西药“来效快”、“时髦”等观念的冲击,不少人“眼睛向外”,忽视了传统民族医药的巨大价值与作用,当然在科研、资源保护等方面也缺少必要的力度。国家在“十二五”中对民族医药的重视,也正是一种“重塑”与“救赎”。

好在总有一些像刘向明教授这样的科研人员,能够立足“本土化”开掘民族医药的价值与作用,给医药科研和大众健康带来新的惊喜。

刘向明教授是年至半百时“进军”传统医药领域的,正所谓有心人,天不负,他十年磨一剑终有所成。

“民族传统药物虽然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理和靶点却并未在现代科技的水平上得以阐明,另外,传统药物是具有多种药理效应的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究竟哪些成分能产生原药物的哪种效应并未得到确证。仅此两点就使得其在采用现代西方医药标准体系的医学领域里寸步难行。”这是刘向明教授作出的论断。

2000年,本着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宗旨,开拓传统药物发展的新途径,刘向明教授在中南民族大学组建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药物神经药理研究室,确立了以反向药理学的模式(临床―实验室)开展民族传统药物药效物质研究的思路,承担了有关民族药物(傣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工作。

科研过程中,刘向明教授提出:选取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被证实确有疗效的传统药物,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进一步确证其效应,阐明其药理机制和识别相应的有效成分或药效物质,为传统药物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传统药物的安全性评估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为创制新的化学实体药物发现新的先导物。而这一思路与国际上一些学者特别是印度学者在研究印度草医药中所提倡的“反向药理学”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另外,刘向明教授认为:与化学实体药物的情形不同,传统药物的药理研究要求在阐明药物的一种药理作用时要确定药物中哪些成分(组合)产生了这种作用;药理作用要通过确定产生它的药效物质来揭示其本质,而药效物质的确定又依赖于药物作用机理的阐明。这既是从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二者的相关性来阐明传统药物临床疗效的科学根据的关键问题,也是按照反向药理学研究模式,如何从传统药物获得能体现原药物良好性能的先导物的方法学问题。

基于上述两点,刘向明教授指出:传统药物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于传统药物的药理研究既要阐明其产生药理效应的作用机理,又要确定其产生特定药理效应的药效物质基础,必须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这二者的相关性着手来阐明传统药物临床有效的科学根据。至此,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亮相前的帷幕徐徐拉开了。

以傣药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研究为生物学背景,刘向明教授创造性的提出了以传统药物本身的药理效应为参照、将药物的化学成分(组合)的效应与药物本身的效应进行比较,寻求能替代产生原药物效应的化学成分(组合)作为研发新药的先导物这一全新方法学的基本原则,并且根据这一原则建立起定量化的传统药物药效物质的现代概念和评价传统药物药效物质中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类型的数学模型,把对传统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的探求转化为传统药物本身的药理效应与其成分(组合)的药理效应之间关系的检测、表达与分析这样一个能按现代科学的要求进行研究的问题,由此形成了传统药物药理与物质基础研究的框架,并充分证明了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由它的三种成分协同作用产生。

目前,关于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们在龙血竭中找到了对新型镇痛靶点ttX-R钠通道和tRpV1受体具有调制作用的有效成分组合―剑叶龙血素a、剑叶龙血素B和龙血素B,并证实确实是这三种成分协同调制痛觉信息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和脊髓上传导使龙血竭产生了镇痛效应。

这一研究结果对多组分、多靶点新型镇痛药的研发具有启迪意义并提供了天然的范例。刘向明教授的全新成果,说明了以植物为本的各民族传统药物,将是国际药品市场巨大的潜在资源。

“我们实现了民族医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的相互融合,取得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交叉学科研究与边缘学科研究成果。可以说,我们以原始创新,做到了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任”。刘向明自豪地说。

冰心老人有句名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回顾刘向明教授的科研历程,又怎不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与牺牲呢?

在医学、生物学和数学的交叉处探索医药系统研究工作,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一股子韧劲和狠劲,想有所作为只能是痴人说梦。此外,他在科研中还面临着科研经费、设备等“绊脚石”问题,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真正明白。

然而,在推动民族医药发展的宏伟目标驱动下,刘向明教授带领团队得以一步步“突出重围”。

传统医学研究篇6

【关键词】 中医药;临床研究

中医药学来源于临床,又服务于临床,临床研究是中医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是创新型项目,已被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中医临床研究水平,探寻适合中医临床研究的方法,从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对8省13市17家中医医院现场调查,初步理清中医临床研究现状,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规划提供依据。

1目的

调查省级三甲中医院临床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临床病证、名老中医传承、中药新药开发等临床研究和统计、文献数据库等工具应用的研究。

2方法与对象

2.1调查方法分文献调查和现场调研两种方式。现场调研以开座谈会、专家访谈、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在东部杭州、上海、南京、无锡,南部广州、深圳、南海,北部长春、吉林,中部济南、郑州、合肥的省市级三甲中医院。

2.2调查对象现场调研对象,各医院的科研管理人员、临床研究人员。全国17家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中医院、浙江省同德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无锡市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山东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广东省中医院、南海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吉林省中医院、黑龙江省中医院、天津市中医院。总共134位专家,其中信息技术人员25人,科研管理人员53人,临床研究人员47人,专职研究人员3人,统计分析人员6人。正高职称86人,副高职称22人,初级职称26人。

发放科研管理情况调查表13份,发放医院科研管理人员问卷(a卷)13份,发放临床研究人员问卷(b卷)24份。开座谈会13次,专家现场访谈4次。

3临床研究现状

3.1临床病证研究(1)研究方向:临床病证研究中以诊疗研究为主,方法学的研究较少;诊疗研究有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诊疗方案的优化;方法学研究,近年来辨证规范、评价方法研究等方法学和信息学研究渐渐被重视。近五年调研医院临床研究课题,临床病证研究中诊疗研究396项,其中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41项,诊疗方案的优化189项,中医药预防保健和治未病研究59项,余107项;方法学研究259项,其中辨证规范110项,评价方法89项,中医临床标准与技术规范制修订研究60项。信息学研究65项,其中证候信息学研究有29项,临床病证信息研究平台24项,新药开发临床信息研究平台11项,中医综合卫生统计1项。(2)研究病种:常见多发病且西医疗效不明显的病,且基础研究相对较少,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缓慢。在收到的课题资料中,中风病研究96项,痴呆研究24项,糖尿病75项,高血压病研究25项,高血脂研究13项,骨质疏松研究17项;颈、腰椎病46项,股骨头坏死13项,肩周炎5项。呼吸系统研究90项,其中哮喘22项。肿瘤研究141项,其中肺癌32项,乳腺癌26项,胃癌19项,肝癌12项。肝病研究64项,其中乙肝9项,脂肪肝15项。胃病研究15项,肠炎26项,胰腺炎7项,胆结石、胆囊炎10项。心脏病88项,其中冠心病36项,心衰29项。血液病研究33项,其中白血病16项。妇科病研究72项,其中关卵巢的研究28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25项,痛经研究14项。小儿腹泻、肺炎、肾炎研究共19项。肾炎研究26项,肾功能衰竭研究16项,红斑狼疮研究7项,艾滋病研究15项,手术后中医药干预作用研究25项,乳腺增生研究13项,银屑病研究12项。(3)研究方法:实验研究为主。采用循证医学研究的只有一项。(4)诊断:以西医病名加中医证型为主,中医诊断少。(5)方案设计不严谨,过程难控制,研究者水平相差大,导致研究质量差异大,多为低水平重复,目的以开发新药为主。

3.2中医传承研究(1)名老中医传承研究:①研究方法:在调研的中医院中都有关于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的项目,名老中医专家学术传承研究共有84项,都重视名医的临证经验,但在如何分析挖掘名老中医的诊疗规律方面还没有一个可推广的模式。一位名老中医涉及多个病种,安排中青年医生跟师学习和研究生进行名老中医诊疗信息的录入,但目前只是录入信息,还没有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也不知道该如何分析。②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以整理分析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和诊疗规律为主,如名老中医工作室模式研究,传承规律与传承方法研究,临床经验(病证结合)应用研究,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中医医案研究等。(2)名老中药师传承研究:在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中都提出,要将名老中药师传统的炮制、制药经验继承研究。在调研的中医院中进行名老中药师传承研究没有立项的研究项目。(3)经方的研究:经方研究方向,研究其作用机理、配伍的合理性、新的疗效等。

3.3中药临床研究

3.3.1中药新药开发调研的17家中医院除无锡市中医院不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外,其余16家中医院都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药临床研究664项,其中新药开发研究211项。临床试验机构大部分信息化程度较低,方案设计无相应的标准,诊断西医病名加中医证型,但中医证型无诊断标准,参照行业标准或教科书自拟。电子crf表用excell或epidate,并且录入只是单机版,而且录入时间没做相应的规定,多数是在临床试验结束时录入,无新药研究专业数据库。临床试验质量、临床试验过程及病例信息未信息化,基本没有动态监测和过程管理,也没有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极大地影响临床试验质量。

3.3.2中药临床研究方法学研究中药临床研究方法学研究,主要包括: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研究;中药质量控制、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学研究;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技术与方法研究;中药复杂成分与人体相互作用研究的方法学以及中药信息学方法研究等。

3.4临床管理研究临床管理研究68项,综合卫生统计研究仅5项,中国卫生经济学研究仅3项,中医药创新机制研究33项。

3.5工具的应用研究(1)文献数据库,所有专家都提出目前查询文献不方便,且没有一个中医药权威而且全面的古今文献数据库,要求文献数据库共享。(2)统计方法,在收到的18份问卷中使用sas的研究人员10位,使用spss的研究人员14位,使用epidate的研究人员2位,使用excell的研究人员6位,使用das的研究人员1位,使用revman的研究人员1位,使用stata的研究人员1位。(3)标准问题,在收到的24份问卷中,有14位专家及座谈会专家访谈中的大部分专家,提出中医名词术语、诊断标准、疗效评价等规范化标准化是目前中医药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医名词术语等还应该智能化,还应建立标准知识库。(4)信息化,在收到的24份问卷中及座谈会中,专家一致认为,大量的数据库、分析工具和技术为中医药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信息系统对中医临床研究有功不可没的作用,是临床研究的基础和工具。

4问题与对策

4.1思路与方法问题根据对现场调查情况和资料的分析,目前中医临床中主要采用“病证”结合的方式,即以西医学的疾病为研究目标,采用其疾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开展中医临床诊疗工作。这种以西医的病来对应中医的证,参照西医疾病标准进行诊治也成为当前中医临床诊疗的主要研究思路。但从中医学理论与其自身发展规律的视角来审视,中医“辨证论治”沦为了西医“辨病论治”的补充,其结果对中医学的核心要素“辨证论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传统医学研究篇7

【摘要】中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上,立足于中医学自身的思维规律,探讨了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指出中医学发展必须在保持传统思维特色的基础上,改革现有中医思维方式,建立现代中医思维体系。

【关键词】中医学思维方式中医学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纽带。但随着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现代医学医疗手段的进步,尤其是诊疗技术的日益提高,使传统中医药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发扬中医药学,使之融入时展的洪流,并走向世界,继续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是广大中医药同仁和所有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林立,各有千秋,在此笔者略抒几点建议,与同道探讨。

1立足中医自身思维

李政道博士说:“生命是宏观的,但20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1]。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2]。

1.1教育方面根据目前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设想如下。第一,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课程。遵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改变现有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体系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第二,调整中西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中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为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第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积极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琴棋书画等知识。中医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第四,加强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第五,提高学生中医临床实践技能。

1.2科研方面首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目前,无论是中医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现代医学思维方式,主要从微观角度寻找中医理论的客观依据,验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这样就忽略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从而偏离了中医思维,最终导致中医研究西医化,研究成果西医化,不能真正应用于中医临床。比如,从1958年开始阴虚证、阳虚证的研究至今,仍然没有建立一种被中西医界都认可的证候模型,更没有从微观上得到公认的、作为某证诊断辨证的“金指标”,中医基础研究没有获得根本性的突破,这可能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其次,应着重采用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中医实践思维应贯穿于中医科学研究的始终。中医学自古就重视人体实验,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升华来源于临床,新药开发来源于临床,所以人体实验应当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手段。再次,从哲学方法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其影响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整体观为其主线。它不同于西方医学,不具备西方还原论的基础,因此不适合用还原法对其进行研究,只能考虑运用中医自身的方法来研究,这就离不开对中医方法论的研究。现代的人们大多致力于中医生命现象的研究,如组织、结构、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物质结构,忽略了中医思想方法的研究。

1.3临床方面运用中医思维诊治疾病。以中医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完成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现今,中医临床中采用的主要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还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中医的传统思维,偏向了现代医学的还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诊疗西医化,影响了中医的临床疗效。应积极培养中医师运用中医临床思维的能力,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治。

2变革创新,构建现代中医思维

2.1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甚至有人提出现代的医学模式应当是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医学的性质已不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科学。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医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如何使中医学既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又不背离中医学自身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勇于创新,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中医学从其诞生就“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8]因此,传统中医思维方式,本质上属于一种系统论思维,只不过那时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现代科学的介入,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思维。传统中医思维与现代系统论思维存在时代差距。现代系统论思维是以还原论思维为基础,在对还原论思维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还原论思维的合理因素,用全新的内容弥补了还原论思维的缺陷,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医学的系统论思维没有经过还原论思维的发展阶段,缺乏对人的还原研究的必要基础,虽然没有陷入还原论思维的局限,但是也没有得到还原研究的支持,难以冲破整体论思维的束缚,因此,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的认识虽然原则上是正确的,但在细节上却不清楚,达不到现代系统科学的精确、严格程度。因此很难被现代人接受,从而限制了中医学的发展。

从传统中医的朴素系统论思维,转变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是中医现代化的需要。运用现代系统的思维方式,在宏观层次实现中医现代化。中医宏观层次现代化,就是运用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采用电脑技术,在临床模拟实验中,对传统中医整理、重组,使其达到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法水准能进行逻辑实证的判决性实验的宏观中医学。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

2.2发展系统分析方法把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统一起来,全面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现代系统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这种发展。中医学由于其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应建立中医系统分析方法。所谓系统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按照系统观点,立足于整体,在不分解整体的前提下,对系统的环境、结构、功能及其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全面揭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找到有效地调节整体和整体内各部分的机制和规律。它的特点是:不分解系统整体,保持系统整体的完整性;对系统整体及其各部分的属性、功能、特征、关系等进行分析,认清细节;获得的是透视式的全面认识,整体是完整的,细节是清楚的。

中医学没有发展西医学那样的分解研究,但发展了“在思维中”把人的疾病的属性、功能、特征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的研究,而且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例如,“辨证”是对证候的分析,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不同系列进行,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分为67门、1739种病候。事实证明,中医学发展了自己的分析研究,说中医学没有分析研究的论点不符合实际。

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的最大差距,在于它不是建立在还原思维基础上。因而中医理论在上述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还必须吸收先进的分析思维方式,为中医理论发展的控制因素中注入新的基因,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寻找中医理论在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指导下,对人体整体功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体不同层次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的实验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其辩证逻辑体系。这是中医理论既要发展又要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必须抉择的道路——整体思维、辨证思维控制下的分析思维。如此才能促进中医的繁荣与发展。

中医学还应该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进行还原分析。因为真正的系统分析需要还原方法提供的信息积累,以及初始条件计算参数的有益提示,更重要的是系统的研究策略远离不开还原分析研究的内涵。[12]这样分析后的科学综合整体是清晰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分析前的原初的模糊整体。建立在系统科学基础之上的这种新型思维方式与古代朴素的整体思维方式有共同之处,但它并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判断、推理阶段,而是运用模型来模拟、检验推理,扩展、深化人们的认识;它也不是在尚未搞清楚研究对象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细节的基础上,凭借想象、思辨、猜测去探求复杂现象的奥秘,对整体做出模糊的、混沌的描述,而是对部分和整体作严谨细密的考察之后,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把握事物。因而,它是一种更严谨、更精细的整体思维方式[13]。

3实践中发展中医思维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与飞跃,都是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动力而引发的。历代医著都是医理和临床紧密结合的产物,中医学的理论大家也必然是临床大师。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学科也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它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割裂开来,中医理论源于临床,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中医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中医学作为一门经验医学,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与疾病抗争的经验总结,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这一传统医学,就是要遵循中医实践思维的特点。实践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设定的教学环节。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因此,研究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除了课堂上学好理论课之外,还应走进中医临床,及早接触中医的诊疗过程。让年轻的“中医人”有机会实践中医,感悟中医,强化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中医产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重视临床实践,使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中医学对人体与疾病的研究皆以临床需要为前提,离开了临床,中医学理论便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中医学理论的现代研究,必须以为中医临床服务为前提,以阐释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为目标,注意做到“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要通过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不断总结中医诊治疾病的规律,提高运用中医诊疗方法诊断疾病的能力和治疗疾病的疗效,不断开拓中医中药的临床应用领域。2003年春夏之交的中西医结合抗击“非典”以及辨证论治、因人调理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即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及“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研修项目选拔”也充分体现了加强中医临床工作的重要性。

可见,实践不但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体现于该理论的各个知识层面,而且是中医理论的必然归宿。正因为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必然指归都是建立在实践这个坚实牢固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习、研究中医理论时,必须以实践作为切入点,将其中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否则非但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医相关理论,也不能将中医理论的研究落到实处,这样的研究最终也只能束之高阁而失去应有的价值[15]。

【参考文献】

[1]王新陆.中医药发展态势之我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1):34.

[2]邓铁涛.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J].中医药通报,2005,4(1):4.

[3]张养生.浅析温病学学科还应继续分化的历史要求[J].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27.

[4]张登本,孙理军,张景明.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145.

[5]王永炎.中医研究的三个重要趋势[J].山西中医,2005,21(1):2.

[6]王永炎.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J].中医杂志,2007,48(1):19.

[7]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

[8]王新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构想[J].中医教育,2005,24(5):1.

[9]徐木林,王秋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1996,17(9):484485.

[10]徐木林,王秋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1996,17(9):484485.

[11]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69.

[12]王永炎,张启明.中医研究应进行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7):439.

[13]陈济海.21世纪思维方式变革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25(2):191.

传统医学研究篇8

1中国现有三种医学

1.1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发源于西方(古希腊),约于公元16世纪中叶开始传入中国,所以也称为西方医学(西医)。这种医学已经是全世界的主流医学。

1.2传统医学: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的中国固有的各民族医药的总称,包括中医药学汉医、藏医药学、蒙医药学、维医药学、傣医药学、彝医药学、壮医药学、朝鲜族医药学,等等。中国《宪法》规定:“发展现代医药与我国的传统医药”。

1.3结合医学:中国在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过程中两种医学必然相互影响,由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与配合防治疾病,逐步发展到两种医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与发展因而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藏西医结合、蒙西医结合、维西医结合等研究,统称为中国的结合医学研究。其中,中西医结合研究,在中国起步最早(一般以中国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学员毕业的1958年开始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研究最为系统、深入,取得研究成果最多,对国内外影响最大者当属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中西医结合医学。所以,中国目前是一个多种医药学共存,共同发展,共同承担着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国家。

2什么是中西医结合

2.1“中西医结合”概念的产生和由来一般认为“中西医结合”这一概念是由1956年毛泽东主席首先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逐步演化和概括出来的一个概念,即“中西医结合”的含义就是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逻辑学有“规定性语词”定义。

2.2三个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

(1)常识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该层次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也称常识性或经验性认识,如有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中西医两法治病”;有的人认为“中药加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还有的病人把“看了西医又看中医”称为“中西医结合”等等。上述这些说法虽然属于“中西医结合”范畴,但都属于常识性经验性的认识和理解;属于现象的、直观的、片面的、非本质性的认识。即上述说法是“中西医结合”但它不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2)科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科学层次中西医结合概念内涵,是指毛泽东1956年所讲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或者说,“中西医结合就是综合统一中西医药学知识,创造新医药学”。(即“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学定义)。它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获得对中西医药学内在联系及中西医结合本质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追求的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只有不断深入开展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才能“促进中西医结合”,才能“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3)哲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从哲学层次认识,中西医结合是指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结构类似的知识系统(中西医药学)的辩证统一。这一哲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内涵,反映了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的理性认识。

2.3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理念:它是研究如何最科学的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防治疾病、保护健康;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西医药的优势,形成两种医药学的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保护健康的集成优势;如何最合理的、最有效的、最安全的、最经济适宜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为病人解除病痛等。其最高理想和目的是不断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创立一门中西医药学融汇贯通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目前中国已产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是通向未来新医学的一个过渡性医学形态及过渡性医学概念。

转贴于http://

3中西医结合在中国产生的时代背景

3.1医学背景:中国有中医、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并存特别是中医药学,无论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还是西医传入中国后,中医药学都是中华民族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重要医学。而且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疾病的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如辨证论治、针灸、中药推拿,等等。使其成为世界上从古代到现代唯一没有中断传承和应用的传统医学。中西医并存、并用、共同发展,是在中国产生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传统医学研究篇9

中韩两国都是从制度上把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放在同等位置的国家之一,因此,传统医学在两国占据的比重及作用比较大。最近,全世界对于传统医学特别是天然药物的认识逐步升温,借此,中国和韩国试图向外扩展传统医学。两国都发表了天然药物开发相关的中长期政策及其实施方案。如中国发表了纲领性文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并实施了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开发、创新药物及中药现代化等具体的项目;韩国则发表了《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法》,并制定了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笔者在本文重点比较分析了两国的天然药物开发政策,从而挖掘有合作潜能的领域。

1 中国中药新药开发政策[1]

   中国是传承并不断发展其传统医学的典型国家之一。但是,在世界传统医药市场上中国所占据的比重却很少,部分传统药物还需靠一些跨国企业倒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始实施了中医药现代化建设,尤其加强了中药现代化工程。1996年,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九五”计划的重要内容实施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之后,1998年实施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得到了“九五”计划的优先支持。1999年,国家科技部发表了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产业化实施方案,同年仿制领域的基础研究项目也被反映到“973”计划里面。200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表了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实施方案,后来此专项被选定为“十五”计划优先扶持项目。2002年,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8个部门联合发表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中国自加入wto以来把中医药产业视为了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中医药走向世界需得到包括中医药国际化、标准化等的中医药现代科学证明,为此,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发表了中医药国际化、中医药标准化等计划。

2 韩国天然物新药开发政策[2]

   

韩国从制度上同样重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并重视天然物新药的开发。韩国的天然物新药开发政策是在如下情况下实施的:第一,在传统医药领域拥有相对的优势;第二,相比新药开发主流趋势的化学合成,基于天然物成分物质的新药开发成功率更高;第三,利用天然物的新药开发属于高附加值领域,有利于确保国家竞争力。韩国的天然物新药开发主要在天然物科学研究所、药学大学、企业研究所里进行,最近,韩医科大学和韩医学研究院也开始了部分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天然物研究得到了政府的经费支持,科学技术部的“g7项目(先导技术开发事业)”和保健福祉部的“保健医疗技术研究开发事业”等成为了其典型。韩国政府发表了“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法”(2000.1.12)和相关实施令(2000.8.17),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2000-2005)”。

   

韩国的“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从2000年开始正式实施。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至2010年开发5种以上的天然物新药,实现天然药物国家战略层次上的产业化。其最核心内容还是天然物新药开发,而天然药物产业升级为国家战略产业是新药开发的最终目标。“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确定了第一阶段(2001-2005)、第二阶段(2006-2007)、第三阶段(2008-2010)、最终(2010以后)等4个阶段性目标,见表1。表1 “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的阶段性目标(略)

韩国“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领域重点课题可以概括为培育天然物科学、促进天然物新药开发、开发世界级天然物新药等。其中培育天然物科学部分包括人才培养、扩建设施、挖掘产学研合作项目、建立天然物成分d/b、制定政府相关制度、实施国际规格化等建设天然药物平台相关的领域。促进天然物新药开发部分主要集中于实现产业化、提升产业体研究能力、毒性试验、临床前试验、创新新药开发技术等实质性的新药开发技术和产业化。开发世界级天然物新药部分包括持续开发新药候选物质、剂型研究及具体的工程研究、临床试验、新药开发、开拓世界市场等新药产业化所需的具体程序。

  

以上天然物新药开发工作主管部门为保健福祉部,而合作部门包括教育人力资源部、产业资源部、科技部、海洋水产部、农林部、食品医药品安全厅等。实质性的研究参与机关包括各级大学、研究所、企业研究所等;专门研究机关包括汉城大学天然物科学研究所等;事业管理机关为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

3 中国和韩国的相关政策对比

   中国的中药新药开发通过中药现代化工程来实现。这个工程是一个巨大的平台建设事业,它贯穿gap-glp-gcp-gmp-gsp等认证体系,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相关领域。在这种巨大的平台建设过程中,中药新药开发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因此,中国的中药现代化过程远远超过了单纯意义上的中药新药开发。

   韩国尽管发表了《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法》,制定了“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却不像中国系统规划的发展计划,只是聚焦于新药开发;也没有像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那样独立的政府部门,只是在韩国保健福祉部内设立了韩方政策处,因此,大部分的天然物政策包含了很多一般性新药开发的概念。在韩国,实质性的新药开发事业由汉城大学药学院下属的天然物研究所主导。

   

中国和韩国各自制定了符合国情的政策,一般情况下,中国的计划都能如期推进下去,相关政策的适用也非常活跃;相反,韩国的考虑因素太多,很难按照计划完成。实际上,韩国“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如期完成率仅为整个计划的32.7%。

   

swot分析是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的非常重要的先行工作。从两国天然物新药开发swot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传统知识,国家也大力支持中药新药创新;韩国则善于利用it、bt等相关技术进行融合研究和产业化应用。见表2。表2 中国和韩国的天然新药研究开发swot分析对比(略)

 

4 结语

   

目前,世界大部分的传统医药市场被拥有跨国企业的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占据着。中国和韩国在传统医学领域有很多的共同点,这不仅形成了竞争关系,也意味着诸多合作的可能性。虽然中国的研究开发规模比较大,但其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和产品化能力比较差,所以很难开拓市场。相反,韩国拥有应用化、产业化优势。所以,两国应更进一步加强传统医学领域的合作关系。最近,中韩两国政府在天然产物新药开发领域开展了一些示范性的合作项目,这预示着双方合作的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传统医学研究篇10

[关键词]骨科;循证医学;外科学

1.DepartmentoforthopeadicSurger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nxiangmedicalUniversity,He'nanprovince,weihui453100,China;2.DepartmentoforthopeadicSurgery,the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XinxiangmedicalUniversity,He'nanprovince,Xinxiang453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pplicationeffectofevidence-basedteachingmodeintheorthopedicclinicaltrainingofsurgerymasters.methods46surgerymastersin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nxiangmedicalUniversityfromJanuary2013toJune2015wererandomlyallocatedintotheevidencebasedteachinggroupandthetraditionalteachinggroup,eachgrouphad23cases.evidencebasedteachingwasperformedaccordingtoevidencebasedmedicine.theoryexamination,clinicalcaseanalysis,knowledgeupdateexaminationandstudyinitiativeswereassessedinbothgroups.Results①nosignificantdifferenceexistedinthescoresoftheoryexaminationbetweenthetwogroups(p>0.05).However,clinicalanalysisofevidence-basedteaching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raditionalteachinggroup(p<0.05).②Betterperformanceinnewknowledgeupdatewasgainedintheevidencebasedteachinggroupthaninthetraditionalteachinggroup(p<0.05).③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teachinggroup,moreadvanceinstudyinitiative(intensifyingsurgeryknowledge,stimulatinglearninginterest,improvinglearningefficiency,improvingself-studyability)wasobservedintheevidencebasedtraininggroup(p<0.05).Conclusionintroductionofevidencebasedteachingmodeintothetrainingoforthopedicsurgerymasterscanimprovethestudents'abilitytolearnnewknowledgeandabilitytoincorporateknowledgeintoclinicalpractice.thelearninginitiativeisalsoenhancedsignificantlybyevidencebasedteachingmode.

[Keywords]orthopedics;evidence-basedmedicine;Surgery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医学教育结构中较高层次的教育,对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事业的发展。目前在外科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学习多以“经验”教学为主,学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带教老师多为临床一线医生,很难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中;目前研究生所用医学教材仍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些缺陷都会影响到外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如何在外科学研究生培养阶段避免这些缺点,寻找一条理想的适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是医学教育研究人员的重点问题。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被称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1]。2000年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Saekett将其重新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经验,考虑患者的意愿,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制订每例患者最佳的诊治措施。eBm一经出现即成为研究人员的热点,将eBm应用于教育中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2],要求医生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从医学科学发展中获取最新、论证度最高的论据,从而不断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最终目的是妥善地解决实际问题[3]。薛亚卓[4]认为eBm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将eBm引入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培养阶段,现将外科学研究生在骨科临床带教的工作成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3年1月~2015年6月选择我院2012级(21名)、2013级(25名)临床骨科实习的硕士研究生共46名,其中,男45名,女1名,年龄21~30岁,平均(24.67±2.64)岁。随机分为循证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23名。两组学生入学成绩及基础理论课成绩(英语、外科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循证教学组按照eBm基本步骤[5](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实施证据-后效评价)实施教学。在查房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病例,根据其诊治过程,提出问题,问题内容包括诊断、治疗以及疾病预后等。如:胸腰椎结核的诊断方式、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小组学生展开讨论,就提出的具体问题,检索有关医学文献,找出相关资料并筛选其中最有效用的资料作为证据进行eBm系统分析,最后由带教老师及学生根据科室相关诊疗经验以及资料进行总结,制订最佳的诊断及治疗方案以期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1.2.2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的经验和灌输式带教方法,通过带教老师的临床经验结合临床实习教学等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

1.3教学效果评价

1.3.1常规考核两组学员在出科前进行理论考试和临床病例分析考核。两组学生理论考试考题一致,题目满分为100分,客观题50分,主观题50分,由医院研究生继续教育科及骨外科教研室主任共同命题,主要考核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对骨外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临床病例分析考核以病例个案讨论形式进行,由科室副高以上级别老师进行打分(带教老师除外),满分为100分,主要考查研究生对骨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分析能力。

1.3.2骨科新进展内容考核采用笔试方式进行,题目满分为100分,均为主观题,内容涉及骨科诊治新进展方面的知识,由骨外科教研室主任及骨外科博士命题,重点考核两组研究生对骨科前沿知识的掌握程度。

1.3.3学习主观能动性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问卷内容包括:是否能够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及是否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等问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常规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研究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相比,循证教学组的平均成绩高于传统医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研究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无明显差异。在临床病例分析方面,循证教学组研究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循证教学组研究生对临床病例分析能力较强。见表2。

2.2两组骨科新进展成绩比较

循证教学组研究生在骨科新进展方面考试成绩较传统教学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接受循证教学的研究生对骨科的新知识、新进展了解掌握更好。见表2。

2.3主观能动性调查

循证教学组研究生在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自学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循证教学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外科学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见表3。

3讨论

外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是要在毕业时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水平和程度,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不同于本科临床实习生的培养。目前国内在对外科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培养阶段仍采用“带教式”及“经验式”临床教学模式,由此培养的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尚可,但单向授课的教学模式缺乏学生的参与,因此束缚了学生的思路,限制了临床思维的培养和探索创新能力的发展[6]。为了避免常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寻找一条理想的教育方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eBm一经被提出,即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eBm的理念应用于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7-8],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将循证教学模式应用与临床需要真正做到观念上的改变:从传播临床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从死学转变为巧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学;从短期的“充电”转变为终身的教育[9]。我院是教学医院,有临床带教、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工作。硕士研究生大多受过相对正规系统的本科医学教育,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文献检索能力,对eBm有较佳的接受能力,因此,本研究将循证教学模式应用于外科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培养阶段,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3.1循证教学模式提高了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本研究发现,将循证教学模式引入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虽然理论知识考试与传统教学组研究生无明显差别,但在临床病例分析方面和对骨科新进展知识了解情况有明显提高。循证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活动更加充分地联系起来,将理论知识更加切实的应用于临床工作。因为循证教学模式要求研究生主动进行文献检索去回答提出的临床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有利于培养其形成eBm的系统诊断思维,因此提高了硕士研究生临床病例分析技能和实践能力[10]。研究发现,接受循证教学模式的研究生提高了对骨科前沿知识的掌握。接受循证教学模式的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文献检索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自学和搜索骨科新进展知识的能力[11],不仅让研究生学到了知识,也真正学会了如何把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12]。而传统教学组研究生的知识来源于上级带教老师,限制了对骨科新进展知识的学习。另外,应用循证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不同意见的辩论,但强调辩论时必须阐明理由,提供充足证据支持[13-14],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3.2循证教学模式增强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

本研究对硕士研究生学习主动性的调查发现,在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自学能力方面,接受循证教学模式的研究生要明显强于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在循证教学模式中,重点培养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15-16],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的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获得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另外,在循证教学模式下要求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譬如多媒体、骨骼三维立体模型等,培养研究生在骨科学所需的三维思维方式,并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激活思维[17-20]。

将eBm引入临床教学中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关注的一种医学教学模式,从医学教育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教育观,其实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教育理念[21]。谢肇等[22]认为,eBm模式必然是未来医学教育模式发展的方向。通过本研究发现,将eBm引入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将更加有利于外科学研究生对骨外科理论、临床实践及新进展的掌握,进一步促进骨科临床教学的发展及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本研究为将循证教学模式应用于研究生培养阶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BaileyCS,FehlingsmG,RampersaudYR,etal.industryandevidence-basedmedicine:believableorconflictedasystematicreviewofthesurgicalliterature[J].CanJSurg,2011,54(5):321-326.

[2]CharlesC,Gafnia,Freemane.theevidence-basedmedicinemodelofclinicalpractice:scientificteachingorbelief-basedpreaching?[J].JevalClinpract,2011,17(4):597-605.

[3]祁全,张铮,张文龙,等.pBL结合循证医学模式在研究生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7(3):116-117.

[4]薛亚卓.循证医学的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11):119-120.

[5]StrausSe,BallC,Balcomben,etal.teachingevidence-basedmedicineskillscanchangepracticeinacommunityhospital[J].JGeninternmed,2005,20(4):340-343.

[6]钟玲,李新玲,陈建伟,等.pBL与eBm相结合在肾内科见习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4(3):106.

[7]席焱海,叶晓健,何海龙.循证医学理念在军医大学八年制学员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引入[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2):145-148.

[8]高瑞,袁文,周许辉,等.在骨科临床实习中应用循证医学教学方法[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3):199-201.

[9]丁邦晗,梁国荣,李焕梅,等.从pBL-eBm深化中医急诊内科研究生教学模式[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3):724-725.

[10]许东,肖淼淼,马科,等.pBL结合循证医学理念在发热待查疾病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9):916-919.

[11]wengYH,KuoKn,YangCY,etal.effectivenessofnationalevidence-basedmedicinecompetitionintaiwan[J].BmCmededuc,2013,13:66.

[12]任启伟.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理念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3,36(1):70-71.

[13]左恩俊,牛卫东,马国武,等.循证医学思维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口腔综合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25(12):758-761.

[14]李静,余天雾.探究“pCe”三联合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80-81.

[15]郑宏庭,方芳,刘理.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1):45-46.

[16]张颜波,赵同,张敬军,等.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研究生神经病理性疼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6):427-430.

[17]桂春,李世康,朱立光.循证医学在心内科临床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2,(2):107-109.

[18]俞捷,许洁,庹芳旭,等.以医学类硕士生培养类型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医药科学,2015,5(8):29-33.

[19]腾清蕾,熊二峰,赵林静.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于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3):21-22.

[20]刘伟,马冬梅,王磊磊,等.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急诊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9):136-137,178.